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7年征信自查报告书一
1、部分费用支出未进入当期成本。一是当年购置的办公设施(办公家具、多功能显示屏等)、支付的安全防卫费(防弹玻璃、防盗门等)共计____万元,未纳入当年费用科目进行核算,而在联社科目往年计提的建房款中列支____万元,在联社账外储蓄存单账户中列支____万元。其中____万元冲销了1391垫支的家具款,____万元购置联社招待所家具,____万元预付联社招待所装饰款。(年月日我联社营业部在5321-低值易耗品摊嘶Я兄Ч喊旃闷芬慌?金额____万元,附件为开出的发票二张,通过社内往来转入存入活期储蓄存款,存款人名字为,储蓄存单号码为,于年月日支取,本息合计____万元,在营业部存入活期储蓄存款户,户名,账号为。年月日转存存款结息元,付利息所得税元,实际余额____万元。年月至年月共计支出笔,金额1____万元,至月日该账户现余____万元,检查结束时已责成我联社销户,并将余款纳社大账管理)。二是当年开支的费用未纳入当期损益核算。如联社机关年月日将开支的广告费____万元在2642管理部门统筹基金宣传费科目列支(联社规定将x%上划集中使用, x%由信用社据实列支)。又于当天用2642科目管理部门统筹基金冲减5321科目业务宣传费____万元。
2、费用计提不够准确
(1)呆账准备少核销、多计提。全辖年初余额____万元,当年应核销____万元,实际核销____万元,少核销____万元;年末各项风险资产余额为____万元,呆账准备金余额应达到____万元,实际余额为____万元,多计提呆账准备金____万元。
(2)效益奖计提有误。年账面利润____万元,调增项目:网络摊销费1____万元,计算机中心运行费____万元,多计提呆账准备金____万元,联社月底发放银团贷款____万元,计提呆账准备金____万元视同利润;调减项目:减免2x%营业税及附加税____万元,专项票据提应收利息____万元,少核销呆账____万元,实际计提效益奖基数为
____万元,扣除x%企业所得税____万元,我联社应提效益奖____万元([308.8-101.9)×30],实提____万元,少提____万元。
(3)职工教育经费多提____万元。
(4)职工养老保险金多提____万元。其原因是你联社计提基数全部是按当年工资总额计提。(联社理由是历年有红字多____万元)。
(5)职工住房公积金多提____万元。
(6)超比例冲销待核销应收利息____万元。年年末余额为____万元,当年冲销____万元,年末余额____万元,超比例冲销____万元。
3、限额费用有超标现象
(1)业务宣传费超支____万元。
(2)业务招待费超比例开支____万元。全辖共支____万元,从抽查的三个网点看,均有超支现象。
4、我联社年末现有递延资产余额____万元,主要是网络费____万元,补充养老保险____万元,房屋装修费____万元。装修费未按规定年限进行摊销,如信用社年房屋装修费____万元当年未摊销完。
5、部份资产已损失,金额____万元。一是委托及资产(负债)业务科目预计损失____万元。如信用社____万元是与农行未脱钩之前为农行的扶贫贷款,现已损失;二是调出调剂资金科目预计损失____万元,主要是与行社脱钩前调给农行贷给企业的贷款,现贷款已损失。三是存放同业款项科目预计损失____万元,主要是接受基金会资产,现债务落实困难,无法收回,金额____万元;信用社与农行在脱钩之前拆借给农行贷给企业的贷款____万元,现贷款已损失。
6、应收应付款项处理不及时
(1)1391其他应收款未及时清理和处置,金额____万元。一是该科目实际损失额达____万元,损失款项未进行处置;其中各社垫付历年诉讼____万元(联社营业部____万元、牌楼信用社____万元,分水信用社____万元),现基本无法收回,已损失;个信用社发生的经济案件损失____万元;两个信用社分别于年和9年违规操作存款业务和违规为企业承诺担保贷款导致被法院强制执行____万元。二是联社机关历年应下划的材料款____万元未在当年摊销进入损益。
(2)2621其他应付款处理不及时。全辖共有余额____万元。主要存在:一是联社机关养老金统筹账户红字金额____万元应逐年摊销未摊销,形成原因主要是历年提取的养老保险金不够支付退休职工的医药费和补差工资而形成。二是联社机关暂收年劳动分红税____万元未进行处置。三是信用社基金会并入的农行扶贫贷款有____万元未查明原因进行处置。(联社说明年终决算信用社未划上来,实际只欠____万元)。
7、有隐匿存款的现象。经查,我联社等个信用社在2621科目隐匿存款____万元。
(二)信贷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抵债资产管理不够规范。一是我联社抵债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着台账建立不规范。如联社资保科管理的抵债资产台账的要素不全,不能全面反映抵债资产处置进度。二是在接收、处置抵债资产时存在反映不真实的现象。主要表现:接收抵债资产列账时未
将利息列入抵债资产待变现利息,如接收有限公司只列____万元本金,而未将相应利息纳入抵债资产待变现利息;社未经审批在并社时调增____万元抵债资产。三是将抵债资产调入呆账,如信用社将公司抵债资产____万元从抵债资产中调入呆账,于年月日用央行专项票据置换。
2、投资业务风险较大,收回难度大。我联社截止年12月日共有债券投资笔____万元,经银监会检查确认,风险较大,收回困难。
3、贷款手续欠合规。本次对我联社营业部、信用社34笔大额贷款____万元进行了抽查,发现一些不合规的现象:
(1)借款人主体资格不合规。如联社营业部借款户重公司二分公司于年月日转贷____万元,该笔贷款由公司承贷,但贷款资料中没有总公司的借款授权书。
(2)贷款抵押物有不合规定的现象。一是抵押物折价偏高,如联社营业部年月日给公司贷款____万元,用货船作抵,其折价比例为x%,超过重信联[2003]212号文件之规定的x%;二是抵押物不符合规,如信用社借款户学校,于年月日借款____万元,用该校幼儿院教学楼作抵押。
(3)贷款约定不明确。一是贷款合同约定不明确,如借款户年月日与社签订____万元的贷款合同,当日发放____万元,后于年月又发放____万元,但合同中未约定贷款发放期限;二是贷款抵押物补充要素约定不明,如社借款户公司于年月日借款____万元,用作保,但未将的保险受益人变更为信用社。
(4)保证贷款有担保单位不符规定的现象。如营业部借款户公司年月日借款____万元,担保单位公司不具备AAA级资格。
(5)项目贷款不合规。如重庆公司注册资本____万元,先后贷款____万元,其中年月日贷款____万元,该户贷款无详实的项目贷款论证资料、用地规划许可证。
(6)按揭贷款操作不合规。如营业部办理按揭贷款____万元,未按规定对借款人进行
审查、设定担保金等。
(7)银团贷款借据要素不齐全,我联社营业部所有银团贷款笔亿元借据均不同程度存在缺少主任和信贷员印章的现象。
4、少数社贷款还未拆分完,形态反映不实。经我联社自查现在还有5个社发放贷款笔____万元(于年月日到期,该户共欠信用社贷款____万元),现还未拆分,因此未调整形态。其原因,一是现在正在诉讼中;二是如果调了会影响专项票据兑付。
三、建议
(一)严格按照市联社精神,进一步规范联社审贷会工作规则,加强贷款合规性、合法性的审查,提高决策质量,把贷款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二)加强信贷档案资料的管理,联社相关职能科室对全区信贷档案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是不符合要求的要严格按照市联社有关规定补充完善相关资料,按序专户保管,使全区信贷档案资料早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进一步深化“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完善相关基础资料,加大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力度,切实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巩固农村阵地。
2017年征信自查报告书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关于印发<安徽省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使用管理工作指引(暂行)>的通知》,为规范个人征信系统的正确使用,提高个人征信系统使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水平,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改进个人征信系统服务质量,现对本人在个人征信系统使用以来进行了自查,现对自查做以下汇报:
在使用个人征信系统时,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管理办法,遵循合规、审慎、保密、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原则,对自己的查询帐号严格保密,密码定期修改。 在查询过程中,按照审慎和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原则,对每一笔被查询者,由被查询者当面签订查询授权书,按照被查询者的授权的查询原因,进行授权内查询,做到无无权查询和越权查询。并且对每一笔查询结果,做到保密制度,切实维护被查询者的个人隐私。
对每一笔查询者,在查询之前,做好查询登记制度,登记被查询者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号码、查询原因进行详细登记,对每笔查询记录逐笔登记,并按季度对其登记簿进行装订保存。
现我社被查询者为借款人,对其符合发放贷款的被查询者,查询报告都做为贷款资料保存,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户,我社对其查询报告进行专夹保管,查询者对其信息绝不对外宣传,保证其查询信息不泄漏,影响个人信誉。
对其查询的个人征信,本着全面、客观、合理的原则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价,征信信息仅供参考,不应简单以个人征信系统存在负面数据为由,正确使用个人征信系统。
对个人贷款户进行贷款后管理查询,严格按照主管授权制度,对每笔需要贷后检查的个人征信查询,按照先登记授权,后查询的原则办理查询业务。
2017年征信自查报告书三
今年征信管理工作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工作考核评比办法》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个人征信工作考核标准
1、12月8日七台河市农村(城市)信用社非农户个人信贷数据已成功上报至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且能保证在今年年底继续录入上报存量信贷业务。此项考核应得8分;
2、我行的公积金账户信息已成功上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另外在与政府沟通方面制定了《七台河市征信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并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认可,积极协调各征信职能部门,有利于推动我市诚信建设体系的早日实现。此项考核应得12分;
3、我行转发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人民银行3号令),要求各金融机构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查询内控制度、分级用户受权管理体系,并将有关制度在人行进行备案。此项考核应得2分;
4、在对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中,我们要求各金融机构要落实好人民银行3号令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分级用户授权制度,在贷款合同或信用卡批准等材料中加入相关查询条款。此项考核应得2分;
