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管理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企业经理法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在经理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标准及上级的指示决议。
二、从组织、管理、指挥生产方面负安全责任,认真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协助经理组织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督促有关人员及时整改,对违章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
三、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时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四、负责对新工人的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对各科人员的安全责任教育,并检查其落实执行情况。
五、在深入基层,现场检查施工进展情况的同时,认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并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彻底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责成有关人员及时整改。
六、每季度定期进行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考核。
七、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
总工(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结合单位技术情况,制订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并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二、对施工生产中一切安全技术工作全面负责,经常把安全技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次研究,安排施工生产技术工作时,必须同时研究,安排安全技术工作。
三、组织编制、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时,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工程设计的图纸审核,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械设备,垂直运输设备的选用,以及确定架设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每个环节,都要有安全技术措施,要针对性强,实用效果好,成为科学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
四、对企业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职业危害问题应列为重大科研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下达科研任务,组织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彻底改善劳动条件。
五、组织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定特殊施工工艺的技术措施,督促各生产单位实施和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工艺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六、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审查或提出设计方案时,必须同时提出安全技术、工业卫生设施方案,同时要检查实施情况。
安全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和公司颁发的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认真检查监督各单位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和使用,以及安全生产执行落实情况。
三、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施工思想教育,对新工人进行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的教育,编写教育材料。
四、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进行复查,经常深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指导。
五、负责组织审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六、组织好安全方面的会议,总结安全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推广安全管理先进典型。
七、按照伤亡事故管理办法规定,做好事故的处理,分析总结和上报工作。
总会计师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二、指导项目部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计划。
三、协助安全部门编制安全教育计划。
四、领导财务部门确保公司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资金及时拨付。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项目经理应对本单位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认真督促检查工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不违章指挥。
二、定期研究分析工地的安全状况,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开展竞赛活动,对安全检查查出的隐患要采取措施、落实人员、落实经费、限期整改。
篇2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以及质量问题,大部分是由于工程管理不够严谨所造成的,由于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监督的有效性低、管理程序混乱等多种因素导致施工质量及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避免建筑施工事故的有效手段在于加强建筑工程管理,高效的管理不仅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而且能够降低建筑成本,有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国内外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1国外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来讲,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时间比较长,对工程管理比较熟悉,已经进行信息化管理、机械化施工。国外发达国家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规定非常详细,例如:美国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不会通过政府来发放工程定额以及工程计量规则,但是许多非官方出版的条例、书籍等也会受到建筑管理者的认可,甚至美国政府也会在这些条例上进行材料与成本的撰写。足以见得,美国在建筑工程管理上是具有明确规范的,整个管理过程有理有据,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强有力保障。英国的建筑工程量会被划分为多个部分,除承包方以外,还会对指定的分包商、供货商以及相应的国家机关进行详细规定。国外发达国家对工程监理的要求也格外严格,这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形成鲜明对比。
1.2国内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起步较晚,相对来讲发展速度较慢,再加上我国建筑企业始终受到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限制,所以整体项目管理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比较混乱,建筑管理理念陈旧,依旧秉承传统的规章制度,没有建立起科学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建筑管理模式。在对建筑工期制定方面,全局统筹的理念薄弱,对总体规划不够重视,经常出现无法交工或者质量问题,以上现象都是由管理方法不当所造成的。另外,器材与人员管理方面也比较混乱,经常出现漏洞,不注重器材的存放与养护,建筑器材经常出现调度与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膨胀时期,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还不长,许多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工程管理的积极作用,导致许多工程项目缺乏科学的管理,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缺乏管理软件与应用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1]。
2工程管理对建筑施工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完成对建筑施工的进度控制,确保建设的进度与目标进度达成一致,在施工之前进行进度设定,设计人员需要与施工方进行沟通,编制出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通过工程管理,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式来加快施工进度。另外,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合理措施来降低建筑成本,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成本超支的现象,需要第一时间查明原因并且对成本进行控制,以科学合理的方案来缩短工期,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最后,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对建筑质量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个细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满足实际需求,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稳定发展[2]。
