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贸易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人类历史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次技术性的革命都会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一项划时代技术的登场,其对当前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已经被世人所皆知。归纳来说,网络经济时代下国际贸易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影响
1.提高国际经济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手续和过程才能到达终端消费者的手中,在无形当中提高了贸易的成本。比如,一件FOB价格为2美元的芭比娃娃,经过运输、关税以及商家等中间环节之后,其售价可达10美元,成本几乎翻了5倍之多。3而在网络时代下,电子商务采用了B2B或B2C的方式,以企业对企业或者是企业对个人的形式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极大地节省了中间环节所发生的费用,从而降低了国际经济贸易的成本。这种方式对贸易双方来说是种双赢。
2.催生更多的新贸易形态。弹性企业是指企业依据客户的要求,采用高新技术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转置,随时从企业内部部门或外部部门调用人员、信息、财务等要素组成新的企业,为客户要求的产品进行设计、加工和生产。在这种组织模式下,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向能够随时进行变化,企业的经营也会更加灵活。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化,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以及商业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主动营销模式也开始出现,一些传统、僵硬的电子商务销售套路也开始逐渐向互动、主动、以用户为主的方向转变。
3.促进全球性市场的形成,丰富国际经济贸易的方式。网络经济时代下,传统的以地域为前提的贸易格局被打破,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信息为纽带、以网络为载体的全球性市场。世界上各国的贸易和合作程度普遍加强,特别是一些跨洲、跨洋的国际经济贸易,更是因为其经济利益明显而普遍兴起。除此之外,网络时代下的国际经济贸易必然会产生出一些新的贸易方式。具体来说,电子商务可以将一些日常往来的经济信息,如订单、提货单、发票、进出口许可证以及海关申报单等,采用网络按照特定的数据格式传输到对方手中;虚拟洽谈、网上市场等可以进行一些商品的促销活动;在网络一些定向信息来代替传统媒体中的广告宣传;电子货币代替纸质货币,网上信用证结算、转账高速运行,引发国际贸易付款方式的巨大变革等,这些都证明了一系列全新的国际经济贸易方式正在兴起。
4.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带来新的优势。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带来了新的优势,这体现在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减少地域壁垒、提高贸易效率、提高我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几个方面。电子商务和商业贸易紧密相连,而商业贸易是电子商务的基石,除了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如大型工业、商贸物流、旅游服务等,还应有网络采购、网络销售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等创新型商业贸易,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不利影响
1.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安全风险。网络经济时代下,国际经济贸易容易受到网络黑客的侵扰、经济犯罪的威胁、商品的提供方式风险、支付方式的信用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质量风险等安全隐患。据有关分析指出,未来社会当中,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将会给人们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4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犯罪现象也开始有所滋生,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2.暴露了我国物流发展水平落后的弊病。5企业想要采用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国际贸易,就必然会严重依托物流体系。但是,我国的物流水平发展较慢,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流信息系统发展滞后;第二,欠缺物流一体化能力;第三,相关专业人才稀缺;第四,和电子商务类公司欠缺战略性合作。
3.加剧了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程度。电子商务是信息化和商务运营的有机结合,需要一批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和商贸理论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实际操作。据资料统计,我国近年来毕业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签约率已经达到47%,但电子商务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6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明显偏低,与当前网络经济时代对的旺盛需求形成鲜明的矛盾。长此以往,这种矛盾会在电子商务遭遇发展瓶颈与困难的时候被放大,从而加剧业内人才的匮乏程度。
二、网络时代下我国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第一,加强网络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当前,我国依然有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缺乏必要的重视,严重影响了企业当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就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以便使人们对网络和电子商务有所了解,认识到其所蕴含的无限商机以及和传统国际贸易比较而言所具备的优势,促使企业认识到电子商务将是其走出国门,开展国际贸易的有效途径。
第二,加快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程。我国应该紧密结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尤其是对一些无污染、轻型化、多功能、附加值高以及市场发展潜力大的产品应该重点进行扶持。与此同时,还应该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的转化,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战略取向。不仅如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政府还应该有计划、有意识地干预市场配置,使国家可以获得超越现有资源禀赋约束的知识资源优势。只有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也才能最终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第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我国网络发展环境。当前网络时代下,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也往往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但必须承认的是,尽管我国近年来互联网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努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7集中力量建设国内的骨干网络,增加各互联网的国际出入口,扩大网络的互联容量,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同时还应提升网络覆盖率,从而使广大农村地区也能享受到信息网络的便利。
第四,打破当前垄断局面,提高网络与电信市场的开放度。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不断延长,大幅开放国内网络和电信运营市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尽早推进体制改革,有计划性地取消网络和电信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实施三网合一,此外,还应该积极鼓励其他领域的企业进入电信市场进行资产重组,从而打破当前电信垄断的局面,提高网络和电信业的服务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网络经济迅速发展。
