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科学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科学基本知识

篇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人文素质缺失 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孙晓东(1968- ),男,内蒙古赤峰人,长春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张红梅(1964-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吉林 长春 130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工程院校应用型人才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B25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54-02

一、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才教育,忽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人才培养理念从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教育向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型。1998年,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随后,教育部成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全面展开。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我国陆续新增了30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很多是由高职高专“升格”而来的。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解决生产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教育者和管理者往往过分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而陶冶性情、完善人格修养的人文素质教育被日益边缘化。

二、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中国近代教育以应用型教育为主

中国古代教育是很重视人文教育的,这一点和西方古希腊教育很相似。在我国古代,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学的是文字训诂、算术、音乐,而大学是成人成己、治国平天下之学。“四书”中讲了大学的根本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将个人的完善和天下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西方的古代教育,尤其是古希腊,基本上是以人文教育为主,西方一开始的大学,注重的是“七艺教育”,“七艺”包括文法、逻辑、修辞、算术、音乐、几何、天文。“七艺教育”没有功利性,没有一门是为职业而设的,学习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培养心性。如“天文”不是用望远镜研究,而是探讨人与宇宙的关系,“音乐”能调节人的心情达到中正与平和。在中国,与西方的大学相对的学校尽管不叫“大学”,而叫太学、国子监,但太学所教科目“四书五经”其实也和“七艺”一样,不是为职业而设的,是注重心性之教育。近代以来(1840年以后),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先进分子开始觉醒,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创办的新式学堂(船政学堂、电报学堂)以及中留下的京师大学堂,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而近代教育是“经世致用”的教育,是应用型的教育。

(二)市场经济主导教育目标导致功利主义至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准绳。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不能完全脱离其他制度,必然受制于社会主导制度。当下,发展经济成为社会至高无上的目标后,教育必然服从这个目标。社会对大学生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而言,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不错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关注孩子人格的培养和修养的提高,导致部分学生不得不把学习的主要目的定位于努力学好专业技能和实用技能上。学校应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具体教育环节上,也更多地考虑市场因素。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变得越来越突出,教育的整体功能被严重割裂。

(三)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文化既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家长制、官本位、等);既有资本主义先进的科技文化,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既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四有新人”),也有不完善的制度。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极易受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本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影响。科技在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有了新的娱乐消遣方式,如网络的普及,让自制力差的学生沉溺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在网上大家肆意欺骗、敲诈赌博,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远远抛在脑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年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用型人才除了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之外,还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独立的人格意志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具备高尚的生活趣味和道德情操,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具备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信乐观、豁达合群的品质,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充满责任感。这些素质大都只能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来实现,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理念应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人才,这种人才能适应时展和社会的需求,而这一切都要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我们认为,加强工程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有以下四个具体途径:

(一)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育高素质的学生。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学校要多为从事人文素质教学的教师创造进修学习、参加研讨会的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同时要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因为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渠道更多,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他们要率先垂范,首先做好道德自律。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冠冕堂皇,而实际中存在不良行为会动摇学生刚刚树立起来的信念,因此,不论是从事思想理论教学的教师,还是专业教师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

(二)加强文科科研工作,规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科研工作是提高文科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学校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在此基础上,围绕应用型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开设一系列人文系列讲座,如有关生态文化、心理素质、诚信守法、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人文讲座,使大学生浸润其中,经常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三)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构建大学人文环境系统

校园文化分为人文环境文化和校园物态环境文化。人文环境文化建设要从校风、教风、学风抓起,形成应用型院校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校园物态环境文化建设,要从做好绿化工作、激发学生爱校热情、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等方面入手。

(四)创新高校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以人为本”是高校管理理念的核心,其落脚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管理中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充分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更要在教学活动和参加学生的社团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要建议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在管理中渗透人文素质关怀。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J].新华文摘,2009(20).

篇2

英文名称:Encyclopedic Knowledge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2-9567

国内刊号:11-1059/Z

邮发代号:2-27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百科知识》创刊于 1979 年 6 月,隶属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管单位是中国出版集团。《百科知识》是一本面对高中文化程度读者的“文理合编”的科普杂志。它主要介绍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成果,科学文化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科学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背景知识,以及人们为提高文化素养所需的基本知识。

