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财务与业务财务范文
时间:2024-03-19 11:0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共享财务与业务财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管控
集团公司于14年7月份组织集团全体财务人员进行了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培训,并于月底成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属各单位会计业务也陆续上线,上线后各项经济业务的处理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企业职工特别是财务人员充满了挑战,虽然企业已经使用了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先进的管理模式,但大家对于共享服务中心的了解并不多,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何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更好的加强财务管控、为企业服务,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一、国内外财务共享中心研究现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早在1993年,Robed Gunn等人就首先提出了共享服务的概念,认为共享服务是公司试图从分散管理和少的层级结构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在于提供服务时共享组织的成员和技术等资源。安德鲁・克里斯(2001)在其著作《服务共享》一书中指出,企业经营会面临很多困难,各经营公司、各部门和运营单位的各位主管及经理应该专注于客户服务、业务成长和人员管理,而不应该让那些琐碎的财务、信息技术、人员设置及供应等问题去分散精力;服务共享模式可以让企业在保持核心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本效率。哈佛大学教授布赖恩・伯杰伦(2004)在《共享服务精要》中如此定义: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管理结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其实这种提供财务服务的业务单元就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s Center,缩写为FSSC)。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驻中国,也带来共享服务的管理模式。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研究。 刘汉进(2004)在其论文《共享服务的决策、实施与评价研究》中,对共享服务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共享服务是企业克服组织失灵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内部组织的半市场化,是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企业通过内部共享服务放弃了对运营单位的部分控制权,在组织内部赋予了部分市场属性。共享服务的作用,在于通过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业务单元间的组织和资源整合,实现服务共享,从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
二、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下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意义
工程项目往往远离企业总部,建设时间跨度大,外界影响因素多,项目人员多为临时组成,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财务人员从事的工作事项大体相同,缺乏专业化分工,不利于业务流程化、核算标准化、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业务流程、规则进行标准化管理,进行流程优化,消除了多余的协调以及重复的非增值的作业,极大的提高了效率,间接的降低了成本。如何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更好管理企业,是施工企业管理者关心的主要问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了法人管项目的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项目管控,实现项目收益,变得尤为重要。
三、企业财务控制的目标及意义
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目的是确保企业目标以及为达到此目标所制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现代财务理论认为企业理财的目标以及它所反映的企业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控制总体目标是在确保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基础上,优化企业整体资源综合配置效益,厘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委托责任目标与其他各项绩效考核标准来制定财务控制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实现理财目标的根本保证,所以财务控制将服务于企业的理财目标
在项目管理日益被普遍运用于公司运作的今天,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基本保证。研究财务控制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具有迫切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项目管理中运用财务控制有助于保护项目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和损害,但是在一个项目中,成本不超预算、还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并按时完成,几乎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通常,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由于项目的多样化、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方法、项目预算、项目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因此如何将财务控制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如何在执行过程中寻求成本、进度和效果之间的平衡?又如何构建一套将项目管理与财务控制有效结合的内控系统?
通过案例分析,理清项目财务管理的具体流程,掌握项目财务管理的有效分析手段与工具,在项目预算、项目成本与项目进度和质量之间摸索出最佳的平衡点,为项目的健康运作和其可见的巨大收益做好铺垫。
四、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下如何加强项目财务管控
(一)利用标准化的账务处理程序,规避不合理支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以来,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规范化了,大额发票验真伪,不合理开支共享不予以通过,科目赤字自动退回,等等,杜绝了以往财务人员根据个人判断就能入账的现象,极大的规范了会计账务,标准化的账务处理,极大的降低了各种风险,每一个经济业务参与者,从经济业务源头就考虑到共享能不能通过,如何保证业务的合法性、规范性。企业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在业务要求上做细致的具体的规定,就能加强财务管控,比如集团公司推行的保险业务集中办理,通过驳回非集团公司集中办理的保险业务,就能将以往很难推行的业务很方便的推行下去。通过对各项业务的逐渐规范和收紧,相信将来的经济业务将更加规范化,更好的为企业管理者服务。
(二)通过公司机关对口部门的参与审批,规范经济业务
目前公司已经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岗、子分公司资金审核岗,效果非常明显的控制了职工工资发放,以及各种资金支出。实行共享以前,控制项目工资开支一直是上级子分公司的难题,共享上线后,由机关人力资源部门直接参与审批,乱发工资,乱定工资标准现象没有了,极大的保护了职工利益,也使得集团公司最近推行的工资改革顺利得以实施。资金审核岗按照项目月初上报的资金计划批复情况控制项目各项支出,使得项目部不再打乱仗,会干的不如会算了,只有通过对各项经济业务提前规划,做出最合理计划,才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保证项目合理资金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项目上级主管单位,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审批级次,从合同,计价,设备物资采购,支付等各方面加强对项目的管控,切实杜绝项目各项人为风险。
(三)加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配套建设
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管理者难免过度的依赖共享服务中心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但共享服务中心尚无法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等进行全面的管控,如果杜绝项目各项不合理开支,有效减少非生产性开支,防止项目效益流失,仅仅依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恐怕还不能解决问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表面上规范了经济业务流程,但一项经济业务到底合不合理,还需要审批者具有敏锐的判断力与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因此加大对审批者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素质显得非常迫切。项目大额开支,工资发放都由上级主管单位审批,一旦出现问题,项目和上级单位之间责任往往很难界定,只有加大过程中的控制才能更好的管理好项目。
(四)管控和效率相结合
共享服务中心的优点非常多,但是从参与者的自身感受来看,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感觉慢了,一个业务处理的时间长了,特别是对紧急业务,基层财务人员更是有苦难言,由于地域和通信方式的限制,管理者也不可能随时随地进行审批,遇到月末季末等业务较多的情况,业务入池后,也很难找到审核、复核人员,由入池到支付也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目前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业务分类,也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了共享服务中心的效率。项目部人员直接面对经济业务,审批环节往往较快,目前应提高子分公司审批环节的审批效率,特别是民工工资等经济业务,部分涉及到审批过程中统计数据的业务,甚至可以采用先审批再统计的办法,加快业务流程。
(五)加大项目网络建设,提高共享服务中心系统的质量
共享服务中心依靠的是大型数据处理系统,以及高速的网络,两者缺一不可。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项目在使用共享服务中心处理业务过程中,难免出现卡,慢。图像难上传等等情况,最严重是甚至系统瘫痪,无法处理业务,因此要想利用共享服务中心更好的管控项目,还需要有一个高速的,稳定的共享服务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让从业者更好的感受到它的价值,更认真的对待经济业务。
(六)加强基层财务人员职能转换,提高经济业务质量
共享服务中心实施到目前已经一年了,但是项目财务会计的工作量并没有得到解放,更有甚者反而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比如紧急业务需要及时通知领导审批,被共享中心驳回的业务需要及时补充资料,有的需要书写说明,或者找公司领导备案,到了月末,季末各种需要上报的报表、计划等资料更是数不胜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感觉到了累。大型铁路项目一个月的单据平均都在300份左右,由于提单人各异,知识和认知不尽相同,在科目选择,摘要书写方面存在不规范,不一致现象,财务人员每天面临大量单据也不能保证一一纠正,经常发现有的单据审批通过了,单据也生成了,但是却有问题。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对项目财务人员也应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分工,增设报表岗,或者将报表业务收归共享中心处理,让项目财务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每一份会计凭证的规范当中。同时,也要加强项目财务人员培训,提高经济业务质量,加强项目管控。
(七)合理利用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好各项经济业务流程,明确项目责任
共享服务中心从财务流程上做了很好的规范,但是各项经济业务从发生到进入共享平台还有相当的流程,只有做好流程源头的控制,才能保证经济业务的更加规范。另一方面,共享服务中心里参与审批的人增加了,相关业务人员难免放松警惕,审批流于形式,因此建立审批责任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他在茁壮成长,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看到了希望,愿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更加完善,更好的为企业腾飞插上翅膀。
参考文献:
[1]黄开林,赵宏祥,姬陶陶.工程变更全过程管理[J].会计之友,2013(18).
[2]李维芳.工程变更确认与控制[J].建筑经济,2007(3).
