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运输专业的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运输专业的就业方向

篇1

2012年,国家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学科分为12个学科门类。在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其中,交通运输类(代码0818),下设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5个专业①。由于受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学校定位、师资力量、教科研水平、就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专业方向和特色差异较大。第一类是“985”或“211”院校,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长安大学,其交通运输专业隶属于汽车学院,以实力较强的汽车相关专业为依托而后建立,与学院内部车辆类专业联系紧密,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汽车运用和道路运输工程,主要就业方向为汽车制造行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运输组织与规划管理、车辆技术管理、运输装备开发和检测等。第二类是有一定历史沿革的特色交通运输专业,如兰州大学,培养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立足于航空与地面协同交通,培养以航空运输为主的复合型人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下设的交通运输专业主要面向培养水运、港口经营与管理、外贸运输业务与技术的高级工程与管理人才。该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明确,大多专业直接与特定单位对接。另一类是地方本科院校,相比于前两类没有特别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特定的就业方向,这类专业一般设置在工程学院,但却是工程学科里面相对偏“软”的专业,这类院校多数属于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社会资源、就业市场的认可度等相对于前两类院校都有一定差距,培养的毕业生学术和应用兼有,但能力都相对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和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类院校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呈现饱和过剩的状态,而较强的技术技能型交通运输人才无论在需求数量、需求结构还是在需求层次上都出现了严重短缺现象。为解决这目前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的短缺,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②。决定指明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基本方向为直接面向就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属于黑龙江省的地方型本科院校,该校的交通运输专业下设于机械工程学院,本文以该专业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交通运输专业的就业导向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改革。

二、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就业趋向

交通运输和其它工程类专业一样,需要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工程原理、能够将理论和原理灵活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并有所创新的人才。除此之外,交通运输领域所涉及和涵盖的内容广泛,就业面较宽,2007—2010年本专业就业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去向分布广泛,近49%毕业生进入汽车整车、零配件制造销售及其相关产业领域,运输企业、交通工程建设企业和保险公司汽车保险理赔现场查勘定损占8%,各地运输管理部门5%,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单位占5%,物流企业占5%,考取研究生占13%,另有15%跨行业择业。而2011—201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去向趋于分散化,而且超跨专业就业比例越来越大。毕业生进入汽车整车和零配件制造行业、交通工程建设企业,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比例在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这些用人单位在选择余地更大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车辆工程、机械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术和应用“双强”型毕业生。近四年来,运输企业和保险理赔现场查勘定损、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销售以及物流企业的就业比例在有所增加,这些以往主要招收管理类专业的用人单位看重的就是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厚实的工程应用技能和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意识。针对就业需求的新形势,交通运输专业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反馈进行分析,使人才培养与未来的长期就业需求对接。这就要求大工程背景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体系时,要着重处理好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自然科学课程、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缺少了与培养目标紧紧相扣的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厚基础,宽口径”输出人才就只是高校为响应教育部和迎合就业市场的空口号。

三、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在工程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包括课内实验实践)、实践环节两大模块。理论课程的学习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课程、专业课程三个阶段。新生入学只分班级,不分专业,前三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三学期期末根据以往学习成绩和个人志愿分专业,正式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共计4分,占总学时比例为25%;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制图和专业认知导论五门课程,共计27学分,占总学时比例为18%;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占总学时比例分别为25%、22%和10%;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包括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共计44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专业在宏观体系结构和学时分布上,注重学科基础的形成,符合“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各层次内部的课程设置和综合培养效果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之一:专业方向的划分时间。交通运输有三个主要的专业方向:汽车运用方向、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这三个方向所对应的专业课的设置差异较大。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的第四———第六学期不分方向,三个学期主要以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学习为主。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了强化工程基础,开设课程包括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工科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面向宽口径,包括:运筹学、汽车构造、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开设课程跨越三个专业方向的主干课。专业方向的划分和选择是在第七学期,以选修课为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虽然夯实了学科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发掘和培养,避免专业分方向时的盲目,但单方面强调专业的宽口径,却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导致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了解发现,学生修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后普遍感觉是“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虽然交通的每个方向都有所了解,但留于表面,很多感兴趣的或者是未来欲从事的就业方向的课程学习的不够深入。问题之二:课程选修体系缺乏弹性,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分方向后,学生选课时通常是:“7选5”,即从7门选修课中选取5门,给予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小,选修课往往变成了必修课。为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七学期专业学习方向确定后,只能在各自方向内选修课程,不能跨方向选修,这也是不合理的。就业市场和用人需求环境是动态变化着的,任何专业方向的划设都只能是和就业需求大范围的模糊匹配,实现不了人才培养和岗位要求一一对应,而允许跨专业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学院任选课程这种弹性选课体系,可以利用现有的工程教学资源,能在不增加教学资源投入和成本的情况下,有助于为那些有明确就业岗位要求和兴趣的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自我认同感,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

四、建立就业导向型专业课程体系

就业导向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适当提前专业方向分流的时间,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专业分流时间提前至第五学期期末,从第六学期期初即进行分专业方向学习。当然,这种提前并不单纯是时间上的提前,整个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系都要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动。第五学期开设三个方向的主干课程,让学生整体对交通运输每个方向形成基本认知,然后第六———七学期分方向设置专业方向必修和选修课程。

