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9 10:4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包含病毒感染、信息系统防御功能差、使用者安全维护意识不高等问题。当前网络环境中,许多的网页都含有包括木马、蠕虫等病毒,这些病毒的隐秘性较强、破坏力大,一旦进入到单位的信息系统中,就会损害单位的信息系统,盗取单位的信息资料,甚至毁坏信息软件等。但是这些网络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宜发觉,也很难进行遏制,单位无法准确预测病毒的侵入和蔓延。另外,诸多单位本身并没有充分重视计算机信息维护工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计算机上安装的防护软件版本较低,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诸多漏洞,这也为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方便。一旦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很可能导致整个单位信息系统的瘫痪。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2强化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对策的研究
2.1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①单位必须要将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认识到信息泄露和信息系统瘫痪对单位造成的损害。单位一方面要更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和防御措施,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提高网络保密程度,构建安全系数较高的病毒防御系统,另一方面,要注重引进网络信息技术人员,要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从人力资源方面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②单位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要强化信息安全防御系统,还要在单位内部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单位还应当构建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保证每个信息技术人员能够各负其责,要强化信息技术人员对信息系统的监督和完善,保证病毒防御系统的定期升级,做好单位信息资源的备份和保存工作。
2.2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建立更具安全性的防御体系
单位必须要针对当前可能面临的病毒入侵问题购买适当的病毒防御软件,保证单位信息系统的防御功能,采用更高性能的密钥管理技术,及时对单位的信息进行备份管理。单位还需要在主机中安装防火墙等防护软件,保证意外情况下主机的正常工作。同时还应当对单位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病毒防护意识,要严格限制单位员工访问网页时的行为,保证员工能够从经过杀毒软件确认的网页中进行资料的查询和下载。另外,还应当采用身份认证技术,严格限制单位信息管理权限,建立分级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安全维护系数。
2.3做好硬件保障工作,强调对单位资料的保护
篇2
关键词 民航空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206-0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民航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更胜一筹。民航空管是民航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充分体现了民航事业的信息化特点。在民航空管中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则成为民航空管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必须加强对民航空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以确保信息不会被泄露或是被恶意损坏,从而提高民航空管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1 民航空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民航空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民航空管工作中,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依赖性比较强,因而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对其工作的开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民航空管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可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与此同时也为民航空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若不重视对其信息安全的管理,则会导致重要信息的外泄,从而对整个民航企业的运营造成消极影响。当民航空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遭受病毒和黑客的侵害,将会对民航空管工作的带来极大的危害,因而必须加强对民航空管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
2 现阶段我国民航空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民航空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改善。其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操作系统和网络安全两部分。计算机安全网络操作系统容易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当遭遇黑客入侵的时候,则会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而且在这种状况下,若是进行文件的传输,所传递的信息将很容易被黑客截住,或是遭受破坏而影响其完整性。当系统崩溃的时候,则会影响信息的通讯,为计算机信息安全带来较大的危害。
在网络安全方面,受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和其对电信运营商的依赖性,使得其很容易被外部的危险因素影响,所传输的信息很容易被恶意窃取或是篡改,不利于民航空管工作的顺利
开展。
3 加强民航空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创新民航空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以确保其安全性
为加强民航空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必须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民航空管中的信息数据遭受破坏。
首先,可以采用先进的病毒检测技术,以防止病毒对信息数据造成威胁。有效的病毒防范技术,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的病毒进行检测,阻挡恶意病毒的侵入,以避免其损坏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另外,最新的病毒预防技术,不仅能够准确的识别病毒,还自带杀毒功能,可及时地处理系统中存在的病毒。
其次,可引进现代入侵检测技术。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其应用日趋成熟,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将特征检测和异常检测二者相结合,以实现全方位的检测,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漏洞而导致不良因素的侵入。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外部入侵进行检测,还能检测出系统内部的入侵,可利用有效的措施来对错误的操作进行防护,以避免在计算机网络系信息系统中出现异常状况。
最后可以采用有效的安全扫描技术,这一技术的实施,能够将具有安全隐患的因素杜绝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之外,在其被入侵之前就扫描出危险因子,以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扫描技术既要对计算机进行扫描,也需要对网络展开扫描工作。扫描计算机是为了检查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错误,扫描网络则是发现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出现的问题。
3.2 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来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为保障民航空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可采用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以实现有效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可根据民航空管的信息安全管理现状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以规范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制度。作为航空公司来说,其应该充分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以公司的实践经验为依据,系统地规划信息安全管理科方案。要定期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2)要对民航空管中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创新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以降低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除此之外,还可以引进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大信息安全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以将其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
4 结束语
在民航空管中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虽然能够提高民航空管工作质量,促进民航空管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还存在着危险性。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能帮助民航空管工作者迅速地搜集第一手资料,将所搜集的信息数据有效的储存起来,并进行高效的传输工作,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正是如此,在民航空管中对其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的难度比较大,然而民航空管工作又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若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出现问题,受到破坏,则会对民航空管工作造成重要的影响。为此则必须加强对民航空管中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监督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控制手段,以保障民航空管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民航 空管 网络信息
