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19 17:4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竣工验收;技术预验收;水利工程;实践;思考
验收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性程序。从一定意义上讲,通过竣工验收即为工程建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竣工验收分为竣工技术预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竣工技术预验收为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属于政府验收范畴。水利部令第30号《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和SL223-200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简称《规程》),以及《江苏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管理实施办法》(简称《办法》)对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技术预验收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改进和加强,进一步提高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1竣工技术预验收基本情况
1.1适用条件《规程》强调,由中央、地方财政全部投资或部分投资建设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含1、2、3级堤防工程)应进行竣工技术预验收,是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办法》要求,基础处理不复杂、技术较简单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可不进行竣工技术预验收或者将竣工技术预验收与竣工验收合并进行[2]。1.2实施方式《规程》明确,竣工技术预验收应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的专家组负责。技术预验收专家组成员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相应职业资格,成员2/3以上应来自工程非参建单位。工程参建单位的代表应参加技术预验收,负责回答专家组提出的问题。1.3主要内容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完成;检查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隐患和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问题;检查历次验收、专项验收的遗留问题和工程初期运行中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对重大技术问题进行评价;检查尾工安排情况;鉴定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工程投资、财务情况;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3]。
2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江苏范围内,泵站工程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水利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的覆盖率不断上升。各地级市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验收主持单位的工程以及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刚刚起步[4]。扬州市水利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起步较早,从2014年即开始这项工作,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2015年开始基本做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全覆盖。2016年12月6~10日,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召开了扬州市乌塔沟分洪道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会议,成立专家组负责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专家组下设规划及前期、建设管理、财务审计、运行管理和质量安全五个工作组,专家组讨论后形成《扬州市乌塔沟分洪道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工作报告》,拟定了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初稿,从而为工程的竣工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1月5~6日,扬州市水利局主持召开了扬州市古运河瓜洲运河整治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会议,该工程分为四个标段,初步设计由省水利厅分别批复,概算分别为2928.13万元、2957.73万元、2914.05万元、2911.38万元,工程投资均不大,但仍展开了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
3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存在问题
3.1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从国家层面,《规定》和《规程》对水利工程验收管理工作做了基础性的规定。这两部规程规定更适用于全国范围内较大水利水电工程的验收管理,对于许多结构简单、规模较小、投资额不大的工程显得不太适用[5]。结合江苏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特点,江苏省水利厅出台了《江苏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管理实施办法》,《办法》中融入了中小水利基建项目的特点,简化了部分验收管理的要求。但对于范围的界定显得较为模糊,规模较小、技术较简单等描述没有明确界定,且诸如农水项目等其他类型项目如何参照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部分工程验收时标准难以确定。3.2预验收工作行政化色彩较浓工程竣工预验收工作原目的是要避免在正式验收时因为时间紧、专业性不够、工作深度不到位等原因而导致的验收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发生。但有些地区验收工作行政化色彩较浓,将验收工作纳入行政主管部门的任务考核中,使得部分验收主持单位由主动变为被动,验收质量大打折扣,使通过验收来检查工程建设质量的功能趋于弱化[6]。3.3预验收工作滞后,项目法人力量薄弱部分工程由于尾工处理、审计决定、专项验收等问题导致迟迟达不到验收要求而导致竣工验收工作滞后。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距离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时间较长,部分项目法人、施工、监理单位很难到位解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加之部分资料的缺失,导致专家组预验收工作开展困难。水利工程临时组建的建设单位成员一般是兼职,同时承担着机关职能事务;工程完工验收以后,大部分成员将奔赴其他岗位,工程扫尾工作显得仓促,待竣工预验收工作开展时缺少人员协助专家组查阅资料和解答问题,导致专家组预验收工作开展困难。3.4验收准备工作不到位部分工程工作报告质量较低,未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来填写,各参建单位数据不统一等问题也影响专家组进度。专项验收资料收集中,多数中小型工程进行了档案专项验收,多数中型工程进行了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大部分工程未进行环境保护专项验收,验收标准不一,使得专家组较难形成统一意见。3.5专家责任难以落到实处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在竣工技术预验收阶段组织了专家组进行预验收工作,专家组成员一般本职工作就较为繁忙,很难抽出集中几天的时间来从事预验收工作,导致预验收工作时间不足,使得验收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由于专家组成员的临时性,验收工作的效果也无法考核,即使验收工作出了较大问题也只是撤回鉴定书,最多取消专家参加验收工作的资格,对专家本人影响不是很大,使得专家责任落不到实处。3.6抽样检测、观测资料缺失检测资料是判断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竣工预验收工作内容包括鉴定工程质量,如果没有抽样检测,专家组只能根据合同工程验收的结论判断。有无抽样检测,可能会对结论有影响。近年来我国对于安全监测工作的认识已经逐步提高,水利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规范,对于水电工程监测工作从设计到施工都已经非常成熟,监测内容占主体土建工程的投资高达2%左右。对于水利工程,特别是中小型水利工程,监测工作进展缓慢。中型建筑物工程基本布设了水平位移、沉降、扬压力观测点,许多小型工程及河道堤防类中型工程监测设施缺少,观测数据缺失,在预验收过程中专家很难对工程的安全运行状况作出完整评价。3.7重大设计变更确定重大设计变更原则上要经过原批复单位同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对于属于重大设计变更还是一般设计变更存在争议。如国家发改委批复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批复投资约30亿元,包含切滩、河道、建筑物、堤防等工程),其中一段堤防因征迁问题,不得不改变堤线200m;一个小型建筑物(建安投资200万元左右)由于城市防洪规划的调整,引水流量增加了30%,结构由单孔改为双孔;一座中型水闸由于城市路网调整,无法建设公路桥,需取消建设。上述问题调整的工作量从整个批复的工程来看微不足道,但是从每段工程本身对比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均属于重大设计变更,是否属于重大设计变更专家意见不一。3.8运行管理单位职能弱化运行管理是工程建设完成以后投入运行能够发挥应有效益的重要工作。运行管理单位的运行管理报告是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评价工程是否达到建设要求的重要依据。诸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尚未明确运行管理单位,故管理单位并不能参与工程建设过程,对工程的各工期节点不能深入了解,不利于工程运行管理。运行管理报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专家的评价结果。
4推进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4.1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办法》适用于基本建设项目,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自动化和信息化工程等建设项目应在相关办法中明确。农田水利工程虽然一般单体工程规模不大,但工程整体投资较大,对于验收工作要统一管理。加强制度规范的宣贯工作,使得从政府部门到各工程参建单位高度重视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对验收监督管理单位也应定期加强培训、座谈,将竣工预验收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推动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良好进行。4.2预验收工作去行政化验收工作进展如何取决于工程参建单位的配合程度,应该作为建设单位及其他参建单位工作考核的指标,不应作为验收主持单位或监督单位的考核指标。验收主持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范,对待验收工作,不符合要求坚决不组织验收。专家组成员严格按照工作手册要求形成专家组工作报告,上报验收主持单位。使得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成为纯粹的专家行为,专家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对工程的建设情况作出一个接近真实的评价结论。4.3强化项目法人建设建设单位队伍应相对固定,工程完工验收以后建设单位人员有可能参与下一个工程,但人员组织架构基本相似,可以很快地重新回到竣工技术预验收的准备工作来,并且对工程较为熟悉,为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提供了方便。并且是否及时进行竣工验收,也可以成为考核建设单位的主要成员的重要指标,可促进验收工作顺利完成。4.4加强预验收准备工作建议较大工程在单位工程和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时组织相应的预验收工作,邀请专家全面把脉工程建设管理及工程质量,提高过程中验收质量。专项验收作为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诸多小型水利工程并未专项批复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许多中小型水利工程不能完成。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相关办法,细化专项验收要求,初步设计批复中专项达到一定规模的进行专项验收,达不到的在工程主体中一并验收,使得各建设单位有章可循。4.5落实竣工预验收工作责任建议建立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库,验收监督部门对专家定期培训与考核,确保专家能胜任验收工作。每次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从专家库中选择,专家组成果也提交验收监督单位备案,专家对成果负责,若验收结论有明显问题追究相关专家责任。建议也可以委托咨询服务机构进行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7]。中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委托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单位进行竣工技术预验收,这些机构更能作出较为专业的评价和结论。咨询机构可以通过行业管理规范其工作,并进行适当考核,保证工作质量,也使得预验收工作的责任有了明确的着落[8]。4.6严格做好检测、监测工作竣工技术预验收阶段的质量抽样检测尤为重要,而且应该对检测内容、频次有明确规定。抽样检测可以对比工程与完工验收时的状态,对工程运行管理也有好处。抽样检测工作需科学、民主地制定抽检方案,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监测工作应区分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参照大型水电工程的监测规定实为不妥。应将水利工程的监测工作纳入强制性条文范围,必须实施。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监测资料缺失较为厉害,很难判断工程的运行状态良好与否。对于没有监测数据,没有观测设施的工程应该拒绝验收[9],在建设过程中加以控制。4.7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各地应根据相关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不同单位对重大设计变更的理解可能有所出入,验收主持单位和监督单位应在项目法人无法确定变更属性时应及时给予指导。对于存在争议的变更,有些变更也无法及时报送原审批单位,建议设置较大设计变更,明确可以由原审批单位的下级机关批复并报原审批单位备案。4.8强化运行管理职能加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行管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在工程建设初期确定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管理单位全程见证工程建设[10]。运行管理单位应作为分部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及竣工预验收的重要参加单位,采取运行管理一票否决制,不利于工程运行管理工程竣工预验收不通过。
作者:陆春华 刘金生 张伟 单位:1.扬州市水利局 2.扬州市瓜洲泵站工程建设处
参考文献
[1]水利部令第30号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Z].
