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19 16:5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篇1

一、单位换算的探究

可以去发现其中的换算规律,以此实现准确快捷的单位换算。

1.单位换算规律的探究。如长度单位km、m、mm、μm、nm是千进位;m、dm、cm、mm是十进位,总数也是一个千进位。再如质量单位t、kg、g、mg都是千进位。

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面积和体积单位的拓展:m、dm、cm、mm是10进位;m2、dm2、cm2、mm2是102进位;m3、dm3(升L)、cm3(毫升ml)、mm3是103进位。单位和进位数的幂指数相同。

2.单位换算方法的探究。如速度单位的换算。针对学生因为死记硬背,常常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混淆实际,设计一个“微探究”,让学生对其换算关系实际进行推导,让他们真正理解“乘或除3.6”的出处。密度单位的换算也用到了这种方法。

二、利用课本内容进行的探究

1.对数据资料的探究。一是有关因素的探究。如声速数据分析,声速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再如密度数据分析,密度大小与物质种类、状态、温度和压强有关。二是规律的探究。如声速和光速数据分析,甚至还可以得到它们相反的传播规律:声音在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依次减慢,“真空”中其传播速度达到了最小值――“0”;而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依次加快,在真空中速度最大。

2.对课本插图的探究。如光学两个轴对称图形:一是光的反射,对称轴是法线,两条光线和两对角分别对称;二是平面镜成像,对称轴是镜面,物和像对称,对称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

3、对课后习题的探究。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画出法线)。让学生板画,并进行矫正。强调玻璃砖中的两次折射,因为光路可逆,同种介质中的角度相等。

三、情境创设的探究

如龟兔赛跑情境设计:两个同学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呈现比赛的整个过程。提出问题:①乌龟和兔子谁获胜了?为什么?②乌龟和兔子谁的平均速度大?③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的速度一直快吗?④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真实可信吗?

再如误差情境设计。板书(或投影)给出测量图片,引导学生进行估读,甚至保留“需要”的几个数据,运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练习四舍五入保留有效数字位数相同的小难点。

四、实验的探究

1.系列实验的设计。如神奇的乒乓球实验:①你能把乒乓球从口朝上的漏斗中吹出来吗?②你能让乒乓球在口朝下的漏斗中掉不下来吗?③你能用吸管让乒乓球悬浮在空中吗?④如果把乒乓球放在电吹风朝上的风口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2.实验的创新设计。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最大的亮点在于,将以往给定数值进行不完全归纳性探究,变为直接针对成像分界点的精确探究。具体操作如下:一探:让发光体F靠面镜,过程中分三次停下来,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和像距的变化。二探:在由缩小的像变为放大的像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个位置成等大的像,找到并记录物距和像距。找到刚开始不能成像的位置,记录物距。三探:我们观察过凸透镜成的手指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它的物距在什么范围呢?(小于f)怎么才能看到像呢?

3.实验的有效整合。如光的折射特点探究:实验一,让光从空气一侧50°角射入玻璃中,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包括角度)。实验二,改变入射角大小,使其在法线两侧先减小后增大,观察折射角大小变化情况。实验三,前面学过“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光在折射时光路也可逆吗?让光从玻璃一侧30°角射入空气中,让学生观察折射角大小。

再如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实验:为了解决实验复杂,占用时间过长的难题,采用了化整为零方法,将一个完整的实验测量过程,拆分成几部分,每个小组只承担一个物体质量的测量,体积则由教师给出,学生则根据板书数据,进行描点作图。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导出密度的概念。

五、板书的探究

如光的折射的板书设计:光的折射

1.定义

光斜射入

2.规律

②两角同大同小

③垂直不变

篇2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科学活动 科学探究 科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由“课本知识”走向“生活知识”,不再把知识、技能看作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更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方法以及对知识、技能的反思与应用。①科学探究活动则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掌握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②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科学教材《科学探索者》中地理科学部分和我国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中对科学活动设计内容的特点、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程度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本研究对我国科学教材科学探究活动的编排有启示的作用。

2 中外科学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特点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同时,它也指学生构建科学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③在教学中,科学探究可以理解为从科技领域或生活实践中提取一些有价值的小课题,模拟科研程序,由教师置疑启发或由学生自主提出疑问,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或收集数据、检验假设、合作交流的过程。

2.1 中国地理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形式多样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教版教材中科学活动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形式多样,主要有观测、调查、讨论、标本采集与制作、资料收集等,重视课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及动手能力,特别是读图绘图能力和理性思维辨析能力。如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中读图绘图出现44次,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以数据表格、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及分析图表的技能。理性思维辨析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初中教材,尤其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部分出现51次,每一节都出现“举例说明、说说理由、简要说明原因”等字眼,要求学生根据已学内容或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可见中国地理科学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2 美国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数量大,且以探究为核心,着重体现了运用实验让学生自主构建抽象的概念

探究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引导其观察实验现象,分解了知识难点,降低了知识难度,便于学生逐步形成抽象的概念。④

美国科学教材中观察演示实验、制作模拟实验及设计探究实验占了绝大部分,可见教材十分重视动手实践,强调把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

在制作模拟实验方面,以《天气与气候》第二章第三节《风》为例,课前探索:“风向哪里转”,“与同伴合作,把气球当成地球模型,用记号笔描出风向。给出具体步骤和模型图片。问在转动气球的同时,另一人用记号笔在气球上划出一条从‘北极’到‘赤道’的直线,这条直线的形状如何。”通过这个模型的形象探索,气球上线的形状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到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及其对风向的影响。由此,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会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记忆深刻,真正达到对新知识的内在构建。

在演示观察方面,以《天气与气候》第四章第一节《气候的成因》为例,探究“地球纬度对气候带的影响”,通过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被三等分的纸带围绕的地球仪上的“赤道”“极点”“中纬度带”,观察光照区域的大小变化,推断太阳光是否均匀地照射在地球表面。从在纸带上画出的光照区域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光照在不同纬度的辐射量是不同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光照在地球各纬度分布不均是出现气候带的根本原因。这样直观的体验比凭空的逻辑思维想象更容易理解,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构建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中美教材中科学活动设计的开放程度

