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

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进校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羌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55-06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中国逐渐升温,各地文化教育相关部门分别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与促进活动。在此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有效路径不仅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且在许多省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该活动形式充分利用了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在地化”优势,近年来已由贵州省逐步推广到云南、广西、湖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省份。而四川省作为藏、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进到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尝试起步较晚,几乎未见相关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开展现状如何?在开展过程中当地不同层次的学校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实施举措?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应试教育体系之间是如何并接和共融的?本文将以四川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实践为例,总结不同层次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为今后新的相关项目展开提供可咨借鉴的参考。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在西南地区的开展现状

现代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村寨和家庭亦不可避免被卷入到现代化浪潮中。少数民族家庭的适龄儿童入学以后,一方面脱离了本民族文化滋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学校课程中所教授的完全是按照现代西方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由此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今青少年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近年来在部分民族聚居区开展的“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就是借助学校教育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益尝试。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贵州省的民族文化M校园活动在西南地区开展得最早,所涉及面积最广,活动内容也最为丰富。此外,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也相继展开了类似活动。虽然在官方的文件下发之前,四川省内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已有了自发性的类似活动的展开。譬如宜宾兴文县的兴文二中是四川省较早开设特色课程的学校,其内容包括定期邀请当地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授苗族族源、民族风俗、苗族歌曲、苗族语言与文字,传授传统技艺等。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自2010年以来,一直坚持开设各种兴趣班,并与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合作编写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但从整体层面上来看,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开展情况不仅落后于贵州省,且与云南、广西等省相比都具有相当差距,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汶川县各中小学及职业学校中的开展现状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居川西北高原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目前,有关羌族传统文化的传习活动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推动的,在学校中推动羌文化教育处于肇始阶段。

汶川县现有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共计22所,3所幼儿园(开展文娱活动体现民族文化)、5所中学、13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阿坝州教育局2015年所印发的《阿坝州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全州的中小学学校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二类为南部方言区的学校;三类为无母语基础的学校。结合汶川县的羌民族分布情况,本项目组调研的绵威片区学校为“羌族文化进校园”的二类学校。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能呈现出的差异性特征,本项目组成员先后对汶川县龙溪小学、绵中学及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三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了调研。

(一)龙溪小学:以羌歌、羌绣和校本教材编写为特色

汶川县龙溪小学地处汶川县西北杂谷脑河东岸的龙溪沟内,是龙溪乡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龙溪小学最初建校于1937年,汶川地震后学校坍塌,由广东省湛江市对口援建了现在的新校园。

龙溪小学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被公认为是本县做的较有特色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主要开设了传统音乐、羌语会话和羌绣三方面的课程,且开设形式各有不同,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羌歌童声合唱。该校的儿童羌歌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经坚持了9年。2015年年底,龙溪小学的羌歌合唱团参加了“美丽家园・幸福汶川”文艺节的海选,得到了县、乡政府的重视并赢得了资金支持。在四川省第八届中小学艺术节的表演中,合唱团又荣获了二等奖。此外,该小学一直与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系。儿童合唱团每年都会去深圳表演,参加民族文化分享活动。松禾基金会经常回访龙溪小学,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假期还会派音乐教授来培训合唱团的教师和学生。由于有一定的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得以长期聘请一位在当地有较高口碑的民间艺人专门负责培训,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六点至七点,除非有特殊情况,合唱团成员都会准时参加培训。

羌绣技艺是龙溪小学另一个较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项目。但学校迄今尚未聘请到专门的羌绣老师,学生的羌绣作品大多是回家后在家里完成的。因而虽然这些羌绣被摆放在学校的陈列室中供来访者参观,但事实上却并非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仍然延续着家庭中的代代相传式的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羌语的学习在龙溪小学尚未纳入到常规性课程中,只是一个学期偶尔会开设一两次课。但龙溪小学在相应的羌语课本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上却极为突出。该校一位羌族老师主动主持编写了《龙溪羌族会话入门》、《龙溪乡地名录》、《龙溪乡各寨羌语名及地盘业主》、《羌族的人生礼仪》等校本教材。除此之外,该校还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的师生合作,共同编写完成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

(二)绵中学:极为有限的兴趣课开设

汶川县绵中学创办于1973年,是一所以寄宿制管理为特色的农村寄宿制管理示范校。学校共有7个教学班,涵盖初中一、二、三年级,262名学生,40名老师。

与龙溪小学相比,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更大,因此总体来看,绵中学“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深度、丰富程度比起龙溪小学更要欠缺一些,主要是以兴趣课和课间操的形式展开。与龙溪小学相似的是,这一类传统文化兴趣课在学校的展开也主要得益于一位羌族体育老师的推动。

绵中学于双周开设了兴趣课程,时间分布在星期二和星期四。兴趣课的内容安排结合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羌族原生态锅庄。此外,学校艺体组还将现代韵律操和藏族羌族锅庄相结合,编制了一套课间操――民族韵律操。尽管“羌族文化进校园”在绵中学的开展极为有限,但紧邻“西羌第一村”――羌锋村的地理优势,使得该校学生在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项目组在羌锋村的走访中发现,虽然羌锋村在村貌外观上已经是一个地震以后重建的新村,但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仍然保留了某些羌族传统文化,例如村里的年轻妇女一边照看小孩,一边绣着羌族绣花鞋,村民们相互之间仍然说羌语。而绵中学的主要招生对象是绵镇、草坡乡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因此,他们在耳濡目染和长辈教授的过程中,也能掌握和使用部分羌语以及刺绣等技艺。在羌锋村村民看来,对传统技艺“根本不需要学,自然就会”。

(三)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社团自发主导的传承

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的性质是中专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没有了升学压力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同时掌握更多的技能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因此,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具有较高热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师范学校的学生被普遍认为“能歌善舞”,藏族、羌族歌曲、舞蹈等表演类技艺成为学生们平时学习的热门。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开展这些民族文化活动主要依托学生社团,由于师范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文艺特长和功底,因而基本上不像龙溪小学和绵中学需要专业指导老师。当地的藏、羌等少数民族同学会将自己掌握的语言、艺术、手工艺等技艺教授给其他同学,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校园中的民族文化传习活动。据社团组织者反应,活动大多集中在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课以后,学生们参与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参与率达到了70%以上。但从学校层面来看,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并未开设羌族语言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该校学生的生源地比当地小学、中学更广,在校学生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因此统一开设一门民族语言教学课程不太现实。

三、“羌族文化进校园”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从项目组在同一县域内走访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学校来看,“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各级学校开展的内容丰富程度、受重视程度和实施效果都存在差异,其存在的问题既有该活动在整个西南地区所呈现出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了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学校级别、主要任务的不同所呈现出的特殊性。表1概括出了三所学校在该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显性”问题:

此外,若是对学校性质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进一步分析,则可归纳出以下较为“隐性”的特征:

第一,普通中小学与职业学校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职业学校更重视民族文化的习得。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普通全日制小学和中学,学校及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而“羌族文化”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并且还有可能挤占学生用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因此羌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内并不能很好地推行,学校开设相关兴趣课程的时间极为有限。而职业学校为提高就业率,鼓励学生发挥专长,因此学生们学习传统羌文化的态度更为积极。

第二,在现代文明的“边缘”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为自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现代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往往呈现出与“中心”相悖的走向。以国家行政版图及现代教育体系为参照轴,由中心至边缘依次为“汶川县(威州镇)-绵镇-龙溪乡”;然而从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突然来看,龙溪十八寨无疑才是传统羌文化的保留与传衍地,而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中心――县城恰恰是“汉化”程度更高的地区。从汶川县的三所学校的羌文化传承现状来看,龙溪小学、绵中学的学生由于大多来自周边的羌寨,对羌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更为自然。

第三,传统文化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表演类民族文化传承得最好,技艺类其次,语言类传承困难。表演类的项目,如羌歌合唱、羊皮鼓表演、羌族锅庄、莎朗舞等,由于极具视觉冲击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分钟)加以全面展示,更有可能吸引社会关注和为学校赢得荣誉,因此也更能得到学校的支持:而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展现,但却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训练的技艺类项目(羌绣)往往得不到重视。至于羌语,由于并没有被纳入现代教育制度的考试体系,且即使在羌族地区使用羌语的人也越来越少,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双重欠缺使其在学校教育中也完全得不到重,正在逐渐被人遗忘。

第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的精英们普遍认为本民族享受的民族优惠政策和受重视程度都远不及藏族。藏语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乃至双语考试体系都已经逐渐制度化、完善化,学校中的藏语学习逐渐与国家的升学考试体制并轨,大大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承。譬如水磨中学面向整个阿坝州开设了初中和高中的藏汉双语班。与藏族相比,羌族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显得更加边缘化。此外,羌语的地区差异很大。目前的羌语教材是由茂县的一位老师参考国际音标编写的,因而茂县所在地的北部方言就成为标准羌语,但汶川县位于阿坝州南部,与北部方言相差较大,因此这样的标准教材难以在汶川县各中小学使用。