3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组织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组织管理主要是对人员的管理,针对建筑一线工人来说,许多施工人员都是临时招募的,所以给人员的统一管理带来困扰。由于建筑质量监督以及规章体系的不健全,再加上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有些职位由多个管理者占据,造成管理人员职能叠加的现象发生,一旦出现责任时,管理者相互推卸,不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最后,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欠缺,对技术人员的准入标准比较模糊,对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等职业资格证的考核比较松散,所以,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确认。建筑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循序渐进,公司的利益会影响企业上下所有员工的利益,一旦建筑组织管理较差,则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
3.2安全管理问题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始终需要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建筑质量安全方面,许多高难度的施工项目,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另外,由于施工节奏的不协调、工序的混乱等也会使施工安全性降低。建筑行业需要较强的专业性,由于建筑所用原材料比较沉重,所以建筑所用机械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由于没有明确划分施工场地界限,导致非工作人员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进入施工现场,出现施工安全事故。最后,由于管理人员疏忽,在防护器具的采购及配用方面不用心,会导致原本可以避免的事故由于防护不当而发生,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极大隐患。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建筑行业人员伤亡的危险程度仅次于矿山,施工事故的发生给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单位带来巨大损失,同时还会给承建方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现代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必须引起建筑单位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必须将安全生产管理真正落实。
3.3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工程质量管理涉及建筑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3方面[3]。首先,建筑材料方面,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存储及使用管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使用管理等。一旦管理者不能记录好相关材料的登记工作,施工方使用材料或设备时会出现不便,影响施工进度。另外,一些租赁的机械设备,需要及时登记并且合理维护,使用完毕后需及时归还租赁公司,避免产生额外费用,为项目建设增加经济负担。其次,施工工艺方面,建筑项目的完成会涉及多种多样的建筑技术,建筑企业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由于施工技术人员自身技能水平有限以及施工工艺的标准混乱,导致施工者与技术人员不能够参照实际标准进行施工,导致施工技术管理停滞。最后,质量管理方面,在施工质量方面,建筑责任单位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建筑单位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按照施工企业的资质要求进行业务承接,导致建筑市场掺杂了大量的不合格施工企业,甚至有的施工项目出现恶意竞争以及乱收管理费的现象。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建筑施工质量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房屋漏水、承重墙偏斜、不足以抵御地震等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工程验收是工程管理的重点,但是目前经常出现走过场的验收工作,许多隐蔽工程的验收直接被忽略,工程验收所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建筑质量的直线下降。
4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对策
4.1构建高效管理团队
为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首先需要构建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如果管理人员协作精神不强、团队意识薄弱,经常出现人员调动,就无法保证工程管理的质量。所以,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建设是保障工程管理效率的基础。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度,将施工责任具体划分到个人,在管理团队中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实现预期计划目标。各个施工团队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关系到项目活动的开展,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安排表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负责人要保证材料与资金的合理运用,使工程进度完全在掌控之中。
4.2加强工程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对于工程建筑来讲尤为重要,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施工现场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而且要定期对工程项目整体进行全面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将问题责任细分到个人,对整改的项目需要进行复查并且实时监督,确保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在建筑施工现场,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动员所有施工队伍提高安全意识,张贴安全宣传标语,确保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针对一些危险性较高的特殊工种,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真正确保技术合格之后再进行操作。工程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引起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
4.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确保安全施工的基础。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明确工程的质量标准与具体的设计方案,施工人员需要仔细阅读设计图纸。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材料的运用管控,确保施工材料满足工程质量的需求,建筑材料在进场之前需要进行严格检验,做好分类保管,避免施工材料受到腐蚀或破坏。针对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需要重点监控,防止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施工结束之后的检查与验收工作要非常细致,避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4.4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随着现代化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项目工程的实施需要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与质量来赢得市场,将技术创新作为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将技术优势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带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确保项目工程的管理与实施能得到高效的执行[4]。
5结语
篇3
[关键词]文化;信息;管理;相对成熟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34-02
1 建设项目管理背景
封建社会,不允许自由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从唐朝开始,就有关于建筑项目的详细规定,例如建筑的规模和样式,特别是建筑颜色,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等级的象征,例如汉代富丽堂皇的色彩只属于皇室,对于民间用色要求极为苛刻和严格,对于建筑的标准工时定额、建筑用材的尺寸和种类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宋代就有《营造法式》一书来规定和约束设计的工艺和用材、色彩。这种政治上的原因一方面限制了建筑多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建筑无论是在建筑样式上,还是建筑用色、建筑空间甚至建筑意境上都追求高度的和谐和统一的美感。
2 建设项目管理分析
2.1 模式分析
在建筑项目中,对于建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工匠大多数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他们虽然是项目的设计者、施工者,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有决定权的还是政府官员,在项目活动中“水木作”是中间的协调者,相当于今天的项目工头。比如嘉庆年间的孙南来,完成了很多优秀的项目作品,大型的或者小型的都有迹可循,然而那个时代,孙南来仍然是一个“闲散”的工匠身份,没有社会地位,对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即使是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也是没有尊重可言的,这对工程建筑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极大地限制了古代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工匠的服役性质的劳动实际上没有实质的收入来源保障,甚至有的政府官员聘用专职的工匠,这些都无形之中加大了建筑行业之间的压力,在建筑工匠中大多实行“师徒”性质的技术传授,技术性的东西一般是以财产的形式来保护和继承,不能和对等行业的技术形成知识交流,这种相当程度上的狭隘性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一个固定时代的建筑风格始终是一成不变的,建筑颜色、建筑模式和建筑空间都是同一种风格,虽然有利于统治者的阶级管理,但也对自己形成了约束,不能自我突破和创新,从精神层面上说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的创新意识。
