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服务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9 16:5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市服务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重点,规范教育后勤服务行为,以打造一支懂管理、善经营,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团队;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和高效管理模式;夯实现有业务,拓展潜力业务,创建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企业为目标,进一步转化服务理念,明确工作内容,强化督察措施,规范教育后勤服务管理程序,细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全体后勤服务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升后勤服务管理水平,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目标实现。
二、主要工作目标
1.继续做好教育系统内学校连锁超市的经营、学校50万元以下基建维修、各个学校米面油配送三大项目。
2.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公司内部精细化管理。
3.全力以赴,积极拓展超市信息化建设、教育系统内旅游公司合作项目、规范全市学生装、开展学校100万以下维修工程、城区学生配餐试点、教育系统内部耗材集中采购配送等新业务。
三、实现工作目标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集中教育后勤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后勤服务公司管理实施办法》,从思想上加深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管理手段,改进服务方式,利用各种形式研讨工作方法,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把教育后勤服务管理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统筹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在新的一年,将在原岗位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人员分工,贯彻以岗定责的原则,要人人明确工作职能,做到层层分解落实,实行岗位问责制,严肃工作纪律。
(三)强化督察力度,完善督察手段。通过建立日常督察制度,细化工作内容,将督察内容明确化、条例化,在日常考核中对号入座,形成程序化,使日常督察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
(四)严格考核验收,确保实效。在年度考核时,公司将根据检查情况对在各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员工予以表彰和奖励。
(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今年教育后勤服务公司首要工作是完善管理制度,细化岗位责任制,把责、权、利充分统一,落实到位。推行与之相配合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绩效源于执行力,执行力源于细节,对每个岗位提出具体的岗位职责要求,推行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使员工不断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明确工作标准,提高自我提升的动力并逐步推广。在各个岗位上采取绩效管理,以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的执行力度。对岗位的操作和执行进行有计划巡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六)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支懂管理、善经营、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团队。搞好教育后勤服务工作,团队建设是根本。公司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团队的优化和员工的改造为核心,将二者结合起来,以克、顺、导、教、规五项基本行动为基准,让员工素质得到提升以及使团队建设更加精益化。公司将通过发掘现有业务人员的个性能力和创造力,进行分批培训和重点培训,主要从管理、营销、廉洁几方面入手,努力打造一支懂管理、善经营、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团队。
(七)抓货源,严格把好进货关。货品是我们教育后勤服务公司的命脉,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销售,要根据市场行情配备货源,建议由销售人员参与进货,对货品的要求,一线销售人员比较清楚;顾客有特殊需求可以及时的调动。同时,要缩短进货周期,及时补充货源。
(八)抓服务,提高客户认知度。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满意为准则,树立优良服务意识,认真细致为顾客做好全方位服务,做到“进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注意服务形象和仪表,热情周到,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让顾客感到温馨愉悦,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和用户关注,在用户心中建立起良好的服务形象,促进用户对我公司忠诚度的提高,形成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篇2
(一)市场建设规模
1.农贸零售市场建设规模,应当根据规划区域的居住人口、服务半径、消费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其中主城区应按城市农贸市场整体规划合理布点,中心农贸零售市场的营业面积不小于10000平方米。一般农贸零售市场营业面积2000㎡以上,建筑类型一般应符合室内楼层框架式要求。
2.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模,应当根据市域产业特点、消费需求、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商业用房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大型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商业用房面积应达到10000平方米。
(二)市场经营布局
1.农贸零售市场应按蔬菜、肉类、豆制品、水产、熟食、活禽等商品分类,合理布局交易区域,设置无公害农产品销售区,并在醒目位置标注明显标志、标明商品名称、产地等内容;设置专门的农民自产自销区。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鲜活畜禽、水产经营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隔开设置,相互之间间隔距离不得小于5米;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设置;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相互分开设置;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0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家禽经营区、活禽及水产宰杀区要相对独立、封闭,必须严格执行宰、售、购“三分离”原则确保达到防疫要求。
2.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应当根据经营商品的特点,分类设置交易区域。货物出入口一般应设在次要道上,设置专门的货物装卸区域和通道,保证运货车辆进出畅通。
(三)配套基础设施
1.市场正门应当标有醒目的市场名称,入口处有信息栏、宣传栏、公示栏等。场内应有商品区域标志、商位号牌及导购图示,并在显著位置悬挂或标识。城镇以上市场应当设置公用电话、电子显示屏及其他市场行情设施,批发市场应当建立市场网页或网站。
2.市场应建有两个以上进出通道,每个通道出入口宽度不小于4米,场内购物通道宽度不小于2米。无占道搭建、摆放商品等现象,通道保持通畅。所有通道均须有效设置固定栅栏或台阶,用于正常营业期间阻拦车辆任意进出。
3.市场应设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地,必须与经营区相对隔离。农贸零售市场停车场应达到商业用房面积的15~20%;商业用房面积在5000平方米(含)以上的,停车场应达到商业用房面积的25~30%。
4.农贸零售市场应当坚持整洁、美观、方便、实用的原则,按照超市功能或开放型要求设置摊点、商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依照大开间设置商位。每个商位的显著位置必须设置证照悬挂设施,并配有保证良好充足照明的设备。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独立商铺应当预设电话、宽带网接入设施。所有农贸市场一般不得设立朝市场外向经营的商铺,特殊情况确有必要设立朝市场外向经营的商铺,其产权不得对市场主办单位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出售,并一律禁止其经营农副产品。
5.农贸零售市场内摊点、商位固定式柜台应以瓷砖贴面或为金属、玻璃台面,并根据商品陈列及其防水要求配置相应货架(柜台)和专用水产、肉类柜台,经营用台面宽度0.8~1.0米。
活禽宰杀区墙面、地面、工作台面应为瓷砖贴面,并有封闭式煺毛炉、瓷砖式水池、密闭式垃圾桶等卫生设施。
熟食经营间室内墙壁、地面应全部瓷砖贴面,并设置更衣室、配备紫外线消毒灯、空调、冰箱、电子灭蝇灯、洗涤水池、消毒水池、保洁容器、纱门纱窗及防鼠设施,有防蝇售货窗口。
水产区、鲜肉区、光禽区、熟食区应有自来水龙头,服务半径不小于20米,配有洗槽和下水道。经销活禽的应有固定的不锈钢笼架和水冲式设施。污水排放必须符合环保部门相关标准。
市场内固定摊位经营户计量器具必须使用电子计价秤(自产自销户除外)。
市场应当设置检测室或相对独立的检测间,必须配备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成份的检测设备。
6.市场消防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超市化市场应设置中央空调、自动扶梯、客货电梯等配套设施。自动扶梯、客货电梯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范。3000平方米以上的市场应设置防盗监控系统。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7.市场应设置日常管理、工商、税务、治安等管理办公室、公众咨询服务台,配有广播和通讯设备。除超市化的零售市场外,应当设置交易结算、信息交流、交易统计等服务设施。
8.市场内应设置顾客休息处,其总面积不小于商业用房面积的0.5~1%。
9.市场内地面应为水泥粉刷或防滑地砖铺砌,墙面应整洁无污损。下水通道设置科学合理,并符合环保要求。
10.市场内应配备密闭式果壳箱、垃圾箱等卫生设施,果壳箱每个经营区不少于1只。除“四害”设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11.市场应当设置储存场所和设施,根据需要设置商品短期周转的储存库房。经营大宗商品的市场应设置必要的商品堆放或停放场地。农贸零售市场应当根据需要配备冷藏保鲜设备。
12.各类市场应当根据经营规模和顾客流量,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公厕,公厕标准必须符合建设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二类公厕要求,各类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
二、市场经营服务管理规范
(一)市场服务管理规范
1.市场举办者是市场经营活动日常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必须依法办理企业登记,并对市场管理、商品质量、交易秩序、经营安全和消费者投诉等承担第一责任。
2.市场举办者应当严格遵守规划标准建设使用市场,不得擅自改变市场用地性质,不得将市场的场地和设施改作他用。
3.市场举办者应当设立市场管理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
4.市场举办者应当与场内经营户签订《市商品交易市场设施租赁(管理服务)合同》,并通过合同确立市场内部各类事务的管理关系,明确场内经营户的产品安全质量管理责任。
5.市场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经营户的经营资格,建立场内经营户管理档案,组织经营户实行自律管理。
6.市场举办者应在市场内设立投诉点,负责接受投诉、调解纠纷,并配合消费者协会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对消费争议的调查与处理工作。
7.市场举办者应当落实专人负责对进入市场的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备案、清退等实施监督管理;对上市交易的商品实行索票、索证管理制度;对主要交易商品建立交易档案;对应当检验检疫而未经检验检疫或票、证与实物不相符的商品,市场主办单位应当拒绝、禁止其上市销售。
