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范文
时间:2023-03-25 23:3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宁静致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走进织金县国税局,一大幅背景墙颇为抢眼:一片蔚蓝的大海上,波浪似翻起的书页,还有渐行渐远的小舟、直往南飞的大雁,这是该局打造的“乐学文化”背景墙,寓意为学海无涯贵在乘风破浪,拥有大智慧方能成就大目标。
定目标 提升队伍素质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近年来,织金县国税局以“乐学哲思,宁静致远”为主题,以学习促发展、以发展促学习,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国税”活动,着力营造崇尚学习、敬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振奋精神、苦练内功,全局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该局以抓“创建学习型国税”为载体,在全局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学习活动,以学习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建设一支蓬勃向上、充满活力,政治坚定、业务熟练,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干部队伍。
“创建学习型国税”活动开展以来,织金县国税局结合实际,以“乐学哲思,宁静致远”为学习主题,着力打造“乐学文化”,在全局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快乐学习活动。
织金县国税局局长张文华介绍说,“按现在的工作节奏,要让大家安排时间统一学习不太现实,如何让干部职工时时、处处可以学习,还得想点办法。”为此,织金县国税局不断创新载体,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上动了不少脑筋。
搭平台 以学习强“内功”
快乐学习,理性思索。进入办公楼,“楼道文化”就是一道学习的风景,从一楼到五楼,每一层都设有一个鲜明的学习主题,通过格言警句、展板、图片、文字等展现织金国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精神风貌及取得的成果。
此外,在织金县国税局干部职工的学习笔记本上,封面为建学习型单位的主题及文化标识,每页页眉有创建学习型单位主题及文化标识,每页页脚有关于学习的格言警句。在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有个人对学习感悟、认知的个性化体现……
“硬件具备,软件同时跟上。”张文华说,织金县国税局还为开展“创建学习型国税”活动制定了四大学习措施。
一是举办学习交流会,结合县局年青干部“322”培养规划,组建学习小组,5至8人为一组,以年轻人为主,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交流学习会,让年轻干部在沟通交流、互学互帮中强素质、增本领,同时成立“年轻干部互动小组”,按季召开座谈会,组织年轻干部开展基层工作谈感受、关注热点谈看法、创先争优谈体会等交流活动。二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谈心得、谈体会。三是开展领导干部学法活动,结合县局税务法治基地示范建设,采取中心组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利用电教室观看法治讲座、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四是编印《锦书缘》阅读资料,在向干部职工推荐好书的同时,选编名家作品及富有哲理的小短文,供广大职工阅读,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启迪心智、怡情养性。
同时,织金县国税局还创办了《乐学》杂志,每年出版2期,刊载干部职工的学习心得体会,选登干部职工书法、绘画等作品,供全体职工交流学习。
此外,还开设了机关讲堂,举办机关“学习日”、上廉政党课等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专题讲座,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班子成员专题讲座、一次专家学者专题讲座、一次廉政党课。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百家讲坛》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丰富干部职工的学习活动。
创佳绩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每天上午11点半至中午下班前,每天下午5点至下班前,织金县国税局大楼内轻音乐准时响起,干部职工统一学习时间开始,学习内容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制度、税收业务知识、公务员职业道德知识等。此外,向干部职工推荐好书,规定干部职工每季度精读一本好书;鼓励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兴趣爱好,增长计算机、书法、绘画、写作等方面的技能……中午休息时间,吃完饭的职工三三两两来到图书室,阅读喜欢的书,查找需要的资料,已经成为织金县国税局干部职工的习惯。
“两年时间,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提升。”张文华说,2015年,织金县国税局收获开展学习型单位以来的“一枚奖牌”,办税服务厅被织金县委政府评为“全县最佳服务窗口”,一名职工被评为织金县行政执法和窗口服务单位“十佳”工作人员。同时,执法观念和服务观念得到“根治”。工作上推诿扯皮的现象看不到了,自由涣散现象杜绝了,比服务、比素质、比奉献、比形象蔚然成风。
篇2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提出问题,课堂上却鸦雀无声。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老师担心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不是发脾气就是急不可耐地公布答案,根本不让学生思考。这样的课堂,学生得到的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没有静静地品味,没有经历思想风暴的洗礼,那些深刻的哲理,学生能体会至深吗?
