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

篇1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途径

1前言

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的经营管理进程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从目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比,农村经济的经营管理还是相对滞后的。由此可见,关于“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途径”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途径的探讨与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经济的经营与管理,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1树立先进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经济的经营与管理,首要就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这里所说的先进的理念主要在于:首先就是要充分意识到做好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意识到加快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进程的紧迫性。其次,充分意识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是一个涉及到诸多问题的管理体系,并非某一方面做好了,就可以达成既定的目标,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的改进,还是在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真正做好农村经济的经营与管理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最后,充分意识到农村劳动力对做好农村经济经营与管理的有效推动作用。

2.2进一步加强对民生的关注

农村经济的经营管理与每一个农民的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政府以及各级相关部门来说,务必要做好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尽快出善的法律法规政策,把农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关注“民生”的问题;另外,就是要足够重视土地的问题,一定要立足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关的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的民利,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队伍

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经济的经营与管理,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队伍人员素养参差不齐,尽快打造一支专业素养过硬,职业道德素养高的专业化队伍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就是要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每一位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能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就是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不仅仅要了解并掌握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同时也要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为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定期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为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的专业素养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2.4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还是滞后了不少,尤其是在山区地区,水、电以及交通设施等都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充分发挥有效资金的积极效用,为全面改进农村经济的经营模式,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2.5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重视素质文化教育

从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实况来看,社会事业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方面,还是在关注的程度等方面,都不尽理想,而社会事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以及素质文化教育。具体来说就是相关的文化部门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提升农村居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引导农民们逐渐意识到,在21世纪这样一个特殊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并利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才是改变当前农村落后生产模式的有力武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经济面貌;另外就是要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的建设,确保农民能够就近投医,不会因为医疗机构的缺失而造成病情的延误;最后,就是要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制度,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完善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

2.6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打工,希望能够赚到更多地钱,进而改善生活水平。事实上,劳动力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重视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效用,尽快建立专门性的机构,进一步做好对农村劳动力的管理,不仅仅要定期举行劳动技能培训活动,同时要注意对他们施加科学的引导,引导他们科学的从事农业生产,尽量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为农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3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要想真正实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就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经营与管理。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首先树立先进的理念,进而以此为依托,采取多种有效途径,从基础设施的改善、社会事业的完善以及管理队伍的完善等方面努力,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开创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崭新局面,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全面实现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的提升。

作者:何杨梅 单位:怒江州泸水市农业局

参考文献:

[1]韩维熙,黄韬.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的措施[J].新农业,2011,(8):59-60.

篇2

关键词:农村;经营管理;经济发展;促进

1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一方面在宣传、贯彻落实农村政策,履行行政管理以及监督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向上级反映农村居民需求,传达农村居民意愿方面同样起到了桥梁作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通过管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管理安排劳动力,以及对农村集体资产和技术指导的管理,从多个方面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受落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制约的主要表现

2.1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不完善

许多农村对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阶段农村普遍为家庭生产制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忽视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作用,导致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不完善,在部分地区,甚至缺乏经营管理机构,经营管理工作不到位,桥梁作用得不到发挥,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2.2农村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

大部分农村因其自身特点,对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致使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实施。在宣传政策的方式方法上,较为粗暴,没有更好的向上级部门反映农民心声,在指导农民对新型生产方式以及设备的学习方面,较为欠缺,农业生产科学化受到了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生产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的科学有序发展。

2.3农民经营管理观念的缺乏,农业产业化不足

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的经济收入,与现阶段社会生活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的不足,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土地承包工作,养殖畜牧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无法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的收入维持在低水平,致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外出打工,人才流失严重。

3提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策略

3.1建立健全农村经营管理机构

在对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其性质,明确其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发挥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在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村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方针政策方面的作用。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合理设置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注重组织筹集农业救助资金的方式方法,合理开展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水利灌溉工程、供电设备以及输电线路、交通道路等。

3.2提升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建设工作水平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实施,因为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农村自身条件的因素,导致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较为匮乏。因此,政府应当加强选取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人才,针对现有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开展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工作,全方面提升农村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从人员层面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3发挥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观念以及方式的转变,需要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促进农村农业发展产业化的建设,利用土地承包等形式,拓宽农业经济发展形式,形成畜牧业、渔业、林业等综合性立体经济发展方式。针对现阶段农村人员大量外流现象,农业产业化建设可以增加工作岗位,农村居民收入也可以得到一定提升。避免无人进行农业劳作、农村土地荒废、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发生。通过农业产业化建设,从发展形式层面,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结束语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党和政府以及农村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讨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时,需要正确认识现阶段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不足,从完善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引导等方面,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党明.浅谈农村经营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6,05:39+42.

