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中一条基本的原则和道德标准,也成为中国人秉承的一种行为准则。具体说,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毋过毋不及”,既不要做过头,也不要做不够,“过犹不及”,要恰到好处。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枪打出头鸟”,这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现代高校校园文化越来越崇尚脱颖而出,大学生热衷于展示自我,受到众人瞩目。个性化与自我成为大学生中的核心词汇,他们更倾向张扬自己的青春,不愿再默默无闻。中庸之道与当代高校校园文化显得格格不入。总之,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只独立的文化,正彰显他的叛逆,不断冲击和突破对其有着深远影响的传统文化。

二、校园文化冲击传统文化的归因分析

任何一种文化的变迁与演进,都会遭遇一些冲突与激荡。但是,高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这种种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校园文化,甚至以一种与传统文化截然相反的姿态彰显他的特点。二者的对立从某种程度上说会对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必须正视目前出现的冲突现状。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量。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延。校园文化的外延界定是冲突存在的溯源途径之一。对于校园文化外延的界定,目前学界的普遍观点有这样几种:第一,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第二,校园文化是高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文化氛围,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教风、作风和整体素质[2]。第三,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及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等精神内容的总和[3]。无论哪种界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官方的,只包括积极面的文化形态。这种界定是不全面的。任何一种群体文化,都不可能仅仅包括官方倡导和建设的内容,他必须包括非官方的,非主流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大学生中形成的蔑视权威、张扬自我、出新立异等思维、行为方式,也应当被包含在高校校园文化里,从这个角度来说,校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需要强调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不是学校,而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大学生普遍处在18、19到22、23岁的成年初期,他们受到更多的是当代流行文化和市场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出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的如火如荼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自由和海量信息。使他们敢为人先,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对传统说不。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思想仍然不成熟,在面对海量信息冲击的时候,甄别能力有限。这就使得青年人聚集的大学校园文化良莠不齐,在对待“过时”的传统文化时,容易出现不理智的抵触,造成高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撞。

(三)高校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背景。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经济形态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深深地受着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经济形态的影响。而高校校园文化产生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社会,二者的生长背景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市场经济中有着明显与农业经济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而这一些更易被青年人所接受。不同背景下的两种文化态势,不可避免会出现差异甚至冲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适应性能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并发挥巨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是万能的,冲突和不适依然会存在。在高校里,这种冲突表现得更加明显。

三、在冲突中构建新型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青年前沿文化的代表,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最为强烈,二者既相互冲撞,又相互融合。二者之间的冲突使本就不成熟的大学生更为困惑,甚至无所适从,给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困境。必须正视冲突,找到二者最佳的结合点,构建新型高校校园文化。

(一)重视非正式性校园文化建设。长久以来,我们忽视了非正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所谓非正式校园文化是指非官方的,大学生群体内部所形成的,最能代表青年人思想行为方式的文化。非正式文化并非都是积极、健康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同一所高校走出来的大学生,他们的行为作风、学习工作态度、世界观具有一定的趋同性。有的高校的学生工作更主动,新事物更易上手,有的则不然。这一些区别甚至届届相传。可以说,高校校园的非正式校园文化对此影响颇深。有时候,非正式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甚至大过主流文化。因此,必须重视非主流校园文化的建设。从侧面引导,多途径结合,渗透式牵引等多种方法将非正式性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轨道中来。

(二)针对青年特点,坚持学生主体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是青年人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文化态势。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不是一句空口号,要将其落到实处,必须在这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给予大学生足够的空间发展他们喜爱的校园文化形式;第二,尊重大学生的喜好,适时加以引导;第三,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避免强加给学生的文化价值形态,尽量让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只有这样的校园文化,才是充满活力,适应冲突的,才能使学生从内心省视与接纳传统文化。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艺术媒介 书画艺术 接受状况 调查报告

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直观地展示着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深典雅的审美意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放射着别样的光辉。19世纪下半叶以来,书画艺术经受了现代历史的各种社会运动和文化观念的冲击而岿然屹立,通过不断地丰富、修订自己的艺术理想和技巧而继续发展繁荣。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和当代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在中国的极速膨胀,包括书画在内的传统精英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书画艺术的生存发展环境和在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心里的感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传统书画艺术的继续发展和繁荣,非常需要了解当代经济、技术、媒介和受众心理的状况,因为它们是艺术发展的宏观基础。为此,我设计和实施了本次调查,希望以个案形式大略得知当代青年与传统书画的关系状况。

一、基本状况报告

1.调查方法

2011年3月间,我对杭州市下沙区几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传统书画接受状况”的问卷调查,该调查共发放550份问卷,回收529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511份,有效回收率为93%。本次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个人表意媒介使用情况,艺术媒介接触情况和对传统书画的接受心理,以及其对书画创作、消费目的的了解等方面。

2.调查数据分析

(1)调查对象数据

本次调查样本总共511份,其中大一学生238人,占46.6%,大二学生144人,占28.2%,大三学生129人,占25.2%;男生共156人,占30.5%,女生共355人,占69.5%,基本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在校情况。

(2)大学生个人表意媒介使用情况

书画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遗产之一,其表意和表现的基本媒介形式是手工的绢帛纸笔,这种自然状态的媒介技术使用期与传统文化的繁荣期大致对应,它们是传统文化表意和艺术表现的物质基础,也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书画艺术蕴含深厚韵味的艺术形式基础,并在长久的表意和艺术欣赏传统中培养了民族的独特审美趣味。但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达至21 世纪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传统的媒介表意方式的地盘大为缩减,这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更鲜明地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在回答“平时需用文字表达时你怎样完成”的多选题时,选键盘打字的比率是47.3%,选笔写的比率只有41.8%,显示现代的机械复制的表意方式已经成为当代青年表意的主要方式,传统手写表意的感觉正在让位于信息传达的效率追求。而图2则表明,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有八年时间没再写毛笔字了(相当于小学毕业以后即将传统纸笔束之高阁)。如此传统书画的艺术表现和心理体验的物质基础正趋于流失。

图1用到文字表达时怎样完成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图2多少年没用毛笔写字了

与此同时,在被问到自己字写得不好的感觉时(多选题,图3),选择“有点遗憾,显得没文化”的比率是62.2%,选“没什么,反正写东西多用电脑或手机”和“无所谓,字写得好也没什么用”两项相加的比率为29.7%,不到前者的一半;反之,在被问到别人字写得好,自己的感觉时(多选题,图4),选“有内涵,个人形象比较好”的比率是51.9%,选“对个人发展有好处”的比率为32.8%,而选“书生气较重”和“没什么可炫耀”的比率分别只有10.4%和4.9%。可见,对汉字这种传统表意工具所展示的个人形象,大学生还是相当在意的。但显然这里有一个矛盾状况,即在行动上大学生们为实用目的而使用现代技术投入了现代生活,但在心理上他们仍以传统的文化形象为骄傲,而这正是传统文化及其艺术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图3自己字写得不好的感觉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图4对别人字写得好的感觉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3)大学生接触艺术媒介的状况

