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时间:2024-03-19 16:5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理论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职业培训论文可以让劳动者掌握职业常识、道德和技能,帮助劳动者提高劳动效率、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而长春市无论中介制还是员工制的家政公司对职业培训都未高度重视起来,暴露出很多职业培训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一、 长春市家政服务业职业培训存在问题
(一) 培训对象素质较低
长春市家政服务员主要来自吉林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和下岗女职工,年龄大都在40岁左右,少数培训育婴师的年龄在35左右,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多为小学和初中,学历较低,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 培训课程、内容较单一,应试化现象严重
长春市具有职业资格授权的家政培训学校有6家,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家政员、育婴师、月嫂、催乳师、营养师、护理员进行,其他如按摩、厨艺、茶艺等课程因需求少而较少开设,课程设置较单一。
初级培训,国家推行的是免费政策,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实操课占60%以上学时,理论课主要涉及职业道德、职业礼仪等。培训内容多围绕职业资格考试进行,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题库里划考试范围进行培训,培训学时较短,达不到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理论学时多于实操学时,培训过于应试化。
(三) 培训形式较单一,缺失人性化
理论课培训以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培训师根据职业资格考试范围制作课件,课件制作多不规范,背景和内容选取不考虑中年妇女的视觉感官和接受度,只符合自己的授课要求,授课过程互动较少,老师讲学员记,培训师也不知道学员是否都听懂学会了,缺少人性化。
(四) 培训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整个家政行业培训师,年龄和学历结构参差不齐,多是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她们曾参加过职业资格考试,从事过家庭服务,学历不高但理论和实际经验都具备;青年培训师大都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多都未从事过家政服务的实际工作,通过了职业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考试便可培养成培训师;另一部分是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技能型培训师,级别较高,能力较强。
(五) 培训环节不健全
只有家政员职前培训,职中和职后培训缺失,通过职前培训拿到证书的员工就业后,多是自己根据需要再参加高一级的考试,家政公司几乎没有职中和职后培训,对于企业从事行政等管理的员工,也仅是岗前培训,培训环节都集中在职前,职中和职后培训跟不上,极易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六) 培训考核方式较单一
培训考核方式是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考试就算合格,拿到证书后家政公司就可安排上岗,家政公司不再进行员工学习能力、性格、整体素质等的考核,缺少对员工的整体认识,导致了所派家政员不让雇主满意等矛盾的出现。
二、 长春市家政服务业职业培训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 国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家政职业培训的扶持力度
除了初级免费培训外,由政府扶持家政员免费参加职业资格初级考试,除了政府下属的家政培训公司和学校外,给予其他有职业资格认证资质的家政职业培训学校经费支持,帮助学校扩大招生,分区就近培训,以增加就业者数量和提升就业者素质,缓解供需矛盾。
(二) 吸纳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家政服务业
现在长春的家政服务市场缺少从事高端家政的人才,而目前家政学专业正发展蓬勃,在这种形式下,吸纳优秀大学生充实家政培训师、企业管理或者家政员队伍,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新活力。
(三) 改革创新家政职业培训的教学方法
长春市家政培训学校的教学方法单一,不人性化,迫切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直观演示法基础上,加入情景教学和问题讨论法等与学员互动,启发引导学员的综合能力。现在实操课培训采用的是四级教学法,即准备、示范、模仿、练习,应融合项目导向教学法,即提出问题,学员制定工作计划,培训师指导,实施,检查,自我反思和进步。
(四) 严格考核评价体系
培训课程需要一个合理规范的教学评价来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改进教学方案。长春市家政职业培训的教学评价仅是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学校内部和家政公司没有针对培训的教学评价。
培训学校应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每节课都给学员发放课程评价表,评价课程的内容、方法、手段、条理等,培训师课后审查找出问题,下节课及时改正,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
家政企业应制定评价表,评价员工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等,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员工素质。
(五) 家政公司要提高对职业培训的认识,强化职业培训
篇2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教师相关能力的要求
(一)政治立场正确、信念坚定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政治立场正确,信仰坚定。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增强政治意识、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防范政治风险、坚定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并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上下功夫。
(二)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少知而迷、无知则乱。理论上清醒才能保证思想上的自觉和行动上的坚定。思政课教师必须要不断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并不断把这些新思想,新观点贯穿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让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党、我们当前的政策方针,培养学生关心、关注国家、社会、人民的好习惯。同时,要学会运用好新媒体新信息产业技术,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使思政课真正入心入脑。
(三)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表率
“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思政课教师应该遵守的重要信念。这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对标一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同时由于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思想随之而来,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老师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应首先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表率。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老师教学能力提升所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受到更多信息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求更高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新媒体已经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间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必须要正视的。新媒体在改变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大量的信息迅速涌入学生的大脑,学生对这些信息的好坏、正确与否不能够准确判断。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的喜爱,因为他们使用新媒体平台例如:QQ、微信、微博、抖音等能够获得更多时效性强并感兴趣的信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老师是很难把学生从这些新媒体平台上拉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去的,这就需要老师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能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感兴趣。