篇3

【关键词】文科学生 自然科学素养 自然科学史

【中图分类号】W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68-02

国内高中开始的文理分科和大学的专业教育,使大多文科学生很少接触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导致了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造成其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部分高校在文科学生课程体系中增加了“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但由于文科学生的理科基础薄弱和个人兴趣等原因,往往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自然科学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学科,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1917年,自然科学促进会在其年会上认为:“科学史是一种溶剂,它能溶解由学校课程表带来的文学和科学之间人为的壁垒。”[1]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对于提高文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自然科学素养、培育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与开拓思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大学文科教育中还极少将“自然科学史”列入教学内容中。探讨“自然科学史”课程的教育目的、意义和方法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通过自然科学史教育提高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可能性

科学史作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科学发生和发展历史的一门学问,立足于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诸多科学事实本身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要实现高等教育阶段科学和人文的融合,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高校广泛地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这是由自然科学史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决定的。

自然科学史是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包括它的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和部门科学史[3]。从它的含义来看,一方面,虽然它着眼于自然科学,却立足于历史。科学史如同经济史、政治史、文学史和艺术史一样,本质上也是一门历史学科,它属于人文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4]。所以自然科学史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历史学科,历史学科又从属于人文学科,这就决定了自然科学史的人文属性。另一方面,它不是关于社会、经济或人类的历史,它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历史,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决定了它的科学属性。所以说自然科学史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

文科学生的思维方法更偏向于形象思维,而自然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相对较强,如果单纯的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对于文科学生而言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自然科学史简单来说也就是自然科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学生可以在历史的脉络中学习到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方法。所以通过自然科学史教育来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二、在高校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文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那些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具有一二门专业知识,且知识面较为广泛,基础较为扎实,在广泛领域内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较高水平,并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在社会中做出某种贡献的人[5]。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如果文科大学生不了解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那么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在文科学生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渗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提高了科学知识水平,弥补了自身知识单一的缺陷,拓展了其知识面,促进文科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迈进。

(二)培养文科学生的探索和批判精神

人文学科的知识具有较为稳定的特点,学生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大多只需要有选择的接受即可。而自然科学知识却是迅速发展变化的,这就需要一代代的人们不断地探索、发现。通过自然科学史的学习,相信文科学生会理解自然科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规律,学习到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和科学的批判精神。从学生的整个人生的发展来看,既有利于养成他们以科学精神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的习惯,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来反思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意识[5]。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为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学风提供基础。

(三)提高文科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现代公民要舒适的生活,更要科学理性的生活。这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以从事相关职业,而且需要科学的精神来辨别社会生活中的是非。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公民的科学素养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一些人由于科学知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从而相信封建迷信,轻者影响自身生活,重则影响社会安定。在文科生中普及自然科学史,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科学理性的生活,从而带动社会上的科学之风。

三、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自然科学史教育的途径

(一)高校要对文科生的自然科学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大学专业教育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只把目光放在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上,而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关注甚少。这就造成了一些文科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却对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甚少,例如不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高校对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西方,很多国家关心学生的科学史教育,为学生开设了科学史课程。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就较为系统地面向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科学史课程,其科学史的师资队伍也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在法国的大学教育中,科学史也很受重视[4]。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做法,重视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史教育,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

(二)适当改革课程设计体系,增加科学教育比重

大学实行专业教育,这一方面确实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企业、社会的发展输送各方面所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这种专业教育却忽视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大学的课程安排多是按照本专业需要而设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例如一个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学校可能为其开设了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外新闻史等各种专业课程,但是他们却很难接触到有关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各种理科性的知识。大学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应尽力改变课程设置的单一,增加科学教育的比重。例如,一方面可以增加有关自然科学基础的选修课,并且可以选择一到两门作为考试或考察的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校的科技活动,并且多多鼓励文科学生参与,加强文科和理科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大学这个开放的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史讲座

毫无疑问,课程的学习是增加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校园中丰富多彩的讲座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又一条捷径。在高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科学史讲座,聘请各个自然科学专业的老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现一幅学科发展的精品画卷,这对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具有极大帮助。另外,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讲课风格,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讲座有助于提高文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提高自身的自然科学素养。

(四)开设《自然科学史》课程

选择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医学、能源、机械、材料等各个学科的知名教师以联合授课的形式在文科学生中开设《自然科学史》课程,重点讲述各个学科的重要发现、科学思维和历史进程。在课程基础上组织编写针对大学文科教育的《自然科学史》教材,让学生可以在课下巩固所学知识。以课外阅读的形式要求学生阅读一些能够看懂的经典论著,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哈唯的《心血运动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渐培养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了解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和重要历史事件,增强综合素质。

四、结语

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高校在着力培养文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把眼光放在提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上。通过自然科学史教育提高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探索与批判精神、增强辨别是非、正误的科学能力,文理渗透、融合,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敏,曹肇基.科学史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3) : 43- 45.

