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战略范文
时间:2024-03-18 18:1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环保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煤矿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炭行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严重的的环境问题,不仅对煤炭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同时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1.1通过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来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矿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为土地荒芜、房屋倒塌、路桥断裂、平原变成丘陵地貌,农田大面积积水变为沼泽、湖泊或引起盐渍内涝;采矿排放的剥离废石、煤矸石,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有害气体逸出和有毒液体的渗流都使周围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在山区产生的山体坍塌、滑坡和泥石流会造成灾害;水土流失、地下水枯竭及污染还会对环境造成长远的影响。通过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达到整治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目的。
1.2. 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一方面人地矛盾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土地被采矿破坏废弃。通过土地的复垦利用,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多地少的矛盾。
1.3. 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减轻煤矿企业的经济负担。对于采矿造成的土地破坏,过去只考虑给农民补偿。由于土地越来越少,征地费用越来越高,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成为企业亏损的一大因素。通过土地复垦,可以省去赔偿的损失,减少煤矿企业的经济负担。
1.4. 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促进社会安定。由于煤矿企业占用较多的土地,造成矿区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加重了国家负担,影响矿区人民生活,从而影响矿山和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发展,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因而开展矿区生态破坏的防治,可以使废弃土地获得新生,改善矿区农民的生产条件、进而可促进社会的安定。
2煤矿企业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开采带来的严重问题
煤矿的开采为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三废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由于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碎石、矿井水等污染物,同时煤矿开采中排放的瓦斯、粉尘等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第二,煤矿的开采会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容易引起采煤沉陷,这是一种危险的地质灾害,发生采煤沉陷就会造成地面塌陷产生裂缝、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周围的建筑物受到破坏,土地和水资源受到污染等问题。
2. 2 环保项目的立项与实施存在不足
在环保项目的立项方面,由于缺乏充分的调研工作,因而导致一些环保项目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便匆忙的开展。但是由于没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考虑的不全面,容易造成项目的半途而废,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另外,在环保项目的立项工作中也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在环保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而导致项目无法顺利的进行。当前在煤矿企业中并没有将环保设备列入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导致环保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保障,项目无法顺利的落实。
2.3 环保资产管理效率较低
当前,在煤矿企业中缺乏关于环保资产有效的管理,环保设施管理中对添置、更新改造环保设施、设备、环保台账设立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专项检查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各级环保主管部门未能全面参与对环保资产的选型、采购、验收等环节,至使其对本单位或本部门部分新增的环保资产手中无帐、心中无底;环保资产台账统计没有使用统一规范的格式,造成企业主管部门汇总统计的环保资产不准确、不全面。检查中涉及的一等环保台账均存在上述问题。
2.4 环保节能监测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当前,大多的煤矿企业中都缺乏对环保节能的有效监测,随着煤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煤矿企业在环保节能监测方面的力度也不断的加大,但是却仍然无法使其与企业发挥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虽然购买了部分设备,但是在设备的运行以及专业的监测人员方面不够完善,导致环保节能监测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煤矿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对策
3.1转变观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加强煤矿环境管理。
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煤炭环境管理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要着眼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切实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三是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和承受力,坚决禁止掠夺性采矿、破坏自然的做法。四是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的观念。
3.2.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法律、政策和制度。
要建立严格的煤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严格执行煤矿建设与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与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推动煤矿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新建煤矿必须充分考虑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影响,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耕地、草原、森林、海洋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加强对煤矿“三废”治理的监督管理,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控制废气排放,加大对煤矿有毒有害废水污染物的监督治理和查处力度。
3.3.努力建立煤矿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逐步建立以煤炭企业为主的环境治理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加大对废弃煤矿和老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力度。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鼓励煤炭企业搞好土地复垦和再利用政策,鼓励煤炭企业发展上、下游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鼓励煤炭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伴生矿资源等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变废为宝,以取得最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5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矿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直接利用,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污染。煤炭企业要走出困境,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唯一的出路就是推行清洁生产,在煤炭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生产环节中严把废物释放关,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在各个生产工序中的排放。最终通过技术改造这一巨大的支持保证措施,最大限度地把“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这是防治煤炭生产污染的最根本的途径,也是煤炭企业迈向国际煤炭市场的唯一出路。
煤矿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煤矿生产的经营管理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煤矿绿色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才能彻底改变“煤黑子”形象。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采用少废或无废采煤和洗煤工艺,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改善生产环境,防止跑、冒、滴、漏,选用清洁能源,如煤气、电能、太阳能等;同时,推广生产水煤浆、煤泥浆、洗精煤等清洁产品,减少原煤的直接燃烧;推广使用型煤,杜绝燃烧散煤,有条件的矿区可实行集中供热,或实行煤气化,这些都是改善矿区环境的有效措施。
推行煤炭生产清洁技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把保护环境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清洁生产的全过程,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自主能动性,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清洁生产的最终目的;二、在煤炭生产、加工工艺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上,建立一套严密完善的环境管理责任制;三、煤炭生产各管理机构要共同参与生产全过程,要把清洁生产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四、把单一的煤炭生产要素和点源污染治理转变为施行全矿区的清洁生产和改善全矿区的生态环境。
4结语
煤矿企业环境污染涉及面很广,做好煤矿企业的污染防治问题,能够促进煤矿城市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因而要在矿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综合防治、以防为主、以管促治、防治结合,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樊华.双鸭山煤矿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6).
