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决策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9 16:5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决策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决策制度

篇1

【关键词】沙因组织文化理论;幼儿园组织文化;幼儿园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1-04

良好的组织文化是幼儿园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必须作出适应时代变迁的变革。

一、幼儿园组织文化的内容分析

美国学者沙因曾架构了由三层次构成的组织文化模型,第一层是表层组织文化,主要包括“人工制品与创造物”。它显而易见却易被人忽视。就幼儿园而言,指的是幼儿园建筑设施、活动场地、器材设备、教材乃至标语口号及宣传橱窗等物质方面的文化。第二层是中层组织文化,主要指“信仰与价值”。它是一种外显的价值观,如对家长服务是否周到热情,上下级之间以及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各个部门能否精诚合作,等等。第三层是核心层组织文化,指的是早已在组织成员头脑中无意识层面存在的假设、价值观、信仰、规范等,很难被观察到。

沙因还把组织文化核心层内容分成了五个维度:人类活动的本质、现实和真理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本质。由于表层和中层组织文化受核心层组织文化影响,所以本文主要对幼儿园组织文化核心层内容及其重构进行分析。

二、幼儿园组织文化核心层内容分析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政策文件,幼儿园的工作方式、服务方式、组织形态、教师角色等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一)组织目的:由保教功能转向“保教+服务”功能

人类活动的本质这一维度包含着哪些人类行为是正确的、人的行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娱乐等一系列假定〔1〕,这一维度对应着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组织目的。

1952年3月,教育部曾颁发《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减轻母亲的负担,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1996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2〕同时明确了幼儿园的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3〕由此,幼儿园的社会职能被确定为两个方面:保教儿童和服务社会。这两个方面是幼儿园的组织目的。不论什么性质和类型的幼儿园,都应围绕这两个目的开展工作。

(二)决策模式:由权力型转向扁平式

现实和真实的本质这一维度主要包括组织成员行动上的规律、时间和空间上的基本概念。〔4〕这一维度对应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决策模式。

教育部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和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都明确提出,“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幼儿园工作规程》还规定:“幼儿园应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5〕实际上,教职工大会因为不够权威,在幼儿园管理上几乎是不起作用的。很多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常常是园长说了算。园长有权力任命或聘用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在人员管理上采取分层次管理的方式,园长直接管理中层人员,中层人员直接管理一线教师,这种一级控制一级的管理方式,导致幼儿园集体智慧和团队绩效大打折扣。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权力型决策模式面临挑战。为了适应环境,幼儿园应赋予普通教师参与园所管理的权力,提倡一种扁平化的决策模式。在扁平化的幼儿园决策模式中,园长更多的是发挥监督、协调作用,而中层领导和全体教师在公平原则下可实行权力的重新分配。扁平化的决策模式改变了永远由园长“唱主角”的局面,可以促进园长和员工的横向交流和沟通。当制订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方案时,幼儿园要充分调动所有员工参加讨论,允许大家从不同角度质疑、建言,确保幼儿园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评价和管理制度:由缄默性转向双赢性

人性的本质这一维度包含哪些行为是人性的,哪些行为是非人性的,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等等。〔6〕这一维度对应着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评价和管理制度。

以往,幼儿园对教职工一般实行全面工作质量检查考核制,采取日常工作检查与月工作考核及学年度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依靠评价结果对教师作判断、下结论、排次序,并以此作为分配、奖惩、任用和职务升降的依据。评价者是高高在上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者,被评价者是教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检查和被检查”的关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都是事先统一设定好的,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却是评价的被动参与者,这样的评价难以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在管理上,多数幼儿园通过各项制度规范对教师进行监督和规训。刚性的制度剥夺了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利,幼儿园容易形成缄默性的组织文化。正如理查特所说:“没有人聆听教师,是因为他们不说话。他们不说话,是因为他们是文化的一部分,而在这种文化中,一系列的压制性机制让他们保持沉默。”〔7〕

教育变革推动了幼儿园评价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幼儿园只有实行组织和个人共同发展的双赢性评价和管理制度,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双赢性的评价和管理制度以教师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导向,倡导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进行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真正尊重和落实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四)教师形象:由“高级保姆”转向“专业人士”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维度指组织的中心人物如何看待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认为是可支配的关系、从属关系或协调关系等)。〔8〕这一维度对应着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教师形象,即教师怎样界定自己的职业角色和职业形象。在许多人眼里,幼儿园教师只不过是整天围着孩子转的“高级保姆”,他们的工作只是照顾孩子、为家长减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业形象有了新的认识。2001年9月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突出强调了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性与专业性,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指导幼儿”或“教育幼儿”的相关表述多达17次,一方面指出幼教工作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表明幼儿园教师是一个具有“引导”“教育”功能的专业性职业。为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又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五)人际关系:由个人主义转向共享、合作