5、目前辖区内还没有公民向征信管理部门提出过异议申请,在日常工作中,人民银行曾学习对各金融机构进行此类业务培训,要求信贷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异议处理流程。此项考核应得3分;
6、在日常报表方面,我行一直注重上报材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杜绝迟报、漏报现象发生。此项考核应得5分。
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考核标准
1、在贷款卡发放操作中,我们严格执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暂行)》有关要求,及时、准确录入借款人(担保人)基本信息及财务指标,所发放的贷款信息中不存在任何错误。在今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数据集中清理中,我们仅用了省行规定的一半时间就完成了1万余相关信息的补录工作,并参加省行数据清理工作。此项考核应得3分;
2、在接到哈中支《关于转发总行贷款卡发放核准行政许可有关要求的通知》后,我们即严格执行贷款卡发放行政审批制度,借款人先提供有关办卡材料经人行办公室法制办审核后,再转交业务部门受理,贷款卡申办流程已进行公示。此项考核应得3分;
3、我行在今年5月8日-6月末开展了贷款卡集中年审工作,并于7月中旬将有关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哈中支。此项工作应得2分;
4、为了保证各金融机构所有企业信贷业务准确录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每月初我们都与金融机构核对信贷数据余额,如发现不一致,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此项考核应得3分;
5、为了保证企业信息机密,我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数据查询中界定查询范围,制定了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所有金融机构系统管理员、操作员信息都要在人行进行备案。此项考核应得3分;
6、科技科每日都对城市行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服务器与省域系统网络联接通畅,将数据及时上报省域系统中。此项考核应得3分;
7、在今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全面升级中,按照总行银行征信[2005]48号文件精神对城市行管理子系统、贷款卡管理子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了集中修改补录。此项考核应得6分;
8、利用人行报表子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制做成饼形图,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强了贷款结构及信贷风险预警管理。此项考核应得2分;
三、征信宣传教育工作考核标准
1、在接到《关于下发全省征信教育方案的通知》(哈银发152号)文件后,我们即拟定了《七台河市征信管理工作方案》、《2005年征信管理工作考核制度落实情况》、《七台河市2005年征信宣传推广工作要点》等材料,并上报哈中支。此项考核应得2分;
2、为了扩大征信知识宣传,我行于6月18、19日组织金融机构开展了七台河市“金融征信杯”男子蓝球赛、8月17日结合助学贷款进行了中国人民银行七台河市中心支行扶贫助学捐款活动、9月21日在中行、农行、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项征信宣传活动。此项考核应得6分;
3、9月12日在市职业技术学校对在校学生开展了征信知识讲座,参加人员超过300人。此项考核应得3分;
4、10月15日我行开展了征信进社区活动,到七台河市桃北花园社区进行了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并于10月25日由张桂云行长带队深入龙湖煤矿进行征信知识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的应用。此项考核应得2分;
5、为了配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我行于11月4-11日开展了七台河市征信宣传周活动,对社会大众进行征信知识宣传、今年5-7月连续在七台河市公共频道黄金时段播放人总行征信宣传公益广告、6月15-18日在鸡西市麒麟山庄举办全市征信管理工作培训班,提高了参训人员的业务素质、我行撰写的调研文章《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黑龙江金融调研第三期发表、《我国企业与个人征信业发展模式问题研究》在人总行《金融研究报告》第35期发表、《我国目前信用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沈阳分行《金融研究报告》第4期发表。此项考核应得20分;
四、征信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考核标准
篇2
中国人民银行XX支行:
为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4号)、《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假币收缴和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假币收缴,鉴定和冠字号等行为,维护人民币的信誉,提升本行公众可信度,树立文明服务窗口形象,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假币收缴和残损、污损人民币兑换工作的通知》,我行由渠道运营部牵头,组织人员对全行假币收缴和残损币兑换情况进行了抽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1、我行营业网点设立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窗口,公示举报电话,按规定在营业网点公示《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节选)》及《中国人民银行冠字号码查询工作流程》,在营业场所摆放反假货币宣传资料,向社会公众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点验钞机具,并严格按照上述标准及流程做好相关工作。
2、按期组织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和培训,临柜人员熟练人民币支付业务整点挑剔,备付金质量充足,无对外付出残缺污损人民币的情况,并由总行制定了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的内部考核,并建立健全ATM加钞流程内控制度,通过调阅监控后柜员认真执行相关流程制度;点钞机、ATM机具备冠字号码识别功能,并通过厂家定期升级;制定本单位记录、存储冠字号码,以及利用冠字号码查询解决涉假纠纷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冠字号码检索制度,明确检索业务的处理程序。
二、自查发现的问题
1、是现金从业人员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时有火烧、拼凑、标准掌握不严。
2、是宣传力度不够,人民群众仍然对假币存在意识淡薄的情况。
3、是该向公安机关报警的不报警,怕麻烦。
三、改进情况
鉴于在自此次自查中存在的问题,我行提出了以下整改建议:
1、加大对反假币培训的力度,提升反假币工作人员的反假币技能,提高一线反假币堵截能力。
2、要进一步做好反假币的社会宣传工作,呼吁社会公民提高警惕,耐心为大家讲解对假币、可疑币的识别。定期组织宣传活动,加深公民的印象。
篇3
当对资管业务穿透式监管的大棒落下时,金融业的精英们再次感受到了市场的肃杀及其巨震带来的悸痛。
作为过去几年中国影子银行业务扩张的重点――银行委外业务的收缩成为近期金融市场链式反应的起点。
委外业务也称委托投资业务,是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按约定进行投资管理。银行是委外市场中规模最大的“金主”。
在低利率与资产荒的背景下,银行通过委外拓展投资空间、缓解投资压力。在银行委外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类机构的资管规模也实现跨越式增L。
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成为最受银行青睐的委外去向。截至2016年底,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资金来源中,银行委托资金合计达9.15万亿元。
委外业务过快发展,金融机构通过层层加杠杆和期限错配获取超额利差,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滞留时间延长,甚至自我循环,背离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加大了金融风险。
随着货币政策不断收紧,债券收益率持续上行,银行通过委外取得高收益必将要承受更高风险。2016年四季度以来,债券市场违约风险频发,委外的风险开始暴露。
自今年3月开始,监管部门连发多份监管文件针对委外,4月份监管措施进一步升级,市场上“银行委外赎回潮”的言论不绝于耳。
“随着今年货币性政策逐渐缩紧,流动性降低,同业资金的优势不复存在,套利模式将难以为继。”有大行资管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只要市场加一点杠杆,利差就迅速缩窄,当前同业负债端可以匹配的资产越来越少,造成了委外的价值变差”。
在很多机构人士看来,委外业务收缩的力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监管摸底之后如何落实值得关注。“监管最担心的是委外业务中双方的风险管理能力,目前监管还没有对委外进行统一的额度和规模等限定。下一步将针对业务出台怎样的细则才是市场最关心的。”一位大型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监管系列政策预留了一定的缓冲期,以减缓对市场的冲击。事实上,情绪较资金面更容易沿同业链条不断升级。
对券商、基金等受托机构来说,背靠银行“金主”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有不少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去杠杆的趋势不可逆转,公募行业将持续被动收缩产品规模。
在泰达宏利总经理刘建看来,很多通道型的委外就是短期的监管套利,会导致行业价格急剧下降。这是朝不保夕的业务。强监管旨在出清整个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和泡沫,虽然出清的过程中会有阵痛,但长期来看,有助于资管行业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
随着监管思路的明确,银行理财产品的刚兑优势将最终消失,意味着现有的委外投资的模式也将面临转型。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虽然近期委外资金有一定程度的赎回,但仍有它存在的空间,委外投资应该由原来简单的通道业务,升级为优势互补。委外的赎回也会导致管理人的洗牌,银行资产管理的业态。 监管风暴
委外资金撤退引发基金净值剧烈波动的风险,证监会首先对“委外资金”亮剑。
今年3月17日,证监会下发《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下称《通报》),明确要求公募基金不能沦为特定委托人的通道;要求未来一只基金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若超过50%,需要采取封闭或定期开放运作,并采取发起式基金形式。这意味着通道类的委外定制基金正式迎来强监管。