[2]江苏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管理实施办法[Z].
[3]SL223-200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
[4]黄海田,沈建霞.水利工程技术预验收的若干思考[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3(03):68-72.
[5]高山,黄海田.改革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验收管理的若干思考[J].人民长江,2011(05):102-105.
[6]张金华,叶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人民长江,2008(24):101-102.
[7]刘洪.丹阳市小农水重点县工程现场验收新措施[J].中国水利,2015(21):35-37.
[8]陈建军.对水利前期工作成果验收管理办法的建议[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12):1-2+25.
篇2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
电力工程建筑物与电力工程档案是电力资金投资后形成的两个实体,电力工程档案是企业生产、运行、维护的依据与凭证。工程档案的质量不仅反映工程建设管理、施工管理、物质采购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而且关系到基建工程达标投产和工程竣工验收是否能顺利进行,甚至还影响到运行单位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水平和进度。目前,由于工程参建单位对各自的档案管理职责不明确,档案要求和管理模式及素质的不一致,导致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混乱,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其一: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档案管理中缺乏对工程全过程中档案业务的监管、指导、管理;
其二:设计单位游离于档案工作之外。设计阶段处于项目建设的前期,在正式开工前设计单位已开始工程运作,但设计单位没有介入工程档案的管理。设计技术联系变更文件没有使用统一文件编号,造成管理上无序;变更单上签字不到位、随意修改,为档案永久保管埋下了隐患;
其三:监理单位未能切实履行监理职责。对监理文件归档范围不明确,工程监理只注重工程质量的监督而忽略了工程档案的监理,很多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对竣工图的编制不重视、不把关,竣工图存在没有按实际变更或变更方法错误等现象。与施工单位存在档案提供概念上的模糊,造成施工、监理单位都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某些重要环节、部位的档案资料;
其四: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不稳定,对工程档案质量的认识有差异,对档案工作的的认识也良莠不齐,致使施工文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竣工图编制不符合规范要求、设计变更与竣工图不一致、签字不规范、修改随意性大、组卷分类不准确等。
要尽量避免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一、建设单位落实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单位是项目建设的法人主体,是工程项目建设包括档案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组织核心。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档案从形成、整理、审核到移交,需要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供应及安装等参建单位来共同完成。从工程立项到工程竣工,各阶段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呈多元化态势和不确定性,档案材料形成于不同的参建单位。但为了利用目的,要求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因而建设单位要坚决贯彻执行《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定》,从源头抓起,将工程档案的归档、质量要求纳入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管理。一是在下达基建、技改、网改、科研等计划的同时明确项目负责人是该工程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责任人;二是与施工单位签定合同时明确工程档案的整理应符合国标GB/T11822―2000要求后归档,工程完工后档案未归档不付工程尾款;三是与设计单位签定委托出版竣工图的合同时应明确设计单位提供竣工图的电子图档及有关要求;四是检查工程质量的同时检查工程档案;五是监理应负责工程档案完整性、准确性的审核(包括竣工图);六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验收工程竣工档案;七是无论外包工程还是公司三产的内包工程,都要施行谁形成的档案谁负责收集、整理、归档的原则。
二、档案人员全面参与工程建设
电力工程建设档案工作要完全得到改善还需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对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和控制。首先是前期信息的掌握和资料的搜集。从工程计划到立项再到合同的签订,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选址、地质勘察、环境保护到工程正式开工前的各项请示、批复,都是建设工程的重要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国土手续办理等对这些重要文件材料的搜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次是中期管理。工程建设档案要从形成到归档严把“五道关”:即施工中把好形成关。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及时归整,保证完整齐全;交工时把好归档关。项目部把好整理关。工程的零散文件材料应在工程项目部依据归档原则进行整理;监理把好质量关。工程项目部整理好的档案资料监理单位要认真负责进行档案资料的检查,看竣工资料与设计变更的修改是否和现场实际相符,整理是否符合规范;最后建设单位要把好审核关。从工程档案的完整、规范的角度进行审核。再次就是搞好工后控制,工后即指工程竣工验收后到电力工程投运前这个期间,工程竣工验收后有一个消除缺陷期,消缺期的观测记录、辅助建设项目及消缺记录都是重要的工程文件资料,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工程竣工验收并不意味着档案工作的结束。所以要把好以上“五道关”,档案人员要增强档案法制观念,依法管理档案,根据本单位的基建投资计划、大修及技改计划制定本年度工程档案归档计划,根据省公司要求,公司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要求,专职档案员主动到现场、各个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业务进行监督和指导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汇总及竣工图电子文件的采集与整篇工作,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及时归档。
篇3
关键词:电力线路 工程建设 工程验收
0 引言
地处山区的电力线路新建工程,在竣工验收时,由于线路工程地处崇山峻岭,各级验收人员很难逐基达到现场,通常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验收,导致工程验收不能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把关,线路工程验收存在漏洞在所难免,通过对工程验收管理流程的修订,完善施工项目部的职责分工,补充竣工资料内容,改变施工人员的观念,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校核线路实测实量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工程电子影像资料提前把控整体工程质量,避免了工程验收存在的片面性,从而提高线路工程的验收质量,保证线路工程能够零缺陷投运,一年内不出现非自然灾害故障停运。
1 主要做法及经过
1.1 概述
孟津地浅山丘陵地区,输配电线路建设在山崖沟豁河流之间,低压线路最大供电半径在1千米以上,10kV配电线路最长供电半径达到24千米,车辆基本无法直接到达杆塔附近,最长的徒步爬山距离达到5千米,徒步往返至杆塔基础点需要半天时间。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单位主观上认为验收人员很难逐基达到杆塔处进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能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和优质工程标准进行施工,难免出线施工工艺不精,线路通道处理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存在运行安全隐患。
按照工程验收管理办法,需要各级验收人员到达每基杆塔进行工程安全、质量验收。工程验收人员往往需要多天、多人次才能对线路工程进行整体验收,如果验收存在缺陷,仍需要进行多次复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必要浪费。
1.2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解决验收人员因时间问题不能逐级达到线路各基杆塔点的问题,提高电力线路工程验收质量,达到线路工程零缺陷投运的目标,我局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现有的工程验收流程图进行修订,要求施工单位提交竣工验收前,完成新建线路工程的地理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并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导出的线路杆塔明细表。
②明确规定工程验收最多进行二次,对于超过两次的工程,将对工程施工项目部进行考核,对于一次就能通过验收的工程,对施工项目部进行适当奖励,该条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施工单位工程自验及消缺的质量。
③要求施工项目部完善人员职责分工,增加施工技术员的岗位职责内容,施工技术员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和班组自验过程中对每一基杆塔、基础、拉线制作、每一档线路架设情况及通道等情况进行录像、拍照,对线路交叉跨越情况进行多角度拍摄,并对照片进行标注说明,录像能够明显看到杆塔标示牌、并对录像进行后期处理,增加线路录音解说,如线路杆塔种类、档距、交叉跨越、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语音资料。工程施工项目部在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和验收申请时,同时将反映工程全貌的照片、录像电子资料报送至工程验收委员会。
④工程验收委员会根据施工项目部报送的工程照片、录像资料召开工程预验收分析会,在会议室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一次预验收,并形成工程预验报告,确定工程验收方案,对存在质量、安全疑点的部位进行重点的逐基验收。
2 工程验收案例
通过对工程验收方法的创新改革,不但提高了工程验收的质量,同时大大降低了因工程多次验收造成不必要浪费,充分响应了省市公司提出的“三节约”的治企理念,对工程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把控,真正意义实现了严把质量关的目的。
同时提供了工程建设的电子档案,丰富了工程档案类别,对运行部门的运维工作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新的验收办法的实施,提供了电力线路工程的验收质量,2013年以来的线路工程全部都在2次验收内具备运行条件,效果较好。
2.1 长华-九泉-常袋光纤通信工程
该光纤通信工程全线利用35千孟麻和孟常线路杆塔,全长达到25千米,光纤及分接设备基本全部处于深山区,通过施工项目部提供的照片、录像资料,工程验收委员会在预验收时,确定了孟麻15#杆至18#杆之间树木已经接触光缆,孟常11#杆至13#杆光缆存在对地距离不足等6处疑似缺陷。
2.2 10千伏小黄线工程
10千伏小黄线工程建设于横水镇的山区,60%的杆塔立于陡峭的山壁之上,线路途径天然保护林两处,线路全长11.48千米。
工程验收委员会通过对施工项目部提供的照片、录像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导出的杆塔明细表,确定了小黄线21#杆拉线角度不正确、制作工艺不标准,小黄线11#杆至14#杆存在树木通道清理不到位、14#杆-15#杆跨越400V线路垂直距离不足、12#至13#杆档距不准确等8处缺陷。
程验收委员会通过预验收分析会中对工程录像、照片、地理信息系统档局表等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影像资料反映的缺陷,制定了详细的工程实地验收方案,重点突出、全面把控了工程建设质量,杜绝了多项安全隐患。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验收委员会通过一次验收就对工程建设质量整体质量进行了把关,大幅度提高了工程验收的质量和效率。
3 结束语