3.1 实验探究的开放性

人教版新课标理念提到: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⑤尽管课标要求做到增加探究的开放程度,但由于人教版地理活动多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多被当成任务来完成。制作活动及探究活动都列有详尽的目的与步骤,开放性较小。

美国教材中多以探究形式出现,探究实验中设有启示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且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具有开放性。如,自行设计实验并在实验探究后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这培养了学生用辩证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

3.2 活动时间安排延伸到课外

人教版新教材中一些活动在课堂上无法完成,必须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如收集资料证明我国季风的存在;调查家乡的大气污染状况及采取的措施等。然后以小论文、调查报告、地理小墙报、辩论赛等形式汇报,这些活动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技能,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如:八年级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以“我国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为题,展开辩论。

美国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地理活动,如,“土壤的形成和成分”中要求在室外找一平方米的土壤,观察土壤表层和地下若干厘米深的地层的颜色与质地,探讨土壤的肥沃度。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探究、数据整理、讨论交流、自我评价等,既从大自然中学到知识,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3 科学探究资源的开放性

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等。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的课程资源面较窄,多表现为从网络、报刊上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美国教材中较充分地利用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广泛地涵盖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区资源等。如每一章都有1~2个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的活动,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

4 小结

4.1 中美教材的活动对科学技能和探究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

人教版地理教材的科学活动侧重技能的培养,如读图、绘图,尤其是分析图表和数据、文字材料等的技能培养,而对观察、调查、访谈等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则只重视方法的指导,缺少对地理问题体验和表达技能的要求。可见,我国更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弱化了实践性和探究性。

美国科学教材中的地理科学探究活动更注重操作探究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实践活动”环节,要求学生分组调查、访问、上网收集资料,并讨论写出调查小论文;“探索”环节,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亲身体验认识地理事物的乐趣;“技能实验室”囊括了分析、读图、观察、交流信息及数据解析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该教材较为全面地关注学生在探究技能、问题表达、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4.2 中美教材对科学活动的呈现形式和内容广度各不同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人教版的科学活动内容的广度大大增加,更加关注身边的地理科学。但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多以阅读或习题的形式出现,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式缺乏新颖和想象力。而交流讨论类、社会调查、制作模拟等需要较多时间的内容,因课时计划安排太紧张而被教师当作课外阅读来处理,因此学生也就将其忽略了。

美国科学教材内容模块化,以科学探究理念为核心,“科学探究”专题活动穿插于相应的课程内容中,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利用和实践。美国教材中活动的内容的广度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课程,还专门设立“技能实验室”“生活实验室”“跨学科探索”等栏目来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现代科技前沿的发展问题等。

4.3 中美教材中科学活动的开放程度各不同

总体上,人教版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开放性较小:设计实验探究的内容极少;课外活动多为调查、写小论文、开展辩论赛等形式;资源的利用多表现为通过网络、报刊收集资料。

美国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探究过程的开放性较大,学生有较多自去设计探究活动;课外活动也较为丰富,如调查、野外采集资料等;随着课外活动形式增多,课程资源的利用也就增多了,除了教学模型标本、图书等校内资源外,更多地利用了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社区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网络资源等。这让活动的开放性大大增加,而且能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⑥

注释

① 段作章等.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学科教育[M].地理学科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② 刘建如.浅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作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6).

③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④ 吕润美.简析美国地理教材中“活动”的特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5).

篇3

为了营造科技创新型建设氛围,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快科普示范城区建设步伐,推动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按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通知“为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2015年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题为《节约、创新、发展》的要求”,为了把此项活动办成我区的特色和精品项目,经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区教育局、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者协会研究,拟在2014年11月份,举办庐阳区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庐阳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庐阳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者协会及相关学校。

庐阳区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机构:

主席:黄|

副主席:姜鸿杰刘芳王翠英

执行主席:殷硕景董召奎谷云岳彩莲

大赛执行:闫如成邹磊

大赛组织协调:王碧波尹亮鲍妮娜

“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庐阳区青少年科普协会(区电化教育馆408室)。

二、大赛宗旨: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

三、大赛主题:《节约、创新、发展》,科幻画不单设主题。

四、大赛参加范围:庐阳区范围内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在校学生和民办机构辅导的学生。

五、活动内容: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览、优秀论文评比和科学幻想画比赛等。

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面向所有中、小学生。

2)参加发明创造比赛的作品应是青少年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评选委员会依据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评出优秀项目。

3)科学论文要求青少年自己选题、自己研究、自己撰写;参加科学讨论会的论文可以是中小学生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评选委员会依据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评出优秀论文。

4)创新方案设计的参加者是中学生,它要求青少年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或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

5)创新方案设计的参加者是中学生,它要求青少年运用现有的知识、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或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

6)竞赛类作品要求

1、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2、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2013年7月1日后完成的。

3、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4、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5、评审标准。作品按照自主选题、自己研究、自己撰写、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要求。具体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章程》。

6、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应附说明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的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六、活动要求: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领导,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和实施。要围绕主题,以立足普及、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创新实践为原则,广泛开展活动。

七、参赛要求

1、严格规范竞赛工作。坚持“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的“三自原则”,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三性原则”。

2、注重能力培养。注重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青少年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索身边的科学问题。鼓励和发掘青少年质朴的原始创新意识。强调和提倡青少年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3、作者人数规定。同一项目(竞赛项目)的作者不得超过两名,否则不予申报,两名作者的项目视为集体项目,集体项目按10%的比例参评。一个项目的辅导老师不得超过两名。获奖项目只表彰第一辅导员。

4、科幻画作品要求

1)作者要求:5—14周岁的少年儿童。

2)作品要求:

①、参评作品要求符合主题,充分体现科学幻想;

②、参评作品一律在规格为38M×54M纸或其它材料上绘制,不需装裱;

③、作品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画种,作品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画类的美术品、工艺品;

④、参评作品仅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

⑤、参评作品要注意构想的独特性、新颖性。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参评资格。

3)评审标准:按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统一要求。

5、科技辅导员竞赛要求

1)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2)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3)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4)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应附说明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的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5)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查新报告的格式会在申报表中体现。选手必须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八、申报材料:

