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失真原因及治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失真原因及治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失真原因及治理措施

篇1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建议会计制度

一、会计信息及其作用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其重要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1.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股东的投资和债权人的贷款,为了做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了解已投资或计划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显然这些方面的信息应通过会计来提供。

2.评估和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企业内外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帮助未来的经济决策,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其中主要内容侧重于财务预测,如现金净流量,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等。通常预测经济前景应以过去经营活动的信息为基础,即由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关于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作为预测依据。

3.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财政部门根据企业报送的会计报表,监督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税务部门通过阅读企业的会计资料,了解税收的执行情况等。

4.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管理者利用会计信息可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决策,采取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浅析

众所周知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带来的会计诚信的危机,不但严重干扰经济秩序运行,同时也对规范企业管理和经营构成严重威胁。究其产生的原因很多,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客观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会计准则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规范不够严谨和完善,准则滞后现象突出。有许多交易事项尚无相应的准则加以规范,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现有的会计政策、方法允许过多的备选方案,同类或相似业务处理方法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给企业经营者以很大的选择空间,使企业有不执行准则的“依据”和“借口”,甚至有的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的,授意会计人员做假账,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外部审计监督薄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我国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是以国家审计为主,以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辅,在对国有企业的外部审计的监督中,由于国家审计乏力,社会审计薄弱,使企业产生大量的低劣的会计信息经审计人员鉴证后流到使用者手中,未能很好的行使有效的监督,使其流于形式。

2.主观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备,企业缺乏有效且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于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意违反财务规定,自行支配企业财物的经营行为经常化,随意按照自己所需做假帐的现象普遍化。

(2)企业经理人素质低,法律观念淡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经理人素质低,职业道德品质不高尚,法律观念淡薄,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经济管理知识,以个人名利为重,搞短期行为。企业经理人的不称职直接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3)会计人员素质偏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广大的会计人员自身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综合素质偏低,知识陈旧且知识面较窄,缺乏进取心,缺乏足够的应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财务会计国际化的实力,作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始作俑者,有的甚至还为造假充当高参。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错综复杂的,由此产生的危害及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尽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我国企业中比较严重,但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救药,当务之急必须从头彻底治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建议如下。

1.进一步改革、完善会计制度。针对中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 尽快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尽早形成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严格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制度,改变会计准则滞后的现象,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减少现有准则中存在的会计改革和方法有诸多备选方案,尽量缩小企业经营者的选择空间,明确规定各种处理方法的场合和弹性区间,减少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判断的范围;要对准则中释义和定义做出精确的分析和解释,避免一个定义或释义产生多种理解,要对各种可能的理解做出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避免给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

2.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健全民事赔偿制度。笔者认为,首先应加大对违法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力度。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违反审计法规出具失真的审计报告,承担的赔偿额不超过会计师事务所注册资本,不是像国外那样罚你到倾家荡产,因而导致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与风险意识较差,所以应加大对违法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力度。借鉴美国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对违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的,开除出局,终生不能再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工作,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

其次,在对违法处罚的力度加大的同时,应健全民事赔偿制度,增加我国的《会计法》以及有关的法律中相应可操作性的条款。如接受集团诉讼方式,降低受损股东诉讼成本,扩大受理证券欺诈民事诉讼的范围,降低的门槛,提高投资者对违法违规上市公司举报、监督的积极性等方面在立法上应给予关注和采取有效措施。

3.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的业务及综合素质。诚信是立身处事之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原则。单位领导要学习《会计法》,学习财会知识,要以身作则,懂法且带头执法而不是以身试法,通过学习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督促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信息的编制质量,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会计人员应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制观念,自觉地将诚信原则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以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提供准确、可靠可信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监督 ; 会计法规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程序不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法定规范标准,不能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大大削弱了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而且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剖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来看,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包括人的素质不高、理解错误、工作失误、无意识的差错、粉饰、舞弊和欺诈等。客观原因包括环境的、规则制度的、方法的、技术手段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引起的因素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原因。