四、教育主管部门的举措与意见反馈

根据州教育局下发文件的通知要求,汶川县教育局于2015年3月12号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汶川县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的通知》。在这之前,教育局在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四个发展”要求中,其中有一个就是“特色发展”,这与后来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所指基本一致,其目标是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县教育局也认识到了羌语在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因此明确提出了三个分区。一类是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主要包括茂县、黑水、松潘;二类是南部方言区的学校。汶川县、理县就属于南部方言区,汶川县的雁门乡、龙溪乡、克枯乡、绵镇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区,个别村寨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而下半区从草坡开始,虽然当地人是羌族,但几乎已经没人使用羌语了。三类为没有母语基础的学校。对于有语言保留的片区,教学中对语言的教学要求更高一些:对于没有母语基础的片区,对语言要求就低一些,教学形式着重于表演形式的活动和文化部分的讲座。

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对“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情况掌握大多来源于各个学校上报的材料,即使偶尔下乡到学校视察,也是旁听一两节观摩课,缺乏深入细致的长期观察和了解,由此导致其制定的“方案”与实际情况有所脱节。“羌族文化进校园”总体来看是由“州县乡镇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但真正落实到与学生互动教学方面的则是最基层的教师。因此教师是否熟悉羌族文化,是否对此抱有热情,以及是否具有很好的课堂教学能力成为影响到这类活动实施效果的关键。以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例,“羌族文化进校园”之所以在两校坚持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得益于两所学校各有一位来自于羌寨,对传承羌族文化抱有极大热情的教师,他们不计报酬和时间担当起了学校中此类活动的引领者。但在实践层面上,具体负责教学的老师却处于科层制体系的最末端,而教育局制定出的“方案”则较为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

五、关于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校本教材编写等工作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文件,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门款项用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其次,要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是先决条件。教育部门一是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具有某项专长的外聘教师,二是可以定期组织,对在岗的音、体、美等特长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对外聘的民族文化传承人,要给予适当的报酬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以鼓励其进校授课的积极性。教材编写不能搞全州通行一套教材的“一刀切”方法,各学校应结合各自特色,自身条件,做到校本教材“统一编写和有针对性的改动”相结合:小学中学有序衔接;教学目标划分出高和低,较高层面的目标趋于统一,较低层面的目标和各校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所差异。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族文化教育阶段性脱节,目标差异过大,执行标准不一致。

(二)制定明确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

从目前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考核机制,导致学校里开展的相关活动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民族文化的传习甚至成为接待相关领导和来宾考察时的“面子工程”。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建立和健全相关鼓励引导机制,有利于保证该项活动持续地、长期地开展。

传统民族文化由于本身并未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的范围,因此在家长和学生中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无用”的观念。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合力营造出一个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尽力转变学生和家长们认为民族文化无用武之地的悲观态度。譬如在羌族聚居地区鼓励当地人说羌语、用羌语;在行政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时对熟悉羌文化的应聘者予以优先考虑:对于在开展“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应授予荣誉并公开表彰等。多渠道地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不同行业的人群学习和传播羌文化的热情,从而使当地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尝试与教育科研单位对口合作

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才开始启动,汶川县内各中小学校尚处在探索阶段,加强校际合作有利于各校互相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和交流成果。校际合作不应局限于同一行政范围内、同一性质的学校,而应鼓励当地学校走出去,与这类活动开展较为成功的学校进行交流。此外,当地学校还可以与一些民族院校、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等结成对口合作单位,当地中小学可以为这些单位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而对方则可以提供咨询和建议

六、结语

在现代文明背景下,以为“文明-发展”榈枷虻难校教育势必是以西方教育体系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和考核标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体系中几乎缺位。所幸的是,目前国家及民族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并正在尝试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改善这一现状。

篇2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教育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03-03

保护与弘扬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1日文化部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要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载体是人,只有众多的人来共同参与学习、研究、推广,才能使文化得到承传与弘扬。而学校则是聚集的地方,是文化普及、推广、繁荣、发展的中心,是优秀文化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应从校园文化建设抓起,突出优秀传统太极拳文化的学校教育保护与发展。其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协调太极拳的保护与传播方式,对太极拳及太极文化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挖掘与整理,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继承;第二,可以调动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太极拳文化的承传过程中来,既实现了文化惠民,又促进了河北省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高了青少年的健康水平;第三,可以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对提高我省、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北邯郸作为杨、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祥地,更加注重太极拳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在邯郸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各级学校的努力下,太极拳文化在邯郸中小学得到了广泛普及与推广。太极拳文化学校传播的举措使太极拳传承老龄化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太极拳文化的健身价值、艺术表演价值均得到了体现,在内容、形式、风格、特点等方面也较为统一和规范。但受到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升学等方面的局限,太极拳的文化价值、技击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尚有待开发,太极拳文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传承以及太极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强化。因此,学校太极拳文化发展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太极拳文化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保护与繁荣发展[1]。

要使太极拳、太极文化能更加深入地走进校园文化,让学生们真心喜欢太极拳,让优秀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保护与繁荣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宣传,激发兴趣

请民间大师到学校做现场表演,重点突出他的防身技击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太极拳的优秀影片;利用地域优势引领同学们到广府城太极圣地去参观学习;充分利用校园宣传场所进行太极文化宣传,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并逐渐产生兴趣,让学生不自觉地喜欢上太极拳。

二、提高太极拳在中招考试中的比重

将太极拳考试成绩按中考体育成绩的一半记入中考总分。升学考试对教学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想让学校、家长、学生充分重视太极拳教学,把太极拳作为中招体育考试单列项目列入考试范围将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他所占的比重更是家长和师生所关注的焦点。

三、依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学校体育教育和青少年及儿童的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导向等诸多内在因素,以杨、武式太极拳为基础,编写出统一的,适合各级学校、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学习的太极拳故事、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拳基础套路、太极推手入门、太极拳初级教法等太极拳文化系列基础教材[2],为太极拳文化在中小学的普及奠定基础。

在教材编写上按学生年龄分为五个年龄段,即小学低年龄段(1~3年级)、小学高年龄段(4~6年级)、初中段、高中段、大学段;内容、练习方法等具体设定如下(见表1)。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技术水平

依托邯郸学院、邯郸太极文化学院建立太极拳师资培训基地,聘请杨、武式太极拳大师、传人、专家等担任教练,对邯郸市所有担任或能担任体育课教学的教师和从教人员进行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培训周期为一个月,要严格考核制度,一期不合格的要进行多期培训,直至合格为止。首次培训可由政府或单位承担所需培训费用,二次培训的要自费参加,以确保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前期确保使全市中小学都能有一至两名教师得到先期培训,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过轮流培训,最终使所有中小学太极拳任课教师都能得到规范培训,以确保师资的数量。同时,每年都要对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进行验收和再培训,以确保技术的规范和师资的质量。

太极拳教师除了进行业务培训外,还要定期举办太极拳技能比赛,太极拳技术水平、教学能力突出者,要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并给予年终评优优先权,从而提高太极拳教师学习太极拳、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

五、改进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攻防促兴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了动作的技击含义,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要推广太极拳就要从它的历史渊源抓起,从它的本质功能抓起,让太极拳真正地成为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健身项目[3]。

另外,在师资水平不够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聘请专家到校讲学等多种方法,以保证太极拳教学动作教学的规范性。

六、强化巡回督导

建议由市教育局组织成立“太极文化进校园”督导组,进行巡回督导;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高度重视,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有效措施,落实到人,广泛发动,大力推进活动的开展;督导小组将对督导结果进行及时通报;把太极拳督导结果和比赛成绩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

从总体情况看,邯郸市委市政府、邯郸市教育局等主管部门对太极拳文化的普及推广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扶持,邯郸市(县、区)中小学太极拳文化的普及、推广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如能在学校太极文化发展中从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出发优化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师数量与水平,完善考试与奖励机制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将对太极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靳周祥.太极拳走入中小学课堂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8):99-100.

[2]李建设,李敬勇,牛秀荣.太极拳锻炼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43-44.

[3]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进校园系列展示活动的通知[Z].邯郸市教育局,邯教政体〔2011〕5号文件,2011-04-18.

