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范文

时间:2023-03-31 22:2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羽本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文字中的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答:

2.比较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答:

3.第三自然段中哪些文字最能表现司马迁对项羽一生功过的评价?请简要说明。再找出最能表现司马迁观点的句子是哪两句?

答:

4.评价历史人物应做到“有理有据;把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从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请搜集古今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并谈谈你有何感想,再谈谈自己对项羽的评价。

篇2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只能做乱世的配角。

在巨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

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篇3

奔向属于自己de天空

有时吧!我喜欢躺着床上想想我这一生度过的十几个年头里,做过了那些事,这些事是否对我的人生有什么启发?这天,我照常···躺着床上,我在想人们所说的梦想和理想有什么不同?小时候的我,以为二者是一对孪生兄弟!现在,已经是青少年的我才明白 ,二者是根本不是一路的!因为·····

梦想,可以说是一个的精神支柱!你知道,梦想可以使幼稚的孩童笑声,可以是与世无争的小小世界!还可以是什么呢?额····对了,还可以是我们所想的梦幻奇境!就说我吧,小时候的我就因为看了几部皇帝的电视剧,就梦想自己也是皇帝该多好啊!于是在我的家里,扮起了老大的气势!“小李子,给朕上茶····”有时在学校里,大概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童鞋们”玩起了人物模仿的游戏,只要是看过的动画片的那位人物好,我们就扮哪个! 比如吧,原来的哪个什么《铁甲小宝》啊、什么《火星娃》吧,都成为我们的梦想!我认为,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他就缺了一部分的灵魂-----梦之灵魂!

而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的的期盼,我们常见的“上大学”、“职业”、“伟大的事业”······哪有人会问,有理想就一定会实现吗?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有了理想就要去努力,要以惊人的的发奋去完成的一个又一个的理想!不要想着你前方的路有多远,让我慢慢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总能走到的!上大学,对万千学子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理想,我相信大部分人对大学的期待是非常大的,有人想考清华啊,北大啊等等啊,就说我吧,我也想考大学,我要考的是中山医科大学!为什么呢?因为职业,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说到职业,很多人就想到警察、设计师什么的等等····不过我奉劝大家,既然自己说了,就不能不去做!也不能半途而废!就像手术台上那些即将要死亡的人,他们都有一种想要活下去的信念,而且是很强烈,那种决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那么我们这些活人,而且还是赋有青春热血的青春少年,为什么会比他们还要差呢?所以,让理想成为我们的另一个灵魂------胜之灵魂!

唯有“梦胜”合璧,我们的人生才会精彩!虽然他们两个不是一路的,但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为我们的未来!所以说,让我们奔向属于自己de天空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篇4

关键词:家庭观;词语联想;传统价值观;时代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密切。Brown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两者相互影响,错综交织,一旦把两者分开则会失去其中一者的意义(1994:165)。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形象的比喻,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关系。有人说语言是文化的镜子,能够折射出文化的内涵,通过语言人们能够深层次的理解文化;一方面,语言能反映文化,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语言不仅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历史背景,还能体现这个国家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文化影响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造成相应的语言变化。

关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论性文章有很多,但是基于词语联想的调查研究并不多,尤其是以“家庭”为话题的则更少。因此本文采用词语联想的方法,对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以“家庭”(family)一词为例,进一步深入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以此来了解我校学生的家庭观,深入剖析他们的心理,从而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对我校成功素质的开展有一定参考作用。

二、调查过程

(一)对象

这项调查于2006年3月至5月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开展,对象是107位在校本科生,专业涉及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会计,人力资源,艺术,计算机科学,电信,法学。详见表1。

(二)调查程序及设计

笔者在其英语课堂上采取词语联想的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写下至少六个自己所想到的关于“家庭”(family)的单词或词组,只要是跟“家庭”(family)相关的都可以,范围非常宽泛。考虑到很多学生的英语词汇并不大,为了得到更有效的数据,教师也接受学生写的汉语词组。所有学生都做得很认真,没有无效数据。

三、统计分析

(一)归类统计情况

从学生手里搜集资料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考虑到本文的语言,笔者将学生所给的汉语翻译成英语,英语也相应的翻译成汉语,在下面表格中提供了两种语言。然后,根据需要将所有的词语分为八组,每一个词后面括号里的数字代表该词出现的次数;如果只出现了一次,1就省略了。