进入到新的发展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促进了应用领域的发展。民航空管工作是比较关键的工作内容,对保障民航的安全性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将网络信息和民航空管工作相结合,就能有效提高空管的效率水平。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对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可靠性保障的研究分析,为实际空管作业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一、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1.1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分析
加强对民航空管的管理水平提高,是当前民航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民航空管的实际工作实施中,通过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其中,能有效促进管理水平提高,而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就是重要基础。通过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资源的共享目标方面能得以实现,可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1]。民航空管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的安全可靠性方面的保障,避免黑客的侵害等,是促M民航空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举措,这也是全面提高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战略实施内容。
1.2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的现状分析
民航空管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在安全保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中网络安全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民航空管系统中的一些信息维护和管理是通过远程来实现的,网络信息的失窃以及篡改的问题在当前还时有发生。空管网络信息化中对数据的传输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就比较突出,造成了空管系统的内部存在着很大的信息安全威胁。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实施中,比较缺少完善化的管理体系,如果是单一化的通过安全技术对网络信息安全性加以保障,对管理体系的完善性支持作用就很难有效发挥。除此之外,民航空管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在操作系统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是操作系统的结构体系缺陷比较突出,这就比较容易受到攻击从而造成操作系统的瘫痪[2]。对于这些层面的安全问题就要加强重视,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加以实施,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民航空管的网络信息化目标实现。
二、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的措施探究
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实施,在技术层面就要对合法的用户实施认证,这样就能有效避免非法用户获得对公司信息系统的访问,通过身份认证以及数字签名等方法都是比较有效的。另外要加强防病毒技术的实施,这一技术应用对恶意程序的识别就比较有效,在病毒预防技术以及消除技术的应用下,就能有助于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如对病毒消除技术的应用,就是在某一病毒出现后实施的,有着良好的杀毒功能。加强完善安全技术体系的设计。对安全技术体系设计前,就需要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系统性的加以设计,这就涵盖着安全策略以及组织体系等方面的内容,设计中要重点对监控体系和有着支撑性的基础设施进行设计,如在入侵检测以及防火墙等系统的设计方面体现出完善性,只有通过安全系统的完善化设计,才能真正有助于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保障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中,在对安全扫描技术的应用方面需要加强[3]。安全扫描技术是对网络系统安全进行直接性保障的应用技术,在当前的安全扫描技术的种类上一般分为计算机网络监测,进行主动性的设计校本文件,避免网络受到攻击。还有就是主机对系统实施的检测,在检测对象方面主要是系统当中不合适的口令以及设置,这对网络系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也能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有效手段来保障民航空管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主要可通过结合民航空管的信息安全现状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要定期的对空管网络信息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这是对保障空管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举措。另外就是能加强民航空管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监控,创新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最大化的降低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风险[4]。同时也要注重对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才的引进,在空管网络信息的安全宣传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强,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民航空管网络系统的安全。
结语:综上所述,民航空管工作的顺利实施是保障民航安全的基础,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实际空管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而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从多方面对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可靠性的研究分析,对解决实际问题就有着积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陈瑛,肖银莹,闫振强. 安全管理实用工具软件的研发[J]. 通讯世界. 2015(06)
[2] 钱娟华. 空管信息网络安全与维护探讨[J]. 硅谷. 2014(15)
篇4
一、计算机的几种物理泄密途径
(一)计算机联网泄密
联网后,计算机泄密的渠道和范围大大增加,主机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线路联络,就存在许多泄密漏洞。窃密者只要在网络中任意一条分支信道上或某一个节点、终端进行截取,就可以获得整个网络输送的信息。如果在计算机操作中,入网口令不注意保密和及时更换,入网权限不严密,信息传输不进行加密处理,局域网和互联网没有做到完全的物理隔离等等都有可能遭到黑客、病毒等的攻击,导致严重的泄密事件发生。
(二)计算机剩磁效应泄密
计算机的存贮器分为内存贮器和外存贮器两种。删除存储介质中的信息,仅仅删掉的是文件名,原文还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存储介质中,一旦被利用,就会造成泄密。
(三)计算机电磁波辐射泄密
计算机设备工作时辐射出的电磁波,可以借助仪器设备在一定范围内收到它,尤其是利用高灵敏度的装置可以清晰地看到计算机正在处理的信息。计算机辐射主要有四个部分:显示器的辐射、通信线路(联接线)的辐射、主机的辐射、输出设备(打印机)的辐射,这些都是造成计算机泄密的“源头”。
二、由于计算机工作人员而导致的信息泄密
(一)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违反规章制度泄密
机房管理不严格,无关人员可以随意进出机房。当机器发生故障时,随意叫自己的朋友或者外面的人进行维修,不安排专人监修,造成秘密数据被窃。操作人员对信息与非信息没有分开存储,甚至将所有的文件都放在一个公共目录里,也没有进行加密处理,使信息处于无密可保的状态。
(二)计算机工作人员由于无知而泄密
由于不知道计算机的电磁波辐射会泄露秘密信息,计算机工作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而给他人提供窃密的机会。不知道计算机软盘上的剩滋可以提取还原,将曾经存贮过秘密信息的软盘交流出去,因而造成泄密。因事离机时没有及时关机,或者没有采取屏幕保护加密措施,使各种输入、输出信息暴露在界面上。
(三)故意泄密
由于电子信息文档不像传统文档那样直观,极易被复制,且不会留下痕迹,所以窃取秘密也非常容易。电子计算机操作人员徇私枉法,受亲友委托,通过计算机查询有关案情,就可以向有关人员泄露案情。计算机操作人员被收买,泄露计算机系统软件保密措施,口令或密钥,就会使不法分子打入计算机网络,窃取信息系统、数据库内的重要秘密。
三、强化安全与保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转变财政局工作人员的保密观念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同时,也给窃密者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迫使保密工作从观念、管理到防范方式,都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面对新的挑战,要改变过去那种只要关好门,锁好柜、管好文件的传统观念。面对高科技的发展,财政工作人员必须从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和内部信息安全这一角度出发,要深入地学习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知识,不断强化保密观念,特别是计算机操作人员。我们要针对存在的网络安全保密意识淡薄,网络安全保密知识缺乏,对网络安全保密认识模糊等特点,通过教育引导大家充分认识窃密与反窃密斗争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计算机网络泄密的严重危害和加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做好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自觉性,从而能够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防止在计算机网络中发生泄密事件。
(二)强化制度管理
网络运行制度的管理是保证网络有序运行、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首先要根据有关安全与保密规定,结合工作的特点,要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为确保工作有章可循,财政局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方案,制定并落实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制度和上网信息审查把关制度,严格按规定确定网上信息使用权限,实现财政信息按管理权限范围内的有条件共享。具体做法有: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岗位和每个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安全保护制度,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设施和运行环境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安全操作制度。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操作权限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经常检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对上网计算机严格实行审查审批制度