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一,社会腐败现象的蔓延,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报告。在“利益驱动”下,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一般不愿意给亏损和缺乏信用的单位贷款,为此,经营业绩不佳的单位只有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或向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报表,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另一方面,为了偷逃税收,单位往往采取仿造、变造、隐匿或擅自销毁帐薄、凭证等手段,虚列、多列成本费用,不列或少列收入,隐瞒利润,以偷逃流转税、所得税。第二,行业不正之风盛行,影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许多部门为了本单位利益,利用职权,进行不正当的活动,造成社会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严重。使一些企业每年要承担大量的经费负担,企业明明知道这些费用不合理,不得不违反规定挤入成本,其结果必然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可乘之机。

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起步较晚,例如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有很大的弹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又例如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信息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政策,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客观公正。

(三)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和有关部门对单位实行的国家监督,以及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社会审计,构成了会计监督的整体,共同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但目前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由企业主管部门实施,而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政府各级审计机关由于审计人员不多,审计力量明显不足,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审计机关只是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重点企业或通过抽查的办法进行审计,因此,很难充分发挥出政府的监督作用。另外,目前我国企业的外部审计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来进行,由于部分注册会计师存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缺陷,不但很难起到监督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还助长了企业进行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

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进一步开展会计改革,完善会计法规制度,提高其可操作性。

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修订或补充有关的财务规章。加强对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案的研究,使理论与实践相适应。要研究符合我国会计情况的具体理论指导和制订一些会计研究方法,降低因合理性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要维护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必须加强资本产权经营行为的财务监督和控制,因此,建立新型的会计人员管理委派机制是构筑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首先,由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单独或共同向同级国有企业委派财会负责人或主管会计,对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及会计人员委派制,委派的财务总监可向社会公开招聘,代表政府对大型企业行使监督职权,对行政事业核算和零户统管。其次,在同一集团的全资企业中,财务机构统一设置,会计人员统一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调动、职称评定、聘用任免、工资晋升、奖金发放、医疗费报销等管理集中于企业资本产权所有者设定的企业财务部门。第三,实行会计委派机制,客观上提高了会计人员独立性,使其能够自觉运用会计手段加强会计监督,增强了会计人员敢于抵制各种不合理开支的信心和能力。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

第一,科学地设计会计软件,建立数据存取保护措施和数据文件加密措施,实施数据盘备份制,以防止非法数据的输入和合法数据的篡改。第二,正确设置操作人员的不同权限和密码口令,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台账,将每一笔业务具体内容、输入时间、操作人员等进行详细记录。第三,建立计算机审计制度,对硬、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以提高微机所生成的详细资料的真实性。

(四)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量。

首先,在目前社会监督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加强会计行业的自律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加强业务培训和计算机操作培训,使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五)提高领导者素质是会计信息质量强有力的保障。

企业领导的指导思想不正确,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首先要组织单位领导在任职前深入学习会计法规,使单位领导提高会计法规意识,端正指导思想,明确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其次,加强领导者素质的提高,使其决策科学,重视加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把财务信息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对各种不正之风坚决予以抵制,会计信息质量就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治理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奏效,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森.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3):66-67.

篇3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披露 

 

1 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 

公司作为一个系统,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李维安,2001)。 

会计信息是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企业会通过财务报告等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社会公众等,让他们了解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情况,进而进行决策来调节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对该企业的投资、信贷等活动,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实现有利的现金流量,从而使企业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寻求高报酬、低风险的投资和信贷机遇。 

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或少数方凭借其在信息占有方面的优势,通过他方合法权益的损失来获取不正当利益。会计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削弱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企业管理者要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性。 

2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相互关系 

2.1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公司治理是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制度保障,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制衡机制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和专业会计人员、董事会、监事会等有重要关系。可见,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中的管理当局、董事会及监事会的责任和作用密不可分。另外,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制度体系,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与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改进。 

2.2 会计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 

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系列问题的影响具体见以下方面。 

2.2.1 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公司所有权安排 

公司所有权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组合,在控制权和所有权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时代,受托人不可能像维护自身利益一样去维护所有者的利益,没有剩余索取权的经理人员很难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人可能利用失真的会计信息来掩盖其对自身利益的不合理维护,使得利益相关者失去依据,无法根据准确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2.2.2 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到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的效果 

会计信息披露为委托人提供判断经营业绩的依据,委托人选择人并把自己的资产交付经营,之后就要依赖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和评价其业绩效果。会计信息能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等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因此,激励的充分有效、监督的及时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获取和利用了充分披露的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就会加大委托人的监督难度,激励机制也会失灵,从而使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失去效果。 