人际关系的本质这一维度包含着权威的基础、权力的正确分配方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应有态势等假定。〔9〕这一维度对应着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人际关系。

在传统幼儿园组织文化中,人际关系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首先,班级与活动室的相对独立使教师之间处于低水平的相互依赖状态,他们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的教师担心被批评,具有习惯性防卫心理;有的教师将经验和专业知识看作竞争资本,不愿主动与人分享。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孤立和孤单”的。其次,传统的幼儿园分层管理制度滋生了个人主义。比如,由于地位的不平等和专业知识经验的不对等,园长和教师、教师和保育员、主班教师和配班教师之间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此外,不能真正参与幼儿园管理也是教师形成个人主义思想的一个原因。〔10,11〕有的教师抱着“少说少错”的心态,消极合作;有的则抱着“领导怎么说,我怎么做”的态度,随声附和。

教育改革改变了幼儿园内部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共享文化和合作文化正逐步形成,团队以及学习共同体也逐渐成为幼儿园常见的组织形式。〔12,13〕如今,很多幼儿园组建了教研组,推行了师徒制、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融洽了教师与园长、教师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信任、合作的文化氛围。在共享、合作的关系背景下,教师与教师、教师和保育员、教师和园长之间可以展开民主平等对话,大家相互倾听、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三、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组织文化的重构思考

幼儿园要想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与时俱进,必须对组织文化进行重构。文化的固执性决定了幼儿园组织文化变革将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14,15〕研究者提出以下两点,以为幼儿园重构组织文化提供参考。

(一)以组织精神的认同为突破口

幼儿园组织文化重构的主要突破口是培养教职工认同的组织精神。所谓组织精神,是指“组织成员在实际活动中沉淀、提炼出来的体现组织意志、激励组织成员行为的精神成果,它是组织的精神支柱,对组织成员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赵晓霞,2005)幼儿园组织文化重构的关键在于让所有员工树立起共同愿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规则的内化教育,使员工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二)以“人本管理”制度的创建为载体

幼儿园制订制度并不是为了“约束人”“限制人”,而是为了“发展人”。幼儿园重构组织文化,应以“人本管理”制度的创建为载体,一是围绕民主科学的决策模式,创建和实行园务公开制度,打破层级管理的局限,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园务管理工作。二是创建科学的教学反思评价制度,鼓励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疑惑。三是创设学习型组织,实行终身学习的制度。学习型组织不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可以增强幼儿园的凝聚力,促进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幼儿园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6〕〔8〕〔9〕百度百科.沙因的组织文化研究〔EB/OL〕. 〔2013-10-11〕.http://.

〔2〕〔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EB/OL〕.〔2013-07-12〕.http://.

〔4〕〔5〕郑燕祥.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30-131,187.

〔7〕ANNA E RICHERT.Using teacher cases for reflection and enhanced under standing〔M〕.Columbia:Teacher College Press,1991:112.

〔10〕樊耘,邵芳,李纪花.企业家对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文化四层次模型〔J〕.管理评论,2009,(8).

〔11〕孙毅.组织文化因素对组织效率影响的模型建立与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篇2

关键词:幼儿园 管理 角色 建议

现阶段,我们常常会听到有关幼儿园难以管理的议论,诸如教师如何不主动、如何不听话、如何拖沓、素质如何低下等等。事实上,如果一个幼儿园出现效率低下、精神状态不佳等现象,多数情况下原因应该不是出在教师身上。作为管理者,要切实保障幼儿园有关规章制度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领导者严于律己,做好表率作用。在这里,我想就幼儿园的管理提出我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一、园长要做好领导者的角色

幼儿园和谐、规范的发展,取决于园本管理系统的核心――园长。

1.把握方向,综观全局。

园长要综观全局,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制度具有可行性。要在教职工中开展强化制度教育,使其都能树立起遵守制度的观念,在全园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的有效机制。园长做事要提纲挈领,不要整日埋头在日常工作的琐事中,要善于抓大事、抓方向性的事;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科学制定园本各种工作计划,对计划的实施过程加强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将有效的管理方式逐步地规范化,从而不断提高园长的管理水平。

2.树立威信,增强园本凝聚力。

园长开展管理工作最宝贵的东西是威信,园长一旦有了威信,他所发出的信息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响应,做出的决定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园长一旦有了威信,园内的人际关系就会很融洽。

