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9 11:4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路养护统计调查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路养护统计调查制度

篇1

Abstract: with the main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the highway's statistical work is faced with man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ow to improve highway statistics present situation, strengthen the highway's statistical work, better study, with the use of the statistical data for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construction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task facing the current highway department, based on the highway statistical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way; statistics;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公路统计其基本任务是对公路的建设、日常养护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对公路经济活动提供信息资料并实行统计监督,为制订公路交通规划和公路建设养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公路统计工作是公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阶段公路统计工作 到目前为止,公路统计工作管理是“部门统计一竿到底,行业统计不加过问”,即上级公路局统计部门对公路部门统计工作直接与基层公路统计部门联系,由基层公路统计单位直接上报,而对公路行业统计工作,由所属公路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上级公路局只起一个收集、汇总、保管其报表的职能。此模式有其利,也有其弊,其利是能够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所需要的报表数据,减少了一些中间过程,同时也减轻了中间环节的工作压力;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1、容易造成数据的片面性,在经济决策方面,使上报的数据资料缺乏有效的参考价值。公路部门统计和公路行业统计如果分开的话,也就是把一个完整的整体分割成两部分,使其互不联系,这样统计上来的数据对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经济预测时,就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了。只有把这两项内容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整理汇总来的数据,才能真实地反映公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实现统计工作的价值。2、使公路统计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同时也造成了公路统计工作中间环节的严重脱节。一管到底,其中间环节公路统计部门就不会有统计的意识,就不会把统计提入他们的重要工作议程,势必造成公路部门在进行某些决策时,缺乏一些重要的数据资料。3、加重了上级公路局统计机构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在公路基层单位一些人眼里,统计工作就是填填数字,几分钟就完的事,剩下的就是上级公路局与上级部门的事,对自己本单位来说没什么用处,因此就会往上级公路局统计部门推卸责任。4、使公路统计工作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局面,各部门、各单位的统计口径和计算依据等五花八门,缺乏协调和联系,从而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与实际操作性,主要体现在公路综合统计工作方面。5公路统计的体系不完整。公路经济领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公路统计的范围和指标体系等内容也需要充实和完善,原有的公路统计范围和指标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能完全体现它本身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不能全面反映公路的全部经济活动。此外,公路结构变化、涉外公路、集团经济、公路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给公路统计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这部分统计指标的确定和使用,在原有的统计体系中也没有涉及。

二、建立当今公路统计管理程序的建议

1、提高重视程度, 健全统计制度 提高重视程度, 健全统计制度应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提到公路行业各单位、各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公路各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公路统计机构, 明确具体的负责人, 并配备专职的统计人员, 使公路统计各项工作能够做到事事有人管, 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工作局面。我们的公路统计工作真正地来源于社会, 服务于社会, 同时也为我们的领导和政府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数据资料, 使统计分析发挥最大的参谋决策作用。

2、发挥公路中层统计机构的纽带作用。 公路中层统计机构应该是上级公路统计部门与基层统计单位密切联系的一个桥梁,其统计人员直接与基层一线统计人员联系,对各种统计数据和资料的来源比较清楚,其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全面。

3、灵活运用统计随着公路养护工作事企分开,管养分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事企实行脱钩的政策方针的制订,对公路统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今后的公路统计工作中,建议以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等方式逐渐代替过去的全面调查报表方式。再结合一段时期的全面调查。我们的公路统计制度和各种统计数据资料将逐步趋于完善,公路统计工作也更加顺畅、工作强度也会随之减轻。

4、稳定统计人员队伍。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公路统计队伍是加强公路统计工作的先决条件。同时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提倡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和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的职业道德。二是要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支持统计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不断更新统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更好的满足公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三是努力提高调查研究、分析运用统计数据的科学方法。当前公路统计涵盖了公路数据库管理系统、路面桥梁管理系统、养护造价系统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公路信息网络。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公路的经济活动.提供信息咨询的优质服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四是根据公路养护和建设的实际。有重点地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管理等经验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公路统计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努力创造统计工作的最佳业绩。