篇2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财务信息化;一体化平台;财务职能转型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背景和意义
(一)建设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支撑财务职能转型
依据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的定义,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财务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企业价值为目的,基于市场化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意味着企业财务职能的巨大转型,以及对原有管理模式、工作习惯形成冲击。因此,现代化的高绩效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应以流程再造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通过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再造,使财务人员从传统的财务运作职能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发掘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机会,成为企业的战略、业务合作伙伴。同时,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将那些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放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处理,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整合,从而实现对企业管理成本的节约、知识能力的积累和内外部顾客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新技术的运用,为企业集团内的不止一个业务单位(分、子公司或业务部门)提供明确的财务活动支持(Moller,1997),有效推动企业财务职能转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力公司”)顺应国内外先进财务管理变革趋势,主动借鉴国内外先进财务管理经验,基于历年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成果,结合公司提出的探索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想思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支撑,通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流程再造,进一步优化、升级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提升财务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水平,实现系统之间的全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支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营。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运行的重要支撑
依据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的定义,以流程再造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是企业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要支撑与保障。结合上海电力公司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整体目标依赖流程再造及信息化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需通过整合、优化关键业务,应用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达到提升效率、释放人员、提高质量的目的,从而实现财务共享服务对业务的全面、高效覆盖。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变革需要信息系统同步调整。流程梳理是共享变革的关键,所以只要流程上有调整,必然会触及信息系统的同步调整以及相关系统权限的调整。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部管理依赖信息系统的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与传统核算集中的区别在于其“服务”的属性,其中对于服务质量、运营绩效的监督管理更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4.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劣势需要依靠信息系统规避。传统模式下基层财务与业务部门在同一地点办公,在业务沟通等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企业选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需要以关键财务流程再造为基础,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电子化凭证、电子签批等技术)有效规避其劣势(如流程层级变长、共享财务与本地业务地域脱离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保障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行。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流程再造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财务流程再造的过程。因此,上海电力公司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对核心财务流程进行分析,分三阶段开展关键财务流程再造:第一阶段,通过梳理再造三大类标准化财务付款流程,分别为业务部门发起的基于订单的付款标准化流程、业务部门发起的一般付款标准化流程、财务部门发起的付款标准化流程,全面支撑包括购电与售电业务、收款与付款业务、成本费用业务、应付职工薪酬业务、物资管理业务、工程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与融资业务、税务管理业务、总账及其他业务等在内的12大财务日常管理业务。第二阶段,以标准化的财务流程为基础,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公司下属18家业务单位的全面覆盖。通过对标准财务流程的实践、管理与应用,在逐步实现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相应的标准化财务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全面满足公司的集约化管理需求,从而进一步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夯实基础。第三阶段,实现财务标准流程的集中化统一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有效应用,建立适合电网企业运营、满足其管理要求的财务标准化流程。其中针对财务支付流程,通过设计支付全过程闭环流程,打通系统中支付业务的断点,实现支付全过程在线闭环,提升工作效率,并应用虚拟打印技术,生成付款凭证及银行回单影像,简化实物流转过程,有效监督流程进度。上海电力公司通过以上三阶段的财务流程再造及优化,实施标准流程与业务规范,将财务理念、财务制度延伸和固化到业务前端,有效提升了核算质量,理顺了各单位对政策、制度实际操作的多样性理解,规避了原来基层财务在账务处理上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通过集中化统一管理实现“同一业务、同一模式、同一流程、同一核算”,原始单据审核通过率由80%提高到95%,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夯实了业务流程基础。
三、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框架思考
上海电力公司通过财务核心流程再造,实现财务流程的标准化、集约化、集中化管理。根据上海电力公司的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基于内部的需求分析及实地现状调研结果,从核心工具、管理工具、效率工具三个层面进行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工具由核心处理系统(包含企业级的SAP系统、财务管控系统以及资金管理系统)和报销及支付系统等构成;管理工具包括绩效管理工具、派工系统、服务请求管理工具以及问题管理和知识管理工具;效率工具包括电子影像工具(含电子档案)、电子签批工具、智能识别工具、自动化工具,以及工作流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公司的具体需求与共享规模,如派工分配、服务请求管理等一般是多职能共享中心(如财务、人力资源、IT共享并存的后援支持中心)或全国性、地域性的共享中心才涉及的应用,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框架规划。上海电力公司以集团结算、SAP系统为基础,辅以相应的管理工具及效率工具,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框架,实现组织全覆盖、业务全范围、流程全在线,支撑财务共享业务及满足内部管理的需求。
四、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主要做法
(一)需求分析及总体评估
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及总体评估,应从支撑共享变革需求和探索共享服务应用这两个层面出发,对企业的信息化基础、业务流程效率、流程结果质量、内部管理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上海电力公司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以此为基础,从基础前提、提升效率、质量控制、内部管理四个方面对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需求进行分析及评估,并将需求总结如下:1.基础前提。这方面包括以下五项需求:统一基础信息标准、全面覆盖共享核算业务、建立统一报销及支付平台、满足权责发生制预算及月度现金流预算控制要求,以及支持“不见单”支付管理要求。2.提升效率。这方面包括实现电子单据全寿命周期管理、支持增值税集中认证、满足业务全过程在线处理、支持报表自动出具、实现业务集成自动生成、支持员工自助查询,以及建立高效集成的资金管理系统等七项应用需求。3.质量控制。这方面需满足以下四项需求:原始凭证在线及时追溯查询、规范前置业务与提升规范化水平、提高共享模式下的核算质量,以及降低共享机械化重复操作风险。4.内部管理。这方面需要满足共享运行绩效实时展示与监控,以及提高财务系统灵活性、支持业务扩展两项需求。经过近几年持续深入的信息化建设,依托国家电网公司基于集约化管理背景下已有的信息化技术,上海电力公司已经具备了比较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如在标准化方面,已经实现了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信息标准统一、成本标准统一;在业务管理方面,通过推行“五集中”、“三加强”,财务管理集约高效,业财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在技术基础方面,公司统一的财务核算系统已经实现全覆盖,高效的报表合并系统能够一键式生成财务报表,通过全链条闭环的预算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控制在线处理等。经过细致的分析评估,针对上述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求,上海电力公司已经基本具备支撑共享模式变革的信息化条件。
(二)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路径
上海电力公司基于上述信息化基础,提出了以现有核心系统(集团结算系统、SAP系统)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流程调整与优化,辅以影像管理及运营管理等功能开发以及与现有系统功能的全面整合,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开展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如图2所示)。
(三)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功能
结合原有信息系统功能以及新建的管理工具及效率工具,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主要具有以下10项功能:1.影像管理功能。上海电力公司的共享服务采用单据保存在基层单位的方案,如果没有影像管理系统,需要人为来回传递单据,存在传递不及时、丢失风险高、回退流程长、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公司将影像管理系统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通过与系统流程紧密融合,支持“不见单”支付的管理要求。2.二维码功能。为了满足线上线下融合,解决线上单据与线下单据无法有效关联的问题,公司引入“二维码+扫描枪”模式。在打印申请单时,便嵌入二维码作为唯一关键字,后续通过扫描二维码关联并查询所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业务融合。3.OCR智能识别功能。在该功能上线之前,税务认证流程与核算流程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核算处室完成单据制证后,需要把发票重新提交税务专责进行扫描认证,可能存在重复扫描、信息无法融合、认证结果无法在线记录等问题。因此,在扫描过程中嵌入OCR智能识别功能,有利于实时获取认证信息,并在影像管理系统的增票模块进行统一管理。4.电子签批功能。针对线下签字存在审批处理不及时、无法掌握审批节点、月度现金流预算无法准确预测等问题,上海电力公司上线电子签批功能,并将此作为支付融合功能的关键节点。只有领导审批后的支付业务,才能纳入下月月度现金流预算,这样大大提高了月度现金流预算的准确性,同时实现最后一步线下处理操作的线上处理。通过上线电子签批功能,上海电力公司进一步优化了业务流程,减少了流程步骤、简化了操作手续、前移了支付审批程序,全面提升了支付融合水平。同时,上海电力公司对签批管理功能的安全性进行了专项研究论证,签批管理模块支持电子印章与手写签名模式。具有双密码、可追溯、强认证、防篡改等特点,可以有效保障电子签批的安全性。5.运营绩效功能。通过影像管理系统实现对单据处理平均时间、审核通过率、单据处理及时率、提交订单数量、退单量、全流程业务审核流转天数、单据处理完成量等指标的统计,展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绩效,同时作为共享服务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加强绩效管理,提升公司运营水平。在二期优化过程中,公司在前期绩效指标的基础上开展财务综合监控平台建设,首先从“导向性、全面性、可比性”三个角度,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标进行优化,最终共优化指标39个;其次将指标纳入财务综合监控平台,分大屏以及PC端界面设计,共设计一级展示界面7个,实现指标动态、实时、多维展示。6.质量管控功能。在平台功能建设过程中,从确保财务共享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借助信息系统功能,重点加强系统固化控制,防范由于机械性、重复性操作而导致的核算质量下降风险。具体包括:固化签批审批权限、固化审批节点控制;将原始凭证扫描嵌入流程,加强单据标准化;建立凭证交叉复核机制等。7.银行回单功能。在上线银行回单功能之前,上海电力公司从支付申请到资金支付已经实现全过程在线处理,但是银行实际支付结果尚未实现信息集成,全过程闭环存在缺口。上海电力公司将付款成功后银行返回的信息导入影像系统后,通过“虚拟化打印”生成电子回单,实现与支付申请单的自动关联。业务部门人员可以查询到回单信息、支付日期、对方公司的名称与账号。使资金支付链形成由始至终的闭环控制,实现了对资金最终环节的控制。8.电子档案管理。通过上线影像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电子档案全寿命在线管理:一是采集管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扫描和虚拟化打印)实现。在扫描方面,除了申请单、审批单、发票,上海电力公司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实现保函的电子化管理;在虚拟化打印方面,实现银行回单与会计凭证的虚拟化打印。二是建册管理。根据实物建册,在影像管理系统中同步进行建册,与实物档案保持一致。三是实现了借阅管理和移交管理功能,在系统中记录了借阅及移交的相关信息。9.银企直连功能。公司通过自行开发企业银行直连电子结算系统,和多家银行的主机系统相连,与企业内部的ERP等系统紧密集成,支撑了共享资金业务高效处理。在收入业务集成方面:一是支撑电费及用户工程业务集成高效处理。依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实现银行实时传递明细至CESS系统,CESS系统将明细包传递到营销系统,将汇总信息传递到SAP系统(如图3所示)。通过CESS系统额外提供的银行信息,支撑营销系统实现一次消根。二是对于其他类收入业务,资金在本部直接归集,本部按单位分派后,各单位按实际业务进行清账处理。在支付业务集成方面:一是实现了所有业务本部集中支付,采用银行存款中间科目核算方式,提高核算、反映的及时性;基于银行存款中间科目余额即可区分已审批制证但实际未支付的业务。二是在工资支付方面,与人力资源紧密集成,通过加密方式实现带包业务在线支付,如图4所示。10.会计引擎建设。为了提升财务与业务集成过程透明化、可视化、可配置化水平,上海电力公司开展了会计引擎建设,实现对各系统之间集成过程的统一监控,确保业务信息规范、透明地转换为财务信息,加强对集成数据的统一管控,并支撑未来业务管控,形成统一的集成标准及配置规则。