篇2
【关键词】 环保装备制造业 发展现状 战略措施
1 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在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水平提升的同时,工业化污染愈加严重,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但如何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进行有效处理,如何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且实现产值创造已经成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20世纪80、90年代为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时期,历经多年发展,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快速扩大了其产业整体规模,且其产业领域也得到了拓宽,大幅度提升了其整体水平。在整个环保产业内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较快,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现阶段,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已逐步成熟化,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特征。
水、大气污染治理为我国环保装备的主要类型,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较少,噪声控制设备等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发展体系。由图1得出,在整个环保装备中,占据比例较大的部分为空气、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概为80%的比例,在环保装备总产值内空气、水污染治理产值超过85%,固体废物设备年产值只有5%,在全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内噪声、振动控制设备年产值为其6.5%,2.3%为环境监测仪器年产值。由此可见,我国环保装备具有极为不平衡的发展现状,根本无法对现阶段环保需求加以满足。
2 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较低
目前,我国环保装备企业普遍存在经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现状,缺乏特大型企业集团,无法达到有效带动的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环保产业协会调查了环保企业100多家(陕西),相比总企业数量,该调查比例为10%,在企业调查中普遍存在规模小的特点,企业产值小于1000万为总数的7/10,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数量仅为3个。即便环保设备企业发展不错的情况下,也存在单一产品种类现象,主要以城市垃圾分选、焚烧及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装备为主,此类设备只是一般设备,具有较大科学技术含量,且具有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极为缺乏,在国内市场此类产品具有较低竞争力,这就对环保制造业集团化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业,这也是导致整体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小的主要原因。
2.2 创新资金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环保装备制造业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开发投入少,则无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更不能达到装备现代化需求。由于科学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开发、生产能力,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难度增大。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其环保装备企业研发投入之间也存在极大差异,投入资金少也是制约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以中小型企业作为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要类型,企业科研条件极为缺乏,科技创新资金往往存在不足现象,致使生产装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符。
2.3 核心技术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强大的教学团队,人力资源普遍具有较高素质、涵养,可为我省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但因我省以中小型企业作为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要类型,在高素质人才引进方面存有诸多问题,且更难留住人才,同时政府也没有相应政策支持,为优秀人才的提供保障。也就是说,我省虽然对大量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但同时也存在极为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这也是导致企业缺少科研人员、企业科研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大量企业的管理方式以粗放型为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核心文化缺失,管理乱象等,都是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
3 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与相关建议
3.1 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取向
(1)新型工业化结合地区特色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应与其自身发展现状相结合,将地区工业特色充分展现出来,且对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道路加以明确,对地区工业发展优势、不足之处进行全面分析。也可通过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对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对研发、设计与制造环保装备起到推动作用,对其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2)在资源配置中应对市场机制调节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且发挥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环保装备制造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与强劲的发展势头,要求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让企业优胜劣汰,对企业改革、创新加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引导作用为,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企业知识产权起到保护作用,将财政支持作用发挥出来的同时,也应加大监督力度,如企业污染、能耗大必须予以取缔,且对此类企业加以引导,促使其转变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同时,政府还需进行环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对信息调整趋势全面掌控,才能为新技术引进提供便利。
3.2 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依托各大经济区开发建设,向新经济开发区转移更多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将新开发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全省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对外来企业需加以鼓励,并向园区进行研发中心转移,进行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等优势企业的培育,对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技术与节能减排等起到积极带动作业。同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以大力支持,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以完善,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建立。
根据集中布局、集约用地等规定,园区产业需做好定位工作,帮助环保产业园区不断提升其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高端化,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同时严格遵循当前社会经济所需,不断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培育,对产业链加以完善与拓展。对企业生产协调程序加以优化,积极推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企业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建设,对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有效提升,且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3.3 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因环保装备具有特殊性,市场高要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这种情况下,需以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且将质量管理系统引入,有效控制生产整个环节的质量,降低产品不合格比例。伴随人们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对客户需求、产品问题进行及时了解,为改进产品、适应社会发展提供便利,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其竞争优势在于人才。为全面提升本产业发展水平,必须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扩大人才储备量。首先,需进行一批人才培养,如管理型、技术型等;其次需对一批人才加以稳定,需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选取相应的激励办法,对人才提升吸引力,能够留住人才;最终,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为人才留任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丰厚的待遇。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环境问题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关注,当今国际竞争已不局限于传统资本、资源与劳动力竞争,而将碳生产率作为竞争的重点,节能减排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前提下,环保产业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我国将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事环保有关产业的企业越来越多,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环保产业还礼体系,本文结合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研究其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篇3
[关键词]企业 绿色 经营
一、 何为企业的绿色经营
绿色经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从其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企业经营战略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总体设计,是企业面对剧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的策划。经营战略指明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及实施步骤。企业绿色经营作为一种崭新的企业经营模式,是企业经营战略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的重大变革。企业绿色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面对上述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而进行的经营战略的全面调整。通过调整,使企业的资源得到重新整合,使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重新实现协调,使企业在新的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走出一条绿色经营的新的发展之路。
二、 企业绿色生产的策略
生产是企业经营的最基本内容,好的生产是好的销售的前提。因此,要实现企业绿色经营,首先要保证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就是从原材料和能源的选择,到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最终处理都尽可能将其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1、原材料的采购
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追求经济利益,但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企业应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对于原材料的采购,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严把质量关,对于不合格或者不达标的原材料坚决不予采购。建立相关的责任落实机制,实行层层把关,层层审核,哪级出了问题就追究哪级的责任,这样有利于保证原材料采购的环保和高效。
2、能源的选择
企业的生产离不开能源,而且都消耗巨大。为了实现绿色生产,在能源的选择上,企业也应该有所转变。煤炭资源是目前企业采用的最主要能源,但由于煤炭污染较大,且不可再生,所以企业应该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减少煤炭能源的使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型环保能源,这些能源属可再生资源,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现在有许多办公照明、取暖设施都是利用太阳能发电产生电能,从而满足日常需要。企业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环保能源,保证绿色生产的顺利进行。
3、生产过程的控制
