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英语课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英语课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主题班会;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围绕某个主题、专题来组织的班级活动,是常见的班会类型。[1]主题班会是集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辅导员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

目前,高校的班会不够系统,多数是由辅导员或班级学生干部组织的临时性班会。在一次以“我的大学生活”为主题的班会后,笔者对参与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认为主题班会非常有意义,近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每个月组织一次主题班会。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实现主题班会的课程化。下面,笔者将探讨如何选取班会的主题和形式,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制订大学新生主题班会一览表。

一、班会的主题

班会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主题的选取是关键。主题的选取应该坚持针对性的原则,即在分析受众群体的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主题。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的认识具有非常强烈的欲望。大学包罗万象,大学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如专业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的参加、人际关系的处理、恋爱与情感等等,每个方面都可以自成一专题,这些与学生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辅导员可以选择上述主题,组织班会,为新生提供导向。为了进一步提高主题的针对性,在确定主题时,辅导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征求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最迫切需要了解的主题,可以着重、优先讨论。

二、主题班会的形式

开好主题班会的另一关键要素是选取恰当的形式。

如今,我们的工作对象是90后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热衷于参与,渴望表现自我。针对此特点,辅导员需改进以往的班会模式,由以辅导员为中心的说教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模式,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体会、总结,变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接受教育。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包括地点选取的灵活性、多媒体设备的运用等。

1、地点选取的灵活性。普通班级的成员在30-50人之内,在地点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选择传统的教室、会议室,同时也可以选择露天场地,如公园、操场等。在教室内建议最好能将桌椅打乱以往的上课固定的格局,让学生分小组坐,或者改成U型会议桌的格局,这样有助于活跃气氛,减少交流障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借助多媒体工具。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越来越受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通过图像、文字等手段,可以加强语言的传输效果。在开展班会时,辅导员可以像任课教师一样准备相关的课件材料。比如在开展以“感恩母亲节”为主题的班会时,辅导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与学生分享赞美母爱的歌曲或影片,这些手段胜过一味的说教。

3、采用新颖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辅导员可以采取分组讨论、辩论、趣味游戏等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让其在参与的过程中尝试自己分析、自己总结、自己感悟,快乐、主动地接受教育,从而达到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

三、新生适应性教育主题班会一览表

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及学生的反馈,为大学新生制定主题班会一览表,仅供参考。

(一)新生适应性教育主题班会一览表

主题形式建议最佳时间地点预期效果持续时间

大学班级你我他游戏(推荐:名字叠罗汉)第一学期第一周内校园内(建议室外)能够记住班级同学的名字1-15小时

安全教育体验模式(如火灾现场模拟)第一学期第一到第二周室内,报告厅、教室、宿舍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2小时

学习经验交流经验交流式第一学期第四-五周室内(教室或会议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大学学习提供指导2小时

“谈”恋爱体会分享第一学期期中室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2小时

诚信考试案例分析考试前一到两周室内使学生养成诚信考试的习惯1小时

感恩教育角色扮演父亲节或母亲节室内使学生学会感恩15小时

学业规划专场报告会第二学期室内使学生对考研、就业有初步的了解6小时(分场次)

(二)具体介绍

篇2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教师 转型发展

一、前言

为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理工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重大,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举措。应用型人才的大力培养,一方面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特色教育体系的建设,满足特色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企业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英语水平高低也成为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传统大学英语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而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主体,要高度关注其自身定位与转型发展,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走向。

二、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及要求

1.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必要性。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不同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发展支撑。但受到行业价值层面的影响,对不同的人才需求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快速发展对于理工院校大学英语实用性层面已经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约束标准也已经得到明确,英语语用能力受到重视。但想要充分实现这种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准确定位与全面评估。大学英语作为理工院校重要基础学科,要与时代的步伐保持高度一致,则要求整个培养环境、培养体系以及培养模式做到全面更新,融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曾有研究结果指出,教师已经从传统逐渐走入到现代的教育体系当中,需要在观念、角色、行动以及学习等多角度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完成传统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整个教学环境发挥实效的关键,对全面素质教育的质量提升价值显著。总而言之,在现代高等教育改革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升级已经十分迫切,这关系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2.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理工院校大学英语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不得不开设多种英语课程以满足不同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看似是英语课程改革,但对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严峻的考验。大学英语单一的语言基础课程性质向着多元课程体系转换,由此对教师转型发展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知识结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更新作用显著,传统单一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迫切面临知识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大学英语知识结构的要求提升,对大学英语教师具有挑战性。在这一要求和背景下,教师需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层面的学科体系,做到学科融合,增强教育实效性。

其二,职业定位要求。职位定位需要以教师为核心,即在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当中,教师处于何种地位。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是具备英语教学能力的专业型教师。而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教师职业定位则是具备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教学过程也已经从传统的静态环境中解脱出来,以动态化的实践能力为依托。