2.建立学生兴趣与就业导向相结合的弹性课程选修体系。提前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能够提高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但也有时会禁锢学生的自我发展,这种局限性可以通过灵活的选修课制度和体系来弥补。这里笔者提出,允许跨专业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学院任选课程,但这种并不是随意选择,而是有“边界”的。综合本专业教师、业内教育专家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目前及未来本专业的岗位需求,建立基于就业导向的选课指南,以此作为既有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一种补充,这样就不会增加教学管理的成本和难度,又为那些有明确就业方向和特别兴趣的同学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这种选课制度弥补了目前课程设置体系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化的课程体系。网络课程建设是拓宽教学空间,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网络课程是增加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网络课程建设不仅限于本校本专业教师,而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请到网络课堂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实现教材中的理论与岗位中的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

五、结束语

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专业;就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行业,与之相对应的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对高等院校为各行各业提供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中,我国铁路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与自主研发、培养人才相结合的过程中,成功跻身于世界铁路发展的前沿,然而在铁路交通运输市场前景越发欣欣向荣时,对大量人才的需求也越发紧迫,这一需求给铁路运输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压力。然而,在实际的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中,尚且存在着教学与实际脱离,教学盲目崇拜“灌输式”等不注重实践能力的模式,为改变这一现状以更好地满足满足铁路交通运输业对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要对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对教育、人才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与我国教育行业整体水平的进步,我国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水平的进步,然而受到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职院校交通铁路运输专业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还是存在相当大程度的不足的。其中,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内因是:铁路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全面与铁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理论不完善。铁路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全面的体现:当我们阅读相关调查资料时不难看到,在铁路交通运输教学实践课程中,教师对于新技术的讲解往往由于了解不深入或缺乏合适讲解展示的的模型而只能空谈,例如在教材与教案中对具有给列车供电这一新功能的新型客运机车缺乏介绍,只是一带而过;由于场地规模受限,在进行高速铁路的场地布置、调度指挥和行车组织等教学时缺少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导致相关教学只能走过场;在涉及到客运的知识方面上,因为不能及时有效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获得实践支持而不能对动车组旅客运输进行系统组织观摩与学习。这些事例从各方面表现出: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的在实践教学内容上不够全面,尤其是不能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从师资上就对新技术缺乏认识。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铁路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不健全、系统规划缺失、新技术的引进上存在漏洞这一不容乐观的结论。

铁路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主要在三个方面不完善:一,在教学模式上,铁路运输专业教学受教学设备体型、重量相对较大,以致移动不便无法的制约,在更多的时候只能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发展性教学的设置与开展相对较少。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学内容无论是否需要见到实物来确定原理也只能以结论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模式因为没有遵循理论需从实践中概括总结的教学和认知规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足;二,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过渡重视系统性而导致重点缺失,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是往往将追求系统性教学效果作为教学目标,反而在教学重难点设计方面模糊不清,没有具体把握,这样的教学设计会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缺乏目标性,从而只能对所有的知识都进行系统的概述;第三,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科本应更为重视实践性,然而在具体的学科设置中,体现出学科理论性太强,行动体系构建缺失的不足,从而导致在具体的教学中传授知识大于运用知识,未免有本末倒置之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外因是: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课教学场地中相关设施设备建设不完善;安全因素对铁路交通运输专业实践课程开展的制约等。

在铁路交通运输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每年对建设实践课场地投入的资金不足,导致校内外实践基地不能跟上当前专业教学对实践场地需求的发展。而且受国家教育改革与高校扩招的影响,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也在不断扩招新生,中职院校学生的增加更加凸显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不完善。同时,受资金与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在引进设备方面,往往也容易跟不上技术发展步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例如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就实现短期内迅速更新,但是中职院校很少能及时接触到新技术并且将新技术安排进教学设计中并且及时教授给学生。

2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相关课程改革方向

2.1建设良好外部环境

为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课程开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积极拓宽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沟通;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等方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温床,完善的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教学基地对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课程的开展具有极高的重要性,而且在目前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场地建设不完善的背景下,更要不断加大对基地建设投入,及时了解技术进展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掌握科技前沿的动态。以最直观、生动的形式将铁路线路站场作业、各等级车站站型图等铁路线路的整个站场设计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学生能有更深入直观的认识,从而达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积极开展校企沟通,让学生可以真正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帮助指导之下接触铁路交通运输这一行业,可以在铁路交通场站现场了解相关专业的具体工作内容与需要注意的事项。

“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是各个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的,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影响着整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升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师资整体水平可以从重视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加强教师对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认识以及掌握尤其是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以及事故救援设备等;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专业机构技能培训活动,如考评员培训等;鼓励教师先于学生深入到一线生产工作,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鼓励教师进行铁路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科研、教研工作,及时完善实践教学教材,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等几个方面着手。只有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不断提高整体师资队伍水平,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期铁路交通运输行业要求的高素质、实践型学生。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相关课程开展还要注意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2相关课程设置注重内部改革

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课程的内部改革可以从:以理论为基础,加强理论教学,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加强计算机技术在铁路交通运输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注意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等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强调理论教学重点是保证学生掌握一定时期内不会过时的定义与理论,并可以在熟悉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强调理论教学不等同于鼓励学生死读书,更为重要的是能将理论与实际完美的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要注意对地铁轻轨、国外铁路动态等铁路的热点问题保持时刻关注。我国现有的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的实践场地建设不完善是当前受资金、观念等因素影响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实践场地有确实对实践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中职院校实践场地缺失这一现实问题提供可能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运用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应用。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步入数字化时代,要注意保证学生对前沿技术的敏感性与掌握。

3结束语

为了能够保质保量的为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不断提供相关人才,中职院校铁路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课程要不断进行改革,改变授课模式,注重实践教学,更新授课理念,做到教学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

参考文献:

[1]马驷,王琳.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任萍.中职铁道运输专业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0.[3]滕勇,刘奇.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

[4]陈东,吴刚,孙景冬.铁路特色专业校外集中实践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6).

