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法范文
时间:2023-04-09 07:5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苗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变法;青苗法;富国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166-02
一、实施背景
北宋熙宁二年,整个社会出现大量矛盾,严重影响到统治阶层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最高统治者起用王安石实施了一系列的变法。北宋政府面临的社会矛盾和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矛盾
1.阶级矛盾。由于政府在治国过程中对地主的土地兼并行为采取无视和纵容的态度,使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自耕农拥有的土地不断减少,大量丧失土地的自耕农沦为佃户。豪强地主在占有大量土地后,肆意隐瞒土地面积,使国家在征收赋税过程中呈现出富者有田无税,贫者无田税重的局面,造成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严重威胁封建政权的稳定。
2.民族矛盾。北宋时期,虽然国家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但是由于以党项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西夏政权和以契丹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辽国政权,势力日益强大,对北宋政权构成严重威胁,对北宋政权不断骚扰,进行军事威胁,双方战事不断,民族矛盾严重。
(二)三冗危机
1.冗官。政府为集中皇权,采用分化事权的措施,把宰相职位分多人担任,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大兴科举及恩荫制,产生大量官员。宋初内外官员数不过三五千,景德年间猛增到一万多,景德后的三十多年,到宋仁宗皇■年间激增为两万多,官员和官职的增加,导致国家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严重低下。
2.冗兵。为守护国家安危、稳定社会秩序,政府采取招收流民入军的措施,军队数量和军费支出大大增加。北宋时期国家的禁军数量为历朝之最,宋太祖开宝年间全国在籍士兵人数为三十七万八千,禁军数量为十九万四千,但到宋太宗至道年间在籍士兵数量猛增到六十六万六千,禁军数量为三十五万八千。
3.冗费。由于冗官、冗兵的出现,导致北宋政府的财政支出迅速增加。此外,由于北宋政府为应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采取和解手段,每年要给西夏和辽国大量“岁币”。同时社会生活中土地兼并严重,富豪隐瞒土地数量以逃避税赋,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不断锐减,政府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二、实施目的
(一)富国
由于出现严重三冗问题,给政府带来巨大财政负担。针对这一问题王安石深刻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曾向神宗进言:“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①北宋土地兼并现象频发,大量土地集于豪强地主手中,自耕农的土地减少,生活日益窘迫,阶级矛盾尖锐,社会稳定受到严重挑战;同时豪强地主有意隐瞒土地数量,逃避税收,在国家土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朝廷可收取的税赋不断减少。
王安石采取新法的目的是要设法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解政府财政上的困难。他上仁宗言事书中提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②的思想,认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③都指出财政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青苗法”在实施初期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达到了富国的目的。
(二)缓解社会阶级矛盾
“青苗法”在实施中,政府将青苗钱贷给贫苦的自耕农,解决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使他们避免遭受地主或豪强们高利贷的盘剥。王安石曾说:“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①魏泰在提及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时说道:“以谓百姓当五谷青黄未接之时,势多窘迫。贷钱于兼并之家,必有倍蓰之息。官于是结甲请钱,每千有二分之息,是亦济贫民而抑兼并之道。”②
虽然朝廷每年夏、秋两季对贷放的钱谷依然收取二分利息,但相比地主或豪强们的高利贷利息要低一些,这些在发挥抑制兼并的同时,还可减轻自耕农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了国家政权。但是以“青苗法”来抑制社会生活中地主阶级和豪强们对土地的兼并并不是一种有效措施,政府仅仅通过青苗钱来阻止地主和豪强的高利贷盘剥,实现抑制兼并现象是不可能做到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自耕农和地主间的矛盾。
三、失败原因
篇2
2、通常保持盆土的适当潮湿,不要过于干燥即可。尤其是春秋两季可以适当浇水,但是注意不要浇水过多,不要产生积水,以免影响它生长。夏天可以适当多浇,或者在它的叶子上洒水帮助它降温,保持一定的湿度也更利于它生长。
3、春秋季节可以适当施加花肥,施肥可以每隔一个月施加含有氮元素的肥料一次,注意浓度要尽量低一些,最好是用稀释后的肥液。
4、它可以耐荫,但是也需要阳光照射。养殖期间可以多晒太阳,给予它散射光就行。另外,夏季需要为它遮光,避免被晒伤,影响它的正常生长。
