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9 18:0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目的;相关讲授问题;创造性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主流。小学美术教育也以素质教育教学为方向,开始全方位转变。社会的日益发展,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这一切都需要人才从小培养教育。单凭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教育手段,成为小学美术教学中重点提倡运用的学习方式。小学美术与其他科目一样,也需要小学生具有很好的观察应变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和绘画技能,成为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一、创造性教学目标及特点
小学美术教学虽然知识较浅,但所涉猎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同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在学知过程中,深入了解美术艺术,不断增强知识与素质的自我更新和完善,就要通过美术艺术让学生懂得欣赏、掌握技能,从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新形势下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以自由开放的思想方式进行学习,不被教条形式所约束,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接触美术及美术作品来培养发现艺术美感,还能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美术学习的兴趣。正是由于这种因素,小学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开拓性教学方式,通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以各自对美术的理解和体会来学习美术,从而培养小学生在思维上的灵动性和创新性,改变以往沉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二、当前小学美术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模式化教学和没有认真引领学生思维进行授课。模式化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一切新知识都已模式化,死搬硬套的进行传授。这样的授课形式,根本引不起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对小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真程度没有进行充分了解,只是以完成美术教学而教学的方式,这样的授课学生根本不喜欢。其教条主义式教学,难以让学生在思维和美术创作上有所体现,也为学生的学习进步设置了障碍。当前的小学美术课教育,已经从应试转变为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和语言知识的表达,才是小学生学习美术课的重点。教师对所教美术只是将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描述,而忽略了小学生对美术有关自己独特的个性追求和表达方法。在学生眼里,不同事物都有其不同个性,学生对这些事物的感知也各不相同。美术课不但要教会学生美术基本功,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事物产生独特的心灵解读。学生只有达到这种效果,才能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了,产生独创性。在这里教师不要限制学生思想行动的发挥,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空间,如果老师只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做,不考虑学生的思想和理解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出一群没有特点,同一形式水平的学生。
三、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方式
1.小学美术教育应对小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性教育培养 这需要小学生彻底摆脱模式化形式学习,在自由的美学环境中感受生活和艺术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通过这种以美育来带动美术教学的教育形式,要自身重视这种教学方式,深挖教材,能根据学生特点有选择地进行相关美育教学。再者,美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以引导者身份,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可以指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上的不足,对学生的独特创作思路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学生学习美术,首先要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学习美术上,有能力创新和拓宽创作思路。但这种知识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能够从抽象的美术思维中得到理解和认知,能熟练掌握美术绘画和艺术鉴赏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磨练中懂得美术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启发想象、延伸思维,以使学生能尽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独立作画。
篇2
一、《消防管理学》课程教学服务社区安全建设的意义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的任务,如何在高等院校教学模式上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突出高等人才的实用性,突出高等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是高等院校老师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同国外成熟的社区学院相比,我国高职院校服务社区的功能还有很大的差距[1]。因此,高职院校的老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进行知识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教育,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服务社区安全的能力[2]。社区安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消防安全,“消防安全,人人有责”是消防工作的方针,消防安全是跟每个社区群众息息相关的部分,加强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是预防和减少火灾的有效措施,是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部分[3]。
由于社区群众的文化层次、年龄层次、职业层次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消防管理一直是保障社区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高校的《消防管理学》课程一般是从消防设备和消防相关规范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课程内容偏向于理论,教学方式也偏向于理论化教学,不能很好的体现授课对象的实践能力和课程的服务社区功能。因此,本文在进行《消防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消防管理学》课程服务社区安全建设的功能进行研究,以求合理的展开该课程,使其最大限度的服务社区安全。
二、《消防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服务社区安全建设的措施
一般院校消防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燃烧的原理、火灾的特点、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灭火剂的原理和灭火范围、常见的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法规、火灾调查等内容,理论性非常强,有些院校由于实训材料等原因,教学方法全是课堂讲授,不能体现消防管理的实践性,在服务社区消防安全中的实际应用性不高。
针对以上方面,《消防管理学》课程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做了改进。
1.课程内容方面。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火场中人员逃生和疏散、灭火器扑救火灾的范围和操作方法、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主要构件和动作原理、防排烟系统的主要构件、消防安全检查、危化品管理的内容,重点在于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操作、维护和管理,以及日常消防巡查和消防检查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消防设施设备、消防检查的内容,并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实际社区安全检查、社区初期火灾扑救、社区宣传教育中。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社区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能够对社区的消防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保障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及时发现初期火灾并正确报告火警,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消火栓等社区常备消防设备扑救初期火灾,能够有效组织消防宣传教育,提高社区群众的消防意识和防火警惕性,达到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去服务社区安全的目的。
2.教学方法方面,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丰富课堂形式,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之外,还采用案例法、模拟训练法、实训法、实验法、兴趣小组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2.1案例法,比如,利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讲解以硝化棉为例的易自燃物质的火灾特点以及扑救此类火灾宜采用的灭火物质,并说明此类危化品储存、运输时的注意事项;利用蓝极速网吧案件讲解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规范,并说明放火罪具有主观故意、直接实施放火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等特点,此外,案件中有一防火人由于未满14周岁未受到刑事处罚,这是由于放火罪对年龄的界定条件是年满14周岁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案例法可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2模拟训练法,比如,在消防宣传教育中,宣传对象不同时,宣传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肯定会有所不同,据此,把学生分为四组,一组进行宣传教育,其他三组扮演宣传对象,通过模拟真实的宣传教育场景,分别模拟对象为小学生、大学生、老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四种情况下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效果良好。另外,通过释放烟雾弹和打响火警铃声,模拟真实的火灾场景,组织学生在火场中快速疏散逃生,使学生熟悉火场环境,克服人在火场经常出现的从众心理、归巢心理、向明心理、恐慌心理等影响疏散逃生的心理活动,理智的进行疏散逃生。模拟训练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增强了学生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3实训法,带领学生进入郭溪街道,对社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包括二氧化碳灭火器压力不足应该重新重装、消火栓水压不够应该维修、感烟探头不灵敏为误报禁止在附近抽烟或使用明火、楼道内乱拉电线违反相关规定有引发电气火灾的危险应该立即拆除等内容,这些整改措施大多被社区采纳。实训法增强了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2.4实验法,组织学生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对铁桶内燃烧的汽油进行火灾扑救,并要求学生在使用灭火器之前检查灭火器的铭牌和压力,确保灭火器处于可有效工作范围,加强了学生对灭火器检查内容的掌握,锻炼了学生操作灭火器的能力。