中国画作品在传统文化环境中,基本上是凭借着人际关系的接触而传播的,只是在明清以后,随着雕版印刷业的繁荣,一些画谱开始通过商业渠道得以较大范围地传播。书法作品虽较早已有拓印形式流传,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它与摹写的帖一道,也是以人际交流的形式传播的。自20世纪初以来,现代大众媒介成为几乎所有信息交流的必经渠道,传统书画作品的传播也深受其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人们接触书画的时间频率和空间场合上,而且表现在人们经由何种具体物质形式来实际感知体验书画作品,当代大学生的艺术媒介接触状况因此也有较大变化。

首先,是如何分配自己的休闲和审美欣赏时间的问题,从多选题图5 可见,上网、游戏的比率最高,为35.8%,户外活动和看书次之,分别为24.7%和24.8%,去艺术馆博物馆最少,为1.7%,看电视次少,为13.1%。可见在大众媒介上进行艺术体验和在户外进行身体活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文化审美形式。

图5业余时间怎样打发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其次,在何种场合接触书画,由多选题图6可知,在学校最多,为36.3%,因为这里报刊和画册最多且易接触,次之的是在博物馆美术馆,为33.6%,这令人惊讶,与上述“去艺术馆博物馆打发时间”的最少比率1.7%形成反差,可推知在此时空中接触书画机会之少了,由此类推在商店、家居和宾馆中则又更少了。

图6在何场所接触书画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最后,对经由何种具体物质形式来实际感知体验书画作品的问题,由多选题图7可知,影视和电脑多媒体形式最多,分别为19.5%和18.7%,在当代网络技术环境下,两者其实都说明学生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书画最多,其次则是报刊和画册,这属于较传统的大众媒介了,而工艺品以12.4%的份额位居第四,超越了传统书画形式的卷轴和镜框,这是颇值得注意的现象,说明大学生的书画消费形式与传统有了很大的不同。

图7以何种媒介形式接触书画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4)对传统书画的接受心理

中国书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其外在装裱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媒介形式,而且其艺术形象本身呈现为一种独特的视觉样式,表现着别样的审美蕴含。它与中国现代文化史中占主流地位的西方写实绘画有着鲜明的不同,其根本差异在其书写性的笔墨形式,以及由此所表达的传统士大夫的人生理想和文雅情致。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及其所包含的独特韵味,当代大学生们的感觉和体验如何呢?

首先,如多选题图8所示,选传统卷轴装裱形式“太老旧,没感觉”的比率只有1.3%,反之选这种传统装裱形式“富有书卷气,很雅致”的比率为49.3%,同时选它们“富有中国特色,感觉亲切”的比率为46.3%,这三项相加占96.9%的比率,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是认同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的,与他们对待网络电子游戏及其他大众文化的态度一样,呈现出同样的热爱态度,这是有点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同时这也印证了前述大学生个人表意媒介技术情况所反映的矛盾状况,即沉浸于大众文化的技术刺激和感官兴奋之中,同时在深心中又以传统文化为价值的根本。

图8对传统装裱形式有何感觉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其次,如多选题图9所示,在回答中国书画的价值何在的问题时,认为在于其中国历史文化蕴含浓郁的比率为28.5%,认为在于可以修身养性的比率为26.9%,认为在于笔墨功力深厚有意境的比率为22.8%,而认为在于造型逼真、色彩鲜明和表现了深奥哲理的只分别占10.1%和11.6%,可见对于中国书画形式与内容的大致特点,大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并非像表面的敬而远之态度那样一无所知。

图9你认为传统书画价值何在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最后,在回答不喜欢传统书画的原因(多选题图10)时,大学生们表示有28.4%的因素是自己修养有限,无力欣赏,有20.3%的同学认为是其形式太古雅,难以理解(与上述对传统装裱的肯定形成对照,显示大学生即使难理解还是喜欢其形式),还有17.3%的认为是可见的原作少,欣赏成本高(这与他们多数通过网络和电脑屏幕接触中国书画正相关联),还有一个因素(占12.7%)是大众文化丰富多彩,以致顾不上欣赏传统书画。其他如创造性少模仿多,脱离现实生活,功利性太强这些与专业创作问题有关的因素则不太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可见,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不足是大学生觉得书画太古雅难懂的主要因素。

图10不喜欢传统书画的原因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5)对近年书画市场繁荣原因的理解

传统书法艺术的理想是“书,心画也”(扬雄),人品高则书艺自高,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则是畅神而已(宗炳),“聊写胸中逸气”( 倪瓒),它们共同建构了传统书画艺术超功利的价值取向。虽然自明代以来,书画家出卖字画以取润格的活动得到了宋明理学世俗化乃至市民社会出现、商业市场繁荣等因素的支持,书画市场逐渐形成,但在传统的艺术格局中,实用功利的艺术经营观念和活动总是处于暗昧状态,或以癫狂的叛逆姿态出现,并不能取得正面的价值肯定,这种状态甚至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期。但在新世纪消费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对艺术,包括书画的态度显然已经有了较大改变。

图11近年书画市场繁荣的原因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图11的多选题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近年来书画市场繁荣的原因,有近四成的因素是大家想以此投资保值,分别有近二成五的因素是欣赏艺术和装饰家居,另有一成多的因素是用于人际交往。可见大学生对艺术的看法是比较现实而非浪漫的,这应是其大众文化的消费经验和对当代中国文化状况的了解使然,因为现实中的书画消费往往很实用,很少再有纯粹审美观照的机会。

二、反思和建议

1.从个人表意工具使用和艺术媒介接触的状况看,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度介入,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和感觉日益高技术化,而对传统艺术得以产生魅力的自然工具手段逐渐开始陌生和远离,这是对书画艺术发展的现实威胁。但尚处发展之途的中国需要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可遏制,好在大学生心里已经具有充分的传统文化根苗,这应该是拜多年的学校教育耳濡目染所赐。但中国基础教育的功利化(中数理化等而轻人文艺术教育课程)正在削弱这种文化根苗成长的土壤,这是比学生单纯偏好高技术效率和刺激更令人忧虑的。日本和韩国是协调传统文化保护和技术发展关系的良好榜样,应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目前来看,大学生投入技术性的大众文化和身心保持对传统艺术的敬仰还处于势均力敌的矛盾状态,但这种状态能长久保持吗?如果放任自流,技术的强大力量和它们在青年心中产生的惯性是否将把传统文化的根苗彻底拔除?切实的文化保护措施应该尽早地设置,比如学校是否应开设更多的人文艺术课程,城市公共设施中可否建立更多的博物馆、艺术馆,举办更多的传统文化艺术展示活动?