篇3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蕴含大量哲学思想,所以历代中医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借助古代哲学的思辨方法进行的,并由此取得不少突破。中医人才知识结构在这方面的特殊性,是现代高等中医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之一。“文是根基,医是楼”,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医学家,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我们对历代医学人才成长过程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他们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较好地体现了医、文、哲的有机统一。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自幼好学,日记千言”。此外,“命门学说”的倡导者之一的赵献可,“好学淹贯,尤善于《易》而精于医”。故古有“文人学医,瓮中捉鳖”之说。亦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很多无缘于仕途的文人由此而成为济世活人的大医家。

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指出:不通儒者“保无有读死句下者”。如其举例说:“景岳谓熟地补阴,即于‘阴’字疏,其不能补阳处自在言外;人参补阳,即于‘阳’字疏,其不能补阴亦在言外。注之即所以砭之也。”[2]可见,传统文化有助于对古典医籍的深入理解。事实上,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中医理论。中医教育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灌输,若缺乏传统文化素养,不谙哲理,将有碍中医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中医临证水平也难以提高。故学习中医必以传统文化为基。

其次,在医德教育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医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寡欲”及佛家的“慈悲”等各家伦理思想与主张,无不对古代医家的素质、行为有着深刻的伦理限定。如“医乃仁术”之说就源于儒家“仁义天下”的道德原则。中医强调关注人、爱护人,把仁义道德作为医者的准则和追求。在医学领域,“仁”是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即“术”来具体体现的。唐代药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佛家“慈悲”思想的体现。

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

传统文化对中医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西方文化与思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文化,而传统文化却被束之高阁,这是导致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

第一,基础教育忽视传统文化素养。在步入中医院校接受系统教育之前的学习阶段,我们称之为中医学前教育,主要包括中小学教育。目前,中医学前教育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有所欠缺,这使刚步入中医大学的学生无所适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本来无可厚非,但现代中小学教育中,过于偏重数、理、化的学习,以及注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却普遍忽视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熏陶。其中仅有的语文学习,也只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渗透。而在家庭教育中,也很少有家长会注重孩子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我们很多准大学生们不知传统文化为何物,潜意识中有所排斥,这就是中医学前教育忽视传统文化学习给中医教育带来的弊端。

第二,中医教育中西并重的现实模式。中医学现行的教育模式是东西方文化和医学知识同时授受的过程,这就是中医院校教学过程中比较独特的地方。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科学,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中医院校的教学过程以中医专业知识为主,侧重于东方文化,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胜任现代医疗保健工作和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教学中还安排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和西医学的有关课程,学生入学时一般已具备了一定的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所谓先入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与思维模式。相反,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及基本观念等比较生疏。相对现代科学及西医学而言,中医知识的学习令他们感到迷茫,很多学生称之为“读天书”。这正道出了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知识并授,学生在学习掌握时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第三,中医学子的迷茫与困惑。目前许多中医院校响应国家教育部高校扩招政策,进行扩建扩招,中医学子的队伍不断壮大。进入中医院校学习的学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愿报考学习中医学,第二类是父母家长要求报考,第三类是落选后被调剂过来。其中很多学生都属于盲目报考。中医本就深奥,名词术语古奥,与现代化差距甚远。而即便是那些带着很大热情报考中医院校的学生,一接触中医学科,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概念相对抽象,也不易领会其中要旨。而西医学科,看得见,摸得着,概念清清楚楚。此时,中西医在学生心目中的反差便开始了。再者,随着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人文思想逐渐被边缘化。于是,报纸媒体可以用很大的篇幅去采访报道飞船升天,却鲜有对于文化传承的关心;电视广告播放的无外乎高科技的产品和技术,却鲜有对历史文化的宣传[3]。现今重科技轻人文的社会氛围,导致中医学生在潜意识中重技艺而轻人文,这使得他们不知不觉步入尴尬境地。因为对于中医学而言,技艺固然重要,但中医学是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实践学科,人文思想是其重要基础。

传统文化素养不达标,使得目前中医院校的学生普遍对中医学缺乏应有的热爱与信心。他们在无法深入理解的同时常处于无端的迷茫与困惑之中,所谓“志不坚者智不达”,试问这样如何能学好中医学?

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教育

针对目前中医教育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或意见,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教育,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祖国医学。

首先,要注重中医学前教育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中小学教育中可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比如在课程中专门增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引导一部分学生早早接触传统文化及思维模式,也可将传统文化知识列入升学考试大纲,作为能力评定项目之一。在语文教科书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元素,尤其注重中医学知识的穿插,如现今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诸如“扁鹊见蔡桓公”之类的文章,可以多加选编。此外,还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兴趣班中,如开设围棋、太极拳剑、书法、民族乐器、国学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培养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其次,进一步完善中医院校目前的教育模式。中医教育水平要提高,关键在于中医的精髓部分要讲深、讲透、讲广,使学生深入理解而触类旁通。鼓励学生熟读甚至背诵传统经典书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在打好中医学功底的基础上,再学习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等课程,使学生对人体和疾病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以便进入临床能更快地适应。授课过程中,西医应重基础,而中医应重临床,这样使学生遇到疾病既知道其病理变化,又知道辨证的核心,药到病除。只有这样不断努力,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人才[4]。“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许多技艺多为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授,言传身教,口口相传,使各种技艺得以流传,如扁鹊师从长桑君,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等。师徒教育是古代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之一,师承模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时代变迁的缘故,现代中医教育不可能完全回复到古代师承模式,但可适当借鉴效仿,让刚步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早早接触到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领略他们的医德医风,学习他们的技艺,将有助于坚定学生的信心。

篇4

摘 要 高尔夫运动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紧密结合的项目,高尔夫运动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而高尔夫思想文化内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构建高尔夫教育体系,可以让高尔夫运动更好的在中国传播发展,让高尔夫运动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高尔夫的规则礼仪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呼应,通过对高尔夫运动的教育和传播,更好的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尔夫 教育价值

一、前言

高尔夫运动文化内涵丰富,教育性强,竞争意识高,在长期发展中,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且教育价值凸显,这对于球手的竞技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形成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因此,构建思想文化视角下的高尔夫教育体系,就是不仅要对球手进行竞技能力教育,更是要在提高球手竞技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其文化修养,增强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社会公德、全面发展的人。这对发展球手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互联网以查阅大量关于高尔夫运动以及中国高尔夫培养方式的文献资料。

(二)分析综合法

对所研究的对象各个方面基本情况,分成各个部门的专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阐明对研究对象新的认识。

(三)逻辑分析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在高尔夫规则中,关于礼仪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在球员与球员之间,球员与球童之间,甚至球员与观众之间,都有详尽的礼仪要求。高尔夫球的礼仪包括的举止、行为、言谈和着装,可以说高尔夫的比赛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一场礼仪社交活动。而在中国,自古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以礼待人接物,高尔夫礼仪规则与中国传统的礼仪之道殊途同归。

思维模式上的“中庸之道”,本质就是反对一切极端主义。高尔夫运动在自然中所追求“阳光、空气、绿色、友谊”,恰恰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中庸之道。在高尔夫运动中,“阳光”既是指高尔夫运动是一项户外运动,又是指高尔夫运动属于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运动。空气所指的是在高尔夫运动中与大自然充分接触,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绿色”指的是在高尔夫运动中,参与者充分享受自然资源,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绿色的生命。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万物皆有灵性,人与自然,人与万物,都能彼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友谊”在高尔夫运动中尤为重要,从另一方面来说,高尔夫运动更像是一个社交的活动。而户外的社交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在《诗经》《论语》中,还是诗词歌赋中都直观的体现出来。特别中国古代“捶丸”运动和高尔夫运动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出“友谊”。

(二)高尔夫教育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和”为主体,佛教和道教讲“和”,倡导“与已和、与人和、与自然和”,不偏不倚。今天强调的是建设“和谐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利用高尔夫项目特征对学生进行“和皆社会”的目标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环境意识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人和”的主体是“人”,中心思想则为“和”。只有“人和”了,在球场上才能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才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发挥出球手的智能。“和揩”的教育目标是指通过高尔夫运动使人的身心和谐,是人的肉体与心灵都处于“和”的完美状态。所以,教师要教育球手遵守“谦让、利他”的规则,以此升华球手“人和”的意识,从而培养球手在社会活动中,形成谦虚礼让的好品德。

四、结论

(一)文化是高尔夫教育内容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主张传道授业解惑,文以载道,传道的概念无形之中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高尔夫教育,首先是对高尔夫文化的一种学习,对高尔夫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文化、历史和人文风俗,更多的是全面和了解西方的文化。只要在全面了解西方的文化之下,才能更好的掌握高尔夫运动的内涵和实质。高尔夫运动,可以使球员的文化修养素质得到提高,这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可以说高尔夫教育就是以体育为载体,从而对高尔夫的文化进行传播。

(二)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和高尔夫教育的融合

通过高尔夫教育,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形象的阐释,在对高尔夫内涵文化的学习中,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每一项运动,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背景,而高尔夫运动的文化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对应。高尔夫教育,首先体现的就是文化背景的教育,文化背景的构建,才能组成稳定的文化群落,可以说高尔夫教育是建立在固定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群落之上的教育。高尔夫教育只有融合和采纳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才能更好的构建文化背景群落体系。

(三)学校教育与高尔夫运动结合

高尔夫进校园,第一,在校园里可以通过高尔夫运动,传播高尔夫文化,高尔夫文化可以和校园里传统中国文化相结合,在学校起到传承中国文化的效果。第二,通过高尔夫教育,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交活动,培养社交技能是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实践重要任务。高尔夫运动社交领域几乎可以延伸各个领域。第三,在学校开展高尔夫教育有可操作性,因为受众群体是学生,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方便吸收和理解高尔夫文化的内涵,同时,礼仪和规则的培养需要高尔夫运动来很好的呈现。