绿色生产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指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不论从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还是生产设备,都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执行。现今一些企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企业,如雨润、蒙牛等,在清洁生产过程的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消毒、穿着统一卫生服装、尽量不用化学制品,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可能产生的污染等等,从各个细节体现出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
三、 企业绿色销售的策略
1、绿色产品包装策略
现代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在包装上狠下功夫,用各种色彩艳丽、材质不同的包装袋给商品包装“美容”,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情趣。从环保的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企业应该把精力放到产品质量上,对于商品的包装要尽量选择耗资少的,且污染小的的材料,如改塑料包装为纸质包装,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包装的使用。例如国家为推行环保,所实行的“限塑令”,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塑料污染,降低了能源消耗。
2、绿色产品标志策略
企业要想达到良好的销售业绩,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就要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现代社会人们对商品的要求更为复杂,不单要求质量,还要求绿色环保,各国对于环境问题也是越来越达成共识,纷纷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界定商品的环保程度。有绿色标志的就为相对环保的商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会优先考虑。所以企业要从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努力达到环保要求,取得环保标志,从而实现企业的良好销售势头。
3、绿色广告策略
企业生产的商品最终被消费者了解,多半是利用广告达到的功效。绿色广告策略就是在广告的创意、制作、投放渠道选择等各个环节都体现出绿色环保的概念,广告的创意要新颖别致,广告的制作要尽量简单,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合理恰当的展示绿色广告的感性诉求、理性诉求和道德水准,更加突出企业的环保理念和环保形象。企业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公益广告的形式和创意,例如;“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们的眼泪”、“绿色是地球的本色”、“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些都是支持环保、提倡环保的广告案例。
4、绿色运输渠道策略
只有保证运输渠道的畅通,才能保证绿色商品的品质,实现市场流通,最终完成绿色销售。所以,企业在运输渠道和运输方式上,要精心组织策划,实现最低的消耗和最快的运输之间的完美结合,保证商品的绿色本质,保证市场的高效流通。
四、总结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全球达成一致的议题之一,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企业作为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更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将环保概念和理念推行到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之中,倡导绿色经营,坚持绿色经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帆.绿色管理――企业管理的新趋向[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篇4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消费雷求,以及面临全球性的环晚保护的限制和挑战,绿色营铭逐渐发展成为人本营悄时代的一种典型新战略营镜模式。绿色营梢把握住了人本营销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能够化企业社会责任为竞争优势。本文主要阐逮了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营梢战略时常进行思路转变,对此提出绿色营销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进行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铭战略选择和商业模式构建探索,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绿色营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思考。
2007年底,美国《商业周刊》断言:由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加之多数企业都未必能够实现之前的环境承诺,2008年商业世界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绿色危机”。事实上,中国企业的绿色危机在2007年便初露端倪,越来越多的政策和法律,正令那些以往不必支付的隐性生态成本,逐渐变得刚性起来。“生态文明”的提出,中国政府对环保问题所下的非常“严峻”的判断,2008年“绿色”奥运的承诺,都让中国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在如此严峻的绿色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延续以往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恐难以奏效。在以往,履行环保责任更多被企业当作一种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为,或是用来改善公共关系的“善举营销”和“公益营销”,企业将之视为锦上添花,或是一种迫于公众或者政策压力下的“投入(成本)”,有的企业一边行善,一边仍在经营中无视甚至滥用环境资源以攫取巨额利润。在这种思路下,在“绿色(环保)”和“竞争优势与商业利润”之间是一种典型的零和游戏。本文试在探讨中国企业在绿色环保压力下的出路,提出要真正解决绿色危机和进行绿色营销,中国企业在对待绿色营销的理念和环境问题的思路需扭转过来,将“绿色”战略变为自己竞争优势的一部分,实现从现在点缀性的或者被迫的“绿色(环保)”举措,过渡到从环保上获取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商业利润。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原来的能源和资源使用模式,通过重新设计原有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变“绿色危机”为“绿金”,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营销是未来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市场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经济的今天与未来。市场能否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进一步说,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归根结蒂是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最初就是因为市场活动中的一些个体行为造成了对环境的明显破坏,从而直接损害了生存于其中的人们的利益。过去,市场主体犯有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就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等同起来,而没有考虑资源的有价性,更没有将环境损失纳入到经济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体系中,从而将收入或产值的数量增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而这种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直接后果,就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和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其发展目标和推动力,片面地过分强调市场发展的短丽经济目标油长速度和增长数量,忽视对资源的合理有效的永续使用、环境污染的防治、人口的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注重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共进关系以及发展经济的质量,致使自然界对人类日益频繁的报复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自然资源枯竭、社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这种以牺牲整体利益来追求局部利益、牺牲未来持续发展来实现眼前短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的作法给人类经济的未来发展造成了长久的威胁。
国际社会八十年代末期提出“持续发展”概念,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新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式。这种理论认为,发展是一种改善人民生活的事业或进程,持续发展与单纯的经济增长不同,它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利应当是一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方式的统一,而不应该是凭借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资本,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另外,它还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当代人不能一味地、片面地和自私地为了追求今天的发展与消费,从而剥夺后代人木应享有的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机会。总之,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己到了紧急的转折时期。为了使市场能够长远持久地发展繁荣,人们必须在市场观念、市场行为、市场政策等诸方面进行调整。否则,必将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被淘汰。在市场运行中,营销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基本环节。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通过营销环节向生产者传达讯息,生产者的成果和利益通过营销得到实现。因此,要使市场真正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行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营销方式,换言之,绿色营销是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
绿色营销(环保营销)是指企业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在市场营销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等角度出发,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活动。也即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体现“绿色”,即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的策划与实施过程。直观地说,就是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份”及“无任何副作用”贯串于整个营销活动之中,这就是“绿色”营销。但是企业在传统的竞争优势上又加上“环保”一维,似乎是给自己增加了一道限制,而限制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和更少的盈利空间,也即是说“绿色(环保)”成本与“商业利润”是一个典型的零和游戏,他们分别处于跷跷板的两端,在环保上的投入成为侵蚀利润的成本,而利润的增长就意味着削减了环保成本。此外,这也好象是“绿色(环保)”成木与“竞争优势”之间的此消彼长式的关系。因此,企业如何从单纯关注企业自身的价值到关注环境和社会价值而突破价值壁垒并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能制定可执行及实现企业目标的绿色营销战略?产品的环境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此消彼长只是特定资源生产力框架下出现的情形,在特定的行业假设、行业标准和惯例下,要想从绿色行动中获取高额回报,出路可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探索。
1、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环境技术开发,创造绿色产品价值。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减少或者杜绝废物的产生,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措施,这只是绿色营销战略的第一个阶段。将绿色营销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经营战略的企业,不仅承担企业自身生产环境的环保责任,还承担外部的产品责任,即承担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责任,也即是说,企业不仅是以环保的方式生产,还要生产环保的产品,提供环保的服务,让客户通过使用性能大大提高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的产品与服务,在客户层面实现业务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基于此企业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工序设计都木着绿色营销战略而进行“环境导向型设计”,即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针对该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所有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开发更环保、更节能、更具有“环境亲和型”特质的产品与服务。在这样的过程中,企业不仅承担起产品的环境责任,又以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绿色产品价值,更实现了客户价值利益。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借助于克劳斯在总结“全面质量管理”时提出了著名的命题“质量是免费的”,则可以说“绿色是免费的”。