(二)讨论分析

从第一类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母亲”(mother )(69), “父亲”(father )(69), “兄弟”(brother )(33), “姐妹”(sister)(31), “奶奶/外婆”(grandma )(30), “爷爷/外公”(grandpa )(28),这可以表明,接受调查的我校本科生大多认同传统的大家庭模式生活,即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这一点同西方的小家庭――夫妻及子女两代人生活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笔者估计,这同中国传统的美德――忠、孝、礼、仪是分不开的。李文学(2005)的“421家庭模式”可以进一步阐述这种现象。“421家庭模式”即夫妻双方的家长(4)(即调查结果中的“奶奶/外婆”和“爷爷/外公”),夫妻(2)(即调查结果中的“母亲”和“父亲”),和子女(1)(部分家庭的子女超过了一个,如表格中出现的“兄弟”和“姐妹”)共同生活。除此之外,父母的出现频率最高,均为69次,而且根据学生的词句调查,两者是同时出现的,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父母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第一类集中体现了我校接受调查本科生的大家庭观念,但笔者注意到,除了直系,旁系亲属以外,部分学生把无直接血缘关系的人如朋友,老师,邻居等也归入了家庭成员。笔者推测,这些人可能是在学生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学生的关系十分亲密,这在无形中也扩大了家庭成员的范围。其中,“朋友”(friends)与“堂兄”(cousin)出现的次数一样,可见朋友在人们生活中地位非同一般。还有一个学生提到了“老师”,可能是因为由于无私的奉献,人们常把老师比做母亲。

第二类表明了当今的年轻人在组成家庭时很看重精神方面的支持。其中,“亲情”(affection)(17)和“爱情”(love)(15)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学生们认同真挚的情感在组成家庭时的重要性。其次,经济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调查中,“工作/经济基础”(job/ financial support )出现了11次,频率也较高,说明学生们承认经济基础在组成家庭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也从侧面表明学生的家庭观更理性和现实。原因之一在于人们现在面临的巨大经济压力,比如赡养老人,子女的教育,供房等(葛红兵、胡榴明,2003)。从表格中所列举的词语还可以注意到人们注重彼此的给予和获得,如“责任”(responsibility)(10),“宽容”(tolerance)(7),“相互照顾/关心”(care for others)(6), “互相帮助”(help each other )(6)等,这些词语也从侧面说明学生们认识到家庭意味着双方面的付出和共同努力,而不是一味的索取或付出。

有趣的是,有同学联想到了“桃心”,很有可能是因为桃心是爱的象征,而它又频繁的出现在电视,杂志,电影,贺卡等商品上,随时随处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类中,学生并没有直接提到血缘在家庭组成中的重要性,但这一点可以体现在“亲情”(affection)(17)一词中;同时,在第一类中,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实际上也隐含了这一层意思,因此我们也不能简单的认为学生们否认了血缘在家庭组成中的重要性。

第三类描述的是家庭的氛围。学生所提供的词语集中在“幸福”(happy )(43),“温馨/温暖/甜蜜”(warm /sweet )(28)以及“和睦”(harmonious )(22)这几个词上面,笔者无法判断这些词到底是学生对自己家庭氛围现状的描述还是对自己未来家庭氛围的憧憬,但从侧面可以推断出学生对幸福,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的赞同和肯定。其次,“欢笑”(laughter)(4),“舒适/舒服”comfortable(4),“友好”(friendly)这些词也体现了部分学生对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的向往。此外,一个学生提到了“悲伤”(sad),笔者推测,这很有可能跟他的家庭背景有关。还有一学生提到了“懒惰”(lazy),有可能是因为他/她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或在家被父母宠坏了,在家比较懒散。总之,这些个别词语的出现和学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第四类展示了一系列的日常用品。衣食住行是每个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在表格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根据统计,“房子”(house)在这一类中出现次数最多,说明很多年轻人意识到了住房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笔者分析,住房成为很多家庭的奋斗目标之一,房价也是人们密切广泛关注的问题。学生们的调查中“住房”排在首位则映证了这一点。紧随其后的就是“电器设备(洗衣机/电脑/电视)”(electric equipment)(10), 说明了电器设备在现代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有学生提到电脑,这跟在信息时代下电脑的普及是分不开的。紧随其后的就是“私家车”,说明学生也意识到私家车在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在学生提供的词汇中得到了体现。此外,食物,包括烹饪工具都反复被提到,又应证了“民以食为天”的俗语,说明中国人很讲究吃。在这一类中,学生所提供的词语既体现了传统常见的家庭用品,也体现了时代所赋予的新特点。

在第五类中,“做饭(cooking)”(7),“一天三餐”(three meals every day )(6)出现频率较高,可以又一次证实学生对吃文化的关注,同时,也能体现学生对家庭用餐的重视。笔者推测,用餐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为家庭成员互相交流沟通提供了平台,学生可能是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同时,学生们还提到了“看电视”(watching TV), “聚会”(having parties)等,这些都是能够体现传统家庭和睦温馨的活动;而“旅游”(traveling),“消费” (consumption )和“上网” (surfing the Internet)则很具有时代特征,也与当前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总体上来说,学生所提供的词语基本涵概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既有必要的生活劳动(如“做饭”,“做家务”,“洗碗”),也有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如“看电视”,“旅游”,“消费”和“上网”)。