新的验收方法的实施,从根本上杜绝了施工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因验收不能达到现场产生的投机心理,从思想上端正了施工人员严格遵照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施工的心态,全面把控了线路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杜绝了各类安全隐患的存在,实现了全部线路工程零缺陷投运的目标,截止目前我局2013年投运的3条35千伏线路、3条10千伏线路、1条光纤线路均未出现过故障停运。
附件1:工程项目验收流程图
■
参考文献:
[1]关明凡.探讨变电站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
篇4
【关键词】小湾水电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体会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人类各种记录物中最原始、最可靠、最具有权威性与凭证性的一种,它真实记录并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全貌与过程,是人类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坚固纽带。小湾工程档案,将巨细无遗地真实记录了小湾水电工程几十年来的构想和勘测、设计、科研、论证、建设全过程,是全体建设者智慧和劳动成果的结晶。
一、工程概况
小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与临沧地区凤庆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八个梯级的第二级,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88.92亿kW.h,保证出力1854MW。2014年10月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档案专项验收。由于工程规模大、工期长,环节多,档案管理的特点是:(具有成套性、专业性和动态性-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特点),建设规模庞大、合同多、施工周期长、档案数量大,监理和施工单位多,并且施工中产生一个合同多家施工、多家监理的情况,项目档案的汇总、管理难度较大。
二、工程档案管理措施
(一)领导重视,为项目档案管理提供保障。项目档案涉及面广,参建单位多,专业复杂,为此,领导非常重视,充分认识到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专业性管理工作,而且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档案工作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把档案工作作为企业内部职能管理的一个重要部份,并在组织上予以保证,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专职档案人员, 设置了专门的档案库房,硬件设施设备齐全,适应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小湾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发挥了业主的主导作用。首先,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和规定是搞好小湾工程档案的基础。小湾主体工程的的单位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来自全国的四面八方,他们都按各自长期形成的习惯进行项目档案的整理编制,这样形成的项目档案就会标准不一,分类混乱,排列不清。为使项目档案有章可循,有计划、高标准有序地进行,在项目开始时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为准绳,以《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等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工程建设实际,不断完善小湾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适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小湾水电工程项目文件材料编制、归档及档案整理办法》《小湾水电工程档案分类表》《小湾水电工程档案分类细则及说明》《小湾水电工程竣工档案验收归档工作规定(试行)》《关于加强小湾水电工程设备仪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办法和规定,对项目档案收集整理、编制质量、归档范围、分类原则上都作了明确规定,使项目档案做到“对号入座、一步到位”,档案工作得以规范、系统地进行,规章制度在整个项目档案中起到”保障的作用。其次,建立档案管理体系是保证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重要措施。小湾水电工程规模大、周期长,且施工队伍流动性强,这给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建立档案管理网络是非常必要和适用的。小湾水电工程在工程开工时,就要求各参建单位成立竣工办公室,配置专(兼)职档案人员,建立覆盖全项目的档案管理体系。建管局在办公室设置了档案室,负责小湾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文件的编制、归档等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验收和接收;质量安全部成立了竣工验收办公室,负责对小湾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调试运行等单位的项目文件编制、归档工作的组织、协调,从而在体系上保证了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再次,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的素质。加强档案知识培训,不断总结学习档案知识,开拓进取,适应信息时代快节奏的发展。不断汲取新知识,学习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光盘技术、电子文件的保存等,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档案兼职人员自身的素质。同时,档案兼职人员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保证档案材料的准确、完整,重视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切实做好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使工程档案能够完整地反映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不漏点滴。
(三)归档审核是决定案卷质量的关键。在项目文件归档前,工程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应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文件拒之门外,使归档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控制。首先, 对项目归档范围进行审核,采用预立卷的方法,按照小湾水电工程归档范围的内容,先由施工单位对该项目所形成的文件材料逐一进行收集和预立卷,再由监理单位对文件材料的齐全、准确进行审核,最后由小湾建管局竣工办和档案室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再次对文件材料是否齐全进行逐条核对,提出该项目的缺项、漏项,该修改补充和完善的地方,要求有遗漏的提出整改意见,尽量让施工单位竣工文件一次性通过整改,避免了因返工造成的极大的工作量和案卷质量的降低。这样就为合理组卷和高质量的案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对编制的案卷质量进行审核。案卷质量的审核包括文件材料内容、案卷编目、文件材料的系统性和成套性、分类的科学性等各方面。文件材料内容的审核主要有文件是否为原件、文件的签署盖章手续是否完备、文件内容应真实准确、文件的书写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各种记录表格用纸是否规范、装订是否符合归档要求。案卷编目的审核主要有卷内文件页号是否按规定要求填写,卷内目录的填写应规范清楚,备考表的填写是否完备,案卷题名是否能简明、准确地揭示卷内文件内容、案卷封面和卷脊填写是否正确。文件材料的系统性和成套性审核,建设项目档案反映了建设项目项目活动的全过程,它们之间既以不同的工作阶段相区别,又以总体的程序和专业技术内容相衔接,因此在组卷时要遵循项目文件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的特点,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组卷合理,卷内文件排列有序。分类的科学性主要是指按照《小湾水电工程的项目划分表和档案分类表》,将各种项目文件对号入座,杜绝同一档号内有不相联系的文件出现。再次,审核竣工图的编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竣工图是工程施工结果在图纸上的反映,是对工程实体的真实写照,是项目档案最重要的部份,是真实的原始记录,是竣工验收以及今后运行维护的依据,项目竣工图编制必须真实、准确反映项目竣工时的实际情况。在竣工图的审核中,重点审核是否做到图物相符、技术数据可靠,即必须准确反映施工真实状况,隐蔽工程的真实结构状况、工程特征、设计变更、结构变更、材料变更等基本情况,是否采用新蓝图、图面是否清晰、标识是否按规范进行、是否逐张加盖、签署竣工章、整理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另外,对项目档案中不同纸质载体文件的如:照片、磁盘、光盘等,针对这些特殊载体的材料应检查其存储格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以确保今后的有效使用。
(四)加大指导力度和定期检查培训是做好工程档案的前提。竣工档案的整理工作,一般都是由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他们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触档案,因此会使一些非常珍贵档案损坏、散失,有的没有按规范收集整理,等到项目验收时才进行突击整理,浪费了人力、物力,影响了案卷质量。因此,在建设初期,小湾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档案人员就深入现场,帮助指导,使档案工作一开始就步入正轨,少走弯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档案工作融入到工程建设全过程,与工程实体质量同等重视。结合质量管理的要求,按时会同监理对各单位、分部工程的项目文件形成、管理进行检查和督促,及时掌握文件材料收集、整理的进度,特别是检查施工单位的隐蔽记录整理情况,在检查指导中,对发现的新情况和问题,都及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工程对已建成的项目文件,及时立卷,按要求归档。参与工程建设的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档案的重要性及其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各阶段档案工作的有序管理,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规范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不仅对项目文件中的各种原始表格都作了统一的要求,而且还有计划、有措施、定期邀请云南省档案局和澜沧江公司的专家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详细介绍项目档案工作的法规、标准和小湾工程档案的编制的基本要求,学习档案基础知识和施工过程原始签证文件填写方法,增强了他们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提高了业务水平,为保证竣工档案的案卷质量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使工程项目一开始就用规范化、标准化来严格要求,杜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规范现象出现。