计算机或者与内部网和党政网相连接的计算机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严禁计算机或连接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直接或间接接入国际互联网,密级信息不存储在硬盘上。坚持保密审查审批制度,确认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内部工作的信息才能上网。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计算机信息系统泄密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使用和销毁必须按照保密规定进行。存储过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媒体的维修应保证所存储的秘密信息不被泄露。计算机信息系统打印输出的文件,应当按相应密级的文件进行管理。
(四)提高防泄密、反窃密的技术保障
要加强计算机局域网的安全保密与可靠性,成立保密技术小组,跟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掌握网络安全保密的最新成果,及时研究提出网络安全保密技术的对策及建议。一是做好财政数据库加密处理,保证财政信息数据的安全,同时对的计算机设置开机密码、屏保密码等。二是检查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防杀病毒软件等病毒库的更新,保障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对内部重要的信息进行备份。三要对计算机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及时升级补丁。
(五)抓好具体措施的落实
篇5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分析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自动化通信水平不断的提高需要电力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电力自动化通信的安全防护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管理重要意义
1.1电力通信实时数据的基本特点
在电力通信的过程中,无线网络中主要采用的是实时数据的传播方式,也就是说无限网络的主要应用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对实时数据的传播,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时数据的传播过程中,对于数据的时间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即不可以出现较大的时间延迟现象,也就是说要保证实时数据的有效传输。此外,在无线网络传输的过程中,数据的流量相对较小,所以除了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外,还要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实现数据的安全运行。一般来说,在数据的稳定性的控制方面,数据可以分为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两种,对待这两种数据的稳定性的措施是不同的。1)对于下行数据来说,要想实现稳定性的管理,就必须要实现对相关无线设备的安全管理,即对现有的无线自动装置和网络遥控设备进行安全管理;2)对于上行数据的传输过程,要做好相关的信息检测和事件记录,也就是说要根据现有的电网调度的相关信息,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即对其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1.2电力通信非实时数据的基本特点
对于电力通信过程中的非实时数据来说,其最大的传输特点就是在传输过程中,要同时处理数量较大的信息,也就是说对于数据的传输量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时间的要求相对较为宽松,也就是说可以允许一定的数据延迟现象的产生。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加密处理,因为非实时数据的保密性通常要求也比较高。
2.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加密技术和方法
2.1数据加密技术
(1)传统数据加密技术
传统数据加密技术指的是基于某个字母表或者密码谱对文字书信的内容进行重新编码。文字一般是由字母表中的字母一个个组成,所以可以按照一定既定排列顺序来进行文字编码,将字母前前后后都使用数字来进行表示。大部分数据加密算法都具有数学属性,传统数据加密算法表示通过字母进行算术运算从而形成相应的代数码。
(2)现代数据加密技术
信息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大致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类。对称式密码加密算法又称之为单钥密码算法,简单而言就是加密密匙和解密密匙为同一密匙。这意味着信息的发送者以及接受者在进行信息交互过程中必须共同持有该秘钥。而对于非对称式加密算法,简而言之就是加密密匙和解密密匙是两个不同的密匙,一个被用来加密信息,另一个用来解密,这意味着通信的双方不需事先交换密匙,就可以顺利进行通信工作。
2.2典型数据加密算法
(1)数据加密标准算法(DES)
目前,数据机密标准算法(DES)主要用于POS机、ATM机、IC卡、磁卡以及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重要领域。通过对这些领域的一些关键数据进行加密,来实现通信信息的安全保障。DES算法具有极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说密码的明文长为64bit,密匙组长56bit,处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初始置换一个IP,重新组合64bit的数据,然后进行16轮相同功能的置换和代换运算,最后再通过逆置换生产加密数据。对DES算法进行破密,到目前为止除了穷举法对其进行攻击解密外,没有发现其他更有效的破密手段。由此可见,DES算法对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是有足够保障的。
(2)公开密匙算法(RSA)
公开密匙(RSA)算法属于现代数据加密技术,又称之为非对称密匙算法,由两对密匙共同组成:公共密匙和专用密匙;用户专用秘钥的加密数据信息只能用公共秘钥来解密,所以用户必须要着重保障专用密匙的安全性。公共密匙的使用不需要联机密匙服务器,并且分配协议相对简单,所以一般对密匙的管理比较简单。
(3)DES算法与RSA算法的比较
如前面所述,DES算法的安全性好,目前为止没有有效地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破密攻击,但是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加上并行以及分布式处理方式的引进,DES算法的抗破能力会逐渐下降。而RAS算法的加密安全性依赖于大整数因式分解,有些RAS加密方程的变体被证明同样难以分解,目前存在的攻击手段只是针对RAS算法的协议而不是算法本身。因此,对于那些保密级别不是很高的电力系统数据一般使用DES加密算法就能满足要求。
2.3物理隔离技术
物理隔离可以分为纵向隔离和横向隔离,横向隔离主要安装在管理信息大区和生产控制大区之间,目的在于实现两个安全区域的物理隔离,禁止网络服务和数据库之间的穿越以及访问等,纵向隔离装置主要是采用加密以及数字认证的方式,是一种专门用于电力系统的认证装置,保证大区纵向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4VPN 技术
VPN 技术又可以称之为虚拟专用网络,采用加密以及隧道技术等建立安全数据专用通道,使用户和企业能够利用互联网连接到其他远程服务器,VPN 技术具有灵活性强以及安全性高的特点,此技术能够加密跨地区的数据传输以及关键业务信息跨部门数据传输,在采用VPN 技术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着能够协议与现有网络相一致,同时还必须保证每个VPN的电力行业具有自己的密匙技术、加密方法等,保证安全性与网络负载处于平衡状态。
2.5IPSee 技术
IPSee 技术全称为 Internet 协议安全性,主要是为 IPv6 和 IPv4 提供加密安全服务,安全性主要是依靠网络认证协议以及封装安全荷载协议来实现,达到密匙的管理、交换以及加密通讯协商等。IPSee 技术安全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无连接数据完整性、数据机密性以及控制访问量等,访问控制是通过身份认证机制进行认证,无连接完整是通过数据源验证机制实现,IPSee 使用消息鉴别机制来实现数据源认证服务,发送用户使用消息鉴别计算信息验证码,保存在验证数据字段中,使用算法计算验证数据,在 IPSee 技术中也使用了隧道模式封装 IP,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6SSL 技术
SSL 技术又称为安全套接层协议,主要是用来保护网络传输信息,通过加密传输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信息的完整性通过MAC技术保护,接受者的身份通过数字正数进行认证,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SSL安全通报道中,完全依照透明性、可移植性的建设原则实现客户端的身份认证。
3.3.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措施
3.1完善通信网络系统,加强信息安全监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运行管理系统不断呈现高智能化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信网络系统在电力中的建立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导致电力信息传输安全性受到威胁。因此,电力部门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应用新技术,更新和升级现有的通信系统,全面提高通信设备设施的使用性能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电力系统通信环境的安全性。
3.2构建科学管理机制,增强内部管理能力。电力系统内部应当根据行业标准,结合通信技术特点和信息安全要求,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执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将电力通信安全管理责任精细化,实现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当前,电力通信网络管理对技术厂家依赖程度比较大,内部管理能力欠缺,信息安全维护不全面。
3.3遵循一定的原则。在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通信系统的规模、技术经济指标和通信网络结构等。在实际的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管理中加强管理,需要坚持“不同问题选用不同方案”的原则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管理的过程中厦视实时监控设备就须做好监控工作。针对这种问题,电力企业可以建立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网元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实时监控。
3.4建立全面的管理系统。目前俄国电力网络管理系统的相关设备和技术庄要是依靠生产厂家和设计厂家,相对来说比较片面会对电力自动化的通信信息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因此在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管理过程中,建立系统、全面的网络管理系统十分重要。建立的网络管理系统庄要的内容包括网元数据采集层、网元管理层和业务管理层等不同的内容,具有全自动拓扑发现技术、故障智能检测和分析、支持分布式管理、多维度监控和支持多操作平台等特点,不仅可以实现对电力自动化通信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还可以在线对防护体系中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和分析保证了电力自动化通信信息技术的安全。