在关于描述家庭作用的第六类里,只有少数学生提供了“避风港”(shelter)等词语,但并不能据此就推断出年轻人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笔者猜测原因可能是学生认为家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此没有必要说出来,在建构和谐家庭过程中,重在行动。

第七类涵概了当今社会家庭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争吵”(quarrel)(7),“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4),“离婚(divorce)”(4),“婚外情”(extramarital relation) (3)都涉及到夫妻关系问题,说明学生能够意识到家庭中夫妻问题存在的客观性。其中,“争吵”又是出现次数最频繁的,说明它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如果争吵得不到解决或者争吵的频率很高甚至延续时间很长,那么更严重的家庭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如“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婚外情”(extramarital relation),甚至会导致“离婚”(divorce ),对下一代的成长也有消极作用。这也能折射出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纠纷案和越来越高的离婚率这一现象。

另一方面,“压力”(pressure)(2),“代沟”(generation gap)(2)等词语说明学生也认识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问题。总之,这一栏也表明了要维持一个幸福健康的家庭并不容易。实际上,上表中的第二类已经提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宽容”(tolerance),“沟通”(communication),“理解”(understanding)等。

在第八类中,出现了一些颇有意思的词语。不少学生提到了“回忆”(memory)(3),“思念”(miss)(3),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离家求学已经有一段时间,很多学生很想念家人,希望尽早尽快的回家;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圆,分享幸福的传统佳节,因此学生提到了它也不足为奇;而提到“企业”的学生很有可能希望自己以后能开自己的公司,或者他家里已经开了一个公司。

四、结论

从对这项调查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我校接受调查的本科生的家庭观。首先,他们依然认同传统的大家庭模式生活――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承认父母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也认识到朋友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部分学生还把无直接血缘关系的人也归入了家庭成员,扩大了家庭成员的范围。其次,在大多数学生看来,组成家庭最重要的因素是相互的精神支持。他们承认经济基础在组成家庭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也认识到家庭意味着双方面的付出和共同努力。虽然学生没有明确提到血缘关系,但血缘关系在组成家庭中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亲情”(affection)(17)一词中,同时,第一类中的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实际上也隐含了这一层意思。再次,学生赞同和肯定幸福,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部分学生也表达了自己对宽松民主家庭氛围的向往;衣食住行依然被认为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家庭生活方面,学生所提供的词语基本涵概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这些词语既体现了传统的家庭生活,也赋予时代的新特点。尽管很少有学生提到家庭的重要性,但笔者估计,可能是学生认为家庭的作用不言而喻,也不能据此就推断出年轻人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此外,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家庭中夫妻问题存在的客观性,也提到了代沟问题,从侧面也表明维系健康快乐家庭的不易。

由于参加调查者数量不多,他们的观点也不能代表我校所有本科生的观点,而且本文是通过词语联想的方式分析,笔者的个人水平有限,解读难免有偏颇之处,因此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我们可以对我校本科生的家庭观进行大致的了解。同时,借助词语联想的方法,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观,也有助于剖析他们的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成功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rd edn)[M]. NJ: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165.

[2]葛红兵, 胡榴明.现代都市的单身群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6.

篇5

摘要:思想与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基本的一对范畴,由它出发,可以逐步推演和展示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其他范畴。因此,弄清思想与行为的含义、把握思想和行为活动的规律,对于我们更好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和行为的涵义

(一)思想的涵义

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是一个使用频率特别高的词语。然而,对于思想的内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做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解释。从语义学上来看,《现代汉语词典》将思想解释为“(1)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2)念头;想法。(3)思量”[1]。

从理论界上来看,主要把思想理解为:

(1)某种特定的理论体系。

(2)理性认识的过程。

(3)理性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4)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

还有些学者将思想与精神、意识、心理和观念等概念联系起来理解,从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中来把握思想的涵义。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综合比较,笔者认为将思想定义为“主体对自身的社会存在及其与周围客观世界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为了适应主体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大脑对输入的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后的产物,它属于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但不是它们的全部”[2]更合理。因为这种定义,不仅交代了思想反应的内容——人类自身以及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还阐述了思想产生的初始动力——主体生活的需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的形式虽然是主观的,但其内容却是客观的;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作用的对象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就偏偏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反映,形成了某种或对或错的思想呢?这就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它促使人们有意向的对事物进行选择性的加工;还特别明确的说明了思想产生的途径和过程——在社会实践中,大脑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这就说明了思想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思想也不会自动的反映到人脑中来,客观事物要通过社会实践这一桥梁,借助人的感觉系统,才能从外界这一此岸到达人脑这一彼岸,在到达彼岸后,客观事物并不能主动地形成某种思想,还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才能形成思想;最后这一定义还说明了思想的属性——精神现象,从而明确了思想的范围,以便把思想和其他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加以区分和理解。

(二)行为的涵义

对于行为的涵义,理论界的看法都大相径庭。认为处于一定环境中的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自身机体会做出一定的反应。这种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反应,就是行动。从对行动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和动物的“猎食”“防御”等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不同,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活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那样:“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3]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不仅 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通过自己有意识的行为来改变环境,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为自己的发展服务。行为是在人们后天的实践过程中习得的,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而获得提高。

