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有资产制度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内部控制制度
完整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是会计监管的良好基础,对内部会计监管进而对整个会计监管的效率、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对内部控制存在不同认识,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缺乏一个权威、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因此,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加强这两方面内部控制建设是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将为内部控制提供基本的控制环境,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公司治理为前提。因此,国有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切实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法律赋予各机构特别是监事会、独立董事的职能,实现权力制衡,防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2、强化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观念和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强化内部控制观念,让企业管理人员意识到,内部控制不但可以防弊,还可以兴利;内部控制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价值的来源。同时,要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对的风险和挑战更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建设适应于企业特征的风险文化,根据风险偏好和风险反应来设计控制活动。
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建设。内部控制因企业业务与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没有永远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当局应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适时调整不再适用的控制环节。由于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企业管理当局应出具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声明,而注册会计师也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这就需要一个权威、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供相关机构做出客观判断。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可以借鉴《萨班斯法案》的内容、程序,充分考虑我国企业的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考虑企业的实施成本,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4、建立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审计委员会是企业重要的内部控制机构,也是企业实施内部会计监管的重要机构。审计委员会主要由公司的独立董事和监事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公司信息披露进行审查,确保公司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地披露法规要求的有关信息;对独立审计师所进行的外部审计进行审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查;领导内部审计并检查工作。
二、财务总监制
财务总监制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用以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督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措施。财务总监因为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使其监督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过程,既有事后监督又有事中、事前监督,这一改变使出资人财务监督更加及时、更加有效。财务总监代表国有企业所有者行使对企业的监督职能,同样也涉及委托问题。为使财务总监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设计出对财务总监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其行动符合委托人的预期。当然,为了防范财务总监与企业经营者合谋,侵害委托人的利益,加强对财务总监的选拔机制改革,强化对财务总监的监控是保证财务总监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问题。
三、外派监事会制度
外派监事会制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监督的制度,具体是可由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代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向大型重点国有企业派出监事,监事直接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当然,这种制度安排运行成本较高,具体操作中也应该讲求成本效益原则,一般主要应用于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产业链条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作用明显。
四、国家审计监督制度
国家审计拥有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是保证和促进国有企业经理层“受托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并予以确认的至关重要的手段。由国有资产终极所有者赋予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责,是国家审计以国家监督的形式履行所有者监督的实质要求。因此,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
篇2
关键词:我国高校国有资产 资产管理模式 创新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属于高校管理的一部分,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我国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直接受其管理制度和水平的影响。所以,建立与改革,加强与深化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模式便成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国有资产存在着诸多问题,情况不容乐观,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管理中问题所在。导致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出现了“谁都管,谁都管不了,谁都不负责”的无序状态,最终造成高校资产普遍存在着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
1.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机构不健全,责任划分不清楚
目前,我国对高校资产实行的是“国家统一所有,财政部综合管理,教育部监督管理,高校具体管理”的管理体制,以账务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二级管理的模式,在这种制度和管理模式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校各个部门校内预算申报没有考虑学校层面的整体规划,盲目提高预算经费购置资产设备追求资产的数量多、仪器贵、设备全、档次高等;部门之间又缺乏协调和沟通,导致设备出现重复购置、大材小用、缺乏维修和保养,甚至闲置浪费的现象;有些部门甚至在经费下拨之后并没有将其用于当时申报的需求,或者严格按照预算经费进行购置。
1.2资产流失比较严重
由于资产产权不明确,管理责任模糊以及管理制度与方法不完备,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的过程中未做到保值增值;二具有漏洞的政治制度导致投资性国有资产以及无形资产流失严重。
1.3忽视我国高校资产的动态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仍采用高校的管理模式以对资产的管理,在教学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强调对其进行维修与保养,在制度上也建立了相关人员负责制,但是,这种静态模式却不能发挥教学资产的经济效益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的状态,这种现象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办学效益。
1.4资产管理理念滞后,内控制度不健全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资产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是资产预算配置环节缺乏科学的审核机制,另一方面是在资产购置环节没有清晰和规范的处理程序和处理方式。而且对资产的长期管理也不到位,以至于家底不清,资产账、卡、物不相符。尤其是今年出现的“一校多区型”高校,校区多,且有的处于初创期间,由于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笑舍建设等基建项目和教学仪器,网络设备等国有资产的配置工作上,而忽略了及时对现有资产的清理,合并账务上也没有做及时处理,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账务。账单的不符,造成了不少资产流离于账外。
2.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
2.1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颁布更为具体全面地资产管理法规,包括动产管理、不动产管理、基础资产管理、高级资产管理、以及现金收缴等方面,完善并加强当前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制度建设。制定对资产管理的构建、使用、处置过程中的管理办法,改变传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缺陷。并且有效利用高校内的行政职能使高校内部的审计、监察纪检、财务等相关部门使国有资产得到充分严密地监督。
2.2加强资产管理意识,减少流失
