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范文
时间:2023-03-19 13:5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济南的冬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黎明时分,济南城上空飘起了雪花。浓厚的云充塞着天空,阻挡了晨曦,没有风,细密的雪粒缓缓从天幕中降下。落在马路边上,将路边的枯萎的小草悄无声息的掩埋;落在护城河上,瞬间没入泛着鱼鳞波的河水中;落在整个济南城里,把济南装饰的银装素裹,阳光一照,顿时显得五彩缤纷。
早晨,我打开窗子,一股舒服的气息钻入我的鼻子里,心情变得十分愉快。“哇!下雪了,下雪了。”我迫不及待的想下去看雪景,这一场雪来的悄无声息,像是一个棉被盖住了整个济南。
在这个境界里,千佛山显得格外美丽。远望,皑皑白雪覆盖着的主峰在,朝阳下银光闪烁,和周围的山峦相互辉映;近看,苍翠的松柏银装素裹,一串串树枝晶莹透亮;脚下,一条玉带般的小路蜿蜒上升。周围安静极了,小路上还没有一个脚印。我陶醉在这诗一般的意境中,竟不忍抬脚去踏破那洁白的雪地。
趵突泉的景色也不错,三股水喷涌的气势一点没被下雪所减弱,他们向三个顽皮的孩子在水中跳跃着。驻足观望的人群反而更多了,争相合影,都想在这梦境般的境界里留下美好的纪念。
篇2
济南,一个美丽而优雅的地带,对于那里的冬天,就甚是美丽。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可别觉得惊讶,那里的冬天还是响晴的,可别认为跟我们这边一样。在中国北边,冬天有响晴的天气,便是稀奇的。
冬天的删,若是下点儿小雪,矮松可便在山上耀眼起来,越发青黑的矮松上要是几朵雪在那儿,就仿佛是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色的花,从远处看,整座山全白了。在山坡上,有些雪厚了点,地上的小草还探出了一点儿小脑袋,仿佛也对济南这美丽的冬天感到好奇,也来瞧瞧。
这古老的济南,城里是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上住着几家村庄。瞧去,屋顶上展着几朵白雪,又白又黑,仿佛有一副名人所画的锦绣山图,美极了!
那中间一条河,不但不结冰,还在那缓缓流动。隐隐约约看得见河里面绿的发亮的水藻,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篇3
1、教学目标:通过泛读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梳理文章结构,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习惯,学习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心得。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分析并实践景物描写的方法。
3、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泛读的指导。尝试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握文章结构。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01/南方的冬天,没有北方那样的季节分明。
南方的冬天就不像冬天的冬天,起码北方人是这样认为的;看不到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没有雪花飘飘。这里还是持续着绿色一片五彩斑斓,街道两旁的花草树木照样暗绿稀红的景象。
冬天,南方与北方各具特色。南方冬季温暖,气候湿润,北方冬季寒冷,气候干燥。北方冬季一片片晶莹透白的雪花飞舞,宣告冬天的来临。南方冬季温和静谧,没有大起大落的季节色。
南方的冬天美的纯朴,温暖的和谐,勃勃的生机招呼着人们。温暖的南方,不像北方的冬天那么极端的寒冷,那样冷风的刺骨。冬日南方的温暖,使四季常春。
南方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繁。查地理资料,西北有山脉阻隔寒流的袭击,东南又有海风旋流调节,冬季温暖湿润为主要特征。因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冬季不冷。
/02/
南方的冬天,人们很喜欢在温暖的地方整理心情。冬日的阳光,给大地的温暖披上了光辉。享受阳光洒在身上,心里感觉暖洋洋的,平添了温馨,驱散了寒气。有阳光的地方世界会更加美好!