[2]魏屹东.科学史研究为什么从内史转向外史.[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27-32.

[3]互动百科:http://.

[4]李涛,肖恩玉,李志勇.论大学的科学史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9):113-117.

[5]何启贤.略论对文科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意义.[J].管理研究, 2009(7):17-18.

[6]F. James Rutherford. Foster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America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2001, 10 (6).

[7]Roy Macleod, Russell Moseley .Breadth, Depth and Excellence: Sources and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Science Education in England, 1850-1914.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5(1), pp.85-106.

作者简介:

篇4

所谓“人文”,出自《周易・贲卦・彖辞》,原文是这样的:“阴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至,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 本意主要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教化天下苍生,引申来说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包括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汉语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他还曾说:人文精神体现在每个人的学习工作中,体现在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关系中。在《高级汉语大词典》中“素养”一词的解释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人文素养最初指人应具有的全面的知识结构,它能全面健康地发展人的认识、情感、意识以及创造性。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养就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教育则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处事,如何解决理智与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让知、情、意、行各方面达到和谐状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

⒈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的完整发展、自由发展以及和谐发展。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得到完整的发展即人的完整发展;人的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即自由发展;人的各种基本素质获得协调的发展即和谐发展。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它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岗位对人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合格的高职学生要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妥善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岗位上具备不断学习、实践的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另外,当良好的人文素养内化为高职学生品性中的一部分时,不管他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怎样的困难和境遇,都能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以适应外部环境,积极面对人生。

⒉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更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成为既具备应用性操作技术,又具备良好的品德、宝贵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专业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是片面的,如果过分强调专业技术教育而忽略人文素养教育,我们培养出来的仅仅是一批技术纯良的“工具人”或“机器人”, 充其量只能够完成某一项具体的操作型工作。另外,如果缺乏起码的人文素养,不仅工作和生活会受到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长期机械呆板的思维方式将让人停滞不前,即使在专业技术方面也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⒊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乐业

人文素养关系到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和人生境界的设计,是终身受用的能力。毕业生在今后的岗位上是否能积极工作,持续发展,与他的为人准则、做事态度以及学习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正是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职学生应该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从实际出发,明确自己的发展前景,对未来充满信心。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毕业生大都能较成熟地认识生活,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岗位。据美国劳工部的一项研究预测,21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可能会转换6~7次职业岗位。我国也不例外,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种职业或一个岗位上的时代将成为历史。这就要求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要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工作,不仅能“转岗”而且能够仍然“乐业”。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分析

⒈人文意识薄弱,文化素养不高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学理念的提升,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有了一些进步,但总体来讲,人文课程科目欠缺,质量欠佳,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除国家硬性规定的“两课”之外,对开设的人文必修课重视不够。即使是在开设的人文课程中,真正能体现人文精神的课程也很少,大部分侧重于增加学生的基本知识或追求一些应用技巧。在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着‘有用’来安排,理科知识只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文科知识只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与世界、与人打交道的工具。因此,高职学生对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停留在粗浅的表象化阶段,对一些人文文化概念一知半解,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情操品格的熏陶。他们热衷于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而对于人文素养的提升缺乏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取得了某个专业或技能的等级证书可以证明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职业能力,而人文素养与以后的就业没有直接联系。

2.思维方式简单,综合素养欠缺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思想认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失衡,容易使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对事业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由于社会科学知识的缺失和思维方式的局限,许多高职学生缺乏辩证思维方式,创新思维能力,容易形成模式化、程式化的思维定势,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单一,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失掉了激情、创造和灵性。一个只有专业知识而综合素养偏低的人,最后形成的结果是理智与情感的分离和科学认识与审美情趣的分裂。

3.思想浮躁,人生理想信念淡漠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引导学生真正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力,实现个人的理想。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生活狭窄化、专业化、技术化、单一化,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中,逐渐消蚀了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创造兴趣。高职学生的学习更具功利性,急于求成,浮躁不安,不能沉下心来学习。即使努力学习,也是为了考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证书,为了将来找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好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奋斗。

4.道德修养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

网络时代的学生业余时间大部分是在电脑前度过,很少有能耐心地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玩游戏、上QQ,看网络小说、玩微信,成为没有读写技能的“无笔族”,这种现象在高职学生中更为普遍。由于所接受人文熏陶较少,道德修养自然就不高。有些学生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品质欠缺、协作精神较差、社会责任感淡漠、不能明辨是非、看重金钱与利益,甚至还有些学生在入党、择业、提干、交友等方面都有一种功利思想在作祟,把政治活动、社交活动等当作积累资本,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