8.市场举办者应当依照《市消费争议先行赔偿管理办法》与场内经营户协议设立消费争议先行赔偿保证金,并就消费争议先行赔偿金提取数额、管理、使用和退还办法等作出明确约定。
9.市场举办者应当建立信用管理制度,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诚信经营户评比活动,并依照分类监管规定,建立经营户信用管理台帐,建立市场各类信用公示制度,公示市场交易规则、服务公约、经营户信用记录、当日市场商品质量检测情况等内容。
10.市场举办者应当接受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定期统计市场交易情况,并及时向当地统计、工商部门报送。
11.市场举办者必须按照市场规模配齐、配足场内管理服务人员。农贸零售和批发市场每20~30个摊(商)位配备1名卫生保洁员,每30~40个摊(商)位配备1名日常事务管理员;设置电子监控系统管理的市场,可根据需要配备日常事务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并佩带统一的管理标志。必须落实专人负责车辆分类停放,确保车辆停放有序。
12.市场内应配备专、兼职消防人员。场内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路和违规使用电器,禁止使用明火和经营易燃易爆物品。经营户必须熟练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熟悉紧急疏散方案。
13.市场举办者应当保证场内通道畅通,及时制止场内占道、搭建、扩摊或者流动经营行为;制止在市场规划区范围内的场外经营行为。
14.市场内应实行全天候保洁制度,农贸零售市场每天早、中、晚开市前和落市后要全面清扫或冲洗。地面和柜台保持整洁,台面无铺垫物,店面房内、柜台、摊位上下无上市商品以外的杂物。市场每周大扫除不少于1次。
15.市场内垃圾全部实行密闭化,固定摊位垃圾实行桶装化,自产自销摊位垃圾实行袋装化,垃圾桶装、袋装率达100%。场内待运垃圾密闭存放,做到日产日清,每天清运不少于2次。
16、建立厕所清扫保洁消杀制度,蹲坑、便池内无积粪、无尿垢。厕所内无蜘蛛网、无蝇蛆,基本无臭味。粪池密闭有盖,不漫溢,粪便及时清运。
(二)场内经营管理规范
1.商品陈列规范、摆放整齐、分类明晰,实行净菜销售。
2.经营户必须守法诚信经营,遵守与市场举办者约定的经营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3.经营户应当亮照经营、明码标价、计量准确、按章纳税、公平交易。严禁欺行霸市、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低价倾销。
4.经营户购进商品应当检验商品质量,查验产品的生产许可、卫生许可、产品合格证、商标、专利等证明,按规定要求保存能够证明进货来源的原始发票、单证等,建立商品购销台帐。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依法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的商品、“三无”商品、国家明令淘汰以及其它禁止上市销售的商品。
5.经营户应当按照规定向消费者提供销货发票或其它供货凭证。消费者索要法定票据的,经营者必须提供。
6.经营户对法定或承诺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在法定或承诺的“三包”期限内,必须实行“三包”。
7.经营户应当遵守有关商品质量、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经营秩序等管理规定,自觉接受监督管理。
8.经营户在经营中不得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超薄塑料袋。
9.全部行业统一营业服装或佩带统一的经营服务证。熟食经营户须统一着工作服,配戴手套、口罩和工作帽;
(三)行政监督管理规范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监督市场举办者、场内经营户的经营活动;公安部门负责市场治安、消防管理;税务部门负责税收征管;规划、国土、建设、城管、交通、经贸(商贸)、物价、卫生、农业、林业、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对市场建设、经营有关活动的监督管理。
2.严格履行行政监管职责,依法规范建设行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新建、改建、扩建市场达不到市场建设标准的,不得批准开业;违法占用市场场地和设施的,不得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不予核发相关证照;擅自改变市场用途的,必须依法予以清理,责令限期整改;严肃查处经营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市场举办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篇3
关键词:假日经济;商机;经济分析;透视
一、我国假日经济的发展状况
根据2008 年最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我国在“国庆和春节”七个假期实行了“黄金周”制度,即:将每个假期的休息时间由以前的三天经调休后调整为七天。在“元旦、清明、端午、五一、中秋”这五个假期实行了“小黄金周”制度,调休后调整为三天。这样一来,有更多的老百姓有相对更加集中的时间出行旅游、购物、消费、休闲娱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10年的《“十一”黄金周消费品市场总体情况及特点分析》也充分显示了假日经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2010年十一期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左右,客流量比平日增加2.45 倍,家电、汽车、建材等商品成为节日期间的消费热点;各地餐饮企业特别是大饭店、餐饮名店经营火爆,销售普遍增长;客流相对集中,大型商场和超市成为销售“主渠道”。我国消费市场在假日期间出现火爆现象,商品销售总额激增,一些行业如旅游业、饭店业、电影业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我国假日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假日经济”带来的假日消费中,旅游业是整个假日消费的中坚力量,它主要包括旅游景点、交通运输业、宾馆酒店等与旅游行业相关的设施和服务部门。但是,假日旅游的产业化水平较低,有限的资源没有进行合理安排和利用,仍以观光为主,旅游产品消费结构有待改善,各地旅游企业和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还亟待提高,旅游企业“低、小、散、弱”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消费者消费的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消费意识不成熟,存在盲从心理。二是消费者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缺乏正确的认识,权益保护意识还不成熟。许多时候,在假日出游期间消费者因为旅行社的原因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旅游服务,或者商家利用节假日进行促销、让利时发生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其次政府部门对“假日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的不到位。例如公共交通等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和部门没有因为商家营业时间的延长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长假期突出暴露了供需双方信息不畅的问题,旅游者需要的旅游路线、景区接待、订票订房等,都欠缺准确、及时、实用的信息渠道。
最后,农村消费额仅占全国总消费额的40%左右。假日消费,特别是旅游,主要针对的是工薪阶层,以高中档收入的家庭为主。对于潜在的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假期对之作用却很小。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度报告》2010年1 月的报告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在实行长假之后,农村居民的出游率基本上没有超过50%,和城镇居民的出游率相比,仅为城镇出游率的一半。在这样相对较低的出游率下,长假对农村居民的影响相对于对城镇居民的影响来说就非常之低。
三、“假日经济”的发展途径
1、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假日旅游的“龙头作用”
一是要加强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这需要旅游景点、宾馆、酒店、交通等行业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互利合作,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各方面的需要。二是旅游城市要在提高自身承载力上下功夫。应该开展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改变旅游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弱化等弊端,使旅游管理由单一变为综合,由部分转向全局。三是要提高服务质量。各地旅游企业和部门应当努力在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上下功夫,从而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同时,针对消费者在假日期间的旅游、购物等消费行为存在盲目性和从众性,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假日休闲的指导力度。对于消费者,媒体应当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丰富而详实的消费指导。而对于商家,应该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再者,政府相关部门在帮助消费者维权方面应大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告诉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等。
(二)发展和改善假日经济的软硬件环境
“假日经济”不尽如人意的硬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者的热情。在交通运输方面,应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挖掘现有运输潜力,合理安排运力,增加临时应急措施,让人们“出的去、回的来”,达到假日休闲的目的。在软环境方面,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营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假日服务意识和其服务知识与技能,使“消费者至上”的经营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心中,同时,建立健全服务管理制度,优化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此外,要建立全国旅游城市及景点的信息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该网络系统的涵盖内容,向假日市场其他消费领域扩展,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假日休闲信息服务。
3、将假日消费推广到农村,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假日经济”这条巨龙更应“舞”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中去。企业应调查分析农村市场的需求特点、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并据此组织货源,拉动农村这个广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假日经济渗透到农村,还会随之引入许多新的观念和思想,为扩大农村市场奠定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尤其是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深入解决,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将有所增加,配合消费理念上的变革,农民群体有望会成为假日经济的新生力量,进而为假日经济的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群众基础。做好农民增收和以人为本的大文章,提升广大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热情,也是“黄金周”所要面临的课题。
纵观我国假日经济自身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假日经济”将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市场繁荣的持久动力,推动我国的经济结构,特别是消费结构的日趋合理,从而真正成为大家的经济,最终实现假日经济”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西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68- 480.
2、王旭.节日消费与商机[J].商业研究,2003,(9).102- 108.
