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师培训范文
时间:2024-03-19 10:4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职教育教师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培训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31-02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资源,也是高职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师团队。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比学科型高校的教师更具有实践性,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要有规范的专业技能指导能力,且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及规律,即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存在诸多误区,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并阻碍教师个体的职业成长与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主要误区
1.培训的特殊性未彰显。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既要重视传统理论教学培训,又要格外注重实践能力及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指导教学能力的培养。培训的内容要以强化与“双师型”有关的素质为主。就当前而言,“双师型”教师不能是纯学者、教学型的,而是通教学、生产科技、经济的综合性人才。笔者于2011年对北京市20余所职业院校进行过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所有学校均表示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是凸显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但现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沿用普通高校教师培训模式的痕迹依旧明显,高职教师培训的特殊性不突出。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将是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核心工作。
2.培训工作缺乏计划性。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诸多高职院校不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而是基本上根据社会现有培训项目或政策要求的“规定动作”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重外因而轻视教师内在需求,缺乏完善、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不具备全局视野。同时漠视个人能力、特点和差异,不注重教师的多元化需求。而且部分学校对教师培训希望立竿见影,企图通过“速成化”的教师培训解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资源短缺或师资不足等问题,急功近利、缺少长期投资意识,无法形成能够与学校共同进退、规模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
3.培训内容侧重点有偏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高职教育理论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专业知识更新培训、实际操作能力培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等。从目前情况看,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能力培养而忽视教学能力培养。学校对教师的培养通常强调的是专业能力,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的培养,存在明显缺陷。尤其非师范类的青年教师渴望补充教育理论、教学法、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各高职院校均更加重视学业培养忽视师德建设和培养。即便思想上重视师德建设,但也极少有学校能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将师德教育落到实处。
4.培训过程控制不得力。高职教师接受的培训大部分是上级部门或培训机构规定的,也有少部分是学校自身举办的。对于在校外学习的教师,学校应与其加强沟通与联系,这样既能督促培训效果,掌握教师思想动态,也可以与教师沟通感情,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增强教师爱校敬业的思想,防止人才流失。在校内培训中,学校须确保培训工作有效展开并取得实效。但事实上,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差强人意。
5.培训效果评价机制缺失。培训效果的测定与反馈是教师培训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对教师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但普遍缺乏对培训效果真正意义上的评估和反馈,同时缺少匹配的激励措施,出现重过程轻结果、重培训轻评价的现象,使许多培训流于形式,变成“走过场”。如此,培训效果得不到保证,而要完成培训效果的转移,即将所学变为所用便愈加困难。
二、形成上述误区的原因分析
1.政策不完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国家对高职院校基本沿用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高职教师参加与普通高校教师基本相同的培训项目。国家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方面的政策与制度不完善,而且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培训体系尚未健全,也缺乏目标激励机制,对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指导不明确。同时,我国尚未形成企业行业参与培训的机制,且由于涉及培训成本、企业行业机密等因素,企业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这都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特色不鲜明,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2.院校管理和研究水平偏低。从学校层面分析,应当说各高职院校均对教师培训工作给予高度关注。但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和研究水平总体不高,对此项工作缺少足够全面的把握和科学深入的探索。相关部门和人员更多的是忙于行政性的职能工作,按部就班地开展培训工作,虽立足岗位,但缺少创新。同时学校缺少合理、有效的奖惩措施。加之教师培训是内涵性的工作,不能立即产生显性的效果,容易受到其他工作冲击,使得教师培训工作难以迈上新水平。由此,学校在教师培训的规划、需求分析、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出现诸多问题。
3.教师个体主动性和参与度受限。在当前高职院校中,由于外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加上教学和科研工作负担过重,而且部分培训项目无实质意义,不能学有所获,结果导致教师对参与培训的愿望减弱,主动性不高,实质性的参与程度较低。大部分老师参培只是为涨工资和评职称等功利性目的,并非是为提升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最终造成培训工作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改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对策
1.建立健全高职教师培训政策法规。政府部门要本着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的原则,结合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现状,参照国外先进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建立健全高职教师培训的政策法规,构建特色鲜明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明确培训目标,规范相关机构的职能、权利及义务,保证此项工作有政策可循,有法规可依,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借力企业行业资源。职业教育必须要立足于产业或行业,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也要依托企业行业先进的设备、管理和技术资源。但就目前而言,企业行业参与高职教师培训的程度较低。政府部门要通过法律明确企业在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和社会责任,并对接纳教师顶岗实践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奖励等,以此调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高职教师培训工作中来,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深层次问题。高职院校也要秉承互促共赢的理念,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和专业实践基地,并在合作中,不断探讨和解决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机制。
3.加强高职教师培训工作研究。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并从思想与组织上给予有力保障。要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深入领会相关政策精神,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科学设置培训项目与内容,强化师德、教学法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有针对性地选取培训形式和培训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及时评估培训效果,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同时开拓培训资源,提高管理与服务质量,并定期进行深入总结,积极探寻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4.完善教师奖惩制度。缺少合理、有效、具有吸引力的奖惩制度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短板。学校应充分依靠教师聘任、年度考核、评比推优等手段,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的奖惩制度,引导和激发教师的培训需求和愿望,调动和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挖掘教师的潜力和动力,推动教师与学校的相互融通和共同发展。当然,作为高职院校,要在培训工作中突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制定“双师型”教师的鉴定标准,并给予政策上的适当倾斜。
参考文献:
1.段素菊,都丽萍,张婷.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政策执行情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7)
2.邹忠.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资源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2(3)
篇2
一、高职教师英语应用能力的现状