其三,能力结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较而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对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质量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水准,在广博的知识结构与环境当中,注重多专业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全新的教师能力结构,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完成转型发展。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策略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理工院校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的核心。教师转型发展,需要在具体策略的指导下进行。笔者经过研究与总结,得出以下教师转型发展策略及途径。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是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的基础,要求其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先进理念。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语法、词汇、句型等讲解方面,注重英语基础性知识的传授。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将重点放在英语的语用能力方面,强调英语的应用价值。作为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适应英语教学转型的基础性目标,最终确定“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传统衡量学生的大学英语能力通常以英语四、六级作为衡量依据。但这种衡量方法及标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可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并开展行业英语词汇教学,运用ESP的教学方法去实践与探索,增强学生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结合不同的教学语言与教学价值,更深入的感受教学观念转变所带来的冲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转型发展,要求教师做好定位,以思想观念为引导去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推动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2.开展多样职后培训。营造ESP教学环境,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掌握专业英语知识,弥补传统英语知识结构当中的不足之处。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其能够具备多元知识结构,将行业的基本知识与传统知识结构融合,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完成知识的累积,增强教师行业经验。职后培训策略如下:

第一,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和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开展ESP教学。两者相互借鉴经验,实现共同备课。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环境中,也应该注重不同专业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以便于发挥语言挖掘的优势。发挥专业教师的英语语言运用便捷性,提炼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性,做到双赢。

第二,学校为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创设良好的进修环境。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或申请去重点大学进修,完成校内外的培训工作,将学术多元化的价值充分展现,从而增强自身教学能力及水平。除此以外,还可积极与本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良好的交流活动,使得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借鉴不同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以便于增强本校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多元化的职后培训工作,是推动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走向成熟、走向专业化的关键因素。其在促进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方面不失为一种高效方法。

3.组织教师企业“顶岗学习”。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准确定位,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填补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应用型人才缺口。理工院校教学目标要求以及社会人才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为满足这一人才与企业缺口之间的均衡性关系,大学英语教师面临转型发展与升级。“顶岗学习”的方式是让教师进入到企业当中,投入到整个生产环境当中,感受企业对于人才的本质要求。亲自从事该行业生产,掌握生产规律以及基本流程,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全面融合,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自身实践能力。单纯形式主义无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学校可制定相关的引导政策,包括年终考核、评先表优、职称晋升等多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去参与其中,投身到“顶岗学习”中,这样做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特备是企业对于行业英语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而在总结经验基础之上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完成授课;另一方面,教师身在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并掌握行业英语特点,为提高自身实践以及大学英语课程优化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4.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理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如下:首先,学校应该制定良好的政策环境,引进具备ESP实践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师,为理工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并注重教学价值的全新探索,营造全新教学环境;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总结行业特点,更好的将英语知识与实践全面融合,探索两者的结合途径,为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最后,结合ESP教学实践要求,可积极聘请一线的企业员工进行指导,与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进而为“双师型”教师培养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一条转型捷径。

总之,依据理工院校发展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转型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必由之路。它符合理工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其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行业英语能力,将大学英语基础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内容,与实践融合后更注重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玲玲.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2:132-133.

[2]利洁红,翟子惠.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探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J].钦州学院学报,2014,04:64-67.

[3]屈社明,栾宏.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2,02:102-104.

[4]吕绍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J].职业技术,2012,06:24-25.

[5]李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77-79.

篇3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教师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教师已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尝试改变自身的主导地位,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此外,数字化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拟在阐释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在开元数字化平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细致的探究,以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开元数字化平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中的首要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陶久胜,2013)。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主张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该理论主要涵盖以下观点:即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情境与实际情境的结合,协作学习,提供有效的资源实现意义建构等。

(一)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这也顺应了当前“对分课堂”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推行。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建构所学习的知识,而非被动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实现知识意义建构的最优化。同时,教师必须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需要尽量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各种可能的环境,如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图、文、声、像等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知识,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并及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也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从而使其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学习情境与实际情境的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境总是与实际情境相联系。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情境与实际情境的结合,以完成大量知识意义的有效理解和建构。换句话说,在现存的学习情境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创建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情境,从而使学生置身于这两种情境中,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结构与先前经验,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惑,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有选择性地实现新知识的同化、索引、重构或存储。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情境中,以获取对学习情境和真实情境的深入理解,从而进一步为此情境下知识意义建构的完成提供了可能。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和活动应用至现实生活中,为其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协作学习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善于利用教材教参、音像材料、学习平台等各种学习资料,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诸多协作方式积极指导学生展开协作会话,这些均将有助于学生思维和联想的发散,从而习得更多的知识节点,最终完成知识意义的有效建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网络学习平台、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嘉年华、英语竞赛等形式建立学习社区,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抑或是课堂教学外的自主学习,一定程度上均需要教师的指导、调控和反馈,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四)提供有效资源实现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为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教师应该提供各种有效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教材教参、文字材料、音像资源、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互联网等诸多教学资源均可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保障。教材教参和文字材料的使用能够为学生提供视觉刺激,对其知识的扩充和掌握以及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音像资源、CAI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刺激,也能使其听觉受到刺激,从而更好地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会话模拟、分组讨论与发言等活动,以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创设,这无疑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互联网的使用也是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符合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

二、开元数字化平台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开元数字化学习平台从一开始的1.0初级版本,逐步升级更新到如今的3.0版本。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功能得到逐步完善。平台板块设置多样,包括教学中心、资源中心、慕课自助加工中心、图书中心和个人中心。教学中心主要与上课的各个功能紧密联系。数字化平台的教学中心板块主要包括点名、提问、抢答、答疑、随堂作业、问卷调查、课后作业、学圈和统计等多个功能,以更好地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