3、步迎德.给假日经济支点招[J].特区展望,2002,(7)007- 011.
4、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黄金周”期间国内旅游调查情况汇总[R].调研参考,2005,(10):76.
篇4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和改善我校后勤管理,建立后勤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食品卫生法、卫生防疫法、会计法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学校财务、卫生、校园、基建修缮工程等管理要求和规定制定。
第三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为教育、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生活服务,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在管理和服务中发挥育人的功能。
第二章校园管理
第四条校园管理
1.校园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校园绿化建设及管理、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学生宿舍区管理等。
校园管理的目标是建设安全、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2.校园绿化建设及管理
(1)校园绿化建设应有规划,突出重点,形成风格。校园绿化中要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地配置景点、小品,将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融为一体,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
(2)学校应配备懂技术的专(兼)职人员,负责绿化和养护。
(3)总务处应建立学校绿化管理制度和绿化档案。档案包括绿化现状图、规划图、小品设计效果图、施工图及地块绿化统计表、各类合同等。
3.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的任务是环境的清扫保洁,消灭蚊蝇孳生地及保持排水排污系统管道畅通等。
(1)学校各部门应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学生劳动服务活动的作用。
(2)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专职清洁工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3)加强宣传教育,在师生中形成自觉维护整洁、优美环境的文明习惯和良好风气。
4.学生宿舍区的管理
学校要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有关职能部门应确保宿舍安全、文明、卫生。
(1)加强对开水炉校园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的管理。食品超市的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持证上岗。学校应对超市物品的价格、质量、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2)定期进行宿舍区生活设施及水、电维护、检查,保证宿舍各项设施的完好,使用安全。
(3)学生宿舍人均面积要达标,宿舍内应设置必备的生活设施和消防设施。
第三章资产管理
第五条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指后勤部门对学校全部资产的管理活动,包括房地产管理,水、电、锅炉管理,车辆管理和其他物资管理等。
第六条房地产管理
房地产管理主要是指房地产产权与档案管理、公用房屋的分配与使用管理、房屋及附属设备的维修管理等。
1.房地产产权管理
学校要根据国家规定及时进行房地产产权登记,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取得法律保护。
2.房地产档案管理
房地产档案管理包括房地产产权档案和房屋及附属设备技术档案。
(1)房地产产权档案指房地产地理位置、平面图、登记表、产权归属的原始资料、沿革变更登记表等。
(2)房屋及附属设备技术档案指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总体规划设计、勘测资料、施工图和竣工图、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备说明书、出厂合格证,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如房屋改造记录及图纸、大修记录等。
(3)房地产档案由后勤部门收集、整理,由学校档案室统一管理。
3.公用房的使用管理
(1)公用房的分配,由后勤部门按校长室研究的意见统一安排。
(2)公共用房和专用房屋,如食堂、礼堂、电化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实训场所、阅览室、室内活动室、体育场馆、会议室、汽车库、仓库、书库、配电房、锅炉房等,由使用部门负责管理。
(3)群众活动的公共用房,由使用部门制定制度,并负责管理。
(4)教职工集体宿舍由后勤部门管理。入住教职工应遵守学校有关制度,保证宿舍的安全、卫生、文明。
4.公用房屋及附属设备的维修
(1)应加强对公用房屋的巡视,发现破损或接到用户报修,应及时维修。
(2)整幢房屋的常规维修保养,由管理部门提出方案,经校长室研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维修费用较大的项目,要通过公开招标或议标确定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并组织实施,项目款的结算必须通过审计。
5.做好闲置房产及门面房的开发与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七条水电管理
1.水电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爱护设施、保证安全、注意节约、改善服务。
水电工必须持证上岗,熟悉学校的供电、广播、电话、电视、网络线路、给排水管线和消防管线等。
2.水电设施的常规管理
对校内的水电系统要建立档案资料和巡视维修制度,保证用电安全,防止水质污染和管道破裂。
3.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法,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完好有效。
4.供电设备的检查、维护
学校应按供电部门规定,在变电所(配电房)门前设立警示标志,定期检修、保养,避免发生事故。自备发电机要有专人负责管理,按规定检修保养,并做好记录。
第八条物资管理
学校物资包括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三类。学校的物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专人负责,做好物资采购、验收、入库、建账、发放、核算及更新报废等管理工作。物资采购工作应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1.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指一般设备单位价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单位价格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量同类物资,也应视作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购置
学校各部门所需物资由后勤部门统一采购。各部门应在学期末提出下一学期的物资需求计划,经分管校级领导签署意见后,交后勤部门汇总,报校长室审批,后勤部门按审批后的项目内容组织采购。特殊设备或科技含量高的专业设备,有关专业办(专业部或系)派员协助采购。
凡纳入政府采购要求的物资项目,由后勤部门负责向政府采购机构申报采购。
(2)固定资产由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分类账、分户账;使用部门建立相应的账卡,并有专(兼)职人员管理;财务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总账,统管固定资产的价格核算。规模较大的学校,应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网络化三级管理(即校、专业办、室),选用适合本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后勤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每年对账一次,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3)固定资产的增减和校内调拨,应办理手续。固定资产的报损、报废应填写《固定资产报损报废单》,批准后办理销账手续。
2.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低值易耗品主要包括:办公用品、清洁卫生用品、劳保用品、劳动工具等。
低值易耗品实行计划采购,定额供应。由后勤部门征求使用部门意见后编制计划,经分管后勤校级领导审批后,由后勤部门采购,各科室专人负责领用。物品的采购、验收、入库、管理与材料管理相同。
3.家具、办公、生活用具及一般设备管理
一般设备指桌、椅、凳、橱柜、床、沙发、电扇、体育器械等,实行统一管理,由使用部门或个人负责。学校制订配备标准、管理及赔偿制度,后勤部门负责购置,按标准发放,建立账卡,每年核对一次,办理报损报废手续,做到账物相符。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教职工调进调出,均应办理领用物品归还手续,遗失、损坏按制度赔偿。
第四章膳食管理
第十一条膳食管理
膳食管理是指后勤部门对膳食事务的管理活动,包括食品安全、营养卫生、食品成本和膳食服务等内容。
1.食品安全卫生管理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卫生部、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2)制订并执行食品采购、加工、贮存、销售过程的安全卫生要求和环境、个人、餐具的卫生制度,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台账,杜绝食品中毒及食品投毒事故发生。
2.食品营养管理
(1)膳食部门负责人、管理员应掌握常用主副食品中主要营养成份含量与烹饪制作要求,按周编制主副食品表,逐步实现营养配餐;
(2)提高炊管人员的营养卫生观念,每学期进行1~2次营养卫生知识讲座,有条件的要进行系统的营养卫生基础知识的培训。
3.食品成本管理
(1)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按成本内涵加强成本核算,按月公布账目,严格控制盈利率。
(2)建立食品采购、验收、领用制度。
(3)使用智能卡消费的学校,食堂每天对电脑生成数据进行备份,以防电脑故障造成数据丢失。
4.膳食服务管理
(1)炊管人员对就餐人员一视同仁,不卖变质霉烂食物,不以次充好。
(2)食堂营业时间要考虑就餐者的实际情况;高中低档菜搭配合理;冬天要供应热饭热菜。
(3)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改进工作。
5.膳食会计管理
(1)会计人员须持证上岗,出纳会计和记账会计分工明确。内部制度健全,条目设置合理,原始凭证内容完整,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核算准确。
(2)膳食会计在业务上接受学校财务部门的指导监督。
6.库房管理
库房有专人管理,物品入库、验收和领用制度健全,账目清楚、账物相符;每月盘库一次,防止食物霉变。有灭鼠、灭蟑螂设备和措施。备有冷库或冷冻冷藏柜。
第十二条膳食管理体制
积极探索膳食管理体制改革,以适应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食堂,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把各项管理要求列入承包合同,明确学校对食堂服务的质量、价格、经营范围和食品卫生安全等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对不执行制度和规定酿成事故者,要追究其责任,取消其经营资格并赔偿一切损失。
学校要成立由分管后勤的校级领导为组长的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预案,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启动预警系统。
第五章财务管理
第十三条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是组织学校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基本任务是:
(1)财务计划管理。及时编制财务预算,按照“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合理分配和执行预算。
(2)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在遵守国家财经制度和法令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制定财务收支的具体实施细则,做到用款有计划、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定额、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
(3)按照会计法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认真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对账工作,做到凭证合法,手续完备,账目健全,核算准确,按时编送报表。
(4)配合和支持学校开展各项创收活动,对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等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2.学校收入管理。学校所有收入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不得设立小金库。学校应使用印有财政监章的收费票据,不得自印或自行购买不合格的收据。财务部门应制定票据管理制度,建立票据台账,严格票据购入、领用、核销手续。定期公开财务。
3.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收费规定。所有预算外收入均应进入财政专户。代办性收费要专款专用,按实结算。对已纳入地方行政结算中心的学校,要按结算中心规定,做好工资奖金、医保、公积金、所得税等报表编制上报工作和各项支出票据的核对、结账、支付工作。同时要做好每月经费开支的计划申报工作。
第十四条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及会计人员的配备,应符合国家会计法和财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所有会计人员均应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按规定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第六章基建工程管理
第十五条学校基建工程管理是指编制基建工程总体规划,编写基建工程项目建议书,拟定计划任务书,委托设计,建设准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
基建是百年大计,要保证工程质量,加强质量监督,把好每个阶段的工程质量关。基建工程耗资大,节约的潜力也大,需要配备与建设工程规模相适应的熟悉业务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第十六条基建工程总体规划
1.编制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学校主管部门批准的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学制、编制及国家教育部和发改委颁发的有关文件。
规划包括学校的改扩建和新校建设。建筑设计方案要公开招标并有专家评估确定。
2.学校的改扩建规划要结合区域现状进行。除规划房屋的布局外,应同时规划道路、供电、给排水、网络管线和校园绿化等。规划应尽可能使功能分区合理,水电容量应满足发展要求。
第十七条基建工程过程管理
1.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好施工前期准备,领取规划许可证和建设许可证并进行招标。
2.凡需实行监理制的基建项目应在施工招标前确定监理单位,委托全过程、全方位监理。
3.基建工程的施工单位及与基建相关的设备和大宗材料的供货单位,应严格按有关部门规定的程序公开进行招标,择优选择并分别签订合同。
4.凡采取学校供应材料,后勤部门应配备专(兼)职材料员,保证材料供应。若由施工方供材,后勤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对材料的数量规格质量进行验收监督。
5.要组织勘测设计、质监、监理、消防、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对施工图进行会审和技术交底,会审情况应做好详细记录,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6.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签证。
7.基建项目竣工后,及时组织设计、规划、质监、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篇5
一、历史和现实赋予我区繁重的城乡就业任务
(一)体制转轨遗留安置任务繁重。沙坪坝区作为一个老工业区,国有企业改制改造任务非常艰巨,自**年以来,原抗战时期留下重庆丝纺厂、棉纺厂、特钢厂等老企业,通过企业兼并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有43532国有企业职工和18000多名集体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解决体制转轨遗留下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十分突出。
(二)承接外来劳动力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作为拓展区,为推进重庆大学城建设,我区一直承担着大批"农转非"人员转移就业任务;作为文化区,每年数万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十分突出;作为"双拥"模范区,每年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安置量大;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劳动力流动量加大,2005年全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达工5万人,"十一五"时期,这种劳动力流动规模将呈扩大趋势。