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不是一般性地接触文本,而是作为个体生命进入作品生命,是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因此,教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思想发生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心灵才能自由飞翔。也就是说,语文课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
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课标指出:高年级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高年级的阅读,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读的目标都要明确。然而,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游离了教学目标。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将相和》时,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思考:“蔺相如真的能仅靠一张嘴就爬到廉颇的头上吗?”这本是个很好的问题,抓住它即可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但老师没再就这个问题引导孩子深入地思考,广泛地讨论,而是抛出其他问题。整堂课下来,学生晕头转向,跟着老师团团转,虽有静思默读,但头绪纷繁复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而另一位老师在教《祖父的园子》时,抓住了两个关键的问题:(1)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2)作者用了哪些语言描述它?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后一问指向对课文独特的表达方法和语言形式的模仿。这既明确了学什么,又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能促使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就越多,课堂教学的效益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所以,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思考,将朗读与默读训练进行到底。
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住课文中最为关键的词句或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前后贯通,整体地建构学习的认知组块。首先,让学生手脑到位,不动笔墨不看书。默读时,辅之以手的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动笔划划圈圈,写写文章的重点、难点,加深理解,提升默读的质量。其次,提醒学生注意三点:(1)仔细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2)仔细阅读,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3)仔细阅读,你有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创新性的要求。
如在教学《桥》一课时,老师可让学生进行“三步读”:(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仔细默读描写洪水的部分,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是通过哪些语句看到的?村口的那座木桥是一座怎样的桥?(3)在洪水发生变化的几个瞬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
四、润物细无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在教字词时,常常将教参上的答案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实际效果也不好。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章的意境。
还以《桥》为例,请看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静下心来,找出描写洪水变化的几个瞬间,把你们看到的感人画面和感受写在课文旁边。
(学生走进文本,仔细阅读,静思默想。)
师:课文大家都读过了,那个小伙子是谁?(他的儿子)把文中的“老汉”换成“父亲”,把“小伙子”换成“儿子”,再读一读。(生读课文)
师:假如你是老汉的儿子,你有什么话想问问你的父亲?
(生答略)
师:一个个问题像一把把尖刀刺在老汉的心里。让我们走进老汉的内心,一起感受老汉的酸甜苦辣。
篇3
作者:Lily
在繁花似锦的家居设计中,林奕的家算得上是另类。不知为何,走进她的家,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就连空气中也带着安静的味道,令人迷醉。
采访那天是个清晨,开门迎接我们的是林奕和她的丈夫童歆,身为话剧演员和制作出品人,这对夫妇对于家的设计也别具匠心,餐厅类似一个环形的小舞台,四周有绿树、砖墙,还有一面温馨又热闹的照片墙。就连摄影师也夸赞这个设计,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能很好地进行构图。设计师当初在设计时,一定花去了不少心思。
自然色系,魔力无穷
看过浓重的红与绿、在舞台上经历千变人生的林奕,选择用自然色系来设计整套居室;在走下舞台后重回安静的人生。所谓自然色系,就是以白色、木色和少量的黑色、棕色为主,再配上少量的绿色和花束。这些色彩和装饰物组合而成后,就会幻化出一种自然宁静的气场。难怪国外的众多著名设计师都偏爱这样的组合方式,因为它有令人沉静的力量。
黑色墙面,彩色人生
凡是走进餐厅的人,都会被这片别致的照片墙所吸引。墙上既有两人的浪漫婚纱照,又有舞台上的话剧照片;既有用红色粉笔写下的纪念日,又有可爱宠物的逗趣合影。