对于开元数字化平台下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元数字化平台的运用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互动。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拍摄视频上传到慕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当讲解到重难点时,可点击之前拍摄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的刺激反应,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在数字化平台上传各种学习及娱乐资料,选择恰当的交际活动,如小组讨论、课件制作、角色扮演、集体游戏等语言体验活动,使学习者获取语言使用的真实体验。再次,该平台上的系统抢答功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求知欲。教师通过对平台上课堂问题形式多样化的设置,如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答案以提高英语学习自主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会有更切身的语言学习体验。在课下,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地方,“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分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助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得以体现。该平台的课后作业功能可以及时为教师提供布置作业的机会。学生在平台上提交作业,教师进行评分和点评。同时,学圈功能也使学生课后可以及时分享其上课心得;教师也可在学圈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并上传英语学习辅助资料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以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开元数字化平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设开放式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平台上的随机提问功能是学生们最为感兴趣的。每当教师需要学生回答问题,点击提问按钮,系统便会自动跳转,随机显示一位学生的姓名。通过这个功能,学生们的注意力会立即被吸引,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对于英语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抢答功能的使用也同样可以激励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开元数字化教学平台提供了个性化的成绩管理系统,只要教师根据当前课程的内容比例,有针对性地设置好成绩分配比例,学生们就会按照教师的导向进行自主学习。

(二)实际情境的营造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与书本内容相关的实际情境,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意识到书本知识点在真实情境应用中的重要性,进而促使其产生情感认知上的共鸣,结合自身的社会背景知识积极探索与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有效建构。教师在课堂准备与课堂设计过程中,较充分地运用数字化平台的各项功能以辅助学生的英语学习,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语言素材,合理地运用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网页等媒介,更好地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慕课自助加工中心可以让教师对自己制作的慕课进行进一步加工,以更好地体现播放效果。

(三)协作学习的建立

教师应该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从而建立协作学习。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开元数字化教学平台中上传多种英语学习和娱乐资源,选择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如小组讨论、课件制作、角色扮演、集体游戏等语言体验活动,使学生们体验语言使用的过程,获得真实的体验。通过平台的学圈功能,学生可以进行交流互动,探讨英语课堂中的疑难问题,分享英语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以共同进步。学生们在学圈上的积极参与和交流也充分体现了开元数字化平台具备协作学习的作用。

(四)信息资源的强化

信息资源的强化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数字化平台的学圈上,教师可以经常上传关于等级考试的高频词汇、阅读技巧、写作高分词汇和句型、翻译技巧、听力注意事项等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资料上的帮助。课后,教师也可及时上传视频、课件和相关英语学习资料,以便学生及时下载学习。由此可见,开元数字化语言平台拓展了课堂体验的时空,便利了师生的及时沟通和教师对学生的监督评估。资源中心容纳了教师上传与分享的各类视频、音频、课件等资源。图书中心可为学生下载到每个学期讲授的课程书籍与图书资料提供途径。

篇4

论文摘 要: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特点。如何将特点转化为优势,这就需要构建一种可以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发挥教师作用的课堂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心,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一、 引言

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构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实践表明,多媒体网络教学能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和协作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缩短课堂统一授课时间,方便教师监控学生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显然,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笔者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而其根源往往是由于单纯依靠网络教学而忽视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作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手段单一,华而不实。多媒体网络教学容易使得网络成为唯一教学手段,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特点实施教学。2.喧宾夺主,无正确的教学观。多媒体网络教学往往会造成分不清主次,这种“教学随着多媒体走”的作法与传统“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危害性无异,效率极低。3.过分依赖网络,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多媒体网络教学可能会使得过分依赖网络,缺少了在常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师生互动,容易让人忽视学习主体是学生。

二、可以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发挥教师作用的课堂模式的建构

笔者就以上问题,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尝试构建一种可以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发挥教师作用的课堂模式。以使得教师与多媒体网络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1、充实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资源的丰富,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而现行教学平台上的阅读资源大多为课文的电子版材料,背景知识的介绍也基本上仅限于课文中某些专有名词的介绍。但是,背景知识作为文化传输的渠道除了包含以上这些常识性知识点外,更主要的是向学生提供有关本单元主题的文化知识和最新动态,以培养文化意识,从而日积月累,由点及面的丰富学生的各国文化知识,形成客观的、开放的文化观。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阅读材料或视听材料应增加一些原版的或改编过的、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和语言教学规律的、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多方面国内外文化背景材料。

2、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完善资源表达方式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呈现是多通道、多元化的。其集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于一体,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但笔者认为多媒体手段在网络平台上的应用有进一步丰富的空间。例如,在学生点击词汇和短语查看其讲解时能在例句前出现简单的文字释义和相关图片,直观反映其意义并让学生联想到能运用该词汇或短语的典型场景,引导学生看图造句,然后再在此之后呈现包括搭配规则和词语辨析等在内的详细讲解和例句供学生检验其输出语料。这样使学生能由被动的接收者转换为主动的参与者,经历语料的输入、输出、自我检验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对词汇短语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组题能力

各主流英语教学平台大都附有试题库,但多为教师组题服务,方便教师网上组题,组织网络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而供学生自主组题的题库却基本没有开设。然而,网络教学辅助平台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园地。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就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拥有高度的学习进度控制权和学习材料选择权,因此,学生的自我检测就显得非常必要,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需要通过自我检验来监控自身学习效果、调整学习计划。在网络平台上添加自主组题题库能满足学生自我监控的需求。提高自学能力。