(三)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与劳动力数量供求失衡,矛盾交织。一方面表现在为农民工设立的劳动力市场功能单一,职业介绍仅停留在牵线搭桥,提供信息等低层次服务,在就业方式上,农民工由"朋友、同乡、亲戚、同事"等介绍工作的比例最高,约占40%,通过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所寻找就业岗位的仅占10%左右。另一方面又因为农民工素质较低,很多技术性岗位无人问津,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欠完善。
二、积极开展进城就业农民服务管理,想方设法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面对繁重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再就业任务,区委区政府把做好进城就业农民的服务管理工作上升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抓。一是建立四维联动的工作体系。区里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建立了进城就业农民服务中心,核定了人员编制,明确了工作职责,社区搭建起了管理服务平台,有关企业和社会单位,积极响应,视为己任,强化了对农民工的维权、管理、服务。初步形成了政府、社区、企业、社会四维联动的工作体系。二是搭建贴近民工的服务平台。为及时、准确掌握农民工的基数和流进流出变数,建立了社区农民工电子档案,开发了进城农民工信息专用管理软件,完善了社区(企业)、街镇、区服务中心的三级权限信息网络系统,在106个社区增配了助农员,与社保员同享每月600元的待遇。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街道组建了农民工临时党支部、农民工联合会、园区农民青年中心、"就业服务指导站"、"法律援助工作站",深受民工欢迎。三是突出就业服务的实质内容。对进城就业农民实行居住证"一证"管理,农民可凭居住证享有在社区租房、免费享用文化设施、享受教育培训补助、免费获取用工信息、接受计生免疫服务、子女可在指定学校入学入托、得到劳动维权方面的权利。以公共职业介绍为平台打造"天天职介超市,一年365天不休息,天天办公,即时服务,企业单位需用劳动力随到随招、劳动者求职随到随聘。对有培训愿望的农民,免费提供一次培训机会,并实行"订单培训"。在街道设立劳动监察员,在企业聘请兼职监察员和法律监督员,在工业园区设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对农民工实行综合维权保障。四是创造有利农民工管理的集居环境。坚持"企业主要投入、政府适当补助"的办法,引导渝安、宏漆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一批农民工公寓。采取"业主主体、市场运作、政策优惠"的方式,支持中农公司新建500套可容2000人、具有劳动力市场和培训功能的怡锦苑农民公寓。利用城市低档旅馆或闲置房产,政府适当补助,进行简单改装,为散工农民提供洁净价廉的居食条件。目前,全区可供农民工集中居住的楼馆有7处,居住容量可达4000人。
三、借试点备选城市之契机,广开城乡统筹就业门路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拟投资320万元,将原来城乡分割的共计2500平方米劳动力市场从组织和形式上统一整合。内设办公服务大厅和就业交易大市场,集办公、交易、接待、休息、培训、信息数据控制、电子触摸信息查找等于一体,将城乡分割、行业分割、部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统一起来,实行"一站式"服务。为城乡统一、规范有序、平等竞争创造良好条件。
(二)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成立城乡统筹就业领导机构,落实统筹就业联席会议制度。改变过去体制不顺,资源、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断裂现象,特别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管理体制不畅,转移培训由农水局牵头负责,培训不管就业,就业不知培训的状况,无法进行资源、培训、就业、维权各个环节联接互动,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培训就业率不高,就业签约率低的现象。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和基层平台。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与招用城镇劳动力统一流程、统一方式、统一保障。加强城乡劳动力资源的登记造册、建档发证,掌握城乡劳动力基础数据和企业用工情况,建立城乡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及相关数据库,做好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基础性工作。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全员培训制度
对未能升入高中、职校、技校的初中毕业生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对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从业技能,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和职业准入制度,完善多种形式的培训补贴政策和职业资格证书补贴制度,各类培训机构,凡培训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并推荐就业1年以上的,与培训下岗失业人员一样享受培训补贴。整合培训力量,建立师资信息网络系统,形成有一定数量、门类相对齐全的科技人员及专家信息库,定期向社会,以实现师资共享。倡导定单培训、委托培训、上岗培训证书培训与就业培训直接挂钩的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
着眼外来农民工普遍存在担忧工资被拖欠、工伤事故无人管、人身安全难保险的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险制度,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和工资清欠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工资的问题;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当前,着力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较高的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生主体责任,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劳动保护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推行高危行业和特殊作业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篇6
1.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以推进“六大民生工程”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使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权益切实得到尊重和保障。
2.基本要求。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公众参与、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普遍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始终把依法保障公民权益贯穿于政府的各项工作,妥善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到年,全面落实依法保障公民权益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就业、教育事业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民权益保护和实现程度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依法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权益
3.加强应急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规规章,加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度。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对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应急体系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4.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积极推行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区主要监管部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保证药品监管网络覆盖全区各乡镇(街道)和村。强化农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主要农产品的监测、抽检。全面实施“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和示范乡镇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药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残留物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2008年起,全区药品供应网社区(村)覆盖率达100%;餐饮服务单位卫生监督实现全覆盖。
5.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区区级有关部门及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渔业捕捞交通、建筑施工、矿山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和治理力度。切实落实《市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试行)》和《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暂行办法》。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健全重大事故隐患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到年全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继续下降,全社会各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健全不安定因素排查制度,妥善处理较大规模。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率达90%以上,“人户一致”率达到70%以上,出租房屋信息采集率达到95%以上。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措施,深化青少年“导航工程”。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命案侦破、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等工作,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落实《市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细则》,实施社区矫正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过5年努力,发案总数得到有效控制,破案率力争逐年提高,社会治安状况更加良好,公民社会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5%左右。
7.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切实落实《市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安全、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和约束性指标,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强饮用水源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到年,城区餐厨垃圾收运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7%以上,努力完成各项污染减排和环境整治任务,全区生态质量和环境保护能力走在全省前列。
8.加强征收拆迁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重点做好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落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区里的各项拆迁政策,规范土地征收审批程序,切实落实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政策。严格违法用地处理和手续补证制度,建立和健全违法用地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土地承包仲裁调处机制。
(二)依法保障公民社会权益
9.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切实落实和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市医疗救助办法》。建立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和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经过5年的努力,城乡居民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10.加强就业服务和劳动管理。认真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育和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分类工时审批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工资支付管理,严厉查处企业拖欠工资等劳动违法行为。经过5年的努力,劳动合同制度得到全面推行,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达70%以上。工资拖欠、就业歧视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1.促进和规范教育事业。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健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进一步做好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断完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落实扶持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制度。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严厉查处教育违法收费行为。完善和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扶助制度。
1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按照建设“文化强区”战略目标,全面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利用、服务和管理,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着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经过5年的努力,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13.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化“青少年维权工程”。贯彻落实《市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以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就业安置、法律援助及维护权益为重点的服务和管理网络建设。健全和落实妇女权益保障制度。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继续实施“星光计划”,推进居家养老工作。
(三)依法保障公民经济生活权益
14.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加强消费维权监督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体系,切实做好消费维权保护工作。2009年起,消费者举报投诉办结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
15.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和行政性收费管理。全面实施价格监测预警制度,建立完善应对市场价格异常上涨预案。依法推行价格听证和公示制度,建立健全定价成本核算和公开制度,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建立覆盖城乡的价格监督网络,畅通价格投诉举报渠道,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2009年起,制定列入听证目录的重要商品、公用事业和公益价格,并全面实行价格听证制度。
16.加强规划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和落实规划公告、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专家论证和合法性审查等制度。规范规划修编和调整行为,强化规划执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到年,编制或者修改城乡规划公告率、公开征求意见率均要达到100%.