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高校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开展越来越重视,面对新形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难度越来越难,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开展活动中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虽然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老师的培训、素养提升有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但是很多高等院校对思想政治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并没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展有较强的随意性。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老师拥有较重的教学任务,所以思想政治老师很难得到有效的培训去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能力。另外,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科研成果的研究非常重视,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过度的侧重科研而忽视了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的培训,又没有时间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研究,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老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下降。
三、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责任感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老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老师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情况。在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老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且增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责任感,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积极性,这样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以老师为榜样来要求自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老师在为学生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秉持社会主义思想方向,帮助学生对新媒体思想信息进行筛选,那些西方腐朽思想进行摒除。这样一方面是老师自身牢固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负责任的体现。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进行创新
新媒体是当前最流行的媒体形式,新媒体的技术、理念上的创新都符合当前人民大众的需求。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上新媒体也为其提供了新的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促进了高校老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喜好。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传授理论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不高。新媒体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老师在新媒体应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了革新,让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具有新时代气息。老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接受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让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自身发展进行融合,从而促进了大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加强自身学习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老师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和综合教学素质,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夯实基础。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老师要提升自己对新媒体信息的使用、传播能力,这需要老师要掌握好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例如:高校可以为老师定期的安排信息技术使用的培训,并且让老师掌握更先进的思想政治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学习、交流,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了解学生学习的动向,才能够为学生对那些新媒体信息进行筛选,最终保证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学习到积极向上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
(四)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环境
在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受其影响非常大,思想政治理论老师一定要主动对新媒体技术加以利用,主动去适应新媒体时代环境。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老师可以利用微博、校园官网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学生与老师可以进行群组讨论、媒体分享、知识论坛等活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且向平台上分享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有用的信息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这样就很大程度的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更加感兴趣,学习的知识内容也会更加深刻。
四、结论
篇3
Abstract: At present, in the teaching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prim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gnoring the law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imply copying the mode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ffec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analyzes the current mis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prim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xplores how to grasp teaching law of the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tries to provide ideas for improving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初级任职教育;政治理论;教学;误区
Key words: prim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political theory;teaching;misunderstanding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220-02
与任职教育的典型要求相比较,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其自有的规律和特征,这些规律和特征与任职教育的一般性要求并非完全兼容。然而,在当前初级任职教育班次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存在忽视政治理论课程自身规律,罔顾政治理论课程与其它专业操作型课程的差异,以“一刀切”的简单思维,对任职教育模式生搬硬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政治理论教学偏离应有规律,影响教学效果。下面,就人们对初级任职教育班次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几种常见误区进行分析。