5、 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的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考评制度,设立统计工作专项奖,每年评选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总结推广经验,将基层统计工作纳入年底考评中,便于及时发现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基层统计人员的情况,在每两年一度举行的公路大检查中增加统计工作所占分值,促使各基层领导重视和关心本单位的统计工作。

三、结语 公路统计工作的改革任重道远,如果要做到以现代化的统计方法和手段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我相信,随着公路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丁惠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的新思维[J].山西交通科技,2005,(3)

篇2

关键词:公路统计人员机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公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公路事业的发展,对于调整国家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开拓市场,加强城乡地域交流,开发城乡经济资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变偏远地区的落后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近年来,由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国家,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公路投资结构区域多元化,涉及到国省县乡公路,公路统计的范围更加广泛,对作为公路管理基础工作的公路统计工作要求更精细、更规范、更系统,要求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实效性也越来越高。

公路统计是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基本任务是对公路的建设、养护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对公路经济活动提供信息资料并实行统计监督,为制订公路交通规划和公路建设养护计划提供依据。在公路事业发展的今天,公路管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路统计工作只有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研究、运用各项统计数据为公路建设养护服务,才能适应公路管理发展形势的需要,科学有效的公路管理是公路事业发展的保证。

一、公路统计分析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交通是否发达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从而各地根据路况不同程度地对旧路进行改造及根据规划增加新的公路建设。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搞好公路工程建设期的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统计信息系统,是公路工程建设时期的重要内容。更是检验公路建设各项工作成败得失及合理调配建设资金,制订规范化管理条例的重要依据;做好公路统计工作是全面搞好公路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公路交通重要的管理和决策依据。

(二)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需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公路投资结构趋于多元化,各种经济实体的变换和利益交错,必然给搜集、整理、研究和提供各种公路经济活动的公路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变化和影响。公路统计的范围更加广泛,涉及到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等。公路指标体系、统计方法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要求更精细、更规范,更系统,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建设公路统计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搞好公路统计管理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公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能从根本上突破和改变旧的公路统计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公路管理的效益和技术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公路部门的普及应用,公路统计作为信息处理技术的核心部门,其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大量统计数据,涉及到公路基础数据、路政管理等方面内容,需要平时及时录入信息,大量统计数据均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形成各种报表,有关公路数据库的建立、更新、完善任务更加急迫繁重,

(四)公路发展、决策管理的需要

公路统计在公路科学管理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公路建设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公路投资结构趋于多元化,公路管理的范围更加广泛,涉及到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等方方面面,公路指标体系、统计方法与以往相比有所不同,要求更精细、更规范,更系统,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公路统计指标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仅为制定公路发展方针政策、公路养护建设计划和管理法规提供依据,而且为科学组织公路生产,加强公路部门的内部经济核算提供依据。公路愈发展,愈现代化,愈需要依靠统计数据,因这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分析,揭示公路发展规律,反映公路养护和建设实际,从而制定出与市场相适应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以保证公路业健康有序发展。对做好公路统计工作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行业、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方便性要求越来越高,要做好统计工作首先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领导认识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公路基层单位的领导只凭上级的文件精神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来指导生产,没有形成运用统计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和策略,认为统计工作就是填填数字,几分钟就完的事。

(二)公路统计队伍的专业水平差

公路统计队伍人员变换频繁,从事公路统计的人员的敬业精神、文化水平、业务素质不尽如人意,有统计专业技术职称的很少,兼职统计人员较多,许多统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便匆忙上岗;上岗以后,也很少进行专业学习,有的仅能完成一般的统计报表,却不善于搜集、整理、汇总各种资料,使统计资料难以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三)统计工作中法制观念淡薄

法制观念淡薄,统计数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些单位的领导出于对部门、个人利益的考虑,对数字造假心知肚明,以行政手段干预报表的各项统计数据,统计人员也只能按领导意图行事。这样统计数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就增大,虚报、瞒报、篡改统计数据现象经常存在,如由于公路养护计划指标逐年都要按比例提高,为了完成指标,编造的数据就失去了统计报表的意义。