篇3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当前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追根溯源就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和社会需要严重脱钩,面对这一越演越烈问题,高等教育部门必须引起重视,将实践真实地引入课堂,而不仅仅是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已。学生只有真正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具有交通运输方面的能力,才会被用人单位接受,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养成善思考、会分析、能应变的能力,了解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社会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还能有助于学生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熟悉生产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开阔视野,提前实现社会化。才能有助于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种能力的形成,才能逐渐减轻我国大学生严重的就业压力。

    2将理论联系实际融入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2.1改革教学方式

    目前,从我国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为主,但是这种传统的“你讲我听”的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课堂教学应设计出一种使学生犹如置身于现实的虚拟环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运用交通运输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问题,寻找理论和现实的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起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效果[2]。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授课老师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重要事件与项目的精心筛选,提炼出一个个案例,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集文字、图片、音像与模拟软件为一体,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原理剖析这些案例,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加强师资力量

    建设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离不开一支有力的教师队伍。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毕业于以基础理论教育为主的名牌老大学,往往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强,所以除了要鼓励教师多组织研究项目外,还应该鼓励教师在行业组织和机构中兼职,鼓励他们在规划、设计、综合调度与运筹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对现有院校中进行职业实践和教学培训的中青年教师给予资金帮助与时间上的保证,支持各种途径的进修学习。并聘请相关专业部门的高水平人才进行讲座,组织青年教师们进行谈论,共同提高专业时间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打造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教师队伍[3]。

    2.3重视实验教学

    总所周知,交通运输专业知识的相关模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拥有相关的独立实验设备,所以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教学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是很高的。授课教师必须通过实验室的仿真模拟,真实的表现所学内容,使学生真实的感受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从中找出某些设计方案的缺陷与不足,从而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改善分析。所以,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就显而易见了。学校首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保证实验室设备的购置与更新;其次,需要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教师,熟练掌握所有的设备应用;最后,实验室应随时开放,欢迎广大师生去实验室进行实验,并在实验中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4增加社会活动和实习的机会

    对于交通运输专业,它是一门动态的专业,许多课本上学到的东西由于社会的发展也在逐渐的淘汰,所以对于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教学,不能只着眼于课堂上的教学,应该增加社会活动与实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去一些规划院、交通局、枢纽站进行实习,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动态的结合在一起。并可以明确一些当前的社会需求问题、与一些相关领域的空白知识,为以后的科研方向与就业方向做准备。并且,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交通运输专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精于分析、懂得应变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提前了解社会生活,开阔视野,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5改革考试方式,组织模拟竞赛

    传统的单一的、闭卷的考试方式过分的追求同一的标准答案,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只是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真正考核出学生的真实实力。所以,应采取灵活的考试形式,除将课堂讨论、上课出勤、综合表现等内容纳入平时成绩外,还应该增设调查报告、实习心得等考试内容。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模拟竞赛,可以通过以对某路网规划,或某枢纽的选址规模等研究为课题,进行模拟竞赛,全体学生参与,专业的相关教师们进行审核并打分,最终以一定的比重记入考试成绩。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对学生的综合实力进行评分,充分、客观的反应了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多方面的考试,也增进了学生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交通运输工程管理 学生就业 专业能力 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91-01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工程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现在“经济要发展,交通设施需先行”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建设的亟需。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在需求为核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专业的正确态度,实现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目的,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师应不断拓宽实践渠道,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健康个性得以充分显现,加大“产、学、研”力度,增强高职教育培养特色。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来熟悉交通运输管理的各个环节,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就谈谈自己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肤浅看法。

1 以需求为重点,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飞速发展,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院校和普通专科院校的合并或者中专院校的升级而成,对于教材方面的建设,更是薄弱,大部分高职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专业院校所用的教材也基本上是本科院校用的教材。因为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文化水平与普通高中生有很大差别。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也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他们对未来迷茫,没有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而且对自己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对学习专业课失去信心。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本专业的教学内容,由于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多,内容比较琐碎,学生很难掌握。教师在教授专业课时要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教学活动要体现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的三维目标要求,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以改革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宗旨就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学生的终身幸福。交通运输工程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掌握交通运输管理技术,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师要具备理论和实践双重能力,正确定位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明确本专业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专门的管理人才。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从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那么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所赋予学生的一切也只能是一纸空谈。课堂上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的专业操作技能。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 以就业为导向,践行校企合作

交通运输大力发展高速、重载、信息化等高新技术,交通运输设备的科技含量在迅速提升,因而对用人标准也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核心,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目的,紧贴社会需求设置具有前瞻性的学科,走多元化办学之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企业应该免费接收高职院校的实习生,践行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互动教学、科研融合、就业双赢。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依托企业办专业,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实行模拟教学,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的具体操作细节及标准和规则,创设情境,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学”与“用”的转换,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4 以技术为导入,实施工学结合

交通信息通信协议,网络管理与计算机通信网;交通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估,系统扩充与兼容;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与算法,数字信息传输,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交通流的智能诱导与监控系统;城市交通的点、线、面、体的综合优化控制;停车场智能管理及信息。让学生在实习现场或工厂车间,学练做相结合,使教学贴近生产、贴近市场、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全身心地投入岗位操作技能学习与知识技能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学生扮演角色的方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采用先进、实用的交通物流技术及设备,让学生掌握关键物流技术以及提高学生操作物流设备的水平。通过对交通物流系统流程的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的物流分析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实现人才的全过程、多方位管理。为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实践素材,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顶岗实习,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熟悉将要面对的职业岗位,提高职业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总之,提高高职院校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独立的人,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诚信、爱岗、敬业”的观念,以适合岗位需求为标准,使学生头脑会想、双手会做、眼睛会看、耳朵会听、嘴巴会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发展个性特长,锤炼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形成适岗能力,提升就业优势,成为高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戴翔东,石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54-58.

