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19 10:4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育儿思维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育儿思维教育

篇1

一、语言教学与艺术的结合

对于幼儿的语言学前教育,应体现其艺术性,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艺术地实施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语言既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它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教师本人应用最好的语言、最恰当的语言、能够开启幼儿智慧的语言来完成自己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还应体现教师的诙谐幽默、灵活多变的方法,要让幼儿在接受教育中感受到美、表现美的情绪和能力,这样的艺术方式,幼儿才容易接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教育中,要求“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并明确了“目标”、“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实?H工作中,我们会遇到性格各异的孩子,胆大淘气的,胆小内向的……鼓?钣锥?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的宽容语言对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宽容等待会让幼儿积极的开展思维想象空间。如:在“词语开花”活动中,请幼儿用树、水、花、电说词时,小朋友想到了很多。明卓的“玫瑰花”,炎均的“”,依琳的“杨柳树”,然然的“洪水”,凯泽的“电源”等等,这些都来自于小朋友的智慧。

二、正确孩子的语言表达方式

幼儿园孩子的语言表达方式会存在发音不过准确,吐字不够清晰的问题,教师在教育孩子发音上应以标准的普通话教学,使孩子吐字发音达到清晰准确的地步。幼儿园孩子由于其特殊的年轻性质,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比较强,作为幼儿教师是孩子在学校过程中主要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最正确的发音吐字方法,并引导孩子健康正确的词语词汇,指导孩子与人沟通时的正确方法和技能。教师在对学前教育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时应当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沟通来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教师在教育还在语言的过程中,应当以孩子的角度和心理,模拟小孩的语速和语调,并辅以眼神动作等,吐字清晰形象生动富有感情的与孩子进行沟通,这样不仅让小孩有亲切感,更能使孩子通俗易懂,高效的达到教学作用。

三、语言教育与道德的培养

我们的孩子幼稚单纯,活泼可爱,天真无邪,他们的心灵充满着可塑性。故,《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及老子《道德经》等道德教育方面的教材应始终贯穿于幼儿学前教育之中,要以培养幼儿从小就学会心地善良,诚实守信,热爱国家,团结向上的好品德为目的。幼儿的道德教育及其成长,靠我们精心的培育,更需要我们宽容、等待的态度给予幼儿成长的空间。发展幼儿语言的目标中提到“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经过自身实践,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举个例子:我们班的小朋友佳宜和琳琳是同桌,每天两个小家伙儿在一起玩的都很好。可是有一天早晨,佳宜看到琳琳来了,就急忙对我说:“我不和琳琳挨着”,我莫名其妙的看着她撅起的小嘴巴,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她接着说:“昨天琳琳踩我的鞋了,都脏了,也没说对不起。”琳琳听了,很委屈的说:“我不是有意的”。说完,两个人站到那都不动了。我走过去,蹲下来,摸着琳琳的头说:“既然不是有意的,应该对佳宜说什么?”此时,只见琳琳走过去,对佳宜说了声“对不起”。佳宜马上说:“没关系。”然后就帮着琳琳拿书包指着她旁边的座位,说“坐这吧”。两个好朋友有说有笑,刚才的事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可以让有矛盾的两个小伙伴和好如初。这语言沟通的作用得到了印证,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使用必要的礼貌用语的意义,更让我们感受到幼儿语言教育的魅力。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篇2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情感;欣赏;自主;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30-0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的学,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持教之功贵在得法”。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音乐教师,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新课程一起成长。把“教为不教”作为教学理念、教学价值的追求。那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教”转化为不教呢?

一、以“趣”为动力,激发自主参与欲望。

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今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弯下腰与学生交流”“弯下腰为学生鼓掌”, 置身于学生中间,在这样的气氛中,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让学生享受与人和谐相处的快乐。

案例1:初一年级的节奏教学片段如下:

师:选择了一首简单的绕口令,边板书: 4/4×× ×× ×× ×│×× ×× ×× ×│×× ×× ×× ×│×× ×× ×× ×边打拍念:“高高山上一根藤,青青藤条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生:一下兴奋起来,开始在下面练习,跟着练习念打拍。

师: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点名有欲望学生尝试。

生1:尝试紧张,拍子与节奏合得不太准确。

师:留意生1的表情,及时表扬:“念得非常好,如果不紧张我相信你会拍得比现在更好。”

生1:再练,绕口令读得都很准确,节奏感也较强。

师:引领全班同学集体拍着拍子齐读两遍绕口令后提问:读这首绕口令时一拍中分别读几个字?

生:“两个字”。

师:又打着拍子读了一遍。

生:纷纷喊到:“有时一拍读两个字,有时一拍读一个字”。

师:顺着学生的回答对照着黑板上写的绕口令,分别讲解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一个八分音符占半拍,一个四分音符占一拍。即八分音符一拍打两个,四分音符一拍打一个。

……

此时学生熟练记住了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名称与时值。以“趣” 入手, “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主动自学新知的欲望。学生心中总有一种激情、热情,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怀着愉快的心情沉浸在音乐学习中。

二、以“情”冶情,培养音乐积累习惯。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充分挖掘音乐的情感性,要不时地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以激发、感语、陶冶、诱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勃发和激动中,培养音乐知识的积累习惯,陶冶美感。

案例2: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西部畅想》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歌,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西部春色》歌词(以西部的风景图作背景)请同学们在听老师唱的时候注意歌曲里描绘的是哪个地方?优美的旋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边听边思考,有的说,新疆、、云南、有的说,贵州、四川、青海;有的说,优美的旋律表达了民族儿女的心声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有的说,描绘新疆、西部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本曲是描绘西部风光的。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西部畅想吧!

师:播放《西部畅想》歌曲,提出欣赏要求:歌曲由几部分组成?歌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歌曲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生:欣赏时难以回答,

师:再次播放音乐、展示图片。再次要求学生思考回答。

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后,自由切磋、交流:有的说,前段既深情又激动,既诉说了历史又倾吐了心声,有的说,前段表现了对西部大开发寄予的满腔热情。有的说,后段热情呼唤,召唤人们要投身这一伟大建设中。

师:对学生发言加以简单总结后,要求学生跟钢琴唱谱,(提出:闭口音像是含半口水,吸气时要有闻花的感觉)

生:跟钢琴练习哼唱旋律,第一部分用m来演唱,第二部分用la来演唱。

师:不断纠正错误,提醒示范三连音的节奏的演唱。提出把歌词带上情感演唱。

生:按要求用正确的情感、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师:肯定和表扬同学们的演唱。接着播放《走进》,出示图片喜马拉雅山、布达拉宫、青藏铁路、藏族风俗人情。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它的演唱方法是什么?

