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经济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经济与管理

篇1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理论性非常强,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根据国际经济学课程特点,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economics)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国际间资本、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和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和大多数经济学科分支一样,国际经济学也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延续和应用,可以说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研究各国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科分支。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也得以迅速发展,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国际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系统的计划过程。它是教学活动中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通常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许多教师很注重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但对于上课前对课堂上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却很少花精力。这种做法的后果往往是课堂上氛围比较沉闷,教学缺乏生动性。尤其对于国际经济学这样一门经济学理论课程,课程本身理论性非常强,存在大量图形与公式,内容较为枯燥,如果不做好教学的设计,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究竟如何才能做好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结合几年来的教学体会,笔者感到,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节奏的变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有关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理论课程,教材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理论推导,但是一堂课下来,如果内容一直是枯燥的图形分析和理论的推导,极易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节奏的变换。教学内容也如同一首乐曲一般,有节奏上的不同,数学计算、图形分析、理论推导等这些枯燥严肃的内容,就是沉重徐缓的乐章,节奏缓慢;时事评论、案例分析等轻松内容,就相当于一首首节奏轻快的歌,在节奏缓慢的乐章当中不时地穿插几首轻快活泼的插曲,立刻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不会因为内容的枯燥而失去注意力,产生疲劳的感觉,教师也相对要轻松。比如,在讲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部分,即包括罗伯津斯基定理、贫困化增长、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等理论内容,需要讲解大量的图形,如果自始至终,一个图形接着一个图形地分析,教师讲得再生动,由于内容沉闷,学生也很容易疲劳,但是,如果节奏不时变换一下,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如下设计:首先以一个轻松话题入手,联系到这次课的内容,然后再详细介绍罗伯津斯基定理,讲完定理后,适时地穿插生动的案例,变换一下节奏,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再接着讲解贫困化增长,之后结合某一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分析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并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这样,尽管理论性很强,但是由于节奏的不断变化,整个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往往不容易走神,效果自然就好。

2注重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抓住学生注意力

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20分种不到。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决定,每一次课的课时最少也要2~3个课时,也就是80-120分钟,从一节课来看,也有4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理论内容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也相对比较困难。本人总结自身教学经验,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中要保证每一节课当中的每一部分内容的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每一次课既是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同时讲台也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设计就如同一场表演的编排,节目能不能引人入胜,每一阶段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节目的编排是关键一环,有悬念的节目才能让观众欲罢不能。因此每一次课是否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适时制造一些悬念,制作一些“陷阱”,让学生主动往里跳,这样学生兴趣提上来,自然注意力集中,而且还能同时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好这些悬念呢?我们必须试着站在学生角度来感受,就像一场表演要考虑到观众感受一样。同样以上面提到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讲课之前,学生要进入状态往往有个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快进入听课状态,了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先在讲课前,向学生提问什么是“荷兰病”,当然,如果没有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可能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是“荷兰病”,该名词必然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与疑问,这时,教师可以先大概把“荷兰病”的现象说一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荷兰病’?”学生必然会急于知晓,此时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在本次课程的内容中寻找答案,讲解完罗伯津斯基定理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荷兰病”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反过来思考这一问题,既可引起学生兴趣,注意力自然集中,无形中又能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篇2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品出口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必然面临国际化竞争。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揭示我国农业及农民的现实问题,按照比较原则提出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对于今后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贸易结构的调整,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现状

(一)我国农产品竞争的优势

1、中国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据世界总劳动力的25%。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提供低成本、充裕的劳动力供给。

2、我国农业资源具有多样性。中国跨越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种多样,能够生产各类农产品,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

3、我国出口商品产量占优势。

4、我国的农业市场区位占有优势。如今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有成长潜力的市场。由于中国对亚洲市场出口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适宜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高价值农产品出口,有利于发挥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二)我国农产品竞争的劣势

1、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商品种类单一。出口商品种类单一是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农产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的羁绊之一。我国农产品优势品种丰富,但是真正成为出口重点的仅有一些鱼类等一些海产品以及肉类等其他畜牧业产品。而在某些种类上,如大豆、棉花等一些农作物,则需进口以补充所需。很多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谷物等并没有很好的打入国际市场。这样不但没有能够充分理由自身优势获得最大利润,也不利于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品牌从而进一步取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2、出口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出口无序。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对国际贸易的认知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一些贸易的不良状况,最直接的就是通过价格扭曲,出口商盲目竞争、自相压价导致我国出口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从而使我国多数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而从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以低价竞争的方式占领市场,在段时间内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长期贸易选择有很大的危害。首先,这样做势必会遭到国际反秦晓组织和各国贸易壁垒的打击而蒙受损失,同时,过低的价格会给各国消费者一种质量不高,产品不好的心理暗示,从而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给今后的贸易发展埋下一个不好的伏笔。

3、缺乏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我国部分农产品具有较好的国际竞争力,如畜禽类产品、水产品等。但是从出口额上来看,除了蔬菜略有增加,其他农产品的出口额不进反退。

4、屡遭反倾销。

5、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制,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无形中对我国的出口对象进行了限制。近些年来,为了削弱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不仅设置了技术壁垒,而且技术壁垒的指标也越来越高,从而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阻力也相应增大。

二、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一)发展中国大型的农业跨国经营企业。

世界农业国际化的发展,呈现大型农业跨国企业垄断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趋势,尽管国有企业是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注意,但国际跨国粮商对中国的大豆等产业的上下游产业的控制不断加大,中国农产品市场面临极大的挑战。我国还需调整农产品的国际经营策略,积极培育农产品贸易的主体,发展国内大型农业跨国企业,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目前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存在着管理机构繁多,只能高度分散,部门分割严重等诸多问题,造成了生产、流通、加工和贸易的严重脱节,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需要,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合理有效发挥。在农业投资方向、农业科研管理、农业产品质量控制、农产品产销包括内贸外贸协调等等方面,都有一些突出表现。因此改革农业的管理体制成为对加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重要原因。

(三)打造农产品国际品牌

品牌形象是贸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普通消费者都知道,同样种类的类似商品也许其本身质量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名牌产品的价格往往要高的多,起销量和利润也要远远高于其他无品牌产品。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品牌效应。品牌效应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企业集团在长期良性竞争中慢慢树立的。品牌一旦形成并深入人心,就传达了一种高品质的信号,吸引消费者,同时当然也会吸引进口商。

(四)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

在我国现有农业体系下,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无疑是最具有优势的要素。在此条件下,我们要寻求更深远的发展,就必须再进一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比如,一些水果、蔬菜、花卉等产品。这样可以推广我国农产品贸易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篇3

关键词:国际储备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4-0006-06

人民币跨境流动并成为国际货币将是不可逆转的进程,该进程将对国际金融秩序以及国内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但是该过程并非平坦大道,若相关政策发生偏差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 金融的巨大波动。因此借鉴包括美元、欧元以及日元在内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跨境流动的经验及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洞见人民币跨境流动进程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 美元跨境流动进程与跨境流动风险管理经验

(一)美元跨境流动发展进程总体回顾

美元的跨境流动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 在这个阶段,美元逐步成为重要的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20世纪初,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提升,美元开始挑战英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支柱的地位,通过构建“美元集团”、 向一战和二战交战国提供投资和贷款等手段,美元跨境流出规模逐步扩大,逐渐成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但是在该阶段,英镑仍然是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则主要由英镑和黄金承担。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40~70年代。在这一阶段,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 主要的投资货币以及重要的储备货币。二战后,各国协商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黄金仍承担国际储备功能。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由美国在战后推动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支持下,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 ① 使美元成为欧洲和东南亚主要的结算货币。 这一阶段美元输出和回流的机制是通过资本项目的输出实现的, 同时通过经常项目的盈余实现美国商品的输出和美元的回流, 并通过国际收支盈余维护对美元的信心和币值稳定。 这样的体系为实现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1948~1957年,主要经济体国家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 各国劳动生产率发展的不平衡和美国国内应对战争开支而实施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使美国的贸易盈余下降、资本输出增加,再加上欧洲美元市场的出现使得境外美元流通量规模不断扩大。这一方面提高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和投资货币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降低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信誉,最终导致了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至今, 美元是主要的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 主要的境外投资货币和主要的储备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主要的储备货币。同时,美国取消了美元跨境流动的限制性政策, 采取一系列为美元出入境流动提供便利的措施。在这一阶段,美元输出和回流的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 主要采取经常项目作为美元跨境流出渠道, 同时通过资本项目来回流美元并维持美元的动态稳定。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通过“石油美元” 回流,80年代主要是通过日美之间的利率差促使日本的贸易盈余大量回流美国,90年代后则是吸引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的贸易盈余回流。