篇5

关键词:森林工程;传统学科;教学改革

森林工程学科专业,虽属于工学门类,但与林学学科有着紧密地联系,是国内林业院校组建最早的几个学科专业之一。19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以及国家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该学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危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对该传统专业的改造与提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1 森林工程学科专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森林工程学科专业的历史沿革

森林工程专业,前身为森林采伐与木材运输机械化专业。1980年代末,不少学者考虑到同国际接轨,主张把原专业名称改名为森林工程。1993年7月16日,教育部以高教[1993]13号文颁发了《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通知》,明确地把原森林采运工程专业更名为森林工程专业,并覆盖了原森林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

森林工程学科专业存在与发展紧密服务于林业建设。对林业建设、森林资源的增长、国土与环境保护,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集土木为一体的“厚基础、宽口径、多方位”的学科专业[1]。

1.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工程学科专业面临的主要危机

由于森林工程学科专业长期偏重于采运作业理论与技术研究,对森林资源匮乏的国情,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与理解,使得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发展缓慢,市场空间越来越窄,生存面临严峻挑战[2]。

1980年代末期,国有林区先后进入资源危机、经济围困的境地,而南方国有林区的情况则更为严峻。1990年代中、后期,遵照国家提出的遵照“强化基础,淡化专业;注重实践,提高素质”的教改方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先后从森林工程传统专业中剥离出去,独立发展,导致森林工程专业无法借助原相邻学科的专业载体,推动自身的学科发展,出现了招生与就业困难(1997和1998年两年合计招收新生仅20人),学科发展陷入困境的危机。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对森林工程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与提升

面对发展危机,学校及专业教师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通过调整专业办学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不断地对森林工程学科专业进行改造与提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依托原有学科专业基础,结合时代需求,创办新型专业方向

1990年代中、后期,国家拉动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大批基建项目纷纷上马,出现了建设机械设备生产与管理人才供不应求的新局面。面对社会需求,结合森林工程专业原有的森工机械与采运工程等学科专业基础,成功创办了“起重运输工程”专业方向。

1990年代末,物流理论和知识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传播,物流工程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也愈来愈大。结合森林工程传统专业一直为林区物流工程培养和输送本科人才的这一实际情况,又成功创办了“物流工程”专业方向。

2.2 注重课程体系改革,深化传统专业改造

对传统专业成功实施改造后,根据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方向,按照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平台,设置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同时强化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及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删减了原采运和道桥知识体系中的一些课程,另外还相应地调整了一些专业课程,如改“贮木场机械”为“起重运输机械”,改“林用道路配置”为“道桥工程”,把本科专业的骨干课程“林用索道”改成了包括了客运索道、货运索道、吊装技术及林用索道的“工程索道”等;在专业任选课程中,按照“起重运输机械”与“物流设备与管理”两个组别设置,拓宽专业口径。

针对“物流工程”专业,构筑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商管理三大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增设了“交通运输工程学”、“数据库原理”等学科基础课程,并在学科基础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按照“物流设备与技术”和“物流规划与管理”两个组别设置,拓宽专业口径。

2.3 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工管并举,以工为主”的培养思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针对“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设置了以机械工程为主,交通运输和工商管理为辅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在专业课和选修课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些管理类课程,强调“工管并举,以工为主”的培养思路。充分利用同一学科群体中相关学科之间的综合优势,培养基础踏实、专业口径宽厚、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注重加强实习教学环节。本专业在大型国企中建立了多个校外教学实验实习及科研合作基地,通过提高实习教学环节重视程度、完善实习教学规章制度、聘请实习基地的高工担任实习老师等措施,确保实习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注重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开设了多门课程设计类课程,如金属结构课程设计、工程机械课程设计、工程索道课程设计、起重运输机械课程设计等,并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设计程序,且融入适当的创新内容。

最后是注重加强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毕业课题选题上,采用双向选择与开放模式相结合的机制,即将教师选题与学生结合就业方向在毕业实习单位的选题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双向选择的目标,并努力控制创新设计型课题、逐步完善型课题和基本设计型课题这三种类型课题的比例协调;在毕业课题内容上,充分考虑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编程课题的比例协调。

通过多年教改实践,目前已将这个传统国管学科专业发展到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特色学科专业。本专业招生人数由原来的20余人,发展到目前8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均达到95%以上。本学科也连续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我校森林工程传统学科专业在实施改造过程中,本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拓宽专业面向,构建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宽口径专业[3],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行业性院校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改造和规划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周新年.面向21世纪森林工程专业的现状与发展,森林工程[J].2001(5)∶20-22.

