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时间:2024-03-19 11:0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篇1

【关键词】汉语教学;知识;能力;口语;阅读;培养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教学和实际生活中我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了多少年汉语,掌握了不少单词和生字,但是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汉语课堂上运用,考试能打高分,语言实践能力却很差。因此,上大学用汉语授课,课上听不懂,研究的成果也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呢?就需要把汉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应整合。

一、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1、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某一问题上知识贫乏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人必然缺乏解决那一问题的能力。可以肯定地说,无知者必无能。

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做底座,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无论什么方法,在短时间内,都很难达到应用的能力。我校是朝鲜族学校,学生兼会自己的本族语和汉语,我校教师的讲授、学生的课本、作业等都要使用朝鲜语,但可加授汉语。我们的汉语教学实际上是处在朝鲜族里的“汉语孤岛”开设的汉语课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身为汉语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内完成好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应用的能力是有难度的。

要改变汉语教学现状,首先,要根据确定教学目标,应该把教学目标定为: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是终身的事情。

根据乔姆斯基的“知识能力”他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一种稳定的能力。它可以产生其他的能力。其他的能力可以增加,可以减少,可以消失,但是知识能力是稳定的。因为有知识才有技能,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离不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强调方法和能力目标重要性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和弱化知识目标,否则就会影响到方法和能力目标的实现。通过知识而获得发展,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语言知识不是汉语教学的目的,汉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语言知识可以成为汉语教学所要培植的运用语言能力之大树的根。语言知识可以成为汉语语教学这位三级跳远者的弹跳点。

2、重视知识,又要重视能力,无知识必然无能力。

知识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而且,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至是本能,大量的知识的占有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现在,我所担任学生就基础看,比以往几级学生明显降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拼音不过关,甚至连声调标在哪个字母上也不知道,笔画、笔顺方面也存大很多总是错别字现象更为突出。由于这些基础知识差,也就制约了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基于这种现象,我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对一些知识性的问题,除下功夫让学生进行强化记忆外,还努力变换花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新鲜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对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比对他们讲学习目的带来的动力大,在加强知识记忆的同时,努力扩展阅读面,多让学生进行小作文练习,以此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压缩了授予课时间,把时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加大课外阅读的力度,通过这样做,我想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写作能力等会有明显提高。 因此,只要正确处理好汉语知识及汉语能力的关系,学生的汉语综合水平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3、知识在能力作用下才会活化物化。

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才会有价值。能力的发展又促进知识的掌握。而能力则是指人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能力是不能传授的。它必须是在反复的训练中形成,尽管这一训练过程是艰苦而漫长的,但是学生一旦具备了这一能力,就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就会做到举一反三。而某项能力的形成,又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必须进行反复训练,汉语科中能体现能力的方面是:识字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听说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

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形成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加速了获得新知识的速度。记得有人曾这样说过:“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因此,就是要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让他们不断去探索、去发现新的东西,这应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出发点。

二、整合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知识传授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不可能有只是传授知识或培养能力的单一活动,应在传授知识中培养能力,能力培养中知识得到巩固。

1、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

以往的教学往往忽视对学习内容的再加工,一般只是依据教材呈现的次序和方式展开学习内容,“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在少数,因此课堂也就缺失了应有的生命活力。那么,在构建“学习主题”中,应该怎样合理配置学习内容,使内容与目标一致呢?学习内容的组合,应围绕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从学科内外、校内外筛选与该主题有关的所有信息,确定最有表现力和学习价值的材料。把相关的学习领域组织起来,先确定学习内容的主干,再确定枝叶,使内容呈现网络状的有机整体。

课堂上重视传授基本的汉语知识,如学习和掌握常用汉字的音形义,汉语表达习惯,构词方法等,而且知识的传授为提高汉语运用能力服务。

2、鼓励学生积累优美字词,丰富词汇量,

《汉语课程标准》把民族中学的汉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放在重要目标上,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普通中学生的基本词汇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表达能力的一个突破口。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比如:单词竞赛,每日新词(每天把当天重要词语根据自己的档次掌握状况,自制生字卡,随时复习,强化记忆)等。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用敏锐心发现课文中美点,积累优美字词,丰富词汇量,不断提高学生汉语素养。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让学生阅读时每当发现优美字词句或精彩片断都要摘抄到笔记中,要求熟读成诵,从而积累丰富的词汇。如:在教每篇课文时,让学生肯文字读课文找出本人认为精彩的句子和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理由。学生找出了词语,我及时赞扬他细致全面同时,教育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会发现很多妙词佳句,把它们积攒起来变为自己的,这就是学习汉语的最大收获与方法。掌握单词,扩大词汇量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地积累,切不可一暴十寒。只有不懈努力,才能顺利地过单词关。

3、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影音结合、动感无限的课堂优势,深得教师的喜爱。小学生记忆能力强,在展现新知识时可以借助媒体帮助理解新知识并加深记忆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4、突出综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素养。

新课程标准加强了汉语听说读写的整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

5、加强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针对过去汉语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汉语实践中全面提高汉语素养。 应该力求把课本上的“知识”拉到学生生活中的“能力”,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抓住学生爱表现、爱活动的特点,将理解、积累与运用、思维与表达紧密联系,将学与玩、学与实践相结合就,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的融合,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篇2