(五)验收、考核制度是做好工程档案的强有力保证。项目档案是随着项目的建设逐渐形成的,要从工程项目的开头开始积累、收集档案。积累是基础,要早抓、勤抓,回忆录式的档案是不能作为工程建设各项需要的依据。首先,从工程项目开工时就抓项目档案工作,从工程开工就设立竣工机构和档案人员,组织、协调指导参建单位,将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监督、指导项目文件的编制和项目档案的整理,并对文件质量进行检查确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竣工验收管理工作。针对小湾工程规模庞大、工期长、监理及施工单位多的特点,实行项目文件的编制工作与工程建设“三同步”的管理,即工程开工与项目文件的收集同步进行,工程建设中,要与项目文件的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完工验收时,要与提交一套合格的竣工档案的验收同时进行。竣工工作人员始终直接参与整个工程建设和验收全过程。其次,将项目档案的归档工作融入到工程的验收中,小湾水电工程所有合同项目竣工验收前,先进行竣工档案验收,项目文件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实体的竣工验收。竣工档案未达到归档要求的合同项目不得予以竣工结算。检查验收程序:施工单位竣工档案收集编制―监理单位审核―小湾建管竣工办审查―小湾建管局档案室审定,并对“小湾水电工程档案审核签证单”进行签署。施工单位必须对竣工档案进行认真地校核,技术负责人针对竣工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进行严格地审查后,逐项签署意见;监理单位对整编过程监督检查,严格核对是否达到归档要求,签署意见;最后建管按相关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是否达到归档要求进行移交。同时设立了工程档案保证金制度进行归档控制,以建安工程费的2.5%作为档案保证金,档案验收移交后返回参建单位,并设立“竣工档案归档奖”,对按期优质完成的单位进行奖励,对不按期完成的单位进行处罚,这样不但保证了工程档案的按期归档,同时也调动了档案人员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工程档案提供了条件。再次,将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纳入质量管理工作中,建立了月检查、季考核、年评比制度。要求各单位成立相应的竣工机构,设置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档案管理条件(配备必要的工作力量),相对固定竣工档案的编制人员,至少有一人是参与项目文件全过程的编制;建立完整规范的台帐,要求参建单位编制项目的完工验收、文件的收集整理情况,同时按计划进行,并按时报送竣工办备查。把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列入监理月考核、小湾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季度质量考核中,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将直接影响考核结果,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对项目文件的重视。对于一个合同多个单位施工、监理的情况,由最后负责施工和监理的单位进行项目文件的汇总编制工作。
(六)信息化建设。为适应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澜沧江公司购置了清华紫光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统一安装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归档工作必须在该系统中完成,移交归档时先在系统中进行,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档案实体移交。这样不仅仅简化了日常的各种目录的录入工作,而且对于施工单位内部形成的电子文件和CAD图纸部分都可作全文浏览,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了管理。档案人员在网上可以随时检查各单位编制进程,便于监督和指导。伴随着数码相机的使用,项目文件也就产生了大量的数码照片,数码照片的收集整理、归档及存储也就需要急等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这些照片的有效使用,要求施工单位提交一套冲印好的照片外,同时还用不可擦除光盘刻录一套,采用电子和纸质同步的方法。
三、管理效果和经验
篇5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县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种管线工程档案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管线工程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种管线(含给水管、排水管、消防栓、燃气管、热力管、电信电缆、广播电视电缆、供电杆线电缆等)及管线的隧道、地沟和其他在城市道路下建设的地下工程(含人防工程等)。
第四条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城市辖区内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县城建档案馆具体负责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利用和监督工作,其业务上受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城建档案馆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建设单位进行管线工程建设,应当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施工,确需变更设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并如实反映在竣工图上。
第六条建设单位在管线施工中发现未建档的管线,应及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查明管线性质、权属,责令产权单位测定其坐标、标高及走向,并向城建档案馆报送有关档案。
第七条管线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G61-94,1995)进行竣工测量,形成准确的竣工测量数据文件和管线工程测量图。
第八条管线工程竣工档案(包括有关地下管线工程的1:500城市地形图和控制成果)必须完整准确,反映现状,并经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建设单位盖章。
第九条在城市道路、道沟、各种管线附近地段进行开挖、爆破、钻探等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到城建档案馆查询,取得该施工地段地下管线工程的有关现状资料,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定点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十条在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必须提请并通过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管线工程项目档案组织的专项验收。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建设单位应向城建档案馆移交下列档案材料:
(一)管线工程项目的计划、规划、用地、设计、施工、监督、监理等批准文件;
(二)管线测量精度分析、测绘成果及竣工测量数据;
(三)管线工程施工技术文件材料、竣工验收文件和竣工图;
(四)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要求归档的其他有关文件材料。
第十一条对重要管线工程,城建档案馆应当进行现场核验,做到文件材料与实际相符,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应当给予配合。
第十二条管线工程投入使用后进行改建、扩建或者对重要部位进行维修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变动情况修改原竣工图,并将修改补充的管线图于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报送城建档案馆。
第十三条城建档案馆对城市管线总图进行综合修改补充,绘制城市管线综合图,并输入城市管线信息系统,对管线工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四条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城市管线工程普查、补测补绘和建档工作。普查和补测补绘所形成的管线普查成果档案,要及时交由城建档案馆统一接收管理,各管线产权单位保存一套备查。
对于工程测量单位移交的城市地形图和控制成果,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不得出售、转让。
第十五条城建档案馆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依法做好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保密工作,主动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因建设单位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损坏地下管线的,建设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移交其他管线工程档案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七条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因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损坏地下管线的,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移交其他管线工程档案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八条工程测量单位未按照规定提供准确的管线测量成果,致使施工时损失管线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原则;管理措施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原则
农田水利建设要始终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多方协作,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
1.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田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把握好“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
1.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建设管理与改革同步
根据农业经济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布局,坚持走“政府组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之路;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全县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1.3量力而行,通力协作,稳步发展
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水利、农业、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稳步推进,使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全县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目标,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验收管理办法等。切实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确保能按计划、按标准、按质量完成。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2.1规范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和依据[1]。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2.2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众多,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2.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投标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量采取公开招标,严格把关邀请招标,保证优秀的施工企业中标。二是加强标底编制和评标专家的保密性。三是进一步完善招标程序,制定先进的评标办法,并积极吸取其他行业及县市的先进经验,改进沈丘县现有的招标程序和评标办法,使其更加合理和科学。
2.4着力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我国投资建设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全面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的可靠保证,是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根本前提。落实好项目法人制,一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目前水利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体制,按照项目类别不同组建项目法人。二要严格项目法人资质审查,在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应明确项目法人,没有按规定要求组建项目法人的不进行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三要严格项目法人单位人员配备。
2.5实行工程全面监理、监督制度