第五,重视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发明和创新。在当前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根本上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高低,而且,这也是我国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而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可以说,科技发展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生长点,科技进步和广泛应用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基础,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中的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并通过各种途径对整个国际贸易产生作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基础。因此,我国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改善科技投入渠道单一、科技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要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发掘、培养、保护高技术人才。真正地把科技看成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强支撑。
第六,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我国企业应该及时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另外,针对当前专业人才匮乏严重的问题,企业还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引进一批精通电子商务技术的管理型人才,培训员工的业务技能及计算机应用水平,并在实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从而提升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七,主动参与国际电子商务对话,建立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相关国际框架。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持着国际电子商务谈判的话语权,而因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力度有限,一些谈判的结果往往会有失偏颇,这就会对建立一个各国普遍接受的电子商务国际框架产生不利影响。但需要明确的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作为一个拥有五分之一世界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主动参与和组织国际电子商务谈判,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其最终制定出的“游戏规则”符合我国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中印;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 合作
中印之间的贸易存在竞争性和合作关系,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趋利避害促进中印贸易的快速增长。
1.服务贸易的内涵
“服务贸易”一词最早出现于 1971 年经济合作组织( OECD)的工作报告中。随后美国首次使用了“国际服务贸易”这一概念。
随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不断深入,围绕着“服务贸易”的概念、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区别,理论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激烈的争辩。通过对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差异性的比较来获得服务贸易的内涵。
2.影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
2.1生产要素的比较分析
在基本要素上,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都非常丰富,因此服务贸易出口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在地理位置上也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与日本、韩国毗邻使中国成为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交往紧密,这些优势都是无可取代的。同时印度也具有充裕的基本要素。中印两国同属四大文明古国,神秘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土资源以及多民族,多宗教的特征,构成了印度独特的旅游资源,这一资源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样会成为印度服务贸易的潜在优势项目。
其次,印度具有在总量上与中国相仿的廉价劳动力,印度人口目前已经超过 10 亿,适龄就业人数甚至比中国还多。
2.2 需求条件的比较分析
在需求规模方面,中国的国内市场需要要远远大于印度。首先,从人口上看,虽然中印两国同为人口大国,但中国人口还是多于印度; 其次,从收入水平来看,中国要远高于印度。2008 年,中国人均 GDP 为2460 美元,而印度仅为965 美元; 再次,从消费结构分析,目前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 40%,而印度仍维持在 50%以上,这说明中国正从以吃饱为标志的温饱型生活向以享受和发展为标志的小康型生活转变,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升级,对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服务以及与信息、教育、房地产、汽车、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关的服务需求迅速提高,对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样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 而印度的消费结构仍以实物消费为主,尽管国内的精英阶层的消费结构可以与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相比,但更多的民众仍以实物消费为主体。
3.发展中印服务贸易合作的主要内容
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指国与国之间协商制定合作制度的功能,这里的制度是指合作体系运行的规则和秩序。为中印旅游服务贸易的开展两国政府首先应在一些制度和政策上作相应的调整,以便在中印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现兼顾体现兼顾多元化和一体化的要求,保障两国的合法权益,最终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通过政府举办旅游发展会议和旅游研究工作,为中印两国的旅游企业和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两国的旅游贸易。
4.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行业结构比较
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关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分类和统计,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和整理,2009 年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行业结构。
从出口行业结构中可以看出,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占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绝大部分,三项所占比例之和为91. 4% ,而印度的这三项之和为 40. 8% ,另外占了其将近出口额一半的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这得益于印度国内发达的软件服务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的服务贸易已经以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口为主,而中国则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出口为主。
在增长率方面,印度各项服务业的出口增长率平均都达到25% 左右,表明其服务业出口贸易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虽然金融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由于金融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所占比例较小,而其他商业服务负增长的幅度较小,因而对印度总体的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中国的出口也呈现比较良好的态势,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由于 SARS 的影响,旅游服务的出口有所减少,对总体的服务业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增长较多,表明我国正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潮流。
总之,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化解中印贸易中的矛盾,利用有利因素,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并不断开拓双方合作的新领域,使双方从不断扩大的贸易中受益。加强双方经贸合作,促进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印贸易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贸易互补是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双方如果建立自由贸易区必然会带来许多优惠的政策。
参考文献:
[1]魏浩,毛日升,张二震。 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 世界经济,2005( 2).
