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建设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建设制度

篇1

实行课程管理的三级体制,给学校以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和开发权,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实施新课改以来,广大中小学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在与中小学校的接触和交流中,在深入考察和了解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过程中,发现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学校的课程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甚至有的学校把本属于国家课程部分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作为校定课程(狭义的校本课程)来对待。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除了对校本课程理念的认识外,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缺乏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呼唤着学校课程制度的建设。

课程制度理论研究的贫乏是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缺乏的重要原因

我国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缺乏与理论研究的贫乏密切相关。课程制度是课程管理与课程政策的研究范畴。但当我们翻开课程理论研究的有关文献时却发现,课程制度方面的理论研究几乎还是空白。课程制度在课程论中 “有名无实”,所有的课程论论著都没有将课程制度作为专门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是我国,即便是那些在课程研究方面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在有关的教育词典里没有查到相应的词条,即使在我国刚刚翻译出版的由世界著名教育专家胡森等主编的《教育大百科全书》中也无“课程制度”的解释。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管理和课程政策研究都是十分缺乏的,即使有一些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课程的宏观行政管理和学校微观的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层面的课程制度研究几乎没有。加之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虽然近些年来开展了课程理论的研究,但课程制度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涉及,更不用说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层面的研究了。我们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和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专门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文献少得可怜。理论研究的滞后必然会给实践带来茫然。从我国学校课程制度实践来看,学校现有制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教学制度建设来进行的,停留于课程实施层面,属于教学制度范畴。大多数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甚至没有意识到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课程制度是规范、引导和促进学校课程开发活动的一整套规则体系

学校课程制度是在学校时空范围内形成和制定的强制要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从管理和政策层面而言,学校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加体验、获得发展的依据和载体,是对国家育人蓝图的具体实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严格的控制性。虽然《纲要》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开发权,但学校课程开发不是随意的活动或行为,它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学校课程开发活动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各个方面和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规则来遵循。就参与的人员来讲,有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学科专家、课程与教学理论专家、上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每一个成员在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选择这些成员,采取怎样的步骤,等等,都需要一整套的制度来规范。学校课程制度正是学校课程开发活动需要遵守的一种规则体系,大体可以包括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学校课程设置制度、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度等。

学校课程制度具有公共性、明确性和系统性。学校课程制度作为规范学校课程开发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行为的规则,它适用于所有的课程开发主体,具有 “公共品”性质,广泛地影响和作用于课程开发活动的各种关系和主体。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种要素、多种组织和行为主体的复杂系统,在具体的开发活动中,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就是要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通过对各个环节和方面权利、职责、义务的规定以及各种适当行为的明确界定,减少课程开发活动个体行为的随意性,加强和促进课程开发活动中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之间的协调和一致,从而保证课程开发活动的系统运行。学校课程制作度建设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彼此相互联系、制约和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校课程制度系统。

“合法性”是当前我国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首要价值选择

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实质上是要在学校层面实现社会、知识、学生等方面的综合平衡,从最大利益方面保证学生的整体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脉搏。因此,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在进行课程规划、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时,要时刻把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结合起来,保证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合目的性是指学校课程制度建设要努力实现学校课程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学校课程开发活动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这个最终目的来有效进行。合规律性是指学校课程制度建设要符合并体现学校课程开发活动的规律以及学校课程制度发展的自身规律,使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成为一种理性活动,防止课程开发的随意性、盲目性。

篇2

关键词:科技管理 工作流程 规范化

“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不相互隔离也无法彼此取代。一方面,工作流程是管理制度的灵魂。如果管理制度不能反映流程,就像失去了灵魂,它的执行一定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管理制度是工作流程得以执行的保证,通过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加强对工作流程执行的约束[1]。虽然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其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同等重要,是单位管理的核心。本文总结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多年的工作经验,梳理出较为规范的一套工作流程,供同仁参考。

1.科技管理部门职责分工

一般科技管理涉及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科技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和质量监控、实验室和野外基地的管理、国际合作与外事活动、重要学术活动、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与运行、资质管理、成果资料的统计、各类科技奖项的申报等等。科技管理部门岗位职责如图1所示。

此分工明确了科技部门的职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协同合作、互相补台,为做好科技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2.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流程

科技管理的重点是科技项目管理。科技项目从立项――实施――结题评审――汇交资料――成果转化(或再立项深入研究)的过程,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在每个环节需要做工作流程。让科研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明确每个环节的管理流程。

2.1 科技项目立项阶段管理

在科技项目立项阶段,必须做好科技项目的筛选和顶层设计,坚持科技项目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单位学科发展战略;确保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发挥科研人员的作用,积极参与立项活动,并做好科技项目储备。科技项目立项申请工作流程见图2所示。

图2 科技项目立项申请工作流程

随着社会、市场的需求,科研院所研究的内容和类型越来越复杂。主要分为科技研究,应用研究两个部分;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技术攻关、技术现场试验、高技术科业化以及科技平台建设等,有区分、有交叉。

项目申请材料完成后,按照工作流程,单位组织申报材料的初审活动,技术专家必须认真、公正,确保申报材料符合本单位的研究方向和定位、符合项目上级主管部门的成果要求和科研技术的先进性。审查的重点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创新性,对学科的发展、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探讨,研究的方向、内容、技术路线和经费预算、预期成果等。进行全面审查后并提出修改建议。

科技管理人员对编写的申请材料按照申请指南等进行形式审查。做到详细了解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的立项政策导向及相关信息,仔细阅读、理解申报通知,如《项目申报指南》和《项目申请书填写说明》等技术文件,同时查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结合科研院所自身需求,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科技项目立项的成功率。

2.2坚持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

当申报的科技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后,各项目组按照任务书、设计的要求,开展项目实施活动。为确保项目研究工作的质量,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必须实行三级质量检查,即:自查、互查、单位组织抽查。建立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定期报告、质量检查、年度的技术总结评估制度,年度部门成果交流、原始资料检查制度。科技管理部位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矛盾,为项目正常运作创造良好环境,为按时完成项目结题起到保证作用。科技项目野外、原始资料质量抽查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2.3 加强科技项目结题阶段的管理