篇6

关键词 产业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专业特色;交通运输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15-03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立足内涵、提高质量,坚持特色、促进发展,形成了“专业紧贴产业,教学紧盯企业,精品畅通就业”的办学特色,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紧贴产业需求,谋划专业布局

(一)根据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类专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基于此,学校在已开设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车辆、高速铁道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通信信号、铁道工程技术等铁道运输类专业基础上,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城市轨道运输类专业,涉及13个专业门类,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结合第二产业稳步发展需求,着力巩固和提升制造类专业

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已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是在振兴吉林省装备制造业,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创造大省转变,就必须有大批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智力和技术支撑。学校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调整专业布局结构,在继续巩固制造类专业特色基础上,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铁道机车车辆(内燃机车方向)、铁道车辆(动车组方向)等制造类专业,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适当控制财经类专业发展规模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社会对财经类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而且相对稳定,因此财经类专业学生就业渠道比较广泛,就业率比较高。但同时,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在校生规模已处于饱和状态,多数毕业生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而且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压力逐年加大。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的财务管理、会计、旅游管理、文秘等专业的设置与招生数量既稳定地保持一定发展规模,以满足产业发展对这方面技术人才的需求,又适时、适当控制财经类专业群的发展规模。

(四)根据产业战略性发展需求,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类专业

根据电子信息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类和电脑艺术类专业为轴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群。

二、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专业特色

(一)在专业长远发展上,突出“特”字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原是铁路企业管理的一所学校,同时也是吉林省唯一一所拥有铁道类专业的学校,因此学校的铁路行业、产业教育资源得天独厚,这就为学校依托铁路行业、产业进行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铁路行业企业发展实际,学校先后开设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等服务铁路行业的特色专业。由于专业发展定位准确,几年来铁道类专业招生都超额完成计划,目前铁道类专业学生数占在校生总人数的60%以上。

(二)在专业规划设置上,强调“稳”字

强调特色专业设置的稳定性,稳中求进,确定专业发展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2006年,在确立首批7个招生专业中,4个是铁道类专业,即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工程技术、铁道机车车辆、供用电技术。2007年新增2个铁道类及其相近专业,即铁道通信信号、物流管理(铁路方向)。2008年新增2个铁道类专业,即铁道车辆(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2009年新增2个铁道类专业及其相近专业,即高速铁道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至2009年,铁路行业急需的车务、机务、工务、电务及车辆等方面的7个专业已全部开设,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铁道类专业群。

(三)在专业品牌塑造上,强化“精”字

把握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在专业品牌塑造上强化特色专业的质量与水平,做到少而精,在“特色”基础上力争做到“精”。学校始终把塑造品牌专业、打造精品专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已经建成的7个院级示范专业中,有4个是铁道类专业。同时,这4个专业也是学校确定进行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2008年,学校有4个专业被遴选为吉林省第三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3个是铁道类专业,即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工程技术与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经过3年的重点建设,2011年3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并被评为吉林省示范专业和吉林省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龙头专业。

(四)在专业布局调整上,体现“活”字

全面掌握学校专业布局结构的客观实际,依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调整专业布局。学校深入贯彻“专业紧贴产业”的办学理念,根据铁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及时对特色专业方向、特色专业岗位进行灵活调整,使特色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市场需要。为了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在2010年、2011年开设了与铁道类专业相近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4个专业,使学校特色专业布局调整更加科学、合理。

(五)在专业内涵建设上,追求“新”字

紧扣学校的专业内涵建设进展情况,在专业内涵建设上追求特色专业的创新度;在专业教材建设、专业教学教法、专业师资培养、专业课程开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等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上,做到及时创新。学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各种专业教学资源及时进行创新,带动了学校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专业科学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的特色专业均形成了符合学生岗位要求,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铁道运输类各专业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职业技能证书教育及就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逐步形成了“三个结合、四个对准”的人才培养模式;铁道工程类各专业推行校企合作框架下的“工学结合”、“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铁路企业生产作业时段特点,实施“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满足顶岗实习与企业施工的同步性;电气化类各专业逐步完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推行校企共建、校企共管、校企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满足特色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要求为原则,通过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市场化,建立完备、先进、稳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实现学做一体。学校充分利用与行业企业建立起来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按照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43个,校内实训基地53个,极大地改善了专业实训条件,保证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也为行业企业人员进校培训奠定了基础。

(三)搭建校企互动技术服务与培训平台

搭建校企互动的技术服务与培训平台,提高企业参与度。学校有效利用校企共建的服务平台,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快了学校“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使专业建设更加紧贴产业发展。每年还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和挂职锻炼,增强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2011-09-

29.

[2]李文锦,王俊山.凝炼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9):67-68,77.

[3]于素芳.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36):22-24.

Exploration 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mand

——The Case of Jili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U Su-fang

(Jili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lin Jilin 132001, China)

Abstract Jili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s vigorously developed transportation specialties, tried best to consolidate and enhance manufacturing specialties, properly controlled the scale of financial specialties and actively cultivat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ies according to industrial demand. In the practice of school-running, it actively shaped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deepened talent cultivation reform, boosted practic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and built technical service and training platform of school-enterprise interation by taking advantage of resources.

