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篇1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城建监察是指对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全国城建监察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建监察工作。

第五条城市应当设置城建队伍,在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行政城建监察职能,其组织形式,编制等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建设系统监察队伍统一管理、综合执法的原则,按照当地城市建设系统管理体制和依法行政的要求确定。

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在其法定权限内可以委托城建监察队伍实施有关城建行政处罚。法律、法规规定授权的,从其规定。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建监察工作中的职责:

(一)负责对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行业的城建监察的业务指导;

(二)依据国家的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城建监察规定和办法等;

(三)按照城建监察的需要,制订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和政策;

(四)负责组织制定城建监察人员的考核标准,提出培训计划和内容,对城建监察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城建监察人员的执法水平;

(五)负责对受委托的城建监察队伍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该行为和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六)负责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

第七条城建监察队伍的基本职责:

(一)实施城市规划方面的监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及有关法规和规章,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和建设行为进行监察;

(二)实施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方面的监察。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损坏城市道路、桥涵、排水设施、防洪堤坝等方面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监察;

(三)实施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监察。依据《城市供水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危害、损坏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设施的违法、违章行为和对城市客运交通营运、供气安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以及城市节约用水等方面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监察;

(四)实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监察。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损坏环境卫生设施、影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监察;

(五)实施环境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监察。依据《城市绿化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损坏城市绿地、花草、树木、园林绿化设施及乱砍树木等方面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监察;

(六)在受委托的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城建监察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第九条城建监察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必须是国家正式职工;

(二)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经过法律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第十条城建监察人员在实施城建监察时,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贯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以准绳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秉公执法,服从组织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在上岗时应当持城建监察证、佩戴标志、自动接受监察,不得,。

第十一条城建监察证和标志由建设部统一印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号、组织并监督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城建监察工作制度,对城建监察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业绩考核,实行奖惩制度。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证城建监察队伍的经费和配备必要的装备。

篇2

一、WTO与WTO规则

认识WTO与WTO规则,需要把握几个基本点。简单地说,就是一套体系、一套原则、一套规则和机制。

从体系与组织看,WTO是一个国际组织,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经济组织。简而言之,WTO 是一个以强制性规则为基础的“带牙齿”的国际组织,是公平、有序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一条“看家狗”。

WTO协议共包括二十多个协议、协定,内容非常广泛, 既确立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方面的实体规则,又明确了解决纠纷、保障实施的程序性规则。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部长宣言和决议。这些法律文件旨在通过规定成员应当承担的贸易自由化或开放义务,监督各成员有关贸易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力求为世界提供一个开放、公平、有序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同时,WTO作为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在国际法上具有独立的人格,即国际法上说的“国际人格者”。“总的来说,WTO为多边贸易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框架和组织基础。

当然,WTO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在处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斗争、妥协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它的规则制定中,历来采取由若干经济发达会员会下事先酝酿的做法,其制定的规则往往忽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就是大国之间如美日之间、美欧之间,也有利益冲突,难以有效地达成一致。1999年底在美国西雅图发起的新一轮谈判遭到失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从WTO确立的原则看,其核心是贸易自由化, 贯穿其中的是三大基本原则,即: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地进行贸易活动,是WTO规则的基石。 它要求各成员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地进行贸易往来,对“人”、对“物”都不得进行歧视,既不能歧视其他成员,不能“内外”有别;也不能歧视不同成员,不能“外外”有别。非歧视原则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要求任何一个成员给予另一成员的贸易优惠和特权必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所有成员,也就是说,各成员的产品或者服务应该享受相同的待遇。国民待遇是指任何一个成员的产品或者服务进入另一成员境内后,享有不低于后者国内产品或者服务享有的待遇,如各种税费、各种许可程序、技术标准等都不能有差别待遇。

这里需要说明,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在具体适用上是不同的。一般说来,除了极少数法定例外以外,最惠国待遇的适用是无条件的;而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货物贸易中的进口产品是无条件的,对各个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则取决于谈判达成的具体承诺。在服务贸易领域,任何成员都没有必须对其他成员给予国民待遇的义务,而可以通过协商、谈判确定。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一旦加入WTO, 就必须对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包括服务行业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一律给予无条件的国民待遇。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即使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对所有外国企业都无条件地给予国民待遇。

市场开放原则。WTO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开放贸易体制的形成,不断扩大市场开放水平,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原则主要体现在关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和透明度三个方面。关税减让,要求各成员将关税作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尽量取消非关税壁垒,同时通过关税减让,相互承诺约束部分产品或者全部产品的关税税率,而一旦承诺将关税削减并约束到一定水平,就不得任意提高;如果确实需要提高某种产品的关税,那就不仅要同当初进行谈判的成员协商,征得对方同意,而又要用其它产品的关税减让来补偿因提高这种产品的关税对有关成员造成的损失。数量限制是一种非关税保护措施,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进口招标、进出口禁止、进出口限价等限制贸易方式,被WTO 视为非法。如果确有必要,有一些特定情况下实施数量限制,也要遵循非歧视原则即必须对从所有第三方进口的同类产品或者向所有第三方出口的同类产品实施同样的数量限制并遵循法定条件。透明度是WTO 规则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要求,目的在于提高市场的可预见性,促进公平贸易和竞争。透明度要求各成员通过在出版物上公布、设立咨询点或者通知WTO 等各种方式,公开其与贸易有关的所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及与其他成员缔结的足以影响其贸易政策的协定。同时,各成员要保证其贸易法律制度的统一实施。

这里需要说明,市场开放原则的上述几个方面也主要是针对货物贸易的。在服务贸易领域,主要要求逐步扩大市场开放范围,允许各成员通过谈判逐步扩大其在金融、保险、电信、交通等服务领域的市场开放,并随着其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到其他服务领域。

公平竞争原则。WTO 规则允许各成员将关税作为进行贸易保护的适当手段,但不允许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能以倾销和补贴的方式向其他成员销售商品,造成对成员利益的损害。 根据WTO规则,如果倾销或者接受补贴的进口产品对进口方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构成实质损害的威胁时,进口方有权对倾销或者接受补贴的进口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或者反补贴措施。当然,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要遵守WTO有关协议的规则。

从WTO的规则与机制看, 它对国际贸易的规范主要是通过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来实施的。实体规则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程序规则主要包括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

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按照这个机制, 总理事会对各成员贸易体制进行定期和系统审议,目的是评估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和做法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提高各成员的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促使各成员严格遵守WTO规则。审议中, 有关成员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陈述其贸易政策和实践,其他成员就此提出各种问题。审议结果虽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具有很高的道义上的权威。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的审议频率,取决于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

WTO争端解决机制。WTO争端解决机构(DSB )负责处理成员间因执行WTO规则引起的贸易争端,它由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两个层次组成。 专家组对争端进行审议,当事方可以对专家组的报告提出上诉,上诉机构的报告具有终局效力。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 只要不是全体成员一致反对,就将自动通过。如果有关成员不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报告中的建议或者裁决,胜诉方经争端解决机构授权,可以采取准许的报复措施。

这里需要说明,WTO争端解决机构只受理成员之间与WTO规则有关的贸易争端。成员的个人、企业之间发生贸易纠纷,只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而不能直接提请WTO争端解决机构处理。当然,如果一个成员的个人、 企业认为其贸易纠纷是由于其他成员的有关法律制度违反WTO 规则或者因其不履行承诺所造成的,可以向其政府反映,由政府决定是否诉诸WTO 争端解决机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国加入WTO后,即便是某个地方、 部门制定的规章、措施,只要不符合WTO规则或者我国加入WTO所作出的承诺,损害了WTO其他成员的个人、企业的利益,就有可能引起贸易争端, 我国政府就有可能被“告”到WTO争端解决机构。 我们要力求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对WTO规则,可以作出以下两点评价:

一是WTO规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过斗争、 相互妥协的产物,也就是的产物。WTO规则中能为多数成员接受的“同”, 大多是理论性、原则性的:“异”则更多的留在规则之外,即使写进条款,不少条款的表述也比较含糊,或者附带一些宽松条件。从内容看, WTO规则总结了世界多边贸易的经验教训,肯定了多边贸易实践中的通行做法,在不少问题上考虑了多数成员包括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成员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WTO 规则为国际经济交往中由靠强权办事情转变为依规则办事情提供了可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经济强权构成一定的制约。同时,又要看到,WTO规则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 正如美国乔治敦大学法学院R?戴蒙德教授所说:WTO规则“不仅理念是美国式的,连措词都是美国式的”。WTO 规则虽然在形式上对所有成员是一视同仁的,但由于发展中成员迫使发达成员履行义务的能力、手段有限,这种强制性实际上对发展中成员是现实的,对发达成员则往往要打折扣。因此,在WTO框架下完善开放、公平、统一的世界贸易规则, 发展中成员与发达成员的斗争将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加入WTO后, 我们不仅要重视WTO规则的执行,更要重视、研究WTO规则的不断完善。

二是WTO规则广泛介入各成员的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其影响是全面、深刻、长远的。WTO 既然是以带有强制性的规则为基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参加这个国际组织就意味着政府行为(无论是决策,还是决策的执行)要受WTO规则的规范和约束, 并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接受WTO及其成员的严格监督。还要看到WTO多边贸易体制不仅把货物贸易领域的法律规则具体化,还把其管辖范围扩大到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投资活动等广泛领域。WTO 规则实际上把触角延伸到了传统上属于联合国专门机构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甚至属于成员国内法调整范围内的诸多领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WTO 所规范的将不限于政府行为,还将间接地制约自然人的行为;在制约政府行为的同时,还会通过所谓保护劳工权利等试图干涉各成员的内政。我们需要对WTO规则的影响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应对。

总而言之,WTO规则作为一部庞大的“法典”,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主要内容同我们所熟悉的行政管理观念、制度、体制、方式、手段有着很大差异;从总体上看,我们至今对WTO 规则的认识和研究还是很不够的,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国加入WTO后, 既要严格履行WTO框架下的义务,又要善于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发展自己,难度很大,不可掉以轻心。

二、加入WTO对我国法制工作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WTO规范政府经济管理活动,是约束政府行为的。因此,加入WTO,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工作的挑战,最大的影响是对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比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这些年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在政府机构改革进程中,强调“精干、效能、廉洁、高效”,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标是明确的,成效也是很大的。但是,我们许多同志的观念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认为政府管得越多越好,政府不管不就乱了吗?这种观念难以为继。一定要转变观念,下决心研究清楚政府究竟管什么事情,怎么管。又如,在行政管理的体制、方式和手段方面,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加入WTO的要求,运转还不十分灵敏。多少年来, 我们习惯于政府一包到底的管理模式,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审批。我们的经济实际上是审批经济。用审批方式来管理、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弊端。由于审批常常是封闭进行,暗箱操作,老百姓办什么事情要审批,要到几个部门审批往往都不清楚,既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容易滋生腐败。再如,在人才问题上,政府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适应WTO要求, 要具备什么素质?应该说既要讲政治,又要懂经济、懂法律。现在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要懂自己的经济,还要懂世界经济;不仅要懂国内法,还要懂国际法;不仅要懂WTO的规矩,还要懂美国的规矩、 欧盟的规矩。知已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说,我国加入WTO后,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我国政府管理社会经济事务工作受到的影响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一实施。按照WTO规则,我国中央政府负有保证有关WTO的法律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责任。具体来说,我国加入WTO后, 中央政府即应建立保证有关法律制度统一实施的机制。所有企业、个人都可以就不统一实施贸易制度,包括不统一实施中国根据WTO 协议和加入议定书承担的义务的情况,提请中央政府注意。中央政府有关机构要迅速将反映的情况移送至政府主管机关,并且在不统一实施的情况得到证实后,有关主管机关即应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并考虑中国的国际义务和提供适当救济的需要,迅速予以处理。任何决定和采取的措施都要迅速书面告知有关企业、个人。这就要求各地方、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发生影响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统一实施的情况。同时, 我国加入WTO后,任何地方、部门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规章如果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不一致,那就必须依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予以纠正,这不仅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要求,也是我国履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WTO规则的义务。至于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清理和立、改、 废工作,尚待认真研究,确定方案,专门部署。

二是透明度。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我国加入WTO后,凡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都要公开。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后施行前,如果WTO成员提出要求,我们就有义务向其提供文本。 同时,我国加入WTO后,中央政府还要设立或者指定咨询点, 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有关法律信息服务,并对WTO 成员提出的有关咨询问题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性的答复。过去,有些地方和部门习惯于通过内部文件办事情,有的甚至通过下发文件“内部掌握”,擅自设置审批、发证、收费,或者变相实施行业垄断、地区封锁,这些做法都必须停止,对以前下发的内部文件也要进行清理,否则,就有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争端,损害我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同时,我国加入WTO后, 所有有关或者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措施以及外汇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都要集中在官方刊物上公开刊登。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公布时间与施行时间之间,一般都要有一段间隔,不再一公布就施行,以便各方面做好准备。所有这些,都对法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作好充分准备。

三是司法审议。司法审议的含义是,对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的规范贸易的行政行为,应当建立一套独立于原行政机关的公正的审议机制进行复议,以保证当事人的权益不会受到行政机关不当行政行为的侵害。按照WTO协议,我国应当建立并保持审议庭、联系点和相关程序, 对所有执行与贸易有关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司法判决和行政决定的行政行为进行复议。具体范围包括:关税、国内税和其他费用的征收;有关进出口货物或其支付转账,或者影响其销售、分销、运输、保险、仓储、检验、展览、加工、使用等的行政行为;有关服务贸易的行政行为;有关知识产权的行政行为等。建立的审议庭应当公正,独立于原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并对案件的处理结果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关系。而丑,就行政复议而言,应当给予当事人选择向司法机关进行上诉的机会。当然,WTO协议并不要求对成员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进行审议。 如保障措施或者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而采取的措施等,就不要求进行司法审议。我国的情况是,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所建立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从制度上看是相当先进的,WTO 的要求与我国上述制度的精神是一致的。但是,实施与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与WTO 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因此,我国加入WTO以后,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总的来看,加入WTO,我们既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又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保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符合WTO 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并使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在全国得到统一实施,既是我们应当履行的一项重要义务,又是我们依法保护自己、发展自己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我国在加入WTO后,一方面,需要根据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抓紧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既要制定、完善保护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提高我们依法驾驭和调控市场的能力;又要清理、修改或者废止与WTO 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确保政令畅通,坚决纠正不顾国家全局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坚决打破行业垄断、地区封锁。

