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核心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核心思想

篇1

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的现代影响力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社会主流思想文化在人身上由内在接受认同到外在自觉践行的转化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就要选择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2]。地方优 秀传统文化作为该地区人们耳熟能详的长期积淀下来的历史文明成果,其影响无处不在,同时,给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上了深刻的地方烙印,塑造了人们的经验和行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容易被认可、接受,特别是在精神认同上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内容的感召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长期扎根于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仅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还具有生动性、直观性,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丰富有效的教育内容以及互动性强的教育载体。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渗透。因此,地方传统文化也应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社会或群体意识与精神的塑造,将教育对象的理想信念、精神信仰、道德规范统一到主流思想意识上来,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3]。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而不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自觉认同是其根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区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是其地区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来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人们的认同感,容易形成共识,使得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奋斗目标趋向一致,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凝聚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滨州特色传统文化概述

滨州地处山东北部,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孙武武圣文化、范仲淹忧乐文化、董永孝悌文化和杜受田勤廉文化为特色的地方傳统文化。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被后世尊为武圣,滨州惠民县据考证为孙武故里。武圣文化,起源于其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即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看待战争发展和敌我力量。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其青少年时期曾在今滨州邹平生活过。忧乐文化,源于其名作《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先有国家和百姓的幸福安康,才有自己的乐可言,体现了爱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董永,汉朝千乘人(今山东博兴)。孝悌文化,源自汉朝《二十四孝》记载的董永孝行,即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友善邻里,知感恩、懂回报。

杜受田,清朝滨县人(现滨州滨城),道光进士,咸丰帝师。勤廉文化,是以杜受田为代表的杜氏家族文化,即做人要正直谦逊、做官要勤政清廉、做事要公正求实。

以孙武武圣文化、范仲淹忧乐文化、董永孝悌文化和杜受田勤廉文化为特色的滨州传统文化,不仅在滨州当地广为流传,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容,具有统一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宗同源,如孝悌文化与和谐、友善、诚信不谋而合,勤廉文化教育我们要敬业,忧乐文化更是深深的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二者从根源上看,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欠缺。我国上下历史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过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思想力量源泉。但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足够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以致于在当前的德育工作实践中,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欠缺,缺乏系统化的整体设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共同追求,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但是,据笔者调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专门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少,接受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就更少了。在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有关传统文化的元素。

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转变思想认识,着力打造具有浓厚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有效的助推器,对个人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十以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像滨州特色传统文化这样的地方文化,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爱国精神和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滨州市已将武圣文化、孝悌文化、忧乐文化和勤廉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应当将其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当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全过程,以此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传统文化的整体氛围,进一步强化地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夯实文化育人的社会思想基础。

加大高校的重视,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有效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层次。高校应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工作中,在课程设置和教师素养上主动开展工作。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虽然目前各高校都开设大学语文课,但在师资配备、教材水平上参差不齐,而且并未有列為必修课。因此,要开设系统化的传统文化课程,增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同时,要鼓励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讲座,让大学生多渠道、系统化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对理想境界和自身修养的追求,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自身文化素养。引导高校教师转变思想认识,积极挖掘所授课程的优秀文化内涵,加强传统文化与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将传统文化精髓贯穿其中;同时,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深入了解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水平,这样在开展授课、德育工作时,能够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和生动性,避免大而空的泛泛之谈,切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建设高雅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校园文化是高校大学生身边的人文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等人文素养有熏陶作用。因此,高校要结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地理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周教育活动;邀请传统文化教育专家学者,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组织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游览,并鼓励学生撰写有关论文;鼓励学生开展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篇2

