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学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学的本质

篇1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设计 现象 本质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政治教师围绕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课堂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形式上看,课堂常常迭起,似乎政治课已经达到了新课程要求。但是,认真审视目前的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是片面的,突出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我就政治教学中某些现象与本质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教师的反思。

一、课堂教学多样化流于“形式”的现象

政治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教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一改过去那种严肃的教学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辩论、竞赛等都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师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课堂讨论几乎是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不具有讨论性。有位教师在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讨论题:“你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自有答案,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还会抑制学生的思考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

二、课堂互动没有“秩序”的现象

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费尽心思。有些课堂确实动起来了,教师与学生似乎平等交流、探讨着,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讨论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我听过一节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按照自愿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阅读课本,各组交流看法。同学们积极主动,从各个角度论证本组所选内容,教师也做了适当点拨。应该说,这个设计是新颖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是,当其中一个小组阐述观点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发言材料,要么互相讨论,并没有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这样一来,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研究并不了解。也就是说,在这节政治课上,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毋庸置疑,没有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也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制定教育教学的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的素养,真正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同时学会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我们在追求互动、高效的课堂同时,还要有共同遵守的稳定的“秩序”。

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

政治新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广大政治教师的共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气氛热烈的课堂上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教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次关于人生价值观的公开课,教师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比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不同表现。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谈论本组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各小组由于准备充分,因此学生讲得有条不紊,但是受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并不够完整,有些观点有失偏颇,而教师在小组总结时并没有予以补充和纠正。可见这节课上教师就像一个旁观者,根本没有起到指导、点拨的主导作用。

篇2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拉是女性狂奔史上的最后一环。正是这个女性狂奔者的鲜明形象,使整个历史中被湮没、被抹去、被改写的女性狂奔者群体纷纷浮出水面。

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阿塔兰塔同意出嫁的唯一条件是她未来的丈夫必须比她跑得快,否则就得死。很多男子被她的美貌吸引,并且认为女人终归不可能强过男人,纷纷上门求婚,与她赛跑。其中包括英俊的墨拉尼。但墨拉尼得到了“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忒的帮助,给了他三个金苹果。比赛开始了,尽管阿塔兰塔让其他人先跑,可仍然轻松地追赶上了所有的人。墨拉尼不得不三次丢出了金苹果,而阿塔兰塔虽然因此三次停下来捡金苹果,还是毫不费力的追了上来。就在这时,阿塔兰塔发现自己口袋里的苹果变得比铅还重,身体也越来越沉,脚也抬不起来了,眼看墨拉尼离她只有一步之遥,就是追不上。墨拉尼胜了,阿塔兰塔只好做了他的妻子。2这显然是个意义深远的起点:爱和美将成为阻止女性奔跑的最大障碍(丈夫以爱的名义让妻子安居家中,足不出户,男性以美的名义让女性自愿套上层层美丽的枷锁);作为妻子的女性的奔跑速度必须慢于丈夫(男性),才能形成家庭内的某种平衡;男女在身体力量上(运动速度无疑是极重要的一环)的对比将直接决定他们的地位和权力。我们现在只能遥想很多年前,在古希腊明亮的蓝天下,那个像风一样拂过、像猎豹一样跃过的美丽女子,那个让所有人望尘莫及的奔跑的身影,渐渐湮没在历史中。

此后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女性(特别是所谓“高贵”、“优雅”的女性)一直被要求忍受那些痛苦又使行动不便的作法,来改变、支撑或“提高”她们的自然身体,例如,紧紧捆住她身体的某一部分——腰、腹部、肋骨、乳房、颈部、或脚,使她呼吸短促,脚步缩小,以此来证明并充分表达女性的弱点、温柔顺从的天性。“在东方,女人得忍受日本的宽腰带、缅甸的颈环和中国的裹脚;在西方,女人得穿钢支撑的紧身围腰和鲸骨紧身胸衣”。3这些手段据说使女性更迷人,然而既限制了她的自由,也更强调了她的脆弱和软弱;每一种作法事实上都设置了一重只针对女性的障碍,一种使女性空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封闭的围墙和樊篱——在这样的历史中,男人们利用女人的寸步难行限制和控制了女性的力量,使这些力量由于窒息和压抑逐渐萎缩,甚至使女性自己也淡忘了这一切。最后,女性身体彻底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荷和累赘:

基本的女性身体会有以下配件:吊袜束腰带、紧身衬裤、硬衬布衬裙、背心式内衣、 衬垫、胸罩、胃托、无袖宽内衣、处女区、细高跟、鼻环、面纱、小山羊皮手套、网眼袜、三角式披肩薄围巾、束发带、“快乐寡妇”、黑色丧章、短项链、无边平顶帽、手镯、珠项链、长柄眼镜式望远镜、羽毛围巾、纯黑色眼影、带梳妆镜的粉饼盒、带朴素镶边的“丽克拉”弹力连身衣、名牌晨衣、法兰绒睡衣、镶花边内衣、……4

按照张爱玲的说法,女性就这样在“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同样,西方学者也发现,束腰使妇女变成了“可怜的、苍白的、病态的弱小生物,无精打采而几同消失”。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到,古典时代的人已经发现,身体是权力的对象和目标。身体可以纵、被塑造、被规训、被驾驭,因此形成了一种强制身体的政策:精心操纵人体的各种因素、姿势和行为,规定了“人们如何控制其他人的肉体,通过一定的技术,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效果,使后者不仅在‘做什么’方面,而且在‘怎么做’方面都符合前者的愿望。”其中一种被福柯称为“微分权力”的从运动、姿势、态度、速度等各个环节对身体施加“微妙的强制”,不断征服身体的各种四处乱窜的力量。5于是,一种被权威操纵的肉体,逐渐取代了洋溢着动物精神的肉体。尽管福柯没有直接探讨妇女问题,但是,女性服装的沿革和固定所带来的对女性地位和女性权力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正体现了福柯所谓“权力力学”和“政治解剖学”的一个侧面。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中国的“小脚”。在盛行裹脚的八百年中,男女人体的局部差别被人为地夸大和突出,裹脚把一种人为的障碍强加在日常生活中,“使女人对付周围环境的能力更差,从而把世界描绘成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把行动不稳的女人变得更加依赖、更令人担心的人”;当然,也让男人显得更能干、更可靠——总之,更具有男子气概。这样,裹脚把女人摇摇晃晃的步法加以美化、合理化,最终变成性的诱惑。

与此同时,对女性而言,未受约束的身体被视为道德放荡的象征,过于松弛的身体反映了放纵的道德。中国古代对女子“笑不露齿,行不动裙”的要求,既是针对身体的,更是一种道德戒律。西方学者也发现,“衣服不仅能传递被解码的信息,它实际上也有助于通过影响身体的运动塑造性格”;比如19世纪欧洲妇女的紧身褡(straight-laced),这个当时具有身体和道德双重意义的词,今天已仅有道德含义(“举止严谨”)。

这样,女人离奔跑越来越远,离自己真实的身体越来越远,也离自己真实的欲望越来越远。欲望和身体一样,在一重一重的束缚下,慢慢郁结、萎缩。奔跑的姿态和奔跑中身体的愉悦,被深深地压制下去,并且逐渐被遗忘、被尘封。