篇3

一、农村经营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国经济全面进入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这两年,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发展。我国仍然是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从农村与城市面积相比较看,我国农村规模要远大于城市规模,因此,加快推动农村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时,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与创新,也建立了相应的监管机制,取得了不错的管理成效,有力的推动与保障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具体作用表现在:第一,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贯穿与落实,还能够为广大农民分享先进的生产经验与方法。为农村地区的生产经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与支持。在实际管理中,管理人员还可以针对农民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并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获得相应的支持与保障,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提高生产生活的质量与效率。在有效的管理与指导下,还可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第二,在全新的时期下,传统的农村生产经验方式,已经与时展严重脱节。然而通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可以针对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合理的生产经营方案,以满足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此外,还能够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性,促使其主动参与民主决策、经营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成果的共享。并且在各种产业建设、规范指导下,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实现规模化、协调化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二、农村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宣传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指导宣传不足,就是主要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经营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开展中,其思想观念仍旧停留在传统层面,与时展严重脱节。不仅缺乏对经营管理的正确认知,还缺乏指导宣传。整个工作重心仍旧为财务管理、承包合同等,忽视了生产上的有效管理。进而导致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村人越来越多。导致很多农村地区的土地开始闲置与荒废,为经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虽然国家推出了新的经营政策,但是在基层指导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一方面为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另一方面为投入的资金、物资等较为匮乏,很难保障经营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管理人才匮乏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努力与支持。因此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也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发展缓慢,很多当地农民群众都选择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年龄偏大或者较小、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农业生产人员。因此管理人员大多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再加上年龄较大,思想较为落后,无法紧跟时展的步伐与潮流,积极参与学习教育,导致个人综合能力较低。第二,当地的政府部门缺少福利补贴制度与优惠政策的制定,无法吸引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前来任职,导致农村地区的管理人员结构不够合理。此外,在选拔、培训、管理方面,更缺乏专业的、规范的制度体系与保障措施,导致农村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无法得到提升,人才严重匮乏。

(三)管理机构缺失现如今很多农村地区都尚未建立经营管理机构,不仅是农村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还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不同农村地区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多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工作,都是由其他部门代替开展。在工作繁忙、任务繁重的背景下,就无法保障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生产工作的高效指导,中断了上下级的交流信息。第二,部分农村地区虽然设立了管理机构,但是人员职责模糊,权力界限不够明确。既无法调动每一位农民群众积极配合与参与,也无法实现管理工作的透明与公开,与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相差较大。

三、农村经营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指导宣传在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中,指导与宣传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宣传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认知,调动广大农民的配合与参与性;通过指导工作的开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快速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因此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各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人员,不仅要紧跟时展,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还要主动参与培深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主动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如下乡指导、专题讲座、网络平台、直播软件、交流群等,及时传递新的政策理念,分享先进的经验方法,加快农村产业规模化建设。第二,在专业生产中,不仅要给予技术上的支持,还要给予资金、人力、物力的保障。如大力建设工厂,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也可以为选择当地就业的农民,给予资金补贴与福利保障,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此外,经营管理人员,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经验与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与优化。

(二)积极引进人才优质工作人员是经营管理的重要岗位,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规范经营管理。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首先可以通过聘用制度的构建,严格把关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拔与聘用。在选拔过程中,要做好公开、公平与公正,要求管理人员既考取相应的从业证书,还要参加相应的考试,对其思想道德、专业能力都要进行考核。其次,要通过绩效考核制度的构建,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表现良好、工作突出的管理人员,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与补贴;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屡次违反工作准则的管理人员,就要给予惩罚。此外,对于条件不好的农村地区,还可以通过激励措施的制定,给予薪资福利以及保险补贴的发放,解决管理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第二,积极展开教育培训。对于管理人员来讲,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还能够增强其责任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当地的政府部门就要给予财政上的支持,鼓励其主动参与到教育培训中,积极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与国家政策。最后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专业能力等考核,来提高其经营管理的水平。