而年初,纯债基金和灵活配置类委外定制基金产品已被暂停审批。
3月末,银监会连发多份监管文件,部署了“三违反”(45号文,指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46号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53号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所谓三三四专项治理工作。
亦有银行资管人士证实,除却“三三四”专项检查,银监会近日也向银行下发调研函,摸底理财、委外等的业务规模和穿透投向。
按照银监会专项检查的要求,银行将在6月12日前完成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随后接受银监会现场检查。
监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要审慎开展委外业务,严格委外机构审查和名单管理,明确委外投资限额,单一受托人受托资产比例等要求,规模开展债券回购和质押融资,严格控制交易杠杆比率,不得违规放大投资杠杆”。
关于理财委外,监管部门要求“资金来源于谁,就由谁来承担所有责任”,即商业银行也要承担起理财委外的风险审查、项目调查、投后检查等管理职责。
某银行资管部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他上月刚调岗进资管部门该行委外业务就基本暂停了,每天大量的精力花在写银监会要求的自查报告,填各种表格;另一位基金专户管理人表示,“近日某大行从公司赎回30亿左右委外资金后,今年年终奖危险了。“
监管文件强调了对同业资金空转问题的检查,也强调了同业投资和理财投资的穿透等问题,也就是关注到了委外业务的上下游。
某大行资管人士指出,近年来源于同业资金的委外增速较快,也形成了“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投资”的套利链条,但是随着今年货币性政策逐渐缩紧,造成流动性降低,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同业资金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它的套利模式将难以为继,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为应对监管检查,银行扩张同业负债的意愿会被动下降,相应地,流动性缺口的弥补就不得不依靠委外的赎回。市场最为关注的是银行的委外投资赎回的规模以及市场影响到底多大。
“监管文件并没有定性,委外不合规,而是希望银行审慎开展委外,”天津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刚领表示,“监管的意图应当是摸清真实的杠杆水平和风险水平。” “赎回潮”悬疑
由于数据不透明,也未有官方披露,市场对于委外赎回的真实情况众说纷纭,而各相关监管部门亦抓紧对委外投资规模进行摸底。
有意思的是谁都不愿承认大规模赎回委外投资的指责,国有大行表示赎回压力主要来自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而城商行则认为是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贡献了委外赎回的大部;不过更多的业内人士相信是农商行在大面积赎回。针对委外赎回的猜测正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
据《财经》记者多方采访,由于收益不达标、非标规模受限、同业资金压缩等原因,从国有大行、股份行到城商行、农商行,均在赎回或者不续作委外产品。
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国有大行里建行的委外H回规模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一季报显示,建行系基金公司建信基金今年一季末的基金管理规模较去年底缩水超700亿元。
有受托机构称,建行、工行是标杆,也是委外业务做得较大的,率先赎回有示范作用。
大行处于同业业务链条的最上游,主动性较强。相对而言,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确实有大规模赎回的压力。北京一家大型债券私募人士告诉记者,许多城商行和农商行都是靠发同业理财、同业存单扩张,募集来资金后再做委外,监管收紧后,压力陡然上升,因此急于赎回。
按照去年委外产品的成立情况,今年4月到6月将迎来委外产品的集中到期,按照当前的市场环境,到期不续或成为银行较为偏向的选择。
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赎回委外是顺应监管趋势,一些委外出现收益类大幅度下降,甚至收益为负,特别是自营投资部门委外浮亏严重。
华东某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也表示,债市收益倒挂,其所在银行自去年底已经抽离了这部分的委外。
“央行MPA考核,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确实有赎回的压力,但主要撤出的是业绩表现差、收益率不达标的私募。”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告诉《财经》记者,收益率和回撤控制较好的私募并未出现赎回。
“考虑到对市场的冲击,银行即使赎回了也不愿多讲。但具体数据,监管层应该很清楚。”前述接近监管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据了解,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的自查报告5月15日之前上交,要求自查委外的规模,来源于哪些机构,何种性质。
通过对央行公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的分析与粗略测算,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王剑等人指出,市场委外赎回规模,可能在3000-5000亿元。也有其他机构调研称,可能大概在3000-4000亿元。
“我们也紧急与行业沟通。我们60%的资金都来自银行,担心它们一下抽走后,流动性会出现问题。其实,行业的反馈没那么悲观。银行的类别很多,资源来源差异很大,出发点也不同。有些城商行考核压力很大,会收回。但总体的资金没有大的变化。”一位接近基金业协会的人士称。
从《财经》记者的多方采访看,当前委外赎回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银行委外赎回或不续作的规模约占10%。同业去杠杆,导致部分需要中小银行将以主动赎回、到期不续作、到期部分续作或提升续作资金成本等方式调整委外规模。
吸引子投顾首席投资官石磊对记者表示,赎回主要是把许多“不合规”或“超规模”的产品彻底出清。 市场承压
委外赎回没有想象中的悲观,却引发了市场的悲观预期。而情绪较资金面更容易沿同业链条不断升级。
市场发债价格持续升高。Choice金融端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数只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已超过7%。4月19日,两只企业债券发行利率均为7.1%。
2016年许多委外债基密集成立建仓在年中的牛市高点,而四季度债市的大跌使得不少次新债基损失较大,一些亏损幅度较大的基金至今仍在面值之下,与银行普遍4%-4.5%的收益目标相距甚远。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去年新成立的债券基金中,机构持有份额占比在80%以上的基金有221只(分不同份额统计),其中76只成立以来的收益为负,平均亏损为1.64%。
上述76只基金中,亏损最严重的前10只基金中有9只都是去年7月以后成立的产品。
“部分委外债基由于高位接盘亏损严重,而今年债券市场并没有恢复反而愈发低迷,这些基金也难有起色。”华南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收委外导致债券市场风声鹤唳,市场已是“谈债色变”。上述北京债券型私募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与多家银行渠道沟通,都感受到了这种担心。
据了解,华南某家知名基金公司,在知名的银行渠道发行债基,3个月只发行了3000万的规模。“市场已经到了非常冰冷的时点”。
海富通基金经理吕越超认为,同业监管的加强使得之前同业委外中通过球进入权益市场的资金回笼,并进一步影响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和风险偏好。
华泰策略戴康团队认为,二季度金融去杠杆大概率进入加速期,而监管趋严对风险偏好的负面影响是影响A股市场的核心变量,利率上行传导至股市则会使得高估值板块先承压。
由于同业、理财和委外的对接,已然形成一条影子化的信用创造体系,银监会强监管的态势也引发市场对于矫枉过正的可能与流动性风险的担忧。
“现在还是有很多产品被赎回,债券特别是信用债被抛售。”石磊表示,“所以现在信用利差上升很快,这也是第一次债灾没有出现过的。”
债券私募受到很大影响,去年扩张较快的私募被赎回得较多。
“我们大部分资金来自委外,今年整体业务在收缩。”有北京债券型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规模几乎没有增长。因为之前他们接了较多中小银行的钱,却未能达到相应的收益要求。
在期限错配之下,也有部分银行继续通过同业融资予以维系。在同业去杠杆的背景下,同业资金利率大幅上抬,部分银行的同业资金续作已面临困境,压力之下它们也不得不主动赎回。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3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9.1万亿元,其中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4.93万亿元。根据海通证券姜超测算,按资管产品来看,与债券相关的委外规模测算如下:公募基金委外1万亿-1.5万亿元,券商资管委外1.2万亿-1.3万亿元,基金专户1.6万亿-1.8万亿元,基金子公司和私募基金等的委外或不到1万亿元。
委外基金同质化严重,一旦遭遇集中赎回,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剩余的存量资金很难正常运作,常沦为“迷你基金”。
今年以来,市场上大量机构定制基金沦为“迷你”产品濒临清盘。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902只基金资产净值在2亿元以下,与去年底的841只相比,环比增加7.25%。与去年一季末的693只相比,迷你基金数量同比增加30.16%。
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因为银行委外多是走基金专户方式,资金撤出也是一步一步走,以减少基金净值损失。“预计二季度会出现更多清盘基金。”
杨爱斌告诉《财经》记者,金融去杠杆肯定是持续的过程。无非是急着去,还是缓慢去。债券市场表现最终要看“金融去杠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他也在关注后续的监管动态。 委外膨胀
自2014年开始,由于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持续下滑,此前蓬勃发展的“非标”业务大幅萎缩。为维持必要的收益和规模扩张,影子银行体系转而通过直接或委外加杠杆方式,将资金大量配置到债券、股票、私募股权等资产市场。银行委外业务蓬勃发展起来。
对银行来说,经济下行带来银行信贷的不良率攀升,银行开始收缩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出现“惜贷”的局面,银行在经营压力下寻求转型增长点。2015年,多家银行还提出了由“信贷立行”向“资管立行”的轻资本战略发展方向转型。
随着资产荒的加剧,理财新规又限制了银行资金对非标资产的投资,加之大量非标到期,这些钱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去向。