林奕表示,这面照片墙其实就是她生活的一个华丽缩影。将墙面做成黑板的感觉,能让人产生一种怀旧的感觉。通常来说,黑色的墙面容易令人感到压抑、紧张,不太会在一般的家庭设计中采用。不过,林奕家的餐厅设计却打破了这个常规。大面积的黑色反而成为整个餐厅的一太亮点。设计者透露其中的秘密:最重要是掌握尺度。也就是说,墙面不能太宽,同时左右两边也需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光线进入。有阻碍但能呼吸的设计才能百看不厌,达到舒适的生活状态。
站在餐厅,我们发现,其实客厅、厨房和书房是完全打通的状态。林奕十分自豪地告诉我们,厨房与餐厅间的这扇门非常珍贵,一方面它的价格不菲,全国只有一家厂商能够做到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门本身的设计也非常出彩,它不仅在横向能如百叶窗般随意开合,而且在纵向上也能够伸缩自如,将餐厅与厨房区域有效地隔开。林奕说,这个区域是她最喜欢待的一个地方,因为与丈夫的书房是连通的,因此这是两个人最常在的小天地。
花草世界,宠物情缘
采访时,除了林奕夫妇外,其实还有一对“情侣”,它们的照片也出现在照片墙上哦,这就是家里的一条狗和一只猫。这对猫狗居然非常恩爱地生活在一起。据林奕夫妇介绍,这只名叫丢丢的猫咪从小跟着狗狗长大,以为自己是一只小狗,所以非常爱舔人,也不太会跳上跳下,见到陌生人还喜欢凑上去嗅一嗅。
听了这样的介绍,虽有几分戏说在里面。却让人感觉到这个家庭的温暖与爱。因此,就连卧室里的那张大床都成为这对夫妇爱情的见证。童歆说,这张床是他们刚认识时就买下的,刚见到这张床就觉得这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干净而自然,而且放进新房子后,居然出奇的匹配。
采访即将结束时,我们拍下一张厨房的餐具单品,这些五彩斑斓的餐具虽不是特别名贵,却有着地中海般的绚烂色彩,让人一看便知主人有颗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心。
篇4
春节前,记者在这里采访了宏宝堂的“堂主”程茂全先生。程茂全,字淳一,出身于书画世家的他,自幼习书,书法功底深厚,独具一格;作为文化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他也以对艺术的独到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让老店宏宝堂焕发了新的生机。
与书结缘
北京的很多知名老字号,如“老浒计”、”铂金第一家”、“泰丰楼”、“清华池”,牌匾上的大字端庄秀美、沉稳浑厚。这些牌匾的落款都是两个字:淳一。看书法的苍劲老辣,很多人以为书者是位近百岁的老者。其实”淳一”就是程茂全先生的字。
1957年程茂全出生于北京,是家中的第九个孩子。他的父亲是著名“没骨”花鸟画家程俊良先生。从几岁起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写字、画画,幼年书法启蒙于黄高汉先生。12岁时,程茂全在长辈的引荐下拜书法大师郑诵先先生为师,遍习颜、柳、褚、欧及北碑南帖,主攻章草。后又得启功先生、肖劳先生指点。
虽然出身在书香门弟,但程茂全从小却没有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在中家庭受到迫害,饱尝艰辛。而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热爱,始终笔不离手。过春节时父母给两毛钱压岁钱,他也要省下来买墨盒、毛笔。
“”期间,学校停课闹运动,但程茂全并没有虚度时光,他爱好广泛,见什么学什么:唱京剧、拉二胡,练少林功夫、学装裱、刻印……每天闻鸡起舞,先打一套拳,再练书法、绘画。这些,郑诵先先生看在眼里,叮嘱他:“学如牛毛成鳞角,傥其成者善磨琢,要知艺业在专精。”并为他取字“淳一”,意在希望他拨冗去杂,专心致志。
之后,程茂全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上山下乡”,到顺义农村务农。一天繁重的农活干下来,手都握不住笔了,但给自己规定的作业必须完成。等同学们都休息了,他还要点着煤油灯,趴在炕沿上练字、临帖直到夜深人静。每次回城,他就带回一摞“作业”,请郑老批改。“当时的感觉就是,若能在郑老身边练字,感觉就像过节一样……”
1988年,程茂全进入首都师范大学专攻书法,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借深造之机,又从刘炳森、沈鹏等当代著名书法家那里学习受教,并经常与康殷、王遐举、舒同等老一代书法家从事书法艺术交流普及活动,获益颇深、书艺日长。
少年成名
“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对程茂全来说颇为恰当。作为书画家来说,他是少见的少年成名。十几岁起,就有“清华池”、“泰丰楼”等老字号请他题匾。
1984年,程茂全的书法作品在中日友好书法展中荣获一等奖,之后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比赛,并多次获奖。他的《坡词》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纪晓岚故居、鲁迅博物馆和多家国内外艺术馆、博物馆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1987年,刚满三十岁的程茂全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之后陆续出版了章草书《原道》、教学片《怎样画虾》。2003年,荣宝斋还专门出版了他的木刻水印书法。在习书的同时,他也作画,尤擅画墨竹、牵牛花。
有评论家说,程茂全的书法体正格高,素朴雅逸,清怀内敛,端庄秀美,沉稳灵动,结构严谨。行笔洒脱流长,成竹在胸,不乏高古之气。溥杰先生为其题词“味从勤里得。”萧芳先生称之为“后起之秀”。大康先生也为他提字“池水墨”,肯定他苦练书法的执着与勤奋。
聊起对书法的感悟,程茂全说,书法贵在“静”,提笔落字时一定要静下心来。草书并不是轻率浮飘的,恰恰要气度缓、行笔慢,顿挫圆,如锥入沙,力透纸背。
现在很多书法家强调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在程茂全先生看来,对风格的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学书法首先要继承古法,临帖到临到分毫不差,还要博采众长,再加上自己的经历感悟,流露在线条之中,才会自然形成个性与风格。“为书之道间架从中法而行笔自运,博采众长风格自成则可得深入笔畅”,这是学习书法的正途。
发扬光大宏宝堂
在书画家之外,程茂才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宏宝堂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宏宝堂位于琉璃厂文化街最醒目的位置,吸引着来自全国各自的书画爱好者。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宏宝堂前身是一家饭庄“孔膳堂”。