2.2.3 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帮助管理者协调公司的利益分配和经济关系 

首先,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减少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并提供诸多评价业绩的财务指标,决定管理者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而有效约束管理者的行为,达到激励、控制、约束管理者的目的;另外,借助于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会计信息对外部竞争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信息支持,保证了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形成足够的代价,缓解管理者对股东的利益侵害。 

总之,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障,而真实、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又可以监督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完善。通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寻找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缺陷,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也为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 

3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危害金融秩序以及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其形成原因也来自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成果,因而会计人员难免需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职业估计、判断与推理,这种情况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有些企业为自身利益故意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粉饰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从而引起了会计信息失真。 

(3)执法力度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严重的原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不仅由于利益驱动,同时也因为对于造假者来说,造假的预期成本会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即使会计造假被发现所付出的代价也很低。可见,我国的执法不严格,惩罚力度不够,法制约束力度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会计信息披露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由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息息相关,因此探求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4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措施探讨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状况恶化,从而促进公司治理效率,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4.1 规范股东大会运行机制 

规范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改善国有企业以往“一股独大”的局面,制定能体现大多数投资者意愿的公司章程,从而能从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4.2 完善内部监管机制 

制定并推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董事任职标准,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对于经董事会批准披露的会计信息实行董事负责“问责制”,加强其责任意识。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扩大监督范围,切实履行其监管职能。 

4.3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弱化管理者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利益动机,规范个人收入和业绩挂钩制度,建立合理的报酬结构,增强经理人对公司的责任与归属感。 

4.4 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与健全外部控制权市场,通过兼并和收购外部企业来加强对董事会成员、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 

4.5 完善会计制度 

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减少法规漏洞的产生,使得可能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经济活动置于更严密的监督之下,增大企业造假难度。 

4.6 加大执法力度 

财政部应完善细化具体执行法规和条例,加大对财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质量的监督与检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另外,加重对会计信息披露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4.7 充分发挥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的共同作用 

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的监管制度,实行严格的职责分工与相互监管。在外部加大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力度,强化注册会计师风险以及职业道德意识,加大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合作造假的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8 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作用 

新闻工作者、电视广播等社会媒体应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及时向社会曝光各种社会事件以及法律法规状况。 

通过探讨以上措施,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状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会计信息不对称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一定能够改善,市场机制运行也必定更顺利。 

篇4

摘 要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出发,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最后提出防范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原因 危害 对策

大多数人都把会计信息失真局限定义为会计作弊,本人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为宽泛,只要是有悖于法律制度规定或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信息,都可以定义为会计信息失真,它应该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要素虚假,会计报告失真等。其形成原因概括为“五不”:

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企业经营者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使有关各方获得的会计信息不均衡,不对称,不共享,严重影响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

2、会计体制不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员工,受企业负责人的控制和制约,须按企业负责人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做假帐、提供虚假会计报告,使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实际经济状况。

3、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经济体制改革赋予企业很大的经营自和会计核算灵活性,但急功近利、损公肥私的错误思想认识却“越权”使用经营自和会计核算灵活性。由于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监督的实时性经常性不够,未能很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4、惩治措施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有些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对法律孰视无睹,法律观念极为淡薄,部分执法机构有章不循,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大,人情味浓,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从而助长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减弱了法律效力。

5、会计人员素质及职业判断能力不高。会计人员本身素质、职业判断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丧失职业操守,出现了“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出于自我保护,不得不屈服于单位领导,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内部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存在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损害各方利益。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企业经营者受利益的驱动,可能减少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或推迟确认时间,增加成本费用数额,达到减少利润逃避税收的目的;反之,若经营者想夸大经营业绩,也会相应歪曲这一信息。

2、诱发经济犯罪。伪造变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设“账外账”、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行为会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制度化,削弱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力,势必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从而诱发经济犯罪。

3、危害会计人员。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使操作人员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上大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会计人员应当强化职业道德修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否则,轻者丢官免职,重者锒铛入狱。