篇3
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形成了“三驾马车”的市场格局,即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中国市场。这三大市场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0% ,对全球经济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2015年全球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32 480亿美元,其中,中国为39 569亿美元,占比11.90%;美国为38 128. 6亿美元,占比11.47%;欧盟27国为35 295亿欧元(约38 824. 5亿美元),占比11.68%0 2015年全球商业服务(不包括政府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93 657. 1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1 591. 71亿美元,占比12. 38%;欧盟为37 151. 76亿美元,占比39. 67% ;中国为7518. 06亿美元,占比8. 03 %。从全球区域经济影响力来看,虽然日本、韩国、东盟、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部分拉美与非洲国家的经济活跃或者衰退,都会在国际市场形成一定的波澜,但不可能是颠覆性的,未来全球经济的实际走势依然取决于三大经济体的态势。
未来世界经济大格局会相对稳定,美国、欧盟、中国“三驾马车”的市场格局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期,但彼此相互关联机制会发生一定变化。美国经济依然处于定海神针地位,总体趋势是稳定上行并会继续巩固高端服务业(金融、会计、评估、咨询、教育等)、高端技术行业(IT、航空、军工、尖端材料等)、全球金融中心和消费中心地位。强势美元和金融监管话语权将成为重要政策选项,财政政策也会继续发挥更积极作用,并由此对世界经济、国际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欧盟经济虽然面临一系列脱欧的不确定性,但不会是颠覆性的风险,在趋势向稳的大背景下,将会继续保持高端消费品制造优势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仍然是中高端消费品和大宗商品集散地;贸易保护主义会有所抬头,但欧洲经济已经离不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更不可能离开美国市场;可以预期欧盟经济改革的重点将是着力解决“集中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中国经济地位仍有上升空间,但增长动力将由外转内、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产出结构也将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形成错位竟争;由于转型升级将持续5至10年,仍然是全球大宗商品最主要的需求方。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会保持在6%-8%区间内横向运行,总体上货币政策将处于守成状态,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维系“三驾马车”格局,以协商合作共赢代替市场分割、对抗甚至相互制裁,无论是对于中国最终跻身高收人国家行列,还是借助国际合作、尽可能延长国际和平发展周期,都是至关重要的。三大市场主体的相关国家怎样处理好小摩擦以避免大对抗,增加沟通合作,事关未来世界经济大局,考验着政治家的智慧。
篇4
我国经济在规模上迅速扩大,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的新时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资源企业需要通过管理手段进行资源整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加强在国际贸易竞争力,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因此资源整合不仅需要通过管理手段整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还需要加强以市场经济为核心,这也是国有资源整合如何进一步和国际贸易融为一体化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如何让我国的资源整合在国际贸易中也将担当起重要角色,这也是国有商贸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与资源整合的基本介绍
(1)国际贸易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从而反应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
(2)资源整合,是企业政策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日常管理的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有进有退、有取有舍,进行整体的优化。也是指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来源、层次、结构、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选择、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实现穿创造出一个新的资源动态过程,分析了解资源整合能力增强市场经济化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国际贸易与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及现状
篇5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逐渐发现传统的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等,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狭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不到新世纪国际间竞争的要求。为了适应大时代的需要,应结合高校国际经济贸易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高效国际经济贸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出具有深厚国际贸易知识、扎实的外语基础、复合型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
二、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改革点主要有:减少课程的重复内容,增加课程的容量,利用有限的时间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对前人的知识经验过分重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忽略了对学生在关注国际经济贸易的现在形势的引导,忽视了国际贸易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期间对学生系统的科学思维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不到位;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惯常的思维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或者在原有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逐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出合格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
三、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
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按公共基础课、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选修课等五大类。忽视了对人文、自然、社会和科技等相关学科的补充。公共基础知识课:政治理论、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原理、法学基础、大学英语、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税法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增开设社会调查课程和教学参观课程,合理安排学期实习和学期准备毕业论文或与导师合作开展课题的研究等等。
四、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
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存在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多为主体,师生的互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同时还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社会性。应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由填鸭式改为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并调动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具体概括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应采用多提问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新见解或质疑;教师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要讲深并讲透,其它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学,通过学生自学、提问、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加深理解和记忆;关于现实和实务问题,在教学的过程可以采取研讨的方式,并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鼓励学生或学生小组去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研讨的过程教师再适当的给与提示和指导,并在最后做出归纳总结。不但教学方法要改进,教学的内容也要改进,教师授课不能仅限于书本,要把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逐步给学生补充新的内容。
五、把信息技术与国际经济贸易课程结合起来