(三)完善管理机构只有构建完整的监督体系,才能做到管理工作的公平、公开与透明,保障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要基于国家制定的政策法律之上,健全相应的规范与保障制度。然后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完善各地区的经营管理机构。并且通过岗位职责的划分,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清楚自身使命,做好本职工作。此外,还要赋予每一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才能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内部,还要构建民主决策制,主要是为了激励与保障每一位管理人员的民主决策权。此外,还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做好整个过程的监督、审核。当地的乡镇政府机构,也要给予引导、支持与保障,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实现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公开化监督,就是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有关农村生产、农村经济、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所有信息,都实现公开透明化。在经营管理的财务方面,村民委员会可以先与农民群众进行商议,鼓励每一位农民群众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此外,还要保障实际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公开,包括事前决策、事中办理、事后结果,做好详细、精准、科学,快速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应用

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管理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国内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各方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而导致管理手段、方法相对落后,严重限制了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特别是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在发展中并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在我国农业高度发展的时期,必须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在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

1 农业经济管理对于信息需求的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行业、各领域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而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农村地区发展策略、管理机制的不同,而导致其对于信息需求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国内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对于信息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时效性

农业经济管理中相关信息涉及到农产品的种植与销售,以及涉农企业的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是各级政府及经济管理机构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指导的主要依据。与其特行业的信息需求相同,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各种信息的获取一定要保证时效性,这就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各种信息的获取渠道,从而保障各种信息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2实用性

从农业经济管理的角度进行信息,各种农业信息主要是以非物化形态展现出来,无法直接进入农村地区的市场管理,农业信息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与公益性质,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由于农业经济管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广大农民群众没有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从而导致各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针对国内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必须保证其实用性,不但可以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而且是指导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依据,必须引起农村经济管理机构或部门的高度重视。

1.3综合性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较为常见的行业有:农、林、牧、副、渔等,同时与电力、金融、环保、水力、运输、科研、农机、财政、气象等部门之问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各种信息的获取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综合性,即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或部门的联系,促使信息获取渠道、方式的不断增加,在获取相关信息后,并不能直接应用,而是要在进行综合分析与全面考虑的基础上,才能判定各种信息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是否适用于本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2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创新途径

目前,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尚未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从而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长期停留于表面层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并且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效率和质量。

2.1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内经济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若想建设完善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必须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个条件,特别是要注意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针对国内农业地区的发展现状,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应以县、乡等行政单位为基础,积极利用国家调配的各项农业管理专项资金,并且引入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加快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为了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获取的各种信息,指导农民科学进行作物的种植、管理与收割,从而减少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在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中,还要注重各种原始资料、数据的合理录入,对于部分不确定的信息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各地区的农业信息数据库要尽量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在区域范围内的协调开展。

2.2加速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各类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检索等流程的集成化、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管理环境,从而实现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这也是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基本发展需求的。同时,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速度。

2.3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

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内涵、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但要利用宏观及微观经济手段指导农村地区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而且要强化农村地区自主组织经济建设的实际能力。为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能力,必须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拓展各类农业信息的服务手段与空间。例如:以往的农业信息多是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平台,但是很多农民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加快了农业信息手机短信平台的建设,通过定期发送农业信息的方式,使广大农民了解最新的农业管理政策、农业经济信息和国内外农业发展信息,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基础,对于各种管理工作的组织与落实是极为重要的。

3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而且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需求。针对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必须注重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而促进各种农业信息的快捷、有效传播,实现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谢中亮,林弓长,赵威.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化程度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13).

[2]海龙,司爱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构想[J].经济纵横,2007,(3).

[3]陈随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4,(6).

篇5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概述

农村经济管理对于提升农村整体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管理人员要对乡镇企业发展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规划,从而提升农村经济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实际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农村经济管理理念陈旧、缺乏专业管理体制,这些都难以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探析

第一,农村经济管理理念落后,我国大部分农村因为经济管理方式和理念陈旧,所以对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了阻力,我国农村管理阶层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对创新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实没有引起重视,还是给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缺乏长久效益,这就导致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混乱不堪,导致了恶性循环。第二,农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因为部分农村在经济管理中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和农民集体出现断层,沟通能力和凝聚能力不足,导致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缺乏战斗力,其经济管理与规划缺乏正确的思想与理论引导,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健全与畸形化,甚至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管理无法做到因地制宜,而是死钻牛角尖,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办法不能灵活变通,使得经济规划与经济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操作性,从而造成当地农业发展方向阻力明显的情况。第三,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可以说农村经济管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延伸下的产物,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具有市场导向型,需要根据市场引导而确定其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对于当地经济的管理仍然沿用几十年不变的计划经济模式,与当前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农村生产力水平出现较大的反差,从而造成了当前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方式落后,无法从正面指导当地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的策略