二、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

“ 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4]。“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5]这就是说,物质因素、政治因素、精神因素、社交因素等客观外界在人们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作用于人们的头脑,通过大脑的接受、筛选、加工和处理,形成一定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与人们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产生一定的动机,通过需要、愿望、动机和意志等桥梁作用,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使思想支配行为,这只是思想行为活动基本规律的一个方面。然而,行为并不是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它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反过来影响思想,这种影响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她可以是使人们形成某种新的思想,也可以是矫正或加深对原有思想的认识,或者改变正在形成的某种思想。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一样,思想支配行为不是最终目的,思想支配行为的最终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思想行为活动规律的第二个方面。从思想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看出,支配行为的思想,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外界因素作用于大脑的结果,它来源于客观外界,又指导行为去改造客观外界,并且在改造客观外界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想,产生新的行为,从而进一步改造客观外界,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和人们的认识不断的向前发展。在思想和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本身也不断的更新,获得新的内容。“思想指导行为,行为是思想的延续,行为深化思想,行为的结果检验着思想,又形成新的思想,新思想又是行为的结果”[7]。总之,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思想不断地转化为行为,行为又不断地转化为思想,这种转化随着活动的延续而不断地重复,以致无穷。

三、研究思想和行为的意义

(一)研究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是揭示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毫不例外,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它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而要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就必须了解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就是思想和行为产生发展的规律。思想虽然是人脑的产物,但它不是人脑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人脑凭空想象的,而是客观外界事物通过社会实践这一桥梁作用于人脑,经过人脑的加工活动才产生的。它在物质、政治和精神等客观因素和思想主体的素质、能力、性格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产生于人脑中的思想,又支配行为去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又会形成新的思想,产生新的行为……而思想品德是由多层次,多方面的要素构成,思想、行为和心理这三个子系统是基本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揭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注意这些影响思想和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注意积累丰富的资料,把握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二)研究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

思想支配行为,一般来说,要经过需要、愿望、动机和意志这几个心理子系统,人们的思想就是在这几个子系统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支配行为的,这几个子系统共同作用的过程,就是思想支配行为的活动过程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错误思想、观点和立场,并且促使内在正确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实际的外部行为。克服知行脱节的弊端,使思想和行为达到高度的统一,了解思想支配行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遵循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选择适合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教育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这样可以因势利导,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上午印书馆.2005:1290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出版社育.1997: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7

篇6

(一)国际经验。国际上,国家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方式大体分为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采用激进模式的主要国家以俄罗斯、捷克为代表,采用渐进模式的国家主要有西方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国家如印尼、泰国、印度等。在推进本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过程中,由于具体条件不同,这些国家中有取得明显成效的,也有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总体看来,发展中国家或经济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在推进过程中受到的挫折和冲击比较大,如泰国、俄罗斯等国直接导致了金融危机;部分发展中国家适时调整政策思路,取得较好效果,如智利、捷克等国家。西方工业国家由于市场开放较高、经济纵深发展,抵御风险和自身调整能力较强,普遍收到良好成效。我国应当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在管控好风险的前提下,以渐进为主,处理好资本项目开放和国内金融改革的关系,根据国内外情势,配套推进相关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并相应加强对外开放过程的动态监测,不断完善资本项目管理的政策和工具,适时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二)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实现人民币可兑换”。1996年,我国正式宣布经常项目可兑换;经过近20年的发展,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度明显提升。截至2013年末,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类的七大类40项资本项目交易中,我国实现可兑换、基本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项目共计34项,占全部交易项目的85%。

二、深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机遇

(一)宏观经济面良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实际增长高达9%,“十一五”期间更是达到11%,CPI涨幅得到有效控制(见图1);2011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我国年度进出口总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和我国经济结构改革不断深化,未来几年我国经济仍有望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从而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金融系统稳健,金融监管不断完善。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了完整的金融体系,特别是加大了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力度,并加速了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日益发展壮大,对外部竞争的反应更为灵敏,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不断加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微观环境进一步完备。

(三)外汇储备充足。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截至2013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达3.9万亿美元(见图2),彰显我国雄厚的国际清偿能力。在外汇资金过剩条件下,适度放松资本流出限制,允许境内居民为了谋求发展或利益差距,寻找境外投资渠道,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平衡国际收支,这对于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具有积极作用。

(四)逐步有序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一方面,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稳步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放开上海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2013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3.6%。另一方面,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2005年7月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4年3月,第三次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至2%,银行柜台汇率报价区间由2%扩大至3%,进一步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

