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方法论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学方法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学方法论

篇1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54-04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26[本刊网址]http//

一、微媒体的兴起及其方法论意义

提起“微”字,一方面它有短、小、低、少之义,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另一方面亦可积“微”成著,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可谓无所不能。2012年以“微”开头的词语层出不从,比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经济、微公益等等,“微”字最终不负众望,当选当年“年度汉字”。随着“微”家族的不断壮大,“微”字也被更多的人用来定义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微”持续地改变着世界的点滴,包括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的全部。崭新的传播时代下,信息的获取和分享更实时、更互动、更高效。明确“微”时代信息的传播特征,对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有着深远的方法论意义。

(一)“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及启示

腾讯的微信项目始于2010年11月,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微创新为主要手段。起初的核心思路是“能发照片的免费短信”,结果没有受到市场的太多关注,但也积攒下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反馈。随后,微信团队瞄准市场,推陈出新,着力提高信息收发速度、相继推出了语音可视聊天、“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朋友圈”等服务,并逐渐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由某些共同性联系在一起的关系链,实现了微信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另外,随着,新增的微信支付、游戏中心、“扫一扫”等商业功能,使微信的生活化服务功能越来越丰富化、广泛化,同时也为腾讯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

简单回顾“微”家族中微信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微”家族之所以不断壮大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1.目标明确。微信团队最初推出的是一个功能专一、需求单一的简单产品;随后对产品的每一次创新,也都是从小处着眼,专注一个方向,即使功能在不断的由少及多,也都是在围绕一两个主题功能深入挖掘,而不是“大而全”式的全面铺开。

2.关注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研发都要以市场为基础,关注用户需求,迎合用户需要是制胜法宝。微信团队围绕用户体验持续更新技术,产品体验的改善又帮助微信团队积累了新的用户,提供了新的创新内容和方向,形成了良性循环。

3.学习创新。对于微信团队而言,微信的蓬勃发展既是对快速迭代模式、敏捷开发能力等先进经验和行业规律的学习,也是主动求变,积极学习新的规律,形成新的能力,寻求新的突破的过程。

(二)“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方法论意义

1.主体的能动性

“能动性”涉及哲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是指主体所持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微”时代,人们存在感显著、真切,社会上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微”声音,它可以是语言,是图片,也可以是视频,是符号,个体在信息、建构、获取方面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彰显。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默的中国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得见,听得见的人”。“微”时代,随着公民网络话语权的逐渐增大,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公民意识日益成熟,个人价值得以展现。

2.沟通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参与主体之间的多项交流、沟通和互动。“交互性”源于世界的联系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世界原本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以往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流的传统媒体,忽视了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复杂性,更多体现出来的是强制性单向沟通特征,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缺乏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

互动交流是“微”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互动是结构性的参与,沟通的过程是双向的。“微”媒介的信息的传播提倡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融入了主体性、实时性、互动性;它是一种裂变式传播,速度快、密度大、方式便捷、影响广泛。“微”时代无人能置身其外,信息交流的便捷使人们的交往界限日渐淡化,平等交往日渐普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日渐紧密。

3.信息的建构性

“建构”是指主体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取舍、组合、分析、抽象,实现主体对客体反映的过程。“建构”的过程既要尊重反映事物本身的客观性,也体现出反映主体自身的差异性。“微”时代海量的信息让人们应接不暇,因此,每个个体对信息的接受和反映是有选择的,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兴趣、价值观、和心态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从自身的感觉、知觉出发,引起联想和理解,对信息做出评估和取舍。“微”时代,个体对信息的转帖、跟帖、围观、点赞等行为,都是对信息不同程度的“建构”或“重构”。

4.渠道的场域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或多或少受周围场域环境的影响,场域既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场域对信息的传递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信息传递是否有效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只有场域融洽、和谐、平等、民主,才能达到最佳的传递和沟通效果。

“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其传播场域的优势:一是平等性。使用“微”媒介准入门槛低,名人和草根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身份平等,权利一致,和谐融洽的信息传播环境促进了“微”家族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二是自由性。“微”媒介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自由开放的场域特征,不但使大家相隔万里,也能表达心声,畅所欲言,而且还有助于开阔视野,放松心情。三是便捷性。微媒介信息实时、流畅、简洁、动态,适应了现在高频率、快节奏生活的要求,满足了人们对信息需要的即时性、便种性、海量性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各要素的“微”特征

“微”时代下思想信息的有效传递、接收和反馈有其内在的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问题置于“微”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越发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求的“主体的自主与参与”,“信息(内容)的选择与重构”,“环境的影响与渗透”等微特征。

(一)主体的自主与参与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教育,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是人的最本质特征的突出体现,只有合理维护和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和提高人的主体能力的呼声此起彼伏,越发高涨。各学科、各部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深入而广泛的实践。主体参与性教育强调人文关怀,鲜活生命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同样需要关注学生个性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尊重学生合理选择。

(二)客体(内容)的选择与重构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经教育者选择设计后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信息。信息的输送过程,对于教师来讲,要依据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但不能完全依赖教材。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再优秀的教材也不能面面俱到、尽善尽美,所以教材应该是一个合理且开放的体系。教师对教材应该有自己的取舍和选择,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不是“容器”不是“白板”,不可能对于传递来的信息全盘接受,一味盲从,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价值观等个性特征进行筛选、理解、批判、建构和生成。所以内容的建构性和生成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

(三)环境的渗透和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的实施离不开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只有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的,为了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总是要精心设计教育活动是各种场景,营造和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支持和烘托教育的内容,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全方位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整体布局、系统考量,要充分重视环境中各环节、各要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建立起多种互动的环境机制,形成全面性环境力量,充分认识,积极营造、建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强化环境“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三、从“微”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一)主体虚位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品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严谨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思想水平、认识基础、接受及理解力相适应。“经验说明,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在明确宗旨和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还需要深入了解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现代教育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对主体的人的合理维护,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调整教学布局。

但是,审视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的重视和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思想理论课教师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忽视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授课模式单一,填鸭式灌输,课堂提问流于形式,缺少启发性。枯燥、抽象、乏味、沉闷的教学过程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反倒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既难“入脑”也难“人心”。

在考试评价过程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考试手段单一,主要采取以闭卷考试方法。考试形式的固定化导致许多学生平时上课松松散散,临考试昏天黑地地突击背诵,照样能拿到很高的成绩。考试模式的固定化,简单化使得考试成绩与学生自身的实际思想、政治及道德状况严重脱节。现行的考试评价方法不仅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而且对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以及所持的价值与情感标准,一张简单的试卷就更不能完全呈现。