篇3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一、利用直观,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幻灯、录象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看物,图画导入。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展示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而产生的。例如我在教“蛋”字时,我先出示鸡蛋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才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这种形与字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2、创情境,听音导入。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记住生字,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在这个“境”中,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同时又展示了学生学习的智力背景,鼓励学生自主求知。它有感性认识的基础,又有促使学生理性认识的桥梁;它调动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有着学生生理感官与心理需求的快乐和满足。它激发学生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以此推动学生认真学习,顺利开展认知活动。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和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着阻碍和抑制作用。可见,情感是人们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积极力量。情境教学正是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3、观录象,兴趣导入。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兴趣可以把艰苦的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享受,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归类识字三的第1课时,安排的主要是认识各种动物及书写动物的名称。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先是举办了一次《我认识的动物》交流会,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展示自己认识的动物。学生有的通过剪纸,有的通过画画,还有的通过照片,大家互相交流,兴趣极高。在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一段录像,让学生通过录象观看动物世界,学生的兴趣达到极致。于是我趁热打铁,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动物,想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吗?”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学习各种动物的名称一气呵成。
二、调动注意,轻松识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的注意规律中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剌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新异性,直接激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充分的活动都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应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1、借助色彩。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
2、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如教形近字“晴、睛、精”时,我利用幻灯,将这些字编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3、借助顺口溜。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借助动作、实验演示。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这样通过动作实验演示,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其义。
三、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复习巩固生字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1、猜字谜。我在班级中成立了一个字谜小组,同学们可以收集或者编写字谜,并且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在班级进行展评。例如同学们收集到的字谜:“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直接促进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同学们的兴趣很高,每个学期我班都进行猜字谜比赛,同学们在互猜中迅速掌握了生字,并且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2、做游戏。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激动人心的、使其得到愉快体验的活动。这种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和调动儿童大脑神经的高度活动能力。而人的聪明才智的发展却离不开大脑神经系统的激发活动。在游戏中满足了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欲望,扩大了词汇量,使儿童学会从许多相近似物品中形成概括力,同时发展想象力。
篇4