(五)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外汇管理局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提出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五个转变”,即从重审批转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以“五个转变”为指引,外汇管理领域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改革,推动了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一是简政放权,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近年来,在投资项下基本实现可兑换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关于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外债登记管理办法》和《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逐步形成涵盖投资、跨境信贷、证券等领域的以登记为主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框架,基本取消事前审批环节,大大提高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资本项下的行政审批数量目前只保留了20个子项,较2009年下降幅度接近70%。二是积极探索,视条件开展政策的先行先试。支持自贸区建设:在上海自贸区内取消对外放款额度审批、直接投资登记等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事项,银行、企业可直接办理;实行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管理。逐渐放开对跨国公司的资本管制: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先后开展了资本项目境外放款、资金池管理、境内外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政策试点,为全面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积累经验。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研究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中国与香港证券管理部门达成“沪港通”协议,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六)国际形势变化提供良好契机。当前,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地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多极化进程是时代潮流,美国、俄罗斯、欧洲的等主要力量在博弈、调整、合作中砥砺前行,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在中发展。我国以经济发展为重,在矛盾中把握机遇,在合作中确立地位,积极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合作领域与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如推动成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牵头完成我国加入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面临的挑战

(一)挑战货币控制权。蒙代尔三元悖论理论认为,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按照该理论,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将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或汇率稳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由于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境外资本进出国内资本市场的障碍明显减少,境外资金的进出就会变得容易。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急剧增加,美、日、欧等经济体先后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加大,投机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带来输入性通胀危害;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新兴经济体则面临潜在的撤资风险。国际资本流动明显的顺周期和超调的特征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表现更为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境内宏观经济稳定,弱化货币政策效果。

(二)挑战金融体系控制权。资本账户开放对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具有较高要求。只有国内金融市场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够较好地吸收资本流动的冲击。我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建立,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缺乏,存在金融市场分割等问题,影响了金融市场健康、稳定运行,制约了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如2013年的银行间市场“钱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金融体系控制权存在薄弱环节。

(三)挑战市场主体承受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出口导向型经济,即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起伏波动明显、幅度扩大,人民币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升值态势明显。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影响我国产品的出口及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相反,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价格就会降低,对本土企业造成危害,不利于国内市场主体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时,国内存在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理念有待培育等问题。深入推进可兑换,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程度越来越高,国内主体不可避免地面对来自境外的冲击与竞争。市场主体多大程度上具备了“与狼共舞”的能力?从适应国际竞争规则,到最终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订中尚需要考验与历练。如当前,我国对外投资盈利少、损失多的现实情况反映出境内机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公司治理不健全等不足。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市场参与者将面临更多考验。

(四)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要求。一国货币国际化与其可兑换进程是相辅相成的。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支撑,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助于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可喜进展,已经被作为结算货币被周边国家所接受,全球建立多个人民币离岸中心,英国政府表示将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将首次纳入英国外汇储备中。可见人民币的国际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但要发展好人民币离岸市场,提高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在发展中国家和欧美成熟国家站稳脚跟,并最终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还需历经长期的多方面考验,相应地要实现高层次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尚需时日。

四、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调控机制。一是利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根据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及发展情况,发挥好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法宝”作用,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兼顾使用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选择性货币政策,及信用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等补充性货币政策,确保资金、信贷和社会融资的合理增长,将流动性维持在合理水平,达到“保持货币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二是形成合理的汇率制度。汇率改革应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可接受程度,一方面往市场化的方向进行汇改,另一方面控制好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均衡好市场化改革取向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关系,汇率形成机制以及汇率水平应符合当前国内的经济情况,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从推进进程看,应使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金资源,构建平等竞争的利率形成环境;同时,监管部门在必要时应加以引导,以避免国内外利率差距过大的现象出现,导致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超出国内金融体系的承受能力。

(二)发展金融市场体系,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一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市场深度和广度;在扩大开放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境内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对外投融资的管理水平;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二是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预警体系。资本项目的每一个开放步骤都会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因而需要评估资本项目开放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建立起高度灵敏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体系,使监管当局及时掌握大额资金流动状况,有效地防范国际游资大规模流动的冲击,防止或减少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和负面影响。进一步明确银行与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外汇业务中的代位履职责任,通过“抓大放小、抓重点环节”的方式,增强监管的针对性。

(三)增强市场主体承受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不断优化国内市场环境,鼓励市场参与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掌握定价主动权;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转变,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内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增强经济发展能力。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要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使中小企业成为产业调整的生力军;加强投资者教育,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意识,培养健康的投资理念,增强面对资本流出、流入的承受力。

(四)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巩固人民币作为周边贸易结算货币角色,着眼于中国经济往来密切的新兴市场,发挥人民币离岸中心作用,增强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增大人民币留存境外的体量;推进更多的基础性建设,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以人民币为基础定价的金融产品市场。

篇7

关键词:环境影响;分析工作;基本流程

环境影响预测工作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参照行业中所属环境的标准,并结合预测与环境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资料分析,评价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从我国环境角度出发,能源的使用、环境的管理等都要与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检疫等与解决对策联系在一起,在环境评价中展开提供的参考依据。