根据项目进展实施时间的安排,科研项目进入结题阶段。项目结题质量,能反映科研项目水平、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本单位科研水平。能为以后项目的延续研究和申报奠定基础。因此,研究管理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的成果审查工作。

根据工作流程,科研管理部门要组织项目成果初审,邀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专家对照项目任务书或设计书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原始资料进行认真检查。包括:技术路线、任务目标、实验数据等,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需要更为深层次研究的项目,提出继续申报下次课题建议。推动科研项目的延伸和管理水平。科技项目结题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科研管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和项目评审的基本过程,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评审工作。

图4 科技项目结题工作流程

3.其它工作管理流程

3.1科研协作合同管理流程

在科技项目整个过程中,外协是一个重要过程。外协包括:科研、实验测试、工程、施工、购买软件、设备加工等。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合同管理流程分为合同书的签订和外拨经费用的过程。科技管理部门不仅要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了解科技研究的工作过程,有为单位、科研人员负责的工作态度,按要求组织好合同的签订活动。合同管理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科研协作项目合同管理流程

3.2科技奖项申报工作流程

科技奖项的申报是科技项目成果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另一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和集成重要科技成果,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前景。每年国家、省、部、局、院和专业协会开展各类的科技奖申报工作,科研院所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申报质量。研奖项申报的科技奖项申报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3.4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流程

为达到科技项目承担单位资质的要求,应开展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认证审核,以促进单位质量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整体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流程见图7。

图7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流程

4.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思路

科研院所做好科技管理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管理理念、管理结构、工作流程、管理的手段和人。管理理念是单位追求的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决定了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效果,采取相适应的管理结构和架构;工作流程和制度好比法律,可以起到强制性的作用;科研管理部门制订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指导员工的行为,制订工作流程是明确自己行为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我们科研院所与时俱进,不断改进管理思路。

作为科研管理人员,是科技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专业知识、国家法律法规等等。为了与时俱进、管理创新,管理规范化,搞好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工作。第一,要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学习新科技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增加遵守法律法规意识。第二,在科研工作过程中,做合作单位、研究处室、项目组、各部门之间的“调合剂”、“剂”。第三,必须要加强服务意识、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针对单位的实际问题,实现科技管理的制度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对科研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焱. 流程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J). 进出口经理人, 2011, (6):26

[2] 王卫国,姚士洪.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10, 4:37-40

[3] 陈丽贞.高校科研机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 科技管理研究, 2004, 24(1): 83-84

[4] 杨文艳,李博欣,孙洪范. 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年,6(19),339-342

[5] 张喜爱, 张书晔, 曾庆平等. 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7): 252-254

[6] 廖政权. 科技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 科研管理研究, 2005, 25(5): 115-118

[7] 曾东红, 马跃. 试析科研管理的本质属性[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5, 26(2): 22-26

[8] 董成立, 姜梅芳. 构建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创新体系的几点思考[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1, 32(2): 124-126

篇3

论文摘要: 从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特点及培养目标出发,分析建筑设计课程设计的原因,对课程设计的每个阶段进行解读,探讨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得出艺术院校设计教育应以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教学研究、市场开发为中心,促进设计教育的实际可操作性。

0引言

建筑设计是目前我国艺术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与建筑院校所不同的是,艺术院校中的学生感性意识强、动手能力强而理性思维相对欠缺。针对这一特性,艺术院校的建筑设计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有关建筑的基本概念,逐步建立对建筑空间与建筑构造的理性认识,系统缜密的思维方式、扎实的空间设计基本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设计水平。

1课程设置的原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设计课程应当说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对其他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筑设计课程开设的成功与否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室外景观设计等其他课程都具有重要影响。

建筑设计追求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其建筑空间除满足正常的功能需求外,还应当追求科学和理性的建筑结构,节能环保和物美价廉的建筑材料,此外,建筑设计还应当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审美特征与地域风格;体现建筑本身室内室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建筑设计课程是将各门相关联课程进行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其他相关课程有着全局性和指导性的意义。

艺术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建筑设计课程,首先应当是围绕对建筑设计的理性分析和解读,摒弃传统艺术院校中感性过多,任由学生自由发挥的教学特点,必须将建筑设计的严谨和细致特点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首先,强化对建筑基础知识的解读,每一项与建筑及其相关常用元素尺寸都应反复解读、熟记于心,对近代经典建筑案例要反复解读、熟记于心。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的通过课堂讲解及课题练习,在具体的课程讲解中应当从建筑设计的最基本知识学起,从研究建筑的选址到建筑设计本身,从建筑造型到建筑材料、从室内到室外等必须严格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在对建筑形态的讲解中应当从研究平面形的组合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空间形的研究。由浅入深,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体会空间组织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此外,艺术院校的建筑设计课程更应当发挥学生的特长,在作业练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手头功夫的培养,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塑造空间形体的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建筑制图手段将构思准确反映到图纸上。手头功夫的训练和培养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强项,必须借助建筑设计课程强化学生的手头变现能力。

2课程设计的阶段解读

根据艺术院校的学生特点和普通建筑院校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特征,在艺术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当中,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两大块。综合普通建筑院校中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艺术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主要应当分为对建筑图纸的精读、对建筑模型的构建、对建筑周边环境的统筹协调以及通过对居住类建筑空间设计等实际设计项目和案例的实际训练来达到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并且严格的、系统性强的手头功夫的培养和训练体系要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

2.1 精读图纸,强化基础训练水平。这一阶段课程训练的主要目的和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图纸的读图能力。作为一名设计师,无论是从事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或是景观设计,对建筑图纸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是设计的基本功,只有对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有较强的识别能力才能认识建筑、感受建筑空间。对建筑造型的把握、对建筑各构成要素如形体、线条、质感等形式要素的观察和理解,其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对各种设计图纸的观察和识别。

