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制度

篇1

培训班指出,美丽乡村的文化品牌建设,事关农业的强盛,直接关乎农村的美丽,更与农民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一是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生命力。放眼世界,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业,文化品牌建设无不成为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核心元素之一,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途径。同样的,农业的发展强大也一定要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打造是农业文化品牌的落脚点。我省的一些名特优产品、24节气农耕文化、农产品的地理标识、渔猎文化等,都是农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大概念,不能完全局限在环境建设上,更应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影响“三农”全局。

二是文化品牌建设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所在。文化品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失去了这个魂,根就会断,新生代人们就会出现对农村文化的传承断层。近年来,中央提出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同步推进,要各美其美,全面发展。人的新农村建设本质上就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法制建设和提高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当务之急。

三是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是农民增收致富重要源泉。2015年“十一”期间,我省旅游总收入为59.45亿元,排名全国第14位,同期的山东省排名第1,旅游总收入为392亿元,我省仅为山东省的15%,差距显而易见。有资料显示,我省乡村旅游在整个旅游收入中的占比也非常小。江苏、浙江两省,建设的美丽乡村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有江南十八怪景之一,有十里桂花长廊,有薰衣草基地,有茶山,有红楼稻香村、有孝村,有洋家乐等,每年每村接待的游客不下十几万,农民每户房产收入、经营收入都非常可观。我省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理应做大做强。由此可见,美丽乡村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挖掘,大有可为,理应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直接推动力。

在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的活动中,要特别大力宣传吉林特有文化,积极展示东北关东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2类。一是吉林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主要是我省特有的集安高句丽文化、叶赫和乌拉街等满族文化、延边州朝鲜族文化、松原伯都那文化、伊通萨满文化、前郭蒙古族文化、敦化渤海国、农安辽塔、珲春敬信镇土字牌晚清文化,梨树蔡家柳条边、伯都那乡2250年古井,还有松原古城、农安辽塔等。二是吉林省革命烈士和红色旅游文化。杨靖宇、马占山、陈瀚章、张笑天等一批抗日英雄和文化名人,四平战役纪念馆、临江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靖宇杨靖宇牺牲地纪念馆、通化杨靖宇烈士纪念馆、珲春张古峰战役纪念馆等。三是吉林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安好太王碑和将军坟、敦化六顶山古墓群、吉林文庙、长春文庙、四平叶赫部城址、梨树偏脸城城址、杨靖宇烈士陵园等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朝鲜族农乐舞、朝鲜族食品、朝鲜族跷跷板、荡秋千,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朝鲜族洞箫音乐、东丰农民画、东辽葫芦画、长白山根雕、白山石砚等。四是吉林省特有的关东文化。东北四大怪,吉林二人转、东北大秧歌、查干湖冬捕、长白山森林号子等。五是中华神话传说。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我省的辽河源头传说、长白山人参故事、于凤至家族故事、大布苏传说、卧龙泉传说等。六是国学精粹。比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千字文等。七是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画蛇添足、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一诺千金、刻舟求剑、郑人置履、盲人摸象等。八是中华孝文化。新、旧二十四孝,家训、祖教、校风、家谱。九是世界和中国历史人物、伟人等。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一是自然知识、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科学知识等一些常识。十二是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警句和格言、漫画、图画,还有摄影书法等。上述这些,只是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打造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还能发现许许多多的科技、知识、文化、实践类的东西,供宣传和弘扬。总之,丰富农村文化,潜力巨大,空间巨大,可以大有作为。

挖掘和打造我省美丽乡村文化品牌,至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强以后的工作。

一是要注重美丽乡村文化品牌的挖掘与保护。东北文化其实质就是一部农耕文化史,每一个美丽传说、历史故事、民俗,都没有离开这片黑土地,都凝聚着我们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的汗水与结晶,这些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可惜的是,有一些文化已经离我们越来越久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这些文化被丢弃、被失忆。各级新农村办和农民画家朋友们要多上心、多留意、多收集、多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搞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

二是要加大对美丽乡村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对美丽乡村文化品牌的宣传,省新农村办在今后工作中要对各地进行调度,既要看宣传的次数,还要看宣传的平台,更要看宣传的效果。各地也可以与省新农村办积极合作,通过省办与省级和国家级媒体加强联系,对各地美丽乡村的文化品牌加大宣传。中央电视台在敦化市雁鸣湖镇小山村拍摄的《美丽乡村》,不日将在国家媒体播放,必将极大促进该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年我省在国家媒体播放的电视剧《插树岭》、《种啥得啥》、《圣水湖畔》、《走在阳光路上》等,都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也极大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要深入落实百名文化专家进百村打造文化品牌活动。今年,省新农村办下发了百名文化专家进百村打造文化品牌活动方案,要求省、市、县三级每个地方都要聘请学识渊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热爱新农村事业的文化专家3~5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3个美丽乡村,集中挖掘整理当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现代文化建设,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全省集中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村100个。这项工作,经过各地积极努力工作,实际打造的文化品牌村就达到300多个,明年各地还计划打造文化品牌村300多个,同时还保护挖掘了一大批古井、古树和古迹。