(二)内容预设

一提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会让人想到很多的大道理。讲道理是必要的。它使学生获得了系统的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道德、价值及行为取向,丰富完善了自己;如美国政治学家奥勒姆所言:“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维护其制度的思想。”但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人们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期待着吸收新的思想。教育者如果脱离时代,脱离社会同步,一味空谈,教育者预期难以达成。

在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乏一些教师由于职业倦怠或者能力有限,还一味的依赖课本,局限于教材,闭门造车。对教材的照搬照抄,一字不变的灌输,过分强调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性学习,强调教师对知识的预设,把教学过程仅仅当作了知识的认识、记忆、掌握和再现过程,否定了师生对教材内容的“建构”和“重构”过程。味同嚼蜡的学习过程浇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淡化了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致使教学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立足现实、分析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使学生真正认可理论的科学性,从而产生共鸣,内化为自己的处事方法和行事原则。

篇2

【关 键 词】初中政治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政治是初中生的重要的学科,政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很多情况下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组合,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所谓教学方法的组合,是指根据自身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情况,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原则,将两种以上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工和处理,扬长避短,从而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其服务于特定教的教学目标。可见,教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如何释放学生的激情,如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挖掘学生的潜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独立、自觉地完成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如何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些问题都实实在在的摆在每一个政治老师面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有必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善,笔者认为,就目前形势看,把课堂教学搞活就很有必要。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紧迫地感到,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然而,传统概念下的政治教学,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抽象、乏味和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目前不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大、课堂效果差,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未能满足中学生“求真”、“求新”、“求实”的心理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时,要多方面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料,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论据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资料的收集应遵循适用性、时效性的原则。所选的教学材料要既能突出基础性,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更能抓住热点,突出实战性。图表法具有直观、简明、清晰之特点,用它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教学理论加以形象化、条理化。初中生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甚至教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他们情绪的较大波动。只有老师的方法变活,整个教学过程才会变活,书本知识才会变活,由此,学生的思维才会变活。

二、调动学习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思想政治,首先,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一般,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优点,知识面广,责任心强,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爱。博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政治学科。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七年级的入学教育,可以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等等。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多思”。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 第二,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如讲到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时,联系党的十六大的精神,结合我国股份制经济的发展,讨论和领会“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的理论含义;讲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可进行“权利和义务是否可以放弃”的课堂讨论等。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多做”。即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所谓“不动墨笔不读书”。教师要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当然,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我的做法仅仅是抛砖引玉。

篇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活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基本方式之一,其方法的改进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法,就是根据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的实际,通过运用测量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定性“评述”和定量“估价”的活动[1]。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创新的基本要求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不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没有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指挥棒”作用。在评价过程中主要表现以下状况:第一,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当作了唯一的指标,这导致无法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影响到评价的可信度,影响到下阶段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视受教育者是单纯的接受评价者。评价的主体是单纯依靠教育者、教育主管部门或专家;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严重。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缺乏对受教育者各类实践成果和情感因素的考虑。

(二)当前学科的综合化趋势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

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互交叉与综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更加深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科学方法不断向社会科学方法渗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适应这种整合发展的趋势,多兵团作战,多方法配合,以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化方法的系统运作、整体协调,形成教育评价地合力和综合优势,不断增强方法运用得有效性。

(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现实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这就需要在方法创新中综合运用这些相关学科所取得的新的研究成果。21世纪,自然科学飞速发展,概率论、模糊数学、离散数学等适合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新的数学门类科学得到发展,推动了评估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对于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加以描述、测量、分析成为可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使人心服口服,就应该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来量化受教育者思想的各种关系,并据此做出分析和评价。

二、现代科学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下面又有不同的子系统。在创新方法时既要看到作为一个子系统的整体性,根据特殊的地位引入科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又要根据不同的要素,坚持层次性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所具有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差异性,不能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固化模式。这样才能在方法改进过程中,做到不同需求的满足,发挥组成要素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改革与稳定相统一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与教育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科学方法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充分实现科学方法向人文方法的移植,积极推进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因该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是整个高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小系统,受多重因素的制约,评价方法的改进应考虑到各因素的关系,不能孤立的进行。反之,即使方法再先进也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而给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所谓定性分析就是通过对受评对象的整体性质进行综合的鉴定和判断,得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向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大致的,对教育过程中具体要素评价存在局限性。定量分析是运用数据的形式,把教育效果表现为一些量的关系加以整理分析,从而从整体上以数量关系的形式做出判断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客观、公正的得出某一阶段教育影响的程度和深度,这种分析比较直观,容易接受。这两种原则的有效结合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给具体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

所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就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时,综合分析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优、缺点,将二者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决定的,是科学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定向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脱离定性的定量,也没有脱离定量的定性。定性评价是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定量评价的出发点和结果;定量评价是评价的辩证工具,是对定性评价的深化。第二,这种评价方法实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级方法要么在评价过程中按照固定的、严格的程序进行,强调“科学性”;要么过度强调评价者的主导地位,强调“人文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是以科学人文精神为指导的,实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系统分析的评价方法

所谓系统分析的评价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原理,采用系统分析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个有不同要素组成的系统,充分了解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和变化的规律,并对其做出价值判断的方法。

系统分析评价方法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整体性。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检验和评价。第二,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部分构成,其整体的效果是由不同层次部分功能的发挥来实现的。在进行评价时坚持层次性的原则,分析每一环节、每一方面,考察每一部门、思想工作者自己的功能和职责。第三,动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作,人的思想在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变化。因而在对这些要素评价时要坚持动态性原则。第四,最优化。系统是由诸多部分和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地整体性来自于各部分和要素的相互作用,系统地整体功能也是各部分要素有机结合、相互协调,达到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三)信息引导的评价方法

所谓信息引导的评价方法,就是运用信息论的原理,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作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的过程,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把整个教育系统看作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任何组织之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内在稳定性,是由于它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2]我们采用信息引导的评价方法,就是对信息传递过程的一种评价。首先是对收集到的教育信息进行评价,运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其次对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选择合适的传递途径。最后通过对各阶段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达到一个总的评价。

(四)信息控制的评价方法

篇4

【关键词】思政教学 理论课 教学体系 实践 转换

一、在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交集基础上,构建前瞻性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这就必然有一个科学的体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必须注意其科学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之间的转换关系。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思政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考虑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一致性,而忽略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差异性,从而没能合理有效的构建一个完善实效的教育体系。教材体系是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而教学体系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由此可见,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载体。在这里存在着一个主要矛盾,即“教材的滞后性与教学的前瞻性”。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知识也是不断更新,教材中的某些理论其自身可能是完善的,但是遇到一些敏感问题或是更深层次的问题,解决起来未必会得心应手。这就需要思政教育者源于教材而超越教材,通过学习与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夯实思政理论,挖掘教材中理论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明确的问题意识,针对当代问题实施教学,从而在正确理解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交集基础上,构建前瞻性教学体系。