具体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规划,区别轻重缓急,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据初步研究,涉及WTO 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需要制定、修改或者废止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有几百件,工作量很大,需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抓紧工作。当前,对那些明显不符合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的法律、行政法规、 规章和政策措施的有关规定,要限期完成研究、修改或者废止工作。同时,在一些需要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才能保护自己、发展自己或者需要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有关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才能从事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领域,也要抓紧制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如有关反垄断、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立法和有关各类服务贸易的立法等)。这里需要强调,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完善我国有关法律制度, 必须坚持我国宪法确定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认真研究、准确把握WTO 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的相关内容,通过立法程序,把WTO规则转化为国内法, 以此履行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WTO协议不是民事领域的国际条约,不能作为国内法直接予以适用,这一点要明确。

(二)严格依照宪法和立法法等有关法律确定的法制统一原则、权限与程序,纠正部门和地方政府不适当的规章和政策性措施。我国是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保证中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全国的统一实施,既是宪法的原则,也是我们将根据WTO协议应当履行的义务。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有的地方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中央政府将按照宪法法律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坚决予以纠正,否则,将构成对WTO协议的违反, 引起国际纠纷。需要强调的是,为了维护我国对外贸易、外商投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统一性,确保我国加入WTO后,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与WTO规则相符合、与我国对外承诺相一致,需要重申今后这些方面的法律制度只能由中央统一创制。各地方必须执行中央出台的法律制度,而无权创制这方面的法律规范。

(三)切实转变观念,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这个问题,忠禹同志从三个方面作了阐述,讲得很全面、很深刻。我们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

三、加入WTO的程序

最后讲一个问题,加入WTO的程序。加入WTO,与加入其他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不一样,要经过谈判,要交纳“入门费”,即要付出代价。所谓代价,就是要以WTO规则为标准, 修正或者摒弃本国外贸体制中不符合WTO规则的做法,扩大本国的市场开放程度与范围。

有人说,我们与美国和欧盟达成了协议,加入WTO 不就差不多了吗?后来没有入。有人又认为,是不是美国对华正常贸易关系法案(PNTR)还没有通过呢?后来PNTR也通过了。有人认为,我们这回真的入世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加入世贸的谈判有两条战线,一条战线是双边谈判,需要同提出与我们谈判的成员逐个进行谈判,共37个成员。迄今已经谈完了36家,余下墨西哥。双边谈判主要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另一条战线是多边谈判,即在中国工作组框架内的多边谈判。我国1986年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创始国地位以后,关贸总协定随后成立了一个中国工作组,凡与中国有贸易经济关系的或对中国加入有兴趣的成员,都可以参加。这个工作组延续到了WTO,最初是30多个成员,现在是44个成员, 专门负责中国加入(恢复)的多边谈判。中国工作组推选了一位主席,就是吉拉德,瑞士驻WTO的大使。 多边谈判的结果将产生三份法律文件:一份是中国的加入协定书,除WTO规则外, 议定书还要规定一系列加入的条件;第二份是中国工作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成员关注的情况和问题,二是我们国家的阐述和澄清,三是我国进一步的承诺;第三份是所有双边市场准入谈判结果的汇总文件,包括关税减让表和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承诺。

篇3

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为例,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教育与培训,本着“必需、够用”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让大学生对其创业活动所面临的法律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在创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成功创业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

创业教育;法律环境;法律教育

现有的创业培训中比较注重创业精神和品质的强化,更多地关注企管、金融、财会、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对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关注较少。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创业成功率低,稍有不慎容易在创业过程中误入歧途。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为例,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目的是让大学生对其创业活动所面临的法制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依法维护企业和自身利益。

一、创业中法律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

创新已成为当今中国的最强音符,创业也已转化为大众的迫切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是,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有着诸多优势,也是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业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认识到创业是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体来说,就是培养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处事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品质。这些正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创业者,从寻思创业伊始,必须充分认识分析创业环境,因为创业成败与创业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创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往往更重要。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习俗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等,社会环境对创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创业者要全面考虑,能利用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利用,不能违反的要严格遵守,创业者对社会环境利用得越好,创业者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条件下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无一不是在法律的引导、规范和保护之下才能正常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企业创业活动同样是在一定的法制环境下进行的,创业者必须考虑法律的这种影响和作用,对其创业活动所面临的法制环境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并在创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达到成功创业的预期目标。因此,加强创业中的法律教育与培训非常必要。

二、创业初始阶段的法律教育与培训

经过一番踌躇满志的构想,开始准备创业,这就进入了创业初始阶段了,创业者首先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处理不当的话不仅会造成很多不可避免的纠纷,严重的话还会危及企业生存安全。创业者不必了解有关法律的所有内容,只要知道哪些法律和哪些关键内容与新办企业有关就够了,最重要的是作为企业主,要知道法律不仅对企业有约束的一面,也同样给予你的企业以法律保护。

(一)关于设立经营实体,进行行政审批的相关法律问题

设立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如果从事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还须先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比如开网吧,需要得到公安部门、文化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根据《民法通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的规定,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其中以有限责任公司最为常见。设立特定行业的企业,还有必要了解有关开发区、高科技园区、软件区等方面的法规、规章、有关地方规定,这样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创业地点,以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大学生创业需要依据《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及消防、卫生等行政审批程序的一些具体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这部分相关法律的教育与培训应重点放在各种不同经济组织的具体特点,包括责任形式、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的区别、设立条件要求、公司章程、投资协议、经营管理等内容,让大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和判断,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组织形式并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规定准备资料,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二)关于资金、设备场地等相关法律问题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筹集创业资金时可能涉及银行贷款、财产抵押等问题。如果不是以货币资金出资,而是以实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或其他权益等出资,以及在企业经营也会涉及租店面及办公场所,这些都会涉及诸多的法律问题,需要了解有关票据、合同、担保、出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等相关的法律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教育与培训,本着“必需、够用”原则,精简优化法律教育培训内容,让创业大学生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掌握应用关键的法律知识,至于较为完整的法律条文学习、熟悉及应用,有待引导大学生遇到具体的经营问题能够做到寻找相对应的法律文件,边学边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提升法律水平与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创业经营阶段的法律教育与培训

创业初期阶段以设立某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为主,完成行政审批企业登记手续,这仅仅是创业的开始,打好基础后,接下来要进入创业经营阶段。同理,创业者不得不面对许多不可避免的法律问题,而且是稍有不慎或忽视,极有可能使新设立的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令企业经营管理举步维艰。认识把握好下面几个法律问题无疑有助于创业成功。

(一)履行好企业的法律责任

创办的企业进入经营阶段后,创业者也就是经营者要遵纪守法,履行好企业的法律责任;现有的法律体系已日趋完备,不少法律法规都或多或少从各个不同方面规范了经营者的法律责任,现举二例说明履行法律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就展示了对创业经营阶段中法律教育培训的意义所在。其一,创业者必须依法纳税。任何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缴纳各种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及时、足额纳税是创业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创业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创业者要了解熟悉《税收征收管理条例》,明了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基本义务和权利,这些责任概括起来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依法开设银行账户、依法报送财会制度、依法设置财簿、依法报送财会核算资料、依法办理纳税申报、依法缴纳或解缴税款、依法实施发票管理、依法使用税控装置、依法结算税款或提供担保、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等。其二,创业企业务必尊重员工的权益。市场竞争、企业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员工的素质和积极性,在劳动力流动加快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优秀的劳动者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市场上争夺的重要资源,所以新开办企业一开始就要特别重视尊重员工的权益,践行以人为本的经营之道,自始至终培育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宿感,避免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和损失。至于法律层面而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有相当多的条文明确规定了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应尽的法律责任义务,比如必须依法与员工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依法为员工提供劳动保护和安全、依法支付劳动报酬、依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依法处理劳动争议与纠纷等等。