2.5视频演示法,通过flash动画和视频演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的动作原理,讲解其中主要的构件及其作用,带领学生到实训室观摩实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要求学生画出其动作顺序图,并注明主要构件的作用和动作机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6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形成一个兴趣小组,在节假日之前进入郭溪街道的社区,采用海报、灭火器演示、防火小贴士等多种形式对社区群众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在11月9日全国消防日,组织开展消防展览,包括常见消防标识展示、危化品标识展示、灭火器使用展示、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系统展示等内容,参观群众还可以参与到灭火器的使用、消防知识问答等活动。
三、《消防管理学》课程服务社区安全建设的困难和展望
篇3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技能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73?04
一、专业技能的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业性基本技能和技巧,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等特点,是融理论与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专业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推进,教师的素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教学实践技能则是教师素养的重头戏。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听说技能、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课程研发技能、教育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学科专业技能等方面。[1](70-71)
但从目前多所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出现了培养模式专业性不强、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不合理、专业技能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提供技能训练的机会和场所少、本科生对技能课程满意度低、教师职业技能教学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科学的训练指导以及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和支持系统不健全等状况。因此,本文以河南省五所高校(学校名称用A—E代替)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探讨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影响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因素,提出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和发展途径。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取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对象包括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高校教师和领导等。对五所高校四个年级200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有的高校(如A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招生才两年,因此在每所学校发放问卷数不等,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与此同时还抽取了部分领导、专业教师、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主要调查五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技能课程设置情况、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师资队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技能课程的认识、态度和实际掌握程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技能课外训练情况以及高校对技能课程教学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内容。
(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本科生培养方案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蓝图,它集中体现了高校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于高校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河南省5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揭示其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调查和分析的内容包括本科生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1. 本科生培养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大致有以下情况:
一是单科培养模式。在调查中了解到C校和E校针对目前小学开设的学科,设置相应学科方向来培养小学教师。在大学四年期间,学生可选择某一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专修方向,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修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方向通常有英语、数学、语文、体育、美术、音乐、科学、信息技术等方向,学生可在这些学科方向中任意选择一个,其目标是培养专长于某一门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
二是文理分科培养模式。A校根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爱好,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划分为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但在方向内部却是进行综合培养。理科综合方向的本科生主要修数学、科学、计算机等技术类课程,偏重修数学;文科综合方向的本科生主要修语文、英语、中外教育史、品德与生活等文史类课程,偏重修语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文科或理科方向中任选其一。
三是综合型培养模式。综合型培养模式是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学四年期间不分具体的文科和理科方向,广泛地学习与小学学科相关的学科教学法和学科类课程,在学科上相对侧重数学和语文,兼顾品德与生活、科学、信息技术等。B校和D校的培养模式属于这种。该模式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小学能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成为综合性复合型的小学教师。
根据以上三种培养模式的设置,可以看出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性不强,缺乏多种技能的综合培养。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地方教育当局在招聘小学老师时,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性不强,允许中文师范生、数学师范生、艺术类师范生等直接参加小学的招聘,这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2. 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
在调查中发现,各院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和技能教学安排的时间比例太小。如表1显示:该方案中理论学分为136学分,而实践学分为40学分;理论学时数为2424学时,而实践学时数仅为315学时;表2显示: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161学分,而实践课程只需修28学分,占总学分的18%;总学时中讲授课占2430学时,而实践课只占23时。显而易见,A校和B校的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很不合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获得技能课的教学的机会和时间偏少。
篇4
【关 键 词】县师培中心;创生;推广;地方教育理论
世纪之交,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完成,县教师进修校收益逐渐衰退。为了更好的生存,各县纷纷将教研室、教仪站、电大工作站等并入县教师进修校,组建成具有综合功能的教师培训中心。时至今日,这些教师培训中心中的少数并入了当地高职院校,多数则办起了初中、高中并向普通学校转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尽管师培中心具有了多功能的结构,但由于其管理者的办学思想仍停留在教师培训和学历教育上,对其引领县域教育改革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其创生并推广县域教育理论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一、新形势下师培中心推创地方教育理论的紧迫性
1. 新形势下,县域教育改革急需地方教育理论指导。本文的地方教育理论是指应用一般教育原理,借助解决地方教育实践重大问题形成的,既有科学根据又有当地教育实践经验支撑的县域教育改革系统知识和思想。晏阳初的定县教育实验理论、汨罗的素质教育理论就是其代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功能等相应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这些变化,对直接负责中小学师资培训,并参与指导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师培中心来说,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表明,通识性理论已经非常系统,而且也易于为教师所掌握。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怎样结合本地实际,应用通识性理论和学科教学论有效地推进本地新课改。因为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理念、先进经验等,在走向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西部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中存在着“水土不服”现象:一是因为发达国家硬件设施、师资水平比我们先进很多;二是因为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巨大差异;三是人事与分配制度等社会环境反差巨大。这些因素导致了情境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经验在移植和推广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实际,经过实验与总结提升,才能转变为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教育理论,而后才能真正指导地方教育实践。因此,地方教育理论必须立足地方情境,由师培中心的教研人员,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可能的条件进行创生和推广。