1、科幻画:科幻画原件、申报表一式2份,一张张贴于作品背面,一张用回形针附在作品上。

2014年9月15日前,科幻画申报材料、汇总登记表(同时报送电子版),逾期不接受申报。作品资料请自行留存,作品不退。

2、学生竞赛项目:作品1份、申报书1份、查新报告1份(同时报电子版,每个作品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称:学校+项目名称)。

3、教师竞赛项目:作品1份、申报书1份、查新报告1份(同时报电子版,每个作品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称:学校+项目名称)。

4、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作品1份、附件1份(电子版同时报送)。

九、专家评委:为了提高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水平,本届大赛由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庐阳区教育体育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将邀请安徽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肥科研院所专家和市科协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比赛进行评审。

评委会顾问:黄|(庐阳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姜鸿杰(庐阳区区委常委、科协主席)

刘芳(庐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王翠英(庐阳区政府副区长)

评委会主席:董召奎(庐阳区科协常务副主席、科技局局长)

殷硕景(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局长)

评委会副主席:岳彩莲(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谷云(庐阳区科协委员、科技局副局长)

评审组组长:徐楠桔(省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组织成员之一)

郑军(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二室主任兼、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负责人)

评审组评委:韩德民(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

孙怡宁(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合肥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专家评委、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评委)

王刚(合肥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辅导员)

十、作品评审方式:采取专家评委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十一、作品征集对象:庐阳区区域内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及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

十二、表彰奖励:区级竞赛根据不同项目设置作品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社会实践奖,另设优秀辅导奖和优秀组织奖。

十三、奖项设置:

1、科技创新特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社会实践):共100名

2、科技创新一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社会实践):共150名

3、科技创新二等奖(包括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科学幻想画):颁发获奖证书

4、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6名

5、优秀科技辅导员:中、小学10名

十四、活动依据:依据庐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庐阳区中小学科普工作考评标准》的要求开展本次活动。我们将庐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校的参与率作为对学校科普工作考评重要条件之一。

十五、工作日程安排:

1、筹备:2014年6月15日至11月30日;

2、2014年10月15日成立第六届创新大赛组织机构;

3、2014年11月18日上报作品;

4、2014年11月22日专家评审组对作品评分;

篇4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创业;创业平台

2002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到2009年,应届和往届未就业大学生总数超过1,000万人,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让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雪上加霜,在这种背景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呼声渐高,国家也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然而,几乎所有优惠政策大都是针对毕业生的,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是很欠缺的。本文从创业教育、培训、实践和支持体系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

一、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

在校大学生创业是指在校就读的大学生于学习期间利用其现有控制资源和自身能力,在经济环境中寻找并把握创业机会创办事业,以实现自我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行为。

(一)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目前,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在美国,创业教育已纳入国民教育的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截止到2005年初,美国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此外,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创业教育基本都推广到初中。德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同时提出目标,在今后10年中,每年有20%~30%的毕业生能自主创业。印度也在1996年提出“高校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属于起步阶段,而且各个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发展不平衡,就总体情况看,创业教育尚存在不少问题。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突显,创业教育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受到了高度重视。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落后,实践途径缺乏,师资力量薄弱,还没有形成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层次的学校正规化、系统化的教育,在创业教育水平、创业类课程设置和项目支持方面等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二)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现状。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环节薄弱,勤工俭学、家教、小时工、公司、产品推销等是比较常见的社会实践形式,其中做公司和产品推销是属于创业实践范畴,而大学生开店铺或参加各种级别的创业计划大赛是目前比较高层次的创业实践了,至于申请专利、注册公司进而独立经营的尚属少数,总体来讲缺乏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保障体系等。随着以创业促进就业战略的实施,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大学生创业社区或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在校大学生创业支持现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就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正确指导下,大学生创业成为首先被支持的创业群体。例如,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劳动保障部也表示,将通过在全国大中城市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就此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舆论和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大学生创业舆论环境。然而,这些都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支持政策呢?毕业生创业可以贷款,在校大学生创业是不能获得贷款支持的。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是目前大家熟知的针对在校生创业的组织,很显然,这些组织还远远不够。

二、在校大学生创业平台构想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在高校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搭建在校大学生创业平台是尽快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提升我国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提出搭建在校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构想。

在校大学生创业平台分为两个部分: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平台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平台。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平台分为讲授创业基础理论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讲授企业登记注册、交纳税费、企业管理、融资贷款方面的知识与技巧的讲座培训。在校大学生支持平台包括创业学生的人才交流、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业服务等三个部分。

(一)搭建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平台

1、加快建设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石,应在高等教育中明确创业学的学科地位,将创业基础课列为必修课,要求各个专业都要开设。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但每个人都懂得创业,这是创业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涵盖创业理论、创业风险、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创业技巧、创业规范等内容的“创业学”、“中小企业创建”、“创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等课程,还应包括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课程。创业教育的课程,不仅要传授创业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经营管理和相关综合知识;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能够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增强创业能力。

2、大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引进。教师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保障,强大的师资力量可以确保教育的质量,但目前各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讲教师多为缺乏创业经历的“学院派”,缺乏实际创业经验,在授课过程中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引进已经迫在眉睫。

各个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创业学教研室,负责本校的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创业学教研室的教师应有两类人员组成:第一类是专职教师,负责教授创业基础理论课的本校教师,主要应由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法律专业的教师担任;第二类是兼职教师,以选聘和邀请为主要形式,主要担任创业沙龙讲座的主讲。例如,可以邀请工商、税务部门、企业、投融资机构的专业人士,传授企业登记注册、交纳税费、企业管理、融资贷款方面的知识与技巧;还可以邀请富有实际创业经历并取得成效的创业导师,现身说法,传经送宝。

转贴于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业教育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发挥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落脚点,按照创业学教育的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应坚持产教研相结合的办学原则。高科技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领地,鼓励师生开展创业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组织教师进行产品开发、实验室建设,带领学生直接体验创新创业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从中积累创业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应改变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要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协作竞争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与创业的结合能力为重要指标,设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在创业实践中成果突出的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融入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采取“文理工互补”多科融合方式,为学生提供大量跨专业、选修和辅修课程的机会,加强“通才”培养,为创业实践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二)搭建在校大学生支持平台

