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篇1

关键词: 英语交际能力 中西部地域特色 《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教程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有很多,但是大多数教材都是由发达省市的学者和编者编写的,更适用于发达地区的高校学生使用,而我国各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的教育投入和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有很大差异。如果在西部高校使用东南部发达地区高校的英语教材显然是不够合理和不现实的。而《新思路大学英语》系列教程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是一部面向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好教材。本文以《新思路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为例,剖析该教材的独到之处。

二、教材介绍

1.编写原则。《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是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来编写的,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笔者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任教,我院学生毕业后大多要去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很多,因此,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而《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十分重视语言交际技能和策略的训练,联系中西部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力求使英语学习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该教材是视听说教程,使用多媒体光盘,使学生看读、看写、看说、看辨与听读、听写、听说、听辨相结合,轻松愉快地接受和领会相关的语言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用英语表达出相关的想法和内容,从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

2.素材的选择。该教材力求从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个人兴趣爱好和实际交流需求出发,通过题材广泛,短小精悍的素材,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拿教程的第一册来说,全书共有八个单元,涵盖了enrolment,tastes,friendship and love,manners,sports,holidays,travel and diet等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大学生活紧密相关,师生用起来感觉得心应手。该教材还针对性地加入了一些中西部地域特色的元素,如文化、地理和民俗等,是学生很感兴趣又“似曾相识”的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如第四单元“After you is Good Manners”一课中就出现了ethnic minority(少数民族),taboo(禁忌),etiquette(礼节)和diverse(多样化)等词汇,涉及各民族和各地区的不同文化习俗,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练习了英语口语。

3.练习的设计。全书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为a. listen and spell;b. listen and repeat;c. listen and choose the best response to what you have heard;d. watch and judge部分又由五个视频短片组成,让学生看完短片后根据内容做选择、判断、填空、改错和复述等练习。短片内容由易到难,生动诙谐,是学生们最喜欢的部分;针对性练习也是难易适度,灵活多样,学生常常惊叹:“怎么又下课了?时间过得太快了!”第二部分是听力练习,由三个对话组成,每个对话后有相应的练习,难易相当,学生们掌握得也不错。后面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根据前面看过和听过的内容谈自己的attitude or opinion,是个创造性的输出过程,经过大量相关的视听材料的练习熏陶,学生驾驭起来基本没有太大问题。第三部分由两个段落的听力材料和相关练习组成,是提高阶段,也可以考查学生的整体英语表达水平。

整个设计较合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由模仿到操练,然后创造性输出。

三、我院学生使用该教材的情况

我院的学生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系的,他们毕业后大多数人都要出国给外国人教汉语。虽然从中学到大学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但和大多数的中国大学生一样,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应试能力不错,但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听不懂也说不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了《新思路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专门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使用该教材后感觉效果不错,连着几届学生都很喜欢。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了该教材。第一部分中的listen and spell是温习词汇短语,并进行听力热身,该题我们必做;随后的repetition和give response,我们布置给同学课后自己完成。Watch and judge是看视频短片,学生非常喜欢。我们会让学生看完后做书上的练习,并根据片中的内容自编一些练习或任务让学生完成。如第六单元谈的是国内外的节日,学生们很喜欢。看完短片后,我们让学生们谈谈自己最喜爱的节日,根据喜好分为不同小组。全班共三个组,分别谈论感恩节、万圣节和情人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节日为题材,当堂准备了三个贴近大学生活的短剧,非常精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不知不觉提高了,性格也改变了,胆小的同学发现自己更勇敢更自信了,英语程度差的同学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逐渐提高了,兴趣也更浓厚了。同学们都爱上了英语听说课,每次都积极准备,并全力以赴地投入英语短剧表演,表演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真可谓一举三得。

上过英语视听说教程的同学大大改变了“哑巴英语”的现象。这除了师生的共同努力之外,《新思路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也功不可没,它是一套非常适合训练中西部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材。

四、结语

本论文从《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的编写原则,素材的选择及练习的设计一直谈到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师生使用该教材的情况,用实例充分地证明《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是非常适合训练中西部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好教材。

参考文献:

[1]蔡昌卓.《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版).北京,2009.

篇2

关键词:新形式口语课堂 课堂互动 情景模拟 主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63-01

现代大学生英语能力主要体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全方面的综合的语言应用技能。如何让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课堂充分有效地锻炼口语能力是我们高校英语教育的目标。

然而,目前高校普遍的传统口语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学生口语水平的现状也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正是受到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育观念的制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参与度不高。

1 传统口语课堂的主要问题

1.1 口语环境问题

虽然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在培训机构学英语,但通常都以背单词,学课文为主,或为了应付考试。而日常生活中接触英语的机会不多。社会上英文原版资料匮乏,英语环境不浓,英语交流的机会匮乏。

1.2 教学机构只重应试教育

受国内英语应试教育导向,中小学甚至是大学英语教育都主要集中在听,读,写和译上,口语则是被淡化最大的一个部分。很多教师会集中大多数的时间为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和翻译练习,很少花费时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和练习。即使是在口语课堂上,教师主要以让学生朗读句型和课文为主。

1.3 学生口语基础差,重视度不够

很多中国学生习惯了在课堂更多地听,更少的说。这严重影响着英语口语课的实施。同时,很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功利性心里也对口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觉得大学学英语就是为了过四、六级。而四、六级考试不考口语也可以通过,所以口语课就不用重视了。

1.4 教学方法枯燥

过去,教学条件有限,教师授课发挥的空间不大。如今,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入,英语课堂的教学手段大大丰富了。然而,这些并没有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是主导的局面,在口语课堂上,哑巴英语,被动学习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2 丰富口语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英语口语课的教学目的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技能,鼓励学生张口运用英语表达见解,用真实的、生动的英语语言环境取代传统的呆板的课堂是我们作为英语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任务。经过多年口语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改善口语课堂现状可以将以下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

2.1 分组情景对话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IV》的第二单元,Let’s Talk中有这样的话题:假如你的一个朋友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想做美容整形手术,征求你的意见。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以四人为一组,模拟其中一人要做整形手术,其他三人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学生们非常积极认真准备对话,安排角色。将与美容相关词汇充分运用到对话中,收效良好