2.2 造价管理分析
施工技术的严格制度化,保证了建筑项目造价的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在项目开始之前,就有严格的详细规定,例如建筑材料采购中的材料(木材、石灰、涂料等)种类、市价、数量和人力物力开支,有专员进行详细记录,在施工之后对项目开支进行核对和审查,然后上报给政府阶层。所以,在一个项目完工之后,往往能对项目拉开至精确到一分一厘一毫,稍有不对,轻则自己填补资金漏洞,重则因此获牢狱之灾也是有例可查,这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项目建设效率、质量控制都有益处。
2.3 质量管理分析
政府的参与和介入使得建筑项目的质量得到严格控制,对于出了问题的项目,惩罚一般都较为严厉。在一个工程之中,主要负责人对于项目的控制和把握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筹码的,例如明代的项目施工实名制。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比例配置,路面铺砌砖瓦的严格预算,都是谨慎小心的完成。最好的例子就是明代修建的明城墙,由于其重要的防御战略上的作用,必须保证其城墙的耐久和坚固,据说为了使城墙达到坚不可摧的预期效果,每一位工匠要对自己铸造的砖瓦实名制负责,并且会将两位工匠制造的砖进行对撞,破碎砖瓦的制造工匠会被处以严厉的刑罚。在这种严厉的制度下,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使得明城墙历经风雨依然耸立一方。
这种苛刻的建筑管理模式虽然并不可取,但的确相当大的保证了建筑施工的质量,留下了数之不尽的优秀历史建筑。例如清代姓雷世家对建筑就采取家族式的模式来进行严格约束,保证质量和效率,所以雷氏家族也是为数不多的获得阶级地位的工匠之一。
3 管理思想分析
31 狭隘性
在项目进行中,一般只是聘用固定的工匠来进行“复制式”建筑,对于建造的样式和材料都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工匠来说只准世袭制进行技术传承,不准迁业,对于很多优秀的建筑工匠,甚至是设计师,都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工艺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鲁班、公输子、雷氏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在古代也只是匠人的身份存在,不得不说是古代阶级制度下的悲剧。
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建筑学,工程管理等学科的开设,各色建筑论坛、建筑交流会,还有网络上庞大的建筑资源共享,都为信息化的今天创造了很大的自由空间,是时代的幸运,也是时代的进步。
32 模式性与统一性
建筑的管理过程是一个高度相似的模式。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项目的高度相似性使得建筑项目的管理流程也形成了完全统一,例如一套图纸可以建筑多个房屋,在追求不断变化的我们看来,单调而又缺乏个性,缺乏想象力。
在现代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设计的自由性使得建筑的多样性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和改善,所以建筑模式也是多样的。对于管理者来说,不应当照搬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规章制度,而是根据实际的项目工程来制定特有的建筑管理模式,实际上一个项目的自身差异性如果增大,就不可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模式来提供参照,所以一个没有阶级约束的时代就应当将社会思想反映在建筑中,才能不断创造出好的作品。
33 制度性与皇权性
在封建社会往往过分强调皇权的重要性,例如三国时期邺城开创了一种严格的里坊制度:平面长方形,整个城市是一种棋盘式分布,“里”和“市”由高墙包围,按时开启,城内功能分区严格划分,是不容许民众的自由的存在的,所以民主化的意识被压制,创新也就不复存在。及至唐代,由于大气开放的城市环境,里坊制度才渐渐被废除。
这种制度性的管理模式使得一个时代的建筑停留在一个刻板的风格上面,没有人有权利去更改,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在现代,人们已经有了最大化的自由和创作空间,使得人民的自我创新意识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另外在项目进行中,严格的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和效率,在建筑项目数不胜数的今天,建筑项目的不再受约束也使得建筑质量和建筑效率往往停滞不前,甚至相对于古建来说略有退后,这也是我们应当借鉴的地方之一。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经济的控制和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环节都有着太多的漏洞和欠缺,相比较于古代项目的管理,缺乏极大地自我约束能力和严格的管理规范,甚至还有贪污或者的事情存在。在这一点上应当加以注意。
34 管理体制的系统性
我国在汉武帝时期就形成了特有的工程管理的制度,即工官制度。对于古代大型的工程,已经有明确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古代大型建筑工程在管理上的系统性,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和具有研究价值的。以清代的惠陵工程为例,在确定工程建造地址后,派出四位大臣负责承修,并组建寝陵工程处,形成一套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工程管理机构,专职负责办理寝陵的规划设计,招商承包,监督管理,实施营建等一切事物。它以内部档房为管理核心,辅以印房、印库两个职能部门,以及样式房和算房两个技术部门,同时还要成立一个与工程处平行的监督审查机构。而且各个部门的职能明确,不可替代。比如印房,它是工程的正式管理机构,需要皇上的批准才能成立,其主要职能是掌管都统印信,办理章奏文移,协办各项事务。样式房的主要职能是营建设计,它绘制建筑工程图和制造工程模型,然后根据图纸和模型提供的信息按比例建造和施工。算房一方面负责核算土方量,另一方面统计工程物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并作出工程的预决算。算房里面的师傅也就是现在的造价工程师了。
管理体制的系统性在其他建筑工程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都江堰工程,颐和园工程。种种例子足以说明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工程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有效的工程管理体系,使得工程得到系统的管理,实现了管理职能的合理分配,提高了古代大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现在建筑行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的明显。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从工程的开始招投标一直到工程验收都要进行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是保证建筑企业效益的关键。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保证施工的安全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企业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对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非常有帮助。虽然,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管理中仍然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相比较于国际先进水平来说,我国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完善的,而且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一些法律法规不能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建筑施工中,很多的施工项目都是通过承包的方式来进行施工的,这样就会给工程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
1.2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同时在管理的时候,管理团队的专业性也是很难得到保证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团队不专业都是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很大的问题。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中,建筑企业为了节省人员方面的开支,使很多的员工身兼数职,这样不但会影响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会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出现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很多的管理工作只是在表面上, 这样就会使管理工作失去作用。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低下,这样会导致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降,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1.3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的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素质都是非常低的,而且非常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这样就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出现下降的情况。建筑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去项目负责人要掌握必备的技术,是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水平,而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工作作业的质量。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这样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1.4 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薄弱