2、基于绿色营梢战略的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突破性竞争优势。环保技术的创新的确能让企业获得产品优势和环保竞争优势,但其着眼点仍然是战术性和改变性的,因而这种优势上相对有限的,也是较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超越。能让企业在业务绩效和环保绩效上获得巨大的、突破性的竞争优势,是通过对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和对产业内涵的“重新想象”来实现的。如某以生产打印机和复印机为主营产品的企业,现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业务,透视客户打印图文“动机背后的动机”,提出帮助业务实现无纸办公的设想。这不是自掘坟墓,而是通过对既有业务模式的“创造性破坏”,不仅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空间和利润空间,而且在大大提高自己和客户的价值和环境绩效的同时,更使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超越,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根植于企业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有能力,竞争对手短期内或单从任何一个局部,是很难撼动其优势的。同时,这更有助于企业实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绿色价值传播,让绿色价值被感知。当然,这里的“传播”不是简单的广告宣传,而是绿色营销必须展现自己的商业魅力。要想绿色战略成为成功的战略,第一步就要将模糊笼统的“绿色”转化为可量化、易理解,便于进行管理和销售的“价值”。因为如果不能将其量化成数字和指标,就没有办法制定目标,进行监测,统计结果,管理者就无处着手。这条原理并不只对管理者有效,有时顾客也有同样的需要,一款被称为绿色产品的东西到底有多“绿”?或者两款产品谁更“绿,’?不是技术专家的人常常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要想把绿色产品销售出去,就必须把产品具有的环境效益,变得能像“发电多少瓦”或是“发动机每分钟多少转”一样一目了然。例如,美国GE通过与一家名为GreeOrde:的评估公司合作,GE建立了一套针对绿色价值的产品认证过程和评分标准。GE的认证程序首先要求根据两项指标为“绿色”产品制定了明确的标准,这两项指标是:(1)能够提高客户的业绩或价值主张;(2)能显著改善客户环境方面的表现或者是那些能切实帮助实现以上改进的服务。根据这套标准,GE通过比照竞争企业的产品、原有产品、法定标准和历史业绩等基准数据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属性加以分析,就能够对每一种产品的环境效益进行衡量,甚至得出一个评分表。无论是客户、投资人还是产品经理,想了解产品到底蕴含多大的环保(绿色)价值,一张表格便能表达的一清二楚。通过这套指标,企业内部便在对技术进行投资时,有了更具操作性的选择工具。基于此制定的绿色营销清晰准确地将“绿色”价值传达给客户,并也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新商业模式,中国企业可作参考。
三、基于绿色营销战略的新商业模式实施基本思路分析
在上述作了基于价值创造的绿色营销战略选择探索,从绿色营销理念的转变到“绿色技术导向”产品的开发,再到(客户)价值创造,是尝试构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但再好的战略其价值要通过正确的实施或执行来证明:绿色营销带给企业的不只是削减成本、降低风险,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成为企业价值源泉,这就要找到能实施战略目标的基本路径和商业模式,可从以下思路出发分析。
1、树立企业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企业要寓绿色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更好地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在营销时能切实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项环节中,不仅保证自己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获得利润,同时还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还需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教育,使职工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日益高涨,企业只有及时调整营销观念,才能成为市场营销中的胜利者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制定企业绿色营销战略。企业绿色营销战略,是根据消费者和社会绿色消费及环保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现状及其长远的经营目标,对市场营销活动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方案。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要求企业从了解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入手,建立有效、快捷的情报信息网络,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绿色市场变化动向、绿色消费发展趋势,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
3、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价值支撑点。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使用、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特别是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能力,努力使产品既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并能将技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以及能早日对未来的技术进行规划与投资。
4、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产品在成木构成方面与一般产品有所不同,它除了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成本之外,还包括与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有关的成本支出,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常高于常规产品。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梢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因此,如何参照GE为客户创造价值制定绿色产品价格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5、获取绿色标志。绿色标志又称环保标志,它表明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产生的垃圾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它被誉为产品通往市场的绿色签证。通过绿色认证,获取绿色标志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获取绿色标志,能有效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真正冲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
6、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传播绿色价值。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的形象,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推进绿色营销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还能有效地获取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树立绿色企业形象:一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绿色宣传和教育。制订绿色制度,培育企业绿色文化;改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基于绿色管理的考核、激励制度,重视专业人才,尤其是生态、环保、经济、生物及发展绿色经济相关人才的引进与合理配置,促成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对员工进行绿色服务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绿色人才梯队。二是绿色广告。企业通过绿色广告,宣传绿色产品,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把绿色产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刺激消费需求。三是绿色公共关系。这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道路。在绿色营销中,企业应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显示自己在绿色领域的努力,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绿色公关能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送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通过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洽谈会的形式,来扩大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的接触面,扩大企业的影响面,使企业的绿色形象得以有效传播,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篇5
(一)网络技术下的电子商务业大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持并促进了网络电商的成长,互联网销售、网上购物等现代营销方式出现在大众消费人群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来节省时间,借助网络交易平台来享受自己的消费服务,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不能不对自己的营销模式、营销思维战略做出全新的思考与调整,要转变传统的营销思维,与网络技术接轨,这样才能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份额,才能占据更多的消费者,形成围绕消费者的一对一服务。
(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市场,海量的商品走进消费者的视线,客观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品选择,这就使得产品的生产主体也就是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同一行业商品的替代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想法设法赢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愿望,未来的企业发展只有围绕消费者这一大的核心,才能为企业开辟全新的出路。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牢固不可撼动,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必将成为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思维的核心理念。
(三)环保低碳理念盛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节能理念正在成为社会的主流,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都在追求绿色环保新生活,这种理念已经渗透到日常消费生活中,更多的人倾向于选择环保新产品,这无疑向企业提出了一个警示,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创造出令客户满意的新型节能产品。
二、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一)开拓网络电商营销新平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电子商务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网络电商交易平台出现在网络系统,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提供了从售前到售后的全方位服务。网络电商的出现缩短了企业同客户的距离,也省去了旧式营销的繁琐环节,节省了企业和客户双方成本。现阶段,网络购物也成为倍受广大消费者所青睐的消费模式。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必须改革传统的营销战略和思维,企业在拥有实地营销模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网络电商营销的开拓,要积极建立同网络电商的联系,并不断优化自身产品的网络宣传,充分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细心听取客户的想法和意见,掌握客户对产品的反馈信息,结合这些反馈信息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组合,根据客户信息的反馈来制定网络营销策略等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抓住核心消费者,才能最大程度地拓展市场空间。
(二)以消费者为核心规划市场
新经济形势下,各色企业发展壮大,同一行业的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取客户、赢得市场已经成为目前企业又一个全新的营销战略,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开展各项营销活动,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愿望来细致划分市场,对目标市场营销做出科学的规划。首先,对于消费者,应该围绕他们的收入水平、所处的社会阶层进行消费能力的划分,例如:以高薪白领层为代表的高消费群体、以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核心的中等消费群体,以及以低收入平民为核心的低档消费群体等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其消费模式、购买行为、消费习惯等进行再划分。其次,在已有的消费者划分的基础上来制定科学的营销战略。所谓的市场细分规划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因为消费者才是最终的服务对象和目标,才是推动企业获得利润的一大力量,企业所制定的营销战略必须能够确保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的需要,以营销战略为基础来开展营销活动,这样才能确保营销的科学性、针对性以及合理性,也才能赢得更多的消费者支持。
(三)强化绿色环保营销理念
新经济形势下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低碳、节能、绿色等理念已经映入现代人的内心,健康养生等思想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大目标,更多的消费者也都更加倾向于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面对这样的客观形势,企业也应该改变营销战略,转向新型的绿色环保营销理念,形成环保营销新思维,必须更加关注社会大众与人民的利益,选择绿色营销、服务营销、人性化营销等方法来满足大众消费群体的意愿。企业要重点认识到,目前市场上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等都不断增强,更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包括其环保度、有无病害等等都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企业无论是生产还是营销过程中,都要形成积极的绿色环保理念,打造出一个健康、环保的新产品,并加大对环保新产品的宣传力度,让大众消费者形成一种环保认知,从而更加认可自己的商品,围绕这一理念来逐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成一种品牌的影响力、驱动力,从而迎来更多的消费群体,融入社会发展大潮流,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三、总结
