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建设意见范文
时间:2024-03-18 18:1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建设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我市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和全面小康建设,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就2010年全市农村文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坚持“硬件”与“软件”并重的原则,继续巩固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和“农家书屋”(村文化室)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内部设施,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更加注重建成后文化阵地的使用与管理,努力提高运行质态,让文化阵地真正成为农民群众读书休闲、健身娱乐、科普培训的好场所。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我市的建设进度,加强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结合,有条件的乡镇建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逐步实现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
二、继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
继续做好“三送”和“三下乡”活动,全年计划送戏下乡80场,送图书19万元,送电影3000场以上,送文艺下乡4次以上,注重活动形式的创新和活动质量的提高,努力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
三、大力开展以“四特”为中心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坚持把文化工作的重心放在农村、放在基层,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在全市广泛开展“特色文化乡(镇)、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创建活动,研究制定具体的创建标准和评选命名办法,积极培育地方文化品牌,带动基层文化活动的整体推进。继续开展“优秀文化活动评选”,举办第五届农民艺术节和农村文艺新作调演,引导、示范、带动城乡文化活动。
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强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研究制定高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长期保护规划。组织评审、命名第一批高邮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阶段各项任务,组织好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等工作。
五、培育发展农村文化市场。
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多形式、多渠道地兴办农村文化经营活动点,提高农村文化娱乐消费的品位和档次;
另一方面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加强网吧、游戏厅监管力度,净化各类文化市场,有效遏止各种侵权盗版行为,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文化站是乡(镇)文化市场的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管理,促进农村文化市场朝着繁荣、活跃、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加强对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业务指导与管理。文化局机关继续实行与基层挂钩联系点制度。市文化馆、图书馆做好业务人员与乡镇结对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培育农村基层文艺骨干。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总结提高,适时组织开展农村文化经验交流活动。市文化局还将编印《20**、20**优秀文化活动评选获奖案例汇编》,供基层互相学习借鉴。
七、加快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
篇2
一、统一思想,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乡镇工业功能区是指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用于发展工业的功能区块。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对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导入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作为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引进外来投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
(二)坚定信心,继续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针对目前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正确把握形势,克服畏难情绪,用创新破难的办法,把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行业或区域技术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孵化器)、标准厂房等公共平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继续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
(三)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有利于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建立市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委。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大力支持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各县区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市级重点以上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应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及时协调和解决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全市乡镇工业功能区快速健康发展。
二、明确目标,提升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水平
(四)明确目标,培育一批示范和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到201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基础完善、功能配套、各具特色、联动发展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工业新区,一批市级示范、市级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使其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推进城镇化的示范区、循环经济的先行区。到2010年,全市示范和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功能区4家、50—100亿元4家。
(五)科学规划,努力构筑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坚持工业功能区建设与城市及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工作同规划、同实施。要从实施“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强区域经济整体竞争优势出发,进一步修编完善乡镇工业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划。要根据区内人流、车流的实际情况,按合理集约用地的要求,适当调整公建面积和道路的宽度、密度,其中生产性项目用地比例应达到60%以上。通过集中建造行政管理、生活服务、污水处理、仓储及绿化等配套措施,控制非生产性辅助设施的用地比例和规模,提高区域性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
(六)完善功能,不断提高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层次。要不断完善乡镇工业功能区各项配套功能,进一步提高环境承载力。要积极在乡镇工业功能区内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工业功能区的环境保护管理监察体系,实行污水的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区内环境质量符合有关要求;积极倡导清洁生产,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积极开展并通过ISO14000认证、认真制定并实施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各地要予以表彰奖励。
(七)鼓励共建乡镇工业功能区。为调整优化乡镇工业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提高建设水平,实现招商引资信息和基础设施资源的充分共享,各地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责任分担、利益分享”的原则,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行土地指标等的倾斜,积极引导和鼓励区域相邻的乡镇联合开发建设乡镇工业功能区,努力构筑一批具有较强承载能力的高品位乡镇工业功能区。乡镇工业功能区应积极开展对全区或部分区域组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和矿藏探测等评估工作,对进入该区域项目不再要求做相应的单个评估或尽可能简化评估审批手续。
三、优化布局,推进工业集中产业集聚
(八)控制区外项目,推进工业集中。要把工业项目用地指标重点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倾斜,引导各类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集聚,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以外的零星工业用地原则上停止审批。其中对市级示范乡镇工业功能区、市级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所在镇的新办工业企业入区率要达到100%,老企业搬迁的入区率达到100%。