(二)美元跨境流动各阶段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20世纪40~70年代, 美元跨境流动的风险主要是汇率不稳定风险。 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的,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但美元的国际供给将不及需求;如果美国放任国际收支逆差, 不断积累的境外美元将远远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 使得美元的兑换性难于维系,“特里芬难题” 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无法长期维系。这一时期,为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制度的稳定,美国采取了资本流动管制和国际合作的政策。60年代中后期境外美元流通量大增,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导致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双挂钩”体系出现不稳定。为维护美元稳定,美国实施了资本流动管制。 主要措施包括开征利息平衡税、 推出对外贷款限制方案以及对美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行强制性管制等。 为降低汇率波动,美国和主要经济体国家也开展了国际合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主要措施包括签订共同干预外汇市场的互惠信贷以及发行鲁萨债券等。

2.20世纪70年代至今, 美元跨境流动的风险主要包括汇率周期性波动风险, 宏观经济管理风险和金融不稳定风险。(1)汇率周期性波动风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进入浮动汇率体系之后,美元跨境流动导致的汇率波动更为频繁。 美元贬值可降低贸易赤字但减少了美元供给, 美元供给的减少则可能引发货币危机,迫使美元升值;美元升值则会增加贸易赤字因而增加美元供给,结果迫使美元贬值。因此美元呈现出周期性的升值和贬值, 而这种周期性不平衡如果和内部不平衡及外部冲击重叠, 则会加剧经济波动。(2) 宏观经济管理风险。20世纪70年代后,美元的输出和流回机制转变成为贸易项目赤字输出美元和资本项目盈余回流美元的组合, 这种模式保持了美元的相关稳定、 降低了美元被抛弃的风险,但易导致宏观经济风险。 美国债务扩张不受约束则会引致通货膨胀。美国使用美元购买外国商品,然后这部分美元会通过购买金融资产方式回流美国, 并继续被用于购买外国商品, 只要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 美国就可以凭借美元的流动不断获得商品流入和货币流入。 这样的循环过程是建立在对美国债务和出口国的生产能力的隐形约束基础之上的。如果美国无约束地扩大内债,将会导致贸易赤字进一步扩大,若超过了出口国的潜在生产能力,则最终会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3) 金融不稳定风险。通过资本项目回流的美元最终又会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美国成为了资本的“批发市场”。这些资本会寻求更高的收益而在全球配置, 这一过程将会导致美国国内以及全球金融体系不稳定。比如货币“错配”带来的组合投资逆转引发了拉美以及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同样,美国20世纪90年代因生产率的提高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美元资本回流间接导致2007年至今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这一时期美国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美元本位制,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构建美元-石油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和干预外汇市场等。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签订了一系列协议, 使美元作为石油出口惟一的定价货币。 石油交易成为美元重要的吸收池, 维护了美元与石油挂钩的交易计价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垄断地位。 同时美国和主要经济体国家加强国际合作, 扩大互惠信贷规模, 并且干预外汇市场。为维护美元币值的稳定,避免货币危机,美国多次单独或者联合干预了外汇市场。80年代,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先后签订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对外汇市场进行联合干预维护美元币值稳定。 但是由于一国信用货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无法完全克服“特里芬两难”,因此该货币汇率必然会周期性地波动, 产生货币周期性地跨境输出和回流,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导致金融不稳定,美国多次通过转嫁的方式将这些风险转移出去, 但却无法完全根除系统性的不稳定。

二、 欧元(德国马克)跨境流动进程与跨境流动风险管理经验

(一)欧元(德国马克)跨境流动发展进程回顾

欧元(德国马克)的跨境流动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 德国马克是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之一。60年代以后,由于德国制造业生产率和出口迅速上升, 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德国马克币值的稳定, 马克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的提高, 成为德国进出口贸易中主要的结算货币。但在60~80年代,德国政府一直试图限制德国马克的跨境流动。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末,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重要的国际投资货币和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德国加快了金融市场建设,并且逐步放宽了境外德国马克进入德国金融市场的管制。德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管制措施的逐步取消, 降低了资金供需双方进出市场的成本, 为境外马克提供了价值储藏、投资增值的场所,提高了国外居民对马克的持有意愿,满足了国际社会对马克的需求,使德国马克稳步成为国际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 不断扩大跨境流动规模。

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 欧元取代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结算货币、 国际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欧元取代德国马克后通过增加国际贸易中欧元结算的比重、 增强欧元的国际投资货币的地位、 完善欧洲金融市场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欧元的跨境流通范围和规模。

(二)欧元(德国马克)跨境流动各阶段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德国马克跨境流动引致的主要风险是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这一时期,马克对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而德国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导致真实汇率不断提高, 低估的汇率加大了汇率升值预期,而投资机会的存在也使得马克回流。回流的马克加大了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这一时期,为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稳定, 同时防范通货膨胀,德国采取的措施是限制德国马克的跨境流动,降低汇率升值预期, 主要措施包括资本管制和调整汇率平价。德国对资本流动进行的是选择性管制,即对资本流入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政策, 但对资本流出管理则较为宽松, 同时根据贸易收支情况灵活调整政策执行力度。德国还择机主动调整汇率平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德国马克共主动升值三次。

2.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 德国马克跨境流动引致的主要风险包括金融稳定风险和经济衰退风险。一是金融稳定风险。德国马克流出境外后,由于境外马克资产的增加不受国内准备金要求的限制,货币需求难以预测,央行控制货币扩张的难度加大。如果国内金融机构因投资境外新的、高风险马克资产而遭受较大损失,央行还需进行救助,这降低了德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二是经济衰退风险。外部冲击,比如石油价格冲击易导致经济滞涨。德国把治理通货膨胀放到了首位, 但降低货币增长速度导致了经济衰退, 境内马克流向采取经济刺激政策的国家,导致汇率贬值,反过来又提高了包括石油在内的原材料价格, 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难度。 这一时期, 德国为抵御风险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维护独立稳定的货币政策、汇率主动渐进升值、鼓励资本输出、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和推进区域货币合作。(1)维护独立稳定的货币政策。 德国央行将维护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 对货币信贷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即使在经济衰退期,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也未见大幅提高。(2)汇率主动渐进升值。德国货币当局实施资本自由流动下的浮动汇率制度, 对汇率波动基本不干预。因此在贸易顺差的推动下,德国马克长期渐进升值。汇率主动渐进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德国经济增长速度, 但是有效防止了因汇率高估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和结构失衡。(3)有效管理国际收支, 鼓励资本输出, 实现资金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德国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对外投资。 因此德国贸易顺差流入和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和储备账户的流出组合使德国国际收支基本保持平衡,降低了汇率升值预期。(4)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德国可使用独立的货币政策维护国内经济稳定, 因此逐步放松了资本流动管制,并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建设,掌握了本国国债、货币、股指期货等产品的市场主动权,同时加快全球扩张的步伐。(5) 推进区域货币合作。欧洲区域内货币联动机制的建立使得德国马克汇率较少受到投机资本的冲击, 因为欧洲货币联动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把对马克升值的投机资本转移到了那些货币联动机制中相对较弱的货币身上。

3.21世纪初至今, 欧元跨境流动的主要风险是欧元区发展不平衡及内在制度缺陷引致的欧元危机。欧元区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欧元区国家与德、法这样的核心国家相比,劳动生产率偏低,是核心国家传统的出口市场。 从核心国流入的欧元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 也推高了这些国家的工资和物价水平, 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竞争力。 但这些国家收入下降显然不符合德国利益, 德国银行便会出借资金给国家以确保这些出口市场的吸收, 因此资本输出循环逐渐形成欧元区内部的经济不平衡。 当国家负债规模脱离了其经济基本面,违约风险就会骤然增大,欧元区经济的不平衡便以债务危机的形式爆发, 并最终于2009年引发欧元危机。 目前为缓解欧元货币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稳定基金, 干预汇率市场、 启动紧急货币互换机制和推动欧元区经济改革方案等。

三、 日元跨境流动进程与跨境流动风险管理经验

(一)日元跨境流动发展进程总体回顾

日元的跨境流动发展也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后期,日元成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之一, 部分国家将日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国后,在国际商品和外汇交易中开始使用日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货币转向浮动汇率,日元大幅升值,同时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日元成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之一,同时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国家将日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之一。 但日本政府担心对外收支恶化和日元汇率急剧波动可能引起经济动荡,所以对日元的跨境流动持消极态度。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日元成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 国际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之一。这一阶段在国内外的压力下,日本通过放宽资本流动管制、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等方式促进日元国际化,从而促进了日元跨境流动规模。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日元作为国际计价和结算货币、 国际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逐步下降。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以及日元汇率大幅波动,对日元跨境流动产生了消极影响,日元的跨境流动出现逆转趋势: 日元作为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比例在日本的进出口贸易中下降; 欧洲日元市场的份额也逐步下降。

