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19 16:5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教师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主要途径;优化;儿童
学前教育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孩子是国家最宝贵的未来人才资源,投资于儿童就等同投资于未来。学前教育儿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肇始于发端,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提高儿童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能为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对学前教育方面的研究非常关键。
一、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完善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当前情势下,我国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配备雄厚,但幼儿教育的师资缺位明显,以不能满足当前幼儿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已经成为办好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专家调研后建议,最好的解决途径一是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对幼儿教师定期进行培训,鼓励幼儿教师在职进修,通过继续教育和学历培训,帮助幼儿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水平。二是要增加幼儿教师的数量。师范院校要做好学幼师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管理她们下基层历练,同时从高校中选拔有志于从事幼儿教育的优秀人才,通过幼教专业培训,补充到一线幼儿教师队伍中来,提升幼儿教师的量。同时,地方应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优化教师的生活环境,防止幼儿专任教师大量流失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二、树立现代幼儿教育新理念
为托起每天的太阳,搞好当前幼儿教育工作,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幼儿新课程理念。依据实际需要,合理编订出出符合幼儿个性健康成长的学前教育课程。首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应以满足儿童实际发展的客观需求,着眼于儿童未来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学内容的甄选要贴近生活,用儿童感兴趣,常见、易接触的事物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儿童的注意力与自控力。第三,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合理控制必需遵循儿童发展性原则,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在儿童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突破分科教学的模式,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与综合性,并在实施过程之中不断完善与创新。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必须严格把握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这一基本事实,在做人、学知识、长身体、社会化等方面实施全面教育,通过小群体游戏、听故事、学唱歌等多种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既对幼儿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注重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学不等同普通中小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教育教学必须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在实践中,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逻辑起点,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与实际的可接受水平。首先教师要考虑到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且还让幼儿感兴趣并且喜欢的。有专家建议,一是注重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引导儿童学数数时,可用两个盘子放苹果,分别是几个,放在一起又是几个,请小朋友上讲台数后,告诉全班小朋友,不相信的也上讲台数一数。其次要用好游戏,游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一次德育活动中,本节的任务是要培养幼儿听话的自控了,通过设计一个听口令与哨音的游戏来完成,口令是正常走路、哨音一响,立即原地不动。教师规定谁做的好,谁就可以得到表扬,并且还可以领物质奖励--糖果和玩具。通过此次游戏活动,听话守纪的意识初步形成,在幼儿潜意识中逐渐发展与固化。
四、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业从娃娃抓起。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推动幼儿教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宏观管理层面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管理方案》与《幼儿教育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加强督导与巡视工作,首次从交通、食品安全、教育环境安全等方面进行督查,做到安全无小事、安全警钟长鸣;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幼儿园准入机制和追责机制,从微观管理层面进一步加强对幼儿教育行业的管理工作。例如校舍安全、幼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等细节对幼儿教育全面展开督查,落实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督促幼儿园还要树立正确的现代幼儿教育观,贯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原则。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幼儿教育工作安全、可持续发展。
五、营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
幼儿年少,注意力不能持久,一切还以个人好奇、好玩为心理倾向。幼儿的对事物、对周边环境认知也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儿童对自我的认知、纪律观念的形成,都要依赖于儿童与教育环境的交相互影响与渗透作用。所以,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应为提高幼儿教育实效性的重点之一。为儿童创设出和谐的参与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探索与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教师引导就下,慢慢再体悟,认知总结,加快个人社会化意识的形成。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幼儿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动手必动脑,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童星”、“好孩子”、等评选活动,以激励为主,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品行的形成。
作者:马菊 单位: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郑屯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篇2
一、幼儿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 幼儿教师缺乏主动管理意识
课堂作为幼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需要具备主动管理意识,但有些幼儿园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就是“教书”,习惯于单向的灌输知识,认为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过多的课堂管理甚至会影响到幼儿的责任心,所以缺乏相应的主动管理意识。究其原因,在于幼儿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不能准确地认识、识别和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缺乏管理技巧,从而影响了课堂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缺乏足够的课堂管理能力
有的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忽略了个人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在面对幼儿在课堂上的各种失常行为时,没有采取正确的管理办法,或者管理方法运用不当,导致幼儿课堂的秩序比较混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此外,有的幼儿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没有充分顾及到幼儿的个性化差异,或者过分看重个人在课堂上的权威,没有充分尊重到幼儿在课堂上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反而不利于幼儿个人情感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没能保证幼儿在课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有些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要么太“紧”,要么太“松”,没有留给幼儿合理的自主管理空间,加上缺乏科学的引导策略,让幼儿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幼儿教师加强课堂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重视语言管理艺术
幼儿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就是语言,所以语言管理艺术是每个幼儿教师都必须掌握的课堂管理技能。高水平的课堂管理语言艺术,可以有效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启迪幼儿的智力发育,加快幼儿对知识的吸收。首先,幼儿教师要尽量保证自身语言的诙谐幽默,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幼儿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出幼儿的求知欲,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幼儿课堂的管理效率。其次,幼儿教师在管理活动中要注重语气上的变化,使教学管理语言有“乐调”,如教师批评幼儿时,语调、 语速和节奏上的变化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再次,幼儿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欲进行充分的激发,促进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幼儿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能够正确认识个人在课堂上各种行为的对与错。
(二)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有效的课堂管理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充分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开展“因材施教”式的管理。对此,幼儿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分别制定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付出更多的个人精力和情感,认真了解课堂上每个幼儿的性格特征和兴趣偏好,在课外多加强同幼儿及其家长之间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制定更加科学的课堂管理策略。
(三)提高自身的情绪调控能力和管理反思能力
幼儿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只有幼儿教师喜欢幼儿、热爱幼教工作,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课堂管理活动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水平。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自身情绪调控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掌握一些合理宣泄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减少对幼儿的负而影响,同时要对自身在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和失误多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方能实现课堂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建立科学的课堂管理评价机制