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⒈增设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提高人文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要像重视专业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并将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有效融合。一方面,结合专业特色,开设职业人文教育课程。例如给工科类的学生开设“工业发展史”等,让学生更加了解与自己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依据目前的现实情况,将人文类选修课做精做实,发挥选修课的课堂和任课教师本身具有的文化传递功能。建立和完善文化课选修制度,适当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也是文化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有力措施。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

⒉丰富专业课内容,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一样,都可以结合传授知识技能进行人文教育。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挖掘技术教育本身的人文精神,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另外,教师在训练技能时,可以穿插本专业领域名人专家的工作趣事或生活轶事,通过他们的热爱科学或吃苦耐劳的精神来体现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或是介绍企业家的创业史,通过他们的坚持不懈、艰苦创业的品质来展示成功的来之不易,这样,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了精神的陶冶和境界的提升。

⒊重视隐性课程教育,形成良好人文关怀氛围

隐性课程是通过校貌、校纪、校风、班风、学风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等因素来实施的,主要是通过这些因素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设置隐性课程,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主要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硬件上来说,注重校园的环境、宿舍的布置和图书阅览室的建设,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自觉主动地汲取人文知识;二是从软件是来说,可以推出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通过开展班级联谊会、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及星级宿舍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不仅体验了快乐还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通过实践的不断内化,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人文态度以及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⒋倡导非功利阅读,提高思辨和创新能力

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活动,无论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还是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都无一例外地推崇阅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通过网络、电视获取的知识远远大于书本,能坐下来认认真真地看书的学生已经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最易表现出随意性和不持久性,因此,学校要倡导非功利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零星时间自觉读书、看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5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应对措施

医学科学从来都不是纯粹地与社会、文化无关的纯自然科学。它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是以人、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1],其本质为“人性化的医疗”,是基于人文、科学、哲学的学问。医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有科学知识、专业技术的传播,同时还要有科学素质、人文精神、人类文化的修养。西方发达国家如美、英等国较早注意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问题,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医学科学家明确提出了医学既是生物科学,也是社会科学的见解,要求在医学教育中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而相比之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并亟待进一步加强。

1.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现状

1.1现有医学教育中人文学科的比例偏低。

我国医学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在现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结构方面,尽管通过改革,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趋于合理,但许多深层次问题仍没有解决,传统的教学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人文学科课程绝大部分是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公共政治课教育,尽管其中也有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但相对来讲,真正符合医学生特有的人文科学教育的课程很少。重医学知识教育,忽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没有得到改变。

1.2传统学科分类导致医学生轻视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从医学生的生源来看,医学院校一般是归属于理工科类,中学的文理科分班概念,使得入校的学生一入学就认为,医学院是理工科类学校,学习中自然重理轻文,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人文知识的储备;重医学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医学技术的学习,轻医学人文观、价值观、伦理观等人文精神的修养,甚至把医学科学基础理论中关于人的生命意义、生命本质、医学目的、医学价值等问题的思考都排斥在自己的专业学习范围之外。这种落后的医学观念明显影响到医学院校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极大地影响了医学人才观的形成,也势必影响现代医学的长远发展。

1.3现有教育模式不利于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现代高等教育应该是综合性、学术性和人文性“三位一体”的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独立人格、能自主思考和探索的人才。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必须考虑医学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追求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2]但是我们目前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基本上沿用了中学时的应试教育方法,具体表现为:(1)“填鸭式”地“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的公共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偏重名词概念的解释和基本原理的灌输,而忽略了展现逻辑的力量,缺少对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的教育,达不到应有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结果。(2)医学院校传统上以大班为单位进行教学,班级容量200人左右,甚至更多,非常不利于在传播知识,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例如,教师不易组织课堂讨论;即使组织讨论,也易形成少数人参与的局面。(3)在社会就业、竞争的压力影响下,实用主义的学风越刮越盛,学生常常为了“过级”、“考证”而侵占人文学科学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1.4医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影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还是医学专业课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是在实验医学模式下教育、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中也存在人文素质的缺失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略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自然也很难做到在传播医学科学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渗透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容。而担任文科教学的教师又由于缺乏医学科学基本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医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此外,在已有的医学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医学生进行艺术、美学教育是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2.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2.1逐步调整医学生生源结构,适当增加文科学生的比例。

在目前中学生文理分班的模式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医学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适当增加文科生的比例,逐步实现文理兼收。这样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人们对医学教育的偏见,有利于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2.2加强学科建设,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方面要继续发挥“两课”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双重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要结合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完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把一些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如《社会医学》、《心理学》、《医学创造学》、《医学辩证法》等课程逐步纳入必修课;适当地把医院文化、医院管理、医疗保险、医疗法律等内容补充到教学内容中;[3]有计划地逐步加大音乐、绘画、体育等艺术素质的教育等。这有利于医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精神、生理素质、艺术素质、人格心理和医学道德的全面发展。