南方没有冰雪世界,交通方便行动就方便,这里冬季平均温度16~23度,适合户外活动。每逢在公园,江滨等公共绿地周围看到的,跳舞健身、做操行走、打拳舞剑的,比比皆是,蔚为壮观。
南方江河湖海丰富,冬日水温居中,适合冬泳。所以冬泳会所,冬泳基地,冬泳协会颇多。冬泳能刺激全身器官,使肌体新陈代谢不断地提高,振奋了人的精神,成为健身性,娱乐性的调和剂。
当然,怕冷想舒服,也可以享受天然温泉的沐浴。这里的天然温泉多,地下自然涌出的,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从而能达到修心养颜、舒筋活络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
篇5
关键词:高原训练;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肺通气功能
高原训练即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在高原低压缺氧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高原缺氧和训练负荷双重刺激,可以使训练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的生理适应变化。本研究旨在为教练员安排训练计划,调整训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市高水平残疾田径男运动员7名,其中脑瘫运动员1人,聋哑残疾运动员2人,视力残疾运动员4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和查阅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搜集本研究的相关资料。
1.2.2训练方法。北京市残疾人田径队7名男运动员于2011年7月23-8月25日在云南昆明高原训练基地进行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前采用大运动量中等训练强度,上高原后前三天进行适应性训练,三天后按中等训练量进行训练,第二周至第四周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最后三天为恢复训练调整期。
1.2.3实验法。采用意大利的MIR SpirolabII肺功能测试仪分别于高原前、后和高原期间高原期间第1、3、5周的每周二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选取的代表性指标: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肺活量(FEV1)、1秒率(FEV1%)最大呼吸流速(PEF)以及25%-75%用力肺活量平均呼吸流速(FEF25-75)。
1.2.4数理统计法。本实验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所得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水平以P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最大通气量(MVV)的影响。最大通气量(MVV)以适宜快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最大通气量。MVV是衡量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
运动员在上高原第一周时MVV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直至上高原第三周时有所上升,上高原第五周时MVV值上升的幅度很小,随后开始下降,下高原后MVV值稍有下降,但仍低于上高原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情况表明低氧环境和大强度的训练的双重刺激导致运动员机体的肺通气功能下降,另外这七名运动员大多是从事诸如100m、400m、跳高跳远等无氧供能项目,从中可以看出高原训练对其最大通气量的影响不是太大。
2.2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肺活量(VC)的影响。肺活量(VC)是指人在深吸气后,作一次最大的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意义一般来说,呼吸肌力量大,肺活量测试值就大。
运动员在刚上高原一周时VC值开始有上升的趋势,直至第五周,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无显著差异(P>0.05),下高原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VC值高于上高原前水平。该现象可能与本阶段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有关,在大强度训练量后对呼吸肌有一定的刺激,致使运动员在下高原一周后VC值呈下降的趋势。可见较短时间的训练对无氧供能为主的项目无显著影响,但可用于监测训练量对运动员的肺通气的影响程度。
2.3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用力肺活量(FVC)的影响。用力肺活量(FVC),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最大努力、最快的速度呼吸,直至残气位的全部肺容积,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也称时间肺活量。FVC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
运动员的FVC值与VC的变化一致,在上高原一周时FVC值呈逐步的上升趋势,这与运动员刚上高原,在接触低氧环境时对低氧敏感,引起肺小动脉反应性收缩加强,在运动状态下,影响了气体交换的速度,从而阻碍了肺的通气机能,随后FVC值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直至第五周时出现高原训练期间的最大值,表明高原第五周时运动员对高原低氧环境已逐步适应,肺通气功能加强。下高原一周后运动员的FVC值处于下降的状态,恢复至上高原前水平,该现象表明短期高原低氧训练对无氧供能的运动项目影响不大。
2.4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1秒肺活量(FEV1)、1秒率(FEV1%)的影响。1秒肺活量(FEV1)就是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1秒率(FEV1%)用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VC 和 FEV1 主要反映呼气时肺的弹性回缩力、呼吸肌力和协调性、气道通畅性。
运动员的FEV1值与FEV1%的变化一致,从上高原第一周开始整个高原训练期间二者的数值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直至下高原一周后FEV1值仍低于上高原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EV1%值与上高原前、上高原第一周相比仍较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
2.5五周高原训练对高水平田径残疾男运动员最大呼吸流速(PEF)、25%-75%用力肺活量平均呼吸流速(FEF25-75)的影响
最大呼吸流速(PEF),是指用力肺活量测定过程中,呼气流量最快时的瞬间流速,主要反映呼吸肌的力量及气道有无阻塞。FEF25-75主要反映小气道功能,与用力无关。
运动员的PEF值与FEF25-75的变化一致,从上高原第一周开始二者的数值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直至上高原第三周后数值开始回升,说明随着海拔高度升高,空气密度、大气压、温度降低,使空气流经气道的阻力减少,呼吸时气体的流速加快,使得小气道流速功能升高,但与上高原前和上高原第一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之后二者的数值又呈现下降的趋势,直至下高原后二者的数值与上高原前相比明显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看出小气道流速指标在整个高原训练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且下高原后其值均低于高原前水平,表明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小气道流速功能影响较小。
3.结论
经过五周的高原训练可以看出,运动员在整个训练期间肺通气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下高原后各指标值基本上都低于上高原前水平,说明短时间的高原训练对从事无氧供能为主项目的运动员的肺通气功能影响不大。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刘卫华,林建棣.高原训练研究综述[J].体育学院学报,2002,21(1):57.