伴随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而且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国际化需要在教学、科研等过程中整合融入国际维度,实现课程引进、教师/学生流动、科研合作等活动。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高职高专院校为了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赴海外学习、参观、考察的教师及出国留学计划或者国际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培训出一支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有跨国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向型的高职教师队伍,当务之急是高校切实加强教师英语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培训。
德国、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早,体系成熟,因此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更成为了教育国际化进程当中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国际化,首先需要实现职业教育师资的国际化,需要教师们掌握国际化的语言去学习和研究国外的教育资源和信息。但因为传统学制的要求,高职师资在学历和研究能力方面无法与本科院校的师资相比,尤其是英语水平达不到师资国际化的要求。
通过对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教师的英语水平及能力进行调研后得出,25%的教师无英语应用能力;50%的教师达不到高职学生的B级英语应用能力;仅有5%左右的老师能够达到英语四级水平,但听说能力不强,很难开流。同时对全院教师开展英语培训需求调研,50%的教师同意并支持参加校本教师出国英语培训,以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对高职教师进行与职业相关的系统英语培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高职教师职业英语能力培训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研究高职教师的英语能力需求,确定科学的培训内容与形式,首先,要满足实现高职教师能够正常接待外国嘉宾参观或访学时的日常交流;第二,要满足实现高职教师赴海外学习、参观、考察及出国留学或者国际合作项目洽谈时,能够熟练掌握出国流程中所需的英语语言的技能,顺利办理护照、签证及正常在国外生活、学习、旅游。
同时,通过对已赴海外人员和在校教师对培训需求及英语的应用性与实用性进行调研,及通过培训的实施过程研究、实践确定出培训高职教师英语的最有效的、适应高职教师培训特点的方法与模式。结合职业院校师资的英语能力需求特点及教育国际化对高职教师的要求,制定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方案,重点培养高职教师对英语交际的日常运用和出国文件、流程的翻译与运用。
三、培训项目内容设计与开发
(一)教师英语基础阶段培训内容开发
开发出以下八个模块和情境:一、出国准备篇:识读:个人简介、护照、签证等相关表格内容及词汇;写:个人简介、填写护照、签证等相关申请表、邮件对接;听力:申请与办理护照等手续的对话。二、出发抵达篇:识读:航班、时间表达、预订、通关等词汇和表格;写:填写通关等表格、航班信息记录;听力:预订机票、登机、通关、抵达等对话。三、入住酒店篇:识读:行李、洗漱用品、房间标准、入住登记表等;写:记录酒店信息、填写登记表等;听力:入住、退房、酒店问题投诉或询问等对话。四、学习培训篇:识读:职业教育、单位简介、专业、课程名称等;写:单位简介、课程安排表;听力:个人学习、任务询问等相关对话。五、座谈会晤篇:识读:合同、签订、预约、交流等;写:会议记录、合作协议等;口语:会议、洽谈相关对话:合同、协议洽谈。六、饮食用餐篇:识读:刀、叉、西餐名称等;写:菜单、账单、菜品特点等;听力:点餐、结账、服务询问等相关的对话。七、旅行购物篇:识读:现金、信用卡、旅行支票、纪念品、天气及自然地理条件、旅游文化等;写:旅行日程安排、天气及景点介绍;听力:观光、旅游购物的对话。八、交通运输篇:识读:飞机、火车、轻轨、轮船、交通标识、警告等;写:交通路线图等;听力:问路、询问交通方式、答复与指路的对话。八个篇章均开展口语情境模拟训练。
(二)教师英语培训班雅思培训模块设计与安排
结合教师出国项目需求及雅思听、说、读、写相关内容及考试特点型为依据进行模块设计、培训内容编制与培训。学时安排为60学时,培训结束后对听、说、读、写进行分项考核。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 青年英语教师 培训
一、 高职英语特点及对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
马克思将语言界定为一种交流技能和工具。英语是一门技能,英语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有所不同,应注重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另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英语应突出对学生语言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育思想。
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交际能力,只有通过课堂内外的大量英语实践活动来实现。这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了英语教师队伍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与专业英语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相比,高职英语教师应智能储备更全面,相关知识面更广,专业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更强。
二、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现状
有关调查表明:高职院校英语师资队伍的基本构成情况为:从年龄结构上看,80%的年龄在20~35岁之间;从学历层次上看,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88%左右,硕士以上学历约占12%;从职称比例上看,教授约占0.5%,副教授约占20%,讲师约占30%,助教约占49.6%。从以上数据来看,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师多为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他们缺少英语教学实践经验,教学观念受学生时代传统观念影响,对高职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定位不准确,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知识结构不完善,科研能力滞后,且职称偏低,不符合高职院校师资要求等。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培训初探
(一)利用信息技术培训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观念的变化。应用信息技术最关键的因素是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观念和能力。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师的发展必须具有时代特点,在信息化社会里,教师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教学技能,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来开展、优化教学的能力。可见,信息技术既是教师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
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利用信息技术培训成为可能。国家正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了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谋求长远发展,各高职院校普遍建设了校园网,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的配置也有较大的发展。这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硬件支持。
3. 多家出版社和软件公司开发研制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软件,社会上也有大量的高水平的英语学习和教学软件。这为高职英语教师培训提供了软件支持。
(二)培训策略
正如英国教育与技能国务大臣查理斯・克拉克说的:信息技术赋予学习者一种力量,让他们能够独立、高效地学习,信息技术还能更好地获得学习资源,并使学习者能够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而且这个进步的过程是一个鼓励学习者的积极过程。
1. 通过远程教育提高青年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规定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15%为合格。青年英语教师当务之急是学历层次的提高。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生师比严重超标,工作量超负荷,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周课时量在16~20节之间,还有相当多的英语教师在做行政和管理工作。高职英语师资匮乏,青年英语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每天忙于应付教学,没有时间参加培训,脱产进修可能性不大,因此可以采用远程教育方式提高学历。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网络教育。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教育部批准了68所高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对这68所高校培养的达到毕业要求的网络教育学生,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学历证书经电子注册后,国家予以承认。
2. 通过校本信息技术教育提高青年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
校本培训正成为我国21世纪教师在职培训的一个重要形式。它强调教师业务提高的基地在学校,教师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除了包括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外,还包括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知识,全面的英语教学技能和现代化的教学研究方法。校本培训主要依据校园网络功能,以院校计算机中心或教育技术中心为主体,对青年英语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首先,促进了青年英语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其次,形成了教学技能,培养了教学能力。根据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教师必须选择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如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使枯燥的单词、词汇变得生动活泼,为听说能力培养提供了支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由于录音、录像、电视、VCD等的使用,为语言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供了机会,促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地学习,以不断提高英语运用水平。第三,提高了教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评价一个教师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知识日新月异,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中的新问题层出不迭,教师必须具备发现、研究和解决教与学中的新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科研素质越来越重要。高职英语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促进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加快科研信息传播,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开展网上合作研究,并且利用网络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能够大大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辐射力。