4、进一步的明确学习策略和方法

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而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又是众多学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能增设系统的学习策略知识的介绍,并在每单元的练习中增加针对某项学习策略知识的练习,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培养学习策略的意识,增加学习策略知识,促进学习策略的内化。另外,具体的语言学习方法和技巧种类繁多,适用对象各不相同,需要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众多的方法和技巧一一介绍,如果能在教学系统中增设相关介绍、具体实例和练习,将有利于学生的反复查阅和选择。

三、结语

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无庸质疑,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课本无法比拟的大量语料和教学互动平台,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和监控下自主学习。多媒体网络作为英语教学的有效载体,应符合英语教学规律,利用强大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先进的教学理论贯穿到英语教学中去,如何在网络平台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计算机技术和教学理论的结合是广大的英语教师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思考、总结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琳, 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契合》。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北京: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4。

篇5

关键词: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近年来,很多高校将数学专业英语课列入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进一步提高数学专业学生阅读和翻译英文资料的能力,为学生撰写英语论文和开展研究打好基础。但是,目前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总结,并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很多高校数学院(系)都安排英语好的数学教师教授数学专业英语课。这些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主要表现为英语听说能力较弱,常常采用汉语授课,无法满足数学专业英语课的教学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学生对数学专业英语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院校都将数学专业英语课安排在大三或者大四,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专业课程上,所以很少有学生在数学专业英语课学习中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此外,数学专业英语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查考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存在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所选教材,一些教师不加区别地讲授书本内容,致使“满堂灌”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将数学知识和英语语法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对数学专业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落后。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以教材为蓝本、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控制讨论的话题、内容、过程和参加者,学生很难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因而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数学专业英语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在教师方面,由于数学专业英语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很多教师很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常常是在外界压力下接受该课程教学任务的,因而在备课、讲课时都没有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在学生方面,大三或者大四的学生对数学专业理论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掌握,而且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很多学生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认为可能解决数学问题的翻译和相关英文文献的阅读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借助一些软件就可以翻译,因而对数学专业英语课的学习重视不够。另外,数学专业英语课的考查考核方式使学生放松了对该课程的学习。

(二)客观因素。一些高校不重视数学专业英语课,投入不足。由于数学专业英语课是近年来的新增课程,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资源较少,投入积极性不高。例如:压缩教学时数,将大纲中要求的一学年减为一学期;缩减教师配置,通常安排一位教师负责全院(系)学生的专业英语课,因而授课教师无法进行教学心得体会交流;采用大班授课方式,影响教学效果。

三、提高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培养一支稳定的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师队伍。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了解该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并积极研究语言教学理论,参加定期的教学交流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师的英语水平,也可以积极引进英语水平较高的数学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二)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数学专业英语是为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进行专业研究作准备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仅靠已有的英语水平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专业文献,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学习误区,这样才能使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该课程。教师还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化,做到教学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同时,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如专题讲解、师生互讲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也应该积极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考核的科学性。

(三)突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适当增加数学专业英语课的教学课时数,而教师在选取合适的教材后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处理,采用专题讲解方式开展教学,也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引入教学中。在进行专题讲解时,教师要先纵向概括,再选取一些材料进行横向分析。例如:在用英语来表述数学理论推导过程时,教师先总结性地给出一些证明中常用的表达形式,再结合教材中的一些短文让学生体会这些表述的运用。科技文章的语体特点是用词准确、语气正式、陈述客观、逻辑性强、专业术语多,因而专业英语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对专业词汇、句子、翻译技巧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词汇构词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通过分析文献资料中常见长难句的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翻译长难句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对象的性质和教学内容上,专业英语教学比大学英语教学更加复杂,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有互动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互动式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因此,教师在数学专业英语课教学中应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应尽量采用英语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可以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进度、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再加上网络资源丰富且生动直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笔者在讲授数学发展简史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短片《唐老鸭漫游数学王国》。借助于学生熟知的卡通形象唐老鸭,笔者教会学生一些专业单词的读音。而学生在观看、讨论、思考的过程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专业单词,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运用英语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于是,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渐渐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数学专业英语课程不是一门专业课和英语课简单相加的课程,而是一门英语语言知识与数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长期努力,才能真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提高学生数学专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琴.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篇6

【关键词】慕课视野 土木工程 英语教学改革

近年来,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模式从美国传入中国并掀起一股课程改革的热潮。慕课是指由相关专业教师负责,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把视频讲课,作业练习,讨论互动和考试等相互结合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内的一种教学过程。慕课与传统的在线教育和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学习者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还可以方便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互动交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答疑解惑。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多个慕课学习平台。

一、目前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专业英语课堂都是以老师讲解和翻译为主。老师在上边讲的热火朝天,学生在下边听得迷迷糊糊,或者低着头玩手机。许多学生的英语基础落后,所以翻译水平和翻译效率都很低。而老师在课上满堂灌,即使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翻译,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而另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老师的课容量太小,从而缺乏听课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很不乐观。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学生们目前的英语水平差异极大,而专业英语该教学也不能像大学英语那样采取分级教学模式。第二点是老师上课所涉及的教材非常单调,可供学生选择的非常少,且多数教材与科技前沿脱节,教学内容陈旧。往往难以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涉及到的知识陈旧,不符合土木工程道路专业的前沿性要求。大多数高校中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当前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对各大企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高校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采用慕课教学的意义