(二)日元跨境流动各阶段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 在20世纪60~70年代后期,日元跨境流动引致的主要经济风险是通货膨胀压力。与德国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日本需要承担起维护汇率稳定的责任。由于战后日本生产率不断提高,真实汇率不断提高, 而日本出于追求贸易盈余的目的未对汇率平价进行调整,汇率升值预期使得境外日元回流,产生了通货膨胀压力, 日本为维护汇率稳定而购买美元的干预措施也加重了通胀压力。这一时期,为防范日元跨境流动风险,日本采取了外汇管制措施,早在1949年12月,日本就颁布了《外汇和外贸管制法》,总的原则就是限制或是禁止外汇交易, 只对特定交易予以授权允许。 日本对资本流动长期采取了较严格的管制措施。

2.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 日元跨境流动引致的风险主要是资产泡沫风险。 随着日本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元的不断升值, 国外沉淀的日元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日元国际收支持续盈余产生日元升值预期,吸引资金回流,而日本对本国实体经济采取了保护政策使境外回流的资金不断流入其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结果导致了资产泡沫。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和为追求贸易顺差而采取的政策加剧了内部的不平衡。这一时期,日本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放宽资本管制、 执行宽松的经济政策等。 这些政策使日元跨境流动成本大幅下降,流动性大幅上升,一方面大量资金流向海外购买海外资产,造成日本产业真空;另一方面吸引大量境内外日元通过“羊群效应”涌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导致了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的破灭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

3.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日元跨境流动风险主要是日元境外流通规模不断缩小的风险。1995年之后, 日本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货币贬值的政策刺激经济走出萧条, 日元汇率暴跌并且波动加剧。日元汇率的这种大幅波动,加大了交易成本, 给日元结算和各国持有的日元资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导致了日元作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规模的下降,跨境流动规模不断缩小。这一时期,为阻止日元跨境流动规模下降的局面,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为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 推动日元国际化。1997年初,日本政府明确把金融改革纳入整个经济、社会总体改革方案之中,这次改革目的是通过加大日本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以吸引更多非居民持有日元资产。

四、 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管理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一)降低货币跨境流动风险需控制货币跨境流动节奏,设计合理的开放顺序

从历史来看, 一国货币的跨境流动往往先于其资本账户开放, 也就是说并非必须等到资本账户开放后才可以进行货币的跨境流动。 但是在货币的跨境流动、 汇率制度转换和资本账户开放之间存在着科学顺序。如果制度调整安排合理得当,则制度之间将会相互促进;反之,则会引发经济和金融风险。 在采取固定或盯住汇率制度时放松资本管制就极易引致外部资本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则为一较典型的案例。

德国的顺序是先放开经常账户, 德国马克自然成为跨境结算货币,接着放宽资本的流出,马克成为境外借贷货币, 然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转换成为浮动汇率制度后才完全放开资本账户,允许境外马克投资境内金融市场,使马克成为国家投资和储备货币。 日本的顺序则是先放开经常账户,使日元成为跨境结算货币,接着从固定汇率制度转换成为浮动汇率制度, 然后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日元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在此过程中,两国的区别在于汇率制度转换前, 德国就部分放松了资本流动的管制, 而日本在汇率制度转换后才放松资本管制。从实际效果来看,日元的汇率波动风险比德国马克更大。

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流动、 汇率制度转换和资本账户开放改革也必须保持合理顺序。 中国已经放开了经常账户, 目前实行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盯住汇率制度,正在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由于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存在, 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 但是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决定人民币只能采取渐进升值的方式, 在此过程中必须加强资本流入管制,合理引导资金流入,同时放宽资本流出管制并促进资本流出。 为缓解流出的人民币回流国内金融市场,冲击内部平衡,可发展与境内市场隔绝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并促进人民币成为国际借贷货币, 然后在离岸金融市场形成人民币汇率并与国内外汇市场的汇率逐步接轨。当然,前提条件是要迅速发展国内的外汇市场、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直到人民币汇率能够真正市场形成后,国内金融市场具有足够广度和深度后才可完全放开资本项目。

(二)货币的有序跨境流动必须以合理规模和结构的进出口贸易为基础

一般而言,作为跨境流通的货币必须具有可“流通性”和可“获得性”。所谓“流通性”就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可以作为支付手段被接受而不发生障碍。要维持流通性,则该国的经济规模必须足够大且其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有一定比重。“获得性” 表示其他国家能方便地获得该国的货币。为了保持获得性,就必须有一个稳定供应该国货币的渠道。可“流通性”和可“获得性”要求一国的经济规模必须足够大、 其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有一定比重,同时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又要求该国货币的发行不能过分泛滥, 而且还存在吸收该国货币回流的渠道。

从主要货币跨境流动进程来看, 货币跨境流动需先后经历贸易结算货币、境外借贷和投资货币、国际投资和储备货币三个阶段,对可“流通性”和可“获得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成为稳健的贸易结算货币是有效降低货币跨境流动过程中的风险, 增强其稳健性的基础, 这就要求一国必须具备规模巨大、 结构良好的进出口贸易。 贸易规模大,货币跨境流动才有扩大规模的可能性, 同时合理的贸易结构也是实现货币跨境稳健流动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贸易结构包括合理的贸易依存度, 合理的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合理的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等等。日元主要用于进口大宗商品原材料, 而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结算, 所以日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发展迟缓于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相对于结算货币而言,储备货币的流动量是不稳定的。 因此20世纪90年代日元汇率波动频繁时, 日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迅速下降,日元跨境流动规模缩小,并加剧了日元汇率的波动。 合理的贸易结构其核心是结算定价权问题,所以人民币要成为稳健的贸易结算货币, 必须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通过资本输出协助发展中国家从出口原材料向出口初级产品转变,从而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提升, 提高产品的非替代性和专属性, 最终不断扩大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量。

(三)保持国际收支结构合理是防范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的前提

一般而言,一国国际收支盈余时,货币就会面临升值压力,反之则相反。因此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减少汇率波动性风险的重要途径。 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力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 其贸易赤字或盈余则通过资本项目输出来调节, 这促进了德国马克跨境流动的稳健增长并维持了德国马克汇率的动态平衡。 而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仍然保留资本管制,尽管其资本输出进程也在加速,但是总体而言其国际收支大部分年份均为盈余, 因此对境外日元的投放速度慢于对境外日元的回收速度,一方面加大了日元的汇率波动性, 另一方面又减少了境外日元的规模。

由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存在, 中国会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真实汇率持续走高的情景, 在汇率低估而资本无法有效输出的情况下, 实现外部平衡的难度加大。即使要渐进可控地调整汇率平价,其难度也会随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量而增加。 所以在实现汇率的市场化之前, 必须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其重要前提就是加大资本输出,并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量的不断提高在资本输出中不断加大人民币资本输出量。但是在官方信贷输出、个人直接投资输出以及个人证券投资输出之间还存在一个顺序问题。 由于个人直接投资输出会导致产业转移至低成本国家, 这对正在进行二元结构转型的中国来说是不利的。因为这一方面会提高中国的失业率,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尚不能规模化发展时会导致产业空洞化。 因此官方的信贷或对外援助要先于个人直接投资,通过官方信贷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在投资于资源产业的直接投资可以先行,而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应随着中国劳动人口和劳动成本的变化而逐步放行。 个人证券投资则可先不断扩大QDII份额,再扩大境外证券投资中介,最后实现个人完全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

(四)有深度、广度的离岸金融市场是防范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的防火墙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一国货币成为结算货币之后以及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之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 从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历史经验看, 离岸金融市场能够促进一国货币境外流动和沉淀量;(2) 离岸金融市场能够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吸收境外流通的一国货币,避免其无序回流;(3)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一国货币从结算货币发展成为境外借贷货币和投资货币;(4)离岸金融市场能够促进一国放松金融管制。

对于中国而言,首先,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在国内金融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提供一个防火墙, 避免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及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其次,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形成有效的汇率市场发现机制, 从而形成市场化的汇率水平为境内汇率提供参考, 从而最终使境内汇率达到科学合理的水平,并最终实现完全由市场定价。

(五)有深度、广度的国内金融市场是防范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的减震器

一国货币欲成为国际化货币, 必须提供货币的回流机制, 使非居民持有的该国货币能够实现保值、增值,从而成为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使货币流动更为稳健,并增强一国对货币危机的干预能力。这一回流机制通常由境内的金融市场来承担, 通过购入以该国货币标价的金融资产, 非居民一方面可以保持流动性,一方面可以获得收益。在境外资金流动剧烈时, 一国可以通过调整金融市场收益率来减缓资金流动,同时一个足够大的、监管良好的金融市场能够吸收境外资金流动, 避免由羊群效应等所引致的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