1、加快建设在校大学生创业学习交流平台。首先,搭建创业学习交流平台成立创业人才交流中心,大学生创业绝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专业内同学的事,促进各专业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是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内在要求。为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创业知识,交流创业经验,认识不同专业的同学,为成功组建合适创业团队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其次,搭建创业学习交流平台成立大学生创业咨询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创业咨询服务中心成立创业咨询导师团,为学生创业项目和企业提供深度咨询服务。这些服务应该包括: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创业项目构想,并对其未来企业的产品、客户、市场发展前景和商业模式等做出明确的定位和发展规划;就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所涉及的知识、政策、法规以及各种常见的问题提供咨询和解答;指导学生创业者开展项目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投资效益预测等;为大学生创业者分析和确定创业资金需求,协助完成创业融资所需的商业计划书,提供融资和引资方面的洽谈和对接服务等。

2、加快建设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创业实践,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创业实践环节是最薄弱的一环,各高校应该提高对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努力拓展大学生创业实践空间,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尝试,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成为真正的创业者,并为他们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最后,在全校范围内塑造积极健康的创业文化,通过校内媒体,各种活动形式,大力传播创业精神,宣传促进创业发展的经验,形成支持创业、崇尚创新、竞争、拼搏、允许失败的创业氛围。

3、加快建设在校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难点建立有针对性的支持体系,目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相关创业知识缺乏、资金短缺、融资难、创业经验少、创业心态盲目等。创业知识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创业教育平台解决,创业经验少和创业心态盲目的问题可以通过交流平台的交流、咨询服务来解决。创业启动资金短缺、融资难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活动和实践的瓶颈。根据对厦门大学近年来创办的l8家大学生创业公司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分别为:父母借款(52.9%);同学朋友借款(29.4%);风险投资(5.9%);自由存款等。在校大学生很难从银行获得债务融资。所以,搭建大学生创业支持平台应该把金融支持作为重点。

成立在校大学生创业基金,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大学生获得创业“实战”的机会。例如:华中科技大学为解决大学生创业企业资金困难问题,于2007年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优秀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资金配套支持。基金的资金筹集以政府引导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为主,大学生创业企业盈利回报为辅。

建立在校大学生创业社区,直接提供创业场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将露天电影场、学生宿舍区报亭、大学生活动中心咖啡吧等场地拿出来,面向全校公开招标,凡是本校学生皆可组建创业团队竞标经营权。同时,还建成10多个独立的办公区域,免费提供给“科学技术型”学生创业团队使用。学校除了提供免费场地外,还免除水电费,提供校内企业宣传和推广支持。

完善创业实践活动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创业实施细则》,对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同学给予学分奖励等奖惩措施,做到有法可依。

主要参考文献

[1]唐红娟.中国创业型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Vo1.21 No.2.

篇5

寓教于学找契机

1、在导言中渗透思想教育。好的导言,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给学生上《理想的阶梯》一课时,就用了这样的导言:“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有的想成为科学家,去探索尖端科技;有的想成为名医,救死扶伤,为人民解除病苦;有的想成为将军,去指挥千军万马……那么你知道登上理想之巅的阶梯在哪吗?我可以告诉你们,马克思、诺贝尔、鲁迅、巴尔扎克们都是靠刻苦勤奋,珍惜时间和迎难而上来实现理想的。你们实现理想的阶梯也只能像他们一样奋斗,别无它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理想的阶梯》一文是怎么样说的吧!”通过导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我们懂得只有理想不去奋斗是不行的,许多世界名人都是靠奋斗才实现理想的。在此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学习课文就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2、在朗读中受到思想教育。善于诵读,既有助于增强诗文的品位意境和感染力,又有助于读者感受和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那么老师就要抓好诵读这一环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课前我只放了一遍录音就感动得有的学生不停地掉下眼泪;接着我就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深入诱导,使学生仿佛亲身经历了那真挚的父爱,从心底唤起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课后有的学生对我说:“我过去不太了解父亲,今后一定要好好地爱我的父亲。”同时,学生在朗读中也可以自我欣赏,自我陶冶,所以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3、在分析课文中贯穿思想教育。分析课文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有一定的思想性,有些课文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熏陶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恰切讲解,抓住契机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还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那几句动作描写,抓住那几个动词“穿、爬、攀、缩”。向学生提问:“这几个动作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年纪大,行动艰难。)教师接着问:“尽管如此,他为什么还要爬过铁路去买了几个桔子呢?”这样一问一答,就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有助于消化课文内容,也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增强他们对父母、对他人的爱心。此外,在分析课文中进行思想教育,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生动性和启发性,而且要有把思想教育融于分析之中的能力,并且不留下说教的痕迹,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4、在作业中注重思想教育。一般来说,平时我给学生留的作业大都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等内容,较少有德育内容,其实那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我认为利用课外作业也是对学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好途径。例如,结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写歌颂英雄人物雷锋的观后感,写关于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写歌颂家乡变化的诗歌、散文。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好书、好诗、好文章。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先进思想的启迪,受到榜样力量的激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及艺术的感染。

组织活动见成效

其实,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进行思想教育,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力量的感染,只是一种理性的东西,而要把它们转化成自觉的行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还注重抓了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认识在深刻的反思中得到升华,把升华后思想迁移到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如我组织的课外朗读小组排演了一个配乐诗朗诵《祖国需要我》,就收到了极好的成效。在课外,我还经常组织读书报告会,思想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的教学得到了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作者:李明 单位:鸡东县第一中学

篇6

关键词: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设计思路

根据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编写了生物学科六个模块的教材。现将整套教材的总体设计思路分析如下。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本套教材总体设计思路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各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本着便于教和学的原则进行设计。概括地说,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循《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落实《课程标准》中“具体内容标准”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一)构建主线突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为凸显各模块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每个模块的知识内容都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教材内容围绕“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主线展开(见图1)。