(九)明确产业定位,强化对主导产业的培育。各乡镇工业功能区要以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为目标,围绕“做专、做特、做精、做优”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主导产业,切实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努力培育富有特色和个性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比较优势,提高乡镇工业功能区的竞争力。
(十)加快产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功能区。要努力打破行政区划界线,积极探索各种有利于加快产业集聚的办法措施。通过合理调节利益分配关系等方式,鼓励特色产业跨区域集聚,引导向乡镇工业功能区落户,努力把乡镇工业功能区打造成为特色产业功能区。
(十一)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面向乡镇工业功能区主导产业的行业技术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产品研发和加工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依据有关政策,可给予一次性补助。
四、加大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创新工作思路,拓宽融资渠道。要在努力争取信贷支持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采取BT(建设+移交)等新型投融资方式,加速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将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组建乡镇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并由其融资的方式,解决乡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问题。
(十三)建立小城镇建设与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的互动开发机制。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让的各类经营性用地收益,留给乡镇部分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乡镇工业功能区内的工业用地,要积极推行招、拍、挂等形式。工业用地出让所得收益用于功能区建设。
(十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从2006年起,在逐年适当增加市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市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出结构,安排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乡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分配办法与乡镇工业功能区的财政贡献规模挂钩。
五、集约节约,创新土地开发建设运行机制
(十五)严格执行项目供地标准。新落户乡镇工业功能区项目的投资密度和容积率指标,严格按省“双控”指标执行。对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或用地规模在10亩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鼓励入驻标准厂房。
(十六)建立土地进退机制。供地批准后满两年未动工及建设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实际投资占总投资不足25%的,由原批准供地的人民政府依法予以收回;闲置两年以下一年以上未动工及建设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实际投资占总投资不足25%的,由原批准供地的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收取闲置费,并责令限期开工建设,企业确定无实力开工建设的,按土地取得成本补偿,协议收回;供地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至今尚未开工的项目,无力开工建设的,由原批准供地的人民政府收回调剂安排给急需用地的项目使用。
(十七)鼓励建设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孵化器)。按照“统一规划、多企一地、厂房自建、生活后勤配套设施统建统管”的原则,大力推进在乡镇工业功能区内建设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孵化器),其中市级重点以上的乡镇工业功能区原则上都应建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孵化器),其他有条件的乡镇工业功能区也应积极规划建设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创业中心或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集聚区。加大中小企业创业中心项目的扶持力度,在项目的立项、审批过程中,重点审核其建筑容积率,对投资强度不按一般项目提出具体要求。
(十八)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市本级各乡镇工业功能区内立项的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并在2006年底前竣工的,对二层及以下的予于6元/M2、三层及以上的予于10元/M2的补助;2007年1月1日以后竣工的二层及以下的不予补助,三层的予于10元/M2的补助,三层以上予以15元/M2补助。
(十九)要通过复垦等形式,将用地指标置换到乡镇工业功能区。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土地复垦指标,要优先用于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
六、市本级的市级示范、市级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有关优惠政策
(二十)耕地占用税、土地契税先缴纳后,给予市得部分50%的补助,补助的资金主要用于乡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企业发展,市区财政分别按现有财政体制兑现政策。
(二十一)入区新办企业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水利建设资金先缴纳后除上缴中央、省外,市得部分的50%补助给乡镇工业功能区。
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统计工作总体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全年工作目标,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以强化统计基础为主题,以加快“实体型”统计办公室建设为重点,以创新统计工作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统计发展新跨越。
二、工作目标
坚持深化改革兴统计、优化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强化统计基础,完善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实体型”统计办公室建设。按照“统计工作法制化、统计机构网络化、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管理程序化、统计基础规范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服务优质化”的“八化”标准和乡镇统计工作规程及乡镇统计工作争先创优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以“实体型”统计办公室建设为重点的乡镇统计办公室基础建设,确保年内全区各乡镇统计办公室“八化”达标。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乡镇统计办公室建设
1、机构设置。按照港闸政[*]51号文件要求,各乡镇建立统计办公室,挂统计办公室的标牌,整合一、二、三产统计力量,一、二、三产统计人员集中统一办公,全面履行政府综合统计职能。统计办公室主任由乡镇统计助理担任,行政上接受乡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业务上以区统计局指导为主,统计经费由乡镇财政统一安排。
2、人员配备。根据各乡镇行政区域大小和经济发展状况,配备3—5名专职统计人员。统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统计、会计业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同时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的敬业精神。
3、基本要求。统计办公室工作应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安排,年终有总结。统计办公室成员要团结协作,统一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统计工作。统计办公室硬件配备及环境布置应做到“十个有”。即:有专用的办公室,有健全的工作班子,有统计办公室标牌,有统计办公室公章,有专用的计算机和打印机,有统计工作规章制度,有统计图表,有统计工作活动记录,有统计台帐,有统计档案橱和标准统计档案。
(二)加强统计制度建设
4、建立健全十项统计工作制度。即:统计工作职责、统计人员分工、统计业务培训、统计资料上报、统计工作活动、基层统计责任、统计服务承诺、统计考评办法、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信息等制度。按照政务公开要求,对有关统计工作制度要放大上墙,张榜公布。
5、建立健全统计报表管理制度。统计报表的布置、签收、催报、审核、汇总和上报要按规定程序执行。各部门、各基层单位提供的统计报表,要有领导或统计负责人审核签署盖章。各乡镇上报区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要由乡镇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统计人员签署盖章方可上报。
6、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管理制度。乡镇统计办公室要统一扎口管理本乡镇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类统计资料,统一审查和核定本乡镇范围内各部门的统计数据,加强监控和评估,防止数出多门,相互矛盾。要参与党委政府的有关考核工作,并及时提供有关统计数据。要及时和上报本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时和上报社会经济信息,及时做好主要统计数据资料的汇编工作。
7、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报告制度。乡镇统计办公室对上级统计部门部署的主要统计工作,要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以便统筹安排;党委、政府及分管领导对开展统计工作所提出的指示、要求以及为开展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情况,乡镇统计办公室对所组织实施的各项统计工作和取得的效果以及其他活动情况,都要及时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区统计局。