篇6
论文关键词: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营销观念;绿色产品
一、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述
(一)绿色营销的相关阐述
“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提出来的。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三者有机的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一)谋求长远利益
绿色营销要求企业不仅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要符合环保的长远利益,将企业利益、消费需求和环保合理、科学地统一起来;要求企业在每个环节都注入环保因素,采取新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策略。绿色营销可规范企业行为,增强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环保意识,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适应时代主流
“绿色”已深入社会每个角落,也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绿色营销作为一种积极的方式,它使企业从被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主动迎接挑战,以一种新的姿态顺应时代潮流,从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减少环境问题
企业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减少污染,开展绿色营销,并引导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可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缓解环境生态压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一)国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实施绿色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公众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绿色观念才能得到普及。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生态过程并不是一时就能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过程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有明显的迹象,才能被消费者所感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环保意识也参差不齐。总的来说,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二)经济基础不足,环保技术落后
我国整体环保技术水平远落后与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亏损,企业承担的环保成本能力有限,加上环保意识不强,不愿花人力、气力和财力进行环保技术开发,而从国外进口技术,将使企业承担更高的价格,这就进一步阻碍了环保技术的发展。
(三)环境保护的法律还待完善
我国现已具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法律及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还有地方性的环保法规和条例。这说明我国已在环境立法上已初具规模。然而,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立法滞后且量刑偏轻、行政上存在政企不分、以权代法的弊端。当时性绿色营销的企业发现自己的经营成本远高于同行,在竞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时,这种情况会大大挫伤推行绿色营销的积极性。
四、绿色营销的实施步骤
绿色营销是基于企业、顾客、环境及利益的一种战略性协调,其具体实施过程,必须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极其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规划和执行。
(一)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企业各部门都应该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从战略计划到实施过程都应贯彻绿色观念。
(二)收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
绿色信息包括如下内容: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绿色消费需求所在极其需求量的大小,为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
依据。
(三)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必须使自己朝着绿色企业方向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
1.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在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制定一个总的计划?????——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包括清洁生产计划、环保投资计划、绿色教育计划、绿色营销计划等。
2.绿色企业形象塑造战略。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特别是要在争取获得绿色标志的基础上制定绿色企业形象战略,对于统一绿色产品标志形象识别、加强绿色产品标志的管理、提高经营绿色产品企业自身保护能力、增强企业竞争意识、拓展市场、促进销售等均十分重要。
(四)开发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企业要适应该战略要求,在进行绿色营销时,开发绿色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新科技、开发新能源、节能节源、综合利用。绿色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可以放在:无公害新型能源、资源的开发,如风能、水能和太阳能以及各种新型替代能源等;节省能源和资源的途径及工艺,采用新科技、新设备,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绿色产品的开发,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支撑点。开发绿色产品,要从设计开始,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的确定,包装及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甚至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选择绿色渠道
选择恰当的绿色销售渠道是拓展销售市场,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绿色产品销售量,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创建绿色产品销售中心,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店,设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专营店或直销。
1.在大中城市建立绿色产品的销售中心。
2.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商店。
3.借助社会渠道,建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或专营店。
4.直销。对于一些易腐烂变质或丧失鲜活性的绿色食品,如蔬菜、水果等要尽量缩短流通渠道,以免遭受污染和损失,可以采取直销的方式。
(六)实施绿色管理
绿色管理是融环境保护的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实施绿色管理应该:
1.应该建立企业环境管理新体系。
2.要进行全员环境教育,提高企业的环境能动性。
3.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实行强制性管理。
篇7
关键词:环境绩效 平衡计分卡 评价体系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资源与环境的代价,如资源枯竭、大气水污染严重、企业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为此,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制度,但这并未从根本上遏制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从国内外环境管理的实践来看,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需要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更加迫切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到环境管理中。而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既是环境最大的受益者,又是环境问题的“肇事者”,对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加快从经济人到社会人进而到生态人的角色转变。所以,企业有必要在战略与经营决策层面加入环境因素,并对其绩效进行评价,以促进自身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积极性,致使企业没能系统、全面地从各个层面对其环境绩效进行评价,而仅仅停留在对单项指标的考核。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性强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对促使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绩效的界定
环境绩效概念的清晰界定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对环境绩效的定义形成一种统一的意见,更没有形成公认的准则。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绩效进行了界定。
著名英国会计学家R.H.Gray(1993)基于信息披露的角度对环境绩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企业的环境绩效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企业的环境政策(Police)、企业环境计划与框架(Plans and Structure)、发生的环境活动(Activity)、涉及的财务事项(Financial)、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Sustainable Management)。Klassen和McLaughlin(1996)根据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之间关系对环境绩效进行了界定,他们提出,环境绩效应是企业在环境及环境问题方面所涉及的财务业绩和在提升环境状况方面所获取成效的总称。(2001)从有关企业环境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视角出发,将环境绩效定义为:企业在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环境保护方面等所取得的业绩。Charles J.Corbet(2002)基于对企业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考虑,认为企业的环境绩效是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即一个企业在将环境影响降低至最小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他将环境绩效界定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销售活动中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二是企业在制度、文化等方面所体现的环保意识。郑季良、邹平也从此角度出发将环境绩效定义为:企业在治理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将环境绩效界定为: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基于其环境愿景,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污染控制治理、资源利用与节约、环保科研、环保教育培训等方面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成果以及与此同时所取得的财务业绩。
二、平衡计分卡的概述及其引入环境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一)平衡计分卡的概述
1996年,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Robert S.K.)和复兴方案战略集团总裁诺顿(David P.N.)在对12家业绩领先企业研究的基础上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文章《平衡计分卡――业绩衡量与驱动创新的新方法》,该文首次提出了平衡计分卡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不久该模型就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推崇,并被评为“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之一”。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以因果链分析为手段的综合评价系统,它将涉及企业表面现象与深层实质、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内部环境与外部状况等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并将它们划分为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及学习成长四个方面,并针对各个方面设计出具体目标及评价指标,利用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来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到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再到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的过程。它成功地将企业的业绩考核上升到了组织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实施战略的有力工具。