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互联网络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它的交互性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逐渐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国际贸易知识的获取、保持。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对国际贸易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管理、组织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计算机网络特性不但对实现了培养合作精神有利,还有利于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把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以上信息素养对育和教学过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它们与国际贸易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才能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在高校的国际经济贸易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采用的并不多,大部分高校还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技术,教师、黑板和粉笔以及为数不多的简单实验和现场演示为主要的传播手段,重点还是侧重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甚少关注创新能力培养、操作能力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信息素养偏低,创新能力欠缺。而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提升操作技能和培养创造能力,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六、对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对高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虽好。由于国际经济贸易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提高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把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水平结合在一起,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做到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真正做到实践教学,必须把国际经济贸易模拟实验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加大实践教学次数;配备优秀的、专职的国际经济贸易模拟实验教师;进而把模拟实验与网络操作模拟实验结合在一起。
七、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为了加快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文化活动,比如:体育、辩论赛、美术等各种竞赛;教师也可安排和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与科技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参加一些社团和文体活动,从而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还应组成课外活动小组,来统计学生获得的证书以及取得的成绩,根据统计情况给予奖励。提高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八、结语
篇6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 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 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 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 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 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 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 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 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 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 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 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 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 1995年扩大到39倍。
篇7
关键词:贸易;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关系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关系
经济的持续增长,会提升人均收入水平,致使污染曲线下降。换言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环境的改善。那么,是否可以验证经济增长促进环境改善的真实性呢。事实证明,通过实施合理的市场机制,能够处理好一部分的环境问题。比如,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提升,那么人们更愿意花高价去购买绿色环保产品。与此同时,生产者为了占据绿色产品市场份额,也会革新生产技术,通过使用“绿色”生产技术来减小生产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然而,只有最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学家才主张,要想把市场力量引导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去,政府就需要采取一些必要性的干预措施。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的关系,这种冲突正好形成了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贸易与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1.国际贸易促进环境改善
首先,由于贸易体系具有开放性,因而其能够对全球各地的资源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如果资源水平一样,那么开放的贸易体系就占据一定的优势,能够增加更多财富。根据以往传统的贸易理论观点,不管是从绝对优势理论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来讲,其具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贸易之后的福利提升的幅度较大。国际贸易跟国内贸易相比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其能为我们国家带来更多的收益,使各个参与国家的居民赚取到更多的收入。当人们的收入见涨后,根据库兹涅滋有关理论可知,随着环境的改善,收入也会增加。因此,可以这么说,贸易的增加能够带来更多财富。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在一个国家中,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那么他们会更加注重环境的质量,也会更有能力为保护环境而付出,如此,环境质量会得到更好的改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掠夺压力得到减轻。其次,随着国际贸易的推行,国际分工程度增加,使规模经济效应更加明显,这样也会节约环保技术使用的均摊成本,用于环境改善的成本也会降低。若贸易不存在,那么这个国家的生产很难达到规模经济效应。再次,如果一个国家推行开放的贸易体系,随着其持续的发展,环保新技术得到研发和提升,随着其在各个国家的推行和使用,环境恶劣的地区的状况得到改善。经济一体化的结果是导致科学技术的流动量增大,速度增加。这样对发展中国家是很有好处的,这些国家就可以通过开放性的贸易体系来改善环境恶化的情况,将库兹涅滋环境曲线的形成机制和形状进行变化,提前到达该曲线的转折点。图为库兹涅滋环境曲线。
2.环境保护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开拓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们对环保产品产生了更高的追求,从客观上来讲,环境质量的改善是能够使国家的生产更加清洁化的,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实现产品结构的“绿化”,促进绿色GDP的增长。与此同时,为国际贸易所交换的商品对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只有拓展国际贸易的内容,转变交换方式来提高国际贸易的可持续性。
三、实施环境保护对经济和贸易影响的经济分析
通过企业的生产实践,可发现,环境保护对于企业的生产和价格都会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微观领域的改变会导致宏观领域的改变,比如会导致宏观的资源配置、贸易方式和贸易条件等的改变。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来,一个国家的环境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收入造成一些负面作用。这是因为环境成本的内化使得企业的竞争加剧,甚至导致整个产业环境的改变。如此一来,国内的商品会被价格更具优势的进口商品所取代,进而使我国的国内收入水平降低。除此之外,如果需求和收入发生改变,由此导致的放大效益更加突出,最后可能减小国内收入总量和进口量。通过分析这种现象,发现其中的原因是环境政策的严格执行的结果。
2.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由贸易理论可知,一个国家要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那么其技术要素是要求得到体现的,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技术优势要能使其生产成本降到比其他国家更低的水平,而且能够保障产品质量,或者说该国家的某种特有的资源极其丰富,那么这个国家的贸易竞争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环境政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很大,从目前的情况来观察,可发现,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份额并不高。况且,在不同的行业,其所承担的成本的差异也较大。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在生产总成本中,污染控制成本实际上是很低的。在环境政策被执行之后,污染产业的专业化生产水平会降低。与此同时,产品价格也会得到提升。因此,在环境敏感型产业中,环境保护的影响是不利的。
3.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进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当商品价格变化,那么贸易条件也会发生变化。使用环境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可发现环境税收比环境规章的经济效率要高一些。事证明,环境税的实施,使得管理的成本降低。对进口的生产部分进行分析,可发现生产税的征收对生产与消费模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总之,环境政策会引起产业结构一定程度的扭曲。
四、小结
由于国内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外部成本内化差异在产品价格上的表现也会更加突出,这类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将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于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年鉴.我国GDP的增长.2010.
[2]薛荣久.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问题[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3]国家统计年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指标居世界的位次.2010.
[4]曲如晓.环境政策的全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
[5]李仲周.世界贸易组织[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6]范柏乃,毛晓苔,王双.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1952-2003年[J].国际贸易问题,2005(8).
[7]高峰,范炳全,王金田.我国进出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7).