误区一:在政治理论教学中把政治工作能力简单等同于方法技能。
人们普遍认为,既然任职教育强调的是对岗位任职所需要的技能、能力的培养,所以任职教育班次的政治理论课程也应当重点培养学员开展政治工作的具体操作技能。在《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和《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的日常教学中,强调“教方法”较多。
固然,在《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和《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课程中的确包含传授具体工作技能的内容,但政治工作的具体技能是以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为基础的,只有当政治工作者具备了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他在工作中运用的具体技能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培养学员的政治工作能力,首先是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其次才是让学员掌握一些具体技能,其中,前者是政治工作能力的根本和核心。以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思想工作为例,在思想引导的过程中,教育者选择何时作为谈话时机、运用何种谈话方式等技巧性因素,虽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真诚的关心、爱护、尊重等情感因素,以及由这些情感因素凝结并散发出来的非权力影响力,才是打开被教育者心扉的真正力量。彬彬有礼的笑容、娓娓道来的语气、环环相扣的逻辑表达,或许可以为思想工作锦上添花,但是,如果没有对士兵真诚的爱,笑容再和蔼,在士兵看来也是虚伪的。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果忽视正确情感价值观的塑造,而片面强调方法技能的训练,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误区二:任职教育班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小品化”。
由于在认识上,把政治工作的能力简单等同于操作性技能,这就直接导致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效仿专业操作型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量开展“模拟教学法”。例如,为了锻炼学员开展谈心的能力,就组织“模拟谈心”;为了锻炼学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就组织“模拟授课”;为了锻炼学员开展党支部工作的能力,就组织“模拟支委会”……这种做法看似迎合了任职教育的需求,突出了技能训练,实则违背了政治理论课程自身的教学规律,导致学员对政治工作的理解流于表面化。
专业操作型课程之所以大量采用“模拟教学法”,是因为在这些课程中只需要模拟工作环境,而不用模拟工作对象。例如,装备操作课程上,学员模拟操作的装备是真实的;轻武器射击课程上,学员使用的武器是真实的;战术课程上,学员演练的战术动作是真实的。而政治理论教学则不同,政治工作的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的思想,是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而这些都是无法模拟出来的。如果生搬硬套“模拟教学法”,那么,这种完全依赖预设脚本进行的“小品式”模拟,只能模拟出政治工作的表面形式或简单流程,无法将部队基层工作生活中矛盾或问题的冲突性完全真实地再现出来,学员无法真切感受到现实工作中矛盾冲突的剧烈程度,也就难以切实感受到解决利益纠葛的难度和解决思想矛盾的艺术性。任职教育的“实践需求性”特点,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让学员真实感受政治工作实践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艺术性,而这种“小品式”模拟,恰恰不具备这样的效果,也就无法提高学员的实际政治工作能力。
初级任职教育班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适应任职教育“实践需求性”特点,应当依托模拟连骨干岗位锻炼、部队见习、军民共建、执行重大任务等实践环节,让学员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真切体会政治工作的复杂性,从而增强政治工作能力。
误区三:用量化考核的方式来检验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任职教育的短期时效性特点,要求学员在培训结束时既具备某种特定的岗位技能,做到为用而学,学之既用,以实现培训与任职的无缝链接。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初级任职教育班次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该在培训结束时,使学员具备开展政治工作的熟练技能,而且这种技能的强弱也要用量化考核来直观展示。因此,往往采取口头答辩、笔试答题的方式来考核学员的政治工作能力,用得分的高低来衡量学员政治素质的高低和政治工作能力的强弱。尽管有的教学单位也采取了平时实践成绩与课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但平时实践的时间较短,在总成绩中的权重较低。
正如前文所分析,政治工作开展的好与坏,根本上取决于政治工作者对待工作本身和工作对象的态度。同志也早就说过“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得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1]”。因而,任职教育班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应当是端正学员对政治工作以及对部队官兵的根本态度。而这些“态度”,都存在于头脑当中,其真实情况,无法用一次量化考核的形式直观展示,只有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检验。简单的量化考核,只能检验学员是否记住了相关知识点,而检验不出学员是否真正认同这些理论观点。因此,初级任职教育班次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环节中,既不能因为学员“考知识”的量化分数高,就一俊遮百丑,认为学员的政治觉悟高;也不能因为学员“考知识”的量化分数低,就武断地认为学员的政治觉悟低。而应当将学员对政治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与实际政治立场觉悟分离开来,区别考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可以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来检验,而实际政治立场觉悟的高低,只能由群众来评、由广大官兵来评、由实践来评。
走出误区的几点建议:
第一,在初级任职教育班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当摒弃“一刀切”的简单思维。既要适应任职教育需求,也要充分尊重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的客观规律,不能简单地用任职教育的模式来硬套政治理论课教学。
第二,摆正思想政治工作中“道”与“术”的关系。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学员在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拥有正确的态度,是政治工作的“道”,而具体方法是政治工作的“术”。“道”是“术”的根本,“术”必须以“道”为根基和本源。初级任职教育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摆脱单纯强调技能训练的思维束缚,把教学重心放到培养和塑造端正的情感和价值观上来,使政治理论课教学回归其本来面貌。
第三,应当增加实践在教学考核中的比例,但这种实践不能停留在“小品式”模拟的浅层次上,而应当让学员在岗位实践、社会实践中去多体验、多磨砺、多锻炼,完成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内化,并升华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和价值追求,筑牢开展政治工作的基础素质。在考核形式上,应当将现有的“课终考核”改进为“全程考核”,由考查结果向考查过程转变。依托模拟连实际工作以及学员日常行为,对学员进行贯穿培训全程的观察考评。结合理论知识的量化考核结果,对学员的政治素质做出全面评价。
综上所述,在初级任职教育班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当摒弃“一刀切”的简单思维,既要适应任职教育需求,也要充分尊重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的客观规律,不能简单地用任职教育的模式来硬套政治理论课教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学员在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拥有正确的态度,是政治工作的“道”,而具体方法是政治工作的“术”,要摆正“道”与“术”的关系,摆脱单纯强调技能训练的思维束缚,使政治理论课教学回归其本来面貌。应当增加实践在教学、考核中的比例,但这种实践不能停留在“小品式”模拟的浅层次上,而应当让学员在岗位实践、社会实践中去多体验、多磨砺、多锻炼,完成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内化,并升华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和价值追求,筑牢开展政治工作的基础素质。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01.