程茂全插队结束回北京后,被分配到餐饮行业工作,在一家叫致美楼的饭庄当工人。在工作之外,书法仍然是他的爱好。他用业余时间以隶书写的菜单被客人看到,如获至宝地当做书法作品收藏,后来甚至很多人要求购买。有一次,著名画家黄胄先生来到致美楼吃饭,看到菜单后颇为吃惊,提出要见一见程茂全。也正是因为这一技之长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被调任饮食公司负责宣传工作,后来又被调到孔膳堂担任经理。
1996年,孔膳堂改为宏宝堂,经营书画、工艺品。程茂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为国家创收和为众多职工增加经济收入的重担也同时落在他的肩上。担任企业家,这其中的苦辣酸甜“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程茂才说,自己其实很羡慕那些专业书画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己热爱的艺术创作。而他肩负着一个国有文化单位的重任,在扭亏为盈地完成经济任务的同时,还要为弘扬中国书画艺术作出贡献。
在程茂全的策划推动下,宏宝堂现今已连续18年举办了“书画名家百扇展”,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很多著名书画家如刘炳森、欧阳中石、沈鹏、梁树年、王镛都宏宝堂亲笔题字。宏宝堂也发现和提携了一大批中青年书画家,许多现已在画坛崭露头角的画家正是在宏宝堂被中外收藏家所认知。
经过多年对艺术市场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程茂全为宏宝堂确立了:“独、特、新、奇”的宗旨,以“真、小、精、廉”为本,用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开现代书画艺术品经营之先河,营造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氛围,在文化上、经济上都获得了很大成功,可以说“宏宝堂”已经成为北京市的一处文化亮点。
宏宝堂并不大,店里陈列的并没有什么巨幅大作,多是四尺三裁的小画,但幅幅是精品。对于画店经营的作品,程茂才有一个宗旨,就是画家都是自己认识的,以此来保证绝对真迹。早在十多年前,宏宝堂就做出了“绝无赝品”的的承诺,也是北京第一家向赝品说再见的画店。
在艺术事业之外,程茂全也热心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自1998年担任北京宣武区政协常务委员和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后,他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活动,主动收集社情民意,积极撰写政协提案,且关注面十分广泛。他曾提出进一步鼓励个人资金建设民间美术馆、切实解决北京市养老与助残问题、加强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为方便老人、残疾人出行,立交桥应安装电梯等等。在他的建议和持续推动下,很多问题现已得到了切实解决。
篇5
——记我与父亲的读书学习片断
往事如流水,唱着悦耳的小曲奔向远方。在成长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位认真的老师,我们一起看书,一起学习,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打开窗,天渐渐亮起来了,好像谁在那淡青色的天边抹上了一层粉红色,在粉红色的下面隐藏着无数道金光。我带上《三国演义》这本书,来到了屋后的西横河边,西横河像一块碧玉镶在城中,日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河面上。打开书,我仿佛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那段战火纷飞的世界中遨游,仿佛听见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过了许久,我合拢书,远望着那峰峦叠起的山脉出神。忽然有人拍我的肩头,回头一看,是父亲。他和蔼地对我说:“阿凯,你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呢?”就这一问,我愣住了,我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呢!于是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看书要抓住要领,这样才会对我们有帮助!”于是我们两个人便一起看起这本书来了,不懂的地方我就问父亲,对有些人物我们俩还有不同的观点呢,直到双方都认可了才又往下读。西横河见证了我们父子俩读书的足迹。
记得我在读三年级的时候,晚上睡觉时父亲总是坐在我的床边给我讲唐宋家的散文,现在有许多还记忆犹新。有时听到那些大文学家写的豪迈诗句时我也要吟上几句才过瘾,在写文章时也会用上几句。我在学校还获得过“古诗吉尼斯一等奖”,这军功章里也有父亲的一份功劳呢!
每到星期一,父亲便从单位里把上个星期《上虞日报》上的“金色池塘”给我拿来,我们俩常在一起探讨里面的好词佳句,学习各个学校推荐的好文章。就这样点点滴滴,我与父亲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父亲常说:“在少年时代应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莫到了年过花甲再哀叹人生几何!”
篇6
扪心自问,三尺讲台前,我们还有多少人有着透彻的奉献,有着响亮的馈赠?自己的脚步是否被应试的大潮所裹挟?是否为浮名与虚利而困顿?因此,为了教而教,为了分数而“敬业”。
叶老对急功近利的考试方式很反感,呼吁“学校教育应当使教育者一辈子受用”。教育如不注重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人格修养,而一味把学生引向权势利禄之路,那是“葬送了青年人,使他们不能完成自己的智能。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使社会不易产生健全有为的分子”。
是的,教育应该远离名利。做学问与修养人性的殿堂应当是明净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而且,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真正的人才不是灵感世界的一道闪电,相反,他应该是智慧的天空那轮永恒的太阳,他光芒万丈而又永远奉献人类。那么,作为培养人才的校园环境中也就容不下喧闹的名利,否则,我们走向讲台的脚步会变得机械迟缓,我们安抚学生的目光也会变得干涩贫乏,我们面对纷攘世界的心灵也会变得茫然而焦渴。倘若教育者本身少了孔子的那份迂徐宏阔,少了叶老的那份修身与正心,又怎么可能培育出有用于社会的“弟子三千”?