首先,要对农村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对于机械的依赖性逐步增强,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的农业生产力与市场规律对当地农业发展的方式做出合理的规划,使农村经济发展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的市场规律。第二,要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做到因地制宜,我国当前时期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生产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的规划与发展需要面向市场与社会,传统的农业因地制宜是狭义的根据当地的水源、土壤、气候等情况发展符合本地区水土特点的种植也,而当前时期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其经济管理与农业指导需要立足于市场与当地社会,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选择性进行种植或养殖,同时,要开发当地农村地区的资源与潜力,发展多种经济模式,如田园旅游业、采摘园、生态种植示范园等,根据农村地区所具有的社会资源与财力,发展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村经济系统。第三,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农村经济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传统制度方面,对于其管理方法必须得到创新,现代农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契机,而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下农业生产力与生产要求的发展,如果一味的固步自封只会导致该地区更加落后,农村地区想要脱贫致富,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使之适应当地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同样,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农业经济市场,要根据农业经济市场导向适时制定新方法,新思路,确保农村经济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篇6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经济管理;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组成的主体部分。农村经济管理的效果直接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政府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投入了很大的关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还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远远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农村经济管理的研究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加紧研究解决措施,真正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农村财务和资金管理制度的建立

我国农村的经济管理体系还有很大的欠缺。建立健全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完善财务政务和资金管理制度,增加配套设施的配置,能更好地符合监督管理机制的要求,使政务和财务更加公开透明,在根本上解决村民与干部间的矛盾。因此在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上进行科学的改进和优化,促进各方面资源的合理运作,管理好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体系,从而保障集体财产的安全。

1.2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即在保障农村土地的用地数量、土地的承包和转包制度不改变的状态下,对农村土地做好规划,合理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利用机械设备提高土地的产量,更好地加强土地的利用,提高土地的产量。

2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的突出问题

2.1农村经济管理缺乏制度保障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涉及到农村土地的管理、农业结构的调整及财务的监督审核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想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在行政执法上做好保障工作。但是在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中,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导致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如集体财务的公开审计、土地的转包合同纠纷等,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或者依据不足从而效率低下。

2.2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水平低下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选拔优秀的管理人员。大多数农民世代在农村,对于务农有很丰富的实战经验,很熟悉农作物的特性、当地的土地条件和气候的影响,但是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文化程度低,不能与时俱进,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时改变土地管理理念。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审计及行政管理等知识,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和农民群众打好交道。但是实际过程中,政府虽然设立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也有相关专业人员来管理农村财务,但是综合素质整体不高,从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3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3.1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一方面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虽然政府对“三农”问题很关注,一直有财政拨款,但还是不能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加大财政补贴的比例,同时也要通过农村信用社贴息贷款及小额放贷的运作,增加信贷投入的比例,使农民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优化财务的运行体制。在税费改革后,农村的集体收入表现为入不敷出,沉重的债务给农村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针对债务负担,要利用简化农村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降息减负等多种方式来化解债务,从而保证管理的正常运行。此外,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农民群众的监督管理,使集体资产的使用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

3.2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篇7

(一)农民对土地“集体产权”的认识不够

在我国《宪法》中明确的规定了“农村和城市近郊的土地在法律的规定下属于政府所有,在此之外也属于集体所有;在农村的宅基地、自留地以及自留山等都属于集体所有”。在农村土地的利用中一直处于集体主义的观念,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实行,将集体的土地进行分田到户的下放。在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下放承包关系中规定了农村的土地关系30年不变[1]。在农民的承包土地中不能将土地进行回收和调整,在这种政策的诱导下让农民误以为土地的产权在人民手中,以至于出现了集体土地资源的非法买卖现象。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集体所有意识已经逐渐的在淡化,农民的土地资源私有化现象非常严重。