幼儿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个人的职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整体上的学前教育质量。因此,幼儿园要建立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评价机制,帮助幼儿园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和课堂管理的目标,认清可以采用和不能采取的课堂管理行为,帮助教师形成科学的课堂管理理念,实现课堂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在评价幼儿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时,可以从教师个体的行为倾向、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师生互动等多个角度出发,实现结果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统一。
结语
篇3
[关键词]“虐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07-03
近年来,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谴责当事教师,更对当下的幼教职业产生了质疑。幼儿园本是儿童的乐园,是人接触社会的第一个地方,也是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地方。何以在如此重要的地方,在儿童一生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我们的儿童却受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人们纷纷进行反思,试图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呼吁法律的约束,“让‘虐童’罪入刑”;严格幼儿园管理,严把幼儿教师准入关;等等。然而,外部约束虽然很重要,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自我管理和约束更为关键。
一、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一些幼儿教师会拿针扎、拿熨斗烫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浙江温岭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中,当事教师把对生活不满、感情失意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我们虽然痛心于教师的失德,但是在回顾以往触目惊心的“虐童”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和同事对虐童教师评价较好的不在少数,她们大多数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意图,但事实上却实施了“虐童”行为。这说明她们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差、无法控制个人情绪、易冲动和缺乏基本的正确行为指导等心理问题。
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美国,6.8%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53%的英国教师预计在10年内转行;在中国香港地区,教师行业被视为仅次于警察的高压力行业。[1]幼儿教师群体以女性为主,她们除了面对直接的工作压力外,家庭中的压力也往往渗透到工作中去,致使她们的压力更大。在成人世界中,这些压力得不到抒发,出于“避强欺弱”的本能,教师极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弱小的幼儿身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2]所罗门(Solomon)教授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的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有碍身心发展的问题。”
以往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多数关注的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系统深入研究较少。鉴于幼儿期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影响的深远性,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二、“虐童”事件所反映出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来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的成长高度负责,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恶劣情绪最终会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3]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压力、社会地位、个人因素等。
(一)工作压力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也不断增多。除了工作量大、学科复杂和工作时间长外,学历进修、参加培训和科研、接待参观以及各种各样的参赛活动的增多,也在无形中增加教师的压力。西安早慧幼儿园教师用钢锯锯破孩子手腕,起因是孩子在体操比赛彩排中不认真,教师担心影响比赛成绩;山西太原蓝天蒙台梭利幼儿园的一名5岁女童因不会算术题,被老师狂扇70个耳光;因做操时没做好、午休时不睡觉和活动时太吵闹而被教师惩罚的幼儿也非常多……幼儿教师之所以实施了“虐童”行为,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孩子的发展没有达到“要求”,进而影响其工作的最终考核成绩,或是因任务繁重而采取简单粗暴的幼儿管理办法。这些繁重的工作压力和不正确的评价标准深深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致使教师忽视了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幼儿过分要求,甚至心急之下发生了“虐童”行为。
(二)社会地位
“虐童”教师颜某曾提到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赚得少,要求又严格”。与幼儿教师承担的重大责任不相称的是,幼儿教师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偏低,待遇较差。有人把幼教指成“底层”职业,社会中许多人对幼儿教师缺乏尊重。幼儿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教师相比,堪称“弱”,长期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上。[4]“弱势”除了体现在社会地位上,还体现在工资待遇方面。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工资与其他同类行业比较(如相同的工作量,相同的学历,相同的工作性质等),普遍偏低。[5]尤其是在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偏低,各方面的保障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个人成就感不足,容易产生失望、自卑心理。
(三)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其他压力事件和个人心理特点。一方面,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如人际关系障碍、情感受挫、家庭摩擦等。另一方面,虽然工作压力、社会地位和个人情感等因素是危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然而,一个人对环境的反应取决于他自身。只有具有较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教师才能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待幼儿,组织教学。但是,如果教师将遭遇挫折的压力感带入教室,就极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造成恶劣的后果。温岭“虐童”女教师因多次在感情上受挫而向幼儿发泄不满情绪。一位幼儿教师因和丈夫吵架,心情不好,在幼儿不听劝告,踩脏了教师刚拖过的地板时,要求幼儿跪下并用舌头舔干净地板。这两名“虐童”教师在个人情感受挫时,未能采取积极正确的应对方式,给幼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三、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解决“虐童”问题的心理机制
根据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来源的分析,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减轻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提升幼儿教师社会地位
首先,幼儿园所要寻找幼儿教师压力的诱因,为幼儿教师减负,减少各种非教学任务,以免教师疲于应付。有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希望园所能多聘用一些教师为自己分担过重的负担;有的教师提出,希望能减少一些无意义的评比和检查。[6]以幼儿健康成长为目的,实施科学的教师和幼儿发展评价标准,营造宽松和谐的园内工作环境。只有以正确的教育标准评价为导向,幼儿教师才能改变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避免急躁的心态。
其次,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待遇,使幼儿教师形成职业认同。虽然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是现在就可以做到的。在当前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仍有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对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和监管极其重要。“虐童”现象多发生在民办幼儿园,当事教师多是无证教师。而民办幼儿园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教师流动性大,因此,对民办幼儿园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对于稳定教师队伍、提升职业认同感意义重大。
(二)利用多种支持方式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在幼儿教师入职时严把心理健康关。目前,已经有一些幼儿园通过运用“幼儿师资心理特质量表”或者进行“现场模拟”等形式在教师招聘时对应聘者展开心理测试。但是,国内大多数园所在招聘时,还缺少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考核。
其次,不仅要在入职时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而且要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常态化。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应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应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帮助教师寻找舒缓压力及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同时,组织一些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体育活动和交流活动,缓解教师过度疲劳和紧张的状况。
最后,积极寻求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个体面对压力的缓冲剂,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压力。幼儿教师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工作压力就越小,而且主观支持比实际的客观支持对工作压力的缓解更为重要。[7]因此,幼儿教师更应注重心理上的主观支持。来自亲人、朋友、同事、幼儿家长、幼儿园所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理解、关心和照顾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虐童”现象背后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到重视和解决,相信骇人听闻的“虐童”事件将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 晨辉.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2]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刘晓年.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调适[J].学理论,2011(6).