17.规范行政审批和投资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一站式”审批,探索行政审批全程制度,落实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规范政府投资预算管理。2009年起,全面清理对企业的各项政府性奖励政策,规范经济领域的政府奖励行为。
(四)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8.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2009年起,区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部实现网上公开;全面落实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制度。
19.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机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听取意见制度,积极推行重点领域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专家论证试点。到年,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全面实施。
20.加强行政投诉处理和工作。加强效能投诉中心建设,畅通行政投诉渠道,健全行政投诉处理制度,规范行政投诉处理程序,推行行政投诉处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工作职责,开展工作规范化达标活动,加强事项的督察督办,推行“网上”试点。到年,行政投诉处理率、事项办结率均要达到98%以上。
21.保障和规范村民自治。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加强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法律知识培训,试行村民自治监督制度、村规民约备案制度,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活动。经过5年的努力,实现村民依法自治的目标。
(五)依法保障公民救济权益
22.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仲裁、人民调解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劳动争议、不动产权属争议、医疗事故纠纷、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落实各项调解制度,实施“人民调解质量工程”。到年,城乡社区和职工人数200人以上的企业、大型集贸市场全面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不动产权属争议、劳动争议案件、医疗事故赔偿纠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行政调处或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率达到90%以上。
23.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建立行政复议和解、调解机制,实行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建立行政复议与、行政监察、行政审判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相关制度,健全司法建议处理反馈机制。到年,行政复议“案结事了”率保持在90%以上,行政复议生效决定、行政诉讼生效判决和裁定执行率达到98%以上。
24.完善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赔偿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行政赔偿听证、协商与和解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补偿制度,规范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生态保护等行政补偿标准、程序。
25.加强法律援助。认真落实法律援助制度,逐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和措施,鼓励各社会团体开展法律援助。加强与相关部门、机构的协调,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形成“1小时法律援助圈”。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和效率。到年,全区法律援助机构的“落地”窗口建设率达90%以上,力争非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数量每年递增5%以上。
三、有关保障措施
26.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和督促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的落实。各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按年度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并实行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于每年度12月底前向区政府报告本地、本部门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度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方案。
27.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资金投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的财政支持。落实行政执法经费,保障行政执法职能有效行使。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工作要求,紧盯5个深度贫困村,通过挂牌督战,打好脱贫攻坚战,聚力攻克重点堡垒,进一步补齐短板,提升质量,确保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二、督战对象和重点内容
(一)督战对象:重点5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较高的白石村作为重点督战对象。
(二)督战内容:
1.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包括坚持疫情防治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情况。
2.“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等情况。
3.产业扶贫推进情况,包括落实完善产业扶贫组织合作和利益联结,强化风险防范,提升扶贫产业带贫益贫实效等情况。
4.就业扶贫推进情况,包括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公益岗位就业和无劳动力家庭兜底保障等情况
5.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情况,包括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措施落实和安置点社区管理等情况。
6.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扶贫资产管护等情况。
7.“两摸底一核查”情况,包括不稳定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落实帮扶等情况。
8.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包括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及省成效考核、全面排查、暗访督导、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三、重点工作
聚焦乡上脱贫攻坚重点难点、短板弱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在开展督战。
(一)抓牢基本保障
一是加强控掇保学,全面保障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不失学辍学,对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学校的,要送教上门;强化义务教育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管理双负责制,确保“应助尽助”。
督战责任领导:
牵头办公室:社会事务办
二是强化基本医疗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待遇;加强培训指导,确保村卫生室具备基本医疗条件,家庭医生签约、履约到位。积极进行数据衔接与比对,及时共享数据,确保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的适度要求。
督战责任领导:
牵头办公室:社会事务办
三是保障住房安全,全面排查鉴定贫困户住房安全,完成危房改造后续扫尾任务,保障危房改造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确保农户住安全住房。
督战责任领导:
牵头办公室:国土城建办
四是保障饮水安全,全面排查鉴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饮水安全质量,完善饮水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等,确保农户饮“安全水”。
督战责任领导:
牵头办公室:农林生态办
(二)提升产业动能
一是坚持乡镇主体原则,大力扶持发展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将已经成熟的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将小而全、小而精的项目发展成特色项目;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一批扶贫产业基地,全面增强自主“造血”功能。
二是优化金融服务,大力扶持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其与贫困村产销对接,增强其带贫引领作用。
三是全面规范村级合作社运维管理,严格执行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原则,确保产业扶贫项目选择科学、资金使用精准,带贫益贫效果明显。
督战责任领导:
牵头办公室:农林生态办
(三)巩固就业稳岗
一是积极消除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广泛收集县内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工作岗位信息,做好分类统计,加大稳岗和岗位精准匹配力度,有针对性的推荐就业岗位,推荐就近就业。
二是积极扩大就地就近就业渠道,通过建设就业扶贫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大力挖掘、开发就业岗位,就地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做到扶贫公益性岗位只增不减。对遇到困难的扶贫产业基地,落实复产复工负责制,确保因疫情影响的扶贫基地逐步复工。
三是收集联系外出务工及返乡人员,特别有一定知名度的技术型人员,积极主动沟通,提供相应便利措施及优惠政策,鼓励留乡或返乡创业。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摸清贫困劳动力就业意向,根据本地产业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引导贫困劳动力积极就业创业。
督战责任领导:
牵头办公室:社会事务办
(四)做好搬迁后扶
一是全面落实《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因户施策,抓好后续帮扶“五个一”落地,确保每户搬迁户至少有2项以上的帮扶措施。
二是全面落实公共服务管理,各村及集镇安置点按要求成立社区或者理事会,匹配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完善管理服务制度,结合实际和自身特点,打造符合当地群众要求的特色管理模式,搞好社区服务工作。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拆旧复(绿)垦工作。
督战责任领导:
牵头办公室:国土城建办
(五)扩大消费扶贫
一是鼓励运用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见效,广泛开展“五进”活动,预算单位预留政府采购扶贫产品份额,采购扶贫农产品;鼓励乡镇和县直单位工会职工集体福利支出中应定额安排用于采购扶贫基地农产品。
二是拓展扶贫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积极在各超市、各类服务网点开设扶贫专柜,扩大线下销售规模。
督战责任领导:
牵头办公室:扶贫工作站
(六)规范项目管理