五、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特色与应用成效
(一)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特色
上海电力公司通过流程调整、功能优化和系统整合,特别是在原有系统和功能条件下,进一步融合了影像管理系统与电子签批等辅助工具,构建了集“存、通、融、智、询、转”为一体的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该平台的特色包括:①系统平台交互全贯通,通过影像管理系统与ERP系统、集团结算系统、税控系统进行贯通集成,实现一键申请,多系统流转;②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化,实现线上流程与线下凭证精确融合,财务凭证与前端业务有效融合;③软件硬件平台智能化,公司通过融合智能识别软件自动识别发票信息,使用高效扫描硬件实现单据快速扫描,通过双屏显示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④会计稽核查询便利化,将业务单据、电子影像、会计凭证形成全链式关联关系,以“二维码”为唯一关键字,实现快速查询、便利稽核;⑤原始凭证流转电子化,减少纸质单据流转的不可控因素,真正实现“不见单”制证,预计全年减少纸质单据传递近40万份,减少单据运输约3800车次;⑥原始凭证存储数字化,完善全生命周期电子化存储,实现凭证管理易获取、易归档、不易泄漏,提升财务规范化水平,丰富了内部控制稽核手段。
(二)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成效
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全面理顺了公司会计核算业务流程,实现了影像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协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管理效益,提升了公司经营水平。一是通过不见单支付,将原始单据保存在基层单位,减少纸质单据传递,大大节约了凭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经济性。二是全面实现了不见单支付模式,减少了业务办理的不可控因素,提升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办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了业务流程的高效性。三是实现原始凭证在线追溯查询,自动识别相关关键点,确保业务合规,并通过在线签批,进一步固化审批机制,确保了业务管理的规范性。
六、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
篇3
关键词:零售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措施及建议
一、W零售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W集团是一家典型的零售企业,具有分(子)公司层级多、数量多、区域多等特点,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把日常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基础数据的核算上,很少能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决策提供信息与帮助,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的变革迫在眉睫,财务共享中心应运而生。
(一)集团企业管理层级复杂,严重影响企业业务处理的效率及信息的获取
W零售集团企业主要经营30个国际品牌的服装特许经营业务,在经历了20多年的经营发展后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集团陆续与欧洲多个国家的服装品牌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将时下最具潮流的设计师服装品牌引入中国市场。为了配合业务的发展以及品牌的运营,集团已经在香港、澳门、深圳、上海等地成立了多个营运中心。集团旗下有独立法人公司99个(其中子公司4个),分公司66个。随着集团规模不断壮大,各法人公司、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管理层级多且复杂,管理流程、业务处理流程和财务处理规则等也出现多样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业务处理效率、企业风险控制以及统一口径信息的获取。
(二)人力成本高,集团管控难度大
W集团企业在某地新成立一个营运中心时,都至少需要配置3名财务人员(出纳、会计、经理)来完成日常工作。每个会计人员往往需要负责5-8家店铺(分公司)的全盘账务处理工作,当一个会计人员离职后,公司需要花3个月至半年时间才能培养或寻找到能够接替该岗位的合适人选。如此重复建立财务组织耗费相当大的精力和成本,也很难实现财务统一管理。并且还产生了以下问题:1)财务报表编制和上报时间不统一,集团汇总报表、合并报表编制效率低;2)财务人员60%-70%的精力用于日常基础业务处理,没有有效深入地进行决策支持,从事更高价值的业务活动;3)财务人员归属于营运中心负责人管理,缺乏财务独立性。
(三)集团对信息系统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
W集团企业没有使用统一的信息系统,每个营运中心使用各自独立的财务软件和零售端POS系统,并且品牌和版本各不相同,服务器也是分散在各地,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信息数据的获取。比如:集团旗下的B品牌在大中国区有20间店铺,分散在各个城市和地区,分别由香港、澳门、深圳、上海四个营运中心进行区域化管理。集团管理层想要获取B品牌2016年的总销售数据,财务人员就需要分别在多个系统中获取各营运中心相应的数据后再进行汇总,当集团品牌和营运中心成倍数增长时,这种营运中心各自为政的管理方法就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这种信息获取平台不统一、信息沟通不对称的情况也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变得日趋严重。
二、某零售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
(一)组织模式的建立
W集团选择在深圳地区成立财务共享中心,首先因为深圳距港、澳地区较近,方便日常沟通与联系;其次深圳的人力成本与港、澳和上海地区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够使W集团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离。将各个营运中心的财务部门整合在集团CFO之下,而并非各地区的营运中心之下,同时也确保了财务会计人员具有最大的独立性。在新的组织模式下,W集团企业将财务划分为三个层级: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作为集团层面的战略财务主要是为CEO和CFO提供决策支持,职责有:制定财务战略和规划、制定财务制度规范与政策、资金和投融资管理、风险管控和绩效管理、税务筹划等。作为营运中心层面的业务财务,其主要职责有:为所在区域的营运中心提供经营决策支持、管控业务经营中的风险、支持营运中心计划预算和预测、投资分析和成本费用分析等,为营运经理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作为共享中心层面的共享财务则负责会计日常业务处理,如:收入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应付及费用报销、总账核算和财务基础报表、原始档案管理等 。
W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将财务基础工作进行小组专业化分工作业,分别成立应收组、应付组、资产组和总账报表组。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培训组员达到标准化工作要求,并按照每个人的作业量进行绩效管理。把以前一个会计全盘处理多家公司账务的模式变革为多人随机处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分散式财务管理结构以及法人架构的局限,将所有的财务核算都汇集在一起,在降低出错率和成本的同时还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二)财务流程制定
W集F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同时,也对现有流程和规则进行了标准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将W集团原来分散在各个营运中心的财务活动、拥有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以前W集团各营运中心的财务人员与营运经理在一起办公,难免会有人情的困扰,导致政策执行的偏差。现在通过流程优化与分离,将大量重复发生的会计业务集中到专门的部门进行处理,通过统一标准、审批人员与业务申请人物理分离,从而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在统一标准流程的过程中,W集团企业也关注到了风险管控与运营效率的平衡。比如费用报销流程,共享模式相比传统模式的改变非常大,传统模式下各营运中心报销流程仅在营运中心范围内形成闭环。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每一笔费用须进入财务共享中心审批,实现业务和财务的分离,真正保证财务人员的独立性。这样,一方面能切实体现加强集团管控的效果,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同时又合理兼顾运营效率,为员工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在流程审批授权的设置时,通过对费用分类、金额分级的方式设置分级授权,高金额业务审批流程相对更长、层级更高,且需要各营运中心财务负责人审批;而较低金额的费用,则流程节点少、不需要营运中心财务负责人审批。
(三)IT技术支持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还需要借助IT信息技术的充分发展与支持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因此,共享中心建立的过程,也是企业信息化改造和优化提升的过程。W集团的各个营运中心主要分布在大陆与港澳地区,为了使三地的信息能够做到实时共享,集团对现有的服务器设备和配置做了升级改造,并且为了保障大陆地区与港澳之间畅通互联还搭建了VPN。同时,W集团为了统一各个营运中心所使用的财务核算软件,购买了适用于零售行业的EPICOR品牌软件,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提供硬件支持。
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财务不再仅仅是核算,还需要支持绩效管理、支持市场预测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W集团的下一个信息化目标是把OA系统、零售POS系统以及网银系统与EPICOR之间建立数据接口,以加强系统之间的集成,提高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实现数据的共享。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紧密集成,可以保证财务与业务信息的一致性;通过整合系统之间的接口,规范数据在系统之间的流转,避免系统与系统之间产生“信息孤岛”。
三、财务共享中心运行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一)人员储备与调整
在传统的财务模式下,财务人员通常是一个人处理一个或多个公司的全盘账务,个人的账务处理能力相对较强。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财务人员长期都在重复着一项基本工作,对综合知识要求不高。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安排有意愿学习的员工在共享中心的几个小组中进行轮岗,避免长期重复一项基本工作而产生倦怠感。对于部分具有一定能力的财务人员,从传统财务工作模式转变到共享财务工作模式后,往往会产生“大材小用”的负面心理,时间长了会造成人员的流失。企业应注重对现有会计人员的使用,发挥他们经验丰富的长处。对于有发展潜力、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外部职业培训,然后通过考试竞聘的方式到财务管理岗位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此外,还可以招聘一些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这类人员对职业发展的期望值较低且可塑性较强,能为共享中心的人员流失提供后补力量。
(二)绩效管理
建立共享中心后,重点应关注绩效考核战略并建立能力模型,以减少有能力员工在共享中心发展过程中的流失,从而化解和规避核心人员从组织中流失。对于共享中心组织的绩效管理可采用BSC平衡计分卡,从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服务对象满意和财务指标四个维度评价和考核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效果。共享中心个人绩效管理可采用KPI指标,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四个维度评价和考核个人工作效果。包括建立岗位职责和报告关系、评估现有能力、确定培训与招聘需求,以及制定包含解聘与保留的方案等。最重要的一点是绩效考核的指标必须客观、公正,这样才能让共享服务的对象与提供者都认可。
(三)运营与管理战略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应遵循集中不集权、分权不分散;集中核算,集中报账,资源共享;总体规划,统一标准、兼顾差异;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共享中心在运营的过程中应及时并持续地解决提供服务和履行监督职能的冲突问题,完善统一相关制度,减少特殊事项,并且持续优化内部共享体系。随着财务共享的持续发展、组织的成熟和人员的成长,应不断发展与创新。最终以拓展财务外包服务业务为中长期战略目标,将财务部门从一个“费用部门”转型为“业务部门”,为集团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结语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可将零售集团企业原本分散的财务业务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再造,把基础的账务处理工作集中到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进行处理。帮助零售集团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源来创造价值、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及标准化建设、降低财务运营成本和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建华.财务管理迈入2.0时代[J].新理财,2016,11.