2. 新形势下,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教育理论建设急需创生出既能联系普遍教育理论,又与当地教育经验有着血肉关系的中层教育理论。现有教育理论研究中,一方面,学科教育理论建设者乐于以学科范畴和体系演绎理论,在走向实践中却遭遇了实践群体的抵制;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蕴含了大量鲜活教育经验的总结、个案、教育故事等,又因沉醉于琐碎的细节赘述之中,缺乏理论概括力,因此很难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这两方面的困境,造成了外来教育理论与当地教师经验之间联系的障碍。为此,急需建构起能有效实现二者沟通的中介,即地方性教育理论。已有研究者指出“建构中层理论可能会成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第三条道路。”[1]因为地方教育理论是以普遍教育理论为基础,再结合县域教育改革经验支撑形成的,专门针对地方教育改革实践的教育理论。这样的教育理论,不仅坚持了普遍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而且因其切合地方教育实际,容易得到当地师生的认同,具有将普遍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群体缄默教育理论的中介作用。此外,地方教育理论还可以通过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影响,以区域教育改革方案、教育局文件和市县政府教育法规等形式借助行政力量推广,从而直接增强其实践生命力。
3. 新形势下,师培中心走出困境的急需。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教师进修校完成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后,其发展就跌入了低谷。因师培中心理论水平低于普通院校等原因,在新一轮竞争中必然被淘汰出局。面对这样的艰难处境,诸多师培中心办起了普通中学,以解燃眉之急。就其短期效益看的确具有可行性,但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普通中学间竞争的加剧,师培中心势必又会面临因生源下滑的生存困境。从师培中心的独特功能和竞争优势看,还是应充分发挥进修学校、教仪站、教研室多家组合的优势,立足本县实际展开地方教育理论研究。这样不仅可以展示出其在实践中创新理论的功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而且还能够受到县教育局等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增加财政投入。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在中小学教师中的威信,有助于拓展培训新项目,从根本上改善生存处境。县师培中心的成立,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在结构上更加完整和统一,成了集师资培训、校长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育条件装备及教育信息网络管理于一身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便于直接协助县教育局做好辖区内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教师职务评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新教师的考核定级、省市重点课题结题和选送、全县教育信息网的管理、中小学教育条件的配置及使用情况的检查等工作,收到了“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功效,具备了推广教育理论并借此适度改变其困境的条件。
二、师培中心在创生地方教育理论中焕发生命力
1. 在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中创生地方教育理论。首先,明确地方教育理论的研究对象。地方教育理论是应实际需要之运而生,其学术取向理所当然地校定在地方教育研究的方位上,更多的“本土意识”致使其贴近本地的芸芸众生。[2]地方教育中较大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成果与教研活动等的“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乃至“将来时”,都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从不同方面得到研究。其次,组建起与研究目标相匹配的研究队伍。师培中心需要根据本县教育改革需要,对应各科室职能进行明确的研究领域划分。然后,以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网络为蓝本,结合师培中心“四位一体”结构特征,[3]整合下面的中小学教科室和学科教研组,组成具有立体布局的研究课题网,组建起层次清晰,研究领域与各科室主管线条相匹配的课题攻坚队伍。第三,分层开展立足本县实际的地方教育理论研究。一是狠抓重大课题研究,形成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理论。要根据本县素质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推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系列重大课题攻关研究。这类课题一般由教育局负责人牵头,师培中心负责业务上的研究,以此形成具有引领全县教育改革的可操作性理论体系,以彰显创生地方教育理论的魅力。对涉及学科教改中的专业教学问题,要由师培中心学科教研员牵头组织专题研究,并深入到各校教研组形成系列教学科研成果。二是帮助学校领导解决改革中的现实问题。目前,校本培训在教师培训中作用很大,师培中心必须深入中小学积极引领,指导中小学加强校本研究,形成解决学校层面问题的地方性教育理论。三是,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具体问题,为教师提供地方性教育理论。师培中心要充分发挥创生地方教育理论的作用,设身处地从中小教师角度思考教改中的问题,积极为中小学教师排忧解难。在解决教师的具体问题中,创生适合地方教师教学与管理的理论,切实为中小学教师服好务。
2. 在引进外来教育理论中创生地方教育理论。广西隆林县师资培训中心,为利用外来教育理论转化为地方教育理论提供了成功的案例。[4]其具体做法:一是抓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合作项目工作。“爱生学校”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个实验项目。2006年,该县被指定作为省级项目县进入该项实验,实验周期为5年(即2006~2010年)。该县将爱生学校的基本精神与当地尊师重教的古朴民风结合起来,组织师培中心教师下到项目学校指导工作,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材料收集等,全方位地体现出具有民族风情的爱生精神。还结合本县大面积推进的实践,创造出插旗标示的做法激励县域内的学校积极参与。每实验成功一所爱生学校,就在师培中心的规划图上插上一面红旗。最后,将爱生学校的红旗插遍了隆林县2/3的学校。二是借助“教师支持服务体系”项目,建立以导师制为依托的教师支持服务体系。隆林县师培中心遵照自治区项目办的指示,立足本县民族自治县的实际条件,出台了县级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组建了县级导师团队,积极开展项目工作。在开展项目实验中,结合本县情况积累了大面积开展项目研究的经验,形成了系列推广项目的实施程序,学到了如何将外来先进经验应用于指导本县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三是以本土项目深化和推广地方教育理论。2007年,该师培中心参与了广西地方创新项目,即“有效教学”课题实验。通过该项目的开展,师培中心加强了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以科学的新思路给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深化了本县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师培中心在推广地方教育理论中展示生命力
1. 借助行政助推力,大力推广地方教育理论。师培中心不仅是教师培训的主阵地,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指挥部,县教育局的参谋部。因此,具有将地方教育理论借助教师培训和行政力量推广的先天优势。首先,巩固教育决策参谋地位,积极发挥服务职能。教师培训中心应结合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为提高地方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其次,是强化教师培训功能。师培中心应以培训部为主阵地,组建县、乡、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由师培中心主任、各乡校长及进修学员,组成一个有效的教师培训系统运作机制,确保组织管理程序规范化,责任具体化。[5]可以乡、校为单位,分学科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实行跟踪管理,分档提高。第三,在发挥教改指挥和导向功能中应用好地方教育理论。师培中心在指导教学改革中,既要有全县推进教育改革的宏观整体筹划,又要有微观细节的具体指导。在制定教学策略、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检测等各个环节中,全面渗透最新的适合本县的新理论、新经验,并力求指挥到位,责任到人。
2. 全方位推广地方教育理论。首先,是加强推广地方教育理论的针对性。在进行岗位培训时,根据教师学历和任职要求的不同特点,提取地方教育理论中切合学员岗位实际的专题讲座,针对其岗位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提供相关地方教育理论予以解决,引导学员观看代表了地方教学水平的优秀教师录相,借此观摩课开展研讨,提升学员的认识。其次,指导学员撰写经验论文,借此使受训教师在教育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将地方教育理论内化为其信奉的缄默性理论。第三,立足现实教学改革,在现场培训中推广地方教育理论。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既是县师培中心不同于普通师范院校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广和落实地方教育理论的有效方法。为此,师培中心的教研部门要把本中心创生的地方教育理论,及时地用来指导现场教学的培训工作。最后,要将师培中心培训抓手,全面覆盖到每所学校的教师中。培训中心领导和教师要经常到辖区内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各种专题讲座,开展听课和评课指导,使培训工作更能切合教育教学实际。以这种送教上门的诚心,在帮助一线教师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动并促使其自觉地应用地方教育理论。
总之,师培中心应充分利用其“四位一体”的结构优势,将普遍教育理论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积极参与外来教育理论地方化研究,不断深化创建县域教育理论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应借助给地方教育行政提供决策咨询之机,通过提供本地教育改革方案,参与教学评估等多种途径,来全方位地推广地方教育理论,借此增加收费性参培项目,最终达到既成就了地方教育理论的创生,又实现了不断增收的目标。
注释:
[1]柳海民,王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第三条道路——建构中层理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2]胡途古夫.论地方教育理论期刊的困境与对策[J].云梦学刊,2007,(2).
[3]方名耀.“四位一体”县级教师教育机构体制改革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3).