3.5提高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通过安装病毒防火墙来进行实时过滤,然后再利用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卡,加强网络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的设置,在网络的正常运行过程中,限制只能由服务器才允许执行的文件,对于一些被感染的硬盘以及电脑要进行彻底的杀毒,对于一些不知来历的优盘以及不明来历的程序不能轻易使用,对一些可疑的信息也不要轻易下载。最后就是要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方面要加强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在管理功能方面也要得到加强,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规范,从而构建和谐安全的网络社会。
结束语
随着电力自动化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无线通信技术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必须结合其自身特点和信息安全的需要,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方案,以提高电力自动化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汪方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信息安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篇6
关键词: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建设;问题;对策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在互联网、数据库以及程序软件等多方面的计算机技术的刺激下,我国的政府办公也变得智能化,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政府办公的传统模式,并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政府的电子政务外网办公也在逐步深化,大量的信息化办公设施进入到政府办公的体系当中,这大幅度地提高了政府办公的效率,使得政府的职能得到转变,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较好的政府形象。电子政务外网是政府和群众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的通道,因此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建设对于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1]为了使得政府的办公能力有所提高,我们需要分析当前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性所面临的问题,最终有效地提高政府办公的形象,提高政府办公的能力,使得电子政务办公更加快捷,实现政府办公的发展。
1问题分析
1.1过分注重基础性的建设,忽视软件本身的建设
我国在经济社会的带动下,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的电子政府建设过分地注重基础性的建设而忽视了政府政务本身的建设。从计算机系统建设的经验来分析,电子政务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硬件投资占所有投资的1/3来计算。但是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在硬件上的投入过大,因此在高性能的政务需要要过分地投入,在应用服务商的功能建设却不多,这使得电子政务在决策支持上的业务应用能力远远不够,最终不能体现出电子政务的服务水平。硬件过关,但是软件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漏洞,导致电子政务的外网安全建设出现问题。[2]
1.2电子政务发展地不平衡,导致安全问题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上比较重视中央政府以及省级政府门户等部门的建立,但是县级别的政府电子政府的关注度往往不够,这就使得县级别以下的电子政府的建设较为落后。此外,在已经建立电子政务的政府部门中,行政级别越低的部门,其电子政务的管理水平也越低,因此不能保证整个政府的网上服务得到全面的发展。对当前政府网站进行分析,比较有价值的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是办事指南以及投诉办法。这给很多不知道办事流程的群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起到督促政府职员的办事水平的作用。很多地方政府政务网站仅仅为了建设政府网站,却忽视网站的职能效果,最终导致很多信息更新慢,很多网页打不开的局面。这最终导致电子政务的整体安全性受到影响。
1.3政府互联网的业务较为单薄
我国电子政务不仅包含了政府部门内部的网络化办公系统和政务网络化信息共享的通信,还包含了群众和政府通过网络信息双向协作交流。电子政务主要包含了政府的专用业务、公共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三个方面,前两者的发展较好,但是政府的互联网业务当前还依旧在政府办事指南上,与国外电子政务上所实现的预算查询和互动等不能比拟,还常常由于网站错误,导致出现系统漏洞。电子政务上的安全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出现电子政务安全问题。[3]
1.4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标准不一致
政府的电子政务在原来的条款管理体制上和当前的现代化信息公开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政府部门在建设自身的电子政务时,需要根据自身对电子信息化的理解来进行,辅助不同的电子政务外网技术系统进行网络平台的搭建。比如有的地方的电子政府是按照行业的类别建立,但是对整体没有统一的规划,有的地方电子政务则是过分地要求高水平,脱离了电子政务的实用性等。此外,政府的业务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会逐渐发生变化,若单子政务外网的建设要求不统一,导致电子政务出现安全性问题,使电子政务在人力和财力方面都受到影响。
1.5信息安全建设意识较为薄弱
很多电子政务在建设的过程中仅仅考虑局部的安全性能,对于整体系统的安全和维护要求不高,缺乏对外部门的网站安全防护。政府部门的办公逐渐走向协同发展,所以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需要借助数据中心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帮助政府处理种类繁多、数量较大的工作,这就给电子政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子政务外网信息的安全建设值得重视。[4]
2电子政务安全建设实例分析
为了保证电子政务的实用性,需要确保电子政务和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并以此当做电子政务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以国外某个地区的电子政务为例进行分析。该地区的公民可以在政府的网站上下载到各级政府的预算报告,并通过民用的专业通道来查询政府的开销,且其操作界面十分的便捷。该政府在建立了议会预算局的官方网站之后,把政府的预算报告表达出各种分析图表,并形象的展示给公民。保证公民可以在网站上的计算器中查询到其所在地区的政府以及学校等预算情况。并在政府开设的专业通道中查询政府的日常开销等,数值可以精确到小数位。这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的公开化、透明化,并提高了政府的受监督力度。该地政府的电子政务外网的成功例子首先明确了政务业务的范畴,并展开对外的电子外网建设。在公民抱怨政府开支过大时,及时的建立了相关的网站,在保证政府财政机密的同时,消除了公民的疑问,树立了政府的形象。其次,该政府所提供的预算系统界面较为简洁,便于操作,满足了公民的自由查询需要。政府网站具有和专业相吻合的互动界面在保证系统的流畅性的同时,确保了网站不被不法分子攻击,提高了电子政务的建设安全性。
3对策分析
根据上述的成功事例,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对现有的电子政务进行改进,并保证电子政务满足办公需要的前提下,可以保证安全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在满足电子政务服务的基础上,确保电子政务的外网信息安全,需要建立电子政务安全责任制度,最终落实好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在重要的系统安全管理建设中保证所有的项目都有指定的负责人。其次,要建立安全信息侧率,规定好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操作的范围,避免违法操作发生。完善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体制,最终形成一套符合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建设的标准体系。此外,还需要进行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并做好信息保障工作。[5]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的潜在危险进行查询和割除,最终会保证系统的所有安全状态皆在掌控中。为了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硬件安全性,需要统一管理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电子硬件供应商,保证所有供应商的资质达到标准。最后,加强负责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专业负责人的职业水平,做好系统风险保障工作。
3.2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技术构架
为了保障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建立电子政务技术安全保障构架,针对当前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特点,建立纵深防御系统。实现外网设置的安全和调控,保障外网的安全和控制。其次,建立外网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保障外网的网络环境。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电子政务发展策略,需要对电子政务外网技术进行不断地革新,最终保障外网的建立安全性。最后,还需要注重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并对外网的网络安全域进行合理的控制,及时地解决安全控制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对于群众和政府的沟通至关重要,是维系政府和群众关系的纽带,对于政府形象的建立具有很大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电子政务的基础建设入手,并根据电子政务的职能需要,在维护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保障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性。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技术构架。在保障外网安全性的基础上完善电子政务的功能,从人员素质的培养、专业水平的提高、网络安全等各个角度出发,使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建设可以顺利进行,最终实现电子政务的长久发展。
作者:盖慧玲 单位: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晓冉,邓敏清.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
[2]彭红.我国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赵惠巍.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民营科技,2014.