篇4
关键词:财务共享 资金链 风险控制 体系
财务共享与资金链风险控制
(一)财务共享理论
财务共享的主要思想来源于共享服务理论,该理论在1993年由Robert Frigo和 Stephen Behrens提出。财务共享是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其根本的目的在于节约管理的成本,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为企业和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财务共享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信息共享、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信息共享、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信息共享、绩效制度与激励信息共享、战略管理方面共享等内容。
(二)资金链风险
资金链是企业发展的血液,资金链的稳健性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企业资金链风险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投融资决策、不合理的资金配置、不合理的资金管理政策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资金链风险主要包括:一是筹措风险又称为举债风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资金链风险。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借债或者融资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和配置不当,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筹资风险从某种意义来说,是资金链风险发生的源头,因为企业一般都是从融资活动开始获得资金的,因此在筹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不然就会产生筹资风险。二是经营性资金损失风险。例如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当,而造成的资金损失。三是投资性资金损失风险,不合理的投融资政策,会导致产生投资性的资金管理风险。四是流动性风险包括了变现能力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两个方面。资金链风险控制就是要严格规定资金链在运行中的各个形态,保持合理的资本形式,从而减少由于企业资金不正常、不合理的流动而带来的变现力风险与偿付风险。产生流动性风险,极易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的断裂。
(三)财务共享在资金链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信息时代对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在一个信息通畅,高效整合的环境下进行财务流程再造,进行资金管理模式创新等工作。财务共享打破了企业尤其是集团性企业由于内部分割、线条式管理而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财务共享最主要的是信息共享,财务共享在资金链风险的控制上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是加强资金链操作性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包括应收款据库管理和现金的运用;应付账款的管理,包括应付款的付款和数据处理、合规审核、服务供应商及产品的账款对账等;账单和税务发票的管理职能,包括账单数据的质量与检查、税务发票的制作和发送;还有固定资产和折旧的管理;工资支付的管理等。二是加强资金链内外部管理控制:企业相关利益者需要关注企业资金链的稳健性,因此需要分析企业财务报告和相关的报表来发现其中的问题,尤其是现金流量表等分析。而财务会计的职能,则包括总账会计的维护、总账会计的事项登记和记录、结算和合并等;管理报告的职能,包括企业预算、成本分配与管理、滚动预测、标准化报告编制、审核与分发、盈利能力、管理报告生成等;此外还包括企业合规的监控和执行以及内部控制。三是增强资金链的战略规划性:规划分析,包括现金流规划、集团战略投资预算与战略规划、成本模型分析、财务计划与分析的合并;企业纳税等。
企业资金链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链风险控制意识单薄
资金链风险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注意到资金链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或者说是有些企业认识到了资金链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但是不知如何更好的控制它。企业在追求规模扩张、业务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资金链的安全性,对一些潜在的意外情况缺乏足够的警惕性。事实上,资金链风险控制对于企业整体应变能力要求极高,即使只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导致资金链崩溃,而产生资金链风险,因此漠视资金链的结果必然导致企业土崩瓦解。无论企业是否一直能够得到政府的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重视资金链的识别与控制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条件。
(二)不注重财务共享导致资金链风险控制不力
资金链风险是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资金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资金链风险控制过程中,往往重视对单一环节风险的控制,而没有实现整体性的控制,也不重视内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例如应收账款的风险可能是由于存货过多而引起的,而存货过多很可能是由于企业对外部市场需求的预算有误造成的,因此企业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资金链风险的控制。目前我国诸多企业在资金链风险的控制上仍然有巨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尤其是在投融资环节,更应重视对资金链风险的控制。
(三)对市场与政策的变化应对不足
资金链是连接企业内外部的链条,无论是企业的内部运行还是外部交易,大多是由资金充作连接的纽带,因此资金链是一个连接企业内外部,实现企业与外部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市场与政策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变量,将对企业资金链稳健性产生重要影响,例如2010年我国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企业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的波动,进而严重影响了房地产企业资金链运行的稳健性。许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更是缺乏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应变能力,从而导致资金链短裂,陷入财务困境当中,直接走向破产的边缘。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波动与政策的改变具有比较强的应变力,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企业在有效规避资金链风险的过程中,应该带着正向与逆向思维进行决策,要将政策与市场的变化,同合理的财务决策结合起来,通过保持合理科学的资本结构,来达到预防资金链断裂以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四)资金核算信息不能及时的共享与沟通
资金链管理信息涉及到资金的筹集、使用、配置、以及交易等各项环节的管理与控制。目前企业在资金核算过程中,常常采取分级核算,这种核算方式具有分散性与链条长的特点,不利于资金核算的集中控制,也造成资金核算信息无法及时共享与沟通。在企业内部,由于委托、信息不对称造成带来的负面影响,关于资金核算的信息常常是经过内部传递后失去真实性,再加上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与核算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素质不均,造成有关资金核算与管理的信息不能及时的满足企业决策的需要,也无法适应市场变化与分析的要求,导致企业的资金链管理处于一个危险的环境,容易引发各种风险。
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资金链风险控制体系的内容
(一)实施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
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实施是实现资金链风险控制的基础。既然以财务共享理论为指导,建立资金链的风险控制体系,就必须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模式来实现。尤其是要重视财务信息的共享。信息的共享是提高资金链运行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企业必须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有关资金链各个构成要素的各种信息实现充分的沟通,以避免由于交流沟通不畅而产生风险。
(二)建立资金链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应该以财务共享的思想建立科学的资金链风险预警体系,具体应作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化,要消除企业内部由于利益分割,冲突以及矛盾带来的各种妨碍财务信息无法共享的情况。其次要导入财务共享思想,要让企业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财务共享的重要性,并且建立以资金预算与风险控制的财务共享机制,要明确财务共享的内容与原则,构建共享机制与整体框架。最后要重点针对资金链风险的分析与识别,尤其要以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作为分析的基础。重点关注现金流的预算与执行情况的比较,分析其中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检查其中是否出现了异常的波动,造成这些异常波动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层层分解的方式,来识别存在资金链中可能或者已发生的风险,在明确资金链风险影响因素和关键因子之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针对性解决。例如若企业的现金流的绝对数低于预算数,那么就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可能会由于战略扩张而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此时应进一步检查企业的市场销售与投资情况。如果是市场销售出现问题,应进一步检查企业内部原材料成本、销售成本控制是否出现问题等。再如扩张型企业与保守型企业的现金流的结构一般是不同的,要通过分析现金流的结构来发现企业目前经营、投资以及融资所占得现金流比例是否符合企业当前的战略和周期来进行。此外还可以通过输入各种财务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资金链风险的预警与识别。
(三) 建立动态的资金链风险分析机制
不能简单的以分析财务指标来发现潜在的资金链风险,要通过深入的挖掘来发现指标背后的问题。资金链风险预警指标虽能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但要从整体的角度来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而不能孤立的静态的进行观察。真正的风险识别要通过挖掘各种财务指标背后存在的问题,对财务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的了解,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来分析目前的资金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关注非财务指标,通过引入更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来关注非财务指标在控制资金链风险中的作用。把一些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的动态以及市场、竞争对手状况引入风险识别中,进而找出更为精确的资金链风险识别和控制的策略。
企业应构建资金链的应对体系,在有效的识别各种资金链断裂风险后,通过建立更为合理的资金链风险应对体系,通过引入科学的资金链风险识别以及量化的方法,来细化资金链风险的内容与风险控制的方案。企业应通过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准确定位企业风险管理目标,根据资金链风险发生的频率以及严重性来具体量化资金链风险,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健全风险问责机制,要通过监督与问责来落实风险管理的制度,加大执行的力度。
(四)建立信息化的资金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网络信息技术使关于资金流的信息处理,融入到了网络信息平台之中,使资金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率和监督控制常态化与动态化。并且将资金流内部控制嵌入到了企业每个部门和单位,拓展到了企业的每个角落。信息时代企业资金的管理形式发生了极大变化,目前我国大多企业都建立了以网络为基础的内部结算平台,因此需要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与决策系统,来强化资金链风险控制。资金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一是资金使用情况监控:及时反映整个企业的资金动态情况,实现资金使用与配置监控功能;二是资金存量与流量分析:对全部结算资金余额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资金的使用提供有效根据;对结算资金流量的内部与外部比率进行分析,对资金的使用和企业绩效评价提供有效依据;三是资金流向分析:对结算资金流量的流入与流出分类,进行按结算单位、按付款单位、按预算项目类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资金流向,可以动态把握资金链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与类型;四是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要将预算指标与实际的结算资金量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分析原因;要对企业运行中产生的资金头寸预测分析:对未来资金余缺进行统计,根据资金动态变化提供一目了然的操作模拟分析。通过建立资金流管理的信息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不但可以减少由于资金管理制度实施带来的风险,更可以加强资金链风险预警功能,从而优化资金管理功能,更好的规避资金链风险。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是现代信息环境下企业进行财务流程再造的重要基础,应将财务共享思想积极的应用到企业资金链风险控制中来,通过整合企业各种信息与资源,进一步提升企业资金链风险控制的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柯明.财务共享管控服务模式的探讨.会计之友[J],2008(12)