教师以建筑制图的手法讲授建筑图纸,从对平、立、剖等图纸的精读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建筑。对平、立、剖等图纸的观察、理解,对各种透视手段的讲解和比较等是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的基础性内容。精读过后的大量练习才是真正掌握建筑制图的关键。通过练习使得学生将平、立、剖等建筑图和基本透视手法的表现手段等内容完整的体现出来,在师生交流和互动中使得学生掌握建筑图纸绘制的基本形式规律和一般性方法。如我院环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对世界经典建筑图纸的解读,如美国著名现代建筑师赖特的“流水别墅”,教师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对原版英文图纸进行一一讲解,包括流水别墅周边景观环境在内的平面分析图等内容都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练习了专业外语,又熟悉了建筑周边环境并且对建筑构造、室内设计、建筑用材等内容都有了系统性的学习,一举多得。

2.2 制作模型,提升空间理解水平。建筑设计课程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对建筑的“实体”和“虚体”能够融会贯通,对建筑空间的形式和功能划分能够熟练掌握。而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初对建筑图纸的精读之外,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作建筑模型。

从最基本的空间几何形体的拼接到经典建筑模型的制作。通过对建筑空间围合与开启的解读使学生对空间的限定方式有直观和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体会开启与围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形成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开放或封闭的建筑空间。而建筑设计形式的复杂和多样,就是通过各种建筑构件利用其围合和开启手段所表现出来的。

在建筑模型的制作过程当中,发挥艺术院校学生的手头功夫较强的特性,前期大量设计草图的临摹与绘制,方案的不断完善与修订,师生之间不断的互动和交流,制作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也使得建筑设计课程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够受益匪浅。

我院在这一环节更加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这一阶段仍然选择的是对世界经典建筑的分析与解读,选取的是法国著名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的模型制作及其内部空间分析,通过对图纸的解读到设计图的绘制以及建筑模型材料的购置等各个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全程参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问题随时与老师沟通,这一环节的训练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的帮助是最大和最直接的,学生普遍反映对建筑空间概念的把握更加直观和清晰,对空间与围合的关系把握更加深刻,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设计环境,凸显环艺专业特点。作为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专业特点更加强调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一,更加强调对建筑实体空间室内环境及其外部景观的设计与完善。因此,形式服务于功能,一切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从人的活动规律出发,将人体工程学、环境心里学的专业知识和材料搭配、色彩搭配、植物及绿化配比、室内外家具的风格与配置等设计原则体现在环境设计的过程当中。

通过对建筑的室内及室外环境的设计,将内外部环境与建筑本身能够和谐统一,空间的划分、人流的组织、风格的定位、细节处理的方法、新材料的应用、虚实空间的布置与分隔等建筑设计的基础性知识和设计常识等内容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的体现。此外,通过教学实践还能够扩大学生对于空间设计思考的范围,使学生能真正抓住空间设计这条主线,培养其更有效率的空间塑造和功能定位与布置的能力。

这一环节我们普遍采用真题真做的形式,让学生直接到现场进行调研,将现状图纸和场区环境等现状资料交给学生,将设计要求布置完后,学生实地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我们以南京某市民广场的改造作为课题,学生再也不是纸上谈兵式的去做设计了,他们在进行广场的设计过程中,要对现场情况进行反复调研,对周边的居民进行访谈甚至要进行问卷调查,这样才能掌握和了解使用者的第一手资料,才能清楚诸如广场正常的客流情况、广场使用群体的年龄构成、休息座的设置情况、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设置情况等直接影响到设计平面布局的信息,对过这种训练,学生从头至尾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设计,设计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在后期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对设计方案进行一一点评,学生普遍反映收获颇丰。 转贴于  2.4 居住空间,掌握住宅设计要领。通过对具体的居住空间案例的设计,使学生在设计过程当中更深刻的体会形式美感的基本要素,即点、线、面、体的组合与搭配,从完善功能、满足实际需求的角度在更加理性的层面上激发出学生更多创新灵感,从而能够更好的加深对基本空间设计要素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居住空间的历史发展,以及居住空间室内的设计内容、相关知识;初步掌握室内设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并通过设计课题掌握室内设计工作方法;理解居住空间与建筑、室内家具、户外庭院的基本构成关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关系。

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外部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居住空间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平面布局与功能组织;居住空间与文化、艺术、经济等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等。

从历史发展、设计概况和优秀设计作品分析等方面入手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从功能分区、室内空间特征与结构、空间类型设计要点、构成原则、空间性格等方面入手熟悉和掌握居住空间的设计原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掌握居住空间与建筑、室内家具、户外庭院的基本构成关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的关系等知识。通过指导学生的课题作业,使其掌握从创作构思到最终方案表达的工作方法和设计程序。

与室内设计公司进行联合设计培训来培养学生,一直以来是我校环艺专业在这一教学阶段的教学特点,我们与南京市的知名设计企业合作,将学生分组直接参与到公司的室内设计业务中去,学生从跟甲方第一次见面谈判开始就进入到一线状态,由师傅带徒弟性质的在现场手把手的去教学生,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住宅设计的要领、住宅施工的程序流程以及工程造价预决算等内容,通过公司化运作的培训方式,学生真正的了解了社会的需求和当今的设计风格,一个学期的训练使他们普遍觉得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3课程设计的特点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比较杂的专业,专业课程面广量大,而作为其基础性课程,建筑设计课程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和其他课程相比,它更加看出对建筑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在设计过程中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与普通建筑院校的建筑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3.1 更加注重对建筑环境空间形态的观察及理解能力的培养。环境艺术的建筑设计课程中所研究的是建筑环境的空间物象,而建筑环境空间形体是处于大尺度的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认识是很难的。对于建筑环境空间形态的必须进行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解读与分析。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性观察、分析、判断建筑环境空间形态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无论是对建筑图纸的解读、对建筑模型的制作还是对实际经典建筑案例的观察与分析都能够较明显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及理解能力。