狂奔听从于某种突如其来、不为人知的欲望,这种欲望在身体最深处召唤——如同遥远的旷野在召唤,如同多年前深深埋藏的秘密在召唤,如同火山在地底下沸腾,热度传达地表;身体最原始的动物性、、激情因此而勃发。狂奔源于一种本能:一种无法遏止的莫名冲动,一种奔腾不止的奇特激情。这种欲望的冲动和身体的激情以一种特有的节奏冲击着一重一重的枷锁,跨越着一重一重的隔离带。肉体的急速冲击,撞碎了思想的固有逻辑和路线,以致无法再维持其全部功能,“它脱离了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意向、自己最根深蒂固的观念,从而脱离了自身,脱离了肉体中所有稳定的因素,而听命于变化无常的神经纤维”。6狂奔的速度和身体在这一瞬间的强大冲击力,足以甩掉惯性十足的条条框框,甩掉捆绑身体的一道道绳索,更无法顾及所谓真理、理性、道德。而女性,她们那据称“没有规矩”的身体,那被幽禁、被妥善保存、被完整如初地冷藏于“黑暗大陆”的身体,那在底层仍然沸腾着的身体,在狂奔的刹那彻底敞开。传统中一个行为端正的正常女人应该具有的“神圣的沉静”被狂奔洞穿。

女性狂奔的直接动力或许来自某种热能。冰封的一旦解冻,灼烧的内热遍及全身,陷入“危险”的兴奋和迸发状态;如果身体仍然被死死束缚,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发,高扬的亢奋受到压力,那么,精神的爆炸会引发超常的运动,包括狂奔、大声尖叫等——常常被归为“歇斯底里”症状:“歇斯底里”源自希腊词hystera,意思是“子宫”,古典医学认为歇斯底里症是由子宫闲置引起的;后来,作为一种生理状态的闲散子宫又慢慢与作为一种道德现象的懒散人有了关联;最终,人们认为女性体内“蕴藏了过多的性能量”。7(据福柯考证,医学界一直视疯癫之一的“歇斯底里”为一种妇女疾病,并且使这一概念成了女性“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的容器”)。

皮肤下面身体是家过热的工厂,/外面,/从每一个胀开的毛孔,/病人闪闪发光,/熠熠生辉。8

狂奔事实上是燃烧的同义词。或者说代表着女性身体活动的两个相反相成的侧面:燃烧产生能量,狂奔消耗能量。也因此,狂奔不仅带有放纵和发泄的无限,也必然要付出代价——直接的身体折磨或间接的精神摧残:身体的疼痛(艾达的断指)、元气耗尽后的衰弱、病症(高烧、肺结核)、血……正如伊利格瑞一针见血指出的:“女人无法把她们的疯狂用语言表达出来,她们只能直接在身体上遭受折磨。”9;被世人唾骂,被亲人疏离,被家庭摈弃,永远背上“巫婆”、“”、“妖女”、“疯女人”(《简·爱》中隐匿于阁楼的疯女人就有着惊人的奔跑速度,以致简·爱一直以为自己眼花或做噩梦)的恶名。

这也许是所有女性狂奔者的必然命运。尽管如此,她们仍然要说,“事实上,她通过身体将自己的想法物质化了,她用自己的肉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在铭刻自己所说的话,因为她不否认自己的内驱力在讲话中难以驾驭并充满激情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妇女狂奔史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妇女史,是妇女用自己特殊的话语方式写成的隐秘之书,是“她们用身体的唯一话语刻画出一部急速旋转无限广大的历史,这部历史如离弦之箭正跳出整个男人的历史。”10

奇异的是,女性狂奔这种方式有其独特的能量运转。从简单的生理学层面上看,奔跑显然是耗散式的,它消耗身体能量——使体内躁动不安、蓬勃生长的欲望和激情,通过激烈的身体动作和外溢的体液(汗水)发散出去;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奔跑似乎“不仅没有在传达自身的力量时逐渐损耗,而且能把其他的力量卷进来,并从其他力量那里吸取新的活力”。11在这个意义上,奔跑更类似现代工业中机器的运转:它消耗,却生产更多;从而接近德勒兹和伽塔里在《反俄狄浦斯》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欲望生产”(Desiring-Production)。所以西克苏才会毫不畏惧地说:“我们暴烈,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从我们身上迸发出来,而我们却丝毫不怕削弱自己。”事实上,奔跑有可能使我们自己更强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中,奔跑一直是女性的禁忌——不仅因为它公开表达了女性不被容许的欲望,而且因为它生产和催发了女性更丰富、更强大、更恣肆的欲望。

在有着严格道德规范的19世纪,缄口不语的艾达怎样使电影《钢琴课》12激情澎湃?除了钢琴/音乐之外,身体本身将上演怎样的戏剧?电影前半部分的艾达几乎没有身体动作——手指细微的弹奏动作和琴声在空中的飞舞,暗示并取代了艾达可以看见的全部身体活动;在波涛汹涌、奔腾不息的海边,艾达藏起了身体(黑色曳地长裙捂得严严实实)、也藏起了声音,湮灭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欲望和记忆,静默成了一座雕像。但是这座雕像却一点一点复苏了——贝恩斯用钢琴换取了艾达身体和欲望的敞开;艾达僵硬、冰冷、抗拒的身体逐渐出现战栗、慌乱(她弹奏的曲子也从优美舒缓变得热情奔放、动人心魄);变得越来越柔软而温暖,她“提起裙子”,在无人的山野和丛林中奔跑,飞快地奔跑。这奔跑成了整个故事和艾达整个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

艾达正吃午饭。她把一小块面包放入嘴中,反复咀嚼,味同嚼蜡。她转动叉子,仿佛在空气中写信似的。然后走到钢琴旁,轻轻抚弄琴键,就像贝恩斯她脖颈的动作一样。她又弹起了自己编的那首浪漫曲。艾达的目光投向门口。停下演奏,手指按在唇边,有那么一会儿一动也不动。突然,她站起身,提起裙子跑上小山坡……

这次,她跑向了贝恩斯的怀抱,并开始有了激烈的身体动作和强烈的。在家里,艾达也变了,她穿着睡衣,“长长的头发披散着”(很多时候,披散的头发象征着自由的身体和无拘无束的欲望),“在屋里跑来跑去”,和跳来跳去的女儿嬉戏。这还不够,艾达在森林里“高高拎起裙子,在山间奔跑”。