从金融市场建设顺序的国际经验来看应是:(1) 应当加快发展货币市场, 增加货币市场投资工具,提高宏观经济政策传导的灵敏性。(2)需要发展债券市场。 一是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人民币标价的债券,也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境外流通。二是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能够确定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收益率体系, 以便于加强调控。但是国债需要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否则容易引发对一国货币的攻击并引发货币危机。(3)需发展股票市场。 发展股票市场需要加快制度建设和扩容速度,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否则境外投资人民币的冲击有可能引发资产泡沫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4)在此基础上发展衍生品市场,增强对金融工具的定价权。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还要推进熊猫债券市场和国际板股票市场建设, 以加快区域间经济融合、改善国际收支、舒缓汇率压力并调节流动性。

(六)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是防范货币跨境流动系统性风险的基础手段

一国信用货币成为国际货币, 必然面临其发挥结算功能的数量增长要求和发挥价值储藏功能的数量稳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特里芬难题”的延续。作为结算货币,随着贸易结算规模的不断扩大,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越来越多, 但是一国货币发挥价值储藏功能则要求流通量稳定, 货币量的增加将会增加人们对货币币值稳定的担忧并最终引发抛售导致货币贬值。因此一国信用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必然存在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周期性波动: 一国需要通过国际收支赤字向市场供应本国货币, 当国际市场沉淀的一国货币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爆发货币信心危机,导致货币贬值;货币贬值会改善一国国际收支,使之出现盈余,而盈余又减少了国际市场沉淀的货币,对该货币的需求上升会推动货币升值。

因此一国货币若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做到:(1)必须实现国内和国外经济部门间的平衡, 否则贸易部门的周期性波动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2)应当尽量减少对正常汇率波动和国际收支波动的干预,否则反而会加剧汇率波动。 如果与其他经济冲击相重叠,则会加大经济波动。这种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予以缓解:第一种是美国方式,通过创造对美元的需求来缓解货币危机, 比如将美元与大宗商品交易相关联, 并通过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来吸收相对过剩的美元。第二种方式可称为欧洲方式,即通过推动经济一体化来稳定吸收中心国家的货币。(3)为防范货币跨境流动的系统性风险, 需要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经济政策间的协调。 德国长期坚持以控制通货膨胀为核心目标,基本不干预汇率波动,必要时以放弃就业和贸易收支平衡目标为代价, 而日本则以维护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盈余为目标,其货币政策则配合其汇率政策使用, 结果其政策组合在强制性实现国际收支盈余的同时加剧了内部不平衡。

(七)货币跨境流动的风险涉及多个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进行统一协调

货币跨境流动风险的管理涉及到宏观金融政策、金融监管政策、贸易政策、国际金融协调合作等等,范围广、面临情况复杂多变,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多个宏观经济部门共同协作。 由于货币跨境流动风险主要集中在宏观金融领域, 所以适宜发起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货币的跨境流动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I・麦金农,(日)大野健一. 美元与日元――化解美日两国的经济冲突[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

[2](美)福克纳. 美国经济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美)特里芬. 黄金与美元危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罗纳德・ I・麦金农. 经济市场化的顺序[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5](美)P・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6](美)蒙代尔. 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六卷)[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Goldman Sachs European Economics Group. The Euro at Ten: Performance and Challenges for the Next Decade 2008.

[8]Barry Eichengreen. Globalizing Capital,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9]Michael M. Hutchison and Frank Westermann. Japan’s Great Stagnation: Financial and Monetary Policy Lessons for Advanced Economies,The MIT Press,2006.

[10]Stiglitz,J. E.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W. W. Norton,New York and London,2002.

[11]Calvo,G. A. and Reinhart,C. M. (2002). Fear of float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7(2):379-408.

篇4

[关键词] 环境会计 可行性 必要性 建议

一、环境会计的产生及其背景

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各国环境与发展实践的共同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以不对后代人的满足构成危协的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限制调整人类的各种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解决各种环境问题,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环境资源可以承受的基础上,并促使其充分持久地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环境问题产生于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环境问题解决与发展,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和可持续问题的提出,应如何解决好环境与经济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呢?

2.企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时就要和资源环境及服务对象发生关系。企业行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的好,就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企业是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对象。企业行为对国家的经济,社会活动影响很大,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的主要执行者,比如各项经济指标的发展、改善环境质量等多方面的任务均需企业来执行。

3.环境会计的产生

鉴于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解决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会计理论界也将此列入了研究的范畴,导致了环境会计的产生。环境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二、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1.建立环境会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首先以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为前提,制定适当的发展步骤,以使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资源环境和生态,准确核算相应的投入与产出,要求人们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并融合到会计核算体系中。建立和推行环境会计管理,能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地注意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我国企业应通过提高生产效益,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来谋求经济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2.建立环境会计是我国目前环境资源现状的要求

空气、水、土地及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是我们及子孙后代所共有的“特定资产”。这些“特定资产”有的不可以更新,有的虽然可以更新,但要付出巨大代价,所以资源总是有限的希缺的。我国最近三十年来加快了发展的步伐,由于相关措施不到位,导致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肆意排放污水废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何合理高效利用有限资源,认真治理污染已迫在眉睫。环境会计作为企业系统的组成部分,理应在环境开发、利用和平衡及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建立环境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企业不仅面临国内的竞争环境,而且必须接受世界经济环境的挑战。从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来看,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社会环境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污染的日益严重,企业的环境成本、费用与日俱增,产品定价不能不考虑环境影响,投资决策中纳入环境因素已势在必行。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来看,如果企业考虑了环境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对自身的发展行为已做了规范,那么在将来便不会因环境成本、费用大增而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

4.建立环境会计可以树立企业新形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借助环境会计对所投入的环保成本及预计产生的环境效益、环境绩效进行披露,从而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社会公众通过了解企业对环境的表现,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会做出恰当的定位,并参与企业的管理。

5.建立环境会计能给各方面提供环境会计信息

政府和法律部门可通过环境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情况,并通过制定环境政策和法律规范加强宏观管理和控制。企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衡量自己对社会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实施正确的环境措施。投资者和债权人可利用这些信息评价环境措施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盈利前景做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6.建立环境会计是企业走向国际的需要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环境保护也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因此环境会计也是国际化会计。许多发达国家对环保相当重视,但是我们重视的不够。传统会计核算的方法未将环境资源列入资产核算,企业对“自然资本”忽视不计,造成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虚增利润。环境会计通过把企业利用的社会资源成本加入产品成本中,能较准确的核算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对外资企业加强环境会计核算更可以防止资本的外流。因此企业要适应国际形势,增强竞争力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从而更充分地参与国际竞争。

三、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可行性

1.在我国建立环境会计虽然有许多困难但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在对企业家环境观念及环境管理做的问卷调查中,可持续发展观念已基本上得到多数企业家的认同。对于是否认为环境问题很突出的回答中,大多数企业并未充分认识到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关于公司是否具有环境管理目标或政策,大多数企业回答是肯定的。关于环境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多数企业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的。这说明环境管理工作在企业是有一定基础的,而且受到高层管理人士的重视。

2.环境会计和诸多学科在内容与研究领域上是交叉渗透的

环境会计是环境学与会计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应用学科,它主要运用会计学和环境学的理论和方法,辅之以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协调。它的具体应用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各方面,不仅直接与会计学、环境学相关,更与数学、经济学、生物学、技术科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在内容与研究领域上交叉渗透,从而产生多元化的理论方法体系。而这些相关学科在我国发展得已比较成熟,能够适应建立环境会计需要。

3.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相辅相成、相互联系

环境会计将承袭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近几年来我国会计的基础规范工作逐渐完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更能反映新经济形势下的会计特点,这一切将为建立环境会计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在建立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一些工作量,能够更好地构建环境会计体系。

4.环境会计的建立得到政府的支持

虽然我国对环境会计的认识和研究都比较晚,但政府认识到这个问题后,立即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为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广阔平台。

四、促进我国建立及实施环境会计的建议

为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和结构的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应组建绿色会计机构;进行绿色会计的试点工作;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应要求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同时,实行环境税收制度,加大环境征税力度;要做好推行环境会计的制度准备工作;实施对环境会计的审计;加强对环境会计宣传教育;实行绿色会计奖惩制度;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应建立环境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企业应逐步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布水平。此外,政府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完善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健全会计制度,将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要保护,企业要发展。环境会计的实施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势在必行。环境会计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重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势,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王茜:关于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经济师,2005.1

[2]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

篇5

随着经济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为了稳固各个国家的金融经济环境,国际金融组织开始对各国实施金融监管,当然可想而知国际金融监管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国际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监管对象具有广泛性,这种种因素制约了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的顺利运行。