篇6
【关键词】文本;修辞;情感
《济南的冬景》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写,短短五段,八百来字,却通篇运用修辞,景物的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的流露细腻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娴熟的语言运用技巧以及修辞使用的独特高度。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展现《济南的冬天》的修辞之美、意境之美以及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挚爱之情。
一、词语修辞之美――动词、形容词、副词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任何文本创作是词语选择的过程。作者只有拥有丰富的词汇,才能在表达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a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作者在对济南冬天山水描写时,除用拟人手法外,“晒”、“睡”、“醒”三个动词用得贴切形象地描绘阳光下济南暖和、舒适、安逸的特点,紧扣“温晴”,勾勒出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作者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选择的形容词极富特色:雪是小雪,山是小山,松是矮松,“白花”、“蓝天”、“银边”,薄雪覆盖下景物的光、色、态组合的画面是那样的和谐自然。还有副词与形容词的搭配也独具匠心,“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守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个“太”字修饰济南小山的特征“秀气”,除传达出作者担心大雪压垮小山之情同时,流露出是对小雪之后济南小山秀美的浓浓的赞美之情。
二、句式修辞之美――倒装、判断、商量
句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人文修养。不同的句式适合不同的表达需求,传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这句话的正常顺序应是“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在文本中,“像我”一词倒装独立成句,起强调的作用。作者选择这一句式就是要强调济南在自己心中最为深刻和与众不同的赏阅感受:北国的冬天理应日光惨淡、寒风刺骨,而济南的冬天着实和我心中的冬天不一样。判断句式的作用是客观陈述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以便引导人们直接认同这一思想判断。“它真得算个宝地”,“真得算”在这里的意思是的确是、应该是的意思,是作者在对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雾、无毒日的奇特景象描绘后作出的判断,是对济南作为风水宝地做出的见解性判断。又如“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再次突出冬天济南的与众不同,点题,收束全文。而“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商量、推测的语气配合文本描写时温和舒适、宁静自然的冬景画面,是作者与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相通,用内心真实朴素的感受对读者的感染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更是作者对描写的景物和读者的尊重。
三、修辞手法之美――比喻、拟人、对比
比喻是以一种类比关系为基础的想象活动,是作者通过喻体传达喻旨的修辞手段。从语言功能看,比喻是一种常规意义上的心理联想活动。比喻最大的作用就是激起读者的遐想,化抽象为具象,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就《济南的冬天》文本而言,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随处可见:“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山上的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作者不断变换角度,采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济南冬天山、松、云、水、草等事物特征的与众不同,描绘了一幅幅独特的济南冬日暖景图。这一个个比喻无不流露出作者文本创作时对济南冬景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拟人手法的作用是赋予所描写景物以人的某些特征,让静态的景物活动起来,成了和作者、读者平等的一员。