研究表明一般人从25岁起各种金属便开始在体内慢慢地积累,首先在软组织中沉着,然后进入骨骼,进而是神经组织。而金属微粒一旦进入人体就呈高度的稳定性,日积月累,人所表现出的表皮褐色斑点、肌肉组织营养障碍、骨骼变脆等种种衰老迹象也就日渐加重。同时,重金属摄入过多,会引起肾功能下降、儿童智力低下、老人痴呆等多种疾病。根据美国统计数据,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血液中重金属含量比其他亚洲移民高出44%。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怎么才能尽可能减少重金属的摄入呢?科学研究发现,注意科学饮食,能够将人体内的金属微粒驱逐出去。如果有条件,尽可能选择水好、空气好、土壤污染少的地区生产的农产品,最好给孩子买环保的无铅玩具,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素,不吃内脏。具体建议有:
多喝水
喝水可以帮助体内毒素排出。如果喝不下白开水,可以泡一些绿茶这样的碱性茶叶(红茶一般为酸性),可以中和重金属的酸性,使身体不吸收过多的重金属,通过尿液排出。
不吃内脏
动物和人一样,都用肠道、肝脏和肾脏代谢重金属,所以这些脏器是重金属富集的地方。
多喝牛奶
牛奶蛋白质会在肠胃道形成保护膜,使人体少吸收有害物质,也能把重金属包裹起来,不被吸收就被排出。
少用花里胡哨的碗碟
碗碟上的颜色很多含有重金属物质,经常用有颜色的碗,可能吃进去不少重金属。
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
玻璃杯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容器。而陶瓷杯,特别是水晶杯,重金属含量往往比较高。
掉了涂层的不粘锅不要用
时间一长,不粘锅上面的涂层可能会脱落,也可能摄入重金属。
少喝铝罐酸性饮料
酸性物质会腐蚀饮料罐,析出铝离子。铝对人体没有好处,家里烧开水用的壶,也要留意,不要用铝壶。
螺蛳清水养12小时再吃
螺蛳体内含量铅、镉、铬、铜、汞等不同含量的重金属,尤其是铅含量最多。
同时专家建议,螺蛳的尾巴不要吃,因为那是螺蛳的内脏,重金属大多沉积在这里,而硬硬的头部部分,全是肌肉,比吃内脏要安全得多。
紫菜、海带的重金属含量比海鱼、贝类高
据有关调查研究,海产品中重金属污染从高到低的排列为:海藻类(紫菜、海带)最高,其次为海水软体类,海鱼类和海水贝壳类污染较轻。鱼类中,按食性排,重金属含量从低到高的为:杂食性、吃浮游植物、吃浮游动物、肉食性和吃藻类的鱼;还有,生活在越深的海里的鱼,体内重金属含量越高。
篇5
低年级孩子生性好动,喜欢具有趣味性和奇妙色彩的数学知识,但鉴于教材习惯于板着面孔向学生叙述数学原理,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通过多种方式为孩子打造一片奇妙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乐趣。
【关键词】奇妙数学、学习热情、乐趣
【正文】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常常发生疑问或感到惊奇,对数学时时有一种奇妙的感受,还能不喜欢数学吗?可是,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我们的教材又比较习惯于板着面孔向孩子们叙述数学原理。有些孩子一提起数学马上联想到艰苦的思索、繁难的演算,学生对数学的评价是――枯燥无味。小学生生性好动,喜欢多色彩、有趣味的教材,这就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把抽象的、严肃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并富有情感色彩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架起教材和孩子们中间的桥。所以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创设奇妙数学,和孩子们一起领略数学的奇妙,使他们对数学有学习的热情,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 活化教材,点缀奇妙。
1、生动的语言活化教材,为数学点缀奇妙。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对一些神奇的东西发生兴趣,尤其是小孩子对一些奇妙的东西就更喜欢接触和研究。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活动线索,具体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设计和引领。在教学中,我常常以拟人的方法把新的概念介绍给孩子,如“热心的0”、“余数说了算”、“谁做小弟弟”等。有时我还以一种挑战的口吻,提出一些奇妙的问题,如“你知道这把魔尺的威力吗?”“你是个负责的统计员吗?”……这些语言尽管简短,却将教材内容一下子活化起来,为数学缀上了奇妙色彩,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孩子们喜欢置身于奇妙的数学,享受着数学学习的乐趣。
2、形象的展示活化教材,为数学点缀奇妙。
教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材将这些进位加法整理成了“进位加法表”,为了进一步加深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理解,促进计算技能的发展,我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进位加法表,孩子们通过斜着观察发现:9+2=11、8+3=11、7+4=11、6+5=11、5+6=11、4+7=11、3+8=11、2+9=11,当我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成一竖行转过身时,孩子们的眼神有惊喜、有疑惑、有若无其事,按照常规我追问道:“这些算式的得数为什么都是11?”一些悟性高的孩子马上就有了发现:“因为一个加数在依次减少1,另一个加数在依次增加1,所以得数才会一样都是11。”多么精彩的回答呀,可是刹那间我想:这么抽象的概念,有多少孩子能真正领悟呢?又有多少孩子会将此规律深刻地植入他的小小数学世界呢?能否借助点什么来升华一下这个知识点呢?于是有了以下计策:出示两盘草莓(图片),左边9个,右边2个,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草莓只要怎样想?学生列式:9+2=11。随即我从左边盘里移过1个草莓到右边盘里,问学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不难发现:左边盘里少了1个,而右边盘里多了1个,但是总数不变,还是11个,想算式8+3=11。接着,我没有继续移动草莓,而是要求学生想象,如果老师再从左边盘里移1个到右边盘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如此一来,孩子们借助直观的草莓图片顺理成章地展开了自己的假设,原先叙述的变化规律形象地展示在孩子面前,使孩子们深刻地悟透了为什么一个加数依次减少1,另一个加数依次增加1,和为什么不变的奥秘。