3. 通过网络技术创造终身学习的环境
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根据市场需要来设置专业及课程,各院校不仅都开设了公共英语课,多数院校还设有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涉外文秘等实用性很强的英语专业。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英语教学内容要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一般的英语教师所需要的英语专业知识,还需要挖掘与其所教专业相关的知识。高职英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本学科的知识,要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研究,对学生所感兴趣的文化、艺术、科技及各种新生事物都要有所了解,并将所获得的知识融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要考虑高职学生使用实际基础情况和职业岗位需要,注重听说能力培养,增加专业词汇量,每年大量涌现出的生动的口语、俗语及与信息技术紧密衔接的各类新生专业词汇,都是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用的教学内容,如及时地补充再学习,将会使课堂更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和灵动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占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网络信息没有时空、对象限制,既可实现实时交互学习,也可实现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网络教育的技术特征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并能够获得掌握程度的认可或认证。在网络教育时代,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4. 通过现代化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是学习英语不可欠缺的辅助手段和场所。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是师范专业毕业生,缺乏与所教专业相关的英语基础知识,他们也少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和练习英语会话,更不要说出国深造了。除了专门派送教师到相关院校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进修外,要全面培养高职教师的英语交际能力,还必须在教学设施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兴建多媒体语音室,充分利用广播、录音、录像、电视、电脑等来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支持条件,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软件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工作,克服传统课堂模式无法加大训练时间和强度的缺陷。网络还为学习者提供了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可直接点播英语电视节目、教学片等,和同事甚至英语国家的人用英语进行交流,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陈至立曾说过:“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的使用,为个别化学习和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青年英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其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李文星.高职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2]王莉.高职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6,(12).
篇4
教师专业化 职后培训 高校教师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教师这一职业,已经逐渐告别了“只要有知识就能当教师”的历史,开始由普通职业步入“需要有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自、专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化时代。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全球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教师专业化包括重在奠基的师范生阶段的专业化、重在适应的入门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和重在提高的在职阶段的教师专业化。这样,建立和完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倡导了《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对教师专业化标准进行了界定。概括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的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这个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概括地说,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和结果。前者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二者共同构成了教师的专业化。其中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发展和社会承认形式,并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进程和水平。
二、当前高校教师教育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
1.目标定位不明确,培训随意性大
大多数教师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楚,部分人认为,只要能完成教学任务,培训不培训是无关紧要的事。多数教师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去参加培训,而是迫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需要而参加培训。
2.培训方式和培训类型单一
目前,高校教师培训以考研、考博居多,主要以提高学历层次、拓宽本学科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为目的。对于这种培训,即使教师自己投入培训经费也仍然积极参加。这种重学历培训、轻非学历培训,重学术培训、轻教学培训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就出现这样的局面:大专到本科,本科到研究生,研究生到博士,学历在不断提升,就是不见教学水平提高。当然,提高教师学历无可厚非,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整个成人教育“严进宽出”的教育现状,使大多教师进修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文凭拿到了,教学技能和科研方法水平并没有提高。教学技能和科研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并没有提到很重要的议事日程。
3.社会关于教师职后培训意识淡薄
当前,社会上对教师教育形成一个思维定势,即认为教师教育就是职前教育,而且认为这种一次性的教师教育,足以使得教师能够适应未来的整个教师生涯的需要,加之职后培训大部分内容与职前教育一致,使人们思考教师教育问题时,便会不自觉地把视线投向职前教育,对职后培训不屑一顾。其实不然。教师教育职前教育教授给学生主要是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而职后培训主要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教研能力,使得他们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由“教书型”向“专家型”的角色与能力转变。
三、改进高校教师教育职后培训的对策
1.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在职进修和培训
高校教师进修深造,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与世界各国高校建立友好关系,这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投入,减轻教师个人培训经费的压力,有效保障培训工作的进行。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理念的快速传播和学习化社会的步伐的日益临近,传统的教师素质观已经无法适应需要,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才能满足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2.创建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第一,培训单位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充分体现培训教学目标。如由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出面,在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重点高校设立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对基地的运行、管理、效益等进行定期评估。
第二,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信息机构,为教师培训提供信息支撑。可利用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实现区域间信息共享。
第三,探索创建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适应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充分挖掘校内教师资源、开展校内培训,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等。
3.建立教师职后培训的长效机制
谢维和教授组织编译的《教育政策报告》指出:现在越来越多地发现,优秀的教师素质的受制因素,职后的因素越来越重要,职后的教育越来重要。因此,教师的职后培训必须引起我国决策层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法规,明确教师职后培训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应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并把职后培训与其聘任、提薪和晋级等方面挂钩;另一方面,教师应主动安排好自己的培训计划,正确处理好教学与培训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教师职后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把教师的在职培训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周丽新.对高校师资培训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2):22-23.
[2]陈莉、郭卫平.对高校教师队伍培训问题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7-19.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2001.