(二)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

进入创业经营阶段,利用企业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与服务,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几乎都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范,创业者要尽可能地了解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才有可能做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和保障企业利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成为法盲,不懂法不守法,会使企业陷入歧途,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需要创业者了解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很多,这里着重强调几部法律法规,非常有必要作为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广告法》《合同法》等,下面择其中一二说明。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言,其法律教育培训中要让创业者重点了解熟悉消费者的权益和经营者的义务,以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教育培训中侧重在于熟悉掌握法律禁止的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竞争中触犯了法律底线;至于《产品质量法》的教育培训中则应强调创业者了解熟悉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与制度,要创业者熟悉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不得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禁止性规定,履行作为性义务和不作为性义务。限于篇幅,其他相关法律不再累述。总的原则就是要精选核心的、与创业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概念与条文,有的放矢,让大学生易学易记,让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运用能力转化为创业企业保驾护航的能力。

(三)依照法律解决纠纷

创业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内开展管理活动,对外发生经济联系,都会产生各种法律关系,难免会有各种摩擦矛盾、争议纠纷。因此创业者要了解熟悉《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法律,依法处理争议纠纷,熟悉掌握法律中规定的具体诉讼程序,更要有积极收集相关证据的法律意识,还要有各种相关预防措施及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法律保障企业利益。以《民事诉讼法》为例,在具体的法律教育培训中,要让大学生理解并掌握诉讼制度、原则、管辖概念、诉讼程序,实训模仿撰写诉讼文书,能够独立进行诉讼,最终具备用诉讼方式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作者:姚兴良 单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紧密联系“中心”实际,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非凡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和促进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内容要求

1、明确学习内容。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宣传学习宪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要系统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进一步提高对“中心”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熟悉,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现领导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变,做好行政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

2、建立学习制度。学法内容要列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全年不少于两次。要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每年每人学法时间不少于6个工作日。领导班子研究重大政策、重大事项或作出重大决定涉及有关法律、法规时,必须做到事先学习有关法律。通过经常性的法律、法规学习和研讨,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做到正人先正已,带头执行法律法规。

3、组织法律讲座。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中心”和“窗口”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规。因此,更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要熟记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中心”要集中组织培训,开展“五五”普法知识与行政许可法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行职权和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水平。

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介,采取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加大对“中心”办事程序和环节的公示宣传,使群众了解“中心’的办理事项和办理程序,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加大公示告知宣传,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三、方法步骤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第五个五年规划从年开始,至年结束。为积极高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1、按照实施方案安排,制定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实施规划,报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对机关和窗口工作人员,采取法制讲座、座谈会、培训班等方式,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建立健全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

3、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组织的考试考核。同时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推动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市行政服务中心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中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中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中心”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中心”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负起日常领导责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篇5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注意理论为指导,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为了搞好“五五”普法宣传发动工作,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校园普法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我校决定面向广大师生全面启动以“我以守法为荣”为主题的“五五普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为开展好此次征集活动,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二、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组员:

三、具体安排

(一)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

学校领导班子要在本学期内安排至少一次专题学法活动,重点组织学习《宪法》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规章,讨论有关学校法律纠纷案例,在学校办学和管理活动中认真贯彻教育部、市教委关于依法治校的有关要求。要通过学习、讨论和实践,不断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治校理教的能力。

(二)广大教师要主动学法讲法

活动期间,各学校要组织教师以多种形式学习一次《教师法》,进一步提高对教师权利义务的认识,并把教师学法活动与加强师德建设结合起来。要动员广大教师结合所教学科与法律相联系的知识点,讲解有关法律规定,宣传法律精神,并总结法制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的典型课例。

(三)认真落实法制教育进课堂

学校在活动期间,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层次情况,通过课堂教学形式,至少组织一次法制专题学习。学生重点学习《宪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青少年关系密切的法律。

(四)努力办好法制宣传园地

活动期间,学校要利用学校电视台、广播、校园网、校刊(校报)、法制宣传板报、墙报、橱窗、长廊、法制宣传手册等途径,以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发生在学校和学生身边的案例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在校园网开辟法制宣传专栏,公示《宪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五)切实搞好法制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法律专家、学者和法制副校长举办讲座和报告会,组织学生针对法律方面的问题开展案例讨论、征文、动漫创作等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一次模拟法庭活动。

(六)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指导与服务

学校要根据工作安排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和服务。例如结合安全教育,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武汉市中小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方面法规的教育。

四、工作要求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我以守法为荣”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师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措施之一。学校各部门都要按照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好抓落实,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确保主题活动既有声势,又有实效。

(二)大力推进法制教育创新

在教育内容上,要从内容成人化、单一化向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转变;在教育渠道上,要从单一的法制课教学,向各学科的渗透教育、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校管理育人等全方位教育转变;在教育方法上,要从单一讲授法律条文向促进学生理解法律精神转变;在教育形式上,要从传统灌输式教育向启发式、参与式教育转变;在教育效果上,要从单纯使学生畏惧法律向既尊重法律权威又能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转变。

篇6

法律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企业经营、管理等活动与国家法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依法治国已经作为国家的基本方针写进了《宪法》。在现代法制社会,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来实现。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基本主体,必然也在国家法律法规调整的范围之列,受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各经济主体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各平等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整,主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说所谓市场经济也即法制经济。参与市场经济的企业,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因违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在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也往往会由于不懂法而错失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机会。而知法守法的企业,则完全可以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之免受任何不法侵害。

三、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从宏观上看,也可以理解为即各种经济合同的谈判、签订、履行、解决纠纷的过程。企业的经营目标,主要依赖各个经济合同的正常、实际履行来实现。而各个经济合同的谈判、签订、履行、和纠纷的处理,均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四、企业依法签订的经济合同,是确立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也是企业实现其经济目的、解决经济纠纷的重要依据,所以,经济合同也可以理解为是国家法律法规在该企业的具体延伸。签订经济合同,对企业来说如同立法一样重要。所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如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或专业的法律工作者的参与,经济合同签订不好,企业的经济目的也往往难以顺利实现。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特点

企业作为国家法律调整的对象,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必然有着不同于国家司法机关的自身的特点:

一、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领导重大决策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包括企业的设立,投资项目的选择、谈判,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企业的改制、上市,企业重大问题、突发问题的处理等。主要涉及企业法、投资法、公司法、合同法、金融法等内容。

2、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如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劳动人事的管理,经济合同的管理,金融税收的处理等等,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相关的法律问题。

3、解决各种经济、民事纠纷过程中的法律事务。除经济、民事纠纷涉及的有关经济、民事法律问题外,还有关于仲裁、诉讼、执行等程序性法律问题。

二、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不享有任何的执法的权力,而是着重与知法守法,防止发生法律冲突,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以避免发生法律纠纷为目标,其次才是依法解决、处理已发生的法律纠纷。

四、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涉及面广,涉及的部门、人员较多,涉及的工作内容复杂,企业法律事务往往处于配角地位,带有服务性质,所以要求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除必须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外,还必须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奉献精神。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功能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功能主要三项:

一、预防功能

通过为企业领导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就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参与、协助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有关工作,起草、审查企业的经济合同和有关法律事务文书,解答企业职工的法律咨询等,使企业依法进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防止出现违法行为和各种法律漏洞,预防企业发生法律纠纷,避免企业经济损失。

二、挽救功能

在企业发生法律纠纷或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企业进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或挽回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宣传教育功能