2.从对书画艺术的接受心理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与20世纪初的争相留学以引进西方艺术观念和技法的情况形成巨大反差,这显然是由于20世纪末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力有了巨大提升,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为大学生所清晰感知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对大众文化毫无抵抗力,而对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内在意蕴虽心爱之,却表示它们太古雅艰难,自己修养有限无力接受,这真是让人扼腕的现实。问题出在哪里?是否还是在教育上,太表面化,太功利?教育改革如何补上这无实利但很重要的一课?

3.从书画艺术自身的观念和实践来看有无值得反思之处?对是否坚持文雅高深形式还是兼容通俗视觉表现之技,专业人士各有看法,但上述大学生以工艺品形式接触书画作品超过传统卷轴和镜框形式的情况提示我们,传统艺术形式在保留固有优雅气质的同时,如何因应时代氛围和受众心理,确实需要细心考察思索,以求有所改变和创新,毕竟现在是大众文化和消费时代,消费者的趣味和权力应该受到尊重,否则很可能就是作茧自缚,自我取消。

4.从艺术的目的和功能来看,传统书画总体上可以说是超功利的,主要是为了直观地象征自己的内在品格和人生追求,以之牟利是接近近代才有的趋向。但当代文化的主流是实用功利的,以消费形式取代了纯粹静观。大学生生长于当代文化环境之中,并表明深知这种现实,但这并不表示他们认可这种现实,就像他们沉浸于电脑游戏的华丽景观之中,而深心并不以为然一样。因此,专业人士应该有所担当,不要随波逐流而遗忘了艺术的超越和创造性本质,否则青年心中的传统文化根苗就难有茁壮之望了。如果都是追求实用价值,鼠标点点即可轻松实现,因此,大学生根本没有必要去瞻仰徒有其表的传统形式。

篇3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 文化适应;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13-02

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的概念在西方诞生。“全球化”绝非只是一个纯经济性质的运动,同时也是一个通过经济的扩张而推行其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的历史过程。因此,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全球化、社会的转型和网络的普及给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与传统革命文化完全不同的很多新符号的冲击,成为青年人新的自我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青年个体被置于一系列新知识、新语言、新习性和新背景的认同和表达中,并且其中“总是包含着将其他意义带入了我们自己所有的意义之中”[1]。因此,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们面临着个人文化身份如何构建的问题。良性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构建,能使广大学子在自我和他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游刃有余,进而促进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共生、共荣。相反,如果这种文化认同与构建存在缺失,必将导致青年大学生面临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产生身份准确阐释的焦虑,由此引发价值观的动摇甚至缺失。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化语境,在积极的适应中理性地建构自身的文化认同,就成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一道课题。

一、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群体的审视

1.全球化语境对本土文化及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

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上全球化或趋同化现象,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国)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到其他国家。而在对大学生的影响上,外来文化已构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巨大冲击,加上青年学生惯有的心理逆反,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都有退化的可能[2]。全球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开辟了新天地,使他们有机会分享世界各地多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异域文化正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念。

信息是影响人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抢占信息传输主体以及对信息传输工具的成功研发,使美国在媒体传播领域占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美国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主导整个媒体,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美国大力加强了对外传播的力度,通过广播、报刊等媒体以及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大片等各种文化产品,形成了美国的“话语霸权”地位。在大量的信息输出过程中,美国通过饮食文化、影视文化和电脑软件文化等,逐渐改变着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

面对美国等西方大国强大的价值观输出攻势,一些青年学生的本土文化感情正在逐渐淡化,逐渐以西方文化时髦为标准,崇尚西式价值观,而对自己的历史、语言文字等不以为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在逐渐淡化。

2.大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主体”构建的关键时期——“个人化—反省”的认知时期[3],属于信仰形成的承前启后时期。这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传统信仰能够避免的紧张冲突又会出现。处于这种信仰模式中的人们,其信仰容易发生改变,常常是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讲或一个引人入胜的观点,就会使某个已经选择好了的信仰发生转变;同时,他们又通常会全心全意地选择一种信仰形态而排斥其他信仰。在这个时期能否顺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内在需求,并在纷繁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确立自身的健康的文化身份认同,将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树立科学、进步及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将来能否成功地融入全球化时代的开放型社会,能否在频频出现的跨文化语境中自由游走且不失本色。

二、民族本土文化对大学生根源性的影响

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是文化的物化形态,如汽车、楼房和文艺作品等这些被人所改造或创造的实物;中间层是文化的制度形态,它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所创造的各种制度和体制系统;最核心层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风俗等。一般来说,表层的变化较快,中间层与核心层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困难[4]。大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追捧和迷恋,是由现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特点所导致的,是与主体分离的一种扭曲的异化镜像。

实质上,民族文化身份在大学生多元身份中的根基和核心地位是目前全球化语境所不能动摇的,只是认识主体可能不自觉而已。从出生伊始,本民族文化就开始了对个体塑形的过程,母语、民族经典文本、共同的历史记忆、习俗体制以及心理情感方式等,皆为形塑个体文化认同的符码。人类有寻根意识,需要传统带来的稳定感、亲情和友情带来的温暖感、故土家园带来的心灵归属感,也需要在加速流动的环境里运用熟悉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指导生活以整合自我,保持人生意义的统一性。对本土文化的依恋已深深镶刻在人类深层意识之中[5]。

三、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模式探析

1.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内涵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所接触的文化体系或文化元素正向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取向[6]。个体或群体对所属文化在文化符号、文化传统和价值规范等诸方面体现出来的区别于他文化的特性的感知和认可,构成了认识主体内在的文化“自我”,成为人们赖以确认身份认同的依据,成为个人或集体界定自身、区别他者、加强彼此的归属感以聚拢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它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传承和推广民族文化,并最终将其内化成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这一深层次心理结构之中[7]。文化认同是增强社会群体、团体或组织的凝聚力的一种天然纽带,它规范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架,决定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维系着社会的生存和稳定。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等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中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一般定义:“用以理解如下一些现象,即当具有不同文化的各群体进行持续的、直接的接触之后,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之而发生的变迁。”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它是各民族为适应其生存的生态环境而做出调适的产物,因而带有很强的适应性特征。

2.文化认同与适应的具体模式

根据个体在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中的不同表现,加拿大心理学家贝理提出了在不同文化的双向互动中会出现的四种不同策略:整合、同化、分离 和边缘化。当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有文化,也注重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的交往时,他们所采用的策略就是“整合”;当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原来的文化认同,却与其他文化群体有经常性的日常交流时,他们所使用的策略就是“同化”;当这些个体重视自己的原有文化,却希望避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时,就出现了“分离”;最后,当这些个体对保持原有文化,以及和其他群体进行交流都没有什么可能性、也缺乏兴趣时,这时的策略就是“边缘化”[8]。

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整合策略是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和内在发展需求的最佳选择,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在儒、释、道三教合流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谐共生”、“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历来的主张,在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上意味着保持自己的特色并参与到更为宏观的组合中[9]。所属母体文化在个体文化结构模式中的根基性,也决定了青年学生在面临纷繁复杂、精彩纷呈的文化万花筒的时候,能够看清自身,尊重异己,整合图式,注重相容,和谐共生。