“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一拟人手法赋予济南冬天的小山无限的温柔、体贴和慈祥,作者在写出了这一圈小山可以挡住北风、保持气温的作用,从而体现作者对笔下景物和自然的尊重,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平等之情。把两种或几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描写的形象更鲜明,表达的感受更强烈。对比的修辞手法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开头,作者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而这种“温晴”特点作者通过比较之后,用“奇迹”、“怪事”等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所以作者说它“真算个宝地”。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修辞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是载意、求效的行为过程”。我们研习《济南的冬天》这篇优秀的景抒情散文的修辞艺术,绝对不能局限于修辞格这一狭小的园地,把文本景物的描写和创作主体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从而拓展文本研习的全新空间。
【参考文献】
[1]《修辞学讲义》.崔应贤.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修辞学史》.周振甫.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现存最早的单层石塔——四门塔
来到济南,首先去了四门塔朝圣。这个地方其实离济南市中心还是比较远的,大概有29公里,有公交车67路直达,但要坐好多站才可以到。
四门塔位于济南南部山区,地处柳埠国家森林公园。由于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所以景区三三两两的没有几个人,尤其是在景区的后山部分,有很多元明清时代的古塔遗迹,隔几十米一座。在这样的地方,走着走着就会突然心生凉意。
四门塔在中国建筑史上是赫赫有名的。这座看上去不太宏伟的四门塔,其实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亭阁式单层石塔。它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此塔身通高15米左右,每边长七八米。四面各有一半圆形拱门。檐部挑出,相叠五层。塔顶用石板层层收缩叠筑,成四角攒尖方锥形。
千佛山——览泉城景色
千佛山就在济南市郊,是一处很有趣的地方。名曰千佛,其言不虚。山里有观音、弥勒佛、十八罗汉等塑像,都非常巨大,其中弥勒佛和观音像都高十几米。
去时正好刚刚下完雪,雪后的千佛山非常美丽。远望白雪覆盖着的千佛山在朝阳下银光闪烁,和周围的山峦相互辉映。山顶的风也很大。石阶很滑。通往最高峰的路,基本已不能称为路了。就是些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石块。不过比起华山来,我想还是小巫见大巫吧。
趵突泉——天下还有比这个更有名的泉么
作为北方园林的趵突泉公园,风格和南方园林大相径庭,它不是那么着眼于细部,而是借着泉眼里滚滚涌出的活水,有声有势地把一块静僻的寓所突显出来。汩汩流淌的泉水绕过庭院,流过画廊,汇聚在楼阁的下面,感觉十分诗意。
最不容错过的当然是闻名遐迩的趵突泉,小时候就听说过它的名字。据说,趵突泉的泉水喷涌而出,可以高出水面数米,其雄壮奔放,让人惊叹。有诗云“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可见其蔚然景观。但是这几年,大概是因为四周群山的植被被破坏,济南的泉水在萎缩,就连曾经壮烈豪迈的趵突泉,如今也只剩下这样了……
不过,就是这样自然形成的泉眼景象,还是很少得见的。泉城四面环山,周围山上的泉水汇入地下,聚集到此处,找到“破壳”的地方便喷涌而出,这便是城内多泉的原因。
大明湖——休闲的好去处
正是冬天,大明湖此时颇为衰败。但想想冬天的西湖,景象也不会比这里好多少。大明湖北岸有铁公祠、北极阁等名胜古迹。铁公祠经年累月,疮痍满目。铁公一生淡泊明志,寄情于山水之中,晚年穷困潦倒,隐居在湖畔。
时值12月底,济南城内的泉水却笼上一层白雾似的。听当地人说,冬天的泉水竟有十几度,并且一年四季都很清澈。相对于室外零下几度的气温,这简直是奇迹,开始我以为趵突泉公园可能是做了地热,所以水才冒白雾。后来到了大明湖一带才知道,原来这里的水温竟然这样高。
篇8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课堂语言十分关键,应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如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呢?