Key word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篇7

关键词:高职;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以下简称交控专业)是适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趋势,融合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信息工程、交通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跨领域专业,因此,宽口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据调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开设交控专业的高职院校都以当地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产业为依托,面向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企事业单位培养急需的各类ITS应用的专门人才。根据对ITS产业的调查分析,对人的认知规律的基本认识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笔者拟对交控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进行探讨。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可综述如下:(1)按照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进行设计;(2)按照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进行设计;(3)按照专业的工程和实践特点进行设计;(4)按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

根据上述思路,学生的培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修养。要求学生掌握交通控制、交通工程基本理论、交通系统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知识修养。要求学生熟悉主要交通运输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运营要求;掌握从事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所必需的知识(包括经济管理、交通工程、交通控制、信息技术等);熟悉国家关于交通安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技术和技能修养。主要是掌握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现代化交通运输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能力,熟悉计算机在交通行业中应用的基本技术。(4)创新思维和能力修养。得到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

上述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必须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要求,交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由职业岗位能力、基本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部分组成的“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交控专业职业岗位及技能需求分析

为配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笔者对本专业所依托的ITS产业进行过深入调查,现就该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及各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进行分析,以深圳市ITS企事业单位为例,总体上ITS职业岗位涵盖了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客服、技术支持、采编、制图、工程、项目管理等十大类,。

各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或技能从表面上看非常杂乱、宽泛,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交控专业人才的核心技能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交通电子技能,另一类是信息管理技能。围绕交通电子与信息管理技能的培养,基本可以使学生满足上述岗位的知识与技能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交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课程体系完全遵循“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高职教学模式,给出了本专业的层次结构课程体系模型,由文化基本素质类课程、职业技能类教育课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课程三个体系构成。

文化基本素质类课程体系文化基本素质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当是统一的工科高职教育基础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由综合基础(包括“两课”、形势教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国防建设等课程)、基本技能(计算机、外语基础技能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和接受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职业技能类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能类教育课程体系是根据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设置的,应由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专门化方向)三部分课程组成。(1)专业基础课程侧重对学生数理知识的培养和训练。(2)专业核心课程是针对交通专业的特性和一般工程技术专业的共性,由交通工程类、电子、信息与控制类和交通安全类组成,目的是加强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培养,有效拓宽交通专业的工程技术基础,强调“工程技术”意识的培养。(3)专业方向(专门化方向)课程是针对专业就业岗位的具体理论知识内容,目的是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训练。具体内容有专业主修、专业特色和专业拓展三部分,应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上述三部分课程都涉及实训课程,构建实训课程的关键是基于“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实训项目及实训资源库建设,涵盖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实训项目的开发至少应包括立项、设计、开发、维护、使用与评估六大环节,贯穿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最好由校企合作兼职教师团队实施。

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设立自主教育课程,主要通过全校选修课、院选修课、专业限选课、技能大赛及创新工程加以实现。

根据高职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宗旨,本专业培养具有大专水平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解决智能交通相关企事业现场技术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经实际调查和分析预测,交控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布。

交控专业教材建设思路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系列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立体化、精品化、系列化。通过总结高职教学经验,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形成具有原创性教材的编写思路,按照交控专业教学中的共性、规律性内容进行归类整理,积极与国内同类高职院校联合,创新性地开展交控专业教材的建设工作。

立体化建设主要包括教材建设、电子教案建设、网络课件和专业资源库建设。教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品,教案不再局限于板书,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的建设,可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教义阐析和语境表达,也可为学校成人培训和网络教学提供更为科学、方便的手段。

精品化建设每门教材都按照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教材知识体系和篇章结构,克服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充分体现专业教学热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严格实行教材主编和主审制度外,还要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教材进行审议和把关,对教材的编写、出版和使用期限做出明确要求,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改变教材建设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各门教材建设遵循和体现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思想和精品意识。

系列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系列化,各主干课程形成系列,系统、全面地涵盖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二是课程本身的系列化建设,除教材以外,还包括教学实训指导书、习题库、考工培训、现场实纲、专业资源库等配套建设。

教材建设绝不能急于求成,要避免因急功近利导致教材粗制滥造,应在尽量能够满足专业课程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一门,成熟一门,先建设好适应本课程的教学讲义,而且每一门课程都要经得起几个学期严格的实践教学考验,再考虑出版发行及推广。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关键是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职业岗位及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厘清建设思路与操作策略。

参考文献:

[1]袁媛,向怀坤,等.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8,(5).

篇8

 

 

俗说三本。该层面的培养既有二本院校专业的理论基础又有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技能,深受企业欢迎。随着“3+1”人才培养模式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为了让学生就业更有目的性,本文在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进一步改革,既满足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方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1 “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理解及问题

 

德国“双元制”的培养模式理论,有着“3+1”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即将传统的“见习”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早在几年前就有学校提出“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学生在学校学习各门理论知识课程,第四年,在校外(企业)教学实践基地集中进行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最终达到让学生更快适应企业要求的目的。这个理解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虽说就纯理论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试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理论得不到及时深化

 

原来穿插在教学中的社会实践一下被调整到最后一年,很多学生前面学习的理论课程到大四,相隔一段时间,学生对曾经的理论已经遗忘,达不到实践对理论的深化,以致双方脱节。

 

1.2 学生难于管理

 

最后一年不用进课堂,学生往往理解为“放羊”,有些学生自行联系的毕业设计单位存在任务不饱和的现象,老师无法跟随其后进行管理,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管理失控。

 

1.3 入职后学生流动性过大

 

我们在本院实践基地之一柳州恒达巴士汽车维修公司的一次调研中了解到,校企合作办学优势是明显的,但是在入职后学生的频繁流动让公司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所以传统的“3+1”实践在最后一年,学生在对企业的情感留驻方面是有差异的。

 