低年级孩子,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兴趣浓厚,对于抽象性的知识,特别是枯燥乏味的知识提不起兴趣,所以,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老师将抽象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形象起来,并使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奥秘,对数学学习保持着一份热情。
二、 延伸教材,渲染奇妙。
学完“认图形”这一单元,我为小朋友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课始,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老师也喜欢做手工,现在我就在你们面前献丑了,你可得当个好观众啊!”接着,便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一步一步地做出了一个纸风车。当学生看着旋转的风车出神时,我立马扣紧学生萌动的心灵――小朋友,多么神奇啊,一张长方形纸可以变成正方形的,甚至还成了一个风车!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来研究神奇的图形,用你们灵巧的手儿创造神奇!随即板书下我自编的课题“神奇的图形”。学生们一个个兴致盎然地加入到创造神奇的队伍中,通过拼一拼、搭一搭、折一折、剪一剪这一系列的操作,学生们对图形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亲自领略着图形的变化和神奇。如此神奇的数学,怎能不引人入胜呢?
三、 补充素材,增添奇妙。
教学中,我还时常补充一些有趣的素材,和孩子们一起领略数学的神奇,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给孩子们做过这样一道题目:一只鹅比一只鸭重3千克,已知鹅和鸭共重9千克,问鹅和鸭各重多少千克?这是一种典型的和差问题,通常是引导他们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解答。在表示鹅重量的线段上去掉3千克,同时在总重量里也去掉3千克,这时就成了两只鸭的总重量为6千克,从而求出一只鸭的重量为3千克;或者在表示鸭重量的线段上添上3千克,同时在总重量里也添上3千克,这时就成了两只鹅的总重量为12千克,从而求出一只鹅的重量为6千克。可如此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能明白吗?或者说能完全明白吗?于是我灵机一动,有了以下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一:让“鹅减肥”,让那只大肥鹅减肥,让它与一只鸭子同样重,这样两只鸭子的总重量就是9-3=6(千克),从而求出一只鸭子的重量为3千克。
奇思妙想二:让那只鸭子胖起来,让它胖成与鹅同样重,这样两只鹅的总重量就是9+3=12(千克),再来求出一只鹅的重量就是6千克。
当孩子们听完这两个奇思妙想,不禁为之神采飞扬,并连连说道:“好有趣!”“老师,再给我们做一道!”是呀,数学具体了,就看得见摸得着了;数学变得奇妙了,孩子们就喜欢了。
篇6
激发;学生学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53-02
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缺失,已是数学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究其原因:现代社会信息表现及传播形态远优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表现形态,这就导致学生对非主体学习内容热情高涨,对主体学习内容情绪低落。因此,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唤醒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是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积极的数学情感就是数学对象作用于学生认知心理时,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对认知对象的积极关注、思考和研究,课堂上表现出神情专注,善于思考,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等特征,其核心是发自内心的心理追求。 1增强学习内容的情景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认识事物是一种心理行为,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心理越贴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情感就越真切,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绝大多数是伴随情节出现的,情节对学生认知的冲击力与情节的情趣性密切相关,当学习内容的情景与学生的认知兴奋点吻合时,便会引发学生注意和主动参与。学习内容的情景化,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情节“包装”,使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从“分离”回归到“融合”,从而让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因此,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将生活经历转化为学习情景。如在教学《小数加法》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出示本班某同学全家逛超市的情境,然后再出示一些学生喜欢的商品,标上单价(用小数表示),该同学选购其中两件商品,请同学们帮着算一算,要花多少钱。然后再请同学们自己选购两件喜欢的商品,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学生对元与元相加,角与角相加,分与分相加已经理解,在此体验中再得出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此情景中的多种要素都是学生曾经体验、经历过的,学生看到此题,会产生一种亲切感,熟悉感,易于激起学生共鸣,产生积极的认知心理。