2.2 情景模拟之英语招聘面试

《大学英语视听说IV》的第三单元的话题是“Watch out when nature strikes back”,在后面“discussion”部分让学生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可以将这一练习模拟成公司招聘的形式。首先,选出4名同学和老师一起担任某环保公司的招聘团队,制作五张应聘人员号牌,发给在座的学生,这个号牌也是应聘学生的出场顺序。十分钟准备之后,招聘人员就坐,向第一位面试者提问。我们会对每位应聘的同学提出二到三个问题,有时也会根据同学的回答随机追加提问。最后,四位学生和老师投票产生出被录取的两位优秀候选人。实践证明,这一模拟面试场景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有效加强了学生关于环境问题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3 美剧片段赏析及问答练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口语课堂通过补充课外视频材料,并围绕该资料进行口语练习,此种教学手段证明收效良好。比如,英美国家文化起源与圣经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学生学习英语就需要对圣经中的经典故事有所了解。读圣经对学生来讲可能兴趣不大,那么教师可以在口语课堂播放圣经经典故事的部分片段,并基于影片进行问答练习。这样及有效补充了学生英文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比如,视频资料“The Bible”,是美国拍摄的一部以圣经故事为基础的连续剧,其中第一集就描述了圣经中经典的创世纪故事。播放完该视频后,可以提四个问题让学生回答:(1)How did the God create the world?(2)How did he destroy it?Who was saved in the disaster? (3)Who’s the first to hear God’s voice? What is he promised by God?(4)How did the God test Abraham?Did he pass it?这些问题会在播放影片之前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这样做,我们发现学生观影非常认真,并在过程中出现答案的地方做了笔记,基本能够回答出所有问题。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口语课应该摆脱传统的“你问我答,你说我听”的教学模式,更加注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实际确定相应教学方法,发挥英语影视剧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郑树棠,卫乃兴,陈永捷.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法的研究[J].外语界,1997(3).

[2] 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学生能够使用目的语与他人进行交际活动。在这些能力当中,听说能力是十分关键的,此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在课程的教学设置上,大学英语的教学设计应该既要充分满足教学大纲当中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时还要积极的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开发出更多符合当前发展模式的课程,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1 教学模式构建

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授课正式开始之前,笔者建立了针对于授课班级的QQ群和微信公众账号,从而能够为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与学习平台,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是有关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e disasters),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在授课的前一周笔者借助微信公众账号向学生公告了学习任务,首先是登陆新视野的自主学习平台,完成本单元听力内容的理解,对书中的对话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要求学生要搜集一些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课程素材,同时笔者还向学生推送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背景材料。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和主体对应的内容图式。

在听说课程的教学当中主要分为两个课时,主要有话题导入、听力输入、口语输出等三个主要的环节,话题导入是对预习成果的一种汇报检查,两组同学要根据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制作的PPT介绍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人类行为的基本情况以及作为社会个体与群体可以为减少自然灾害能够做出的贡献活动。听力输入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课文当中的长对话以及篇章短文中的音频内容进行详细的理解,同时还要对英语本民族人的口语独白音频加深印象,这样就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对单个主体进行全面的思考,也为口语的输入和输出做准备。在口语输出当中,主要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What ca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on people do to lessen the adverse impact of dry spells?,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并最终有小组代表发言进行总结,这样就既能够确保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也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

在本次听说课程完成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到学习平台上去完成课后的练习,登陆微信公众账号去听奥巴马总统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所做的演讲,同时让学生登陆到班级内部的QQ群当中,就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环境变化或亲身经历的自然灾害进行探讨和沟通,同时每个学生要以此为主题进行一次两分钟左右的发言,采用电脑录音之后存到电子档案当中,作为学生平时测验成绩。

2 教学模式评估

在学期期末阶段,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授课班级内70名学生的英语听说混合教学模式评价进行了调查,共有69份有效的问卷,问卷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Liken五级量表的形式,选项主要有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和非常同意,将其赋值为1-5,每项调查问卷的结果如下:(1)“我认为本班英语听说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强”一项的认同率为91.3%;(2)“我在英语听说课堂上不会感到焦虑”一项的认同率为81.2%;(3)“我认为自主学习对英语听说学习很重要”一项的认同率为88.4%;(4)“我能按时登陆自主学习平台,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一项的认同率为85.5%;(5)“我认为自主学习平台上现有的内容适合我当前的水平和需要”一项的认同率为76.8%;(6)“我认为使用微信、QQ等在线交流工具有助于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一项的认同率为81.2%;(7)“我经常使用微信、QQ等在线交流工具进行英语听说训练”一项的认同率为78.3%;(8)“我认为微信公众号教师推送的学习材料适合我当前的水平和需要”一项的认同率为40.6%。

问卷当中的(1)题和(2)题主要调查的是学生对听说课堂教学的具体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参与积极性高,课堂也始终处在师、生的互动中,这与和谐课堂的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师生关系应该逐渐的转变到情感的交流当中,这样就可以减少课堂当中对学生自我形象构成不利影响的各项因素,减少学生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还能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与整个团体形成良性的互动。

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建立对其个人有积极意义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只有输入对学生有意义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将其转变成真正属于他们的知识。笔者在听说课堂上采用的音频材料多半和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相关,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也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习兴致,学生很快就可以将课堂当中学习到的内容和原有的知识架构有机结合在一起,降低了口语输出的难度,所以很多学生非常愿意接受课堂互动的形式。

问卷当中的第(3)-第(8)题主要调查的是学生对听说自主学习的具体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对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85%以上的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自主学习平台,但是平台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可以从口语练习和自测两个方面去完善。

在使用微信和QQ的过程中主要是开展移动语言学习,很多学生都感到非常的新奇,参与热情比较高,这充分的展现了9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借助微信公众账号向学生推送学习材料,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QQ群主要是学生英语口语交流的一个纽带。二者都高度的体现了广泛学习的理念,但是在移动交互的时候,少数学生还有一些比较害羞的情绪,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人文关怀,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给予足够的鼓励,这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继续的研究和改进。

有很多学生认为微信公众账号上推送的内容符合自身学习的基本需要,但是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并不这样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学习材料难度控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虽然微信公众账号推送的音频材料很多都有字幕,但是很多材料的难度过大,学生只有在反复收看之后才能理解。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对语言输入的难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整。

3 结语

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借助的是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学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顺利的进行口语输出,自主学习主要借助QQ群和微信公众账号来完成自学内容,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之后,还要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记录到电子档案当中,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交际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最终达到使用目的语与他人进行交际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英语视听说 问题 对策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许多院校将英语视听说作为一门单独课程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离出来。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实践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应用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视频资源的不断丰富,非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对真实语言环境下的视听材料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校自2014年9月起构建并实施“大班读写译+小班听说+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但实际的视听说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侧重听力技能训练,没有做到真正有效的“视”、“听”、“说”的结合。