篇5
【关键词】 财务评价 工业项目 评价方法 研究
一般而言,按照土地使用性质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项目、农业项目、旅游项目、文化项目等类别,其中工业项目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当前,面对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及下行压力增大,并且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消费政策消化期的叠加期,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因而,要想扭转经济形势,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长足地发展,必须重点关注工业项目的发展,尤其是重大工业项目的发展,然而要做好工业项目发展,首要且关键的环节是做好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工作,本文将针对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而展开相关研究。
一、工业项目财务评价的重要性分析
整体而言,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属于长期性投资建设行为,尤其是重大工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可能跨越的年度或周期更长,对现有的资源、资金配置影响更持久,若因草率行施而造成不良后果,对投资方等相关主体而言损失非常巨大。因而,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作为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且又极其重要,对项目的前期、中期及后期的相关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归结起来,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务评价能更加客观的反映工业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判明企业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和投资人投入资金的安全性等内容,这些方面的评价结果为该工业项目的投资者(所有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持,使投资方清晰该工业项目前期是否要投资、中后期是否要追加投资,以及投资回报情况如何等。
二是财务评价能更加全面的为成本管理提供信息和数据,比如某企业要扩建厂房,引进新生产线,通过详细的财务评价,可以清楚知道该改建项目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额、资金使用的计划安排以及筹款方案等,这样有助于实现对整个项目的整体把控,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三是财务评价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工业项目投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众所周知,任何项目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尤其是重大工业行业,因其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等因素,更具风险。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能过对项目的风险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对风险成本和风险收益进行评估确定,以更全面的信息来规避或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避免盲目投资。
此外,现有的工业项目投资仅仅依赖企业自有资金完成的并不多,多数项目需要外部投资者的参与,包括银行借贷,故而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信息成为了外部投资者及银行放贷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工业项目的评价指标准确与否,合理与否,是外部投资者做出投资行为所依赖的重要信息,是工业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工业项目决策水平、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相关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
根据前述分析,财务评价对于工业项目而言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工业项目的建设成效。基于此,本节将重点叙述基础的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以便能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1、财务评价理论假设及评价原则
对于特定工业项目而言,要展开针对性的财务评价,必须清晰的认识以下几个理论假设,即:一是基础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这是进行财务评价的重要依据来源,比如对于企业的工业项目,企业财务报表及其附注等所披露的信息非常关键,是外部投资者对该项目的重要评价依据,因此财务信息的形成必须严格遵循国家会计法律和准则,按照可比、一致、稳健等原则进行处理,评估、判断也应遵循该有的职业道德底线,绝不能弄虚作假。二是相对成熟的评价市场,比如对特定工业项目存在客观公认的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指标提取依据,相关评价数据等亦比较容易准确的获取,能够有效避免主观性等因素所带来的误差,以及避免短期行为的产生。三是相关者理性,包括工业项目的投资者、建设者,从事财务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等,尤其是企业作为工业项目主体时,所有者(投资者)与经营者的所站的立场有所差异,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必不可少,从而确保各方不被利益趋使而失去理性。
工业项目财务评价时也要遵循一些基础的原则:一是公正性原则,财务评价人员在财务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守,尤其是外聘会计师、经济师及外聘机构等必须严格遵守公正性原则这一操作规范,当然相关政府监管机构也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管,严厉打击不公正行为,以维护有序的评价市场秩序。二是可信性原则,一般工业项目财务评价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价会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因为第三方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较高,且跟该工业项目所在单位没有直接利益关系,这样较自身单位开展评价的可信性要强许多,评价结果也更易得到各方认可。三是科学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选取、评价程序与方法的确定等方面,有效实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有机结合。四是全面性原则,即确保该工业项目得到的财务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包括财务评价的各个方面,如兼顾短期能力与长远潜力、流动性与盈利性、数量与质量等。
2、常用的财务评价方法及评析
(1)沃尔评分法。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信用能力指数概念,把若干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评价信用水平,主要选择了7个财务比率并给定了指标比重作为评价依据。沃尔评分法是最先提出财务综合评价的模型,对后来的财务评价模型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2)综合评分法。该方法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大致按5:3:2的比重来分配比重。这种评价方法的思想核心是通过设定最高分最低分来避免某项指标异常对总评分产生的影响,确保评分结果更加趋于合理,但该评价方法的缺陷是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其与综合评分法中指标的值越大越优型的特性相违背,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方法时多加注意适用性问题。
(3)杜邦分析法。该方法是财务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受到许多学者们的关注,以及在实践中也有不少企业在实践。其通过将权益净利率分解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等三个指标,通过杜邦分析图对三个指标进行层层分解、逐步深入,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来全面、系统、直观反应财务状况。该评价方法局限于事后财务分析,不利于计划、控制和决策,同时分析方法只是静态评价,不能充分揭示和反映企业营运、偿债、盈利和发展能力等综合状况。
(4)Z模型计分法。结合统计上的多元判别分析技术,爱德华・阿尔特曼选取了5项财务比率进行加权平均来评判财务状况。通过实证分析,其提出的Z模型函数表达式为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Z值越小企业越可能破产。该模型能有效地提前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出现危机的情况,从而引起重视,努力加以克服或改善。
三、有效开展工业项目财务评价的对策建议
工业项目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工业项目财务评价工作意义重大。但是在当前财务评价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项目投资盲目性导致财务评价流于形式等,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财务评价工作的具体实践情况提几点对策建议。
一是财务评价要体现系统化、科学性。财务评价工作涉及评价指标、评价流程、评价方法等,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因而在进行财务评价时应该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系统、全面,比如在财务评价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该工业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要求、建设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并以此为依据展开对基础数据和参数的收集整理,实现对项目成本、费用、利润等信息的把控,据此编制基本财务评价报表,以更加清晰、简洁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依据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等结果编制财务评价报表。此外,财务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必须予以重视,尤其是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财务评价方法的选取等,科学性影响着财务评价工作的结果应用,甚至影响着工业项目成败的关键。
二是财务评价要重视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在财务评价工作中居于中心位置,因为财务评价工作本身就是人的活动,而且用于评价的内容也同样是人活动的结果,人的知识水平直接决定的财务评价工作的好差,因此在财务评价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如人员激励、人员培训等,要重视评价人员的各种授权与约事、激励与惩罚的适度,以此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等评价原则。
三是财务评价的创新性很重要。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主题,更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财务评价成为了企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投资上马一些工业项目,更是离不开财务评价工作。因而对不同的工业项目,创新性地进行财务评价非常有必要,比如根据不同的工业项目特点创新性地构建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运用财务评价方法等。创新是永恒主题,针对工业项目的财务评价工作必须依据项目实情开展创新性的评价工作,让财务评价工作真正服务于工业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 梁君:综合财务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商贸,2013(23).
[2] 王京:我国创新型企业财务评价理论分析[J].北方经贸,2008(5).
[3] 柏海燕:项目财务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山东纺织经济,2014(4).
篇6
关键词:工业厂房、无动力通风器、采光带、岗位燃气辐射采暖、格构柱、节能、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 A
2011年我们承接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天津大无缝特殊管材深加工基地项目工业厂房。
本项目以扩展专业管的深加工能力及新增大口径特殊管材热处理能力为目标,建设一座年生产成品能力为24万吨的大口径管材深加工及特殊管材热处理车间,并建设储存量约为4万吨的综合仓库。目的是使各个轧管厂的生产成本得到良好控制,离线精整作业设备集中布置并具备大口径特殊管材热处理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倒运,减少外委加工,节省场地租赁费,达到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项目厂址位于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侧,东起三号路延伸路,西至一号路延伸路,位于三煤气铁道线以北,炼钢南侧铁道线以南。占地面积约为23万m2。该场地南侧紧靠京塘二线,交通较为便利,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变化不大,土石方量较小,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1、工业厂房设计理念
传统观念上的工业厂房大都是由大跨度、大开间、大面积开窗、大跨度屋架结构体系形成的相似外观。单调而缺少个性的外观、巨大的空间尺度使人感觉它们仅仅是工业生产、设备材料、产品等的容纳物,而非具有亲和性的人性化场所。这正是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一个极大的误区和亟待改善的地方。
随着现代建筑的转变,工业厂房设计除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还应赋予建筑以科技化,人性化,节能环保的特性,使工业厂房满足其使用功能,也能体现工业建筑的艺术美,赋予了现代工业建筑新的设计理念。
1.1节能设计