篇8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形势
目前,明确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共同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故熟悉我国国际贸易的状况,对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方向、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目标都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对外贸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它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进步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也已经达到了一种中速甚至高速的新状况。面对经济内部需求力量不够、生产成本持续增多、全国经济复苏贫乏、投资速度缓慢、人口红利不断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时,国际的进出口贸易商品逐渐减少,从而促使了中国的经济得以赶上国际经济的步伐,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利益。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十分不理想,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贡献率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十分明显,为了改变现状,就要求我国要稳定出口、扩大进口。如此一来,我国的经济才能稳定发展,也更容易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2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意义
2.1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紧密相关的。(1)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发展少不了经济和贸易的支持。首先,每个国家都是借助贸易的方法来从别的国家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实现自己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所以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其次,从国家内部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服务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增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创造与自身经济发展规律相一致的设备。(2)先进的科技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在技术和设备上,高效的加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步伐。
2.2贸易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国际经济增长
国家要想在经济市场立足,其根本就是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经济是促进世界各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一方面,国际贸易作为推动国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仅在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可以提升各个国家本身的经济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增长模式,国家从传统的内部经济发展模式慢慢转化成国际范围内的全球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包括国际贸易在内的多个国际领域共同进步。
2.3提高企业国际竞争意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最终会提升各国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意识。(1)在企业不断把其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模式创建在适合国际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不仅很大程度的加快了企业的生产、营销和管理效率,也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2)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根本点出发,发掘了企业和人才的潜在能力,让企业不断进步,最终促进了企业的整体经济,加强了企业的竞争意识。
3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1当今国家新形势
目前国家发展新形势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普遍增加。指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逐步多元化,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发展模式从单一化转化为多元化。经济发展多元化的具体表现是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产生和进步。北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根本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全球都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发展程度和规模大小。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明确解析国际的发展形式,具体写道:“多元化趋势在全球或者地区范围内,它在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各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就在不断的贸易来往中逐步完善,各种力量也会有新的分化和结合。”欧洲的经济也在欧盟和欧洲共同体的创办下跨出了新的一步,让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走越远,1989年启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它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论坛,它着重经济技术的合作,要求人们自主自愿加入,是比较轻松开放的。
3.2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2.1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原因就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根本就是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各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也转向知识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创新精神也不断增强。新兴服务业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的旅游业、运输业份额不断减少。约20多年以来,国际贸易服务模式逐步扩大,已从1990年的3700亿美元变成现在的2.1万亿美元,金额就占据了全球贸易的21%,份额明显增大。
3.2.2贸易自由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促使了世界范围内的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密切,贸易的传播方式也变得自由化,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增大,但同时也伴随着多种问题的产生。所以,在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象下,对自己贸易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迅速的高峰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贸易的保护花样层出;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多等等。
3.2.3贸易模式多元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更方便的进行贸易交流,让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也开始了网络时代的贸易多元化。首先,借助网络渠道人们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也就增加了国际贸易的利润,减少了贸易的运营成本。其次,在全球性的互联网笼罩下,人人都需要遵守网络特有的交往规则和机制,也就保障了贸易的安全度。所以,在新时代的趋势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
3.2.4国际贸易进人高速增长期
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就2005年,全球的货物贸易增长到22%,是27年来的最高纪录。在各国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的因素下,造成了各国之间的贸易进行逐渐频繁,有竞争才有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使得全球货物、服务贸易都快速的增长,世界经济整体飞步前进。
3.2.5贸易格局固定,中国成为贸易“新宠”
以发达国家欧、美、日为主体的贸易格局一直保持固定不变的姿势,且会长期持续下去,但现在中国也成为了国际贸易的新一支力量队伍。正是由于以欧、美、日为代表的三大经济一直是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借助多边贸易机制和区域贸易合作来主导国际贸易的秩序,从而出现发达国家在贸易交流中获取很大利益的现象,其货物出口和服务贸易都占到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增长,使得中国的世界地位逐步上升,贸易总量的占有份额也在提高,对全球贸易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也就成为了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新宠”。
3.2.6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贸易的快速发展,迫使主要贸易大国一致采取扩大区域间合作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和争取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这也为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经济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其主要的就是区域贸易安排,主要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慢慢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化;各区域成员国快速发展区域贸易;区域内贸易的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过半。区域贸易安排现在已经是提高国际地位、各国获取市场资源、增大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
4针对当前形势的发展做出相应对策
4.1着重提高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创建现在备受全世界各个行业领域的关注,其原因是,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构建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下去的垫脚石。我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走向了世界,企业文化的创建却一直停滞不前。为了提高我国企业文化的国际竞争软实力,就要求我们不断钻研加快企业文化步伐的新措施。
4.2紧抓人才引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人才不仅企业和国家进行服务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量。目前,不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其竞争力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竞争的实质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只要培养出一支具备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才能让国家或者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长久持续生存发展下去。
4.3完善制度,创新管理方式
企业能否可以在长期竞争中保持积极向上、活力四射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从某个角度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竞争力的提升给予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为了赶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要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内部的制度、规章进行改善。
4.4施行名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企业营销中,其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品牌化经营。创建、培养国际化的中国品牌,既可以让我国获取长久的利润,也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强化自身实力。企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活动中,要积极努力的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换言之,企业长久持续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名牌战略,企业未来利润的获取取决于企业品牌的力量。而且,我国的企业在竞争中要意识到,品牌的创造是一个复杂和长久的过程,既需要企业在国家竞争中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企业在日常的经营销售中做到细心、努力,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力,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和营销。企业要实施好品牌化经营战略,着重品牌的经营和创造。
5结束语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善于结合科学技术的力量,创建系统、完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晨辉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小雅.浅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09):82-83.