三、完善改进公路统计分析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公路统计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公路愈发展,愈现代化,愈需要依靠统计数据,因为公路统计是揭示公路发展规律,反映公路养护和建设实际,公路统计指标不仅为制定公路发展方针政策、公路养护建设计划和管理法规提供依据,而且为科学组织公路生产,加强公路部门的内部经济核算提供依据。当前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公路统计涵盖了公路数据库管理系统、交通量调查统计系统、路面桥梁管理系统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公路信息网络,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公路的经济活动,是提高领导者管理水平,正确行使领导职责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二)加强公路统计队伍建设

稳定的高素质的公路统计队伍是重点。公路统计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好统计法律法规、统计基础理论、基础核算等知识,能够熟练地应用基建公路统计专业知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了解统计的任务与过程,掌握公路统计的各项基本技能;还要在数据处理方面,统计工作人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录入基础数据、汇总数据及进行数据分析。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现场调查”,统计人员要及时学习、掌握被统计工程的基本情况,了解公路工程专业知识,定期进行现场调查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统计的真实度。不仅如此还要树立起有效的用人方法,创造吸引人的环境氛围还要通过实用各种方法来教育统计人员,要重视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准。

(三)完善统计法规有关制度

公路统计工作制度是公路统计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工作,能够增加公路统计工作水准。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统计规章制度。做好公路统计工作,必须要有严格的统计管理制度作保证。第一,要建立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这是当前完成统计任务,提高统计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要通过这项制度,一方面促进各单位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切实保证《统计法》的贯彻实施。第二,要积极开展公路统计专项检查工作,重点对基层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实地抽查,切实纠正个别统计人员以年度计划指标、领导意见来填写各种报表的错误现象,做到数出有据,信息准确,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第三,强化统计工作的行政管理,进一步健全统计工作的考核评比奖励制度,制订出公路统计工作标准和评比奖励办法,通过综合性的考核,切实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促使公路统计工作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崔海凤.浅析规范公路统计工作[J].金田.2013,05.

[2]王小玲.提高公路统计工作效率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3,07.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营统计;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7日

高速公路在经营活动中,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是运营活动的主要环节,而统计在各项活动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各项活动开展有效与否,为高速公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科学的统计依据,才会使高速公路各项管理工作避免虚而不实的状况,管理过程才能找到切入点,从而为政府宏观调控很好地找到切入点。所以,强化统计管理,对高速公路的经营活动和运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统计基础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部分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将统计工作简单化。表现为重会计、轻统计的现象,认为会计核算和收支把关才是重要的问题,统计工作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而专职的少,变动较频繁。

(二)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统计指标的填报随意性大,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的高速公路是企业所有制形式,有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各类新兴的高速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些新兴的高速公路当中,一部分尚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或者统计工作岗位,统计报表则是由财会人员或其他相关部门人员代填代报,相当一部分统计指标未能准确地按照统计制度具体要求计算填报。

(三)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加工,出现统计数据差错、失误的问题较普遍,统计调查、分析、预测、统计监督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因而出现了不能准确适时地提供本单位经营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

二、统计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统计工作在经营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一方面需要及时了解和把握整个国家交通的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了解交通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把握高速公路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统计,需要统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按照规范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建立或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从而必定会形成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统计管理体制的强化,对于高速公路运输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1)联网统计报表准确、及时地反映车辆在某一时点上的通行辆次,反映一个特定时期内车流量及收费额的动态变化,预测未来趋势;反映各收费站的日夜吞吐量。(2)从侧面反映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反映交通安全与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比如路面养护情况、护栏安装更换是否及时,从行车条件和技术上为安全、快速行车提供可靠保障。(3)根据统计出来的各种数量特征,反映出质量特性。在某个联网片区内,从总的行车数量反映某路段、某收费站、某车道的通行能力;从质量上反映高速公路的路面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服务质量。总之,人员素质及统计体制的提高和完善既可以反映高速公路的运营状况,又可以影响到高速公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问题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统计管理体制

1、设立高速公路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制定该类部门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信息的报送制度。按照经营与管理的不同特点,满足高速公路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应结合联网收费实际,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制定统一的报表格式,明确报送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统计责任,并予收集、审核、汇总、提供统计信息。

2、明确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统计责任。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高速公路建设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发展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统计资料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明确、统计责任的明确,要按统一的口径、范围、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同时也要特别重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部门信息。比如,监控部门所记录的“绿色通道”辆次以及封路次数,此类信息有助于分析、预测高速公路未来的经济效益。