四是要加强文化专家与新农村办工作联络和合作。这次培训班主要目标是发挥各位文化专家的聪明才智,丰富全省各地新农村建设文化内容,使全省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打造的更加深入、更加扎实、更富有成效。大家要继续努力,坚持不懈的把这一合作深入开展下去,为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培训班指出,要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审批工作。按照省里统一安排,2016年省里继续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建设435个省级新农村重点村。2015年12月1日,省农委制定了《吉林省201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吉农综发〔2015〕11号),并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地组织实施。

篇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新农村建设遵循的20字方针。新农村建设确实为农村带来新的气象新的生机,产业发展了、住房白了、串户路硬化了、活动场所有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是乡村的垃圾处理确实是一大难问题,没有固定的投放、处理场所(特别没有处理办法、场所),垃圾往往被随便放在路边、沟渠边、崖边、地坎边,天热发酵臭气熏天,大风卷起漫天飞扬,大雨滂沱随水飘荡,既污染当地环境,也污染下游河道水源。乡村垃圾处理,不容忽视,刻不容缓。

做好乡村环境整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环境卫生约束机制,强化村民责任意识。一是在三委成员中指派专人负责农村社区卫生监督管理,通过一事一议群众会,组织群众讨论制定“乡村社区文明卫生公约”,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范和约束村民的卫生行为。二是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以村委会或社区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即包打扫卫生、包绿化、包清淤)责任书。

完善配套标准。制定一个统一的农村社区文明卫生公约;建立一个环境卫生管理站;配置一辆垃圾清运专用车;每个村民小组至少配备一名卫生监督保洁员;每个村民小组建设一个高标准垃圾池;每户设一只垃圾桶。

分片建好垃圾填埋场(点)。按照就近、便捷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分片建立垃圾填埋场(点)。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城管、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充分支持配合。成立农村垃圾处理和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建全网络,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设施、有长效管理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度。编制好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对乡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置的布局、用地、规模等作出明确界定。构建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体系。要切实履行好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职责,加强环境卫生执法和检查。

篇3

1.1 扎实调研,制定标准

温州市水利局高度重视标准化电站创建工作,通过对辖区内农村水电站进行调研后,起草了《温州市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各县(市、区)水利局、水电行业协会和水电站,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议,开展了代表电站的试评分工作,期间修改、完善几易其稿,经局长办公会议通过后,于2012年底制定印发了《温州市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实施办法(试行)》,并以年初预算的形式在水利专项资金中安排标准化创建经费,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

1.2 分步实施,试点先行

2013年初开始,全市积极开展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宣传发动工作,各地对符合申报要求的电站开展自查、评估工作,确定各电站的创建内容和实施计划,召开项目分析会,选定了文成县靛青山水电站等6个典型示范创建电站,第一批推广电站20座,并列入市政府管理改革创新项目。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创建目标,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成县靛青山和泰顺县仙居水电站已通过标准化电站验收,在全员参与创建、制度建设、安全文化、设备维护等方面探索出一套可用于推广的创建经验。

1.3 互看互学,全面推广

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电站创建工作,结合前阶段典型示范电站创建经验,提出了创建安全型、高效型、创新型、和谐型、秀美型的“五型电站”总体要求,为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奠定基础、提升品质、指明方向。在文成、永嘉、泰顺3个水电大县召开了项目推进会,并组织县与县、电站与电站之间的互看互学活动,对靛青山水电站编制的7个设备管理制度、27个生产管理制度和22个日常管理制度进行推广,集中查看了包含201万字、1142张图表的23本台账。各创建电站在学习对比中不断完善创建内容,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1.4 行业自治,注重引导

强化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充分调动水电系统内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标化创建的积极性,发挥水电行业自我管理作用,温州水利局委托市水电行业协会开展督查和技术服务工作。由协会从各电站、设计单位、管理单位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家组,分批、分片开展标准化创建督查,形成督查负责人和联络员制度,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督查活动,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由于专家组成员大部分为标化创建单位人员,通过对其他电站的督查,不但指出对方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把其他电站的先进做法引入到本单位,形成行业内的良性互动。如泰顺仙居电站对辅助设备标示、苍南桥墩电站标示安全距离等做法在督查活动中被推广。

1.5 严格验收,注重实效

根据标准化电站验收要求,水利局组织了5-7人的验收考核专家组,对标化创建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维护、文明生产等四个方面的49项内容进行逐项量化打分,80分以上为合格、90分以上为优秀,并给予授牌和一定资金奖励。在量化打分过程中,对电站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等进行考量,把标准化电站创建后的保持措施、管理长效机制进行评估。考评结果实行年度考核,重点检查在标准化创建后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各项台帐是否按要求进行记录,对复查结果进行通报,对达标后工作退步的,要求限期整改,直至取消标化称号。