在很多的建筑企业中,对建筑工程管理是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的,在管理方面出现了观念淡薄的情况,没有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非常重视,对工程管理不重视的情况。在一些施工工程中,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将施工技术进行很好的控制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这样就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施工中只要不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就不需要进行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这样管理方面的费用也能得到节约。这样就会出现建筑工程中管理意识薄弱的情况,使得很多的建筑企业中根本就没有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在管理方面只是依靠简单的行政手段来实现。
1.5 建筑工程管理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的建筑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对安全管理问题不够重视的情况。安全事故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导致施工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同时也会导致工程出现停工的情况。建筑工程出现事故导致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对安全问题非常的重视。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中,认为只要保证工程的进度,按时加工即可,这种做法会导致施工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施工安全事故。在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和制度健全,同时要不断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二、 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因素
国内建筑工程管理和国外发达区域对比有着很大的差距,现实状况很不好,发展远景也不很好,其本质缘由就是因为管理职员主观上极力排挤优异的管理思想以及方式,也不拥护管理机制的拟订、建设、健全。他们觉得以往的管理方式就已现在建筑工程使用,不用在耗用人力去创新以及健全。满足了国内的建筑制订业管理水准不高。
除了施工管理职员在进行新思想、新方式的排挤之外,再有就是建筑制订业有关组织以及机构对建筑制订建筑商的监管和管理强度不够。因为很多要素的作用,政府机构的管理技能没有整体的贯彻以及施行,没有做到帮助建筑项目商增强对建筑制订项目的建筑管理。此外, 还有一个对建筑工程管理产生作用的客观要素是国内监管机制开始的晚,开展不完善。监督管理部门身为建筑工程管理的第三方,拥有考察、管理建筑项目、推动建筑项目管理前进的性能。
三、 解决工程建设问题的措施
3.1 完善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国家应健全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法规依据,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强制推行,硬性规定管理范畴,严格控制和考核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水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得到施行, 保障各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3.2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所承建的建筑工程能否得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取决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程度。国家和政府应该积极组织人才,指导和帮助建筑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并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环节与各方面设立竞争机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转变建筑工程管理作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
3.3 强化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员需要在具备工程管理技能的同时,掌握设计、管理、经济、合同、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目前国内具备这种条件的专业人员并不多,企业需要大力培养懂技术、 懂管理、懂设计、懂经济、懂合同的复合型人才。企业要根据工程需求,对各项目间的劳动力进行统筹优化、有效流动的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和创新性,最大限度发挥劳动力资源潜能。同时,企业要做好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使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能。
3.4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为了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升建筑企业全体人员的工程管理意识。并且,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内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水平。
3.5 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安全生产是高效生产的保障,建筑企业的生产活动应当得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全面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要首先从建筑企业领导开始提高认识,从政治的高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并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个部门的各个员工都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真正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底。建筑企业还要制定好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实施,落实好安全检查制度。
四、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增强建筑工程的管理,不光可以推动建筑项目顺利完成,还能确保施工项目品质,所以,管理者要增强对建筑各个步骤的管理和控制。对建筑程序中经常遇到的毛病提升戒备,同时主动处理。文章就项目品质管理、项目进展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等几个部分给出简单解析。
4.1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品质管理是根据建筑制订合同的品质需求为规范,确保建筑制订物的品质需求。由于人是建筑制订项目的主体,建筑时要先想到人对建筑制订建筑的作用,要增强建筑者的品质思想,其次想到的是人的修养,假如管理者、技术者拥有很高的工作修养,施工项目就要有很强的品质策划、建筑组织、管理宗旨、措施指挥。项目品质是由建筑物料、建筑技术、机器装置和修理养护等几部分决定的。为提升项目品质,要关注新措施、新手段的引入和使用。 在达到措施需求的技术程序以及操纵规范下,要创建严格的审核机制,持续提升以及完善建筑措施与技术水准,创建严格的品质系统与品质职责制度。拟订详细的品质保证计划,确定执行内容、方式以及成效。在建筑制订建筑中增强建筑监管以及品质检测,对其成果开展定量解析,转变为之后建筑的品质规范以及准则。
4.2工程进度管理
建筑进展检测以及进展策划的执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建筑进展开展检测关键是对建筑策划的实施有个整体的理解,方便对建筑的进展进行调节。进展检测关键是经过对实际进展以及进展策划对比,获取两者的差异,对形成差异的缘由开展解析和评价,指挥建筑商、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机构对建筑策划开展调节。当项目进展存在很大的建筑差异时,必须找出差异的缘由,看清对之后的建筑是不是会带来更严重的作用同时实时跟踪调节之后的项目进展。
4.3工程成本管理
工程的成本管理一直贯穿着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从招标的开始一直到竣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都要对建筑成本进行核算,工程成本的管理包括多方面的管理,例如,现场成本,机械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文化成本,安全成本,运输成本等。通过现场管理可以降低现场成本,通过缩短机械设备使用周期可以降低机械设备成本,通过有效地使用劳动力,提高生产率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等等。其他各项成本都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降低,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4.4工项目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贯穿于建筑生产的整个过程,只有各个部门实实在在地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首先,由于在第一线施工的大多为农民工,农民工自我安全意识差,流动性大等特点,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督促其在生产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其次,建筑工程的领导层要亲自抓安全生产,要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确保安全生产能够有效进行。再有,在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地貌,地形,地物进行勘察,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做好预防和宣传工作。安全部门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要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各个部门做好安全工作,把潜在的危险以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可以顺利施工的前提,同时也是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金晓丹.最新建筑工程监督与管理规章制度全集[M].合肥.
[2]高杨.浅谈房地产工程管理[J].科教创新,2008(11).安徽文化教育出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解决策略