1 实施环境影响与预测分析工作的必要性

进行环境的评价与预测分析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目的的。从整体的环境因素出发,对社会生产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是实现环境良性循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实施这项工作,能够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以及破坏,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项工作,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发现区域性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建设特点等方面,都进行可行性研究。有助于了解环境以及区域发展带来的问题,帮助环境工作者监理评价环境管理体系,促进区域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当单个项目进入某个地区进行规划发展的时候,进行环境影响与评价工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缩短工期,为评价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2 实施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工作的基本内容

区域性经济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标准上升一个层次等级。环境影响与分析工作的实施,是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调查评价。第二、规划环境评价方案,对地区环境进行污染分析。第三、检验地区空气质量,并对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第四、对该地区的水环境进行评价分析。第五、对所属地区的固体废物等进行管理与处理。第六、对该地区的环境容量以及污染总量进行控制。第七、评价地区的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第八、开发环境的总体规划,加强该地区环境保护。第九,争取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监督区域发展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第十、进行环境的检测与管理规划,减少不合理规划项目的实施。其中分析流程见图1。

图1 环境评价的分析流程

3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工作的基本流程分析

总结分析环境规划的流程,还要明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对环境评价的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区域性环境评价的内容,分析评价地区中污染物排放的成分。其次,分析环境影响与识别因素,确定整体的评价指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性分析。最后,制定评价分析方案,总结优化调整的措施。

3.1 预测与分析工作的基本简介

环境的预测与分析工作需要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规划的内容结合起来。结合区域自身规划的特点以及现行环境评价的技术要求,对工作展开细致的评价分析。具体见图2。

图2 环境评价与分析因素的工作流程图

在规划流程图中可以发现,大气的环境评价方法,链接宏观评价的内容,总结项目流程的桥梁。在标准的评价流程中,可以与大气质量标准结合在一起,评价方式上需要借鉴大气的评价方式,结合具体的评价内容进行改善。在分析分析方式中,需要与行为规划的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其中大气环境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污染指数、评级方法、经济学评价方式、专家评价方式的内容。评价的工作内容与常规的项目建设相比,规划包括基础性数据的建设,以及大气承载内容的分析。基础性资料需要与获取信息的可信度结合,收集相关的资料与内容,注意收集资料与重点控制污染物等结合规划的性质。另外,规划方案与承载方案等内容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结合污染物的特征;分析大气承载能力,规划治理方案。在大气承载能力这方面,分析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区域性大气污染调查中,一方面要与大气污染的情况结合,将调查的与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结合在一起。在环境后期影响评估中,加强落实环保评价工作的目的,总结环境影响工作的教训提升评价水平。所有预测工作都需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对提升环境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环境影响与预测分析工作,对区域的规划期限、产业定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在规划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存在不足的地方。文章只是简短的总结了规划的方法,有些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工作还需要细致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蔡玉梅,谢俊奇,杜官印等.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2):3-8.

[2] 赵书新,欧国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0,(3):47-49.

[3] 刘晶晶,李小敏,海热提?涂尔逊等.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2):136-140.

[4] 王琦,孙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9):297-297.

篇8

关键词:医疗服务项目 核算 医院成本

一、医院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优点

医院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由此可以判断出医院的产品应属于医疗服务。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指以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及医疗辅助类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摊各项支出,计算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故医院应把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做为医院成本控制的对象。因此,基于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对医院成本控制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可比性高

在传统的医院成本管理理论中,曾有人提出把病人或者病种做为基本单位进行核算医疗成本。此理论忽略了病人的个体差异,同一种类的病人,就算得了疾病多一样,也具有程度上的不同,再加之病人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会致使医疗成本也有所不同。因此如果以病人或者病种做为基本单位进行单位核算医疗成本,可比性不高。可比性是成本的一个重要特性,只有经过比较、分析才能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作用,如果可比性不高的话,则会导致成本核算的应用价值下降。

医院医疗服务的具体手段是各类医疗服务项目,尽管疾病种类具有多样性,病人的病情程度也深浅不一,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医疗服务对象来说,医院在进行医疗服务时,主要的差异性在于服务项目与次数的不同。对于单项的医疗服务项目,不管病人的差异性,同样一个医疗服务项目,在同样的次数下,人力、物力的消耗大致相同,不会具有明显的差异,可比性较高。因此,把医疗服务项目作为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正确可行的。

(二)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能满足医院成本控制的需求

不同的服务项目与服务次数的组合,就可以构成不同患者医疗成本。再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与组合,即可计算出相关科室的医疗成本或者医院的总成本。由此可见,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可以满足其医疗成本控制的需要。