一、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1.听说比重不平衡,教学形式单一。大部分时候,视听说教学仍然还是以听力为主,说的部分比较弱化。由于视听说课时相对较少,一周只有2学时,教师又要完成一定的四级听力技巧讲解内容,所以真正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听说教学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简单的老师放听力、学生做题、再对答案。另外,大部分学生也习惯了高中的被动式学习,虽然有些同学有想说的欲望,但是苦于无法表达,学生说的部分往往也就不了了之。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最后也只能舍弃“说”的部分。

2.视听教材内容较多,难易程度不一。我校主要是使用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两种教程选材真实地道,语料丰富,但教材每一单元的内容偏多,有些材料偏难,有些材料又相对简单。新世纪教程A部分听力练习较多,B部分是一些短小的采访类视频和情景剧,有一定的趣味性,但视频里面的人物相对固定,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劳。新视野教程精选BBC原版音视频材料,但由于有些词汇相对比较专业,再加上缺少一些背景知识,部分内容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还是难度较大。

3.课外作业流于形式,课程评价体系还不完善。相比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的翻译或写作类作业,视听说课程的作业似乎比较简单,也容易布置,但实际效果却不明显。比如让学生做四、六级听力真题或模拟题,但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听力选择题,学生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精听,有的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就随便选个选项。至于要求看某些视频或者朗读背诵等任务就更要看学生的自觉程度。期末考试部分,笔试就是一张试卷,题目来自教材和四级听力,口试就是几个人就某些话题进行讨论,学生有的就直接记住选项答案,老师也不想为难学生,对于只要能开口说的学生就让其顺利通过,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提高。

二、 改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对策

1.丰富教学形式,平衡“视”、“听”、“说”。教师应充分平衡听说各个部分的内容比重,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在第一堂课就应该向学生明确课程要求,比如可以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进行口头展示,内容可以自己选定,也可以教师指定。具体课程设计时,在注重听力理解能力训练和听力技巧培养的同时,也要设计好相应的口语输出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多样化,加强小组讨论、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表达,增强真实语境下的语言交流。

2.合理利用教材,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教材听力内容比较多,难度又不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应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进行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并适当利用现代技术,选用其他的网络视听资源。比如新世纪教程第四册第八单元是关于诚实方面的话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美剧Lie to me 并要求学生课后观赏,然后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剧中某些片断,另外教师也可以播放TED视频How to spot a liar(别对我说谎), 让学生获取更多相关的语言输入,课后再准备相关话题的演讲。对此,教师平时应善于学习并整合相关音视频材料,摆脱教材的束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今年英国脱欧,美国总统大选,巴西奥运会等丰富的时事材料,辅助课本教学,体现视听说课程的实用性。

3.有效结合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课外作业应该有具体的要求,教师应明确作业检查的标准,作业形式可以多样但要有效,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课程考查体系也应多元化,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进行有效结合。学生课外作业不应局限于课本或者四、六级听力选择类的练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听说APP,要求学生课前观看一些视频,课堂上进行讨论,也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朗诵、演讲等进行录音,或者把英语趣配音等语音材料进行分享。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工作,并把这些都纳入到课程考核中。

三、 结束语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听说及语言应用能力起到重要作用,而要想上好视听说课程,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积累,同时也要在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方面多交流、多钻研,只有这样,才能让视听说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5

关键词: 图式理论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应用

随着对英语教学的改革,英语视听说一体化教学是21世纪出现在英语教学领域的新生事物,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者的关注。视听说课程具有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真实语言学习环境,不再是一味地听,其独特的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主动积极地利用图式理论将听到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视觉和听觉上对语言的感受力与理解力。图式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使用较多的认知理论,尤其在视听说教学中产生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教师应用图式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可以充分实现英语视听说的优势,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1.图式理论

1.1图式理论的发展

人们在接受外来事物的新信息、新概念和新资讯时,必须构建与自身拥有的知识框架相吻合的图式,才能对新信息产生更好的理解。图式理论从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提出认知图式的概念,到皮亚杰(Piajet)和格式塔心理学家巴特勒特(F.Bartllet)对图式理论作出重要拓展,再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尔哈特(D.Rumelhart)对该理论进行完善。图式理论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图式是记忆结构,包括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和其他知识,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

图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对接收通过感官的任何信号作出反应,并能产生弥补信号的不足。鲁姆尔哈特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里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1]。他认为,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和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以促进对新事物的理解。

1.2图式的分类

图式是一个知识框架,围绕这个框架,通过已知的知识背景知识可以使一定的情景得到解释,从而使一定图式得到扩展,卡雷尔(Carrell,1988)将图式分为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和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两种,其中形式图式包括语言图式跟语篇图式:内容图式则包括了主题知识、世界知识和文化知识。

语言图式指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包括对词汇、语法和习语的运用能力。这是基本图式存在的基础。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学生在视听理解过程中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会导致理解的错误。

内容图式是有关语言材料内容所涉及的背景知识,通常学习者对对语言材料的熟悉程度会对听力理解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决定听者对语言材料理解的速度和准确率。

形式图式指的是听力语言材料的语篇知识,可以宏观把握听力材料的脉络,提高听力效率。如篇章的组织和细节的排列。这类图式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异性。

语境图式指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对话语意思产生影响的各种语言成分前后的逻辑关系以及各种主客观环境等因素可称为语境图式。何自然指出,语境和社会因素是影响理解的重要因素[2]。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借助语境中的各个因素来理解说话人的能力。这些因素包括语言语境、社交语境、认识环境等[3]。听力理解离不开语境,特别是视听材料中说话人的言语表达模糊,不够具体,这时特别需要依靠语境来理解。

2.信息处理的基本方式

图式理论在阐释储存图式对人们认知理解影响过程中强调两种基本信息处理方式,即自下而上(bottom up)和自上而下(top down)方式。

自下而上认为听力器官接收到语言信息之后,大脑利用已有语言图式对所听信息本身进行解构、结合、重组的加工过程,包括将信息流分解成有意义的词和词组,利用重音、语调和节奏抓住信息重点,最后再用语法结构知识理解话语的功能和意图等。

自上而下认为进入听觉系统的话语信息激活了大脑的既存图式,听者利用它们来假设、策划、揣摩话语的意思,预测话语内容的发展,通过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来验证和修改假设,进而理解话语信息。

3.图式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3.1语言图式与视听说教学

语言图式是指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包括对词汇、语法和习语的运用能力。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编者把背景知识和语言点分类列出。把与该单元听力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划归在Language and Culture tips这一部分激活并建立了学生的语言图式,扫除了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对习语理解的障碍。同时,word tips也扫除了学生对词汇的障碍。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Unit 9 “Do You Surf the Net?”为例,如果没有在Language and Culture tips中对“I’m a little born out――I’m in a stat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exhaustion.”进行讲解,学生在听力过程对它的理解就难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激活并建立已有的语言图式,正如舒尔曼(Shulman,Lee,1999)所言,在学习任何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先前知识,这是搭建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桥梁基础[4]。