3.2 更加注重对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整体空间形态能力的提升。艺术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艺术素养较高、造型及形体把握能力较强的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当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空间形态能力的培养;又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所研究的是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因此,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更强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空间整体能力的把握与提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解构、重构、变形、夸张等造型技法,创造空间形体。利用诸如空间形态、体量、明暗等因素表现不同性质与类别的空间。提升对于建筑中的材质、肌理、色彩等构成要素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3 更加注重对建筑环境空间形式与风格的设计能力的把握。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能力、造型把握能力、形式与风格的变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培养学生对于不同形式与风格的建筑环境空间的理解与把握,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对于不同类型和风格空间设计的一般性规律及设计原则。使学生逐步强化对不同建筑环境设计空间形态形式与风格的感性性思考;从而增强其对不同建筑环境空间形体的风格的视觉感受与理性认识。在处理今后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得心应手。

3.4 更加注重对建筑环境空间的理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感性思维强、缺乏系统性和理性把握及理解空间的能力和水平,设计往往流于形式而忽视最基本的功能,针对这一特点,在建筑设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对其理性思维与创新型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我们所设计的环境,以功能的实用性为基本宗旨,以满足人的实际需求为基本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端正学生严谨和规范的设计态度,在理性和规范的基础上,拓宽其空间造型的设计能力,逐步提高其理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4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的开设,应更加注重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的应用。把握国际最新建筑设计动态,以创造和谐生活及有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未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应置于创造多样性、综合性、环境价值相互和谐的人类生活体系,为人类创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把艺术设计教育方向转变为以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教学研究、市场开发为中心,促进设计教育的实际可操作性。这样才能真正找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游佳丹.设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2]钟启泉.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3]周拥军.关于建筑设计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15):227-228.

[4]景桂兰.俄罗斯环境艺术[J].装饰.2003(5).

[5]朱华.论师范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35-37.

[6]祝本杰.产学结合培养环境艺术装饰设计技能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篇4

【关键词】中职阅读校本课程 “双核型”体育人才 实验

人的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实践,二是阅读,二者都很重要。鉴于此,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从2009年九月开始在进行“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课题实验,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读书意识、读书兴趣、读书方法、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扩大阅读量,丰富体育类中专生的积累,让阅读成为体育类中专生生命中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将体育类中专生培养成自我学习能力、体育职业技能都很优秀的“双核型”体育人才。

“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课题实验中的开放式阅读活动,既包括语文课内的阅读,也包括体育类中专生课外的经典名著阅读、古诗文阅读、时文阅读、科普读物阅读、外文阅读、奥林匹克文化阅读等。旨在培养体育类中专生的终身阅读意识,让阅读成为运动员人生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源泉。

“双核型”人才培养,是指用科学发展观整合运动员的教育环境和训练环境、教体两部门资源,遵循综合、协同、和谐、多样化原则,构建教体联合培养、引进和使用体系,培养文化素养和体育职业技能皆优秀的“双核型”体育人才。

“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课题实验的目标是:激发维持体育类中专生的阅读兴趣,开拓体育类中专生的知识和文化视野,切实提高体育类中专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优秀体育人才。

“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课题试验中注重了五个方面的原则:

(1)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课内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体育类中专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写作、听说相结合:要求体育类中专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3)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结合各类活动,为体育类中专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运动员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

(4)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德育相结合: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打下精神的底子”,亦是阅读之于人的最深层的意义所在。

(5)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研究性学习能让体育类中专生根据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确立研究课题自主进行探索研究,广泛查阅大量书籍资料,进一步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6)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相结合:运动校背负着源远流长的奥林匹克文化这片沃土,坚持“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体育特色,开展体育文化教育,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为确保课题实验有突出的成效,课题组实施了五项措施:

(1)体育类中专生个人制定阅读计划,并认真加以落实。

(2)班级建立“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个人档案。每生一张档案卡,用于记录体育类中专生每学期的阅读内容和成效。

(3)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对各班级的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活动情况予以督促、评估,并列入年终考核。

(4)教务处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各班级进行业务指导,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每个学期末以书面考察的形式检测体育类中专生本学期的阅读成果,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课题开展四年来,提高了体育类中专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速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近三年来,学校高考成绩越来越理想。2012年,录取率为97.7%,28人进入本科专业继续深造,本科达线率为62.2%。学生们从名著中学会做人、在名著中体会了成长。运动校的学生参加了第四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武术表演”获中华才艺表演集体项目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心绣未来”征文和演讲比赛《感恩的心》获国家级三等奖。课题实验中,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丰富了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推动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近三年,课题组的专业专任教师和文化专任教师在国家、省级杂志30多篇、编辑出版教参1本、主编出版课题研究成果两本,语文教学的科研成果获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的全国评审一等奖,三次在全国的会议上介绍学校的教科研成果。《打造体育产业特色校本课程

培养运动学校学生创业能力》成为镇江市“169”人才资助项目。2009年以来,在中国教育学会立项的《“双核型”体育人才培养

篇5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相关研究表明,要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与新课程标准相符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以及支撑。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定要注重发展学生们的个性综合素质和创新素质。这样一个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也要求我们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要更加趋向于人性化。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开放、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仔细研究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具有很强的生成性以及开放性。基于此种情况,我们的小学教学管理也应该相应地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和开放性应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管理的方法应该逐步向系统性和权变性转变。第二,教学管理的主体应该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领导逐步向领导――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的多元参与转变。第三,教学管理的内容应该逐步向全方位开放性以及全过程开放性转变。第四,教学管理的目标应该由传统的单纯培养智育向促进师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转变。

当前,小学教学管理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难免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一些陈旧的、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难免会有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参与学校管理的所有教职人员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参与到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当中去。例如,对于同学们的评价既要考虑其共性又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对于教师的集体备课,既要考虑到本学科授课构想的一般原则和思路,又必须要求我们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以及调整自身独特的课堂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必须要始终贯彻开放、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二、建立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制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我们所有一线小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要逐步转变成为一名教学的研究者,甚至最终成为教育家。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我们的小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创新,逐步成为一个教学实践的研究者。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学校也应该要求教师积极进行探究和创新,要求教师积极对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而这一切都应该做到以教师为本。