生:欣赏聆听回答……

如上所述,老师创设的这种情感,能够诱发出学生相应的情感,即“触景生情”。而情感的感染性和弥散性,又会使情境产生出“场”的效应。特别是那些生动的场境,动人的景色,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帮助学生积累音乐知识,以“情”陶冶自己的情感。

三、学会欣赏,引领走进音乐艺术。

纵观现在的音乐课,欣赏部分占很大比例,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却不是太浓,如何让学生最大化地参与到欣赏活动中呢?美国著名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它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听觉体验,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倾听的习惯能力,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艺术的重要任务之一。

案例3: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闲聊《波尔卡》教学片段:

师:播放《波尔卡》。

生:(自由阐述)“这首曲子很有意思,它的音乐好像不是拉或弹出来的。”“是不是敲出来的?”“它的情绪比较活泼、轻松。”

师:这首曲子的演奏手法很特别,它完全是拨弦拨出来的,而这个音乐的风格就叫:波尔卡。现请同学们将从网上收集的有关“波尔卡” 的情况,谈一谈:

生1: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19世纪中叶风行全欧。

生2:波尔卡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二拍子的快速舞曲。也称作波尔卡。

生3:“波尔卡”一词是从波希米亚语中的“半”字演化而来的。波尔卡舞曲产生于1830年左右的捷克,舞者们常站成一个圆圈,舞步很小,半步半步地跳,因而得此芳名。

师:再播放“闲聊波尔卡”乐曲,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赏析乐曲的感受,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生: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有的可以从情绪上谈:“乐曲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妇女起床时的快乐心情。”“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妇女们快活的说笑声。” 有的可以从速度、力度上谈:“该曲采用复三部曲式(A大调—快板—2/4拍),其中短笛的跳音与小提琴的快速音阶跳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打击乐的加入更是为乐曲增添了不少情趣。”有的可以从节奏上谈:“乐曲频繁地采用了倚音、波音、颤音等装饰音技巧。”有的从旋律上谈:“乐曲主题旋律轻巧而略带诙谐,生动而逼真地刻画了一群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形象”……

总之,初中音乐教学既要有所教,也要有所不教,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将教与不教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目的地是教会学生获得终身自学的能力。让我们人人做“为不教而教”的实践者,追求“不教之教”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3

一、美术教育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均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加强。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儿童思维发展的这个“过渡”时期,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为其将来成为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不断加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意象与抽象等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例如在小朋友刚接触美术课时,为了使他们对所讲的课感兴趣,可以借用一些图片、幻灯片、简单的电脑三维动画等媒介和手段来吸引、启发他们。利用一些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小猫钓鱼》等,加以简笔画图形来培养、引导他们对场景、形象的想象,从而进行简单动手绘画设计的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但不能“超高”或“超速”培养。这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在讲课时辅以图像、故事等方法来调动小朋友们的听觉、视觉这些感官,其效果比用传统方式为小朋友上课要好上几倍。

二、美术教育是一种直接运用图形来表达某物的形象、特点和关系,是以创设情境,以情引情来感染和诱发学生,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的积累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它才会入迷,入了迷就会钻得深,学习才能有效,只有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知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才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美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其愉快地学习。采用情感教学是课堂教学在愉快情绪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学上的情绪创设有:语言描述、图片再现、实物演示、音乐表演等,例如可以在教儿童简笔画时给小朋友讲相关的故事,让故事情节一幕幕展现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脑中构画着美丽的画面,他们急于求知,积极发言讲述着画中应有什么,应怎样画,慢慢地时间长了,孩子们开了窍,画出的画不再像以往那样生硬、死板,而且也开始自己编创些形象和故事场景等。用图形描述出来比只用语言陈述更直接而形象。如农村常见的磨碾、水车及一些农作物等,城市里的孩子却很少见,教师在课堂上随笔画出加以讲解,那么学生就会随教师的思维路线进行,简练而直接,并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广泛涉猎,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不变应万变”,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富有生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系列性、科学性、导向性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提高艺术创造具有启迪作用

篇4

【关键词】语言教学 幼儿教育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184-01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一 幼儿语言教学中存有的缺陷

1.语言教育缺乏目的性

一般幼儿语言的教育都是照本宣读,教师不顾幼儿的兴趣、爱好,让幼儿读死书、死读书,课文读错或背错还要处罚。课上情景对话演练必须按照大纲进行,对书本上的知识要求过高,考查幼儿的背诵能力来判断学习效果,使幼儿感知经验少,不利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特别要观察幼儿的兴趣,乐于与幼儿沟通,培养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兴趣。

2.与其他学科联系不紧密

语言本是生动的,但幼儿语言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完全没有给学生拓展和思考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忽视了幼儿的真实心理需要。

二 营造环境,抓住幼儿的好奇心

第一,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每一个幼儿都有好奇心,幼儿的创新意识正是来源于他的好奇心,缺乏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教师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多让幼儿思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更富求知的欲望。幼儿总有无数个为什么,总会把问题追问到底。幼儿创新意识的表现有四点;第一,对未知的东西有好奇心。第二,渴望对未知事物有所了解。第三,想象力非常丰富。第四,轻易不服输,不愿落后,极具挑战性。因此,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先从想象意识入手,培养想象力、好奇心,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

第二,营造活跃的氛围,才能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勤于思考,思维就会变得敏捷,才能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幼儿有话说,创造一个使幼儿无压力的语言环境,给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用好的心态对待,随时给予指导。

三 幼儿创新思维的训练方式

1.直觉思维训练

直觉的思维方法是在没有对问题有正式答案之前,直接对问题进行快速的回答,并以自己认为是最合理的假想或突然领会的方式。凭感觉思维方式有时会得出一些比较怪异的答案,有时是对自我想法进行自我确定的猜想,另外,就是为了应付临时性问题。直觉的思维是冥思苦想后的不解突然取得的硕果,也是创造和发明的先决条件。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2.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发散性思维训练,开阔了幼儿的思路,使幼儿思维的独特性、应变能力增强。开发发散性的思维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育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幼儿勇于创造的精神。

3.用生动的语言诱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年龄、生活经历决定了幼儿喜欢生动、有趣的语言。古人云:“未闻其人,先闻其声。”这就是语言所带来的魅力。生动的语言加上教师面部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使得幼儿的思维变得积极、活跃。

四 注意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幼儿只会与身边的同龄朋友产生共鸣,运用语言来传递自己的交往倾向,选择恰当策略与人交谈,不同场景要用恰当的语言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首先,要使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多彩,使幼儿有交流和表达的内容,幼儿就会有说话的兴趣,要多提供给幼儿说话的机会,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语言教育应是严谨正规的,只能通过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步骤进行,这样反而使幼儿的个性受到了压制。幼儿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去做,相对来讲,由幼儿自发组织的小组活动更能使其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幼儿的这些活动应该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引导。