关键词:多元智能;语文教学;学生主角

中图分类号:H319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外,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八种基本智力,这些智能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语文教师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做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全面实施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学校教育的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或基本学科内容和技巧,而是学生必须对待定的学习主题有深入的理解,有进一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能是达到好的教育的助手,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在帮助学生的学习上有特别的功用,而且在帮助学生达到某种有价值的成人角色状态方面也有特别的功用。应试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解题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单一化,只面向少数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片面发展、培养精英、着眼眼前。

多元智能的教学目标是利用个别差异的心理表征的不同方式,以多元智能为教学上的“多元切入点”,在目标制定上变单一的教学目标为多元素质目标,着眼于全面发展,全体发展,未来发展,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健康发展的多元途径,实现真正的理解,并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相联,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尊重学生主体,凸显学生主角地位

多元智能的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强调尊重学生的重要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多元智能教学的根本倡导,这种“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

二是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的一种实践活动。加德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他提倡为学生准备范围更广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学生的自主选择,在多元智能的教学中与建构主义的观点一样,被看为是学习和教学中“建构”过程的开始。在教学评估中,加德纳更是重视儿童自我评估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通过对自己的评量分析,会产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从而能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更自觉的责任。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学生主体的理念,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民主,加强互动,创设各种活动情境,多激励,使学生有信心,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要一味的灌输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三、适时调整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内在建构性”的学习观,在对教学本质及特点的理解上,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有相同之处,即都强调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的。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别关注学习者个体智能的差异对教学的意义。加德纳强调学校教育的改革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同时将教学过程界定为一种生成性的过程。加德纳没有直接论述教学过程的这种生成性,但在他的着作《受过训练的智能》一书中提出,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要建立理解的课堂教学,而这种理解的课堂教学就是“重在理解的建构主义者的课堂教学”。借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知识的构建以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二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担当起首席的责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个体差异、整体水平,只有把学生的基础了然于胸,全面掌握学生实际,才能知道学生的需要,才会预设课堂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

教学设计的内容不能低于或高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我们不仅课前充分把握学生的起点,课堂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调整预设内容。预设不应是单向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是多维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要留出生成的空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对学生知情意的了解,留出体验、发现、探究、偶发等的空间。摒弃那种看似严密的环环相扣的线性流程,设计几个不同的动态发展的板块。这几个板块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目标的调整、偶发的因素、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穿插变化,目标可升可降,环节可先可后,方式自主选择,手段灵活多样。面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的问题会多种多样,只有充分预设,适时调整,才不会手足无措,课堂也因而变成不断创生、深化的动态生成的课堂。

四、认同个体差异,发展多元智能

加德纳提出要开发人的多元智能,即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课堂的结合应有两层含义:

一是充分认同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二是利用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势智能来为发展语言智能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变一元讲读为讲读、穿插音频和视频、组织讨论、指导表演等多元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人际交流智能,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培养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加深理解文本;利用信息媒体的多样性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培养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在作业布置上变一元抄写为听说读写看演等多种综合操练。

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语文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发挥不同智能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学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篇3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基础部,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英语教学质量的优劣。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英语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忽视理论研究、不重视教学科研、英语课堂教学中忽视隐性课程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强化科研意识、课堂教学中关注隐性课程的渗透以及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教学技能等方法。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能力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4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10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势在必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目前,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上尚有不小的提高空间。因此,为进一步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一名一线的英语教师,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深入分析和思考,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尝试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议。

一、当前阻碍高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原因

(一)重实践探索,轻理论研究

在当前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却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这主要是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不重视理论,甚至认为理论“没用”而造成的。事实上,作为行动的指明灯,理论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爱因斯坦说,“从现象中你能看到什么,取决于你头脑里有什么理论。理论是望远镜和显微镜”。因此,如果你觉得理论“没用”,是因为你没有去用。

(二)强调“主学习”,忽视“副学习”和“附学习”

克伯屈认为,学习可分为“主学习”、“副学习”和“附学习”。“主学习”即“直接学习”,伴随它的是“副学习”(即关联学习)和“附学习”(即指有关情感、态度的学习)。在目前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不少教师只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了隐性课程,即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态度的学习。以学生学习英语课文为例,在《新视野英语教程(1)》的第三单元“Wealth.Success.or Love”中,通过学习课文学会相关词汇、句型,这是“主学习”;考虑如何更好、更快地记单词、学课文,这是“副学习”;通过学习该课文,懂得如何正确对待Wealth(财富)、Suc-cess(成功)和Love(爱),这是“附学习”。在目前的高职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会关注英语本身的学习,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关联学习和情感学习。

(三)重知识传授,轻教学理念更新

高职的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能够随着职业教学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忽视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必要性;教学方法落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学观念跟不上职业教育前进的步伐。由于缺乏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一些教师意识不到及时提高自身素质、适时更新教学观念的必要性,造成了不少课堂教学和实际教学要求的脱节、课堂教学效果无法保证的问题。

(四)专业知识中的口语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数年前的英语教学重读写而轻听说,受自身所受教育的影响,很多高职英语教师的听说水平达不到当前以听说为主体的英语课堂的教学要求。具体表现在口语教学能力不强,还不同程度地使用汉语授课;有的语音、语调、语流欠缺,课堂语言单调,无法创设一种“逼真的”交际教学环境。如果不能及时创造条件进行学习充电,高职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不仅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会严重阻碍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行和实施。