“以前银行可以把理财产品与贷款挂钩,利差的收益就能够满足需求,但是现在贷款利率下降,一些地方甚至利差倒挂,银行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跟不上,必然要加大对外委托。”有大行资管人士告诉记者,特别是投研能力相对弱的商业银行资金急需券商、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合作以获取更高的效益。
此外,在信用债等的投资上,基金比银行更享有税收优惠,委外起到了避税的效果。
从基金公司角度,行情不好,销售陷入冰点,委外的进入刚好满足了公司的诉求。
由于委外业务数据的封闭与不透明,有关银行委外业务的规模,券商分析师只能通过银行业和基金业、券商产品的财务统计数据进行粗略测算,而测算结果的差异性较大。
银行委外资金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来源于自营资金,一部分来自于银行理财产品。从委外规模口径上,可以分为窄口径和宽口径。窄口径即只考虑银行主动管理的部分,以投向标准化金融产品为主。而宽口径下则增加了通过资管机构投向非标等产品的部分。
根据申万宏源测算,其他资管机构共50%多的资金来自银行,银行宽口径的委外总额为33万亿元,其中非标投资约22万亿元,主动管理类的委外11.8万亿元,投资债券5.8万亿,其中最大的部分是通过基金专户形式投资债券市场,规模达2.3万亿元,其次为券商定向和保险资管,分别为1.0万亿元左右。
不过,有银行资管部负责人认为这个评估结果有些虚高,严格意义上,委外是把资金的管理权让渡给别人。从机构分类来看,中小银行成为表内表外迅速扩张的主力。其中,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增速保持在100%以上,城商行平均65%,远远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商行的理财占比,由2014年初的14.5%,上升到2016年末的20.8%。
据某国有大行总经理告诉记者,大银行的贷款利率较高,吸收存款的压力较小,加上自身的团队建设和人才储备,委外的需求相对较小。而城商行吸收存款的利息较高,它们需要更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来帮助以提高资产配置的收益。
在特定的竞争压力下,对中小银行来说,通过理财突破业务区域的限制、网点的限制可以回避资本监管的要求。巴曙松指出,在去杠杆的过程中,这部分银行的群体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要高度关注。
银行委外业务的委托方,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社等。银行委外I务的受托方,主要包括券商、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等。在受托机构的选择上,大型银行常选择大型券商或公、私募基金,小银行常选择小券商与小基金。
在银行委外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类机构的资管规模也实现跨越式增长。
截至2016年底,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资金来源中,银行委托资金合计达9.15万亿元。
具体来看,基金公司专户资金来源中,银行委托资金2.73万亿元,占比最大,达58.1%;基金子公司专户资金来源中银行委托资金6.42万亿元,占比最大,有63.1%。
“委外和通道一般都是通过券商定向资管和基金专户,很难从外面看出差分。”一位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这也是不同券商所测算的规模相差较大的原因。委外与通道的不同,在于所经过的非银机构对于资金是否负有主动管理的职责。
对于受托的资管机构来说,委外的蓬勃发展改变了行业的产业链和生态格局。
委外基金给公募基金带来的盈利有限,更大的作用是冲规模,一些基金公司在年末借助委外规模翻番,改变了排名次序。近半数银行系基金公司规模大增超百亿元。所谓“得委外者得天下”。
素以“普惠”为标签的公募基金的机构化进程大大加快。年中机构投资者的份额持有比例高达53.24%,14家基金公司机构持有占比超过九成。一些公司甚至从市场部到产品部进行全面的“机构化”改组。
事实上,自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之后,穿透监管已成了三会达成的共识监管原则。但是,究竟如何穿透,要怎么登记还缺乏明确的指导。
在机构人士看来,监管层对委外投资有着清晰的监管思路:一是不允许资管产品层层嵌套;二是不允许资管业务以资金池形式开展,不允许账户之间挪用资金;杜绝“空转套利”,从资金来源方面限制委外投资。
银监会早前公布的数据也印证了强监管下同业资金规模收缩已见效:截至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较年初分别下降了1.4万亿元和1.9万亿元。
防风险可能导致新风险,比如流动性紧张、市场波动,这对监管提出新的要求。
监管层也意识到强监管的冲击,纷纷公开安抚市场。银监会5月12日通报会提出,自查和整改之间安排4个-6个月缓冲期,实行新老划断;证监会明确资金池监管并非新增要求,并强调,委外不应沦为杠杆高企、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的“帮凶”,合理适度的委外仍是合规的。
“不是不允许做杠杆,而是必须要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做杠杆,也不是不允许银行做委外,而是要银行做好管理人筛选和风险控制。”某大行资管人士如此理解。
在方正宏观任泽平看来,一行三会应该加强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他预计未来将以“温和去杠杆”为主,用时间换空间,防止2015年的情形重演,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回归资管本源
经过此轮监管洗礼,委外乱象必将终结,行业将进入一个有序发展的新阶段,这将极度考验受托管理人的资产管理水平。近年来,公募基金依靠委外,甘当产品通道,违背了资产管理的本源。
刘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募行业发展20年,管理的干货还比较少,体现资产管理能力的股票型规模跟十年前差不多。增加的大部分是债券和货币类基金,而这些钱多来自于银行,“人家想收就收”。
刘建认为,公募基金应该回归净值型产品管理能力,打造在资管行业的相对优势。公募的未来应该更多是在低波动的FOF或养老类资产。
观察欧美发达国家的资管市场,多是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随着监管的逐渐落实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完成,银行理财的“刚兑”优势不再,但其“渠道”优势仍存。
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称,应该在基金法下,尽快推出FOF管理办法,帮助银行的转型。银行目前还是最受信赖的理财渠道,但银行缺乏理财配置的工具,应该进行功能性的监管,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让银行的理财产品通过FOF的形式募集资金,然后再委托给公私募基金来管理。
“在穿透原则和不得嵌套的监管要求下,银行可以借助其资金体量和渠道优势,成立FOF产品,直接购买公募基金等机构发行的基金产品,这样既不违反对嵌套的规定,也可以直接通过基金公司穿透到底层资产”,有机构认为。
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介绍,目前已有一些银行的私人银行通^FOF、MOM的模式,比如:工行净值委外模式,通过MOM,客户知道钱的投向,如果市场不好,净值下降,客户也不会加仓,或者不会买,工行也是愿意承担风险,这种是健康的委外,是未来的趋势。
从银行角度来讲,银行若想持续扩大资管业务规模并建立核心投资竞争力,最终能力建设势必也需聚焦到资产配置和组合构建上。由于体制、资源的限制,银行将不得不采取自建能力和委外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能力的突围。因此,委外对于资管机构专业分工合作和投资价值创造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
申万宏源分析师孟祥娟预计2017年委外将呈现如下变化:第一,不同类型的银行委外规模增速分化。预计城商行和农商行委外增速会明显放缓;而国有行和部分股份行会提升。
第二,委外资金来源分化,预计同业和表外理财占比下降,而表内自营资金占比提升。
第三,委外操作模式发生变化:原来委外以直接成立定制公募基金、专户或者资管账户的形式,可能转为更多的采用FOF与MOM模式。
第四,委外的产品类别也将有所变化,纯债型的产品规模占比有望下降,而股债混合、量化对冲等产品规模占比有望提升。
在石磊看来,未来只能做策略保本,策略保本必然要求策略多元化,多元化策略就需要多元化团队,因此,尽管委外形式需要重新矫正,但银行资管与外部投顾合作仍然非常必要,产品的形式将更多以纯粹的基金化形态运作,在资产端产品净值化也是监管推动的方向,FOF与MOM的模式越来越被接受,银行资管最重要的责任在于把多个策略组合为符合资金端风险收益要求的产品,以及流动性管理。
在投资策略上,多家商业银行资管部负责人均认为,固定收益产品的配置时期已经来临。
某华南股份行的资管部副总表示,委外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合作,不同机构专注的点肯定不一样。合作是一种互补,比如在权益类投资上,基金、券商和私募等机构的参与就要比银行来得广和深。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良性竞争是应该被鼓励的。
篇4
关键词:执行力 案件 防控
中图分类号:D9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095-02
银行业作为一个以经营风险为主的特殊行业,如何实现机制建设严密、案件防控有效的目标,始终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课题。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各类犯罪分子和犯罪集团伺机作案,银行业案件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银行案件时有发生。如某支行客户经理黄某数次仿造支行办理登记手续人员签名,以欺诈手段为陈某等办理虚假房产抵押贷款业务,涉案金额超千万元。另某银行支行业务员林某,单人领钞、对ATM机加钞后,将匿藏的部分现金盗走后潜逃。纵观上述金融案件,制度执行不到位是案件发生最主要的原因。
一、制度执行力缺失原因分析
造成制度执行不到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制度设计明显缺陷。案件防控制度应该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程序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但现实中,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仍存在制度不完善或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问题。一是有的机构未按照“内控优先、制度先行”和“开办一项业务、出台一项制度、建立一项流程”的原则,对现有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进行再评价,无法确保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案件的发生。二是在制定制度时过于生搬硬套,缺乏实施细则,标准不明确,操作性不强。三是制度缺乏系统规划,不同规定之间的要求相互冲突,使得基层机构的前台工作人员感到无所适从,增加了一线员工操作的难度。