五 总结

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语言教学方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优美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这样才会增强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检验幼儿能力水平的关键依据,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幼儿期是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语言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幼儿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在语言课程中结合有趣的实践,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为祖国培养新一代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赫尔巴特;杜威;教育思想

今天的教育界通常认为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所谓传统教育思想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尽管关于这两个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是,通常认为,赫尔巴特与杜威分别是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正是因为把他们的教育思想两相对立。从而会诱导人们不自觉地夸大其分歧,特别是对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多误解。

一、关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若干误解

通常只要一提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人们立即想到的便是教师中心论和“老三中心”,即教师、课本、课堂。不仅如此,还会联想到其对立面,即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学生中心论和“新三中心”,即学生、经验、活动。一般认为,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对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思想方面,由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强调经验和实践的价值,强调儿童能力的发展,提倡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等等,而与此相对的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便是强调书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看成是现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并认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不尊重学生,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置于被动与附属地位,压抑学生的个人自由和自我表现。

在师生关系方面,人们更是把赫尔巴特归人专制主义者,因为他认为应该让“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把培养心智的任务从总体上“留给教师”。与此一脉相承的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教育思潮,教育的主动权在于教师,“如果学生对‘要素’的学习不感兴趣,就应该强制他们学习”。永恒主义者提倡复古,强调理智训练和“永恒学科”的学习,也是教师权威的推崇者。如法国的阿兰(Alain)认为,学习不是娱乐而是艰苦的劳动,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严格要求学生学习古典著作。我国绝大多数教育学者认为,赫尔巴特提出了“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的“教师中心论”,而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要把儿童当做太阳”的“儿童中心论”。这两个学说长期争论,对西方师生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影响。

关于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史上热烈讨论的课题之一。总的说来,有两派针锋相对的观点:一派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认为教育是一种传递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其主动权在教师,要“把教师放在教育宇宙的中心”,“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另一派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说”,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过程,教育应以儿童的自然发展需要及其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在于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以什么样的活动可以使之得到有益的表现,并据此提供必要的刺激和材料。教师应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执行看守及助理者的任务。这两派观点各执一端,均未能科学地解释和正确解决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

其实,这种两分法有诸多不当之处。遥想当年,赫尔巴特断未自诩为“教师中心论”的代言人,也没有忽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更没有否认学生经验的重要意义。恰恰相反,他在教学方面主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发展学生的自由想像。他说:“仅仅引向死记硬背的学习,会使大部分儿童处于被动状态,因为只要这种学习能继续下去,就会排斥儿童通常可能具有的其他思想。”

在教学管理中,他也反对教师对学生的严厉监督。他说:“要知监督的需要随着其被使用的程度而增加,到了最后,停止监督的任何时刻都将造成极大危险;其次,要知监督还会妨碍儿童自己控制自己、考验自己。”他进一步指出,“假如要把监督作为常规工作的话,那么就不可能要求那些在监督压制下成长的人们机智敏捷,具有创造能力,具有果敢精神和自信行为”。在监督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单调刻板、墨守成规的。不仅如此,他尤其重视学生的兴趣,并把学习兴趣渗透于其教学思想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其教学阶段的始终。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非教师中心性”亦充分地反映在他关于兴趣的各种论述之中。

当然,杜威是很强调学生兴趣的,他关于兴趣与教学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其1913年出版的著作《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中。他当年提出的很多假设在今天依然指导着兴趣的研究,并被作为经典理论反复引用。他强调学习离不开兴趣,虽然兴趣与努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通性,但是因兴趣而产生的学习结果与因努力而产生的学习结果并不完全一样,他强调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但是,杜威对于学生兴趣的重视,并不意味着赫尔巴特对学生兴趣的忽视。恰恰相反,二者都很重视兴趣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二者共识多于分歧。

二、兴趣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具有核心地位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培养兴趣的过程,并认为“使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在他看来,兴趣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一方面,任何教学都要建立在学生现有兴趣的基础之上,并通过激发和引导兴趣的手段,把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之中,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最大的效果,“没有这种兴趣,教学无疑是空洞乏味、令人反感的”;另一方面,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兴趣,“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也可以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培养,但是“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教学必须特别包含较近的目的,这个较近的目的可以表达为‘多方面的兴趣’”。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就是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直接近期目的便是培养学生“平衡的多方面兴趣”,也即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主动性。这种多方面性可表现在六个大的方面: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

这六方面的兴趣都来源于经验与交际(活动),“经验的兴趣是直接与经验相一致的,同情的兴趣是直接同交际相一致的。对经验对象的进一步思考形成思辨的兴趣,对较大范围内交际的思考就形成社会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则起源于“对事物和命运的静观”。赫尔巴特进一步提出,教学要以学生的经验与交际为基础,假如这两个基础不存在,“我们首先必须扎扎实实地创造它们”。同时,教学只是学生经验的补充与发展。

由此不难看出,赫尔巴特对于学生经验与活动也是十分重视的,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忽略儿童的经验与活动。他认为,教学的目的与手段都在于兴趣的培养,而“兴趣来源于使人感兴趣的事物与活动。多方面的兴趣产生于这些事物与活动的富源之中。创造这种富源,并把它恰如其分地奉献给儿童乃是教学的任务。这种教学将使儿童从经验与交际开垦的初步过程继续下去,并使之得到充实。”不仅如此,他还提出,如果“有谁在教育中想撇开经验与交际”,那么就像“避开白天而只满足于烛光一样”。可见,赫尔巴特的教育教学思想不但不是教师中心的典范,而且更接近于学生中心论。

一方面,赫尔巴特强调兴趣的多方面性,认为不应把学生的活动局限于个别方面,“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因而教育者所关心的也应当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他在强调兴趣的广度的同时,也强调兴趣的强度。他特别强调“平衡的”多方面兴趣与简单的多方面兴趣是有区别的。简单的多方面兴趣只是一种肤浅的即兴,这种兴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许多事情都浅尝一下,并没有深度和持久性。在这一点上,赫尔巴特与杜威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杜威也反对那种肤浅的即时兴趣,积极倡导一种深远的内在兴趣。杜威认为,对于学生的兴趣不应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抑。压抑兴趣便等于压抑了创造性,并使兴趣僵化。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久的东西。

在赫尔巴特看来,实现最终教育目的的手段是管理、教学和训育。其中,管理只是一种着眼当前的短期行为,只是为教学和训育提供一个基础。“管理所关心的是现在,而教学与训育具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是为了教养,也就是为了未来而工作”。管理的目的着眼于现在,而教学和训育则注视着未来,教育从本质上说应该是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未来的事业。因而,相对管理来说,教学和训育更为重要。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监督,监督对于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往往只有兴趣不存在时,监督才成为必要。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无需考虑兴趣,而训育与教学都离不开兴趣。