(五)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差

目前,不少高职英语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意识不到科研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足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一些教师则认为自己没有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工作量大,大量的教学工作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高职英语教师科研水平总体不高、科研能力不强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

要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首先就要转变教师重实践探索、轻理论研究的局面。一方面,要让教师充分认识教学理论的重要性,例如:可以通过教案评比、说课、优质课、微课等教学活动,让教师逐渐体会到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成功,从而激发教师探索教学理论的欲望和热情: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一些激励或者奖励措施鼓励教师探索教学理论。

(二)显性课程教学和隐性课程教学并重

事实上,常被提及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及目前一些专家呼吁的“情感目标”都在强调隐性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要改变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重“主学习”、忽视“副学习”和“附学习”的状况,教师就要有意识地了解有关“副学习”和“附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意义。例如:在上述“Wealth.Success or Love”的课文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表达的使用,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更快地记单词、学课文,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财富、成功和爱,而不至于在现实中迷失自我。

(三)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

目前,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的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把学生的英语基础作为拒绝新教学思想的借口。要力争营造“逼真的”交际环境,让课堂变成学生操练英语的场地,而不是教师独自演讲的舞台。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灵活选用任务驱动、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行动导向等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合理有效地安排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强化口语教学能力

培养教师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过硬的专业技能,并把这些能力潜移默化地运用到整个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对英语教学至关重要。要特别强化教师听、说方面的技能,并不断优化口语教学能力,至少能准确流利地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因为语言是一个输入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的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对教师的口语教学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强化口语能力,才能满足目前教学需要。

(五)重视科研,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篇4

关键词:认知能力;通识教育;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42-02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例如,课程设置形式单一,把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许多语言实践训练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需求与心智的发展;在整个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本身的关注,缺乏对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的培养。这些问题导致了许多学生不会思考,不知道自己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如何去学习英语。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就当今而言,大学英语课程应更加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规律,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最终获得“智慧”与学习的乐趣。

一、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这一概念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据《辞海》解释:“认知”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学习、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莱考夫和约翰逊也对认知有一种广义的解释,认为“认知”包括心智运作、心智结构、意义、概念系统、推理、语言等[1]。可见,这些学者认为人们的身体经验与思维加工是密切关联的,而且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客观现实经过体验和认知加工才逐步形成了语言。

对一门外语的语言运用和理解是认知处理的过程。认知能力的培养与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相互影响的。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同时,语言的学习也会反作用于人的认知能力。在大学这个阶段,多数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这还远远不够,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智运用、记忆、思维、语言等能力,通识教育的理念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

二、通识教育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例如,哈佛大学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2];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文库”与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在通识教学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通识教育试图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有效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关系理解能力、 想象力、 清晰沟通能力、 适切判断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3]。

通识教育重要的价值首先是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如何去思考,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在通识教育中,通过各种学科的学习与锻炼,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可靠的理解与观察、论证和证据的评价而获得众多的知识和掌握分析工具,使自己拥有自己的意见、态度、价值和观念,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扩展自己的心智。通识教育也为所有知识提供了背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正如乔治・赫伯特所说,人们通过使用熟悉的、已理解的东西来解释新的东西,效果往往最好。也就是说,人知道和熟悉的知识越多,人能够掌握的知识就越多,学习也变得更加容易。当学习某些知识时,人的头脑会记住你是如何学习的。罗伯特・哈里斯也认为,心智在很多时候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创造类比,用熟悉的东西来理解不熟悉的东西。通识教育能够帮助我们改善人的观念和理解。通识教育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通识教育提供了跨学科观点的孕育和新观点的产生。很多创新性的理解和观点大都是在大量知识的学习与积极的思考中得到的。众多不同知识的相互作用,往往是我们产生顿悟与新观点的基础。所以,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知道如何去思考、学习和创新,最终实现认知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大学英语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低年级除了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之外,同时开设如西方哲学与文化、商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英语类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中的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了多元文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外语语言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有序的思考习惯。认真学习哲学或逻辑或任何一门相关学科的内容,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逐步养成系统思考和理性分析的习惯。学生会通过思考,反思自己学习英语的动机,逐步摆正自己学习英语的心态,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些习惯的形成,都会反作用于学生英语技能的发展。

其次,为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英语除了开设基础英语技能课程外,还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建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订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最终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2)开设一些潜在课程,如开展多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英语竞赛、话剧表演、英语社团、英语课外阅读等课外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自主学习英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英语潜在课程是英语课堂教学课程的延伸,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最终成为具备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的人。

(二)树立以理解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观

坚持以理解为核心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坚持确立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运用过程的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初步理解、强化记忆、学会应用、加深理解的过程。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确立这样的教学观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稳固、更灵活,才有可能使知识成为创造力的翅膀。大学英语常被人误解为只需要记忆能力就可以学好的学科。其实不然,如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不应只是给出例句、固定搭配等,更应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学习词汇。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帮助词汇理解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理解、记忆、运用的方式去实现自主学习。通过理解而学习到的词汇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在以后的实践中才能被更好地应用。