笔者认为,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以教师为本的科学研究以及管理制度,进而通过制度化的建设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去。例如,可以建立相关的制度,激发教师参与到自我反思、教学个案总结以及学术中去。还可以建立相关的制度促进我们的教师加强与相关的专家学者、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对话和研究中去。对于具体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积极征求本校教师的意见,让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集众家之长建立起令全体教师都满意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做法是相当必要的,也是非常科学的。切记不能盲目为之,否则很可能会引起教师的不满,进而大大降低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对于我们学校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具体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无论是对于我们的一线教师亦或是我们的学生和家长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基于此种情况,我们所有的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应该进行认真地探索、实践和总结,让我们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新课程标准中的很多理念都表明我们学校管理的重心在开始下移――从专制逐步走向民主、从集权逐步走向分权。而我们的学校更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一个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区人士都能够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制度。让我们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当然,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的时候也可以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比较好的学校的做法,吸取其中的优秀之处为我所用。

小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论述清楚的。笔者在研究的过程当中认为上述几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真正做到上述几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小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也会更加有效。无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在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下,我们的学校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稳步提升,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冬生.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蕴含的基本矛盾及其协调[J].江苏高教,2004(6).

[2]叶水湖.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2003(2).

[3]王恩华.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变迁的制度分析[J].江苏高教,2003(5).

[4]李金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

篇6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系统;教法改革;理论教学;逆序教学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097-02

一、引言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自动化类专业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极为密切的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完《单片机原理与接口设计》、《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和《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特点是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数学理论深、与前续课程有交叉、工程应用背景强。因此,要想学好本门课程既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大多数课程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板书教学,利用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机械地记忆原理的内容和解题方法,也会显得比较乏味,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们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厌学,因而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深刻,且极易出现两个“脱节”和一个“重叠”。即:学生只为应付期末考试而学习,使理论与工程实践严重脱节;学生无法建立起来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模式,本门课程与后续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的脱节;本门课程与前续课程理论内容交叉(如Z变换等理论)的重叠讲授。

综上所述,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前提,以项目为依托,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二、以实践为前提的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前提的教学方法与以往提到的案例法有些类似,它是以具体工程背景为核心,兼与讨论法结合的逆序教学方法,符合哲学上人类的认识规律,也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相吻合。

(一)逆序教学的理论依据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实践才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人们也更善于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思考反应。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从“为什么”到“什么是”再到“怎么办”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似乎更为贴切。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曾提出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当然所谓的“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摆脱依赖。在实践背景下,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进行辅助引导,在此过程中要弱化教师的示范作用,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实际项目教学法

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创新项目的平台,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以热门的应用为着眼点,单独开设若干选题,让同学们3―5人编为一组,在他们合作下完成一个“项目”的同时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

学生需要明确分工,组织协调,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并最后统一完成文字报告和项目成品。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实验拓展教学法

“实验拓展教学法”实际上也是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与“实际项目教学法”稍有不同。它不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它可以脱胎于教师申请基金的一部分,也可以来源于传统的自动化生产实验。

教师先从实践问题出发,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实验现象,并自主地提出现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合作,教师通过利用书本上的内容及自身经验,提出定义或定理,进而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最后师生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提出针对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将理论再一次回归到实践中去。

三、课程建设

(一)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

为学生开设实验,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能对书本上的知识“纸上谈兵”。给学生设置项目选题,也要求教师应具备创新思维。随着高校在校本科生数量不断增多,使得师资相对缺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青年教师长期负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无形的科研压力。但是若能很好地将这一压力转换为动力,甚至可以形成“教学促进科研,科研用于教学”的良性发展模式,对青年教师来说将是教学和科研双赢的局面。

(二)仿真与开放实验平台的搭建

自动化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绝大多数都离不开计算机控制,从中截取适合学生拓展的内容开设实验不是难事,如电子节气门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太阳能温室大棚集散控制系统等都是我校曾经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网点项目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留下来的实验装置,如果再配合Matlab和Adams等搭建起开放性的实验平台,便可以供有兴趣的同学选做实验,为实验拓展教学法提供便利。

(三)课程关联性的融贯通

在逆序教学中,同学们在完成实验或项目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涉及仪表、电机、传感器,甚至是工业机器人和非线性理论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此时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从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应用的角度,将课程相关联的内容融会贯通。在引言中已经提到了本门课程与前续课程理论内容交叉的重叠讲授,建议在本门课程中可适当减少学时数,只需向学生交代清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过程即可。

(四)课后评价机制的完善

针对本门课程,过去在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时,往往注重理论知识,以开卷或是闭卷笔试的方式,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尝试以实践为前提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再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可以将课程的打分分成四部分:课堂的出勤、课后习题的演练作业、期末的试卷成绩、项目或实验的完成情况及总结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z验,告别传统的“期末成绩一刀切”的片面考核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前提,以项目为依托,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逆序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符合哲学思想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对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学生的学习与应用有机结合,并达到共赢。此外,该教学方法对机电类、电气类相关课程如《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设计》及《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等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元春,王德军,等.计算机控制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高金源,夏洁,等.计算机控制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丛玉良,王宏志.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其MATLAB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B.J.沃兹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D].湖南大学,2006.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Cours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n Practical Perspective

TANG Zhi-guo,GAO wei,LI Shou-tao,WANG De-jun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22,China)

篇7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6-0018-03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贯通涉及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贯通,其关键与核心是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本文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为例,对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

一、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原则

(一)体现终身教育的原则

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设计要彻底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使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潜力和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的设计理念。

(二)培养职业能力的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力本位”,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必须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三)贯穿整体设计的原则

确立整体设计的原则,中职与高职两个教学阶段要科学划分教学内容,避免“中职教学计划+高职教学计划”的简单叠加组合。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中职入学学生是初中毕业,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程体系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到职业基本知识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教育目标、层次相适应。

二、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条件和依据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的首要条件