二、将高校注入式教学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

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提出要改革“注入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再次强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可见,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一个教师讲授同一个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势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某大学一位理论课教师,讲授中国革命史专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国”,采取的是结论在前,先入为主。学生课堂表现大多为消极、漫不经心。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该教师在另一个课堂上,将标题改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由于题目新鲜,学生们按照该教师构建好的思路,聚精会神的听完了全部内容。不难看出,同一本教材,同一个理论,分别在注入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差异下,所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一次合理的教学不在于教师对学生强行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教师与学生在沟通,或者互动的过程中,教育者们以何种方式拓宽了学生多少思路。这不仅加强了教师们的应变性与教育针对性,也符合了当代高校学生们的进取性与求知性。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时至今日,这个问题扔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高校思政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教学体系的研究投入足够的准备与设计,摒弃陈旧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灵活的结合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等,有效消除当代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满魅力与渗透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社会实践是一种深化与运用性的教学环节,要求以当代社会为题材,结合自身在社会中的见闻与所思,以学生自觉能动参与为主要途径,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专业性等突出特点。它不仅是理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必要补充,更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点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决定的。使当代高校学生将知识、能力、情感,运用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并且把握与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代性的要求,通过紧密联系历史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自身的、他人的种种实际,实行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在实践中,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合理范围内带领组织社区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参观思想教育基地等,深入社会,了解实际。积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对社会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提高学生逻辑分析与理性鉴别能力,对社会现象以及涉及大学生自身前途、就业等问题能够客观认识,理性面对,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延展上获得思想上的升华。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手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民生、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内容与思维。

四、打造优秀的思政教学团队

造优示范,集中研讨,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范围。清华大学于“05方案”纪念会上正式公开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院领导多次听课,与教师沟通商议,然后选出优秀教师的精彩示范发言,供其他教师品评,互相取长补短,汲取教学经验。这种模式打开了思政教育者们的思维,集思广益,从而为教学体系的改革带来重大影响。

加强教学难点疑点热点问题的研究,形成专题教学工作组。由院方引导和鼓励教师结合教学中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教学组,从而使思政教学达到应有的理论深度与视野宽度。保证从个体教师影响到团队,再从团队反馈回到普遍思政教育者,能够联系思政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在思政工作上有质的飞跃,形成一个稳定增益的教育闭环,从而抵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正式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新高度。

篇5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有效方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政治教学大多数使用强迫记忆的方式进行,而在课堂教学里要想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不能够离开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如此就需要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现代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生活化,也就是教师要从管理者、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起着帮助、引导、组织学生的作用,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肯定,以便使师生间的合作能够得到充分的加强。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完善自身的个性,要有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民主的精神以及悦目学生的情怀。

二、新课导入生活化

在政治教学中,课堂导入要联系身边的生活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开阔视野、获得知识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浓厚可以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知识的接收达到最佳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能够自觉学习,并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中。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而新课导入生活化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课前恐惧、紧张的学习心理得以消除,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便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做足准备。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学生可以处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新课的学习。

三、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政治课堂的教学不能够仅仅依靠参考书和教科书,而要把教科书与现实生活以及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对时事热点予以关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资源加以利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例如,在讲授“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全国各地发生的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予以关注,了解哪些城市为解决这一问题出台了哪些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条规,从而启发学生在今后如何按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他们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有更深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生活、面对现实,用学生身边例子来引导他们观察和感悟生活,而不是人云亦云。

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去学习,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获得直接的经验。要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反对让学生单纯从书本上学习或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说教。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与现实生活接近,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获取生活的体验。

五、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固定在课堂的某一角,不许乱动乱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会使学生缺乏宽松的交往空间和生活空间,同时没有适当的想象和思维空间。为了将这些问题解决掉,就需要使教学活动能够生活化,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环境,在熟悉的环境下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使用生活里常用的生活片段来体现政治的生活化。比如,运用多媒体播放新闻,使学生能快速地了解时政,从而把握好政治的学习内涵。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体验角色;或在教学过程里使用生活化的情境提问,让教学能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掌握知识。

六、生活化的作业布置

书本上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政治作业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同时综合使用各种知识来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生活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同时也要让学生可以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和自然,并进行访问、考察、调查等活动,让他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七、教育评价生活化

旧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的问题,从评价目的上来看,对评价的评优、选拔和甄别功能过于强调,而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和帮助功能。从评价内容上看,评价偏重学科的学业成绩,而轻视综合能力;对统一标准过于强调,而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忽略;对结果评价过度重视,而轻视了过程评价。作为教师应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既要在基础教育课程上有所反映,也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反映,以此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教师要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打破过去以应试为中心的片面评价体系,并形成统一协调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常春.对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几点认识[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2(08).

[2]王兴宇.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C版,2012,(10).

篇6

 

一、伦理学是科学吗

 

人类学问原来只有一门爱智之学,即广义哲学。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尽管爱智之学的内部有了不同学科的划分,出现了“分科之学”意义上的不同“科学”,但它们还是都生长在广义哲学的名下和怀抱之中。近代以降,随着一门门具体科学的发育成熟,脱离哲学,自立门户,人类学问开始有了科学和人文学的真正分野。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类人文学则以狭义哲学即形而上学意义的哲学和文学、艺术为典型。那么,在这样的人类学科体系中,以道德问题为研宄对象的伦理学位置何在?属于哪种性质的学科?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功和迅猛发展,一种将科学视为人类理性的全部,又将理性视为人类精神的全部的“科学主义”愈演愈烈。受这种科学崇拜舆论的影响,许多伦理学家大都乐意堂而皇之地将伦理学称之为一门科学。其实,伦理学从来不是一门纯科学,既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也不是纯粹的社会科学。

 

任何一门具体的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只是负责向人提供关于其学科客体或研宄对象的知识而己,从不再由此涉论主体之人,也不据此直接为人的实践提供任何建议。所以我们无论是在数学、物理学、化学还是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的教科书中,都看不到这样的内容。伦理学则不然,虽然它也负责向人们提供关于道德本身的各种知识,但它更看重的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而通过构建合乎时代要求的道德规范,直接为当代人的实践提供指导,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待人如何修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学“这门科学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实践”[|]6。

 