2.3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1)加强新教师的培训。无论是何种专业的教师,都需要有深厚的医学人文素质;要适当规范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为医学生树立表率作用。(2)经常举办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专题研讨会,逐步形成校园的特殊文化氛围。(3)教师在晋职、评聘或提拔任用的时候,要把他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日常的师德、师风结合起来,综合考察。(4)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特别重视辅导员的选拔,要把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放到辅导员岗位上,并给予较高的待遇。

2.4注重全过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所谓全过程,一是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直到毕业。二是要在医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注意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观教育的结合。三是要注重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社会调查、义诊、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都是很好的素质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开展校园文明、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爱心、积极向上、公平公正、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这样有利于良好的学风、校风、教风的形成,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与培养新时代的精神气质。[4]

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大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然而也呼唤着更多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关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誓词体现了医学注重生命的道德观。在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有人曾说:“学生身体不好要出残品,成绩不好要出次品,道德不好要出危险品。”此话不无道理。因此,如何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特别是其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培养出满足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是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谷双魁,汤泓,杨艳.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6):605-606.

[2]路建华,师养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12):95-96.

篇6

要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定能力,围绕能力设课程,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根据这一思路,我们追踪进行了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实习生拟就业岗位调查,企业缺岗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目前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应为适应发展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合理使用中西药的理论和知识、药品储存保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药品检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药物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基本知识、医药市场营销和营销心理等从事药品营销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力结构应为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初步的管理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就业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独立审核和调配处方的能力、运用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使用仪器对药品进行检验分析的能力、药品保管的能力、药品经营销售的能力、一定的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的能力;素质结构应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修养、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公共关系、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以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是实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医学、医药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处方调配、合理用药指导、药品检验、经营、销售及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的保证。

根据培养目标,结合药学教学模式由化学—药学教育模式向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教育模式和化学—生物学—心理—社会—医学—社会—药学教育模式的转化,我们将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两课”、英语、计算机基础、医药工作应用文、体育、形势与政策、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2.化学模块:包括基础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

3.生物医学模块:包括人体结构与功能、病理学、微生物及免疫、临床疾病概要等。

4.药学模块:包括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学、生物化学及生化药品等。

5.经营管理模块:包括药事管理与法规、营销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医药市场营销学等。

6.选修模块:包括临床药理、化妆品化学、美容中药、生物制药、管理文秘、演讲与口才、职业礼仪、会计学等选修课程。

7.隐性课程:渗透在其它各模块之中,主要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园环境,以实施对学生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通过课间见习、假期社会实践、集中演练、毕业实习等多个环节来集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毕业实习分2个大方向,前半年在医院中西药房、药库、临床用药或科研所(药检所)等事业单位轮转,后半年在医药企业的制药、药检、后勤仓管、验收开票、业务员、药店营业员等岗位轮转,同学们通过不同岗位的锻炼,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增加了就业时的竞争力。

由于我们的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培养的学生具有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岗位广的特点,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应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了100%。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让更多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药学人才早日走向社会。

篇7

【关键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高等师范教育是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教育。幼儿园的师资在我国建国后则主要依靠中等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培养。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其中明确规定了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为幼儿师范学校,并可独立设置,培养大量的幼儿教师以适应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为了办好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教育部还同时颁发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其中指出,高师教育系得分设学前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城市中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教育的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他们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操练,具备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能力外,还要他们能进行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儿童玩具的设计与研发;要求他们能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幼儿,开发幼儿的潜力,富于创新能力,并能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幼儿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也已渗透进学前教育机构,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育中对这些理念的要求更高,这也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不断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显然,中等师范学校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已不能适应21世纪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由高一级的师范院校来完成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由原来主要向中等师范学校输送合格师资转到主要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上来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必然要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而发生变革。

幼儿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事业。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师相对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子‘么”更重要。其次,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三,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了接触客观世界和各种现象,这儿乎涉及到各类学科的基本现象和常识,因此学前教育要求教师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胜任多学科的教育活动。第四,就其教育方法而言,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稚性,需要教育者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方法,将广博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到孩了所喜欢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去观察感受操作、体验,进而形成一定概念和经验。另外,学前教育还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培养和保护学前儿童正在萌发的对自然、对社会、对科学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并注重儿童不同个性的培养。显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师范性的要求更高。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其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水平,课程结构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结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中师教师,课程体系呈现重学术理论轻师范性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使学生的知识面窄,职业教育技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以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可分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技能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四大块。这个课程结构看似合理,实际上存在许多弊端。如各类课程比例失调,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技能培养力度不够,教育实践环节不被重视等。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儿方面入手:

一、充实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门类

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塑造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一般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组成。作为文科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开设,而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普遍开设不足。实际上,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

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对专家型教师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技能教育课程既是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是幼儿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殊性所在。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还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增加活泼愉快的气氛。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乐理与视唱、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绘画和手工制作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做(泥工纸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并擅长其中一、二项,既有利于今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技能技巧差是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制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足、学生技能训练不力有很大关系。首先,招生制度的缺陷导致高师生艺术教育技能形成先天不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主要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其音乐、美术等艺术基本素养的考察,即缺少面试这一重要环节。大部分学生进校时艺术修养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受过任何艺术方面的)}I练。不懂音乐,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不佳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对以后专业技能的培养带来较大的难度。其次,技艺类课程比例失调,导致高师生技艺训练后天营养不良。与中师相比,中师技艺类课程的开设一直贯穿中师教育的三年全程,课程开设在整个课程中也有较大的比例。而在高师,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只开设两年四学期,其后的三、四年级在学生见习、实习时,在对技艺要求最高的时候,反而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和)}I练,一些在低年级学会的艺术技巧由于长时问不练不用,到了在幼儿园实习时变得很生疏。艺术教育能力差也是导致许多幼儿园拒绝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转贴于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正如高师音乐、美术专业需要面试,英语专业需要口试一样,鉴于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设面试。当然,考察学生艺术素质并非等同音乐、美术专业,其意义在于了解学生在艺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景,在侧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对艺术特长生有所倾斜。其次,加大艺术技能学习与练的课时比例,将高师生艺术教育能力的提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并将幼儿教师技能的)}I练工作贯穿于高师生就读的四年全过程。第三,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实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制度。在学生毕业前,要求他们通过有关音乐舞蹈、美术、口语表述、体操和队列操练等考核内容,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

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高师开设教育实践课程,n在通过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部分。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一直处于较轻的地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见习一般在大学低年级集中进行,为期一周。幼儿园实习时间一般为8—10周,在四年级集中安排。应幼儿园学科教学法开设的需要会安排零星的见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高师往往也是将幼儿园实习看作是锻炼高师生在幼儿园备课、上课的技能,而不重视高师生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锻炼。见习、实习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而使高师幼儿园教育实践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并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幼儿园实习基地服务,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其次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另外要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要延长教育实(见)习的时问。高师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问来保证的。目前大四开始集中八周的实习远不能满足高师生锻炼和成长的需要,而目_时问过于集中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实习可分为两个时问段,一段可从三年级学习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理论等课程的开设开始随堂进行短期实习锻炼,如,围绕所学教学法到幼儿开设相应的组织教学活动或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及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今后工作的适应性。最后在大四再集中实习较长一段时问,实践高师生综合教育的能力。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培养任务的高师院校,必须强化幼儿园实践环节,将幼儿园实习时间延长到14周左右,同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经常带高师生去幼儿园参加见习活动,帮助他们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了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在见习与实习中培养他们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

四、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高师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

首先,要适当压缩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上述观点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比例要增加,这必然要重新审视高师学前教育教学计划四大模块的比例关系,改革并不是要求课程超载,而是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中国幼儿教育史”少外国幼儿教育史”少中外教育史”这三门课可以整合为一门课;有高师将六门教学法合并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门课,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笔者以为目前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过多,如幼儿卫生学、儿童营养学、儿童生活护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咨询等,这些课程之问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有必要作适当的删减。

篇8

科学教育是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为主,培养科学精神,以发展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不同的追求,前者追求知识和智能,以理服人,后者追求感悟和情怀,以情感人;前者可以由学而会,后者只能由感而悟。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占有,通过教育活动获取知识为我所用,并改造客观世界;人文教育则强调知识对学生的浸染和熏陶,学生被感化影响,从而改变自身。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就是缺乏人文教育的结果。

医学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部分组成。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在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科学素质教育是一种片面的教育,而脱离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素质教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促进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科技创新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还表现在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在生命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的诊疗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职业道德水平却不尽如人意。与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医疗道德中已引入了自主、竞争、平等、公平等思想观念,但同时其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有所抬头。不少医护人员对病人缺乏同情心,麻木不仁,生、冷、顶、硬、碰、推的现象随处可见。