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学管理 依法治校
一、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1.坚持依法治校,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要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做学校的主人,有事要多与教师商量,听取民意,以便正确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工奖惩办法等,都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
2.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是名师出高徒。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特别对一些持续发展有望的青年骨干教师推行“导师带教”制。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要有切实培养计划,详细记载培养过程。二是舞台出英雄。千方百计创造机会,搭建大、中、小各种舞台,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大比武、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三是氛围出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合适的校园土壤,丰富的校园养分,让青年教师在优化的环境里迅速成长。
二、深入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之餐,实施素质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拿零食补。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
如何评价一所好的学校,家长普遍认为,好的学校,必须有好的声誉,而好的声誉,首要的是孩子在学校里学得好,学得有出息,毕业时能较容易地进入声誉同样较好的高一级学校。老百姓评价一所好学校的标准,无疑是一条比铁还硬的定则。教育家们认为,好的学校,起码有三条:一、学生上课聚精会神,气氛活跃;二、课外活动龙腾虎跃;三、学校管理井井有条。
校长要“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案设计与讲课要尽最大努力相符,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要经常参加学校里的教研活动,一起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商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就能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校长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典型事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校长要保持教师的角色,教好一门课。要经常带头上示范课,自加压力,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
三、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会腾飞。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目前,成人写字水平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基础没打好。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讲究科学,要按照规律办学,掌握和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赶时髦,扎扎实实做好基础,为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付鹏飞.《农村素质教育教学探索》,2011年6月
[2]张怀远.《小学教育教学之我见》,2009年12月
[3]蒋德志.《如何抓好农村小学学校管理》,2007年5月
篇6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资培养模式 趋同性 启示
概括来讲,目前世界上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主要有定向型、非定向型和混合型三种。“定向”是指以师范院校培养师资为主的教师教育,“非定向”是指以综合大学培养师资为主的教师教育,混合型则介于二者之间。中国是定向型的典型代表,美国、德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属于非定向型,法国、英国等国属于混合型。尽管师资培养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各个国家的师资培养模式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国外师资培养模式却日益趋同。
一、国外中小学师资培养的趋同性
1.师资培养从师范院校走向与综合大学的联合
如今世界许多先发国家,已彻底改变过去由师范学校或大学培养师资的单一性的师资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在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空间下整合学术性和师范性,师范生可以接受到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同的四年大学文理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使其学术水平不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时又能在此基础上接受一个相对独立和集中(1—2年)的教育科学方面的专业训练,将学术性与师范性结合起来。美国已经彻底取消了师范院校,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德国教师的培养基本上由大学、专科大学完成,仅在巴登—符腾堡仍有六所高等师范学校负责师资培养。法国的“3+2”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大学和高等师范学校合作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所有师范生的职前专业教育在大学完成,3年学历和学士学位是报考师范学院的起码条件,师范学院负责未来教师的职业培训。英国的中小学师资也主要由综合性大学、大学教育系、高等教育学院等多种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培养。
2.教师资格认证更为严格
国外对教师资格的认证比较严格。如在德国要获取教师资格需经过两次国家考试:第一次是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在实习教学完成后再通过一次考试才能取得正式的教师资格认可。日本所有的教师都要参加国家或地方的考试或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一定级别的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日本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改革方案中规定,国家将制定各种评价标准,其中包括使命感与责任感、社会性与人际交往能力、对儿童和学生的理解、教科的专业知识、指导能力等对申请者进行全面考核。此外,申请者在认证资格取得以后还将在大学以及各教育委员会举办的课程中接受20-30小时的培训,而且每隔5-10年将重新接受资格及专业性的认定。
3.师资培养走入中小学校
各国师资培养普遍趋向于走入中小学。英国“以学校为基地,通过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来培训教师”的师资培养模式,即在中小学师资培训中采取由高校、地方教育当局和中小学三方密切合作,联合培养,使中小学成为师资培训机构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它由中小学与大学合作形成一种新功能,使得教师教学的改进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性的关系。加拿大出现的一种教师伙伴学校,与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类似,大学通过不断创建新的培养模式,强调教学实践,利用微格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作业、案例课程开发与评价等方式,使师资培养立足于中小学,特别关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系的构建。这种使教师教育走入中小学的师资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为师范生提供了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参与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的机会,尤其是提供了同有经验的教师合作工作并受他们指导的机会,从而使师范生获得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和处理日常教育问题的能力。
4.延长实习时间,改变单一的实习模式
国外师资培养计划中,对实习的要求比较严格,不仅时间比较长,而且形式多样。英国“3+1”培养模式中规定实习期为24周,占教育专业训练的66%。美国“4+1”培养模式中教育实习达到教育专业训练的60%-70%。德国要求获得大学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在担任教师前,要先经过18个月的教师职业培训,其中2/3的时间是实习。日本爱知教育大学1999年制定的新“教学计划”提出了“四年实习制度”,即从1999年开始.由原来的在第三年进行为期五周的教育实习,改为在四年教学期间每一年都有内容不同的教育实习,以期增加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及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的指导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5.普遍重视学士后教师教育
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文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接着进入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进行一定年限的教师教育专业学习。这种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显示了教师教育体系由独立走向开放,增强了教师教育自身的功能,顺应了社会对高水平师资的需求。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实践了这种模式。例如,美国“4+2”模式要求在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再接受1-2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包括学习一定的教育学科课程,参加教学实习。德国要求获得大学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在担任教师前,要先经过18个月的教师职业培训。英国要求学生在经过3年
的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再进行1年的教师职业训练,才能进入教师行业。总的来看,国际上的“学士后教师教育”基本上都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再接受教育专门训练,重视学士后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
6.师资培养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美国教师教育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据统计,美国已有55%的中小学教师拥有硕土学位。日本的师资培养趋于高学历化,中小学教师的高等教育化已经基本上实现。近年来,获得硕士学位者在中,1、学任教的人数不断增加。瑞典的大学开设面向师范生的硕士课程及博士课程,以满足广大学生提高学历的要求。韩国在各师范大学里设置硕士和博士课程,还在普通大学里成立了教育研究生院,韩国的师资培养朝着高层次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启示
1.建立“培养+定期考核+资格认证”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教师教育基本上是一次完成,学生在职前培训中获得师范专业的毕业证书,并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这种单纯培养,忽视考核和资格认证的做法很难保证教师的质量。应该建立一种“培养+定期考核+资格认证”的制度,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做出严格规定,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的才有资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另外,资格认证还要有一定的有效期,每隔几年进行一次考核,以保证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
2.“前延后续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
我国目前的教育实习时间比较短,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年,时间约为6-8周。仅占总课时的3%-5%。为了改变我国教育实习时间较短、实习模式单一的现象,有的研究者通过对国外的借鉴,提出了“前延后续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在这一改革方案中,“两段式”是指把一次实习变为了两次实习,在大三下学期安排一次教育实习,为期4周。大四下学期安排一次教育实习,为期6周。这样实习时间由原来的6周延长至10周。“前延”是指在第一次实习前开展两周左右的见习和三周左右的模拟实习,这样共用15周左右的时间开展教育实践训练。“后续”则是为了深化对中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认识。这种实习模式对于改变我国教育实习力度不足,流于形式的现状应该是一种很好的举措。
3.重视“4+x”模式和“3+x”模式中的“x”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定向走向非定向,出现了新的师资培养模式,主要为三种,一是“3+1”模式,学生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后,在第四年根据自己的志愿,可选择师范教育,获得师范专业学士学位,也可以选择除教育学以外的专业课程,获得专业学士学位;二是“4+3”模式,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之后,考取本专业的三年制硕士研究生;第三种是“4+2”模式,学生在完成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获得专业学士学位后,通过适当的筛选,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两年,获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进行新的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究,但是对于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进行一定年限的教师教育专业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今后要在这方面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4.建立多元化的师资培养模式