一、当今国际金融监管的意义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国际之间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国际经济监管的主要组成是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对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金融监管的主体有所不同,可以将金融监管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金融监管在广义金融监管范围内。狭义的金融监管主要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当今国际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控制,而广义的金融监管不仅包括狭义金融监管的内容,还需要对金融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与稽查,另外还要对同行业的自律性自主及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监管,其监管范围较大。

整个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无疑会存在着差异不同,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是各种各样的,所以这就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很多挑战,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必须展开全面普及的金融监管力度,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协调好各国经济的来往和利益往来,积极交流新思想和新问题。

由于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中不受任何一个国家货币的约束,其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强化各国之间的金融监管与协调,不然的话,一旦出现金融问题,极易导致国际金融危机或者金融动荡,从而造成整个国际金融环境不稳定的状况,基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性与威胁性,应对国际金融环境进行严格监管,金融监管机构及工作人员积极面对金融问题,不断优化当今国际金融环境,从而促进各国金融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说国际金融监管是提高国际综合实力,带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金融监管国际化趋势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的未来发展也逐渐趋向于全球化,这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这把双刃剑的存在对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发展既有着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从积极角度来看,金融监管趋于全球化,能够提高各个国家的生产力,确保资金的稳定流通,提高资金利用率,对国际投资及贸易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施的好能够快速推动金融产品的大力开发,促使金融产品不断在实践中得以创新。并且合理的金融监管可以使各国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为各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提供国际化平台,从而不断完善与健全各国金融体制,强化各个国家的金融业务交流。从消极角度来看,实施国际金融监管,加大了各国金融政策自主性的难度,从而使各个国家的金融经济安全面临一定的挑战与风险。比如在金融监管工作中发现有些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活动中没有认清自身所处的金融经济环境及本国国情,从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且不符合本国国情的金融政策,有些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开放时间过早,且对金融经济管制较为放松,这样会导致金融经济发展不稳定等状况,增大了泡沫经济的成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当下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也是如此,不断的出现各种问题和难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制约着国际金融监管的效益。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国际金融监管主体具有复杂性,之所以说其复杂是因为其在监管过程中牵涉到各个国家及地区所有的金融监管当局、金融监管机构及区域性、全球性金融组织。由此可见,需要进行监管的部门、人员及内容较多,从而给国际金融监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其次,国际金融监管对象具有广泛性,银行机构、非银行机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证券市场等都属于国际金融监管的范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断增多,其所产生的金融监管对象也随之增多,给金融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再者,国际金融监管在工作执行中易受利益制约,比如金融监管工作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涉及到某个国家的经济利益,那么就会遭到该国家的不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金融监管工作是无法正常开展的,因此在国际金融监管工作中要综合考虑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及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国际金融监管活动,在金融监管实践活动中不断优化国际金融环境,带动各个国家金融经济发展,提升各国综合实力。

三、当今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形式研究

世界是一个大环境,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在实施政策的提前环境、金融的制度、国际金融的监管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更加显著的差异性。正是这些不同造就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形式的多元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呈现,一种是规则性协调,另一种则是相机性协调。

针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以及金融的制度和方式的不同,有效的应用规则性协调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各国之间经济的差异性发展。以此来规范各个国家对外开放的金融政策,从而使各国之间在金融经济发展中建立良好互助的合作关系。利用该方式形成的合作关系目的性十分明确,且具有连续性。而相机性协调形式则是利用一些不明文规定,同时根据国际金融经济变化趋势及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状况,而后由国际金融监管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与各国协商的方式针对国际金融监管中存在的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中采用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灵活性与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合理改善国际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向国际金融监管的目标迈进。

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必定存在着金融监管合作的多少问题,既合作频率,从此点出发的话国际金融监管被划分为经常性国际合作与临时性国际合作两个方面。

经常性国际合作主要是针对某个国家或者某一领域内存在的金融问题进行经常性的、不间断的监管合作,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时常会为了解决汇率问题,协调各国汇率平衡从而进行长期合作,这就属于经常性国际合作。临时性国际合作则是针对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在金融经济发展中突然发生的问题,临时组织成员对其做出政策性调整及改进,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有效解决本国金融存在的问题,使金融经济稳步发展。

国际金融监管又存在着区域性这一特性,基于此点出发的话国际金融监管被划分出了四个部分,第一个是国际监管的区域性协作,其次是国际金融的全球化协作,再次是国际金融的综合协作,最后一个是国际金融的专门性协作。

区域性国际监管合作主要是指不同金融监管主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共同进行的多边合作,比如说欧盟为了各成员国在经济金融方面的利益发起的合作就属于区域性国际金融合作。全球性国际金融合作主要是指不同金融监管主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金融监管合作,例如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及贸易组织所发起的多边金融经济合作。综合性国际合作是指各个国家涉及金融经济发展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比如各个国家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及金融等多个领域的相互交流。专门化金融监管合作主要指金融监管合作主体在某一特定金融领域内的交流合作,一般情况下这种合作形式常用于银行及投资方面。

四、当今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的双重作用

纵观当下国际金融监管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的管制可以看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作不仅给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时机,更是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新问题和很多需解决的矛盾。之所以说其带来挑战是因为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中,西方国家在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中易向发达国家倾斜,从而导致合作本身就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状态,这种合作不具备权威性,那么在金融监管合作中所制定的计划与目标也不易实现。其所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通过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方式,能够有效抑制全球性通货膨胀,稳定国际金融与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防范货币及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利于改善国际金融经济运作环境,大大提高了国际对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

篇6

【关键词】经济法;基本理论;本质;调整对象;体系;地位

一、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是国家为协调本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业、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即都必须对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负责,在对社会共同尽责的基础上处理和协调彼此关系。

(二)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各类矛盾丛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妥善协调好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经济法正是适应这种客观需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兼顾社会个体利益,通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来调整经济关系,对各类主体的利益进行平衡协调,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

现代市场经济所包含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及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关系朝着分化和综合两个方面发展。经济法正是反映了经济关系分化和综合两个方面发展要求,一方面,它通过具体的制度和规范,分别细致地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在总体上对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综合的调整。

(四)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法

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经济永恒的话题,经济法在它们的对立统一中产生和发展,并由此体现着经济法的本质和功能。可以这么说,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是经济法产生的根源,是经济法的本质和灵魂。

(五)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经济法不是只体现国家意志和利益、单纯干预和管理经济的公法,也不是只立足于个人本位、企业本位的私法,而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是独立于公法、私法之外的,并对二者进行平衡协调的―个新的部门法。

二、经济法的地位

经济法的地位,即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是指在整个法的体系中,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其重要性如何。

(一)从经济法的产生的角度分析

现代意义的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美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过度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垄断使市场产生了各种弊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开始加强对自由市场的干预,国家对自由市场干预的法一经济法应运而生。从经济法的产生过程,可见经济法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法既在微观领域又在宏观方面对经济进行规制和调控的特性,是其他法律部门不能取代的。

(二)从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

民法的主体平等、契约自由精神与市场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现代民法虽然强调公序良俗、社会公共利益,但它不能解决在公共竞争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整体及个体的低效率或无效率问题;而行政法对市场经济的调整只是仅仅以一种外在的力量发挥作用,对这一问题也无能为力。所以经济法的产生则成为必然,其独立的部门法地位已经得到当今整个法学界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具有一定的范围。我们不能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综合的,是各式各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具有区别性。经济法、民法各自调整不同部分的经济关系,但不能说经济法、民法可以对经济关系实行交叉调整。因为这种观点实际否定了经济法、民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进而否定经济法、民法独立的部门法地位。

(二)经济法调整的是特定经济关系

在国家干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在市场主体体系中,企业是最主要的主体。国家对于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等,不能管得太多、太严,但又不能撒手不管,而应进行必要的干预。

(2)市场管理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在市场体系中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必然存在竞争,而竞争会导致不正当竞争,甚至垄断。在市场本身又无力消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时,就需要国家干预,加强市场管理。

(3)宏观调控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宏观调控,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这有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的发展。

(4)社会保障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因市场本身的盲目性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国家出面进行干预,建立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四、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基于此,经济法的体系可采取如下结构:

(一)市场管理法。市场管理法是调整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于市场管理法,根据实践的需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二)企业组织管理法。企业组织管理法是调整在企业设立、变更、终止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于企业组织管理法,根据实践的需要,可以作进一步的划分。例如,可以划分为个人独资企业组织管理法、合伙企业组织管理法、公司企业组织管理法等。

篇7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煤炭开发利用 循环经济

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在中国能源资源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煤炭资源是煤炭工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含煤面积约60多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6%。从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划看,除上海市外都有不同质量和数量的煤炭资源。从地理上看,我国煤炭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如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总体上形成“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的格局。分煤种看,中国动力煤资源丰富,炼焦煤资源稀缺。