参考文献:

篇5

现如今,人们生活的时代已经成为网络遍布世界的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而且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时代下,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地发挥网络特性的优势,更好地借助新时代的网络平台,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方式和力度,改变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模式,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安全的环境,构建先进、文明和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还要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网络开放性导致的信息泄露、利用网络广泛的传播面宣传虚假有害的信息和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误导,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综合需要,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网络特性;校园文化;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在全世界的应用和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上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网络作为高科技时代的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一种文化,也是社会大众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关于引导学生价值观念、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的一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要建设符合当前时代特征,具备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网络的飞速发展形成的网络文化,不仅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飞跃,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改革,既要合理正确地利用和发挥网络的特性,同时也要注意和避免网络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有害弊端。如今,发挥网络特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既是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的具体要求,更是符合时展特征的必然趋势。

一、网络文化的界定、网络的特性和校园文化的含义

(一)网络文化的界定

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发展,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具体地说,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技术广泛普及和应用而形成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两层含义,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借助互联网发展所形成的新型文化现象的总和。”[1]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网络物质基础上的各种网络精神活动,包括生活、娱乐和教育等进行的各种具体的文化活动。”[2]网络文化将互联网作为新型的传播载体,利用互联网特性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政治、生活等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网络文化的形成不仅拓展了社会文化的领域,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二)网络的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网络凭借其自身优越的特性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极强的时效性和广泛的传播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壮大,使越来越多的信息和资源及时的在网络上呈现并传播。人们的交流方式开始从书信、报纸等逐渐过渡到这种新型网络设备的应用中。任何信息的传播和资源的共享都不存在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并且影响广泛。

2.灵活多变的传播形式。互联网突破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网络技术平台,针对各式各样的信息形成灵活多变的传播形式,使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提升。例如,代替广播、报纸等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而形成的新型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还有电子喷绘和电子请帖等都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传播信息。

3.全面而丰富的信息和不断增强的互动性。互联网收录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其内容全面而丰富,人们可以随时上传或者下载,并且使用这些信息和数据。同时,互联网使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和集体与集体之间突破限制进行交流,不断增强其互动性,交流方式也随着不断变化。

4.开放性和舆论引导性。开放性是网络最根本的特性,互联网的建立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和公正的平台,使人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以网络为主要阵地的新型的舆论阵地。在网络化的背景下,网络舆论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地分析和合理地利用网络舆论的引导性,建立主流健康的、积极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网络舆论是时展的必然结果。”[3]

5.可靠的安全性。网络的安全性是指:“一个网络系统所提供的安全保障设施,用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入侵网络窃取重要数据或实施破坏。”[4]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设施逐渐完善,安全性逐渐增强,人们的上网环境更加可靠。

(三)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园成长环境下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主要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等为主要内容,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5]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校的综合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提升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样,消极落后的校园文化将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和态度,产生错误的行为。

二、发挥网络特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利用网络灵活多变的传播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宣传方式和力度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已经超越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体,成为了一种备受人类瞩目的新型的媒体。网络媒体的普及和应用不仅对传统的媒体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文化的走向。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校园文化的宣传方式更为生动、灵活,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增添了时代的特色。

1.建立校园文化的网络平台。传统校园文化的宣传方式主要是手绘海报和黑板报,既花费了宝贵的时间,又耗费了人力物力。网络媒体的日益成熟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园文化的宣传方式。随着微信平台、微博公众号和校园文化网站的建立,这种新式的校园文化的网络平台逐渐取代了原始的宣传方式,成为了现代校园文化宣传的流行走向,具有宣传和覆盖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捷等特点。与此同时,借助网络媒体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宣传对校外人员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网络覆盖面广泛,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差异,使外部人员也能随时在其他地域关注校园动态,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走向。

2.建立校园文化宣传专栏。校园文化宣传专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宣传专栏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整体风貌,而且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文化的一扇窗口。如今,校园文化的宣传更是可以借助网络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宣传工作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集中体现在,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制作电子喷绘、横幅或者电子海报取代传统手绘方式等。这种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校园文化的宣传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使宣传专栏内容更加生动,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营造了一种积极的氛围,直接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3.加强新型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建设。传统的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的收听率和收视率低,形式和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今,不仅人们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这种新型媒体技术,而且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合理地利用这种新型的网络媒体技术,将网络媒体技术融入到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的应用中,加强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的建设,势必会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例如,制作校园文化活动视频,借助校园电视台进行宣传;利用网络技术优化校园广播系统,实现对学校的整体广播等。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时代下网络的广泛性、时效性和灵活多变的传播形式,建立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和宣传专栏,及时将校园活动推送到网络媒体上,加强校园媒体的建设,借助网络媒体技术提供的素材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利用网络互动性和丰富全面的信息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网络媒体的成熟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路径,优化了文化发展的整个体系,构成了新型的网络文化。新时代下,网络文化开始在各大高校普及和发展,软、硬件设施的应用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提高能力水平的平台。

1.加强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新时代下网络文化的逐渐发展,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书写课堂、单一模式的学科竞赛以及艺术文化类比赛等,更多地是借助网络媒体技术,将艺术、体育、科技和自然等学科和学术类知识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教学交流过程,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近几年来,网络文化的不断丰富也带动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发展,各大高校开始强调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目的,增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模式,将网络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例如,举办关于新型计算机语言类的编程比赛、网络技术比赛等。

2.构建新型校园文化活动的互动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从根本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代表了整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新媒体时代,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构建新型校园文化活动的互动平台,不仅有利于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而且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和灵活的传播校园文化活动信息,进而促进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3.加强校园文化网络评价制度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主要载体,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传播网络文化精神,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思想文化的重要平台。加强校园文化网络评价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公正和有效地评价制度和体系,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及时地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有利于全面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增强其互动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利用网络舆论引导性构建先进、文明和健康的校园文化

网络文化的发展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了一个更加自由和公正的氛围,同时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内容丰富、传播范围广泛,这些对于舆论的引导、价值文化的传播和价值观的教育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构建先进、文明和健康的校园文化,就是利用网络媒体对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在网络媒体传播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正确向上价值观念等。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工作队伍。构建先进、文明和健康的校园文化,要构建一支高素质、高学历和高层次的网络思想工作队伍,正确的引导校园文化的舆论方向,遵守网络文明准则,培养高尚的网络道德素质。

2.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站。构建先进、文明和健康的校园文化,要建设和谐健康的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站,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构建先进、文明和健康的校园文化,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提高网络道德素质,约束网络行为,文明上网,进一步降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共同营造一个优质的网络文化环境。

(四)利用网络开放性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资源

如今,网络文化的发展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着密切地联系。网络固有的开放性,既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更多丰富的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同时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也给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资源,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1.加强开放式校园文化交流的建设。在弘扬本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开放式校园文化交流的建设,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学校一切优秀的文化,形成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园成长环境下学习或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借助网络互动性进而带动校园文化的互动性,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2.加强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管理。互联网的开放性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共享和管理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教育和教学内容上,各类网络资源既给教师,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内容;在教育和教学形式上,网络媒体为教育和教学方式开辟了新的路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教学设施的建设也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软件和硬件,确保设施的先进性和完整性,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好地发挥网络的开放性,进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五)发挥网络安全性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既带来正面的积极性,同时又带来了负面影响。有效地将网络安全性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升级和维护。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保障,避免了有害信息的传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定期对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进行升级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

2.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舆情的分析。在严格规范和管理校园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由专门人员负责,针对一些网络舆情信息,实施有效地监控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规范学生的道德素质。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也是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有效方面,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杜绝网络的潜在危险,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下,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无数的挑战。“网络对于校园文化来说就如同水一样,是一种载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我们正确合理的利用它时,它推动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当我们利用不当时,它又会阻碍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6]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的特性,最大化的避免网络带来的危害,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研究,结合各高校实际问题,构建适应时展和社会要求的,先进、文明和健康的校园文化。

作者:李玉 韩立君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万峰.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4).

[2]万峰.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4).

[3]郑瑶,冯甘雨.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引导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6).