从整合的内涵和外延来看,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是纵向整合与横向整合的有机统一。纵向整合即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更新,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出发,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吐故纳新,培育其现代性价值。横向整合是在本族文化受到来自外来文化的某些文化因子持续作用后,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地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实现外来文化的民族内化过程。文化的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是任何文化得以生存和传承的生命源泉,而对外来文化的整合是其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整合观如果体现在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上,就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从文化发展的纵向看,是反思本族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落后、消极的东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从文化发展的横向看,是在全球化带来的东西方文化的频频交流和互渗中,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而优秀的成分,并在对二者整合的基础上综合创新[10]。唯其如此,才能在“自我”和“他者”之间保持合适的张力和平衡,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感。也就是说,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又与时俱进,能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展现民族文化的成果。

四、结论

文化的全球化固然会影响文化的民族性,但不会也不可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更不可能消解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当前,要想改变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被动接受和成为西方强势文化输入国的不利局面,举措之一就是要构建肩负祖国建设重任、承载祖国未来的广大青年学生适宜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引导他们采用整合的策略来应对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复杂局面。要利用参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历史机遇,获取有益于我国文化健康发展的营养,提高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和更新能力,加速文化的现代转型,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跃迁。此外,还要在继承和学习中创新,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构筑中华文化的万里长城。

参考文献:

[1] John Storey.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2]鲍宇.整合与重构: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文化重构[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7.

[3]玛丽?乔?梅多,理查德? 德?卡霍.宗教心理学[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孙洪斌.文化全球化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5]丁琴海.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2).

[6]徐立坤.文化统战概论[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7]白晋湘.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 应[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8] John W. Berry,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篇4

一、理论完整,内容丰富

该书研究理论完整,论述内容丰富详细,通过从什么是设计、设计的分类和范畴等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现代设计的理论概念。另外,该书从工业革命前欧洲的设计情况、新古典设计运动、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民间产品设计、“维多利亚”和“第二帝国”风格等视角分析了工业革命前的设计,为读者了解现代设计的发展脉络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从现代设计萌发的时代背景和促进因素、英国的设计改革和“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角度提出了现代设计的前奏:“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倡导以多元视角、多元思维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在把握重点学科教学诉求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利用各类途径,探寻多元学科知识与内容,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多元化教学模式也倡导教学创新,通过引入多元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协同成效。

二、重点突出,观点深刻

该书研究重点突出,论述观点深刻全面,通过从“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影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重要因素、“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装饰艺术”风格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装饰艺术”风格的产品设计和著名的设计师等角度进行论述,实现了带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的完整表述。另外,该书以现代设计思想体系和先驱人物、包豪斯、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从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和概况、美国工业设计先驱人物、制造业对美国现代设计的影响、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推手等角度论述了工业设计兴起的具体内容。在多元教学模式下,通过引入智慧技术、多元育人理念及方法,为最时尚、最流行的设计美学融入课堂,并为学习者塑造更加生动、立体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加深对相关设计活动的理解与认知,真正实现设计活动的理想成效。与其他实践活动不同,现代设计倡导在遵循设计规则、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呈现个性、灵活的美学特征。因此,以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基础,为真正实现设计活动的创新升级提供了现实可能。

三、关注实践,指引未来

篇5

【关键词】 台湾;改编剧作;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对传统“雅”艺术进行改编成为一种潮流,一系列传统剧作被改编后再度推广,如白先勇在原作基础上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表演工作坊”集体创作的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其创始人赖声川在距首演20周年之时,第五次对此剧进行了再创作。经过改编和重新演绎的作品在大陆上演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掀起了观看热潮。

一、代表文本分析

1.《牡丹亭》之表现手段的革新

与传统戏剧依赖唱念坐打、坚持含蓄美学的艺术传统相比,“青春版”《牡丹亭》吸收了部分现代舞台剧的表现手段,舞美、服装、道具、声效极尽精美,在有所突破的同时,创作者尽量保存原著的意旨内涵。这为较少有机会接触到传统剧目的年轻人在心理接近性上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旧时昆曲一唱就数小时,辞藻华美温婉,服装长袍大褂,有着回避演员形体特征的审美情趣,保持它的一成不变是不太符合当代人观赏心理的。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创作者选用秀丽、俊朗的年轻演员,在尽量不改变汤显祖原著精华的前提下,将新版本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其脉络清晰流畅,故事丰满起伏,与青年人的欣赏习惯达成契合,用一种现代的方式全新演绎了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对女演员配以收腰白披,绣以蝴蝶点缀全身,既突显了女子娇好的身段,灵动的蝴蝶随曼妙的舞姿起伏,又成为梦境的最好注释。传统的唱腔,配合新时代的审美情趣,使得保留了经典本身的创作不失情感底蕴。

青春版不是声光电的种种堆砌,也不是只展示演员身段唱词的舞台格套,更不是摆脱了原著意蕴的误读错解,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现代人的表达形式、体味、挖掘传统的魅力,并使之与当代时尚恰当结合的典型。[1]

2.《暗恋桃花源》之艺术语言的再加工

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取得巨大成功。1992年赖声川又将剧本改编为电影获得了诸多国际奖项。就话剧版本来说,经历了五次创作演绎的《暗恋桃花源》,由于时代的变迁、演员自身诠释的情感释放,每一次演绎对观众、演员和创作者来说都有着不相同的内涵体验。这也是创作者一次又一次将该剧搬上舞台的内部动因之所在。时隔首演20年,在大陆上演的《暗恋桃花源》,拥有全新的演员阵容和演出空间,加之观赏者的背景差异,使得整个剧作显示出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气质。

在台湾演出的第四版《暗恋桃花源》,赖声川参考了台湾歌仔戏的形式,其中老陶进入桃花源是吊着钢丝进去的,这是因为这个剧在台湾有基础,在大陆演出时候,不必玩什么花样,呈现给观众一个原汁原味的《暗恋桃花源》就好。[2]

在艺术语言的再加工上,演员针对导演的想法来进行无剧本排练,名字、形式等可能都是最后才确定。此剧创作的年代距今已比较远,所叙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于年轻观众显得较为陌生。因而,在大陆上演的此剧选择了较为开放和兼容并包的姿态。在排练过程中,很多源于生活的、很市井的语录被加入剧本。除此之外,在不同城市演出时,适当加入的地方方言与当地观众拉近了距离,把本来束之高阁的剧场文化一下子落回生活本身。如在温州演出的《暗恋桃花源》,加入了的越剧元素;在重庆演出的时候,演员使用了重庆方言,并在不影响剧情的前提下替换使用了重庆本地的地名作为台词,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传播效果的可能性分析

1.回归的文化符号所带来的差异化效果

对于有着一定媒介素养和知识体系,却又接收了太多文化快餐的人们来说,对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当传统文化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文化精品的数量有限,甚至有一定信息亏欠的时候,一部承载了较为丰富传统与现代文化符号的剧作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观众希望从中获得别样的文化内涵和生命体验。