图1

(二)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高中生物课程涵盖的知识内容广泛而丰富。对学生来说,知识性内容与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时效性越长久,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高。鉴于此,知识性内容着重围绕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展开,避免过多事实性知识的堆砌和单纯描述,在认识“是什么”的基础上,更多地探讨“如何”和“为什么”。

例如,关于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原理,以及激素调节的特点,而不是罗列许多激素的分泌部位和生理作用。

(三)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认知水平的基础知识。知识内容的深难度总体上维持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水平,避免出现深、难、重。

基础不等同于经典。教材展示给学生的生物学,应当具有时代特色,基础性应是现代意义上的基础性。在体现共同基础的必修教材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力求与现代生物科学相一致,体现先进性。例如,酶的概念不局限于蛋白质的范畴,中心法则不局限于克里克提出的经典法则,将免疫也视作一种调节方式,等等。此外,还以“科学前沿”“科学·技术·社会”等形式介绍了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如通道蛋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DNA指纹技术、基因治疗、恢复生态学等。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的选修教材中,内容紧扣时代脉搏,集中反映现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应用,同时也注意到把握基础性,避免过深过难。例如,在“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侧重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的介绍,技术操作多用“生物技术资料卡”形式介绍,学生一般了解即可。

基础性与先进性之间有时会出现矛盾,矛盾的焦点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此,教材从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做了灵活变通的处理。例如,关于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尽管已发现水通道,教材正文仍沿用目前细胞生物学专著中将其归为自由扩散的说法,而将通道蛋白的内容放在课外阅读材料“科学前沿”中介绍;关于细胞的衰老和癌变的原因,则采用在正文中排小号楷体字的办法,供感兴趣的学生选读。此外,教材不可能也无必要在反映新进展上面面俱到,为此,在正文和作业中常常提示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四)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使知识内容层次分明

教材中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表述,以黑体字排印;其余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和理解的内容以宋体字排印;供学生一般了解或选学的内容以楷体字排印,或以“相关信息”“资料卡”“科学·技术·社会”等形式出现,有的内容明确标注“选学”。“生物技术实践”中帮助学生设计实验的资料也以楷体字排印。

(五)纵横衔接,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为体现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横向联系,教材旁栏设有“学科交叉”栏目;为体现各个模块间、同一模块各章节间的联系,教材旁栏设有“知识链接”栏目。在必修模块各章后的自我检测中,大多安排了画概念图的习题。

二、突出生物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有关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过程”包括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学生亲自参加的探究过程。“方法”侧重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也包括学科内的方法,如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志重捕法等。

(一)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

教材中涉及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如下图。

这些科学方法的内容贯穿在各个模块中,同时,不同模块在科学方法教育上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分子与细胞”模块侧重观察和实证的方法,“遗传与进化”模块侧重假说演绎的方法,“稳态与环境”模块侧重系统分析的方法。

鉴于思维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教材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1.注重训练抽象思维和发展形象思维相结合;2.注重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相结合;3.注重引导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4.重视数学方法、模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介绍和运用。

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教材主要通过研究过程的介绍和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逐步领悟。此外,在必修模块中还辟有专门的栏目予以提炼和概括,其中属于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内容见下表。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1.教材中科学方法内容是建立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基础上的,初中阶段已经讲述的方法不再作为重点介绍,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搜集资料的方法等;2.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高中学生来说过于深奥,教材通过研究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等内容来渗透其大致思路,而未做正式表述。

(二)强化科学方法教育、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途径

1.安排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过程,领悟和运用方法(见下表)。

2.较多地介绍生物科学史的内容,特别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有的部分将科学发现的先后顺序作为构建框架的重要线索,如遗传部分,让学生分析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研究的,从中获得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启示。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在资料分析、旁栏思考题、技能训练、练习、思考与探究、自我检测等栏目中有许多关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方法,活跃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通过教材展示给学生的生物学,是在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下不断成长的生物学,是通过技术而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物学,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的生物学。为此,教材一方面介绍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资料,另一方面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理解科学的价值和局限性,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突出了这方面的教育。

1.通过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和讨论、调查、评价等多种活动,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教育。

2.在必修模块中设置“科学·技术·社会”和“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栏目;正文辟“与社会的联系”小栏目。

3.在选修模块中分别设置相应栏目。如“生物技术实践”中的“课题背景”,“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中的“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及“现实中的问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实践活动”“进展追踪”“论坛”“热点问题讨论”等。例如,设置“论坛”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在教材的作业系统中设计相关的练习题。

教材通过介绍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实例、安排学生探究活动和讲述有关知识等多种途径,试图构建具有生物学科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系(见图2)。

四、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求知欲,驱动知识的建构

借鉴有意义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材内容的表述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尽量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或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头脑中发生新知识与原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也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

1.必修模块的每节都从“问题探讨”入手,该栏问题除了出自科学史,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

2.教材重要概念和过程的阐释,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使之亲切而生动。

3.不少章节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在“分子与细胞”模块,还设有“与生活的联系”栏目。

4.作业系统中注意习题与生活、健康、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和实际应用。

五、加强内容的引导性和开放性,促进探究性学习

为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写法,也未停留在经典的启发式写法上,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

教材内容的开放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

2.有些问题,并未叙述得面面俱到,而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特别是联系当地和当前实际的信息。

3.探究活动的写法重在引导,探究的课题、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不做过死的规定;对于难度较大的探究活动,教材提供了参考案例。

4.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

5.有些练习题的答案不唯一。

六、改进作业系统,促进评价的改革

评价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教材改变了作业系统主要为巩固知识而设计的传统做法,以期促进生物课程的评价改革。

1.作业系统围绕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来设计,特别重视知识的迁移、方法的运用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必修模块每章后都有“自我检测”题(见图3),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2.作业系统的内容既包括章节后的作业题,也包括某些探究活动中的讨论题;既有随堂练习和技能训练,又有阶段性的自我检测;既有书面作业,又有课外实践、撰写综述报告等实作评价的内容。