“假如教学内容不能赢得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会产生恶性循环的后果”。学生将尝试摆脱教学,他或者沉默,或者给教师错误的回答,甚至会表现出反感和对抗情绪。一方面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现有兴趣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并不能满足于现有兴趣,而是要激发新的更高层次的兴趣。“只有那种现在就能引起兴趣,并能为未来作好引起新的兴趣准备的书,才具有阅读的价值。”

训育也同样离不开兴趣,“必须在训育中排除一切单调无味的东西,就象要把它们从好作品、好演说中排除出去那样。”与管理不同,训育是“延续的、不断地慢慢地深入人心的和渐渐停止的”。“训育要使人感觉到是一种陶冶。……训育只有象内心经验一样使受训的人心悦诚服,才能有它的作用。”训育的力量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自信与尊严。训育是对兴趣的呵护而不是打击和排斥,赫尔巴特指出:“训育在找到一种通过感人很深的赞许(并不是表扬)来突出学习者自身较好的一面的机会以前,不可能有真正的进展。”

三、教学阶段论与兴趣的不同境界

赫尔巴特提出兴趣有好坏之分。由于兴趣就是主动性,那么教学要实现多方面的兴趣,便是要求具有多方面的主动性。但是,“并不是所有主动性都是我们所希望的,而只有正当的和适当程度的主动性才是我们所希望的”。教学便在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性),从这一角度来说,主动性又是与被动性联系在一起的。“教学应当端正他们的思想和努力方向,引其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样做,会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但这种被动性不应当压制他们身上较好的主动性,倒是应当激发起这种较好的主动性”。换言之,对于不良兴趣的压抑不但不能妨碍良好兴趣,而且要能激发良好兴趣;在激发良好兴趣时必然要压抑不良的兴趣。在此,我们看到了主动与被动的辩证关系。正因为兴趣有好坏之分,那么,对于不同的兴趣便应该有扬有抑。“只有人们在恶中不迷惑时,才会追随善”;学生的心灵不被不良兴趣填充时,才有良好兴趣的场地,可见,赫尔巴特所谓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来说的,并不是盲目地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兴趣不仅有好坏之分,而且有高下之别。赫尔巴特的各种教育观点中最有影响的当数其教育的四阶段论。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形式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学生有四种对应的心理状态: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次做到:对于每一个个别事物的清楚(注意、明了),对于许多事物的联想(期待、联想),对于联想的前后一贯次序的探寻(系统、探究),以及在遵循这个次序前进中进行某种应用(行动、方法)。这四个阶段分别标志着兴趣的四种境界,即专心、审思、探究和行动。

专心是兴趣的最低境界,是对单一事物的兴趣,通常表现为注意这一心理状态。赫尔巴特把注意区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取决于决心,教师往往可以通过劝告或威胁来引起它。更值得期待,而且更卓有成效的是无意注意,它必须通过教学艺术来寻求达到。在这种注意当中包含着我们想要的兴趣”,越是兴趣强烈,便越不需要太多的意志努力,就可达到专心的状态。同样的专注可能是由决心和意志力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兴趣引起的,赫尔巴特更看重兴趣所引起的元意注意。在此,专心与注意是一种主动的内在状态,而不是外在的表象。“一个学生可以训练得安安静静地坐着,而一句话也听不进!”只有稳定、强烈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以一种认真细致的态度去注意、去思考和感受认知对象,并透彻地把握它、领会它。

审思是兴趣的第二层境界,也是多方面兴趣的必然要求。这种兴趣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如果说“静止的专心”反映了兴趣的强度、稳定性和单纯性,那么联想与审思就反映了兴趣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具有多方面兴趣的人必须有许多专心致志的活动。“它应当明晰地把握每一件事,全心全意地献身于每一件事。不应当将各种各样杂乱的痕迹刻划在他的心灵上,他的心灵应清晰地向许多方面伸展开去”。可见,兴趣的多样性并不是多种多样的兴趣杂然相陈,而是有一定的次序,赫尔巴特把丰富的审思活动产生的最好的次序叫做系统。各种兴趣也并不是浅尝辄止,而都应该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各种专心活动不可能同时发生,人们从一个专心活动进展到另一个专心活动,这就把各种表象联结起来了。多个专心活动的联系才组成了审思。从这一意义上说,审思是多种兴趣的汇合。“人必须有无数次这种从一种专心活动过渡到另一种专心活动去的变迁,然后才有丰富的审思活动,才能随心所欲地回到每一种专心活动中去,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方面的兴趣”。

探究是更充分地显示出学生的主动性,这种状态不再仅仅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且要创造条件与资源,并在创造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兴趣。一方面,探究是受强烈的兴趣所指引,没有兴趣便没有探究的激情与毅力。不管在什么领域,只要有较大创新,其背后必然有巨大的兴趣提供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探究的深入与展开,新的兴趣会不断涌现,并进一步产生丰富的审思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并不会随着愿望的实现与需要的满足而降低兴趣,恰恰相反,探究目标的实现,会激发出更大的兴趣,从而促使个体创造更大的成果。兴趣的价值一方面在于认知,在于探究与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在于行动,在于推动人们从事改造自然、改革社会的实践行动,这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优良兴趣与行动的合一,正是兴趣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所有的兴趣都必然导致行动,这与客观环境、个体兴趣的强度等因素有关。一个人的行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有什么兴趣便有相应的行动,也并非所有的行动背后都是兴趣在起着决定作用。通常来说,兴趣可以发展成爱好,爱好通常是指人们热衷于参加某一类活动,即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爱好也跟兴趣一样,有好坏之分,常说的不良嗜好便是指坏的爱好。一般来说,人们并不希望这种不良兴趣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对于不良嗜好,人们往往会通过意志努力将其从日常行为中驱除出去。正如从事一件不感兴趣的活动一样,当个体具有某方面的兴趣,要阻止这种兴趣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时,同样需要付出意志的努力。

这四种境界体现了兴趣的四个功能:首先,兴趣能使主体专心于兴趣对象。兴趣越浓,认识主体便越能持久地专注于认知客体。在学习活动中,要学有所得,更离不开专心。在赫尔巴特看来,专心得以兴趣为基础,没有兴趣作为基石的专心只能是形式上的、表面化的。其次,兴趣具有审思的功能。兴趣能促使一个人不仅专心于认识对象,而且能促进认识主体的思维活动,没有思维的专心是毫无意义的。我国古代的孔子也提倡“学”与“思”相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的背后其实是有兴趣在支撑着。如果没有兴趣,即便可以通过外在的管制,使学生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表面看来很专心,但学生也不会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更不会把不同的兴趣点融会贯通。在审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便是探究了,兴趣具有促使认知主体主动探究的功能。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在人类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没有不具备探究精神的,他们的成功在于他们的不断攀登、不懈探究。表面看来,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创造常人难及的成果,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其实,其背后必有常人不及的浓厚兴趣。这些人谈自己的成功体会时,往往坦陈是兴趣使然。任何人若是心甘情愿地在某方面有所投入,往往都离不开兴趣。兴趣是探究的第一动因。