3.开拓创新,与教师共同进步。

决策贵在创新,所以创新是园长必备的精神和能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尤其是幼儿教育,只有创新,教育事业才能在改革中前进。而幼儿园“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则是幼儿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凭这一点,园长在决策中就要目光敏锐、思路开阔,既不因循守旧,也不凭主观意愿盲目地冲动;应以园本教研依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二、园长要做好朋友的角色

人在认识事物时,总是抱有一定的态度、进行一定的评价,并产生一种内在的体验,这种内在的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是情感。情感因素在园本管理中的作用为:

1.自身需要。

情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纽带,园长与教职工之间除了工作关系以外,还有个人感情方面的关系,应该用积极的情感加强联系,做知心朋友,使双方产生感情效应,达到融洽的情感交流状态,获得行动上的一致。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园长首先应该了解教职工在精神上的需要,如上级的信任、受到人们尊重的程度等等。

2.社会需要。

幼儿园就像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园长要了解教职工社交上的需要,如参加社交活动的机会、获得的友谊、上下级之间的交往等等。

3.生理(物质)需要。

出来工作,肯定是与自己的薪资待遇离不开的,那么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园长还应当了解教职工物质方面的需要,如改善衣食住行的条件、园所坏境的条件、福利待遇等等。

三、思考和建议

园长作为幼儿园管理的核心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就这两点,我想就平时的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园长要不断地完善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是确保正常教育工作秩序、明确全体教职员工职责的根本依据。所以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细,责任要明,措施要可行,这三者缺一不可。

2.园长要不断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学习以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水平。

园长是一个幼儿园的领头人,园长的素质就决定了整个幼儿园的工作状态,所以园长要不断利用各种学习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共同提高”的原则,让全园教职工都有“终生学习”的思想,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只有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到了一定的水平,园长才能不断地将自己的知识授于园内的教职工,达到共同进步。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中,园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园长掌握好自己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辛勤和汗水来营造幼儿园的和谐氛围,让教职工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共同促进幼儿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创新管理》.2004,3。

篇3

社会环境对幼儿园危机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当社会环境处于有序的良性发展状态时,整个社会领域就会出现和谐发展态势,反之,社会领域就会出现各种危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经济社会变迁过快,伴随而生的则是社会冲突与混乱,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我国的社会文化体系也在经历着巨大变化,社会文化体系逐渐失衡,如,道德虚无主义心理蔓延、公共伦理道德失范、社会良知被遗弃、利己主义和坑蒙拐骗行为等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2]严重的规范缺失和规范偏离现象,导致人们在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时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约束。这些自变量的存在和发展将会影响到幼儿园的安全发展。

二、管理者的认识与信念

幼儿园管理者的认识与信念对于危机的发生、演变及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危机管理者的危机管理理念影响着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的危机预防与处置理念和行为。一般而言,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对危机的认识和信念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防胜于治”的危机管理常态化,认为在危机管理中要坚持“防患于未然”,将危机预防作为幼儿园管理的常态工作来抓。第二类是“水来土掩”式的被动应对,认为幼儿园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危机在所难免,在危机预防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将危机管理重点放在处置方面。第三类是“亡羊补牢”式的补救性管理,幼儿园管理者平时疏于对危机的防范,当危机爆发后才采取措施加以艰难应对。幼儿园务必要摒弃“水来土掩”式和“亡羊补牢”式的危机管理思维,要坚持“防胜于治”的危机管理常态化思维,在危机预防方面下功夫,最大程度上保障在园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

三、危机信息的检测与处理

在危机预防阶段,幼儿园如果能够及时掌握相关危机信息,采取措施,就能大大降低危机爆发的概率。因此,有效的幼儿园危机管理需要掌握范围广泛、准确、及时的危机信息,并及时对其进行科学解读和处理。危机信息检测是危机预防和预警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在危机信息情报的搜索和检测上越全面和详细,越有助于认识危机的状态,越有助于防控危机的爆发和降低危机的危害。从已有的幼儿园危机事件案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危机事件的爆发与危机信息检测工作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危机信息检测工作可以为危机预警提供准确情报,危机信息情报对于危机决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塑造作用,可以警示人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解危险源,进而避免潜在危机发展成既定危机事实。如果幼儿园管理者对某些与危机有重要关联的危险源事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如果在发现危险源后没有及时科学处理,则会在客观上为危机爆发提供了机会。因此,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危机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处理工作。幼儿园要在安全检查制度的要求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幼儿园进行全园安全检查,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危机情报。对那些可能引发危机爆发的危险源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将幼儿园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决策机制与程序