2 标准化电站创建的初期成效

目前,温州市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工作已全面开展,在建设安全型、高效型、创新型、和谐型、秀美型的“五型电站”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打造安全型水电站,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通过标准化创建,农村水电站大幅增加了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强化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监管手段,安全生产更有保障。一是设备设施更加可靠。标化创建过程中,电站的设备性能、运行现状得到全面排查和维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厂房、水工建筑物等进行改造,对机电设备和安全工器具进行消缺处理与更新,进一步加强了设备设施的定期安全检测,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年检得分率平均提高20%。二是安全意识更加到位。通过组织管理建设形成了安全生产与职工福利、职务晋升相挂钩的机制,全员参加制度汇编使职工观念改变、不良作业习惯减少,在潜移默化中使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三是生产运行更加科学。在标化创建中,细化了运行管理的各个细节,对电站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重建,更加符合企业化管理。如文成靛青山水电站制定了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物品定置化的“三化管理”模式,形成了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合乎标准的良性循环。

2.2 打造高效型水电站,全面提升经济运行增效能力

效益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标准化电站的每一分投入都是为了获得资源水利的持续回报,充分体现了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的核心理念。一是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标化创建,提高了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减少了各类事故发生率,生产秩序明显好转,确保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乐清白水?T电站以标化为契机完成了智能化改造,实现了高效利用水能,提高电能质量与可靠性,达到了一次投入持续回报的经济运行目标。二是社会效益显著。标准化电站对运行规程进行修编,制定科学合理的发供电调度计划,进一步提升峰谷比,充分发挥企业发电效益,促进了节能减排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先保证了农民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安全,充分发挥电站水库的防洪、抗旱作用,更好的服务三农。三是生态效益显著。通过标化创建,水利局提出了保证河道生态流量的要求,促进下游河道水景观的形成,保证河道生物多样化;通过厂区绿化和道路硬化,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2.3 打造创新型水电站,全面提升规范管理创新能力

标准化电站在创建过程中,通过互看互学、取长补短,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发,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标准化制度体系,在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维护、文明生产等方面有新突破。一是制度更加健全。根据标准化创建要求,制订了7个设备管理制度、27个生产管理制度和22个日常管理制度,按照4个一级项目、16个二级项目、49个三级项目建立了23本台帐,形成了职责清晰、责任明确、行之有效的水电站运行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技术更加先进。以“两票三制”为主轴,发动职工从工作实际出发,进行制度体系全面梳理,采取对不合时宜的摒弃、内容相似的合并、有所欠缺的完善、确实需要的补充的思路,对现有规章制度、规程进行创新发展,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是管理更加规范。以岗位练兵为平台,着重培养职工的实际操作和专业技术能力,解决“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工作标准是什么”的现实问题,增强判断和解决日常故障的能力,把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工作渗透到每个环节。努力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制度化”,实现安全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2.4 打造和谐型水电站,全面提升和谐社会融合能力

农村水电受大环境影响,存在行业技术含量低、人员文化素质低、总体经济贡献低等问题,导致社会地位低下、社会形象丑化,通过标准化电站创建,彻底改变了这种现象。一是完善自身建设实现文明生产。通过标化创建,营造一个学技术、促技能的良好氛围,提高职工的凝聚力、自豪感和归属感,实现运行工和安全监察员100%持证上岗,全面推进职工学历教育和职称评审工作,如乐清水电总站今年就组织了50多人参加大专班学习、泰顺仙居水电站中级以上职称占76%,极大提高职工文化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二是提炼水电文化增强社会认同。农村水电历史悠久,老电站基本见证了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各个阶段,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社会认同感不强,以标化创建为契机,深度挖掘和提炼水电文化,树立了农村水电的正面形象。如苍南桥墩水库电站建立了水电文化墙,瑞安林溪电站正在建设的水电文化教育基地,文成靛青水电站编著厂志与拍摄宣传片等。三是加大宣传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把水电课题调研、水电文化宣传作为标准化创建的内容,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加大水电宣传力度,正确认识、认真对待社会监督,使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真正起到推动和改进工作的作用,争取社会各界对农村水电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把农村水电所承担的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供应、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展现出来,着力增强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2.5 打造秀美型水电站,全面提升美丽乡村服务能力

通过标化创建,充分发挥水电站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把电站与温州山水融为一体,建设成有山、有水、有灵气的花园式电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厂美。创建前后厂容厂貌得到根本性改变,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设备得到更新和维护,制度上墙、安全警示标语、各类图表和标线等色彩亮丽,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景美。结合温州市开展的“四边三化”活动,整合项目资金,开展农村水电站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促进水源涵养林建设,提升林草覆盖率;苍南桥墩电站的花园式厂区和文成靛青山水电站的安全文化园都独树一帜,成为景区的一部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三是人美。

通过标准化建设,电站厂房的噪音、温度、湿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工作环境舒适度得到提升,职工都配置了统一的工作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劳动者体面劳动的诉求。