然而,艾达的奔跑不可能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她受着限制,并充满禁忌,这明显地阻碍了她的脚步移动,滞缓着她的身体速度,进而,也削弱了她奔驰的冲击力。如果说我们在她的奔跑中看到了她苏醒的身体,那么,我们也必然会感受到这种奔跑背后的阻力:一是她的服装,“被束腰的紧身胸衣箍着,穿上用细骨架撑起来的钟式裙和衬裤”,这就注定“她的动作必然和我们不一样”,优美的姿势需要“忍耐”,需要克制(克制某种激情、冲动以及由此带动的大幅度身体动作),还需要吃苦,以身体被禁锢的痛苦来提醒和告诫自己坚守本分、不可逾矩,同时以这种惩罚性的束缚来再次暗示女性身体的堕落本性,这就使奔跑变得无比艰难。但是,贝恩斯解除了这种外在禁制,他以一个琴键换取一件衣服的脱落,事实上也换取了一重束缚的解除,最后,当所有的衣服都被脱掉,艾达在重重压制下沉默蛰伏的欲望,终将不可遏制地蓬勃生长,欲望将重新在她体内涌动不息,迫使她以奔跑的方式来缓解和部分释放。二是以她的丈夫为代表的世俗道德所加诸她身上的种种拘囿。丈夫斯图尔特不让她弹琴,艾达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在声音中(在内心深处)的奔跑和飞翔——被粗暴地剥夺;在发现她因为和贝恩斯的激情欢爱而快乐地在森林中奔跑时,斯图尔特愤怒地追上她,“揽住她的腰,抱住她,把她拽过来”;为了阻止她奔跑的身体和身体内不受控制的,斯图尔特用木板将每扇窗户钉死;但有些东西是无法堵塞的,梦游的艾达在黑夜中以“巨大的音乐声”、“激情洋溢的乐曲”、“越来越奔放的弹奏”吵醒了丈夫,公开表达了自己被压抑的欲望和对压抑的反抗,丈夫终于卸下了窗户上的木板;解禁后的艾达再次向贝恩斯示爱,被激怒的斯图尔特举起斧头,剁下了妻子的食指——这再次印证了女性狂奔的悲剧性结果,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会导致一种男性暴力,而女性付出的是血和身体的残缺,甚至死亡。然而欲望一旦生长,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即使是艾达自己也无能为力: “我惧怕自己的欲望”。斯图尔特也终于明白:就算控制了艾达的躯壳,也永远无法把握她的身体和欲望;他可以伤害她的身体,甚至毁灭她的身体,就是无法主宰它。

卡米尔·克洛岱尔(Camille Claudel,1864-1943)13,选择了最男性化的艺术——雕塑,公然宣称罗丹是她的情人,并在作品中强调表现被视为禁区的女性的,用石头等坚硬冰冷的材质淋漓尽致地传达出皮肤下面那种无法控制的柔软肉体和炽热激情。因此被家人和罗丹以及整个巴黎艺术界抛弃,在“疯人院”度过了后半生。

罗丹的情人,保罗·克洛岱尔的姐姐,两个男人中间的幽灵……“给人以灵感的女人、模特儿、姐姐,两个伟大的天才的女仆”——这些遮蔽和掩盖了卡米尔身上更重要的光芒——一个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形式的女性雕塑家。这个桀骜不驯,永远学不会循规蹈矩的女人,这个永远喜欢漫无边际地狂奔,而不是安安稳稳地沿着既定路线行走的女人,这个永远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只回应遥远旷野的原始的呼唤的女人!卡米尔的一生都在狂奔,也许因为她知道自己可以经过的时间只有别人的一半——她的另一半人生将寸步难行,被那件束缚疯子的紧身衣牢牢捆住。

一切从第一次狂奔开始。一切也在第一次狂奔中注定。卡米尔喜欢在山冈原野上奔跑,特别是雷电交加、狂风呼啸的夜晚(内心的风暴与外在的自然风暴遥相呼应)。她浓密的棕红色头发披散着,“毫不在乎路旁张牙舞爪的树丛,在她熟悉的小路上快速奔跑起来,她的步伐坚定有力……”。迎风狂奔让她感到一种征服一切的:

她开始大声喊叫,她真想永远这样喊下去、排出那种无法估量的欲望;她真想无法无天地放荡一番,她向尚希山冈跑过去。(8页)

她那头总是乱蓬蓬、从来不能把发髻保持原状半小时以上的松散长发,使她看上去似乎永远处于狂奔状态,就像她的心,从来没有安分守己的时候。(“他隐约看见了从她发髻后披散下来的一头密发。他从未在任何女人身上看见过这种天性的背叛…那些小发绺如同点点鬼火在飘动”343)。

同样是夜晚,同样是雷电交加的暴风雨的夜晚,卡米尔体内像暴风雨一样激荡的再次膨胀,她开始了第二次至关重要的狂奔——这次不是在原野,是在巴黎的街道上。

卡米尔在大街上奔跑……卡米尔不时撞在行人身上。她在奔跑。这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任何力量也无法使她停下来。这个脾气暴躁的女人,随着头发甩动的节奏向前跑。

卡米尔沿着马路奔跑。夜幕开始降临。然而,秋天像一只熟透了的水果,一碰就破。她感到浑身发热,她希望他在那儿。(136页)

有什么东西在她身体里面燃烧,那火焰烧毁了她的全部理智和意志。在雕塑室里,在罗丹身边,“她感到自己的小腹在发热,她渴望着……”,“她已身不由己,感到浑身发痒难熬”,身上的一切,都成为难以忍受的束缚,“这件过于沉重的大衣,这些衬裙、羊毛袜,还有压抑两只乳房的胸罩”。这团烈火也第一次熔化了罗丹的整个身心,让他深深陶醉,也让他感到自己 “在这个女人面前处于危险之中”。卡米尔野马奔腾般的欲望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带着一种冲决而出的潮水般的席卷性,罗丹的“一双手臂无法阻挡住这股冲得他晕头转向的急流”,这让他震动和恐惧。奔跑的女人是力大无穷的,她有一种巫术般从原野召唤来的奇特魔力;奔跑的女人因而也是危险的,因为这种力量是男人永远不知道也无法进入的。

这个夜晚的狂奔对卡米尔来说是一种脱胎换骨。“她懂得了女人肉体里的智慧”, “她是一个在夜间行走的女人,知道该往哪儿去的自由自在的女人。”她统治一切,占有了一个男人。

但卡米尔发现自己其实只是“罗丹的工人、模特、灵感的启示者和女伴”,她为自己工作得不够,她栖居在罗丹的阴影中,永远不可能独立。卡米尔在绝望中全身心投入雕塑中,在那件以她自己的身体为模特的杰作中,“她的迅速有力使他感到震惊,大胆的姿势使他心绪纷乱”,卡米尔那种使人产生的雕塑才华让世人受不了,也让罗丹感到害怕,因为在凝固的石像下面,没有人可以假装看不见那狂奔欢呼的欲望。

但卡米尔的成功只是招来了“仇恨、嫉妒、诽谤、沉默或者冷淡”,人们怀疑她只是在模仿罗丹,甚至怀疑是罗丹替她做的。卡米尔的大胆僭越和挑衅,终于让她一步一步付出了代价:罗丹的背叛,世人的白眼,艺术之路越走越狭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濒临崩溃边缘——最致命的一击是,流产使她失去了一生中唯一的孩子。罗丹对卡米尔作品的公然剽窃,彻底打消了她最后一丝眷恋,她感到了从心底升起的阵阵寒意——她和她的胸像一样,被放在展览的出口处,在太阳下暴晒、落满灰尘,“黑压压的人群将它踩得粉碎”,这是所有女性狂奔者的必然命运:众叛亲离,一无所有。

现在,她开始奔跑。她跑过灼热的马路,穿过大街。她跌倒了,又爬起来。快跑!快跑!……“一个女疯子1”“一个流人!”