“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放到传播过程的中心地位,把受众接触媒介的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达到“满足”的过程。因此,受众主动性的选择,对剧场文化自觉自发的体验行为,是吸引部分观众的原始动力所在。

“剧场不光是一个沉重的身体场所,也是一个真实的聚会场所。在这里,审美建构与真实的日常生活独特地交织在一起。与一切物体艺术与媒体传播艺术不同,剧场内不光发生艺术行为本身(游戏),也发生接受行为(看戏),两种行为都是发生在此时此地的真实活动,符号、信息的发射与接收是同时发生的。”[3]

如果按照麦克卢汉对媒介“冷”“热”的划分,剧场艺术由于填充了舞台、道具、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引领观众进入情景空间,因而不需要动用太多的主观想象力,即可较为容易地成为这个剧的一部分,因而我们把它暂归为“热”媒介。然而在另一方面,除却必要的场景提示和装饰性语言,舞台艺术的布景在很多时候具备抽象的语意表达,即含有隐喻指向,因此又要求观众在欣赏时动用智性思考去进一步体会和感悟。舞台布景的双重性也是剧场艺术充满魅力之所在因素之一。

2.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受众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连续十余年GDP超过7%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而再过十年,中国将有1/3的人口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目前,每年将增加1200万的城市人口,2012年受教育人口将翻一番。[4]186由此看来,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资讯时代的到来,个人与大众社会的关系需要媒介这个中介来加以定位。人口的流动、社会阶级的分层、个体的喜好差异等诸多因素使得受众更加细分,这就要求媒介所提供的内容也要有所调整,以适应大众的欣赏趣味。

以上两部剧作的主创人员将演出地点选在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重庆等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市民的知识结构和媒介素养等诸多因素都是经过前期考量和调研的,而这些因素也恰恰为剧作的成功上演打下了基础。

在目标观众的定位上,青年人被锁定为主要的观看群体。被誉为“昆曲义工”的白先勇说:“昆曲要打年轻牌,演员要年轻化,观众也要年轻化,大学生是最重要的观众。用年轻演员吸引年轻人,做一出为年轻观众度身制作的戏。”[5]借助互联网、博客等现代媒介的前期宣传,观众已较为明确地定位为白领、高校学生、文艺青年和其他有较高文化层次和一定经济能力的年轻群体。在具体的演出地点上,除了剧院形式,还多次走进高校,掀起了多次“一票难求”的观看盛况。在票价上,80元至1280元较大差距的价位设置,也充分考虑到了收入较低而又想进到剧场观看演出的观众的需求。而事实证明,80元左右的低端票总是率先被抢购一空,而其购买者以学生居多。

观众群体和地缘环境的有机结合、票价的分层及人性化定位,为营造良好的媒介生态,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为剧作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推广打下了基础。而利用现代媒介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性又使得演出讯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为有效和最为广泛的传播效果。

3.现代与传统的超越与复归

文化传播促成了多元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对多元文化的承载度和包容度同时也检验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精致艺术”与“大众文化”在发展进程中都享有其独立空间和受众群,艺术创作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观众与之惯有欣赏的艺术形态也不再绝对的对应。青春版《牡丹亭》与表演工作坊《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等演出的走红,有它所适应的新的传播环境和土壤。当戏剧在新的民间语境中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进行传播的时候,人们所获得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的感受上,更体现在对现代气息、对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的感受上。创作与再创作、保留与继承并行不悖,现代与传统的超越与复归就必然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为什么来自台湾?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由于历史、人文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原因,台湾较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底蕴。无论是电影、舞蹈、文学或是其他文化形态,台湾文艺工作者所创作的作品长久以来保留了较为纯正的人文内涵,而并非一味向商业倾斜。较为开放和包容的人文环境,以及演出市场的成熟和受众审美品位的长期培养,使得台湾的文艺工作者具备了一个较为纯粹的创作状态,而不必过多担心市场、观众口味等外因。

与此同时,台湾的创作者善于向西方和亚洲其他国家学习取经,使得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并不显得保守。有着传统文化的积淀做底衬,他们可以更加清醒和自信地引入西方元素。在内容和形式的运用上更为自如和灵活。对一悲一戏两部戏剧放在同一个舞台上交替进行的创作可谓“实验”了,但其实这个构思是来源于赖声川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对希腊“悲”剧和日本“能”剧这两种传统剧的体悟,即“悲剧与喜剧似乎不是反义词,而是一个演出中必备的两种面貌。悲和喜这两种被认为是相反的请局,居然推到极致会变成一种类似的感受。”[6]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影响了不但普通观众、一些专业人士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惊诧。

在台湾,很多创作者还自发承担起了推广东方传统文化的使命,如李安、谭盾、马友友、赖声川、林怀民等。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并行不悖,台湾的文艺作品也就既保留了雅文化的艺术品位,又在吸收现代元素上下足功夫,使得作品典雅不失灵动、兼收却不媚俗。

2.对创作者本身的好奇和关注

由于一些现实因素,人们对台湾的认知多半来源于媒体以及其他的间接方式。对当代台湾文化产品的创作较为好奇。赖声川的“创意工作坊”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等通过网络或光盘销售等途径来到大陆后,即刻吸引了不少的观众,观看者被其用传统相声的技艺说现代事的新奇样式和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所打动。于是很自然地对创作者接下来的作品充满好奇和寄予希望。

作家白先勇早在多年前便以其作品中的“寻根”意象在大陆有着广泛的知名度。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不遗余力的推广经媒体报道后更是为他引来了广泛的声誉。

坚持创作和创新的台湾艺术家还有很多,比如龙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电影导演侯孝贤、蔡明亮等等。创作者本身的知名度和个人影响力为新作的推广还是有着潜在的号召力,大众对其先前工作的认可便是持续地支持其当下的事业。

篇6

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隐性教育一、青年大学生承担责任的意义

责任是伦理学中的重要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简单地说,所谓责任就是具有承担能力的社会成员份内应做的事、应承担的过失,以及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自觉意识和品格。按照人的成长历程及责任担当能力的发展过程,可以把责任分为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甚至对自然的责任等不同层面。

一个人能否自立于社会、获得家庭幸福、取得事业成功,这与个人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品格有着密切联系。对此,托尔斯泰曾有过精彩的表述,他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责任观教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1998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

责任意识教育也是我国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说离开责任意识教育,就谈不上道德教育。

青年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党对青年高度重视,热切关怀。曾说,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寄寓了厚望,大学生的使命决定了他们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感。

从个体的成长历程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到了法定成人年龄,到了应该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弱、责任能力的大小,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发展水平,而且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历史使命,因此,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一般来说,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主要分为自我责任意识教育、家庭责任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等几个方面。总体而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比一般同龄人强,呈现出积极的、健康的精神风貌,在自我设计、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有着较高体现。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淡薄,与其角色职责要求不相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责任意识不强