8、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制度。乡镇统计办公室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类统计台帐,做到统一规范、指标齐全、数据真实、登录及时。指导并规范村(居)、企事业单位设置和健全统计台帐。逐步推广使用电子台帐。
(三)加强统计网络建设
9、畅通基层调查网络。乡镇统计办公室要加强对镇、村(居)、企事业单位和农村抽样调查网点专(兼)职统计人员的动态管理,及时配备和充实基层统计人员。规模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批零贸易单位一般应设专职统计人员,村(居)委会要明确专(兼)职统计人员。
10、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基层统计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统计普法合格证》、《统计从业资格证》。凡未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要求的应及时参加全国统计从业资格培训考试,以达到从事统计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资格要求。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统计人员必须参加两年一度的继续教育培训,并及时参加年检。
(四)加强统计行为建设
11、规范统计调查。要严格执行各项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统计调查操作程序,保证统计调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做到数出有据;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好源头数据质量关。
12、规范数据评估。对主要统计数据要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既要从技术上、逻辑上把握统计数据的总体趋势和数据间的平衡,又要摸清情况,科学评估,细致分析,提出观点和建议,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统计信息。
13、规范统计督查。要指导和监督基层统计单位依法开展统计工作,积极开展经常性的统计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检查活动,保证统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时效性,并将检查情况及时上报区统计局。
14、规范资料管理。统计办公室的各项统计资料必须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各种文件、材料、制度、方案、分析、信息和统计报表及台帐等要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由统计办公室统一保管。要对上级下发的统计数据处理软件和电子数据、文档妥善保管,有关数据资料要用磁介质或刻录光盘归档保存。同时,还要做好各类统计档案资料的保存、调用和移交等相关工作,确保统计档案资料的完整。
(五)加强统计业务建设
15、认真学习统计业务。乡镇统计办公室人员要不断学习统计理论和统计业务知识,熟练掌握现行统计方法制度,熟悉统计业务,做好本职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16、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统计人员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积极撰写统计分析,及时反映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努力搞好统计服务。
17、建立健全轮训制度。积极动员和组织统计人员参加上级统计部门组织的有关培训,加快知识更新。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统计普法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和执法水平。
(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18、实行区乡联网。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各乡镇要确保对农业、工业、能源、投资、三产等主要统计调查专业配备专用微机。六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区乡统计联网,实现网上直报。
19、搞好网络延伸。各乡镇要充分利用村(居)、企业的现有电脑及网络设备,着力做好统计信息化向村和企业的延伸工作,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微机操作技能培训,增强应用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推进“实体型”统计办公室建设,是今年全区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乡镇要按照全区统一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周密部署规划,扎实推进工作。
篇4
主要预期目标: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牢牢把握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这个主题,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革创新工作方法,找准惠民富民切入点。
靖港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关键是要创新工作方法。抓招商,做好产业文章。招商引资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更新招商理念,由撒网式招商向特色化招商转变、由单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由政策招商向服务招商转变;要突出招商重点,围绕“两型社会”和壮大第三产业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招商;要改进招商方式,充分利用政府推介、媒体宣传、游客接待等形式和现有企业资源,开展上门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抓项目,保障稳定财源。按照“高位协调、积极沟通、稳步推进、强化管理”的要求,加大湘船重工的建设力度,要积极协调、协助长沙船舶厂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加速企业改制进程,延伸企业产品链条,加快厂房码头建设,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力争*年新厂全面建成投产,实现税收入库。抓特色,做大古镇旅游。古镇已成功开街,后段加强产业经营和管理迫在眉捷,我们要充分利用古镇底蕴、特色水乡等独特的历史人文优势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这一“无烟工业”,全力争取市、县财政更大支持,积极破解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等难题,将古镇打造成适合省会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基地、5A级旅游景区。抓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我们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主动联系重点企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阻工闹事、索拿卡要、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力营造良好的项目投资环境。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群众致富路。
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大众垸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国家优质粮工程,建设好粮食高产增效万亩示范区,稳定优质稻种植面积。突出发展水产养殖、瓜果蔬菜和优质畜禽三大规模产业。重点扶持都遨生态农庄、长辉生态农庄规模经营,积极协助庆湘食品扩大再生产。逐步改善基础设施。积极实施以土地综合整理为主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明年将对农溪、金星、福塘三个村1万亩左右的耕地进行土地综合整理,并对龙江渠、红叶子渠进行全面疏竣、护砌,三年内还将完成幸福渠和龙公渠的疏浚、护砌。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转变土地流转方式,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分阶段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革生态种养模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动植物防疫、保险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病抗灾能力。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切实关注民生民利,打造安定和谐新局面。
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合格化学校建设。大力抓好民间文化、艺术、体育等事业发展,满足农民群众生活需求。完善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救援体系,不断提高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切实抓好计生服务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计生动态管理和综合治理机制,人口自然出生率控制在5‰以内。扎实推进社保工作。继续实施医疗、工伤、生育、养老、失业五大保险扩面工作。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廉租房建设,有效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健全低保、灾害救助和特困救助等制度,切实保障和关爱弱势群体生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切实做好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合法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要及时掌握情报信息,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把握工作主动权,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靖港”创建活动和严打整治行动。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努力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
(四)不断优化政务环境,确保群众满意显实效。
篇5