三、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与对策

从目前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须采取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治理机制。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切实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空间和能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细化企业经营者的职责权利;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目标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2、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加大处罚力度和造假成本。一是提高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从执法角度对造假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经济和刑事处罚,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使恶意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伦理修养和法制观念,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筑牢思想防线;同时,应切实做好会计人员的日常性管理和后续教育,使会计人员始终站在会计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总之,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监管部门、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制造者的共同努力,加强会计信息失真在源头制造,使用过程,监督环节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极力化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社会化与会计信息制造者的个体化之间的矛盾,切实解除会计信息失真对经济发展的桎梏,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其不够完善,仍然致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本文根据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医院 会计 内部控制 信息失真

医院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医院某一经济事项以数字形式做出的综合反映,它是医院对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决策的基本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对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在新形势下,医院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仍然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根除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是治理医院会计信息失真最根本的途径。

一、目前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为了保证会计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会计信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下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医院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医院内部监督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医院对建立内部监控制度不够重视,没有形成真正的内部监督制度,机制还够不完善,有漏洞,使会计信息基本处于缺乏有效监督的“真空”。有些医院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内部监控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以致于内部控制失控。例如,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会计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失真;内部核对制度不健全,财产管理容易失控。还有一些医院以事后补救为主的控制措施,使内部监控失去效力,无法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

(二)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正确的有效手段。很多医院单独设立审计部门,对医院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全面监督审核。但在具体工作中,医院的审计部门更注重预决算、专项资金等的控制,基本忽略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工作。加上审计岗位人员较少,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监督审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医院的会计人员没有实行职业许可制度,很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会计人员上岗,有的在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岗位要求,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措施经常理解不到位,在实践操作中容易会出现一些差错和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正确的落实。

(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

有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够,有章不循,有法不遵,执行力不够,在处理会计业务上我行我素,其不负责的行为往往造成信息失真。有的会计人员为利益驱动,故意弄虚作假,篡改会计数据、设置帐外帐、乱挤乱堆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结余等,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二、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下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医院大局出发,利用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优势,对会计信息实行全面监督管理,确保其真实可靠。

(一)加强会计工作内部监督

首先,要制订科学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制订的监督制度要有前瞻性、简便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使之便于操作、实施、评估和考核,如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稽核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制度、账簿制度、报表制度等。其次,要完善内控体系。内控体系要以审计、纪检牵头,财务部门办为基础,各科室、部门配合实施,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体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控,切实以降低财务风险。其次,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要给予审计科相应的监察权利,使其对医院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进行独立监督审核,尤其注重会计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工作,达到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在医院对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和自我约束机制,完善自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医院内部各部门的经营情况、财务收支、业务往来以及经济责任等经济活动的审计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意见,起到评价和见证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理信息失真现象。因此,医院要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审计部门工作力度,使之常规化、规范化,并引入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强化外部监督职能,实行社会中介监督与内部审计并举的方法,建立起医院内部监督的有效制约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是保证会计人员质量,确保其准确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途径。①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在坚持目前专业资格“考评”中的作用;②要制定良好的招聘惯例,把好进人关,确保招聘人员质量;③有调整不合格的工作人员,防止发生舞弊的制度,对不具备会计专业素质的坚决不能安排的从事财务工作,对不适合从事会计工作的坚决调整,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坚决进行处罚;对不合格的坚决清除;④要有有效的人员培训方法和合理的评价与提升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⑤当会计工作者取得业绩时,要对相应的工作环境给予改善、提高,也就是要能提供激励员工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会计 信息失真 内部控制 中介机构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美国安然、世通,中国科龙电器、大唐电信等信息失真案例的不断被披露,且这些案例均呈现出虚构数据惊人,手段多样等特点,对企业自身、股民、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尤为严重。本文通过对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以求达到规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目的。

二、案例介绍

万福生科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总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2008-2011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是2565.82万元、3956.39万元、5555.4万元和6026.86万元,四年内净利润总数为1.81亿元。可是其中有1.6亿元净利润是虚构的,实际上四年合计净利润数只有2000万元左右,近九成为“造假”所得。

2012年11月22日,深交所首次对万福生科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的情况公开谴责,称万福生科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净利润4023.16万元。且上述数据金额较大,且导致公司2012年上半年财务报告盈亏方向发生变化。

2013年3月15日,深交所再次发表公告,公开谴责万福生科的造假行为。公告称,万福生科在2008至2011年期间存在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情形,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三、万福生科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通过对万福生科的案例介绍可以看出,企业财务造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究其原因,既有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的因素存在,同时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缺失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内部制度不完善