所谓自我责任意识,主要包括个人的生命意识、诚信意识、进取意识和自律意识。自我责任意识培养,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言论、行为负责,培养自身的抗挫折能力,敬畏生命,关爱生命,诚实守信,人际交往能力等。

自我责任意识,是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国家责任意识的基础。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对自己的思想、言论、行为负责。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怎么会对他人、社会、国家负责?因此,青年大学生要有强烈的自我责任意识,要有生命敬畏意识,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有一份调查研究显示,50%以上的女生每周平均业余体育锻炼不足一次,40%的大学生经常不吃早饭,45%以上的男生宿舍做不到两周一次卫生大清扫;30%的大学生担心自己体育测试不达标,25%左右的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40%的大学毕业生感到自己人际适应能力较差。更有甚者,部分青年大学生生命敬畏意识淡漠,抗挫折能力不足,自杀现象屡屡发生。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杀是中国第五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而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人,是同龄人的2~4倍,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以上种种现象折射出部分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的忽视,对生命的冷漠。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让人感到震惊与困惑。

2.家庭责任意识淡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责任意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家庭责任意识培养,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对亲情的珍视与珍爱。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努力学习,回馈家庭,这都是做人的本分与底线。目前,由于受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处理自己与家庭的关系时,责任意识淡薄,存在着诸如只知向家庭索取,不愿为家庭付出,不愿承担家庭的责任,认为父母养活自己是理所当然等不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家庭责任意识淡漠。

3.社会责任意识弱化

所谓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继承先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爱国忧民的责任担当意识。

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处理与他人关系时,往往注重自己的感受,忽视别人的感受;过分强调他人对自己的义务,淡漠自己对他人责任,甚至对他人不负责任。2012年3月23日,发生在南宁相思湖的悲剧证明了这一点。一对大学生情侣,只因产生口角,女生负气跳湖,男生奋不顾身相救溺亡。女生得救之后说,自己知道男友不会游泳,跳湖“只是想吓唬他,考验他是否真在乎自己”。对于恋爱过程中的责任缺失现象,有学者指出当前大学生“恋爱道德责任的庸俗性和薄弱性、恋爱行为方式的易变性和放纵性、恋爱目的的实用性和功利性”,“恋爱过程中追求一种狭隘的自我满足、对家庭不负责任、向父母提出钱财方面的非分要求、对感情的表达方式不文明、恋爱与婚姻以及错位”。

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时,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关心自己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冲突时,往往强调个人利益。一份对重庆八所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的调查显示,“有57.4%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努力学习的追求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只有4.8%的大学生选择‘为他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发展’”。另一份对安徽高校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结果显示,“84%的同学选择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生活的更好’”。与此相反,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则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对此,有专家指出,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转变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却缺乏改造现实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有在社会生活之外的旁观者般的批判勇气,却缺乏融入社会生活之内的主人翁般的拼搏精神”。

三、造成青年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原因

部分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缺乏,既有时代方面、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方面的原因。

时代迅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淡漠的社会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无疑对人们的思想以巨大的冲击。人们对个人利益看得越来越重,对集体、国家、社会的责任逐渐淡化。这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受到削弱。

责任教育的弱化,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淡漠的直接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思想挖掘、发扬不够。我们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久盛不衰,在危难中屹立不倒,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迅速崛起,与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伦理有着密切关系。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多方合力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小学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率,轻品德教育,致使青少年的责任教育流于形式,难以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责任意识和责任习惯,这无疑增加了大学责任教育的难度。从教育的内容来看,以往责任意识教育往往只强调个人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而对自己需要担负的责任强调不够,忽略了责任意识培养的层次性,背离了教育规律。

另外,责任担当意识培养过程中,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也是责任教育乏力的原因之一。

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传授,更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的阅历、生活的体验,对于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教育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强调课堂理论教学,忽视了大学生在责任教育中的主体性,远离学生的真实体验和切实感受,从而使责任教育缺乏实效性。

四、如何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基于以上分析,增强责任意识培养的实效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责任教育理念转换

时移世易,责任教育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增添了无限活力,激发了他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使他们更加注重个性自由和个体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承认诸如“自我价值”“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合理性,把责任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当然,在此基础上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中心主义,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

2.注重传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责任伦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要找准自身的定位,遵循相应的规范,承担应有的责任。责任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一系列名言警语都是责任伦理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正是这种责任伦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使命,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地加入到拯救我们国家民族的斗争之中,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因此,在大学生责任观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用传统的责任伦理观念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把外在的责任感、使命感,内化为自觉地行动,树立起坚定的责任担当意识。

3.注意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

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独立性、批判性较强,说教式教育、灌输式教育成效甚微,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此,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过深刻地论述,认为造成青少年教育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的人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因此,他认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在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过程中既要有显性教育,还要有隐性教育,需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显性教育,是指公开有组织有明确目的的,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教育方式,比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目的明确的责任意识教育。在责任意识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自学和内化,以增强责任教育的实效性。所谓隐性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不通过正式教学,而是利用环境、情景等手段,通过对学生的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进行引导,进行责任意识教育,力求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

4.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

实践教学在责任意识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责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么责任意识的教育也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教育者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加以引导,要让责任意识教育落实到生活细节之中,通过一件件平凡简单的小事,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意识,养成责任习惯。

参考文献:

[1]许海元.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J].道德与文明,2009,(3)

篇7

关键词: 高校当代大学生 阅读 做人 做事

一、引言

目前,针对大学生阅读的问题已有较多的调查和研究,但大都没有结合阅读的新时期特点来分析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甚为重要的做人和做事问题,因此本文就此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的内容、方法和对象

1.调查的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阅读与传统文化、时尚阅读、学习、人生、生活、求职等方面的30个小问题。

2.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四川省南充市的4所普通高等学校(西华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川北医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不含研究生),涉及14个专业学科门类。共随机抽取65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582份,回收率89.54%。较高的回收率和合理的分布,保证了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可靠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表 1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一)新时期大学生与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

1.关于传统文化阅读重要性的问题,39.5%的人认为重要,29.7%的人认为比较重要,只有3.8%的人认为不重要。但是仍有2.6%和1.2%的人选择无所谓和不知道。(注:文中百分比描述及表2―表8所得出的百分比数存在数量交叉,下文不再一一说明)

2.新时期对做人与做事影响最大的传统文化书籍(见表2)。

表 2

排名前三位的书籍依次是历史传记类、文学名著类、哲学宗教类。

(二)新时期大学生传统阅读与时尚阅读。

1.关于喜欢传统书籍(纸质书籍等)还是时尚书籍(电子书籍等)的调查,46.6%的人选择前者,32.5%的人表示两者兼用,18.6%人选择后者。

2.传统书籍和时尚书籍哪一种对自己更有实用价值(见表3)。

表 3

3.关于时尚书对做人和做事有多大意义,63.9%的人认为是有意义的。

(三)新时期大学生阅读与学习。

1.关于学习和课外阅读是否有冲突,88.1%的人选择没有冲突。当涉及除阅读专业课书籍之外,所读非专业书籍的数量问题时,54%的人选择很少阅读。

2.关于考试类书籍是否占了平时读书量的大部分,50.2%的人选择是,当问及原因时,18.6%的人选择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就业。