由于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是在实验医学模式下教育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中存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失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自然很难做到在传播医学科学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渗透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而担任文科教学的教师又由于缺乏医学科学基本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也不能有效地渗透医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课程的内容。因此就导致了医学生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

二、加强医学人才的人文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

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在现阶段,尤其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要花大力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便教育环境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包括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的带教教师,深刻领会人文教育对于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使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融入教学、透进制度。同时也要注重医学研究生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层面的提升。更新观念,将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纳入整个医学教育学科体系之中,形成自然科学基础、医学保健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医学基础并重的新教育体制。并建立相应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以保证加强人文社会医学教学的实施。

教育界要在观念上,关注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以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尤其是要把人文精神培育的意识贯穿到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整个的医学实践中去,重视人文精神在解决现代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医学模式的真正改变,使得医学教育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加强受教育者对生命意识的教育,领悟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就提到“医乃仁术”,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古希腊的希波拉底也在著名的“希波拉底誓言"中提出:“医学不分男女,不分贵贱,要为病人的幸福着想”。这都是指医学工作者在有高超的医疗技术的同时,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责任。医学教育者不仅应该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要培养入文精神。人文精神首先是“以人为本”,不仅要关心有疾病的人群,还要从提高人类整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去关心全人类的健康。牢固地树立尊重人、关怀入的意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医学院校不以培养经济学家为目的,但要使研究生掌握卫生经济的理论和方法。

医学人才要掌握社会预防的方法,通过社会干预、健康教育等途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医学教育要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要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二者并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工作者。

(三)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医学人才教育的方方面面

篇9

【关键词】管理类 实践教学 ERP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09-02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对管理类专业来说,长期以来不同层次的人才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本科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经济管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型、综合型管理人才,与市场的契合度要求非常高。教学与市场脱节,意味着教师教学的失败,学生就业的失利,对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就业而言,亦是如此。管理工作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经济政治现象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管理者工作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或者合作者的沟通、组织、合作、决策等方面的能力。沙盘模拟训练起源于瑞典,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毕业生大部分到政府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或企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一 传统教学中欠缺实践能力的培养

1.重理论灌输而轻案例教学

传统的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模式仍没有摆脱“课堂、黑板、笔记”这一循环模式。学生陷入了“课堂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忆笔记、考后丢笔记”的漩涡,所学知识和技能仅限于书本和笔记。

2.理论教学及社会实践总结性学习不够

管理学是一门需要总结的科学,管理经验和技巧通过总结和传承得到。泰勒在《科学管理》一书中指出:“科学管理是过去曾存在的诸种要素的结合,即把老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条例,于是就构成一种科学。”

当前的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都缺乏足够的经常性总结,仍是一种粗放型的教学和实践,失去了通过总结来促进提高的机会。上述教学格局形成了实践能力的缺乏,使得管理专业学生难以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这就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培养前景,抑制了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管理类专业教学改进的思路

1.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

调整教学内容要在遵循大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做适当的增减,分清理论层次和轻重缓急。教师要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教材,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2.结合学科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从学生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使学生处于主动者的地位。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笔者认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一,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内在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的全班讨论。

第二,强化模拟训练,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学院可以建立模拟实验室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相关专业的老师自行研发,针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的内容。

第三,安排课程实习,提高实践能力。按照教学计划,安排适当的课程实习与参观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科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

三 构筑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管理类专业相对于其他类专业而言,更强调其实践性、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与外界实际应用的衔接,它的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理论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它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发现和总结在管理各环节中的规律并能够提出新问题,从而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1.建立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

全过程案例教学,指将案例教学的思想、观点、方法、手段,综合应用于教学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用案例教学这条红线把各个教学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程序系统。通过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格局,能够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增强对理论的感性认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过程的核心地位。

2.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管理专业研究生成为合格的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灵活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而能力和素质必须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因为传统型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创新型教学又需要充裕的资源支持,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支持,非一般院校所能为,因此,不安于现状又为资源所困的院校必然选择改良型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1)加强校际交流,建立联合培养体制,研究生招生近亲繁殖现象在全国比较普遍,这种现象阻碍了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而加强校际交流、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则是弥补这种现象较好的方式之一。这样不仅能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也能增强适应能力、培养宽容的学术态度。(2)校企、校地联合建立实习基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研究生在干中学、学中干的主要形式,也是研究生创新的重要源泉。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在实践中检验、探讨、深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并得以升华。完善知识结构,增加人文科学知识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不仅应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应有宽广的人文科学知识。应注意以学习专业理论及其他人文科学知识和学术报告会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生的个体空间,营造一个激发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使研究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归纳,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并不断内化为潜在的能力、内在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3.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顺利实现教学目的的有力保障,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职能比较抽象、难理解,民族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制作一些直观适用的挂图使课堂形式多样化,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对内容理解得更透更深。