根据2011年7月1日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及会计制度,医院的成本支出主要由以下方面组成: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而药品成本也归入医疗支出。各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摊各项支出,计算出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医疗成本的核算则可以根据具体的服务项目来进行组织核算,药品成本可以参照商业与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在以前,医院以单独的收费项目成本核算的话,由于收费项目繁多,会使成本核算及其复杂,使其核算难度加大。但是如今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为医院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是构成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一个科室的成本是由本科室所有服务项目成本的总和。因此,医院可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与科室成本核算进行同步开展。可以先从较大型的医疗检查项目(比如:B超、CT等)开始,因为这些服务项目科室较为独立,而且服务项目费用归类也相对较为简单。其他科室则可以先从本科室消耗比较大的服务项目开始,慢慢的向一些常规服务项目进行扩展,建立起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完整体系。

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

以笔者工作医院核算心电图室项目成本为例子,介绍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下表为我院2011年1月到3月份的心电图室项目成本核算表(表1所示)。

项目成本中列支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在医疗服务项目中什么费用可在成本中列支,什么费用不可以在成本中列支,什么费用应在当期成本中列支,什么费用不应在当期成本中列支。如表1核算心电图室项目成本所表示,劳务费、业务费、医疗仪器使用费、间接费应该在成本中进行列支。

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由表1可以看出,根据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各项成本费用的归总,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个医疗服务项目产生总成本,除以时间段内完成的医疗服务工作次数,即为这项医疗服务的单位成本。

明确成本项目,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科目与医院会计制度费用支出科目尽可能的统一。

三、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加强成本核算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成本,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主要体现:

(一)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有利于医院成本管理的精细化

我国医疗管理体制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以科室为中心为的成本核算只能单一的体现出整个科室的成本效益,无法具体到科室某一个医疗服务项目上来。采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可以使得成本核算具体到科室的每一项医疗服务上来,使得医院成本管理更为精细化。

(二)项目成本核算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医疗项目的成本核算可以有效的检验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通过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具体分析到每个项目中是否存在资源使用效率不足的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这样可以使得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更高。科室的成本控制或者经济效益上遇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进行分析解决,增加医院效益,降低医院成本。

(三)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可以为项目收费提供依据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2009-2011年的重点实施方案中强调“要降低医疗服务与药品的价格”,如何降低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占据成本优势。通过项目成本核算可以发现收费标准是否合理,也可以直观的表示出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居高不下的具体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处理,降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减轻人们的看病负担。由此可见,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可以做为了项目收费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通过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可以有效的加强医院成本管理,使得成本管理工作细致化、具体化。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支出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具体要求,三级医院及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因此,对公立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但使用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进行成本管理,并没有现成的模式供医院套用,只有根据自身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学习,通过信息化才能使得医院成本管理做的更好,从而降低病人负担,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乐.应用项目成本核算法改善医院成本管理[J].中国医院.2004

[2]陈新刚.浅析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

篇9

【摘要】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实现基本趋同。在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进程中,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作者鉴于多年从事会计高等教育的经历,拟将对本科会计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作一分析。

我国已经构建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会计准则体系,从而基本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首先,去年末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签署了联合声明,双方围绕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双方的差异、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共识。这证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会计基础。据悉,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就会计准则趋同问题正式签署过协议。其次,今年初,财政部已经完成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这些准则只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等很少几项问题上存在差异。2007年这套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后,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可望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交流、使用、判断和评价的基础和平台将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从而可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有力地维护公众利益。

会计国际趋同是为寻求更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进行的双边甚至多边互动过程。既要靠拢国际会计通行规则,又要承认各国国情的特殊情况。高素质会计人员及所掌握的会计技术是全面推行会计国际趋同的保证。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碰到一定的障碍,使会计实务难以达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不能理解会计新准则、新制度,所以无法将其正确贯彻到位,无法正确指导实务操作。特别是当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转向“原则导向法”后,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要求更高。

一、会计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教育是一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宗旨,有目的的培养人才的活动,其中确定适应需要的教育目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经济全球化使得会计事务的国际合作日益频繁,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并呈现出本土化经营趋势,因此,会计国际趋同不仅体现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方面,更体现社会对会计人才实际需要方面,体现大量需要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金融、贸易、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国际化高级会计人才,会计教育目标必须符合这一需要。

会计教育目标受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各高校提出的会计教育目标,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的决策、管理技能,使之成为能担负重任的管理人才。该类人才除应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实务操作能力外,还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掌握高难度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专业研究的能力。与前一阶段的会计教育目标“专才教育”相比,目标定位更加明确,在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广度上扩大,在深度上有所提高。但是与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金融、贸易、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大学本科是介于专科生与研究生层次之间的一种学历教育,是奠定理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阶段,定位不能过高。随着近些年我国高校的扩招,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生入学前的整体水平相对下降,但是社会在发展特别是与国际会计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后必备的通用和专业知识必须不断扩充,这一“下降”与“扩充”的趋势使得教育目标定位困难。大学本科生源一般来自于从未接触社会实际的高中毕业生,在短暂的四年教育过程中,只能是在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前提上,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可以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满足经济全球化要求,符合会计国际趋同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这意味着本科教育的重心应该转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在这一目标导向下,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包括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就业后能够不断地通过自主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未来日益复杂的会计工作要求,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会计人才。这一培养模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师疲于应付增补修订教材内容、向学生不断地“填灌”,使学生难以消化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状。