精心选择学生喜爱的内容,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演绎为学习情景。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如下情景:“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投球比赛,同学们围成一个长方形队形,向放在长方形中心的球筐中投球,看谁投中的次数多,你认为这样比赛公平吗?这一教学情景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情感,学生准确地描述了“要围成圆形队伍,把球筐放在圆心位置,比赛才公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设疑:为什么要围成圆形队伍,把球筐放在圆心位置,比赛才公平?这时学生经过模拟情景的操作,从“公平”出发,对“圆,一中同长”有了充分而深刻的认识。
这种情景化的虚拟活动架起了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的桥梁,实现了两者的融合。 2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
活动从广义上理解,一般指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取信息的过程,具有感性实践与心理过程相联系的特征,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应用等。学习过程的活动性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体验活动。操作体验活动,其价值在于容易产生群体心理效应,也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同一实践活动行为中会出现一种较一致的心理需求,形成相近的活动行为,即在“从众行为”驱使下产生积极的群体心理。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能更有效地唤醒全体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探求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在积极感知数学对象的过程中触及数学学习的本质。如找出长方形的对称轴,一个极其简单的操作活动不仅达到了学生人人参与研究的目的,而且将学生易于混淆的概念揭示得清晰明了。
要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增强活动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课后,设计如下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要改造一条下水道,并且安放若干个窨井,如果让你来设计窨井盖,你将设计什么形状的?请同学们通过制作窨井盖模型,实践验证,写出数学小论文。这样的活动更符合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追求。
要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课前调查活动,课后运用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将学生的学习操作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
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不仅有利于唤醒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增强教学行为的艺术性
数学教学是以练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数学学习单调而枯燥,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追求艺术性的教学风格。只有艺术性的课堂,才是学生充满情感的课堂,一旦学生有了积极的参与,就会形成对教师的期待,知识的渴望,就会激发创造的欲望,就会从“乐学”到“会学”再到“学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行为的艺术性应在注重语言、体态、激情等艺术效果的同时重视艺术策略的探索。
篇7
一、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3.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借事抒情(寓情于事)。诗人将感情巧妙地蕴含在叙事中,从动作、心理等方面加以描述,表达各种情感。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即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5.情景交融。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乍一看好像是单纯地写景,实际上蕴涵着诗人喜怒哀乐的感情,也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全诗以明快俊俏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尤其是后两句,寄寓了诗人对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修建佛寺的嘲讽。
二、描法
1.渲染。它是国画的一种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等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烘托。它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烘托包括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写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诗人的情谊有多深呢?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即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3.白描。它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用于艺术创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主题。