快跑!快跑!(368页)

她踉踉跄跄跑了一段路。女疯子?她穿过大街,又踏上蜿蜒曲折的小路。她披头散发,精神不振……我奔跑不止。我发狂了。这座在她记忆之中的瞎眼城市……现在,这条腿流血不止。我上气不接下气。我向前奔去。我的喉咙。痛苦。她已经精疲力竭。心里难受……暴风雨啊!火的夜晚啊!被社会排斥的女人!(428页)

卡米尔最后一次在这个城市奔跑。一种绝望的恐惧使她永远处于防御状态。在这个只有伤害、没有宽容和爱的世界里,一个狂奔的女人注定永远是一个陌生的女人,一个一闪而过、却无法停驻的异乡客,“好象一个四处漂泊的公主——哪儿是她的王国?她从哪儿来?”卡米尔砸碎了自己雕塑室里所有的作品,脱掉了所有的衣服(彻底解除所有的束缚);这个(因而也是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一言不发的可怕女人,终于被严密地封锁起来。“一件束缚疯子的紧身衣已经用得不能再用了”。奔跑被严厉地禁止,她只能在几平方米的牢房里来回走动;疯人院还剥夺了她说话的权力,现在,她“一没武器,二没诡计,三没伪装。仅有赤手空拳,别无其它。他们拿走了一切。”甚至公布正式命令:不允许拜访克洛岱尔小姐,有关她的消息不予公布。最后,连她死后埋葬的墓地都被征用,不存在了。这个狂奔的女人被彻底抹去,但那些狂奔过的痕迹呢?

奥菲莉亚头带花环在水边奔跑:她对哈姆雷特的爱情被父亲之死压制住,也被情人的怀疑、推搪、延宕所悬置——不合时宜、不被祝福的爱情像地下奔腾的熔岩,无法控制,却必须死死压抑;奔跑的奥菲莉亚在水中沉没,就像人世对她的惩罚(据说她疯了),又像上天对她的解脱(让女性回到作为“经血、乳汁、眼泪的有机象征”的妇女之流体——水中)。

莎拉继承了奥菲莉亚式的“疯女人”传统。她谎称被情人抛弃,甘愿遭受周围的白眼,却只是为了对维多利亚时期的清规戒律(特别是对女性的苛刻规定)做一次故意挑衅,她常常跑到最远的海堤上,让自己的身体像不羁而狂猛的海风那样自由;去海边被禁止后,她又在人迹罕至的山谷里一次次奔跑,跑累了,就在草地上安然入睡——在她黑色的裹得严严实实的长裙下面,在她低眉顺眼、一心忏悔的恭敬外表下,如果没有这山野海滨的奔跑,我们怎么可能看到她那活生生的身体,活生生的欲望,和飞扬恣肆的心呢?(《法国中尉的女人》)

对王子一见钟情的小人鱼,以自己甜美的声音为代价,在女巫那里,把鱼尾换成了可以行走和奔跑的美丽双腿。但这种爱情因为失声,无法向对方表白;王子爱上了一个公主。而小人鱼在陆上的每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痛得锥心刺骨。在最后一晚的舞会上,小人鱼轻盈曼妙的飞舞,是绝望的奔跑;她纯洁而炽热的爱情、她无法回头的梦想、她不为人知的激情和欲望,最终,是她整个的身体,都将化为泡沫,消失得无影无踪。

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爱情像他们喜欢奔跑的荒原一样原始、蛮荒而狂猛。当凯瑟琳改变了自己“野姑娘”的衣着举止,放弃自己在呼啸山庄里外自由奔跑的生活习惯,试图进入画眉山庄的体面生活,她那在荒原里纵情奔跑所积聚的激情,内心被压抑的激情,成了一种危险而凶野的力量,一种破坏性的激情,最终,毁掉了自己,毁掉了爱人,也毁掉了平静的画眉山庄——也许我们可以说,甚至连作者艾米莉·勃朗特被早期评论家指责的“太狂野、充满太多可怕的激情”也应该缘自于她在约克郡荒原上的一次次奔跑。(《呼啸山庄》)

现在,让我们回到罗拉。罗拉的身体像一道闪电,划开了灰色都市晦暗乏味的外部,显露出完全不同的内在。她的红色短发,凌乱恣肆,向各个方向张扬着,和她奔跑的身体一样不羁;她纤瘦,但身体里的火焰旺盛炽热,仿佛随时会溢出肌肤,点燃周围的一切——一种力量在她体内奔突,迫使她以肢体的飞速运动疏导和消耗这些四处乱串、无法遏制的欲望之流;罗拉的背心T恤、长裤,是隐藏或模糊性别的(中性化的打扮),但同时又是暴露和强化性别的(更多裸露的身体)。罗拉的奇特在于,她的某种叛逆性恰恰交织着时尚感;她的反常规暗合着当今的某种规则;她的姿势源于身体之外的因素(异性、金钱、危机),但最终回到了自己,回到了自己内部潜伏多年的欲望。

显然,罗拉比起她之前的女性奔跑者要彻底得多。她有着自由的、没有束缚的身体;她有着坚毅的、公之于众的面孔;她还有一种颇具破坏性和摧毁力的高声尖叫(她父亲的空间因此四分五裂);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演示所有的可能性——她的时间之河可以倒退重流,她因此而使一条有头有尾的线,变成了迂回曲折、反复缠绕、无头无尾(或多头多尾)的一团乱麻——在一个时间里,她可以活不止一次。这恰恰显示了狂奔和行走的最大区别:狂奔是随心所欲的,它没有方向,也没有一个外在于自己的目的地——它唯一的目的地仅仅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欲望;而行走是循规蹈矩的,它安分守己地沿着既定路线、向着既定目标前行;因此,如果行走是一条线,那么狂奔就是扯出了好多个长短不一的线头。一个女人假使不愿像男人那样、按男性的规矩在大地上行走,她只能用这种在路线、速度、姿态等各方面都有旁逸和改造的方式,像在水里游泳或在空中飞翔那样,在大地上奔跑。(按照竞走的规则,两脚不能同时离地(腾空),否则就是跑。)

罗拉的狂奔既是漫长的女性狂奔史的一个延续,一个总结,也是一种突破,一种上升和一种飞跃。在我们回顾的众多女性中,狂奔都是在自然界(山上、海边、原野等)、在没有人群(因而最终仍不得不局囿于某种私人性质,不具备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共性——这种冲击力当然是有限的)的状态下完成的,让自然的身体和自然的欲望在自然的空间中相互呼应,严格来说,这只是一种回归——为了逃离社会加诸于身体之上的种种反自然的约束而回到自然、回复原始的没有人工痕迹的状态,这使狂奔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动物性——奔跑的女性因此类似于麋鹿、猎豹或母狼。但这种回归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个角度看,罗拉的在城市、在街道、在人群中的奔跑显然有更积极的意义。她把这种私人性的身体行为暴露于公众的目光之下,她公开展示自己的欲望,以无序的狂奔扰乱这个井井有条的有序社会机制(她在奔跑中撞到了不少路人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她甚至改变了正常的时间流动),这样,奔跑这种行为与行为空间形成了尖锐的冲突(而不是之前的谐和)。罗拉在都市街道上的奔跑穿越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自然、非理性(通常与女性有关)和社会、理性(通常和男性相关)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妇女有权在街上跑步而不受男人的干涉,这是一种政治权利,是她们可以在公共领域自由运作的权利”14。在另一个侧面,罗拉的奔跑也有效地回击了这样一种说法:即女性最容易遭受城市空间的性威胁,城市对女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新的危险和诱惑,比如“迷恋不悟、诱拐劫持、道德沦丧”等,因此,女人最好呆在家里(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恐旷症”实际上是对性引诱的恐惧和对陌生人激发的里比多兴趣的压抑);罗拉至少让我们知道,现在城市完全可以成为女性自由驰骋的空间,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她前进的脚步——父亲也不能(与父亲相关的三个情节或许是最具有反讽意义的)。