四、余论:教育思想模式化的思考

从赫尔巴特关于学习兴趣的各种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不但强调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强调兴趣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他不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引导……。总之从他的经典著述中固然可以找到不少教师中心论的蛛丝马迹,但同样也可以找到大量学生中心论的观点。

我们在认识某位教育家的时候,总试图将其归入某一类型。为了研究的方便,也习惯于将各种教育思想归纳为少数几个流派,甚至会把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划分为几种不同的模式。在此,把这种归类的作法姑且称之为教育思想的模式化。

通过教育思想的模式化,可以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教育思想简略地分为几大类或几大门派。然后将各位教育家对号入座。当然,这种排座归类的工作往往是后来者进行的,因而难免会有排错位置的时候。错排座位的原因有时很简单,只是一种无意识误会或者疏忽性错误;但是,也有的时候是有意列错位置的,如很多时候人们为了使一种新的教育观点引人注目并能立稳脚跟,便要让这种新思想建立在批判已有思想的基础之上。这样,要立起一种思想便得首先树起一个批判的靶子,如果这靶子并不存在或不很明确时,很可能会刻意地寻找甚至制造这样一个对立的目标,并使其明晰化。为了倡导杜威的儿童中心论,首先得有与其对立的教师中心论,而且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才行。为了使其主张显得更具有革命性与创新性,于是这种新的思想要能与旧思想针锋相对才好。我们不能排除有刻意制造一种教师中心论的可能性,甚至在这样刻意制造攻击目标的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对某些教育主张有意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对另一些观点又无中生有。

不管怎么说,教育思想的归类正如对教育家的排座一般,总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这种模式化的处理可以为后来者掌握教育思想和教育家的基本教育主张提供很多方便。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作大量的细致描述,即便不把你弄糊涂,也断然不会比简单地告诉你“他是典型的教师中心论者”令你形成更清楚明确的印象。其实,人们认识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会存在这种以偏概全的倾向。一旦你知道某人是山东人,你可能便认定他豪放直率,而你定然不会把这种个性类型赋予上海人。同样,一旦你根据初次交往的只言片语认定某人是内向的,你在以后的交往中便会对他外向的一面视而不见,关注的只是他内向的种种迹象。既然人们都认定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者,都认为他喜欢将“学生置于一种被动状态”,那么又有谁会注意他发挥学生主动性,重视学生经验与活动的一面呢?

篇6

关键词:蒙氏教育;幼儿教育;发散思维;创造力;孩子们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117-01

蒙氏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尤其在幼儿教育领域可谓是大名鼎鼎。蒙氏教育着重强调对幼儿思维发育、身心健全和创造力的培养,其根本诉求是帮助幼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研究蒙氏教育法对幼儿发育、学习的正面影响,极具现实意义。发散思维作为幼儿创造力的主要标志,历来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点培养方向。将蒙氏教育法与幼儿发散思维培养结合起来,很有现实价值。

一、蒙氏教育法的“人本位”和“人性化”特点决定了其对幼儿发散思维培养的促进作用

蒙氏教育法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立的一张幼儿教育理论,涵盖了现今幼儿教育领域的大部分成果和内容,在世界幼儿教育范围内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依据蒙台梭利的蒙氏教育创建的蒙氏教室则可以视为一个儿童的乐园和小世界,其间快乐无穷,因此深受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同时,在开展幼儿教育的初始阶段,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往往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较为关心的问题。所谓的发散思维,其实就是思维的扩张与辐射的状态,也可以看做思维能力的蓬勃发展与拓宽,其实是创造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蒙氏教育法的基本理论架构其实包含着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内容,这些着重体现在蒙氏教育法的“人本位”和“人性化”特征中。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论就是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天性”,这与发散思维的基础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幼儿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幼儿的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孩子们是否通过教育活动取得了思维、能力的进步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发散思维是幼儿思维培养的一个重点,也是儿童天性的展现,这与儿童占据幼儿教育中心的理论不谋而合。利用蒙氏教育法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不但是可行的,而且能够突破传统幼儿教育模式的束缚,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径。所以,总体来看,蒙氏教育法对幼儿发散思维的发育、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

二、蒙氏教育法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特点可以推动幼儿发散思维的培育

幼儿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思维不断发育、提高和实践能力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包含着“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关键要素。思维能力中,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独立思维意识是幼儿教育的着重点所在。发散思维的培养其实是引导孩子们更好的思考问题。更广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加灵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对思维活跃度的锻炼。蒙氏教育法人为,儿童的个体应该符合“自由,独立,完整”的特点,即孩子们既要充分保持思维的灵活性、活跃度和专注度,同时也要具备集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这些其实都与发散思维密不可分。蒙氏教育法强调的“个性”与“群体”的兼顾,其实也正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窗口。

所以,当幼儿能够独立的思考和表达的时候,其实就是思维体系独立的时候,这背后需要发散思维的支撑。发散思维为幼儿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崭新的感官体验和独特的反应享受,这与蒙氏教育的精髓是一致的。独立的幼儿应该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身心、意识和行为完整的幼儿,也就是健康快乐成长的典范。总体来看,蒙氏教育法为幼儿发散思维的培育开辟了一条新路,打开了一扇大门。

三、丰富的教材和教具为幼儿发散思维培养提供物质保证,形成实践式思维

在蒙氏教育的理论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即教材和教具的使用。蒙台梭利之所以如此重视教材和教具在幼儿教育阶段的作用,就是看准了幼儿的天性和需求。简言之,幼儿、儿童们大都活泼好动,喜欢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喜欢接触不同类型的知识,而丰富的教材和教具则可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回归到幼儿发散思维的问题,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教材和教具的辅助。这是因为,孩子们在学习丰富内容的教材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调动起思维和情绪,拓宽思维面,激发思维的活力,对发散思维的引导式很有好处的。教具是各种各样的教学器材、工具,孩子们在不断感官学习的过程中,透过与教具的接触,可以形成实践化的意识,这也为思维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所以,丰富的、充分的教材和教具是蒙氏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对广大的幼儿教师来说,想方设法的提供更加充足的教材、课本,让孩子们更大的接触到教具,并形成思维意识和自觉体验,进而转化为发散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幼儿们的思维能力会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思维的活跃度、拓展度也必然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总之,蒙氏教育法为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和策略,也为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空间,很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曲 娟.蒙氏教育初体验――对蒙氏教育实践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1).

[2] 周 强.蒙氏教育法对学前儿童数认知能力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8(02).

[3] 王丛岩.在蒙氏教育中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06(04).