篇7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绵阳市人民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三大要务”,全面落实“五个加快推进”,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3.5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2亿元,增长29.1%;财政总收入71.9亿元,增长4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2亿元,增长17.6%;到位内资185亿元,增长22.5%;到位外资2.1亿美元,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419元,达到104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77元,达到4039元。一年来,市里有关部门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科技城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__*市科技城建设的意见》和配套文件,赋予了科技城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组建了科技城管委会,构建了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国务院批准在绵设立规模达60亿元的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政产学研结合不断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44项、省级项目92项;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户;东材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9基地空气动力学国家实验室得到科技部批准。长虹103英寸等离子电视等一批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__*市被批准为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年评定奖励省、市科技进步项目36项;申报专利793项,增长18.9%。院地、军地合作进一步加强,军民结合取得新的成效,中物院自行设计建造的我国第一套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试验装置得到推广应用。军民结合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4亿元,增长30.3%。西科大成为省政府和国防科工委共建重点学校,获准建设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数字绵阳”建设深入推进,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城实现生产总值426.6亿元,增长19.2%。

二、产业发展水平有新的提升

农业全面增长。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4.6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量227.3万吨,增长8.1%,创20__年以来最好水平;畜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1%。

工业提速增效。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推动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等创百亿企业做大做强。九洲1000万台数字机顶盒和led一期工程竣工投产;长虹pdp、空调压缩机和120万台冰箱,华瑞一期6万辆汽车整车,攀长钢50万吨棒材和1万吨钛材等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启动百亿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共有7个园区成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全市新增中小工业企业370户,达到1980户。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124.7亿元,增长31.2%。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79.1亿元,增长47.5%。15项省重点和72项市重点技改项目顺利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50户,达到800户。全市工业净利润达到22.7亿元,增长292.7%。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新增“丰谷”、“兴事发”两个中国驰名商标。

服务业快速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组建了旅游集团。积极做好王朗·九寨沟国家公园申报工作,成功创建全国首家科技(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平武报恩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涪城区小桥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绵阳机场开辟了新的旅游航线,客货运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0.9亿元,增长27.5%;接待游客1338万人次,增长28.9%。有效整合演出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集团组建步伐,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实施《科技城商业网点规划》,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和“双进工程”。大力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辖区内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16.8亿元,新增8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91.1亿元,新增34亿元;实现保费收入19.8亿元,增长41.7%。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房地产交易总额51亿元。物流、通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餐饮、休闲、娱乐等产业日益活跃。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27.1亿元,增长10.3%。

三、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认真落实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财政投入8.9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严格兑现调整后的村(社区)干部务工报酬及办公经费补助标准。发挥绵江、绵安产业带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增新农村建设类别村60个。以产业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培育专业种养业大户和营销大户,全年新增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1户、市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0户,“国豪牌”水稻种子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鼓励和支持县市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16.7亿元,增长19.8%。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劳务输出达到122.6万人次,劳务总收入突破60亿元。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恢复改善灌面8.4万亩,建成通乡油路和水泥路316.4公里、通村公路1744.5公里、乡镇客运站点40个,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7%。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达到29%以上,财政总收入全部过亿元。

四、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基本完成银丰公司和驻蓉办的改制工作,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拉法基并购双马。积极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绵阳投控集团市场化运作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江油、三台“扩权强县”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开放合作不断扩大。绵阳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封关验收。成功举办了科技城产业推进会、城市推介会等重大活动,签约项目115个,签约资金192.3亿元。参加了赴东部四省市招商、第四届泛珠三角经贸洽谈会、西博会和四川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进会等活动。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长虹欧洲电器投入批量生产。与北京西城区、云南保山市、广东惠州市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切实增强海关、检验检疫、外汇和口岸管理等部门的服务职能,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中小企业自营出口规模,实现中小企业出口4.8亿美元,增长41%。全市实现外贸出口7亿美元,增长14%。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2亿元,增长29.7%。其中,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占到投资总额的33.6%和39.7%。在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的同时,塘汛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成绵高速公路改造、九环线响岩段改线、武都水库、涪江中上游水能开发、燕儿河水库、绵阳师范学院新校区等工程加紧实施;绵遂高速公路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绵第二条高速公路、武引二期灌区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编制完成了《绵阳城市总体规划(20__—2020)》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启动了绵阳会客厅建设。实施了城市道路、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一批市政惠民工程,清理续建了樊华大桥等一批“烂尾工程”。

五、和谐绵阳建设扎实推进

惠民行动成效显著。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1.1亿元,全面完成了“十大惠民行动”各项目标任务。建立了全省首家惠民帮扶中心,健全了各级惠民帮扶网络。三年扶贫攻坚任务超额完成,4.9万户、15万余人脱贫解困。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3.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5%。全市低收入困难群众分别纳入城乡最低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城镇养老保险覆盖44.7万人。新建、改扩建敬老院36所,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集中供养率达到24%。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4.3万名学生、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3849名学生学杂费,为8.9万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6.8万名贫困寄宿生和5.4万名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补助生活费,解决了1.9万名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启动7个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个。4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6万余名城乡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11万余名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得到政府资助。完成821个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红层找水打井1.8万口,解决了12.2万人饮水安全和5.9万人饮水困难。解决农村特困无房户住房2030户。核减城市“双困户”住房租金1509户、租金补贴1254户。新建沼气池3.5万口。城乡环境治理、金土地、

林业“三大工程”等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和巩固率进一步提高,本科硬上线率和万人比再夺全省第一,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得到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发展迈出新步伐。启动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基层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全国女子排球联赛和首届绵阳市民体育健身节,新增农民健身工程43个。切实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文明城市。不断强化社区建设,完成了村(居)委换届工作,村(居)务公开走在全省前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人事、编制、监察、审计、国安、保密、采购、外事、气象、地震、人防、档案、台侨、老龄、地方志、民兵预备役、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新闻出版、爱国卫生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社会保持安定和谐。各县市区组建了和群众工作局,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和群众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市98%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国家、省级部门交办案件结案率达100%。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食品药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启动了社区矫正工作,“五五”普法全面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明显,应急管理得到加强。认真落实移民后扶政策,移民生产生活稳定。绵阳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荣获全省一等奖,9个县市区和高新区均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市、区)。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市政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紧紧依靠和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努力开创了工作新局面,积累了新的工作经验。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推进市县协调发展,设立丘区水利建设资金、山区产业发展基金,切实增强县市区发展能力。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对84户重点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狠抓企业节能行动试点工作,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7.25%。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方案和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削减年度目标和省、市政府挂牌的6家污染企业限期治理任务。