篇5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南 长沙 410116)
摘 要:新进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力军,在转变角色定位、教学经验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培训可实施 “新教师评估—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培养计划—沟通反馈—全面发展”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培训内容方面,应涵盖听课评课、参观校企合作项目、听讲座、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等内容。形式可采用讲座、课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关键词 :高职;新进教师;教育教学;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22-02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新进教师作为高职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新进教师进行培训对于教师个人发展和提升师资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的基本情况
随着国家、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观念的不断转变,定位逐渐清晰准确,在未来五年内将会出现高职院新招聘大批高学历、高技能青年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服务。以湖南省为例,根据省教育厅等六厅局关于印发的《湖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从2015年到2020年,在校人数将从48万增加到57万,增加9万人,增长18.7%。按照1:16师生比,湖南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将增加5600人,占教师总数的16%。70所高职院校平均每年增加16人。一些老牌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将在近五年内达到30-40年,将出现老教师退休高峰,则新进教师人数更多还会更高,将达到30%左右。
新进教师将会成为学院发展的新力军,并将逐渐发挥主导作用。新进青年教师趋向年轻化,具有新时期的时代特征,普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强强、知识结构更新快等特点。快速提高新进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对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二、高职院校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必要性
作为高职院校应该清楚认识到,新进教师在具备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难以及时转变角色定位,在工作的初始阶段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那么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快速提高新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高职院校提升教师队伍的迫切需求。
(一)迅速转变角色定位的需要
大部分新进教师都是毕业生,是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到高等职业学校,不仅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同时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还不清晰,而且对老师职位的认识不够充分,还没有科学的分析及理性的理解教师的职业,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在进入教师工作岗位后,面临新的生活工作环境,需要尽快适应高等职业学校工作的特点。
(二)弥补教学经验明显不足的需要
新进青年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但缺乏教学实践经历,教学经验不足。新进教师首次接受教学任务,由于自己的教学能力没有在实践中检验,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缺乏训练,甚至对教学对象特点掌握不够,对教学方法运用不到位,使得新进教师在教学方面难以突破。在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信心不足或心理担忧或难以控制课堂的局面。
(三)提升新进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
新进青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往往显得疏离、冷漠或者紧张,容易产生交往恐惧症。首先,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岗位性质,许多新进教师与领导、与同事之间的交往相对疏离、封闭、被动,天天独来独往,很少参加所在院系、学校组织的集体性活动,不喜欢与其他的同事打交道,从而造成双方因缺少沟通而产生误解。其次,由于受指标、名额等条件的限制,新进教师与其他教师在职称评定、进修、福利等切身利益方面存在冲突,让新进教师成为弱势群体,从而会产生防备心理[2]。
三、高职院校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策略
在新进教师培训方面,实施 “新教师评估—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培养计划—沟通反馈—全面发展”的全过程管理。
首先,对新进教师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在能力评定、优势及不足、发展潜力与方向和培养与培训措施等方面进行。
然后,成立组织机构。在学院领导支持和指导下,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办公室负责方案制定与协调。由班委会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全员参与。
在成立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主要从自我学习、考察交流、能力锻炼和项目参与等多方面来完成,实现精益培养的目的。
每次培训活动完成以后,进行沟通反馈。沟通反馈主要从活动回顾、总结归纳、优势及不足、培养与培训措施改进和教学目标修正等五个方面进行。
最后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包括在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全面掌握学生管理、行政工作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一)培训目标
新进教师(行政、教辅人员)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是以提高新进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培养精于教书、乐于育人、素质过硬、善于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为目的,促使新进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为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一般由学院党委书记担任顾问,校长担任组长,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二级机构负责人担任成员。如此设立组织机构,可提高培训机构的级别,同时可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以达到顺利完成培训的目的。
办公室设教务处,由教务处或人事处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和人事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全面负责教师培训相关事务。
培训班由任命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培训班学员民主选举班干部。班主任、班干部共同组成班委会,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事宜。
(三)培训形式及安排
培训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第二阶段为学习考察,主要前往省内企业现场、省内国家级示范高职现场考察学习,撰写考察报告;第三阶段为研讨,主要是学员分组对某个教学问题进行讨论、调研,形成研讨报告。
(四)培训内容
(五)培训考核
考核结果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平时表现,占30%;第二部分培训结束后撰写培训后心得体会,3000字左右,占30%;第三部分是汇报会。分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和辅导员三组,占40%。
三项综合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证书。成绩优秀者颁发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优秀学员证书。培训结果将作为新进教师年度称职以上等和转正定级的条件。
(六)严格纪律要求
1、教务处指派专人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严格考勤,并做好过程记录,收集资料、整理归档。学员缺勤2次以上者取消评优资格,缺勤4次以上者,视为考核不合格。
2、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参与下一年度新进教师培训班,再次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换岗处理。
通过以上培训方法与措施,内容丰富,包含听课评课、参观校企合作项目、听讲座、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形式多样,采用讲座、课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新进教师系统培养了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增强了培训的指导性。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使新老师能够站在专业发展的高层台阶上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陈宝华.我国高职院校新进专任教师现状分析及思考——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8 (1):9-12.