[2]徐雯茜,黄刘衣紫.浅析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5,(05):244.
篇9
关键词:贸易;环境;制度经济学;产权;法律协调
贸易与环境问题起初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与环境两者之间开始产生密切联系,具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环境对贸易的影响;二是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作为贸易对象的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输出和流动以及贸易商的逐利化的营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环境;同时环境恶化与生态破坏、甚至环境保护规则本身就会影响贸易,“这种影响或者通过为进口产品制定标准来直接影响贸易,或者通过间接方式来影响贸易”。因此,1970年代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二者如何协调的问题也是该时期多边贸易体制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冲突与弥合
贸易与环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诸多进口国在贸易中施加各类环境要求,进而形成一种非贸易壁垒,即“环境壁垒”。其又称为“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为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技术性标准和法规,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或禁止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环境配额制度、环境检验检疫制度、环境技术标准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关税制度、环境包装和标签制度、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环境贸易制裁、环境标志和认证制度等。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几乎在各行业都频繁遭受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损失惨重。而且,由于中国当前的产权制度不明或缺位等因素使得中国企业环境成本未完成内部化,导致中国的产品出口获得比较价格优势,这间接引起绿色贸易壁垒之外的贸易救济措施壁垒。自1970年代起国际社会开始广泛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认为地球吸收一种污染的能力是有上限的,而许多地区的环境已经超出该上限。“人数和每个人的污染活动都按指数增长是全球达到上限的最基本的途径”。该报告发人警醒,经过几十年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人们对贸易与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始酝酿。“可持续发展”一词得以创造并在国际条约中可追溯至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布朗特兰报告》,而总括性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首次在条约中被引用则是在1992年《欧洲经济区协定》的序言中。《布朗特兰报告》所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不损及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它包含两个概念:①需求的概念,特别是世界上贫穷人口的绝对优先考虑的基本需要;②通过技术和社会组织的状态对环境能力施加的限制理念,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1994年《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成员方在追求提供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扩大有效需求的目标过程中,应兼顾可持续发展,应提高对世界资源的最佳利用,寻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一致的方式。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较为紧密,能耗高、污染严重,往往以比较低廉的价格获取“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则出口电子产品、汽车、软件等产品和服务,技术含量高,常常会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通过抬高进口产品的质量和环境保护标准,禁止或者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形成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出口贸易结构的巨大差异,贸易与环境问题集中地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在这一背景下,贸易与环境相互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与时代主题。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政府规划、经济贸易政策与资源管理中去,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弥合两者的冲突。而要协调贸易与环境两者的紧张关系,应建立适应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在这一背景下,贸易与环境相互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与时代主题。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政府规划、经济贸易政策与资源管理中去,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弥合两者的冲突。而要协调贸易与环境两者的紧张关系,应建立适应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
二、中国对外贸易有关的环境外部性与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构建
1.环境外部性与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之提出。外部性理论最早由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于1890年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在20世纪初叶旧福利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CecilPigou)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基本形成静态技术外部性的理论框架。“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溢出效应”,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或其他个人、部门的福祉,使他人遭受额外的成本或获得额外的收益但并未承担相应义务或获得相应回报的经济学现象。环境问题正是由于外部性的结果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结果;跨界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还与环境资源的产权缺位、作为国际公共物品的环境保护制度供给不足密切关联。环境外部性属于典型的可耗尽的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H.Coase)早在1991年就提出了外部性理论,认为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使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成本得不到内化,由此使得一些企业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因环境管理制度导致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之程度,也会引起相对价格与比较优势之差异,从而引起专业化生产与贸易之动力。很多高排放的中国出口企业,他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外部性并没有通过承担排污费的方式内化为生产成本,进而反映在贸易产品的价格中。这种以折损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利润的做法,最终引起过量的隐性环境价值输出。这种让“公众买单”、企业获利的“环境输出”型出口模式注定是短视的,出口越多,国家付出的环境代价越大。因此当前国家只有通过加大制度供给力度,通过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着力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才能将对外贸易引入正轨。