篇4
【关键词】视情教学法 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遭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困难。因此,我们就需要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寻找适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以此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视情教学法
“视情教育”是由著名教育专家张巨河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在总结其十多年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适用于各个学科、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理念。“视”就是重视,“情”就是多元智能情况。“视情教育”要求把教育对象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平等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既要全面分析教育对象的智能、心理和生理情况,还要综合把握影响教育对象的其他因素。“视情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在“视情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笔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了适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视情教学法”。这里的“视情教学法”就是以教育对象――学生为核心,通过分析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围绕这一核心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课程、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实情,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学生、教师、课程、学校和社会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具体而言,这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智能组合情况、知识结构情况、性格心理情况、兴趣爱好情况、家庭背景情况等;教师的素质结构情况、层次结构情况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学校培养人才的类型情况、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的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视情教学法”要求高校紧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规律,合理配置师资力量,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独立学院是高校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的学院,采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由于市场主体的逐利性,独立学院特别注重节约办学成本和提高办学效益,由于投资方急于收回投资,有时候就会做出急功近利的事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目前不少独立学院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和完整的工作队伍。尤其是需要以一定经费作为保障的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旦涉及到实践教学的场地、经费、教学安排、安全保障等问题,领导部门多会以实施困难为由将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化、简约化甚至取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仍然难以落到实处,难以取得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建设滞后、管理不到位。目前,在课程建设方面,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没有纳入课程建设体系中,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标准等。在管理制度方面,关于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甚少,没有形成从领导、组织到实施的规范体系,缺少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和监督体系。对尚处于初期发展的独立学院,自然不会投入过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探索和建设一套适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体系和管理制度,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显得有名无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随着高校扩招,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独立学院为了达到和提升办学标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有限的经费来源难以满足多项支出的需要。加之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在很多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都被视为是政治任务和迎合评估的需要,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经费投入往往很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然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于是,这就导致了目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多局限于课堂实践,缺少实践基地,课外实践又多出现以学生自主进行却无法考核等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师资支持。目前,不少独立学院为了节约成本,增加收益,大量扩招,增加教学班级。这就使得原本就数量相对缺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承担更多的教学工作量。此外,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相比,独立学院的教师缺乏足够的科研平台,但却要承担同样的科研工作量。如此一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就难有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实践教学了。同时,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由他们来指导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视情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独立学院的领导部门要全力保障思想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独立学院的领导部门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经费、专业设置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尽可能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组织、队伍、经费三方面的保障。首先,在组织保障方面,实践教学要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由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由相关教学单位负责实施,由学工部、团委等部门配合,由人事处、教务处和相关教学单位联合考核。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级级有任务。其次,在队伍保障方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一支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硬、敬业精神高、社会经验多的专门队伍。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 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尝试,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聘请实践基地的专职人员兼任实践指导教师, 以增强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同时,也要对辅导员和学团工作者进行选拔和培训,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队伍中来。再次,在经费保障方面,要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以确保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实践指导教师能得到定期培训。
独立学院的教务部门要根据课程设置情况,科学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独立学院的教务部门要统一组织和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教务部门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规范制度,要向相关教学部门下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要求相关教学部门根据学时和学分的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完整的课表安排,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标准,以做到任务到人,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监督到人。
独立学院的教学部门要根据具体课程的特征,合理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干课程既有各自的特征和教学规律,又相互联系。因此,独立学院的相关教学部门在安排实践教学时,应根据每门课程的具体特征,按照统筹兼顾,形式互补的原则,既充分展现每门课程的特色,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四门主干课程的合力。例如,根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深入浅出、贴近现实的特征,可安排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和社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践报告,并开展成果交流,从而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信心。
篇5
1.1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者应当明确,管理是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他们的服务宗旨,其职责就是以优质的服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和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关心他们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充分尊重和鼓励师生参与教育教学管理、避免工作方式的简单化、工作态度的强硬化、工作效果的单一化、切实为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