3.2内容图式与视听说教学

内容图式是有关语言材料内容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包括文化背景知识。在每一个单元,都有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图片和五个导入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五个导入问题和相关图片来建构学习者的内容图式。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Unit 2 “Do You Work out?”为例,work out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完全不一样。例如:Once the problems are worked out.在这句话里的work out 表示solve。而在“the process for public school parents is still being worked out.”中的work out表示find a way of doing sth.。但是在这个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锻炼的图片和五个导入的话题,都是关于doing physical exercises,因此可以知道这里的work out的意思是to do sports。

除此之外,如果学生对目标语国家文化不了解,不具备对听力材料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属于图式空缺,一旦材料有所涉及的话,就会存在理解误差[5]。

3.3形式图式与视听说教学

听力理解的语言材料类型有短对话、长对话、议论文、短文故事等。作答形式有多项选择、问题、填空等。每种文体都有它的篇章结构,记叙短文一般会有what,who,when,why,how,而议论文倾向于在文章开头点出论点,然后分条阐述。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Unit 2 “Do You Work out?”Task 3 “The 27th Summer Olympic Games.”文章描述了27届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奥运会持续的时间,还有澳大利亚如何从举办奥运会中获利,选择题练习中第一,二,三,四,五都分别针对what,how long,when,why,how等进行提问。

1)When did Australia host its first Olympic Games?

2)How long did Sydney Olympic Games last?

3)What was the mascot of Sydney Olympic Games?

4)What was the new event in Sydney Olympic Games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5)How did Australia benefit from Sydney Olympic Games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以上可以看出,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要先确定文体,然后根据不同的文体来捕捉顺序词后的内容,从而提高听力理解。

4.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图式激活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学生掌握相关的图式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在进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中自行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教师可以采取主题介绍,设计与该主题相关的口头问题,或就该话题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去激活学生已有的内容图式,使学生在已经掌握或需要掌握的知识中建立桥梁,以提高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应尽可能将教学内容与背景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对图式的积累、构建与激活,争取最大程度发挥视听说课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亓鲁霞,王初明.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24-30.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张殿玉.着眼于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力求听说并举[J].外语界,2005,(3):21-27.

篇6

关键词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对比研究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22

Abstract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textbook evaluation theory proposed by Cheng Xiaotang, from th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guiding ideolog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language materials and authentic of five aspects of "new vision" and "new age" compared compar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 views and needs of the users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ry to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design of College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platform.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platform; comparative study; demand analysis

0 引言

2007年,教育部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了修改,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学习者能有英语有效的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目的,同时提高其自主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近几年,各大高校开始了提供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的建设,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依据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实际需要开发编写。它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卡通和光盘等多种途径,为学习者提供情景化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本研究选择目前高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简称《新视野》)和《新时代交互视听说》(简称《新时代》)进行对比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问题

(1)《新视野》和《新时代》的优缺点对比研究;(2)教材使用者(教师和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需求。

1.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3级本科的150名学生和武汉大学的20名大学英语教师,他们都使用过两套教材中的一套。

1.3 研究工具及步骤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首先,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材的组成部分及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地道性五个方面,对《新视野》和《新时代》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用SPSS对教材使用者(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进行定量分析;对访谈结果并进行定性分析。

2 研究结果讨论

2.1 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指教材对语言、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学的认识。通过分析,《新视野》是“主题+功能意念”大纲,整个教材以主题为线索,以组织学习者完成具体任务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表1显示,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有助于四六级考试三个方面,《新时代》的满意度均值都高于《新视野》。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新视野》比《新时代》的均分稍高。这是因为其文化内容较丰富,涵盖习语、风俗、历史、神话等,讲解方式多样,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新时代》则更倾向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化渗透。

2.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材在内容选择与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具体依据和参照,它是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新视野》主要采取的方法是交际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而《新时代》的教学方法是交互式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通过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人机交互来完成真实而有意义的交际任务。

2.3 教材内容的编排

选择教学内容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使用的对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这两套教材。

2.3.1 教材内容编排

在内容上,《新视野》和《新时代》都是分为四个级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生都认为两者难度基本适中。但从访谈的结果看:30%的学生认为《新视野》的第一、二册较容易,第三、四册的难度突然增加(见表2和表3)。

2.3.2 题材选择

教材的题材选择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本研究对比了《新视野》和《新时代》的题材选择,发现两者的题材均贴近大学生生活,其中涉及校园生活、自然环境、婚姻家庭、网络科技等题材,两者都包括对话、独白、电影片段、广告等,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

2.3.3 策略学习

策略包含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新视野》偏重于认知策略,在听力技能方面几乎都是认知策略(如笔记、母语迁移等),口语方面是交际策略(固定表达等);而《新时代》的策略更为全面,包括元认知策略(预测、自我管理、选择性注意等),认知策略(重复等)以及社会情感策略(同学合作等),这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社会情感等多有裨益。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新时代》在策略学习方面比《新视野》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2.4 语言素材的地道性和真实性

为让学生真正能够接触到真实形象的语言情境,感受真实的英语文化,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理想的视听说素材应该实现地道性和真实性。依据访谈结果,有72%的学生认为《新视野》视频节目中的人物和场景不够真实,人物对话不自然,口语练习的语言不够口语化,较生涩;《新时代》这方面做得稍好,但是有的单元主题反复,比如约36%的学生认为“饭馆吃饭”的话题没有必要在一册书中重复提到。

3 结束语

两套教材各具优点,基本能够实现提高学习者听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结合对比研究,提出以下建设性意见,期望对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1)选择贴近大学生生活的题材,并能从趣味性和思想性等方面考虑,比如说名人讲演、访谈、名著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适当增加相应的语言素材和练习题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3)平台中多提供文化背后隐藏的历史等信息,用新鲜、有用的人文理念感染学生;(4)平台应该提供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和情景,让学习者真正感受英语国家真实的生活,学习地道的语言;(5)在平台上增加生生互动的交互活动,让学生能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王大伟.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篇7

英语专业教材编写多模态输入多模态输出一、研究背景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的途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模态化。

大学英语早在2008年就开始大学英语四级网考试点,网考的最大变革是增加了对视频理解的考查,这是符合时展趋势的举措。目前,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多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课也增加了视听说方面的教学内容。