内部制度的完善与否是企业成败及规避违法乱纪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万福生科的案例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管理不善,权责不明确,诸多问题直接造成企业财务造假现象严重。

2、内控环境薄弱,法律意识淡薄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从万福生科大量虚构资产、虚增客户表现出企业并未把内控环境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同时,企业内部法律意识淡薄,种种违法现象并不能得到有效制约。

3、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监管不力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是由董事长、监事会、管理团队等共同协作,互相制约,以达到企业的合理、正常运作,而万福生科明显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虽然有制度,但监理会形同虚设,监管不力,对董事长没有形成很好的约束,因此造成董事长权力独大的现象。

4、上市前后财务造假严重

在公司成立初期,万福生科的核心价值观定位为“信为人之本,德为商之魂”,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尤其在上市前后,在利益的驱使下,其核心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企业通过虚增客户、虚构资产等手段,虚增营业利润高达1.8亿元;而上市之后,为了缓解投资者和股市压力,继续财务造假行为,将企业诚信抛之脑后,最终酿成悲剧。

5、中介服务机构漏洞大

平安证劵作为万福生科上市的保荐机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万福生科的IPO审计中介机构,在这场财务造假案例中,均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些中介服务机构的包庇、造价,才使得万福生科无所顾忌,给投资人、债权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四、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措施

针对万福生科案例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我们应该不断反思,丛中吸取教训,真正将企业会计失真现象扼杀在萌芽阶段,下文中将进行详细分析。

1、企业内部防范措施

为避免万福生科相似案例的重复发生,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制度,通过不断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让董事会、监事会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形成一个良性的监管机制。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只有监管机制得到完善,各部门间相互制约,才能有效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引起足够重视,设计时务必做到科学、合理、有效。

2、监管机构防范措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质量尤为关键。各级监管机构应以诚信为本,不断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需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如果对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处罚不痛不痒,必然不会起到警示作用,铤而走险的企业仍然会有机可乘。

3、中介机构防范措施

要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制度建设,种种迹象表明,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案例和平安证卷、中磊会计师事务所的失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把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才能有效阻断企业和它们之间的违法乱纪行为;同时,要加强中介机构业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培训、业务学习等手段,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素养;健全考核机制,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顺利上岗,进一步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给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万福生科案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信息失真现象得到有效管控,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杜艳花.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以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3,(26):68-69.

[2] 胡振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J].时代经贸:下旬,2013,(5):23.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应对策略

ˎ ̥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process, accounting as a to provid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the basic function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bu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the situation quite common. Based o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reason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as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财务报表或者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企业的会记信息失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件事情,因为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民经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一旦发生会计信息失真,无论是非故意的会计错误还是故意的假帐问题,其结果都是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非但不能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预测分析作用,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为了社会经济的有效健康运行,会计信息必须要能反映客观事实,确保真实性。因此对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析具有深远意义。

1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1.1客观原因是会计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其形成过程的“隐蔽性”和社会各界参与程度的不够,势必影响会计准则的普遍可接受性和合理性,当社会各利益主体不能在准则制定阶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时,就在事后执行当中违背诚信原则,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能因此而生。另外,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给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合法空间。首先,会计核算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而现实中这些假设并不总能成立,如货币计量是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上的,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提供的会计信息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不同会计人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得出不同的计量结果,会计信息失真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再次, 现行会计处理中,对同一经济事项往往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而对各种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也未加明确规定,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准备的核销方法等,会计制度中分别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会提供不同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利润值。

1.2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施工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和专业技能低下。

目前我们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尚难承受其相应职务的抗风险能力,不少会计人员甚至直接就是从工班调出来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完全不懂会计基本理论;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虽然是经过了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但对会计法律、法规了解甚少,业务知识不熟练,业务水平低。同时,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对会计法律和各种财经纪律都很熟悉,业务水平也很高,但由于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影响,也能致使其报送虚假的会计信息。

1.2.2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不完善

企业管理的基石之一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管理结构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企业管理的内部监控机制失效,使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在部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所有者缺位的现象依然严重,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的权力超越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者的权力,对企业的财务人员有绝对的任免权,在这种体制下,少数会计人员对法人代表唯命是从,任意改动账簿报表,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影响。