根据庆安委〔*〕1号文件要求,为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切实解决当前我乡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经研究,在*年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降事故、控指标、保安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加强隐患整治,创新监管手段,突出监察执法,确保实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努力开创我乡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乡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加强我乡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增强监管实效;全面排查并认真解决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以及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促进我乡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三、主要内容
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核心,坚持不懈抓责任落实;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为基础,坚持不懈抓建章立制;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坚持不懈抓动态监管;以提高安全文化为突破,坚持不懈抓宣传教育;以完善应急救援和推广安全技术为保证,坚持不懈抓保障建设。
1、完善基层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机构,完善监管网络。全乡12年行政村设立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达到100%。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较多,进一步配强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接受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委托,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
2、掌握乡属企业状况。抓实乡属规模企业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生产经营单位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现分类动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乡政府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体系,强化安全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台帐;依法制订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实现企业管理有章可循,员工操作有规可守;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企业基础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
4、全力组织“隐患治理年”活动。全面深入整治旧隐患、控制新隐患,全力消除隐患风险。组织企业开展“明职责,守规程,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创建安全企业”活动。以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为载体,突出抓好道路、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场所及“多合一”企业消防等领域的专项整治。实施重大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建立全乡统一的重大隐患分级公布挂牌督办和整改销号制度。在全乡范围内全面开展隐患普查基础上,建立全乡重大隐患治理数据库,对隐患分布和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督办,确立乡二级隐患治理重点,落实督办和治理隐患责任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和资料申报登记制度,及时跟踪掌握重大危险源变化情况,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定期监测、综合风险评估和监控,逐步形成乡、村和企业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管理网络。
5、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把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一环来抓,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推动企业主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生产规范化程度,控制和减少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认真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突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根据全市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积极引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参加从业资格的培训。按照“政府统一规划,企业依法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的培训模式,分解培训指标,制定考核办法。深入开展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
四、职责分工
安全生产基层工作主要指乡、村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主要指涉及安全生产的制度性、规范性、源头性以及经常性、长效性的工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要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由乡属单位、行政村、企业组织落实各项要求。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第一季度)
各企业、机关部门要按照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和“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内容,结合本企业、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周密部署,切实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各企业和有关部门的活动方案在3月30日前上报乡安监办公室(工办)。
(二)活动实施阶段(第二、三季度)
各企业及有关单位对照有关认定标准,完成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实现分类管理,企业、部门普遍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完成各行政村公共安全协管员的配备;依法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隐患,加大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整改力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三)总结验收阶段(第四季度)
乡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总结工作经验,迎接县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各部门开展建设年工作的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基层监管机制建设和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到位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情况。各企业和有关部门要于11月20日前将有关情况报乡安监站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由乡政府统一领导,各企业、部门要结合本行业等部门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
篇6
卫星电视传播管理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办、国家广电总局及省、市、区综治、广电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推动我镇广电设施的保护、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现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广电设施,创建“无小耳朵乡镇”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按照“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目标任务
动员组织各村、单位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建立创建活动的组织网络,切实把创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形成责任部门与成员单位的互动机制,加大整治力度,提高创建水平,有效解决非法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小耳朵”问题,做到责任区内无非法接受、传送卫星电视节目的问题,无非法生产、销售“小耳朵”小广告的印制点。
三、组织领导
各村、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将其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任务一同布置,统筹安排。必须解决创建工作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综治办将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进行督查指导;积极开展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境外卫星电视接收实施的工作,把创建活动纳入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加强协调,配合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务求实效。
四、工作要求