引言
城市越发展,经济越发达,建筑工程的需求量则越大,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使建筑行业不断在创新中进步,建筑企业得到经济效益,但也会带来部分管理上的压力,使建筑工程管理难度加大,面临管理上的压力与挑战,建筑行业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在各类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找到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成因,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做好科学决策,以此促进建筑企业进步与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1.1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较多的环节,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标准化管理内容,但是,不论哪个流程,均离不开人的操作,可以说,人为因素贯穿到了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人的影响使建筑工程质量不好把握与控制。一项工程,从开始的施工勘察、过程中的施工监理、施工项目组织、操作与指挥等,都需要人来控制,各级施工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技术与业务能力,只有不断解决人的问题,才能确保施工中影响因素的把握,只有加大对人为因素的重视力度,才能使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设计、施工与验收。
1.2施工材料因素方面的影响
建筑工程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在各环节管理中,涉及到材料的流程较多,这就需要重视材料影响因素,对材料因素方面的影响做好科学合理的控制,所以说,材料因素不可忽视。在一项工程建筑中,材料的质量好坏,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优劣程度影响着建筑最终的效果,当前建筑材料中,有些材料高污染、高消耗,无法达到质量要求和节能环保。只有不断检查,才能确保建筑企业施工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材料的采购、选择、进场、保存进行材料检测,使各个环节的材料均能达到使用标准,确保材料性能与质量,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1.3机械设备因素方面的影响
在各类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使用率较高,如果没有应手的设备,则无法完成整体施工,所以说,机械设备应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机械设备是各类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工具,机械设备能够大大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进度,在工程建设中,设备使用、选择、购买、配置,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工期,设备精良,则会在建筑过程中,节省劳动力,减少施工成本,使施工难度降低,提高工程建筑质量。
1.4环境因素方面的影响
环境因素虽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但在管理中,也需要科学控制与把握,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环境因素是最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这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重视起来,在管理中是不可小看的,如果控制不好,则会导致工程建筑的失败,特别是在建筑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建筑粉尘,这就会使周围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还会用到大量的水,同时也会产生出消耗废水,如果处置不好,则会在建筑完成后,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到企业的社会效益,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因素控制,才能减少污染、提高企业声誉,减少经济纠纷。
2建筑工程管理中影响因素的对策
2.1完善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力度
只有通过制度约束,才能使管理有据可依。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各类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与西方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管理体系还不健全,有一些管理方法、制度落实还不够,仍然需要改进,在改进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的建筑发展情况与实际国情开展,在国情评定中,形成清晰的判断,要借鉴国外科学的经验、管理理论、管理思路与管理方法的同时,需要做好分析,把握好我国工程管理思路与战略构想,通过制度完善,使建筑企业更加科学合理的得到促进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企业保驾护航,提供可靠法律保证。从大的层面做好法律保障的同时,还要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建筑企业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各级管理力度。首先,建筑企业要不断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理制度,使各项制度得到落实,通过标准规范,做好工程施工情况的了解与掌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级监管人员需要深入工程施工现场,做好全面细致的调研和记录,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为相关单位决策提供整改依据。其次,当前计算机行业的进步,使建筑企业得到推动,建筑行业在各级管理内容中,需要加入网络技术,构建质量与信息网络平台,对施工过程中质量变化和进度变化的数据以系统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使工程项目后续施工数据更加完善,控制好进度计划,及时做到合理科学的调整。只有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落实执行,才能把握好施工各项环节,通过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成本、人员配置与人工成本等各个流程上的合理掌控,做好监管,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
2.2加强施工成本管理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任何一项工程,选择符合施工标准的队伍非常关键,只有选择对了施工单位,才能保证整体工程顺利。在建筑行业中,不同的工程需要进行外包业务,那么在选择施工单位的时候,就需要谨慎考虑,不能盲目分包,如果施工资质不过关,则会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破坏企业积累起来的良好社会效益。在对工程进行分包时,需要建筑企业严格把关,特别是要对施工单位企业的资质、管理水平与施工能力进行评估和审查,同时,还要对招标文件严密性与准确性进行核查,挑选出符合施工条件的施工单位。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工程量多少,做好成本预算,严格控制工程项目造价,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3更新建筑工程管理手段,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管理是一门学科,需要与时俱进,更新管理手段,不能是意向的管理模式,需要由员工共同参与进来的双向模式,可以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管理精细化。要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做到防治结合,降低安全事故率。
2.4提升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创新工程管理的理念
可以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不断更新员工知识结构,更新思想观念,同时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丰富企业员工施工技术能力,通过制度落实,让学习和提高成为常规化手段。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和歇工间隙,增加学习培训的频次,随时让员工都能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建筑行业是一个危险的行业,不但要学习技术,还要学习业务知识和管理制度,确保员工依据施工规范操作施工,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创新工程管理理念需要宣传到位,让员工有一个认同,在潜移默化中让员工接受企业理念,通过自身消化,把传统管理理念与创新理念相互融合,做到优势互补,以便于创新管理理念的完善。通过对外国最新理念的引进,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模式,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3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合理控制建筑项目施工成本,在管理中,能够发现问题,并实现快速解决,只有不断强化管理能力,把建筑工程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不同环节,才能使管理措施贯彻到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峰.小议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219.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个有序的建筑团队,离不开良好的建筑施工管理,而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必须要从前期的施工人员的招募组织到后期对施工人员的控制都要严加管理。但是,由于市场具有滞后性,通常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往往不愿意在建筑施工管理投入过多,导致许多建筑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安全事故频发。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不久,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筑行业都是由行政命令进行调节。然而,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筑企业的资质参差不齐,对于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同。从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情况来看,对建筑施工管理这一领域,建筑企业普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建筑施工管理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安全管理问题