(二)健全统计信息的多向运行机制。基础信息来自于各基层收费站,基础信息在向各职能部门有效的运行才可以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职能部门的各类专项信息只有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才能有效满足其综合对比、综合分析研究之需要。各种综合报表由综合统计部门经加工分析向单位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多向运行,以此满足公路管理决策、研究问题、了解公路信息的需要。

(三)强化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为高速公路统计信息决策服务。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早已经进入到各行业,并在各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联网收费统计报表工作要实现统计信息网络化,实现统计数据及时更新,达到联网直报,及时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和科学依据,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

(四)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备一支基础雄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统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勇于开拓创新。同时,单位领导、行业部门,要更多地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微机知识等,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及职称考试,主动参与管理,使公路管理水平和统计工作有新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统计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为深入贯彻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宁国等12个县(市)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的通知》(皖政〔**〕126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扩大宁国等12个省直管试点县(市)的(以下简称试点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发展和改革管理权限

1.试点县申请使用国家和省级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试点县安排本级各类财政性资金,采用直接投资(含通过各类投资机构)或以资本金注入方式,建设按规定应由国务院或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省政府或省发展改革委管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或转报省政府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或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所有需办理进口设备免税的项目、限制类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或转报。

4.试点县申请世行、亚行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5.内、外资项目办理进口设备和购买国产设备抵免税确认书,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6.试点县所属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发行规模申请。

7.凡不需要国家、省、省辖市出资或平衡建设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含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自行审批。

8.凡需省辖市发展改革委核准或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核准或备案。

9.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下,符合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和允许类、且不需办理进口设备免税的外商投资项目,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核准。

10.试点县的省级开发区,除扩建的开发区总体规划需报省政府审批外,不再审批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编制和实施。

11.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各类文件、指导工作的各类信息,凡是所在省辖市享有的,均发送到试点县发展改革委。

二、关于农业、粮食、林业、水利管理权限

12.省农委发送到省辖市农业部门的有关文件和指导工作的各类信息,同时发送到试点县农业部门。要求省辖市农业部门上报的有关材料、信息和统计数据,试点县农业部门直接上报。

13.省农委负责组织的各类农业建设项目,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利用外资等各类项目,凡符合条件的,试点县农业部门直接向省农委申报。省农委负责组织实施的多种农业补贴、农业救灾及有关专项资金等,试点县农业部门直接向省农委申报。

14.省农委加强对试点县农业部门的工作指导,下放行业管理权限,有关行政许可、农机鉴定、防疫检疫、农业执法等管理事项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认证与质量安全的监管,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牌农产品以及农民创业带头人的培育和认定,试点县农业部门享有与省辖市农业部门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15.省级储备粮安全储存、检查管理,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进行。

16.省级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受理报批,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17.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18.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库点资格认定,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19.现代粮食物流、仓储、加工项目,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20.国家、省粮油龙头企业认定,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报送省粮食局审核。

21.国有粮站(库)仓容规模在1000吨以下或占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拆除、变卖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审批。

22.粮食流通统计、行业发展规划、仓储设施和粮油加工统计,由试点县粮食局直接上报省粮食局。

23.林业生产和各项投资计划由省林业厅直接下达到试点县林业局,主要包括年度林业生产计划、林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以及有关专项计划等。

24.各类林业项目的申报,均由试点县林业局直接向省林业厅申报。

25.在林业资金管理方面,省与试点县直接办理相关资金下拨与上缴;相关财务报表也由试点县直接报送。

26.林业行政许可,试点县林业局直接报省林业厅审批。出省木材运输证、林木产地检疫合格证以及因特殊原因需要在禁猎区、禁猎期猎捕或使用禁猎工具猎捕审批3项许可由试点县直接审批。临时占用林地的,试点县享有省辖市的审批权限。

27.林业生产管理方面:(1)重点公益林采伐有关事宜,由试点县林业局直接审核或审核后直接报省林业厅;(2)重点公益林区划调整,由试点县林业局审核后直接报省林业厅;(3)原由省辖市林业局审批的,除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继续由省辖市林业局审批外,其他项目造林作业设计由试点县林业局审批。