今天,再次走进叶老,有感于叶老的教育理论,我不禁审视与拷问自己的灵魂,自己的课堂里,学生从中获取了多少我们民族及人类美好的精神财富?给学生知识点的同时,又有多少时间春风化雨般的人文情怀的赠予?让学生求真的同时,是否使他们兼顾了求美与求善?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毋须讳言,今天的课堂上,尚有不少教师是叶老笔下分析的几种人物形象,“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功夫做了。”教师的潜意识考虑着升学率,出发点始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思考着因之而获得的成就感,那么,他的课堂永远是拘泥而琐碎的,永远在无数个知识点上流连盘桓,鲜活的作品被条分缕析得鲜血淋漓。这样的课堂没有美的享受,没有情的熏陶,学生藉以修养品德和提升人格的课堂只能流于形式了。
篇7
这听起来与直觉相反。坦白讲,有些由志愿者运作的团体简直一团糟。大家都听说过各种令人惋惜的事:业余运动队因业余教练毫无章法而不能发挥潜能;唱诗班为唱什么、谁该唱而产生分歧、分裂;或是某个地方慈善团体因无休止地辩论职能范围而陷入困境。
非营利组织的糟糕管理,会伤害它们本应帮助的人群,也势必令它们的众多支持者沮丧。在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超过40%的人每个月都会贡献时间做志愿者。这些是在最新的“世界捐助指数”中排名最高的国家。在英国,近1/3的人定期去做志愿者,这种投入程度也相当令人印象深刻。
因此,改进慈善团体和志愿组织的管理方式至关重要。就像在很多事情上那样,彼得・德鲁克在这个问题上也超前于他所在的时代。在其1990年出版的面向非营利行业的指南中,他写道:无论是女童子军还是教会,非营利组织“知道他们需要管理,以便专注于自己的使命”。
德鲁克研究会的瑞克・沃兹曼称,这位管理学作家意识到,“非营利组织在赋予其志愿者目的感和公民感方面的作用,与向他人提供服务同样重要”。这种见解带来的结果是,现在多数大型慈善机构都像企业一样运作,听取捐赠企业和理事会成员的意见。
与此同时,现在企业自己也了解――并时常夸耀――他们的员工对社会的贡献。他们正想方设法让员工受益于参与企业奉献活动。我曾听一个银行职员抱怨称,他的老板威胁团队,如果他们不参加“趣味跑”慈善活动,他们的奖金就危险了。之后,我一直担心此类活动暗藏的强迫性。但是,无论如何,通常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不过,正如英国志愿组织委员会的贾斯廷・戴维斯-史密斯去年所写的那样,慈善机构“很少听说过互惠学习――我们这个行业能教给企业什么”。我帮助中小学、大学和慈善机构的经验似乎表明,管理人员只要悟出无偿帮助者自告奋勇的原因,就有望从中受惠。
其中一个答案是共同目的。在现代企业,“目的”已经成了一个使用过度的流行词,但它根植于每一家志愿者机构的运作方式。咨询顾问彼得・蒂豪尼曾长期活跃于这一领域。他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问志愿者,为何要来做义工并留下来,回答是:“因为他们享受这份工作,因为他们感觉有价值,因为他们想服务于受益人群。”
当然,与志愿者不同,很多人因为不得已而工作,而且对工作内容也别无选择。但是,管理者仍然应该努力做到蒂豪尼所强调的重点:只要尝试,他们打造一个快乐团队的几率就会增加。反过来,他们的员工也会像好的志愿者那样,几乎肯定吸引同样敬业的新员工。
如果志愿者感到厌倦或是无聊,他们也会不再出现;有偿工人有不逃避工作的合同义务。但是,带领一个出勤但心不在焉的团队的企业领导,其处境比一个可以用其他积极性较高的志愿者填补空缺的慈善机构负责人更糟。
至于员工和志愿者之间的主要差别――报酬――很多公司在关键时刻已经依赖于员工忠诚。在提供了公平的工资之后,金钱激励机制对于保持员工的积极性作用有限。奖金甚至可能会降低工作的质量。更为软性的激励工具利用得不够。
篇8
因父亲爱好开启的音乐梦想
出生在上世纪末的陈学弘来自甘肃省永昌县,他的父亲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大学期间曾兼修音乐,钢琴、手风琴、小提琴等各种乐器都能来几下。陈学弘五岁时,出于丰富艺术修养、开发智力的初衷,父母给他买了一台电子琴,没想到学了不到半年,他就已经弹得有模有样了。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琴已经无法满足陈学弘内心渴望表达音乐的强烈愿望。尽管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是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父母还是咬牙攒钱给他买了一架钢琴。然而古镇永昌曾是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县城,当地钢琴教育滞后,没有学习古典音乐的良好环境,父亲只能亲自辅导儿子。自教自学,自娱自乐,一晃三年过去了,这样的教与学到底成果怎样,父子俩很想验证一下。无意中从《钢琴艺术》杂志上看到中国音乐学院将在暑假举办首届中国儿童钢琴艺术节,于是一家人便决定去北京试一试,同时也让从未到过北京的儿子一睹天安门的壮观景象。没想到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全国性的钢琴比赛,陈学弘就获得了儿童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而他在比赛中的不凡表现,也引起了评委的关注,专家评委认为陈学弘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然而这样的意外惊喜却让陈学弘的父母有些为难,因为音乐之路的不菲支出,让这个来自西部的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但是为了圆父子两代人的音乐之梦,一家人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迈出了这艰难的一步,北京之旅也变为匆忙的拜师之行。
翌年,陈学弘再次到北京参加“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经人介绍认识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张欣宁老师。由于父母都有工作在身,陈学弘只能不定期由姥姥陪同到北京跟张欣宁老师上课。从永昌到北京,坐火车单程三十多个小时,平时很少出门的一老一少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几个月的跑课。邻近考前需要最后强化和冲刺,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在北京租住,父亲无奈放弃工作,专程到北京陪读。幼子远学,家人分离,家里的经济负担也一下子加重了很多,现在回头来看,这段历程是多么不容易。然而,不经过磨砺,宝剑锋从何处出;不经历苦寒,梅花香又自哪里来?