(二)平衡计分卡引入环境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都针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了一些标准,比如,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在2000年提出了全球第一套生态效益评估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有关环境绩效评价的指导性纲要文件――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也在2006年10月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指标协议。但现行的这些标准都存在一些缺陷:评价指标通常更加侧重于使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生产环节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然而,这种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即评价结果的片面性,这种评价方法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不能对企业各个层面涉及环境事项的绩效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而平衡计分卡恰能弥补这一点,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到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中,可以从整体战略角度出发,把环境因素纳入不同层次的经营决策中,进行一个全面、动态、持续的绩效评价,利用指标之间相互驱动将企业在经营成果、生产运营、学习成长、相关者利益等关键领域的业绩改善综合起来对企业整体环境绩效进行考查,以此来促进企业进行短期和长期的管控,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通过设计一套系统而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实现对某种事物绩效的考核评价。在当今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构建一套科学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环境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的“生态梦”。鉴于平衡计分卡是一套先进的战略管理工具,其可以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结构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之间、企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寻求“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绩效考核与战略实施。所以,本文将平衡计分卡嵌入到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中,以此来构建评价体系,实现企业对环境绩效的全面评价。
(一)构建思路
企业在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时,应根据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系统进行设计。首先,设定企业的环境愿景,它是保证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其次,将企业的环境愿景纳入企业战略当中,以展示企业提高环境绩效的决心,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以后为之努力的方向。再次,将企业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它是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的起点,决定了评价的方向和基本框架,应包括环境财务、利益相关者、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方面的具体目标。然后,根据企业具体的环境绩效目标设置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企业,进而对企业的环境愿景进行调整,再重复上述步骤,循环往复,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二)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及可行性,我们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既应考虑到环境绩效自身的特点,也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其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确保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合理及评价结果准确的必要基础,所以指标的设计首先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于指标的意义必须明确,能被企业各级员工、领导所理解认同;对于数据的统计方法应科学合理,数据的分析应该标准规范,以避免产生错误和歧义,否则,评价出的结果就会失去意义。
2.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保证企业能够顺利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前提,因此,指标的设计应考虑指标数据的易得性和评价的可操作性,即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是否具有相对易于获取的统计记录,还要考虑这些可靠的数据能够使评价程序顺利运行。
3.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使评价体系内容全面的有力保证,若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的关联性过强则会导致评价结果反映的信息存在重叠,致使评价结果不客观全面,为此,在设置指标时应尽量降低其相关性,选择独立性较强的指标,以增强评价的全面性。
4.综合性原则。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涉及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社会等多个领域,相应地,其便有多个子系统构成。因此,必须对它们的结构层次及相互作用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做到主子系统相互协调统一,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
(三)评价指标的设计
鉴于平衡计分卡包括四个方面的维度,本文在对平衡计分卡某些维度稍加修改的基础上围绕这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设计,分别为环境财务维度、利益相关者维度、内部流程维度以及学习成长维度。
1.环境财务绩效指标。环境财务绩效指标主要指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所获取的收益,主要包括环境投入、环境费用、环境收益。环境投入主要是指企业对企业以及周围环境已有污染治理的投入;环境费用主要指企业的排污费、污染物处置费、污染物超标排放缴纳的罚款等;环境收益主要包括因环境保护获得的税收优惠和奖励补助。
2.利益相关者绩效指标。利益相关者(主要指政府和周围社区)绩效指标主要指企业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提高周围社区环境状况、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作为,主要包括对周围社区环境的绿化、环保捐款、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管控能力。对周围社区环境绿化是指企业主动对其厂地周围环境进行的美化;环保捐款是指企业对民间环保组织、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以及政府环保事业等提供的无偿赞助;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管控能力是指企业对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控制能力。
3.内部流程绩效指标。内部流程绩效指标主要指企业在生产方面对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绿色采购、环保设备使用、资源利用能力。绿色采购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保材料的购买;环保设备使用主要指企业为了进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使用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设备;资源利用能力主要指企业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以及对生产投入资源的利用率。
4.学习与成长绩效指标。学习与成长绩效指标主要指企业在环保科研和环保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主要包括环保技术工艺研发、环保产品研发和环保教育培训。环保技术工艺研发主要指企业为研究开发环保技术和工艺而在科研方面所做的努力;环保产品研发主要指企业在研发环保产品方面所进行的科研投入;环保教育培训主要指为了防止和减少环保事故,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而对员工进行的环保教育培训。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评价指标设计确定后,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本文尝试建立了如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环境绩效管理。
四、结语
将平衡计分卡引入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中,使企业将环境战略转化为业绩衡量指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行业不同,评价指标的侧重点就可能有所不同,如何选择合适的指标准确衡量企业环境绩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企业应在深刻分析自身情况基础上探索适合自己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X
参考文献:
1.侯睿,赵静.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嵌入性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24).
2.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李虹,刘晓平.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J].天津经济,2008,(09).
4.杨娜.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2,(10).
5.曹颖.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6,(05).
6.蒋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D].厦门:厦门大学,2009.
7.刘德银.企业环境绩效综合评价探讨[J].经济论坛,2007,(01).
8.郭晓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 新方向 绿色管理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 企业管理走向绿色管理道路的现实意义
绿色管理,就是将环保知识贯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可持续性、环性;绿色管理的推行,是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必然选择,将绿色环保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确保绿色、环保能够与企业管理同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这样不仅能够使我国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还能净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其次,企业发展推行绿色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再次,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保证。最后,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
二 我国企业绿色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 企业管理缺乏健全的绿色管理机制
绿色管理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步被接受的一种管理理念,它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因而在管理机制上也是与传统管理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在传统管理理念之下所确立的管理机制,是属于绝对竞争型的管理机制,而绿色管理理念要求的则是环保型的管理机制;虽然企业跟随时代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发展步伐,但是,就管理理念上来说,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绿色管理的存在,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绿色管理的本质,因此,在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当中,还没有脱离传统管理机制的基本架构和运作规则,绿色管理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梳理、规范和健全,特别是绿色管理的组织架构、运作制度和程序以及运作目标等,都还没有在企业当中得到推行。
2 我国企业管理者与消费者的绿色产品意识不足
意识上的欠缺,就是指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并没有将绿色环保的意识实践到产品生产中来,从产品生产原来的采购、加工流程和售后环保等方面,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没有推行绿色管理的概念,而消费者绿色产品意识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的时候,对于绿色产品的概念鉴定不完全,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不能主观鉴别,容易被误导选择相对更加具有价格优势或者更加实用的产品,并且,在进行产品消费的过程中以及消费过后,并没有运用绿色环保意识,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有效的环保处理;那么,在市场经济的供需规律之下,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会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方向的变动,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认识不足,也会致使企业对于绿色产品生产的重视度降低,而企业对于绿色产品的重视程度降低,就不会进行绿色产品相关知识的宣传,最终也会让消费者的盲区无法得到填补,最终就形成了一个闭塞性的恶性循环。
3 企业绿色管理资金和技术缺乏