28.试点县林业局直接向省林业厅上报各项统计数据。原由省下放到各省辖市的统计调查,包括林业典型调查等,直接下放到各试点县林业局单独组织开展。

29.林业高级工程师、职工评残评审由试点县林业局直接向省林业厅申报。森林公安警务管理试点县享受省辖市管理权限。

30.在水利基本建设计划管理上,对试点县比照省辖市的权限,实行计划单列。年度建设计划由试点县直接上报;国家和省级投资计划直接下达试点县。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安排实行按项目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由省、市组织实施的项目,计划及资金按原下达方式进行。

31.对试点县不涉及相邻县(市、区)的或与相邻县(市、区)没有水利纠纷的水利项目,其规划设计文件直接报省水利厅审核或审批。

32.结合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实际,对部分原由省辖市初审后转报省审核、审批的项目,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核、审批;对部分原由省辖市审批的项目,由省、市政府委托或授权试点县审批。具体如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项目审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水利厅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委审批。

(2)水土保持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项目审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水利厅审批。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审批均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根据项目立项机关及限额,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别由中央、省、市、县审批。对部分原由省辖市审批的项目,由省、市政府委托或授权试点县办理。

(4)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审批,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批。

(5)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由试点县的项目法人初审,直接报省审批。

(6)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审批,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批。

33.农村水电建设项目中,对原由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上报省审批的农村水电项目计划、项目初审,改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批。对原由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负责审批的农村水电项目,改由试点县发展改革委、水利局负责审批。

34.加强对试点县水利工程管理的业务指导。

三、关于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发展管理权限

35.省经委管理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项目、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创业创新项目、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省级企业发展资金扶持的项目申报,试点县经委(经贸委、工经委、工业局、中小企业局)直接向省经委报送。

36.省经委掌握的省级企业发展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对试点县项目优先给予资金扶持。

37.除国家明确规定需要报送省经委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内外资项目外,其余项目审批权限一律下放试点县经委(经贸委、工经委、工业局、中小企业局)。

38.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内外资项目办理进口设备减免税和购买国产设备抵扣税确认由所在试点县经委(经贸委、工经委、工业局、中小企业局)直接报送。

39.试点县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需要到省经委备案的,由试点县直接报省经委。

40.在试点县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直报点。同时,将试点县直接纳入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和调节的对象。

41.扩大试点县经济信息的获取权和知情权,省经委出台的重要文件、政策、有关信息及时向试点县提供。

42.从2008年起,对试点县村村通建设计划进行单列,并将建设资金(含国家车购税和省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和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直接拨付至试点县。

43.养路费、客货运附加费、运管费、小机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征收计划由省直接下达试点县,由试点县自行组织征收,由省组织考核。

44.除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权力和义务由省辖市享有的外,有关交通行政许可、认证、评定、审批、鉴定、交通执法管理,试点县交通部门享有与省辖市交通部门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从事普通货运经营(危险货物运输经营除外)、县级行政区域内客运经营(出租车经营除外)的营运证的审批、发放、年审,由试点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办理。

45.省交通厅召开的会议、印发的文件,凡是省辖市交通部门享有的,通知或印发到试点县交通部门。

46.尽快建立行业管理渠道,赋予试点县有关部门行使省辖市相应的信息行业管理权限。

47.在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信息产业相关统计数据报送以及信息产业有关信息获取等方面,试点县享有与省辖市相同的权限。

四、关于商务、旅游、外事管理权限

48.由试点县商务局直接上报县商务发展规划、县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专项规划、县年度进出口计划等商务专项规划及专项计划,省商务厅对试点县有关指标直接进行平衡。

49.由试点县商务局直接上报省商务厅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资金、出口机电产品研究开发资金、出口机电产品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资金、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研究开发资金、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中部商务发展资金等政策性资金、成品油零售许可证。

50.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下,符合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和允许类的外商投资项目、企业设立及变更,由试点县商务局核准。

51.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和限制类项目的企业设立及变更,由试点县商务局审核后,直接报省商务厅。

52.中小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贷款,经试点县商务局、财政局审核后,联合报省商务厅、财政厅审批。