从“功夫熊猫”成长为钢琴英才
在张欣宁老师的精心辅导下,9岁的陈学弘不负重望,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从此迈入专业音乐的圣殿。在张欣宁老师的眼中,陈学弘的乐感、悟性都很突出,手指非常敏捷,学习能力也很强,而且反应快,稍微一点拨就能出效果。陈学弘非常喜欢音乐,练起琴来很自觉,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学习效率和质量都很高。张欣宁老师认为陈学弘的演奏天然生动,感情由衷,情绪饱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表达,旋律线条很美很抒情,音乐温暖感人,能够弹到人的心里。对于陈学弘这样一个有特殊才能和潜质的学生,张欣宁老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将保护、开发和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一方面保护他与生俱来的特质和天赋,不给他过多的约束和捆绑,课上不会讲得过多过细,而是给他留有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发挥他的长处和优势,选择适合他的曲目,引导和挖掘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有要克服和弥补他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给予系统规范的基础训练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弹琴之外,她还要求陈学弘要多看书,多听音乐,特别是到音乐会现场去听。因为现场的氛围和音响效果与录音和视频有很大不同,学表演的孩子必须要熟悉和了解舞台的感觉。
张欣宁老师有的放矢的教学使陈学弘的练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加上还有著名钢琴家李其芳、韦丹文教授的悉心指导,琴艺上的进步便是自然而然的了。迄今,陈学弘已多次在国际、国内钢琴比赛中获奖,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六次,并囊括“星海杯”、“珠江杯”、“长江杯”、“英昌杯”、“卡丹萨杯”等全国钢琴比赛总决赛第一名,他所获得的国内重要比赛奖项包括CCTV 钢琴小提琴大赛钢琴青少年组金奖、第二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少年组第一名,中国音乐“小金钟奖”专业少年组第一名;获得的国际重要比赛有第八届俄罗斯“通往大师之路”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第七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四名和特别奖、第十届霍罗维兹国际青年钢琴家比赛第一名和特别奖、阿斯塔纳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第九届莫斯科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以及这次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所获的多个奖项。
这些比经历中让他难忘的有为自己赢得一架钢琴,结束了在北京租琴练习的第二届“英昌杯”全国儿童青少年钢琴比赛,有第一次参加国际重要赛事就让他扬名海外的第八届俄罗斯“通往大师之路”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也有在比赛中被嘉宾们亲昵地称为“功夫熊猫”的CCTV 钢琴小提琴大赛。其实,每次参加比赛之前,陈学弘都要加倍练习,充分准备,因此比赛中一般都不会紧张,能够稳定发挥出正常水平。而此次比赛他却感到了压力,不仅因为比赛是在家门口举办,深受各界关注,还因为他是跨组参赛,而且在正式比赛的一周前才刚刚参加完另一项重要的国际钢琴赛事――鲁宾斯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两个比赛完全是两套不同的曲目,加起来要弹4个多小时。而之所以选择跨组参赛,是因为他很想和乐队一起演奏协奏曲,更想挑战一下自我。为了备战,他每天用十多个小时来复习以前学过的肖邦作品,特别是为决赛准备的那首协奏曲,他很认真地练习了四天四夜,通宵未眠。陈学弘希望通过比赛能够更多地磨炼自己、提高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开阔自己的视野,而能否在比赛中获奖,他并没有过多奢望。比赛获胜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陈学弘表示:“这将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我会继续努力,一直弹下去,永不停歇。”
以平和心态过平凡生活
虽然在各种大赛上频频获奖,但陈学弘的心态一直都很平和,而这和父母对他的影响和教育是分不开的。陈学弘的父母有着西北人的朴实与敦厚,他们并不苛求自己的儿子能够成名,也从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只是希望他能够在快乐中成长,将来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且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身为中学文史老师,陈学弘的母亲对他的文化课学习抓得很紧,她认为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学音乐学到一定程度体现的也是文化的内涵。很多作曲家本身就是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非常深邃甚至具有哲学的高度,如果孩子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内涵无法理解,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即便练得再辛苦,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母亲从小就让陈学弘背诵唐诗宋词、楚辞汉赋,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之前,陈学弘就已经自学了普通小学的全部课程。每到假期,陈学弘的母亲都会来北京给陈学弘辅导文化课。而对于陈学弘而言,文化课学习就是一种放松和调节,他丝毫不觉得吃力。另一方面,每次出国参加比赛、大师课,母亲也有意识地让他去更多地感受当地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在第十届霍罗维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评委会一致认为陈学弘的演奏气息宽广、变化多端、内涵丰富、个性突出,特别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他与乐队合作默契,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自然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乌克兰媒体评价“他演奏的乌克兰和俄罗斯作品尤为独到,整个演奏真诚率直,抒情歌唱,充满了乌克兰民族音乐元素中对生活的热情气息,具有地道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风格”。而这次能够在首届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也得益于他去年赴波兰参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经历以及那部著名的肖邦传记电影《一曲难忘》。