高校领导对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给于高度重视。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资产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方法,途径,利益分配机制,使高校国有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有利利用得到最大的效益。对于,老师和学生,则是需要加强无形资产的意识,尤其是对知识产权、专利著作权等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
2.3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的利用度
将高校国有资产灵活地利用起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使高校国有资产变得多元化,并且建立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的法人治理机构和有效的监督机构,使资产管理得到一定的改善,杜绝高校经济腐败,消除高校国有资产的闲置浪费、重置、流失等现象。
2.4更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理念,健全内控制度
首先,对于资产管理人员都要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资产管理、财务会计、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专利技术等相关知识技能,再结合高校政治机构的严格管理,使资产从形成、分配、报废到统计、计量、清查等每个环节都有一系列管理约束力,高校资产管理也随之规范化和法制化。
结束语
高校国有资产的良好地管理是实现高校与国家资产的最大效益化的中心环节。所以,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时,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要适应社会变革地需要,改变不恰当的管理模式创新新的管理模式也成为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当务之急,探寻我国国有资产的问题所在就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于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明会;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5年17期;
篇3
关键词: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对策
高校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品种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切实加强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好的防治高校固定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
《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做出了系统性的规定,但是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对校内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沿用以往按照资金来源和用途归口分类管理的方法。首先,在固定资产购置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购置没有计划,盲目购置,从而造成了高校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其次,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造成了资产管理的非科学化。在资产管理方式上,管理方法陈旧,不利于高校资产的有效管理;再次,高校相关部门领导对资产制度建设不够重视,没有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账实不符和家底不清是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首先,高校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在高校管理过程中,高校固定资产品种繁多,包括自购、自制、捐助以及委托加工等多个方面,这些固定资产都应该及时入账。但是,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有些资产没能及时入账,比如说,有些社会捐赠的固定资产,由于成本无法估计,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缺少价值依据,就没有及时入账,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其次,报废、报损固定资产的账目核实不及时。在高校资产管理中,有些实验设备报废,但是因为手续不完整,相关财务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核实,造成了账目不清。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验收机制不规范,验收不及时
首先,在高校资产管理过程中,有些固定资产在购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进行及时的验收。在高校基本建设完成之后,有些固定资产的账目没有及时办理验收手续,有的直接作为费用支出,从而造成了资产账实不符,不利于高校资产的有效管理;其次,由于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高校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存在两种账目的情况。在高校基本建设完成之后,应该及时进行验收。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虽然对资产进行了验收,但是没有进行决算。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高校建筑等固定资产不能够及时入账,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高校固定资产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1995年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做出了系统性的规定,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单位资产进行管理。首先,明确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财务部门应该设立相应的职能科室,对高校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其次,积极完善高校固定资产购置制度。在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过程中,要按照学校的实际发展规划和科研情况进行,要防止设备的重复购置。同时,要采用公开招标的资产购置方式,实现固定资产购置的合理透明性;再次,建立积极有效的奖惩制度。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评价工作,做到奖罚分明。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性进行奖励,对于破坏或者是危害固定资产管理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资产管理风气。
(二)优化高校固定资产的验收环节
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购置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首先,在高校固定资产的验收过程中,要加强资产使用者的质量鉴定,进而提供完整的质量验收报告。固定资产的专职验收人员要进行抽检,以便更好的入账,保证固定资产的质量;其次,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实物验收。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验收人员应及时采用抽检方法,对资产进行全面的实物验收,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有效性管理,为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奠定重要基础。
(三)转变观念,重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提高人员的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相关部门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高校资产管理。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提高到学校发展的高度,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其次,要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加强相关人员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再次,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新.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举措【J】.河北水利,2003年第3期
篇4
关键词:产权制度 非公益类事业单位 改革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非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性质也将发生变革,许多开发类科研机构即将成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给非公益类事业单位带来了挑战。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改制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非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非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特点分析
非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指社会中介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广播影视机构等,该类单位为市场及企业提供的是专业,有着较强的“私益性”,主要从事咨询、协调、服务等活动[1]。该类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较稳定,有着一定的基础条件及能力,故其可以发展为社会中介组织,也可转变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二、非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目标及任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非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称为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观念、调整布局及运行机制、改革用人与分配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及加快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法