53.对商务部、外交部委托省商务厅办理的下列行政事项,由试点县商务局受理企业申请后向省商务厅直接转报:(1)进口商品配额审核;(2)出口商品配额(含纺织品、白银、活猪、活牛)初审;(3)对外劳务合作及工程承包经营资格初审;(4)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产品出口企业确认;(5)设立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核准;(6)外派劳务项目审查及未建交国家、港澳台地区劳务项目审核;(7)对外援助成套项目实施企业资格初核;(8)对外援助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初核;(9)直销经营许可申请转报;(10)因公出国(境)经贸团组审批;(11)邀请外商来华签证通知电签发。

54.对省商务厅网上审批、报送纸质文件的下列行政事项,由试点县商务局受理企业纸质申请后,向省商务厅直接转报:(1)一般货物自动出口许可;(2)一般货物自动进口许可;(3)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件备案;(4)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5)进口重点旧机电产品初审;(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商品配额审核;(7)外商投资企业自动进口许可;(8)汽车品牌经销商备案;(9)技术进口合同登记;(10)技术出口合同登记;(11)软件出口合同登记。

55.对试点县商务局审批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批准证书,由试点县商务局直接办理、发放。对省商务厅向试点县企业发放的其他各类证照,试点县商务局可本着便民原则,从省商务厅领取后送达企业。

56.省商务厅在进出口、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统计资料时,将试点县的统计数据在所在省辖市名下以“其中”形式列出。

57.省商务厅印发的文件、信息,凡省辖市享有的,均发送到试点县。

58.IA、2A级旅游景区,由试点县旅游部门自行评定。

59.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申请,由试点县旅游部门直接向省旅游局报送。

60.省级旅游发展资金的项目申报,由试点县旅游部门直接向省旅游局报送。

61.现行需经省辖市外办审核、报省外办审批的县处级以下(含正县)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的事宜,均由试点县政府直接报省外办审批。

62.现行需由省辖市外办出具申办护照签证介绍信,并由省辖市外办专人办理护照签证的,均由试点县外办出具申办护照签证介绍信,由试点县外办专人办理护照签证。

63.各试点县外办应将出国(境)事务专办员名单提前报至省外办。

五、关于建设、国土、环境保护管理权限

64.需报省建设厅核发选址意见书的项目,由试点县规划部门初审,直接报省建设厅核发项目选址意见书。

65.省外勘察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企业前往试点县承接业务备案登记工作,由试点县建设部门办理。

66.一级及一级以下建筑业企业资质,一级及一级以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定级、晋级,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工程勘察乙、丙级资质,建筑工程设计乙、丙级资质和其他建设工程设计丙级资质,工程监理乙、丙级企业资质,建筑材料检验机构,乙、丙级招标机构资质,施工图审查机构认定证书,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房地产评估机构,城市房屋拆迁企业资质,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建设类各类执业资格注册初审等,由试点县建设部门自行审查,直接报省建设厅审批。

67.建筑劳务企业资质和新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由试点县建设部门直接审批。建设行政执法队伍委托备案、执法人员资格认证,由试点县建设部门直接报省建设厅审批(备案)。

68.试点县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后直接报省国土资源厅。省人民政府分解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将试点县的用地计划在所在省辖市的用地计划中单列,并单独建账进行考核和管理。

69.试点县矿产资源保护、矿产资源整合、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的立项申请,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直接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70.试点县农用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基准地价评估和城镇地籍调查等成果和200亩以上新增耕地面积的验收申请,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直接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71.试点县实际耕地保有量、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新增耕地指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折抵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确认申请,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直接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7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申请、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项目的申报、新增耕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的确认申请,由试点县国土资源局直接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73.除国家规定外,试点县环保局享有《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试行)》(环监〔2003〕115号)规定的市级环保局审批权限。

74.试点县环保局直接向省环保局申报污染治理项目,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购买、报废放射源,省级绿色学校等项目。