我国是煤炭大国,不但煤炭的蕴藏非常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我国煤炭的生产数量和消费数量也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如图1、图2所示。2009年世界煤炭产量为65.97亿吨,我国为30.5亿吨,而中国的消费总量为31.3亿吨,净进口1.03亿吨。2010年前五个月我国煤炭产量为13.05亿吨,同比增长20.6%,预计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到33亿吨。目前我国进口总量达到6011万吨,增长幅度明显。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煤炭将继续充当第一能源的角色。由于煤炭能源的消费所占比重有所减少,但从增长速度看,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4.18%,可以预见,中国在今后20年内,煤炭仍然是其最主要的可利用能源。

2、我国经济走势现状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2亿元,2009年上升为335353亿元。

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增长趋势,增长速度存在一定波动,但十几年来一直保持在8%以上。但由于我国人口过多,致使我国人均GDP就显得不太乐观,如图4所示。虽然中国总的GDP在世界排名前五,但人均GDP在世界排名地位下降,2009年在世界排名仅为98名。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定量分析

(1)模型分析。鉴于数据的权威性与可获得性,本文选取的1978―2009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年度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数据库,并运用SAS9.0软件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

经济增长用GDP的实际值示,其对数记为lnGDP,煤炭消费量用我国历年煤炭消费总量表示,其对数记为lncoal。通过对模型进行ADF检验,协整检验的计量分析得出以下过程与结论。

图5中,实线为我国煤炭消费量对数时序图,虚线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对数时序图。从时序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序列均显著非平稳,且两个序列之间具有某种同变关系,可以考虑建ARIMAX。

序列lncoal和序列lnGDP的单根检验结果分别如表1、表2所示。

从表2中第六列Tau统计量的P值显著大于0.05,可以认为序列显著非平稳,至少存在一个单位根。现考虑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

由表3可以看出GDP在延迟阶数为零时与煤炭消费量相关关系最大,因此可以将二者同期建模。

表4残差稳定性的检验结果

由表4、表5可以看出,1978―2009年中国煤炭消费与GDP统计数据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

按照Granger 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建立下列两变量模型:

lnGDPt=0+ilnGDPt-i+ilncoalt-i+t

lncoalt=0+jlncoalt-j+jlnGDPt-j+t

对其中βi(i=1,2,…,m)=0和βj(j=1,2,…,m)=0的原假设进行检验。

经过分析可知,我国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我国存在煤炭消费需求到GDP 的单项因果关系。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煤的主要消费者是电力企业,电力企业消费煤炭占总消费量的50%左右,我国目前煤炭发电占发电总量的80%,煤电是工业重要原料。我国工业产值占GDP 绝大部分,而高耗能的重工业是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而,煤炭消费需求成为拉动GDP 的原因便在情理之中。

(2)弹性分析。煤炭开发利用与GDP增长的关系可用弹性系数来表示。煤炭生产弹性系数P是煤炭生产年增长率与GDP年增长率的比值;煤炭消费弹性系数C是煤炭消费年增长率与GDP年增长率的比值,一般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发展速度成正比。C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发达程度。C=1,能源消费量与GDP保持同步,单位GDP的能耗与上年相同;C1,煤炭消耗的增长率大于GDP的增长率;C

我国1979―2009年煤炭生产弹性系数P和煤炭消费弹性系数C情况如表6所示。

根据表6的数据可知,我国1996年以前一直是C

-0.99821。产生这种现象除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背景之外,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能源节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得煤炭消费显著下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正常、有序地发展,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又转变为正值,在2003年煤炭资源消耗的增长率甚至大于GDP的增长率,由此,我们应进一步做好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工作,使C值保持在低的水平。

2、定性分析

(1)煤炭开发利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有利影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建设,第二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显而易见。而采矿产业作为第二产业中的一项,对第二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此外煤炭的开采为其他产业提供了燃料和动力,如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煤炭开发利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换个角度来看,对一些资源型城市或区县,其拥有矿产资源优势,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矿产的开采。当地的煤矿也不仅为该地的工业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资源,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燃料。此外,煤炭工业城市或区县的发展不仅使自身的经济保持增长趋势,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部分地区的贡献也将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中有所体现。

其次,不利影响。煤炭资源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开采煤炭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煤炭开采所引发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有些地区煤层藏于富含地下水的第四系地层下,必须先排干地下水才能进行采煤,但由于地区开采技术水平有限和方法有误,常导致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二是土地质量下降、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有些露天开采的煤矿在进行开采时必须剥离表土,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侵占耕地,造成良好耕地的浪费和土壤的破坏;三是空气污染严重,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尤其是在加工利用时,由于技术的问题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空气等;四是资源产业利益分配倒挂,综合利用的激励不足,约束乏力;五是现行煤炭资源税费征收规定难以起到保护煤炭资源、制止煤炭资源浪费的作用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更快速的发展。

(2)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耦合为一个整体,即构成了环境经济系统,如图6所示。资源环境的总体压力与经济增长间确实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如图7所示。

根据实际情况,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以资源为代价求发展的思想致使我国资源环境的总体压力随着经济增长迅速增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对于我国资源环境压力的减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并不能表明我国的环境压力将在未来一定出现持续性好转,相反,在目前特殊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在未来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可以预见,未来15年内,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持续增大,因此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

其次,煤炭需求预测与供给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在中国能源战略基本构想中指出,根据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8%的发展速度和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预测得出2020年按煤炭占能源总量65%计算,实际需求为15.6 亿tce。尽管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按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计算,人均占有量却甚少。考虑到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及环境承受能力,如此规模的煤炭生产也将接近供应极限。

针对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极大程度的消耗问题及煤炭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国今后必须致力于加强开采等技术的研发,创新并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以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未来走势

1、煤炭资源的相关分析

(1)煤炭资源的价值论分析。煤炭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它的有用性使其具有使用价值,这本身使它具备了价值的前提。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可耗竭性资源,因其具有不可再生或者复制出来的特征使其拥有市场垄断地位,因而可由此获得收益,具有潜在的商品交换价值。煤炭资源在被发现和探明过程中凝结了大量的人类劳动,使其具有价值。煤炭资源价格的确定是在煤炭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价值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垄断的体现,都会在矿产品的价格中得到补偿,所以说,资源使用费和资源税是矿产资源价值补偿的货币表现。完善的采矿权市场则是矿产资源价值论的最终体现,也是解决资源浪费的关键措施。

(2)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分析。外部性是指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本文外部性的研究重点是煤炭资源的外部不经济性,即煤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如图8所示。

在以前的经济核算中,我们通常只计算产品的直接成本与销售成本,产品价格中并没有体现出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因此产品的价格不准确。环境经济学则要求环境外部性要最大可能的内在化,从而使企业生产更少的对环境有外部不经济性的产品,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治理成本很大程度都附加到受害者或政府的身上,而产生这些问题的责任者往往是煤炭资源开发中的获益者。对此我们可采取经济手段,向获利者征收环境补偿费,用来治理环境恶化和补偿其带来的损失。

(3)煤炭资源公共性分析。污染的根源在于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规定得不完全。共有态物品常常处于人们的过度滥用状态,产生所谓的“公用权悲剧”。如果通过政府宏观控制政策的引导,改变资源原有的状态,将其最大限度地转入市场态,由市场进行配置,或者使之进入公共态,由政府协助配置,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为避免煤炭资源共有性所引发的问题,必须完善煤炭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一是实现煤炭产品统一的市场价格,真正反映供求关系,体现煤炭资源的价值;二是推行煤炭资源矿业权的公开竞拍体制;三是推行煤炭企业股权多元化;四是改革资源税制。

2、煤炭需求预测与供给战略

再利用SAS9.0对煤炭消费量进行研究。从第一部分现状分析可知,我国煤炭消费量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显然可知序列对不平稳。再对序列1978―2009年的数据进行一步差分后,并对差分平稳后的序列使用ARIMA模型进行拟合。通过观察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选择了几种模型可能,并对多个ARIMA模型的MSE值比较后,本文选取ARIMA(1,1,0)进行拟合。观察此模型的参数值及其检验效果,如表7所示。

从表7中我们可以观察到AR1的系数通过t检验,说明系数显著不为零。于是得到最后的模型ARIMA(1,1,0),表达式为:(1―0.64086 B)X t=0.5527+εt。

我们利用此模型对2011―2015年的我国煤炭消费量进行预测,如表8所示。

因为是对对数序列作的预测,所以转化后可以得出最终的预测结果分别为252205.6万吨、269574.5万吨、286960.5万吨、304574.7万吨和322933万吨。

利用相同的思路对我国煤炭的生产量进行模型研究,最终选取ARIMA(1,2,2),并对我国未来五年煤炭生产量进行预测,可得预测值如表9所示。

由此通过对两组预测值的比对可以看出,我国煤炭资源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供给严重不足。如果国家不对煤炭工业实施扶持性的倾斜政策,不超前、适时投入资金促进煤炭工业的开发建设,那么将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供给可能会远远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3、循环经济的提出