(二)宅基地管理制度有待提升

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都迫切的希望改善住宅环境,于是在农村兴起了建房的。但是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情况下,出现了农村的宅基地建设秩序混乱化现象。在宅基地的建设上出现了违法乱建情况,农民在没有相关土地办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就私自的进行用地。另外在农村的宅基地使用中实行宅基地的无限期无偿使用制度,这就使得一部分农民开始钻法律的空子,将宅基地建设成小型的工厂以及小型的养殖场等,对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破坏严重。

(三)在土地产权的经营流转上认识不够明确

在现在的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经营流转存在着转让、转包以及互换和租赁等形式,在进行土地资源的经营流转中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导致了农村的土地资源经营流转现象混乱,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经营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在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经营流转中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导致了土地的经营流转没有相关的政策保护和政策支持。

二、提升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机构,强化农村用地教育

在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经营管理中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经营管理机构的建设,在建设机构的同时对专门的土地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要保障在农村的每一块土地的归属权都有明确的记录。政府部门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实行农村科学用地的宣传,完善相关的土地管理制度建设。杜绝在农村集体土地上乱建房屋,强行用地等现象的发生。在强化农村用地的宣传中要将新的土地管理制度向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加强对土地管理制度的管理创新,做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实行土地转让的有偿使用制度,改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针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土地经营流转现象严重的问题,应该实行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在有偿转让制度的要求下,无论是政府用地还是农民转地都应该得到土地转让的赔偿金,在土地的转让中要具有相关合法的土地转让手续,防治土地资源的随意转让[2]。在土地的流转问题上要实行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经营性流转,也就是说土地的所有权还是农民,但是土地的经营权可以是其他人。在土地资源的流转管理中,要着实的保障农民的权益,健全土地转让的管理制度,实行农村集体土地的经营流转管理监督制度。政府在集体土地资源的管理中要实行有效的监督,改革不合理的土地管理制度,创建良好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

(三)实行科学合理的用地,提升集体土地的经营能力

在农村集体土地的经营管理中应该事项科学合理的用地,政府部门应该强化农村用地的科学合理性宣传。在农村的集体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用地表现为对农作物的生产培育科学合理化。在偏远的农村要定期的为农民进行科学育种的普及,要按时的将先进的耕种方式向农民传授,要注重的提升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要尽量的实现一地多用政策,例如在农村的集体土地资源使用上实行两用制度,在前期进行土豆的种植,土豆收割结束后对土地进行翻整进行白菜的种植,从而实现农村土地的两用制度,着实的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提升了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

篇8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完成县委政府中心工作。

(一)抓三创四化 ,建设美好*县。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实施的“三创四化”工程,我局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制订了相应的方案。按照县“三创四化”办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上街规劝、散发传单等活动。与文化社区开展共创共建工作,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并拨专款用于社区小街小巷改造、治理垃圾死角。同时,还积极认购异地绿化认养等工作。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为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县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抓理论学习,强化机关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我局以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为契机,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发展*县“三十条”以及先进人物吴大观、贺秀莲等活动。学习中,制订了学习计划,机关班子成员分别轮流授课。活动自4月份启动以来,按照县委政府要求,紧密结合我局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做到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创新,呈现出学习深入、氛围浓厚、全员参与、主体突出、效果明显,学习与工作两不误的特点。7月份,局支部针对目前机关出现的一种不和谐的现象,组织全体党员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进行了深入剖析,严格强调“三个不允许”。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明确了局支部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相应进行了明确分工。在财务开支上,由一名副局长把关审核,增加了透明度。10月份,配合县委主题工作,积极开展了*县精神大讨论,弘扬了*县地域文化和*县人的精神风貌,激励了机关干部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抓“四治”整治,改变机关工作作风。为切实转变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我局对照“四治”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主动查摆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通过开展“四查四看四比”活动,突出整治散、懒、玩、浮等不良作风,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制、考勤考核制和问责追责制等制度,推动了机关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四)抓绩酬考核 ,提升工作效能。今年以来,我局全面启动工作预安销号和绩效计酬考核工作。先后制订了机关工作人员考勤制度和工作报酬与绩效挂钩考核办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核为主要手段,严格执行“一月一预安、一月一销号、一月一奖罚”,每人每月从工资中提取400元实行绩效挂钩,按月执行考核。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形成创优争先的竞争机制和氛围,不断开创了经管工作新局面。