英语专业方面,早在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视听说课程就已经成为全国精品课。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仍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即影视、听力和口语分别作为三门必修课,这造成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脱节,也导致影视课和听力课上学生只是单调的被动的输入,口语课缺少多媒体条件只能局限于课本。造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针对英语专业的视听说教材屈指可数,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是空白。可以说,不久的将来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必须包括视听说方面的突破。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英语专业自2009年开始筹划视听说课程的建设,根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实际研发适合学生特点的视听说教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12年编成《英语专业视听说教程》上下两册,并在2012~2013学年试用一年,教学效果很好。

二、教材理念

1.社会认知主义认为,语言是在服务于参与性思维和行为中历史地发展起来的形式和意义统一的社会共享的符号系统。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教材的功能在于创造能够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一方面激活学生旧有的语言结构和知识经验,一方面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并使其融入和更新旧有的知识框架。教材的内容不应以灌输式的知识为主,而应更多地突显学生如何参与学习过程,如何从较低的认知层面到达较高的认知层面。

2.输入输出理论与多模态理论。Krashen的输入假说强调输入的重要性,认为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Swain的输出假说则指出了输出的三种功能: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注意到他想说的与他能说的之间的差距,即能激发提高有意识的学习;输出是检验理解力与语言符合规范假说的一种方式;输出为元语言学机能服务,能使学习者监控并使语言知识内化。两个理论似乎是完全对立的,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与输出是密不可分的,输入为输出提供原材料,输出是输入的最终产品,输出又反过来作用于输入提高输入的质与量。语言学习中的“视”和“听”是输入,“说”是输出,视听说课程使输入和输出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更有效率。视听说教材的设计要自然地融合“视”“听”“说”三个元素,使多模态的输入转化为输出。

三、教材编写原则

1.视听说有机结合。“说”为“视”“听”做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听”为“说”提供话题和语料,让学生言之有物。每单元的第一部分都是口语活动,以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已有语言基础和知识框架。每个人的语言程度和知识背景不同,这使课堂成为学生间和师生间互相学习和分享知识的平台,口语活动不是机械的为了说而说,而是真实的有意义的表达和交流。各单元其他部分的口语活动放在视听任务之后或穿插在视听任务中,这些部分的口语输出建立在对听力或视频材料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同造成学生间信息真伪和信息量大小的区别,这样不同语言程度的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都有贡献,使每个学生保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语言材料和课堂活动的真实性。目前国内的视听说教材,包括大学英语使用的视听说教材的视频材料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取自原版电影电视剧,通常时长较长,观看耗时较久,若截取影片片段又缺乏衔接性。一类是编好对话和场景请演员来演,整套教材都是有限的几个演员表演,形式比较单调。一类是引进国外教材,虽经过本土化改编,仍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有距离。这三类材料大部分是非真实的语言材料,不能很好的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英语专业视听说教程》中的视频材料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视频,包括采访视频、新闻视频、广告视频、普通人录制的视频、专业研究机构录制的视频等。视频来源多元化,包括了世界各地多种方言,语言类型多样,发音方式多样,有利于学生接触多种多样的发音。

通过课堂内容的设计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比如刚开始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对自己的学校、专业、课程、同学等都有好奇心,《CollegeLife》放在第一单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第五单元是《Special Days》,因为11月和12月中外的重大节日较为集中,趁着节日气氛浓厚的时候进入这个话题,对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都有促进作用。假期要出去旅游,旅游要选择交通工具。第六单元《Transportation》和第七单元《Traveland Tourism》很自然地进入学生的视野。最后第八单元《Family Life》,因为寒假在即,家庭生活在放假之前讲也很应景,而且和第一单元《College Life》相呼应。

3.课堂教学操作性。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使不同程度的学习者都成为自觉有效的学习者,这需要教师注意调动不同程度学生的积极性。单元之间主题相关,单元内各部分之间具有逻辑性,内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单元内主题相关而角度不同的听力或视频任务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内容难度的设计要能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既要照顾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跟上课堂,又要让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有所提升。

4.培养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英语学习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并重,在夯实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知识面的拓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其他现代传媒方式,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英语学习的热情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从大学延伸至一生。

四、教材特色

本教程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1.应用创新型。任务的设计和语料的选择紧密结合大学生现实生活,话题新颖,教学可操作性强,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与人沟通,用英语做事。比如关于《Housesand Homes》的单元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填写租房协议的任务,很多英语专业学生以后要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到外国后的第一件大事是租房,因此此任务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关于《College Life》的单元有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去学校图书馆,找到图书馆的基本信息,了解其各部分的功能,并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三本最感兴趣的书。这部分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图书馆,以便在日常的学习中会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因为大一新生刚入学时还不能完全从高中的学习方式走出来,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目标不止步于技能培养的层面,更注重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培养,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2.多模态输入。《英语专业视听说教程》除了在传统听力课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的内容,还编排了很多图片。图片生动信息量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调动教师(特别是外教)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拓展很多话题内容。比如第一单元的主题是College Life,第一部分热身活动包含三张本学校的照片,让学生谈谈这些照片什么时候在哪里拍的。关于Weather的单元设计了一个Reading Weather Information的任务,六张图片是六个国家和地区天气的手机截图,学生要从每张图片中读出尽可能多的信息。

3.多模态输出。视听说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努力和进步,因此每单元的口语活动都很丰富,而且每单元末都设计了一个大型的个人口语展示任务,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口头报告、讲故事、诗朗诵等形式多样。比如第一单元的任务是以视频的形式做自我介绍。要求学生课下录视频作业有以下好处: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需要耗时很久;可以积累学生的作业样本,可以有选择地在课堂上展示和讲评,也可以课下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学生可以反复录制和改进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练习。

五、结语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其独特特点,英语基础偏差,英语听说能力参差不齐。我们有必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研发适用的视听说教材。基于社会认知主义、输入输出理论与多模态理论的英语专业视听说教材应该符合四条原则:视听说有机结合、语言材料和课堂活动的真实性、课堂教学操作性、培养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永兵.张会平社会认知主义视域下的外语教学与传统外语教学的关系思考与定位[J].中国外语,2011,(7).