篇6
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与一般性的常规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培训质量的提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新时期,为了逐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其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促使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本文结合水文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促进水文事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
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各行各业中接受过系统高等专业教育,并且在教育结束后取得了不同类别和相关专业技能职称的人员。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在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部门,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各行各业都应该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视,定期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提升其专业技能,保证其可以为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本文就结合水文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水文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群体特征
水文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既具备基本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属性特征,又必然带有一定是水文行业特色,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个性特征。我国水文事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时期,在行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促使行业工作人员形成了一些具有行业特质的个性化特征,并且这部分特征一般借助于系统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呈现在公众面前。一方面,水文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受到水文系统社会属性和公益定位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保守性,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一般个性沉稳、不善于交际,遵循传统的道德行为标准。另一方面,水文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和依附性。水文系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一般在工作中以脑力输出为主,通过合理的分析、判断和综合整理提出相应的研究成果,除了处于一线工作的水文勘测人员外,绝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都具有一定的非规范化程度,因此其在工作中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但是由于水文系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水文方面一般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此其社会交往往往局限于事业单位内部,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内心空虚压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其次,需求特征。水文技术人员在需求方面呈现出的群体特征主要为生存需求、关系需求以及成就需求。其中关系需求与成就需求和继续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联系。关系需求主要指水文系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沟通交流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事业单位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内部认同,让他们在资源配置、管理决策和信息共享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自,实现内部关系融洽。同时,由于水文系统工作的特殊性,在不发生水灾时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一直得不到社会的肯定,所以在社会关系方面专业技术人员也存在一定的内心需求,渴望能够融入到更大的社会群体中。成就需要则具体指工作单位中的个体希望能够通过高质量的完成自身工作来获得相应的成就,进而实现自身价值。在水文系统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水文技术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能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要想在工作中获得一定的成就需求,就必须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工作中来,通过继续教育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术能力,进而获得相应的工作满足感。
二、水文系统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措施
结合水文系统中专业技术人员群体特征,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相应的教学引导,进而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1.树立全新的继续教育理念,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积极性在水文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中,应该结合专业技术人员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继续深化建设学知识、强技能、促工作和出成效的教育工作活动,通过树立全新的、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形成全员、全过程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进而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促使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相应的强化和提升,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由于水文系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事自身水文专业技术工作,所以要想保证继续教育效果,提升继续教育质量,还需要在教育引导工作中重点突出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促使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一种在岗位上自我研究和学习的意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2.创新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以知识讲解和技术解析为主,虽然能够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相应的提升,保证其在水文系统内部获得更大的认同感,满足其成就方面的需求。但是,综合来看,单一的专业技术教育一般相对枯燥,专业技术人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提升其深入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强化产生着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不仅要保障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工作的质量,还需要对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内容加以创新,适当的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促使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为我国水文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
3.结合培训具体内容确定较为合适的新型培训方式我国传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是接受面授培训教育引导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无法保证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良性开展,因此应该结合实际需求和培训工作的内容适当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例如,针对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任务重、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时间相对较少的现状,结合具体培训内容,培训基地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采取“送教上门”的培训工作方式,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为优质的培训教育服务,促使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得到相应的强化和提升。此外,为了突破传统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限制,教育基地也可以尝试性选择网络教育方式,让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理的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保证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功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唯有如此,水文系统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才能够获得良性发展,进而在兼顾专业技术人员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满足其发展需求,为水文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相应的人才基础。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水文领域专业知识技术的创新,当前我国水文系统中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一般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工作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认同感降低,对水文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本文结合水文系统中专业技术人员的群体特征探索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措施,能够推动水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化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闫道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探究[J].职业,2015(24):162-162
[2]陈敬.小议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J].才智,2013(9):50-50
[3]孙景涛.公务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培训质量控制[J].继续教育,2012(4):30-32
[4]李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提高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2(11):12-13