3 下一步工作建议

3.1 建立长效机制,把标准化创建成果进行巩固

标准化电站不能因为创建而创建,要把创建成果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应用,主管部门要继续细化标准化电站的年度考核制度,坚持标准化电站的持续管理,获得持续性的综合效益。

3.2 全面示范推广,形成县级标准化实施细则

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措施,示范带动2000KW以下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在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水电站达标建设。

篇4

近年来,***镇***村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各单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突出政策上全面落实,主体上全民参与,空间上全部覆盖,强化领导,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清洁整洁、一村万树、农村改厕、基础设施提升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一、村情实际

***村地处***川区上游,**水库下游,距县城5.5公里,属省定贫困村。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56户951人,耕地面积3265亩,其中川台地1200亩,山台地2065亩,人均面积3.43亩。全村贫困户101户419人,截止2020年底,剩余贫困人口5户12人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为零。今年以来,***村全面贯彻落实市县镇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各项要求,立足全村人居环境整治确定的工作任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上下齐心、全民行动,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入了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呈现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2021年***村被评为市级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

1、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动员参与。***村紧紧围绕全域无垃圾全民参与工作思路,在宣传发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上想点子、出实招、求实效,成立以党员干部和群众志愿者为主的2个专门宣传队伍,常态化深入农户、学校和农民种养合作社,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刷写标语、现场讲解,集中宣讲、播放影视资料、大喇叭宣传和建立微信群坚持定期推送环保知识等方式,扎实开展“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为主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全面宣传了全域无垃圾工作重要意义、具体措施、任务要求,消除了群众思想顾虑,激发了参与热情,增强了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建设干净美丽家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强化顶层设计,靠实工作责任。“村两委”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推进乡村振兴全面结合,作为全村重点工作研究部署,抓促落实,以村为单位,按照实用、宜居、宜业、生态等原则,打造生农业态型乡村,聘请兰州大学设计院专业人员,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并按照分类施策原则确定实施内容,优先提升基础设施和村庄美化亮化建设,包括村庄主干道路及两旁的创意化美化亮化建设、农户门前屋后硬化及院墙院内修缮等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村人居环境建设突破提升。同时,成立了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村文书任副组长,各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了1个人居环境群众志愿保洁队,选聘3名专职保洁员,制定并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和村组干部分组包片责任制,将责任和区域分别靠实分解到村组干部、专职保洁员和群众,并组织农户逐户签订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和承诺书,形成了村、组、户三级齐抓共治网格化治理工作格局。

3、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实现村庄生态宜居。以***沿川线为重点,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整体提升全村乡村面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全域无垃圾,以治理整顿环境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以点带面,对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动员各方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支书、主任亲自抓,村民小组具体抓,户户包抓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村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区域,做到了任务清楚、工作具体、目标明确,确保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实行保洁员全天保洁,群众半月集中清洁、红黑榜每月公示、大喇叭定期宣传等措施,形成环境治理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全面养成群众良好卫生习惯;结合全镇消除“视觉贫困”专项行动,拆除危房、残垣断壁和乱搭乱建等43处,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面貌; 建立村级河长组织体系,经常性的对河道两岸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河道周边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大量推广秸秆青贮、揉丝打包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乱堆乱放特别是玉米秸秆污染等问题,2020年***村秸秆青贮8000多吨,发展产业的同时,促使村庄环境面貌有一个长期的、较大的改观。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村卫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群众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村容村貌整洁干净的目标。实施“一村万树”工程,以生态建设为主题,按照生态美的要求,从塑造村庄风貌、发动群众参与等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村荒山地、边角地、废弃地、道路两旁等公共空间栽植彩色乡土树种和特色经济树种在***村荒山荒坡栽植云杉等1万多棵,在道路树畦种植四季玫瑰和三叶草11000平方米,绿化主干道路2.6公里。用绿色厚植乡村振兴生态底色。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整治提升、美化亮化、干净整洁”的要求,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严格实施。采取争取项目和自筹的办法,先后在***村实施了主干道柏油罩面、入户道路硬化、水渠整修、墙面粉刷、墙体改造、建设文化墙,安装景观亭、景观石,安装菜畦栅栏,修建农民休闲小广场等项目,有力改善了村庄面貌。以村为单位,建设垃圾收集处置点5个,配套垃圾清运车1辆,为农户免费发放家用垃圾箱100多个,实现了运有车、户有箱,使全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坚持每半月1次,组织群众,出动机械,以组为单位逐村户逐地逐河逐路全面清理农村积存垃圾,对道路两侧、学校周边、水源周围、塬边咀梢、河道河岸、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长期积存的垃圾堆、柴草堆等垃圾进行了集中清运。并严格落实保洁员定时清扫制度,为群众创造了干净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