伦理学之所以能为人的实践提供指导,归根结底,在于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问题。众所周知,伦理学的基本对象是道德,而道德作为处理人间事务的规范,乃是人为的价值规定,它既对人的作为进行指引和约束,又是判断人之作为的善恶评价标准。此其一。其二,伦理学不仅要运用道德规范对人的实际关系、实际活动和选择意向作善恶评判和价值导向,而且还要对各种实有的道德规范本身进行好坏优劣的价值评判与取舍,以便设计整合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有的道德规范体系。最后,不论是对各种道德规范进行评判取舍,还是对所有应有的道德规范进行分层、排序、整合、统摄,以使之不相互冲突,达到一律,都只能依据最高价值即终极价值或至善作为最高评判标准来进行,是故伦理学还必然要努力寻找并确立终极价值或至善。由此可见,价值问题就像一根主轴那样贯穿于伦理学研宄的始终。

 

与之不同,科学只研宄事实问题。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有质的区别。事实总是已经存在或发生的事情,价值则是人赋予事物的好坏意义,而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东西。是故事实问题都是“实然性”问题,是问对象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价值问题则属“应然性”问题,是问对象是好是坏?是善是恶?以及人对对象应当如何?不应如何?对“对象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的提问,只能用已有的相关事实来做出回答。而对“对象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和“人应对对象如何?”这样的问题作答光凭已有的相关事实就无济于事,最终只能通过设定一定的价值标准来作判断。而这种人为设定的价值标准,自然也不是那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正因科学只研宄事实问题而不讨论价值问题,也不直接对人提供“应然”即“应当如何”的意见与指导,所以能做并负责做这些事的伦理学并不属于科学。

 

其实,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这种差异早有人察觉。西季威克说:伦理学“特殊而基本的目标是确定应当如何行为,而不是确定目前如何、已经如何和将来如何行为”,所以“我宁愿将伦理学称为一种研宄而不是一门科学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一门科学的研宄题材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是实存的。,,[2]25一26也指出,伦理学“其阐定标准,而据以评判各人之行事,畀以善恶是非之名,则非自然科学之所具矣”。

 

伦理学既然不属于科学,就只能属于人文学。确切说,它是属于人文学中的哲学。哲学的基本理论由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部分组成。本体论探讨存在的本源,认识论探讨认识存在的方法,价值论探讨存在的意义。存在的一般意义由“价值”或“好坏”这种最基本的词语表述,存在的特殊意义则分别由“利弊”、“善恶”、“美丑”这样的价值词表述。其中,“美丑”是从存在的形式上表述存在的意义,“利弊”是对事物性存在之意义的表述,“善恶”是对人事性存在之意义的表述。因而以研宄人事即道德规范与行为、人品之善恶价值为核心问题的伦理学,就是奠基于哲学价值论之上的哲学分支学科。正因如此,中外伦理思想史中的各种伦理学理论,无不是由哲学家创立,而这些伦理学理论又无不被称之为哲学理论。正因伦理学具有研宄价值问题并直接向人提供“应当如何”的意见与指导的特点,决定了这门学问的基本性质是哲学而不是科学。

 

伦理学除了因有应然问题的研宄而与科学相区别之外,即便在实然问题研宄方面也与科学有一定的区别,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了伦理学不是科学。这个区别就是科学只研宄可经验到的实然问题或经验性实然问题,而不研宄难以经验到的实然问题或非经验性实然问题。所谓“经验性实然问题”,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被研宄的客体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证方式而确定其确实存在;二是对这个客体“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的回答,也建立在观察、实验、调查的实证基础之上。反之,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实然问题就是所谓的“非经验性实然问题”。举例来说,“煤是什么?有什么性质?为什么能燃烧?”之类属于经验性实然问题。而“世界的本元是什么?”“社会的本质是什么?”之类,则属非经验性实然问题。不难理喻,对煤只要通过化学实验分析其分子结构,就能正确回答煤是什么?有什么性质?为什么能燃烧?但“世界的本元”并不像“煤”那样,是一个人们已经经验到的客观事实,而只是推想出来的一种可能的存在。

 

既然如此,人们也就不可能对这个不确定的存在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证方式说出它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在“社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提问中,“社会”倒是人们已然经验到的事实,可“社会的本质”仍不是仅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就能经验或揭示的。由此推广可说,所有的非经验性实然问题均有难以用经验去实证的特点,所以它们也不属于只能用经验事实回答问题的科学研宄范畴而成为哲学所研宄的“形而上”问题。在伦理学中,有关道德的本体论追问,即有关道德的起源、本质、演化、结构、类型、功能等等是什么的追问,基本上都属于难以单纯用经验事实去予以回答的非经验性实然问题。宄其原委,一则在于长期以来连“道德宄竟是什么”都存在争议而不是清楚的经验事实,遑论对道德的更进一步追问能仅凭经验事实给出?二则在于道德是一种非实体性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如是,存在于道德内部的本质、结构、功能之类就更无法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的方式予以揭示。

 

正因伦理学与科学还存在这样的差异,所以亚里士多德当初在创立伦理学时就已指出,科学是以不变的或必然的事物为题材,并寻求题材中有充分确定性的东西。而实践哲学及伦理学的题材则是不确定的或变动的,因而也只能期望获得同题材相适合的确定性[4]7。

 

对于“伦理学不是科学”这样的结论,可能许多从事伦理学专业学习和专业研宄的人都会感到沮丧、自卑,然而这完全是不必要的。因为科学从来都不是万能的,而哲学作为科学之外的另一种智慧,就是负责研宄科学所不能研宄或无法问津的那些问题。

 

不过话又说回来,说“伦理学不是科学”,只是强调伦理学在学科属性上不属于科学,而不是说伦理学与科学隔绝无缘。事实上伦理学除了有价值问题和非经验性实然问题的研宄,也有对经验性实然问题的研宄。这就使伦理学也与科学相通,包含有一些科学的成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伦理学的经验性实然问题大致出现在如下三种情况中。一是伦理学要想回答“某个地区或某个民族的道德风尚是怎样的”问题,就必须深入到该地区或该民族中去进行客观的社会观察和社会调查,最后凭借经观察或调查所得到的足够的经验事实来做出回答。而对某个国家随时展而出现的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进行描述,也要如此。二是伦理学在对某个行为或某个事件进行善恶评价或道德评价之前,需要先搞清楚有关该行为或该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真实过程及具体背景;在为人的各种道德选择提供“应当如何”的指导时,也需要先弄清引发该道德选择的具体处境或境遇宄竟是怎样的。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基本上也只能以通过社会观察或社会调查所得的经验事实为依据。

 