建筑行业的发展,让许多投资者看到了商机,进而纷纷加入这一行业,建筑企业也在不断地增多;然而,与这些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严重缺乏。从大多数建筑施工现场来看,许多从业人员都来自农村,在上岗前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安全意识不强,不配备安全帽,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对于他们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对于这样的现行,施工管理层几乎是不闻不问,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在施工现场几乎是形同虚设。此外,在施工现场最起码的脚手架、安全帽等安全防范措施也普遍缺乏,企业对安全问题还没能够有效重视起来,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可以说,除了那些特殊工种外,建筑人员的工作环境的安全度是最低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最大,这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换言之,缺乏一个安全管理,不仅会造成安全事故的频发,而且能够直接决定建筑行业能否向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2 质量管理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生产时间越短其生产效率也就越高,越能够在市场占有有利的市场地位,因而,许多建筑行业为了赶超工期,往往会盲目的追求高速度,对建筑质量则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许多建筑也因为建筑企业盲目追求生产速度,而质量不达标成为危房。此外,正如前文所提,许多投资者看到建筑行业的商机,往往即使不具备资质,也能够通过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取得资质,这些企业由于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在施工管理上更不用谈及专业性,进而,也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
1.3 管理体制问题
管理体制不健全是任何一个行业管理都要面对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也不例外。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尤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管理体制是建筑企业对其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基本依据,体制不健全,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将造成很大的阻碍。然而我国建筑管理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以及出于为了节省人力开支降低成本等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漏洞。一是随意撤销管理部门,缩减工作人员的数量,这样一来这就导致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的分配不足,这样势必造成管理无效现象;其次在各方主体责任划分上工程建设中,建设、设计、监理等相关各主体方,关于建设安全生产的责任不明确。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建设、设计、监理等等相关各主体方,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不太关注和重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相互推诿责任。
2.应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2.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安全管理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安全施工也是企业获得利益的根本基础。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2.1.1施工管理内部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机构,将责任分权到个人,制定奖罚措施,在施工建设中营造一个“安全第一”的工作氛围。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避免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方法就是从根源抓起,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做好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
2.1.2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评价。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能准确检测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主要的安全管理评价有设备故障率、人的精力、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人的生物节律等方面评价。
2.2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质量监管工作
在建筑本身质量安全工作中,要加大监管,各个部门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对施工现场要做到及时有效地监查。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施工,在计划、指挥、协调、控制工作之中要由建设、施工、设计、物资、劳资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对建筑本身质量要做到实时监控,以及做好严格的验收工作。
2.3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加强对施工所需材料的控制和管理。施工材料的管理主要包括材料采购、材料供给和材料发放。
2.3.1材料的采购。施工管理的部门要做好调查工作,分析和比较市场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广泛地探索和寻找材料进货渠道。材料部门还要尽量简化材料进货的环节,降低材料成本,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制定合理的施工规划和调查体系。
2.3.2材料的供给。材料部门要了解市场状况,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地调整材料的供需。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合理的进行材料配制,依据施工的进程,使材料有序进场,保证施工的正常运行。
2.3.3材料发放。施工管理部门要根据现实的施工状况发放材料,并且对发放材料进行跟踪监督,减少材料的浪费。另外,施工管理部门还要依据有效的凭证和收据来发放材料,不能盲目地发放施工材料。尤其是要加强对水泥和钢筋材料的控制、管理,定期的盘点库存量,在保证施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避免材料铺张浪费。
2.4加强环境预测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对于工程建设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不到位,在施工中就可能会出现破坏地质结构、地下水结构的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按照施工设计进行避免出现破坏地质结构的情况出现,以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稳定性,对于气象因素,施工单位则要加强预测。尤其是对于狂风暴雨天气,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防范准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将由天气状况对工程项目建设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如果出现破坏,施工单位要对破坏的地方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被破坏的原因。然后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防止下次出现同样的情况,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良好控制,并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5加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5.1要全面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合理优化工程施工工序,充分利用施工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控制施工条件,让高科技落实到施工的每道工序上。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细节管理,落实施工的具体方案,有效的管理施工组织。
2.5.2要做好检测工作,对已经完成的工序进行排查和测量,保证每道工序符合要求。施工人员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提高施工效率。
2.5.3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技能,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让施工人员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5.4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