四、勤督严查抓落实,长效机制出成效。坚持在构建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严格落实环境集中整治、网格化管理、督查考核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今年制定完善了《***村人居环境考核实施细则》《保洁员管理制度》《***村垃圾转运制度》等3项制度,并提高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村重点工作中的比重。由村“两委”负责,严格人居环境整治“旬检查、月评比”督查制度,每月评比排名各村民小组红黑榜公示、每季度现场通报等措施,扎实落实人居环境积分考核和保洁员绩效工资制度,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保洁员进行表彰奖励,督促各村民小组相互学习,扬长补短,有效激发了村组干部和保洁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热情,在全村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5

[关键词]江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这一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1989年台湾大学举办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至今,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未有标准。郭焕成(2008)将休闲农业概括为: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张占根(2005)认为休闲农业是在无压力的条件下,用身体、用理念、用心灵、用情感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活动方式,其本质是人类用宽松的心态;通过农业领略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休闲方式。Deborah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休闲活动,而这种休闲活动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并获得娱乐体验和知识为目的,为游客提供农事劳作、农业经营窜管或者体验的。结合前人的观点,休闲农业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农村地区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业态。

2江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江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西省的休闲农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逐渐走向形态多样、产品过硬、服务标准、管理规范的升级之路。

2.1.1产业规模逐渐壮大,精品景区不断涌现

截至2017年9月底,全省各类规模经营的休闲农业企业总数达4810家,农家乐总数超过2.31万户。全省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6个,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9个,中国美丽田园11个,中国十大精品路线2条,全国十佳休闲农庄4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8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1个。随着江西省休闲农业发展规模的壮大,其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目的地(景区),促进全省休闲农业逐渐向高水平化发展。比如江西乃至全国休闲农业的典型示范点——婺源、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生态科技园、江西省凤凰沟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武宁县阳光照耀29度度假区等。

2.1.2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较大

随着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开始更愿意去接触和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休闲农业客源市场不断扩大,受众人群不断增多。从目前市场的趋势看,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有去郊区定居的意愿、需求。市场需求方面,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是休闲农业市场大力提升发展期。

2.1.3产品形态多样化,管理已成体系

目前,江西省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古村民俗型、乡村民宿型、休闲娱乐体验型、景区依托型、农业观光型等多样化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如黄马凤凰沟已经成为省内农业观光的典型;婺源篁岭民宿旅游是省内休闲度假型休闲农业模式的代表;南昌梅岭太平镇、三清山田园牧歌等,属于综合娱乐型。

2.2存在的问题

江西休闲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农家乐为主、规模较小、家庭经营、管理无序、形式较为单一。直到2006年,政府开始加强引导,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产品形态往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经营呈现出规模化。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2.1休闲农业发展缺乏创意

江西省休闲农业发展时间较晚、起点较低,大部分是在原有的躬耕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未经过系统、整体的策划规划。在景区规划和农业经营项目方面,未能脱离市场上大部分休闲农业景区存在的弊端,比如景观过于单一、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文化特色挖掘深度不够、主题不够突出等。比如抚州市就存在自身特色不够鲜明的现象,使得游客无法充分地体验到休闲农业的多样性。

2.2.2参与主体素质偏低

目前市场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仍以农民为主,参与主体文化素质偏低。由于休闲农业就业门槛较低,人员流动性较强,造成了大多数从业人员未能接受专业培训,具有专业知识的经营人才缺乏,服务水平、营销理念、生产技术等有待加强。赣州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由于大部分休闲农业经营主体都是个体经营的模式,实行的也是分散式的管理,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培训,管理和服务能力不足,使得休闲农业旅游企业下的从业人员先天素质不足,服务质量整体偏低。

2.2.3过度开发污染环境

一些经营主体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相关设备设施落后甚至没有设备设施等,这使得部分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除此之外,由于经营管理力度不强,一些地区被过度开发,环境承载力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休闲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4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

江西省休闲农业过度依赖农业和旅游业,导致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无法发挥到最大化。缺乏与同类产品的互动,使得我省休闲农业无法进入多产业互动立体式发展。这种单一的产业模式严重制约着休闲农业的产业化衍生,更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2.5文化传承功能严重弱化

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些经营主体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使得休闲农业的社会效益被日益弱化。相关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与应用,休闲农业的内涵因为经济效益的过度重视而被经营主体忽视,如传统的农耕文明也因商业化的注入丧失了原真性,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

3江西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3.1从政府角度看

3.1.1加强宏观调控、优化政策环境

政府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宏观调控作用,坚持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一基本原则,加强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同时,要实施积极的税收政策,优化融资政策环境,建立长效融资机制,扩宽融资渠道,给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纵观休闲农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无一不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规范管理下,统筹顺利地发展下去的。

3.1.2出台综合管理制度

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对休闲农业产业的监管,建立规范发展的管理制度,完善服务,用法律手段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台湾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和相关制度保障,台湾当局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证休闲农业的有序发展和合法经营。江西休闲农业要想成为全国的典范,政府更应该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主导力度,出台综合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政府行政手段的实施。与此同时,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3.1.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不管是对于乡村旅游来说,还是对于休闲农业来说,都是农业走向农业化现代路途当中必须克服的一大瓶颈。加大江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才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推动江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日本休闲农业发展过程来看,短短十年的发展就使其从最初级阶段的状态一跃成为世界休闲农业发展的典范,这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3.2从经营主体角度看