建设监理的目的是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强调市场之间的合同关系及监督、制约与协调的机能,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逐步“实行小业主,大监理”,推行全方位监理。推行“小业主,大监理”除了监理单位自身的努力外,最关键的是业主必须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和利用监理单位的工程管理优势和业务专长为工程建设服务,通过监理的有效工作,从而保证投资方投资效益的发挥,同时也通过监理的监督,保证承包商的利益不受损害,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2.6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验收部门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对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
参考文献:
[1] 徐满杰.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下旬,2010(5):61-62.
[2]尹利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85.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0.前言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引起所有水利工程建设者的高度重视。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对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以及工程建设整体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及效益,而且也会对后期的改建及维修所产生的费用造成影响。更严重的是一旦出现意外, 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 水利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质量,而真正把握住质量关是一件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事关多个单位、部门和人员,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建设各方质量控制和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障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企业信誉,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2.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2.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首先,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他们自身的政治素养、工程质量的思想认知、工作责任感、技术水准等综合素质成为了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次,在工程施工的管理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工程管理能力、工程质量意识等,都与工程整体质量密切联系。
2.2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好的环境因素对施工的顺利实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具体的施工条件,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环境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严格控制。
2.3施工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主要是指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的选择,具体包括施工工程的流程设计、工艺选择、技术指标的选择等。首先,工程施工中,要对工程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其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计算整个工程的运行成本,合理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其次,在工程施工中,要对工程技术的使用规范进行确定,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工程实际制定出施工规范纲要和流程操作,促进施工技术在合理选择的基础上规范性使用。
2.4材料的选择
要想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材料的选择,尤其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言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要求就更为严格。要想有效的保证施工的材料安全就必须做到严格控制材料采购以及管理,要充分合理的使用材料,避免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失。
2.5施工设备的影响
水利施工工程的建设项目相对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采用大型综合施工设施。施工设备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选择施工设备和施工工具时要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和效率性,尽量选择施工过程中方便操作的设备。
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建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由项目部负责人成立专业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纵向上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个施工管理部门作为分级领导,协调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横向上则通过对现场施工作业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并协调把质量工作贯彻到具体的施工作业管理之中。
3.2明确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目标
为实现水利工程总的质量目标,应该将总目标细分为多个分目标。将总目标进行细分有两个好处:其一,可以使被管理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目标和作业方向;其二,可以通过对分目标的理解,控制管理活动,一旦某一个分目标出现问题,可以及时针对某一处进行改正,在执行力上将会更加具体化。
因此,在明确了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之后, 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计划时,就要以具体的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 对过程中的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的计划措施。
3.3加强施工环境管理
不同类型的施工环境会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也会对水利工程造成影响,例如在不断航的河道进行水下疏浚施工,就必须要考虑来往船只的航行,安全合理的确定水下排泥管埋设的位置以及深度。对施工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要予以充分重视,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机动的进行动态控制,把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3.4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强化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于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多发环节,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确保质量控制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同时,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可以将施工阶段分为施工准备、项目实施,施工检查以及质量问题处理等几个阶段,完善各个阶段的具体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并强化对施工技术方法的控制,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以及规范要求。
(2)重视专业化标准化工程施工队伍的建设,提高施工作业技术水平。必须强化对项目施工参与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明确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开展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利用先进的施工作业机械设备或者是新的施工技术方法,提高施工作业的专业化与标准化水平,借助现代化的施工作业条件,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5强化水利工程施工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使用的管理
强化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原材料满足设计以及施工规范中的技术要求。在项目建设中所必须使用的砂石、水泥、钢筋、构件以及混凝土等工程材料,必须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严格的试验检验。对于有可能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原材料,不准进场。对于各类机械设备,按照设计或者是施工工艺的要求,配备齐全开展施工作业,并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专业培训,确保施工作业水平能够满足技术要求。同时,注重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避免设备操作不当导致项目建设出现各种安全事故问题。
4.完善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4.1明确水利工程验收的主要项目,按照相应文件要求开展水利工程验收工作
工程验收的项目主要包括主体结构以及附属工程的质量检查工作。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的依据则主要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施工合同、设计变更文件、质量验收标准等一系列内容。
4.2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开展验收工作
当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应该按照相应的流程向建设主管单位提供必要的竣工资料以及竣工验收报告,申请对水利工程开展竣工验收工作。水利工程施工主管单位在接到竣工验收工作后,则应该在规定的时间要求内,组织必要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人员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对于验收合格的,必须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认定书,并将水利工程设施投入运营使用。
篇8