2.执行意识比较淡薄。一是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层执行制度的意识依然淡薄,对违规、越权、逆程序操作等问题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还没有真正确立。二是政策传导不及时的老问题依旧存在。有的转发上级有关规定、文件严重滞后。有的分支机构甚至将文件、规定、规章束之高阁, 没有及时传达贯彻到一线经办人员,一线经办人员对上级行精神不了解。三是自查自纠活动流于形式,自查报告空洞,内容不详实。对监管部门和上级案件防控工作要求理解不深不透,贯彻措施不具体,存在被动或应付现象。
3.有章不循现象严重。可以说,制度执行力是案防工作的生命线。事实证明,90%以上的案件都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造成的。据了解,在各种检查中发现,个别机构有章不循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是印章、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等管理违规问题屡查不禁。二是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如分支行常把常规性休假当做强制休假,应付了事。特别是一些机构在要害岗位人员强制休假期间,并未组织开展业务审计或认定,强制休假的作用和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对账制度落实不力,对账频率、对账对象、可参与对账人员等多个方面没有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四是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
4.员工管理相对懈怠。部分银行业机构缺乏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和学习机制,缺乏对员工执行力的培育和提升,对员工职业操守教育、案件防范意识灌输、可疑行为排查等多方面的教育和管理一直没有到位,致使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认识不统一,行为不规范,在执行制度时各行其是,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另外,岗位责任制远没有到位,每个岗位为谁负责、负责什么职能不清楚,承担什么责任不明确,干好干坏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
5.责任追究避重就轻。有的机构发生案件后,不是将精力放在认真剖析、吸取教训、防范同类案件的再次发生上,而是将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掩盖案件,妄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有的机构案发后,对涉嫌违法人员该移送的不移送,对案件的处理简单化,将直接涉案人员开除,将相关责任人和领导给予纪律处分或罚款了事。对违规人员的责任追究上,仍然存在重处理基层行轻处理上级行、重追究当事人责任轻追究单位管理者责任的问题。
二、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建议
制度执行不到位是案件频发及操作风险较高的主要症结。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提升制度执行力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人际氛围,它深存于广大员工的心灵之中,它会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员工的思维、判断、决策等,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并将长期地发挥作用。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通过建设良好的执行力文化,就能够把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要倡导执行为王的理念。作为银行员工,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有了责任心,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不会有任何借口,就能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2.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制度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定期梳理各项制度,使规章制度与基层的风险控制实际相适应,与执行的客观环境相适应。要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及时查漏补缺,从而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制度执行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能力建设。要提高制度与业务系统的吻合性,强化系统的刚性控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科技手段创新,实现由“人为控制”向“科技控制”的根本转变,以切实提高操作风险技防能力,从技术手段上保障制度执行力的提高。
3.必须完善岗位责任制。健全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制度的执行不能仅仅依靠员工的自觉行为,而要通过健全的机制去督促落实。要不断完善考核的程序、标准和办法,通过科学设定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强化日常监督和过程控制,逐步建立起以刚性化的制衡执行机制、制度化的考核监督机制、导向化的激励奖惩机制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目标管理体系。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具体责任化。通过严格、系统、科学的目标管理,使每个岗位都能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时限、有督促检查、有考核评估,最终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把经营目标变为现实。
4.必须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严格的责任追究是案件防控的关键环节,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重要保证。要把问责作为案防的重要抓手,对违规行为实施零容忍,从严问责,不断提高违规成本,以严厉的问责,教育、震慑广大银行从业人员。一方面要加强案件责任追究。对业务中已经暴露出来的突出风险或损失事件,应严格实行结果问责,从具体经办人到部门负责人到分管领导,该追究责任一律追究到底,决不姑息。另一方面要建立过程问责机制。创新内控违规事件的问责模式及方法,对未造成突出风险或损失的内控违规问题,应逐步推行过程问责。要正确认识个人、团队责任关系,对一般性失误要注重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对事不对人,进而专注查找“错误”根源,形成正确归因机制,增加制度执行力。
5.必须强化员工素质培养和管理。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了制度执行力的强弱。一要严格考核审查。通过笔试、面试等多种手段,从知识技能、个性、综合素质、能力、职业适应性等方面,综合、准确地做好选用人才。二要加强教育培训。要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以抵挡各种诱惑,经受考验和挑战。要通过各种业务学习,努力把每一位员工都锻造成多面手,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三要加强员工管理。尝试建立三个机制:风险评估机制:根据职位高低、岗位敏感、接触信息等途径对员工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行为监控机制:除监控员工的道德行为外,还应包括其业绩变化、情绪变化、家庭变化、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因素,掌握员工行为动态;待遇养廉机制:充分运用包括员工教育与培训、阳光激励、职级提升等各种手段,营造员工不变坏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银行业案件防控形势与应对·中国金融,2012(12)
2.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深入推进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浙江金融,2010(6)
篇5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六)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关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规定的,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
第三条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五条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有关食品安全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派出机构。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实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上级政府负责对下一级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对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议、考核。
第八条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九条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第十条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鼓励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
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第十二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三条 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当立即核实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对有关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以及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等有关疾病信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析研究,认为必要的,及时调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调整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实施。