篇7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进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必须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探索新的适合当地实际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由于继续教育培训学分与职称评聘关系的紧密程度还没有高度凸显,致使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是太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大多数为通识培训,专业性不是太强,致使培训的实效性不太强;培训机构人员自身参加更高机构专业培训的机制不太健全,加上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致使知识老化,素质不全面,很不能适应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新要求,参训教师意见比较大;培训内容没有“自助餐”式的可选择性,只能是我上啥菜你就吃啥菜,致使参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选择权不大;农村中小学由于编制太紧,“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小规模学校更是一个老师包一个班,身患小病也不能请假,更不用谈丢下学生去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了,即使有参加培训的可能,(由于丢下本班学生委托给他人照看也只是管管纪律不出乱子,受托者还有本班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等他呢),也是身在培训课堂,而心却在学生身上,就怕学生出点问题,至于班上学生教学任务的耽误等,也只能等培训回来后补课了,很难将全部心思花在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上;正常的节假日他们也希望得到正常休息,以便处理家务,如搞搞卫生、洗洗衣服、干干农活等,这样就造成严重的工学矛盾,何况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正常的权力,相对于学期中间的指派性参训活动,他们为了晋升职称不得不选择参加于假期里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虽然从心眼里来说是不得已而选择这个时间段的培训(虽然参训要牺牲许多家庭事务时间,但却没有牺牲自己所带班级孩子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当部分中学学区没有健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培训无规划,选人乱指派,哪位教师应该参加培训心中无数,尤其对上面分派的参训人数随口分解,不能照顾即将参加职称评聘的教师;有些学区学校对派出参加培训的教师监督管理不到位,不能配合培训单位实施积极的科学管理,例如,督促参训教师拓展延伸作业的完成,反而委托许多无关的其他事务要求等。
结合中小学教师培训本职工作,结合前述现状,特提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思考如下。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义务,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教育行政职能,既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又要加强监督、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探索不断提高培训效率的新方式、新方法。
二、注重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融合
培训机构及相关人员应经常深入中小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教育实际问题,多听取一线教师意见,然后深入分析,找准原因,再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培训者的人选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大家尤其是一线教师的认同。
三、提高培训者的素质与能力
对培训者进行提高培训,建立培训竞争上岗制度。培训单位应面向社会,从有教育教学经验又愿意为继续教育培训做工作的一线校长及教师队伍中聘请兼职培训教师建立地方培训专家库,适时组织学习参观培训,分解培训专题,平日备课,到时积极上阵。
四、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要从现代成人教育理论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教师已有的教育资源,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研讨式等培训方法,让他们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提高与发展。
五、探索和改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采用“培训机构”模式。对此必须不断改进以受训者为本的培训新模式。一些农村地区摸索实践的由学校联合在教学片区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模式值得借鉴。
六、不断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
根据教师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创设集中培训的学习情境,为教师学习创造和谐环境;创建民主对话的继续教育培训气氛;发挥一线教师的优势,丰富培训资源。
七、充分发挥现代远程网络技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培训机构应加强网络建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服务,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八、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在坚持统一培训的前提下,提倡教师自主选择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和内容,引导他们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应该立足实际,加强引导和监督,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自主创新之路,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新格局。
篇8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昭通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高师英语教育应注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探析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主要途径。
一、调查概述
我们以昭通市昭阳区、镇雄、永善、彝良、鲁甸、盐津、绥江的100多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及800余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课堂观察等调查方式,对教师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历、教龄、职称等;知识结构与教学情况;培训情况及科研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及期望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其目的是:针对我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师范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强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探索适应师范英语教学的新方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英语教学的新路子,从根本上促进地方基础教育的改革。
从《教师调查表》的结果分析中表明:65%的教师“完全不了解”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26%的教师“了解一点”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9%的教师“基本掌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知识;没有教师“能掌握并将技能应用于教学中”。从《学生调查表》的结果分析中表明:62%的学生对教师的语音不满意,73%的学生对教师的板书不满意,55%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
二、国家教委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3年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之后又委托首都师范大学起草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并请有关专家进行审定,出台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该大纲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各部分内容中,都提出了明确的训练目的、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建议和考核要求。
三、对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施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richards认为师资教育的内容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六项: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应变决策;情景知识。其中教学技能是评价外语教师的核心技能。国内学者吴一安的研究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因此,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理应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之后大都要走向英语教师这一职业岗位。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英语教学法知识,还应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技能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
作为培养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师资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都应该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培养目标的基本构成因素以及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以提高高师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逐渐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体系
随着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新课程对高师英语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趋于构成较完整的体系。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包括以下内容:英文书写及教学技能训练:英语歌曲教唱技能训练;英语游戏组织技能训练;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训练:常规教具制作与电教仪器使用技能训练: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备课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微技能训练: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技能训练: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技能训练:课外活动组织技能训练:测试技能训练:教研与自修技能训练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训练”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当“训练”的主体,在训练实践中锻炼,不断掌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而任课教师的角色是技能研讨和训练的组织者,在训练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整理归纳、实践锻炼,扎扎实实地掌握英语教学整个过程所需要的各项技能。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1.学生演示上次课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2.教师讲解新技能的内容,训练的目的、意义、要求、所遵循的原则,训练的步骤、方法、形式等。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示,其它组的学生做课堂观察,之后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做记录。
5.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分、反馈。
(三)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阶段
教师职业技能的突出特点是可训练性,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娴熟的技能,在未来的教学中能运用这些技能,开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达到训练目的,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训练学生:微格训练、见习观察训练、实习实践训练。