蓄水前阶段验收作为一个中间验收,建设项目在蓄水前阶段验收其间,尚有未完成工程内容,但其主要的设计工作、开工所需的行政手续均已全部完成,为了明晰整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该蓄水前阶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内容和重点与项目整体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相近。综合上述法律法规和工作中的经验,竣工验收调查单位接到任务后,应在项目枢纽下闸前完成包括调查单位的现场调查和编制调查报告工作,并获得环保部门的下闸允许(即阶段验收批复)。其中为获得环保部门的下闸许可批复文件,递交调查报告书后的工作还包括现场检查、专家评审、调查报告审查、等待项目批准四个主要环节。技术上,由于导则中缺乏行业指引文件,调查工作中基本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对项目蓄水阶段所要求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进行一一对应的落实情况调查。如有发现未落实的环境保护措施工作,则需要立即向建设单位提出补充或整改意见,引导建设单位完成环保措施,以满足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并待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达到环评阶段预期效果后,方能向审批部门递交调查报告,申请蓄水前阶段验收。以下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水利水电项目验收的重点和内容进行介绍:1.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要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HJ464-2009)中4.6小节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中4.7小节,在总体上对验收重点进行描述,而项目具体、细化的调查内容,就必须依靠调查人员对项目的熟悉和对审批要求的把握。1.2环评文件及其批复对验收内容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虽说竣工验收工作中,重点是对着环评及批复要求“照单捉药”,但由于分项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某些环保措施不一定达到其建设阶段,比如施工营地仍在用不能进行拆除等,这种情况下,应参考“三同时”原则,对已开工建设的工程内容,必须进行相应配套的环保措施,并评判其运行效果是否达标。总结实际工作,蓄水阶段验收调查时,重点调查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实际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内容、规模、地理位置,取土石料场、弃渣场的实际情况及与环评方案相比的变化情况。(2)规划的符合性规划方面主要是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流域发展规划,附有发展改革部门同意开展建设工作的意见作为附件即可。(3)占地由于蓄水前阶段调查并非竣工调查,现阶段未有准确的征占地情况汇总,在后期工作中,也会有部分规划外新征地或者临时征地归还的,因此现阶段验收主要为整体征地占地的合法性,需要出具的文件包括有土地使用证、取弃土场使用合同、施工营地租赁合同等。(4)生态调查、保护和补偿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对所在地的生态影响及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项目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有:下泄低温水的减缓措施、鱼类保护措施和方案、陆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生态流量的下泄设施和计划、珍稀植物移栽、珍稀动物人工培育和放养等。当以货币形式作为生态补偿时,需要调查补偿资金的落实情况。(5)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6)移民安置环境影响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中,关注点在于当采用建设安置区形式集中安置移民时,安置区的水土保持、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因此工作中,除需要调查移民情况、安置方式外,还需要针对移民安置区的水土保持和环境污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当以货币形式补偿时,需调查赔偿资金的落实情况。(7)库底清理1.3其他需调查的工作内容除1.2节中环评及其批复中常见的环保措施要求外,为满足阶段验收调查报告要求,针对水利水电类项目,还需要进行以下内容的调查和汇报:(1)建设过程的环境监测落实情况及其结果汇编(2)监理制度的落实情况(3)风险管理调查(4)环境保护设计(5)污染物处理及排放情况(施工生活营地、作业面、仓库、机修)(6)征地赔偿、林木、青苗赔偿情况(7)文物迁移的方案及其落实情况(8)施工期水土流失监测结果(9)施工对下游的影响(包括下游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影响,下游用水户受影响情况及其处理措施)(10)施工期间,周边居民的投诉反映情况及其处理方案。
2可获得的材料及信息
调查单位进行工程项目整体验收时,必须了解整个水库工程的施工建设内容、过程、步骤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设管理文件,以便获得相关的信息。整体验收其间,可参考(HJ464-2009)中5.1章节内容出列的资料清单进行资料调查,但蓄水阶段的调查中,以上资料清单中的内容可能是未编制(或收集)的,甚至需要调查单位代为提醒建设单位补充部分资料。由于水利水电项目为大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参与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安全、质量监管等参建单位多,涉及的大小事项均有记录,文件众多,格式不一,不可能一一研读,加上建设过程文件不一定能及时归档,作为调查单位,并不能只单靠与建设单位接触解决所有文件和材料的获取问题。下文就某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概述项目在下闸蓄水时的工程进度,对下闸蓄水时已有材料进行汇总,为以后同类型项目材料收集工作提供参考。2.1该水电工程项目蓄水前阶段环保竣工验收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有:(1)工程的筹建(水文、地质、文物、矿产勘查,可行性研究及专项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征地,移民安置规划等)(2)工程施工准备(“三通一平”工作、施工工厂设施、生活及办公房屋、场内公路)(3)部分主体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主坝和副坝填筑及库周防渗、导流泄洪洞的建设、生态放水管的敷设、电气及金属结构、水道及厂房工程土建工程)(4)厂企拆迁、移民安置(5)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6)库底清理(7)库内地形的测量其余工程内容和进度要求可参见《水电站建设工程蓄水验收管理办法(试行)》(水电规计[2007]0009号)。2.2对应上述工程进展,调查单位可采用材料有:(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含附图、附件)及其批复;(2)当地环保部门关于项目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资料;(3)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附图)及批复;(4)初步设计及批复(如有,含附图),其他设计文件(包括六大专项报告:水资源、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施工总布置规划、移民安置规划);(5)征用土地批文及附件;(6)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协议;(7)下游用水户补偿合同;(8)环保措施建设、管理合同,垃圾收运合同;(9)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测、监理合同;(10)主要材料采购合同;(11)生态补偿协议、合同;(12)(蓄水阶段)工程建设报告(或蓄水阶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13)水土保持监测(月/季/年)报告、水土保持监理(月/季/年)报告;(14)环境监测(月/季/年)报告、环境监理(月/季/年)报告;(15)已完成工程的施工总结(主要为公路系统、库底清理);(16)库底清理专项验收意见;(17)征地移民专项阶段验收报告;(18)当地环保部门收集到的居民投诉、意见;(19)应急预案及环境管理体系说明;(20)施工期间施工、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相关视频、照片影像资料。需要说明的是,配合工程下闸蓄水进度需要,下闸蓄水前,应当取得环保部门的阶段验收批复。因此,计算现场调查、报告编制、开展评审会及等待批复的工作时间,按照经验,最晚在下闸计划时间的6个月前,调查单位就必须进入工程现场。因此,调查单位初次进驻时工程施工进度和相关文件材料的编制进度都未达到下闸蓄水要求。同时,蓄水阶段也未编制工程变更总结,调查单位需要就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阶段建设方案进行一一比对,认真校核。
3验收常见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建设单位施工过程无专人负责环保方面的监管
现时,工程建设过程,建设单位更为注重工程建设进度,一般建设单位的环保工作安排安质环部门监管,实际上建设单位更为重视安全与质量,对于环保工作,大都没有设置专业的专责管理人员,难以在日常工作中监督建设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针对该情况,建议建设单位应设置环境保护专责人员,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管,并定期编制环境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3.2施工过程打包施工
由于现时工程大多采用分包方式,对单项施工工程内容进行总承包。而现时监理工作中,基本以工程进度为唯一进度评判,对环保工作的落实及效果未有实际监督,即使施工方未有落实环保要求,也不影响其进度款项的收取。最终到了验收阶段,建设单位需要对施工单位造成的环境污染背负责任。建议:将环保水保工程内容及施工期间管理落实状况一并纳入施工承包合同,监理签发工程进度款项时也必须同时监管环保水保工程落实情况,并把环保水保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纳入施工的阶段费用签发中去,对于管理不到位,以至于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施工单位单项工程,需待整改完善后才发放相应工程款项,做到真正落实“三同时”。
3.3重要生物物种保护的移栽、收集放养和增殖放养问题
对于珍稀濒危陆生植物,首选的保护措施是通过优化设计,避开该植物生境。实在无法将工程线路或施工面转移需要进行移栽时,由为保证成活率,应邀请专业的林木公司或植物研究机构,对植物移植选点、移植办法和后期种植维护要点进行指导。移植后,也应邀请当地林业部门对移植效果进行验收,并对移栽现场及过程拍摄记录。对于珍贵野生动物,一般要求在施工前将野生动物进行驱赶,部分行动缓慢的动物,例如龟类、蛙类等,需要进行收集后放养。调查实际工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能做到施工前驱赶动物,施工期间对部分误入工区的动物进行救治放养,但环评提及的珍稀动物难以搜集到。对于某些环评文件中建议增殖放养的珍贵鱼类,也存在增殖成本太大、未有稳定的人工增殖技术等问题。这些都导致验收工作难以完成。为解决以上的动物、鱼类保护措施存在问题,建议环评单位在编制环评文件时,对同一保护目标提出多个生态保护措施,不至于过于限制建设单位的生态保护工作,同时注重措施的可行性;建设单位在落实生态保护工作时,应多采用视频、照片保留影像记录,加强工作落实程度的说服性。
3.4征地移民工作
篇9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6月8日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和7月29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在新形势下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措施,做好迎接国家和省检查的准备工作,安排布置下一步质量安全检查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有的建设单位为了完成建设任务,往往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盲目开工建设,给后期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二)部分参建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不强。保障性安居工程造价低、利润少,大企业不愿承建,而由于建筑市场不规范,企业挂靠行为较多,个别项目建设单位为了拉企业垫付资金,招投标流程有所弱化,对参建队伍的选择把关不严,导致存在挂靠行为;有的项目一味抓进度、赶工期,放松质量安全管理,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甚至个别企业为了获取利润,不惜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导致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据新闻媒体报道:郑州市京沙快速路“汇景嘉园”拆迁安置小区,8栋多层住宅楼主体已封顶,因砖砌体酥裂风化成为“豆腐渣”工程,砌墙用砖一捏就碎、一碰就酥,该项目7月17日被拆除;安庆市太湖县开发区的拆迁安置小区——龙安商贸小区房屋陆续出现承重梁、外墙裂缝和渗水等现象,个别顶层住户甚至出现现浇楼板踩穿等严重问题;今年5月份,青海省湟中县新农村建设项目-多巴“康川新城”,部分现浇楼板、阳台栏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圈梁构造柱等现浇构件较大范围出现蜂窝、麻面、夹渣、断柱、漏筋的现象,部分楼层需拆除重建,这些质量问题都令人触目惊心。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监管难度大。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仅是一项建设任务,更是政治任务,确保按时开工建设、及时交付使用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同时保障性安居工程属于政府投资工程,政府既是业主,又是监管者,建管不分容易导致责任不清,形成了特区,这对业务管理部门来讲,不敢管、不会管时有发生,尺度不好把握,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很难有效实施。