1.2.3会计违规成本过低

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强、相关法律规定处罚力度过低。一方面,在现行法律制度下,施工企业管理当局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很小,且不必为企业利润的下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或默认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追究当事者的责任,只要不发生贪污、受贿之事,一般就不会承担什么责任。

1.2.4内外部监管力度薄弱 首先是内部监督不力,即使审计发现舞弊行为,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之下,在工作中履行监督职能大打折扣。其次是社会监督不力,有些会计事务所在利益驱使下,与施工企业一起违反职业道德,出具虚假报告。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策略

2.1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想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企业钱、则、物的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实行会计职业禁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努力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规范,从整体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2.2完善企业管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股权结构决定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决定着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关系的性质,是影响企业管理健康有效的重要因素。当前企业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股权单一化,国有股一股独大,不符合现代企业的股权结构要求。单一化的股权结构难以形成制衡,容易出现企业内部人为控制问题。只有完善企业管理结构,建设合理的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必须力求在股权多元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彻底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细化企业经营者的职责权利;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目标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现阶段应积极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兼并市场等外部竞争市场,让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3加强法制建设,增强处罚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会计造假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是否会选择违约,主要还是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会计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企业很难不产生造假的冲动。因此,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无疑是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对于造假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要从重处罚,提高会计造假成本,让造假者不敢轻举妄动。

2.4完善行政监督体系,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为了有效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我们还要强化企业内部的审计和监督工作,积极督促各个企业建立并且不断的完善内部审计和监督制度和体系,切实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夯实会计行为有序进行的基础,从而在真实、可靠、可信的会计信息的指引之下,建立标准科学规范、内容客观真实、反映迅速及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企业还要努力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强化外部监督职能,提高中介机构队伍业务与质量建设,提高中介机构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结语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切身利益,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于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工作,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得我国建筑企业建设的秩序规范有序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飞跃.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防治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2007(2).

[2]俞文青.施工企业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3]张安群:中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探讨[J].总会计师,2007(3).

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应对措施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会计信息在制作和承包的过程中,信息的内容与客观事实并不相符,违背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原则,从而无法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反映出来。目前,在我国的企业当中,这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在施工企业当中,施工企业的流动性较强、并且,常常施工地点较为偏远,很难对其真实信息进行有效监管。而企业出于利益考虑,往往利用这些特殊性,虚报会计信息。本文针对当前施工企业的会计失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参考性建议。

一、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成因

1.企业谋求更大的利益

任何企业的经济都是为了追求利益,很多施工企业彻底的贯彻了这一思想,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来获取额外的经济利益。承包经营责任制度使得施工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自,这也降低了有关部门对其的控制权限,很多施工企业为了扩大经营并完成相应的考核指标,在会计准则和制度上动起了心思,在领导的授意下,财务人员对会计信息随意的改动,为企业谋求非法利益。

2.会计人员素质尚待提升

目前来看,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很多主要的财务人员由没有经验的毕业生来担当,甚至很多人都是“半道出家”,对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并没有进行的系统学习,加之本身的道德要求也不高,从而导致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3.会计相关法规尚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相关的财务管理法规中的很多条例都不是很严谨,甚至还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这就为很多专业人士提供了可乘之机。从中为企业谋求不正当利益。另外,我国的监督管理体系采取“三位一体”的模式,其中会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执行者都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监督起到了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监督目标。外部监督,尽管相对来讲具有很大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但是,其仍有一些人和企业串通一气,致使监督力度严重不足。

二、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应对措施

1.提高企业及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很多著名企业都是以“诚信”为立足的根本,这充分说明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是要以“诚信”为本。施工企业之所以会出现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就是因为企业的领导层和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偏低,并不注重自身的“诚信”。因此,要想真正的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度,就要在其心中树立崇高的道德规范。在此基础上,企业领导要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大培训力度,使其对财务管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充分的掌握,进而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率。

2.做好企业内部的核算工作

要对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予以加强,并严格遵守相关的会计规范制度,保证相关的基础性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达到规定要求。成本核算工作中,企业的相关部门要积极的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提供完整的成本核算所需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提供的成本核算信息准确、及时、客观。损益核算中,要以《企业会计准则- - 建造合同》为依据,推行“完工百分比法”。对工程的实际收入和结转陈本费用一一确定,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费用与收入配比,从而将工程项目的损益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