1.开展宣传教育。通过橱窗、板报等形式,宣传开展创建活动的意义,向人民群众宣传国家关于卫星电视管理的政策法规、非法传播境外卫星电视的危害,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的知晓率,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抵制非法安装行为,发现非法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境外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不法行为,能积极向派出所举报,形成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
2.加强指导协调。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建立日常管理制度,明确负责人与联络员,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制止非法生产、销售、安装等行为。
3.加大整治力度。做好有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处理办法。对非法销售“小耳朵”的行为,请工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查处。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料整理,建立和完善非法安装“小耳朵”用户档案,及时报送检查情况、拆除成果。加强日常管理,对新安装“小耳朵”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篇7
一、总体要求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乡村医生执业环境,保障乡村医生权益,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和管理指导;将村卫生所(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实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具体目标:
——到年底,全市行政村实现村卫生所(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建立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设置、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一体化规范管理机制。
——到2013年年底,乡村医生中专以上学历达到80%,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资格比例达到20%。
——到2015年年底,乡村医生中专以上学历达到100%,大专以上学历达到20%,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资格比例达到40%。
——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待遇,使乡村医生补助水平与村干部补助水平相衔接。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明确乡村医生职责
乡村医生(包括在乡村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二)实现村卫生所(室)全覆盖
1.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所(室)。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村卫生所(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村卫生所;村型较大、人口较多或自然屯较为分散的行政村,可在距村卫生所(室)较远或居民较为集中的自然屯下设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数量不得超过行政村总数的10%;人口较少或交通便利的村,可联合设置村卫生所。乡镇所在地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所。村卫生所(室)设置规划由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当地县(市、区)政府批准实施,同时报省和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2.加强基础设施和规范化建设。村卫生所(室)的业务用房和基本设备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要求建设配备。村卫生所(室)房屋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做到预防保健室、诊查室、治疗室和药房分开;开展留观、静脉滴注业务的应增设观察室。按照《全市农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规定,对村卫生所(室)实行规划设置、内部布局、人员执业、标识标牌、设备标准、制度规范、公示内容、医疗文书、药品耗材采购和健康档案“十统一”规范化建设。
3.多种方式举办村卫生所(室)。村卫生所(室)可以由乡村医生联办、个体举办,或者由政府、集体或单位举办。各地区要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村卫生所(室)的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
(三)实现乡村医生全覆盖
1.合理配备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可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所室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办的诊所等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本着方便群众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按其服务人口数量、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制定乡村医生需求计划。原则上,每千人应有1名乡村医生,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适当增加;每个村卫生所(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各地区乡村医生需求计划确定后,报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上报省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2.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要按照“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制定乡村医生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以在村卫生所(室)执业并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人员为竞聘对象,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开展乡村医生竞聘上岗工作,将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较高、群众认可的人员选聘到村卫生所(室)。乡村医生可在全乡镇或全县范围内调剂聘用。对竞聘上岗的乡村医生履行聘任及注册登记手续,与乡镇卫生院签订聘任合同。同时,妥善做好落聘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对于落聘的乡村医生,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要优先聘用。对于乡村医生人数不足的地方,可打破户籍限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保证每个村卫生所(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各地区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全面完成乡村医生竞聘上岗工作。乡村医生竞聘上岗具体办法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等部门制定。
(四)加强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所(室)管理
1.严格乡村医生执业管理。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在村卫生所(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准入管理。新进入村卫生所(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乡村医生考核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组织开展乡村医生执业培训和考核,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继续执业的依据。要每两年对乡村医生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限期再次考核;对再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各地区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全面完成村卫生所(室)内不具备执业资格人员清退工作。
2.强化县(市、区)级卫生等部门管理职责。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所(室)的服务行为和药品器械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管。要建立健全符合村卫生所(室)功能定位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组织乡村医生培训。要科学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的职能分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加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必须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和对在村卫生所(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进行动态调整的依据。县(市、区)级卫生、财政、物价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所(室)补助经费使用的监管,督促其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
3.建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相关文件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实行设置、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七统一”规范管理,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制度措施,不断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推进村卫生所(室)信息化建设。将村卫生所(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范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服务行为、药品器械供应使用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村卫生所(室)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在统一规范的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根据村卫生所(室)的功能定位设计有关软件,实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