二、强化措施,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
(一)强化队伍,联合监督
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原房、限价商品房、安置棚户区改造等)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事关党和政府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放松,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增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是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我为组长,工程质量监督局周虹、建管处陈传庆为副组长,按各自职责联合监督。二是充实队伍,定期督查。监督局与建管处抽专人形成督查办,定期督查。查质量监督员、安全监督员和各责任主体工作落实情况。重点查:人员到位,交底落实,样板引路,质量检查,见证取样,实体检测,通病治理,分户验收,建筑节能,安全防范,旁站监理,投诉处理,质量安全问责等。三是出台问责办法,两场联动。工程监督局和建管处要联手研究质量安全法规,针对保障房,出台问责办法,让现场与市场真正联动起来。
(二)强化责任,认真落实
工程是企业干出来的,政府监督不能代替工程建设者的作用,所以只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相关人员切实负起责任,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1.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全面负责。要明确项目负责人,配备专业配套的项目管理班子;要依法加强对设计、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和造价;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不得违法肢解工程;对施工现场总承包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及监理企业的总监理工程师等重要岗位人员,严格实行打卡考勤制度。
2.施工单位应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负责。施工单位必须把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验收规范,严格按照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严格材料进场检验、工序检查和验收制度,不得偷工减料,不得以次充好,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认真落实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质量管理责任,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等质量管理措施;工程竣工验收前,要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质量保修书和使用说明书,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严格履行保修义务,并对因施工质量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切实履行监理责任。严格执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选派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总监理工程师未经建设单位同意不得随意变更;监理单位要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制定“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方案,重点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等的检查,未经检查验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认真做好建筑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对符合要求的有关报验资料及时签字确认;负责督促施工单位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理,对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或已经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总监理工程师要及时向监督部门报告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对质量安全事故处理的全过程跟踪检查和验收。
4.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要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确保成果文件真实可靠。设计单位要根据保障性住房特点,精心设计,在较小的套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满足住宅对采光、隔声、节能、通风和公共卫生等要求。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及技术服务工作,严格设计变更管理,需要二次图审的变更应配合建设单位报图审机构重新进行审查。
5.施工图审查机构要认真落实审查责任,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重点审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抗震设防、消防安全、建筑节能等设计质量,同时加强对厨房、卫生间水电安装设计进行审查,保证较小户型具备基本使用功能,满足居住需求,对违反规定的设计变更不得通过审查。
6.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检测业务,按照有关检测管理规定和标准规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检测数据、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程序办事,提高效率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建设项目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进一步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严格执行项目报建、施工图审查、质量安全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法定建设程序。同时我们监督管理部门还要强化服务意识,打破常规,主动迎前工作,对具备质量安全监督基本条件的工程,工程监督部门要派人先行介入,进行工程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不出问题。
(四)强化监管,过程控制
1.加大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巡查力度。保障性安居工程责任监督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应在施工现场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责任监督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监督方案,明确监督重点和检查频次,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抽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验收时,必到现场。
2.强化材料监管。认真执行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和复检制度,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情况编制见证取样计划,报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监理单位应明确见证人员,见证取样后进行封样标识,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确保原材料“应检尽检”,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3.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对于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按照《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和《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导则》,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监理单位要对预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机构在监督抽查时要重点抽查各责任主体对质量通病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把以往常见的现浇板开裂、墙面裂缝、起砂空鼓以及屋面、厨卫间、外墙渗水等质量缺陷尽量减少或消除,提高用户对保障性住房质量的满意度。
4.全面实行结构实体质量抽检和标识上墙制度。工程结构验收前,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柱、梁、板、墙等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现浇板厚度以及砌体砂浆强度等进行抽检。对于结构实体抽检不合格的,及时将有关结果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以便监督部门及时掌握检测不合格信息,迅速提出整改意见,根据具体情况按规定程序进行加固或返工处理,以确保结构实体质量。工程施工全面落实“结构标识上墙制度”,每个关键部位都必须标明操作人员和检查人员姓名,以及质量检查数据,从源头和重点部位抓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5.加强对工程所用建筑成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保障性安居工程所使用的门窗、电料电器、卫生洁具、饰面块材等建筑成品,建设单位应通过政府采购来保证产品质量。在建筑成品进场时,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等要严把质量验收关,重点核验产品合格证或检测报告,监理单位要对质量验收进行签字确认,对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建筑成品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试检验,检验不合格或未经监理单位认可的建筑成品不得用于工程。
6.加强激励机制建设。这些年,部分企业在创优方面积极性不高,激励机制不强。实事求是地讲,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确实有大量负责任的企业、负责任的项目经理,他们是在认认真真地搞建设,也涌现出不少质量优异的精品工程。因此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注意做好典型样板引路,鼓励创优,一方面通过表彰先进,促使广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者们树立信心,激发斗志,另一方面通过观摩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升企业形象和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五)严格验收,确保质量
严格工程竣工验收管理。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验收要严格执行分户验收制度,实践证明,这项制度执行对保证住宅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减少质量问题投诉具有重要作用。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要按照《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实施细则》和《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精心组织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分户验收,对每套住房每个自然间进行全部检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工程竣工验收时,要对分户验收资料进行检查并抽取一定数量的房间,核查分户验收的真实性,其中顶层、底层和靠西山墙的住户必须各抽查一户,并把抽查情况记入工程监督档案。二是加强建筑节能和门窗、洁具、水电等使用功能验收,重点加强对执行强制性规范条文和使用功能监督检查。三是对工程竣工验收程序不符合有关规定,或工程实体质量和使用功能存在明显缺陷的,监督机构要责令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六)严肃问责,终身追究