第十五条 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应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并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监测方案的要求报送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有权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收集相关数据。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第十六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并报告本级政府和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进一步调查。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有关信息,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得向生产经营者收取费用,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一)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
(二)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三)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四)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
(五)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六)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风险来源、相关检验数据和结论等信息、资料。属于本法第十八条规定情形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评估结果。
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
国务院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等信息。
第二十一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向社会公告,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停止生产经营;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制定、修订。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应当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第二十四条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第二十五条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第二十六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第二十七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八条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有关部门等方面的意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组成,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进行审查。
第二十九条 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第三十条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制定和备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
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给予指导、解答。
第三十二条 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分别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省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应当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并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和设备;
(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应当符合前款第六项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六)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八)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二)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要求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六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三十七条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准予许可并公布;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第三十九条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程序,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生产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四十条 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修订。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第四十一条 生产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等具有较高风险的食品相关产品,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实施生产许可。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
第四十三条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食品规模化生产和连锁经营、配送。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第二节 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第四十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培训和考核。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随机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并公布考核情况。监督抽查考核不得收取费用。
第四十五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二)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三)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
(四)运输和交付控制。
第四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四十八条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对不再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应当依法撤销认证,及时向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认证机构实施跟踪调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四十九条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
县级以上政府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
第五十条 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五十一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五十二条 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第五十三条 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以下称合格证明文件)。
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五十四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五十五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倡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公开加工过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
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本法第三十四条第六项规定情形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第五十六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饮具;餐饮服务提供者委托清洗消毒餐具、饮具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
第五十七条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供餐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第五十八条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作业场所、清洗消毒设备或者设施,用水和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卫生规范。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应当对消毒餐具、饮具进行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当随附消毒合格证明。消毒后的餐具、饮具应当在独立包装上标注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消毒日期以及使用期限等内容。