(五)将村卫生所(室)纳入相关制度实施范围
1.在村卫生所(室)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将村卫生所(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在村卫生所(室)执业的乡村医生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由乡镇卫生院负责采购与供应。各地区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要求,及时启动村卫生所(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2.将村卫生所(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所(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并将村卫生所(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要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村卫生所(室)医疗费用和服务行为的监管作用。鼓励各地区结合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同步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实行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利用支付政策引导乡村医生和村卫生所(室)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对新农合支付村卫生所(室)诊疗和药品费用的监管,防止虚开单据,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
(六)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
1.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各地区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的“网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稳定的乡村医生补偿机制。
(1)按照卫办农卫发相关文件规定,将门诊统筹及一般诊疗费结合起来实施门诊总额预付,按照每名参合农民每年10元的标准向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支付一般诊疗费。
(2)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确定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分工,将不少于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乡村医生承担,并按照相同比例安排落实专项补助经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绩效考核拨付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3)按照政发相关文件规定,落实对每名乡村医生每年不低于1200元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
(4)按照政办发相关文件规定,省和县(市、区)两级财政部门按照农业户籍人口每年人均4元标准(省级财政2元、县级财政2元)落实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经费;对应用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村卫生所(室)给予优惠补偿政策。
(5)县(市、区)级财政部门要采取适当方式对村卫生所(室)运行费用给予专项补助,保证其正常运转。各地区要随着国家和省补偿政策的调整,及时按照新的补偿标准和规定落实地方政府配套补助经费。
2.积极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各地区要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的推进,采取政府补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妥善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
(七)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
1.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从农村卫生和乡村医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乡村医生人才培养培训规划。采取多种途径,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提高人员素质,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并将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比例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未获得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要积极参加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培养项目,到2015年,乡村医生要全部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市支农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培训,同时要选派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村卫生所(室)带教,不断提高乡村医生临床实践技能。各地区要继续推广下级医生向上级医生拜师学艺活动,积极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鼓励乡村医生在执业中学会中西医两法,熟练掌握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中医适宜技术。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所(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并将培训结果作为岗位聘任、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2.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摸清并动态掌握本地行政区域内乡村医生执业情况,着眼长远,编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从本地区选派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及时补充到村卫生所(室)。有条件的地方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卫生所(室)工作。对到村卫生所(室)工作的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优先纳入规范化培训计划。各地区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提高村卫生所(室)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作为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考核和评先定优紧密衔接,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强力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推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完善政策措施。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搞好调研测算,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特别是财政补偿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同时,要制定和完善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落实乡村医生待遇、严禁非法行医、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和考核等相关配套政策,保障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各区、县(市)政府要在本方案印发30个工作日内,将本地区具体实施方案上报市医改办、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篇8
1、无线摄像头检测。打开手机的收音机,绕房间走一圈,如果发现收音机的音质发生了变化,因为音频错乱导致收音机接收到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
2、红外线摄像头检测。我们将房间的灯光和窗帘都关上,打开手机的照相机,房间进行扫视,如果出现红色的圆点,那么可能就是红外线针孔摄像头。
3、反光检测。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昏暗的环境中,打开手机的手电筒,进行照射,如果出现反光,那么有可能也隐藏着摄像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同志们:
刚刚结束的“建功杯”竞赛总结讲评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会和县新农村建设推进会,确定了建设民富、村美、城乡和谐的新舞阳的宏伟奋斗目标。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围绕这一宏伟目标,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强化责任,压死任务,炒热干群思想,展开强大攻势,迅速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下面,我就推进新农村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中央为什么这么重视新农村建设