4.工商管理实验教学新的解决方案———“ERP模拟实验室”

实验室是管理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理论到实践的纽带和桥梁。但是,在管理学院如何建立实验室,实验室在管理学院如何发挥作用,需要我们认真地讨论和研究。将建立综合性的管理(IT)实验室提到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和学院信息化建设的议事日程上。在这个阶段,实验室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不仅涉及个别的专业建设,而且涉及这个学科,甚至是学院的整体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供的企业整体经营解决方案,在功能上实现了一个企业具有的各类资源的系统与通过“ERP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为整个工商管理学院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改革和发展平台。ERP是当今世界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对企业来说,其价值在于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等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ERP教学是利用ERP软件、ERP沙盘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然而,现实中对ERP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在未来的ERP应用中,尤其是财会类专业的广大师生,他们是关键群体、中坚力量,是主力军,因此,充分认识ERP教学及其现实意义显得十分必要。ERP教学的时代背景是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ERP就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概括地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从人才培养的深层次角度来看,由于现代管理学科具有涉及面广、动态性强等特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实验模式,使得学生难以将分散在专业课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而通过ERP系统来实验模拟动态现实管理环境,可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采用先进的ERP管理软件构建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企业管理运作环境,可使学生有一个比较完善、实用的实践环境,学习企业管理的实际操作。通过模拟操作,加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良好过渡。

参考文献

[1]王卫京等.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05(6)

篇10

青春期教育这一课题,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实践。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热心程度、观念和能力,对小学生、中学生或社区青少年提供一些有关青春发育成长的知识。有的称“德育”,有的称“生命教育”,有的笼统称“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应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层面。从狭上说,青春期教育主要是性教育,要讲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基本知识,青春发育的生理规律,青春体貌的变化,望、性吸引、性冲动和性宣泄的生理与心理现象,性的安全健康和身心保护的知识,还要讲预防意外怀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反对滥用等知识。从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它还应当传授性的价值观念、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责任,性的法律界限与防止性暴力等知识;教导人际交往特别是两往的知识与技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关于两性之间的友情、爱情、择偶、婚姻准备、生活技能等人生课程,懂得性别社会化、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两性尊重与平等的基本概念,它涉及社会人文科学的广泛领域。

为什么我们要倡导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并付诸实施?这也许与我本人作为一名社会学者和社会工作实践者的痛切感受有关。这些年来,社会科学界和大众媒体对我用婚姻失败率大幅上升的统计数据和许多悲情故事做出了见仁见智的解释,令社会公众困惑不已。我的兴趣不在于统计数字与悲剧情节,而在于探究:为什么那许多始于自由择偶、结合于浪漫爱情的现代婚姻会纷纷陷入困境?为什么某些已饱尝失败之苦的男女再度跨入婚姻后还会重复先前的不幸?我尝试过近10年的婚姻咨询(部分是为了收集我的研究实例),我感到,对那些陷入不幸的婚姻来说,大多很难从道德、法律或医学上去寻找原因和救治办法。“性格不合”“感情不和”“没有共同语言”“性生活不和谐”之类的说法是当事者们惯用的解释。然而,认真追溯他们的成长经历、婚前交往和婚后生活,可以发现,在“感情”“性生活”的背后,有些“远期”的隐患早已潜伏下来,其中不乏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即青春期留下的阴影。在我做咨询的20世纪90年代,许多中年夫妻来求助。他们的婚姻经历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在婚前未曾获得过任何关于性别差异、婚姻准备、夫妻生活的知识;有的在婚前几年没有交过异性朋友,第一个投入谁的怀抱就和谁认定了婚嫁关系;还有那些因性生活失谐而导致的夫妻冲突,“婚外情”乃至暴力伤害的事例,也无不表明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性与婚姻观念偏误和人生准备的欠缺。

那么,究竟现代男女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两往、友情爱情、婚姻家庭以及男女平等及生活技能这类人生的必修课呢?答案当然不应是“等到结婚之后”吧。其实,两性开始自然吸引和交友的青春期,就是学习婚姻准备课程的最佳时期。由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亲密性和自然性,家庭气氛的随和性,所以家庭应成为孩子学习性知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成为孩子性教育和人生教育的第一任和主要的老师;父母有义务帮助孩子接受社会的主流性价值观,并将价值观视为孩子健康成长过程的重要部分。

(陈一筠 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