基于煤炭业的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知道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了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环境资源的代价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煤炭产业虽然为国民经济作了贡献,但对矿区的大气、水、土地等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致使环境、经济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图9可以看出,其主要思路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煤炭产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应立足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资源消耗的节约、废弃物的减量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增长,使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中国经济协调发展。

四、建议及对策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我国很多行业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低煤价和高能耗的基础上的,市场化的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反映了这些产业对能源的过度消耗。所以我们应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完善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并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本文认为,在我国的特殊背景下,应控制煤炭资源消耗的速度,降低煤炭资源损耗,提高其利用效率。可以设定门槛,淘汰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程度大的产业。

2、加快资源税费改革

改革我国的资源税制度,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用资源有偿的办法,这一方面加大了煤炭资源获取的难度,增加了煤炭生产的前期投入和成本,有效控制矿煤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另一方面,将使煤炭生产企业更加珍惜、节约资源,更加科学合理配采,避免了煤炭资源的浪费。

3、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煤矿区综合开发

加强宏观控制,严格开采准入制度,实行采矿权市场化运行。严格监督采矿秩序,改革采矿方法,推广科学采矿,不断提高采掘技术水平。加强煤矿区的综合开发,这不仅有利于矿区统筹规划和资源综合利用,还可以有效减少运输,节约成本。煤炭就地加工转化,对受运输制约的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总之,在开采资源与经济建设中应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瑞、郝传波:循环经济与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M].新华出版社,2009.

[3] 梁占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煤炭工程,2006(2).

[4] 康荣: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对策与建议[J].发展论坛,2007(4).

[5] 刘志逊、陈河替、黄文辉: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勘查战略[J].煤炭技术,2005(10).

篇8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创新;调控

宏观经济管理指的是国家把国计民生作为最为基本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经济与法律手段,进行对市场经济在总量与结构方面的调整与控制的一项总和。从党在十四大上正式确定了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宏大的改革目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得到了巨大的完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也需要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管理试行一系列创新调整,使之更好的应对未来不断深化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运行的现状

同其它国家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现状相比较,我国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运行有着自身的特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把投资当成驱动,把工业当成主导,在经济的具体投资中,政府干预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西方的一些国家基本是在制度框架之下,经历很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经济市场的大环境。

我国在开展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分析过程中,一般采取静态这一种分析模型,但是却忽略了包含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动态不确定因素,导致了我国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过程当中,自始至终是在受到局限的条件下进行发展,因此无法做出对当前所采取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客观上的评价。

二、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

1.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目标进行创新

我国经济在计划经济模式的长期影响下,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宏观经济的目标调控中还一直保持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这种类型的目标调控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对目标调控的确立直接对调控的方向与手段的具体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宏观经济的具体调控路径进行创新,应该首先对调控的目标进行调整。当前,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整体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质检的一种平衡,而不是进行对经济发展的超额干预,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进行调整,应该从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灵活处理。如在整体经济在过热的情况下,需要执行紧缩型的经济调控目标;在整体经济在相对萧条的情况下,需要执行刺激经济发展的模式。当然。在保证宏观经济在整体平衡的这一前提条件下,还需要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平衡,如果出现某一行业失衡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纠正,如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能离开国家对其的宏观干预。

2.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进行创新

同过去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主体进行比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调控主体表现的更为多元化,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主体就是政府部门,对调控主体进行创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另一个方面是对调控职能进行创新。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指的是政府部门应该专门成立一个宏观经济的调控部门,明确这些部门的具体职能,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对组织进行创新的重要基础就是改革政府机构,确定政府的具体职责。对职能的创新指的是宏观经济的调控主体在对经济实行干预时应该把市场手段作为主要的手段,以政府的行政干预作为辅助手段,避免出现具体职责的缺位与越位的情况。

3.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手段进行创新

对调控手段进行创新主要是指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手段,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所采取的达成经济管理具体目标的手段应该能匹配不断变化的经济调控。一般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当前,我国在进行调控手段的创新时应该采取以经济手段作为主要手段,把行政手段作为辅助手段,在这个前提下,依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创新。

4.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进行调整,在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工作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是一项在政府的直接参与下,达成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目标的一项重要途径。为了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改善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平衡情况,在进行宏观经济的调整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做出相应调整,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较,我国当前第三产业发展是比较之后的,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对消费与内需情况做出调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在经济出口总量上大幅下跌,这样避让会对我国GDP的增长产生影响,而调整内需与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消费需求得到扩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总结:

一个国家在宏观经济方面的表现,是长期以来国际上在经济研究范围内的一项重大课题。宏观经济管理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国家具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还能作为一个国家政府的体现。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还能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创新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够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相适应,才能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找到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的全面、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铁民.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一条规律的探讨——浅谈“三个中心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2] 张勇.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3] 张虹,刘兆博,刘海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纪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09)

[4] 孙建波,秦晓斌.供给主义经济政策“空降”中国——梳理近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J].资本市场,2012(05)

篇9

一、环境经济法律调整机制在环境保护法中的必要性

立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国家强制力的形式,将对统治阶级有利的事实和行为确定为合法,以最大限度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在一系列的立法过程之中,目的的设定是第一重要的,它体现着立法的价值观,这种目的理念支撑着立法的指导思想以及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建立。环境法的目的无疑就是立法者通过制定法律,对一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体现了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二元性,也就是既注意维护人类本身的健康,又不放弃对未来环境的保护和为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当代人的发展建立在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之上。这一理念也是一项贯穿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始终的基本原则。然而,目前的环境现状,正亦步亦趋地与我们的环境立法目的走向反面。而综观我国的环境立法,通过大量的行政性质的硬性手段治理环境,既没有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亦没能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环境资源这一特殊的社会财富并不具有“外部经济性”,从而使得环境的利用主体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中,很少考虑到由此产生的对财产、人身、生产活动、环境的舒适性以及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害,并将其折算到有关的产品成本或收益当中,而往往只考虑到自身的成本和收益。这种视环境价值为零的思想一直左右着人们的经营理念,并因此也给人类带来了牺牲环境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惨痛代价,造成了环境的深度污染和破坏。针对这种情况,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念应运而生。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指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将环境与资源费用计算到产品成本中去,从而根本上反映产品的真正价值,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成本内部化理念源于20世纪中期产生的环境经济学。它的施行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原有的环境行政管理手段,而是需要进一步地确立环境法律的经济手段,来确保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从而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结构,增加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合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达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二、环境经济法律机制的含义及在我国环境保护立法中的体现

环境保护的经济法律体制是在现实社会“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种现象同时出现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也就是说,它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经济性的手段。《21世纪议程》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政府,主要是工业国家的政府,但也有中欧、东欧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愈来愈多的采用面向市场的经济法律手段……。”因此,我们提出的环境经济法律体制是指以“生态人”理念为出发点,以兼顾环境道德、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环境价值、社会效益为标准,以含有生态效益的经济杠杆为主要调节方式的经济法律规制手段。环境经济法律机制的关键性优势在于,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针对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环境保护措施,具有更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㈠环境资源的市场化,使环境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得到更为合理的有效利用,使污染者的经济成本随着污染物的多少而变化,从而激发生产者扩大技术投资,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有利于环境管理成本的降低。㈡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的环境经济保护措施,更体现了在污染分担上的公平原则,一改往日“公共绿地的悲剧”,而是采取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明确了环境成本的分担,而不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环境污损的成本。㈢刺激市场主体的环保积极性。一方面,污染者尽量选择经济上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或受行政管制,或利用市场手段发展无外部成本的生产方式,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环境的污染防治;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以更积极地选用绿色健康的产品,因为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使污染环境产品的成本价值高于无污染、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这样形成的价格差异自然让人们乐于“绿色消费”,从而有利环境污染的治理。目前,在环境保护立法中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是环境保护费的征收、排污许可证及排污权的交易制度,而在OECD国家广泛采用的税收和抵押金制度,虽在我国环境法的条文中没有明确规定,但随着环保立法的不断完善其最终亦将被纳入到体系中来。首先,收费制度在我国体现为环境保护费的征收,它包括:⑴排污费的征收制度,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机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我国排污费的征收体现为强制性的特点,主要拟订“三废”排放标准,超过一定标准排污则收取一定费用。对于向大气、海洋、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实行排污即收费,进一步严格收费的标准。征收的排污费作为环境保护的专向基金,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按区域实行分级管理。⑵征收环境生态补偿费,是指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向从事对生态环境产生或者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定数额费用。其主要适用于排污收费没有覆盖到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的开采、森林采伐、草原的过度使用、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区的建设等。其次,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主要是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来对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约束,之所以在此提及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因为它是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基础。排污权交易是指排污单位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以排污指标为标的进行的交易。通过政府事先设定某一区域的总量调控,对该地区或空间内可容纳的最大污染物总量向企业进行分配,在初始分配后允许企业进行交易排污权,以此通过运用市场刺激机制,鼓励企业采用低费用、少污染的措施,将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企业流向治理成本高的企业,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再次,税收制度。税收是指政府征收一定的环境税,主要包括产品税和排污税两种。产品税主要针对那些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如石油、煤、天然气、塑料制品等;而排污税,主要是针对污染企业,进行从源头控制到生产行为控制的全程控制,纳税主体主要是从事造纸、化工、冶炼等“夕阳产业”的生产企业。最后,环境抵押金制度,是指通过强制性的措施,使消费者在玻璃或塑料等容器(包装物)上或支付押金,以促使消费者退回或者循环使用这些容器或包装物。消费者在购买饮料等商品时,为包装或装有这些饮料或商品的容器或包装物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待消费者使用完毕,若消费者按消费的数量退回包装物或容器,则销售者根据这些数量退还给消费者预期支付的相应数目的押金;否则,如果消费者没有意愿返回这些包装物或容器,则相应地不能取回预先支付的押金。其实,这种环境保护措施在我国早已有之,例如早期牛奶瓶的处理就是这样。只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成为了消费的主导理念,以致于让人们遗忘了更重要的环境保护。所以,为了进一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我们有必要放弃一点方便,而采取环境保护的押金制度。除了以上这些环境经济法律手段的适用,还有环境发展基金、环境损害保险金等经济手续,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环保立法中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共同作用于环境经济法律的调整机制,最大限度地内部化环境成本,使环境资源达到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从根本上改善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环境经济法律体制在环境立法中的发展方向