关键词:羌笛;艺术特征;工业设计核心思想;保护

羌笛手工艺品是羌族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羌民族思想文化、艺术观念和生活态势的物质载体,其历史久远,内涵丰富,且因地域和文化历史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特色突出,浓缩着羌族人民的文化观念和审美习俗。在长久的时间国度里,羌笛手工艺品早已超越其本身的审美、实用功能而具有了强烈的人文特征,特别是“5.12”地震后,她更是成为羌族人民克服磨难、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羌笛是民族的、传统的,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脉;羌笛又是现代的,生生不息的,在其浓厚的历史文化情结、音乐情结中,还透着工业设计的核心思想,表达着现代人的设计境界与时代追求。笔者以为:关注羌笛的艺术特征并细致研究其在情感交流中、现实生活中、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是“生产性方式保护”“活态”发展民间艺术的策略,是全面了解和理解羌族人民人文精神,发展羌族民间文化,让传统文化承传历史、演绎生活、服务生活的现实思考,更是当代工业设计与民族艺术相依相联的根本和源头。

一、羌笛的艺术魅力与现实状况

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黑水、汶川、理县等地。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唐、宋、元、明各代文人的诗歌中常见到关于羌笛的记载。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说:“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原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谓商声五音毕。”现代羌笛,用当地产的油竹(竹节长、管身细)制作,选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将两管相邻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管身无节,全长13―19厘米,上开五或六个按孔(孔距相同)。管上端装竹制簧哨(正面削平、刻簧,簧舌朝上),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凉之感。而今会制作、会演奏羌笛的行家越来越少。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地震维护小组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座谈会,讨论地震灾区后的重建,加紧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重建以后,建立一个传承羌笛的授课班,邀请羌笛资深的大师授课,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

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的手工艺术正从我们身边悄然逝去。随之消逝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羌族手工艺术也不例外地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再加上5.12汶川特大地震, 使羌民族无论是生活、生产、精神世界、人文艺术都受到极大破坏,这为深入研究羌族手工艺品增加了许多难度。

二、羌笛艺术特征里透射出的工业设计核心思想

2006年11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公布了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最新定义的工业设计。新定义分别从全球道德规范(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给全人类社会、个人和集体带来利益和自由)、社会道德规范(最终用户、制造者和市场经营者)、文化道德规范(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支持文化的多样性)、美学(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表现性的形式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等方面诠释了工业设计的核心思想。

羌笛虽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族手工艺品范畴,可在羌笛突出的艺术特征里,笔者能通过其音、色、质、形、意所传递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与工业设计核心思想相一致的理念,试图通过与工业设计思想的比对来释解羌笛所透射的艺术魅力,并形成保护策略,同时也为今天的工业设计本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1.独特的音色抒发历史情怀

羌笛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旋律所及能吹奏高原情调、大漠风光,并能表达出娓娓动听、无限缠绵的乡情恋歌,因此成为汉唐时代宫廷音乐的组成部分,并被应用到军旅生活方面。如唐朝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羌笛幽怨、苍凉的音色之美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浓浓的情意,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真实地展现着羌民因时而变的生活,表达着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或悲情的或惆怅的或相思的情感。工业设计的核心思想之一即是要传达人文精神,与羌笛所要表达的人文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让生活相连物质却又要高于物质。

2.竹之本色体现绿色精神

制作羌笛,选材用的是高山箭竹,且需去皮,炕干,并用清油浸泡将近一年,制作完成后的羌笛展现的是竹之本色。看似耗时与麻烦的羌笛制作与竹之本色展示,体现出自然之美,生态之美,折射出原生态与绿色精神。

在《庄子・知北游》中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美存在于“天地”,即大自然中。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及各种艺术作品的概念演绎(如电影2012),已让今天的人们彻底的感悟到环境之于生活的重要,人们越来越渴求绿色生活,绿色环境;绿色设计的理念和行为,正广泛地深入人心,从绿色产品到绿色空间,无可避免地体现着“绿色设计”政策,这其实也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实行规则。

3.简洁的形态彰显现代设计理念

羌笛既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说它简单,是因为其构造简单,两根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筒孔大小一致,长约十几厘米,管头插有竹子做的吹嘴。说它复杂,是因为其制作非常复杂,只有4厘米长的吹嘴非常“精密”:吹奏起来非常复杂,要连续吹奏不停,需采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难度非常大,而且还有多种技艺,如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