(三)运用体验式英语学习模式

提倡体验式外语学习。体验式学习包括语言使用的具体经历,对语言使用的思维与观察,对语言系统或语言使用规则进行抽象化、概念化处理,将通过体验所学到的新知识、新能力主动运用到新的语言实践中去[4]。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涉及综合语言技能的语言使用机会,也有大量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对语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具体而言,教学活动的安排应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开始,逐步引入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同时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观察、分析。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发现新规律,学习新知识,培养新能力。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在语言使用的互动交流中产出目标语言。教师应为学生多创造语言互动的机会,促进合作式学习。这种合作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在互动中,学生能够获得可理解性输入,更容易注意到新的语言现象,以及中介语体系的不足,有更多的机会修正自己的输出[5]。在体验学习中,学生能够加深对自己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的了解,能够判断自己的长处和薄弱之处,并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整个体验互动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关系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都不断得到了提高。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他们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一员的必备能力,它会深深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也应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具备外语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获得认知能力,最终成为“全面”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6.

[2]Harvard Committee.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5:23.

[3]张慧洁,孙中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涵义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

篇5

摘要:通过对本校教师参加两课评比的跟踪调查,并结合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发展需求,针对计算机教师参加“两课评比”比赛前后教学能力的差异,分析并总结出“两课评比”对于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

关键词 :两课评比;职校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丁唯君,女,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数据库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60-02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所职业学校的生命力,也是内涵发展所在。同时,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江苏省上下大力开展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正是广大教师潜心研究、提高教学能力的好时机。教师们只有抢抓机遇,认真思考,积极参与两课活动,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担负起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任。[1]本文通过笔者本人参加两课比赛后的感受,跟踪两课选手的前后对比,主要对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1)职校计算机教师参加“两课评比”比赛前后教学能力的差异;(2)“两课评比”对于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职校计算机教师参加“两课评比”比赛前后教学能力的差异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化手段日益增多,职校的计算机学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质量、提升教育能力,是一个在实践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计算机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须全面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职校计算机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有:(1)系统的、整体的教学设计能力,即对教学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安排的能力;(2)教学实施能力,即教师应能全面、综合地考虑任务如何设定、在何处设定、如何完成、需要什么条件等问题,并结合不同计算机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特点,恰当地选择教学形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评价能力:如何利用计算机学科任务多样性、创造性的特点,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评价模式,适当引用企业助评,让学生的作品真实地参与到企业产品的设计中,从而形成多方评价的立体评价方式。

(二)参加“两课评比”比赛前后职校计算机教学能力的对比

为了更好的解释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参加“两课评比”比赛后教学能力的提高情况,笔者通过个人参赛经历、跟踪调查获奖四位省赛示范课、研究课获得者的上课情况、发放学生的调查问卷,获得第一手资料。采用深度访谈,同行评价和对所教的部分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15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35份。通过多项教学能力的调查,笔者对所获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与分析,并列表反应有关情况如表1所示。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职校计算机教师参加“两课评比”后,对于其教学能力的提高确有帮助,特别是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资源整合和教学评价方面,由此可以得出,由此可以推断本论文命题成立;(2)在调查结果中,参赛教师自我评价的分数较其他同行评价分数较低,说明广大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3)本调查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于调查内容的理解程度可能存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结果。

二、“两课评比”对于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调查的结果来看,两课评比活动对提高教学能力方面确实有很大帮助,它能促进计算机教师更好的选择单元项目、设置教学目标、凸显教学实施过程、提高课件制作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引导教师积极地做好教学反思,发挥团队优势,推动教学改革。

(一)“两课评比”提升职校计算机教师设计单元及教学目标能力

“两课评比”的要求是,教学内容不是一节课内容,而是至少为两个独立项目(或单元、模块)并且不少于8课时,这对于教师来说,单元选择及教学目标设置尤为关键。在这之前必须对自己从教科目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的整体设计,研究课程的性质,研究课程的前后关联,学生需要有什么专业基础或技能。[2]因此,选定哪个单元、选择哪个模块,在整体设计时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学目标必须立足课程性质和内容,立足单元教学要求,清晰划分三维目标,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这无疑对教师的设计单元及教学目标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二)“两课评比”促进职校计算机教师注重教学实施的过程和特色

教学实施是对教学设计最好的检验。“两课评比”中,对教学实施说课的部分时间最长,也体现了教学实施的重要性。按照怎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实施,是按照企业六步法,还是项目教学法,要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学科特点来开展。要在教学实施中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如任务布置有特色、项目设计有特色、资源整合有特色,必须选择一种以上的特色,恰到好处的镶嵌到教学实施中,才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稳步提高。[3]毋庸置疑,这样的准备过程提高了教师教学实践水平。

(三)“两课评比”提高职校计算机教师课件制作和语言组织能力

“两课评比”中,课件是教师展现的最佳平台。计算机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要高于其他教师,但是如何制作出精美又清晰的课件绝非易事。因此,在“两课评比”准备过程中,要注重课件的总体设计,考虑到颜色搭配,重要信息可以用特殊的色块标明用突出

关键词 ,辅以图片的方式来快速明了地凸显重要信息。

与此同时,“两课评比”的现场说课和答辩环节要求教师沉着应对,落落大方,有恰当的肢体语言,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而这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对象复杂,情况突变,教师往往疏于关注,但在比赛环节确是至关重要。因此。调查结果显示,“两课评比”对计算机教师的课件制作和语言能力在短时间内都有大幅提高。

(四)“两课评比”增强了职校计算机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教学过程,却忽略了教学反思,或者将反思流于形式。在“两课评比”活动中,教学反思是说课的其中一个环节,是评委考察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很多教师参加完两课后,会从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方式是否得当、课堂的参与度等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这已经自觉地成为了一种习惯。他们已经将教学反思成为自己提升教学能力的一种积累,一种提高。

笔者参加了信息技术类的两课评比活动,获得全省示范课第三的成绩。从个人的实践经验来看,从其他获奖同事的反馈来看,“两课评比”活

动确实对大家的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参加此项活动,势必会对计算机学科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冒培培.中等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两课”评比的实践与反思[J].中等职业教育,2012(32):28-30.