(一)合理设计股本
非公益类事业单位应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员工入股,使不同层次的经营者及管理者所占比例趋向合理;减少国有股份;将股本结构分散,使股份多元化,股东之间相互制约。股权分配应坚持职工出资入股自愿原则,明确出资上限及下限、股东个体首次出资不优势控股原则。结合改制单位的具体情况,职工持股应包含以下情形:1、职工用货币出资的方式,并根据一定比例直接购买国有资产的股份;2、职工身份置换,将用国有净资产方式进行经济补偿形成的债权自愿转换成公司股权;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根据规定以奖励方式或国有净资产量化方式给原职工形成股份;4、对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进行评估作价,对产权关系进行变更,然后根据贡献大小量化给职工形成的技术股份[2]。
(二)加强制度建设
公司章程主要有以下内容:公司性质、经营范围、组织机构、经营范围、股东义务及权利,公司组织机构职责职责及制约关系、各机构的议事方式及表决程序等。与此同时,还要结合管理实际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人事劳动制度、科技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及日常管理等制度。
(三)合理设置组织结构
经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总经理由董事长提名。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为: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公司最高决策机构,监事会为公司最高监督机构,总经理为公司最高管理者及执行者。股东不能直接干预公司的经营活动,但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及重大决策有最高决策权。股东大会决议通常有2种:1、股东会对一般事项作决议时,仅需一半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2、股东对重大决议作出决定时,必须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股东通过[3]。
四、确保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措施
(一)完善制约机制
非公益类事业单位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时,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建立起责、权、利相联系的制度,形成有效的运行体系,以减少阻力、增强动力。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共同组成的法人治理机构,并完善公司的财产制度;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关系,使企业资产所有权、企业经营决策权、资产控制权及经济活动组织管理权相分离。
(二)注重人本管理及技术创新
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并根据市场需求为发展依据,使企业无形资产的市场回报率有所提高。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开发新产品,以使技术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三)控制管理层股份,鼓励员工持股
在非公益类事业单位中,所有者、劳动者及劳动者追求的利益并不相同,故只有使三者之间的关系处于一个较平衡的状态,才能建立起一个执行性较强的治理结构。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若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性,则能降低交互成本。要想降低交互成本,主要是控制好“人”,因为人力资源的贡献率要比传统经济高。职工持股,员工既属于劳动者,也是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
(四)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促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建立。若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目标,而实现这个价值就必须对产权进行合理安排,并成立一定的组织制度,以促进价值的实现。价值创造、评估及分配属于一个有机的循环整体,而分配制度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及创新性,因此,必须对原有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五)充分发挥财务机制的功能
遵循成本最低及利润最大原则,企业应实行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建立起公司内部会计核算体系,以正确反映出资产的运行情况,利用财务分析,能够对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及分配进行科学指导,并能实现对现金流量的运筹及控制,从而对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作出如实反映,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提高。
(六)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于企业信誉、知名度及员工责任感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抓文化建设,企业精神得到弘扬,形成了良好的企业风尚,对于提高了员工的文化素质、工作能及及业务技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非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保证非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产权改革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乔碧云.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07):74-75
篇5
一、破产逃债行为存在的原因
1、地方保护主义。在破产案件的审理中,一些地方法院出于各种考虑或迫于某种压力,不顾债权人地位平等原则,对异地债权人有意刁难,对本地债权人故意偏坦,给破产逃债创造了机会,从而损害异地债权人的利益。
2、部门保护主义。一些企业债务负担比较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为减轻本地或本系统的下属企业对本地财政的压力、就业压力,指使企业采取以假破产的办法来逃避债务。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破产法,对申请破产的企业进行清算,而清算组的成员来源于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其他的相关部门,则更容易在破产过程中出现欺诈的行为。
3、行政干预。目前我国审理的企业破产案件,尤其是涉及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往往都有行政行为的因素在里面。有的企业并没有达到破产的要求,企业也并不想破产,而当地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要求企业做假帐申请破产,而有些企业已达到了破产的要求,而上级主管部门却不允许它们申请破产,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4、破产法律规定存在漏洞。(1)我国现行的《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虽然规定了在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的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实施的一些隐匿、私分、无偿转让企业财产等行为认定无效,清算组可以申请法院追回财产。规定是为了防止企业以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但在实践中企业采取的逃债行为较难掌握,有的企业将财产转移行为的时间提前在申请破产的前六个月,这种规避法律的行为法院就无法认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保护。(2)破产法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不够。如在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清偿顺序中,首先用于安置职工,而安置职工的费用,应当是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而我国的破产法律却将其转嫁给债权人,由其承担了本应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减少了债权人应得的利益。(3)在企业破产过程中,政府机关干预企业经营,参与破产程序。虽我国的破产法中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都可以申请企业破产,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八条规定“债务人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申请宣告破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国有企业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时,应当提交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破产的文件”。据此即使企业已达到破产的条件,如上级主管部门不同意该企业破产,债务人也不向法院 申请 破产。另外,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如未安置好企业职工的,就不能破产。因而债务人没有权利主动要求破产,完全取决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二、企业改制重组中的逃债行为的表现方式
1、利用企业分立,设立全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等企业公司制改造等方法将优质资产转移至新公司,而将债务留在破产企业,破产企业除了债务以外,无其它任何资产,宣告破产后,债权人也得不清偿。
2、利用产权交易,只转让权利,不转让义务,债务由破产企业承担。
3、控股公司虚设公司逃避债务。控股公司设立子公司时,资本不实,或在设立子公司后抽逃资金,以子公司名义与第三人交易,而子公司并无财产,所有的收益及资产均在控股公司,以子公司破产来应付债权人。
4、公司将财产私分给股东,而股东只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以少量的资产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5、在企业改制重组中低估资产,特别是隐瞒、虚报、不报无形资产,评估中遗漏债务,减少企业的财产,损害债权人的权益。
三、企业改制重组中的逃债现象产生的原因
破产企业利用改制重组的机会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结一下,主要存在法律及非法律方面的原因。