就此而言,罗拉狂奔的终点,正是女性历史的新起点。

1 《疾走罗拉》(Lola Run),Tom Tykwer导演,德国,1998年。

2 《希腊神话故事》,赛宁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2-94页。

3 《女性的人体形象》,苏珊·布朗米勒,选自《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王政、杜芳琴主编,三联书店,1998年,111-112页。

4 《女性肉体》,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选自《见证与愉悦》,黄灿然编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297页。

5 《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153-156页。

6 《疯癫与文明》,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84页。

7 《身体与社会》,布莱恩·特纳著,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175页。

8 《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伽塔里著,王广州译,选自《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38页。

9 《“空白之页”与女性创造力问题》,苏珊·格巴,选自《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71页。

10 《美杜莎的笑声》,埃莱娜·西苏,选自《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95页,202页。

11 《疯癫与文明》,82页。

12 电影《钢琴课》,简·坎皮恩导演,曾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奖,剧本《钢琴课》经加列娜·克拉斯诺娃编译记录,蔡小松译,《世界电影》1996年第6期。

篇3

[关键词] 苯扎贝特;三酰甘油;吉非罗齐

[中图分类号] R972.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054-02

血浆三酰甘油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引发急性胰腺炎,引起三酰甘油升高的因素包括肥胖、超重、缺乏体力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故治疗高脂血症在以上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众多临床研究证实吉非罗齐能有效降低三酰甘油,本组研究意在探讨苯扎贝特与吉非罗齐是否有相似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三酰甘油>2.3 mmol/L。

1.2病例选择

100例均系我院的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年龄48~62岁,平均(50±6岁),两组间年龄、性别和三酰甘油无显著性差异(P>0.05),排除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肝胆胰病引起的高脂血症。

1.3治疗方法

1.3.1服药及检查项目治疗组患者服用苯扎贝特(江苏天士力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H20010013)0.2 g/次,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服用吉非罗齐(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生产批号H23020994)0.6 g/次,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服药前及后4~8周均询问症状及服药反应,测血压,查血脂,肾功能,血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酸磷酸肌酶和血糖,服药期间患者饮食、生活方式不变,不加服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

1.3.2三酰甘油测定取血前最后一餐禁饮酒及高脂饮、食品,取空腹12 h以上的肘动脉血,及时分离血糖,送化验室测定三酰甘油。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x±s)表示,治疗前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水平比较

见表1。

2组各项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

2组服药后4周、8周检查肾功、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数据未见临床意义的变化。对照组服后8周,有1例出现肌痛,肌酸磷酸激酶由98 IU/L升到216 IU/L(正常值191 IU/L),1例出现腹泻,上述不适于停药2周后均消失,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的患者逐年增多,且发病呈现低龄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杀手。三酰甘油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已被新近研究结果证实,三酰甘油浓度升高可使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调查分析表明,三酰甘油是女性和男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显示三酰甘油与冠心病的密切联系并不受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因为三酰甘油直接对内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且影响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结构和影响高密度代谢。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升高还常伴有明显的因子活性增加和纤溶酶活性降低,导致血栓形成。在Helsinki心脏研究中,具有高的低密度脂蛋白与高三酰甘油水平的对照组,患者在5年内,所经历的心脏病发作事件是同组单纯高的低密度脂蛋白患者的4倍。而同样在亚组人群(高的高密度脂蛋白和高三酰甘油水平)中的治疗组患者在经贝特类药物降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后,受益最大,其冠脉事件的发生率降低71%。

高脂血症处理包括药物和非药物。限制饱和脂肪酸和糖类的摄入,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量,坚持生活方式治疗,轻中度高脂血症患者的三酰甘油都有可能降至正常。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降高三酰甘油的药物较多,最有效的是贝特类。使用血管造影法评价苯扎贝特对年青男性心肌梗死后患者5年内冠心病进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苯扎贝特在显著降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后,能够减慢冠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并降低年轻心肌梗死后存活者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

苯扎贝特,化学名称:2-[4-[2-(4-氯苯甲酰胺基)-乙基]苯氧基]-2-甲基-丙酸,是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血脂调节药。其增高脂蛋白酯酶和肝酯酶活性,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使血中三酰甘油水平降低,还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另外还有降低血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每日600 mg,分3次服用。2个月后各项指标平均降低TG 46%,VLDL-TG 43%,LDL-TG 27%,TC 13%。该药对TC和LDL-C的效应取决于最初高脂血症的类型。如Ⅱa型TC可降低18%~23%,TG降低20%~35%,而对Ⅱb型的TG下降幅度高达36%~64%。HDL-C的升高平均为30%。用药后LDL-C/HDL-C降低24%,有益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用药后周围组织细胞内LDL分解代谢加强,LDL经受体途径的代谢增加65%,由于代谢过程中脂和脂蛋白的再平衡,结果HDL含量增高。

苯扎贝特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和使纤溶酶活性正常化及降低血黏稠度的作用,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糖耐量。故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以及其他各型高脂蛋白血症。本药耐受性良好,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不适、ALT增高,偶见过敏,停药后即恢复正常。

本实验证明,苯扎贝特0.2 g/(次・d),tid,po与吉非罗齐0.6 g/(次・d),tid,po比较,降三酰甘油作用强,且有效、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另外苯扎贝特比吉非罗齐价格低廉,是较为经济的调脂药物。

[参考文献]

[1]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2] 诸骏仁.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篇4

国产降脂药物血脂康己在临床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评估其效和安全性,我们观察了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使用疗血脂康与苯扎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患者,并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住院或门诊的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使用血脂康与苯扎贝特,其中血脂康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59±10)岁;苯扎贝特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56±11)岁。入选病例在2月内未服调脂药,在饮食控制下2次测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的标准:TC>5.72mol/L(>220rag/d1);TG>1.70mmol/L(>150mg/d1);HDI。1.40mg/d1),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肾功能异常,胆道及胰腺疾病者。

1.2 给药方法 血脂康组(北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每次服血脂康胶囊2粒,一日二次,(北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苯扎贝特组(阿贝他,天津天士力集团生产);每次服苯扎贝特200mg,一日三次,两组疗程均为四周,服药同时饮食控制。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分别空腹采血检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一CH)、低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②治疗前后分别行血、尿及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肌酶和电解质检查。③记录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体重等。④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量反应。

1.4 疗效判定 按照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显效达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H升高≥0.26molx。有效:TC下降10%~19%:TG下降20%~39%;HDL-CH升高0.104~0.25 上升≥10%,TG上升≥10%,HDL-CH下降≥0.104 mm01/Lmmol/L。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恶化:达以下任一项者,TC。

1.5 统计处理 各数据同均数±标准差表示,用药前后变化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TC、TG、LDL―CH均有明显下降(P

表1 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X±S, mnl01/L)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t检验*P0.05。