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既要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又应该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土木工程道路类人才应该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面向世界化。培养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完成工作任务的人才是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的主要责任。所以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慕课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非常符合土木工程道路R涤⒂锏娜挝褚求。

慕课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自主性,针对性,开放性等特点。它整合了全国各大名校的优秀师资资源,可以让二等三等学校内的学生也可以见识到大师级别教授的讲课风范,做到师资资源共享。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选择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时间调整学习的进度,针对性非常强,慕课对于提高大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具有重大作用。

三、高校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采用慕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1.慕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打造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尽管慕课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灵活性等优点,但是就目前的形势和学生们的心理来看,把慕课教学模式设为大学专业英语的单一教学模式是不现实的。我们仍然需要把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提升我国大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例如,针对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进行改革时,我们可以把传统课堂和慕课模式结合起来,把一半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在慕课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另外一半儿的课程由老师进行面授,在面授课程上,同学们可以向老师提出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产生的一些疑问,或者就相关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做到对课堂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创新,并由老师在课下监督同学们的慕课平台学习进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程质量。

2.传统的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课堂效率低下,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很多弊端,在慕课视角下进行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的改革应该构建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老师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因为慕课平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受限局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的进行网上学习,从自己的水平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进度,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进行观看,不会像传统教学那样,老师讲的重点一闪而过,学生们抓不住也记不住。同时要培养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可以构建一种师生相互评价的模式。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而学生却没有这种权利,所以我们需要让学生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态度进行评价,并给出意见,对于视频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总结

在慕课视野下对高校土木工程道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各大高校应该不断探索相应的改革措施,抓住慕课平台这个有效的辅助手段,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实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慧珍.慕课背景下构建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在线课程的设想[J].中国建设教育,2015,(01).

篇7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课前反思;“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83-02

一、关于反思性教学的发展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它既能促进课堂教学,又能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John Dewey在一百多年前最早提出“反思”这一术语。然而杜威第一个把教师看作反思性实践者,并提出了著名的“思维五步法”,即暗示、产生问题、假设、推演假设、检验假设。首次明确提出“反思性实践”的是萧恩,他强调反思的效果在于背后问题的展开解决。很多学者在杜威反思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究反思性教学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反思性教学理论在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其中Winter(1989),Parkinson & Richardson(1989),Brocketa(1993),Fanitini(1993),Pineino(1993)和Woodward(1991),以及Thomas S.C. Farrell(2005)等提出了“反思”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Wallace(1991)在他的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 Reflective Approach一书中提出了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的反思模式和反思手段。Thomas S.C. Farrell(2001)在他的Reawakening Your Passion for Teaching一书中结合实例,解析了反思性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反思的手段和方法。

然而在国内反思性教学应用于第二语言课堂的研究停留在理论上,并未应用于实践课堂。听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旨在将反思性教学理论引进大学课堂教学中,并提出如何运用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积累教学心得体会。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师生课堂上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听说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反思性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大纲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并且从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以便更好地应用教学工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反思性教学

1.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反思性教学不同人给予不同的定义。本文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有系统的反思过程。强调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结合自身和学生反馈意见,进行系统地评价、思考、规划和实践寻求教学新的理念和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反思性教学具有反馈性、可检测性、阶段性、有效性和持久性的特征。

2.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前反思是教学过程的前一阶段,是规划教学过程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反思;中反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手段,做出符合教学效果的调整阶段反思;后反思是指对教学过程的反馈与思考,从而采取下一步教学计划的过程。

Thomas S.C.Farrell(2013)指出反思性实践的类型:在行动中反思、关于行动的反思、为了行动的反思和行动研究。一般来说对于新教师而言在行动中反思比较困难。本文结合重点关注“为了行动的反思”以及“关于行动的反思”。

3.反思性实践的工具。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形式和手段来实现:记日记、听课与观察、教师评价、录像和教学行为研究。(Winter(1989),Parkinson & Richardson(1989))。其中记日记是教师以形式对教学过程的讨论和反馈,教师评价是课后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的分析;录像是为了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教学行为研究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积极地分析反思的过程。

根据Thomas S.C.Farrell(2013)开展反思性教学可以借助多种反思工具比如教学日志、课堂观察、以及关键事件分析、教学档案袋等。

三、反思性教学下的二语课堂研究

教师在第二语言课堂中对所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作者以听说课为实例,提出可运用的反思性教学手段和应用方法,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自己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二语课堂上的反思类型。根据教学时间和教学过程,作者针对反思类型进行了划分:课前反思,课上反思和课后反思。每位老师都以上好每一堂为目标,因此作者突出“课”这一词,也是反思的重点。

课前反思不仅是教师针对所教授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的研究,而且是对教授对象的研究。教学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因此在课前反思一定把学生这一中心纳入其中。一直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应该未雨绸缪在课前。在课前,除了反思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之外,要反思教学对象这一关键群体,才能赋予课前反思意义。

课上反思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课上出现的个别事件和个别环节的案例反思。课上反思要求教师有敏锐的思考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并针对个案做出相应的对策,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这一反思强调教师这一主体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

课后反思是教师的一个总结的过程,此过程起到决定性意义。课后反思,赋予教师和课程新的生命力和意义,重新规划和制定课程内容和课程目的,给予课程注入新的能量和开拓更好的视野,是整个反思过程的归宿和启程方向,做好这一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二语课堂上的反思方法。针对二语课堂上的反思类型,提出了不同的反思方法。课前反思,也可以定义为互动反思。强调学生这一主体的介入。书本、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这一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课前反思可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的形式进行互动反思。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学生们的调查,设置一系列与本课程有关的话题,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参与进来如何看待课程目标,包括教材和学习取向。以大学英语听说课为例,在课前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学生们的看法,让学生们参与这一反思过程。比如可以设计如下问卷调查问题:

①是否喜欢听说课?