篇8

[关键词] 英文影片;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课;应用;设想

ビ镅匝习是一个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自然的习得过程。按照Krashen (1985)的输入假设,教师应该让学习者接触大量具有实际意义,又生动有趣,并要有所关联的信息。学习者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动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境理论则强调语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语言交际学则强调重视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英文影片集图像、声音、文化背景于一身,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语感,寓教于乐,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英文影片在英语视听教学的优势已经得到广泛认同。通过在我院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英文影片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社会各方对学生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不仅对英文影片感兴趣,而且要通过英文影片不断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

ヒ弧⒂⑽挠捌在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实例

(一)整片播放型

ニ谓整片播放就是把影片从头到尾播放一遍。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把握整个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关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英语视听说课程中被广泛应用。但整片播放也有其缺点,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占用时间过多,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从头至尾地集中,甚至有些学生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这对于课时有限的高职视听说课来说,这种方式不大可取。但整片播放并不是就此没有用处,笔者所在的院校,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安排指定地点,让学生课下自行观看,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片段补充型

ビ筛吹笱С霭嫔绯霭娴摹21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册、第三册在每单元的最后部分加入了影视片段赏析部分,在视听说教材中做了一些尝试。此系列教程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选取相关的影视片断或切合或升华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这样做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单元知识的印象,能更好地理解相关听力文章的内容,同时拓展知识,开阔思维,有利于理解英语国家文化。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听力教材大多根据单元主题编排听力训练内容,想真正找到完全符合单元主题的影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由于电影的表现手法不同,每个人对电影在理解上的差异,以及学生对影片的语音效果的接受程度的深浅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也给教材编排带来了困难。很多时候影片的选取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不能光看主题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要考虑影片的故事情节,以及影片的英语发音、语速是否真正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听说水平。另外,很多视听说教材并不是把这部分当做重头戏,在影片提要方面需要教师和学生做相关的工作,这点很难做到让学生快速而又准确地拿捏影片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某些影片播放后未达到预期效果。

(三)情景话剧型

デ榫盎熬缧陀捌在很多视听说课程中都有体现,一般放在单元开头的Warm-up部分。这类话剧比较贴近生活场景,口语应用较强,编排的内容很好地切合单元主题。而且在情景剧过后,通常会设置一些问题,或者一些相关练习,这些练习或是细节题,或是情节题。学生通常在这部分练习中理解较快,掌握比较准确。有的教程还设置了跟读及录音对比练习。这种情景剧的影片通常语速较慢,吐字清晰,时间较短,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明了,很容易被学生接受。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每个教程有自己的技术手段,再加上学生自身没有比较先进的设备进行跟读及录音对比练习,此部分内容不大容易实现。

ザ、英文影片在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应用方案的设想

(一)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现状及水平

ジ咧霸盒S捎谄湓谛Q习时间相对本科高校时间短,其课程设置及讲授的内容也是随着社会职业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及改进的。面对各用人单位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一直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课程目标更多的是让他们尽快提高词汇量及词汇应用的能力,以及听力理解的能力,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习的信心,减少学生由于刚入学而适应不了学习环境的心理焦虑情绪。英语视听说课程虽然在各院校都有设置,但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听力练习上。从更好地提高听说理解能力的角度来说,光听不说是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的;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心理,面对一个又一个任务型听力理解的题目,往往很难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使学生失去兴趣。

(二)英文影片融入教学的必须性

ゴ笱в⒂锟际缘母母锛哟罅颂力的考察力度,考试方法的改革是采用信息技术,推进计算机考试。其中网络考试的听力综合题包括以视频内容为基础的听写填空题;以前面新闻和访谈材料为基础的跟读题;以前面的音频或视频材料为基础的写作题。这一信号告诉我们,英文影片融入教学已经不能仅仅是以前的提高学习兴趣的辅助手段,而是要真正地作为一项必须内容或者工程贯彻到教学中。本人不是一味强调大学英语考试的标准有多么不可动摇,或者绝对权威,但从提高听说能力,加强交际能力以及对学生日后的继续学习的角度来说,英文影片应用于英语视听说课程势在必行。

(三)应用方案的设想

プ:由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通常是一年级为英语基础课,二、三年级为专业理论或实践课,因此笔者只是对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视听说课程提出一些应用方案,很多院校在二、三年级会选用与专业相关的听力教程,在此不做说明。

1.影片选取

ド厦嫣岬揭恍┦犹说教程能够做到选取的影片切合单元主题,但不是所有的影片都是令人满意的。况且很多针对影片提出的问题大多比较深入,对于并不了解全片脉络的学生来说,回答此类问题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视听说教程中涉及的不同主题,不同的听力理解材料,自行选取影片。选取的原则是: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贴近热点,循序渐进。我们既可以选经典电影,如《音乐之声》《狮子王》等语音清晰的片断,还可以选择CNN等电视台的新闻播报片断,还可以根据当时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选取重要人物的重要讲话,比如奥巴马总统在复旦大学的演讲。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对视听材料的适应性,从而减轻学生由于接触陌生题材的心理焦虑。

2.练习设计

チ废暗某跫督锥,应该更多注重学生的模仿程度,理解影片的意义。这一阶段并不要求学生能完全听懂,只要能理解经典影片经典片断的经典语句,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就可以了。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培养语感。

チ废暗牡诙阶段,应该让学生接触不同题材的影片。这一阶段要求影片时间不宜过长,语速不宜过快,难度不宜过大。比如人物讲话、天气预报、风景纪录片、社会新闻等。这一阶段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比如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查阅相关社会新闻,了解一些相关词汇等。在理解的同时,鼓励学生能够简述影片的大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值得关注的片断可进行重复认真学习、观看、模仿、记忆。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比如填空练习,通过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把整个影片内容进行串联,从而能够复述整个影片内容。也可以设计一些信息或句子,指向一些影片中的关键词,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チ废暗牡谌阶段,也是要求相对较高的阶段,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适时开展。这部分不必占用太多时间,可根据需要或是做课下讨论,或是作为拓展知识进行小组活动,课上验收学习成果的方式。这一阶段的练习更多的是指向学生对所接触的材料有更进一步甚至更深层的理解。练习的题目或问题可适当加深,让学生有深入思考的余地。

3.值得注意的问题

ナ紫,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向,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不对学生进行过多限制。

テ浯,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考虑整个班级学生的参与面。尽量让所有人参与其中,采取轮流发言,轮流提问,小组集中讨论,鼓励其他组员补充意见,个别演讲,随机提问等方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ピ俅,影片从选取到应用,一方面根据教材本身所自带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多搜集适合教学的好影片,这对教师是一个持续的要求和考验。

プ詈,注意控制影片教学占用课堂的时间。尽量做到影片短而精,学生理解快又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ト、结 语

ッ媪傩碌那榭龊托碌囊求,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还需不断摸索和改进。英文影片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听说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形象、快速、有效的手段。对于以上提出的教学设想也是我院在经过整片播放的影视教学视听说、网络英语视听说、英语视听说等课程的实践后提出的新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不同于专门的影视教学课程,也不同于单纯的影视片断教学课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教材为蓝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兼顾音频材料和视频材料,以提高教学为目的的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教学设计。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大家能够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提出更多更好的教学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臻.英语听力教学中影视应用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 翟信君.浅谈英语原声电影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电影文学,2009(24).