各个国家的教师培养模式都是受本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是富于本国特色的。我国在师资培养模式的选择上,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成功经验,而应该结合现有国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培养模式。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比较大,各个地区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不同培养模式的探索,建立“4+1”的教育文凭教师、“4+2”的教育硕士教师和“4+3”学科硕士教师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应该因校制宜,针对高校自身的层次和类型积极开展培养模式的改革。
篇7
关键词: 财经类高校 通识教育 《中国文化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教育”。在19世纪以前,通识教育一般指中小学教育的总称。19世纪初,受德国大学教学、科研的影响,出于开发西部的需要,美国的一些大学和学院开始了自由开课和选课,这对大学统一的课程要求形成了挑战。在对“大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部分(common elements)”的争论中,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A.S Packard)教授撰文写道:“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学生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有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美国高等院校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agues and Universities)给通识教育下的定义是:“一种促进个人发展,开发智力,培养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哲学,这种以接受重要问题的挑战、视学习方法高于具体学习内容为特点的教育可以在所有类型的大学或学院里发生。”可见,通识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培养个人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心、公德心的合格公民理念。将这种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全力贯彻,高校就需要对原有的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做全面修订。
一、财经类高校通识教育现状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高校受到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高校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港澳台等地区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的启发,纷纷提出通识教育教学改革设想。这与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契合之处,但是二者又有所不同。通识教育侧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公德心的合格公民;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侧重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发展,强调个人能力。为促进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各高校纷纷采取新的教学改革措施,从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方案的修正,以及培养方式的革新等方面对原有的专业划分较细的专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一些高校开设并拓展了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学时,意图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一些高校打破专业之间原有的藩篱,全面开放选课和跨专业选修;一些高校采取“2+2”或者“3+2”的培养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在这些教学改革中,高校普遍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原有的理工科和财经类特色较为鲜明的高校,纷纷在学科设置方面进行了改革。如清华大学开设国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于21世纪初开办人文学院;安徽财经大学于2001年创办计算机系、英语系,2003年创办中文系,2005年创办新闻系、美术系,等等,由此使得安徽财经大学成为一所以专业财经类院部为主,横跨文学、理学、管理学等门类的综合性高校;上海财经大学于2000年9月在原有教学单位的基础上组建了人文学院,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经过改革,设有商学院、经济学院、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旅游系、体训部等12个教学系部,学科则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中央财经大学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成为一所多科性的研究型大学。其他财经大学也纷纷设立或者提出建设多科性大学的目标。可见,通识教育在学校教学改革层面上已经达成共识。
除了在学科设置上进行改革以外,各财经类高校纷纷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原有专业化教育的藩篱,综合培育学生的能力、素养。如各财经高校纷纷打破专业限制,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打破专业隔阂,放开专业选课限制,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身学业规划跨专业选修相应课程。
在培养模式上,各财经类高校也借鉴通识教育理念,对原有培养模式进一步革新,如“2+2”、“3+2”等培养模式即在不少财经类高校中得到施行。本科学生在学习的前两(三)年里只修读大的学科分类课程,并不细分至各个专业门类。在大的学科门类里修读两(三)年以后,即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学习、兴趣爱好、学习规划选择相应专业门类进行专业的深入修读。一些还没有施行“2+2”、“3+2”培养模式的高校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如安徽财经大学于2011年开设“龙湖英才”实验班,采取“2+2”培养模式,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在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设置上进行相应调整。
另外,从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具备一定处理事务能力的要求出发,以及结合本科生就业形势,各财经类高校普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纷纷设立实践学分,在教学中对实践课时也提出相应要求,强化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各财经高校教学改革的选择,而且是教育部的明确要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即规定实践课时平均必须达到总课时的17.5%。
二、《中国文化史》应贯彻通识教育理念
为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加强综合素质的培育,各高校普遍开始了文学、文化类课程。《中国文化史》是其中开设面较广,也较受大学生欢迎的人文修养类课程。通过《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中国文化起源、发展的知识,而且可以提升对于我国悠久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对建设文化强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在《中国文化史》的开设与教学中,还存在这一些与通识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各财经高校往往将《中国文化史》类人文修养类课程设为公共选修课,而且作为公共选修课或者任选课程,《中国文化史》课时普遍较少。受我国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通识教育虽然在各财经类高校中普遍开展,但是在教学设计上,专业课程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学校也更为重视。公共选修课则由于多不为学校重视,课时安排不足,课程质量体系建设也普遍落后于专业课程。
教学中,《中国文化史》由于课时限制,往往仅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知识的灌输讲解,既难以引起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对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又作用有限。所以,《中国文化史》在新的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应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案制订,以及教学效果考核等方面做出相应改革,尽快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
我根据自身对《中国文化史》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需要高校及教师从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重视《中国文化史》在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将之建设为通识教育的核心类课程。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积淀深厚,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是东方文化的核心。与西方文明随着工业化进程加深而面临种种困惑不同,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好德重义等核心内容越来越为世界重视,成为帮助解决西方文明困惑的一把钥匙。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承者,高校更应该重视《中国文化史》的教学。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就不应仅仅重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更应该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水平,增强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当今一些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分低能、高学历低素质现象可以说都是文化修养不足所致。所以,开展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中国文化史》应占据其中的核心位置。如西南财经大学为实施通识教育,从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纳入全校重点建设的十二门核心通识课之列,在本科培养方案中规定向全校低年级本科生以必修课形式开出,而且加大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成为2009年省级精品课程,教学效果卓著。
(二)教师应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教学始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重心从注重知识宣讲向注重文化传承转变。
文化史的教学目的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是将中国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文化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且应该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强化文化归属感,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义轻利的文化品格,培养他们诚实守信、创新求实、胸怀天下的人生追求。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课后参观、文化景点观摩等,提升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鼓励思考,注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在比较中强化文化归属。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批评理解能力,让学生们学会分析当今文化现象,构建自我的合理的文化观。
(三)财经类高校应合理评估《中国文化史》的教学效果,重视教学质量建设。
文化史及其他一些人文修养类课程的教学与应用性、专业性的课程教学不同,不能简单地以学生会不会作为教学效果考核的标准。对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也不能简单地以及格或不及格作为判定标准,单纯的分数在文化知识宣扬、文化情感认同和归属中不适合作为评判的依据。所以,高校在评估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时,应创新思路,尊重教师的教学实践,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手段,进行全面考核,强化教学质量建设,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已经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同。高校纷纷以通识教育为指向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其中,作为通识教育核心内容的人文修养类课程也由原来的边缘课程逐渐为高校改革者所重视,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史》由于对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成为人文素养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长期的专业教育影响和高校改革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在《中国文化史》的课程设置和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太符合通识教育改革要求的地方,这有待于高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来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2]浦家齐.求索通达之道――论通识教育的深度层面[J].复旦大学论坛,2010,(8).