此外,中国文史知识的熏陶也在他理解中国作品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除了那些情感丰富、撼人心弦的西方浪漫派作曲家,陈学弘很喜欢演奏中国作品,正是一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让他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通往大师之路”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摘得桂冠。
篇9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10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收获快乐”是我校坚守的办学理念。我校教育教学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展开,一切校园活动都体现并向社会传递着“家庭拥有健康成长的孩子就拥有快乐的源泉”的教育诉求。为此,我们在定位学校发展方向、教师培养、学生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谋划,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借学校百年文化底蕴,以“四大支柱”建构学校办学框架,凝聚学校校园文化精髓。
一、 基于地域民情,定位发展方向
我校地处漓江之畔王城脚下,地理环境古朴、典雅,自古密集官宦商贾布衣,儒商并存,贫富共处。历史的积淀使我们的学校特点显著:逾百年的办学史在广西屈指可数;校名与国名同含“中华”元素,师生谦和、勤勉、内敛等群体气质显著;辖区覆盖近半老城区,老城区中又有全国闻名的先进社区,信息传递迅速,居民一向关注时事。
立足以上地域民情,我们给学校发展的定位是:办优质教育,创品牌学校。并以此定位整个团队的教育理想,借助团队的力量,在办学实践中将其在各个维度顺利展开,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
首先是让“书香校园,优质教育,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成为团队的管理目标。为此,我们的校园布局力求“散发书香”,课堂教学追求“和谐灵动”,课程设置体现“齐全实在”,开展活动确保“快乐参与”。
其次是让“温文尔雅,性格开朗,广学博识,教学精道”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我们认为,教师应当温文尔雅,自觉去除粗俗,将师表的示范效应发挥到最佳;教师应当性格开朗,自觉去除冷漠,将阳光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当广学博识,自觉去除浅薄,扎实把握教材,务必保障教育实效;教师应当教学精道,自觉去除粗浅,堪当育人重任,惠及所教学生。
再次是以“明天的我是中华的骄傲”为校训,作为学校对学生现在以至将来的最高期许。“明天的我”有两重含义:既是“天天进步的我”,也是“长大成人的我”。“中华的骄傲”也有两重含义:既是“母校中华的骄傲”,也是“祖国母亲的骄傲”。对学生的言行要求是持之以恒地追求外在与内心的吻合,以“谦谦君子”为外在表现,以“穿一身标志性校服,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练一套文雅的举止,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为显著标志。
最后是倡导家长“用经营的理念缔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用双赢的心态做学校工作的支持者”。学校如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学生;家庭却是学生永久栖息的港湾,它是否安宁、是否“营养”、是否和谐,对学生影响深远。
二、 建构办学框架,提升办学质量
中华小学的办学框架由“文化熏陶优环境、队伍锻造优教学、德育引领优行为、家长学校优合力”“四大支柱”组成。
1. 文化熏陶优环境――打造校园文化的魂魄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此话不无道理。来过中华小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如花园,温馨典雅,书香气息自然散发,传统文化无处不在。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是:营造书香校园,凝聚中华精神,呈现中华印象。我们认为,书香是外部表象,精神是内部聚集,印象是由内而外的流露。要求做到:文化韵味处处可见,文雅行为时时呈现,学术氛围常规开展,家校配合和谐自然。我们要让走进中华小学的每一个人,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百年学府的浓郁文化气息。
2. 队伍培养优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如果说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那么,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才更能成就一所好学校。为了培育我们的团队,我校制订有教师培养中长期规划及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等,由学校与教师共同将教师个人的成长计划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学期的教育实践之中。我们的办法是:
(1)“过篦子进筛子”,夯实团队基础,在教育教学上帮扶每一个教师,帮助教师顺利度过自我认可、同事认可、领导赏识的成长阶段。我们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人人都能上出好课”的理念,在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上下工夫,尽力做到人人过关、个个过硬。这就如同过篦子进筛子,无盲点无遗漏。多年来,老师们走过了“怕上课―不怕上课―爱上课―抢着上课”的“漫漫历程”,经历了“不敢被听课―愿意被听课―不怕被听课―希望被听课”的专业成长的心理历练,最终得以品尝到自己上课带来的快乐体验,开始自觉以“做智慧教师、品快乐人生”为职业奋斗目标。
(2)“打磨课艺铸精品”,重点锻造核心教师,确保学校优质教学落到实处。教学艺术永无止境,团队方阵需要引领。为了帮助教师攻克教学难关,我们通过同伴互助――“同上一节课”的方式反复挑选、打磨出一堂堂精品课,培养出一个个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核心教师,最终编出本校经典教学案例小册子,供教师们平时学习、研讨时使用,确保全校优质教学落到实处。