羌笛左右对称的音孔和小巧的外型给人极其简单的感觉。可这简单却不是苍白和易被忽略的,它吻合着简洁即是“美”的工业设计思想。

4.悠远的意境承载文化底蕴

羌笛的意境不仅体现在音色上,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羌族民间艺术的精华,是羌民族文化的缩影,其无法估量的意境具有深随的文化研究价值。《易经》上说:“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如果传统之象不能尽现代之意,就要立现代之象以达到尽意的目的。羌笛之象显尽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深入挖掘和传承羌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内涵和独特魅力,形成羌笛产业化以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带动当代羌民热爱和继承自身民族文化,重建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热情,是羌笛悠远的意境

和现时使命,犹如工业设计的全球道德规范。

三、羌笛艺术特征的生产性保护

在当下历史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切实地维护文化差异性,也即维护一定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质。要想切实地维护文化差异性,就不能不在生产方式上着手。

羌笛透射出的工业设计核心思想,既体现工业设计依赖历史、传统的一面,又传达出民族民间艺术可与现实社会生活,现代设计紧密相联的一面。日本原研哉先生在进行“2005爱知世界博览会”的月历、海报、手册设计时,运用了关于动物或植物等自然科学的手稿式研究典籍《本草图说》(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本草纲目》发展而来)中的图例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或许有人会怀疑,在以未来为导向的活动中使用古代的东西是否适当。但在古代事物中选择出今日依然重要的价值观来当作谈论未来的一种资料,是非常新鲜而有意义的。正因为它是古代的东西,才可以表现出从太古望向未来的壮大远景。

面对羌笛,我们不仅要合理地保护它,让它传承羌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历史,还更应用工业设计的创新思想,去开拓性地发展羌笛的人文精神,用羌笛的音、色、质、形、意去创造当代羌民和更多人所喜爱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

首先,我们应认清羌笛是和羌民生活休戚相关的民间工艺,是羌族文化历史演绎下的物质载体,在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中,不能盲目的以大工业生产方式去追求产量化、市场化和商品化,应根据其工艺特点、艺术特点、音乐特性来展开,围绕羌族的地域特征,现代人对民族地区的关注和好奇展开旅游式的生产,设计策划出:让游客就地亲自制作羌笛,了解其制作流程和技艺特征;让游客进行羌笛音乐体验,感知羌笛的艺术魅力与悠远历史;聘请老艺人吹奏羌笛,让游客与羌民互动等。旅游产业式的生产可以体现和实现羌笛原生态的保护,与工业设计的绿色主张相相得益彰。

其次,我们应深知:羌笛的制作与演奏技艺是靠师徒问的口传心授来承传,鲜有文字记载,这使得传承模式相当脆弱。面对这样的现状,应采取“立体化”“特别化”的保护,即对手工技艺的立体运作加以全面保护,包括对艺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延续技艺传承和生产组织、关联的传统方式,保护核心工艺技艺和完整的流程,呵护原料、工具和场所等;通过政府和学术机构的舆论宣传来推广。

再次,我们应创新性地继承传统文化,运用工业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将羌笛的艺术特征进行现代解构,依据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消费的行为习惯,有选择性地挖掘羌笛艺术,设计策划形成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将它合理地服务于现代生活,让人们在新的消费感知中去了解民族艺术,珍爱民族艺术。如运用羌笛的对称形态设计生活中的照明器具、装饰用品等民族艺术产业化也是实施工业设计文化道德规范核心思想的任务之一。

最后,我们应再次为技术所引领的文明注入已经失去的睿智,为我们的心灵找回朴实与谦虚的品质,再次尝试着恢复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与人类之间被破坏了的和谐关系。

篇3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深邃的思想内涵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样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我们现在,本文就是来探讨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社会主义;价值观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它是由孔子创立,是为了维护周朝礼制的一种文化思想,随着时间的发展,后世代代文人、政客等的传袭,使得儒家文化逐渐固化成华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在不同的时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发挥其重要的教化作用,而在当代儒家文化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复归有贡献的流派。而目前我们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之间又是一脉相承的,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