[3]汪青松.科学人文艺术融合与高校通识教育的创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6).
[4]安徽财经大学教务处.《安徽财经大学本科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方案》(校政字〔2010〕72号).
篇8
关键词:扩招 普通高中 典型案例 述评
一、 引言
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为了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突破普通高中教育的“瓶颈”问题,纷纷扩大招生规模,进行各种试探性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云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普遍落后于全国发展水平,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在教育方面是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需求,尤其是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云南省加大了改革措施,在教育政策、人事制度、发展模式等几方面对普通高中教育进行大力改革,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扩招以来对云南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影响较为深远的是7个较为典型的案例,这些教育改革案例的实施促进了云南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云南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普通高中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探讨。
二、 扩招以来对云南影响深远的教育典型案例
云南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起步较晚,然而勤奋的云南人为改变落后于全国的局面,从教育政策、人事制度、发展模式等各方面采取措施改变云南高中教育状况。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关于1995年扩招以来,云南省普通高中较为典型的7个教育改革案例:
(1)1995年云南省普通高中扩招
随着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云南省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瓶颈”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普九”的推进和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云南高中教育,特别是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高中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全国扩大普通招生规模的大背景下,云南于1995年逐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以解决人们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问题。云南。经过扩招,截至2008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59.47万人,比1995年的高中在校生人数177827人增加了416873人,普通高中学校为465所,比1999年的407所增加了58所。
高中教育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中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初步满足了云南人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
(2)1996年云南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方案出台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协调发展,克服偏科现象,使学生在全面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兴趣和特长;也为了加强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进一步调动每一所高中的办学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高中学校教学以正确的导向。云南省自1989年开始试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至2004年经历了四次比较重要的改革,即“一二四二”方案(试行会考)(1989年-1990年);“一五三”方案(1991年-1995年);云南《云南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改革方案》(1996年-2003年),在此次改革方案中提出的“会考向社会开放,允许非普通高中学生参加会考”等方案,在全国全国影响很大,得到了充分肯定;云南高中会考大改革(2004年—现在),在此次会考改革中非普通高中生、社会青年只要通过会考科目考核合格,即可获发高中毕业证书,更是扩大了参加会考的范围。
会考范围的扩大有利于社会人员通过自学也可以取得高中文凭,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3)200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
云南省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云南高中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难点如: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供需矛盾突出;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协调;投入严重不足,投资渠道单一;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教学质量偏低;办学体制单一;优质高中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教育的发展。为了改变云南教育体制和机制不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需求,2003年通过实施实施名校发展战略;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并重;实施“学校贷款、财政贴息、学校还本”的资金筹措机制,拓宽高中教育投资来源;改革学校的用人制度,教师自由流动,校长实施聘任制,提高学校办学积极性等教育改革措施为云南高中教育发展寻找出路。
通过改革学校具有了用人权、事权与财权,学校间教师可以自由流动,改变了教师用人制度的僵化,教师之间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4)2003年云南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试点学校文山州一中
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受现实因素的制约,文山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到2003年底,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8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只有77.3%,校舍危房率高达12.7%。云南高中教育改革以文山州一中为试点,进行了改革办学体制,创多元融资、多模式办学特色;利用杠杆原理,实现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佳效率;创新党建特色,强化执政本领,保证改革顺利推进;上下联动、全面渗透、充分发挥执政着力点的作用等一系列的改革。
对校文山州一中的改革取得丰富的成效,尤其是解决了优秀教师流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通过努力向更好地方向反战,但是对于那些不优秀的教师“去”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形成了好的学校集中了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而差的学校素质不高的教师也越来越集中的局面,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问题。
(5)2005年云南省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云南高中教育在突破高中教育瓶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2003年高考成绩总分6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只有58人,2005年,云南省的高考成绩明显优于往年,首次打破历史记录,出现了高考成绩700分以上的考生达16人;650分以上的从去年的34人增加至373人,增幅达997.06%;600分以上的从前年的58人,去年的422人上升到今年的2536人,增幅达500.9%;500分以上的从前年的3308人,去年的9923人增加至24410人,增幅达145.99%。
虽然分数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不能不说是教育改革措施取得功效的例证。
(6)云南省曲靖一中高分现象
从 2002年开始,曲靖一中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的人数,连续6年居全省单校第一。全校高中毕业生的上线率达到99%,重点大学上线率为74%。
(7)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模式
依据2003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云南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昆明市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多元办学格局初步形成,突出表现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通过银行贴息贷款、自筹资金投入、私营企业投资、联合社会办学等形式异地建校,新建两所国有民办学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新一中、大理新世纪中学。
扩大示范式窗口学校的办学规模,探索新的办学形式,有利于发挥重点学校的带动作用,吸引优秀的师资,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以上这些普通高中教育的典型案例表现了在突破高中教育瓶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等方面,云南省的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三、 对教育典型案例的思考
自1995年云南高中教育扩大招生规模迅速以来,招生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普通高中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需求,为高等学校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了云南教育的整体发展。在教育政策、人事制度、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云南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人们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普通高中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恶毒增加只是缓解了初中学生的就学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享受更高一层的教育,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云南省普通高中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学校发展还存在很多障碍。
(1)教育目的的单一化,功能窄化
云南省普通高中教育存在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教育目的的单一化,功能窄化。现代高中教育强调尊重作为个体的人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强调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强调人的各种潜能本质获得开发的价值 。但在实际中,还存在着很多认识和行动的偏差。调查中发现,云南省的普通高中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普通教师都已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学校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但由于受当前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的影响,导致普通高中教育变成了“题海战术教育”,他们仍更关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考大学做准备,忽略了尊重和保障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基本权利。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需要强调高中教学对于个体人生幸福的价值。教学具有多维的价值,而随着高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众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到高中教学生活之中。对于每一位真实生活于教学之中的教师与学生来说,高中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位个体的生命价值。但现实的高中教学对于这一价值的关注远远不够,反而形成了为遥远的“幸福”而牺牲当下幸福的现实状态。
(2)评价机制的不合理性
具体到某个学校来说,外部评价机制是否合理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一个学校的发展受制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云南省每所普通高中的发展前景是与教育主管部门为普通高中创造什么样的环境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云南省教育主管部门把普通高中分为一级一等完中、一级二等完中、二级一等完中、二级二等完中、三级完中以及县级高中等几个级别,使得一级一等完中汇集了最优秀的学生,其他完中随着级别的不同生源也逐级下降。学校级别不同,但是评价标准却大同小异,高中教育大众化面临的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校生源不同,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与学校。
而一所学校内部的评价机制是否合理也会对教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其作为重要的评价分值给教师分出若干等级,进而与升职、加薪、奖金、评优等挂钩,这样的终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遭遇不公平评价的教师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教育规模小,校点布局不合理
随着“普九”的推进和近年来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云南省普通高中教育,特别是优质高中教育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优质高中资源还是相对匮乏。一级高完中在校生不到普通高中在校生的四分之一,而且主要分布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另外云南85%以上的高中是一般和薄弱高中,存在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的问题,这就使云南高中教育质量长期上不去,应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云南高中教育改革重视机制与体制的创新,这种创新确实带来了学校、教师的积极性,然而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带来的结果是好的学校会聚集更多的优秀教师,差的学校不能平等的享有优质的师资,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平。
所以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不仅仅要注重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其教育改革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1]李黎明.云南教育改革参考资料(二)[M].云南教育科学研究院,2003.