篇7

【摘要】目的:用四维彩超评估胎教前后对胎儿血流动力及行为的影响,为胎教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们利用实时四维彩超观察200例孕妇胎教前后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动脉、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用四维彩超观察胎儿行为改变,进行胎儿生理评分。并与没有经过胎教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及统计检验。结果:我们实验证明胎教能改善胎儿血流动力学及胎儿行为,并且有统计意义,胎教有益于优生优育。

【关键词】四维超声胎教

胎儿教育是目前围产医学中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对优生优育有深远意义,实时四维彩超是超声医学中新发展技术。理论上胎教能使孕妇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这些物质经血流到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利,迄今为止,国内有关胎教工作的科学系统报道较少,我们利用实时四维彩超观察胎教前后胎儿脐动脉、脐静脉、大脑中动脉、主动脉、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用四维彩超观察胎儿行为改变,进行胎儿生理评分。

资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为200例孕妇,年龄22~31岁,均健康,胎儿孕龄22周,经常规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以前均未进行过胎教。所有孕妇均经我院产科门诊、超声检查诊断为正常妊娠,且在我院分娩,产后证实。使用仪器为美国Voluson 730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采用的胎教(从孕22周起,实验对象每日进行胎教,胎教前后进行检测)我们采用音乐胎教法 :主要是以音波刺激胎儿听觉器官的神经功能,每日1次,每次20分钟,选择在胎儿觉醒有胎动时进行。通过收录机直接播放,收录机应距离孕妇1米左右,音响强度在60分贝。音量的大小可以根据成人隔着手掌听到传声器中的音响强度,亦即相当于胎儿在子宫内所能听到的音响强度来调试。胎教音乐的节奏平缓、流畅,不带歌词,乐曲的情调温柔、甜美。在胎儿收听音乐的同时,孕妇亦通过耳机收听带有心理诱导词的孕妇专用CD,或选择自己喜爱的各种乐曲,并随着音乐表现的内容进行情景的联想。我们同时在胎教前后进行实时四维彩超检查,观察胎教前后胎儿行为及脐动脉、脐静脉、下腔静脉、大脑中动脉、主动脉、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用彩超分别显示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升主动脉血流,将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血管中,获取并测量多普勒血流频谱,计算各个血管的收缩期流速/ 舒张期流速比值(S/ D) ,阻力指数( RI) ,动脉的最高血流速度(PFV) ,流速积分(FVI),并计算心输出量。我们还用四维彩超还在胎教前后观察胎儿行为,进行胎儿生理评分。

结 果

音乐胎教后,胎儿脐动脉RI 、S/ D 均下降,说明胎教后脐带胎盘血流灌注增加,而阻力明显减低,并且胎教后胎儿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胎儿大脑中动脉RI、S/ D降低,提示音乐使胎儿脑血流量增加,说明胎教可以改善胎儿心脑血供。(见表)

讨论

现代医学证实,胎儿确有接受教育的潜在可能,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来实现的。孕22周左右胎儿的条件反射基本上已经形成。在此前后,科学地、适度地给予早期人为干预,可以使胎儿各感觉器官在众多的良性信号刺激下,功能发育得更加完善,同时还能起到发掘胎儿心理潜能的积极作用,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下良好基础,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对胎教仍有争论,本课题采用实时四维彩超新技术,对胎教行为进行科学研究。

自20 世纪60 年代Baun 首先提出三维超声理论以来,80年代后期,三维超声开始进入医学界,90 年代末期,三维超声推向临床,进入21 世纪后,三维超声成像在产科方面的应用已较广泛,目前使用的四维超声成像即实时三维超声的基础上加上时间要素,从而显示动态连续的立体图像,四维超声系统除了拥有以往三维超声的全部图像处理功能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实时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能更好地显示胎盘、脐带、胎儿内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实时四维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获得胎儿立体图像,还可以跟踪胎儿运动。对胎儿运动的实时观察,也有利于评价胎儿的生命状态。实时四维超声不仅提供了胎儿三维立体结构图像,而且可以实时记录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情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自六十年代起,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胎儿心理学的诞生,胎教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基本机制是孕妇与胎儿听到优美动听的乐曲后,母体通过欣赏思维与逻辑思维,在神经系统产生神经递质并随血液循环流入胎盘,将这些特有递质效应送到胎儿大脑特定的递质环境中相应的部位,创造一个大脑神经发育的外环境,使之发育并且完善,从而达到改善胎儿素质的目的 。组织胚胎学研究表明,胎儿在妊娠3 月时内耳发育的程度基本和成人类似,到妊娠5 月时,中耳的听小骨已分化形成,此后胎儿即有存在听力的可能。我们选择孕龄22周以后的胎儿,其对音响反应效果好,听音乐后使母体、胎儿机体内激素、酶和乙酰胆碱分泌均有增加,从而使血流量增加。脐动脉的血流表示胎儿胎盘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阻力大时,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阻力小时,舒张期血流持续存在 。在正常妊娠音乐胎教后,其胎盘血管扩张,子宫胎盘床血循环呈高速低阻状态,血流灌注增加, RI、S/ D 降低。本研究证实,音乐胎教对此孕龄的胎儿血流动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大脑中动脉为营养大脑的重要动脉,可以直接反映胎儿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它不仅受自身生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与母体的状况密切相关。当宫内缺氧时,S/ D、RI 值降低,说明胎儿缺氧时,血流量降低为保证胎儿重要器官脑的血液供应,使胎儿血流阻力指标降低,血流量增加,血流代偿平衡的动态变化称为“脑保护效应” 。而我们观察到的音乐胎教后其大脑中动脉RI、S/ D 下降,并非“脑保护效应”缘故,认为是胎儿心输出量增加脑血流量增加所致。胎儿能随轻松愉快的乐曲而振动,这种和谐的振动能使胎儿情绪稳定,心率平衡,升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本研究证实,胎教能改善脐带胎盘血液循环,增加心输出量及大脑组织血流供应,利用四维彩超显像技术探测音乐胎教前后胎儿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实用性、无创性、重复性好等特点。我们的实验说明胎儿教育从而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利,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晓桦,等. 二维及四维超声成像探测胎儿嘴唇的对照研究.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 : 52

[2] 李朝霞, 刘纪蓉,等. 四维超声对胎儿体表成像的初步探讨.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 5 : 69

[3] 唐莉, 林颖虹, 朱艺玲等.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扭转的临床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5, 11 : 61

[4] 史念曾,邓淑敏,李青竹等,超声检测胎儿产生听力与孕龄的关系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 ,11 (10) :7851

[5] 赵夏夏,杨丽萍,尹玉成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吸氧后彩色多普勒对脐血流观察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 ,14 (12) :9331