幼儿园危机在给人们带来危险和破坏的同时,也给人们一些处理危机、转“危”为“机”的契机。因此,在危机管理领域应高度重视危机决策系统的正式和非正式机制对幼儿园危机管理者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幼儿园危机管理决策机制主要涉及以下若干要素:决策者的认知水平与当机立断行为效果、决策者对危机信息的依赖程度、决策圈内的互动、管理者与负责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决策者对现存决策机制与程序的认知与依赖性等。这些自变量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危机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果,最终影响危机管理的效果。因此,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在面对危机进行决策时,要坚决避免优柔寡断和固执武断,而要根据事先掌握的危机信息按照决策机制当机立断进行正确决策,为危机处置和抢险救灾争取“黄金时间”。

五、个人性格等特殊因素

个人性格作为非常规因素,对幼儿园危机管理行为及效果也具有重大影响。一般而言,个人性格等特殊因素包括幼儿园领导者及责任人的个性、心理压力、工作风格等。据大量研究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在危机管理中,领导者的危机管理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要透过领导者的个性表现出来。幼儿园危机管理者的个性影响着其危机管理的风格和思路,影响着危机管理决策和危机处置行为。幼儿园危机责任人的个性影响着其执行危机管理者的管理意志效果,也影响着具体的危机处理思路和行为。果断的危机处理责任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执行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做出的危机决策,而依赖性的危机处理责任人在处置危机事件时则显得危机处置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幼儿园危机事件往往会给幼儿园相关责任主体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认知扭曲,从而对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置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能够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做到临危不乱、忙中有序,是幼儿园危机管理者和相关责任主体应该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六、幼儿园危机舆论生态

篇4

一、幼儿园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许多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的意识发展尚不成熟,不能对自己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尊重幼儿,只是采用严格的管教模式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幼儿们进行管理,忽略了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在今后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首先,要意识到儿童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是与成人平等并独立存在的、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个体,应该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幼儿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出符合每位幼儿特点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方案, 要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发展,保证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最后,要建立健全师生沟通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诚地、耐心地与每个孩子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给予他们细心的呵护,并积极地引导幼儿们树立信心,敢于面对困难。

二、在现有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创新

对现有的幼儿园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是幼儿园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结合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政策,对幼儿园的领导机制进行完善与创新,采取园长责任制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制度对幼儿园进行管理。在这种管理机制的引导下,幼儿园的管理决策会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地面对新教育制度下的各种难题与挑战,在挑战中抓住机遇,谋求更好的发展;第二,在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对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进行完善与创新,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其他部门与人员为辅,要求全员参与,为建立全新的幼儿园管理运行机制出谋划策;第三,详细记录幼儿园每笔经费收入与支出,建立专项经费专项管理的机制,保证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第四,建立员工奖惩制度,实行绩效测量制度,从而督促幼儿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

三、完善并创新幼儿园管理思路

幼儿园的管理思路对幼儿园的管理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许多幼儿园在进行管理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幼儿园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限制,严重阻碍了其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极其不利。因此,要转变当前幼儿园的管理模式,采取行政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管理,不仅要注重幼儿园教师政治思想的发展,还要提高其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培训班、讲座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及时了解幼儿园教育方面的新动态,开拓新的发展思路,最终实现教师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新局面,使幼儿园管理工作在全新的管理思路下快速高效地开展下去。

四、在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幼儿园教师积极性

篇5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学习是一件不停息的工作,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学习更是一件不可缺的工作,作为幼儿园园长,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还需要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素养,更需掌握科学的管理。几天培训,使在这些方面都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但要达到系统掌握并运用于工作中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首先加强自身学习,利用空闲时间不断提高自己,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我还要全面培训教师队伍,只有提高全体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全园教育质量才会有根本的保证。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办园质量的保证。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明确园内各岗位的职能职责,并向所有在岗职工提出不同的要求,实行分层引导,分层激励,分层评价,真正做到任人为贤、人尽其能,分层递进式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要经常了解职工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的情况,帮助他解决工作、生活中困难和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她们树立自信心增强责任心。

篇6

幼儿园;人性化管理;现状;途径

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是办好一所幼儿园的关键。下面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谈谈自己关于人性化管理的看法。

一、当前幼儿园人性化管理缺失现状

1.缺乏教职工的民主参与。

幼儿园有效管理的关键是教职工的参与,然而在多年形成的层级管理模式下,教职工被看成是单纯的管理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管理的地位,导致其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对幼儿园的管理丧失信任感和归属感,难以形成集体的凝聚力。