2.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实现:产权制度构建的法制路径。在经济学上,产权(PropertyRight)是指“一整套定义所有者使用这些资源的权利、特权以及限制的约定。“西方新制度学派将产权视为一种"财产权利”。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认为,“产权具有造福或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权利”,他认为产权与外部性密切关联。汤姆•蒂滕伯格(TomTietenberg)对有效的产权结构总结出三个特征,即排他性、可转让性和强制性。产权具有工具性价值,其重要性在于引导交易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合理预期,故产权的主要功能在于刺激人们追求外部性的内部化。只有在产权得以清晰界定的情形下,产权主体才能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利益衡量最大化地利用物品,充分发挥物品的效用。产权配置资源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使受益抑或是受损的结果实现内部化。科斯关于市场协商设定了“两种模型”:其一为假定交易成本为零;其二为假定交易成本大于零。他最后的结论是: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形下,市场协商便可消除外部性;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形下,一些类似外部性的东西会得以保留。即通过对“两种模型”的论证,科斯发现了传统的外部性理论的舛误。科斯进而从产权角度深入剖析了外部性问题,当产权界定不明时模糊的产权进入公共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权失去排他性,产权主体之间受损与受益的权利与责任无法清晰界定,便构成了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因此他指出,通过清晰界定公共领域的产权,再通过产权在市场中的交易,以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德姆塞茨与科斯不同点在于科斯只研究外部性而不涉及所有权问题。他首先将所有权中的一组权利作为既定事实予以接受,然后考察改变用以界定所有权法律结构的一些特性之后产生的结果问题。庇古提出的有重大意义并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做好环境保护的策略便是通过立法。只有立法才能真正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才能真正清晰地界定产权,进而实现环境效益。当然,这里的立法应该作广义的理解,包括制定法律法规,也包括对外缔结条约。而这一切行为的实施,应通过诸主体的协商一致。无论是科斯还是德姆塞茨,都将产权的调整寄希望于产权得到明晰界定之后的市场协商行为。换言之,产权的界定或者得到交往社会的承认以获得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础,必须以协商或商谈为基础。这种基于谈判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外部行为内在化的理论也为当前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奠定了现实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贸易与环境协调中的制度供给、制度整合与制度创新
1.在制度供给上推动贸易、环保政策的多元化形成机制。历史地看,环境治理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共有三大制度经济学流派作理论支撑。它们分别是环境干预学派、基于所有权的市场环境主义学派,以及自主治理学派。其共同点都是从外部性出发,强调制度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其中,自主治理学派在制度供给中倡导制度设计主体的多元化。结合中国的情况,具体到贸易与环境关系领域,国家应在制度供给上推进多元化形成机制。应做到:第一,政府通过立法,建立规范而明细的产权制度,积极发展私人产权制度。由政府主导贸易与环境规则的顶层设计,如通过环境税、排污费的征收,使企业增加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促进环保成本内部化。第二,允许行业协会致力于产业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推动绿色认证、绿色标签制度,推动有关贸易与环境的非自动执行规则的制定,以此为契机构建中国的绿色贸易体系。第三,保障市场参与者有充分的经济自由,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应在经济自由与充分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有效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只有在充分竞争的社会中,市场参与者才有动力自由地选择市场,自由地生产想要生产的产品,自由地选择生产技术,自由地消费,自由地更新技术。第四,支持企业、自然人等私主体主导或参与贸易与环保规则的制定和创设,积极推动环保技术的优化升级。
2.贸易与环境保护:从制度冲突到制度整合。制度整合指的是“各个国际法律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在体制价值、规范和功能等上全面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制度性差异所导致的制度冲突,并最终实现国际法内在体系上的和谐”。制度整合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建设性的制度安排来协调和规范围绕此类事项产生的国际法律制度间的矛盾状态,以追求国际正义、公平与秩序价值之实现。贸易体制本质上是按照“垂直化”方向发展的,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超越了国内法,同时也试图超越其他的国际法律体制,因此这种整合应从两个层次来实现:第一,从国内法制整合着手,即强调国家从自身的法律体制出发,寻找缺漏的、与国际通行体制相悖的法律规范,进行修改与完善,如中国通过制定、修订贸易、环境相关法律,借鉴和发展碳排放交易制度、发展自身的绿色贸易体系、推动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贸易、环境领域立法理念上的协调配合等。第二,从国际法制的整合入手,因为“制度整合”论认为,和国与国之冲突总是以国际社会为平台一样,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冲突总是以整个国际法体系为背景的。因此,国与国要通过国际法的制度创设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内在协调,如通过创设或执行WTO等全球性国际组织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多边贸易规则以实现国际法制度层面的“制度整合”。
3.贸易与环境的制度变革策略。(1)建立以宪法为统领、部门法协调配合的明晰产权制度,抑制外部性的负面效应。诺斯将制度分为宪法秩序、制度安排、规范准则三个大类。宪法秩序是第一类制度,它规定确立集体选择条件的基本规范,这些规范乃规则制定之母;制度安排主要指的是操作规则,包括法律、规章、社团与合同。宪法秩序确定了一国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和指导原则。未来在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解决上,国家应通过立法建立以产权为核心的贸易与环境协调制度。正如政府成熟的地权制度成为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石一样,其他领域的成熟产权也一样为国家的强大提供强大支撑。包括构建成熟地权,解决地权的所有权归属界定不清、管理权与所有权相混淆问题。同时,国家应通过立法,保障公民的清洁空气权。(2)充分发挥市场在贸易与环境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市场中的问题通常要交给市场来解决。除非发生市场失灵,亟待政府的调整。现实中,很多与环境有关的事项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促进,比通过市场交易协调贸易与环境的策略应分为两大类:其一,直接的环境贸易。主要指排放权交易,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1970年代提出。近年来国内外高速发展的碳排放权贸易为从市场的角度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国家应积极推动在2017年建成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其二,嵌入(外生)的环境贸易。嵌入(外生)的环境贸易是在普通的商品与服务贸易之中包含了必要的水资源、能源、土地等环境要素,进而形成的一种虚拟贸易形式。这种贸易形式新颖,对于改善一国或一地区的资源环境奇缺或者耗费都有显著作用。
四、结语
中国当前的产权制度不明、管理体制紊乱问题已成为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实现的现实障碍。要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须加强制度供给,倡导制度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制度的形成更加科学合理,与环境有关的产权交易这一市场力量在环境保护中比重加大。最后,国家要积极致力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的制度整合,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法律体制、国内的环境和贸易法律体制在价值、规范和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推动其内在协调性。只有在此背景下,才能围绕上述问题修订宪法、法律,推动更为清晰明确的产权变革,以此推动贸易与环境融合的渐进式制度变迁。
参考文献:
[1]Davivd.Vogel.therelationshipbetweenenvi-ronmentalandconsumerregula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R].JeanMonnetChairPapers,1995.