[4]石磊,赵慧然.网络安全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篇6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60-05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成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讲述了8位在不同岗位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工匠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渐被社会淡忘的工匠群体,重温鉴证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w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发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对于工匠精神,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1]。它表现为精益求精、崇尚极致、严谨细致、耐心专注、敬业负责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2]。

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核,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远大计。

二、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概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院校师生、各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情况,笔者通过网上随机调查的形式,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301份,参与者包括职业院校教职工、学生、毕业生及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员。

调查显示,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来看,7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匠精神熟悉或有一些了解,多数人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等基本内涵。从对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来看,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在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因素;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提升关系紧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来看,已经有53%的职业院校开始了工匠精神培养教育的探索尝试,且在专业教学予以渗透。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满意度还比较低,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32%;6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还是职业精神。这说明,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有着较统一的认识,但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分析

造成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工匠的主要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理念偏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但这也并非完全是由当代职业教育造成,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和“白领至上”的错误思想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直到今天,在多数人看来,职业教育依然是“二等教育”。多数学生和家长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和职业观念造成当代弘扬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困境,对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塑造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和束缚。

2.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升学机制缺乏开放性,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多数无法进入高一层次深造,加重了职业教育为“二等教育” 的错误认识。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不健全,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的诸多约束。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企业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评价、激励、惩罚机制不健全,招聘员工的标准多为对技能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小。但受“能力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由于无法进入普通教育系列深造而不得已选择了职业教育。“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是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因此,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却不以为然;有些学生虽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却对其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毅力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标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促进“两个结合”、坚持“三项原则”、实施“四大工程”、着力“五个环节”的“12345”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工匠精神这个核心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及学工等部门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协调落实,企业和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

(二)促进“两个结合”

按照《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秉承“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坚持德才并举,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锻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准职业人”。

(三)坚持“三项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在培养途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面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增强培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1.在培养途径上,坚持思想教育引导与塑造职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岗位意识差、不守承诺”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时避免简单说服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激励。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义务、自觉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使职业精神入心入脑。

2.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教师素质提升与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自身职业精神,形成以师率生、以教促学、学以养德的局面。坚持资源共享,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组织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宣讲教育,增强培育效果。

3.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确立问题导向与系统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师生认识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着力点,增强培育针对性。按照“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明确和落实相关环节的职责任务,形成合力,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实施“四大工程”

1.思想引领工程。通过设立意见箱、倾听日,调研,座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掌握师生思想状况。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大胆进行思政课改,鼓励申报思政课题。以校园讲堂、班团会为主要阵地,通过主题讲座、创业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文化教育塑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教育引导。

2.立德强能工程。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导教师不仅当好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通过教师专业技能传授、职业人格感染和身体力行示范等多个侧面,将职业精神的培育渗透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师生走进企业,⒂肫笠导际醮葱潞脱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参与承办技能大赛,开展模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真实的操作流程演练,让师生较全面感受企业氛围,丰富职场经验,提高对职业精神的感知,在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

3.文化育人工程。坚持“德育先导,以文化人”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讲座,让企业精神走入校园,增强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提高人文素养。进行文化体验,突出文化育人,实现教育感化和激励。

4.舆论引导工程。发挥以院报、心理报、橱窗、广播、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以打造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重点,构建学院、部门或系部、班级三级新媒体矩阵,形成校内宣传倡导工匠精神的合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校外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立体宣传、深度宣传、持续宣传的良好态势,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五个环节”

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动思政教学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细化日常行为管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3]。

1.基于工匠精神推动思政教学创新。第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把民主法制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为促进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召开思政课改座谈会,加强思政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研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融于一体,通过律师讲堂、课外延伸、案例分析、播放视频、专题讨论、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政教学的生动性与教育性,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提高理论育人的效果。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把评价重点转变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行为习惯考核和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践行程度的评价上,形成教育导向。

2.基于工匠精神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合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打造、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考核等环节,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1)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专业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明确人才培养的素养目标。如,经过调研归纳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目标规格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以上要求体现在其专业核心课程《天棚装饰施工》的教学目标中,要求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甲方、监理等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2)体现在实习实训中。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工匠精神。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企业“6s管理”融入维修实践课程中,把清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等具体要求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作业现场物品工具有序摆放,作业期间保持配件、工具、油污三不落地,通道保持畅通,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工具箱责任到人定位放置,机器设备定期保养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旧件整齐摆放,废件及时处理,桌椅地面整洁”。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则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于工匠精神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如在与新能源公司合办的化工工艺专业新奥班,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落实到工学结合、产教一体、准员工管理、半工半读、项目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学习、练就职业本领,更要用企业的价值理念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行为,信守职业文化,努力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

4.基于工匠精神细化日常行为管理。日常管理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学院以“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方式,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在宿舍、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元素,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育全过程,细化到学生行为管理、勤工俭学、文明宿舍创建、戒烟行动、早操晨练、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各环节,为将来走上职场提前磨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主文明的良好素养,提高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自觉和自信。

(2)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与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促进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挖掘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5.基于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学院将校园文化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维度营造体现行业企业元素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1)打造精神文化。_立“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笃学、奋进、雅行、和谐”的校风和“理实相融、学以致用”的学风,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中长期坚持。

(2)夯实物质文化。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内增加行业企业文化标识,提升职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养成与环境协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完善制度文化。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根据培育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严格执行。

(4)践行行为文化。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及以感恩、诚信、职业教育等为内容的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习得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把企业元素、生产岗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邀请社会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优秀毕业生定期举办工匠精神宣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业务技能和创业实践,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就业性特色。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强自立意识。

四、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得到了互相促进、同步提升。机械系一名学生,在华泰汽车集团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发现送料小车上的两对塑料小轮大小不一,对曲轴的正常旋转起到了阻碍作用。他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把小轮用车床车掉2mm,气动装置就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他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得到集团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并给予了奖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因知识、技能、素养并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企业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全日制高职招生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新生录取率、报到率位居自治区同类院校前列,推动办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个梦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梦,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梦,更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就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的成才梦。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技能人才日渐尊重,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篇7

山东省莱州市教体局局长

:蔡局长,您好!2013年底,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作为莱州教育的领头人,请谈谈您心中的“教育梦”。

蔡润圃:教育肩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我的“教育梦”是我的“中国梦”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一个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希望能通过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深化综合改革、教育公平等各项举措,推动莱州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符合发展规律和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与民族文化特质相融合,与时代要求相协调。我希望学校充满人文关怀,每一名莱州教育工作者和教职员工都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培养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的合格公民为己任,人人都能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让莱州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生行走的力量: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高雅的情趣和良好的气质,成长为具有中国心和中国魂的好公民。

:党的十报告指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2014年莱州市制定和实施了《道德建设三年行动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请问,莱州市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全过程的?有哪些经验可以和读者们分享?

蔡润圃:《大学》开篇即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天子以至于庶民,皆以修身为本”。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道德教化,强调立德修身,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近年来,莱州市以培养中华好公民为目标,深入实施以德治教和文化兴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区域推进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书法教育,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创树莱州教育工作品牌,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2014年8月莱州市教体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的意见》,并以《文明基因・孝诚爱》教育读本为依托,针对青少年年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熟知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并结合学习和生活实践加深理解,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使之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和行动的指南。2014年,我市选取了17所学校进行《文明基因・孝诚爱》教育读本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12月1日,山东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现场观摩研讨会在莱州召开,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了我市德育工作。

二是继续深入实施以“孝诚爱仁”为核心的四德教育活动。莱州是全国四德工程的发源地和示范市。各学校要围绕孝诚爱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把四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2014年莱州市教体局编印了九本道德教育成果专辑,其中有学生应该对父母说的话、不应该对父母说的话,有莱州中小学生应该努力做到的13件事,有各学校的道德宣誓誓词,有四德儿歌童谣,有师生发现的身边的感动、身边的榜样,还有家长参与的家风等。各学校要发挥好这套专辑的教育作用,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来做好师生、家长的教育工作。同时,在工作中要边推进边总结提升,努力打造四德教育区域特色,开创以德兴校、以德兴教、以德知名,与建设厚德莱州相适应的厚德教育品牌。

三是强化德育实践。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不仅是引领学生提升道德认知,培育道德情感,更要重视和加强道德体验。要舍得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用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需要,迎接未来的挑战。学生从学校里走出去的时候,他手里的成绩单只是一张单薄的纸片,而那些无法看到的基本素质,才决定他将走出什么样的道路,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只有将党和国家关于“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思想落到实处,才能使学生能够“道德日有所进,才能日有所长”,这也是我们立德树人的初衷和归宿。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请问,莱州市在师德师风建设和促进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成长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蔡润圃:一是加强师德教育。我们每年都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修素质强师德、树形象展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爱在教育、心系学校、情暖学生”系列主题活动、“做四有教师,筑教育梦想”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制定出台了《莱州市师德考核实施意见》,开展了“我最喜欢的班主任”“我最喜欢的任课教师”等学生评教活动和家长评教师活动,每年组织网上评师德活动,通过进行正面教育引导,激发广大教师责任心和荣誉感,积极主动地教好书、育好人。

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全市每年推选出10名爱岗敬业优秀教师典型进行表彰,利用各新闻媒体宣传他们的的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莱州市教育系统倡树正风正气。

三是严厉查处师德违规行为。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征求意见箱,建立《家校联系卡》,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委员会和全体家长会,在网上设立“阳光对话”等渠道,广泛征集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建议,针对接受家长宴请、馈赠或通过其他途径谋取私利,组织、动员或者从事有偿补习,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订阅教辅资料、推销出版物和学具用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根据人情关系安排班干部、学生座次等师德违规问题,予以重点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反馈公示,进一步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6年,莱州市启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心灵工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土壤。请您谈谈“心灵工程”的具体内容以及这项工程是如何推进的?