(一)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发展较快,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也较多,但是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的连接仍存在不配套之处,使破产制度与企业法律制度不协调。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法中对国有企业的自主权问题未作具体的规定,国有企业并未享受真正的自主权,职工也未享受应有的自主权。国有企业法也并没有真正解决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以至于政府常利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经营,有时为了地方或某些利益,要求破产或不破产,国有企业的领导与职工对企业的破产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企业破产后,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政府往往无法解决,政府只考虑社会的稳定因素,而采取用假破产的方法来逃避债务,以减轻政府的工作压力。故我国现有的破产法规规定企业破产要先安置好职工,而企业破产还债的清偿顺序也是先支付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本人认为,职工的工资及劳动保险费用,应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而不应由债权人来承担。
(二)非法律方面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讲商业道德及诚实信用原则,欠债不还,逃避法律义务,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四、救济企业改制重组中逃债现象的对策
企业改制重组是我国当前企业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事项,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战略目标,如何遏制企业改制重组中出现的逃债现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为企业重组开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虽然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由于立法速度过快,及立法的滞后性,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的不协调之处也逐渐增多,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也损害发法律的整体效力。因此,建议立法部门在加快立法速度的同时,也加强法律的研究,将法律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既要考虑部门法内部的协调性,也要考虑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和协调性,使法律作为一个体系发挥出最大的社会规范作用。
1、建全破产管理人和检查人制度。我国现行破产法规定清算组由人民法院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往往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政府部门往往把社会稳定置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之上,将破产企业的经济包袱转嫁给债权人,故政府部门有可能使破产企业的财产在清理过程中人为的制造流失,损害国家及其它债权人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产规定》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后,除可以随即进行破产宣告成立清算组的外,在企业原管理组织不能正常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下,可以成立企业监管组,成员可从上级主管部门或股东会议代表、企业原管理人员、主要债权人中产生,也可聘请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参加。笔者建议昌否可以在清算组中加债权人代表,另一方面,并不是在企业原管理组织不能正常履行管理职责时才产生监管组,而成立破产清算事务所,使其成为专门针对破产企业债权人会议的监察机构,以保障破产管理人正确行使职权,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2、建立债务公示制度和强制破产制度。破产制度是在债务人财产状况恶化,不能清偿全体债权人时,由国家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的管理与换价,对债权人进行公平的清偿为目的的制度。我国的破产法中虽对破产的条件和债务人申请破产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实施的一些转移财产及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无效,但在实践中,债权人很难掌握债务人的财务状况,而债务人完全可以把转移财产的行为时间大为提前,故建议是否有关部门在债务人负债达到资产的一定比例时,向公众公开债务人的财务状况,使得债权人可以随时掌握债务人的资产动向,债务人资不抵债时,可以采取强制申请破产,使债务人无法利用破产来达到逃债的目的。
3、加强对企业利用破产逃债行为的打击利度。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刑法、公司法等法律都对导致企业破产的人员追究破产责任,对其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刑事处分、经济制裁,惩治对企业不负责任的管理者,及导致企业破产的违法行为,但对利用破产达到逃避债务目的的行为,并未作出法律规定,故本人认为,对以非法欺诈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破坏破产程序的公平进行,情节严重的,应构成犯罪,可以借鉴国外的刑事法律,规定“欺诈破产罪,过失破产罪,破产贿赂罪,渎职破产罪”等新罪名,震摄希望以破产逃债的不良分子。
4、加快与破产有关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破产程序的正常运作,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大环境。我国应加快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法律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为破产企业职工提供一个基本的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的稳定,减轻政府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压力。
(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篇6
关键词:信用 信用机制 信用制度 商法保护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诚信问题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无论是初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面临着如何重塑信用制度的问题。信用制度的建设光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商法作为直接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对建立和健全市场信用体系,有效发挥信用机制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法治经济
(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与信用经济的有机统一
信息经济的主要功能是提高经济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质量,从而在加速资源流动的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信用经济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社会诚信机制,以便使财产的互换和资源的流动有一个可靠的制度保障。信息与信用的有机统一与交互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经济运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信息经济的高效更需要信用的安全保障机制。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是商业活动的必备要素,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然而只有在法治经济的条件下信用机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信用是一种有条件的信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方面没有法律的保障、没有制度的保障,没有制约措施,信用机制就建立不起来;另一方面信用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其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法律的强制性保障。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财产关系,债务的履行和债权的实现也就成为衡量市场主体是否具有信用的基本尺度和标准,信用制度的作用在基本的层面上看也是要保障债权的实现和债务的履行,可以说债权债务关系是建立在债务人信用基础上的法律关系。
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如果一个经济主体失去信用,它往往会以较小的成本获取较大的短期利益,但这种违背信用而获得的短期利益经济主体将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最终丧失信用的企业破产、丧失信用的中介机构崩塌。信用作为一种自律机制的作用需要通过他律加以保障,同时失信行为本身对社会、对经济的危害,对由此产生的后果的救济和对危害行为的治理,需要法律的规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商法是直接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
二、信用缺失的原因
(一)产权归属不明析导致信用关系缺乏必要的利益约束机制
信用是一种长期利益约束,没有长期利益就没有信用约束。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之所以是信用制度存在的前提,是因为它是所有者长期利益、根本利益之所在。明晰产权归属是建立信用自我约束机制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国的产权制度的缺陷就是产权的归属不明,让人们产生博弈的冲动。
企业信用最终表现为个人信用,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益如果与经营者的个人收益不具有直接的联系,企业的效益不是或不一定是经营者的利益,必然造成经营者的短期行为,造成企业更注重对眼前利益和近期利益的追求。
(二)市场关系的不完全竞争导致信用机制缺乏其作用的基础
竞争和信用是市场经济两个最有力的杠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竞争的结果,而竞争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的。信用是体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一种最好的竞争手段,立信才能立业。但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机制,权利分配、资源分配、利益分配在很多情况下是逆客观规律而动的。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生产一个高质量的产品可能取得的利润只有几十元,但得到一个政府的批文可以财源不断,市场主体的注意力主要不是面向市场而是面向政府,企业的利益不完全是通过市场竞争取得,而是通过政府授予。缺乏市场竞争,人们也就没有信用的需要,也就没有信用机制。政府职能的转换,市场机制的建立,是信用体系建立,并发挥作用的基础。