[5] 徐秀玲.浅议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篇4
【关键词】编制;非编教师;考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2-0029-03
【作者简介】祝晓燕(1968-),女,江苏无锡人,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幼教学科带头人,无锡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一、概念界定
非编教师在《教育大辞典》中是指“中国中小学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俗称民办教师”。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的非编教师“考编”工作,是根据本区幼儿园非编教师状况,每年提供一定数额的指标,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采用考核的方法有计划地把非编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二、民转公考编的背景
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多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中提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分为事业单位编制和非事业单位编制两类,亦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编教师和非编教师(或民办教师)。对于非编教师的问题,国家教委1996年《关于加强民转公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积极工作,争取支持,加快“民转公”的步伐。积极妥善解决非编教师问题,将合格非编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既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97年印发的《关于解决非编教师问题的通知》([1997]32号)中提出:要有计划地将合格非编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到2000年,非编教师转正工作基本结束。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民转公的政策基本面向中小学教师,但《教师法》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隶属于中小学教师范畴。而在当下,幼儿园的非编教师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以无锡市为例,2010年幼儿园非编教师比例已占幼儿教师总数的75%。滨湖区公办及乡镇幼儿园教师约647人,其中非编教师人数约360人,占教师总数的55.6%。这些在岗多年的非编教师由于身份限制,他们生活待遇低、工资和住房缺乏保障。许多非编教师工作多年,敬业勤业、且有着良好素养,有些已成为骨干教师或担任管理工作,但是只拿在编教师1/3的工资。这种差距直接造成了非编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我国已有一些省市出台了关于非事业编制教师管理办法,在提高非编教师待遇的同时也在教师招聘中优先考虑在岗的非编教师。如,2010年《杭州市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管理办法》提出:符合幼儿教师任职基本条件且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年以上的在岗非事业编制教师,在幼儿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编教师时,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福建省上杭县出台《2011年小学(幼儿园)编外聘用教师转为编制内教师工作方案》,提出:2006年至今在该县小学(含幼儿园)编外聘用一期(3学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的编外聘用教师均可参加招聘考试。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考编政策并严格实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三、非编教师考编操作步骤
1. 多方调查,全面分析
近6年来,滨湖区高度重视幼儿园非编教师的现状,组织相关力量对区域内民办幼儿教师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困惑、自我追求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非编教师收入不佳、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滨湖区在职幼儿园非编教师考编初步方案》。
2. 多方协商,完善方案
初步方案确定后,以调查问卷、座谈会、沙龙式对话等形式广泛听取园长、骨干教师的意见,进行修订,呈报滨湖区编办、人事局、教育局审核,最终形成适合我区经济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的《滨湖区在职幼儿园非编教师考编方案》。
3. 宣传发动,公示方案
《滨湖区在职幼儿园非编教师考编方案》于2013年4月1日在滨湖区教育局政务网正式公布,全区各幼儿园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参与考编。此举大大鼓舞了幼儿园非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 通力合作,组织考编
(1)组织准备务实公正
为使考编过程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开的原则,滨湖区对本次考编的考点设置、流程设置、评委聘请等做了细致的考虑。聘请外区的资深幼儿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担任考编评委,考务人员由教育局人事科统一调配,考核内容(理论考试、技能技巧、课堂教学)和成绩隔夜在滨湖区政务网公布,课堂测试则当场亮分,参考人员当场签字确认。
(2)考编流程科学合理
滨湖区对考编内容进行了综合考虑,各环节的测试全面贯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测试内容关注教师专业理念、师德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注重教师对理论的理解与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如技能技巧考核中绘画环节的考题是“以动物为主线设计一个大班活动区标记”。命题要求明确,涵盖了教师对环境布置认识、区域创设要点、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游戏特点的把握。考查不过重强调技能,而是以绘画为手段,将环境布置、区域创设与日常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注重教师综合实践能力。
(3)公布名单上岗聘任
经过一轮轮的考核,最终以笔试成绩、专业技能成绩和上课测试成绩按20%、30%、50%折算出总成绩,并对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需求数1∶1确定入围名单,进行公示。公示后无异议者,办理录用手续,并服从教育局统一工作调配,原则上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新任工作单位。
录用人员试用期为12个月,体现“能进能出”的原则。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即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考核不合格,解除聘用关系,人事关系转滨湖区人才服务中心。
(4)上岗培训明确方向
为进一步提升进编教师队伍的素质,滨湖区教育局对进编教师进行了岗位再培训,讲解新形势下幼儿教师的责任和挑战,提出了期望:重新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成为合格教师、争做优秀教师。
四、对完善考编制度的反思
非编教师考编是一项新的工作,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我认为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制度应更体现人性化
在非编教师考编制度中,大多数地区的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而我区将参加对象的条件之一确定为“具有无锡市户籍,并在教育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无锡市各幼儿园任教满 3年及以上的现幼儿园在职教师”的条件,公平、公正地放开了年龄限制,为全区所有35周岁以上的非编教师争取了机会。
2. “非编”考编政策下对民办园的扶持
由于考编政策面向所有在岗非编教师,民办园教师同等享受考编机会。随着“考编”制度的执行,民办园优秀人才的流失现象将更为突出,所以,在制度中应体现“考编”政策对民办园的扶持,让输出优秀人才的民办园所和教师本人都有幸福感,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3. 考试录用环节的合理安排
考试录用环节的合理安排,将直接影响考录效度。考试效度是指考试内容与程序安排所要达到的合理、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的有效程度。从原则上来说,更合理地运行机制应该更多关注教师的教育实践,可按“课堂教学实践――理论测查――技能技巧”这样三个流程依次进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是,第一轮考试面广量大、操作性不强,耗时、费力;之二是将“面试”环节置前可能会导致一些主观性、人为性的因素影响测评结果。为此,应更合理地安排考试录用环节。