三是因果关系是典型的经验性事实问题而伦理学中也有因果关系问题。当伦理学要对这些因果关系进行真假值的判断时,必须凭观察或调查所得的经验事实来说话。比如“衣食足则知荣辱”、“饱暖生欲”、“过高的道德要求会伤害人的活力”、“只有同社会赏罚同构的道德指令才是有效的”等命题,就都是一些含有道德意蕴的因果关系命题。而要想知道它们一孰真孰假?显然只有通过广泛搜集历史和现实一的相关经验事实加以归纳,才能得出正确的结一论。就“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个因果判断而言,一如果搜集归纳到的经验事实与该判断相符,则一该因果判断为真,反之则为假。

 

通过以上可知伦理学所研宄的道德问题既有属于哲学问题的价值问题和非经验性实然问题,也有属于科学问题的经验性实然问题,而其中的价值问题又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这就说明,伦理学这门学问,兼有哲学与科学的二重性,是哲学性为主,科学性为辅的哲学分支学科。

 

二、如何把握伦理学的方法

 

伦理学在研宄道德问题,构建伦理理论时,与所有其他学科开展自己的研宄一样,也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方法。伦理学兼有哲学为主科学为辅的二重性表明,哲学的方法与科学的方法在伦理学的研宄中均不可偏废。其实,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正因伦理学在研宄中既要使用哲学的方法,又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才使伦理学具有哲学与科学的二重性。

 

无论科学还是哲学,其具体方法都不止一种,而是很多种。那么,被伦理学所用的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又是哪些?对这个问题泛泛而论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必须分析来说。

 

在学术研宄中,方法是研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意味着,一方面,方法为问题服务,问题决定方法。即对于不同性质或类型的问题,需用不同性质或类型的方法来进行研宄。

 

这是因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找不到能适用于一切问题的万能方法。另一方面,问题也受制于方法,方法也决定着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结果。即对同样问题的研宄,若采用的方法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学术问题与学术方法间的这种密切相关性表明,对于伦理学所用方法的说明,可以以道德问题的分类为线索来展开。

 

需要伦理学研宄的道德问题非常之多,这一些问题随着伦理学内部研宄分工的出现,己经一分别被道德哲学、规范伦理学、元伦理学、描述一伦理学、部门伦理学、道德文化学、伦理史学这一些伦理学的二级分支学科所瓜分。因此,道德问题的分类,实际上也就是伦理学二级学科研宄对象的分类。于是伦理学研宄不同类型道德问题的具体方法,也就分别存在于它的每个二级学科之中。

 

在伦理学下一级分支中,道德哲学负责研宄道德的起源、本质、特点、演变、结构、类型、功能等等道德本体论问题。道德本体论问题属于单纯凭搜集归纳事实材料难以回答的实然性问题,因而只能用哲学的理性思辨方法进行研宄。这是一种与科学的经验实证大相径庭的方法,它不是从经验事实出发,也不依赖于对经验事实的归纳得出结论,而是通过构建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或原理去对所要研宄的对象与问题进行规定、分析、划分、解释、整合、推论。从伦理思想史上看,用于回答道德本体论问题的理性思辨方法基本上有三类,即自然主义的方法、神秘主义的方法和理性主义的方法。自然主义包括性善论、性恶论、快乐主义、情感主义、功利主义、进化论、实用主义等等,其方法特征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解释道德的起源、本质、特点。神秘主义包括各种宗教神学和非宗教有神论,其方法特征是用某种超验的非人可及的神圣,如神、天、天道等,解释道德的起源、本质、特点。理性主义自苏格拉底始,以柏拉图和黑格尔为典型代表,在伦理学方面的方法特征是以理性、灵魂、理念、绝对精神之类精神范畴展开对道德的解释。这三种方法尽管都对道德本体论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然其结论均不能令人满意。道德乃是人类实践产物的基本事实提醒我们,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对道德本体论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我们还得运用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方法,从人的实践及其动机即需求出发去解释道德的起源、本质、特点、类型、结构、功能,并根据实践主体的变化和社会历史条件尤其是物质生产关系的变化去解释道德的历史演化与进步。

 

规范伦理学负责研宄人的行为、品质和与之相应的道德规范,这些问题由于一方面关乎对人的行为、品质的善恶评价,另一方面关乎对道德规范本身的优劣评估与合理性预设,因而在实质上均属价值问题,也只能用哲学价值论的方法来加以研宄。不论是对行为、品质进行善恶评价,还是对道德规范本身进行优劣评估与合理预设,都要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于是如何确立价值标准也便成为这里的关键。以往伦理学对此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不外功利主义的方法和道义论的方法这两种。功利主义的方法重实际结果,以快乐、功利、幸福等为判断善恶的标准,并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最高价值标准。道义论的方法重抽象原则,以道德律令为判断善恶的标准,并以道德律令能否普遍化作为判断其优劣的标准。

 

应该说,这两种方法都为规范伦理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各自的缺陷也明显存在。功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功利和幸福的解释太过笼统,以致无法区分各种具体价值的大小;道义论的主要缺陷则是存在倒本为末,将道德律令作为人的目的的倾向。后来各种改良的功利主义与道义论也没能彻底化解这些缺陷。创始人虽然没有对规范伦理学的价值问题做过专门研宄,但其秉承人类历史上的人道主义传统,通过对人的类本质及其异化、复归的历史过程的揭示而提出的最高价值原则,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望帮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这个方法应该能让功利与道义达至统一,从而既保留功利主义方法与道义论方法的原有优长,又使二者的原有缺陷得以克服。

 

元伦理学负责研宄道德词汇、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等道德语言问题,要对道德语言的由来、性质、类型、功能、意义和逻辑关系提供说明。由于道德语言形式多样,变化多端,本身就是不确定的题材,决定了要想进而深入其内部把握其内在规定性,亦非理性思辨的哲学方法莫属。元伦理学是20世纪初才出现的伦理学分支学科,先后有直觉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两大流派。这些流派虽在推定道德语言的功能、意义时均存在严重失误,但它们所普遍采用的语言分析法在分析道德语言的性质、类型,指明道德判断不是事实判断时,还是卓有成效的。因而语言分析法在今天的道德语言研宄中,仍可以继续为我们所用。语言分析法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发现不同语言的差异来为不同的语言定性,进而推论它们的其他特征。与语言分析法相似,语言学中的词源法和语用法,因在说明道德语言的由来和意蕴方面特别有效,也是我们研宄道德语言所不可或缺的方法。

 

描述伦理学是伦理学与社会学在当代结合的产物,负责向人们描述一个区域、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整体道德风貌。描述不能凭哲学的理性思辨,只能用事实说话,这就必须使用科学的经验实证方法。具体说来,它的基本程序是这样的:先通过观察、调查、问卷、走访、座谈、实验、作品分析、个案分析和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内省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获取大量与特定研宄对象相关的经验材料,再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归纳法进行总结,最终勾勒出该特定对象的整体道德风貌。