一是全面健全完善项目资金申报、实施、监管和公告公示等程序,确保扶贫项目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二是全面落实同级审计制度,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及时发现、纠正和规范存在问题,最大限度保证项目资金绩效,确保风险可控。
三是全面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运维责任,确保建成的扶贫项目不闲置、不浪费、不损毁,持续发挥作用。
督战责任领导:
牵头办公室:扶贫工作站财政经济办
四、督战方式
1.乡级强力推进。全面落实国家、省市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的部署要求。各班子对挂牌村进行实地督导,明确责任目标和方式举措,确保督战工作强劲有力有效,并及时将有关督战情况报乡扶贫站,乡扶贫站将不定期调度督战情况。
2.各村强化落实。各挂牌督战的村要对照乡级督战方案重点内容,积极应对疫情变化,全面摸清底数,掌控短板弱项,明确专门队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自查自纠,查遗补漏。要针对督战发现的问题,集中优势兵力,统筹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弱项,及时进行组织整改,确保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五、督战安排
1.集中攻坚阶段(3月至6月底前)。紧紧围绕我乡剩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工作,重点是将督战发现问题与上级各类巡视、考核、审计、督查、暗访发现问题结合起来,集中人力精力,一体推进、一体整改。
2.巩固提升阶段。(7月至12月底前)。完善巩固提升措施机制,突出“两业扶贫”“四项保障”、扶贫扶志、消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扶、资金绩效管理等重点工作,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积极做好全面普查准备,抓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和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六、督战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乡上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驻村班子为成员的督战领导小组。各驻村班子及责任办公室对督战工作严格把关,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步骤,把握时间节点和重点任务,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各挂点领导要深入一线,带头开展工作,各办公室要认真对照岗位职责,牵头组织或积极参与督战。
篇8
在前一阶段学习调研、分析检查的基础上,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解决不适应不符合旅游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有效解决。积极把握省委、省政府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机遇,统一思想、主动融入,整体布局、一体化发展,发挥优势、差异竞争,把荆门建成休闲特色明显、设施配套齐全,在省内叫得响、国内知名的“旅游节点城市”,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增长极。
二、总体目标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得到增强。局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旅游管理制度建设、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坚定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二)影响和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破解影响和制约全市旅游业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和旅游接待环境,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水平。
(三)全市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得到完善。建立健全全市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变服务管理职能。强化政府、机关为企业服务,企业为游客、职工服务,职工增强自身本领功能,为实现全市旅游业健康发展、推动局机关、行业建设不断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和工作作风得到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的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自觉性得到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更加密切,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更加畅通,广大群众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三、整改内容
(一)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引资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整改目标:在打造旅游品牌上实现新突破。
整改项目(1):抓发展,围绕六大景区做文章。
整改措施:抓好大洪山风景区综合开发,明显陵风景区、漳河风景区、楚文化旅游区、中心城区体育休闲区、屈家岭文化遗址风景区等六大景区建设。突出抓好漳河风景区建设,中心城区体育休闲区。以漳河风情小镇改造和游船码头建设带动漳河旅游开发,以凤凰体育运动休闲城建设和象山风景区提档升级带动中心城区旅游项目突破性发展。
整改时限:长期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
整改项目(2):抓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鄂西圈笼子。
整改措施:积极对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整合包装项目向上申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已将大洪山风景区综合开发、漳河风景区、冷水机场等项目纳入公司重点项目笼子,近期圈司重点对漳河旅游码头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下一步,将力促圈司将漳河旅游码头项目纳入首批启动项目,并加大投资力度,争取更多项目尽早实施。
整改时限:2009年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
整改项目(3):抓龙头,重点扶持服务三大集团,切实解决中心城区板块相对滞后的问题。
整改措施:以荆门生态文化旅游(集团)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中心城区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景区;以旭冉国际旅行社为龙头,加大旅行社合作力度,联合宣传推介我市旅游线路,扩大地接业务量,炒热荆门旅游;以荆门国际大酒店为龙头,以新建扩建为突破口,以兼并重组为手段,支持星球置业大力发展酒店业,打造荆门酒店业集团。
整改时限:2009年至2010年12月。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质管科
(二)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景区环境整治力度,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
整改目标:在完善基础设施上实现新突破。
整改项目(4):进一步推进武荆高速及各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力度,打造2小时车程旅游网。
整改措施:规划建设全市旅游交通大环线,形成一批示范性旅游立体生态景观道。抓紧景区内道路改造升级,完善安防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在城市出入口、高速公路连接线及重要景区,设立旅游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形象宣传牌。
整改时限:长期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宣传科
整改项目(5):开发美食品牌、旅游商品。
整改措施:认真挖掘和弘扬荆门的饮食文化,组织荆门地方传统特产展示、烹饪技艺表演等活动,开发“钟祥长寿席”、“漳河鱼宴”、“石牌豆腐宴”、“绿林好汉席”等系列美食品牌。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加强策划指导,促进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开发一批特色鲜明、便于携带、附加值高的旅游商品。在旅游集散城市和重点镇建设旅游购物一条街,在重点旅游公路沿线设立大型旅游购物超市,旅游景区设立购物点,促进旅游购物消费快速发展。
整改时限:长期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质管科
整改项目(6):建设旅游咨询服务网络。
整改措施:规划建设荆门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京山、钟祥游客接待中心和旅游重点镇游客接待站,形成三级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及时为游客提供各项服务。
整改时限:长期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
(三)积极组织行业协会开展活动,加强旅行社、星级宾馆、景区的联系合作,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整改目标: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规范旅游企业行为,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形成良好的旅游秩序。
整改项目(7):完善荆门旅游协会工作机制。
整改措施:抓紧荆门市旅游协会换届,成立景区、旅行社、饭店、农家乐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协会的优势和特殊作用,努力实现旅游行业严格自律、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服务水平提高的工作目标,把诚实守信作为旅游企业的基本行为准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诚信公约,通过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等手段,把旅游行业的信誉监督和失信惩罚机制落到实处,促进全市旅游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整改时限: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
篇9
一、开源节流,积极开拓业务、节约成本,提高保安派驻服务费用和派驻人数。
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公司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对外积极开拓业务,对内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各项支出,节约成本。通过一系列的开源节流,公司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强。
去年以来,随着广州市内经济形势的好转,保安派驻业务呈日益上升趋势。去年年底,广州市政府将最低工资由原来的元调升到元,公司根据这一文件,下发了《关于签订保安服务合同中应该注意事项的通知》,对全区保安派驻业务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整顿,要求各中队保安服务费原则上不得低于元月人。该文件下发后,各中队积极争取派出所的支持,认真与客户进行沟通,与客户讲成本、摆事实,权以利害,分析我们劳务费的效益构成,力争获得客户的支持和认同,滨江中队为了使其中一个客户的劳务费达到公司要求,先后五次派人与对方进行洽谈。海幢中队接到文件后,主管民警和中队骨干亲自上门与客户宣传公司文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提高劳务费对保障保安员基本工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性。使许多客户都认同我公司的文件精神,主动提高劳务费。直属中队中,在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大量客户都对劳务费有所提升,其中提升幅度较大的如:原来移动公司的劳务费由元月人提高到元月人,广州市卷烟二厂由原来的元月人调升到元人月。仅半年以来,公司在原有的客户中提升劳务费达万元月,全年可增加劳务费收入多万元。