4. 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在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应试性与常态下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之间的平衡。现行的考录制度关注教师的应试能力及个人理论素养,“说”的过程比重大,但由于“考编”教师都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应更关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师德等 “做”的因素,注重“专业理念与师德”两者结合,让教师除了关注自身的考试,同时能更多地关注“幼儿教育”本身。
5. 考录工作的后续跟进
篇5
本刊讯(记者 闫慧斌)9月24日,第一期全国儿童健康与食育经验交流会在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召开。交流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沈立博士,“中国行――中医健康管理工程”首席健康指导专家、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朱春兰女士向大家普及和宣传了食育的理念,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张秋萍园长谈了儿童食育食疗的实践与感悟,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的张艳君园长、邢台市第四幼儿园的王曼丽园长则介绍了各自幼儿园在开展食育的经验。
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提倡从幼儿时期起,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生观培养上。在我国,食育刚刚起步,这次交流会的召开,对于食育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河南:幼儿教师游戏活动比赛举行
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教育原则,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在焦作市实验幼儿园举办了全省幼儿教师游戏活动比赛。本次比赛观摩评审了全省各地上报的330余份游戏活动资料,共评选出城市组一等奖35个、二等奖40个、三等奖45个,农村组一等奖25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35个。这次游戏活动比赛,给全省幼儿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提高了幼儿教师科学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全省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的整体提升。
河南:高层建筑内不得设幼儿园
河南省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不久前审议通过《河南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托儿所、幼儿园、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老年公寓不应设在高层建筑内。以上场所必须设在高层建筑内时,应当设在首层或者二、三层,并设置单独出入口。高层建筑内的儿童活动场所、老年公寓等应当设置应急疏散路线图,配备移动照明灯具、防烟面具、逃生绳、缓降器等辅助逃生器材,并放置在醒目、便于操作的部位。
天津:学前教育力求“就近入园”
天津市近期的《天津市学前教育提升计划(2013-2015年)》,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天津市学前教育将从扩大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5%、专业合格率达到90%等一系列目标。
2010年,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天津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着力破解“入园难”问题。与“行动计划”相比,这次的“提升计划”的发展目标主要体现为两个重大转变:一是由破解“入园难”到努力实现“就近入园”,二是由“努力构建”到“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并举、优质协调、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青岛:试水农村幼师工资待遇改革
在近日结束的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公办幼儿教师招考中,有44名在城阳区农村幼儿园任职的非事业编制幼师通过考录,成为公办幼师。近年来,城阳区在青岛市率先落实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不仅为他们提供上升的渠道,而且在收入、公积金、保险等方面增幅均走在青岛市前列。
早在2000年,城阳区就开始探索新形势下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明确提出“被聘用的农村幼儿教师,比照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1.8倍核发工资,从镇教育费附加中统筹支付70%,从园所收费中支付30%”。
京晓庄学院开展。自2011年起,该院31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了近两年时间,以志愿者身份奔赴江苏、安徽等地的26个乡镇,进行志愿教学服务,指导258名留守儿童完成了500多幅美术作品。这次画展上展示的就是其中的部分作品。
同时,他们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展开了实践调查。调查显示,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大都缺乏学前教育的正面引导,城乡幼儿的认知水平差距很大。在针对城乡6岁学前儿童的调研分析里,100分的测试卷,城市儿童平均得分为90分,而乡村儿童只有20~30分。
相对于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匮乏的诸多表现,农民工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也让调研的同学们感到很无奈。大部分农民工都没有幼儿园的学习经历,对幼儿园没有直观感性的认识;有297位农民工认为幼儿园学不到东西,不值得花钱,孩子交给老人带更好;89%的农民工都选择在返乡期间把闲余时间用来打牌自娱,而不是陪伴子女。
幼儿园教师家访发现:孩子交际能力普遍不佳
的孩子看似很自由,但其实非常孤单,他们没有自己的伙伴,少有积极的思维交流。
很多幼儿不会和人交往,幼儿园开学以后,很多孩子不能马上适应新环境,会在开学后一两个月内哭嚷着要回家。不过,并不是不哭闹的孩子就适应了新环境。有的孩子会在两个月后,其他同学适应过来了才开始哭闹;有的孩子在家很活泼,在学校却不爱交流,整天守着自己的玩具,一旦有人触碰,就会举起小拳头。
当地一位幼儿教师认为,家长可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如果条件允许,晚饭过后可以领着孩子到社区玩耍。如果孩子与不同年龄段的伙伴交流互动,家长不妨大胆放手,或者自己也参与到交流当中。
“2013深港优质教育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期间,有50多家香港中小学、幼稚园,80多家深圳本土教育机构来此参展。调查显示,深圳有八成“双非”儿童(父母双方皆非港人的儿童)拟赴港上学,报名明年幼稚园面试的宝宝最小的仅8个月。
随着跨境学童人数逐渐增多,香港北区小学被“挤爆”,幼稚园也面临同样情形。香港一家幼稚园因在新界粉岭,距深圳较近,深圳来报名的学生特别多,报名表上最小的宝宝是2012年12月28日出生的,才8个月。正在招生的一位幼儿教师透露,现在报名的都是准备明年面试的,面试第一轮的名额已经报满了,如果有空缺,才会让当天报名的宝宝补上。目前该园近2/3的学生是跨境生。
篇6
一、全县幼儿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工程。多年来,我县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幼儿教育的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全县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县幼教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被省政府命名为“基本满足幼儿学前三年教育县”,全县幼教事业走在了全市前列。