(一)运用启发性语言
启发学生质疑提问、自主探究,这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变,是一种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启发学生主动问,而不是教师问,更不是学生被动答,这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一堂课从导入开始,教师的语言就应当带有启发性,用启发性的语言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允许学生大胆设想、大胆质疑,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思想相互碰撞,互相交流。因此,启发性语言是极其重要的课堂教学语言之一,对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主动探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标准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受到语言启发的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我通过运用启发性语言,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相互探究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又是怎样展示对景物的描写的?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一步步进入了语文的意境中,较好地总结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情”,全文紧紧围绕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作者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三幅画面: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二)运用引导性语言
语文学习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学生在动手学习之前,给自己明确的目标定位,弄明白了学什么,从而对怎样学才能感兴趣。有了兴趣,看似枯燥的东西学起来也会趣味横生。相反,一旦兴趣受挫,一蹶不振,百药难医。那种不感兴趣的学习状况,实际上是未进入学习状态。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要善于运用引导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把学生的学习思维步步引向深入,使其能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和结构层次。如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讨论、探究,使他们对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景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学们深受感染,如临其境,深深地感受到:济南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一种神韵、一道悠长的味道。
(三)运用提示性语言
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对某个问题不能透彻地理解,或者是对某个问题出现歧义,发生争执。这时的教师最适合用提示性的语言,进行有目的的启发引导。但千万不要急于“点破”(就是揭示答案)。“点破”了就失去意义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针对同学们的困顿,教师运用提示性语言打开学生的思路,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达到最佳意义上的教学目的。“问题”经老师的点拨提示,轻松解决了,显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了。
(四)运用激励性语言
在课堂上无论是对学生的“提问”,还是“回答”,教师都要用激励性语言。无论是提出的问题“价值”多大,“回答”的问题正确率多高,老师都应运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充分的肯定,甚至表扬。即使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准确全面,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哪怕学生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敢想、敢说、肯想、肯问、肯答的学习激情。运用激励性语言,会给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就会更加畅通,课堂气氛也就更加活跃。
二
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非常重要,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
(一)切忌一味运用提问的语言
师问生答,很容易形成满堂灌,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师问”“生答”的教学方法必须颠倒过来,变“学答”为“学问”,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问。
(二)切忌“泼冷水”的语言
面对学生热烈的讨论、积极的发言,无论是学生问也好,回答问题也罢,教师要爱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精神,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激情,千万不能因为学生一时对“激发”不理解,讨论“不对路”,回答“不对题”,就当头一瓢“冷水”。讽刺、挖苦、贬低等语言,一下子就会将学生的学习情趣“泼”得精光。
(三)切忌“一棍子打死”的语言
篇9
一、题眼:恰当解读
写作构思的第一步便是审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命题人给出的记叙文的题目进行深入探索,仔细的推敲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这样才能领会题意,对题目进行恰当的解读,从而抓住写作的中心和重点,掌握题目的限定信息和要求,从而选取符合题意的新鲜材料,更好的完成写作任务。审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其步骤一般包括:审文体形式、审写作内容、审写作重点、审文题限制。把握题目的题眼是第一位的。例如“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虽然作文题目有点长,但应抓住题目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最熟悉”,找准文题所要求写的重点,选材也就有了范围。“记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令我敬佩的一个人”、“记一件拨动我心弦的往事”等这些命题作文,也都能用此方法找到它们的题眼,即“难忘”、“有意义”、“敬佩”、“拨动心弦”,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再例如“春天”、“清晨”、“路”等题目,在写作时就应该在理解题目上多下功夫,因为记叙文的题目就一个词,这个词既是题目,也是文章的题眼。同时还应分析题目的内涵,深层意义。象“春天”,它可以代表季节,可以写这个季节里的雨、风、花草等,也可以把人的心情比喻成象春天一样美好。
二、行文: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能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在写作过程中做到前后照应,其形式主要有如下四种:(1)文题照应。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巴金的《繁星》一文,文章开头一段:“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一段既是破题,又是统领全篇的关键段。(2)前后照应。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第一段中有三组对比,即济南和北京的对比、济南和伦敦的对比、济南和热带的对比,其中第三组是用热带的毒日跟济南的温情作对比,从而得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结论。在这一组中“宝地”对应了前文第一组对比的“奇迹”,在后文中交代和阐明前面所写事物的结果与发展脉络,使全文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和逻辑清晰。(3)首尾照应。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待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文章以对比开篇,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结尾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笔,和标题“济南的冬天”相呼应,抒发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三、观察:注重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包括全面细致观察法、重点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等,在观察之后师生交流,归纳和总结。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即使是很平凡的事情也可以成为很好的题材,都能写出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优美的好文章来。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这个在生活中太容易让人疏忽的“背影”却成了朱自清文中描写的焦点,从小小的背影中却映衬了大大的父爱。
四、仿写:熟能生巧
仿写作为一种作文的训练手法,能带着学生慢慢的走进“爱上写作”的文学殿堂,不管是作为范例的课文,还是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写法、技巧都值得研究和效仿,正如王维模仿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成了《桃源诗》,的“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辉”模仿借鉴了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从仿写句子到仿写片断,再到仿写范文,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写作过程,把握写作思路,只要勤练笔,定能熟能生巧。
篇10
【关键词】审美 文学教育 散文 途径
文学教育具有审美的功能,它来自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教育的审美功能便是在这种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过程中,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领悟与塑造审美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实现和谐人格的建构。
散文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散文。阅读这些文质俱美的散文,既能开拓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又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审美,应当是文学教育的主体坚守。那么,在散文教学中审美应当如何进行?