 

部门伦理学,亦称应用伦理学,负责对存在于人类各实践领域的具体道德问题做分门别类的研宄。这样的研宄以往只局限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科技伦理学、政治伦理学、法律伦理学的相继出现,部门伦理学有了迅猛的拓展,到了今天,几乎己经没有哪个人类实践领域不在部门伦理学的关照之下。部门伦理学之所以也被称为应用伦理学,在于它是运用理论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来研宄各种具体道德问题。因而部门伦理学本身并没有另外的方法,在研宄中主要是按问题的性质而选用伦理学及其他伦理学分支学科的一般方法。若涉及的是难以经验的实然性问题,如“道德与经济、政治、科技的关系是怎样的”之类,就用道德哲学的理性思辨法;若涉及的是可经验的实然性问题,如“导致诚信普遍失落的原因是什么”,就用描述伦理学的经验实证法;若涉及的是应然性问题,如“是否应当克隆人”之类,就用规范伦理学的价值评价法。

 

道德文化学,或伦理文化学这样的术语,始见于1980年代,是最新近的伦理学二级学科。道德文化学负责将道德放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做总体研宄,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特定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体系之内涵、结构、价值取向与个性特征;二是揭示道德规范体系在特定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与构建方式、运作方式;最后则是在前两种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文化中的道德文化进行比较评价。其中,前两种研究属于对业己存在的事实的描述,基本上可用描述伦理学的方法来进行。第三种研究所涉及的“比较”,要用科学比较法,即通过对比找出不同道德文化之差异、特征。而“评价”则属价值研究,需要采用规范伦理学的价值评价法来评估不同道德文化的长短优劣。

 

伦理史学,负责研究人类伦理思想史和人一类道德生活史。对人类伦理思想史的研究,是一要清理人类己有的各种伦理学说,以为伦理学一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这种清理,一属于对思想的反思,需在客观解读文本的基础一上运用哲学的辩证分析法进行,以区分出其中一的精华与糟粕。对人类道德生活史的研究,是要以文字的形式再现历史不同时期中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道德生活原貌,以为当代的道德建设与道德生活提供各种历史经验的参照。由于“再现”属于对以往事实的描述,自然也要采用描述伦理学所使用的科学的经验实证法。只不过在取材方面对历史经验的取材与对现实经验的取材有所不同,“再现”的取材,主要是运用考古学和文献学的方法,从口传历史、田野调查、各种历史实物和包括雅俗文本在内的各种历史文字资料中提取所需素材。

 

伦理学不仅根据道德问题的性质与类型来选择方法,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同一个具体的特定对象。

篇7

【关键词】司法实践 社会学方法 制衡 公正

以读者中心主义解读社会学方法

对共识论与符合论的认识。德国伟大的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曾说:“世上唯有两样东西最使我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所言的头上的星空是讲宇宙论问题,是自然问题,是纯粹理性问题;心中的道德律是人类学问题,是社会问题,是实践理性问题;头上的星空是外在的必然(自然规律),心中的道德律是内在的良知。他把世界划分成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并确立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自然世界中,以真假判断作为标准,是逻辑的科学世界,真理的标准是“符合论”;而在人类社会中,以善恶判断作为标准,是经验的国度,真理的标准是“共识论”。符合论是比较好理解的,简单地讲,符合论的主要观点是通过和客观存在进行比对,如果符合,就是真的,如果不符合,就是假的。

社会学方法―基于“共识”的法学方法。在人文社会领域,是“共识论”的天下。共识论认为,事实上不存在客观的真理,所谓的真理其实是人们达成的共识,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不是和客观存在进行比对,而是看是否能和其他主体达成共识。

法律是人文社会世界中创造出来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假定所有民众都承认社会契约。英国法学家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中说,法律是“承认规则”①,即大家认可、承认的一个游戏规则。司法就是这个游戏的过程,司法的正确与否,往往并不是要求法官去努力迎合某个客观的标准,而是要去看看自己判的案子能不能和大众达成共识,能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也就是说,群众满意还是不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种以达成“共识”为目的,把社会效应、社会效果作为司法目标的法学方法就是社会学方法。如果以法律解释学的观点来看,法官是法律这个文本的读者之一,其实,对于法律或法律事件,读者还包括很多,比如:当事人、民众、其他组织、政党等等,社会学方法把达成“共识”作为司法的目的,其也就是追求和其他读者保持一致性,要追问这样的判决大众是否满意,故社会学方法的解释学立场是读者中心主义。

“共识”的胜利:同一案件却相差甚远的两个判决―以“许霆案”为例

2006年4月21日晚上,年轻人许霆在广州天河区某银行的ATM自动取款机上取了1000块钱后,却发现银行卡上只被扣款1元,惊喜之余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许霆回到住处后告知同伴郭安山此事,并共同再次前往取款。经查实,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取款1.8万元,之后二人各自潜逃。事后,胆小的郭安山投案自首,法院认定其构成盗窃罪,但考虑到有自首情节并主动退赃,故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2007年12月,外逃后被抓获的许霆被一审法院认定犯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

许霆案一审判决出来以后,令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一轮又一轮的口诛笔伐、一波又一波的唇枪舌战见诸报端,基本是围绕“插卡取款的行为构不构成盗窃罪和ATM机是不是金融机构”这两个问题展开。虽然讨论的人数和话题都很多,但最终还是大体形成了一个比较主流的意见,基本认同许霆是犯了盗窃罪,但是刑判得太重了。

在一审被判无期后,许霆表示要上诉,案子到二审法院时,鉴于当时全国上下的讨论是热火朝天,二审法院反复权衡后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2008年2月22日,案件在一审法院重审。在如此庞大的舆论重压之下,同年3月31日,案件重审宣判,许霆被以盗窃罪判处5年徒刑,追缴赃款173826元,并处罚金2万元。

一样的法律、一样的法院,从无期到五年如此悬殊的改判让人震惊。其实不难看出,能有这样的结果,有人说最后的判决是民意的胜利,是把法律作为“共识”、“承认规则”来看待获得的胜利,因此也是司法的胜利。当然,后来一审法院的改判中有一个技术性的处理,它是通过在最低刑以下量刑的制度来改判的,也就是说,这变相地宣告其一审判决并未错误。