但是,目前我县幼儿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滑坡趋势,成为整个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学段,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很不适应。主要表现:一是办园体制不顺畅,甚至存在将幼儿教育简单地推向市场,减少或停止对幼儿教育投入的现象,导致幼儿教育发展后劲不足,一些小规模幼儿园甚至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二是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区域之间、不同规模之间及不同体制幼儿园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落差明显。全县现有的各级各类幼儿园中,74%左右的农村小学有附设园,但在园幼儿仅占全县幼儿总数的40%左右,近1/3学校的幼儿总数不达30人,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还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三是幼教队伍很不稳定。我县现有幼教队伍中,仅有108名公办教师,幼儿教师的主体是临时代课教师,年龄老化,专业知识匮乏,待遇低,缺乏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影响到幼教队伍的稳定。四是办园行为不规范。农村公办幼儿园基本都附设于小学,独立性不够,自主发展较差。现有的民办园多数以赢利为目的,管理秩序较乱,无证办园现象时有出现,办园行为不规范。不少民办幼儿园的园舍设施陈旧简陋,设施场地以及厕所等不符合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面对这种状况,要保持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切实解决教育民生问题,全面实现“创三晋示范名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的理念,主动承担办学责任,加大发展投入,理顺管理体制,推动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二、全县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十部委《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为指导,围绕我县提出的“创三晋示范名县、办人民满意教育”总体目标,在理顺管理体制、增加经费投入、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统筹管理等方面综合施措,不断优化幼教发展环境,扩大优质幼教资源,建立并形成以县乡公办园为示范和骨干,以民办幼儿园为有益补充的有序、灵活的幼儿教育发展格局,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基,为我县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奠基。
1、落实政府责任,理顺幼儿教育办园体制。
坚持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部门配合”的幼儿教育办园体制。县人民政府统筹全县幼儿教育的总体规划、布局调整和全县幼儿园的权属管理,负责县直幼儿园的建设和教师的足量配备。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幼儿教育的统筹发展,办好乡镇中心园,保证幼儿教育发展投入。村级组织要把当地幼儿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积极为当地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场地、园舍和其它硬件设施,维护幼儿园的治安、安全和合法权益,保障幼儿教育发展秩序和环境。年内,乡镇中心园和规模较大的二类以上幼儿园(当地人口在1500人以上,且适龄幼儿数量达到足额设班数量)必须从小学剥离出来,不得依附于小学,并实行法人、经费、园舍、招生、管理“五独立”,实行园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其它小规模的幼儿园(班)原则上仍附设于当地小学。
2、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幼儿教育良性发展。
全县上下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承担办学责任,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并努力做到逐年增长。县至少办好1所县级公办示范园,完成县示范幼儿园的迁建工程。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乡镇中心园的场地、园舍、设施全面达到二类以上办园标准。村级组织要积极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幼儿教育的办园条件,为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接受学前教育提供合格、安全的场所,在用水、用电、取暖等方面为当地幼儿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3、加强队伍管理,优化幼儿教育师资结构。
以县招录教师时,要充分考虑县示范园规模扩张的需求和农村公办园的需求,适当加大幼师生聘用数量,并重点充实到公办园中,使公办幼儿教师在幼教队伍中占到一定的比例。乡镇学区要统筹全乡幼师毕业公办教师的分配和管理,确保乡镇中心园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不少于1/2,其它独立开办的二类以上公办园中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不少于1/3,超编学校中的幼师专业毕业的公办教师要按相应数量回归到幼儿教育岗位。同时,要积极创设条件,保证从事幼儿教育的公办教师在职称评审、评模评优等方面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乡镇学区要建立村办幼儿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招聘教师的质量,签订聘用合同。要切实提高村办幼儿教师的待遇,确保各级各类幼儿园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有条件的要逐步实行以绩效为主的结构工资,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为合格幼儿教师办理养老保险,使幼儿教师得到基本稳定。
4、明确管理职能,全面规范幼儿教育秩序。
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职能,以县强化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领导与管理,加强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抓好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负责审核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资质,建立并实行对全县幼儿教育的质量监控和督导评估。全县幼儿园原则上实行由区域内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直接管理,以乡镇学区为单位,统筹协调区域范围内各类幼儿园的发展,负责对本区域内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全面、全程管理。
三、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的主要措施
1、提高对发展幼儿教育的认识。全县上下要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办园责任,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与幼儿教师待遇等作为考核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各类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评估。当地小学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按要求做好附设园的剥离工作,为幼儿独立办园提供必要的园舍、场地和设施,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幼儿园分摊债务。
2、加强民办幼儿教育管理。依据民办教育“一法一办法”精神,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质,全面加强对各类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既要
依法保障民办幼儿园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全县幼儿教育发展中的补充作用,更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统筹管理力度,全面规范民办幼儿教育秩序,促进全县形成以公办园为骨干示范,以民办园为有益补充的有序竞争、灵活多样的办园格局。切实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审批、监督与管理。建立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教育、工商、物价等相关部门职能,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取缔无证办园。实行年检制度,对审批后出现的基本办园条件退化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经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法取消办园资质。强化属地管理,城内民办幼儿园归属古陶学区管理,农村乡镇范围内的民办幼儿园归属乡镇学区管理。以乡镇学区为单位,定期对本区域内的民办园从办园条件、园务管理、办园行为、教师素质以及办园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3、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幼教法规精神,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努力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爱护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关注个别差异,严禁虐待、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的行为。要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选择教育内容,注重教育内容的整合;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注重趣味性和游戏性,寓教于乐;克服“小学化”和“保姆化”倾向。