虽然环境经济法律体制已在环境法规中初步建立,各项经济手段的运用也得到了立法的肯认,但在经济手段的具体实施环节上还存在着亟待改善的地方:

㈠在征收环境税方面,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完善环境税收的计税依据是关键。首先,征收排污费的标准应该采用双重指标,即以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和总量来计征税费,单一的计征标准往往造成显失公正,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的现象。《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经环境保护部门或其指定的监测单位核实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事实依据。”有经验证明,根据单一的排放浓度标准来征税,致使许多排放浓度小但排污量很大、污染严重的企业逃避了缴纳排污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和社会公平性。

其次,排污费的收费税率根据污染物对环境危害程度大小不同实行多标准征收。按照《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附表的规定,个别工业密集、污染严重的城市,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征税标准进行适当调整。理想的税率计算方法是通过国家各级环保部门拍卖含不同污染元素(如含硫、氯等)的商品的生产权,同时与同类绿色产品的价格成本进行比较,综合平衡来确定相关税种的税率。

再次,注重间接课税手段的利用。例如,对于由于消费者的使用而造成污染的产品(例如,烟花爆竹),宜根据污染程度采取改变生产和需求结构的征管方式;对于其他产品则应当根据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的多少,对其所用的原材料和能源施以不同税率。这样的产品如非绿色冰箱的生产。

最后,关于税费的管理和使用。环境污染税和产品税费的计征,应当纳入预算,作为环境保护的补助资金,按专向资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之所以对税费进行严格的专款专用,就是为了制止和纠正环境税金被挤占、被挪用的的违法行为,以保证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在控制污染和促进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㈡在征收排污费方面,关键是要对排污收费制度进行改革。

首先要加大排污费的收费力度。以往的收费标准定位较低,这导致大多数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因为相比较下来似乎交纳排污费更合算一些,结果造成环境污染不但难以改观,甚至更为严重,征费的初衷也就根本无法实现。

其次,推广将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化的双收费制度。

再次,实行按污染物的浓度、种类、数量等多维度的量值进行计征的标准,同时对于多个因素造成的污染现象,即多因一果,实行全部征收排污费。

最后,同环境污染税金一样,通过独立核算,纳入专项帐户,保证资金的合理用途。

㈢建立并扶植环境经济法律体制下的新型活动主体。

首先,应该大力扶植专业的环境污染治理企业,实行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一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为“谁付费谁治理”,以降低治理费用,发挥投资效益和规模效益。

其次,鉴于环境资源的社会公益性,为保障污染的及时整治,应建立类似“环境权益公司”的非营利组织以提高环境权益的保护效率。

再次,应当建立类似于“控污银行”的中介组织以期代替政府在环境资源交易市场的既担当组织者又充当中介机构的尴尬地位。

㈣针对我国现实的具体国情,在环境经济法律体制中适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取得环境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首先,引进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

篇10

关键词:国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随着生产力提高、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建设有效管理模式的重要选择途径之一。管理现代化即与当前最为先进发展势头迅猛的计算机行业密不可分,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管理是现代化管理模式的重要内涵。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通过计算机对企业、单位等各行各业的生产、计划、营销等各方面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其目的旨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当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还不成熟,其中还有诸多地方有待完善。国外较早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引入管理,据此,笔者在下文中将针对国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情况,探讨其发展的经济效益。

一、现代化管理的必然性

随着工业技术的革新、现代化设备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的规模日渐扩大、社会分工日趋明细、生产效率日渐提高,与之俱来的社会管理难度也明显加大。其中包括信息繁多、信息量大、信息更替快、信息分类明细等,管理工作变得复杂困难。传统管理模式下,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首先表现在管理人员的能力有限,工作已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随着信息增加,管理人员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管理困难的现状,管理人员人数在增加,而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却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因此,高效化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便应运而生了,它的产生为管理带来了诸多益处,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信息管理的人员投入;2.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3.与时俱进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由此可见,现代化管理呈现出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其中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二、国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当前国外大多数国家已经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引入管理部门,据统计,西方国家的企业有百分之十以上的投资用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作为现代化管理的基础,资金技术较为完备的企业还将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现代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管理、生产的现代化管理和自动控制。美国是计算机大国,其计算机几乎占世界总数的百分之六十,这些计算机的整体运作量相当于当今世界人口一倍的劳动量。美国的计算机在管理部门的应用形式主要是建立挂历信息系统。不仅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也都是计算机使用的大国。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生产的现代化程度就越高,对现代化管理模式的需求也就越高。计算机在国外企业中的使用也更加广泛,其中许多企业力图实现的管理、生产销售的计算机信息一体化更是强化了对计算机的依赖,同时也对当前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挑战。

国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最初的计算机管理主要运用于工业和建筑业等第二产业,这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息息相关,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开始,人类就在探索一条使计算机服务于社会管理的功能,计算机的技术日渐完善,管理现代化的应用也日趋成熟。随着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也进入服务业,为第三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涉及工作也逐渐扩大,包括了物资管理、人员管理、生产管理、财务核算、远景计划等方面。当前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方向是全面化、现代化、明晰化,国外这样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正以强劲的势头冲击传统人力管理模式,是当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三、国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现代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模式,自然在推进管理的现代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资金流转速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满足企业宏观、微观经济发展需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效。笔者认为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能力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企业利润和收入。计算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改善的便是生产的效率和速率,建立在保证质量的高效率生产管理,必然会促进生产,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量。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社会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自然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利润。

(二)高效能的管理,降低资源投入,降低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使得资源投入的整合程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三)强化了物资管理,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从而减少了物资库存的积压浪费,为再生产创造条件。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最大的优势之一即是能够对信息量繁琐且复杂的库存信息做出分门别类的细化控制和管理。从而保证整个物资库存的高效运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四)强化产品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监管,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关乎整个企业的形象,将信息管理与生产部门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对生产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强化其质量监管机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五)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投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率。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人力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生产投资的重要一环,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大大提高,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投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四、国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间接效益评价

间接经济效益是生产效益以外,体现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提高。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强化生产监管分析,增强管理层的管理能力。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简化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降低管理难度,可以以最少的人力投入加强管理。计算机的运用,使得管理人员的计划和决策能更加准确,提高决策的完整性和同一性。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还增强了管理的及时性,在管理中实现了管理的主动权,改变传统的被动地位,做到防范于未然,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计算机的运用常伴随企业管理的变革,管理人员的劳动性质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变为创造性的劳动,这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在营造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劳动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间接性的经济效益并不能直接体现在计算性的财务报表上,但它的真真实实的存在,并且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间接经济效益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带来的又一笔重大财富。

综上所述,基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如今已经席卷美国、西欧、日本、东欧等国,无论是在西方或是东方,计算机都成为了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计算机的使用并不是科学管理的唯一方式,但它的确在现代化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着管理技术的革新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西方还是亚洲其他国家,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建设内容。与当前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借鉴外国发展经验,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李慧文.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当代信息资源规划[J].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3-2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