1. 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创立,创立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作为一种教化的工具,它是我们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时至今日,我们的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影响之深涉及到我们的意识形态。“儒”最初是来自于周朝散落民间的一些贵族子弟的教师,他们教授经书、祭祀以及礼仪等,这些人被叫做“儒”。发展到现在的儒家思想,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之一,自汉代以后几乎就已经将儒家思想奉为官方正统思想,汉代的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将儒家奉为正统。而后世世代代文明推进,儒家的地位日益坚固,融入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 儒家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深邃的经典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为基础,而儒家文化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粹文化,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理论的思想基础。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士大夫们热衷于儒家流派,不同的朝代的认识层面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儒家的传播与影响。到现在为止,整个中华民族无人不知儒,只是深浅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精神指导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古往今来的政治指导也是显而易见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可以算得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为儒家思想为大。

儒家文化在经历了世世代代的流变后,逐渐从政治层面和宗教剥离来,成为一种专门的新儒学。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几乎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儒家文化的伦理观点对中国人影响尤其深远。其所倡导的“仁”,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整个社会秩序的规律性的指导。这样一种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的和谐相处的观点,正是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3. 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影响

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能够看出对一个国家的希冀,是一种爱国的表现,这就与儒家文化里爱国的思想不谋而合。而“民主”、“文明”、“和谐”等字眼更是能够深层的体现出儒家文化的内蕴,儒家文化中强调“仁”,在政治层面上来说,“仁”是一种政治手段,同时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准则。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人与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和谐”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契合,“和”可以算得上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天下唯有和才能形成统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伦理学上儒家注重 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乃“ 仁”,意谓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爱国”就能够看出其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儒家文化最初的思想观点,很多都是为了政治而提出,同时也有普通老百姓能够遵循的准则,总体上来说,还是能够看到“爱国”的思想存在。“友善”在儒家思想中主张人与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 推己及人。

4. 结语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儒家文化绵延数千年,早已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儒家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是因为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打好思想基础,才有我们现在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晓玲.儒家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探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5(01).

[2]绍汉明.儒家文化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J].新,2001(02).

[3]赖素贞. 《论语》加算盘的经营之道――浅谈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7) .

篇4

一、文人与琴

自古文人爱琴乐,历史上许多的文人为古琴而吟诗作赋,古琴乐器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被人们贴上了“文人”的标签。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道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理想状态,在白居易的《清夜琴兴》一诗中也有“适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的情怀。古琴作为“乐之统”,备受历代文人的推崇与青睐。文人爱琴之情结与古琴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思想、审美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其含蓄斯文的音乐气质迎合了文人们的喜好,闲适淡然的境界为文人们所推崇,清远高雅的格调与文质彬彬的文人气质相应相和。

既是文人,他们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者,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古琴音乐文化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明,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儒家是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对人们的教化沿袭至今;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有着其不可小觑的影响;佛教思想的传入又使人的思想发生改变。故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体,与被传统文化所熏陶的文人志士的思想相符。

古代热衷琴乐的文人众多,其中包括阮籍、陶渊明、王绩等,这些人大多是德才兼备又有志向的雅士。阮籍信奉老庄思想,他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但由于政局的黑暗,使得他怀才不遇,满腔热情不得释放;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的陶渊明,出身卑微,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政局下,他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①,本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却不得统治阶级的赏识,陶渊明就此隐逸田园,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王绩性情旷达,博闻强识,但其一生郁郁不得志,满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这些文人,儒学使之德高,道家令其避世,他们成了名符其实的隐逸之士。古琴音量低柔,音色内敛、不喧嚣,琴音流动若文人雅士的内心倾诉,世俗中的诸多不顺被化为琴音而道出,弄琴便成为他们抒发感情的最佳方式。