篇7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信息网的管理,保障水利信息网正常、高效、安全运行,促进水利信息网健康发展,推动水利信息化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水利信息网是水利行业各单位计算机网络互连构成的网络系统,是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各类水利信息传输的专用网络,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第三条水利信息网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分为广域网、部门网和接入网,其中广域网由骨干网、省市网和县区网组成。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接入水利信息网政务外网与内网的水利行业各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水利信息网的运行管理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单位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设定岗位,强化责任,保障网络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六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水利信息网的硬件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水利信息网的管理规则、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水利信息网ip地址;运行、监视和管理骨干网线路、设备;指导、检查和协调县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水利信息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水利信息网运行情况公告、公报和年报;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水利信息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中国互联网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市水利局办公室负责水利信息网政务网站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水利系统信息管理考评规则和进行考评工作;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信息的更新工作;负责各类水利信息、行政公告、普发性文件、统计资料的审查、页面编辑及对外工作。
第七条县(区)水利(水保)局的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县区网的运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所属县区网的管理规则、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检查实施情况;分配所属县区网ip地址;运行、监视所属县区网和所在单位网;指导、检查和协调下级网络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所属县区网及所在单位部门网资源和运行情况的调查,有关数据;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所属县区网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其他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
第三章局域网网络管理与接入
第八条水利信息网局域网包括办公楼的交换机、网线、接口、网络系统等,全部设备均属本局所有,用户只能按规定使用,不能占为己有。
第九条用户使用网络,由市防办负责给以接入、开通和调试。严禁用户擅自接入网络。
第十条入网用户的ip地址、计算机名、分组等基本信息,必须依据《水利信息网命名及ip地址分配规定》(sl307-)进行,由市防办统一分配管理,用户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一条各用户要爱护网络,不得擅自移动和损害。安装、装潢等施工涉及到网络的要提前与局防办联系,制定防护措施。每个用户都有保护网络设备和线路的义务,发现正在对网络实施损害的行为有权制止,发现网络有损坏的有义务报告。
第十二条加强对接入水利信息网的因特网等其他网络的管理,保证水利信息网与其他网络的安全隔离。
第四章网络服务
第十三条网络服务是指利用水利信息网资源为信息传输和应用系统运行提供的服务。
第十四条水利信息网政务网站是我市水利行业面向社会的窗口,是与公众互动的渠道,面向社会提供水利政务信息和与水利相关的在线服务。
第十五条凡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均可到市防办申请办理5m的免费电子邮箱,科室单位申请办理10m的免费邮箱。
第十六条加强系统网站、邮件、文件服务、数据应用服务器、ftp服务器等网络应用的管理,保证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网络安全
第十七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定期分析、评估所属网络的安全状况,配备网络安全设施,制定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加强网络安全监视,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明确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网络管理部门对于网络故障,要及时发现、及时定位、及时解决;对于影响到骨干网运行的故障,必须及时处理;对于影响到其他上级网络的故障,要及时向上级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控体系。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复制和扩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处理,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
第二十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用户、系统和设备等的账号口令管理,重要系统和设备的账号口令由专人保管,并严格限定使用范围,严防账号口令泄露。
第二十一条不得在水利信息网上存放或传输任何信息。
第六章网络用户
第二十二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所属网络用户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网络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水利信息网管理规章制度,配合相关的管理工作。网络用户要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网络、信息和安全方面的培训,提高使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第二十四条网络用户在遇到网络故障、攻击、事故,收到非法信息,感染计算机病毒时,应及时向本单位网络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网络用户须对本人的网络行为负责,不得有下列行为:
1、私自修改和删除本人计算机的网络配置;
2、私自安装影响网络运行的软件或系统;
3、私自接入他人的网络端口;
4、私自接入未经允许的网络设备;
5、私自接入政务内网等其他网络;
6、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不良信息;
7、安装盗版软件;
8、卸载统一安装的网络防病毒软件;
9、故意制作、下载、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恶意程序和其他有害数据;
10、向社会虚假的计算机病毒疫情;
11、未经允许,登录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
12、其他危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第七章网络机房和设备
第二十六条按照网络机房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专用的网络机房,为网络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第二十七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网络机房管理制度,对机房内的温湿度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机房。
第二十八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设备管理,对各类设备进行归类编码,建立档案。实行网络设备责任制,做到专人专管,并对相关操作进行详细记录。
第二十九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对各类设备定期检查、监视和维护,加强访问权限控制;建立关键设备的备份和报修制度;加强各类设备的配置参数管理。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网运行管理工作,加强对运行管理工作的领导。
第三十一条各单位要积极筹措和落实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将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为网络的正常运行维护提供保障。
第三十二条各单位要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网络运行管理队伍,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网络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水平。
第三十三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防汛等重点线路、重点设备、重点应用的管理,重视网络应急预案建设,提高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网络应急预案应报上级网络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网络运行管理部门要保证骨干网有关设备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于因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机的,应提前通知有关部门。
第三十五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强值班特别是汛期值班工作,加强日常网络维护管理,配备必要的维护软件和工具,落实管理责任制,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做好工作日志,加强制度落实的检查和考核。
第三十六条各级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用户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对用户进行定期检查,对网络故障采用多种方式(电话、网络、邮件、上门等)进行维护,保障用户和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九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七条对于在网络运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九条对于违反本规则第二十五条的网络用户,对于因管理不善和失职,导致网络管理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追究责任。
第十章附则
篇8
一、医院档案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医院档案管理涉及到管理建设、设施配备以及人员队伍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要从医院档案管理的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建设、管理意识、软硬件、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展开剖析。
(一)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通病,具体表现为:其一,医院的档案管理没有建立健全文件材料;没有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等各项管理制度,存在着档案收集不齐全、管理不集中统一,同时档案的利用率也十分低,档案工作没能步入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系统地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建立档案的重要性。其二,医院相关部门对档案管理及建档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形成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的有效管理机制。其三,没有形成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这是管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管理队伍综合素养不强。管理队伍,是医院档案管理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医院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及人才引进方面投入有限,管理上的不重视,形成了对队伍建设的不作为,势必造成管理队伍专业性不强,档案管理岗位被“忽视”,从而使得整个管理队伍的建设以及管理队伍综合素养的提升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管理意识薄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以及认识上的不到位,使得在管理工作中对于档案的管理与保护十分有限,管理意识的薄弱,使得医院的档案经常性出现遗漏、缺失等情况,这给医院的档案管理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四)软硬件更新慢。医院档案管理在软硬件的更新上,工作?M展有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许多地方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仍完全依托于人工管理,建立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医院,软件的更新、硬件的购置等工作中也存在着经费投入有限,信息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存储设备、多媒体影像采集以及录入系统建设不完善,电子档案更新、完善速度缓慢等情况。