[3] 张美英.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4] 张津海.根据影视课特点改进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2(02).

篇9

关键词: 教师角色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读写译”教程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处于进一步深入阶段。在外语教学领域,近年来并存着两种趋势:一方面,学习者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地位则在不断下降(Basanta,1996:263)。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定位和功能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的执行者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媒介,教师的角色定位将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对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作用和定位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2004年教育部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规定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种教学目标的变化带来了大学英语教学对视听说的足够重视,也使许多学校视听说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和读写译分离开来。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双重变革下,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的教师角色定位便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理论与读写译教师角色定位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是西方教育界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式引入外语教学界的。(Henry,H.1981)在《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一书中,Henry指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Little(1991)认为,学习者的自主性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判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虽然目前为止这些学者对其范围和意义的界定说法不一,但笔者认为,这些定义的基本点相同,那就是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能力,并且与其它能力一样,是随着语言的学习进程而获取的。

自主学习的理论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该理论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协调者。(王林海,2007)但是,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师不同的是,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课堂上大学英语读写译教师很难扮演或者成功扮演以上这些角色。

二、影响读写译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因素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制约。

多年来,四、六级考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甚至被称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虽然教育部分别从2007年1月和2007年6月开始已经全面实施了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实施更加注重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是大学四、六级改革对教学方法的影响不是很大。教学的重点依旧放在一些孤立的语言知识点和题型各个部分的应试教学上,并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贾艳萍,2006)而读写译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得不沿袭传统的“grammar-translation”教学方法,继续扮演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

2.学习者的需求。

学习者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教师角色的定位。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仍然有不少学生期待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这一方面还是归结于学生对四、六级的高度重视。一次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调查报告显示,占调查总人数的43.99%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以及认为教师应该“针对四、六级考试进行辅导,帮助学生通过相应级别的考试”(杨惠媛,2007)。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长期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仍习惯于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很多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有涉及到语言知识点,那么自己就会觉得无所适从,似乎什么也没有学到。还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既然已经开设了“视听说”课程,“读写译”课堂教学就应该始终围绕语言知识点展开,而其它任何形式的课堂活动都是多余的。

3.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在“自主学习”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随着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大部分高校采取计算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直接带来了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时间的缩短。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课平均为3课时/周,其中读写译为2课时/周,视听说为1课时/周。而该校所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译”教材每册书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有A、B、C三篇课文。以一学期18个教学周计算,平均每个单元(三篇课文)用时不到4个课时。教师既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又要保证教学输入量,因此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是相当困难的。

4.教师自身的原因。

在组织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时,为了保证课堂教学“井然有序”,教师习惯于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课堂上对知识孜孜不倦地讲解和对学生所犯错误一一纠正,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多媒体的使用变成了教师演示知识的“高级黑板”,课堂教学模式“换汤不换药”。

以上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教师课堂角色的定位,使教师不得不采取“注入式”外语教学模式,教师充当知识的传递者(transmitter),学生的学习过程仍然是被动地接受、机械记忆语言事实的过程。当然,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普遍应用,更多的教师通过制作精美的幻灯片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学手段的变化只能使课堂中所展示的语言知识点更多,从而使学生盲目地记课堂笔记,没有时间理解和吸收。

三、启示和建议

自主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扮演多种角色,有时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有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有时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但是读写译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堂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知识点的讲授。面对自主学习这一概念的普及,读写译教师很难给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因此,结合自己及同事们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读写译教师也可以发挥以下几点角色的作用。

1.教师指导者的作用。

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可以尝试在每一讲前为学生提供该讲的教学大纲。如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各个知识点的讲授安排及对学生的要求,这样使学生事先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任务,该课堂所做的准备会更加充分。教师还可以在课前预先指派任务,让学生在课前依照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自己去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传阅,相互利用。幻灯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可实现师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当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之后,应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批评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教师课堂活动设计者的作用。

由于读写译教程注重对学生读、写、译方面基本功的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应以知识点为导向展开。如果课堂教学活动仍像视听说一样以话题等为主的话,就会使学习者感到茫然。因此,读写译课堂教学活动应围绕知识点展开。在呈现新语言知识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使所要教的内容(话题、语法或词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特别是要通过创设一些“真实性”的活动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和价值。

3.教师指导者的作用。

读写译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有系统地介绍学习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学习策略。由于受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策略培训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策略了解甚少,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只是遵循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徐锦芬,2004)教师可以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将各种策略恰到好处地融入教材中;也可以从学习策略入手,围绕具体策略涉及课堂活动;还可以把学习策略适当地穿插在课文讲解中,以帮助学生运用策略。这些策略包括阅读策略,写作策略,词汇知识的积累、掌握和词汇能力提高的策略等。

四、结语

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和视听说教程的分离给大学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大学英语读写译教师仍然沿袭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但是很明显,这种角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模式。但是,教学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重点的转变。只有通过扮演多重角色,围绕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这一焦点进行学习任务的布置和课堂活动的组织,并给予学生学习策略上的指导,才能使读写译课程跟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当然,本研究还有一定的主观性。还可以用其他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说可以在对师生对读写译教师期待值的问卷调查的统计客观地分析数据等。

参考文献:

[1]Basanta ment:in the Name of the Teacher.ELT Journal,1996:50.

[2]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Ixfird:Pergamon Press,1981.

[3]Little,D.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Dublin Authentic,1991.

[4]贾艳萍.四级考试改革对医科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6):342-345.

[5]王林海.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和现行角色分析.外语电化教学,2007,(4):39-43.

篇10

关键词:英语;试听说课程;设置选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21-03

现代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视听说课对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关系重大。学习外语,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如果能直接接受语言刺激,不断接受语言信息,对大脑接受信息做出反应,如此循环反复,不断积累,就能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视听说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视听说课就是使学生能看到情景逼真、形象生动、语言运用自然的视频材料,其同步的听力、口语材料的语音、语调、语速与生活密切吻合。此外,视听说课上还通过选用大量的原版录音,使学生既能听到地道的语音,又能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此课程以多媒体语音教室为媒介,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通过影像、声音、文字等手段声影并茂地为学生营造出丰富多彩、真实有趣的英语语言氛围,促进学生思维,使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更形象生动,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刺激了学生的语言感官。同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英语交际实践,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促进潜能开发,是一种互动性的英语教学,与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和听力教学完全脱节的教学方法有着本质区别。本文就从视听说课的特点、现状、结构与选材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英语视听说课的特点