75.原由省辖市环保局发放的排污许可证,由试点县环保局直接发放。原由省环保局发放的排污许可证,由试点县环保局审核后报省审批。

六、关于科技、教育、广电、文化、体育等管理权限

76.科研攻关、软科学研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77.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火炬计划项目,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78.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79.自然科学基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80.技术合同登记、国家秘密项目、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登记、科技成果鉴定,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81.星火计划项目、科技扶贫项目、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由试点县科技局直接向省科技厅申报。

82.省教育厅印发各省辖市教育局、涉及县(市、区)的文件,直接印发试点县教育局。

83.试点县教育局直接向省教育厅申报项目、资金等。

84.省教育厅在安排项目、资金以及受援项目时,对试点县给予倾斜。

85.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由省辖市教育局负责审批的普通初中的设置、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计划、出县教师调动等,由试点县教育局负责审批。

86.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87.国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改作其他用途,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88.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工程建筑或进行爆破等作业,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89.已建立馆藏文物档案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调拨、交换馆藏二级、三级文物和一般文物,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0.考古发掘单位保留少量出土文物作为科研标本,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1.由演出经纪公司承办的外国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或报批。

92.由演出经纪公司承办的台湾地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或报批。

93.设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4.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娱乐场所,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5.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场所,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6.设立音像制品批发单位和设立音像制品连锁经营单位,由试点县文化局直接报省文化厅审批。

97.现行的“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审核、审批及频率执照核发事项,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有线广播电视站的设立审批和乡镇广播电视站的设立审批,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许可,申请设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境外电视节目许可,开办视频点播业务审批,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审批”6项管理权限中,涉及由县级广播电视局提出申请,逐级上报审批或审核的,一律由试点县广播电视局直接向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上报。

98.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现由省辖市广播电视局行使的审批管理权限,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要求,由省辖市通

过行政委托或授权等办法,下放到试点县广播电视局负责行使。

99.试点县体育局直接向省体育局上报请示事项。

100.将从事涉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体育经营项目许可下放到试点县体育局。

101.竞技体育类运动员注册、招选,初级教练员的职称审定,二、三级裁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审批、注册,武术学校、普通传统项目学校的审批,从事体育培训、辅导、裁判和咨询,经营性武术组织的管理,水上体育项目的审批,试点县体育局直接办理。

102.省体育局有关资金直接拨付到试点县。

七、关于审计、财政、税务管理权限

103.在审计计划管理方面,对省审计厅授权项目,试点县审计局直接向省审计厅提出申请。省审计厅研究同意后,直接向试点县审计局下发授权审计通知书。

104.在审计专项经费安排方面,试点县审计局直接向省审计厅提出申请,按现行有关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规定办理相关事宜。

105.增加试点县审计局为审计信息直报点。同时,省审计厅审计信息资料增发试点县审计局。

106.省审计厅发往各市审计局的文件,增发试点县审计局。

107.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不断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项目,由试点县财政局直接向省财政厅申报,资金直接拨付到试点县。

108.试点县地税部门受理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地方各税减免审批事项,未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审批;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报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109.试点县地税部门受理的技术改造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审批事项,未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审批;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报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110.试点县地税部门受理的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未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审批;超过所在省辖市审批权限的,由试点县地方税务局直接报省地方税务局审批。

111.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税务总局部门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不得下放至县(市、区)管理的税务办理事项外,试点县国家税务局原则上享有与省辖市国家税务局相同的管理权限。

112.对于下列税务办理事项,试点县国家税务局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

(1)纳税人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或者属于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的新办企业申请减免企业所得税,年度减免税额在100万元以下(“以下”不含本数,下同)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审批;年度减免税额在100万元以上(“以上”含本数,下同)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报省国家税务局审批。

(2)内资企业申请享受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单个项目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审批;单个项目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报所属省辖市国家税务局审批;单个项目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或者属于军工企业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报省国家税务局审批或呈报。

(3)纳税人申请财产损失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年度税前扣除金额2000万元以下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审批;年度税前扣除金额2000万元以上的,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报所属省辖市国家税务局审批。

(4)纳税人符合企业所得税政策性减免条件,申请享受的其他减税、免税事项,由试点县国家税务局直接审批。

113.对于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后新增的税务办理事项,试点县国家税务局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系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国税发〔2005〕170号)要求,实行集体审核制度,原则上不得简化审批环节。