[6] 赵宝珍,赵玉华,刘卫平等, 川芎治疗IUGR 前后脐动脉血流频谱与正常对比分析中国超声医学志,1994 ;10(5) :45O

[7] Kurjak A,Vecek N, Hafner T, et al1 Prenatal diagnosis: what doesFour dimensional ultrasound add J PerinatMed 2002, 30 (1) :57-62

篇8

关键词:小儿麻醉专业;学位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83-02

从近现代医学发展来看,麻醉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目前公认,现代麻醉学的开端始于1846年Morton的乙醚演示[1]。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麻醉学已经形成了一门特色鲜明的医学知识体系,学科交叉广泛,临床实践性强,强调临床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小儿麻醉作为麻醉学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特点[2]。在小儿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其专业特点,采取针对性培养措施,才能培养出符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的高水平临床专业人才。

一、学术力量弱,教学资源相对集中

据统计,截止2013年7月,我国共有各类专科儿童医疗机构92家,而其中还有将近三分之一仅提供门诊服务。这与我国超过两亿的儿童人口数量严重不成比例。而这其中,小儿麻醉教学资源又高度集中,主要位于几所大型儿童医学中心中,小儿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教学资源极其匮乏,发展程度较低,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形势不容乐观。

二、专业工作强度大,对象复杂

大部分小儿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时间短暂,这导致小儿手术节奏极快,单个手术间每日麻醉患儿数量可达十例甚至更多。另一方面,临床麻醉专业对小儿的定义一般为0~12周岁,但在实际工作中,儿童医院收治范围为0~16周岁或0~18周岁。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各年龄阶段小儿生理、解剖特点以及疾病种类等变化幅度很大,病情变化多样,因此,小儿临床麻醉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更多。

三、小儿病理生理的特殊性

在临床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倾向是不断强调“小孩不是小大人”,这有时会导致部分年轻医师形成小儿与成人绝对对立的思维定式。其实,更加客观的思维应当是:小儿与成人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年龄越小,与成人的差距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中的小儿与成人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小。一般来说,12周岁以后,除了内分泌等少数系统外,小儿与成年人在各方面的差异相对就比较小了。这种生长发育特点,导致在小儿临床麻醉中,面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小儿,临床麻醉处理的策略、技术难度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变化。在小儿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教学中,重视和妥善处理这些变化,给年轻医师建立起正确的工作思维和工作习惯,是培养取得成功的基础。新生儿(包括早产儿)与成年人之间的区别,是小儿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要首先掌握的基础性内容。

1.呼吸系统。新生儿呼吸系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气道狭窄,根据泊肃叶定律,气体在气道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与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因此,新生儿气道阻力远较成人为高。如果发生轻度气道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就可导致气道半径迅速缩小,通气能力急速降低。因此,对于新生儿呼吸道维持能力的评估,始终是麻醉医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新生儿呼吸系统另一显著特点是呼吸储备功能低下,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代谢率高、辅助呼吸肌发育不全、胸膜腔负压难以维持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因此,麻醉中呼吸管理应当相当仔细。另一方面,按照公斤体重计算,新生儿的潮气量、死腔量、肺活量等指标,与成人相比并无太大差异。当身体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时,对整个呼吸系统的作用均表现为兴奋作用。呼吸系统的这些特点,充分的体现了新生儿与成人对立统一的观点。

2.循环系统。新生儿循环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刚刚经历由胎儿循环向新生儿循环的转变[3]。本质上将,新生儿循环与成人循环模式上是有着相当大的一致性的。但是,新生儿临床麻醉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胎儿循环部分残留(右向左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和胎儿循环恢复。后者往往成为新生儿临床麻醉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死亡率很高。同时,新生儿循环系统发育的不成熟,形成了其对容量负荷高度敏感,而对心脏频率负荷耐受性却很强的特点。

3.药物代谢。新生儿血容量较大,单次剂量药物形成的血药浓度较低。同时,新生儿蛋白合成能力有限,血浆游离药物浓度较高。新生儿还存在肝药酶系统活性不足,排泄功能不完善等特点,这些特点对物代谢产生综合影响,导致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呈现出不确定性特点[4,5],临床上对药物效应的监测和对麻醉深度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4.神经系统。新生儿出生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数量已接近成年人,区别主要在于神经鞘膜、支持结构以及血脑屏障尚待进一步发育。因此,局部物的浓度和全身物对血脑屏障的通透特点,是临床麻醉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四、小儿麻醉的专业局限性

小儿与成人之间在病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儿以先天性出生缺陷为主,疾病种类较为单一,患儿身体机能情况一般比较好,多种器官系统功能同时受到累及的情况并不多见。成人多以后天性疾病为主,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原发疾病常常引起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受到损伤。二者在麻醉管理中所遇到的挑战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一些在小儿来看少见的疾病,在成人却属于常见病,如胆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因此,在小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以考虑在完成阶段性训练后,安排适当时间参加成人综合性医院轮转,开展联合培养模式。这可以进一步丰富研究生的临床经历,拓展临床思维,开放临床视野,提升研究生应付各种临床情况的能力。

五、小儿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不均一性

受制于客观条件和现实就业环境,小儿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并不特别充足,尤其是接受过系统专业基础知识训练的优秀考生不足。录取的研究生中,部分生源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同时也在工作中形成了一些不良工作习惯和粗犷的工作作风,这既是优点,也有可能成为缺点。小儿临床麻醉非常注重细节,要求坚持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另外一部分应届录取生源则可能基础知识较好,但因为忙于考研等原因,临床训练完成质量差;同时,还有部分录取生源来自其他非麻醉学专业,这部分学生麻醉相关基础知识非常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对不同的学生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加强基础知识讲授和临床技能训练,使研究生在三年的训练周期中,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都达到成熟。

总的来说,小儿临床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指导、培养方案,从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形成正确临床思维、提升临床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出合格的、胜任小儿临床麻醉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英.中西医麻醉学发展史比较[J].甘肃中医,2005,18(10):45-47.

[2]连庆泉,上官王宁.小儿麻醉现状与展望[J].浙江医学,2008,(12):1281-1284.

[3]凌云志.20例新生儿持续胎儿循环患儿的临床分析[J].常州实用医学,2012,28(4):217-218.