(五)抓三百兴工,齐心协力争项融资。自全县开展“三百兴工”招商争项融资活动以来,我局主动调整工作思路,把争项引资工作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围绕“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出击。一是成立了班子,制订了方案。明确了专人负责。二是措施得力,保障到位。规定只要是与争项融资工作有关,在用车和开支上,实行优先安排。三是精心包装,积极推介。为做好争项引资工作,我局专门制作了《*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专题纪录片,让上级部门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我县一事一议项目的开展情况。四是工作主动,赢得信赖。为了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我局先行在新市镇选择了6个村作为试点。试点中,严格了办事程序,完善了各项手续,健全了相关资料,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该项目可为*县至少带来几百万元的资金。

篇9

关键词:

工商企业可以凭借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扭转经营恶化的局面,就可以实现巨额利润,甚至可以弥补以前多年的亏损,但是小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建设较好的经营局面,拥有优质的信贷资产质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此小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经营与管理方面需细心经营,不断努力,任重道远。本文就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需努力的方向进行几点探究。

一、做到制度管人。

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中,应该是“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在国家组织中都还存在权与法的抗衡,当然,在小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组织中也同样存在制度与权力的冲突,特别是在法人治理建设还不到位的情况下,“人管人”方式还十分浓厚,要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改善经营环境,在“制度管人”方面还是值得思考和改善的。

(一)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小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班子。

要做到制度管人,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小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领导班子是关键。管理体制上实行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实现集中指挥,分工协作;各自为线,不各自为政。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建一个符合现代小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班子是十分必要的,是制度全面执行的前提。

(二)制定科学、有效、适用的规章制度。

简单的往往就是先进的,通俗的常常更是有效的。没有执行是因为不便于执行。简单化的最高境界——傻瓜都能够做。就像傻瓜照相机一样谁都能够照。银行的规章制度实在是太多了,为此制定科学、有效、适用的规章制度显得非常必要。

(三)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与现代企业管理格格不入的。现代企业的管理就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理人、处罚人,而是找出流程管理的缺陷,并加以改进,争取员工一次性错误少犯,重复性错误不犯。

二、进一步理解和落实贷款单户比例管理。

(一)有关法律规定的单户贷款比例。

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单户贷款比例是指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金额小,成为单户贷款超比例的一个直接因素,同时受效益和利益的驱使,与商业银行争夺大户贷款,以及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不科学等都是导致单户贷款超比例的主要原因。

(二)更深层地理解和落实单户贷款比例。

银监部门监管的单户贷款比例主要从资本约束方面对其加以限制,促使金融机构不断增加资本金。但是,资本金过大,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股金分红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同时,单户贷款余额过大,给业务经营也带来很大的风险,与小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定位“三农”也是相违背的,不利于稳健经营。根据目前情况,笔者认为该比例确定0.5%—1%为宜。

三、勇于开拓,实现分配机制创新。

平均主义本质是平庸,割裂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对有限的财富资源不能合理配置,采取削高就低的办法平均分配。它是工作热情的天敌。要调动全体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四、发展有特色的信贷业务。

业务要发展,信贷资产质量要提高,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要有自己的业务特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一部分需求,为此,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业务和特色服务,在贷款发放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立足“三农”,大力发展个人业务。

有人预言:一家银行80%的客户是企业客户,80%的收入来自利差收入,那么,其中80%的银行五年以后是差银行。那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有自己的特色业务品种,有自己的特色服务,充分发挥小法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贴进农村、贴进农民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守农村阵地,把农村永远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好好地经营,细心的呵护,尽快推出农民(或居民)个人贷款卡业务,做到让农户随用随贷,切实解决农民贷难问题,形成发展个人业务方面的自身特色,以促进个人业务的发展。

(二)在信贷资金投向上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为了促进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合理配置信贷资金资源,信贷资金要尽一切可能投向自身资金实力强、还款有保障、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好、担保能力强的客户,在信贷资金投向上实现锦上添花,以保持优质的信贷资产质量。实践证明,经过雪中送炭信贷支持成功的客户,是最忠实、最稳定的客户,是谁也挖不走的客户。雪中送炭有利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有利于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在信贷资金安排上不“惜贷”,但也决不“浪费”。