4、全面规范园务管理。各幼儿园要开辟各类幼儿活动区,并保证活动区大型玩具的数量,保证幼儿在活动区内自主参与活动;科学安排幼儿日常生活,保证幼儿有足够的自主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加强户外体育锻炼,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坚持开展间操、早操,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落实一日生活常规,注重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教育为义务教育奠定基础。加强幼儿教材的管理,全县公办幼儿园要以县材、教参以及幼儿读物,并学进度、统一课程设置,不得订购规定以外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加强园本教材的开发利用,园本教材的开发要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并且能够体现自身特色。
5、积极开展幼儿教育科研。县、乡示范园要经常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幼儿教育工作整体上水平。各幼儿园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大型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有目的地解决幼教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要高度重视幼教科研工作,每所幼儿园都要确定研究课题,每位幼儿教师都要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在短期内取得阶段成果,并运用到幼儿教育教学中去,走科研兴园之路。
6、强化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规格培养培训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岗位练兵搭建舞台。鼓励、支持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在职进修等途径参与学历培训、达标培训和提高培训。积极组织对学校聘用的幼儿教师开展系列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篇7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政府职责;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02-02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中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这是解决多年来农村学前教育短板的好契机。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关注“人高质量幼儿困难”的问题,但对于偏远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主要是解决适龄儿童“无园可入”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全国城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55.6%,农村仅有35.6%,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显著。尤其是“十一五”末期,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乡镇集中办学政策的实施,使附设在学校的幼儿园(学前班)随着学校的合并而取消,农村学前教育受到了新的冲击。例如:由于乡镇集中办学没有将学校附设的学前班纳入计划之中,又由于新建校舍的面积有限,村屯的小学已关闭,迫使更多的适龄儿童无园可人;改建后的幼儿园(学前班),师资队伍良莠不齐,专任教师极其缺乏的现象仍然存在;幼教机构没有专职负责人管理,小学化倾向依然存在,幼儿的作息时间、使用的桌椅同小学生一样,又没有适宜的教学内容和监督指导,严重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依然是“十二五”工作的重点。
一、统筹规划。因地制宣地解决农村适龄儿童无霸可入的问题
(意见)中指出:“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即各级政府要肩负起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坚持农村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主的办园体制。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在规划和建设时最好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公共事业一并考虑。突出地域特色,在经费投入、政策扶持、建园标准及质量评估等方面统筹考虑,办普惠性、质优价廉、小而全、平民化的幼儿园,避免出现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后校舍闲置的现象。
1 政府要建立改建、新建、扩建幼儿因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
例如,经济发展好的市(地)经费投入以地方为主,反之中央财政及省级财政占的比例要高,特别是贫困县。国家和省政府更应该加大力度投入专项经费,保障各乡镇尽快建一所中心幼儿园。同时当地的示范性幼儿园要承担起帮扶工作,通过城乡幼儿园结对子或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城乡教师互换等途径提高乡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有园可人,享受到适宜的早期教育。
2 扶持和鼓励非公办的幼儿园,形成多元化办园格局
对于民办、个体幼儿园,通过对房屋安全鉴定及社会和适龄儿童家长满意度的调研,针对办园质量接近达标的幼儿园,政府要给予扶持。例如,幼儿园运行费用的收取在合理的情况下等同于公办园,企业办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减少税收。对于普惠性幼儿园政府要采用以奖带拨的方式给予奖励。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资建农村幼儿园。
3 制定建园标准及质量评估制度
本着安全适用的原则,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及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比照国家规定居住用地、千人指标及城乡幼儿园建设标准,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以近十年适龄儿童入园数量等来制定“农村幼儿园建园标准”、“农村幼儿园管理细则”及“农村幼儿园评估标准”。例如,遵循幼儿园服务半径的要求,突出就近入园的特点。建园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幼儿园选址、建园材料的选择需专家论证,避免出现因自然灾害给幼儿园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或由于建园材料的环保质量,成为影响幼儿身体健康的隐患。
4 利用好现有资源
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要本着经济、安全、适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后空闲的校舍或闲置的公共资源改建幼儿园。对于现有乡镇学校附设的学前班,基础设施、办学规模等条件均接近幼儿园标准的可以调整扩建成幼儿园一刀切。如:有的地方强调全部建新的幼儿园或必须建独立的幼儿园,还有的地方要建高标准大型的幼儿园,或把现有的幼儿园推倒重建等,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站在各乡镇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优先考虑没有幼儿园的乡镇,关注无园可上的孩子们。
另外,对于边远、适龄儿童稀少的村屯,可以沿袭义务教育的发展路径,建办班点或季节性幼儿园,使农村的适龄儿童都能得到早期教育。
二、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地解决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在做客人民网站时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体上生师比还比较高。不少农村地区已达到40:1。未来1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70%,在园幼儿要新增1400万以上,需要新增大批幼儿教师。因此,我们要关注当下着眼未来。首先,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编制和待遇问题;其次,采取培训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专任教师短缺的问题。
1 妥善处理好农村幼儿教师的机制问题
在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未落实以前,可以采用把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纳入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之中,评定的指数要向农村幼儿园倾斜。幼儿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要参照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标准执行,公办幼儿教师应与当地中小学教师享有同等待遇,非公办幼儿教师原则上要同工同酬。要尽快建立农村幼儿教师工资、福利保障机制,确保现有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稳定。
2 在中小学教师和师范专业毕业生中培训幼儿教师