二、会计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培养目标直接涉及到课程的设置,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层次。为了应对环境变化对新型会计人才的需要,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标,教学模式必须有较大的改革、完善。目前,大学本科按会计职能设置课程体系,基本符合会计学知识体系结构。但是这种课程设置体系经过近10年的运行后,暴露出以核算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的不足,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教学目标的需要。具体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会计实务操作。教材内容的编写特别是财务会计和审计教材主要以准则或制度为导向,强调的是如何依据各准则进行实务操作,关注的是按照准则怎样处理,至于为什么应该这样,即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原理并未加以重视。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新准则不断颁布,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订,这种现状造成教师疲于应付增补教材,学生疲于应付更新会计知识,四年的本科学习并未真正掌握会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髓。二是孤立地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由于没有重视与相关学科的交融,学生不能站在整个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高度理解、掌握会计准则,影响了职业判断力的提高。会计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会计理论为教学的导向,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利于正确理解、掌握、实施会计准则。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实施以理论为导向的会计教学,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会计准则制定由“规则导向法”向“原则导向法”转变,会计教学也应该由实务为导向的教学转为以理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原则导向法制定准则的优点在于简明扼要,应用完善的概念框架反映准则的基本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等,解释性指南和实施性指南将减少,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国际会计准则就是这种制定模式,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已经向原则导向法转变,我国的会计准则也按此模式制定。在这种形势下,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应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会计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导向,应以原理为导向,注重会计理论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有较高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才。

会计理论是人们从会计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关于会计知识的科学总结,产生于会计实践,并用于指导会计实践,包括基本会计理论和应用会计理论。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解释是指为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理由,以加深对会计实务的理解;预测是指会计理论应能够预计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会计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会计理论的精髓,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会计规章。

以理论为导向的会计教学,可以在课程设置不变的前提下,在中、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加大理论教学比重,做到既注重能力的培养又传授知识。一方面,将初级会计课程已经介绍的基本理论等部分,结合会计实务再次介绍,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地掌握会计理论;另一方面,将原来在研究生层次专门作为会计理论课的部分内容分解下放到本科层次,结合会计要素进行介绍,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各项具体准则,而且掌握了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理念。与实务导向法教学相比,充分借鉴西方会计教材内容,注重阐释会计事项的内在联系、概念、定义,侧重于研究指导会计实务操作的理论思想,而不是会计业务处理本身。例如,对于固定资产折旧,首先应结合资本保全理论、会计配比原则,使学生掌握折旧的原因、目的,再学习具体折旧方法和账务处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对本科生的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体系不变的基础上,将会计理论由浅入深地结合会计实务介绍,而对原来过分注重的会计处理简要介绍即可。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在校的手工和计算机的双重模拟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会计人员实务操作的具体指导书――统一的会计制度。只有会计理论基础扎实,才能领会和掌握会计准则的目的和精神,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对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二)教学内容注重学科间渗透、协作,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会计人才,不仅要精通会计理论和信息技术,还要熟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财税学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理论和实务。传统的会计教育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相关知识的渗透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单一型人才应变能力差、职业判断能力弱的缺陷已经显露出来。会计学科虽然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但受其客观环境影响会涉及其他学科许多理论,如:经济学的成本理论、多元化环境中管理理论、金融学的资本市场运行理论、法学理论等。

篇10

7月15日20时,本科提前批B、D、E、F段以及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T、U、V段将开始征集志愿填报。

此次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的4个段为:B段部属(含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及省外院校国家专项计划、D段地方高校专项计划、E段精准扶贫专项计划、F段革命老区专项计划,这4个段均实行平行志愿。

这4个录取段共征集1次志愿,征集范围为控制线上未被录取和线下20分(含20分)以内的考生。在征集志愿填报中,仍设置9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此外,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征集志愿的3个段为:T段使用校考成绩的独立设置艺术高校、经教育部批准参照独立设置艺术高校管理的普通高校和教育部直属普通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使用音乐学(器乐)统考成绩且按照乐器种类招生的二本及以上高校本科专业;U段省属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高校及使用我省统考成绩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外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高校体育艺术类本科专业;V段为除T段和U段普通高校外的其他艺术类本科一批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这3个段征集一次志愿,体育类征集本科一批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艺术类征集本科一批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其中校考为报考院校专业课合格、文化课上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在征集志愿填报时,U段仍设置9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T段、V段仍设置“1+1”顺序志愿,每个院校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7月15日晚20时,省教育考试院将在官方网站公布未完成招生任务的院校剩余计划及专业,面向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考生可登录ganseea.cn网址进行征集志愿填报,填报将持续到7月16日8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