2.人事工作缺乏科学性。

用人贵在用其长、避其短,然而,当前许多幼儿园的用人模式落后,忽视教职工的需求与合理规划,人员配置随机性强,抑制了教职工潜能和优势的发挥,扼杀了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3.教职工评价制度缺乏合理性。

现行的主要以奖惩性管理制度为标准的幼儿园评价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对幼儿园工作人员实施管理,难以实现评价的激励功能,而且这种评价不看过程看结果,不利于幼儿教师的职业成长以及教职工的良性竞争、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4.缺乏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

由于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所得回报不明显以及师资紧张难以调剂等诸多因素,幼儿园教职工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机会十分有限,从而影响了教职工对工作投入的热情,不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工作价值的实现。

二、幼儿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途径

1.强化人性化管理理念,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

在幼儿园管理中,管理者要以人为本,给教职工一个弹性空间。为教职工营造一个开放、自主、适宜的工作环境,激发教职工的创新灵感和内在潜能。同时,管理者要调节人际关系,为教职工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在管理中尊重教职工的人格、劳动和个性特点,注重与教职工间的相互交流,并善于采取不同的心理沟通方式,利用人际吸引和人格魅力来密切人际关系。另外,幼儿园管理者要加强人文关怀,关注教职工的生活和需要,及时将集体的关心和帮助传达给每一位教职工。

2.充分发扬民主,获取教职工的普遍参与和认同。

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需求。因此,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要注意接收来自于教职工的呼声,倾听她们的意见建议,特别是要发挥园务会和教代会的职能作用,凸显教职工的管理者身份。例如,笔者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参观考察时发现,有的幼儿园设有“合理化建议登记簿”,认为教职工提的建议越多,说明就越关心幼儿园事务。所提的建议被采纳了,促进了工作发展,提建议者则会受到表彰奖励。

3.知人善任,为教职工创造发挥自己才干和特长的条件。

教职工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幼儿园管理者应做到对每位教职工心中有数,用其所长、容其所短,捕捉每位教职工身上的亮点,为教职工提供适宜的施展才干的机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人力资本作用,做到人尽其才,还可以使教职工有效发挥个人优势,提升工作质量。

4.健全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认为,动机的产生有赖于激励,有效的激励来自于合理的评价。因此,要想使教职工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必须依靠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一方面,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教职工的不同背景,将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的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教职工评价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为教职工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相应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激励的过程中,多样化的激励方式能有效凝聚教职工的团队精神。

5.关注教职工的专业成长,将人员的使用和培养相结合。

篇7

一、强化自身素质,提升管理水平

园长要有明确的办园目标和具体的执行措施。尊重每位员工的权利,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幼儿园任何一项管理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对人的管理完成的。教职工是幼儿园的主人,管理幼儿园是他们的民利。鼓励他们对园内重大问题参与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为广大教职工创设一个施展才华的环境,从根本上调动人的积极性。1.注意避免求全责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要看长处看主流;2.用发展的观点看人用人,要坚信教师的思想、觉悟、学识、作风、能力都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健全幼儿园能者上、适者任、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制度管理是科学管理幼儿园的重要保证,幼儿园正常的工作秩序、教职工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园纪园风,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只有加强制度管理,才能保证幼儿园的规范化运行,提高保教质量。

管理上要将民主管理、自我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以激励为主,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可建立科学的考评办法:1.要公开,要公开考评标准、程序和对考评人员的规定等,使员工产生信任感;2.要注重反馈,要将考评结果反馈给本人,并就评语进行说明,肯定成绩和进步,在说明不足之外,还要提供今后努力的意见;3.要客观,考评一定要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避免掺入主观和感情因素;4.要落实奖惩,针对不同的考评结果,在工资、任职转换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使考评发挥激励作用。

三、注重情感交流,创造和谐环境

所谓情感交流,就是领导者在充分了解教职工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方式与他们沟通,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消除不良情绪,与他们建立起水融的关系,使员工们心诚悦服地团结在管理者周围,齐心协力地为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而努力。有效的情感管理使教职工友好相处,每个成员都会感到家庭般的温暖,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愿望与能力。因此管理中的情感沟通也叫情感管理。

加强情感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起一个团结高效、充满战斗力的集体。要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进行灵活的思想工作,同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防止空洞说教;2.管理者要善于“因材施教”。要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开展思想工作,在了解的基础上给予鼓励或严格要求,总之要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领导者要及时给员工支持和鼓励。工作上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工作中出了问题,不能只是指责、批评,还要关心、谈心,这样才能取得大家的信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

四、创新管理模式,适应21世纪的要求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幼儿园要保持常“新”常“青”,始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制度要不断完善,设施要不断更新,课程要不断改革创新。