2.2 表2两组药物治疗前后体重、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变化。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t检验*P0.05。

2.3 两组药物治疗前后血、尿及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肌酶和电解质无明显改变。

2.4 不良反应 血脂康组出现腹胀2例,食欲减退1例。苯扎贝特组出现上腹部不适2例,均不影响继续服药。

3 讨论

血脂康是从中药红曲中提炼而成的血脂调节剂,其中富含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对:HMG―COA还原酶有特异性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从而减少’rCh的生成, 降低血脂水平; 同时还可显著降低血TG,升高HDL水平。其药理作用试验己证明不仅有明显降低血清’rCh与TG的作用, 并可抑制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其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且副作用小[1]。苯扎贝特为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血脂调节剂,是公认的较好的贝特类调脂药[2],其降血脂作用有两种机制:一是增高脂蛋白酶和肝脂酶活性,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分解代谢;使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其次使VLDL分泌减少,降低低度脂蛋白胆固醇,通过加强对受体结合低密度脂蛋白,对降低总胆固醇(TC)也有作用。

我们观察血脂康与苯扎贝特的调脂作用发现,两种药物均有很好的调脂作用,血脂康作为国产的降脂药物,不但有效且安全,价格低廉,疗效同苯扎贝特,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荀子;民本;君主;臣治

“民本”观念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传统。学者们对这个话题多有论及。而以政治权力为核心议题来讨论这个问题是当前较具有创发性的角度。从政治权力这个核心议题出发,先秦儒家大师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具有极强的特色,当予以关注。

在荀子思想中,政治权力指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中获得发号施令的势位:

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以是千官也,令行于诸夏之国,谓之王。以是百官也,令行于境内,国虽不安,不至于废易遂亡,谓之君(《荀子·正论》)。能在“天下”行令的是“王”,能在“一国”行令的则是“君”。这两种角色所掌握的势位都属于政治权力。围绕着这种政治权力,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从三个维度来展开,分别是“民本”、“君主”和“臣治”。“民本”维度主要解释政治权力的形上之来源,“君主”维度解释政治权力的现实执掌问题,“臣治”维度解释政治权力的运行。

一、民本——“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在政治共同体的现实秩序中,能够发号施令的政治权力掌握在“君”手中,但掌权者并不是政治权力的核心。因为掌权者对权力的执掌还存在着是否正当合法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政治权力的来源解答。荀子在肯认“君”掌握政治权力的同时,也从形上的层面追溯了政治权力的来源,它体现荀子秉承了起自周公、发展于孔孟的儒家“民本”传统。

《荀子》对政治权力的来源进行过许多解释,较为典型的解释是这句话:“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他认为,“天”造就众多“民”不是为了“君主”的利益。恰恰相反,“天”造就、树立起君主——即让君主掌握政治权力——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保障众多“民”的利益。

对这个论述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荀子的“民本”意识,他在此处坚定地站在“民”的立场上,赋予了“民”在政治共同体中更根本的地位;二是在安放“民”地位时他不是只从现实的层面入手,而是也同时从形上层面人手,引入了“天”概念。“‘天’在中国人心中并不仅仅是指自然界,而是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根源性存在”。荀子的“天”即具有这样的涵义。荀子在讲述“礼”之三本时明确指出,“天地者,生之本也”、“无天地,恶生?”(《荀子·礼论》),人的活动要循礼而“上事天”、“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荀子·礼论》)。人因以“天”为“生之本”而必须以严肃的态度敬天、事天,展示出荀子思想中的“天人之间还有一层形而上的联系”。因此,荀子所说的“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就不仅仅是从“民”的利益保障的现实层面来阐述政治权力的起源,而是将“民”之利益与“天”沟通,使其带有了神圣性的意味。此涵义亦可表述为“天一民”结构。这种结构正是对儒家经典《尚书》中“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民本”思想的传承。

以上是通过“天之立君”的目的来解释政治权力之来源在于“天一民”。此外,从执政者的产生途径来说,也能说明“民”在政治权力来源上的决定地位。

篇6

教师作为一种高尚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播,新生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教师进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人,从而决定了这种劳动所具有的创造性、复杂性等特点,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就高于其它行业。教师素质的高标准性中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灵魂的体现。正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国规范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就有以下几方面: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团,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社会劳动,没有教师道德的高素质,便没有新一代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要铸师魂先立德。

其一,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坚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决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这就完全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确立。

其二,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着力点。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此,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伍为基础。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爱生”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爱的双向功能是现代教育中的媒介,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决不会欢迎他。因此,“爱生”是现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

其三,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因之必须有真才实学。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自爱,持之以恒,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故此,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容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其四,教师还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如竞争中涌现了大批专家型教师,大批星级教师;展现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教师群体与家长,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

篇7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必要性 实现路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灵魂,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与核心理念。作为以人为主要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如何从制度和体制的层面确保“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实施,应成为广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作为根本,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出发点是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有需要的、能动的、有创造性的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开发学生的价值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的重要工具,它强调人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醒、尊重和关心。

二、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回归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需要。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其本质就是育人。著名的教育家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们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殊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直接决定于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素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和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尊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尊重个性的教育应当是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追求。[1]

(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轻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教育方式采用单一的灌输模式,不能发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不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不能启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批判中放弃错误的价值观,逐步重构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受教育者不能和教育者处于平等地位,思想不能交流,问题不能共同探讨,情绪不能疏导,大学生认为教育者不平等、不真诚、不包容,于是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消退,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应对的态度,游离于课堂之外,或用文本“武装”自己讨好教育者,或靠“突击”应付考试。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

(三)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工具。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既是人类不断实践的产物,又是实践赖以进行的条件和前提。科技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从来也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人类,成为自主自律的力量。主体只能是人,科技只是人的制造物,是客体。科技既可以造福于人类,又可以加祸于人类。科技是善用还是恶用或是误用都取决于人自身,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56页)[2]科技越发展,社会就越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的科技人才。大学生是未来科技队伍中的主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自觉自愿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正确使用科技工具为人类谋福利。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生活、工作和教育方式,致使不少人对科学技术顶礼膜拜。在“科技万能论”的观念驱使下,一些理论把教育看作服务于科学的工具,人们的精神生活、个性特长、道德信仰等被漠视、被践踏,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不少人在科学技术面前失去自我主体意识,失去精神与灵魂的家园。面对这一愈演愈烈的现象,人们在沉痛的反思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必须突出人的本位,其主要目的应在于完善人格,培养出能控制科学技术的人,能控制和操纵物质力量的人,使科技不至于成为一种“异化”因素去消融、腐蚀人的性灵,使这个世界真正成为属于人的世界。[1]

三、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建立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沟通机制。

心理相容是指沟通双方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支持和相互信任,它是思想和情感的共通共融。根据情感心理学的理论,教育者接近受教育者,并且和受教育者顺畅地沟通和交流,这是双方达到心理相容的前提。所以,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建立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沟通机制。

双向互动沟通机制是指施教与受教双方在共同参与、不断沟通的情况下,对某一事物所持的观点、看法、理解相互渗透,不断对对方产生影响的交流模式。互动方式可以是多元的,例如:在讨论价值观、人生观等论题时,可采取自由论坛方式;在谈论道德观时,可采取辩论式;在讨论爱国主义等主题时,可采取即兴演讲式。在沟通中,教育者扮演组织者的角色,他可以适当地引导话题和气氛,但决不可过多地表达自己的主观观念,也不能对不成熟或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急切地进行批判或指责。否则,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从而阻断双向互动的渠道。在互动交流中,教育者通过倾听大学生的言论把握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在充分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后,教育者就可以选取大学生关心的话题、内容和材料,针对大学生群体中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采取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4]