第一阶段:微格训练,也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是借助多媒体、微格实验室和现代音像设备,如摄像机和放像机来辅助教学,使技能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的演练过程可视化。可采用以下步骤实施训练:
1.角色扮演:在微格课堂中,学生轮流扮演教师、学生、评价员的角色,每次组织10至20分钟的教学,由摄像机记录下教学过程,评价员填写评价表。
2.反馈和评价:学生一起观看教学录像,“教师”作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员”和教师讨论之后作出评议。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3.重新扮演: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和评价,重新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见习观察训练。见习观察训练是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实习基地听课,观察上课教师的职业技能运用状况。可采用以下步骤实施训练:
1.分配任务:在见习之前,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观察点,把每个观察点分配给不同的学生,一个学生负责观察一种技能的运用情况。
2.设计量表: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点设计量表并制作出量表,为评价上课教师的技能运用情况提供数据。
3.课堂观察:在授课教师上课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填写量表。
4.讨论分析:依据观察量表,小组成员对授课教师的每种教学技能进行分析,讨论之后对授课教师的技能运用能力作出总体评价。
5.交流分享: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换各自观察的情况,与自己的微格教学作比较,分享观察成果。
第三阶段:实习教学训练。实习教学训练是通过教学实习来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组织学生进入英语课堂,面对真正的学生,开展英语教学,训练所学的技能。这是展现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教师职业技能的学习成果的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实际运用所学的技能,训练效果好,学生收益多,感受深。
五、结语
目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改革,使技能训练规范化,具有实用性和可持续性。让学习者学习之后,具有驾驭教育教学艺术的综合能力并运用这种能力有效地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肖惜主编: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田式国主编: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工程实践;技能教育;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冯小萍(1975-),女,南昌航空大学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工程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68-02
制造业中,完成产品制造的工艺技术是否先进,能否保证产品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取决于采用的制造加工手段(设备)和掌握该项作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的能力上。在一定层面上讲,后者的作用更加重要。
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掌握高技术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和企业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的人才工程。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一般有几个层次的培养渠道。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学校、企业培训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等。在此就高等教育中工程实践教学结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谈一谈技能培养的几个问题。
一、科学定义和定位
在高等教育的实践教育环节中,一般设置为一般性工业制造工艺认知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和掌握上。对一般性的工业制造工艺认知实践,针对的是大学生普遍性的教育;前沿技术或高新技术的研究和掌握,针对的是相关专业及更高层次学生的教育。在实践性教育越来越为社会和教育部门重视的时候,对高校工程实践教育定义和定位的问题应进行更加科学的研究。
(一)定义
近十年来,大多数高校中的工程实践教学逐步从实习工厂、车间或院(系)实验室剥离,组建成规模更大、条件更加优越的实训中心。这为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条件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于各高校专业设置要求和侧重点不同,不能把实践教学基地统一设定为“ⅹⅹ中心”,在名称或命名上应科学、易懂。现在许多学校都把工程实践教学单位(基地)称为“工程训练中心”、“基础工业培训中心”等,从字面上推敲很难让人理解,“工程”能“训练”吗?对“工程”一词美国企业工程协会SEE(Society for Enterprise Engineering)1995年的定义为:用于企业分析、设计、改进和运作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整体。而学生在训练中心或培训中心实践通常是对工程(工业)制造中的一些技术或技能的认识、学习和掌握。
笔者认为,既然高校学生的训练是指对工程技术或制造(加工)技能的学习、培养,在称呼命名上叫做“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工业制造技能培训中心”似乎更为贴切。
(二)定位
高校工程实践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环节层次是不同的,大学生理论知识面更宽、掌握高新技术的能力更强。同时,高校工程实践教育又与高校工科实验室实验和社会、企业培训不同,训练中心或培训中心主要的教育目的是掌握工程技术方面较全面的工艺知识,为步入社会(企业)或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一种是一些高校为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或创建省级或更高层次的牌子,把许多工科实验室纳入中心,这些实验项目并非大学生基础技术训练,也不是面对大多数学生学习,成了一个“混血儿”,甚至出现多头管理,不利于整个中心的建设;另一种是重现代制造技术轻传统制造项目、重冷加工项目轻热加工项目,缩窄了学生实践的知识面,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培养。同时师资队伍建设中,层次配备不尽合理,有工程背景的一线实习指导教师缺乏,有一种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趋势,与定位产生了矛盾。
(三)共享
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开始,国内高校均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建设投入,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政策上的要求。某地区有所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很有特色和一定的规模,本校毕业生非常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曾被国家教委授予实践教学优秀成果奖。一段时间来,本地区数十所高校要求与其合作,送学生来该校实习。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固然重要,但首先应强调本校培养人才的特色,可以把主要资金投入到专业实践特色项目建设上,而全面性的工艺认知实践应该尽可能在本地区高校中资源共享。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复固定资产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管理和运营上造成的浪费,比如,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就可以承担这方面的义务。当然对该实践教学中心可否采取认证制,该项认证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认证,它应该是由劳动和教育部门共同制定的考核标准,只要达到标准并严格规范按照运行的就可以授予这方面的培训权限,学生实习后取得的成绩就应该为教育部门认可。
二、科学建设
科学地建设好高校工程实践教育环节,应该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科学建设,每个人都会有各自见解,但无论如何应统筹规划、目标明确、管理规范、学以致用。
(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要明确
大学期间的工程技术训练与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教授方法有显著不同,师傅带徒弟一般要二~三年才能出徒,而且专业性强;而大学通常是短时间培训,掌握的知识面又需较为全面。因此,必须制定好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围绕大纲建设和培训学生。
许多高校在拓展学生技能训练方面与获得社会承认的技能等级挂钩,应该说有积极的作用,但一定不能把获取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商品来组织教学和培训,1~2个月甚至只用几周的时间就能培训出中级工或者级别更高的技术等级工人吗?即便他们是大学生,也只能证明他们是应试教育的优秀者,但在动手能力上他们并不一定比中学毕业后学徒或技校毕业从事产业制造的从业人员强,何况绝大多数学生入学前从未听说或看过工业制造工艺技术。经济利益的驱使会使整个培训工作变味,证书也就失去了其鉴定掌握技能水平能力的价值。
在工程实践教学或技能培训中,学校一定要非常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什么?怎么样实现这个目标?检验的方法是否科学、真实?大学工程实践教育应该把学生掌握较宽的知识面作为主要目的,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技能培训可以在一些有条件的大学的实践教学中心开展,但应制订专门的技能培训大纲,建立培训档案,真正实行培、鉴分离,对社会负责。
(二)基地建设中产学结合要科学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很多高校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新技术、新设备比比皆是,实践场所宽敞明亮,有的学校还经过了ISO9000认证。如何看待和使用这些条件和资源呢?各高校的做法和要求不尽相同,也很难一样。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实践基地的产学结合。
实践条件的配置是以大学生接受实践教育为主要目的,营造企业环境和强调大工程背景不应重走校办工厂的老路,但仅做教学(培训)或过分注重产品加工的“造血功能”都是不利于基地建设的。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与社会制造业很好的结合对工程实践教学的促进、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有很大的帮助。学产要结合,但要科学。不要怕生产影响教学,关键在管理要科学;也不要过于强调学校的资源给了中心,中心就要给学校创收多少多少,这样一定会影响正常教学。
实践基地的产品制造可以多种形式,即可以做单一的来料加工,也可以利用人才优势自身研发产品,但一定要结合自己情况来支撑学校的实践教学。同时要考虑教学的特殊性对产品交货期的影响,反过来订单的增加也不能影响正常的实践教学。
综上所述,在高校工程实践教育建设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的探索和探讨,只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使实践教育更好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师;岗位培训;互动平台;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18-03
随着社会信息与技术的更新速度日趋加快,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持续不断地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从而提高业务技能,培养自身创造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促进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他们既需要扎实的英语教学基本功,也需要良好的职业技能。然而,目前高职英语专业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大多数人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行业工作经验,亟需相应岗位培训。针对目前教师培训的需求迫切、需求量大、经费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结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特点,研究出一套实用的实时(synchronous)与异时(asynchronous)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师网络互动培训机制将是必然趋势。