篇7

【关键词】:法律意识 薄弱原因 提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93-02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及意义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等。孙国华教授则认为: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例如人们对法律评价,对法官作出的判决是否公正的看法、对法律、依法办事原则的信任程度等。张文显教授则认为法意识是与群体或个体心理特征相联的、人们关于法现象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它在内容上包括人们对法现象的知晓、理解和把握;对法规范和法行为的情感、评价和态度;对法现象的意愿、要求和期待。

对于公民法律意识的意义,可从国家法治建设和公民自身两个层面来进行阐述。对于国家的法治建设构建,首先必须有完备的并最大程度反映公民诉求的法律制度体系。而公民法律意识是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家立法机关立法过程中去的前提条件。其次,国家法治建设的推进则在于让制定的法律得到充分、顺利地执行、适用。公民法律意识则是行政机关顺利执行和司法机关顺利适用法律不可或缺的因素。法律执行、适用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而执行或适用的对象则是公民。而公民法律意识强弱程度则在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公民服从甚至配合行政、司法机关执行、适用法律的程度。对于公民自身权益的维护来说,公民法律意识则是最重要的武器。因为公民维护自身权益最重要的途径则是诉诸法律,而公民诉诸法律则需要法律意识作支持。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下面笔者将会从历史和当代两方面来分析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1、“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的影响

《幼学琼林》载:“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增广贤文》也载:“好讼之子,多数终凶。”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有“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法律的产生是为了诉讼的需要,诉讼的结果又使法律自然产生。诉讼与法律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说“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必然地致使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制定的法律较少,尤其是关系到臣民的财产等方面的民法,进而最后形成“重刑轻民”古代法律体系的特征。而笔者认为公民的法律意识养成的最直接途径就在于诉讼,尤其是民事诉讼。所以说我国古代人们法律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受到“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的影响。

2、优秀法学著作的匮乏

法学著作的广泛被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起到培养、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国家的大量的经典的法学著作例如《政府论》、《论法的精神》、《论自由》、《法律、立法与自由》等和西方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有着一定必然的联系。因为公民通过广泛地阅读法学著作,进而获得有关法律方面的理论知识;凭借着一点一点地对法律产生兴趣和法律理论知识的积累,只有获得一定的法律方面的知识,才会为公民主动地关注立法等机关所制定法律、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产生信任、信仰等提供基础条件。没有法律方面的著作,就没有法律理论知识获得;没有法律理论知识的获得,就不能促进公民法律意识形成、提高。但是,在自然经济、宗法社会、集权专制三合一的社会土壤上面,商品经济步履艰难,与之携手而来的平等、交换、权利、自由等观念无法正常萌发和成长。平等、权利、自由等观念无法产生,也就意味着有关正义、平等、自由等法学思想的著作没有产生的思想条件。

3、五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礼”,我国古代的人们安分守己,极力地维护宗法家族和封建集权统治的秩序。“礼”的基本精神是“亲亲”“尊尊”。“亲亲”即亲爱自己的亲人,亲爱的程度与方式取决于爱的主体与爱的对象之间的血缘关系。“尊尊”即尊敬服从地位尊贵的人,其程度取决于彼此双方的社会地位,要尊敬最尊贵的人。”因此封建传统社会的礼治秩序,本质上是主张取消个人主体性、否认个人独立利益的,个人只能按照一定的“名分”来履行责任义务。所以说在古代人们的权利意识几乎没有形成的条件。“权利是由法律加以规定的,或者是要上升到法律高度的。因而,对权利的尊重,就自然转化为对法律的尊重。”因此,在古代人们几乎没有权利的意识,也就意味着人们对法律这部权利的确认书也不关注;对法律的不关注,也就意味着古代人们的法律意识很难得到培养。

4、我国当代社会也存在着阻碍公民法律意识提高的因素

(1)我国法律的宣传流于形式,简单地走走过场。应该说法律的知识普及甚至法律的权威与法律的宣传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我国每一年的普法教育由政府的法制机构开展,而且主要以发放宣传材料、提供简单的法律咨询等比较老套的形式,这样的话一方面不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普法教育主体―政府法制机构由于不受理公民的案件,很难了解到公民最关注、需要的法律知识。

(2)我国现代的法律著作、期刊、案例汇编等和有关法律案件的电视节目数量不少,但是绝大部分要不晦涩难懂要不冗长复杂,公民要么没有兴趣要么难以理解。法律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著作等需要通俗易懂,让大众能够理解、接受。因为法律等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提高全体人们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社会人文素养。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法律等社会科学作品绝对不能称作好的作品。

(3)托克维尔说:“应当把陪审团看成是一所常设的免费学校,每一个陪审员在这里运用自己的权利,经常同上层阶级最有教养和最有知识的人士接触,学习运用法律的技术并依靠律师的帮助、法官的指点、甚至两造的责问,而使自己精通了法律。”所以说,陪审团制度能够对公民的法律知识的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也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不过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一方面在实践中贯彻地力度不够。另外一方面,大部分的陪审员在与法官审判案件中盲目附和,听任法官作出决定,陪审只是陪而不审,致使人民陪审员积极性下降,人民陪审制度流于形式,成为摆设。

(4)司法不公和执行不力等是阻碍公民法律意识形成、提高的重要的因素。在法律适用的过程公民受到不公正地对待甚至裁判,即使得到公正的对待、裁判却迟迟得不到执行或执行不力等,公民受到损害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救济,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公民会质疑法律的作用进而法律的权威将会被削弱。“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的建立不仅体现在法律的制定静态过程,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法律的执行尤其法律适用的动态过程中。只有让每一个公民亲自深刻地体会到法律实实在在的作用,这样才会使每一个公民渐渐地对法律产生信任最终地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

三、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

(1)促进法律宣传。法律宣传的主体以律师和法官为主,宣传的形式多样化而且能调动公民积极性、参与性的形式。每一年的5月1日,美国的律师和法官便走向社会,宣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发表广播讲话、通过电视电话提供服务、举办模拟法庭、组织参观法庭、举行法律宣传的电影节、组织学校活动等等,以各种形式宣传法律,参加的人数成千上万,宣传的项目逐年增加,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应该说,美国的法律宣传是美国公民了解法律的直接途径,也可以通过律师和法官宣传法律的作用、权威,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对于提高美国公民法律意识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我国的法律宣传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做一些改进。

(2)制定一部《人民陪审员法》。为改变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流于形式、成为摆设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人民陪审员法》。现代采用陪审制的多数国家,要么有专门的陪审法,要么在相应的诉讼法中有专门的规定。但是,我国有关人民陪审员的法律、法规过于概括、空泛而没有可操作性,所以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具体而且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民陪审员法》。

(3)在全国范围内的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开设法律方面知识的课程。现在我国正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且我们每一个公民无时无刻地与法律在打交道,法律渗透到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等领域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完全有必要开设法律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获得法律方面的知识进而为他们以后长大成人的法律意识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法律教育也不例外。一部分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因为对法律的无知,所以开设法律方面的课程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世界上应该没有一个国家有开设法律方面的课程的先例,我国为什么不可以尝试呢?