[2]姚云,杨锡龙.计算机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13(1下旬):73.

篇6

在市场经济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指导方针,强调“订单式培养”与“市场零对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这种注重“动手能力”“行动能力”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就业率逐年提高,如我院高职学生近三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0%、92%、95%。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也凸显了一些问题。

在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中用人单位反馈最多的问题是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够,缺乏应有的书面甚至口头表达能力等。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素质”。这就对通识教育不得不加以重视。

1 通识教育理念诠释

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源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自由教育”思想,即自由人受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理性和心智以探求真理,它以受教育者不为生计所迫为前提,自由地进行纯理论的沉思为理想。纽曼(J.H.Newman,1958)继承和发展了自由教育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人文主义传统,提倡大学不应是传授适用知识和技能,而是以文理为主的“博雅教育”,它以正确的推理来培养人的理性,使之接近真理。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一样,目的都在于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素质教育是从素质层面上说的,要求学生在在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逐步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而通识教育则要求通过对通识知识的全面掌握来实现个体知识结构的均衡与和谐。

2 通识教育作用

2.1 通识教育在与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提供有关知识广度的教育。宽广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社会和世界;了解人类知识整体的全貌(而不是细节)。基于这种学习,学生才能有宽广的知识背景了解自己在大学选择的专业、进而在毕业后选择自己的职业。

2.2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大量的知识和问题解决方案来自于“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缄默知识、局部知识和实践知识(干中学的知识)在现代分工中扮演着远比人们想象中更大的作用。而干中学的基础是一般能力的获得。

2.3 通识教育提供给学生应对职业和世界变化的知识基础。没有通识教育所打开的眼界和宽广的知识储备,就难应对环境的巨大变化。通识教育旨在思维训练和能力获得,是以不变应万变。

3 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3.1 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类似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大学的存在目的在于培养人富有想象力的学习与研究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纽曼明确地把大学通识教育放在大学使命中来考察。一所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实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它划出才智的领域,使任何一方既不侵犯也不投降”。在《大学的理念》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是探索普遍知识的场所。但由于高职院校又强调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高职院校中的通识教育本质上仍应是一种立足个体与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和常识教育。它不追求知识的精深,而着眼于足够常识的获得,并强调独立思考、均衡发展、追求真理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因此,通俗地说高职教育领域中的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一定的职业迁移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个健全的职业人和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足够的文化、思想、社会生活常识及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其基本素质结构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3.2 通识教育能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到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家的直接反应是其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高低,认为如果专业能力强,则就业竞争力就高,反之则低。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一方面是没有全面了解就业能力的真谛,另外也没考虑到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是一系列的技能、理解力和个体特质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使学生更有可能在他们选择的职业中获得就业和职业成功,使学生个人、社会和经济均受益。” (Jossey Bass 199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96年出版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书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五大支柱”: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以及学会改变(learning to change),这教育的“五大支柱”,大多是通识教育学习的范畴,与个人未来的发展及适应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

3.3 通识教育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注重挖掘专业教育内容的通识内涵,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启发哲学思考和艺术灵感,将专业教育逻辑的、分析的、理性的教学方式与通识教育隐喻的、描述的、诠释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因此教师的素养、意识、情感等因素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通识的学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师表的品行等方面不断提高。

4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相比,并没有本质性的不同,二者只是在教育模式上有所区别。通识教育与传统的专业教育不同,它更侧重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对于高职教育而言,通识教育的开展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

篇7

营销就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移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过程,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1]。食品营销学和药品营销学是营销学的两个应用分支学科,它们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原则和客观规律应用于食品行业和药品行业的实践活动,重点研究食品药品行业营销活动的行为规律,分析营销工作中的内在因素,为改善食品药品行业经营管理、提高营销工作的服务质量,正确调整营销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去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药品的需求,努力创造市场价值,为企业谋取利润而展开总体营销活动[2-3]。食品营销学和药品营销学这两门课程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因它们同是营销学范围,教学内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又因药食同源,再结合理论教学“必需、够用”原则,所以我们在整合课程的时候,把这两门课整合成一门课,统称食品药品营销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是食品药品企业内的质量监督、基层生产管理、化验、产品技术服务和营销等,这些岗位都需要了解食品药品销售市场,这样才能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更能满足顾客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依赖性强,基础较差,学习欲望不高,在高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上课容易走神,自我约束能力差,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排斥上课,另外有部分学生完全不了解所学的专业,加上专业知识结构不同于高中的知识结构,学生很不习惯大学学习生活[4]。如果还用以前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去教育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跟新教学理念,运用新颖互动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上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决定了食品药品营销学课程不能单纯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而应结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特点,将其作为一门理论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课程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运用课程知识分析食品药品市场经济现象、解决食品药品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食品药品营销学课程,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据此,笔者本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宗旨,结合食品药品行业实际需求,通过教学实践,对食品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食品药品营销经典案例教学