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为行政监督管理和技术监督管理。通过市场调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人才需求信息和材料,进行分析整理,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食品企业、医药企业中以质量检测为主、质量管理为辅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岗位,培养胜任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要求、职业资格标准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依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的职业分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领域主要有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食品质量管理、药品质量分析与检验和药品质量管理等,从事的核心岗位有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相关岗位有食品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等。

依据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的,具有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资格。因此,中高职贯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必须达到高级工的标准。

三、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中高职贯通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中后的高职教育,又不同于中职与高职衔接的高职教育,其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应以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身心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训练规律为依据。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上海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中高职贯通的学籍管理分两段实施,贯通培养试点方案要一体化设计,不分中高职阶段。中高职贯通的教学实施分别在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开展,因此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可以采取“教学平台+课程模块+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即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两大教学平台和在两大教学平台上实施的课程模块。利用职业递进的课程内容实施中高职贯通一体化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3]。

课程设置模块化是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简单的中职与高职课程的叠加,这样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将课程模块设置为文化课程模块、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技能养成课程模块和职业拓展课程模块。课程内容采取职业递进的方式: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将课程内容整体分成职业认知、职业认同和职业养成三个阶段,分别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和训练。在具体课程上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要求,分为基础、提高等不同层次。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质量控制)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

该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技能、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整体融合;第二,实现中职与高职、

知识与技能、基础与核心、食品与药品的整体设计;第三,实现专业基础向专业核心、基础技能向核心技能、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中级工知识技能向高级工知识技能的分层递进;第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采取“学习—顶岗实习—学习—顶岗实习”的设计(5131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第五,在每个学期教学中,实践教学按照从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顺序,实施常规课程与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德军.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五年制高职药类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47-49.

[2]童宏祥.上海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1(18):9-13.

[3]孙睿.关于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5):90-91.

Integration Design of the Run-through Curriculum System for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JIANG Cai-mei1, LU Guo-min2, DING Yong1, TONG Qing1

(1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College, Shanghai 200093;

2.Shanghai Pharmaceutical School, Shanghai 200093, China)

篇8

基于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设计,须以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部分教师在陈玉琨教授的带领下,在探索教育领域质量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定义为在学校内外体制性因素支持下,通过充分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促进教育系统不断提高其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能力的一种系统化方法。它也是在反思传统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基础上,在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吸收传统教育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思想方法的合理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

1.民主的原则

从制度本身来看,制度只是技术手段,关键在于设计者、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选择何种价值取向去面对制度,采取何种途径来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利益诉求。但大多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而且传统教育质量管理通过制度等管理方法,鼓励甚至强迫学校及教师按照正确的标准,正确地做事情,但这样做往往是无法完全达成教育质量目的。基于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则要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不能仅站在管理者的立场,需要向师生授权,民主、合作地设计制度,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2.开放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因“校本”两字而认为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校本课程最后的成效,不仅是要满足学生需求,更是需要用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来衡量。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中的重大缺陷之一,就是试图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定义、实现和评价教育质量。在校本管理制度设计时,要打破壁垒,打开学校大门,充分考虑校外因素,设计若干校本课程管理的校外管理制度,形成校本课程外部质量保障的制度化环境。

3.发展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修订,即动态发展。一是因为校本课程本身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发展模式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更易随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二是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提出,普遍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仅仅是质量管理的起点而非终点,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学校系统和教育过程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所以作为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者,不能仅满足于制度是否已适合现有的校本课程,还要考虑是否能设计得更好;在更好的状态下,还要观察是否有长效性。

二、设计的结构与内容

1.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组成

结构如下图所示,笔者将校本课程编制阶段分为课程规划和开发两个环节,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发展、社会需要,形成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库,为建设校本课程体系打下最根本的基础。校本课程实施阶段则分为课程确立、开设、完成三个环节,主要功能是选择可满足当时学生需求的课程加以实施,完成相关教育目的;同时带着课程实施中产生、并经分析处理的有效数据,课程二次修订再入库;如此反复循环滚动,推进校本课程充满活力、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应五环节,设计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规划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主要内容是明确课程管理的基本规范,规定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规定校内外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课程管理职权和职责。课程委员会的构成,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社会人士(行政部门、课程专家、校外合作方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它的主要工作,在课程委员会的组织管理下,设计、审议、评估课程规划方案;规范课程规划编制、实施的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下设课程学术委员会,研究、设计、优化每一学年的课程计划。

3.校本课程开发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开发和实施的培训制度。主要内容是在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定期组织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般方法等内容。(2)课程准入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年审批课程开发者、修订者或提供者所上交的校本课程。符合准人的课程方案,其背景、理念、目标、结构、课时、资源、实施、评价、管理和保障等课程要素清晰、科学;使用他人的教材要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自编教材则要有详细的文本等。(3)课程库建设制度。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准入的校本课程,按学校课程体系分类编目,借助信息化技术将课程各要素完整入库,形成课程库。二是规范已实施完成的校本课程,带着实施后的各类有效数据,以及二次修改开发的数据资料,再次进入课程库。具体设计时避免传统课程实践中,“课程被切割成无数碎片,许多学校不仅用叠加的思维把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同内容分裂开来,美其名日长课程、短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等。最典型的是,一些学校自称开设了五十门课程、一百门课程、三百门课程,相互攀比,似乎哪所学校能开设的课程越多,水平越高。从课程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无知;从课程实践上说,其结果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在课程库建设中,不以课程数目,而以课程内涵为校本课程质量衡量标准,实践课程统整的思想,将课程管理提升至课程领导。(4)课程共享制度。它是规范课程库使用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库中的课程,可供校内外人员查询浏览;更可提供给非开发者、外校人员在本校或他校授权使用;同时可对等引入外校的校本课程,由此搭建和外校课程建设相联系的桥梁。课程准人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课程共享制度,以及下文课程完成环节的课程修订入库制度,构成了校本课程库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本文所设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中的特色制度。使得校本课程不再是静止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样的校本课程将充满生命活力,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