3.2.1整合多维营销方式、加强宣传力度

首先,要借助新媒体平台营销,例如建立江西省省级休闲农业官方网站;充分利用、借助社交平台、电子科技和新媒体扩大江西省休闲农业的影响力。其次,要借助传统媒体平台营销江西休闲农业,一是定期在报纸、广播、电视、公交站牌等投放宣传片,提升江西休闲农业知名度。二是通过旅游宣传片、旅游组织活动等引起业界对江西休闲农业的关注。发达国家在休闲农业宣传上一般采用多维度的方式,通过休闲农业众多项目的推动形成一种线下的口碑式宣传。

3.2.2创新发展模式、走特色发展道路

经营主体要以主体融合培育新型模式,以资源融合推动主体创新,以技术融合打造特色产品。同时,发展过程中要削弱旅游的季节性,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强对休闲农业产品的深度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的乡村有很多值得发掘和深挖的素材。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产品差异化的体现。

3.2.3加强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对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进一步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进一步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农村环境,加快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二、主要目标和整治范围

(一)主要目标: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全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乡规民约,主动支持和配合乡村环境整治工作。

(二)整治范围:全乡12个行政村和运永线两边环境卫生。

三、整治内容和标准

(一)巷道卫生

1、以村为单位大搞环境整治,村委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所有巷道无柴堆、粪堆、土堆、垃圾堆、炭堆、石堆、砖堆。

2、巷道卫生彻底打扫,杂草全部清除,坚持两个月打一次除草剂,药剂由政府统一供应,专人分发。

3、树木管护要做到每棵树刷白、拨芽、整坑、浇水。

(二)街道卫生

1、坚持门店、单位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包绿化、包管理、包卫生的“三包”制度。做到店前无垃圾、无污水,树木勤管护,专人常督察。

2、街道两侧无店外经营,无乱搭乱建,无垃圾堆放,牌匾广告规范放置。绿化带内干净整洁,花草树木经常修剪。

3、街道小片林要保证林内无杂物、杂草、垃圾、树坑要整齐化一,树木要拨芽、刷白,责任到人。

4、街道两侧排水渠定期清淤,确保绝对畅通。

(三)小游园管护

园林全部绿化、美化,绿化带无断档,及时锄草、修剪,游园定期浇水、打药。管护达到园中无杂草、花带无杂物、树上无强芽、花木无损伤、游园无缺苗、专人管护、责任到人。

四、工作措施

1、精心组织,强化领导。成立由乡长任组长的全面推进乡村清洁工程领导组,领导组成员亲自安排,亲自指挥,指导整治工作深入扎实开展,真正做到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整治有效。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制,使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头,切实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环境整治工作,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3、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广泛发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清洁工程。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和标语等多种媒介,切实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让群众了解乡村清洁工程的内容、要求和成效,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营造人人关爱环境卫生、全民参与清洁的良好氛围。

4、扎实整治,确保质量。严把整治质量关,严格整治要求,不得随意降低整治标准;治理脏、乱、差不留死角,确保环境整治工作保质保量高效完成。

五、检查验收

篇7

据了解,自2006年起惠州就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城市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统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市的创建工作,惠州市环保局编制并实施了《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12―2020)》,确立了建设“低碳惠州、美丽惠州、宜居惠州、人文惠州、和谐惠州”的总体思路,为全市创建工作提供了指引。

做好“四绿”文章 守住一条底线

打造“绿谷”。推进森林碳汇工程建设,保护提升罗浮山、南昆山、象头山的自然资源,罗浮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南昆山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象头山建成生态休闲旅游基地,把三座名山打造成“生态绿谷”、“森林氧吧”。去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1.6%,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养护“绿肺”。推进森林进城、公园下乡,实施城市增绿工程,每年新建一批森林公园,城市居民出行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推进西湖、红花湖、金山湖“三大湖”建设,从生态保护、水质治理、环境美化等方面提升景观档次和文化品位。开展“千村家园绿化”行动,每年绿化村庄200个,改善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

强壮“绿肾”。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利用、持续发展原则,高标准推进潼湖湿地公园、惠州海洋生态公园、考洲洋海洋生态公园建设,将其打造集生态、休闲、科普、人文为一体的“三大湿地”公园,充分发挥湿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净化城市的作用。

贯通“绿脉”。推进绿色廊道建设,加快东江、西枝江景观林带建设,对两江四岸进行林相改造提升,完成10余条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加大高速公路节点绿化力度,与绿色廊道结合,形成“线上缀珠”的绿色空间体系。继续推进绿道建设,把绿道建设成为生态通道、美丽通道。