21世纪的幼儿园园长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努力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园长要敢于开创管理革新艺术的先河,向一切不适应时展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挑战。既要有洞察分析现状的能力,更要有超前思索未来的能力,不满足于当前取得的成就,经常预测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练就系统思维的品质。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出发,用发展的观点确定工作计划及目标,保证教育投资决策具有先行性。广开渠道,谋取信息,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以变应变,更新思想,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改革,因园制宜,办出特色。

五、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提升办园水平

篇8

摘要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提出新的理念,现在就对幼儿园的财务管理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幼儿园财务管理创新

一、什么是财务管理

1.传统的财务管理就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并通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有效的制度来强化企业事业管理。然而,在今天大量的网络、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的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水平,资源的共享丰富了人们的视野,财务人员不断学习的机会也增多,极大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丰富了大家的知识水平。因此,幼儿园也应该与时俱进,具有教育投入的超前性,具有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的经营理念,提高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2.幼儿园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利用市场机制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由单纯依靠政府行为改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做好预算,加强核算,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对幼儿园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及时进行调整,如实反映财务状况。

二、幼儿园的财务管理种类繁多,不同办学模式的幼儿园财务管理的方法也各有异同

随着市场的改革开放,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私立的、民办的、公立的等等,各种形式的办学模式都有,每一种模式下的管理形式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政府在对于当前幼儿的学前教育经费支出中,重点公立幼儿园分配较多的财政性经费,普通幼儿园获得的财政性经费较少,而私立幼儿园则完全靠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通过市场竞争来生存。

1.由于办学模式的不同,财务管理的方法也会不一样。公立幼儿园,大部分由政府出资办学,比较少考虑经营成本及利润有多少,只要收支平衡,保证正常的运行工作,考虑更多的是师资的培训及硬件设施的修缮、购置等。私立幼儿园则不同,除了要考虑经营成本外,还要核算有多少盈余利润,有多少发展基金,如果靠单一的收费项目很难满足其自身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办特色教育,如英语实验班、黄金班、国际班等等,通过多元发展,来弥补经费的不足。

2.市场开放以后,不管哪种模式下的幼儿园,各种经费的使用数额大幅增加,这就需要加强经费的管理,灵活运用,根据幼儿园事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作出项目投资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科学编制出适合的方案,保证项目投资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票据等原始凭证的管理,利用财务软件登记记账,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转帐及资金的交易,减少现金的流通,使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和精力来协调和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制度;制订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费用开支标准;配备财务管理人员,对各项收支进行严格的审查。通过对日常财务收支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消除不合理及不合格的收入和支出。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用管理会计思想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模式等,达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同时,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的财务管理队伍,包括财务管理干部和财务人员,并明确职责,要有园长领导负责财务工作,对年度财务预算、核算进行决策和检查。

2.要有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及时对资产进行登记管理。定时清查固定资产,以防重复购置,浪费流失等现象出现。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要有计划的添置、使用设备,提高使用效率。

四、加强幼儿园园长财务管理的意识

1.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群众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教育投入要有前瞻性,教育投入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投入。硬件就是对园舍、设备的更新改造,要有一定的远见,考虑到时代前进的步伐,应该有一个统筹规划,购买的设备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软件投入就是对师资的培养,教学软件的应用。师资的培养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这个培养是漫长的,这就决定了教育投资的高效益和投资周期长的特点。

2.要有节约和环保的理念,建立幼儿园自己的园文化、品牌文化。提倡艰苦奋斗、节约办园、热爱环境等依然是幼儿园管理的宗旨,也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人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节约每一分钱的观念要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职工自觉的参与成本控制,不断地用最少的成本展示出最优的教学成果。要深入的审查经费的使用和预算要求,制定各种不断改善成本的方案,满足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又不浪费。

3.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很多幼儿园的领导一般只注重教育的管理而忽略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这就不能够在管理活动中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只有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入持久地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作用,按照教学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经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代的财务人员不单单是“核算型”的人才而且也应该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知识型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健康稳步的发展,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与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漆江娜,黄元生.企业财务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篇9

一、以人为本,培养全体教师的民主意识。

1.树立正确的民主管理意识。

首先,要让幼儿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应有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说白了,就是要全体老师爱园如家。如果全体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幼儿园肯定是大有希望的。其次,每个人都有被关爱、被认可、求发展的需要。园长是有这样的需求,普通教师也有这样的需求。因此学校要为所有老师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让学校成为每个教师成长的摇篮,活动的载体。第三,园长要有赞赏意识。每个人都要学会赏识同事、赏识领导、赏识幼儿园、赏识自己,赏识能使一个人看到自己努力的价值,因而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第四,要有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和方法。批评的目的是让人接收。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与人为善的态度、就事论事提出的。