1.2树立重视合作团队观念。
现今时代是一个讲求协作的时代,过去那种英雄式的管理已经少有舞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繁杂、任务艰巨,仅靠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很难实现其管理走向现代化。因此,必须动员所有管理人员,甚至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万众一心,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从而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的巨大实效。
1.3树立着眼细微的实证观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总会遇到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有宏观的、微观的;有显性的、隐性的,有直接的、间接的等等。作为一名具有现代责任感的管理主体,必须深入实践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比如,对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管理者不能仅凭主观的想象和判断,而应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凭事实和数据说话,才能做出具有说服力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
1.4树立快速有效的资讯观念。
长期以来,很多人由于受到传统官僚化积习的影响,不太重视时间观、效率观,往往不重视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在问题处理的等待和滞留中引发更多的新问题,造成管理效能的底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管理者要特别注重这一问题。要高度重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课程的繁重、学生的不感兴趣、教师的压力难处等,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快速有效地解决,避免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更多的麻烦和问题。
2、改革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民主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所谓“以问题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就是完全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开展管理工作,过分强调管理的“模式化”“一刀切”,强调服从,而忽视广大师生的自主发展,这严重违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以服务广大师生为目的的工作宗旨,也与现代社会强调的“以人为本”格格不入。特别是在当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多样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势必面临更多复杂和多变的情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必须改变过去的“问题中心”型模式,创建“研究民主”型管理模式。“研究民主”型管理模式包括研究型管理和民主型管理。研究型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师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动机,研究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研究其他高校的管理模式方法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民主型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者民主意识的增强,也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民主管理机制的建立。它强调从直接管理向宏观指导转变,从部门管理向全校参与转变,从被动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从直接管理向宏观指导转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管部门简政放权,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政命令、直接管理转变到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宏观指导为主,着力把握方向,制定原则和政策;从部门管理向全校参与转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者争取学校其他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教职工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采取各种手段、方式,如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等先进的现代交流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作用;从被动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者充分相信和依靠被管理者的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到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变“要管理我”为“我要管理”。
3、改革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技术电子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即通过文件、召开行政会议、制定工作条例和规章制度等手段来进行管理。这些手段不仅具有强制性,而且管理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不符合现代社会追求高效、便捷的发展要求。当今,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管理技术电子化已成为当代管理技术发展的普遍趋势。特别是在数字模拟技术应用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提高的情况下,现实的管理逐步向虚拟的管理转变,“人——机——人、事、物”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人——人”、“人——文本——人”和“人、事、物”的管理方式,管理重心集中在信息的搜集与决策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也带来了各种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这势必使管理人员在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完善管理,就需要借助电子计算机这个主要工具的绝对优势,建立现代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即以现代技术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自动数据处理系统,此外,还要将计算机应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的其他方面,如计算机教学管理、计算机教育行政管理等等。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可以节约管理成本,而且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因此,能大幅度提高管理水平。
4、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实现教育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
“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4]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
4.1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
个体是管理队伍的组成细胞。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体素质是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素质的基础。对于新进人员,要求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培训内容要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知识、管理科学、心理学、网络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等;对于在职人员,也要有计划地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研讨班学习,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所有管理人员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第一线,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了解教师、学生的想法,在教学实践中学习。
4.2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队伍结构。
合理的队伍结构是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素质和整体效应的关键。首先,要优化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也要采取老中青“三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各个年龄层次管理者的优势,实现他们在体力、智力、能力和经验等方面的互补,形成良好的整体效应;其次,要优化管理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队伍中,既要有熟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专业人才,也要有熟悉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就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而言,要求他们的职称和学历呈现梯队结构,高层次的管理研究、决策由高职称高学历的管理人员担任,任务的分配、管理等工作主要由中层管理人员担任,其他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各司其职,形成良好的梯队互补效应。
4.3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奖惩机制,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对于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管理人员应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适时提拔重用,而对于工作懒散、不求上进的人员则要进行批评指正处罚,甚至革职解聘,这样才能形积极上进、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