节能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工业厂房最普遍、也是最明显的特点。它包括以下的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营运低能耗; 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低能耗。这两个方面从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出来。
1.1.1 无动力通风器
地处寒冷地带的厂房,考虑到气候条件,建筑立面多以封闭形式出现。立面开窗面积不足导致厂房内的通风换气往往是依靠机械排风。而这次我们采用了屋顶的无动力通风器,帮我们大大的降低了建筑物换气方面的耗能。利用屋顶通风器和墙面门窗洞口形成自然送风口,增强厂房的通风换气效果。并且在厂房内设有生产工艺区域增设单独的小型通风器(例如:打磨车间),以达到除尘、通风、换气的作用。
通过与设备专业核实计算后得知,厂房屋顶采光通风器的有效排风面积可达3340平方米,当屋顶采光通风器的风速为1m/s时,厂房的通风量为12024000m3/h,此时,厂房的平时换气次数可达到12.1次/h,即厂房平时通风量亦可满足厂故通风所需风量的要求。
1.1.2 采光带
自然采光大致可分为三个途径:窗户、天窗、高侧窗,要获得最佳昼光效果,应考虑增加窗户数量,而不是增大一扇窗户或玻璃尺寸,天窗和高侧窗可让光线深入建筑内部,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然光线。利用屋顶采光带增加自然采光,正常情况下白天厂房内不用照明且采光均匀,以此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由于厂房的跨度偏大,内部照明方面这次考虑了墙面采光窗和屋顶采光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通过阶段式建筑剖面或增加屋顶面积来增加顶部采光的机会,顶部采光的照度水平约为等面积侧面采光的3倍,顶部采光源的分布长度不应大于洞口距地面高度的1~2倍。
1.1.3 辐射采暖
工业建筑和其它公共建筑相比,人们需要在其中高强度、快节奏、长时间地工作,因而,它是更需要人性化关怀的场所。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宜人的内部环境可以减轻人们的工作疲劳,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厂房建筑的设计主体从以生产设备为中 心越来越朝着以人为本方向发展。人的因素在建筑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应改变只重生产工艺要求,轻视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真正体现对人的人文关怀。工业建筑中的空间及环境与人相融合。让人们置身于工业厂房建筑的良好环境中产生归属感、生活感和亲切感。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标。然而在如此大空间的厂房中工作,工人们冬季的采暖成为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多种方法的对比和研究我们选择了一种更为环保和节能的方式――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
其优点是:
1.在生产线上为了给每个工位设置局部岗位送暖,设置在距离标准人高度的1.5m以上布置,以达到节能要求。
2.节约能源可达30-60%,大大降低运行成本。
3.辐射采暖时建筑热损失较对流采暖时低,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辐射采暖时,辐射热直接照射采暖对象,几乎不加热环境中的空气,因此辐射采暖时的空气温度比相同卫生条件下对流采暖时的空气温度低,一般可以低2-5 ℃,因此室内外温差小,所以冷风渗透量也较小;
第二,由于对流采暖时,室内空气被加热,并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因此室内空气温度有较大的梯度,屋顶部分温度高,地面附近温度低,一般对流采暖温度梯度约为0.5-1.0℃/米,而辐射采暖时,辐射热直接向下辐射,地面部分还可以积蓄部分热量,因此室内空气温度梯度小,相应建筑物上部的热损失也较小;
燃气辐射采暖省去了将高温烟气热能转化为低温热媒(热水或蒸汽)热能这样一个能量转换环节,且排烟温度低,热效率高;有着构造简单轻巧、发热量大、热效率高、安装方便、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无噪声、环保洁净等优点。
1.2 绿色设计
此次项目有个有利的自然条件就是我们的甲方就是生产无缝钢管的知名厂家。如果我们的建筑原材料选择钢管,不仅可以节约材料的运输成本和时间,也可以使厂房的成本大大降低。这引发了我们对结构原材料选择与使用的一系列思考。我们对钢管和工字钢的多种受力组合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双肢钢管格构柱每肢采用钢管柱,用在本工程优点是:
1)结构原材料为甲方自己生产产品,现有建筑材料,节省成本。
2)双肢钢管格构柱结构内方便设备专业和工艺厂家设置管线系统,节省空间美观大方。
3)柱脚埋入深度小,比如本工程单肢柱尺寸按照400考虑。杯口式柱脚深度1200。加上承台高度1米。承台下皮标高-2.2米(设计标高)开挖量及土方回填量小。未进入淤泥质土层。
4)刚度大,厂房变形小,安全储备大。
5)由于比表面积小,防锈油漆及防火涂料用量相对小。
根据甲方提供无缝钢管单价5900元/吨计算。此方案,总造价最低。
经过论证我们大胆的选用了无缝钢管作为主要承重构件。也就形成了如今这种独特的,结构美和建筑与空间形象美统一的,以格构柱为主的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厂房。
2、立面设计
在近几年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师在对工业厂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伴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为工业厂房的立面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工业厂房立面设计的水平。立面是工业厂房十分重要的外形因素,能够对经营理念和精神面貌进行准确的反映,也是科技水平在制造加工业之中的重要反映,因此,工业厂房的立面设计应该具有人性化、高科技、整齐和干净的外观形象,重视具有现代设计风格的流畅性和间接性,反映出在进行工业厂房立面设计过程中对地理、历史和人文理念的思考,融合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定位。
该项目的建筑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的着手思考:线条、色彩。
钢结构厂房的立面主要由工艺布置来决定,在满足工艺的要求下力求立面简洁恢宏同时使节点尽量简单统一。线条是表现轻钢结构建筑风格最独特的特点,均匀的线条,使得轻钢结构建筑富有流畅的金属质感,体现了强烈的现代工业气息。此次我们打破以往厂房横线条的模式,利用竖线条彩钢板和玻璃纤维增强聚酯采光板的有机结合,达到立面统一的效果。在立面窗户上我们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酯采光板的新型材料(简称FRP),抗紫外线99%,透光率达到72%,节能环保节约成本。
在工业厂房的色彩方面,应该满足艺术和美学的要求,赋予物质精神和文化内涵,使用适宜的色彩搭配,创建完善的员工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降低事故的发生效率,有效的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采用了冷色调,重点突出主要出入口、外天沟、收边泛水等地方,既体现了现代化厂房的恢宏气势,又丰富了立面效果。
结语
工业建筑呈现的形象是充满力度感的钢结构、简洁的造型、宏大而可无限生长的空间、精细的节点构造、协同运作的机器设备等,而且其中蕴涵的往往是人类社会最为尖端的科学技术,所以工业建筑较为符合高技术建筑的设计思路。因此工业建筑的设计是高技术工业建筑的空间、结构、表皮、设备四方面因素的综合设计,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东西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M].纽约: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1993.
[2]刘宇林.城市旧工业地区的复兴与留存[J].山西建筑,2009,35(5):42―43.
[3]李菁,上海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工业厂房的立面设计[J].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27(6):69 -72.
[4]程杰,陆英浩,陆树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业厂房的立面设计技术规程GBJGJ3
[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7(3):79 -82.
篇7
关键词:海外项目;财务风险;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
我国海外施工企业团队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得到发展壮大,从经验积累和团队建设上已经初具规模。相比其他行业的施工项目而言,水电施工企业具有工期相对较长、技术工种繁多、工程量大 、施工强度高等特点。在海外项目的财务管理上面临的难度较大,因为各国之间存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国际金融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此外,由于海外项目的环境复杂性,对工程项目的评估存在一定的难度,所有这些不确定性决定了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如何增强企业自身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风险,是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的承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财务风险类型
财务是企业得以存活的根本,海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更是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因此,对于水电施工企业而言,在海外项目的承接上必须认清形势、审时度势,在风险评估上面面俱到,准确把握在风险中存在的机遇,使得企业在海外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根据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形态的逐渐转变,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上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有以下几方面:
1.海外项目管理团队的财务技能、运营环境带来的风险
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的投资运营上面临的市场和国内截然不同,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影响下,国内财务管理理念和项目预算策略不再适用于新环境下的国度政策和法律制度。如果财务管理者的理念相对落后,停留在国内相对成熟的层面,海外财务管理团队的基本财务素养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很容易导致在项目财务运营中的监管不力,使得海外项目的实际财务状况和国内本部预算出现较大的分歧,由此带来的风险源自管理者在运营策略的制定上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和时效性。
新形势下,海外项目的管理团队是项目风险的直接来源也是抓住机遇创造业绩的主要动力,财务管理团队在海外项目上的决策和评估直接影响着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链的健康存活,水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的基本素养是海外项目风险的间接来源,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海外项目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基本语言技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通常由于缺乏适应海外项目的专业财务人员,大多缺乏水电施工行业的海外项目经验,对项目运营的策略和资金链的风险意识相对淡薄,尤其对海外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体系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以致在面临问题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财务风险提供专业支持和政策导向。
2.国际金融波动带来的风险
汇率波动是海外承接项目过程中财务运营面临的最大风险。水电施工企业在项目签订以后工期较长,项目结算大多以外币形式进行,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国际金融政策的变化使得项目经费预算出现逆差。尤其是外汇市场中美元的变动对各种币种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年来美元市场的波动造成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现象,使得项目运营成本增加,给海外项目效益带来风险。另外,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承接项目中,大多分布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体制上来说,当地政府的货币在抗击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上相对较弱,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得当地汇率大幅度变化,对海外施工企业的财务运营增加的很大风险。
3.资金运作风险
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由于该类型的项目一般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合同费用较大,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需要投资一定的费用进行物料筹集、设备安装、人员调动等的安排,这些费用应有施工方率先垫付,造成未施工资金预先支付的状况,给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增添了负担,由于不同国家内部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对项目合同的遵守并不同于国内,对于违约的处理措施也不相同,如果付款方未能按合同如期履行,滞后拨款或者付款金额不足的话,很容易造成公司承担债务负担,甚至导致财务资金链的断裂,这种预先垫付的海外项目从本质上已经给企业财务增添了风险。待工程项目启动以后,如果出现工程所在地国家和政府拖延付款的现象,施工企业不得不自行再次筹集费用,以确保工程项目的继续推进,如若筹集不及时,一旦发生项目资金链的断裂,工程项目不能如期竣工,从法律上施工企业又会面临违约的风险,由此带来的风险将会更大,对施工企业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
二、水电施工海外项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1.财务管理团队业务技能原因
施工企业在团队分工上相对明确,一般说来,是由财务、合同、项目部组成,不同企业可能稍有差异。水电施工企业的特点是在团队管理上跨度较大,尤其是对于海外承接的项目团队更是如此,所以在团队建设上需要更多的经验和前瞻性的思想。对于财务部门的团队建设是每个企业的核心,因为资金预算始终是企业最原始最根本的资源,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是打造高效财务部门建设基础。