二是坚持市委领导,切实提高执行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工作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委报告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和市政府重要文件。政府坚持每季度和每月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明确责任、加强督查、确保落实。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达到100%。依法履行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执法职责,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市区全部建立政务服务中心,97%的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社会公示、听证、决策咨询等制度,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更加规范。

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切实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运作的,一律由市场运作。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规范出让经营性用地,城市规划区内同地段、同地块均价创历史新高。坚持在政府不负债的前提下,以市场化运作手段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开通城市服务热线,提高市长公开电话办理实效,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困扰人民群众的一批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积极应对物价上涨,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给予城市低保家庭临时补贴,保证群众生活未受到重大影响。

六、市政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经济规模还不大,效益还不太好,结构还不尽合理;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创新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三是市县之间、县市区之间发展还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

任务还很艰巨;四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五是在一些工作人员中还存在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等现象,政府自身建设任务仍然很重。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市政府20__年工作任务

20__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民生工作,建设和谐社会,努力推进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财政总收入实现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13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30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上年实际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按照上述目标任务要求,今年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城建设开创新局面

完善科技城体制机制。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意见》,推进科技城体制、机制、政策和评价“四大创新”。完善工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省政府授予的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强力推进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年内挂牌运营,确保50%以上的资金用于科技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园区管理体制调整,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确保科技城生产总值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40%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50%以上。

建设五大支撑平台。设立科技城民及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资金,以科技城孵化中心、四川省民技术转移基地、西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为载体,加强综合和专业孵化器建设,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支撑,以中科院电子设计自动化中心为载体,建设利益共享、政策引导支持的产学研对接平台。以绵阳国家民科技园、中物院民品生产基地、29基地军民共建共享试验基地等为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设立民创业和科技项目孵化风险投资机构,以科技城产业基金为依托,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平台。聘请“两院院士”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建科技城顾问团,以各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交流培训机构为载体,搭建人才支撑平台。

促进军民结合成果转化。加大人才和信息交流力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快推进院地、军地合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快建设以利益为联结的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励机制,支持军工科研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军民结合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积极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争取“委省共建”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来绵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民科技园、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29基地空气动力学国家实验室,引导在绵国防科研院所的民项目加快转化步伐。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面落实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组建研发平台,推动利尔化学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增1个国家级实验室,建设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积极开展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依托长虹、攀长钢、九洲等大型骨干企业和国防科研院所研发平台及重点项目,大力开展差异化自主创新。新增专利授权460件以上,完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50项以上,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项以上,不断提高科技城主导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狠抓工业强市,推动工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加快大企业扩张步伐。积极推进工业“1+5”产业发展战略,5年内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千亿产业,把冶金、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化工、食品等产业培育成百亿产业。采取战略合作、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产业龙头。强力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长虹pdp一期工程年内竣工投产,长虹空调压缩机和120万台冰箱、攀长钢50万吨棒材和1万吨钛材、华瑞一期6万辆汽车整车等项目年内实现部分产能;大力推进拉法基、西普、日普、美丰、新加坡美能等项目建设;推动九洲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西南自动化研究所数控技术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建设;加快川矿风电设备、东材绝缘材料等项目开工前期准备,搞好九洲rfid等项目储备。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大企业新上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一批产业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

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引导科技人才创办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着力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申办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引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等大企业,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围绕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深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全力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狠抓企业技改和节能减排。调动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切实用好企业技改、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地方创新基金。积极推进长虹低附加值产品改造、攀长钢和巴蜀江电节能、双马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安县纸业浆纸平衡等重大技改项目建设,确保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0%以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工业节能节水、清洁生产、重点污染治理、环保产业发展等工作,搞好长虹、九洲、华润、东材、美丰等5户企业节水示范。挂牌限期治理12户工业企业排污,加快攀长钢节能技改、启明星磷化工黄磷尾气回收利用、银河建化15万吨铬渣处理、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国债等项目的建设步伐,完成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3户重点企业和省“百户企业节能行动”的9户重点企业节能目标,确保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6%以上。

大力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促进工业经济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取得新成效

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挥绵江、绵安产业带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全年新增类别村60个、农民专合组织20个、农村专业营销大户1500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实施粮食、油料、水果、蔬菜和道地中药材、无公害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优势畜产品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畜产品加工能力。市财政安排20__万元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千万头优质生猪工程”,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良种猪繁育基地、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确保出栏生猪660

万头以上。积极培育水产龙头企业,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健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强动植物病虫害和疫病防治工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装备,增强农机服务能力。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实现劳动力转移123万人次,劳务总收入67亿元。

发展民营经济。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以民营经济大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大提速,力争县域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0%以上。认真贯彻《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落实财政扶持、用地保障、融资担保等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力争年内培育产值过30亿元的民营企业1户、20亿元的5户、10亿元的5户,新增亿元企业20户。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落实支持县市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切实简政放权,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村社合并,深化江油、三台“扩权强县”试点。联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支持重点镇加快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和乡村机耕道路建设,建成农村公路1250公里。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加强小、微水利工程建设和江河管理,新增节水灌面、恢复改善灌面和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3.5万口。继续完善农村饮水、电力、通信等设施和网络,建好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和乡镇卫生院。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迈上新台阶

扩大社会消费。全面启动县市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体系。积极构建新农村流通网络,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03个。全面开展“家电下乡”工作。进一步支持和引导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和“三绿工程”,积极推行绿色市场认证制度。加快发展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实物租赁等综合性消费,培育和扩大汽车、通讯、教育和体育等新的消费热点。保护和传承传统品牌,培育“中华老字号”和“四川老字号”餐饮企业。加快城区危、旧房改造,规范房地产业发展,繁荣房地产市场,确保房地产交易总额突破60亿元。

发展现代服务业。抓紧制定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培育大市场、大企业、大物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骨干企业,打造川西北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加快新皂工业物流中心和龙门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科技、中介、金融、保险、会展、交通运输业和涉农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新型流通业态。打造科技城服务外包品牌,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产业。