[2]朱京安.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缺陷及法律对策初探[J].法学杂志,2006,(3).
[3][美]丹尼斯•米都斯,等著.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张云.基于环境成本的比较优势理论及政策启示[J].当代经济科学,2006,(3):114.
[5]夏光.从环境输出到生态修复———贸易的新功能和新增长点[J].环境保护,2007,(15).
[6][美]汤姆•蒂滕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原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马立行.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8][美]哈罗德•德姆塞茨,著.段毅才,等译.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罗小芳,卢现祥.环境治理中的三大制度经济学学派:理论与实践[J].国外社会科学,2011,(6).
[10]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1]李春林.国际法上的贸易与人权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立法影响
1.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关系发生变化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WTO体制的建立,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1.1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的趋同性发展加快。一些原先纯属国内管辖和控制的经济活动,现已同时置于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控制之下,使得许多原先纯属国内控制的经济活动现需受国际法和国内法双重管辖,国内法规范也因此加快了与国际法规范接轨。
1.2国际法规范逐渐超越国内法规范,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WTO体制的发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的地位显得突出起来,有时甚至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的管理逐渐弱化,比较明显的一些例子就是,各国的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非关税壁垒措施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一些欧盟成员国甚至已放弃了货币发行权。
2.国际经济法各部门法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经济全球化导致各种经济活动的相互融合,例如,贸易与知识产权、贸易与环境等,都开始密切地联系起来。以下试举两例:
2.1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各国管制最严的行业之一。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对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作出了规定,其涉及到投资问题,特别是市场准入和国际待遇等问题。此外,要维护金融稳定势必要完善金融监管。
2.2贸易与环境。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给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但过分强调环境保护又会阻碍经济贸易的发展,有时环境问题也可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因此,在国际经济法相关部门的立法时,如何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多边环境协定和各国环境法的有关规则,都将成为国际经济法新的发展领域。
3.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执行机制此处,以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为例。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强制力,毋须当事方同意,即可通过专家组或上诉机构的报告。经争端解决机构同意后,胜诉成员方可以采取相应的交叉报复措施,这种措施具有较大的威慑作用,使那些其国内措施违反WTO规则的成员方不仅面临着国际社会道义上的谴责,而且还可能因其措施不具有合法性而受到经济制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缺陷,如:在解决争端中如何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何保证争端解决机构在审理案件中尊重国家。此外,在采用协商方式解决争议方面、在透明度方面、在司法化方面,争端解决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对国际经济法立法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冲击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根据联合国《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世界上最富有的500人的收入总和大于4116亿最贫穷的人口的收入总和。另外,国际贸易法领域内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据分析,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贸易壁垒其实是针对包括最贫穷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设置的。这就要求国际经济法的立法要进一步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问题,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更完善的保护。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际经济法立法的影响和启发
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际经济法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更积极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将国际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1.创造健康有序的国内国际投资环境,并以中国利益为核心,切实衡量对我国的利益标准,避免类似外资转嫁污染的现象。
2.经济全球化将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在最近一二十年当中,政府的确在向市场力量让步,其表现就是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然而,市场经济除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等优点之外,还同时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因此,我国应在已有的宏观调控经验上,完善立法,将市场调控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际经济法体系。
3.经济原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在联合国《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等国际法律文件中确定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目前随着市场的开放,经济领域正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侵蚀,出现了民族国家界限的模糊和观念的淡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在立法时必须考虑,如何坚持国家的经济原则,如何协调国家经济与国际相互合作的关系。
4.中国加入WTO等国际贸易组织,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也必须面对外资的竞争、冲击和金融风险,这就使得我国需要填补立法空白,在趋利避害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与世界接轨,履行中国的承诺和条约义务。
- 上一篇:微观经济理论
- 下一篇:初中科学学科知识与能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