蔡润圃:我们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在全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未成年人中普遍存在公德意识淡漠、文明礼仪缺失、不懂感恩、虚荣攀比、贪图享受、焦虑冲动、耐挫能力差等问题。为此,我们以培养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为目标,在全市深入实施“心灵工程”建设,以心灵塑造、心灵沟通、心灵保护“三大行动”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各类特色活动,有效地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第一,开展心灵塑造行动。我市以“懂感恩、知荣辱、辨是非”为目标,坚持贴近实际、知行统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唱好“心路三部曲”。一是在张扬个性中明辨是非。定期举办班级、学校和校际间辩论会,引导学生参与道德问题的自主辩论。举办集体宣誓、签名承诺、学校社团活动等,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二是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真情。在各中小学校成立“亲情援助”行动小组,与学校周边村庄、社区、敬老院的老人和残疾人建立长期走访援助关系,在扶危济困中培育善良品质。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公益宣传等道德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践行善行中增强公德意识。三是在教育引导中固化品行。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师德主题系列活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领路人作用;以实施“母亲素质工程”为抓手,依托家长学校加强家长教育,每月举办一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每年举办一次优秀家长经验交流会,引导广大家长正确施教、做孩子们的榜样;在学生中每年评选表彰市级“杰出少年儿童”“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道德之星”,运用事迹宣讲、编写道德教育读本等多种形式,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深化感恩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重父母,自重自强,奋发成才。

第二,开展心灵沟通行动。一是抓好个体沟通。我们从未成年人心理需求出发,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设立“一部电话、一个网络、一个信箱”的私密沟通渠道。成立“莱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莱州市教体局在全市开通未成年人“心理阳光热线”和“阳光心灵网”,要求各个学校建立校园网络“心灵驿站”,每个教师设立“心语信箱”,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情感表达、利益诉求、疏导情绪的平台。二是抓好特定群体沟通。莱州市教体局在全市选拔专业心理咨询师和优秀心理辅导教师及心理服务志愿者,开展“心灵之约”心理健康知识巡回讲座,并于2009年9月开播“心灵之约”电台直播节目,每期选定一个未成年人心理成长话题,如新学期学校适应指导、同学间交往、寄宿生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等,邀请优秀心理咨询师、教师或家长针对未成年人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与听众互动交流,从而引导家长、老师、社会增强处理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合理疏导未成年人心理困扰,目前已吸引了众多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三是抓好全体沟通。良好的家庭关系是未成年人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为此,我市广泛开展“亲子携手,家庭行动”主题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每月进行一次书信交流,共读一本好书,共唱一首好歌,共同参与一次社会公益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在参与中体验温馨亲情,促进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建设“幸福校园”活动,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构建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学校生活学习的愉悦感,确保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篇8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间歌曲;体裁和形式;现状研究;传承发展

为了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的优秀文化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呼声高涨的背景下,笔者先后两次深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参加“首批国家级名录‘哈库麦勒’‘乌钦’”学术研讨会”,走访当地民间艺人,观看“哈库麦勒”“乌钦”传承人集训班学员汇报演出,对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中的音乐教学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民间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情况。后又深入莽格吐村与当地村民交流,采集原始形态的民间歌曲。对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希望对保护传统文化艺术进献微薄之力。

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达斡尔族是其中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海拉尔南屯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区和所辖部分县、以及新疆塔城地区,1990年统计人口数量有十二万一千三百多人,其中黑龙江省有四万两千三百多人。

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拉尔基区、富裕县、龙江县、太来县等地方,黑河市、呼兰县、讷河县亦有居住。达斡尔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文字。

一、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体裁和形式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民间歌曲从体裁上可以分为:扎恩达勒、哈库麦勒、乌钦、雅德根依若(“萨满”歌曲)等形式。

1.扎恩达勒

扎恩达勒,是一种类似山歌、小调体裁民间歌曲的统称。这类歌曲通常是在人们放牧、砍柴、骑马、踩黄花、踩柳蒿芽时即兴唱的。传统的达斡尔族民歌中,扎恩达勒可分为有词的和无词的两种形式。

有词的扎恩达勒根据曲调的固定程度可分为三种:

(1)词曲固定的扎恩达勒,一般不允许随意改动词曲,它大多是在世代传唱中经过不段完善保留下来的。

(2)曲调固定、即兴填词的扎恩达勒,通常表现为一曲多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歌者可在不同的场合即兴填词来表现不同内容。

(3)词曲皆即兴的扎恩达勒,歌手触景生情即兴咏唱的民歌,在词曲的艺术上一般不够完美,歌词常用衬词填充。

无词的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民歌中比较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以“讷一呀 呢一呀”这种无实质意义的衬词唱曲调的歌,多是即兴演唱。在结构上比较有词的扎恩达勒要小。

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民歌的主体部分,也可以说是达斡尔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

2.“哈库麦勒”歌舞

“哈库麦勒”在内蒙古的达斡尔人称“鲁日格勒”。“哈库麦勒”歌曲是在民间歌舞“哈库麦勒”中演唱的歌曲。“哈库麦勒”是以女子为主的群众娱乐舞蹈,带有很强的竞技竞智性,是一种有歌有舞,边歌边舞的形式。每逢佳节、丰收、亲人团聚、庆祝活动,酒足饭饱之后便在家中跳起“哈库麦勒”。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些年来举行大型的“敖包会”“库木勒”节上,“哈库麦勒”表演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男子也参加进来,发展成为室外的群众性活动。这也说明“哈库麦勒”在不断的发展中。

“哈库麦勒”歌曲音调明快、平稳、节奏鲜明、节拍规整、衬词多样、可舞性强。目前,有些“哈库麦勒”歌曲已脱离舞蹈,单独在群众中流行。

“哈库麦勒”的表演形式在程序上可分为“比歌”“赛舞”“打斗”三大段。

压腕、摆胯、拖步构成了“哈库麦勒”舞蹈动作的三大要素,也是“哈库麦勒”最为鲜明的艺术特征。压腕优美舒展、落落大方;摆胯时腰姿稳健加之左右摇摆,表现出稳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独特的拖步以曲线行进,既能表现出稳中之美又能展露动中之情。

3.“乌钦”

“乌钦”是一种吟诵的民间说唱形式,也称“乌春”。流传较广,深受群众欢迎。一般无伴奏,但也有些民间艺人在演唱时用四胡自拉自唱。“乌钦”无职业艺人,歌手一般在群众中自然产生。

演唱的曲调大致可分三类:

(1)小曲类(2)长篇叙事歌曲类(3)吟诵调

前两类曲调经常与民歌相混用,把它划归到民歌中。吟诵调为“乌钦”形式的主调,我们把它划归到说唱音乐中。“乌钦”的音乐富于说唱性,紧密结合语言特点,歌词多是韵文,一般压头韵,格律严谨,句式对称。曲调比较平直,节拍多用复拍,减少重音,便于吟唱叙述。

一部完整的大段“乌钦”有三个部分组成 :

(1)序(2)本文(3)尾声

一部“乌钦”基本有一个曲调通过反复来完成,类似多段分节歌的形式,段落之间不很对称。曲调往往因为词的长短不同、语言轻重的不同有所变化。

二、达斡尔族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由于达斡尔族有语言、无文字,因而知识的传授常常依赖口头文学,如民歌。而民歌的传承也都是在生活中口传心授的,没有专门教授民歌演唱和创作的科班。真正意义上的父子传承、师徒传承也是没有的。因此,经常出现一种曲调多种词的现象,几乎都是在传唱的过程中不段被创作的。人们以自己的愿望和理解不断的改造它、丰富它,使其更符合自己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淘汰那些相形见拙的作品,使民歌日益精美凝练,日趋完善的向前发展。所以说,流传中的民歌没有创作的终结,只有在不再流传的时候才算是创作的最终完成。

当代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人们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口口相传了。很多的专家、学者通过深入达斡尔族聚居地采风,记录,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地方群众艺术的活跃进一步推动了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后,出现了专业的科班教授本民族的民间音乐。如达斡尔族学会举办的“哈库麦勒”“乌钦”传承人集训班,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学习了本民族的民间音乐。

梅里斯达斡尔族中学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所达斡尔族中学,校内30%以上是达斡尔族学生。学校为了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文化,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内活动。如音乐课上除了学习教学大纲以外,还要进行达斡尔族民歌的学习;定期在间操时间全体学生一跳起“哈库麦勒”舞;还有开展少数民族的主题班会。这些都充分说明达斡尔族民间音乐教育已经开始受到一定的重视。但是,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梅里斯区的莽格吐村90%以上是达斡尔人,村中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家中的日常交流仍用达语,青少年几乎不用达语,只是能听得懂,会说的很少。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大部分的达斡尔族聚居地都如此。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忧,如果民族语言无法传承下去,又何谈民间音乐呢。无论是“扎恩达勒” “哈库麦勒”还是“乌钦”说唱艺术都是离不开本民族的语言的。表达感情不仅从曲调中显现,更多是在歌词中蕴含的。不懂得本族语言的,就无法理解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内容,表达感情更无从谈起了。