(3)“独立上课展风采”,重点塑造名师。学校设计了“好课共赏――中华之名师”系列活动,定期向家长汇报,在同行中展示,为成长中的教师搭建起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进而为其成长为市级以上名师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3. 德育活动优行为――引领规矩,形成良好校风、学风
我们在学校工作中突出德育首位,注重活动载体创新,力求实效,做到年有主线、月有主题、周有落实。而大量德育活动的开展,在引领学生行为规范、形成良好校风学风上产生了明显的实效,学校校风正、学风浓得到日益加强并渐呈常态。我们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重点在于“行为引领”,如经典引领、解读引领、历史引领、争先引领、特长引领、竞选引领、展示引领、甄别引领、心理引领、氛围引领等。进行班级规范化建设重在“细节育人”,如:班会要“三讲”,讲形势、讲班事、讲自我,倡导每一项活动都要顾及每一个学生;上课预备要“三诵”,诵红歌、诵古诗、诵常识,要求“三诵”过程体现律动节奏;下课休息要“三轻”,轻放椅子进桌下、轻迈脚步出教室、轻言细语话交流,要求各班依此标准训练、落实到位;课间活动要“三会”,会低嗓说话莫乱喊、会小游戏时不剧烈、会做准备不忙乱,要求各班有序安排……类似德育内容的设计,均来自于学生生活之必需,基于学生之健康成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校学生学有经典可鉴、行有规矩可循,人人参与,个个、时时走在成长、进步的路上。
4. 联手共建优合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和谐社区大教育
篇10
颈椎间盘源性眩晕指由于颈椎间盘的突出、退变等原因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而产生的眩晕,多伴有耳鸣、头痛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2009年7月~2011年2月应用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源性眩晕患者46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颈椎间盘CT或和MRI)并确诊,其中男21例,女25例;平均年龄37岁;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15天;并将严重心脑肾疾病、局部皮肤破溃等患者排除在外。经过颈椎间盘射频热凝治疗,优良率90.6%(优良率=显效+有效/总数×100%)。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护 理
心理护理:多数眩晕患者因病程长,并伴有头痛、失眠、头昏及失眠等症状,易产生抑郁状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并对治疗有恐惧忧郁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主动沟通,告知疾病发生的规律,调整心态,保持健康乐观的态度,讲解射频热凝治疗的机理及安全性及。使患者明确疾病治疗的过程,来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才能真正体现治疗的效果。
射频热凝治疗护理:在治疗前配合医生准备影像学资料,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说明治疗后时可能出现颈部酸困、咽喉不适等症状是正常的。训练患者轴样翻身及正确使用颈托;颈部训练,以适应手术;术前2小时常规禁食水;并进行吞咽动作控制及气管推移训练,治疗后搬运患者注意保持头颈部的中立位,去枕平卧2小时,并注意监测基本生命体征,同时严密观察创口有无渗出、出血等情况。给予患者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并静脉滴注抗炎脱水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饮食护理:治疗后饮食嘱患者细嚼慢咽,以防呛咳。应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给予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并预防便秘,防止腹压增高而加重病情或复发。
日常护理:一般要求患者佩戴颈托24小时,在此期间减少颈部活动。24小时后可进行颈椎轻微活动,不适宜进行颈部旋转训练。要求患者枕软枕,高度大约10~15cm,不要让颈部空虚,要把颈肩部一起枕,以便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每天做颈部轻柔活动2~4次,每次5~10分钟。有利于颈肩部肌肉弛张的调节和改善血液循环。术后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患者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引起椎间盘源性眩晕的原因复杂,病因不甚清楚[3]。需提醒患者适当活动,减少低头工作时间,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看书等,尤其看电视时不能够频繁换台,以免加重病情。睡觉时应在较暗的环境下,不能够开灯睡觉。注意保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让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案,才能更好的促进病情恢复。
讨 论
椎间盘源性眩晕以压迫神经血管造成的综合征,影响工作和生活,并逐渐年轻化。长期以来以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主[3]。射频热凝术可汽化部分髓核组织,从而使髓核体积缩小,减少椎间盘组织对血管脊髓的压力,由于局部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强局部血供,灭活炎性水肿,改善椎间盘的内环境[4]。正确而恰当的护理与生活指导,可以不断增强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告知患者养成正确的锻炼与工作的方法,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爱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颈椎病[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3):63-64.
2 万海武,等.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与进展[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18(6):89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