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学生,前期没有学过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因此在课堂上,只讲授食品药品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起来,这样就会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讲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很难掌握食品药品营销学基本理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授与食品药品营销经典案例,如有农夫山泉天然水、王老吉凉茶、五谷道场非油炸方便面、金龙鱼1:1:1调和油、脑白金、黄金搭档、白加黑感冒药、斯达舒胃药、汇仁肾宝和金嗓子喉宝等营销案例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使食品药品营销的理论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启发性,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掌握食品药品营销学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

二、问题“派对”教学

要提高食品药品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一种方式是,有目的地安排一些课堂问题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学生可利用图书馆、网络、报纸等搜索信息并获取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开问题“派对”,让学生对有关问题收集的信息进行发言与大家一块分享交流。另一种方式是,在课堂上,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然后,让学生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开始问题“派对”,先让学生们相互讨论解决,最后老师再对没解决的问题给予讲解回答。通过问题“派对”教学,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知识,教师除认真听学生交流之外,还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手机,进行课程教学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须品,如在课堂上穿插使用手机教学,如,让学生通过手机提问题及回答问题,查询答案,还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交流平台,推销自己的产品,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等,这样不但可以让上课学生更有效的利用手机,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种时尚的信息营销模式,更重要是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食品药品营销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亲验性教学方法,通过此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市场营销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8],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巧妙地创设一定的营销情景,给课程相关知识点创设一个模拟平台,如讲到食品药品营销渠道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食品药品生产厂家销售经理、厂家推销员、销售商等,情景设计过程是把厂家的产品,通过推销者,让销售商销售该厂家的产品。然后,让学生组建情景模拟团队,团队成员讨论,确定情景模拟角色,创设情景演示,最后,根据营销模拟过程中的语言技巧,营销策略和营销结果进行评价。食品药品营销情景模拟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因此,可以使课堂教学任务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五、食品药品产品实战营销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的营销知识和技巧,我们根据食品监督管理专业特点进行食品药品产品实战营销活动。首先,因食品药品营销学开课时间与食品工艺课开课时间在同一个学期,而食品工艺课上学生会制作出很多食品产品,我们就与食品工艺课老师结合,让学生把做出的食品产品在全系学生中进行销售,锻炼学生的营销技巧,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食品制作技术的提高。对于药品加工销售,在实训室内直接加工治疗性的药品进行实战销售是不行的,于是,我们就与药品专业老师协调,生产维生素片剂,牛奶片等营养保健食品进行实战营销。其次,利用双休或节假日,通过老师或学生联系企业,督促学生参与食品药品企业的超市或药店产品促销活动。还有,我们建议学生根据学校学生的食品消费市场特点,到食品批发市场,批发少量食品到校销售。这些实战营销做法,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课堂理论得到应用和升华,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课程考核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职业技能 专业教学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20―03

[第一作者简介]陆国志,吉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吉林四平 136000)

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教学能力是职业工作者呈现教师身份的两块招牌,也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教师教育特点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深入研究适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现代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探寻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是高师院校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1 广博而深厚的基础知识。当年在跟海南大学校长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大学生知识面要宽一点,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知识。”李岚清当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校长会议上也讲过:“分科的教育不应该使人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这一点,对于我们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有很重要的意义。高师学生是未来的中等教育师资,尽管不同专业教师对知识结构有不同要求,但在基础知识方面有更多的一致之处,即要“广博”。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非限于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客观上要求现代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尤其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储备。

2 精深而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师学生的专业知识应包括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从本学科专业知识角度说,应包括两个层面的知识:一是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指某一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这是专业知识的主体部分,是专业发展与再生的母体。二是专业扩展知识,包括某一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突破,代表专业发展方向。跨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与所从事的学科专业教学有着高度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尤其对以学科领域、科目、模块来呈现学科知识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来说,只有掌握必要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才有可能驾御新课程教学。同时,均衡化、综合化、选择性的新课程内容,更加要求教师要广泛涉猎综合交叉学科知识。

3 哲学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世纪的高师学生,除了应具备广博而深厚的基础知识、精深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拥有现代哲学知识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包括哲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及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学科教学论等专门知识。这些知识是不同层次学科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指导理论。

4 现代科学发展的动态知识。这些知识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潜科学知识。拥有这些能够随时调节动态知识,可以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能力结构

1 自主学习能力。自学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高级阶段,获得自学能力将终身受益。大学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主要包括:更新自己原有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只有具备自学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让自己的学生会学。

2 运用知识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高师基础理论知识虽然学得扎实,应考能力也较强,但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却较差。比如,说起学科教学理论头头是道,但是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学科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程序方案的设计、教学实施的组织等就,显得不知所措。所以,高师教育必须注重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 学科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学科课程教材的处理把握能力,学科课程开发能力,学科教学设计能力,学科课程讲授能力,学科实践教学能力,学科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的教学组织能力等。