尊重和坦诚是互动式沟通顺利进行的前提。在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教育者应放下架子,与大学生彼此尊重,坦诚率真,客观表露自己的感情和态度。教育者必须始终保持爱心和耐心,善于倾听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畅通沟通渠道,创新沟通途径,充分运用网络传媒的作用,这是教育者与大学生进行长期、稳定和及时沟通的重要条件。在沟通中应加强宣传引导,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引导他们以新的思想认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动,这就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尊重并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主体的需要是接受的起点,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就必须高度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尽量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引导大学生需要走向更高层次和境界。

第一,深入研究大学生需要。畅通大学生利益诉求的沟通渠道,完善信息收集网络,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研究大学生的各种需求,分清其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低层次需求与高层次需求。

第二,尽力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积极为大学生谋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尽力满足大学生正当、合理的需求,尽量减轻大学生的生活压力与情绪焦虑。[3]重视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三,不断引导、提升大学生需要。促进大学生学会判断和选择,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提升需要境界,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3]充分发挥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引导和提升功能。

(三)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

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的动态发展,正视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要细心了解大学生头脑里已形成了哪些模糊的或者错误的观念,帮助他们分清是非界限,加强心理干预和教育,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境遇,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接受和情感认同。[3]

(四)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的潜移默化功能。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到:以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同学生个人的成才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园优秀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人格塑造和规范行为的作用,着力营造一个能够引导人、激励人、感染人、熏陶人的良好的育人环境。[3]

第一,要弘扬和发展特色校园精品文化。既要传承和发扬校园传统文化,如学校优秀传统、先进典范和校训及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等,又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创新校园文化,营建特色校园文化。

第二,要致力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创建以人为本的特色校园制度文化。以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慢慢增进他们对规章制度的认同和接受,[3]并逐步使之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五)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营造民主和谐、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竞争有序的集体氛围,使学生充分体验主人翁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在这种集体中,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展现、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品位,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和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班集体由于其规模适宜,因而最容易营造此种氛围。班主任在工作中,可利用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创设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能动性的良好环境。班主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第一,班干部的选拔采用竞选制和轮换制。最好由有竞选意向的学生发表竞选演说,在此基础上再由全班同学投票决定班干部的最终人选。此种做法的好处最少有两点:一是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大家在班干部选拔、任用问题面前是平等的。二是可提高大家谋划、设计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参与竞选演讲的学生,肯定要把自己对某职位的看法,以及对班级工作的想法表达出来。期间,对于班级工作的深刻理解、独到策划及顺畅而有鼓动性的口头演讲,是全班同学认可、赞成其观点并最终支持其当选的前提。所以,竞选班干部的过程也是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班干部最好是每学期或者每学年轮换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给每个学生以充分锻炼自己能力、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

第二,班级的管理采用民主集中制。班主任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抓大放小”。也就是说,在班级事务中,较小的事情最好由学生自己决定、谋划和处理。比如班级内的各项学习、文娱活动及班级之间的联谊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等。而对于利益冲突较大、同学较为关心的先进分子评选、上党校和入党人员的推荐、班级内较为尖锐的矛盾及班级学生重大的违纪问题等,班主任一定要在民主的基础上搞好集中,慎重而又细致地处理。班级事务的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和支持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的高低,所以,一定要解决好。

第三,班主任要切记:自己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起着引导、指导和启发的作用,而学生才是班级事务管理的主体。不论是学生个体还是班干部,每逢大事难以抉择和决策时,班主任都可以帮其分析并提出几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供同学选择,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解决。

第四,班级管理以鼓励、激励为主,尽可能地少用惩罚、约束和控制手段;班主任的谈话以循循善诱为主,尽可能地少用训斥和恫吓;班主任对同学以关注、关心和理解为主,而不能漠视、冷落和误解。只有鼓励和激励,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只有循循善诱,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避免他们的逆反心理;只有关注、关心和理解,才能以情感人,赢得学生的信任、热情和支持。

(六)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方式,在其评估体系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满足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可从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时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出发,尊重他们内在提升的要求,相信其价值判断能力,充分给予其张扬主体性的空间。

第二,在开展评估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差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评估中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第三,要正确对待评估的结果,淡化评估鉴别功能,强化发展导向功能,把评估活动作为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理,培养乐观情绪,探索学习方法,确定人生规划,引导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南。[5]总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评估工作的终极目标,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马益平.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模式.文教资料,2010年2月号下旬刊:193-194.

[2]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生.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32-33.

[3]胡利群.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活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25-26,29-30,30-31.

[4]彭志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初探.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20-21.

篇8

一、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发展观不仅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诉求,而且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指导即基本的要求,为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1.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诉求。时代精神是对特定时代特征与主题的精神把握,是特定时代的主题在人们观念层面的反映。它深刻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风貌、主要任务、人们的观念特征。在任何一个时代生活的国家、社会或普通民众,只有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解决那个特定时代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历史实践的更大进步,才能有国家、社会、个体本身的更好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对外界观念与世界整体精神氛围的积极吸取,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寻求发展、促进发展成为中国的时代主题。但是对于发展和如何发展,中国对于它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摸索、逐步提升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因为以往过度的封闭和贫穷,中国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结果导致高密集劳动、高资源损耗、高环境污染,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的隐患。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在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对资源破坏、对环境破坏、对自然以及最终对人本身的伤害。随着《寂静的春天》和《增长的极限》等着作的问世,更是极大影响了人们的观念,使得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的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何减少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自身能够可持续的发展,逐步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项重要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获得了世界性的共识,为人们所呼吁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于对以往发展方式不足的反思和时代精神的因循把捉,及时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更是将宗旨放在人的发展上,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放在人的素质发展上。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作为人之思想改变与思想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而言,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理念纠正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灌输、不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纠正以往工作中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纠正以往工作中方法的不科学性,统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最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本身的提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宗旨,要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性。

2.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价值诉求。中国古代就重视人的价值,例如,孟子的民贵思想就是重视人的价值的重要代表。在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康德曾提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潜能与价值之中,也突出强调人本身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没有发展的潜能。教育学家罗杰斯提出应当“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这些理念都突出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也在多种场合强调人本身的重要性,强调人不是某个固定链条上的环节,也不是某个固定职位上的钉子,更不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东西的奴隶,人应该占有人最全面的本质,突出强调健全的社会就是应该尊重人的价值,凸显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价值,将人的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直至改革开放初期,以人为本并未得到足够的体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硬性灌输、规矩管制等硬性措施,缺乏将大学生看做真正有认知、有情感、有反应的生命主体,对于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挖掘与引导不够。20世纪90年代,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倡以人为本,强调人本身的价值,但多停留在书本与口号上,缺乏真正的贯彻力。在具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尊重不够,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感受不够重视。因此,使得“以人为本”没有真正贯彻到位。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明确以往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突出人本身的价值。通过现实考察学生的心理与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人都是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着的人。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同样有被尊重、被关注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很好的满足,就会促进大学生个体本身潜能的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人的价值的真正认可,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理解,是在认同基础上的积极采纳。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置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是人的价值主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真正回归。