在对建筑工程的建设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施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讨论,让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和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的设计方案、施工质量的控制点,并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还要熟悉各项管理工作,保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操作和管理的不足。对技术准备工作的管理,首先要让工程建设和施工的工作人员熟悉每个工序的要求,使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对施工设计图纸了如指掌,并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和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研究和分析,着力管理施工中的重点部分,加强各项施工管理工作的分析,使施工过程在严格的管理下进行。在正式的施工开始前,要做好组织工作,对工程的材料,所用的机器,采用的技术,施工的过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实现工程的整体化。此外,还要施工情况还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改进,不断地优化工程的施工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组织方案。
2.5.5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筑施工企业要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制定施工战略规划,完善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各种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和存储,采用科学可行的管理手段,充分了解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
3.结束语
每个建筑企业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重视起来,要明确之中的作用。企业及工程管理者在管理的工程中,必须要把人民财产安全视为生存的命脉,把建筑质量视为自己的生存的生命。要不断进行对工程实施进度的监管监察工作。要切实落实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在整个过程中要对社会做好公开化、透明化。只有在工程的过程中合理化,科学化,让每个部门都能做到各尽其责,每个施工者都能人尽其用,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也是对企业利益的保障,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加强,对整个建筑业发展的促进。
参考文献
[1]都俊芳.建筑工程管理各方面分析探讨田建筑设计管理,2011(12)
篇7
【关键词】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控制;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土地一级开发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土地出让成本的高低,因此,对一级土地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各地的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强化开发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开发概述
土地一级开发是政府在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对土地的综合开发建设,涵盖了土地征购、土地整治及土地储备三个环节。政府应完成土地收回、收购、置换、征收等土地手续,将土地权属性质改变为国有建设用地,并确定地块的规划条件和指标,进行一定程度的市政配套设建设等一系列开发事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改变土地权属性质。政府依据确定的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对涉及的集体土地办理农转用征收,对符合条件的国有土地通过无偿收回、置换、收购等方式收回,改变拟开发土地的权属性质,使政府拥有所开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而具备土地一级开发的权属基础。
2、确定土地规划条件、指标及市政配套要求。政府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规划及土地市场需求,确定开发土地的规划条件、指标及市政配套要求。主要包括确定规划用地性质、规划建设内容、宗地详细规划方案、水电暖气等配套设施实施条件。如果说土地一级开发是形成进入土地一级市场的产品即“熟地”,那么确定土地规划条件、指标及市政配套要求就是制定“生产标准”。
3、土地平整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包括村民(居民)拆迁补偿与安置、宗地内地形地势的平整、拆除地上建筑物等。随着城市发展要求、技术水平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市政建设的内容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配套市政设施的种类不断增多、建设用地的功能不断完善。在土地开发历史上曾出现过“三通一平”、“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甚至“九通一平”的概念。目前完备的土地一级开发配套的市政项目主要包括供水、供电、电信、道路、天然气、供热、排水。
4、土地验收。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开发土地进行综合验收,验收合格的土地纳入政府储备土地等待公开出让。
在土地一级开发中,政府身份是双重的,既是土地所有者代表又是行政管理者。作为土地所有者代表,政府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作为土地行政管理者,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的大量行为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且土地一级开发依赖于政府相应的行政行为,政府行政行为在一定意义上也决定了土地一级开发的实施,这是政府履行土地管理职能的延伸。
三、土地一级开发拆迁项目的各成本构成
1、直接成本
拆迁项目的直接成本包括了设计咨询的成本以及实行拆迁工作的实际支出成本。
(一)设计咨询的成本包括了拆迁项目的经济分析等咨询费用、房屋价值评估的劳务费用、市场调研费用、拆迁项目工程地质勘探费用等。
(二)实行拆迁工作的实际支出成本包括了土地补偿费用、拆迁安置补偿费用、相关产权转让税费、拆迁公司的劳务费用、和场地平整费用等。如果该拆迁项目涉及回迁补偿方式,还可能产生以下费用:土建装修和设备安装成本、市政园林和水电煤接驳工程成本、公共居住生活配套成本等。
(1)土建装修和设备安装成本指的是项目回迁房建设所需的工程费用,其中包含了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建设项目管理费用。具体包含了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防水工程、塔楼裙楼工程、室内和外墙装修、消防系统及自动报警系统安装、电梯安装工程等一系列建筑及安装成本。
(2)市政园林和水电煤接驳工程是指为回迁房连接外界的供水排水设施、供电系统、供气系统而产生的成本费用。其中包含了室外自来水总表接入及入户供水管道铺设、市政排水接驳工程、高低压供配电工程、室外煤气总表接入及入户供、管道铺设、周边环境绿化及园林设施建筑工程等成本。
(3)公共居住区域生活配套成木指的是为项目回迁户服务的公共建筑而产生的建设费用。包括了幼儿园、小学、居委会用房、公用变电房、居住区域的体育运动设施与活动会所等建设安置费用。
2、间接成本
间接费用指的是在拆迁项目中不构成项目建设实体所支出的费用,但是按照项目的拆迁和建设的施工标准、法律法规和规则规定,而要求进行报批、检查、检验产生的费用。其中包括了招投标手续费、桩锚杆检测费用、施工图纸审查费、进场材料检测费、报建报验和施工验收费用、建筑物白蚁防治与消防验收和防雷检测费用、余泥排放费、室内环境检测费等相关成本费用。
3、不可预见项目成本
拆迁项目中不可预见成本包括了由于项目在工作过程中,因政府政策因素、施工技术因素、劳动市场与材料物价波动等因素而发生的成本变动。这些成本变动包括了因项目设计变更而增加的费用、工人劳动工资涨价或材料设备涨价而产生的差价、因突发事故而产生的事故抢险费用、停工赔偿费用以及工程赶工加班费用等。
四、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控制之造价管理
土地一级开发的造价管理,是指从设计、施工图预算、招标合约、工程结算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系统管理,从而有效完成预期成本目标对咨询、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控制,从设计、施工图预算、招标合约、工程结算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系统管理,从而有效完成预期成本目标。这四部分工作内容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整个开发过程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关费用支出是否能够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1、设计阶段
(一)推行限额设计和带方案招标
目前建设单位都比较注重工程设计,也想了很多办法以提高设计质量,如有些建设单位聘请一家设计院对原设计单位的设计进行复核和优化核算,这种方法对提高设计质量和降低造价有一定的帮助。但要把好设计关,最好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方面有比较精通的人员,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对设计人员采用一定的经济责任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设计出技术先进、造价经济合理的方案。
(二)设计方案的比选与优化
造价人员介入工程设计,从节约成本,降低造价的角度配合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和比选,如:在做一幢三层现浇框架宿舍楼的标底后,发现该宿舍楼的平米造价较同类型工程高出许多,造价人员对该工程造价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该工程的钢筋含量为68kg/m2,而类似工程在该地区的钢筋含量为40kg/m2左右,同时,该工程设计的断面尺寸较大,因此造价较高。后经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沟通,修改了断面尺寸和钢筋含量,降低了工程造价。装修上用低价的替代品达到同样效果的案例也举不胜举,目前建筑设计上很多采用真石漆代替石材,外观效果同石材相仿,但同 石材相比,造价大大降低。
(三)根据方案设计编制方案估算
提出对此方案是否可行或优劣的意见,并得出一些类似产品数据及技术要求等;然后,在初步设计完成后,编制设计概算,得出相应概算和测算出经济指标,并与限额设计指标进行对比,提出更具合理化建议;最后,在设计方案深化、进行方案比选时,采用专家咨询论证会,调整设计概算,从价值工程角度做不同方案的经济评价分析,给项目提供可选的最佳设计方案。
2、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一)工程图纸齐备,工程体量较少,工期相对较短、工程相对较简单的具备总价包干条件的可采用工程总价合同;工程规模较大,图纸不完备、工期较长的工程可采用单价包干;国有资金为主的工程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