根据心理学关于生理机制的研究,人的听觉、视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人通过视觉获得知识的比率为83%,听觉为11%。视觉获得知识的比率最大,听力次之。视听说课就是利用丰富的视觉、听觉教材,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的机能,促进对语言的接受与理解。英语视听说课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必修公共英语课程,是集视频、听力、口语教学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都有一个过程:听到或看到理解记忆掌握反馈,听和理解是无声的心理活动,反馈可以是有声的(如说、模仿和问答),也可以是无声的(如写)。学生听的活动不是教师的讲解和说明,而是大量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语言材料。听和说、听和写、听和做的练习都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能代替学生做练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反馈”一节是最难的。听不懂则不能理解,亦即不会说,不会写。只有听懂、理解了才能做到“反馈”自如。法国视听说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仅靠听可以记住全部信息的15%,仅靠看可以记住全部信息的25%,而视听结合可以使学生记住全部信息的64%。心理研究表明,在我们人脑的记忆活动中,形象信息的记忆要比语言文字信息的记忆牢固得多。因此,将动态的影像、声音与文字相结合,使学生在接受声音信息的同时也接收到图像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他们对语言表层和内涵有深刻细致的体会,达到理解和增强记忆力的目的。由此,视听说在外语教学中缺一不可。

二、英语视听说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英语视听说课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效率低下的现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单调乏味。在听说课课堂上,教师仍然延用传统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即教师放音―学生答题―教师公布答案。教师一味地将大量的听力材料“灌”给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不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课时的限制,造成了视听教学与口语教学时间分配的不合理。

2.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略。由于教学班级多数都是由合班组成,上课人数普遍偏多,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本不可能与每位学生进行交流,也无法确切掌握每位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基础、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因此无法得到对个体学生的学习反馈,做不到因材施教和分类指导,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3.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待英语听力、口语学习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功利性很强,他们认为自己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获得学分和通过四、六级考试,因此在课堂上只对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和题型感兴趣,花费大量时间在习题训练上面,而对听力和口语几乎是零投入。另外,由于地区差异,部分学生高中期间很少接受英语听力、口语训练,进入大学接触听力、口语以后,无法实现听力训练的衔接与循序渐进。如果总是听不懂,说不出,就难免产生焦虑倦怠情绪和畏难心理,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低。

三、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结构

1.分阶段进行。初级阶段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注重语言的发音和听力基础训练,根据教学需要,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准确的发音、听力的基本技巧等基本功,因此主要是以模仿发音、听力训练为主。这里运用影视教材,把理论知识通过活的画面,直接展现出来。学生可以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口型,同时听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发音,再利用语言练习系统反复听,反复练,不断改正。第二阶段这时学生有一定基础,主要以听说、总结、角色转换、小组合作等形式为主,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可附加一些有关语言国家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视听力材料,根据看到或听到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复述。这样才能把师生互动、学生合作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教学卓有成效。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所以主要以分析和欣赏为主,可以选择一些世界名著作为教材,要求学生对剧中人物或情节进行分析。因为,每部剧中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的性格特征都能吸引学生,而学生通过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人物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听力途径提取和重建信息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比较自然的口语交际机会。

2.层次性。视听说课不一定是同一层次的,同一个教材,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进度或层次进行安排。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看无声影片即把声音关闭,只放图像,要求学生通过图像去推测内容以培养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也可以在放像中间停下,进行free talk(自由谈话),使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课后还可以选择main topic discuss(主题讨论)或是评论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水平。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调整教材和教法。这样的课程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通过全方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四、英语视听说课的选材

选好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一环,这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听说要求统筹安排。目前视听说课教材很多,具体选择哪一种呢?可以根据英语语言教学的规律进行选材;也可以根据语言特点、语音特点、听力特点、语境、场景等进行选材,同时也要考虑体裁、内容、篇幅及趣味性等方面,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与视听说教材相结合,全方位调动学生积极性。

1.语言特点。无论学习哪一种语言,其教材都应语言纯正,适合语法及习惯用法。近些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影片进入我国,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先后播放的许多教学影片,大都由BBC或其他电视公司专门为英语教学而摄制的,其中的语言都很口语化、生活化,对学生来说是较理想的教材。

2.语音特点。对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培养良好的发音能力为教学目标之一。所选的影片其发音质量,应该是标准、清晰的,有利于学生模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英语国家的人们口音特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选择一些带有口音特征的影片或教学片,如英式发音(British accent)、美式发音(American accent)等,使学生有机会熟悉了解不同英语国家人们的发音习惯。

3.听力特点。听力、对话是运用语言的基本功,提高听力才能促进理解。但方法要得当,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等教材都是较实用的,这两套教材改变了传统的以听力为主的单一的听力教学模式,将听力教材与视听说教材相结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4.语境、场景、人物及情节。影视片大都用场景展示主题,内容大都是生动真实的。视听说课的特点是它能通过真实生动的情景进行语境化教学。因此,一个理想的影片应该能通过呈现各种具体的场景,传递知识。如:《走遍美国》“A right magic”一课中,通过Bobbie请求祖父去参加活动,祖父则建议他去钓鱼;祖父又想办法说服Bobbie的父亲一起去钓鱼这一场景,反复展示了“Why not...”,“We should...”几个句型。学生通过观看这个场景,可以掌握具体的词汇和句型,并运用到真实的场景中去。

任何一部影片,即使是最简单的教学片,也会包含人物和情节。用于视听说课的影片应是线索清楚明了,情节发展紧凑,应避免那些故事情节复杂、发展缓慢的影片,以免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情节上。人物性格应该鲜明,形象生动,对话简明,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视听说教学的选材应广泛灵活。选材不但要考虑语言特点,同时也不可忽视材料和题材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知识性与科学性,还要注意适当地练习,使用多种体裁的教材能使学生接受在不同情景下语言表达的方式。大学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语学习目标:初级阶段侧重英语基础(如日常会话和歌曲类内容),而高年级阶段则侧重对英语的赏析,不同阶段的视听说教学内容要有衔接性、针对性和提高性。同时,也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知识水平选择出符合教学内容的视听说课件,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电影原声材料、名著以及英文歌曲等。学生自身产生了兴趣,也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水平。视听说教材内容要广泛,既要有国内的,也要有国外的,应涉及新闻、经济消息、历史文化背景等方方面面,内容应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另一方面,听力内容要新颖,要符合时代的特点和步伐,这样才能调动不同学生的视听说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英语视听和说的能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视听的目的是达到说,因此,丰富多样的练习不可少。可以安排口头练习,也可安排笔头练习(如选择、填空、问答),这样才能达到听说能力相互巩固的目的。

总之,视听说课结构合理,选材适当则能很有效地推动外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虹.再接再厉,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J].外语界,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