(4)减少甚至避免法律不公问题。法律不公分为立法不公和司法不公。可以说司法不公的后果比立法不公的后果严重。正如德沃金在《认真对待权利》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一项法律,即使是恶法,如果不去执行,那么就会削弱对法律的尊重,这个社会就会受到损失。”司法不公主要体现在不公正的判决和执行判决不力两个方面。 “一次不公正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尤为祸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关于解决不公正的判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内因方面来说需要保障法官的独立性,同时提高法官自身的素质;从外因方面来说可以借鉴英国的刑事案件审查委员会制度在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中专门设立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查委员会。被告在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生效之后,仍然认为判决是不公正的,可以向案件审查委员会提出审查的申请。案件审查委员会经过审查之后,如果认为判决确实是不公正的话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的建议;如果判决是公正的话则驳回被告的申请。总之,案件审查委员会一方面不会侵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以“旁观者”的身份对案件的判决提出再审的建议,则是能够弥补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当局者迷”的劣势。

执行判决不力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人民法院执行员执行生效判决的监督和申请执行的当事人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等。如此,我国似乎也有必要制定一部《执行判决、裁定法》。该部法律应该具体地规定人民法院执行员、与判决、裁定有关的双方当事人、配合执行的单位、个人等权利和义务、执行的程序、执行措施、与执行有关主体违反各自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等。

公民的法律信仰就是在一次次的公正判决得到执行,公民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恢复的过程中慢慢地建立起来的。无论如何,局部的司法不公的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我们普通民众的法律意思,确实也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M].

[2] 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48.

[3] 张文显.法的一般理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233.

[4]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5] 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4.

[6] 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70.

[7]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5.

[8] [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316-317.

[9] [美]伯尔曼,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

[10] 汤维建.美国民事司法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11] [美]德沃金,信春鹰、吴玉章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54.

篇8

范文(一)

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 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1、85.13%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还有少数14.87%认为无关;

2、54.87%的大学生秉信法律能为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纠纷,维护切身的利益,8.21%却认为不能,还有36.92%认为目前不能,但相信以后会逐渐完善;

3、23.59%的大学生对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了解不是很清楚,73.33%大学生了解一般,只有3.08%了解很透彻;

4、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渠道获得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居多,占76.41%,12.82%是自己通过看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了解,通过国家普通法宣传这一途径的占最少数,为10.77%;

5、问如果你在网上买到一件伪劣的电子产品,70.77%的人采取要求退货的措施,13.85%大学生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好自认倒霉,15.38%表示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问:某人经过一栋楼,刚好被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中,大脑受了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他的家人去了那栋楼挨家挨户地问是谁家掉下来的花盆,但大家都不承认。那他该怎么办?

其中1.54%认为找不到肇事者,只能自认倒霉,88.72%赞成报警,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此事的方案,9.74%的大学生主张把整栋楼的居民全告到法院;

7、12.31%学生认同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的说法,其余87.69%则反对;

8、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

9、83.08%大学生认为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自己的照片被他人用于商业宣传属侵权行为,8.21%大学生持相反观点,另有8.72%表示不清楚侵权与否;

10、如果被侵权,5.13%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反正对自己也没多大的影响,26.15%表示要私下和平解决,甚至有1.03%坚持私了不行,要用武力解决,67.69%大学生则希望通过老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1、对于大学生闯红灯或骑自行车载人的行为,15.38%以为不必大惊小怪,10.77%认为要严格禁止,甚至8.72%的大学生主张应加以处罚,65.13%认为应加强宣传教育;

12、50.26%大学生认为法律的执行在新闻、报刊、电视、广播等舆论的监督下最有效,18.97%认为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的监督下行之有效,23.08%认为群众监督更有力,4.62%认为这取决于执行机关的自我监督,最后有3.08%表示说不清;

13、79.49%大学生同意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说法,14.36%则不认同,6.15%觉得得看钱数目大小,如数额较大则同意,数额小就无所谓;

14、80%大学生认为任意毁坏公共垃圾桶的行为属违法行为,13.33%则认为不违法,还有6.67%表示不清楚此种行为是否违法;

15、2.05%大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90.77%承认很少有这种自觉性,只有7.18%大学生经常关注这种法律案件且有汲取法律知识的热情。

备注:本次调查问卷共200份,有效填写人次为195。

三、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性。根据调查了解到,仍有14.87%大学生认为法律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无关。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普遍认为专业知识才是他们应该努力与花放精力的方向,不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把时间浪费在学法律知识上并不能获得什么实质性利益,是极愚蠢的行为。据我切实了解,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法律课上基本卧倒一大片,更谈不上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传统的妥协性与劣根性。调查表明,占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协观点,得过且过,不采取任何法律措施;(这将助长了违法分子的气焰)

(3)缺乏实践性。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的学生仅占调差人数的7.18%,微乎其微。且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大学生极少参加法律实践,是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法律专业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看其他与课程无关的读物或睡觉或听音乐等一切做与法律无关的事的现象,也司空见惯,这似乎也是近年各高校的教学传统了,这师生默契潜滋暗长,发展得顺乎自然。由此,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更加贫乏了;

(2)课堂气氛沉闷。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比较枯燥,老师授课方式又缺乏生动性,导致课堂气氛呆板,学生昏昏欲睡,鲜有积极性;

(3)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生活的密切性。

四、调查总结及应对措施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维权及守法自觉性不高。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为此,我建议学校可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入手。

(一)进行普法教育

1、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法律,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获得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念;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原本枯燥的法律课加上教师死板的教学方式更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社会著名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二)实践性的增强:

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

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

3、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达到开拓视野,深入社会,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的效果;

4、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使学生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

目前,公民法制观念还是比较淡薄 ,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障碍 ,所以 ,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 ,是实现我国法治化的前提,更是我们大学生的义务。

范文(二)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的法制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的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守法与护法意识、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计25道题。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

(一) 法律知识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42.1%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47.3%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10.6%。说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来源广泛,但课堂与其他传播媒介占据主要部分。当问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只有20%的同学认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63.3%的同学认为法律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16.6%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没作用。约1/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学校的影响最大,约1/3的学生认为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大因素,家庭及个人因素只占20%。从中可以看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对法律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校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或讲座只有43.3%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剩余56.7%的同学觉得太形式化,不愿去浪费时间,或者没有参加过。

(二) 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问卷中,试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学只有10%,90%的同学选择暂时没试过。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买了某种价值不菲的商品但后来现被骗后只有46.7%的同学会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40%的同学选择直接到商店找负责人赔偿,6.7%的同学选择把商品扔了,当买个教训,6.6%的同学选择到处跟别人说这个商品是假的,叫人不要买。这说明学生的维权意识普遍不强。但可喜的是,当问到当你真正处于一件法律案件中有83.3%的同学认为自身法律意识不够,但懂得咨询专业人士,16.7%的同学则认为自身的法律知识足够,而且懂得咨询专业人士。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

(三) 守法、护法意识。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以及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多数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虽然有较高的守法意识,但自觉性仍有待提高。对于一些轻微的违法违规行为,有40%的同学坚决不做,56.7%的同学选择会视情况而定,还有3.3%的同学则不介意,跟大众一起做。对于一些来路不明的自行车63.3%的同学认为自己不会去买,36.7%的同学则会买,因为很喜欢。

(四) 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当问及一次你的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向你借600元生活费,答应三个月之后还,你会要求他(她)写借条给你吗?时,46.7%的同学认为不用写,30%的同学认为写不写都无所谓,只有23.3%的同学认为应当写。大多数同学的法律意识还停留在法律心理阶段,只是基于自身日常生活对法律现象的一种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远没有形成高水平的法律思想体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与普通人一样犯了罪,应当公平对待。该选项得到了96.7%的支持率,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念已经深入民心。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任何人犯了罪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另外,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同学都希望能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这说明同学对法律意识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希望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五) 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10道具有固定答案的题目考查同学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各题答对率如下:

9、你知道《劳动法》里面规定试用期最长是多久吗?30%

11、父债子还,是否正确76.7%

14、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吗?67.7%

16、王某有三个儿子,王某在病死之前当某个儿子的面做了口头遗嘱,这种遗嘱是否有效?43.3%

17、刘某现在17周岁,父母双亡,主要靠自己打工维持生计,则刘某属于?26.7%

18、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按照民法规定称为?66.7%

19、刑法规定应负刑事责任最低法定年龄是10%

20、甲某和其12岁儿子共同抢劫,其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40%

21、投毒杀人,当被害人服毒后尚未死亡之前,犯罪悔悟,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但抢救措施未生效,被害人死亡,这种行为属于。60%

22.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是。33.3%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是明显欠缺的。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压力下,大多数同学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从而忽略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其原因之一就是不懂法,不知法。没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意识,那么,即使是当自己的正当权益被侵害时,也不懂如何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问卷调查的基本结论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仍亟待增强。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修养,提升法律思维水平,不仅是我们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的法律权威。

另外,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培养:

①法律至上意识。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形同虚设。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尊重。法律的权威不仅来源于其强制性,更源于人们对法律的尊重、信赖和崇尚。

②公民意识。培养公民意识就是培养树立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的观念,民主与法制辩证统一的观念。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与人民的关系,以主人翁的态度正确对待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

③主体意识。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主体经济,只有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成为真正主体是,才会有竞争,有效益,有资源优化的配置。也才会有市场经济本身。因此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独立的主体地位,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篇9

(一)缺乏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过这个词,但是却没有深入去理解这个词。所谓法律信仰,即对法律的信任从而产生的一种尊重、崇拜之情,这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结合而来的。从我们平常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来看,当我们出了学校,我相信一些同学也会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了解到一些违法犯罪的事件,而这些内容或许没有渗透到学校内部,但是往往却充斥在学校周围,由于自身法律意识不足或者法律知识了解甚少,就无法深入分析这些事件,导致一些同学会认为一些违法行为是“对”的,甚至会去崇拜一些行为,而且还会认为自身的一些合法权益无法通过法律来进行保护,渐渐的失去了法律意识,失去了对法律的信任。例如,一些学校暴力事件,很多同学略有耳闻,很多同学在这方面的选择并没有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护的自己的权益,或者逃避或者选择违法方式对抗,但这些行为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对法律的信任。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也是需要我们所重视的一个方面,而且只有我们主动去提升法律意识,才能真正减少这些事件的发生率。

(二)法律意识淡薄

通过各方面的途径,我了解到目前大家的法律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第一,我们对于法律的理解与实践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当我们得知某一件违法事件之后,大部分同学都会非常愤怒的去指责违法者,而且希望通过法律予以制裁。然而,一旦事件发生在自身或者身边时,则显得不知所措。第二,还有很多同学认为法律的作用是制裁与约束,但是缺乏没有认识到法律还赋予了我们很多权力,所以未能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而且很多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已经被侵害。

(三)法律心理偏失

据我所了解,大部分高中学生都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非常渴望得到社会与其他人的认可,就我自己来讲,都会有情绪波动很大的情况,而且在这样的情绪之下,则会用会怀疑、批判的思维与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关于外界的干扰与约束,很容易产生的逆反心理。另外,我们还没有具备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以在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容易片面、极端的处理,缺乏动态的视角,从而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

二、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一)自律意识的增强

身为高中学生,自律意识我们必备的能力,自律意识越强能够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通过平常的学习与生活,我们逐渐知道了每一种事物都有一定分解,而且这种界限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其实这种界限我们可以理解为“规则”,其规则包括了有形规则与无形规则,而我们只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则才能更好的生活与学习。另外,基于这种界限意识与规则的存在,我们还应该坚守为人的底线,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比如人们无视交通规则,那么必然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威胁;倘若我们无视学校规则,那么整个学校必将成为一盘散沙;倘若国家没有规则,那么社会将不会不再和谐。正是因为我们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其规则,所以我们的生活才会存在自律,整个社会才如此和谐、稳定。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升自身的自律意识,坚持自律,要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二)借助课堂学习增强法律意识

借助课堂学习增强法律意识,首先,学校开设的有关法律知识的课堂,我们要积极参加并且认真听讲,这是获得更多的法制知识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道德与法制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责任与意识,并且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断强化这种法律意识。其次,身为高中学生,我们还应该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法律的案例,致力于将日常生活与法律知识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实自身的法律知识。比如,在一些社会新闻中能够看到一些高中生权益受到侵害的法律案例,这些案例为我们高中生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深入认识,避免以后在类似的情况中受到侵害,并且要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感受到法律的价值,加强对法律的信任,要做一个法律意识较强的学生。

(三)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基于我们的生活实践经验,当我们面对生活挫折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慌乱,因为没有准备,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往往没有采取科学方的进行应对,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意外事件时,还会丧失思考的方向,甚至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身体的行为。当我们进入高三阶段之后,面对升学、面对今后的人生,很多同学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考试成绩与自身所预期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时,很多同学心理上的失落感则更强,甚至还有一些轻生念头,从最近几年的新闻中,我们也略有耳闻。这种思想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所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因此,我认为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进而培养自己的生命意识,要明白生命的重要性,要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生命属于法律赋予给我们每个人的权力,身为高中学生我们一定要尊重生命,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篇10

[关键词]WTO规则;外商投资;软环境;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elementswhichattractforeigninvestment,thearticlerecognizesthatinthisareatoomanyelementsarenotinconformitywiththeWTOrules.Theauthorpointsoutfourdrawbacksoftheelementsofthesoftenvironmentforforeigninvestment.

[Keywords]WTOrules;foreigninvestment;softenvironment

外商直接投资在八十年代基本上是以港台资本小额投入为特征,项目多为粗加工工业,技术含量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为投资规模与质量大幅度提高,我国多次成为年度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国,外资项目的平均投资规模、技术含量也逐年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世界500强企业有近半数在我国进行了投资,标志着我国正在从区域性投资市场转化为世界性投资市场。但这些成绩取得有其历史性原因,也有必然性原因,不能说明外商投资软环境已尽善尽美。而事实上,正是由于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存在着大量与WTO规则不相符之处,外商直接投资软环境存在严重缺陷,才导致了外商平均投资规模偏小,大中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处于试探性、风险性投入阶段。在华外资总规模与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容量、丰富而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低廉的土地价格及各种政策优惠条件均极不相符。如果扣除因文化因素而进入大陆的海外华人资本,因区位因素而进入的邻国(区)资本,因回避高关税等贸易壁垒而转移至大陆的生产性资本及为占领我国市场、不顾短期效益的投资外,真正意义的由于投资软环境优越而进入大陆的国际自由流动资本是少而又少。在当今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直接投资主体、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日益增加的时代,我们吸引外资的工作势必在软环境中存在一些根本性缺陷,才会导致外资没有大规模全方位进入我国。这些根本性的缺陷包括:

1.缺乏必要的财产保护

外商投资,意味着将资产长期置于我国境内。这些资产的安全是否能得到长期保证,是外商投资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法律问题

按照国际惯例,进入我国的外方投资者的财产保护主要依赖于中国法律,其次才是靠政府权力。而我国法律在财产保护上存在不完备之处,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私人财产保护程度,没有禁止政府对私人财产进行征收或国有化。一些法规如土地法、规划法、水利法等多部法律认定政府对私人财产有处置权,且政府补偿标准严重低于市场价值,甚至不予补偿。因此,从法律角度讲,投资方不仅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保护上存在不安全性,甚至有形资产如房地产、机器设备等也缺乏有效保护。