每个工程情况各不相同,工程环境也都不一样,所以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在招标之前得对工程招标要有整体规划设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招标规划书,把各种有利和不利的情况综合考虑进去,即有利于现场管理又能充分竞争,最大限度保护建设单位利益。
(二)严格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和审核
总承包招标文件的编制要尽可能做到全面,尤其是项目公司,即无后续工程诱惑又无集团公司强大的后备支持,施工单位的顾及相对较少,现场工期、质量及造价索赔的针锋相对的可能较大,所以招标文件的编制除常规的施工范围、付款方式、调价方式、工期、质量等约定外,还应尽可能的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纠纷和矛盾处理方式详细表述,以减少后期施工可能存在的纠纷和索赔。
招标控制价应聘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按国家计价规范、招标图纸及清单、政府指导价等规定严格编制,并经政府造价管理机构审批。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有利于招标单位控制工程造价,防止投标单位串标,恶意哄抬投标价,最大限度的保护招标人的利益。
(三)施工图预算及招标合约阶段
经审定的造价控制指标为限额指导,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加强施工图设计及其材料选配工作,找出施工图纸设计缺陷、错漏,制定出有利于成本控制的设计优化建议和材料、设备选配方案,并严格审核工程设计、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图预算,计算限额含量,并编制施工图预算(包括工程量清单,清单组价编制),保证差异范围在5%以内。
以预算总额为依据,制订成本控制目标。进行项目合约规划,对整个项目标段划分,包括总包、直接发包的独立工程、直接采购(甲供)的标段。编写总包单位招标文件(含合同文件),编制专业分包招标文件,做好开标、评标、澄清等相关工作,分析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并与控制价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施工方案与报价是否相符、是否存在不平衡报价、是否有漏项),得出技术经济分析报告,并与中标单位进行合同谈判、签订等工作,办理招标及备案手续。
3、施工阶段
经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为成本指导,全程监督施工造价管理,对中标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对可能造成项目成本增加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对施工过程当中涉及造价调整的设计、工程(含材料)变更、经济签证、价格核定,作好监测跟踪,及时反馈,制定控制方案,同时编制动态成本报表数据、建安成本执行情况报告及工程成本超支预警报告。
(一)核实、调整和分类统计工程量清单
为了动态管理工程造价,做到心中有数,在项目中开展核实、调整和分类统计工程量清单工作,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后对中标人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核实调整,修正投标时候的错误和笔录,在招标文件中加入限制不平衡报价的条款,譬如招标人若发现投标人的投标单价与按定额计算的单价相比大于30%的时候,业主有权按定额调整综合单价;而分类统计工程量的目的是掌握各单项工程各分部分项的工程量组成,以便于编制产值计划和提高审核进度款的效率。
(二)编制产值计划、审核月进度款、动态成本报表
主要材料和设备认质、认价核定:
①对材料设备价格及时进行调研,如遇可调材料价格上下浮动超过合同约定幅度时,及时提出书面分析报告,制定相应对策。
②在收到施工单位关于材料和设备认质、认价核定书面要求后,监理(项目部)及时确认质量标准要求后,根据合同约定的方法,及时进行价格招标或询价,根据其询价结果,对其进行核价:确定价格、品牌、材质、参数等。
③在变更某项材料、设备时,通过市场调研和经济指标分析,可能引起的造价增加或减少时,应对其进行成本控制。
④现场收量。对现场土石方工程、隐蔽工程、签证中不能按图计量部分,及其他需要现场收量确定工程量的项目,进行现场测量收方。在收到施工单位整理后的收方成果文件,及时完成收方成果审核和资料整理工作,如有整改要求,及时要求其整改后重新收量。因单项签证涉及造价金额预期超过合同总价1%时,及时提出造价分析报告并报审,根据报审最终意见在签证单上签署明确核价意见。
⑤技术、设计变更审核:因单项技术、设计变更引起造价上调预期超过20万元的,提出造价变更分析报告,报总经理审批。
⑥索赔:a.拟定引发索赔的控制点,如工期延误等,全程实施监控和预警,如发现符合合同索赔条件的情况出现,及时通知监理(项目部),并拟定索赔方案意见,报领导审批同意后,正式提出索赔;b.拟定施工方可能提出索赔的问题,如为我方可以预期的因素(譬如重大设计变更等,但不包括进度款到帐时间等我方不能预测的因素),全程实施监控和预警,如发现可能出现施工方索赔的情况,及时通知监理(项目部),并收集反索赔资料,拟定反索赔预案,施工单位正式提出索赔后,按合同约定的程序,及时处理索赔事宜,并将过程和结果报领导审批后执行。
4、结算审核阶段
工程完工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算资料的审核、提交:工程结算总价及其明细结算报告、各分项工程结算书、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及分析评估报告等专业审核结算报告。
(一)结算资料的审查
①首先在工程计划竣工工期2个月之前,下发经审定《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和资料质量要求》到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按要求及时完整的报送结算资料,并明示时间责任。
②工程竣工验收结束,在收到施工单位递交的结算资料后,按规定对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完成对结算资料的审查后,提出审核整改意见,或接受资料开始办理结算。但过程中施工单位因任何理由单方提出增加资料的要求将不被接受。
(二)竣工结算的审查
①工程竣工验收结束,在对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审查后,按合同的规定时限完成对竣工结算的审查。
②审核方法为全面审核法,包括所有实物工程量的审核,材料单价的审核等,审核依据严格按施工合同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5、项目后评价
在竣工结算完成后,对比分析工程结算价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目标成本的偏差,进行偏差分析,并对造价指标和实物工程量指标进行分析,出具分析报告书,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五、土地一级开发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体系的建立
土地一级开发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制度体系及组织机构框架的建立。首先企业应根据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特点,结合实际,建立系统的、全过程的、可操作性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如:建立“方案设计和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办法”、“工程施工招标管理办法”、“工程监理招标管理办法”、“大宗材料设备招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招标管理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引进竞争机制,提倡阳光下工程,以保证项目成本的科学合理。其次,企业可根据上地一级开发的特点,项日的规模,组建相适应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建立以成本管理中心和项目管理体系为主体的两级管理模式,以及专家层的支持系统和内外结合的审查监督系统相结合的组织机构框架。另外,在制度体系及组织机构框架建立的同时,还应落实并抓做好以下工作:
1、推行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土地一级开发的各项活动的进行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的活动在成本发生的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员工的素质、技能是影响成本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是职工的成本意识与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成本意识是指节约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它包括注意控制成本,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设法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树立职工的成本意识,就是要使职工认识到: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控制不只是成本控制部门的事情,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和深入挖掘降低成本的各种潜能。只有树立并使员工具备了良好的成本意识,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
2、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责任机制
要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应从组织、技术、合同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确公司内部项目组织结构,明确成本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使成本控制在各个环节都有责任人;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方案选择,严格监督审查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从合同管理上采取控制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制定对节约与浪费成本的奖惩制度等。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一级开发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必须要落实到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到项目的收工,都必须严格控制成本的支出。只有这样,土地一级开发的成本才能够被控制在预计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许建斌著,城市经营财富论,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7.
[2]王业成,城市土地开发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
- 上一篇:新媒体运营流程
- 下一篇:农村猪的养殖技术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