5、改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环境,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环境优良化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的政治思想因受国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政治观念带有模糊性,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面临更多的困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学校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5]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必须优化教学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5.1树立学校领导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课,很多学校的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都不是很重视,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造成某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缺失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时解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顺利实施。
5.2消除广大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良误解。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课性质及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广大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存在很多误解。对于教师而言,很多教师对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过于悲观,认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发展前途,既没有自己的专业学生,也难以在学术上取得突破,很多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课题还不给予资金配备。学校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创造条件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误解,如通过物质奖励、精神激励、加强学术科研等种种办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事业发展平台,营造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促使他们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有较强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实际价值,仅仅将其看作是考研和修学分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5.3建设具有浓烈的政治理论学习氛围的校园文化。
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社团活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学生社团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广泛实施需要各种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包括第一课堂(课内平台)、第二课堂(校内平台)和第三课堂(校外平台)。学生社团以其参与的自愿性、内容的直接性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性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社团的这些特征和功能决定了结合社团活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活泼,变得更加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同时又成为学生了解社会、面对现实、锻炼毅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社团活动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学生社团活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一,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社会大环境下,社团活动中容易出现淡化精神支柱的倾向,导致一些活动的形式和动机目标偏离了社会的“主旋律”;其二,品位不高。满足需要成了迎合需要,人的个性发展因缺乏理性规范而显随意,娱乐性、消遣性和商业性是当前社团的突出特点;其三,活动重复且质量不高。部分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缺乏理性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缺乏规范性、有序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学生社团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各院系学生工作队伍的具体指导下,直接调控社团活动的价值方向,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为主线,引导学生社团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的社团文化活动,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和社团文化独特的个性特点及育人功能,提升社团活动的文化品味,弘扬高雅、健康、向上的主旋律。
3.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各有优势,各有侧重。应当互通有无,才能更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通常就是各行其道的“两张皮”,这种现象不利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也使社团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和渠道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使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活动,在学生主动参与的社团活动中得到了拓展;使呆板的教材内容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实;使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由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研讨。因此,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增强和锻炼学生的组织、交往和创新能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和形成“大思政”格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的可行性
1.两者育人目标的一致性
社团活动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现和补充。其目的和宗旨在于通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帮助学生坚定政治信念,提高道德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促进身心和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可见,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是学生社团活动,其教育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开拓视野,培养能力,锻炼意志,提升素质,将来真正成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和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发挥育人合力,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
2.两者内容与形式的契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要根据各门必修课程相关内容选定,形式多样,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其有着许多契合之处。社会公益型社团开展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和环保行等活动,这些活动中融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渗透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不谋而合。因而,将两者“水融”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的方略与途径
1.树立大德育理念、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前提
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必须树立大德育理念,建构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院系党团组织及辅导员队伍的大德育学生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联动机制。学校各部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要和学生社团负责人建立定期联络机制,编制统一的实践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使学生社团资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积极倡导教学与实践两个环节互通,畅通全员育人渠道,努力形成“大思政”的格局。
2.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是关键
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中采取开放式的考核形式。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既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人力、精力受限无法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而导致学生实践活动参与面不广,参与率低的现实困境,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又有意义的社团活动,还让各学生社团活动赢得广大学生的踊跃参与,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之间良性互动,相互协调,大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强化两支队伍培训是保障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只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有效果,只不过效果不同而已。那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呢?