4 思维和创新能力。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缺少有计划的创造性训练。高师学科教育必须紧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其理论思维水平,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5 交流合作共事能力。现代教师必须具有与同学、同事、同行乃至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合作、共事、协作攻关的能力,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建设教师文化的保障。现实工作中,不同学科的人往往互相排斥,很难交流,更谈不上合作、共事。这无论对自己的发展、教师共同体的形成,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利的。高等师范教育承担着教师培养的重任,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开展社会化乃至全球化共同观念的教育。

二、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

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或教师教育机构在职前教育阶段必须完成的两项核心任务。通常我们说的教师职业技能是指语言、文字方面的基本功,即所谓的“三字一话”基本功。现在看来,教师职业技能的涵义远远不限于此,它应是教师从业应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操作技术的总和,这是对教师从业的基本行业要求。专业教学能力的宏观描述应该是以学科专业为背景,基于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使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和操作表现。因此,对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教学能力培养应该渗透到四年的教师教育全过程。

经多年探索和实践,我们摸索出了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能力培养“三阶段”有效模式。这里的“三阶段”分别指大一阶段,大

二、大三阶段和大四阶段。

(一)第一阶段(大一):进行职业引领,实现认识移植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对高师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方面的引领教育和熏陶感染,将大四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深刻体验和认识移植到大一学生身上,让他们从一入学就明确自己的未来教师身份,准确定位角色,夯实专业思想,掌握学习方法,奠定从教本领。主要措施包括:对新生进行入学专业思想、

职业意识教育;让大一学生感受毕业生教育实习验收环节,进行熏陶感染;由实习生代表为大一学生做实习专题总结报告,汇报实习体会,把他们对从教素质的审视和认识移植给低年级同学,让他们从一入学就明确自己的教师身份;由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为大一学生开设学习方法讲座,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报告,让他们认清基础教育的发展形势;配合学校的模拟课堂教学讲课大赛,以学院为单位开展讲课比赛活动;组织新生现场参观各种类型的毕业生招聘会,让他们感受现实就业压力,激发学习热情,努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教室宣传角,班级和学校的宣传板、宣传栏,报刊、杂志,校园网等多种途径展示典型教育事例,培养高师学生的从教意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新生进行全面指导,全程跟踪。

(二)第二阶段(大二、大三):加强知识学习,强化能力培养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积累必需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练就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教学基本功。主要措施包括:(1)学校统筹规划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比例和开课时段,把大一和大二作为教师培养的关键阶段,着力突出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加强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教学能力培养。(2)由学校基本技能公共教学部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统一开设基本技能课,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硬笔书写技能、教师口语表达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书面表达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教育科研技能等,采用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训练为辅的方法等,定期开展系列基本功训练考核活动。(3)通过“中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学”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及教师语言美学、演讲与口才、教育科研方法、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教师学、班级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等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为高师学生奠定充分的教育教学通识理论知识。重点加强“学科教学论”必修课程和“中学学科教材分析与试教”、“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学学科实验教学研究”等学科教育类系列选修课程的学习,强化高师学生运用学科教学理论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以及教学程序设计的实践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有效整合的能力、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能力等,并通过定期开展学科教具制作及板图板画技能讲座、训练、作品展览等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训练、提高高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开发制作并运用教学用具的能力。为了实现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我们从学科专业特点出发,结合学校基本技能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分别制定了《本科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细则》、《本科学生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实施细则》,并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篇9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统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05-03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学生已成为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质量给予了大量关注,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能够胜任职业岗位、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增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意义和必要性

国务院2005年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教育部2006年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高职教育应“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训练”。可见,培养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首要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仅强调培养从事某个特定岗位的职业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者还应具备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可持续的、对自身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职业能力,使劳动者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但当前,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仍然普遍强调就业导向,重视训练学生的具体劳动技能,轻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对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中发现,高职生就业后存在着职业定位模糊、自我认知过于主观、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无法适应客观环境、表达和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创新能力、不能持续的进行自我教育等问题。究其原因,这些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缺失。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积极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同时,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改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职业能力的内涵解析

对于职业能力概念的界定,至今仍缺乏统一的认识。邓泽民等人(2002)将职业能力的概念表述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1]。吴晓义(2006)认为,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本领,是成功地进行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其中包括特定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2]。严雪怡(2007)将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定义职业能力,狭义的职业能力指胜任某个岗位的工作能力,广义的职业能力指某类职业群的共同基础能力[3]。吴春苗(2010)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并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4]。

德国学者对于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非常独特,并最终形成了基于动态的职业发展观的德国职业能力理论(徐国庆等,2006)[5],该理论从纵横两个维度对职业能力的结构加以界定,在纵向的性质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在横向的内容层面则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即从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 即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强调的是, 当职业发生变更, 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 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它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与其相应的知识, 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职业能力的内涵体现在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突出强调职业能力的内隐性、过程性和深层性。因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应将职业能力开发理念贯穿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当中,在整个教学过程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更具有持续性,能够更好的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统计课程教学改革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是北京市属文科类高职示范校,《统计实务》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文的研究过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入手,确定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实现了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是在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剖析、确定具体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内容。只有通过准确而有效的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才能使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解决教学与职业实际脱节的问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研,充分考察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基本明确了本专业对应岗位(群)的职业活动实际状况,具体包括典型工作任务、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及相关素质要求等方面。结合调研的成果,重新设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确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统计实务》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核算指标,培养学生数据调查、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兼顾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设计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能力项目的训练目标。具体到《统计实务》这门课程,就是以统计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模拟实际的统计工作流程,把独立、分散的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感受到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真切的感受。设计切合实际的能力项目可以将职业能力训练、理论知识及职业素质等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达到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统计实务》这门课程按照统计工作流程可以分为数据搜集、数据整理与显示、数据分析以及统计结论等四个环节,数据分析包括静态指标分析、动态指标分析、指数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内容。能力项目设计如表1所示。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统计实务》课程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体包括。