(五)信息化建设有限。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先进的管理机制、专业的管理队伍、足够的管理意识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备的基础上的。但目前而言,我国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由于诸多因素,使得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建设及发展速度有限,同时由于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在归档方式、资源整合、档案保存以及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作量大,对于管理队伍的专业性要求也更高,这是阻碍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我国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特点与重要性
信息化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使得资料的归档、查阅、使用更加简便,具有易用性;同时在信息化平台的发展下,电子档案的出现使得资料的借阅具有移动性;而强大的信息化安全技术为医院的档案管理提供了更为强有力的保障密钥。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功能强大,在医院档案管理中意义重大。具体而言,第一,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有利于保护珍贵的档案原件。通过将医院的各类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可以避免档案原件被过多地直接使用造成原件的损坏,以达到保护档案原始资料的目的;而电子档案还能有效地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二,信息化技术的引入,能够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便利,电子信息查询系统的构建使得档案信息的应用程序及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展,更有利于医院各部门、各医疗科室按需浏览并保持随机存取,有效提高了医院档案的使用率。第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医院档案管理模式更加高效,完善,在优化管理流程、节省管理工作量的同时,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其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但将档案集中管理,也实现了档案的统一管理,将病历档案和治疗档案统一化,建立了一个合理的就诊和医疗的共同平台,便于就医者和医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加快了诊断和治疗的速度,对于医生来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就医者也体会到便利。同时,要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意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避免个人信息泄漏,确保人民信息的隐私性。能够使得档案工作步入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第四,信息化技术在安全保障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比如,在电子档案的查询中,可以通过安全密钥、服务密码、身份登记验证等各项信息安全技术来防止病毒、黑客的破坏;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总的来说,信息化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信息化管理模式代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三、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的几点思考
为适应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发展新要求及新趋势下,如何通过有效措施把握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做到框架合理、体系完整,能够覆盖电子文件和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是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发展工作中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重要一环,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持续性及有效性,做出相应的调整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基于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就信息化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设施的投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医院档案的安全管理,是基本要求;在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入发展及应用的今天,只有在管理设施上能够保障足够的投入,那么才能够有效保证庞大的档案信息资料的有效性,在完善各项档案服务功能的同时,优化档案信息的管理,为人们查阅档案信息及资料提供便捷。
(二)增强医院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医院的管理中,我们需要从上而下形成一个在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在实践中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将档案管理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相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细则,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档案事业建设纳入医院管理发展目标及岗位考核中去,定期进行评价考核,从而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更加规范的发展轨道。
(三)强化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持续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虽然医院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地探究并发展,改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设备,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撑,我们需要持续做好档案专业人才的引入与内部挖掘,形成一个更加专业、综合素养更强的档案管理团队。
(四)构建完善的医院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可靠。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作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不仅关系到数据本身的正常运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所有与电子档案管理业务和服务有关的正常业务的开展。因此,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十分关键。通过有效的安全技术,构建高效的保障体系,从而保证医院档案信息及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篇9
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机理
网络媒体反映信息的主要特征。建立在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为核心技术基础上的国际互联网,其反映信息的主要特征:一是公开性。互联网是一张开放普及的网络,网络信息具有公开、透明和广泛传播的特性,消除了空间时间阻隔,使网络信息的传播不再具有地域特性,网络信息基本得以共享。二是民主性。网络信息的表达方式上具有分散、平等、匿名的特点,不同社会阶层、民族、性别、职业的人群在共同的平台上交流和发表意见。三是及时性。互联网信息传播达到高度的时空统一,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日益成为覆盖面广、效率性高、影响力大的大众媒介。四是简便性。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简单,低成本和无所不在的特性。五是监督性。网络信息是反映民意、表达诉求的重要通道,对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政策制定构成监督作用。五是互动性。通过电子商务、网络信箱、个人博客、网络论坛、视频对话等方式实现信息动态交流,呈现出区别于多数传统媒体的即时互动特征。六是复杂性。网络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真实与虚假、美好与丑恶、友好与敌意相互交错,真实了解网络信息,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内在机理。正确的决策需要得到完善的决策信息和智力系统的支持。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其信息内容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对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构成特殊的作用。从其内在机理分析:一是有助于保证党委政府对民情社意的快捷掌握。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民主性,有助于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了解人民的诉求,掌控社会动态,把握各类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趋势性、苗头性、倾向性因素。二是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入决策议程。网络舆论作为催化和推动力量,以其特有的影响力与其它各种民意表达方式、途径相结合,发挥着聚集和强化公共舆论合力的作用,从而推动党委政府从网络信息和网络舆论中把握到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提出事关大局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入决策和政策制定的议程,并及时地调整和终止失效政策。三是有助于构筑解决民生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平台。网络信息的快捷和互动特征,以及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交流通道,使政府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成为可能。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政府信箱、市民信箱、网络论坛、网上新闻会等多种形式,实现政府与网民的在线交流互动,及时解答和解决各类民生问题。四是有助于实现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有效监督。缺乏对政府决策的监督是导致决策失误和“暗箱操作”的重要原因。网络媒体提供的强大网情舆论,对政府决策形成了有效监督,促进了权力阳光化,保障了社会公众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五是有助于为决策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网络世界人才荟萃,拥有众多有识之士,重视吸纳网络信息中的真知灼见,有助于集思广益、广聚民智,提高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
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的背景与意义
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网络为人们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乃至政治生活提供了崭新的、广阔的平台,大大提高了人们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广泛性、平等性和主动性,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政治参与模式,为现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育与完善提供了新的条件。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纪元;有利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促进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开辟新的途径。