针对现有农村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师资不足的情况,可以对乡镇中小学合并后富余的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合格者调到幼儿园弥补幼儿园教师的不足,或者国家颁布政策鼓励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经过短期培训到农村幼儿园任教,编制上可参照小学实施“国家特岗教师计划”,填补农村幼儿园长期以来专任教师的缺口。
3 在高中或中专以上待岗毕业生中培训幼儿教师
根据新园建设的速度,可以在乡镇村选择高中或中专以上待岗的毕业生和品行端正、热爱幼教专业的人员,通过师范院校委培的方式,先培训一批一年制的幼儿教师,同时在现有师范院校的幼师专业重点面向农村开设两年制幼儿教师班,确保新园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同步发展。
4 高职和高师院校扩大幼教专业招生比例
广泛宣传、调整招生计划,扩大幼教专业的招生比例,在高师、高职或大专以上师范院校设置三年和五年制幼儿教育专业班,为农村幼儿园提供多种类型、充足的合格师资来源。
5 建立幼儿教师培训网络
建立省、市、县、乡幼儿教师培训网络,设专家讲座、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在线答疑等多个平台,鼓励省、市级的示
范性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结对子,采取教师和管理人员互换的培养模式,组织专家、名优及骨干教师定期到县、乡镇、村幼儿园或办班点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探索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机制,资金来源可参考义务教育的师资培训标准,逐渐完善幼儿教师培训和保教指导机制。
三、统筹管理,专人负责。逐渐解决农村幼儿园规范办园的问题
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卫生保健部门为辅、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要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农村学前三年普及率列入各级政府工作业绩考核项目。制定不同等级幼儿园的管理标准和操作细则,确保农村幼儿园科学而健康地发展。
1 加强管理,规范办园方向
多年研究证明,农村幼儿园必须沿袭义务教育的管理办法,各级部门要有具体领导负责、专职人员主抓,按计划定期到幼儿园督导检查、组织交流,把握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方向,推动农村学前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办园,逐渐形成以县幼儿园为龙头、乡幼儿园为中心、辐射到村幼儿园或办班点的管理网络,发挥其示范、辐射、指导的作用。
2 幼儿园的审批和管理要理顺归口,统一负责
农村幼儿园的审批和管理要尽快理顺归口,最好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即谁审批谁管理,有利于监督、检查和指导。尤其是对个体幼儿园,能够加大监管和引导的力度,克服小学化教学的倾向,以利于不同类型的农村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3 教科研部门要开展富有地城特色的研究项目
各级教科研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研究项目,充分利用地方特有的教育资源和民间文化,围绕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使农村幼儿园教师们尽快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切忌与城市幼儿园攀比,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体现幼儿教育自然化、生态化、游戏化的特点。
4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范畴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县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执行准入制度
1.严格控制编制外聘用人员。各幼儿园原则上不再新聘用编制外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聘用的,需书面报县教育局同意批复后,以公开招聘的形式进行。
2.逐步提高教职工持证上岗率。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保育人员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经相关机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卫生保健人员须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取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培训合格证》。幼儿园各类工作人员,须经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和无精神病史证明后方可上岗。签订聘用(劳动)合同时,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不得将岗位确定为“教师”。现有尚不具备相应资格和合格学历人员,应限时取得教师资格和合格学历,到2015年仍不具备相应资格的解除聘用(劳动)合同。
二、切实加强业务培训
3.将从事幼教工作的各类人员统一纳入培训规划,以五年为一周期,以园本培训为主体,以县级以上培训为引领,实施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
4.各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园本研训活动,建立健全常态化园本研训机制,根据办园特色和实际教学问题,广泛开展案例教学、现场诊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园本研训活动,构建以提高科学保教水平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5.加强幼儿园教职工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各幼儿园要重视教师、保育员等岗位基本功训练,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局定期进行的基本功考核,不断提高教职工岗位技能,营造爱学习、敢拼搏、比贡献的校园氛围。
6.鼓励和支持幼儿园教师通过自考、电大、函授、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参加学前教育本、专科学历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到2015年,各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应达到90%以上。
三、依法保障教职工权益
7.各幼儿园要按照《劳动合同法》和《省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聘用制暂行办法》规定,依法与在岗人员签订聘用(劳动)合同,并按相关规定为专任教师办理人事。
8.依法保障自聘教师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享有与在编幼儿园教师同等的待遇。
9.认真执行《县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工资发放指导意见》,按规定为正式聘用的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保证教师收入不低于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合理拉开幼儿教师收入差距,
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10.各幼儿园应每年组织教职工体检一次,在岗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当立即离岗治疗,治愈后持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四、认真抓实考核管理
11.从2013年起,县教育局将公办幼儿园自聘教职工纳入年度考核管理。各幼儿园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标准,全面考核教职工的德、能、勤、绩情况。有下列情形者,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⑴违反县教育系统“八条禁令”,经查属实的。
⑵组织、参与集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
⑶从事第二职业,严重影响工作的。
⑷年度考核规定中其他应定为不合格的情形。
12.在岗人员因本意见第11条⑴-⑶款等师德原因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因业务能力等其他原因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培训一学期,培训期间只发基本生活费,期满后考核仍不合格的予以解聘。幼儿园解除教职工劳动关系,不得违反《劳动法》和《省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聘用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五、附则
篇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
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有效使用资源。