②你想从听说课上学到什么?

③你认为这门课的难点是什么?

④通过学习听说课程,自己达到什么水平?

通过对学生们的调查,教师可以更好地结合课程目标和教授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更好地进一步反思。另外课前反思还包括对其他老师的问卷调查,比如:

①您打算怎么设定听说课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②您打算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③您打算如何教授课外知识?

通过对其他老师们的诸如此类问题的调查,可以了解其他老师的教学动态,在课前分享和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以便进行更好地反思。课前反思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授课教师不可以忽视的部分,也是这门课能否吸引学生们注意力和兴趣点的关键一步,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反思的跟进。课前反思是课上反思和课后反思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们应该做好这第一步。

课前反思中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对学生熟练程度的测试。以听说课为例,在开始授课前运用测试软件对学生英语听说熟练程度加以测试,可以附加一些问题,比如是否喜欢这门课或性别等,这一测试为课后反思打下坚实的基础,前后对比研究学生熟练程度,进而观察反思效果,已达到反思三个过程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课上反思是一种即时的反思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课堂教学情境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的主题根据课堂情境而定,并且依赖教师的教学经验解决教学困境的过程。课上反思是短暂的,即时的。另外,课上反思的方法也可借助录像来完成。录制课上的教学内容,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反映和互动,确定反思主题,从而解决教学问题,并且作出相应的对策改善教学效果。这一方法也可适用于课后反思。课上反思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观摩教学。通过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共同分析教学案例,观察其他教师的授课过程和学习教学活动,以便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互相提高,共同进步。

课后反思是反思过程的核心,也是下一步反思的前提,因此做好课后反思是重之重。课后反思主要的方法是日志和小组谈话。

四、结论

作者以学生是主体,是中心,以听说课为例,重新诠释和定义了反思的类型、反思方法以及反思工具。诠释了课前反思的概念和意义,强调课前反思是前提和基础。针对反思类型,对应反思方法。以听说课为实例,提出对应的反思方法和反思工具,以便于探索更好的反思性实践。课前反思、课上反思和课后反思,这三个反思过程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的。课前反思是基础和前提,课上反思是基石和资本,课后反思具有决定性意义。三个反思过程又是互为前提,是一个反复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反思具有阶段性,前提性和循环性的特征。教师坚持不断的运用课前反思,课上反思以及课后反思的方法和工具,以学生为中心,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为基准,周而复始的反思教学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元认知;阅读教学;策略培训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32-02

1 阅读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元认知是指人类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对主体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调节(Flavell 1979)。Flavell认为元认知能有效协调和控制语言知识、认知心理及社会文化三大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语言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监控、评价,使语言学习成为学习者自觉、能动的认知活动。因此元认知在语言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与协调作用。

元认知策略则是语言学习策略中的管理策略,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如在开始学习任务前进行预测和集中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意识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对学习的结果和效率进行评估,包括对问题的诊断和对目标与成果的重现认识。O’M a l l e y &Chamot 认为“缺乏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没有方向或机会计划他们的学习,监控他们的发展情况或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确定未来的学习方向”。因此,加强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调节学习,增强学习自主性。阅读,作为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多年来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但绝大多数学生都缺乏主动阅读的习惯,英语阅读都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一被动形式进行。而要从外界获取充足的信息,进行终身学习,就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在阅读上的自主性,这就需要加强他们在阅读学习中的元认知意识,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

正如Baker 和 Brown提到的,阅读正是包含了许多有关元认知的技能和活动。它是学习者对视觉信息不断地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涉及学习者的预测、认知和语篇分析能力。从字词的识别,句子的理解到意义的构建,包括了监控、评价、调整、修改和总结等各种心理活动。要有效地完成活动,学习者就必须把整个阅读理解过程作为意识的对象加以监控,反省自己的阅读过程、调整阅读技巧,以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元认知策略的培训

国内学者纪康丽(2002)的研究证明了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可行性。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内容主要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元认知知识,介绍元认知策略的具体运用,结合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使学生体验元认知,经过反复训练,帮助学生培养全程监控的意识。在阅读课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我们在提高学生阅读方面的自主学习意识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2.1 建立意识

2.1.1 自我认知

学生应首先明确自己对阅读学习的认识,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阅读速度为100~120词/分钟;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读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函、广告、报刊等。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阅读水平,通过学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水平测试让学生知道自己目前的阅读速度与课程要求之间的差距。

2.1.2 目标确立

认清自我后,学生便确立了方向,接下来应该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长、短期阅读学习目标。在明确了《课程要求》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后,引导学生确立长期学习目标,从长远的角度展望阅读学习的前景。同时,建立短期具体目标,以帮助学生及时衡量自己的进展。通过自我认识和目标确立,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2.2 了解策略