元月份,公司为了提高客户对我公司服务质量的信任,特意向保险公司购买第三者雇主责任风险保险,向客户承诺只要是由于我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因保安员意外或疏忽,给客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可以由保险公司向对方赔偿的最高额达万元。为了拓展业务,公司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单位,半年来,公司先后新进驻了广州市发展银行、广州市渔轮厂、南沙龙沙有限公司、广州龙沙有限公司、广高高压电器公司、交通银行先烈中支行和东山支行等。在业务拓展的过程中,公司制订了立足海珠,发展番禺、花都等新区的方针,重点将业务拓展推向区外。为此公司在三月份的机构调整过程中,特意设立了人防业务组和消防业务组,负责整个公司业务的拓展。整个公司半年来新增客户个,每月新增劳务费近万元。此外,公司还大量承接了一些临时性保卫活动,如:第十一届中国广州家具博览会,第九十七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雪碧杯原唱音乐颁奖演唱会等,这些临时性的大型安全保卫活动,任务急,抽调人员众多,社会影响面也比较大,经济效益不是十分明显,但公司还是在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大量人员参加。特别是第九十七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抽调人员达多人,执勤时间在十个钟以上,但由于我公司组织得力,公司正副总经理都坚持在第一线,主要管理骨干轮流在会展中心值班,通过分片分区,责任到人,安全承包的创新管理机制,使得该次大型的临时性保卫活动得到了圆满的结束。六个月以来,临时性的保卫活动共实现营业额万元,实现利润万元。
技防业务中,从三月份技防部正式并入公司后,除正常的日常客户维护外,公司新接珠江帝景、珀丽酒店等单位。
公司在积极广开财源的同时,对内加强管理,尽最大可能节约非生产性开支。首先,公司将原来队部、消防经营部分开办公的状况统一集中办公,每月节约租金多元。此外,公司还规范了办公用品领用制度,管理人员加班制度,重新制订了管理人员通讯费、交通费管理制度等。
二、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的,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公司管理职能,促使各职能管理部门分工合理,运作协调。
自去年年底公司领导班子调整之后,针对公司现状,公司领导组织人员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汇总,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奖惩制度的详实内容,增加了大量实践性强、操作方便的规定,如出差管理制度,谈心制度等。基层中队中,建立了外宿人员备案管理制度。龙凤中队在招聘的过程中,建立起“四良”招聘管理制度,即:测试良好,条件良好,政审良好,素质良好。凤阳中队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于月日日连续三天由中队长梁汉超亲自为中队管理骨干上课,直属六中队为全体队员建立电子文档,南洲中队在队伍中对骨干建立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昌岗中队常年坚持在辖区内跑步、晨练的训练制度等等。中队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激活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基层管理更加合理,趋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今年三月份,公司大范围地对各职能部门进行了调整,新增设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大队部,将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定为负责公司队伍风貌的纠察,员工福利社保,文娱活动和员工投诉等工作,大队部负责直属中队的管理,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公司业务、日常行政事务和公安机关管委办的日常事务,兼管理街道中队的日常事务。各职能部门进行调整后,公司出现了三至四个月的整合期,但分工明晰了,合理了,责任也较之以前更为明确。大队部在中队直属中队中建立教导员制度,专门负责中队的政工工作。监管办副主任黄雪华同志又是专业律师,有较高法律知识,对员工投诉、福利等都有很好的掌握。相信不久,部门运作会日益成熟。
目前,公司新的广告册、规章制度正在紧张的编纂过程中,有望在八月份出台试行。
三、加大培训力度,以保安员资格证培训和队伍岗中培训为支撑,提高公司全体队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公司系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公司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
去年下半年,由于公安机关培训模式的改变,我公司培训中心几乎瘫痪,后来几经周折才与市保安服务总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于元月份又开始重新开班。二五年三月,公司将培训中心从人力资源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培训中心在总结以往的经验的同时,不断摸索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在以广东省《保安员培训教材》为主的同时,设置心态、礼仪、职业道德等教学课程,还开发了可操作性强的模拟课程,如消防演练、紧急集合、现场保护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培训合格率,培训中心广泛搜集资料,为每期学员编辑印发了《复习参考题》,要求每人熟记、背诵。同时每期培训举行一次军事汇操比武,得到市局的好评。半年来,培训中心已完成期岗前资格证培训人,考试合格率达,使直属中队队员持证上岗率达到,街道中队持证上岗率达到。
在岗中培训方面,公司要求中队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培训,采取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补什么的方式,严格按照《广东省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保证所有保安员的培训全年不得少于个小时。针对部分中队屡屡出现交通事故,公司下发了由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编发《道路安全法》大众宣传手册,要求各中队组织队员进行学习。中队中,长期坚持每周组织保安业务技能训练不少于两次,坚持文化学习业务知识每月不低于两次。为了达到提高队伍素质的目的,各中队还根据自身的实际自行组织了一系列的岗中培训活动。直属一中队为了提高队员的办事水平和服务意识,从五月份起,开始组织员工进行服务意识培训。从四月份起,直属六中队先后三次组织员工学习客户规章制度、公司规章制度和营业厅的制度。在公司的各类培训过程中,公司邀请客户、公司领导前往授课,邀请市局、省政法学院的专业人员讲解保安业务知识,效果较为明显,成绩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同。在街道中队中,龙凤、昌岗等中队都进行专场的消防业务知识培训,并全员进行消防知识测试。华洲中队严格按照公司提出的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客户、有利于自身成长的要求,开展队伍思想建设,促使公司、客户、队员三方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上半年,公司还安排培训中心到各中队举行的专业岗中培训期,共培训人员人次。
此外,公司还根据质量体系的要求,对每一名新入职的保安员进行了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和公司基础知识培训,使队员在入职公司后,走上正式岗位之前,能较好地掌握保安业务技能和基本岗位常识。
四、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加强公司对社会面治安防范力度,积极创造社会效益。
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人,协破刑事案件宗,协查治安案件宗,调解各类纠纷起,防止灾害事故起。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公司作为唯一一个公安机关保留的企业,始终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长期以来,公司坚持每月抽调多名保安员为辖区派出所巡逻、站岗;每逢节假日,公司都要求总部、街道中队都安排人员进行应急治安事件的处理;并按照分局的要求,尽可能地将街道中队所有利润用于增加治安力量,增添治安设施设备方面。半年来,公司各中队为治安保安力量购置防刺衣、反光衣、对讲机等用品达万元。各中队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涌现出大量的先进事迹。
××年元月日,三名犯罪嫌疑人在中大布场门口持刀对事主吴泽刚行凶抢劫,我当值保安员李先君、颜佳初不畏强敌,将其中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月日,滨江中队保安员袁晨光向公安机关提供重大线索,使“·”好又多超市持刀报复杀人案顺利得以告破。××年月,龙凤中队保安员乐伟忠在康隆苑物业小区执勤时,发现一住户内出入人员可疑,提供重大线索给派出所后,破获一起制造和非法持有枪支的重大案件。月日,素社中队夜班巡逻保安员张东达、杨科等在执勤的过程中,接到有人在素社直街持刀行凶后,立即赶往现场,经我保安员围捕,终于在郭墩街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月日,该中队保安员又协助民警在东晓路明珠花园抓获名贩毒、吸毒的嫌疑人等等。
此外,公司基层保安员急群众之所急,认真为群众办实事,多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例如:今年月日中午,双鱼集团员工宿舍楼发生火灾,我派驻南石头中队保安员张世俊第一时间发现灾情,与其他员工一起扑灭火灾。月日,瑞宝中队杨忠明在晓港湾花园附近巡逻时,发现建设银行晓港湾分行因为发电机漏电导致银行数名职员一氧化碳中毒晕倒在银行门口,杨忠明马上拨打,并协助中队其他人员将银行职员到医院进行抢救。月日,海幢中队保安员陈雄辉、邓康荣等队员在珠江水面将一男一女救起,事迹得到《南方都市报》刊载报道。今年六月份,由于广州市内连降暴雨,造成市内不少低洼地积水,我公司滨江中队,直属三中队派驻海关队员积极为区内抗洪排涝。这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迹,为我保安队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五、强化队伍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司管理人员驾驭队伍的水平。
为强化队伍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公司从三月份起对直属中队所有的分队长进行了重新考核任命,保证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三月初又对公司主要管理岗位进行了竞岗,优化了管理队伍。随后公司要求各中队对照五项证明、五项条件和五条禁令,开展队伍队风队纪进行整顿,清理不符合条件,政审不过关的队员,在大队部、人力资源部的配合下,共清理名不合格的队员离开队伍。月日,公司下发了《关于在队伍中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争当服务之星活动”的通知》,在队伍中开展服务之星的评比,六月,评出刘利红等名服务之星。五月,公司结合第二届全国先进保安公司和优秀保安员的评选活动,推荐公司和三个保安员参加评选。
半年来,人力资源部共招聘新队员多人,任免分队长以下管理骨干人次,为试用期合格队员转正多人次。
针对前一段时间我国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公司在直属中队中建立了安全检查制度,对保安员宿舍、队员自我保护意识进行检查教育,由监管办,大队部、装财部联合检查护卫点个,集体宿舍个,对宿舍用电线路、水电安全的使用进行检查督促。自去年下半年公司纠察队成立以来,纠察队员克服人少的困难,在坚持做好会展中心带队工作的同时,纠察基层队伍中队员着装违规人次,岗位违规人,严重违纪人,辞退人。有力地保证了队伍风貌。
六、开展队伍思想整顿,规范队员思想行为,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
今年以来,公司针对队伍中多次出现保安员违规违纪事件,公司领导要求各中队加强对队员的思想教育。在直属中队,公司建立教导员制度,专门负责队伍思想工作。直属一中队、六中队在四五月份都在队伍中开展作风纪律大整顿,以法律事实、案例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在整顿的过程中,要求队员写心得体会,进行自我剖析。三月份,公司大队部在直属中队建立谈心制度,要中队长以下管理骨干每月对基层保安员进行谈心活动,及时掌握队伍思想动态。