第五十九条 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产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相关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六十条 食品添加剂经营者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依法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六十一条 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依法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其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其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六十二条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第六十三条 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由于食品经营者的原因造成其经营的食品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召回。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但是,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需要对召回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销毁的,应当提前报告时间、地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第六十四条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入该批发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六十五条 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
第六十六条 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三节 标签、说明书和广告
第六十七条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八条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六十九条 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第七十条 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第七十一条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第七十二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食品。
第七十三条 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行业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消费者组织不得以收取费用或者其他牟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第四节 特殊食品
第七十四条 国家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
第七十五条 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应当包括原料名称、用量及其对应的功效;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生产,不得用于其他食品生产。
第七十六条 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但是,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中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应当报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其他保健食品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是出口国(地区)主管部门准许上市销售的产品。
第七十七条 依法应当注册的保健食品,注册时应当提交保健食品的研发报告、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评价、标签、说明书等材料及样品,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组织技术审评,对符合安全和功能声称要求的,准予注册;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对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作出准予注册决定的,应当及时将该原料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依法应当备案的保健食品,备案时应当提交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以及表明产品安全性和保健功能的材料。
第七十八条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第七十九条 保健食品广告除应当符合本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外,还应当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其内容应当经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布并及时更新已经批准的保健食品广告目录以及批准的广告内容。
第八十条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以及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关于药品广告管理的规定。
第八十一条 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
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使用的生鲜乳、辅料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
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第八十二条 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应当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省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注册或者备案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目录,并对注册或者备案中获知的企业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第八十三条 生产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其他专供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企业,应当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该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保证其有效运行,并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自查报告。
第五章 食品检验
第八十四条 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同等效力。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整合食品检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第八十五条 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第八十六条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第八十七条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
第八十八条 对依照本法规定实施的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实施抽样检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检申请,由受理复检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公布的复检机构名录中随机确定复检机构进行复检。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共同公布。
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第八十九条 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自行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也可以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消费者需要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
第九十条 食品添加剂的检验,适用本法有关食品检验的规定。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
第九十一条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十二条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验合格。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按照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要求随附合格证明材料。
第九十三条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由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或者其委托的进口商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所执行的相关国家(地区)标准或者国际标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相关标准进行审查,认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决定暂予适用,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口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依照本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办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前款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当公开。