(三)对权利保护不力导致信用监控体系的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关系中权利人是推动信用机制作用的重要力量,法律对权利人权利的有效保护是实现利益平衡的重要保障。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失信的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债权人的债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有的国有企业欠贷款不还,银行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但由于法院判决得不到执行而使双方的债权债务不了了之,使权利难以实现且维权成本加大。上市公司造假一旦东窗事发,股价下跌使股东利益在二级市场受损,事后有关部门再对上市公司罚款,等于又罚了股东的钱,因为公司资本来源股东投资,而犯错的董事、经理没有受罚。这种不力的或错位的惩罚机制使市场的利益平衡、力量平衡失调。同时这种状况还由于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而产生不良诱导的作用。另外,破产制度及其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法律制度不完善使市场缺乏必要的淘汰机制,使制假、造假、售假者没有后果之忧,这也是造成目前市场信用关系脆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四)中介机构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经济警察”名不副实制约信用机制作用的发挥
市场经济的利益链条中中介机构的诚信是最重要的一环,其中会计业的诚信首当其冲。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主体只能“诚信入市”,靠诚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而企业不能自己宣布自己是诚信可靠的,需要通过中介机构作为其“诚信代言人”,才能取得进入市场的社会公众对其诚信度的认可,因此,企业对中介机构的委托,实质上是一种诚信委托责任;中介机构承担着沟通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经济利益的桥梁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介机构的独立性是以其商业性为基础的,中介机构是诚信代言人,也是商业社会中的“经济人”,有它自身追求的经济利益,其独立和公正时时刻刻与其利益在博弈,一旦遇到利益大于诚信的时候,就会产生舞弊作假等行为。因为中介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其所享受的利益来源是不一致的,其服务的对象———企业既是其经济利益的来源,又是其经济监督的对象,而中介机构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广大投资人的投资利益,当企业经营存在问题的时候,企业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是矛盾的,而中介机构的利益来源于其服务的问题企业,这种利益矛盾也就可能转化为中介机构与投资者的矛盾,产生中介机构与企业联合作假,欺骗投资者。
三、信用制度的商法保障
(一)完善产权制度,建立信用激励机制
一个企业只有产权明确,才能使其长期利益得到保障,使其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一致,甚至长期利益更优于短期利益,从而使信用缺失失去原动力和基础。因此公司法等企业组织法必须进一步明确企业所有者的财产归属,改变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真正所有权不明的现状。同时宪法中也需要规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从产权上建立起信用大厦的基础。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股份制企业,但并未建立股份制企业应有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制衡关系,国有股一股独大,使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者关系失衡,监事会难以承担监督的职能。从公司财产制度看,首先分散公司股权,建立有效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其次通过独立董事制度加强经营者内部的监督,从而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公司的经营在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朝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另外应当通过期股期权,建立对董事、经理的激励机制,并完善责任体系,贯彻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让董事会成员和其他经营者自身的利益与其经营业绩直接挂钩,杜绝经营者短期行为,让董事会成员和其他经营者对经营亏损中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经营责任,并罚当其罪。
(二)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法律制裁,维护公平竞争的信用基础
信用关系与财产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信用缺失的实质,是失信的一方只想拥有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这就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挑战财产关系和财产规则。因此必须让失信的人,失信的企业付出沉重代价,只有令其得不偿失,才能规范其经济行为,承担其应有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合同法和相关其他法律中都规定了“补偿性责任原则”,而且即使是补偿性责任也由于众所周知的“执行难”最终流于形式。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应当引进英美法系的“惩罚性责任原则”,对利用合同进行经济欺诈行为,除令其向受害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外,另行承担经济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责任。这对净化市场环境,制约债务人诚实守信意义非凡。
对恶意欺诈的行为应当建立宣布交易无效及追究刑事责任制度。一般的刑事法律中规定欺诈,往往是财产的诈骗,而在商品交易中的欺诈,刑事法律的追究程序还不太健全。商法上在立法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商法的部门法中直接规定交易无效和违反法律的刑事责任制度。
主体平等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原则,也是公平竞争的基本前提。商法是商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不能仅仅看作是法律性质上的地位平等,还需要将主体平等的意识和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具体的领域中和每一个商品交易的细节上。有必要对商品交易的优势地位产生的不公平交易现象进行必要的法律规范,削弱优势者利用其优势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可能,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建立中介机构的职业惩戒制度,提高诚信的公信度
中介机构是进行市场化管理的重要力量,但是要提高中介机构行为的可信度,取决于中介机构市场服务的客观、真实、公正、合法,这就要求中介机构加强自律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中介机构的行业特点加强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介机构是十分重要的公众信用工具,但我国商法中除涉及企业验资及国有资产转让中的评估外基本上未涉及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了弥补我国商法有关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上的缺陷,需要在商法中增加中介机构的法律规定,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中介机构也需要加强自己业务修练和职业道德训练,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对违反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业内给予相应处罚,同时加强政府对中介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规范中介服务,从而提高中介服务的公信度,推动经济的发展。
诚信与其说是倡导的,不如说是制度化的结果,是竞争的结果。随着我国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愈发成熟、市场竞争趋向充分,诚信必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①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2001年第1期。
②蔡章麟:《债权契约与诚实信用原则》,《中国法学信纸集》,汉林出版社,1976年。
③张正霖:《构建社会信用价值观和信用制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金融与保险》2001年第4期。
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探讨
作者简介:黄震(1976.8―),男,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讲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实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94-03
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环境中生存是每所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新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知识陈旧,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以“报账型”为主的财会工作模式严重滞后于高校改革进程,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财会工作重点还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过多强调服务职能而忽视了内部管理职能。重核算、轻管理形成了市场经济进程下财会工作的特性。二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够明确。当前,高校缺乏应用经营型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土壤,高校财务管理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收拨资金、分配资金、使用资金,校领导包括相当部分职工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部门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不甚了解,这就决定高校无法形成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三是财务人员管理意识薄弱,财务管理观念陈旧。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对国家财政法规制度的执行教条化,同时,高校内部的一些财务管理制度已严重与实际脱离,制度建设不与时俱进,导致了财会工作面临的压力和矛盾增加,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适应新时期办学的要求。[1]