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153号文)明确要求:“要强化市场现场监管联动,加强不良信用记录管理。要把工程质量管理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考核、约谈和问责范围。凡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及时查处,对重大质量问题要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报告。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重大质量问题查处情况进行挂牌督办,对市县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并进行通报”。因此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必须严字当头,重点治乱,让违法违规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让守法者不敢越过违法的红线。一是对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处罚。从严就是一经发现,依法严厉处罚,绝不下不为例;从重就是按法规上限实施。二是强化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的处罚。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实施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对违法违规个人实施责令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资格证书等处罚。同时与招投标市场联动,确保处罚到位。三是要强化不良记录管理,要定期在省、市网站或有关媒体上公示,发挥社会和市场对企业的约束。要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设置标识牌制度,督促建设单位应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识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名称和主要责任人姓名。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国家规定,致使房屋出现质量问题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责任。
三、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篇10
(一)概况。
*庄引黄灌区位于原阳县中西部,设计灌溉面积58.16万亩,涉及原阳县的14个乡镇、258个行政村,28.53万人。灌区始建于1967年,由于建设时资金不足、设计不完善、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加之部分工程已达规定使用年限、长期管理维护不力等原因,多年来,灌区在发挥灌溉供水、沉沙改土、排涝、补源等效益的同时,工程设施老化破损、效益衰减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1999-2005年,*庄灌区连续实施了7个年度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工程总投资6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50万元;已累计完成干渠衬砌54.71公里(约占干渠总长的80%),配套建设各类建筑物278座,实际完成投资5689万元。2004年,我委商水利部在灌区内实施了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工程总投资3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改造受益农田8760亩。通过改造工程建设,灌区内干渠和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区内的田间工程状况有了明显改观,输水和用水效率大幅提高,在年节水量9113万立方米的情况下,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7.83万亩,年增产粮食10057万公斤,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二)项目管理执行情况和效果。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属地方基建项目,按照我委与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基本流程为:按照经批准的总体规划和项目管理要求,编制分期或年度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级水利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根据已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中央下达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区分轻重缓急编制项目年度实施方案,报省级水利和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其中单项工程设计要达到施工图的深度。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河南省属中部地区,中央补助项目建设总投资的一半,另一半由地方各级政府和灌区多渠道筹集。
*庄灌区在改造工程建设中较好地执行了上述制度,保障了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较为规范,实现了节水增效的预期目标;灌区推行了灌区管理局+渠系用水协会+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分级落实管理责任,公开水费计收标准,提高了农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水费收取率,促进了良性运行。1999-2002年度工程已通过省水利厅、发展改革委组织的竣工验收,其中1999-2000年度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我们看到,已实施改造的干渠渠道衬砌“三面光”,配套建筑物外观良好,运用正常。根据我们与用水户的座谈及问卷调查结果,群众对目前的灌区用水管理普遍表示满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现有投资力度与改造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根据水利部批复的《*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计划到2015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估算工程总投资2.4亿元,其中骨干工程投资1.8亿元。截至目前,仅实际完成投资5689万元,占灌区总体规划投资的23.7%。按现在的投入力度,灌区骨干渠道全部改造完至少还需要20年时间,按照灌区骨干工程的使用寿命,到那时,一些已改造完的工程可能又需改造了。
(二)地方建设资金难以落实。
原阳县为省级贫困县,财力紧张,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前,项目实施所需的地方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当地政府组织受益区的群众投劳折资落实。“两工”取消后,群众不再投工投劳,以前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土方工程施工任务大部分只能依靠灌区完成,由于灌区自身无力承担和地方建设资金难以足额到位,致使2003-2005年度工程剩余少量尾工难以完成,工程也因此无法进行竣工验收。
(三)支渠及以下渠系基本没有改造。
目前,*庄灌区仅实施了干渠改造任务,并尚未全部完成,支渠及以下渠系工程尚未开始实施,我们看到那些断面并不小的支渠均为土质渠道,岸坡不规则,淤积严重,一些地段几近坍塌,斗渠除了已开展的末级渠系试点的那一小块地方,也基本如此,形成了“上通下阻”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思考和建议
(一)应当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改造步伐。
据水利部调查,大型灌区以占全国1/9的耕地面积,生产了1/4的粮食,贡献了1/3的农业生产总值,提供了1/7的城镇和工业供水,直接受益农民和城镇居民4亿多人。虽然近10年来中央增加了对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投入,但目前的投入水平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全国434处大型灌区中仅有1/4左右基本解决病险和“卡脖子”问题,有10个左右的灌区基本完成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按近几年的投入水平,即使地方建设资金完全落实,这项任务也还需30-40年才能完成。这样长的建设时间,不待工程全部改造完成,先期完成的部分又可能出现损坏导致效益衰减。
对此,需要各方进一步统一认识,继续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通过加快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快灌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等措施,多方加大投入力度,促进项目建设和工程的良性运行。除常规的投资渠道外,灌区节水改造的部分投资,还可鼓励和引导建立粮食生产协作机制以及用水权有偿转让等方式进行筹集。
(二)统筹骨干和田间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按现行规定,大型灌区改造的建设内容只包括骨干工程,斗渠及其以下的末级渠系建设由地方和受益农民自筹解决。由于大部分县财力不足,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又存在很大难度,末级渠系改造资金难以落实,建设步伐严重滞后,使得骨干工程建成后,田间仍然用水不畅,成为影响灌区农业发展和用水管理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
*庄灌区农业供水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试点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陆续成立,基本建立了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特点的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看到,项目区斗渠改造、衬砌后,输水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据介绍,斗渠水利用系数由以前的0.72提高到0.89,新增引黄灌溉面积2470亩,改善4447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41.3万公斤(亩均178公斤),节水97万立方米(亩均122立方米),农民实际负担水费支出降低15%。在葛庄村用水户协会,会长娄清波告诉我们,经过灌区改造和用水改制,全村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700亩增加到2200亩,2007年,协会共引水136万立方米,每次放水时间为8天,比2003年用水量188万立方米节水52万立方米,缩短灌水时间5天,增产粮食22万公斤。
由此,我们感觉,下一步在搞好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应结合骨干工程建设,加强斗渠及其以下的田间灌溉设施的改造配套。据我们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目前亩均300多元的末级渠系改造投入,斗渠与斗以下渠系大致各占一半,因斗渠的公共品特征较强,其改造投入需要政府支持,附属于承包地块的农、毛渠配套完全可以由农民用水户自行实施,这样,末级渠系改造的投入可比现在减少一半,约为亩均150元左右。在加大对灌区骨干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政府资金用于田间工程配套,与骨干工程改造配合进行,可以更大幅度促进灌区整体效益的发挥。要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农业综合开发要增加大中型灌区田间节水改造资金投入”的有关要求,加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对灌区田间配套改造的投入力度,促进灌区整体效益的发挥。另外,我委也可商水利部在总结末级渠系改造试点经验教训后,选择粮食主产区适当扩大试点规模,引导和鼓励受益群众以及农村经济组织增加田间渠系改造配套的投入。
(三)进一步深化灌区改革,促进灌溉设施良性运行。
与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相比,目前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仍总体相对滞后。要进一步深化灌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水价制度改革,把改革作为灌区改造的前提和保障条件,全面推进用水户参与管理,适当发展自主管理,同时加快推进灌区管理单位内部改革,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水费计收管理,促进灌区的良性运行和高效、节约用水。要加强灌区节水改造管理支撑系统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灌区建设与改造的科技含量。
- 上一篇:高新科技公司优惠政策
- 下一篇:作风建设有关规章制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