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是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媒体,在反映民意、汇集民智方面正越来越发挥出强大的作用,管理和利用好这一平台的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可以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重要保证。
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互联网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世界网民达到18.02亿(世界总人口为67.68亿),世界互联网普及率为26.6%,而最高的北美洲达76.2%,最低的非洲仅8.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自1994年正式引入互联网以来,到1997年10月底,我国上网计算机数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而到2000年底,上网计算机数达到892万台,上网用户人数为2250万人,三年分别增长了29倍和35倍。到2009年12月,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作为互联网衍生品的手机无线互联网也飞速发展,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我省网络发展也处于全国前列,2009年12月全省网民数达到2452万人,居全国第4位;普及率为47.9%,居全国第5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结交朋友、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舆论格局,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其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日益显现。网络建设的加强和网民人数的扩大,为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创造了物质支撑、技术条件和民众基础。
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改进执政和管理方式的普遍趋势。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越来越深入成为政党联系、沟通、争取民众和宣传政治主张,扩大社会政治影响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成为广大社会公众关心、了解、参与政党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从世界范围看,各国政党运用互联网为其服务的方式,主要有:建立独立网站,成为各政党进行交流、宣传、竞选等各种政治活动的新型重要窗口;利用其他社会知名网站的影响,或建立专版,或开设论坛,或接受网民对话,以及新闻等等,扩大自己的影响;设立电子论坛,提供网民发表意见,参与评论,对政党的重大主张、重大行动、重大决策听取各方意见与反应,提高政党与网民的社会互动。
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需要把握和解决好的主要问题
网络信息失范问题。利用网络参与决策信息提供和智力支持具有“双刃剑”作用,在积极发挥其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应注意防范信息失范的负面影响。互联网信息虚实皆有、真假混杂,一些网民缺乏理性判断,盲目跟风,观点偏激,“假民意”、“网络暴力”现象时有发生。可以说,一定环境下的网络民意并不总是代表正确民意。在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过程中,必须对网络信息的消极影响有科学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正确引导和发挥好网民参与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各项工作。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网络信息安全是信息社会健康发展、保障网络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有序推进的基本前提。我国互联网始终面临着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威胁。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仅去年我国被境外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就达100多万个,被黑客组织篡改的网站多达4.2万个;在受网络病毒威胁方面,去年我国仅被“飞客”蠕虫一种网络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数量每月就达1800万台,占全球感染主机总量的30%,位列全球第一。受攻击的计算机既涉及大量网民,也涉及金融、交通、能源等多个部门。网络个人信息侵权现象也在不断加剧。在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防范这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必然会损害党和国家利益,危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网络法律体系问题。多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相对于新形势和新要求来说,仍显得滞后。主要表现在:目前已有的法律法规,对于涉及信息安全的行为规范一般都规定得比较简单,具体执行的指导性还不是很强;对于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还缺乏有效明确的法律法规。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完善网络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网络信息管理问题。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需要完备的网络平台和管理体系来支撑。近年来,我国在加强网络决策平台和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健全网络信息收集平台、畅通信息传递通道;甄别梳理网络信息、提高决策质量;避免过量信息干扰、防范“布里丹效应”等方面,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完善体制机制。
网络资源均衡问题。网络资源的均衡化建设,事关公平公正。这些年来,我国网络系统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低学历人群中网络普及率明显提高。但总的来看,仍远未实现城乡、区域和阶层之间的均衡发展。决策的受众是全体民众,不能因网络资源享有的不平衡、发表观点意见渠道的限制而影响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丧失维护自身权益的“话语权”。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农村、欠发达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网络资源的均衡化分布,为全体民众搭建公平畅通有效的诉求平台,提高决策信息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公正性。
运用网络媒体提供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对策与建议
提高网民队伍素质。高素质网民是互联网络良性发展的关键。要加强对网民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提高网民自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要积极建立网络发展规则,加强网络内部自律,让广大网民共同接受和遵守。增强网络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以诚信相待。正确引导和探索网络社会的内生的自组织化建设,促进网络民主健康有序发展。
建设决策信息服务平台。要依托党务和政务外网,通过搭建中心门户网站和各子网站,实现决策类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各级党政提供决策信息支撑的网络与信息系统。要提高网站的建设水平,加大资金投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形成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要提高服务质量,既强调网站内容的战略性、权威性,又重视时效性和群众性;既发挥指导作用,又体现互动功能;既保证严肃健康,又增强生动趣味,充分调动广大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采集到更多的民声民智,努力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服务。
加强信息科学采集利用。要提高决策者、政策制定者、相关人员收集、筛选、判断信息的能力和水平;要规范信息采用流程,建设健全相关程序制度,推进信息利用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注重网络信息成果的转化应用,及时将有决策价值的网络信息汇总整理,提供决策层参考,有关内容可纳入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决策程序之中,结合到相关政策和决策之中;要注重发挥民间智库等收集整理网络信息的作用,借力民间智囊和中介机构,辅佐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篇10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94-02
1 档案信息化概述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档案是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的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提供利用。它使档案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档案事业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2.1 思想意识方面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已步入规范化轨道,人们的档案意识得到加强,档案在各行业、各部门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显现。但一些单位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对档案管理自动化的必要性、紧迫性感受不深,热情不高,没有建立档案信息化的领导决策机构,也没有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
2.2 技术方面
计算机的每一项技术,几乎都在档案管理中找到用武之地。档案信息的多样化极其巨大的数量,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目前,大多数档案部门都建有自己的局域网,有的还上了因特网,信息化体系初见规模。但我们在浏览这些网页时能看到的信息却有限,且网页更新较慢;关于档案的收集、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的手段等大多数档案工作还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离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和远程联网查询、利用相距甚远。这均说明我们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处于低水平状况。制约档案信息化的重要问题是缺乏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一个地区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要达到沟通与共享,就应该有选择地推荐或推广某个应用软件,从而推动整个地区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2.3 组织管理方面
档案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利用者可以不受时间、地域和文件数量的限制,通过网络查询利用开放档案。但长期以来,档案部门还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缺乏相对有利的指导和协调,推动档案信息化的力度不够;档案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各个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和合作,分散了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和物力,造成资源浪费;信息资源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在开发上各搞一套,造成重复建设,并为以后兼容留下隐患。
2.4 人员素质方面
从目前基层档案工作人员学历上看,档案治理专业的人员非常少,这对档案治理现代化、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21世纪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将是从单纯的数字化向思维化的信息处理方向发展。因此,应用计算机是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驾驶”这一设备的人,也要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根据档案管理自身需要,对软件程序作改良性修改。而大多数档案工作人员计算机管理知识缺乏,所能做的就是按照软件程序依样画瓢,一旦系统需求有变化而需改进时就束手无策,望“机”兴叹。所以说最大限度地搞好21世纪人才培养,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的业务尖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3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紧要性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档案保障范围的拓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档案管理手段的变革和管理效能的提高。建设电子档案,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搞好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