4.校本课程确立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实施申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实施者递交课程实施申报,一是申报准备实施的课程(含实施计划),说明该课程符合本阶段课程计划的要求,以及完成各项准备情况;二是申报证明其具备开设该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者不一定是课程的开发者。(2)部门推荐制度。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本阶段课程计划,推荐本阶段所需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招募或邀请实施者开设这些课程。(3)遴选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按当阶段课程计划的开设要求,对从申报或公度开招募渠道递交的材料遴选,进行“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的审批;如批准“立项”则直接进入学生选课预报环节;“修改立项”则要求按修改意见修订后再立项;“不批准”则明确该课程不可开设,并反馈不批准的原因。(4)学生选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介绍(含实施者介绍)及选课指南后,预报相关课程;学校或实施者认可后批准选报,若未批准则学生自行调换或由学校指定

5.校本课程开设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学生换课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1-2次后,发现该课程不适合个人发展要求,则准予调换至其他课程。(2)备课研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实施者集体备课研修有些教师误以为只有基础l生的学科课程,形成备课组,才有备课研修。其实不然,虽然一门校本课程实施时当前实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当前阶段一定是有众多校本课程实施者。他们所实施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组织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可以开展课程统整实践,一门课程的涵盖领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实施者则是多人组成。上述两种情况都可组成合作学习组织,定期开展课程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集体备课研修。(3)常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同一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6.校本课程完成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实施奖励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规范课程本身及师生的成果展示、评比评选活动。(2)修订入库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该课程按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修订课程;然后带着实施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人课程库。实施过的课程入库,将提升课程库中课程的内涵价值,下一循环实施时,也将更为有效。

7.贯穿于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内评价制度。它是校本课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校本课程规划环节,有对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考评制度、课程规划的评估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环节,有用于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开发成果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确立环节,有对该实施周期立项课程的评价制度、对立项课程实施准备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环节,有规范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过程性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完成环节,有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制度。校内评价制度的设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行政、师生和社会人士等各方均可参与评价。(2)校外视导和督导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包含大学、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校本课程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或专项视导或督导。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来自学校外部对教育质量的体制关注和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入校外视督导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导和帮助校本课程管理。校外视督导制度和校内评价制度的组成,形成了校本课程评价的完整制度构建,避免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评价教育质量的局限性。(3)人、财、物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人、财、物服务保障工作。(4)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又如何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要“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数据”和“事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设计该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积累有效数据,优化实施过程,真正做到“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

三、从设计走向实践

篇9

1.微课程教学资源不丰富

作为以建构式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微课程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上的,但当前远程教育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接受情况和理解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还沿袭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课程模式。第一,微课程的设计思想单一,在课程设计中偏重于展示课程内容,忽视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对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特点及个体特征分析不足,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导。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它实现了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因此,教育者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在教学中应坚持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导向。第三,微课程学习内容设计单一,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资源匮乏(包括内容和形式)。在远程教育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究实践能力,而在目前的微课程设计中不仅学习内容不能把控学习者的学习要求,资源中交互活动设计也不到位。第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滞后,微课程的呈现方式呆板。微课程的呈现方式不仅和制作者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关,还与个人的信息技术水平有直接关系。由于微课程的制作是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的,所以,对一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掌握不足的教师来说,微课程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视频挪移。设计方案与实践制作不能有机统一,导致微课内容枯燥乏味甚至不能完整体现课程的结构和内涵,致使学生在微课程学习时缺乏清晰的学习思路,不能有目的的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规划、监督与评价,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甚至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资源配置不合理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保障前提是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目前在我国远程教育中由于教育资源建设经费、技术开发、人力资源配备等方面不够合理,导致微课程资源建设实践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第一,财力保障无法到位。微课程的开发建设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设施的提升都需要大量财力保障。就目前远程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来看,虽然在购置硬件设施上投入较大,但僧多粥少,难以兼顾,在软建设的投入上也无法顾全,例如对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不能及时到位。这样就会影响教学资源的顺利建设,既不能保障教师专业提升,也不利于教学资源质量的提高。第二,教学技术平台建设不同步,不能适应需求。教学技术平台硬件设施的建设是远程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微课程的教学需要生动的教学方式、需要传输大量音视频多媒体资料,这对教学技术平台的设置要求很高,比如对压缩编码技术水平、网络传输稳定性及速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此外,远程教育微课程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多媒体资源素材整合(包括各种图像、视频、声音等采集到计算机里面变成数字格式等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的远程教育机构无论是信息检索量还是硬件处理系统均不能满足需求。第三,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课程建设需要教师和技术服务人员协同合作,但在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从课程设计到制作往往只有课程负责教师独立完成。这样从教学资源的品质上,一方面,不能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容易导致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师网络知识及以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缺乏,无法运用技术实现课程设计的初衷从而影响微课程的教学效果。

3.管理机制不规范

首先,课程资源管理不到位。比如对微课程的制作仅仅停留在表象上的微课(时间短、内容少),缺少学习评价与反馈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其次,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监管不到位。目前微课程教学只是将制作好的课程课件直接挂在远程教学平台上,对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化程度等后续教学管理缺失。再次,基于远程开放教育微课程的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课程建设标准。没有形成协作与共享的运行机制,导致各类远程教育机构的资源独成体系,致使课程资源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出现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

4.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必要导学保障,目前,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地运作仅是人力导学,缺乏信息系统导学环节。在远程教育实际教学实践中,当人力导学不及时时,很多学生因不能主动利用学习支持服务项目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进程。这种课程内容与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相分离的学习状况,破坏了微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提升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梳理远程教育微课程理念,建立科学的认识

首先,要将微课程作为一个课程来看待,要保证课程的完整性,既要有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又要有课程的实施和运用。这就要求微课程教师在微课程的时间、内容、结构甚至语言的组织上有全面统一的认识和规划,在微课程短、小、精的特点上实现微课程的系列化,确保微课程的整体性。其次,要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开放式的学习理念。远程教育开放式的学习特点要求微课程资源在建设中从设计到制作均要以学习者学习特点为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和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做到设计合理、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合理整合教学资源,生成包含声、像、音因素的生动视频,激发学习者以极大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充分实现学习者学习自主性。再次,要认识到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资源,也是一种开放式社会资源。远程教育模式会逐渐成为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主要渠道,微课程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进一步拓展,逐步由学校向社区教育、培训等领域拓展,要重视对各类教育资源的设计和整合,以满足微课程资源建设需求,要建立大众化的微课程建设理念。