我们从在梅里斯达斡尔族中学对学生的采访和交流来看,更让我们心痛是大部分的学生对达斡尔族本身就知之甚少,学习民歌和表演“哈库麦勒”歌舞对学生们都只是学校的一种业余活动,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学生和学生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和孩子能否考到更高的学校学习知识。校方也只能是在极有限的音乐课上进行简单的学习,无法也无从深入。这也就形成了学校教育中注重升学率和民族音乐教学进校园之间的矛盾。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在努力保证升学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让学生多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知识,不至于在走进更高学府的时候对本民族还没有任何认识和了解。 转贴于  改革开放以来,达斡尔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茶余饭后家家都坐在电视机前看丰富的电视节目,很少有在家里跳起“哈库麦勒”的了。只有在正月里新年的时候会有一家或几家人凑在一起,唱起民歌跳起舞蹈。也正是由于电视的普及,大力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使达斡尔族的语言环境逐渐消失。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种变化都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的结果。这些变化使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开始怀疑传统文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效益,他们也更多的去关注更为新鲜的事物。可是建设文明社会不能以破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代价,这就形成了建设现代文明和保护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社会向前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

作为一名学者,我们从文化意义的角度看传统民间文化,知道这是多么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意义巨大。如何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继续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这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可喜的是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加之达斡尔族学会的不断努力,达斡尔族的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对于今后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首先我们要明确保护什么、传承什么、发展什么,把保护工作分出轻重缓急、做到有条不紊的进行。继续深入达斡尔聚居地,邀请60岁左右的老年人座谈、表演传统的民间音乐,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录制,保留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继续挖掘、搜藏、整理。

第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创新,使民间音乐更具吸引力和活力。请创作型的民间艺人表演自己的作品,并教授有意愿学习的年轻人表演。如乌钦的重点传承人——色热老人和那音太老人。

第三,尽最大努力让民间音乐进入校园,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定期邀请传承人走进校园表演和学生进行座谈。让学生了解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使之主动、自愿的了解和学习。这也是最有效、最有力使之传承下去的方式。

第四,在基层学校选择教师进入艺术类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基层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更了解和掌握民间音乐,在教学方法上结合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接受民间音乐。

第五,在自然环境优美的达斡尔族聚居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敖包会”和“库木勒”节创建知名的人文和生态旅游区,使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达斡尔族的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得到经济效益,曾强达斡尔族人民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效果。

第六,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加大对重点和几近濒危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由政府牵头,大力宣传,是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在经济上给与一定的扶持,将此项工作长期、有效的进行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工作。对于祖辈留下的一份厚重的文化财富,现代人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们加以保护,并传承给后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应该说不单纯是政府一个部门的事,而是社会各界都要关注,建立非物质文化保护空间,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年轻人学习非物质文化,潜心研究非物质文化理论,不要让先辈留下的文化财富遗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参考文献:

[1]王洪志:萨满教与达斡尔族传统文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11).

[2]陈述:契丹政治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6-184.

[3]乌兰浩特市达斡尔座谈笔记[Z].

[4]陈述:试论达斡尔的族源问题[J].民族研究,1959,(8).

[5]傅乐焕:辽史丛考关于达呼尔族的民族成份识别问题[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苏联]莫柴也夫.中国的东北[M].沈玉昌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6.

[7]苏联大百科全书:卷 13[C].达呼里亚条.

篇9

一、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吸纳先进文化,形成集体认同

学校整体规划、系统组织有鲜明主题的班级活动,促进班集体中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主动吸纳学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学生们在积极地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过程中,培养了自主精神,更富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一)开展“‘职业日’――家长进校园(班级)系列教育”活动

学校要求全校各班利用班会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到班上给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工作和感受,到校的有教授、研究员、现役军官、退役军官、公务员、工程师、预算师、律师、心理咨询师、民警、铁路乘警、狱警、财务总监、会计、医生、护士、私企老板、个体户等。他们或谈自己的职业性质、特点与规范;或谈所从事职业的专业知识要求,责任感的要求,相互协作、相互尊重的要求;或谈“坚定有毅力”的人格品质与所从事职业的关系等等。这一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形成对各种社会岗位的尊重。

(二)开展“大手拉小手――博士进校园(班级)系列讲座”活动

学校先后邀请著名教育家王邦平、洪镇涛、龚春燕,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袁国映,中科院新疆分院的张小雷博士、张道远博士,新疆社会科学院法律研究所的王磊副所长等来学校和学生面对面讲学与交流。听完讲座后,班主任组织相关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们撰写心得,学生们从专家的成长、成功事例中,感悟到“热爱、坚毅、责任感”的深刻含义。

(三)开展独具特色的“三四五六艺术文化小舞台”活动

三月底、四月初、五月底、六月初分别在不同年级组织开展文化艺术活动,被师生称为“三四五六文化艺术小舞台”。小舞台活动由学生自主排练,有歌舞演出、演讲比赛、经典诵读、卡拉OK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对“文化”的概念与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学校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撰写了《关于感恩教育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孩子在“五一”期间,24小时不间断地“腹负”自己出生时的体重,感受母亲十月怀胎之苦;并且让家长、孩子互为对方写一封信,信件均通过班主任转交,家长会转交孩子给父母的信,班会转交并使用父母给孩子的信。此活动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认同。

二、实施自主型主题行动,创建“文明、健康、诚信、创新”的学习型班集体

学校2007年开始在全校班级中开展“五个三”自我教育活动,即每名学生寻找自身三个闪光点,自选上进的三个突破口,自编三句警示格言,自立三个榜样,自定三项承诺,这一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年级、班级文化建设。以初一年级为例,该年级将《恰同学少年》主题歌确定为年级的“年级歌”,班级还征集了班歌。开展了“每天德育十分钟”的活动。仅一个学期,学生处就从全校初高中学生及部分教师撰写的几千条格言中筛选出56条,并组织各班学生进行投票表决,最后上墙。

学校积极倡导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培养自主精神,提出在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中要“以学生群体为主体,以德育资源为引导,以主题行动为载体,以社会生活为课堂,以自主实践为手段,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为原则,实施主题阅读、主题收集、主题观察、主题表达、主题实践、主题感悟六大主题行动。

在首届艺术节暨三十七届运动会大型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校要求各班没有报名比赛的同学,必须要报一个活动志愿者的项目。如参加入场方阵的训练、集体舞的表演、军体拳的演练、排练文艺节目,或担任卫生保洁员、裁判员等。同学们积极踊跃,热情很高。宣传组的广播员和通讯员们,提前主动阅读大量体育知识和运动会知识的书籍,收集许多学校和各年级的资料,撰写广播稿。在艺术节和运动会上,学生卫生保洁组、学生纪律督察组、学生宣传报道组和学生裁判员们认真、高效、公正、热情地履行自己光荣的职责,赢得了运动员们的尊敬和师生的广泛赞誉。

三、深化班级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德育“四化”

(一)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全员全方位的立体化教育格局

1.班级学生成长导师制――“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

学校开展这项工作的宗旨一是让教师真正体验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二是将“全员育人”落到实处,促进班级学生、任课教师、学校一同发展。成长导师人手一册《德育导师手册》,定期与受导学生交流,内容包括思想、心理、学业、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真正做到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学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育人局面。

2.学生走进家长单位、社区和德育基地进行实践,接受教育

寒暑假期间,学生们分组到不同的家长单位如铁路火车站、医院、社区等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到八一,学校都组织学生为部队捐赠毛巾、香皂、牙膏等生活用品,表达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2010年7月,学校组织了“绿色环保迎八一活动”,全校七十二个班用参加绿色环保活动中,捡矿泉水瓶、收集旧报纸和旧书籍卖废品的钱购置了三台电脑,送到军营。学生们还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组织到敬老院、儿童村、社区孤寡老人家中开展各类社会调查、慰问和义务劳动。

(二)组织开展“每月一主题,每周一事”活动,实现德育的全程化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在德育工作计划中专门将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单列出来,通过各类节日、纪念日,结合德育目标,以德育时机为线索,在全校组织开展“每月一主题,每周一事”活动。各年级根据本年级的特点,创新工作形式,使目标和教育成果螺旋式上升,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各班根据主题确定本班的每周一事。通过“主题阅读、主题收集、主题观察、主题表达、主题实践、主题感悟”六大主题行动,把一月“生命教育”,二月“让我们懂得珍惜”,三月“争做文明中学生”,四月“缅怀先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月“爱我伟大中华,建设美好新疆”,六月“安全教育”,七月“综合实践”,八月“公民教育”贯穿其中。抓住学校综合值周和年级综合值周活动、每周升国旗、每天两操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把“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理念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

在学期末,学校组织召开“创建文明、健康、诚信、创新的学习型班集体”经验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各班还交流我校“成长导师制”、“德育学分制”、“班干部轮岗•竞选制”的经验。