由此我们认为,传统“3+1”的主要问题在“1”,怎样安排好这1年是我们认为的“3+1”改革的重点。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与构建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依托柳州科技创新城市的区域优势,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性独立院校。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设置与传统老牌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鹿山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以公路交通产品汽车及其保障体系(试验、检测、维修保养、营销、保险等)研究应用为主。鹿山学院作为广立学院的代表,实行产学结合教育。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提倡最后一年采用“订单式”培养。最重要我们所提出的1,是四年社会实践的总和时间为1年,并非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放在大四最后一年。以此来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病。形成具有“订单式”培养性质的“3+1”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该模式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前三年,以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培养为主,社会实践基地培养为辅,理论教学按照每年修订的教学大纲进行,有跟课程相关的集体实践跟随进行,头三年可以安排社会实践基地的技术人员走进学校,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动向,让学生自己对职业有个了解。并且可以根据各企业的情况增设企业选修课,学生为此能更有目的的去学习专业知识。

 

第二阶段,也就是最后一年,以用人单位培养为主,指导教师指导为辅,学生拥有双师指导,专业教育按照用人单位需求设定培养计划,一般用人单位以实训基地单位为主,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论文可以由用人单位选题或者到用人单位完成,以保证培养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企业制定专门的个性化培养计划,最终为企业输入精准人才,加大企业的主动性,深化校企联动效应。

 

3 改革与实施保证

 

首先,不断调整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比例构成表的设计,排除理论课中的上机与实验,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学时比近似3∶1,以交通运输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与检测诊断方向为例,2011年集中实践环节总学分63,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总学分为118.5,第二课堂(主要是科技创新)总学分4,实验、实践和上机学分10.625,实践学分比例占39.7%,现有的理论与实践比例近似2∶1,还需要整合公共、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课程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一定培养的基础上,社会实践对理论得到深化。

 

其次,更新教学理念,理解我们提倡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我们在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下,并非把理论和实践时间分割成两段,而是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加合要达到一年,以保证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到位,克服传统弊病。最后一年主要以企业的定岗培养为主,企业和学校要制定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社会实践安全进行。

 

再次,扩大和深入社会实践就业基地的建设。现阶段要深化实践就业基地的合作,要继续建立有信誉和保障的就业基地,保证学生对企业信任和放心,改善学生入职后的频繁跳槽的困惑现象。

 

我们在不断创新和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鹿山学院自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来,交通运输专业就业率不断攀升,加之专业本身的特色,2011届毕业生已达到100%的高就业率。

 

4 结语

 

高校教育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3+1”改革模式,不仅加深了学校、企业、学生的联动效应,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主动性,形成了独立学院的应用人才培养的自身特色,使得独立学院教育更具科学性与创新性。

篇9

关键词:实习模式;教学水平评估;生产实习;改革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指导生产实习的经验和体会,并结合近年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生产实习中的一些尝试性做法,就当前生产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市场经济形势下,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联系实习单位困难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接收本科生的生产实习,主要原因是:(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不再有接受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合资、外资企业由于管理、知识产权、安全等各种原因对学生实习一般都不太欢迎。(2)实习学生由于理论知识还不够巩固,实践经验不足,到企业后很难给企业帮上忙,反而会给企业带来不便。(3)高校实习经费紧张,付给企业的实习费过低。一些企业碍于以往和学校良好交往的关系上,往往象征性地接受少量学生,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不过,许多企业倒是愿意接收高职、高专及技校生的实习,原因是:(1)实习时间长,少则3~4个月,多则半年至一年,他们完全可作为学徒工上岗操作而给企业带来效益,企业通常给他们学徒工的待遇。(2)学生在校内的实习时间较多,到企业后易上手。然而,本科生由于教学计划的限制,很难做到这点。

2.教育资源相对紧缺

近几年,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学生数量从一个专业2~3个班增加到近十个班,这不仅导致了校内教育资源如师资、教室、实验条件的相对紧缺,还导致了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紧缺,各个院校大量的学生要涌入相对有限的实习单位,使这些企业承受不了。另外,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则增长缓慢,滞后于企业实习收费、物价等的增长速度,造成实习经费不足,并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质量,又进一步影响了实习单位的选择与联系。同时,师资相对缺乏,每个教师指导的实习学生比以往多了很多,教师的理论教学工作量很繁重,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实际操作、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在实习中难以很好地指导学生。

3.经济和就业压力的影响

生产实习的费用虽说是由学校负担,但学生的吃、住,有的还有交通费用还得由学生自己负担,尤其是在外地实习,花销更大。这种经济上的压力妨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生产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和第八学期初,正值是学生忙于找工作的时期,这必然牵扯学生的一部分精力,由于就业压力和对未来的较高预期,许多同学选择了专业不太对口的工作,这部分同学往往觉得本专业的生产实习对今后的工作作用不大,因而积极性不高。

二、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

1.抓住新机遇,精心遴选和培育校外实习基地

虽然新形势下,市场经济条件给寻找生产实习单位带来了困难,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机会,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把握与利用,应构建一种使企业、高校及学生三方通过生产实习都能受益的新的教学模式及相互关系。对于企业,往往希望通过生产实习等方式与高校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他们有以下几种目的:(1)希望借助高校在专业领域的影响提升企业的知名度。(2)借助高校科研、专业技术实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3)希望通过众多学生在企业实习,挑选双方都满意的学生。另外,从长远来看,学生将来都在同行业工作,能够让学生和本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4)希望到高校交流,扩大影响,发掘有用之才,同时也满足企业家的一种自我成就感。所以,并非企业完全不愿意接受生产实习的学生,关键是如何找准双方的接合点,使校企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在遴选校外基地时,首先应重视选择理想合作的企业法人,选择优秀的企业家是保证实习基地能较稳定地健康发展的基础。