3.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价值诉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继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对人的观念导引与观念改变,最终促进作为教育主体的人进一步发展。但是,对于如何发展,如何促进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促进发展这样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未得到真正的一致性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对于发展理念的认识与贯彻也不一致,存在着认识水平的高低不等、认识程度的深浅不一等状况,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发展以及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目标,甚至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提升、促进人的发展。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和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有过于拔高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的倾向,提一些大而空的口号,忽视个体发展,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离人性的现实基础,严重脱离大学生个体的现实需要与心理需求。最终,这种忽视或无视人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人们所批判反思,为后来的现实工作所抛弃。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但仍延续以往单纯意识形态灌输的特性,在对实现大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保障上落实不够。对于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政治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发展、技术技能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心理调适能力发展的综合协调性落实不够;对于大学生的当前发展与毕业后的发展的关系考虑不足;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本身的未来发展考虑也不足。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进步与真正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对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在对大学生现实心理需求、未来理想目标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在对当前时代特征以及社会总体状况理解的基础上,统筹兼顾,设计总体思路与规划理念,在具体的工作落实中现实地促进大学生个体的真正进步与真正发展,就是要保障大学生未来能够真正地发展与进步,就是要在元理论的层面上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发展的科学性。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提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一系列目标,但对于如何实现发展,则缺乏具体设计、程序规划和可落实性。这就使如何实现发展,如何实现协调发展,如何真正促进发展,如何促进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样一些现实的问题没有解决。本质上说,当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问题缺乏理性的、清晰的认识,存在着一时的、鲁莽的发展热情,但对于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则缺乏基于全面深刻认识的耐心与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健全、和谐的发展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性化回归。

二、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诉求,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根本精神规定了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矛盾中求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掌握并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重在解决“靠谁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事业。同样,也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观念认识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之所以说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在于发展的理念从整体上规定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内涵、功能、性质,从而为其指明了方向和出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的新形势要求转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范式,从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吸纳科学发展的理念,彰显发展的科学性内涵,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标,凸显科学发展的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为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要真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发展,必须正确、全面地理解特定语境中发展的具体要求。从观念的层面来看,坚持发展也就意味着用发展的眼光、观念和思维来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宏大的、长期的系统过程,其对象、内容、方法、功能等都随着对象和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扬弃自身,实现发展。从实践的层面来看,坚持发展意味着要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新任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勇于面对困难、矛盾和问题,善于发现、充实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素,坚持实践创新,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2.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动力。因此,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倾注人文关怀,依靠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这是由其特殊性决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基本任务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目的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主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引导,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发展取向”。由此可见,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这对矛盾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到实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从根本上领会了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把握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就能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内涵丰富。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发挥实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服务等方面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做到既教育引导人,又关心帮助人。因此,要改变传统教育把学生仅仅作为客体的思维,树立“双主体”的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而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真心沟通、开放交流,在交流和沟通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是其创造者和主力军。在传统教育中很多人认为教师、管理人员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似乎与学生无关,这样学生就丧失了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观念,既要依靠教育者,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育过程,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良性互动。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为了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而是为了“育人成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只有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使其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实现全过程育人,实现信念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实践教育等 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要避免两个认识误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正如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不应否定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这就是说,既要教育者充分发挥作用,也要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使二者相互促进。同时,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消灭个性,而恰恰是在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在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上,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根据其特点来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主动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篇9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本教育的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转换教师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充当演员或播音员的角色,“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教学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教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在为学生传授知识时,是一个帮助者或教学资源提供者,能及时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在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和练习过程中又是一个把关者;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当好指导者,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当学生进行演示时,教师要以欣赏、鼓励的眼神观看学生。

二、转变教学观念,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我们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生本理念下的中学政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死记硬背,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实现主体回归,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要自我警醒,努力挖掘学科亮点,增强学科底气和使命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握住政治学科课程教学的特征,坚持生本理念,才能改变学生以往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设计更合理的教学内容,构建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景别出心裁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作用就如同乐章的序曲,可以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例如,在主要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用趣例引题,就会活跃课堂气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讲解打好基础。

(二)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

中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乃至国家大事都有一种了解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要通过案例体现思想品德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知道思想品德理论可以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来处理自身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知道如何科学地运用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和处理自己与班级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学得有意义,学得有兴趣。

(三)增强案例的趣味性、典型性和丰富程度,以增强吸引力

充分利用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中的故事、名人名言等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普通中学的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占95%以上,可见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为此,教师可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来搞好政治课教学。可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故事进行教学,可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乐于思考,易于掌握。

四、改进教学方法,展现个性风采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中,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人。若想更好地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关键在于政治教师是否能还给学生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让课堂生活充满着民主、平等和愉悦,让个性在这里张扬,让激情在这里碰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在过去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即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问,由于受老师、教材、课堂的束缚,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改变思想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

中学政治学科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中涉及了很多人文知识,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铸造民族精神,在教授关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时政热点,进行辅助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是“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大部分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当中,教师可将学生的各种解答方案让全班同学评议、争辩,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小结,这样便完全体现了生本教学理念。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是老一套的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丧失了对政治课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首先要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维、情感、意志、情绪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开发人的创造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压抑个性自由就是压抑创造欲望,埋没创造性人才。因此,如何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在生本理念下中学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篇10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政治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高中阶段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只是采用传统课本教育模式,与日常生活存在一定距离,无法提高学生的思考兴趣,影响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新程改制方案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实现最优教学目的。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所谓政治教学生活化即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贴近生活案例,进而完成政治理念的传授,赋予政治生活化的特征,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马克思提出,认识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全面发展起来的,完成实践目标是提高认识的核心动力。因此,全面贴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生活距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列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教育作用。

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第一,在新课程改制方案的要求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部提出要在生活中充分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以实践为最终发展目标,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的形成,所以“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则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改制方案中明确表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真正实习“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第二,通过政治教育生活化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中是学生形成完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高中教育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高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拉近课堂教育与生活环境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大纲内容,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有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从目前发展状况分析,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都是采用传统被动教育模式,教师机械性的宣读课本内容,学生被迫接受,无法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将生活与教学内容想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在社会群体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学以致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最终发展目标。

三、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相对而言,高中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的课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的更好的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多数采用口述方式向学生描述情境,但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设备,让学生通过图片、音乐等欣赏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去,形成联想意识,打破环境所造成的局限性,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列举生活实例,重现生活情景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开多类型小活动,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例如,以小组表演的形式重现生活场景。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诱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人民币都是由国家进行统一印发的,如果国家无限制的进行钱币的印发,让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大量人民币,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会有显著性的提高。为什么国家不采用此种形式,而是要通过多途径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呢?由于此问题与日常生活十分贴近,学生会积极加入到问题讨论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理解通货膨胀给国家发展造成的不良危害。

(三)在生活中慢慢渗透教育内容

主体意识对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要逐步渗透到生活中去,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不仅如此,新课改提倡教师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独立学生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建立完善的发展目标,采用灵活性发展模式,为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生成性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典型发展特征,环境变化存在众多不可控因素,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教学过程,人的价值观形成也需要一个持续性阶段,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距离,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