(二)预算管理约束力不够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形成了对预算管理的诸多错误认识:一是学校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编制,即按上级审批确定的预算目标编制出一套预算报表,就算完成了预算工作。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两张皮,执行过程中因新情况不断出现,造成实际执行与原来预算不符,其执行和控制阶段未能真正发挥作用。高校大部人都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预算考评都是由财务部门一手完成。事实上,高校预算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没有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没有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组织指导,预算的执行必然出现问题。二是对高校预算支出监管不力。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的各项经费预算难以作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作出正确、完整的评价。目前,只进行笼统的、总括的分析评价,无法达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三是预算编制较粗,很多资金没有落实到部门和项目,给财务监督造成障碍。四是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由于预算目标不科学,导致预算管理形同虚设:节约没有奖励,超支没有惩罚,造成各业务部门忙于追加、争夺资金;财务部门忙于搞平衡,资金一拨了事,无力跟踪检查,造成资金利用率较低。
(三)高校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财政收入仍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此外,学费收入、科研收入、校办产业获得的收益以及社会各方捐款助学收入等多方面筹集的事业资金也是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在确保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前提下,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将逐步集中财力办好高校的重点项目,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这使得高校单一靠财政资金来满足学校扩张的要求的愿望难以实现。因此,在高校管理体制中有必要引入市场机制,利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2]
(四)资产管理观念淡薄,资产配置不合理
近年来,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重点实验室,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科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存在着设备重复购置、实验室重复建设、设备和仪器闲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支持教育发展,高校的大部分资金是财政投入的,但这部分资金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问题,算账的不用钱,用钱的不算账,高校的资金跟踪问责机制还不完善。
(五)财务内部控制不够严密
尽管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客观上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针对性较差。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是没有完整的建立起来,或者是建立也只是借抄其它单位的制度,没有针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或者建立了但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二是经费运行透明度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财务“一支笔”控制措施虽然能够得以执行,解决了费用失控及费用的责任归属问题,但由于经费运行透明度低,直接导致单位支出无计划进行,领导签批超标准的“人、车、会”等经常性支出项目,由于没有相关关口予以拒绝,这就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存在浪费现象。三是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够完善,业务流程不尽合理,比如岗位设置问题较多,不合理兼岗现象较为普遍,没有体现内控的分权原则等。[3]
(六)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制度性缺陷
当前,我国高校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所有者缺位”,高校的出资者是国家,国家又是高校净资产名义上的所有者,但国家不要求偿还其所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获取经济上的利益。这样,高校会计不实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及盈余分配,财务管理弹性相当大。财务管理强调,财务活动所涉及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价值最大化直接反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对所有者来讲,经营者所得的利益,正是其所放弃的利益。对高校来讲,国家对其投资,但并不对其财务进行管理,造成所有者缺位,资源缺乏有效的配置与管理。
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构建学习型财会组织
要建立科学严谨的会计人员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机制,稳定会计人员队伍。要选拔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有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对认真执行会计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要给予精神或者物质的奖励。再者,要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
(二)强化预算控制和管理
一是科学编制预算。预算编制必须以高校发展战略为依据,要进行充分的成本效益分析,细化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在预算编制时既要坚持预算的刚性,以发展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不可预见事项引起的预算调整,使预算既具有约束力,又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必须加强对预算执行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基层部门对预算约束力的认识,调动基层部门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同时,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跟踪和监控,对超预算、无预算的支出,财务部门有权拒绝执行。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制定和完善预算评价制度。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剖析和评价,根据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的差异,判断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有限资金的配置是否合理、教学设备的利用是否充分等,并把这些分析作为以后年度统筹调度资金、完善预算编制的参考资料。[4]
(三)树立多渠道筹资和多形式理财的理念
不论规模扩张还是内涵建设都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为解决资金供需矛盾,高校财务应积极开展多渠道筹资活动。一是高校财务工作者应摒弃原来的只管家不理财的思想,不仅要生财有道,还要做到理财有方。二是高校财务工作者理财时要有成本核算观念。高校只讲社会效益不讲办学的经济效益和办学成本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人才培养成本核算直接影响到高校今后内涵建设发展的质量。三是财务工作者要有风险防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校成为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在享有办学权利的同时也肩负办学的责任和风险。如融资风险,面对数以亿计的银行贷款,随着还本高峰期的到来,学校财务部门要切实加强银行贷款的管理工作,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增强风险的抵御能力。
(四)加强对资产的规范管理
在对高校的资产管理过程中,要合理配置和有效考核相结合,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资产管理约束机制。一是完善购置制度,对需购置的设备,应从技术性、经济性、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做出详细预算申请,强化购置环节的管理;二是完善经济责任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必要的物质奖励、经济处罚制度,把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并完善合理配置学校资产制度,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通过投资、出租、出借等方式,盘活学校闲置资产,达到物尽其用;四是坚持清查清理制度,检查财产物资的使用与保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五是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建立由财务、资产、审计、纪检监察、人事组织、教学、行政等部门组成的绩效评价小组,对学校的重大投资、专项资金、仪器设备、重点维修项目等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积级发挥绩效考评对项目责任人的激励、奖罚作用,避免和纠正错误行为,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高校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按照充实内涵、加强管理、注重质量、提升水平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力推进强校发展、特色学校的发展和建设。