1.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与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目前,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状况不容乐观。①某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差。有些教师所学专业并不是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或相关专业,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非常普遍。从事德育教学的专业应该是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等文科专业。据统计理工科院校中有80%以上的德育教师是没有经过以上专业培训的,60%以上是非文科专业毕业的。甚至有一些高校把在改革中下岗的行政人员安排到思想品德教研室做教师工作。这些教师没有经过理论上更高的修养,只能根据他们对德育的朴素理解来进行教学活动。由于德育具有通俗性、普世性和生活中人人都可参与性等特点,所以对于一些人尤其是高校领导来说,谁都可以充当德育教师。②有的德育教师的精力外流,当教师不是为了教学,而是利用高校教师不坐班的条件,谋取第二职业,既可以达到自己不丢编制,获取津贴,又可以在校外获得自己其他利益,而德育教师不过是其次要的角色。③还有一些德育教师由于不是本学科专业毕业,专业之间互相不能衔接,实现不了集体备课,表现为教学中各自为政,随意性大。④近年高校改革步骤加大,教师科研和教学压力大,体力和精力相对不足,影响课堂教学质量。⑤有少数教师为了课时费等经济利益越来越缺乏责任心,在课堂教学中以播放录像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既能满足学生心理,又能减轻自己的负担。教书育人的伟大情怀早已抛之脑后。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赖于高水平的教师,有赖于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人格魅力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还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和学术水平,要有对教学方法和规律的深刻把握。教师应精通自己的专业,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并努力使教学反映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因此,各高校应严格师资引进制度,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口关。另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经常培训。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按期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各高校也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研究生、考博士生;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级研讨会,到其他大学做访问学者;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还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互相学习,这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十分有益。同时教师更要做到自我学习和进步,使自己成为政治立场坚定,知识渊博的合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2.在坚持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做到有的放矢。首先,教师要掌握吃透教材。教材是一课之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需要高质量的教材。这次由中央审订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课程的新教材,比较好地贴近大学生的思想与生活,是高质量的教材。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必须学习、钻研、掌握、吃透新教材。新教材较以前的教材篇幅短,内容精练、形式规范、提纲挈领,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和学生思想状况发挥的空间。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形成符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教学体系。要注意的是,教师不管怎样设计自己的教学体系,都不能脱离“教材体系”,即必须坚持大纲的要求。其次,要了解学生的政治敏感性、价值趋向、参与意识、心理素质及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等。要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关心的问题、个性特征和实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肩负着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大学生,打造科学的灵魂,又要解决大学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问题。所以在开展教育前,教育者要通过调查弄清大学生关心什么,考虑什么,怀疑什么,肯定什么,了解不了解应该了解的科学理论。大学生的文化、经历、性格差异较大,有心事,有疙瘩不一定都会主动说出来,因而教育者必须与大学生打成一片,在与大学生的接触中了解,了解中省察,省察中把握。若教育者对大学生的脉搏摸得不准,对大学生的需要没有搞清,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就无从谈起,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53-03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国家教育部也一再强调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所以探讨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就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理论的现状和原因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相比较专业课程而言,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使我们国家对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当重视,学科教师也通过自身努力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渠道,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但距离学科目标的实现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也需要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帮助。
(二)课堂中缺乏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式和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相对来说较枯燥,很多内容说教意味较浓,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心理抵触比较大。再加上高职学生对一些较抽象、深奥的理论不感兴趣,这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
(三)气氛沉闷,缺乏情感亲近。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大课,两个班合班上,人数很多,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较少。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是注重理论上的灌输,虽然也有联系实际的方面,可是学生对老师所说的一些话总是有点怀疑,认为不太符合实际,所以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论并不真正地相信,从而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而教师对学生的无所谓的态度也有所不满,认为他们思想狭隘,不求上进,难以管理,不守纪律。师生这种心理感觉上的不相容,必定会影响课堂环境的改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四)教学内容上与高职大学生脱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与本科院校同用一门教材,未能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且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不符合“要精”“要够用”的原则,不能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性针对性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体系中的理论大多缺乏行业针对性,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思想脱节,这就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分离,在课堂中教师照本宣科,而学生单纯为了考试成绩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重复性的内容既浪费课堂时间,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消极影响,教学效果比较差。
(五)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素养相对其他学科的老师较低。首先,多数老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简单,任何课程的老师都可胜任,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师素质高低不齐;其次,由于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缺乏重视,教师缺少专业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补充,不能满足学科时政性的要求,如不时常充电,及时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最新的信息和科研成果,是不能帮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的,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关注本学科信息更新。
二、大学生课堂兴趣的培养方式
(一)采用多样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应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认识水平。(1)利用多媒体。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可以使教学过程直观立体、意义深远,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印象深刻,有助于记忆学习。所以,建议每位教师在备课时着手设计和制作独具风格的教学课件,当然还可以选择一些教学光盘作为辅助,深化教学内容。(2)课前10分钟左右,师生共同关注国内外新闻,先由学生讲新闻,然后教师对一周要闻进行整合并对一些热点新闻进行更深入的讲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的效果。(3)播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4)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手段,拓展知识面,促进学生积极学习。通过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检索教学网页和论坛学习设计教学栏目,安排课堂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可按照个人的既定目标,来进行学习计划的规划和调整。通过网络即时沟通工具,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进行学习进度的沟通反馈和在线指导。网络化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更加个性化,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推动具有极大贡献,学生成绩必然有所提高。
(二)调整学科内容,体现“精”和“够用”的原则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技术人才,所以从生源方面来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如果理论太深,势必会造成学生不爱听的局面,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材内容上要进行整合。当前,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与现实结合的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全面收集课程资料,对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发散思想。