篇9

关键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31-01

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时间并不长,在艰难的探索道路中,尽管已经确立了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的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其实对文化因素的考虑并不周全,文化教学理念还不够清晰完善。笔者在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关课程及阅读相关论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形成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新思考

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相应的文化学习也如此。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表达方式还比较少,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低,文化教学会受到制约,内容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紧密的相关方面,如简单的言语行为规则、基本的社交礼仪和习俗等。另外,这一阶段也可以侧重第三层的文化实物方面的文化教学,由于这类文化在形态上的鲜明特性而比较容易习得而且直观,可以以此为契机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汉语学习的动机,从而为长期的语言学习奠定一定的心理基础。在中级阶段,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对客观文化知识的学习,如介绍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建筑、京剧、书法、历史人物、文学故事等。在高级阶段,除了侧重比较抽象的文化观念和态度方面的学习和讨论之外,更应该提高文化教学在整个汉语学习中的比重。因为在汉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最基本的汉语语言要素知识已经掌握,学生需要大量的文化输入,更高效地推动汉语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随着语言学习水平的逐渐升高,文化教学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相对较小比重到相对较大比重的变化过程。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文化教学理念的思考

在全球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不可否认全球文化的趋同性,尤其对于中国来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全部被年轻人传承。比如:在西方国家他人的年龄、收入等属隐私,若直接询问他人这些信息是不礼貌的。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理念中,这些信息是可以询问的。在年轻的一代,至少在80后的青年人中,再直接询问这些信息是不礼貌的,被询问人也是不愿意回答的。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输了这些信息是可以询问的理念,那么在他们的交际中则会引发不可避免的交际误解。国内某学者就经历过这样的情景,由于一学生的老师曾在课堂中传输了这样的理念,在一次大型聚会中,该学生就当众问这位学者年薪多少,让该学者当时甚是尴尬。还有对待他人赞美时态度的变化。过去,我们面对他人的赞美,多表现为谦虚用“哪里哪里”回答。而现在,我们更多地倾向于和西方文化中一样,直接用“谢谢”来表达感谢。若我们教外国人时用“哪里哪里”来回答,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起来会显得有些四不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讲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什么样子。让学生有所了解,同时告诉学生现在普遍的做法是什么。不能过分强调中国文化的“异”,我们要在中华文化能普遍被理解的前提下,让中国文化的精髓逐渐被全世界人民接受。

除了文化教学的内容需要选择之外,文化教学的程度也需要重视。我们的文化教学是不是要把每个学汉语的学生都改造成一个地地道道、纯纯粹粹的中国人?最好还能说一口京片子或者东北话?答案是否定的。国内众多学者认为:能使学生语言流利、准确、恰当,符合普通中国人的交际规则,说话内容有中国文化的含金量,这就是ν夂河镂幕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文化教学要“略”“知”“行”。

有些文化元素是可以忽略的。比如旧时中国人在介绍自己的妻子时会说“糟糠之妻”,而现在这样的说法不仅年轻人不说,老年人也鲜有人用。对于这样的文化元素,我们的文化教学要略。有些文化因素,比如来客人时,中国人习惯说客套话“来就来吧,还拿什么东西呀”,这些有文化含义的表达,学生应该知道,但并不鼓励学生在和中国人交际的过程中使用。毕竟在年轻人中,这种说法也日趋减少。有些文化则是需要践行的,要会运用。比如,在评价别人时,应该尽量委婉,避免直接。

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中国的文化因素,有些要既知且行,有些是只知不行,还有的则是不知不行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逻辑狗”思维 幼儿园 运用

“逻辑狗”思维,以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和手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的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不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此,笔者在文中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逻辑狗”思维训练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逻辑狗”思维训练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逻辑狗”思维,源自德国的思维升级训练的智能学具,设计的最初目的是开发幼儿的潜在学习能力。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它依据幼儿的身心成长特点与需求,提供出不同智能的人性化的训练主题,进而实现有效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全面推动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幼儿教师需要将“逻辑狗”思维训练合理的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后,幼儿群体的思维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教师在进行应该逻辑狗思维教学的初期阶段时,部分教学专家通过对于数字,分类,排序,颜色,绘画等方面对幼儿园全体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是没有特别大的区别的。但是在运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数据的调查,依然从数字,分类,排序,颜色等各方面学习能力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发现数据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在经过逻辑狗思维训练的幼儿,明显超出没有经过训练的幼儿。同时,幼儿群体在经过训练后,在进行独立完成事情过程中都具有自己的思想与想法,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比较强,学习内容的掌握能力也有显著的提升,甚至有时会使班级中幼儿教师刮目相看。

(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的目的性、秩序性、全面性能力

由于逻辑狗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运用集体和一对一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甚至已经发展到户外教学活动。幼儿教师利用“逻辑狗”思维,对于教学内容中五大学习领域中的判断、排序、推理等学习能力培养。进一步促使班级中的幼儿可以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加强自身观察目的性、全新性、秩序性等能力。幼儿群体的观察能力在得到培养的同时,还进一步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最终不断提升幼儿自身的思维水平的提高。随着幼儿自身的良好的观察习惯的形成,幼儿的注意力、意志力以及探究专研精神等都会随之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幼儿的教学目标。

(三)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1)配对

配对是幼儿比较学习环节中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发展儿童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的关键性条件。例如,幼儿教师在教学刚刚开始时为学生出示两对玩具熊的玩具猴,让幼儿进行自主的学习配对。幼儿先拿出一只小熊,观察一会儿,将其放在地上或桌子上;再拿出一只小猴,再进行观察,并将其放在小熊的右边,一边摇头一边“不是”,把小猴移到小熊的下面;再拿出一只小猴,观察,再放在小猴的右边,一边摇头一边“不是”,随即将小猴移到小猴的右边,一边点头一边说“是”。教师这一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配对的正确方法。等到幼儿全部掌握后,再次将其增加到三对、四对,以此来不断强化幼儿的配对能力。

(2)分类方面

按照事物的共同特征,将其进行归纳好和分类是发展学生数学概念的主要形式。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具有分类的能力,分类是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的分类活动可以依据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逐一的分类。

(3)形式排列

当前阶段,识别形式是幼儿字数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条件。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将珠子穿成两个紫色的,一个红色的,两上绿色的,一个蓝色的;把积木摆成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和班级中的幼儿集体讨论珠子是如何排列的,让幼儿自主的进行模仿其形式重复进行排列,等幼儿熟练以后就可以由幼儿自主进行设计其排列形式。

(四)“逻辑狗”教学延长幼儿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幼儿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逻辑狗”思维训练,幼儿群体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听到教学的教学指令,认真进行学习探究。幼儿的观察能力也逐渐提高,解答速度不断加快,准确率也比较高。例如,幼儿教师在组织一日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们和家长进行互动接力比赛,学生家长的反应明显比较迟缓,观察和推理思维跟不上自己的孩子,部分幼儿已经解出了正确的答案,而一些学生家长还没有一点头绪。对此,学生家长不仅对自己的孩子的表现非常满意,还深刻的认识到“逻辑狗”思维训练内容,进而更加乐于支持和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进行应用“逻辑狗”思维训练,为班级中的幼儿带来了诸多的好处,将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到教学游戏中,使得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幼儿的思维意识。

【参考文献】

[1]董岩.浅谈如何在"魔力猴"思维游戏课程中培养幼儿自主性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