(五)强化高校的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高校实施有效地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定额标准: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水电费、通讯费等单项或综合定额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要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特别是对外投资、物资设备采购、基建项目招投标、学生招生与收费等。设立事后监督制度,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审计、举报、监督审查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要注重责任牵制,明确各部门组织及上岗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5]
(六)转变办学模式
在明确权利、责任、义务的条件下,高校的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高校要由以往“政府主导办学”模式中的零责任或负很少责任向高校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或领导者负大部分责任的模式转化。[2]
以上只是探讨了一些关于高校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高校只要坚持在实施综合财务管理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必将为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文伟.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2008,(04):107-109.
[2] 郝彦.高校财务管理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9,(01):42-43.
[3] 陈军杰、卢晓东、朱腾明.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之友,2009,(08):42-43.
篇8
【关键词】意义;效益;建设;内部控制体系
实践证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必备“武器”。近几年,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美国的《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SOX法案)、COSO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我国国资委2006年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及财政部2008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紧锣密鼓的制定,企业也在不断地认识、建设并有效地利用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看,内部控制的控制重点就是企业风险,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控制关键风险点来实现的。论文百事通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之上的、具有更高层次和综合意义的控制活动。如果离开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所谓的风险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因此,鉴于中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尚未构建或构建不完善,笔者主张中国企业应先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通过对该体系的有效执行,实现对企业主要风险的管理。
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义来自于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
学术界不同学派关于战略的观点和假设等不尽相同,但都承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所在。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认为,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地保持其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培养和发展能使企业在未来市场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竞争力。而制定的战略能否最终实施,取决于企业各个业务流程的有效执行。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但对企业战略目标起到了强劲的科学支撑与持续保障作用,还使企业具备识别和管理整个企业多种风险的综合能力,这有助于减少企业的不确定性与盈利的波动性,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严格而清晰的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企业破产制度和外部保障制度等。构建并执行这些现代企业制度内容,都需要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因为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
自2004年年底以来,“中航油事件”5.54亿美元的亏损、中储棉10亿元的亏损等国有资产接连不断的巨亏噩梦,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震动。由于这一系列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使人们意识到切实加强企业的风险控制已到了危及企业生存的刻不容缓的地步。
(四)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
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是要和国际上大多数企业处于基本相同的经营环境中。但从国外企业的风险管理实施进展看,自美国SOX法案对在纽约上市的公司提出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后,许多国际大公司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逐步建设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不断缩短与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加大投资并购等业务的成功率。
(五)投资者对企业预期的要求
投资者包括现实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他们的目的基本都是取得预期的收益。而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有效率和有效益的经营、循规守法进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这正是实现企业收益的保证。循规守法主要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保证企业的保值、增值,最终实现投资者的利益预期。
(六)国内外法律法规的要求
首先是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企业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来管理风险。法律法规是需要企业遵循的,所以,企业必须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次是中国企业到国外上市的法规要求。比如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必须遵循SOX法案,该法案中最难操作、最复杂、耗费成本最高的404条款要求所有到美国上市的企业建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二、企业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将获得的效益
企业建立的目的是盈利,内部控制体系也必须为企业带来效益,企业才有动力愿意去实施这项工作。在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企业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效益。
(一)通过理顺关系来解决企业现存的管理问题
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企业在梳理各业务流程时,首先要对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分析识别,将企业历年累积的管理问题挖掘出来,并通过风险清单的方式进行明示;其次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通过评估来判断风险的大小及风险的特性等;最后要对症下药,对识别出的管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业务流程梳理明确权责关系,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可见,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业务流程的梳理,发现和解决现存的管理问题,并对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做好铺垫。
(二)通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
如果企业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该体系毫无疑问会有效防范和抵御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或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执行,最终会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而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就意味着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三)通过企业增值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实践证明,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及其有效实施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内部控制的缺失则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安然、世通等的破产都是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造成的,给投资人造成了巨大损失。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者利益。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而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价值回报。