2.营造和谐的民主管理氛围。

首先,在学校要为所有人之间创建一个信息沟通的平台,确保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构建出畅通的信息渠道。如果园长能与全体教师经常沟通,教师有什么建议肯定能向园长反映,园长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肯定能够了解。其次,要有人际交往的氛围。如果园长与教师之间多交往,教师与家长之间多交往,那么自己的工作肯定好开展。第三,要有一个发展的氛围。无论是园长还是教师,都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发展。要允许每一个人冒尖、允许失败、允许表现、鼓励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3.建立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

民主管理靠什么?靠的就是一些民主制度。也就是说,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要有民主管理的机构及机构的会议制度。如:教职工大会、家长委员会、教代会;要有民主的决策制度,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提交大家讨论,以保证决策顺利进行;要有公示制度,幼儿园的计划、总结、工资、各类政策要及时向大家公布,让教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幼儿园的工作就能做到有条不紊;还要有领导评价与员工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制度、自我管理制度、自我教育制度等等。

二、公平、公正,为教师的差异和差异寻找空间

每一个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教师也一样。作为领导,要承认差异,要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差异教师之间的差异,并寻找个体差异,帮助教师找到个体的目标,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在幼儿园,要通过各种途径展示教师所长,让教师们感到,我在某方面长于别人也是幼儿园的财富,这就建立了自信;我在某方面短于别人,是群体发展的障碍,我要时刻保持清醒,今后还得不断努力。

园长应尊重不同差异的教师,要善于寻找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多看到他们的长处。多看长处能使其特点得到发扬,并在发扬中自然抑制某些弱点。当教师自己的长处能被别人看到,并受到尊重和爱护时,又极有利于增强自信心。有了自尊、自爱、自重,在此基础上才会焕发出自强不息,发奋向上的精神。

因此,园长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和睦、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投入工作。这样其主体性的发挥,便有了一个良好的人文基础。

三、激发教工学习力,创建学习型团队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创新。所有教师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因此,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但大部分教师学习自觉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囿于自己工作或职责范围之内,认为只要勤勤恳恳地把自己应该做的做好了,就是合格的组织一员了,所以对学习缺乏动力。

作为园长要营造气氛,创造条件,要求每个教职工不仅要尽职尽责,更要鼓励大家成为发动机;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引导大家着眼于未来,使大家从未来的发展、幼儿园的发展以及自己的发展中看到学习的重要性,使学习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鼓励教师要不断地自我超越,因为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必备条件。作为领导,要让每个成员认识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这里的重要除了个人价值外,还有幼儿园的价值,即明确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并使之了解具体的内涵和意义,然后尽可能融合这两种价值。同时,要让每个人随时了解目前的真实情况,即了解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距离,了解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在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中,让大家看到危机、挑战、自己的无知与不足,也让大家体验到只要努力希望一定能实现,于是永不停止学习就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四、采取扎实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抓机遇,树典型,激发教师实践自身价值的自信心,增强积极向上,勇于竞争的意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既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走出去,请进来”,增强教师投身教学工作的自觉性。采取多种手段,帮助他们得到提高:“请进来”。请教研室的老师来园随堂听课,帮助年青教师找问题、提建议。请教育专家来校作讲座,帮助教师转变观念,获取新的教育信息。“走出去”。每年总是花相当大的经费让他们外出学习、听课,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搭台子”。为教师创造机会,积极争取块内教学研究活动在我园开展,为教师参与研究活动提供条件。

篇10

一、聚人心,理念先行

一所幼儿园该走向何方?靠的是科学的理念。笔者所调研的幼儿园是一所有着60年办园历史的老园,新老交替,传承发展。靠的就是一种理念支撑: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强调的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尝试、再学习、再尝试。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分析现状,发现教师“教”的痕迹很严重。“如何转变观念,真正把活动还给孩子?”这是该幼儿园碰到的难题,于是他们专业书籍中吸取营养,组织全园教职工认真解读《活动中的幼儿》一书,让老师们树立“让孩子成为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和孩子一起玩起来”等理念。每期开展讨论:你是怎样让孩子成为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你是怎样和孩子一起玩起来的?其间碰到了哪些困难、打算怎样去解决?这样周而复始地围绕问题去思考、研究,逐渐让教师转变视角,让这些理念成为老师真正的教育理想,指引老师用智慧去关注孩子的“学”。