在确立了各自的目标以后,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传授阅读学习策略,根据Oxford (1990) 提出的学习策略系统中有关阅读策略的内容,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步了解阅读的认知策略,如总结、解释、分析、使用上下文暗示等;记忆策略,如通过重组和联系形成心理概念、使用关键词、使用词汇联想等;补偿策略,如类推、阅读中猜测、查阅词典等。而阅读中的情感策略包括自我激励、减少焦虑和激励阅读。社会策略包括与其他学生合作、质疑、要求修正和反馈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借鉴Cohen 和Weaver(1998)提出的S B I教学模式,即把阅读策略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课堂阅读材料,不仅要传授有关阅读学习的各种策略,更要让他们了解正确选择策略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和阅读后反思自己使用了哪些策略?哪些最有效?这恰好是元认知策略中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自我监控和纠正错误的实际运用。

2.3 监控过程

学生确立阅读学习目标,掌握阅读学习策略后,学习的进展情况需要予以监控和指导。例如不同阅读策略的选择,如何使阅读更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监控过程分为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控两个步骤进行。

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实施监控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针对材料归纳、澄清、提问、预测。即通过阅读部分材料后要求学生归纳文章类型,文体风格及关键词;然后就文章理解上的所有困难予以澄清,找出自己什么地方不理解;接着学生就产生错误理解的地方自我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错误理解,是否阅读策略运用不当?最后要求学生预测后面的材料内容,以检测自己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学生则在阅读过程中采用以下办法来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

2.3.1 读时报告

学生在阅读时意识并说出其使用的策略。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内省和回顾。内省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思考他是如何进行阅读的。回顾则是学生在阅读后,思索一段时间,再回顾他是如何阅读的。这一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即意识到在阅读过程中使用了哪些阅读策略。它是阅读策略运用量的反 映。

2.3.2 读后报告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材料数遍,再将他们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尽可能地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所记录的内容与教师提供的范文对比,找出自己未能理解和理解错误的地方。这一方法要求学生对所需阅读的材料意义重新构建,它能反映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过程,指导他们反思自己的所运用的阅读策略的有效性和纠正错误。它是阅读策略运用质的反映。

可以看出,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辨认阅读过程中需要监控的行为。学生的自我监控则更多的是记录、评估监控行为的某一方面,如阅读策略运用情况。

2.4 评价结果

学生尝试评估自己的学习行为是否有效,就是在积极

地进行元认知活动。各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会比较恰当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写心得体会或总结报告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选择适用的阅读策略,监控自己策略的使用情况。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彼此之间交流讨论与合作,来正确评价自己的策略选择和学习效果。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外语阅读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探讨、分析和尝试,我们认识到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找出问题所在,采用最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增进他们外语阅读的效率和效果,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探讨和解决其他语言学习的问题。它具有的潜在效益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Baker L.& Brown A L.Metacognitive Skills andReading. In P D Person.,R Barr.,J L Kamil.& P Rosenthal(Eds),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M].New York:LongmanPress,1984:10-12.

[2]Chamot A U.& Kupper L.Learning Strategies in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35-36.

[3]Cohen A D.& F Weaver.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In W A Renandya.& GM J a c o b s(e d s.).L e a r n e r s a n d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i n g[M].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98:69-77.

[4]E l l i s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78-87.

[5]F l a v e l l J.H.M e t a c o g n i t i v e a n d C o g n i t i v eMono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99-112.

[6]O’malley J M.& 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in a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1:101-113.

[7]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45-47.

[8]Palincsar A S.& Brown A L.Reciprocal Teachingof Comprehension 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Activities[M].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84:56-68.

[9]Wallace C.Read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2:90-98.

[10]W e n d e n A.& J R u b i n.L e a r n e r S t r a t e g i e s i nLanguage Learning[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83:66-69.

[1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22.

[12]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 J ] .外语界,2004(12):13-14.

[13]文秋芳.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学习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4.

篇9

[关键词]双语教学;无机化学;实验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education”,定义: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actsubjects。就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而言,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使用母语的同时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对学科内容进行教育传授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使用两种语言掌握科学概念、理论、方法的能力,及通过外语媒介学习思考国际前沿的学科知识[1]。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在医药类高校的学生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的基础,是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必修实验课。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可以为药学专业学生开展后续学习和科学研究下打良好基础,也为我校其它实验课程推广双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符合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要求[2-4]。

1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定位

结合中国药科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和双语教学要求,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要达到传统无机化学实验课要求学生熟悉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和技能,锻炼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外;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英语来掌握科学概念、理论、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2无机化学实验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

相对于我校其他基础或专业实验课,无机化学实验课涉及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且与日常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和英语水平要求都不是很高,便于双语教学开展;我校药学专业每个实验班有学生32人,配备主副讲2位老师进行无机实验双语教学,同时实验课教学时间比较宽松,灵活性较大,能够有效解决双语教学在师生比、教学时间上的冲突;实验课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环境严肃而活泼,教学过程中方式方法(板书、多媒体、PBL、微课等)灵活多变,可以实现边听边看边交流边实践的效果,营造良好双语教学和学习的环境,使得双语教学的开展切实可行[5]。