企业要转向绿色管理,需要重新构建组织架构,需要开发绿色环保的产品包装,也需要采购更加环保的原料,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废弃原有的价格便宜的非环保原料和添加剂,在现在的工业生产当中,绿色环保的产品,是需要以巨大的资金和技术为支撑的,但是,现在的企业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资金而言,企业有自己的经营管理资金,但是要转向绿色环保的管理,其经营管理成本就会相对上升至少两倍,这对于如今竞争力巨大,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不可能的;就技术而言,要开发绿色新产品和绿色新包装,需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而要具备自己的研发团队,除非是企业的规模巨大,资金运转充足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的,但是,现实市场中,能够具备这方面实力的企业是非常少的。
三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企业作为对经济、环境、生态、社会具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以及国民经济绿色化发展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和微观基础,不仅应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更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追求企业利润和社会责任双重目标的统一,改变现行的纯经济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企业管理方式,通过实施绿色管理,使自己的经济行为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
1 建立和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文化
建立和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机制,企业就要先梳理现有的管理机制,如果在现有的管理机制当中,组织架构从上而下已经符合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那么,就要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添加一个绿色环保部门组织,在这个部门当中,设立绿色管理者,负责企业绿色管理的战略导向,参与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当中,然后设立绿色观念宣导员,专门负责绿色环保知识的培训和宣传,以及企业内部员工日常工作行为的检查和督促,并设立标准质检部门,按照国际绿色环保标准,对产品的采购、生产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规范。
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文化,需要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绿色管理机制建设,这就需要企业在制定绿色管理战略目标的同时,做好目标管理,将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与企业目标联系在一起,用企业的绿色管理带动员工的绿色工作,实现企业整体的团结一致;与此同时,企业建设绿色管理文化,要做好企业绿色文化墙建设,将企业的绿色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曝光,以此对员工的意识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树立绿色工作理念;当然,绿色管理部门的宣导员要做好积极的培训和宣导,及时给大家普及最新的绿色管理知识。
2 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绿色管理意识,普及绿色消费观念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亦即要求绿色消费。为了企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有优势,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绿色管理。首先,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管理者对绿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企业管理者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只有企业管理者从根本上认识到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才会投入相应的人财物力,去研究绿色管理方法,大力在企业中运用和发展绿色管理。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过去那种只做绿色环保的表面工作。其次,消费者的需求和认识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宣传绿色消费观念,让广大人民认识到绿色产品对于改善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度越高,那些不实行的绿色管理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将不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从而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滞销。从而制约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
3 加强绿色管理的投入力度,做好绿色科技的研究和人才的引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开展绿色经营,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塑造绿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大多离绿色管理的需求,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企业要实现绿色管理,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首先,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绿色管理的执行者,企业绿色管理的效率与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实施绿色管理初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便能够大量引进优秀的绿色管理人才,增强企业绿色管理队伍,让他们能够尽快研究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绿色管理模式。其次,还应对企业内部的有潜力的管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绿色管理知识理论,以便在未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还需要配备先进的符合绿色环保的科学技术设备,从而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企业生产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科技产品。从而让企业能够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结
据世界银行测算,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贡献率为14%,但中国也由此付出了资源消耗、高能耗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2007年环境绿皮书指出,我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城市水域受污染率达到高达90%以上,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环境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约占GDP的10%左右。我国耕地面积以平均每年约16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为了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企业在未来实行绿色管理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只有实行绿色管理,才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才能进一步合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才能生产出绿色环保标准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产品。
参考文献:
【1】汪洪涛 制度创新:中国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的基本命题及实施赶超型战略的基础性社会变革要求分析[J] 改革与战略 2002年Z1期
【2】颜秉姝 企业绿色管理趋势运用分析[J] 现代商业 2011年30期
【3】曹书豪 中国企业绿色管理理念的探讨[J] 中国商贸 2011年15期
【4】赵领娣 胡燕京 袁泉 大力提升我国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对策[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年10期
篇9
关键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在现今的新的经济形势下,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主题,单单发展经济的落后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样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低碳经济以保护环境、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为特征,将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1],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有长远的经济战略意义。
一、我国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过度的开发水资源、矿产和原油资源、破坏自然植被和乱垦滥伐、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次,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利用效率低,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迫切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节能环保型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节能型经济模式,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方式的大转变,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由高排放向低排放转变,由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变,它是一种环保科学的经济形态,旨在高效利用清洁能源,能源技术创新,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2.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内涵之中,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体现清洁生产,促进高排放企业的转型,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低污染,倡导保护环境,尽可能的利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原料生产,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环保两者双赢;低能耗倡导节约资源,生产开发低能耗产品,节约资源,大力发展低能耗经济。
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提高低碳环保意识
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还要大力的宣传低碳环保的优越性,使企业的员工充分了解大战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优越性,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支持低碳环保型经济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与制造业生产中,很多的企业对环保型经济的认识并不足,很多情况下还只是一味的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大力的进行宣传与培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要在企业文化中凸显发展低碳经济的优越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从而促进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国家政府应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制定低碳经济相关的发展战略
指导企业行动的方向与方式,例如:大排放、大能耗企业的主动转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员工拒绝一次性用品的消费与使用等。
3.企业应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与特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转变成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根据产业结构冗杂不合理的现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在汽车制造业方面,企业应当生产小排量和节能型新型汽车,降低污染与能耗,保护环境。同时大力发展“三地产业”,努力自主创新。