一、高职英语教师岗位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建立高职英语教师网络互动培训平台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教师培训工作,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帮助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理论与技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促成培训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平台的设计前,首先需要明确高职英语教师岗位培训需求与目标,并以此为总线索,贯穿于整个平台的设计过程。
1.高职英语教师岗位培训需求调查
为了解一线教师对培训的具体需求,我们对来自不同高职院校的135位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参与调查的对象大多在26~35岁之间,占总参与数的77%,36岁以上的占17%,26岁以下的占6%。共发放问卷135份,有效回收131份(97%)。
通过问卷回收与分析了解到,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仅有11%拥有企业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开展在岗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有91%的人表示如果有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培训机会,自己会主动争取参加。这说明教师对参与培训的态度是相当积极的,有较大的需求。在希望通过培训对职业生涯产生什么影响这一问题上,84%的人表示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执教能力,13%的人表示希望在提高执教能力的同时提升个人学历。在希望培训提供哪些学习内容方面,提出想要学习如何提高教学实施能力、指导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占大多数。同时,由于教师自身的需求与特点不同,有的表示希望学习课程开发,有的想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有的希望学习日、法等小语种知识,他们的答案呈现出多样性。此外,在“培训该侧重哪方面”这一问题上,92%的教师表示希望培训侧重于教学技能和职业技能方面。至于喜欢的培训形式,约占86%的人选择了集中面授,9%的人选择了个人自学与指导结合的方式。当然,有89%的教师表示,如果有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在线培训,他们愿意参加。对于培训是否需要一定监管机制问题,87%的教师表示,希望有一定监管机制,但不要太严格。
2.高职英语教师岗位培训需求分析
依据如上数据可以发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具有比较广泛的培训需求,都希望能够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占84%)。同时,教师对需要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意识日益强烈(占91%)。确实,目前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例如,能进行外贸跟单、商务洽谈。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是学语言、学理论出身,没有相应的岗位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如果要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亟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以提高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培训内容方面,除了突出教学技能与职业技能外,还可以辅以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二外等内容。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集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另外,由于在线培训的形式比较方便灵活,英语教师普遍能够接受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在线培训形式(占89%)。
二、基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需求的网络互动培训平台设计
在以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校内外专家和行业专家的走访,我们总结出在开发此网络互动平台时,可以从语言技能、教学技能、职业技能三个方面着手设计和开发,并以职业技能的培训为重点。
1.语言技能方面
设置语言技能版块,从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着手,不断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对于英语教师而言,是从事英语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说,能成为高校英语教师,都拥有较为过硬的语言基本功,但是也有不断巩固、提升语言水平的需求。为了满足高职英语教师提高自身语言技能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便捷的学习平台很有必要。因此,可在高职英语教师网络互动平台上开设语言技能版块,按照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分类,提供一些中高级语言学习材料。例如,听力方面可提供原版DISCOVERY视听材料,CNN、ABC电台访谈节目。说的方面可提供与日常会话结合紧密的影视对白或影视片段。读的方面可提供READER’S DIGEST,ECONOMICS,NEW YORKTIME’s的电子版本链接,以及古今知名英语散文、小说等。写、译方面可提供经典中英译文以供赏析,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翻译理论、技巧的文章。以上这些材料主要可作为泛听、泛练之用。作为精听、精练材料,则可以选取雅思、GRE、剑桥商务英语高级、全国翻译等级二级考试的学习材料,供教师系统学习使用。
2.教学技能方面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以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改进课堂教学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学技能是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师启生作用的动态纽带,只有这个纽带通顺流畅,才能产出显著的教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技能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性执教能力,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掌握良好的教学技能非常重要,尤其是课堂教学技能,它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由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种类多样,各个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常常不同,教师间进行教学技能切磋的机会要比中小学英语教师少很多。实际上,同行间的教学切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才能避免闭门造车,才能不断拓展思路,求新、求变、求进步。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可以在该培训平台开设教学技能栏目,并在该版块下设置四个子栏目――优秀课程示范栏目、互助学习小组栏目、专家讲坛栏目、现代教育技术栏目。校际间可以商议每隔一段时间推出一门主干课程示范课,录制下来,上传到优秀课程示范栏目,给教师参考、学习。同时,同类型学校间组织开展教学录像大赛,将参赛作品放在该网络平台上共议、共评,并将优胜作品放在推荐展示
栏里供教师随时学习。另外,利用在线平台,组织中青年教师成立网络互助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学习,并不定期开展在线同堂异构教学比赛。在专家讲坛栏目,上传姜大源、刘黛琳等专家的讲座视频,并摘选一些优秀教学论文。毕竟,除了课堂教学技能外,教学理论知识也很重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子栏目,可以利用SKPE、虚拟视频等软件,向有学习意向的教师开展短期在线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3.职业技能方面
“职业院校应将‘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师的重要特征,加强教师实际能力的培训,强调实践教育,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要求专业课教师学习相关学科、新兴学科的知识能开几门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的课程,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职业技能型学生,这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所在。”在高职英语教师互动培训平台上,应将职业技能版块作为重点来建设。目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外贸单证员、外贸业务员、外贸采购、外贸跟单员、货代员、报关员、报检员、涉外导游、涉外文秘、培训机构教师,等等。而如今的高职英语教师大多是学语言出身,普遍缺乏此类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不具备对应的实际职业技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之一,是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可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局限性,各校只能派极少部分教师去企业学习。鉴于此,实际上可以借助该网络平台,邀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开展在线辅导,达到经验的转移。利用网络平台为高职英语教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方式如下:
(1)以行业为分界线,设立职业资格培训栏目,开展在线职业资格培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在高职英语教师培训平台上,可以以行业为分界线,设立职业资格培训栏目,开展在线职业资格培训。虽然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工作岗位各有不同,但实际可分为三大行业:外贸行业、导游行业、文秘行业。外贸行业对应的主要职业资格证有外贸单证员证、外贸报检员证、外贸报关员证等。导游行业有涉外导游证等。在商务部的网站上就有各项职业资格证书所对应的详细培训视频。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高职英语教师培训平台上,可建立与商务部视频课程的链接,并组织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并在每学期期末对自学情况进行考核。另外,也可根据高职教师实际需要,补充其它职业资格培训视频或资料。与此同时,可制作些针对不同资格考试的试题库,供教师在线测试,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2)利用网络平台与相关软件,设立模拟实训栏目,组织教师开展模拟实训。当前很多软件公司都开发了一些可供开展的模拟实训。例如,针对外贸行业有SIMTRADE国际贸易实训软件。教师可以利用该软件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共同组成模拟贸易环境,体验出口商、进口商、工厂甚至银行的在外贸环节中的各项操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要完成该模拟实训,一般需要5人或5人以上,因此可以在高职英语教师网络培训平台上设立模拟实训栏目,为教师进行角色与任务分配而实施模拟操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3)利用网络平台,设立互动课堂栏目,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在线辅导。利用网络平台,设立互动课堂栏目,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在线辅导。由于行业、企业专家平时比较忙,到学校现场讲解的机会比较少,为了解决时间冲突,可以不定期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实时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并利用视频软件同步录像,供教师开展实时或异时学习。同时也可以跟行业专家约定时间,定期在网上开展在线答疑辅导,帮助教师从企业专家身上吸取经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情况汇报
- 下一篇:小学生交通安全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职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