一、以形象的直觉感知美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明确提出美感经验是一种“形象的直觉”。所谓形象的直觉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最初的直接感知。
散文既具有写实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散文中叙写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悟均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而作者这种独特的审美创造落根在个性化的文字表达上。视觉、听觉是感知美的两种主要官能,而朗读恰恰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使他们对审美对象产生最初的直接感知。
例如《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感知济南的冬天好在哪里。(师配乐背诵全文。)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好在哪里?
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不像我们这里,呼啸的北风令人受不了。
生: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不像我们这里的冬天,即使有阳光,也是冷得厉害。
生:济南的冬天很温柔,还充满了绿意。令人不禁想到我们这里的春天。
这种对济南冬天最初的直接感知,就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而朗读是日常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来最初感知审美对象的最基本的方法。
济南的冬天在学生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既是济南冬天本身的形状和现象,也受到学生情绪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美感直觉性,应结合课文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春》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齐诵王安石和杜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句,并且饱含深情地讲了一大段描摹春色、赞美春天的导语。一开场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奠定了美的基调,马上把学生带入了欣赏春色美景的特定氛围中,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二、以情感的融合体验美
情感活动是审美心理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审美过程,如果不能动人以情,那就不能使人产生美感,或者至少这个美感是不深刻的。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审美对象的心情,以达到情感的融合。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触摸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呢?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在我看来,文学作品中的阅读,其本质就是对话:打破时空的限制,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交流与撞击。”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可想方设法抓住体现作者情思的关键词句段等,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如阅读杨绛的《老王》,应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这句话作为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的关键点。“不幸的人”是谁?他为何是不幸的?幸运的人是谁?“老王”和作者一家相互为对方做了哪些事?为何作者会感到愧怍?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不仅仅能体察到在不幸之下还保持着真心付出的那颗善良之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触摸到杨绛的那颗同情之心、在善良品格之下不断反省的崇高之心。
当然,对话不仅仅是通过关键词句段来引导,有时还需还原,还原点应落实在作者的“真情实感”上。如《阿长与〈山海经〉》阅读教学中,就可以牢牢扣住“作者对阿长的真正感情”这个点进行还原。先以形象的直觉引导学生认知阿长。再从所叙之事中抓住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去认知为何重点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从而还原作者对阿长的真正感情。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者的真实情感。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真正理想的文学教育,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的共振场――这样的情感共振,有时是激昂亢奋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沉潜状态,教师和学生在共同阅读和鉴赏中,达到精神的愉悦与生命的升华”。
三、以联想和想象再造美
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面对的是一种美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审美对象的联想和想象。这些联想和想象反过来又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美。即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通过自觉的想象和联想,使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学生眼中组成审美意境,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例如《背影》课堂教学片段:
师: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发现,哪一次的背影写得更具体?
生: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师:很好。就请你把第六段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思考,找出描写父亲外貌和动作的语句,同时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生:“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是外貌描写,从黑色我想到了他的祖母刚刚去世。
生:他父亲穿的、戴的都是布的,我想到了父亲给他做的紫毛大衣,还有前文父亲失了业,变卖典质,还借了钱。
生:“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都是动作描写。
师:不错!我们现在把过道当铁道,把讲台当月台,谁能来演示一下父亲的动作?
(一学生到讲台旁演示。)
父亲买橘子时的艰难通过学生的形象再现而一览无余。在“失去亲人、前景黯淡、经济无力”的背景之下,再状其动作,写其穿越铁道之不易,父亲深沉的爱子之心一下子展现在我们眼前。
正是基于精准的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背影形象,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到父亲的爱子情深,使学生获得了审美上的愉悦。
文学作品是有生命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有质感与力度,需要学生自己体味、沉吟、把玩,教师只能引而不发。需要学生自己匍匐在文字上,感知、体验、联想、想象,从而把文学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体内。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原理[J].语文教学通讯,2012(4B).
[3]钱理群.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