第九十四条 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向我国出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
进口商应当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重点审核前款规定的内容;审核不合格的,不得进口。
发现进口食品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进口商应当立即停止进口,并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召回。
第九十五条 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施,并向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通报。接到通报的部门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实施监督管理。发现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通报。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九十六条 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者商、进口食品的进口商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提供虚假材料,或者因其自身的原因致使进口食品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撤销注册并公告。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已经备案的境外出口商、商、进口商和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
第九十七条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第九十八条 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境外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九十九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食品符合进口国(地区)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第一百条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收集、汇总下列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
(一)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食品实施检验检疫发现的食品安全信息;
(二)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消费者反映的进口食品安全信息;
(三)国际组织、境外政府机构的风险预警信息及其他食品安全信息,以及境外食品行业协会等组织、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
(四)其他食品安全信息。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对进出口食品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建立信用记录,并依法向社会公布。对有不良记录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其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
第一百零一条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可以对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国家(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审查,并根据评估和审查结果,确定相应检验检疫要求。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一百零二条 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对食品安全事故分级、事故处置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等作出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一百零三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政府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事故举报,应当立即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接到报告的县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向本级政府和上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县级政府和上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上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第一百零四条 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相关信息向所在地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调查处理传染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一百零五条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一)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救治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
(二)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三)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相关产品,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四)做好信息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县级以上政府应当立即成立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依照前款和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第一百零六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
涉及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组织事故责任调查。
第一百零七条 调查食品安全事故,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查清事故性质和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有关监督管理部门、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一百零八条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部门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一百零九条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状况等,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和频次,实施风险分级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组织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应当将下列事项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
(一)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二)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添加行为和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的情况,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以及宣传材料中有关功能宣传的情况;
(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事项。
第一百一十条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措施,对生产经营者遵守本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对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查封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第一百一十一条 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证明食品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在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临时限量值和临时检验方法,作为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第一百一十二条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
对抽查检测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检验。抽查检测结果确定有关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一百一十三条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通报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的金融机构。
第一百一十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责任约谈情况和整改情况应当纳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第一百一十五条 县级以上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接受咨询、投诉、举报。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书面通知咨询、投诉、举报人。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处理,不得推诿。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