我的看法是三点:一是党的任务。我们党是执政党,执政党就是要领导全国人民加快发展,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幸福日子。我们也常讲,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全党中心,其实质表明了党应该担负的主要责任和历史使命。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城市发展很快,市民生活得很好,但农村发展较慢,农民生活质量较差,这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所以,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维护长期稳定,巩固执政基础。二是时机成熟。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初就开始搞新农村建设,日本上世纪六十年代也搞新农村建设,韩国是七八十年代搞的新农村建设。我国为什么到现在才鲜明地提出来,原因是过去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现在时机成熟了。过去中央把精力用在了发展城市、发展工业上,现在国家有精力、有财力向农村投放,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发展的时期。三是人民的需要。我们都知道,其实谁不想过城市生活,可以说,现在群众盼过城市生活的愿望非常迫切,很多农民纷纷往城市里跑,一是为打工挣钱,二是为享受城市文明。很多农民创业有成后不愿再回农村,就是渴望城市生活,也感到了城市生活的优越。搞新农村建设顺应了民意。所以,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请记住我站域名/]新农村,恩泽广大乡村,惠及千家万户,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二、我县新农村建设怎么搞
我县新农村建设究竟怎么搞,重点抓什么?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研究,把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以深化特强建设为主线,扎实开展以“好产业、好环境、好风尚、好制度、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五好村镇”创建活动,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建成民富、村美、城乡和谐的新舞阳。我们提出的“五好”,就是中央__字要求的具体化。我们提出的“五好村镇”创建活动,就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深化特强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和载体。我们提出建成民富、村美、城乡和谐的新舞阳,就是未来三到五年,通过开展“五好村镇”创建活动,我县要达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我们提出的“五好”,一是好产业,二是好环境,三是好风尚,四是好制度,五是好班子。所谓好产业,主要就是抓好“五个一”(帮助农户选上一个致富项目,引导各村找到一个强村路子,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有计划地组织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发展一批农村新型经济组织),让农民群众尽快富起来。所谓好环境,主要就是通过实施“五治三通五建三化”(五治:集中治理残墙危房、治柴草乱垛、治垃圾乱倒、治污水乱泼、治畜禽乱跑;三通: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五建:建沼气、建文化大院、建卫生所、建温暖小区、建乡村超市;三化:绿化、亮化、美化),不断改善村容镇貌,让村庄镇区尽快美起来。所谓好风尚,就是通过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等,让群众精神愉快起来。所谓好制度,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群众自我建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让村务管理民主起来。所谓好班子,就是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广大农村党员自富带富能力,让村镇班子和干部队伍强起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也就是说,“五好”就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标准,“五好村镇”创建活动就是我县落实中央和省市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抓手。
三、立足当前我们怎么干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长抓不懈,但是,现在我们怎样启动这项工作,突破口和切入点选在哪里,怎样迅速掀起建设,把群众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让群众尽快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我看近期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宣传。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是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我们近年来推进各项工作的成功经验。要通过召开群众会、党员会、广播会等,及时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广大干部群众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总体方案、政策原则和具体要求,知道新农村建设是为群众谋利益、造福祉的实事、好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宣传车、喇叭、标语、横幅一齐上,强力造势造局,展开强大攻势,使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建组织。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县里已经成立了高规格的指挥部,下设 办公室,负责对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督查工作。各行政村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专职人员,搞好协调分工,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各村支部书记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要组建由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农村“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不断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际上理事会建好了,不仅乡村两级干部省很多事,减少很多矛盾,而且把这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更放心,工作推进起来更顺畅。这里也要强调一点,组建“五老理事会”要真组织、真运作,不能当成一项任务去应付。这些村民自治组织建好了,发挥好作用了,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也就建立起来了。这也是江西赣州和贵州余庆的经验做法。
3、作规划。规划是龙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只有规划好了,才能克服“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随意性、盲目性。各乡镇要在修订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及早指导各村编制新村建设规划。已经制定的要进一步完善,没有制定的要抓紧研究。规划要因村制宜,科学合理,要对村庄布局、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等统筹考虑。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定了就干,干就干好。
4、选准突破口。就是这一段实实在在干些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从群众最关心、问题最突出、效果最直接、老百姓能尽快看到成效、得到实惠的事干起。具体说,一是抓环境治理,主要是集中开展“五治”和绿化活动。即集中治理残墙危房、治柴草乱垛、治垃圾乱倒、治污水乱泼、治畜禽乱跑;抓住植树节前后有利时机,栽植树木、绿篱、花草等,绿化环境,美化村庄。二是抓硬化亮化美化。各试点村要按照台帐要求,尽早完成村内道路硬化任务,实现户户通。要结合实际,安装路灯,让村里有点城市的味道。要统一粉刷房屋庭院外墙,达到整齐划一,美观洁净。同时,要结合空心村治理,建立农民学习、娱乐、休闲场所。三是抓沼气建设和安全饮水工程。这两件事,也是造福群众的大好事、大实事,各试点村要按照台帐要求,尽快完成建设任务。
5、强产业。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只有产业好、农民富,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说白了,就是要解决农民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看作为目前,主要途径有三个:一是出去挣,外出务工经商;二是在家赚,发展种养,开店办厂;三是国家给,给政策,给补贴。俗话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仅靠国家给永远富不了。根本的出路在自己找到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好产业。要坚定不移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各行政村要因村制宜,坚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培育选上农副产品加工或工业生产性企业;要千方百计调动群众上项致富的积极性,营造“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浓厚氛围,努力形成“人人忙致富,户户上项目,村村壮产业,乡乡育特色”的良好局面。
6、凝聚各方力量。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力量,齐抓共建。各乡镇要抢抓上级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对各类支农资金和项目要统筹安排,集中投放。搞好新农村建设,党委、政府是导演,群众是主角。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帮助村组制订完善规划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树立“带领大家富,才是好干部”的理念,团结带领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有关部门要强化宣传,激活农户,引导广大农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切实形成“上上下下齐动手,全民共建新农村”强大合力。
7、严格奖惩。这次推进新农村建设,县指挥部领导形成了一个一致意见,就是要建立“两个机制”,一是竞争激励机制。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将组织人员,分阶段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的试点村或县直单位予以重奖。同时,乡镇自行培育的试点村也可参加检查评比,工作先进的一并进行奖励。二是落后淘汰机制。对连续三次检查评比落后的试点村,坚决淘汰,再从全县范围内筛选有基础、条件好、发展快的村予以替补。我们乡镇、村也要建立一定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推进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篇10