“守住一条底线”,即严守生态底线。强化“生态自觉”,担当“生态责任”,绝对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强化源头管控,坚持环保门槛不降低,环评把控不放松。近年来,惠州以环保把关否决了11.7%的项目;强化节能减排,坚持企业进园区,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特别是近年来,关闭了重污染的项目150多个,特别是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节能技术改造580多项,二氧化硫还有氮氧化物的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强化设施建设,特别是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建设当做重要的民生工程,列进每年必办的民生实事,近几年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72座,现在的日处理能力已经超过了14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也达到了95%以上;强化水源保护,东江是广东重点保护的水源,不仅是东莞、惠州、深圳的母亲河,而且还是香港市民的主要饮用水源,东江水质的保护实施最严格的饮用水保护管理制度,用最严格的法律手段确保东江水质安全,确保东江干流惠州段的水质常年保持优良。

让森林进城,促公园下乡

城市绿道、森林家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已经成为惠州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惠州还把村镇“绿色家园工程”等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项目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把城市绿化理念延伸到乡村,让森林进城,促公园下乡,实现村旁、路旁、宅旁基本绿化,实现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63.27%,分散居住型村庄绿化率为48.73%。

篇8

一、大型沼气项目建设

2007年8月,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工作,结合该村实际,由支村委一班人牵头成立了展鑫养猪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入股社员108人,总投资1200余万元,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存栏种猪800余头,存栏育肥猪5000头,年出栏育肥猪10000余头,带动周边500余个农户发展养猪业,年养猪人均纯收入2000元。

为了解决养殖场的排污问题,该合作社申请建设大型沼气工程,2010年3月,山西省农业厅以晋农财发[201O]20号文件批复该大型沼气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246.3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2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26.3万元,建设期限为两年。主要建设内容:500m3厌氧发酵塔、300m3贮气柜及相关配套设施,为503户村民供气。为使工程建成标准工程、精品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确保了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工程从2010年5月开始施工,经过一年时间建设,完成了所有建设内容,2011年10月开始向村民集中供气,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型沼气所产生的沼液、沼渣主要采取“猪-沼-粮”、“猪-沼-果”模式进行综合利用,其中“猪-沼-粮”模式520亩,亩可节支增收438元;“猪-沼-果”模式146亩,亩可节支增收1800元。同时,养殖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显著提高,实现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路灯项目

上镇村的太阳能路灯试点项目2012年批复(晋农财发[2012]222号文件)。项目总投资7万元,其中省级投资3.5万元,市县补助2万元,农户自筹1.5万元。共安装10盏太阳能路灯。目前,已全部安装到位,工程质量达到一流建设标准,实现了美化、亮化,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三、美丽乡村创建

上镇村是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的申报单位,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搞村庄绿化

几年来,先后投资56万余元,投入劳力2000余个,共栽植速生杨、冬青球、大叶女贞、红叶李、云杉、银杏等十余个品种23000余株,高标准完成村休闲广场、环村林带、方田林网的绿化工程。村在树中,树在村中。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园林化新农村全面建成。

2、保持环境美化

该村成立了环境整治领导组,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定了三名保洁员,固定了三个垃圾填埋场,实行统一管理,在经费方面给予保证,真正做到了“户户门前自个扫,公共场所保清洁”的长效管理机制,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

篇9

[关键词]: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 就地城镇化 丹东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基本方向。当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会有相当大的人口比例留在农村。而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海量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尽可能做到“离土不离乡”。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实现这个目标是一项综合系统工作。作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丹东,有着建设美丽乡村的天然优势,我们要根据丹东自身特点,以“美丽乡村”的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近年来,丹东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64个乡村实施了村镇道路、供水、排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已有18个镇、村喜获省级“宜居示范乡镇”和“宜居示范村”称号。但由于丹东市农村基础建设薄弱,地域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制约了丹东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为促进丹东市城镇化发展,帮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我们尝试给出可以践行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投入,保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先决条件。丹东市农村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村民市民化,就要建设等同于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此,应强化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安排固定的资金用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乡镇、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引领作用。按照就近(距离城市近)就优(村镇地理位置和财政实力好),先郊区、县镇,后乡村的原则,统一规划和逐次延伸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市与郊区、县镇、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要根据县(市)区财政实力和现实条件,合理分配辐射和承载城镇化建设份额(如东港市份额比例可以大些),形成以强带弱,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局面。切忌只唯上、不唯实,贪大求全,运动式造城的政绩观和工作态势。

二、强化产城一体,增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广开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旅游业,鼓励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应注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整合生态资源与农业资源,充分发挥耕地、园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使农业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要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东港的前阳镇等均实现了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相协调的良好态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园区和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但让农民成了庄稼地里的工人,其不断放大的观光旅游功能也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开辟了新渠道。一些旅游度假资源丰富的乡镇则通过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建设成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以特色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旅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凤城的大梨树村、东汤镇、宽甸的河口村、青山沟镇等都走出了一条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度假经济和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成功之路。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缘、资源、环境、文化优势,促进资源加工、特色农业、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才能帮助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