(三)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实践意义上来讲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会对学生身心起到深远的影响;只有自身具备全面道德素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并且具有高水平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这主要依靠以下两点:(1)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科知识和人文观念比过去都有了极大改变,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才能游刃有余的引导思想政治课堂。其中首先是一些与思想政治学科环环相扣的学科知识,其次是要了解与思想政治学科侧面相关的社会知识。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不断充实自己,当然,作为学校也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培训。(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身素养。为人师表应当以身作则,提高道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四)加强实践教学
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实践课的教学。职业院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高中直接考上来的,对社会了解很少,教师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实践,开展社会调查或者进行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在社会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写出社会调查报告,充分了解社会,反省自己。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活动中学会知识、完善人格。可以利用网络同学生即时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疑难问题,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好坏影响大学生理想是否远大,影响学生精神健康成长。兴趣的激发不能一概而论。总结实践,要将学生吸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必须在课堂内容、学术观点、开展形式上不断创新。这需要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集思广益,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生动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高等院校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鲁明川.提高示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篇9
会上,王侠要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使这门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王侠在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取得的成效后说,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在全党全面展开。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是推动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怎样培养接班人的重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遇到的现实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王侠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关键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吸引力。一是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的认识,坚持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修养、品行和人格教育并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充实教学内容,强化学科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创新,结合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实践,结合各高校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发挥我省厚重文化积淀和丰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积极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方法,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化,切实增强教学效果。三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足专职教师,切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教科组织机构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保障和支撑。四是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特点,改进考核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和实绩考核,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艺术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现状与对策
一、当前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
近年来,在总书记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但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艺术院校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明显不同就是生源。艺术生的专业性和方向性非常突出。他们在走进艺术殿堂后普遍认为公共文化课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艺术专业基本不搭界,更不能理解艺术院校还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且还是作为必修课的原因与价值所在,导致部分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虽然个性鲜明、艺术专业突出,但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请假、缺课现象较为严重,这样就会造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长期以来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以课堂为主、以课本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听起来乏味,不感兴趣。其结果常常是学生迫于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才勉强走进教室,失去了上政治理论课的意义。
3.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艺术院校的领导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比较重视艺术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思想政治理论往往被边缘化。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严重不足,致使许多老师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培训,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艺术院校往往将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归入其他系部或行政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使这门课的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策
1.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
课堂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基础。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关键是要突出学生实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通过参与形成互动的局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可供选择的形式很多,例如: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自学和老师讲授相结合、指导读书、进行讨论、观看录像、案例分析、主题演讲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要有计划、合理安排,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专门展示,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中穿行,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灵活得当,做到教学过程有动有静、有张有弛,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调整身心、活跃思维、展示自我。
2.进行校园实践教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的实践活动,属于“第二课堂”教学,它是列入教学计划,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其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是其基本和重要的形式。校园实践教学要求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准备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地点,以活动的形式引入教学。
3.社会实践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教学是教师根据国家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一些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识深度和兴趣程度选题或者带着自己关心的问题,借助适当的方式走进社会,参与到生产实践活动中直接体验、引起思考、深化认识、寻求答案的一种实践方式。
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历史、以史为鉴,积累知识,强化了爱国思想。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前,向学生布置教学任务,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出一批高质量调查报告,并评定等级。学生写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调查报告,学生自己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同时这些实践活动还使学生们了解国情,了解了社会发展的现状,学生们对于国家前途命运关注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有了实际感受。社会实践提升了学生们的认识度,校事、国事、世事、事事关心,真正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积极营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就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并结合校内校外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由高放低,由远拉近,由虚变实,使它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心中。同时也使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深切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从而激发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切实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杜书瀛.艺术哲学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0
[2]张耀,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