2.建立微课程资源开发机制

(1)政府教育部门应重视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制度的完善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标准、技术的统一和规范课程建设流程,以相关的规章制度支持和引导网络课程建设,鼓励不同教育机构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避免盲目开发、低水平开发课程资源。推广技术化标准有利于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我国远程教育标准化、规范化,致力于提高远程教育微课程总体质量。

(2)经费保障制度的建立一是要保障远程教育微课程开放的硬件投入,二是要保证微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政府需建立微课程技术平台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的经费制度并保障对相关经费的预算和支付落实。

(3)建立交互性学习,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评价体系远程教育师生分离的特性不仅使师生教学互动缺失而且使教学信息反馈迟缓和失真,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所以,在远程教育微课程的资源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与学生互动学习的教学设计,建立交互性学习支持平台。远程教育中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须注重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征求学习者对课程资源建设的意见,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补充从而完善教学资源的内容,保障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质量。因此,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体系需要完善规范,在交互性学习理念支持下,建立效果反馈评价机制,健全评价体系。对评价机构的确立可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所开发课程进行督导,改善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水平。

3.加强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学业务技术培训

远程教育微课程地研发需要制作者既要有教育理论基础也要具有一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师资建设状况来看,专业的远程教师培养刚刚起步,对远程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网络传输技术的掌握欠缺,应当加大在职教师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技术的提高培训。可以采取在岗、脱岗的技术短期培训或者换岗到技术建设一线中实践培训。

4.重视微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技术研发

篇10

关键词:留学生 教学管理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52

在经历了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之后,应该说我国本科留学生教育正在迈入教学质量提升的阶段,留学生教育质量如何提升不仅需要遵循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还必须真正给予高度的重视,研究其特殊性,并给予投入,注重教学过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让已获得的经济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之后,再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真正以质量求长期稳定的持续性发展。

1 建立留学生教学质量标准

很多院校在开展留学生教育时,都是在学校本科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课程标准等方面与中国学生相近,没有真正形成留学生教学的特色。留学生是不同于中国学生的群体,应该考虑到其特殊性,需建立一套适合他们教育基础和适应他们未来发展的教育标准和保证体系,来保证培养质量,适应学生毕业后回国就业和在他国发展的需要。

1.1 建立入学标准

学生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选拔较优秀的学生,适应在我国的本科专业学习,根据学生在本国的考试成绩,同时充分考虑国外与我国教育的差异,设立入学考试要求,建立入学标准,这是学校应该严把的入口关。

1.2 修订留学生培养方案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案。本校的特色一定是在遵循国际和本国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实际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办学经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优势等建立起来的。根据国际、国内培养本科生的基本要求,修订具有特色的留学生培养方案。

1.3 重新构建教学计划

任何一个培养方案、一个培养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课程的数量以及学时承载着具体的内容。首先从形式和内容上要与国际接轨,形式上的接轨是容易的,但并不是不重要的,其展示的是一个国际化的视角和姿态。其次设立适应留学生教育的课程和学时,要充分考虑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授课语言的限制,给学生的思维留出适当的空间,同时给及时的总结、辅导、讨论留出时间。

1.4 建立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大纲,使课程内容国际化

教学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研究每一门课程的内容,使课程内容国际化,通过教学大纲把课程内容整合和固化起来。“课程国际化”是指在国际观念的指导下,把国际的、跨文化的知识与观念融合到课程中来,通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材建设、汉语教学等各种形式,培养出具有国际观念、国际视野和技能的国际性人才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钻研、关注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注重向学生传授学科前沿的新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全球化的视野,这也是课程国际化的深层意义。

1.5 建立考试标准,改革考试模式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革考试模式,建立专门为留学生使用的试题库,同时改革考试模式,增加口试的课程和环节,真正通过考试来检验教和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6 建立实习标准和考核体系

按照国际要求结合学校学生实习方案,制定符合国际要求的实习要求和考核要求,要求书写实习报告,参加所有理论、技能和日常表现考核。

2 建立教学制度保障体系

首先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学校应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保证每年赴国外大学、科研机构等进行研修学习,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是建立留学生授课教师遴选制度:在形成规模的教师队伍中遴选出专业和语言都过关的教师作为留学生授课教师;最后是建立授课教师等级制度,把留学生授课教师按教学水平进行划分,分级管理,建立教材审定制度、教学课件评审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留学生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等。

3 健全监控组织体系

3.1 专家评估系统

专家评估系统包括国内外专家、教学督导、校内外同行专家。每年邀请国外专家作为教学督导进行示范教学、教学评估、包括对教师评价、介绍世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

3.2 学生评估系统

建立留学生评估系统,包括在学学生、学后学生和毕业后学生,对各个时期的学生进行调查,评估教学,随时让学生监控教学,特别是汲取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请学生反馈回到本国后在实践中的对学校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

3.3 教学管理评估系统

教学管理评估系统包括学校领导、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对教学进行评估,检查教学质量和制度的遵守情况,保证教学规范进行。

4 注重人文关怀与文化渗透

高校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种族背景、政治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学历和社会经历各不相同,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也各有差异。为了丰富留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帮助留学生尽可能快地融入中国社会,留学生教学除了正规的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应为学生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留学生文化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重大节日、新年或春节和传统节日,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排解学生的离家思念之情;一方面也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5 加强管理,确保留学生教学质量及培养方案的实现

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们已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必须转变对留学生教育的思路和工作方向,必须从最初注重对学生生活秩序、、文化差异等方面问题的管理转变到对学生的教学质量管理上。对学历教育留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培养质量,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领导层面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加强管理,真正有效促进和保证教学质量,为打造一流的留学生教育品牌,创建留学生教育基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盛兵.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宫兴林.加强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管理与改革,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