二、琴之德

何为琴德?刘籍在《琴议》中云:“夫声意雅正,用指分明,运动闲和,取舍无迹,气格高棱,才思丰逸,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越幽奇,参韵曲折,立声孤秀,此琴之德也。”古琴具备雅正之德,既有儒家“中和”审美思想,又具备道家仙风道骨的气概,还体现出佛家的顿悟与性灵的审美思想。古琴将“三教合一”,是儒、道、佛的糅合与统一。儒、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两大主流,颇具代表性,而佛教也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兴盛起来,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儒治世,道修身,释养心”,古琴艺术不仅讲究儒家礼学的“德治”与“中和”,还追求道家思想的自然超脱的人生理想。

1.儒治世

《礼记·乐记》中有:“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②,古代“乐教”思想十分重视人的修养和道德的提高,自西周起就开始推行“制礼作乐”,以音乐来教化于人民,而乐德是“乐教”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内容。儒家思想中,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这体现了人们对“德”的要求,通过“乐教”可以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提高,境界上的升华。古琴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样具备“乐教”的核心思想,对人有着深刻的教化作用,使人“心平德和”,达到“尽善尽美”的思想境界。儒家尚“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儒家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对人有着行为上的规范和道德上的塑造作用。孔门授徒讲学的“六艺”,其中“乐”就以琴为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道:“琴者禁也”③,“禁”便是对人们行为思想的一种规范和限制,在桓谭的《新论·琴道》也提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可见,古琴有助于对个体的道德人格与自我修养的塑造。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何晏注“中庸之为德”说:“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中即中和,中庸即指中和为可常行之道,使人们不断完善自身修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并达到至人至圣的理想人物。《论语·八佾》中孔子曾对《关雎》做出评价:“《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④意思是说:“《关雎》这一乐章,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这体现出一种调和与节制的态度。徐上瀛在《谿山琴况》中,“论轻”曰:“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而轻重特损益之,其趣自生也。”⑤作为古琴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溪山琴况》也推崇中和之美的思想,古琴之“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的审美标准是对儒家“中和”思想的表露,如此不偏不倚的琴学审美与孔子的审美标准相契合。

2.道修身

古时文人中不乏“鹤鸣之士”,他们都是有才德声望的隐士。鹤具备很高的德性,旧时文人常谈琴与鹤,他们认为琴、鹤都象征着高雅,白鹤仙风道骨,人们常常将鹤象征清高、有气节、有德行的翩翩君子。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以鹤来比喻古时隐居的贤人⑥。古人的思想中,鹤也是富有道家文化的。琴与鹤的紧密关系,使古琴也被赋予了道家色彩,从“琴艺”走向了“琴道”。

道家天道无为、道法自然的思想浸入古琴艺术中,对古琴音乐文化有着 深远影响。老子求“真”,崇尚自然无为,认为人应该无欲无为,回归到最本真的质朴状态。东汉蔡邕的《琴操》中有:“昔伏羲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反其天真”便是教人回归自然和本真,是道家思想在古琴审美上的体现。桓谭的《新论·琴道》中认为,古琴可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古琴的琴音似人声,其便成为人与天交流的媒介,是道家“天人合一”的体现。

道家思想带有“避世”的情感,试图从自然中寻求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庄子·刻意》中:“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庄子热衷于逍遥旷达的人生境界⑦。在琴学发展繁盛的魏晋时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都回归自然,超然物外,隐居于竹林之中,成为名符其实的隐士,在出世的生活状态下,给后人留下了《广陵散》《酒狂》等琴曲名作。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爱琴之情可从《归去来兮辞》中体现:“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在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中,琴是必不可少的。“无弦琴”是陶渊明的独创,在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中:“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陶潜不解音律,却在家中放置一张无弦之琴,每逢聚会,便抚弄一番表达其中之情趣。琴虽无弦,情感的抒发却可以通过无声的音乐来表达,这是对道家老子“大音希声”思想的诠释。