八、关于人口计生、卫生、劳动保障、公安、民政管理权限

114.省里已要求省辖市减少对县级考核次数,对省已考核的样本点不再考核,实行数据共享。试点县考核结果除作为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评价依据外,同时纳入省辖市总体考核。

115.试点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审批由省辖市审批,改为试点县自行审批。

116.将试点县卫生局纳入省辖市卫生局发文范围,包括文件、资料、信息等。

117.试点县卫生局直接向省卫生厅申报有关卫生项目,在县级医疗救治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公共卫生项目等资金分配方面,优先将试点县纳入项目实施范围,省直接指导管理试点县的项目工作。在医师执业注册、变更方面享有省辖市卫生局的管理权限。

118.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省直管县的管理权限,经审核,具备条件的试点县依法享有,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省直管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119.省劳动保障厅发送省辖市劳动保障局的各类文件、工作通讯、信息,除有特殊规定外,均发送到试点县劳动保障局;要求上报的有关材料,试点县劳动保障局直接报省劳动保障厅。

120.试点县劳动保障局直接向省劳动保障厅申请劳动保障专项资金、重点工程项目。国家和省级各项转移支付和补助资金(除实行市级统筹的社会保险资金外),直接拨付到试点县。

121.驻地省属单位职介机构资格认定、驻地省属企业特殊工时制度审批,下放至试点县劳动保障局。

122.试点县劳动保障局直接向省劳动保障厅申报业务工作试点。

123.省辖市公安机关网络监察部门负责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和消防安全审批并签发《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审核意见书》的权限下放到试点县公安机关。试点县公安机关设有网络监察机构的,由其负责;试点县公安机关未设置网络监察机构的,由该县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负责。

124.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生产销售审批由试点县公安机关审核后报省公安厅审批。

125.收取两万元以上取保候审保证金,由试点县公安机关审批。

126.评定残疾等级,由试点县民政部门直接报省民政厅审批。

127.申报确认省一级光荣院的,由试点县民政部门直接报省民政厅审批。

128.与境外合资、合作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经试点县民政局、商务局审核后,联合报省民政厅、商务厅审批。

129.新办社会福利企业由试点县民政部门会同税务部门审核后,直接向省民政、税务部门提出兴办申请。

130.城镇退役士兵(不含转业士官)安置资格的审核,由试点县民政部门直接办理。

131.福利院和乡镇敬老院改扩建补助资金等涉及民政方面的资金直接拨付到试点县。

九、关于工商、统计、物价、质监管理权限

132.取消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在省工商局登记的规定,实行试点县登记、监管。

133.深入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个体工商户登记,委托属地工商所办理。

134.将《安徽统计信息》及一些重点统计分析资料的发送范围,扩大到试点县主要负责人,并增加试点县统计局为统计信息直报点。试点县享受与省辖市同等权限,直接向省统计局报送各类统计分析和信息资料。

135.向市级统计部门印发的各类文件和指导工作的各类意见等,均发送到试点县。

136.将《安徽省定价目录》中规定的省辖市享有的价格管理权限,全部授予试点县。对现行须由省辖市审批或管理的事项,均由试点县自行审批、管理;对需经省辖市审核、报省审批的事项,均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批;对必须经省辖市审核、审批的事项,采取省、市委托或授权等办法,下放到试点县办理。

137.省物价局向省辖市物价部门部署工作、发放文件等,同时扩大到试点县物价部门。试点县物价部门在政策请示,上报信息时,直接向省物价局上报。

138.行政相对人不服试点县质监局具体行政行为的,可直接向省质监局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139.对按规定需向省辖市质监局报请审理、审核、报告的行政案件,试点县质监局自行审理决定;对按规定需逐级上报省质监局审理、审核批准、报告的行政案件,试点县质监局直接上报省质监局。

140.各季度监督抽查计划和省级监督抽查申请,由试点县质监局直接报省质监局。省质监局对其监督抽查计划直接审批,省级监督抽查安排直接到试点县。

141.免检产品、名牌产品、质量奖等国家、省评优奖,由试点县质监局直接向省质监局推荐。

142.省质监局对试点县的补助经费直接下拨试点县质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