二、用对人,建好团队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会走得远。管理团队指引着理念层面,好的理念才能有好的实践。该幼儿园的管理遵循“发现苗子、压好担子、观察等待、思想引领、成熟再用”的原则。除此之外,幼儿园内部采取每年一次竞聘上岗的机制,极大地调动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树榜样,走在前面

管理者的思想行为直接影响教师及幼儿园的发展。该园的管理者树立了榜樱凡事走在前面。

1.学习走在前面

管理者的专业程度决定了团队的专业程度。当一所幼儿园的管理者已经把学习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老师们自然也会爱上学习。在调研中,我发现该园老师受到管理团队的影响,理论功底扎实,能说、能做、能干,在大家协同努力之下出版了《在环境中主动学习》《和孩子一起玩起来》等专著。在一日活动中,我时常能听到“这个活动区为什么孩子不喜欢玩”“对于沙区玩具的材料你还有什么建议”“你选这些材料的理由是什么”“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这样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效在孩子的发展中得以彰显,这里的孩子在活动中能大胆提问、主动交流、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乐于想象,学习品质在孩子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2.制度执行在前面

该园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管理者一定首先做到。如,幼儿园经过商讨建立着装制度,其中一条是入园穿园服,否则捐礼仪基金10元。一次开会时,园里一位副园长疏忽了这项制度,会后,她主动捐上礼仪金10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站在教学第一线

刘占兰曾说过:答案在现场。作为管理者要深入幼儿园工作一线,走进教室,走进教师,走进孩子,去看他们干了什么,干得怎样,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去听他们说了什么,关心什么,可以提供哪些适宜的帮助等。小班活动时,园长看见一个娃娃家的材料固定不利于操作摆弄,于是给老师提出建议:小班孩子爱模仿,爱摆弄,所以在娃娃家可投放一些容易移动、易于模仿的材料,这样孩子才能玩起来。这样的建议让老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高效又实用。

四、善放权,潜心支持

管理团队,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善于放权,让教师成为幼儿园的主人。

1.给予做主的机会

该园凡是用于孩子身上的东西就放手让老师拿主意。如购置玩具时,园长会带上教研组长、班主任去挑选,园长宏观把控、听取意见,每个班级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玩具。因为这一环节的设置,教师会静下心来关注幼儿活动,观察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也能让教师体验到当家作主的快乐,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赋予决策的权利

幼儿园的重大事件都会听取老师的建议,让老师发表观点,参与决策。如,幼儿园绩效工资怎么发放?对于这样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管理者向教师发放了征求意见稿。在整理征求意见稿的过程中,管理层发现有部分老师提出了平均发放的建议。对于这个提议,管理者组织教师讨论,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利弊各多少?最后形成共识:按绩分配。

3.搭建成长的平台

专业的老师才能带出智慧的孩子。该园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分层培训,分层指导、分层加压的策略,希望让每个老师都有发展。对于新教师,通过选模范,办讲座,组织观看优秀教师的录像,交流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等方式,对照《幼儿教师行为规范》的要求,注重师德培养。对于青年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名园实践、园际交流、教研活动、集体培训等方式,力争培养学习型教师。对于骨干教师,实施名师工程,努力培养一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改革、乐于奉献的骨干教师队伍。

4.传递贴心的关怀

该园的管理者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老师的需要,关注教师的情绪,记住老师说过的话,兑现每一次承诺,让老师在幼儿园找到归宿感。正如他们对教师与幼儿园关系的理解:把老师当成亲人一样贴心关怀,教师也会把幼儿园当成家用心经营。教师有了归宿感才可能喜欢幼儿园,喜欢这份工作,喜欢工作中的每个孩子,把教育真正当成事业。

五、巧评价,提升质量

评价是幼儿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策略。评价的目的不是比高低、评优劣,而是一种导向、激励、反馈,以利于更好地促进幼儿园质量的提升。

1.变评比为互评

评比指向结果,是静态的;互评指向过程,是动态的。该园常常把互评方式运用于日常管理中。如活动区创设,管理者每学期会组织3~4次观摩,即观看其他班级老师在活动区中的活动情况,做好观察记录,研讨分享好的做法,对不适宜的方式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班级老师根据其他老师的建议,再次尝试、实践,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区。

2.变检查为分享

该园很少通过检查来管理日常工作,多采用分享的方式激励教师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如管理者会认真品读教师的每一份心得体会,发现好的文章、好的做法会在教研会或幼儿园公示栏中分享。通过这种形式,让教师了解管理者在用心对待他们的工作,好的经验也给其他人以启发。

3.变园评为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