对于海外施工项目中的财务人员来说,需要提升企业运营中所需要的多维化技能,不但具备深厚的财务功底,而且要具备符合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社会体制,要有在异国他乡独自担当风雨的各项素养。从最基本的技能上需要掌握财务相关的各种预算理论,熟知不同国度下经济发展的模式以及在不同法律体系下对知识产权的影响等。目前多数水电施工企业在财务人员的选拔上并未形成综合型的选拔体制,部分海外财务人员基本业务素养有限,大多数人员不具备多语言交流技能,相比之下更为严重的是一线财务管理人员对海外项目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意识淡薄,从根本上未能发挥一线人员的现场策略作用,加之国内本部存在地域差异,使得国内财务本部获得信息的时效性减小,对信息的更新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海外施工项目中的财务管理。
2.汇率变动原因
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的总运营成本是按照承接合同一次性确认,一旦签订合同以后,在较长的施工期内,不能对合同费用等项目进行变动,因此施工期内费用预算和收益结算额直接受制于当期外币汇率的变动。水电施工项目中,当期收益的本位币按照完工项目在总项目中所占的百分比以及合同总费用的乘积初步确定,再次基础上再根据汇率水平进行折算得出最终的本期收益本位币。其中,汇率的计算是根据完工期对应的期内平均汇率或者期末汇率计算,该汇率值如果和起初合同的预计汇率差异较大,完全有可能导致海外项目在财务上的巨额亏损。
3.对海外市场的认识不足
水电施工企业海外财务团队首要的技能是要对海外市场的深刻认识,事实上目前多数国内企业在海外项目的人力投入力度并不大,造成对项目所在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理解认知不够,项目涉及到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对承建项目方的经济、运营环境、费用偿还能力等相对陌生,甚至对项目所在国家的合同制度及劳务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往往容易造成海外项目在合同管理、工程进度方面出现重大疏漏,使境外承建项目面临债务及劳务纠纷的风险,使得在海外水电施工市场中失去竞争能力,所有这些都源自国内施工企业对境外市场的认识不足,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等。
三、水电施工海外项目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1.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提升财务团队综合素养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服务。由于海外施工项目在时空上和国内本部存在差异,如果采用传统、单一的email等交流形式很难发挥总部企业对海外项目的动态导向作用。如果通过在国内建立企业自身的网络服务器,将海外项目部和总部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动态、时效的网络服务系统,这样国内企业总部能够全面的掌握海外施工项目的进展以及财务运营状况,并且通过获取海外行业的最新信息,分析水电建设项目在海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自身的项目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从财务风险角度讲,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应对海外市场上面临的风险。
其次,财务人员的基本技能培训也是避免海外项目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财务团队的综合素养不仅是获取价值信息的保证,也是保证企业海外想象的必要前提,海外项目财务人员的基本技能直接影响着国内本部所能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因此,水电施工企业应该重视海外项目财务人员的专业性选拔,同时兼备各种在海外市场中的应变能力,只有高效、专业的财务团队才能准确评估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财务风险。
2.财务预算方法的调整
水电施工企业在海外的承接项目收益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结算额和本位币数,其中核心要素是需要考虑能够流入企业账户的确定性经济收入,如果这部分预算额和实际收益值最接近,那么最终竣工期内的项目收益遵循预算合同的设定如期到账。因此,对可能的经济效率进行准确、时效的预算是确保海外项目中财务系统低风险的基础。
海外项目财务预算中主要面临的难点是对未结算部分的资金预测,由于汇率的波动对每期项目结算的费用造成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在每期项目结算日,按照当期汇率对整个项目合同中未结算的额度进行重新修正,具体根据完工项目所占总项目的百分比以及本期对应汇率的乘积结果折算,最终对下期预计结算期内的额度进行预算,这样得出的财务金额相比传统财务核算方式更为时效。因为海外施工项目工期较长,汇率的变化较大,如果采用整个项目竣工结算的方式可能会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使得企业收益大打折扣。
3.加强资金链运作能力,主动应对资金风险
如上所述,水电施工企业海外项目中往往面临资金筹集的压力,工程启动前企业自身筹集垫资的风险不仅影响到企业本部的运营,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海外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因为受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约束,一旦完成项目承接以后,必须在合同期内完成工程建设,否则极有可能面对各种纠纷。这就要求企业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资金监管,合理使用资金,做好海外施工项目的履约和实施工,降低海外项目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水电施工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由于项目分布离散性较大,对项目的评估不当或者财务管理的不妥,都可能会造成财务状况的混乱甚至面临企业存活的压力。面对新型的海外市场,只有合理构建新型资金链,才能确保工程启动前资金顺利筹集,同时合理优化财务预算方法,有利于降低国际金融变动带来的财务风险,保障水电施工企业的平稳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湘玲:浅谈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与防范[J],财务管理,2011:1005-9016.
篇8
关键词:隧道工程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隧道是典型的交通基础设施,隧道工程的施工性质是属于一次性的施工项目,其特点是投资规模大、所需时间长、施工条件特别复杂,因为这些难克服的特点,所以造成了隧道工程企业的项目分散,别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不同于别的生产企业,隧道工程的企业缺乏精密和系统的生产指标规划,投入和产出的标准比较模糊,所以给企业日常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尽管如此,工程项目还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中心,所以要求企业必须要以工程项目为起点,以企业的效益为根本,以工程的质量为目标,要加强企业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理清企业财务的管理,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让企业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
所以,每个项目在进行创建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的加强项目工程的财务管理和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一、项目工程财务要独立核算
项目工程的财务管理指的是项目从接受、创建、完成和审核等一系列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因为隧道工程企业所建设的项目一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企业的负责项目建设的项目部应该根据企业所建项目的规模大小和施工环境等施工因素特点,采取对项目的独立核算和管理的财务体制,明确财务管理的责任并且要给予相应的权利,进行对项目的独立效益评价,因为每个项目的工程所设地点和施工条件的不同,所需资金的量度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对每个项目实行单独的财务管理,这样能够更好更可靠的对项目资金进行确认和聚集,能够更加全面的考察所建项目的成本以及其效益情况。
因此,隧道工程企业在对各个项目的组建时,应该对各项目工程进行独立的财务预算和管理,在企业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项目成立专门的财务机构,为项目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和财务负责人,在进行对项目财务的管理和成本核算时,直接对公司的总部负责,这样能够更好的加强企业总部对于项目财务的管理。
二、项目工程财务要进行预算
在独立的财务管理体制下,项目工程资金的回收和使用情况要进行科学严密的资金预算管理,对项目工程进行成本的控制,通过对每个项目的不同情况,经过预算、监督、分析和审查来检测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在项目建立时期,项目工程所使用的资金应该严格的按照前期对于项目资金的预算来使用,增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减少对于资金的损失和浪费,在保障项目质量和项目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与能够更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减少资金的占有率,提高企业项目资金的周转性。
就是说,要在项目的开工之前,根据对项目所需资金的预算,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按照项目工程中所需的各种费用来预算项目中费用的使用类别,使用时间等,根据施工的时间和工程的进展情况来对工程的作业人员进行动态化的管理,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项目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灵活性,当工程的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地调整工程对资金需求的预算,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必须经过严格的内部控制手段,项目资金的需求预算也必须经过系统和科学的分析,这样之后,才能上报给企业总部,由企业总部来进行资金的调拨。
三、项目工程财务要加强成本管理
企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项很艰苦但是却很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其中涉及到的方面有很多,包括项目的固定资产、建成项目所需要的主要材料,项目建成的临时设施,项目建成的周转材料等很多实物的资产,所以,企业的财务要对主要材料和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与管理。
(一)固定资产和高成本设备
隧道工程的企业在进行项目工程中,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有具有很高的价值,并且会有很大的磨损性,其中,有很多大型的设备,因为高强度的使用而导致了报废,这样,其价值就转移到了项目工程的成本中,这样就会导致项目管理中资金预算的变更,所以,企业在项目工程经行的时候,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按照项目的需求来购买各种属于项目的固定资产,购买之后的固定资产全部都有企业进行统一的分配或使用,项目工程对固定资产只有使用权而没有管理权,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固定资产。
(二)施工材料
每个工程的建成尤其是隧道工程企业的项目工程建成都是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的,负责工程建造的项目部,应该有组织性的根据项目工程的进展和对材料的损耗量来有计划的购买项目所需的施工材料,并且要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看管和保存,每次使用施工材料都要进行记录和统计,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三)核算项目成本加强成本控制
隧道工程企业中的项目工程资金具有消耗大、流动大等特点,每一个项目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才能够进行完成,所以,隧道工程企业在接到施工的任务后,要对成本的费用进行细化和核算,要从项目工程的实际出发,针对项目的所需资金制定一个严格的项目的成本计划表,这个计划表可以成为项目工程与成本的控制、成本的分析和成本的考核的重要依据,然后把成本的计划进行拆分,把每个精确的指标落实到工程的各个项目组,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查。
对于项目工程的预算费用要进行严格的定额控制,对于项目超出预算外所使用的资金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调查。
要提高项目工程建设的全体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必须要明确项目的成本控制时仅仅只是企业内财物部门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共同都需要注意的,同时,要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的制度,对项目工程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是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达到最大的合理化,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企业同时也要认真的开展对于项目的管理和跟踪审查工作,确保项目对企业所带来的最终效益。
四、总结
企业的管理钟新是企业内财务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基本上也就是资金的管理,企业内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就是要最大化的发挥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综上所述,隧道工程企业的关务管理和项目成本的控制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控制好施工项目的项目成本,只有对项目的成本进行了控制和调控,项目的财务管理才会变得有意义,所以说,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正好体现了项目管理的特征和本质,所以说,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时企业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评价和赞同。
参考文献:
[1]蒋凌鹤,黄继红,马宜平.公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06(22).