3.关于所要考的证书的调查中(见表4),70%多的人认为必须考英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41.9%的人选择学校所颁发的一系列证书。当问及是否辅修第二学位时,只有15.8%的人选择是。

表 4

(四)新时期大学生阅读与人生。

1.关于怎样看待当前大学生阅读与做人和做事问题,45.4%的人选择在学好专业的前提下,扩充专业外知识;38.8%的人选择应该博览群书,提高综合素质;21.1%的人选择有计划的读自己需要的书,完善做人,完美做事;只有4.1%的人认为读多读少没关系,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

2.关于对阅读、做人和做事影响最大的人(见表5)。

表 5

3.关于在读书过程中认为自己最为欠缺的素质的调查(见表6),40.4%的人认为自己缺少社会工作或课外实践活动经验,35.4%的人认为缺少沟通协调能力,27.7%的人认为自己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

表 6

(五)新时期大学生阅读与生活、求职。

1.当被问及对未来职业是否有所规划和思考即是否有比较明确的职业方向或者职业生涯规划时,51.9%的人选择有;当问及毕业后的打算时(见表7),37.8%的人选择毕业后就能就业,25.6%的人选择考事业单位。

表 7

2.关于就业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因素(见表8),58.6%的人认为是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36.9%的人认为是实践经历或者工作经验。

表 8

四、反思和建议

(一)新时期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容乐观。

一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阅读传统经典的必要性存在质疑;二是我国当前在大学阶段的阅读教育存在不足。

因此,各高校要重视这一问题。(1)学校可根据教育实际状况,开设相关指导课程或完善此方面的选修课程配置,增强大学生传统经典阅读的意识,提高阅读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2)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阅读氛围,提供丰富多元的阅读机会,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导向。(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只有在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做好铺垫。

(二)新时期大学生对时尚书籍的过分好感和依赖令人担忧。

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一是直接干预学生上网的时间,增加传统书籍的阅读时间,比如规定按时完成读书笔记,学科内容不限;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每个学生到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和利用率,从而增加对传统书籍的阅读;三是对购买传统书籍的学生给予补贴或奖励,等等。

(三)新时期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方法及人生价值观等问题棘手。

可以这样来概括当前大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学习方法及人生价值观,那就是“目标淡化、眼光短浅、目的混乱、责任虚无”。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出台培养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规定和政策,在新形势下,要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人生价值观等予以纠正、引导和培养,向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天英,赵惠勤.大学读什么[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群,敬卿.阅读与人生[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3-4.

[3]刘立祥.读书与做人[J].思想教育研究,2004,(2):44-45.

[4]熊俊超.新文化格局下的大学生阅读与导读[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5):87-89.

篇8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负责人:匡 瑛

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200062

在德育研究领域,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对中职德育的研究尚少。关于中职德育和普通高中德育的区别在哪里?其重点是什么?如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道德课程是不是中职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德育理论和模式?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边化”“累赘化”倾向日益严重,德育效果低下,甚至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因此,如何走出雷同高中德育的模式,探索适合中职生需求,切实提升其道德素养的创新模式,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如何构建一种创新模式让职业道德教育成为整个中职教育教学的底色,也是值得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的。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

1.剖析中职德育低效和缺乏特色的根本原因

2.针对新时代中职生特点,构建整合式――自主性创新德育模式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中职生的特点和需求分析

2.当前中职德育困境及其成因分析(深层原因:教育学、伦理学、人性假设)

3.时代新特征对中职德育的影响

4.中职德育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5.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研究

6.职业院校整合式――自主性德育模式研究

多元文化与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张香兰

工作单位: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  264025

本课题旨在对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多元文化与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关系进行充分阐释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深入揭示当前我国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文化问题、文化困惑及其给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多元文化背景下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原则和路径,以及面对中国新的文化转型,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所必须做出的理性抉择,并通过对中外文化的比较、古今文化的对比,发掘各类文化的德育资源意义,以期对开发我国的德育课程资源,深化我国的德育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

2.当代中国的多元文化格局: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正在经遇的事实

3.中国多元文化传统的嬗变与传统德育课程的演进

4.当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抉择

5.中国传统文化:德育课程的内源性资源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76-02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梁漱溟先生说过:“文化是什么?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蕴含了这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沉淀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解读

1.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抵抗不良文化影响。在思想活跃的中国高校,正呈现出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现象,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些只求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声音,对于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形成非常不利。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置身于各类电子媒体中的大学生每天被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包围,其中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也不乏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众多负面消息。这些信息用骇人听闻的标题吸引人们的眼球,一帮缺少有效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网民,在自觉与不自觉、正常与非正常的状态下,传递着扭曲的价值观。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那些危险的无稽之谈成了我们公众话语的重要部分”[1],他指出,媒介会于无形之中影响我们的文化,带来一种娱乐至死的文化状态。尼尔波兹曼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正是电视逐步成为美国社会大众媒体主流的时代,而现在的网络媒体相比电视,对文化和价值观的扭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南京的“彭×案”,由于各类媒体的不断发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人来说,这些信息新颖,有冲击力,在浏览的过程中难免会失去自己的立场,受到感染和影响。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洋溢着智慧光彩的哲学思想,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等,这些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若可以深入青年人的思想,内化为他们自觉的“生活的样法”,则可以帮助他们抵抗这个浮躁的网络信息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研习有助于大学生端正思想,明辨是非。

2.构建健康、和谐、有底蕴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然而,没有中华文化,谈何校园文化,传统文化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儒释道等多家哲学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思想的重要来源。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下的校园文化,既体现青年的风采,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现状

1.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乐观。笔者做了个问卷调研,问卷中简单的三道有关传统文化的题目没有学生能够全部答对。其中有一条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选择题,更无一人全部答对。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除了对儒家思想稍有了解,对于中国古代众多璀璨的哲学思想知之甚少,甚至连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也少有学生能了然于心。而这种不乐观的认知状态是浮躁的社会和应试教育为我们的学生带来的硬伤。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并存。虽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容乐观,但可喜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还比较高。问卷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愿意了解,希望高校可以多开设国学课,邀请专家开设讲堂。

三、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可行性路径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应贯穿一生的学习,在教育部2014年3月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也就是说,大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然而通过前面的调查得知,大学之前的教育阶段,并没有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任务,因此,学生还需要补课。

2.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大学阶段的学生理解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着极大的提升,大学文化也更为开放,而且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学生在学习的重点和科目上具有一定的自。此时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力强,社会交往和社会经验也相对丰富起来,面对这样的学生,高校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丰富讲学的形式,一边给学生“补课”,一边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