3我校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1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1“学”学生是双语实验教学的主体,由于生源不同,学生能力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专业能力和英语能力。当下我国各省的高考模式不尽相同,以江苏“3+2”模式为例,很大一部分考生选择了物理/生物组合,化学基础薄弱;双语教学对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很高,而英语水平因学生个体差异良莠不齐。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能充分理解课程教学的内容的同时还要能掌握专业英语听说读写,使得双语教学较难开展。3.1.2“教”教学理论匮乏,目前国内关于双语教学的系统理论指导极为匮乏,对于如何具体开展双语教学,科学有效的评价双语教学效果无明确模式及目标。如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可能“水土不服”无法真正适应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的校情[6],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教材的建设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当前双语教学重要因素。目前能够适合我国国情及高校的校情的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材可谓是凤毛麟角。而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不同,同样使得我们不能简单“拿来主义”直接使用原版的外文教材,国内中英文对照的双语无机化学实验教材的缺乏,使我们在开设实验内容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师资是双语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首要基础条件。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教师应不仅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也应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灵活运用英汉两种语言。虽然目前我校从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普遍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业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为优秀的中文授课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且都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鉴于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及环境,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同样参差不齐,特别是口语水平欠缺,使得英语授课能力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真正能够满足双语教学的很少。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双语教学普及推广的关键因素。

3.2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对策的探索

3.2.1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语实验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同时学习化学和英语的兴趣是关键。对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我校开设基础化学提高选修课程以加强其专业能力,同时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对学生英语的培养,除了必修的大学英语课程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例如英语演讲赛、英语角等),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和听力水平。同时我校还开展了专业外语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较快适应双语教学的课堂。3.2.2教完善教学理论:遵照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的原则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双语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发展性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我校双语实验教学理论[7-8]。强化教材建设:根据授课对象与培养目标,中国药科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教师在现有的国内经典中文实验教材基础上,结合参考国外英文原版教材以及相关英语文献资料,自行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既保持原版教材特色和英文表达习惯,又符合国内教材知识体系且具有药学特色的中英文双语实验教材《无机化学实验指导与实践》(双语教材,曹凤歧主编)[9]。增强师资力量:对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都比较好,并且对双语教学比较感兴趣的教师我校通过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培训(包括选派教师直接出国留学培训,如江苏省教育厅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英语强化项目及校级英语语言进修(英国,11个月)项目),或者直接引进合适外籍教师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双语教学,以保证双语授课教师语言与学科专业的并重发展。

3.3我校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实施

我校无机化学双语实验课程的教学分为3个主要阶段:实验预习和准备(课前)、实验讲解和操作(课上)、实验报告和考核(课后)。3.3.1实验预习和准备实验预习和准备是实验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顺利开展的前提,学生应高度重视课前实验预习,了解实验原理及具体步骤,熟悉英文专业词汇,书写英文预习报告。为避免预习报告流于形式(原封不动抄写教材上的内容),要求学生以实验流程图形式对实验进行描述,锻炼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英文预习实验并简明准确描述实验内容的能力。无机化学实验实施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的准备也必须非常充分,要求对课程体系、教学重点及难点、专业英语等都要十分熟悉。针对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培养方案,无机教研室编写了详细的双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作了全英文多媒体课件,包含PPT、图片、动画、录像等,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对抽象的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同时作为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药学基础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立体化建设)的一部分,相关内容均可上网查询,以帮助学生预习。3.3.2实验讲解和操作实验讲解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如PBL、CBL、TBL等)。教师检查预习报告,对实验相关要点进行英语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实验课件以流程图及操作图形式全英文列出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师讲解平衡使用中英两种教学语言,首先中英文对比说明实验中的专业英语词汇和相关概念,后以全英文概述实验内容,对一些复杂难懂的实验原理或实验步骤等内容配以中文辅助讲解;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对实验内容进行操作示范或播放相关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各种设备,熟悉实验的流程、步骤及注意事项,并随时用英语提问使学生充分体会专业英语教学。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加入大量的生活实际和科技应用前沿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活跃课堂气氛。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学生操作情况,使用中英文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双语教学中。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兴趣,提高双语教学效果。3.3.3实验报告和考核在老师讲解相关专业英语、展示往届优秀实验报告、规范报告格式和写作方法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英文撰写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最后的讨论部分允许学生使用中文,但鼓励学生用全英文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通过英文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锻炼学生运用英语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能力。同样要求教师用英文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和标注。一般而言,以往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的考核评定主要依据实验报告。鉴于双语教学有其特殊性,为鼓励学生向多元化发展,重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我们对无机化学实验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最终的实验成绩评定依据学生的预习、实验操作、课堂互动、实验报告、讨论交流等多方面相结合进行整体考核,综合评定学生实验成绩。

4结语

无机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实验课,根据我校药学专业特色和师生实际水平,制定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大纲、操作规范、教学要求等教学文件,编撰出版了正式的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材,制作了实验多媒体课件(包括PPT,视频录像动画等),印刷了全英文实验报告册,建立了科学的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考核方法。通过对其双语教学的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完善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无机实验双语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还可以掌握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提高了我校学生的素质,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有真.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60-62.

[2]余丽萍,马铭,汪萍.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7(2):35-37.

[3]魏小兰,邹智毅,林亦晖,等.在无机化学实验课中进行双语教学[J].高教探索,2007(S1):154-155.

[4]陈菲.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2):56-89.

[5]姚秀琼.双语教学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05,11(9):86-88.

[6]许贯虹,杨旭曙,何广武,等.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误区、困境与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6):649-651.

[7]刘弋潞,胡晓洪,卢维奇.物理化学实验开展英汉双语教学初探[J].广东化工,2004,(Z1):65-67.

[8]王智香.物理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5,43(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