(三)广泛整合德育课程资源,实现德育课程化

在开足国家要求的必修和选修的德育课程基础上,我们广泛整合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了丰富多样的德育校本课程,供班级和学生选择。特别是我们把德育活动课程化,编制了我校首套德育校本教材,主要有校本教材《初中班会及班级活动设计》、《高中班会及班级活动设计》、《学生自主活动》和《学校团队活动》等教材。

学校提出了“全息引导―自主型主题行动”教学活动模式。具体运用在班会上,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目标,合作互动,营造德育情境,开展六大主题行动,实施评价和内化等。以我校高中德育教材中第九章《感恩教育》第一节的“感恩祖国”为例,首先请学生谈谈上周参加班级活动、主题实践的感受和体会,或进行周记交流。随后班主任用多媒体营造德育情境,展示学习目标。学生们结合自己在家里收集的“感恩”为主题的材料进行主题交流。小结和评价活动过后,班主任布置下周晨诵暮读的内容和要求。布置学生写周记,并完成主题实践活动:(1)设计一个感恩祖国的活动(如班级的“祖国颂”卡拉OK比赛或征文比赛);(2)老师或学生设计的课外实践活动,如以学生家庭为例,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方面的变化。

(四)把眼光投向学生,让德育走向学生生活

1.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学生评教,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民主化教育方式

为了让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通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现状,征求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科学设置评价要素,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教学工作进行测评,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构建高效课堂,建立新型民主化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班干部轮岗・竞选制”――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

“班干部轮岗竞选制”,本着“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的宗旨,要求各班在确立“常任班委”地位及作用的前提下,以灵活而民主的方式产生值周班委,运用“竞选上岗”的办法产生班长。此外,将班级一日常规工作分解细化,分配给同学分工负责,从而促使班级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自主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3.开展系列化体验式教育活动

篇10

 

为了切实加强与委员的沟通联系,充分了解委员履行“五个一”活动情况,广泛征集社情民意信息及意见、建议。根据县政协主席会议安排,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6日,办公室组织开展了走访考核委员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了将走访活动做实做细,本次活动分4个走访小组,分别由副主席、专职常委带队,原则上按照委员界别进行走访,基本实现了对委员走访的“全覆盖”,并征求对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50多条。在具体走访过程中,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精心准备,周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走访相关事宜,明确走访对象、内容,并提出具体要求。各小组结合委员实际,备齐走访材料,提前电话预约,切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认真走访,注重实效。针对委员人数多、委员工作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实际情况,各小组通过界别座谈、个别约谈、上门走访等方式,与委员面对面交流,了解委员的履职情况以及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在走访中注重与委员单位沟通,增进委员单位对政协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委员履行职能创造宽松环境,确保走访活动取得实效。三是认真梳理,归纳总结。走访结束后,各走访组第一时间将走访材料整理收集,积极配合办公室完善委员个人档案;同时,办公室责成专人对征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纳。

总之,通过这次走访委员活动,了解到委员们能够按照“五个一”活动的要求,积极参加各项履职活动,树立了政协委员良好形象。同时,进一步密切了与委员的联系,激发了委员履行职能的热情,委员们也表示在今后的履职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政议政,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二、考核评价

按照县政协《委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各小组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结合委员履行职能、联系群众、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社会贡献、发挥主体作用等方面,对委员进行了考核评价。表现好的委员有:户僚锋、尤海旺、李晓旭、袁琦、王生龙、李琼、秦熙忠、王凯宏、屈胜利、苏新军、樊正东、韩义国、高红梅、文宝玉、李彦玉、梁小宁、王鸿栋、高凌、白慧、吴舜、李存旺、杨永飞、郭小明等。此外,何树兵、王文亚两位委员工作调离,王智(经济)杨楷两位委员履职不积极、个人征信不良、社会反响不好。

三、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农业农村工作方面

1、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做好政策的宣传和思想引导工作,尽可能保障产业、健康、教育、金融、社会扶贫等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同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扎实开展农村“三变”改革,确保贫困群众稳增收、不返贫。

2、立足我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和特色,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扶持农牧产业加工项目,努力把本地特色农牧产品推向市场,走“生产——加工——规模——品牌”的一体化路子,推动农业大发展。

3、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和土地污染防治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努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积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4、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落实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种养殖业的发展;

5、经常组织农民学习种养殖技术,特别要注重实践指导,如定期对大棚种植农户进行科学指导等等。

6、进一步加强林草建设,强化管护工作力度。

7、健全农情信息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宜播宜种、预防灾害,降低因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农产品滞销而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二)经济发展方面

1、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当做政治任务来抓落实,理顺体制机制,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注重简化手续、优化程序、限时办结、规范运行,把审批转变成服务,提高审批办理效率;出台优惠政策既要切合实际又要有连续性,政府兑现承诺不能打折扣,确保政策执行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相关职能部门要彻底转变工作方式,变监督为服务,真正做到让办事人员“最多跑一次”。

2、对招商引资的项目要切实搞好可行性论证,把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到大项目、好项目上,避免盲目上马。

3、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企业反响强烈,建议政府下决心加快建设进度,解决水、电、气、路等问题,切实保障入园企业生产生活基本需求。

4、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是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建议政府加强调控,强化政策、资金的倾斜,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度过难关。

5、县政府适时出台培育“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激励措施和制度,对于新入统且正常报送统计报表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以便提高企业入统积极性。

6、利用定边独特的地理、区位、交通优势,全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构建以商贸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7、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加强后续财源建设,降低单一财政风险。

(三)社会事业方面

1、加快新建幼儿园、中小学校的进度,不断优化我县校园布局,缓解“择校热”、“就学难”的问题。

2、第二小学学生目前在开放式老体育场上操、上体育课,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对老体育场实行半开放式管理,在学校上课期间不对群众开放。

3、关注教师群体状况,完善奖励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待遇,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我县教学质量。

4、在调整、招聘教师的过程中,要赋予学校适当参与权,使引进的教师更符合教学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5、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规范化发展。

6、加强对校外托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保障学生的饮食、就学环境安全。

7、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定期选派老师到民办学校交流任教,帮助解决民办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8、夯实政府在医改中的主导作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按照“硬件投入靠政府,运行管理靠医院”的模式,适时成立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对医改的投资、规划、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等重大事项实行决策和监督,并将有关医疗、医药、医保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管理权交由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

9、加快推进县医院搬迁与建设进度,优化就医环境,缓解就医压力。

10、充分调研论证,打造我县文化“地标”,比如修建定边博物馆,大力弘扬文化氛围,逐步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

12、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设立专项保护基金,多方扶持非遗传承人;同时,应注重“非遗”的申报工作。

13、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引领作用,动员引导书法、摄影、写作、体育等社会团体,利用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等文化基础设施,经常性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的文体活动,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14、加强对青少年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国学礼仪进校园、最美礼仪少年评选等主题活动。

15、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窗口服务行业礼仪风采大赛,全面提升我县窗口服务水平。

16、加强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建立奖励激励机制,鼓励支持他们加强创作,保障我县文化艺术事业的延续性。

17、要高度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建议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事业,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互助组织,让留守老人“老有所依”。

18、建立健全城区水、电、暖、气的价格调整机制和紧急通告机制,保障用户知情权。

19、关注群众安全饮水,加大群众安全饮水检测力度,减少因饮水导致群众身体健康出现的问题发生。

20、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充实和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21、建议政府在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检测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把关,切实保障二次供水的安全性。

(四)市政建设管理方面

1、加快南北大街商业安置楼建设进度,有序开展南北大街商业安置楼分配工作,及早解决财政负担较重的问题。

2、加快马莲滩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尽快完善公厕、路灯、停车场及景观等配套设施,科学培植适宜的树种,提升公园品位。

3、继续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充分调研论证,选择适宜本地且品质较高的树种,扩大栽种面积,建设绿色道路、绿色小区、绿色机关,切实巩固园林县城成果。

4、工业新区主干道存在交通安全事故隐患,建议在工业新区主干道各路口安装红绿灯。

5、县城南市场管理混乱,特别是逢年过节期间,很多商铺占道经营,车辆随意停放,严重影响群众购物和周围群众出行,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

6、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供排水、天然气、供电等管线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尽快打通城区断头路,努力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

7、尽快完善新体育场附属配套设施,并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使其真正服务广大群众。同时,规划新建一处室内体育馆,亦可在新建学校内规划建设。

8、加快城区巷道硬化工程,方便居民出行。

(五)其他方面

1、加大巡察督查、明察暗访工作力度,使之成为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情况的常态化渠道,推动基层工作、民生事业有序开展。

2、要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的认识,切实重视林木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检疫工作;同时,组织涉林企业负责人、各场圃、各乡镇、村级护林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3、加强对工会工作的支持,进一步规范工会会员的管理,强化对退休干部和老龄职工的关怀和教育管理工作;同时准确运用救济基金,保障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