社会学方法对司法公正的影响与制衡

民意介入司法的合法性。近年来,关于民意如何介入司法的讨论是如火如荼。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在珠海讲话中曾谈到,判决死刑案件应充分考量法律规定、社会总体治安状况和社会及人们群众的感觉等三大因素,可以说这是第一次通过讲话确定了民意介入司法的合法性。而这之中,把“社会总体治安状态和社会及人们群众的感觉”作为司法的依据就是在司法过程中运用社会学方法的最好体现。社会学方法注重法律的本质是应用和服务于社会,它把法律视为工具而不是目的,社会效应才是最终的目的。正是因为社会学方法具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它和司法独立制度有冲突。因为权力制衡理念要求立法、行政、司法权各司其职、互相制衡,要达到权力制衡的效果就要保持权力运行的独立性,而司法的独立性,就要求法官只能把法律视为唯一的上司,而尽量去排斥其他权力的干扰,要和媒体、民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理性,不能被感性所左右,以独立性确保司法的纯洁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但按照现在的司法政策,法官在判决之前,要先去考察本案的社会影响力如何,社会反响怎么样,目前的社会治安状态如何,当事人反应怎么样。但是客观地讲,法官对民情本身,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判断是不确定的,有许多感受上的差异,这里面很多的东西是没有办法通过统计学的方法精确计量的。最为关键的是,民意本身是最不确定的。从民意向法官传输的渠道上我们来分析这种不确定性,民意介入司法大致有三个路径:当事人、媒体、官方。

在一个具体的案例中,当事人“激动、不满和愤怒的指数”常常会通过来信来访、庭审表现和等诸多方式来体现。大众的个体差异性,脾气、个性及其忍耐力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件的情绪将会各有不同。而普通民众的法感和法律人的法感在很多的地方很难达成一致,民意本身又是很容易被引导和操控,有人甚至说“‘人民’之类的集体话语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虚构。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我们所面临的其实不是真正的‘人民’或者‘大众’,而只是他们当中声音被不成比例放大的一小部分人;即便大多数人卷入了什么‘集体大讨论’,他们也只是盛大场面的陪衬,他们的想法和声音往往被政治和媒体等权力操纵,很容易成为幕后操控者的玩偶。”②因此,“司法为民”要首先应该弄清楚“谁是民”,是为了那一两个闹得凶的少数、被自己利益一叶障目的当事人呢?还是去维护法律所保护的更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在具体的个案中常常难以取舍。有时候,我们为了迁就某些当事人而牺牲法律的妥协作法非但没有获得其理解,反而可能被他们倒打一钉耙,又以我们没有依法办事作为理由上访上诉。

慎用社会学方法,促进司法公正。民意的涓涓细流要形成真正的洪流常常是通过媒体来完成的,但目前新闻独立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在媒体声音的客观真实性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新闻职业化程度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也是很大的问题。虽然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会导致信息本身的衍生,但是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因此,法院如何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也是重要问题。

无论是单纯的民意还是媒体的报道,最终要对法院判决形成影响,几乎都是要靠官方来传递信息的。现在的当事人往往是通过大规模、地毯式地多部门的去实现其通过法律本身不能获得的利益,再通过行政领导向法院施压以达到其目的。新闻媒体的报道往往也只有通过某些官员的督促才能达到影响司法的效果。

本来是把民意引入司法,如不小心,就可能把司法大众化搞成了司法行政化、地方化。这个问题才是前面所说的司法独立的真正敌人。而把社会效果,人民感受作为判案依据的社会学方法,其实质并不要走向司法的行政化,而是强调对司法权的监督,让司法和民众达成大家满意的“共识”。司法独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立法、行政权过大,对司法权进行干扰,而社会学方法是民众对司法权本身的监督。前者说的是权力之间的制衡问题,后者说的是民众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和互进问题,并不矛盾。因此,我们在使用社会学方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法,不能过分地误用民意而损害了法律本身。

一般地讲,对于法律规定明确,案情简单的案例,只要我们用严格遵循三段论推理的哲学方法就足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法律本身规定不确定的、案情疑难、社会反响大、群众呼声高的案子,就不能仅仅去考察法律规范的本意、简单机械地进行推理了,还必须综合利用历史、传统和社会学等方法尤其是社会学方法去“考察立法者的本意、追求案案之间的平衡、与民众达成共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出能让人民满意的裁判,才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

注释

篇8

关键词:政治 知识迁移 教学 方法

知识迁移从属于构建主义理论,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涉及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作用和影响,虽然其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但大多数时候人们提到知识迁移的影响都是指其正面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学习的整个过程都是学习者在自身具有的认知结构,知识经验,以及所获得的态度、技能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受众者以往的学习内容和知识底蕴对新内容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就构成了知识迁移,在这个过程中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互相同化。换句话说学习迁移也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互相影响对学习者的积极作用。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学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尝试。

一、构建情境教学,启发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良好、积极的教学情境,不仅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效的知识迁移。作为学生而言,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不能对新知识很好的提取和利用的现象,对其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主动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已有知识和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做好衔接,这样就会把前后知识相联系,结合图式理论,形成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我们知道,情景的创设有利于启发、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景教学,以学生的视角,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如在讲述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这样讲解内容,促进知识的迁移。首先让学生回忆历史上所学的有关民主革命的史实,对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出现的正确和错误路线进行对比,认识两种路线在根本上的区别,明确从实际出发与制定路线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教师可以转变思路,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参与式学习。首先让学生结合情境和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性的回答,主动谈谈主观与客观具体统一与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实例,然后开展小组讨论,对此进一步整合观念,理解知识内容,然后教师评析学生的观点,并一一解析学生理解的对与错,让学生真真切切的领会课堂内容。这种创设一定得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到了启发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效果。

二、整合学情与教材,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大多数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就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中转化而来的,但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却并非学生所有的认知结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掌握教材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基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要分析、掌握学生的认知结构,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不同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优化课堂教学安排,整合学情和教材知识,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安排和整合教学程序,让学生能感觉到知识的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如在学习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这部分内容时,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的相关知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为此,教师在设计时就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1、理解企业兼并、企业破产概念。让学生从理论上懂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出现兼并和破产就显得极为正常了,并且这也算是一种经济活动或者经济现象,这是激励企业跟新技术装备,改善经济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和途径。2、理解兼并意义和作用。3、掌握知识核心:“强强联合”4、了解企业破产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从易到难,层层深入,而且之前的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都为掌握下一个知识点打下了基础,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三、运用一定得学习方法,实现知识迁移