4.动和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烘托手法,不再赘述。后者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篇8
一、细腻描绘,让景物成为情节发展的连接线
由上一个情节怎么巧妙地过渡到第二个情节呢?很多时候就可以采用景物描写。比如不少同学写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先写人生遇到困惑,然后进行细致的描写景物,从物身上受到启发而想到自己,让情节自然过渡。我们学过的课文《斑羚飞渡》写斑羚群在猎人的追捕下陷入绝境时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
斑羚群又骚动起来。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斑羚凝望着彩虹,有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恍惚,似乎已经进入某种幻觉状态。也许,它们确实因为神经高度紧张而误以为那道虚幻的彩虹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桥,可以通向生的彼岸。
这里,把“彩虹”比喻为“天桥”,形象生动地描绘渲染了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
二、简洁描写,让景物成为情节发展的一部分
景物描写有细致的描绘,当然也有简洁的勾勒,只需要寥寥数笔,引出人物的活动即可。而景物,也会成为情节中的一部分。如孙犁的《芦花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这是老头子送大菱小菱,大菱负伤后的一段景物描写。“闷热”的天气,安静的湖面很自然地引出鬼子们到这里来洗澡,而这些活动正中老头子的“埋伏”。简洁的景物描写引出了人物活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演出了一段老头子智斗鬼子的精彩故事。
三、转换地点,让景物成为情节发展的助推器
转换地点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最有效的方法。而地点的转换,干巴巴的叙述没有韵味,运用描写把景物展现出来会给读者以美感,同时进入新情节的体验中。如鲁迅名篇《社戏》中的一段景物描写: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了。
这段景物描写交代的是地点的转换,说明是返回途中。这一场景的变化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文后的“偷豆”吃这一小插曲。
【佳作例文一】
那一朵微笑的味道
2013年重庆一考生
“总算赶上最后一班车了。”我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个座位上庆幸自己的好运气。妈妈让我周五放学后自个儿到外婆家过周末,要是赶不上这一班车,就得独自在家过夜,我还从没有独自面对过黑夜呢。
由于是最后一班车的缘故,车上的乘客大多都昏昏欲睡。从车外清冷的空气中,来到这暖和且显得有些憋闷的车厢,我也些倦意了,于是把头埋在厚厚的围巾中,打算小憩一会儿。可是,车窗玻璃缝中吹进来的冷风正对着我的头。所以,即便我把脸遮住,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但冷风依然像在视网膜上凿了一个洞一样,向里哗啦哗啦地倒冰水。
“呵――嚏!”
我到底还是在与恶劣天气的斗争中打了败仗。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这一声喷嚏却惊醒了不少梦中人。那原本沉睡的乘客似乎被我这喷嚏声给吵醒了,他们睁开眼,向着“声源”看过来,那是齐刷刷的愤怒,似乎在责怪我扰了他们的好梦。
我有些内疚、也有些惶然地看着这些目光。突然,我发现了一双眼睛,那双眼睛里投射出来笑意一下子令我变得温暖。
随即,那人的嘴角出现一抹笑意。我虽然见过许多笑,有微笑,傻笑,苦笑,哈哈大笑,捧腹大笑……可我,却一时没能为这一抹笑意配上合适的形容词。
那……是理解的微笑!思维停滞了一段时间后,终于重新启动,搜寻到了一个合适的词语。眼前开始出现熟悉的景物,外婆家到了,我连忙叫司机停车,匆匆跳了下去。从车站到外婆家还须走一段田间小路,走在窄窄的田埂上,我的思绪仍然停留在那一朵微笑上:明明是我吵醒了她,她为什么还要送给我甜美的微笑呢?或许,她也曾经遭遇过这种尴尬,所以她对我的行为给予理解和宽容?或许,她本就是一个善良的人,用嘴角的一抹微笑给予别人温暖,是她自然散发的人格芬芳?
沉思中,田埂慢慢变得平整,开阔。抬头一看,外婆已经在屋前等我了,接住我的,同样是一朵温暖的微笑。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微笑”的故事,也写出了人间的宽容和理解带来的温暖。文章有两处景物描写,都是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写。第一处写车窗内的“冷风”,比喻形象生动,属于细腻的描绘,正是“冷风”让作者打喷嚏,引出了下面那个宽容的微笑;第二处写“田埂”,属于简洁勾勒,地点的转换,结束全文。田埂慢慢变得平整开阔,也衬托了作者的心情,一举两得。
白色山茶花
席慕蓉
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美丽的花,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
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
篇9
【案例描述】
为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和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条件,王莉老师巧妙地开发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写一份申请书,说出应具备哪些条件和素养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古希腊公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申请书的书写格式吗?
生:知道。
学生互相交流,积极准备,书写成文,选派代表上台发言。一位女生抢先上台,朗读了申请书。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她成为古希腊公民吗?
学生有的说同意,有的说不同意。
师:她的素养这么高,为什么不同意呢?
一位男生大声说道:因为她是女生,不符合条件。
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起来,那些说同意的学生顿时恍然大悟。
师:非常好,古希腊公民由本城邦成年男子组成,还有谁想要申请成为古希腊公民吗?