篇9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15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2
0 引 言
目前,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行政事业单位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数量日渐增多。如何在提高本单位财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上、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确保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对工程项目建设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顺利完成,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方面必须面对的课题。
1 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过分强调对工程项目的争取,忽视实际情况
一些事业单位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进行项目申报时往往怀着“不要白不要”的态度,过分看重对项目资金的争取,对项目论证、项目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明确认知,导致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方案脱离实际,内容精确度差,项目建设不符合实际需求。制作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时甚至采用编造的方式,其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建设计划空洞,脱离事实。项目建设超标准、超投资、超概算的现象较为严重。工程项目具体实施建设过程中无法遵照正常程序进行调整,对工程项目建设内容随意更改。
1.2 建设资金管理不严,虚报、少报基建投资完成额
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及财务工作人员对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明确认知,不熟悉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导致项目建设资金无法做到专款专用,甚至改变资金用途。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财务人员工作内容仅仅局限于会计核算的层面,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财务人员不重视、不参与,建设过程中又不能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对财务状况实施监督,财务人员自身工作态度不正确,参与管理工作时敷衍应付,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无法体现。另外,为了不对下一年度国家拨款产生影响,同时为了给单位年终决算报表顺利通过提供便利条件,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年终财务决算时,往往根据计划投资和实际完成数量之间的差额对单位财务进行一些调整。
1.3 工程结算存在高估冒算、竣工验收手续办理不及时现象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场出现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上高估冒算的现象。其主要包括高套定额、材料设备价格的多计算、数量的重复计算、设计变更中增加的部分重新计入、减少部分不做调整以及多计算工程量等。现实情况中,有的工程项目已经完工,完全符合竣工验收条件且时间超过三个月后,仍然不进行竣工验收,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办理工作,也没有进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由于没有办理验收手续,期间产生的费用都属于项目建设投资范畴,导致资金浪费现象严重。有的项目尽管已经办理了竣工验收手续,甚至已经交付使用,但却没有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期间的一系列费用,如维修费,都在项目建设投资中列支,对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项目建设支出变大。
2 加强事业单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
结合现实情况,针对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建设具备的特点和客观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改善重点放在对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竣工结算的严格审核、从单位内部加强控制力度等几个方面,以从根本上完善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
2.1 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其涵盖范围较广。单位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水、电供给;设备;土建;装饰工程;门窗工程等十几个分项,每个分项都要进行工程核算。此外,还可能牵涉拆迁费用、赔偿费用等需要进行明细核算的问题。相较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会计核算,工程项目建设会计核算有着更长时间的跨度和更强的连续性的特点。因此,事业单位项目工程财务人员一方面要对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规定,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相关解释达到深入了解、熟练掌握标准的程度,并具备国家有关基本建设规定、管理制度和相关工程的知识;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还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为项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2 强化管理,做好工程目财务决算工作
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建设竣工后,要对项目财产进行严格清查。在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前,事业单位就要对各项财产展开清查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清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对项目合同进行检查清理、结合与有经济关系的相关部门对账目进行清理,其中,要将清理重点置于账目清理及合同清理中。清理工作完成后,事业单位应当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开展项目建设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应当在工程项目建设完工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完成。在对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中,事业单位要强调自身的领导责任和组织作用,与项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方一起,共同做好该项工作。竣工财务决算没有获得批准之前,项目建设实施机构不允许撤销,负责项目建设的人员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主管领导不能调离。财务人员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时,应当严格遵循财务核算办法,做到实事求是,确保数字的准确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并将结果及时上报。竣工财务决算得到批复后,对有关账务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尽快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并对资产产权实施登记。
2.3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要针对项目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其内容应包括针对实施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实施的管理规定、针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规定、针对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制度及项目建设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等规定,此外,还应当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工作岗位需要担负的责任和具备的权限,尊崇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的原则,要求不同岗位和部门之间互相制约和监督,确保对授权批准事宜进行严格控制。内部控制制度一旦确立,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制度体系的规定,确保项目建设运行规范化,项目投资真实、准确、透明、合法。
2.4 强化概预算控制,严格审查工程造价
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照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技术部门、法律部门、财务部门、工程部门、规划部门,共同对项目工程可行性和概算报告进行评审论证。有关部门要针对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前期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具备可行性和科学性,对项目概算实施严格控制。结合工程项目概算报告制订出本单位年度预算和项目建设计划。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要对当年的拨款,项目预算资金以及前年结算资金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确保工程项目的规模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项目结构合理性强、项目建设经费具备可靠来源。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控制,保证专款专用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实施概算控制时,一方面要保证工程经费只用于本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要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分项经费实施严格控制。对于不可预见的情况、重大设计变更等因素引起的分项工程经费增加或缩减,动用预备费用等情况,要及时进行手续审批。事业单位要针对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报送的原始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例如工程设计变更记录、图纸会审纪要、现场隐蔽工程录等,重点检查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将定额套用、工程量计取等与标书进行对比,确保其一致性。此外,对于施工方提供的材料、设备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重复计算的现象,从源头做好对项目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工作。
3 结 语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此状况下,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成为了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但受到经验不足的影响,导致事业单位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如何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确保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对建设成本实施有效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水平所考虑的重点所在。只有加强学习,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做好工程项目财务决算工作,才能为事业单位实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提供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卫文才.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健全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J].科技经济市场,2015(3).
篇10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具有超前的眼光呢?
淮北凯特精工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衡飞算得上是一个。比如,当时下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贝特安”车用隐形保险箱时,都不由得感叹“居然还有这么新奇、实用的好产品”时,衡飞运营这个项目已经好几年了。
“终极秘密武器”之首――“贝特安”车用隐形保险箱
随着汽车步入家庭,车内贵重物品的保管越来越重要,汽车本身的设计中没有考虑在车内设置保险箱,所以贵重物品在车内的存放既不防盗,也不防火。很多厂家为解决此问题产生了多种车载保险箱,但是,并不受市场欢迎,因为这些车载保险箱大多侵占车内空间。
凯特精工机械最新推出的“贝特安”车用隐形保险箱可以使用在各种携带备用车胎的空间内,不仅不侵占车内空间,而且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同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撤除。而且,“贝特安”车载隐形保险箱是采用高强度的防弹钢板,配以高频率遥控锁,巧妙利用备用轮胎中间的轮毂空间,用备用轮胎自带的固定螺栓将保险箱、备用轮胎牢牢锁定在车梁上。箱体表面平滑,无装锁痕迹,更具隐密性。嵌入备胎,完美隐形。无需钻孔,不伤车身,一分钟安装完毕,防砸、防撬、防火、防水、搬不走、移不动。即保护车主的财物安全又防止备用轮胎被盗。拥有各种型号,可配各种车型。更有升级换代产品不断推出。“贝特安”车载隐形保险箱拥有多项国家专利认证,1S0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安部3c认证,太平洋保险公司承保。“贝特安”车用隐形保险箱,有车的地方就有市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凯特精工机械倾力打造的“家用墙壁隐形保险箱”已成功上市!
“终极秘密武器”之二――“小龙人”手提式搬运机
在各地出现“民工慌”越来越严重之时,“小龙人”手提式搬运机(便携式吊运机)诞生了。手提式搬运机体积小、重量轻,一个人用自行车就能携带;它吊的高、速度快,30层楼房8分钟就能打来回;它便于安装,起重大,容易操作,效率高。它投资小、见效快、零风险、高回报。手提式搬运机采用220伏单相电源,使用极为方便,是装潢公司、安装公司、搬家公司以及搬运工人的实用小型机械,又是大型建筑工程代替塔吊、龙门吊的新型设备。它能用于机械厂、家电厂、食品厂的生产装配线,也能用于楼顶防水混凝土现浇工程。它可做为修理部门、仓储库房的新型工具,也可进入家庭吊运物品、存放水果、晒粮等。巨大的搬运市场,可观的投资回报;让您轻松搬运,轻松赚钱;谁先干,谁先赚!
特别说明:2001型1780元/台。6001型2680元/台,6002型(室内外两用)2880元/台,1000型3980元/台,3台以上每台优惠300元。价6台以上每台优惠600元。10台以上每台优惠800元。可以累计计算。
“终极秘密武器”之三――腻子喷涂机
产品介绍:1、装有强大的控制系统,腻子,乳胶漆普通涂料的喷涂厚度从0.2cm-3cm可调,很平整很均匀的喷涂到墙面,其他工序人工用50cm-70cm的铁抹子收平,不用担心腻子墙面平整度和墙面空鼓问题。2、终身的售后服务和引进德国的技术和主要配件,让机器的质量和寿命得到了保障。3、机器配有世界最先进的遥控开关,操作者可以很方便开关机器,减少手工开机造成的时间浪费及机器开关寿命的缩少,让机器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4、所有机器安装了自动循环喷涂系统(如:每间隔2分钟喷一次,一次喷30秒,间隔时间可以人工调节),从而保证了枪嘴或机器不被堵塞,使接下来得工作正常运行。5、每种腻子,干混砂浆,乳胶漆三机合一的喷涂机都安装了安全操作控制系统。在机器工作过程中,不管哪个环节出了故障,整台机器都将停止工作,这样以来,不仅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也保证了及其本身的安全,同时也及时提醒了工作人员前来排查故障及维修,节省了宝贵时间。
“终极秘密武器”之四――高压无气喷涂机
高压无气喷涂机,具有流量大,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等特点。本机不但适宜喷涂普通涂料,也适宜喷涂较高粘度涂料,如油脂漆类、醇酸树脂漆类、硝基漆类、环氧树脂漆类、橡胶漆类、环氧沥青漆类、水溶性涂料和乳胶涂料等多种涂料的喷涂。适宜机械、重型机械、汽车、机车车辆、集装箱、皮革、家具、建筑等行业喷涂各种涂料。
产品优点:
第一、极高的涂装效率。喷涂效率高达每小时500-1200平方米,是传统滚筒施工的10倍以上,是空气压缩机喷涂的3倍以上。第二、极佳的表面质量。喷涂涂层平整、光华、致密、无刷痕、滚痕和颗粒。第三、延长涂层使用寿命。高压无气喷涂能使涂料颗粒深入墙体空隙,使漆膜与墙面形成机械咬合,增强涂料附着力,延长使用寿命。第四、轻而易举地攻克拐角、空隙和凹凸不平的难刷部位。第五、节省涂料。刷涂厚度极不均匀,一般在30-250微米,涂料利用率低,而无气喷涂很容易获得厚度为30微米的涂层,相对节省涂料20-30%。
- 上一篇:市级文明单位自查报告
- 下一篇: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