掌握一定得学习方法,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知识的迁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于注重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忽视对其理解或者前后联系,从而出现知识点之间的割裂,学习难度也日渐增强,知识这部分学生日渐失去对学习政治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意识的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强化认知,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运用比较法。政治教材中的知识点,虽然看上去相对独立,但是他们之间都存在者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弄清楚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对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清晰度稳固度都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比较法,帮助学生通过比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异同,进而提高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频率,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如讲解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导作用的三点表现时,就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主导——国有经济;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不同。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同时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参考文献:

篇9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和思政育人方面承载重要职能。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和教师学科的认同感不高等问题,如何增强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成为本课程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

一、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转变,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研究具体教学法的基础是要准确把握思政课的性质。思政课首先是育人教育,思政育人需要达到最低标准,追求最高目标,思政育人是对人的心灵进行塑造和影响。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掌握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把公民教育与精英教育、健全人格与完美人格教育二者有机地统一,才能实现思政课的最终目标,回归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由于思政课的目标重点在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引领,因而思想性要引领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由知识教育转化为信仰教育。改革开放初期,利益得失和价值认同表现为分化的状态,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利益得失和价值认同表现为更加多样化、碎片化的状态,比如团体取向、先赋取向(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及社会关系)、特殊性标准;个人利益取向、普遍性标准、成就取向等因素的文化价值冲突成为社会矛盾的深层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学校教育无疑摆在了突出的位置,特别是高校教育在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是最强有力的手段。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缺乏相应的观念自觉,需要抓住大学教育这段关键时期使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回归(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公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现状

(一)大学生被过度角色化

在我校2015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该如何上?”的调查问卷中,有20%的同学对“是否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考试不挂科就行,学习态度模糊,15%的同学对政治理论的论断、灌输式说教,缺乏兴趣。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感性视域中成了高大上的政治说教,较少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学生觉得自身发展未被满足反而“被过度角色化”。社会将青年顺应角色规范视为压倒一切的内容,从社会心理、情感、性格、权利意识等观念方面和制度方面的现代化转化并没有真正解决,人格发展会受到影响,大学生压力的显性化(竞争、就业),疏解渠道的形式化。“革命青年”的教化式教育制度的失效,“公民”教育制度的缺失。

(二)大学生学习目的实用主义和功利性

大学生在社会评价选择上的灵活性。为了获得可能的社会良性评价,他们会不断否定、审视自身的愿望,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顺应支配者和评价者(国家、社会、学校、家族)的意志。在考核中没有突出是否学会了把个人追求、个人抱负和个人的想法放在国家、学校、公众利益之后。同时,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结果的应用方面权重不高。

(三)课堂教学手段碎片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很强的课程。在科技信息爆炸时代,只有不断增强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与实效性,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的效果。为此,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由于课时和师资等原因,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仍采用上“大课”的方式,使主动探索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下实施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另外,有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上课只注重操作课件对学生进行“机灌”,不重视师生与人机的互补和交流,对于这种形式主义的“创新”,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思维的拓展。

(四)课堂教育目的偏失

教师在教学中忽视高校思想政治的价值引导功能。课堂变成单纯的知识灌输基地,同时教学内容在小学、中学、大学中的重复性较高,应试教育和压缩饼干式的教材普遍存在。没有及时吸收社会力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义务教育,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无法采集鲜活案例,使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飘忽离地的现象,通“人气”、接“地气”不足,没有形成高校、社会力量和社会正能量人员现身说法的鲜活性,从而来形成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艺术目的是为了把课程的准度和深度透彻和灵活体现出来,从而整体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观念的“拨正”,释放正能量

在经济环境的激烈冲击下,可以用“风险社会”来定位当前世界,这种风险并不会因为财富的增加和科技的发展而减弱,而有可能恰恰相反。现代社会的有些人会被物质力量打倒了精神力量,亟待倡导价值引导功能作用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回归到实现从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并要联系实际回答现实问题,使信仰观念意识适应当前利益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和建设稳定和谐社会的要求。要进行知识再创造,把知识体系改造为教育体系。需要得到高校的各级领导的重视,把握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教师为引导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真心教,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我真心学。

(二)新常态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通“人气”、接“地气”

主动通“人气”: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的教师和吸收“经验丰富的社会教员”及政府的高管人员融合在一起来共同教课,“经验丰富的社会教员”是与我们学校主导专业有紧密联系的各有关行业成功和先进代表人物(即吸收的社会力量方面具有正能量的人投身义务教育),政府高管人员(城市、地区的最高领导)。高校以请进来的方式,让这些社会教员讲授理论政策落实中的实践故事,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做实,这是通“人气”。

主动接“地气”: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基地建设,采集鲜活案例,可以在课堂上讲得更深更透,并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实现校地双赢的目标,这是接“地气”。

(三)以“问题式”为教学方法研究进路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式导入,专题讲解和学生参与相结合。教师设计最佳的问题情境,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教师的适当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级的感知向高级的认知发展,完成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获新知。同时,综合创设“思政课”氛围。充分开展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人文素质培养、学术活动月等社会多因素联动,让理论入脑入心,培养青年向上向善的理想信念,释放正能量。

(四)夯实教师跨学科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在于回答现实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知识再创造,把知识体系改造为教育体系。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首先,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要真正信、真心学和真心讲。其次,队伍建设上需要有一支知识面宽、学养较好的教师队伍,拓展视角,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联系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宽度,还要了解理论和实践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再次,青年教师要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学养素质,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理论立场,站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来。教师讲授方式应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激情,运用哲学的思辨灵气开拓学生的智慧。最后,教师应在学术研究上下苦功,应以科研促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五)微时代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篇10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缺少一定的规划和条理性;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且也没有很好地联系社会现实情况;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几乎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教育,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缺陷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树立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在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老师过分强调集体利益的重要性,片面地肯定社会价值,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使教育比较枯燥。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讨

(一)我国大学生要坚持正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肯定个体的发展,尊重个体的差异,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结合,充分肯定个人的价值。一方面,人的价值是通过社会实践体现的,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构成的,不能让学生只注重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也不能让学生只讲个人价值,而不注重社会价值。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教育的针对性

在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合理运用网络,实现有针对性地教育,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充分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的教育。大学生是有自身的价值观念的,而且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侵袭,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会受到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潮具有多变性特点,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导致大学生越来越个性化。所以,在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分析大学生的特点,抓住共性和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和共享性的特点,让学生都能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思想觉悟。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针对性,要分析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分析他们思想的差异性,并且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这种差异,在网络上找出最适合大学生分析的案例,从而能够让大学生从不同层面去了解社会。现在社会发展迅速,社会文化和思潮具有多样性,而且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也不同,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充分展现出来。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所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媒体,实现多元化的学习。老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让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在教育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用丰富的情感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启发,使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育中。

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由于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后的所思所想,从而能够使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生发出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