[2]杨东平.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寒天.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书[M].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5).
[4]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教育改革参考资料[N].云南教育科学研究院,2005(3).
[5]云南2005年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J].云南教育.视界,2006(2).
篇9
2.辉煌的起点——论南开新剧团早期剧作郭晓丽,GUOXiao-li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研究张金伟,ZHANGJin-wei
4.解析医务人员收回扣构成受贿的司法解释孟庆华,王法,MENGQing-hua,WANGFa
5.论研究生荣辱观培养的意义及途径于伟峰,陈乾坤,齐景爱,YUWei-feng,CHENQian-kun,QIJing-ai
6.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严春燕,YANChun-yan
7.成人学习者主观幸福感特征初探雷丹,黄娟,LEIDan,HUANGJuan
8.天津滨海新区对风能专业人才需求与教育衔接的研究刘作军,孙鹤旭,王华君,张磊,LIUZuo-jun,SUNHe-xu,WANGHua-jun,ZHANGLei
9.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孙继兵,杨薇,武建军,阎殿然,SUNJi-bing,YANGWei,WUJian-jun,YANDian-ran
10.关于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思考管啸天,董彩玉,程景萌,霍江涛,常萌,GUANXiao-tian,DONGCai-yu,CHENGJing-meng,HUOJiang-tao,CHANGMeng
11.案例教学法在应用翻译课程中的尝试——以工程项目招标书为例赵淑华,ZHAOShu-hua
12.全程化理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阶段性特点孟祥文,MENGXiang-wen
13.加强能力培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程伟,CHENGWei
14.结构与行为决定论的旷世之争丁梅,DINGMei
15.工程建设监理激励机制设计王树东,刘兵,袁敏,WANGShu-dong,LIUBing,YUANMin
16.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分析研究——以河北省青县为例李俊林,王虹,张霞,LIJun-lin,WANGHong,ZHANGXia
17.河北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吴静祎,闫琳琳,刘荣,尚金奎,WUJing-yi,YANLin-lin,LIURong,ShANGJin-kui
1.秦汉礼制中渗透的神学观念——以河北地区为例王静,梁勇,WANGJing,LIANGYong
2.科学宗教互为表里,新说传入已为旧知——试论丁韪良在《尚贤堂(新学)月报》上的文章张婷,ZHANGTing
3.试论日本江户时期儒学在民间的普及杨立影,YANGLi-ying
4.国家伦理的概念何以可能田文利,李颖超,TIANWen-li,LIYing-Chao
5.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法律规制杨俊,YANGJun
6.《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探讨李乃华,LINai-hua
7.法学专业实践性师资队伍建设初探任江海,李跃利,RENJiang-Hai,LIYue-Li
8.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河北高校英语专业方向设置研究与实践陈淑英,张尚莲,CHENShu-ying,ZHANGShang-lian
9.关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途径的思考李丽娜,LILi-na
10.提高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初探孟楠,郭宏飞,MENGNan,GUOHong-fei
11.农村社会风险及其风险管理体系探索冯石岗,王颖,FENGShi-gang,WANGYing
12.企业盲目多元化成因的经济学分析赵德金,张东生,ZHAODe-jin,ZHANGDong-sheng
13.品牌澳洲成品鸡尾酒在中国的营销策划分析与探讨邱利军,胡洪,张明俏,罗峰,QIULi-jun,HUHong,ZHANGMing-qiao,LUOFeng
14.天津特色街道侧界面的控制要素研究王璐,李艾芳,孙颖,WANGLu,LIAi-fang,SUNYing
15.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刘歆,徐良,LIUXin,XULiang
16.商标英汉翻译的优选论分析蓝婕,许菊,LANJie,XUJu
17.人力资本: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新动能——解读《人力资本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马树强
1.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为富民强省作贡献——在河北省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马树强
2.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戎贤,崔武文,闫西康
3.高等教育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杨瑞霞
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研究马苓,张苗,张俊玲
5.职业自我概念发展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来自高校的实践分析李丽芳
6.构建《机械工程材料》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王清周,闫殿然,孙继兵,武建军
7.金融危机后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王晓东,王铁宝,宗贵龙,温泉,翟进进
8.建构主义情境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曹佳,苑辉
9.网络教育的学习监控探析琚超
10.我国行业商会的生成与演进机制分析——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李峰,赵怡虹
11.透过马克思"地租"理论看我国房地产业徐晓明
12.论哈耶克的合法性理论:在形式与实质之间的努力王宝林
13.对"以人为本"语境下的当代中国大众化的思考万师
14.刍论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的多元并存顾森,李崇月
15.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几个著作权关系赵智岗,郭锐
16.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科技工作改革的探讨卢国君,张
17.河北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刘洪彩,许晓云,刘存
1.结构化在岗培训及其应用研究张书娟,ZhangShujuan
2.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彭明华,PengMinghua
3.瑞典成人教育的主要特色及其启示凌春光,LingChunguang
4.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研究池越,张楠,郭伟光,ChiYue,ZhangNan,GuoWeiguang
5.电子技术课程中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孙英,邢庆国,傅仲文,SunYing,XingQingguo,FuZhongwen
6.新课改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连续性的探讨与实践侯涛,贾清贤,HouTao,JiaQingxian
7."应用"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刘歆,吴学剑,满文通,LiuXin,WuXuejian,ManWentong
8.基于Elman神经网络城市供水管网漏损预测模型研究王丽娟,WangLijuan
9.双跨双转子轴临界转速实验装置振动分析高炳军,姚振文,刘伟,陶金亮,GaoBingjun,YaoZhenwen,LiuWen,TaoJinliang
10.采用MF膜+臭氧+部分RO膜工艺处理市政污水用于电厂循环水的探讨张立强,ZhangLiqiang
11.道路线形舒适性中横向加速度变化率模型分析邢志辉,XingZhihui
12.基于Modbus协议的工控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设计陈冀川,朱怀忠,ChenJichuan,ZhuHuaizhong
13.高校贫困生模糊综合认定方法研究及应用管啸天,董彩玉,程景萌,姜云峰,霍江涛,GuanXiaotian,DongCaiyu,ChengJingmeng,JiangYunfeng,HuoJiangtao
14.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满意度评价研究沈红丽,ShenHongli
15.孔子"仁在礼先"的解读及其德育价值取向高娟,GaoJuan
16.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探析韩瑞平,HanRuiping
1.略论成人高等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曾宪群,何灿,李纠,ZengXianqun,Hecan,Lijiu