经过遴选的校外实习基地应派社交能力强的教师保持经常的联系,同时加强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合作,高校可和企业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给企业培训技术骨干,同时,企业可选派优秀的技术人才给大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2.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探索多种实习模式

(1)校内实习为主校外实习为辅的实习模式。鉴于校外实习困难较多,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动手机会。而生产实习时间相对集中,生产单位在这段时间内的生产情况变化不大,很难保证学生能学习和了解到生产的全过程。按现行的教学计划,本科生专业方面的动手时间很少,生产实习和教学实共为5~6周,生产实习一般为3周左右。因此,有必要采取校外、校内相结合的办法,以校外实习基地的参观、讲解为辅,而以校内的工程实训为主。当然,虽然是以校外为辅,但校外这个过程是不能缺少的,否则生产实习就不完整。为达到良好的校内工程实训效果,应具备以下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校内工程实训应具有必备的实习设施。当前,随着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进行,各高校的投入都很大。以我校为例,这几年为迎接本科评估加大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试验、实习的基本设施有了很大改观,完全达到了本科评估的要求。实际上,也初步具备了进行一些校内实训的条件。

第二,校内实习应有明确的训练内容,保证训练带有目的性。应围绕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训练。也可以结合各种实际项目进行,如以下几点:①与科研项目结合。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均是一些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让学生参与其中,完成部分任务,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②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相结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是学生今后找工作,立足工作岗位,打开工作局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凭证。可结合考试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我校交通运输专业近两年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尝试了通过校外参观、学习为辅,校内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培训为主的实习方式,取得很好的实习效果,对比全部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98%的学生拿到了不同等级的技能证书。③和毕业设计相结合。毕业设计往往和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接近,而许多毕业设计的题目和生产结合十分紧密,可以带着毕业设计的问题进行实习,也可以在毕业设计中训练实践能力。在生产实习中,学生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工人、技术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工种实践直接接触,有利于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升华为毕业设计课题,有利于帮助实习单位解决一些技术问题。④和各种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相结合。我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学校为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设立了各种创新基地和基金,如各种专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这些基地以项目为支撑,都具有良好的专业设施,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有一定的活动经费,每年可接纳不少学生进行活动。另外,还有大学生自己申报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这些都相应配备了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篇10

【关键词】经济效益 高职院校

一、航海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笔者发现航海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航运公司、劳务外派公司、海事、港口管理和培训企事业单位以及航运有关的开发、生产等部门。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使航海事业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航运事业人才短缺情况日益显现。但是就目前的航海类高职类毕业生的就职意愿情况来看,在价值取向方面,很多学生更为注重自我发展,在就业过程中并未选择从事海事相关工作或不愿长期从事海事工作,造成毕业生就业意愿与社会需求形成了错位与脱节现象。

二、航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析报告――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例

天津海运职业学校成立于2006年,是天津市唯一一所航海技术类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学院通过国家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审核,获得船员教育与培训资格。

通过统计2013~2015年度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情况,笔者发现近几年该学校的毕业生总数量波动较小。表1 说明天津海运职业学院2013~2015年的就业率和签约率较为稳定,在校就读的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毕业后顺利就业,且80%以上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工作性质较为稳定。

笔者进一步对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的不同系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了调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2013~2015年度所有院系的毕业生就业率都超过90%,就业率较为稳定。

通过笔者进一步对该校教学方式的调查发现,在目前的严峻就业环境下,能够保持颇高的就业率主要是由于该校积极采取了校企联合的教学方式,该校在近年来与国内不少大型航运企业进行了积极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技能与个人能力的多维度综合能力协同发展。

三、航海类高职院校就业率问题及因素

(1)个人因素。就目前形势来看,航海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缺少长远的职业规划,在社会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当下大环境中,不少学生由于缺少成熟、理性的就业观,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在就职、求职过程中往往难以寻求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并且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重视程度较为欠缺,在就业过程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

(2)学校因素。就数据统计来看,航海专业的就业率较高,但在实际工作中,高职类学生在就业后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较差,不少学生在就业的1~2年内选择转行。究其根本原因,学校对于高职类院校学生的教育是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航海类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基础理论以及实际操作的协调培训方面有待更深一步的挖掘。

(3)社会因素。目前,我国航运事业正在稳步向前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就人才层次而言,更多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更高,专业技术更强的实用性海事人才。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非高学历人才不用的误区,认为招聘高学历人才对于企业而言收益更高,事实上企业对于高学历人才的消费能力往往较为有限,用人单位应尽可能实现人尽其才,实现人才的合理应用于消费。

四、航海类高职院校就业率问题对策

(1)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就业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高职类院校作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个人素质的单位,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整学科体系和专业结构,保证学生在走向社会,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并且尽可能做到学有所用。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的大方向,以就业为根本目的,在教学及实践过程中秉承“就业为本”的方针,把握航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

(2)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统一规范。航海类高职院校的就业多数面对海事类企事业单位,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就业指导是将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重要桥梁。通过就业讲座、就业指导培训,使毕业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就业趋势,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对就业态势的错误预估而导致难以实现就业等现象。同时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在学生进入职场后更快更好的明确自身的权利、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