3.加强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一方面财政、审计、税务应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督,政府监督应围绕会计信息质量即判断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法,以其合法性作为政府对会计信息监管的核心;另一方面建立业务素质高、客观公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社会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施工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4.严格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

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规定。首先,《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规定了会计凭证编制、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会计核算要求,所以,新《会计法》的实施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其次,《审计法》规定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最近国务院又进一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从而也更有利于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服务职能,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施工企业的不断增多,政府给予其的权利不断增加,很多企业的领导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抛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与会计人员串通一气,私自伪造会计信息,致使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施工企业当中颇为严重。这样,尽管在短时间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整个建筑行业来讲,甚至社会的整体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须对施工企业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治理对策

前言:会计失真的现象是当下社会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社会经济会计领域的一个综合现象的反映。结合我国经济现状的发展,本文将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简要分析,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最后论述其治理对策。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指符合国家会计制度、依照会计准则、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标准进行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能够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现状、资金流量及经营效益的会计信息。在已经成型的会计信息中难以判断出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因此在美国“真实性”这个名称都不会被提及,只会加强提高程序性管理,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月报、季报及年度报表。在我国我们同样要求会计报表进行编制汇总等,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会计信息的编制。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市场经济活动出现不同信息,我们了解会计信息是相称的会计信息如若出现虚假现象就很容易被发现,那就谈不上会计失真了。现实的经济市场并非是有效率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存在。因此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从业者提供虚假信息的前提。会计信息制造者相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存在更多的优势,获取信息的时间、信息内容等方面。因此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大多都直接参与企业运营管理中来,企业只能依赖会计信息制造者所提供的信息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盈利与亏损,如果信息制造者道德出现了问题想企业提供假信息等违反诚信原则的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会计领域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下三种状况,第一种,会计人员受领导控制对真是的会计信息做一些手脚变成假账,第二种,拒绝领导的受贿,这样可能面临不公正的待遇。第三种,领导和会计人员共同做假,这几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导致虚假信息恶性循环。

2.会计自身的局限性

在日常做账中,会计人员对每一分钱的流向都要细细记载,账目上的每一分钱都要有来龙去脉,会计行业表面上来看是一门精细度极高的行业,从事实上看会计行业的工作并不精确。在会计行业中会计的标准和会计原则实行起来空间较大,在工作中选择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会计信息。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等科目也会在会计人员以权责发生制为基本目标后相继产生。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就会利用这些科目的产生而去虚设假账,加大对投资费用的评估降低自身效益,我国会计实施政策为企业的选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制造者往往都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去进行选择,选择大都是有利于效益和政策的措施。会计内容的真假断定很多会计人员都进行主观的分析,这样照成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制造虚假信息提供了方便。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完善会大大减少虚假信息的发展空间,减少财务报表的虚假增加,加强现金流量信息的考核管理,加快完善会计准则把工作落实到实处,特别是针对我国一部分上市公司加以规范避免出现问题。在实施会计政策选择的基础上加以规范要求。

2.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为进一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安排,因此公司的结构合理安排是确保信息质量的基础,工作的开展我们首先要合理制定当代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以建立产权明确、科学管理等方法规范企业制度。保证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股东等机制管理的完善,合理把握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基本合约的委托等相关措施。其次对于企业业绩评价机制建立应多加考虑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增加。

3.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对造假者加大对其惩罚力度,不仅要其倾家荡产、声名狼藉以后难以立足于社会,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情况严重者以坐牢为代价,同时对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方面严加稽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造假的现象。无论是由会计师还是公司给人们合法利益带来损害,受害者都可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提起公诉。建立民事赔偿制度,是不法份子不能够损害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4.实施诚信工程加强诚信教育