随着全省水利工程事业全面良好的发展,讷河市的水利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乡镇水利工程、水利设施的建设有目共睹,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城镇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实惠。为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为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托,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各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推动水利事业实现长效发展、跨越式发展,对全市社会、经济、民生科学合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新时期;乡镇水利工程;发展;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具有城市供水、农业灌溉、抵御旱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对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期,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水利是农业发展及民生工程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兴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水利装备,为全市农业生产服务,固牢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各乡镇抗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彻底改变靠天收粮、靠天吃饭的局面,为全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
水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也是有限的资源,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讷河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以及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各乡镇水利工程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境内的嫩江、讷谟尔河、老莱河、南阳河、石底河,及泡沼、地下水等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仍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循环利用价值,仍然可以进一步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使全市乡镇居民安居乐业、共享社会进步的发展成果。水利是城市建设、乡镇发展中极为重要的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水利工程,以水兴业、以水丽镇、以水富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繁荣乡镇经济,提升乡镇品位,提高城市竞争力,美化讷河、美化城乡,促进全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水利工程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工程设施,构建安全的饮水体系、农业灌溉体系、水生态安全防线,是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目标、发展方向,也是确保民生、农业生产、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加快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高全市各地防汛抗旱、排涝抗灾的综合能力,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满足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已有的各项水利工程设施要及时检修、维护,对病险水库、渠坝、堤防要适时加固修护,对在建和即将修建的水利工程要实现安全达标、质量达标。切实提高江河流域的防洪、泄洪能力,彻底消除水库水闸、渠坝堤防、供水饮水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全市各乡镇水利工程良好、正常的运转,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确保粮食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水,是生产生活的基础,利用好有限的、宝贵的水资源,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与自然界和平共处的基本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科技和工程技术手段,不断加强乡镇水利工程建设,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实际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发展。逐步改善乡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夯实各项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加快完善灌排配套设施,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全面提高农业灌溉效率、节水效率和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水利工程的高效利用。切实提高全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产量再创佳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民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提高社会综合效益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水,是生命之源,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水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灾难。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类依靠聪明智慧,利用水利工程设施,不断战胜水灾洪灾,以水聚财、以水造福,使城乡居民乐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今后,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摒弃传统水利开发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利用模式,拓展水利功能,充分利用地表水,兴建蓄水及引水工程,提高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通过完善的水利工程,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从根本上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和用水质量。不断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和后备水源工程的建设,强化水利工程的运行监管,落实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长效发挥,避免资源浪费。讷河市是全省粮食主产区,农业是全市的支柱性产业,而水利又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离开了水利工程做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生产将无法实现稳产、增收、高效的目标,也无法保障粮食安全,还会影响农村经济、农业经济、农村社会的长效发展。保护好水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最大限度的发挥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和舆论导向,提高人们的觉悟意识,使人们珍爱水源、珍惜水源,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共享型、科学发展性、节水常态型的文明社会风气。同时,要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强水生态修复进程,对境内的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保护区进行重点管理,保护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平衡。搞好乡镇水利工程建设,对各村镇的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和治理,加快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开发和建设,维护好江河生态平衡,改善乡镇环境。在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综合开发农田水利、防灾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能源水利等工程,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真正实现以水兴业、以水聚财、以水富民、以水丽城。实现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改善民生、普惠人民。
结束语
新时期,新起点,新目标,新希望。新的历史时期下,进一步加快全市各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发展,不断优化建设时序,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留住天上水、拦蓄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大力开发过境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巨大作用,为民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
作者:阚振峰 单位:黑龙江省讷河市六合镇水利站
参考文献
[1]王月秋.管护好农村水利工程迫在眉睫[J].东北水利水电,1996(5):32-34.
[2]钟玉秀,刘宝勤,李伟.加快乡镇水利站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0(6):46-47.
- 上一篇: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总结
- 下一篇:产业链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