毕业论文 省略电子财务档案是指存贮于磁盘、光盘等电子介质中的各种票据、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数据资料。较之传统的财务档案,电子财务档案有许多特点:电子财务档案易于修正、拷贝和重置,便于纠错、携带和传递;电子财务档案的存贮形式多样,既可以存贮于软盘、硬盘、光盘中,也可以打印输出到纸质材料中;电子财务档案便于快捷获得所需结果。如果电子财务档案上网,通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交流,不仅满足了日常条件查询、统计分析、制作数据报表、开展数据交换的需要,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查阅和方便快捷的目的,节约了办公成本,避免了原始档案由于频繁翻阅而带来的磨损,还有利于专业管理,便于档案资源的统一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正如上面所述,电子财务档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能够很好地适应档案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但也有不足的一面。如具有系统依赖性,即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支持,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打开,不具备传统档案的直接可视性,还具有易遭毁损、难查痕迹的特点,因此即使实现了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归档中也需要实行所谓的“双套制”,即将同一份档案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归档。
4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4.1 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
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的主要任务:一是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现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后者指的就是在各项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要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归档,而且要做到齐全完整,真实有效。我们常说,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处理好 “路、车、货”的关系。所谓“路”就是各种类型的网络,“车”就是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而“货”则是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库。有“路”无“车”不行,有了“路和车”,如果没有“货”,“路和车”就失去了意义。这里的“路和车”需要单位领导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支持,而“货”除了档案人员对馆藏档案数字化之外,就是新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所以档案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源资源之一,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4.2 标准规范建设
它主要是对电子文件、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的一套规则,包括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和电子档案信息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网上传输和管理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并指导实施的过程。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出版物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网络化建设被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图书阅读过程,人性化设计,浏览简洁,阅读舒服,提供了书签功能,帮助读者记忆阅读页码。这些都需要档案管理部门统一制定并推广实施,以保证电子书、档案信息的统一规范和资源共享。所以说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相当于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规则”,对于确保计算机管理的档案信息和网络运行的安全、畅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3 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主要指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档案数字化设备。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只有建设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档案部门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要面向应用、面向需求,照顾到前后步骤的衔接。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档案部门可支配的资金数量,制定一个中长期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案,采取逐年分步添加的方法。在硬件的采购与替换中可采取新机器高配置为服务器,旧机器低配置为终端,使有限的资金通过累加,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还可以将现有的公共宽带网、通讯光纤网和有线电视网等资源综合加以利用。
4.4 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的收集、档案信息的管理、档案信息的利用、档案信息的安全等方面,它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档案信息建设的效益和档案信息服务的效果。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开放信息应用系统,它是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的通用服务。通过该网络向大众媒体提供多种形式的档案资料查询、浏览服务,如文字资料、语音资料、视频资料等,还可以提供如虚拟现实场景等特殊服务。主要特点是简便、灵活,便于各类人群使用。另一种是权限信息应用系统,它是保证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向用户和应用系统提供权限管理服务,提供用户身份到授权的映射,提供与实际应用处理模式相应的、与具体应用系统相对分离的授权和访问控制机制,简化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提高系统整体保密性和安全性。
4.5 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根据档案工作的需要,必须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优化档案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档案工作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要发展档案事业,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博学多才,特别是要注重对现代科学技术和档案边缘学科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大胆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和规律,找出一条快捷有效地为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和全社会服务的新路子。这不仅需要档案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更需要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5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文档一体化,归档双轨制和确保网络安全。
文档一体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这就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到办公自动化的总格局之中,与办公自动化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同时,也要求档案人员积极介入此项工作中,提出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归档方面切实可行的需求。
归档双轨制,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和应用,但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尚未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据专家预计,在较长的时期内,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还会继续并存。而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
确保网络安全,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一是机密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应严格限定利用者的使用权限,建立起不同层次的数据库,实行档案全宗和密级双重控制管理,对未开放档案仅让有使用权的用户查阅和使用,设置访问权限、身份识别并确保档案数据不被非法改写或删除。同时,要及时将旧载体上的档案信息转换到新载体上,并进行刻录光盘、复制磁盘等备份处理。二是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装防火墙和实时更新的杀毒软件,对归档信息定期进行下载备份等;其次还包括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等多项措施。
6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措施
档案信息化建设要运用辩证思维,既不能盲目从新、脱离实际,也不能墨守成规、固步不前;既要看数量,更要讲质量;既要着眼于本身,也要关注相关事物。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慎重选择,在具体实施的定位中,应该多做调查、分析、研究。要加快档案治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应主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6.1 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领导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真正推动者。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的高低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进度和深度。领导者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于档案工作的真正意义。为此,领导者应该投入大量的精力关心和支持这一事业,在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予以充分投入,把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另外主管领导还要经常过问此项工作,了解档案工作情况,提出要求,下达任务,指导档案人员依法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6.2 其次是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在工程规划初期,应该由有关各部门和档案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分别从各自的管理角度提出设计思路,考虑各方面的需要,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空缺或重叠,提高效率。尤其在设计软件方面,应采用一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实行电子签单制度,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责任制,电子文件签入、签出制度,安全日志制度,从而保障档案不被篡改或便于追溯使用过文件的人员。此外,为便于软件升级,保证不同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必须提高数据存贮形式的标准性、一致性和可续性。
6.3 再者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