充分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大量采用来源于实际的教学案例,把枯燥、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实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充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避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而是通过课堂讨论、训练与练习、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思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师确定选题范围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确定题目、制订调查方案、组织实施调查、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分析报告,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采取学生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创新、探索能力。

编写适合的实训手册,教师按照职业能力开发的教学培养目标要求,再结合自身实训教学条件,按照统计工作过程,设计各个实训项目。并及时修订实训材料,增加引用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信息资料,及社会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以确保新材料内容的及时性、实践性和广泛性,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使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使用机器工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以能力为主的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

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统计实务》的教学成果评价模式进行了改革,在过去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基础上,增加了小组项目考核模式,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避免学生变成传统的“考试型人才”。具体考核指标的分配比例见表2。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统计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将“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既夯实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综观整个教学过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有较大的提高空间,例如,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在实操的环节真题真做;邀请相关工作岗位的企业人员参与任务指导与评价;进一步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总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只有与时俱进,充分贴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统计教学才能有效的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2):104-107.

[2]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严雪怡.教育分类、能力本位与广义的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7):11-13.

篇10

关键词: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 科研型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素质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逐渐取消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首先尝试开办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至今,本科小教专业已在全国100多所师范院校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1年至今历经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充分印证在一线教育中好的教师一定是个好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这样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就面临着新的课题,即职前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

我国的本科层次小教专业是一个源于中师的高等教育新专业,它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①。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双专性”,即具有一般师范专业的本科专业的共性、教师教育专业的个性和小学教师自身的特性。而本科小教专业和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最大不同在于,专科、中师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教学型”的小学教师,本科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是“研究型”教师②。因此,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我国本科小教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追求。

二、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科研型小学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师范院校及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要实现小学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必须为此培养科研型小学教师。

科研型小学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良好的教学技能,能了解自身教育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及时发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有过反思、学习、团队合作,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高师院校在培养本科小教专业人才科研素质方面的规格要求表述为:师范生掌握小学教育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小学课程与教学开发的策略和方法,了解有关的学科新成就和发展动态,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进行小学教育科研能力和技能。教育科研能力需一定的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作为基础③。

三、本科小教专业人才职前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途径

1.从意识上重视。长久以来,高师教育存在着重学术轻师范、重学科专业培养轻教师专业培养的倾向,对于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视不够。随着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提上日程,师范教育开始重视对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本科层次小教专业在高师院校中开设,几经实践和厘定,小教专业的定性、定位越来越清晰,在小教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上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在职后生涯发展中的核心能力是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能力。所以,必须使小教专业师范生明确认识到教育科研素质在其职业的长足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小教专业师范生牢牢树立起教育科研意识是教育科研的灵魂的重要观念。

2.从知识结构上积淀。小教专业师范生要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必须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全面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多能”,这既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又是秉承初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自然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全面性,在知识方面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广,各个学科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兼通。未来的小学教师还具有“双专性”,一方面是学科专业知识要专,一方面是教师教育知识要专。这要求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努力学习,扎实牢固地掌握未来职业需要的主体性知识,即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牢固掌握条件性知识,即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3.从课程上强化。基于小教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类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师范生学会开展教育科研必然要以跨学科知识为基础对教育问题的研究。通识教育课程门类要齐全,内容要丰富,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要适当,使师范生既学到广博的知识,又立足自身有针对性的弥补、丰富。

中国教育的传统历来是以学科课程组织和实施教育内容的,师范院校也不例外,顺应当前初等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加强综合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不仅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要给师范生设置与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综合类课程,特别是综合类的教师教育类课程。

重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如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德育论知识、教育管理类知识、教育科研方法知识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要以本地区的小学教育和本地区小学生的实际为生长点。

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产物④,它转化为师范生的教育思想和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践类课程的实施一直是高师院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增强实践课程的实效性,通过切实开展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加强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从活动中锻炼。开展丰富的教育科研培训和讲座,建立科研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师范生进行课题研究,进行教育科研论文及成果评比,倡导教育科研导师制,让师范生参与到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中,由导师躬亲指导,师范生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行动中完成积累,学会用教育科研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5.从评价上激励。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师范生行动的巨大动力。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激发师范生的内在动机,使师范生具有教育科研兴趣,树立起科研意识。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细化的科研评价制度,加强科研活动开展的监督和监管,进行周期性的评比表彰,将师范生的科研活动参与度和科研能力纳入学期、学年的评奖评优体系,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和条件从外部和内部激励学生从事教育科研。

注释:

①南京晓庄学院,晓庄试验: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初步探索[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②四平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A].“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论文.

③申仁洪,黄甫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④[英]迪尔登.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J].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庞雪群,朱昆,庞晓晴.论新课程改革视野中教师的科研素质[J].学术论坛,2006.8.

[2]王昌善.论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谢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