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重视对幼儿特教师资的培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四、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各地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五、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各地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和社会对幼儿保教的不同需求,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审批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各地要对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指导,督促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当地政府要依法予以取缔,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六、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指导。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幼儿园所在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七、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
八、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九、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整治、净化周边环境。卫生部门要监督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民政、工商、质检、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幼儿园的指导和管理。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指导。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十、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省(区、市)政府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入园难”。2011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行动计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篇10
关键词: 幼儿园; 学前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93-01
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一个专业。这个专业一直都不热门,然而随着近些年幼儿园的入园问题,而被大家所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有四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个层面,来自于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
我国的第一所幼儿园是清朝末年湖南巡抚端方于1903年9月在湖北武昌创办的幼稚园,1904年正式命名为湖北武昌蒙养院。随之而来的就是师资问题,由于清朝末年女禁未开,师资奇缺,引进日本教习培训师资或由其充任蒙养院保姆成为当时解决幼教师资问题的重要形式。到了民国时期的1922年,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设立幼稚师范科,成为我国最早的自办幼稚师范教育机构。后,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校暂行规程》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规范了幼儿师范学校的办理。在高师领域,1952年院系调整后,五大行政区所组建的师范院校中,均开设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期间,幼教人才培养进入了冰河期。1978年后,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由于多年来政府在教育上的资金投入一直不足,投入的重点也在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中。对幼儿园的规划和资金投入非常滞后,一直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致使幼儿园数量偏少,高质量幼儿园更少,城乡发展不均衡,才有今天一园难求的现象出现。
第二个层面,来自社会舆论对幼儿园的看法。
社会上对幼儿园的一些看法和成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对于幼儿园,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个看孩子的地方。当然,近些年大家的认识有所改观,但仍然能经常听到“幼儿园吗,就是个哄娃娃的地方”,“幼儿园的老师主要任务就是看着孩子别出事,保证安全就行了”,“要不是我们工作都忙,老人身体不好,才不让他上幼儿园呢,那里哪有家里照顾得好”,“小孩子吗,玩就行了,学什么东西呀”等等言论。这些偏见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质量。
第三个层面,来自幼儿教师行业的待遇问题。
由于政府不重视和社会舆论的偏见,致使幼儿教师的社会待遇和经济地位长期以来低下。很多学前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愿意从事这一工作,或转行或去小学,即使留下来,能安心工作的也不多。幼儿教师是一个很辛苦且要有很高责任心的工作,虽然公办幼儿园的待遇还可以,但是由于公办幼儿园只占幼儿园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幼儿教师是在私立幼儿园工作,而私立幼儿园的工资还不如公立的一半。加上私立幼儿园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结果是大多数幼儿教师辛苦付出收入低下,优秀人才确实很难留住。
第四个层面,随着人们认识的改变,幼儿入园率持续提高。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逐步提高。幼儿园不再仅仅是孩子吃饭,休息的生活场所,更是基础教育里的基础。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习惯、性格的养成期,它将奠定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换就话说,就像修楼房,是修十层楼房还是三层,都要先打基础,基础打得深,楼房修的高,基础打浅了,想修高也修不成。幼儿教育就是这个基础。有句时髦话:“细节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成就”。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送孩子去幼儿园,并对幼儿园的质量有了要求,而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质量好的幼儿园,出现入园难、班级规模大等问题,在大城市尤其突出,以致出现“上北大幼儿园比上北大都难”的说法。而一般的幼儿园由于在师资、场地、硬件等方面的限制,又出现了招生难、保教水平低的问题。
这四个层面和在一起,就出现了今天的“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学前教育有以下三点:
学前教育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2.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3.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在社会对幼儿园的需求和国家政策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学前教育专业已经从不起眼的专业变为就业前景前十位的金牌专业。因此,报考学前专业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来自于家长。一些家长在帮孩子选专业时,只考虑到是否好找工作,而不考虑孩子是否适合,是否喜欢这个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通常分为通识教育(也就是常说的公共课)、专业教育(比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技能教育(声乐、钢琴、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三个部分。有的孩子对这些课程毫无兴趣,有的孩子对部分课程的学习感到很困难,从而丧失兴趣。如果你找这类孩子聊一聊,他会告诉你,家人帮着选的,说毕业了好找工作。
其次,来自于学生。幼儿教师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除了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还要耐心、细心,再加爱心。有些学生只是凭着一时的兴趣或者很粗浅的了解,觉得自己很喜欢孩子,就选择了学前专业。真正接触以后,才觉得不是自己原来想的那么回事,觉得自己的性格和脾气一点也不适合这个职业,又开始后悔。
还有一个问题,来自于教育的管理部门。由于看好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众多高校和高职,公立和私立院校纷纷加入该专业的招生队伍,虽然可以尽快解决幼儿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但鱼龙混杂,质量难以保证,势必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而且,过热的招生在数年之后必然出现该专业就业难,这对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希望管理部门能把好专业审批的质量关,这是对现在也是对将来负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