三、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和壮大村镇企业及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过渡。需要合理调配土地资源。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据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对自然村落进行整理,使村落布局更加集中、合理,节约土地,方便基础设施配套。可在一些试点村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而农业龙头企业和涉农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解除了留乡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进一步流转。经过土地流转,分散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既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又帮助农民获得了红利,促进了农民的身份转换,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也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丹东市土地流转面积仅达28万亩,发展空间巨大。

四、加快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的改革步伐,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的服务保障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户籍改革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充分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谋划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加快消除原先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让在小城镇居住的农民,在求学、参军、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能够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让农民愿进城、能进城、能安居、能乐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城镇聚集。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为核心,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美丽清洁乡村建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二、工作目标

按照“五有、十无、十三个达标”的总要求,以覆盖全镇15个行政村(社区)为目标,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实现所有村居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和保洁服务组织;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保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扔现象基本得到清除。

三、主要内容及措施

按照工作目标,完成“九大”工作任务。

(一)组建专业保洁队伍。每个行政村组建一支保洁队伍,各行政村的保洁员配备原则上一村一名,保洁员由村委会聘用,优先在建卡贫困户、低保户中选聘。

(二)完善设施设备。按照“车车对接、流动转运”模式,农村垃圾前端收集采取密闭垃圾车+240L垃圾桶的方式,由镇保洁队伍负责垃圾的运输。各村配置前端保洁收集设施:手推车、扫把、铁铲等工具,实现保洁人员人手一套。各村结合实际情况配备垃圾桶。

(三)规范垃圾处理。按照“达到环境保护排放标准”的原则,采用二种处理方式。一是焚烧发电处理。各村的垃圾全部运到重庆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二是简易填埋处理。修建填埋池,对道路条件差,存在运输安全隐患或散居村民的垃圾实行圈围防渗简易填埋。

(四)清理存量垃圾。按照全面清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的原则,重点对居民聚居点、景区周边及田野、村头、道路沿线、村内空地等区域的存量垃圾进行彻底清理。

(五)实施垃圾源头减量。实施垃圾分类,推行有机垃圾还田工程,由农户对瓜皮果壳、秸杆杂草、剩菜剩饭、人畜粪便等有机垃圾,采取堆肥发酵后作为肥料再次施入庄稼地。原则上以户为单位就近建设堆肥池,从源头减少垃圾清运量。

(六)建立农村废旧物资回收点。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村废旧物资回收点,创新开办“垃圾银行”,采取积分制,由农户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后,将塑胶、玻璃、纸质、金属等可回收垃圾收集送回收点收购,兑换物品,实现资源化利用。

(七)制定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全体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卫生保洁管理制度》、《保洁人员工作制度》、《门前三包责任制》、《卫生评比制度》,明确村民、保洁员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责任和义务,由村委会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达到100%。

(八)开展宣传工作。按照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的原则,由各村编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手册和宣传画,每户一册一图,创办宣传栏,使农村垃圾治理方法、标准和要求家喻户晓。

(九)实施考核奖惩。制定考核办法,实行半年考核,

以村为单位,对达标的给予奖励,不达标的不予奖励,并纳入年终考核,给予一定处罚。

四、验收标准

2018年6月底前,按照“五有、十无、十三个达标”的总要求,对各个村(社区)进行验收。

五有: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

十无:无陈年积存垃圾;无临时性垃圾堆放点;无水域漂浮垃圾;无随意倾倒垃圾现象;无直接焚烧现象;无垃圾倾倒于河、沟、塘现象;无生化成分堆肥;无非法的垃圾处理设施;无其他非法处理方式;无拖欠保洁员工资现象。

十三个达标:编制了实施方案;明确区政府、部门、镇乡各级职责;农村垃圾治理纳入各级年度重点工作;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收运设施设备充足;有规范的处理设施并满足需要;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点;组建保洁收集作业队伍;开展垃圾治理技术培训;经常性开展宣传工作;开展“整洁庭院”评比活动;制定村民自治公约;建立各级检查考核制度。

五、经费保障

按照“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原则,以“市、区、镇、村、民”五方筹资的办法,逐步实现长效资金保障机制。鼓励村民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按常住人口每人每月1元筹集(五保户、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免收),充分调动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保护环境的意识,筹集资金由村上统一管理,镇监管,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明细。财政投入按照“科学测算、以奖代补、包干使用”的原则,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所需人、财、物进行科学测算后,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初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包干使用。

六、组织保障及责任分工

强力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成立以镇人大主席为组长,镇各办公室及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协调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环保所,负责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日常事务,办公室主任由环保所所长兼任。

镇:以“五有、十无、十三个达标”为目标,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域处理”模式,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明确镇、所、村三级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职责,落实治理经费,加强宣传工作。负责本辖区存量垃圾治理,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垃圾减量化工作;负责对各村检查考核,开展“整洁庭院”评比活动;负责组织本辖区农村有机垃圾还田工程、废旧物资回收站点设置工作;负责按照国家、市级验收标准和审计要求收集各村农村垃圾治理资料,每月整理组卷统计归档各村治理内容、人员、设施设备、资金凭证、工作文件、照片等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