一位男生上台朗读了他的申请书。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古希腊公民非常重视参政素养的培养,珍视自由与平等,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那么,现在的你们要想成橐桓龊细竦南执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学生纷纷发言。
【案例评析】
这节课引起了我对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并借此思考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改进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发挥历史教学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展现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下面我就针对历史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依据课标开发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进行提问,学生就会对课本知识学而不思。因此,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在这节课中,教师依据课标开发教材,创设写申请书的问题情境,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且难度适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2.关注教学立意。
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关注教学立意,尤其是价值观立意。也就是说,使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到启示才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能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立意要能够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把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
3.注重教学安排,精心设计教学结尾。
一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而且也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安排,精心设计教学结尾,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寻求知识的真谛。
篇10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才。俗儒不知变,兼并无可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司阖开。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诗句不工,意思明了。面对富商勾结官吏、压榨贫民,“大家兼役小民,富者兼役贫民”的严酷现实,愤懑的王安石要为民请命了。就像洪迈《容斋四笔》说的,王安石“又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以惠贫”。其变法的初衷、动机,在富国、惠民。但好动机不等于好效果。好事办砸,不时生发。熙宁变法中全力推行的青苗法就是显例。
青苗法的本意是为贫民提供政府借贷,以助农耕,也让他们免受富商大户的盘剥。规定每个农户最多可借贷15贯、最少的借1贯,夏借秋还、秋借夏还,借贷户付利息2分。设计挺好,付诸实际操作,则成了另一回事。
首先,政府统揽商贸金融的垄断政策,严重挫伤了民间资本和市场活力,也引起富商豪门的不满,变法阻力增大;且以“抑商”来“重农”,剥夺富人、以惠贫民,大抵效果不佳。
其次,当推行青苗法变成一项“政治任务”,朝廷给各州、县下达放贷指标并以此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时候,地方官员就不择手段地强制放贷;他们完全不顾农民是否自愿和需要,不论贫民富户,一律按户摊派放贷数额。纷乱扰民,闹得鸡飞狗跳。
再次,吏治腐败、官员良莠不齐,不少人与富户勾连、抬高利率,将原定的2分提升至3分或4分,从中渔利自肥,这就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种田本是靠天吃饭,遇有水、旱、虫害,粮食歉收,农民还不了本息,反负债累累,更苦更穷。国家放贷的钱粮,也冒着不能按期收回的风险,以增值充裕国库就更别指望了。
主观上想办好事,可客观上却弄得怨声载道,大批饥民流离失所。韩琦、富弼等守旧派官僚本就反对新法;被青苗、手实等法弄得焦头烂额的“拗相公”,不得不罢相退居钟山。
王安石用权力垄断来控制经济,以扼杀市场机制来抑富惠贫,解决贫富不均的社会矛盾。但经济“蛋糕”未做大,农民日子更难过。中国几千年搞“重农抑商”,可有哪个朝代的农民脱了贫?青苗法旨在抑私扬公、抑富惠民,结果却走到了反面。这是何故?权力这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利国利民,若使用不当,则祸国殃民。还是老太尉韩琦目光犀利,说王安石可以做一个大文豪,但他做不了好宰相。王安石变法,似犯了文人好高骛远而又急功近利的理想化毛病?
洪迈说,王安石“迨其得政,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遂大病。其祸源于此诗。苏子由以为昔之诗病未有若此其酷也。痛哉!”此论高蹈,然得失参半。抑富惠贫的青苗法,成了扰民、害民之劣政,说得很对,但指“祸源”于《兼并》诗,说它是“诗病”之最酷烈者,就有失公允、乃至是隔山打牛。须知诗歌不是政策法令,它没有任何行政功能。文学与政治不可混为一谈!要不是王安石在神宗皇帝力挺下当上宰相、拥有了极大的权力,哪怕他再写一百首《兼并》诗,何伤国家、民众一根毫毛?苏辙、洪迈的诗评,有些过度政治解读。文学作品从来就不具备扭乾转坤的力量。政策法令的错误,不该算到文学样式的诗歌头上。与其称青苗法为“诗病”,莫如说它是权病,即权力垄断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