事实上,中国各级政府积极保护投资者的财产,并不存在以国有化名义进行的政府征收,必要的财产征收如修建水利设施和交通设施而进行的财产征收数量极其有限,且政府均给予合理的补偿。但由于依靠政府权力进行财产保护在投资者看来缺乏长期性和可靠性,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财产保护的法律才能解除外商投资的后顾之忧。

(2)政府权力问题

政府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监督也构成了对投资者的财产保护的潜在威胁。我国各级政府拥有政府较多的经济权力,同时政府名义上又拥有众多国有企业。因此,理论上说,政府有牺牲私人投资保护国有企业的倾向。更何况我国已建立起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外商投资者与政府合作,共同经营改造国有企业,既易受到政府扶持,又可避免在基础工作上的投资,是外资进入中国的捷径。可是合作双方一旦发生财产纠纷,拥有一定的纠纷处置权的政府处于强势地位,使外方感到不公平和财产缺乏安全感。尽管事实上由于国有企业产权虚置,各级政府并不真正代表国有企业利益,因此,一般也不存在政府利用

特权替国有企业谋夺外方投资者资产的可能性,但这种危险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商对华投资。

(3)无形资产的保护问题

如果说,来自法律与政府权力上的对外资有形资产安全威胁只是潜在性的和理论上的,那么在我国外资无形资产受到损害则可能是现实的。其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民众对无形资产认可程度较低,除商标与专利外对软件版权、地理标志权,外观设计权、商业机密权等权利的保护缺乏深入认识,不主动保护知识产权,认可各种侵权边缘行为,对侵犯知识产权采取宽容态度。这是外资企业无形资产安全得不到保护的基本原因。其次我国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规模小,设立时间短,缺乏品牌,也缺少创新能力。因此仿制与再开发是其生存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侵犯产权的问题,使轻微的侵权成为普遍性问题;第三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执法中,均存在观念上的偏差,认为在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义务远大于利益,因此存在被动性和地方保护主义。

无形资产保护是一个体系,不仅包括法律条款和制度上的措施,更包括观念上的赞同和行为的主动性。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无形资产保护体系,外商才会将一流的技术引入我国。

2.过度的行政干预

外商能否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经营其投资项目,是外商选择投资地点时所要认真考虑的。在我国,受计划经济模式和国有经济体制双重影响,各级政府习惯于对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干预。在外商投资领域,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中的某些部分与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惯例有一定的差别,构成对外商自由经营权的威胁。政府的过度行政干预主要有:

(1)外资企业设置主管部门,进行层层审批。

在我国,外资企业特别是中外合资企业拥有隶属关系的行政管理门。根据《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有关法律,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企业设立、企业终止、企业变更章程与合资和合同等重要经济行为时必须报请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指定的机构审批,由此,类似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有了事实上的业务主管部门。而在一些服务性领域,如旅游、广告、投资、建筑、医疗、商品批发零售,须接受相关领域的主管行政部门与外经贸部的双重管理。如果外商投资规模较大,还需报请计划经济委员会审批。于是,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对外商进行的非职能部门的管理。

(2)阻止企业竞争,限制外资准入领域。

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其它有关规定,政府有权

指定外商投资领域和投资地区。我国政府将投资领域划分为三类,即鼓励投资领域、限制投资领域和禁止投资领域。鼓励外商投资领域一般均为难以获利的领域,如农业、环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反,对进入电信、银行、保险、批发零售业、专业服务等易获利领域进行限制,甚至禁入。为了阻止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发生竞争,对一些国内生产能力饱和的领域也限制外资进入。政府这种根据资本来源划分企业类型并管理投资准入领域的作法与国民待遇原则严重背离,是阻碍外资大规模进入我国的直接障碍。

(3)提出种种附加要求。

我国企业除承担纳税任务外,还须承担许多社会义务,如安排复员军人、残疾人就业等,而对外资企业政府提出了更多的附加要求。如当地人员含量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外汇平衡要求、外汇管制要求、出口实绩要求、技术转让要求、当地股份要求、雇用劳动力要求等,企图利用企业解决本地区的社会经济问题。同时对外资企业的开业条件,贷款条件、获取许可证配额条件的要求也高于其它企业。由此增加了外资企业的负担,造成不平等的竞争条件。虽然在新修改的相关法律条文中对有关要求进行了部分删除,但同时在新近开放的经济领域,其附加要求仍大量存在。

3.缺乏仲裁机构与国际仲裁机制

外商在企业经营过程当中,难免不与中方国有企业、消费者、有关政府甚至有关法律发生矛盾。在通常情况下,这些矛盾在中国法律框架内可以由法院裁决,一般性纠纷可由政府仲裁。但也存在例外情况,包括: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中国承认的国际上通用的法律法则

和有关承诺相矛盾且损害了外商投资者利益的。如我国的《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资企业缴纳所得税率与国内企业所缴纳税率不完全一样,国内企业所得税税率通常是根据企业利润率、利润规模确定为不同税率,最高为33%,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皆为33%(除去优惠税率部分,仅指一般情况);

(2)中国各级政府做出的决定,该决定虽然不违背我国法律

但明显不合理且损害外资方利益的;

(3)由于文化差异而得不到公正解决的纠纷。这些矛盾与纠纷实质上是外资方同中国法律、政府、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冲突中,作为弱势的外资方迫切需要进行公正的国际仲裁。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国际仲裁机构之前,公正地解决外资方与中国法律、政府、文化之间的矛盾的可能性较小。

4.歧视性环境

严格意义讲外资企业是一类资金来源于境外的中国企业,它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完全一样,履行着纳税义务,因此,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观念上,均不应对其另眼看待,更不应对其进行歧视。但目前歧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主要有:

(1)以保护民族工业、幼稚工业为由制定限制外资企业发展保护国有企业的政策。在我国普遍地将外资企业产品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竞争,等同于进口商品与国内商品的竞争,即将外资企业产品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产品等同于进口产品。因此,很轻易地将世贸组织容许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期限内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作法,作为制定限制外资企业,发展民族幼稚产业政策的基础。其实,这是由于并未真正理解世贸组织相关规定的实质所致。利用较高的关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幼稚产业,是为避免这些产业消亡或发展不充分而造成税收和就业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外资企业在东道国已经上缴了税费、雇用工人,也就不存在对其限制的理由。相反越是发展薄弱的经济领域和目前效率低下的领域均应鼓励其进入,以增加税收与就业,并带动相关经济领域的发展。

(2)歧视性收费。我国在许多领域存在着对外企和外国人收取高于国企和本国公民用费的作法,甚至由政府提供的服务收费标准(如土地价格)也有相同问题。由此造成经济意义并不大但外资方心里上难以接受的歧视性收费问题。

(3)透明度歧视。在我国目前仍存在经济贸易领域政策信息缺乏透明度问题。由于外商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没有发言权,这点明显不同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者,而且由于与政府各部门接触相对较少,因此,对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行政依据及相关信息知之甚少,而对一些变更的规定的了解常常滞后,造成透明度歧视。

由于我国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在引进外资领域存在不完善实属必然。对此应进行充分讨论并逐步完善。上述问题是全国性问题但一些地区已经通过地方性法规、政策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补救,取得了明显效果。可见,目前存在于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中的种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完全可以通过改革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IBRD.1992.GuidelinesontheTreatmenttoForeignDirectInvestment.[M]

2.OECD.1976.DeclarationofInvestmentandMN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