维护市场正常运行需要两个必备条件,一个是法律一个是信誉,信誉相对法律来讲成本更低。在很多状况发生时,法律的效应有时却没有信誉起到的作用明显。因此,会计信息出现造假时,我们不仅要对其严厉打击更需重视的是诚信教育。更需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合作伙伴的诚信度。为此我们将开始实施诚信教育并从以下几点开始实施:第一点,强力打造诚信政府,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做好该职能的本份工作。加以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诚信度,第二点,加快建立企业级个人、中介机构等信用档案,借鉴一些外国对违反诚信的个人与单位惩治的手法,将其不法行为记录再案。以便于人民方便查询得知,从而不仅增强人们对诚信的认知度,还能够令有不良行为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名誉扫地、并将违法者绳之以法。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素质及诚信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等并进行有效的引导会计从业人员正确的认识,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真正做到诚信为本、守纪守法、不做虚假会计信息。

四、结束语

社会经济发展越好,会计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也随之增高,由于会计本身存在的局限性致使公司制度存在许多漏洞,因此会计信息造假、失真现象很普遍,而我们针对该现象的发生要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制度,首先我们要加大会计准则的完善与研究,其次减少假账、坏账的施展空间,在次我们要加强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最后建立民事赔偿制度等确保会计信息真实与可靠性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广琨.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8年10期

[2]王黎明.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J].交通财会,2009年11期

[3]文容.会计信息失真剖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篇10

【关键词】财会;信息不实;原因;措施

一、财会信息不实的危害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数据与具体情况并不是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表现,而且这种不相符是蓄意违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所人为造成的结果。会计信息失真会对国家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能够使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既破坏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经济宏观措施的执行,同时也滋生了浮夸、腐败的行为,滋生了更多的经济犯罪活动。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改革,阻碍了国际资本在我国的流动,严重影响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

二、财会信息不实的原因探析

1.财会工作考核不完善。在我国,考核企业的管理业绩基本上是通过财务性指标来实现的。这种通过财务性指标来对企业进行业绩考核的方式,只关注了财务性指标的表面问题,却没有探究这些财务数据背后,企业的经营质量如何。企业的业绩考评直接引导着企业的发展,如果在业绩评价中仅仅重视当前的财务状况,往往就直接导致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很容易在企业中滋生投机倒把行为,通过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的利润。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在经济的宏观运行中,政府即制定了经济制度,也监督着经济制度的运行。而在微观的经济运行当中,政府的控制和干预程度就显得十分有限。企业护大的剩余索取权使得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变为由企业内部人控制。往往此时极易发生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情况,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产生财会信息不实的原因,与内部控制制度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会计岗位的人员设置不合理,导致职责不明确,业务复杂交错,而过程中的审核、复核、监督等都变成一种形式,没有认真对待。同时企业内部本身也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是即便建立了也流于形式,并没有对内部审计给予足够的重视。

4.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足。有些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而会计工作在很多方面都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足够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否则很难正确处理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问题。同时有些会计为了个人利益,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其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

5.外部监督体系不健全。对于会计体系,外部的监督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各种监督标准混乱,各部门缺乏有效沟通,管理分散。同时,一些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不规范的职业环境,外部监督不到位也有重要责任。

三、财会信息不实的治理措施

1.改进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要想治理不实的财会信息,改进企业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对于企业的评价应当更科学合理合法,同时要加强对于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的全面考核,对会计工作做出正确引导,才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建立有效的公司管理结构。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公司的管理结构,通过有效的激励与引导,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建立合理的公司管理结构,通过多元化的结构来完善各方面的监控体系。有效的管理结构,可以权衡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权限配置,使大家明确各自的责任,对待利益做到公平分配,进而更加有效的进行激励与监督,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3.加强财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的职业道德虽属社会基本道德的范畴,但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社会道德意识,因此作为会计职业的从事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水平的业务能力都是缺一不可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平时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

4.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企业要设计好内部的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依照全面的、可操作的且适中的原则来进行设计,最大程度的提高会计控制以及相关环境。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同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检查与考核,做到对会计的控制能够未雨绸缪。

5.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加强外部的监督管理,就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能够将各种审计进行合理的结合。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当继续健全信息披露的形式,披露除财务信息外的其他决策所需信息,最大程度的体现出企业的真实价值,同时对于违规企业严惩不贷。另外,应当继续强化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管,会计报表需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使其能够真实可靠的反应出企业的会计信息。

四、小结

会计信息是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状态的最直观表现,会计信息的质量会对企业的决策、执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必须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财会信息管理方式,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来确保财会信息的真实可靠,进而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江海燕.浅谈财会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2]吴适.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3]苗宇.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