对一些优良客户,许多金融机构争相发放贷款,不管它是否有需求,都送贷上门,有时还放宽了担保条件,提供“便利”,而客户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麻木投资,出现投资失误,资金断链,产生贷款风险损失已屡见不鲜。我们应该认识到,银行是不会随便多发放一分信贷资金的,应该好好利用每一分信贷资金,树立节约用钱的意识,实现稳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安排上不“惜贷”,但也决不“浪费”。则降低了客户的资产负债比例,提高了客户抗风险能力,降低了贷款风险,实现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

五、把信贷风险防范提升为企业文化。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风气是文化的最高境界,只有风气好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好企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仅信贷资产质量的硬指标要好,更重要的还要有软实力,建设企业文化,把信贷风险防范提升为企业文化。

(一)建立学习型的信贷管理队伍。

学习停,生命止,学习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和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治久安的生命力。把信贷风险防范提升为企业文化,信贷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要加强学习,营造学习氛围,掌握知识、练就本领,才能更好地防范信贷风险。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培养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的信贷管理人员队伍,不断提高竞争力。

篇10

一、统一思想,成立组织,明确责任,构建多方合力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2014年,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省、市土地确权文件精神,要求充分认识和理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又一重大部署,是一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完善农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确权登记档案将是中国未来不动产登记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法律凭证和依据作用。管好确权登记档案是一项庞大的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按照全市确权工作部署,我县分级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县委农工委负责日常工作、县国土资源局、档案管理部门等多方配合的工作体系,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县委农工委协调县国土资源局收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以及大地控制点、地形图、地貌图、正摄影图等基础测绘资料。各乡镇村负责收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资料,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台账、已经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依法变更的有关合同、申请和审核资料,以及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失的会议记录、决议和表决结果等。县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确权登记颁证文件材料归档指导工作,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二、摸底调研,加大宣传,加强培训,增强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软实力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全县站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新农村的高度认识确权档案工作,管理确权档案。针对地形复杂、地块零散、二轮延包时以地定产、以产分地等客观因素给确权工作带来的实际困难,确权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下乡调研、电话询问等方式,了解二轮土地承包现状,以及二轮延包时的承包合同、土地面积台账等档案保管情况。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村务公开栏及发放明白纸、公告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组织乡镇、村骨干人员培训班,培训确权颁证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登记程序、工作流程、系统操作方法和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业务知识,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做到依法办事、规范行事,保障确权工作顺利开展。

三、以点带面,协调联动,及时跟进,解决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参与单位多,涉及层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我县切实加强部门之间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协调,各部门各尽其职。2014年,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指导隔河头镇、龙王庙乡试点村完成确权登记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随着新一轮土地确权工作的全面推开,二轮土地承包签证档案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由于乡镇、村二轮土地承包签证档案大量遗失、损毁,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提供利用,“一个行政村至少上百户,一户至少复印四页”的工作量无疑落在了县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肩上。为切实解决难题,2015年,县档案馆专门增加了查档人员,配备了专用打印复印一体机,同时,优先对二轮土地承包签证档案进行数字化,一路开绿灯,对试点乡镇、村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热情、主动、方便、快捷的服务,为新一轮土地确权工作提供了重要佐证,避免了“无证可依”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了档案在整个确权登记工作中的保驾护航作用,使档案工作与确权工作同步、有序、协调发展。

2015年,县委办、政府办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规定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任务、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县政府办转发了河北省档案局、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确权登记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原则、任务及业务规范,增强了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多种形式,监督指导,检查验收,促进确权登记工作与村级建档工作有机结合

自2011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强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加大了监督、指导、检查力度,全县41%的行政村完成了规范化建档工作。其中15个村实现了“档案数字化”,达到了“五有一能”省级示范村标准。我县的新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而确权登记工作的前沿在乡镇行政村,“确权登记档案”也将成为村级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县、乡、村三级协同创建的民生档案资源。因此,“确权登记档案”能否达到齐全、完整、规范化,直接影响着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进程。

2015年,县档案局(馆)根据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下发了《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管理办法(试行)》、《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试行)》,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明确土地确权档案保管期限和整理归档细则,要求各部门各村严格落实,从制度上保障档案工作有序开展。确权登记档案共分为四大类:综合管理类、确权登记类、纠纷调解类、特殊载体类。土地确权登记类档案采取一户一件、一村(组)一卷或多卷的形式整理、编目。后续形成的确权、流转、银行抵押贷款等应归档文件不断补充到对应的农户档案中,实现动态化管理,充分实现档案资政惠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