3.培养一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文化教育不仅是停留在文化的表象教育上,更多的应该是文化的内涵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对文化具有认知度和认同感,教授时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比如现在著名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他的历史课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他录制的历史类节目在优酷上有着超高的点击率,这个现象不仅仅在于他本身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多的在于他灵活多变的授课语言,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依托相关学科专业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课,另一方面邀请知名教授来访讲学,为学生带来思想的饕餮盛宴。同r,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让辅导员教师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4.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凸显传统文化内涵。(1)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2]高校的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实验室、行政楼、心理工作站等,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场域,因此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营造温馨有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感染熏陶学生,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陶冶心性、正己修身的重要场所。(2)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应“传统”,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融入信息时代特征的传播平台,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流行文化传播知识。其次,构建传统文化实践体系,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多样的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学生活动。在校园内不断渲染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5.辩证地对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容地对待异种文化。中华文化深邃而博大,源远而流长,传承和发展是成长的两个方面。传承需要学生在历史中去了解文化的形成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是对历史的肯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的形成都有其时代背景,文化的发展则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开拓创新,拓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不断碰撞、渗透、相互吸收,面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我们要放平心态,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世界文化才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先生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一、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强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些人的价值观变得功利和现实,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诚信缺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7]21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7]126,将诚信作为接人待物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荀子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享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8]32,不仅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而且强调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诚信的内容与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7]5诚信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是人类古老的道德操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标志。当代大学生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构建。因此,借鉴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他们将诚信作为立人之本。

(二)有利于培植和增强大学生和谐理念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16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7]65,强调在人和人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15,倡导尊老爱幼。荀子则强调“仁者爱人”[8]488,体现了博爱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主张以和为贵,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9]50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推崇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崇和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达到包容差异求得平衡的和谐状态,并且通过大学生将这种崇和精神传承下去,有利于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有利于启迪和教育大学生立志成才青年时期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青年学生的立志成才、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夙夜在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学礼,无以立”,[7]78“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10]1411可以教导大学生养成歉敬礼让、克骄防矜的健康人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1]37可以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39“吾日三省吾身”,[7]3可以培养大学生修身养性,加强自我修养;“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95可以培育大学生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品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126可以培植大学生自强不息、坚贞刚毅的品格。通过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增强鉴别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增长爱国情操和民族情结,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当前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和相互渗透。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缺失的现象。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淡漠和民族意识淡薄受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淡漠。根据我们对部分高校3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5%的学生认为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等课程比传统文化实用,有38%的学生喜欢收听流行音乐和收看美剧、韩剧,有65%的大学生不喜欢中国传统戏剧,有43%的大学生每周花费8小时以上的时间学习英语,而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学生不足调查总人数的6%。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青年学生嚼着汉堡、喝着可乐、玩着魔兽、热衷cosplay、听着欧美流行音乐、看着美国大片、用着硅谷芯片、喜欢过洋节胜过过传统节日。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诗词、戏曲、书法、小说、民俗等则失去兴趣。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理念、文化诉求、消费习惯等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部分大学生民族精神低落,民族意识薄弱,对传统文化淡漠。

(二)汉字书写和应用能力不容乐观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表达的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工具。汉字是民族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但由于受功利思想和实用主义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注重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汉语的学习,认为字写得好坏不重要。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的兴起,使得汉字的书写和书法艺术受到冲击。青年学生经常使用电脑打字代替汉字手写,写日志变成了发微信,QQ取代了写信,大学生的汉字手书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他们时常提笔忘字,错字、别字连篇,写出来的字既不规范也不好看。由于过度使用电脑,大学生长期与汉字疏离,导致他们的汉字应用能力下滑,写作空洞乏味、词不达意、语句不通,文字表达能力差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过度热衷和盲从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文化思潮交锋日益频繁,西方文化思潮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大学生民族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他们强有力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全方位地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达到削弱发展中国家文化独立性的目的。正如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在提出“文化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时说:“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领土和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们的心灵,以此作为改变两国之间权利关系的手段。”[12]面对社会的变革和转型,对于生活和成长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环境中的青年学生来说,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限制,缺乏足够的鉴别、选择能力。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少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从言谈举止到穿衣打扮,从饮食习惯到艺术鉴赏,从习俗礼仪到生活方式,无不烙印上西方文化的痕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离他们渐行渐远。

(四)受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道德滑坡现象严重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方面,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功利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理想信念模糊、民族精神失落、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日趋突出。在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中,崇尚自我,注重和追求个人价值,一切以“我”为中心,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强调个人利益。在学习上过于追求所谓实用的专业课以及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而忽略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上现象充分说明,如果忽视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就会乘虚而入,与我们抢夺阵地。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当务之急。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其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高校教育要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因子,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情感高校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需要有精神和文化,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心态和气质。大学生只有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受到陶冶和滋养,才能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根基,同时要有世界眼光。1.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便会走向自我衰落。青年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修养,才能提高甄别外来文化的能力,才能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责无旁贷。实现中国梦,必须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而民族传统文化对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赖以生存的土壤,如果脱离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培育就丧失了根基。因此,要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2.融民族传统文化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中纵观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本民族文化不断裂,证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岳飞的忠、文天祥的节,以及近现代的五四精神、抗日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事例。融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中,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用“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4]58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326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用“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4]58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4]8-9启迪大学生形成进取的人生态度;用“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3]153培植大学生自尊自爱的人格;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担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3.加强汉语教育地位,增设国学教育课程高校要合理设置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增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课学时、学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所有专业应将《大学语文》列入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的应用能力。同时,将写作、书法、普通话等列入选修课,在大学生中倡导讲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用规范汉语,通过举办各种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大赛、书法大赛等,锻炼和提高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汉语应用水平。提倡手书作业和毕业论文,将手书汉字计入学分。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为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平台,引导大学生阅读传统经典书籍,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大学生树立尊重、学习、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优化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目前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堪忧,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时不我待。1.形成全社会重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传统文化对民族的发展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当西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发现的时候,我们却在排除我们自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15]调查报告显示,73%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65%的大学生认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所以,全社会都要重视和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并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有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使大学生耳闻目睹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正能量,让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外化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2.建立健全民族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工作制度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工作要建章立制,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规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予以扶持;国家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族传统文化推广和保护的专项资金,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民间团体和个人;要制定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与发展规划,保障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推广、传承工作落到实处。3.发挥媒体在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舆论导向作用时下电视、报刊、网站尤其是娱乐性媒体,特别关注和宣传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洋节”,而对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则要冷淡许多,往往在节日临近或节日期间才会有所报道。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冰火两重天”的态度,反映了部分媒体的本末倒置以及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漠视。网络时代媒体对传统节日的宣传,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理解和参与程度.互联网、电视等现代传媒具有受众广、传播快、信息量大等特点和优势,应该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媒体开展传统节日宣传,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亲近大众、走进大众,被大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接受。因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媒体要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传统节日,广泛地介绍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化和民风民俗,让传统节日以可亲可近的形式回归人们的视线,重新唤醒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热忱和关注,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