2.成人教育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关系论析孙培东,SunPeidong
3.社区——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重要环境支持伊伶,YiLing
4.用"知"、"行"统一观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冯石岗,王富强,高京平,FengShigang,WangFuqiang,GaoJingping
5.大学微积分中关于绝对值函数的处理方法金少华,孙曙光,程俊明,刘淑平,JinShaohua,SunShuguang,ChengJunming,LiuShuping
6.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索赵永欣,陈淑英,范洁,ZhaoYongxin,ChenShuying,FanJie
7.关爱教育——高校研究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体会刘国霞,汪学勇,白淑军,张金珠,LiuGuoxia,WangXueyong,BaiShujun,ZhangJinzhu
8.河北省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初探郭海霞,徐晓明,金浩,GuoHaixia,XuXiaoming,JinHao
篇10
一、课程建设出了什么问题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实施有很大关系。过去的教育变革,较多聚焦在课程实施上,尤其聚焦在核心课程,也同时是考试课程的实施上,进而窄化了学习。这种学习生态环境所塑造的人,一定善于考试,而且也因为考试规定,学生脑子里有预设问题的答案,思维标准化了。尽管我们在国际学业测验中有很好的成绩,而欧美也都到中国来考察学习基础教育的经验。然而我们自己要看到,这个成绩的取得有预设条件,而且付出了代价。
一者,学习内容被精简了。应试教育表现为集中精力,规定模式,学习几门课程,内容窄化。二者,这种学习,分分计较,不是比拼谁会学习,而是看比赛谁能不丢分,于是学生思维逐步僵化。三者,我们动员了全社会人员参与,家庭教育投入高昂,消耗了学生全部精力,以过苛的管理和过度学习,而赢得学业优势。这还是暂时的,一旦失去家长督促,例如学生读了大学,家长管得少了,许多学生就放任自流,不读书了。四者,学生所学在社会职业选择中不具备优势,学历只是入职的敲门砖。五者,我们的教育平均成绩很好,但是以“削峰填谷”获得的。为追求平均成绩的提高,补差受到重视。我国教育的分化不突出,可是对于高端学生的培养,缺乏办法。许多实验学校或一中,生源很好,学生读书与其他学校一模一样,考试也是统一的,缺乏精英培养的措施。
在国际比较与自我反思中,我们会发现,未来教育改革紧紧盯着“上好课”,让学生围绕考试的几门课取得好成绩,不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实现教育转型,要发力于制度改革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改革目标为什么达不成
20世纪末我国教育在前瞻中有所反思,并且直接带来了21世纪初期启动的课程改革实验。那时,最需要改变的是全国学生一张课表,也就是学习内容单一、窄化的问题。为此,国家设计了弹性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三类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预设了必修与选修模块。也就是说,在规定的课程里,还区分学习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学习,实现的条件是学生自选。
从本质上看,这次改革所要增加的是自主性,探索建立分权管理机制。校长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实现办学特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内容和层次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从2001年义务教育启动实验,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可以说,这次改革路途很坎坷,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许多最初的设想没有实现。在课程建设的区域和校本规划、完善体系,以及实现学习的选择性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学校“一张课表”的问题,依旧存在。
在启动本次新高考制度改革中,我们也需要分析之前课程改革目标失落的原因。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高考“按分取人”的机制没有变化。在这个体制下,学生不可能有自主性学习和课程内容的自选权。这个问题横亘在这儿,基础教育内部无法
破局。
其二,国家课程计划是满量的,也就是说,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以及要求增加的各种专题教育,已经把课表塞满了。我们在课程计划时,发觉在课表里一些规定内容进不去了。其实,做课程计划的人也知道,学校没有可能再自主安排,可是按照国家规定,学校教育还不能缺少这个内容。这个难题只能下移。我们给了学校自主建设课程的权利,却没有给学校自主实施的可能。
其三,校本课程数量的增加受到重视,可是缺乏质量保证。我们增加课程自主性,目的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因此,特别要求增设的课程改变学科本位。于是,这个阶段校本课程较多在音体美、科技、劳动技术等边缘学科开设。这些学科的母科都难以保持高质量,也就意味着,这些增开的课程也多为装饰性课程。你来看我有,但说不上教得有质量。
其四,学校课程开发缺乏专项经费和专业支持,于是出现了注重课本化而轻视实施的问题。开设学校课程,要有教学质量,因而,开发课程与实施课程要一并考虑,否则就谈不上课程建设。此外,开发课程需要的经费支持也是学校缺乏的。国外学校预设课程要报计划,审批后要增加经费。我们还没有这个体制。
其五,在没有学习选择性的环境里,新增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课程总量增加后,我们需要后续跟进的是学习的选择性,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目前,这样的机制和配套都不足。
三、深化课程改革,如何做
新高考制度改革,一个突出的变点就是选课走班。所谓“六选三”,是在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化学六门课程里,任选三门参加高校招生考试。这个变点的意义在于,给固定化的高考增加了选择性。选科的背后是选课。选课的背后是什么?是要有预设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重谈一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1.建立学科课程群
按照传统思维,一位教师教一门课。其实,在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之后,也就存在了学生的学科课程学习的不同需要。至少存在学习层次、学习内容两方面的差异化需求。举例来说,语文课上目前大家集体学习一本书,是国编教材。可是,在学习中客观存在分层,即学困生与学优生,以及一般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从课程角度看,我们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这样,分层课程就产生了。当然,要补充说明一点,我们不主张进行分班的分层教学,区分学生的差异,造成一部分学生的挫败感。另外,语文学科的内容很多,有人把名著开成一门课,就出现了红学课、《论语》课,《孟子》课等。未来要出现学科课程群。就是一门课,拓展出配套课程,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就课程建设而言,这种课程发展的余地很大,也是课程建设最容易突破的地方。
2.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基于学生需求
目前强调课程建设,很容易导致校长、教师替学生做主的现象。我以为你要学习什么,要增加什么,我就开发出一门课,然后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学习。这不是我们鼓励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因材施教。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效的过程,需要基于区域指导,围绕办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实现进行规划。然后,动员本校教师全员参与,争取把学校原有的文化建设和课程实施中的优势进行拓展和优化,并且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拓展学校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课程建设并不是为了追求课程的总量,而是希望实现课程实施的高质量。课程设计要争取实现课程的优化。
我的意思是,开课多未必是好事,我们应该基于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设计出优化的课程建设方案。满足学生需要,提高课程质量,才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
课程建设的重点在课程实施,而不在课程开发。未来要强调课程开发,把这两者反转过来。学校教育首先要保证把国家课程开齐,保证课时,并且追求高质量。在实现这个基础目标之后,我们要追求高级发展目标,也就是有丰富的备选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
3.学校课程建设要综合考虑多个
要素
学校课程建设要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学校办学优势与发展目标等多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