4.大力开发新能源,促进技术创新,开发利用低碳产品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而且能源资源有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不可再生资源却越来越少。这就加剧了资源紧张的形势,同时也伴随着高污染与高能耗,使得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异常,灾害不断,威胁人类生存。因此,企业必须要促进技术的创新,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低碳产品[2],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氢能等新能源,逐渐的代替造成高污染的资源能源,使得经济朝着环保经济型方向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不是意味着减少生产,降低生产量,从而导致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而是意味着生产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环保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一个企业的核心就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一个企业要想长远有前途的发展就必须实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能够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环保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能够真正的与世界接轨,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主题,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述评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147-04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在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曾付出过沉重的环境代价。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多诺拉事件曾震惊世界,被列入世界环境公害事件。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将反污染活动推向,后来这一天被定为“世界地球日”。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美国政府通过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等途径,有效地控制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2006年9月,美国国家环保署了“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2006~2011 EPA Strategic Plan),结合美国环境现状和前期工作基础,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用于指导美国环保署未来五年的工作。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目前很多地区的环境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虽然我国与美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挑战有较大差异,但研究分析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吸收其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环境管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将对美国环保署职能及其战略计划进行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和管理者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美国环保署的基本职能
1970年7月,基于美国公众对清洁的水、空气和土地日益高涨的需求,美国白宫和国会联合成立了美国环保署,赋予其修复环境损害和建立环境保护新标准的任务。其职能简单的说,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目前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强化环境法规。对于国会编写的环境相关法律(Law),环保署负责编写法律细则(Regulation)推动其实施。环保署通常负责制定环境的国家标准,各州和部落再据此形成其各自的环境标准,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州或部落环保署将提供帮助。环保署还会不断强化已有的法规,并帮助企业理解法规的要求。
(2)提供经费资助。环保署近一半的经费用于资助有关州的环境计划、非盈利机构、教育机构等,推动其实施从支持决策的科学研究到内容广泛的大量环保项目;其余经费也是用来实现其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任务。
(3)研究环境问题。通过全国各地实验室的工作,环保署识别和努力解决环境问题。为了掌握更多内容,环保署还与其他国家、私营团体、科研机构等分享有关信息。
(4)组织合作伙伴。环保署不是单独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而是通过建立数十种合作关系,与企业、非营利机构、州和地方政府一起开展工作,包括节水节能、减少温室气体、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农药风险等。环保署利用奖励的方式来回报自愿合作伙伴,例如一些重要的公众表扬项目以及能够获取最新的资料等。
(5)公众环境教育。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理解环境问题是自觉保护环境行动的开始。美国环保署将公众环境教育作为其重要工作内容,包括在其网站上设置测定环保智商(EnviroQ)试题、推出节能减排计算器等。
(6)出版信息。通过纸质资料和网站,环保署向公众及时公开有关活动。
有些工作与环保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不是环保署的主要职责,如濒危物种保护主要是美国渔业和野生生物保护部门负责,核废料主要由能源部负责。
2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的由来
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政府绩效和结果法》,对政府拨款项目的预算审核、运行监督和事后评估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该法案要求,各行政部门均要编制其至少涵盖未来5年的战略计划,但至多在3年后必须更新。
美国环保署作为美国政府的行政部门之一,也需要根据该法案编写其战略计划。美国环保署的战略计划提出其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并描述其如何使得美国的环境更清洁和健康。这个计划既是就其职责向公众的说明,也是如何实现既定环境目标的路线图。
美国环保署已制定的战略计划包括1997~2002、2000~2005、2003~2008三份,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06年9月的“2006~2011战略计划”。
3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描述了美国环保署在2006~2011年间计划开展的工作和希望达到的指标,分析了可能遇到的新的重要挑战和机遇。这一战略计划继续围绕上一个战略计划提出的5项目标进行部署(见表1),它们是清洁空气和全球气候变化、清洁和安全的水、土地保护和恢复、健康的社会和生态系统、依从和环境管理。
3.1 清洁空气和全球环境变化
其总体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使呼吸更为健康,降低大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同时通过与企业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室外空气方面,重点提出了臭氧与PM2.5、气态有毒物质和酸沉降三项控制目标,要求相关污染物浓度要有较大承担的降低,如到2015年,所有监测地区的人均室外臭氧、PM2.5浓度分别要比2003年降低14%和6%。在臭氧与PM2.5控制目标之下,还提出了与这两项污染物浓度关系密切的移动源NOx排放、移动源VOCs排放和能见度的控制目标。在酸沉降控制目标下,则提出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硫沉降及氮沉降的控制目标。
在室内空气方面,重点提出了减少氡暴露、减少室内环境哮喘致病源暴露以及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管理3项目标,如提出到2012年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室内环境哮喘致病源暴露的人数将由2003年的300万人增加到650万人。
在保护臭氧层方面,提出到2015年,美国消耗的Ⅱ类破坏臭氧层物质由2003年的9900t/年降低到1520t/年。在防辐射方面,提出到2011年,室外空气辐射网监测系统国土覆盖率由2001年的35%提高到77%。
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从建筑、工业和交通三个方面设定了目标,到2012年三方面的碳排放与2002年相比,要分别减少4 600千t、9900千t和15千t碳当量。
3.2 清洁和安全的水
其总体目标是:确保饮用水安全;恢复和维护海洋、流域水体及其水生生态系统,以保护人体健康、支持经济和休闲活动,为鱼类、植物和野生生物提供健康的栖息地。
在通过改善水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提出了安全饮用水、安全水产食品和安全游泳3项具体目标。如在安全饮用水方面,到2011年集中供水系统要为其所服务人口的91%提供满足全部可用的基于健康的水质标准的饮用水(2005年这个比例是89%);在安全水产食品方面,到2011年要将育龄期妇女血铅含量超过关注水平的人口比例减少到4.6%(2002年这个比例是5.7%);在安全游泳方面,提出了到2011年因在水体游泳或其他休闲活动而导致水传播疾病发生率控制指标。实际上,后两项指标是以疾病控制指标间接地表征水质保护目标。
在保护水体质量方面,提出了流域、海滨与海洋水体保护目标。如在流域水体保护方面,通过污染控制和修复措施,到2012年要使2250条未达标河流(2002年确认)实现全部污染物和损失满足水体质量标准;在海滨与海洋水体保护方面,通过污染控制和保护措施,使得沿海水体生态系统健康度提高0.2个点(基于国家沿海状况报告划定的“好/一般/差”的尺度)。
3.3 土地保护和恢复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最有效的废物管理实践和可行的清除方法,来保护和恢复土地,以降低有害物质释放所带来的风险。美国环保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策略,包括从源头减少废物、循环利用、防止泄漏与释放以及清除污染因子,尤其关注其对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敏感人群的威胁。由此可见,其土地保护和恢复的核心内容是固体废物的管理,实际上为“土地保护和恢复”这一节写序言的正是环保署固体废物和应急响应办公室的官员。
在保护土地方面,重点关注减少废物产生与增加循环利用,以及正确管理有害废物与石油产品。如,对于建筑和拆迁废物的再利用和循环率,到2011年要在2003年基础上(59%)再增加6%;到2011年对500个《美国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The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Act)批准的有害废物管理点,实施原有或更新的控制措施,以防止其泄漏。
在恢复土地方面,重点关注意外和人为排放废物的准备与响应、污染土地的清洁和再利用、超级基金场地各相关方的最大参与等。如,到2011年要再完成975个超级基金所选污染场地的恢复工作;超级基金选定了1 381个地下水污染点,到2011年要对其中74%的点采取工程修复、自然过程或其他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的迁移;2011年前的各年中,超级基金所选污染场地中95%的场地要找到除了联邦政府之外的有活力、有责任心的伙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环保署将继续实施执行优先(Enforcement first)和成本补偿(C0st Recovery)两大策略,以保护超级基金。
3.4 健康的社会和生态
美国环保署认为,甄别、评价和削减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成千上万的化学品带来的风险,是保护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所在。因此,需确保进入市场的化学品和农药满足健康和安全标准,并对其使用进行登记,对其商业过程的风险进行评价。从类型上说,关注的化学品既包括大宗化学品(HPV,High Production Volume),也包括新型化学品,还包括铅、农药等有毒化学品。如报告提出,对美国环保署已确认存在不合理风险的大宗化学品,到2011年要100%进行风险削减或有效管理;在2011年之前,要确保进入市场的新型化学品不会对工人、消费者或环境带来不合理的风险;到2011年,要将在普通人群检出的杀虫剂浓度降低50%。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恢复方面,美国环保署强调通过有效策略提高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的质量,以推动地区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断改善。如报告提出,到2011年,通过采用有效的策略,要在30个地区削减增长和发展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环境和(或)人类健康显著而可测量的改善。
在恢复和保护濒危生态方面,提出了增加湿地、促进国家重要河口生态系统恢复、改善五大湖区的健康等9项具体目标,全部与水体(包括湿地、河口、湖泊、海岸等)生态系统有关。如报告提出,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使纳入湿地状况评价和生物与功能测量特别关注的湿地面积,到2011年每年净增加10万英亩。
3.5 依从和环境管理
确保政府、企业和公众遵守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的法律法规,是美国环保署的重要工作。通过与合作伙伴的配合,美国环保署利用帮助理解环境法规,激励主动承认和规定违法行为,通过审计、评估和调查监控法规执行,追究违法者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阻止将来违法等4项工具,来提高环保相关法规的依从度。报告还提出了一些总量控制目标,如到2011年要累计削减有害物质204万t(2000年时的削减基数为2万t),累计减少用水7 190万m3(2000年时的减少用水量基数为83万m3)。
4 分析与结论
4.1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科学研究
在战略计划的五项目标中,均将强化科学和研究作为其重要的分目标之一,分别从强化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人力资本、绩效测量、评估反馈、新问题分析等方面进行具体部署。实际上,美国环保署将基于科学、忠于法律和力求透明作为其工作的三项原则,这其中基于科学是排在第一位的。科学研究内容广泛,基准研究、数据库建设、模型开发、预测预警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在我国,近年来对环境科技也给予高度重视,在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主体计划中都将环境科技作为重要支持内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更是将环境列为重要领域。
4.2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标准研究
颁布环境标准是美国环保署的重要职能和工具。每一项环境标准的出台都有其扎实的科学研究,并经过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因此,美国的很多环境标准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很多国家制定环境标准的重要参考。
4.3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系统管理和全方位控制
以水环境管理为例,将最大日负荷总量(TotaIMaximum Daily Loads,TMDLs)计划作为保护流域水质的重要措施,从流域水质和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出发,基于科学系统的分析,确定排污控制要求,而不是对所有河流都简单的实施同一污染控制标准。自2000年开始,美国各州和环保署已经在美国全国完成了2万多项TMDL项目。再如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不仅对燃煤烟气和机动车进行严格控制,对非路基柴油燃烧机(包括建筑、农用和工业柴油发电等)也进行严格控制。
4.4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新型污染物控制
这里所说的新型污染物是相对于传统污染物而言。如,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将消毒副产物、医药、纳米材料等均纳入控制或研究范围;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除了二氧化硫等传统污染物外,将O3、PM2.5、NOx、VOCs等污染物也纳入控制范围,努力削减由此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