公司坚持要求中队每月写工作总结和队伍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的问题,将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七、关心队员生活,积极开展娱乐健康活动和切实为基层保安员解决实际困难。
一直以来,公司都十分关心一线保安员生活。曾经多次与市局、分局机关组织篮球比赛,公司从月日起还组织了第一届员工运动会。公司团支部除开展日常团的工作外,参加了团区委组织的植树活动,“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等。在广州市政府下发调整最低基本工资的文件后,公司立即要求各中队对队员的工资进行调整以达到法律的规定。为了提高保安员待遇,公司逐步依法有计划地完善保安福利制度。取消了员工试用期三天无薪工作制度,取消扣发保安员每月每人元的福利基金,按照国家规定增加社保基数。为管理人员购买住房公积金。此外,沙园中队、江南中中队每个月都为队员煲凉茶、煲汤,改善队员生活。南洲中队从二月份起,两次申请为队员加薪。月日,凤阳中队队员何治在上班时感到胃部剧痛,送到省荣军医院后诊断为胃穿孔,在中队的倡导下,发动队员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捐款多元。南石头中队在搬迁办公室后,添置办公用品,电视机等用品万余元。后勤部为直属六中队改租条件较好的宿舍处,并投入万元为宿舍添置衣柜等用品。六月份,公司共为基层中队订阅报纸份,杂志份。丰富了队员的业余生活。
篇10
区人口发展领导小组:
按照区委办《关于印发重庆市永川区2013年统筹人口发展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永川委办发[2013]77号)和《重庆市永川区统筹人口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川区2013年区级部门统筹人口发展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永人口领办[2013]4号)要求,结合我局职能职责,在婚姻收养、社会福利、基层政权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强化落实,大力促进人口与计(文秘站:)划生育工作。
一、健全机构,落实责任,推进计生工作
我局切实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局长谢祥文同志任组长,局党组书记廖全明和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内设科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局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计生专干。
局党组制定下发了《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将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指标纳入区民政局总体工作规划,对局机关科室、局属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明确了各科室、局属单位在各自业务工作中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按照《永川区2013年区级部门统筹人口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精神,把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将责任分解到科室和局属单位,切实把计生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和工作计划,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了计生工作力度,在全局形成了“党组高度重视,科室分工负责,人员密切配合”的计生工作新格局。
二、依法办理婚姻收养登记,推进计生工作
1.在办理结婚登记工作中,区民政局积极配合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区计生集爱医院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大厅设立优生优育宣教室,派出得力医师免费为新婚夫妇提供孕前检查和优生政策咨询解答。为计划怀孕的的新人免费发放叶酸片。今年1-11月,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依法办理结婚登记8835对,登记合格率达100%。据统计,今年已为新人提供健康咨询达1.4万人次,免费婚检4000余人次,免费发放叶酸片7000余人次,4万余盒。
2.在办理离婚登记中,为防止出现假离婚、真超生现象,婚姻登记员积极调解,弄清当事人离婚的真正原因,办理离婚登记。今年1-11月,依法办理离婚登记 4208对,登记合格率达100%。
3、。在办理收养登记工作中,坚持收养人必须凭计生办出具的收养人未生育和无子女证明方可办理收养登记,今年1-11月,共依法办理收养登记 9人,登记合格率达100%。
区婚姻登记处无论是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收养登记的人口信息,都及时按要求提供给相应的镇、街办事处计生办和区计生委。同时,我局还积极配合区计生委、卫生局、区妇幼保健院、区计生集爱医院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的宣传活动。一是利用春节、“3.8”妇女节、“12.4”法制宣传日,集中开展宣传活动;二是在婚姻登记处发放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资料,积极向前来办理登记的新人宣传;三是我局先后开展了“婚姻收养登记宣传月”、“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殡葬改革宣传周”等52场次民政法规政策宣传活动,保障了婚姻收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永川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逐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推进计生工作
1.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养老业发展
我局对老年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结合我区实际向区委、区政府上报了老年事业的发展意见,今年制定出台了《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发展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意见》,从政策、资金、税费减免等方面对民办养老机构予以扶持和支持,引进民间资金1400万元,新(改)建民办养老机构2所,家庭托养会所和小型家庭式托老2个,新增床位726张。新建69个城乡
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了社区养老服务覆盖50%的城镇社区和20%的农村社区目标。10个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已全面启动,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2.加大救助力度,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区6000余名生活困难老年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放低保金1000余万元,对城乡低保对象中70及其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35元和20元的低保金,解决了困难老年人生活难问题;全区6000名老人得到门诊救助,1200名老人得到大病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80余万元,4810名五保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全区2019名农村五保老人全部纳入了五保供养范围,标准每人每年为3240元,将2816名符合条件的城镇老人纳入城市“三无”人员供养,供养金每人每月415元,截止目前,共发放供养金20__余万元;全区50名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营养补助金,目前共发放12万元。
四、创新社会救助,推进计生工作
按照社会救助政策相关规定,我局创新社会救助,对计划生育户的生活、医疗、住房等困难优先扶持。对符合低保政策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1.在城乡低保方面。计生扶助和奖励金不计入最低保障家庭收入核算范围。我局通过“提高救助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分类分档救助,加强动态管理,加快信息建设,强化资金监管,健全档案管理”等七项措施,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区共有6131户9507人享受了城市低保;有8460户14557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为330元/月·人和185元/月·人。1-10月,全区支出城市低保资金3135万元;支出农村低保资金2663万元。
2.在专项社会救助方面。通过“取消救助门槛,打破病种限制,降低自付比例,扩大救助范围,实行分类救助,提高救助标准,改革救助方式,实现无缝衔接”等八项措施,实现了医疗救助制度的综合创新。将医疗救助范围由传统的低保、五保和优抚三类群体扩大到所有困难群体,大幅提高救助比例,重大疾病医疗年救助封顶线由8000元提高到10万元,并对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实行零负担救助,资助4.8万余名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加强与医疗保险制度的无缝衔接,城乡困难群众住院救助实现了一个窗口同步结算,救助实效全面提升。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残疾户、节育手术并发症户、贫困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生病住院,可享受一年6000元的医疗救助,仍需住院治疗的视情况给予一次性慈善医疗救助。截止目前,支出医疗救助金1451万元,惠及城乡困难群众50000人。开展“福彩”助学活动,今年有70名独生子女学生优先纳入福彩助学活动,每人获资助金4000元。
五、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计生工作
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村(居)民自治总体规划,推进村(居)民自治计划生育工作。今年区民政局以人口管理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城乡社会管理,城市社区把辖区内的所有居住人口纳入管理范围,实行一体化服务,实现社区服务站全覆盖。一是全区统一要求各社区按照“五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市一场所”的要求(即:社区组织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室、档案室、警务室、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综治工作站、宣传栏、公开栏、市民学校、爱心超市、健身文体活动场所),把社区阵地建设成为集工作议事、教育培训、党建服务、便民服务、文体活动“五位一体”的重要阵地。二是我区卫生、文化、体育、劳动保障、科技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医疗、卫生、警务、法律等进社区活动。目前,共建有便民药房、家政服务、便民商店、家电维修等各类社区服务网点208个,慈善超市51个,白日托老所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个,社区警务室62个,计生卫生室23个,图书室51个,残疾人康复室17个,信息化社区15个,“一站式”服务平台36个,形成了以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站点为补充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三是在全区260个村(社区)以村(居)民小组或集中居住院落为区域,划分网格化服务管理单元,将机关干部、社区民警、村居干部、楼栋长、环卫人员人员的姓名、电话、职责等公示上墙,方便群众办事,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的目标。同时,为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区成立群众工作部、镇街设立群众工作办、各村建立群众工作室、各村民小组设立群众工作信息员,实现区级部门、镇街、村级群众工作室和群众工作信息员四级网络全覆盖,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如胜利路街道探索出“8+x”网格化管理模式,大安街道积极开展好收入、好环境、好心情、好身体、好民风“五好”幸福家园建设。
六、扎实抓好本局计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