三、中国企业成功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具体构建阶段和长期实施阶段。由于企业各种环境因素会发生变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定就不可能一劳永逸,而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订。但不管是在具体构建阶段还是长期实施阶段,企业要想成功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必须把握以下关键因素,并尽可能做到。
(一)力求管理层高度重视,并将高管的重视制度化
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公司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大力配合。例如,董事会的承诺与投入能极大地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经理的素质、品行关乎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实践证明,企业有效的管理是从高层开始的,所以,企业应该在相应的规章制度中将高管的重视和参与制度化,以有效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
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将高管的重视和参与制度化,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高管能够积极支持风险内部控制的构建与实施:
1.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并由董事长及CEO等高层管理人员任组长;
2.协调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3.强化业务操作的合规观念,结合内控要求,明确部门职责,优化部门设置;
4.通过全员会议提升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将风险理念融入企业文化;
5.形成强有力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设计和执行给予有力的监督和指导;
6.由CEO等高级管理人员亲自听取内部控制和风险报告。
(二)构建严密的组织保障,落实内部控制职责
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需要相应的组织保障,即企业应成立各级内控机构,落实内控职责。一般而言,内部控制机构至少应该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体系环境。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涵盖企业决策和管理者(如董事会、CEO、CFO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经营系统、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部门。由于不同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特点、管理风格等也不同,具体设置时,风险管理的机构和职责也不同。例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规定内部控制机构必须有专门或指定机构,并将内部控制最高决策机构设在董事会。图1为董事会控制下的风险管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从图1可以把企业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和职责归为风险管理的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各相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第四道防线——外部审计和公共监督。这四道防线构成严密的内部控制组织保障,各司其职,真正的落实内部控制职责。
(三)整章建制,构建体系化的制度保障
在大力倡导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之前,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都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都是按照经验和习惯行事。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要构建和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要有体系化的制度保障。当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后,企业一般应从两个方面考虑制度建设的问题。
1.固化建设期已经规定的规章制度。在构建期,企业会有许多规章制度,例如《沟通访谈管理办法》、《工作纪律管理办法》、《培训管理办法》、《文档管理办法》等,其中有许多是适用于企业长期实施阶段的。所以,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成功后,就应着手对建设期的许多规章制度进行重新审视,按照长效机制的要求对其进行修订,并将其固化,使其在今后的内部控制工作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这些制度并非不变,需要在此基础上随着环境的变化随时对其进行评价和修订,进而有效地指导企业解决长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及时形成长期实施阶段的规章制度。长期实施阶段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主要应包括: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涵盖所有业务的全面、系统、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建立风险控制的责任制度;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建立长期的检查制度;重新规定企业的培训制度;建设风险管理报告制度等。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成功后,企业必须着手对这些规章制度进行定制和完善,以保证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执行。
(四)形成科学的项目管理
由于内部控制体系涉及到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精心设计,管理好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在内部控制实践中,企业一般会把各个环节称之为一个项目进行管理。美国项目管理学会认为一个有效的专业项目管理者必须具备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时间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及综合管理能力。将内部控制看作一个项目进行管理,可以从系统的角度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例如通过范围管理,使内部控制覆盖公司可能遭受风险的所有层面;项目的时间管理是为了确保项目最终按时完成的一系列管理过程;人员管理的宗旨就是要使企业的所有员工(从最高层到最低层)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全部朝着有利于达成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等等。
(五)坚持持续的培训宣传
内部控制体系是靠人去执行的,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去执行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所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应是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同时,管理者还应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便满足职工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激励手段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期,内部控制项目组一般会采取集中培训、会议交流、内部网页、问题解答、电话热线、信息简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贯彻方法,使大家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达成共识。进入长效机制后,培训工作仍然不能放松,因为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中;另一方面,对现有流程的维护等工作也需要不断进行培训。可见培训在内部控制设计、实施和长效机制中自始至终应贯穿于企业的管理中。
(六)保持定期的内外部沟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几点的有效运作都离不开沟通的配合。沟通包括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内部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各部门定期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工作;加强集团内部各专业部门及各层级之间的协调沟通;加强项目组内各专业流程组之间的沟通。外部沟通主要是:定期向国资委等国家监管机构汇报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国外知名企业多进行经验交流;与外部审计师及咨询机构定期沟通。
可以用图2来显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其沟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制度健全并不等同于制度有效,“行”之有效才是真正的有效。这些关键因素才有利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执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
[2]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07(10).
[3]贾永嘉.《索克斯法案》实施对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挑战[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0).
[4]王海峰.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COSO框架下内控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7).
- 上一篇:建筑企业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 下一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