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整合绵阳机场和旅游集团等优势旅游资源,积极培育航空旅游市场。启动三国文化及蜀道旅游线建设,加快建设仙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继续推进以科技(工业)旅游为重点的城市旅游,确保科技博物馆如期开馆、李白纪念馆创建国家4a级景区、虎牙旅游景区年内营业。启动旅游小商品市场规划建设。继续落实扶持旅行社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国内主要客源城市的宣传促销,开辟新的客源市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7亿元,增长20%。整合古玩市场,打造古玩一条街。积极培育演艺市场,规范和发展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文化经营项目,促进重点文化设施规模化和产业化。

五、加强开放合作,推动外向发展实现新突破

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抓住外资西移、内资西进的机遇,围绕支柱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民等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招商政策。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突出抓好大型骨干企业配套产业、优势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绵阳会客厅建设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完善项目管理责任制,扎实搞好项目策划、组织、包装、推介和引进,切实抓好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确保东部四省(市)招商、科技城产业推进会等活动签约的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建立和畅通“大院、大所、大企”联系渠道,着力办好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产业推进会、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绵阳科技城高峰论坛及项目推介会、“三线”建设项目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依托西博会、西部产业承接及重点投资合作圆桌会等省内外招商平台,努力拓展招商领域。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行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网络招商,力争引进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5家、行业500强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确保全年到位内资180亿元以上,到位外资1.8亿美元以上。

加强区域合作。以建设川西北重要交通枢纽为突破口,实施大开放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城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全面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西南经济协作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加强与成都、德阳等地区的合作,深化同港澳台地区、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产业互补,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合作水平。大力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张发展。

扩大外贸出口。加强海关、检验检疫、口岸管理等工作,提高外贸服务水平。办好绵阳出口加工区,尽快引进一批外向型企业进区发展。加快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和加工贸易转移承接基地建设,提升外贸出口档次。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出口,着力培育3—5个拳头品牌。在扩大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出口的同时,继续壮大中小企业出口队伍,年内新增进出口中小企业30家,确保全市实现外贸出口9亿美元,增长28.5%。

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重点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大投资工作力度。20__年是绵阳的项目年,要以重大工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设立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建立重大项目筛选、策划、审批、建设推进机制。在做大做强绵阳投控集团的同时,积极搭建新的投融资平台,用市场化的手段筹措建设资金。完善政府投融资监督管理体制,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合理、安全、有效使用。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在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交通、水利、能源、城建等方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吴家渡电航、燕儿河水库、仙女堡电站、九环线响岩段改线、三台城市供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北(川)松(潘)路、江油涪江三桥、武都水库、阴坪电站、梓潼污水处理厂、江油和三台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绵遂高速公路、成绵乐城际铁路、城区—仙海景观大道、三台和盐亭污水处理厂、江油涪江河堤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等项目。做好成绵第二条高速公路、绵安快速通道、武引二期灌区工程、平武铁龙堡电站和古城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抓好以绵阳会客厅、园艺片区为重点的

城市新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全面完成涪滨路、绵盐路会客厅段改造提升、塔子坝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示范、市中心医院改扩建三期等工程。加快推进城市电源点及配网建设、城市环境治理、绵阳会客厅1号桥和桃花岛建设、三江大坝及道路改造提升。开工建设涪东片区城市水环境治理、涪江二期上段防洪堤、一环路改造和二环路续建等工程。完善提升给排水、人防和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做好第二垃圾填埋场、永兴和塘汛污水处理厂等前期工作。

七、强化资金保障,推动财金工作再创新业绩

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严格依法治税,挖掘增收潜力,加强税收征管,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实现新的突破。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技术改造、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深化政府收支分类和部门预算改革,推行部门预算绩效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市县两级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工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认真落实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各项政策。

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继续落实部门工作责任,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发挥信贷担保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快建设长虹配套企业产业链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融资渠道,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加强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力争利尔化学等2户企业成功上市。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确保全年各项贷款余额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引进2—3家异地股份制商业银行来绵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邮政储蓄银行组建分支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步伐。积极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八、切实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投入19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民生工程。确保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培训农民工12.7万人。免除49.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为5.5万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确保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对5.5万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给予资助。实现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城镇和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不低于105元和34元;确保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45.3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5000人。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确保年内参保率不低于50%。解决1500户农村特困危房、无房户住房困难问题。新建廉租房1200套、经济适用住房600套。启动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14个。解决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红层打井1.4万口。切实解决“老、小、困”问题。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新建、改扩建50所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5%以上。加强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新建盐亭和安县社会福利中心。改进和深化青少年社会教育,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搞好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和帮扶。继续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月人均收入250元和农村年人均收入1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惠民帮扶范围。实现2.4万户、5.2万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救助城市困难群众13.8万人。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巩固和发挥绵阳基础教育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普遍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积极创建省级义务教育示范县,努力建设“读书之城”。鼓励民间资本、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进入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支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100所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学院,着力打造2—3个万人中等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力争江油师范学校创建绵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评估。着力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66个、农村书社10家、农家书屋40家,实现1993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普查。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疾病防治和医疗急救联动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实现新农合全覆盖和就诊“一证通”。落实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好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市县中医院建设。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搞好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举办绵阳市第五届运动会,抓好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利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市民素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节水型城市。强化基层基础统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做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县市区第二轮修志工作。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科学有序推进矿产、水能、土地、森林等开发利用,提高资源保障和环境承载能力。启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搞好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科技城集约节约用地试点,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40.6万公顷以上。切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目标以内。严格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排污,完成2个小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10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物价上涨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认真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加强生活必需品价格管理。完善各级和群众工作机构,全面落实市、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制度,推行制度,着力健全社会综合管理体系。继续坚持用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办好市长公开电话,真心诚意解决好市民反映的问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工作,创建国家双拥模范城市。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和水平,加强气象服务和地质灾害整治。严格食品、药品等重点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加强消防、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监管,确

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平安创建,健全基层治安防控网络,积极推进“乡村、校园、社区”三大警务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巩固省级平安县市区创建工作。

九、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政府效能实现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