3.释养心

儒、道思想对古琴文化影响深远,佛家思想也对两种思想进行补充,“三教合一”共同作用于古琴文化。佛教的禅宗思想影响着古琴艺术的审美,古琴中有诸多与佛教相关的乐曲流传下来,有《普庵咒》《纳罗法曲》《释谈章》等。佛教讲究“顿悟”和“明心见性”,“顿悟”需要“无念”,要摒弃一切杂念,使内心清净。徐上瀛在《谿山琴况》中,论“清”:“地不僻,则不清。弦不实,则不清。心不洁,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也。”⑧古琴中,“清”客观上需要清静的环境,主观上需要自身“心清”的精神超越,同佛教的“顿悟”一样,需要远离尘嚣、心无杂念,方可达到“明心见性”的“至境”境界。

三、古琴音乐文化的高校教育价值

1.德——将入社会的立身之本

高校是大学生迈进社会的桥梁,良好的素质和修养是其顺利步入社会,发挥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这是通过教育的“文化传递”这一特殊作用而完成的。古琴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高校古琴艺术的教育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人生修养,首先是传统“道德”思想的完善。道德是文明的核心价值和人们的行为准绳,更是人类文明生活的永恒主题。中国自古以德为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相当位置的“礼乐文明”中,“德”是其核心。重“德”的思想是亘古不变的,其仍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中居于首位。古琴音乐文化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礼记》中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德”,“德”是乐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乐教化的终极目标。“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琴承载了许多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符合乐教的核心思想。

2.真——影响一生的价值取向

压力与竞争使忙碌与嘈杂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样繁乱而浮躁的不只是客观存在的外界环境,还有人们的内心。现今的社会难免有些人为追名逐利而忘记“正心”,浮躁的物质社会使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在当今“高压”的社会氛围下,使一些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仅仅锁定于钱与权的获得而忘记内心的本真。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生命的真谛,领会生活的要义,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让心灵更真诚,生命更真实。古琴音乐的审美渗透出道家思想的虚静自然、无为超脱,古琴音乐文化中的道家精神,可以净化人们的思想,进入“物我两忘”“返璞归真”的思想境界。

3.文化语境下教育的民族性的发展

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与爱国意识也是大学生基本素质与人生修养之一。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作为一朵浪花,跟随着历史的长河汇入我们当今的文化价值中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现如今,我国大力提倡民族文化的复兴,当代人对传统文化应持有保留与继承的态度,而古琴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承载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叉、渗透,多元文化作为新的发展趋势融入了当今的生活中,人们所接触的文化更加丰富,使一部分人盲目地追求外来文化而忽视了本国的传统文化。爱国意识需要培育和激发,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⑨,这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大学生爱国意识进一步觉醒,从而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复兴民族文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使命,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所缺乏。古琴艺术不仅是音乐的演奏,更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从其历史,还是所承载的精神上来看,古琴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

高校是传承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学习,我们可以去探赜浩瀚无垠的中国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在道德精神与审美层次得到双重提升。

(注:本文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如何培养音乐教育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与综合素养》)

注释:

①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42.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87.

③王贵元.说文解字校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560.

④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

⑤⑧王耀珠.《溪山琴况》探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31,7.

⑥李炳海.《诗经》解 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05.

⑦成玄英,郭象注.庄子注疏[M].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291.

⑨贺希荣,罗明星,朱美华.道德的选择:来自大学生心灵的报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70.

参考文献:

[1]易存国.大音希声:中华古琴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平.古琴丛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3]朱长文.琴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袁正光,陆莉娜.大学生综合素养导论[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一、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特点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会对我国社会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洗礼和考验,为人们留下非常多的文化精华,这也会对人们思想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国企必须要重视政工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其中有效的渗透传统文化,从而更好的培养国企职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也能真正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

(一)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仁义品德教育内容

“仁、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仁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在《论语》当中就包含了仁的观念,其也是孔子最主要的核心思想部分,所以在国企政工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对职工开展仁、义教育工作,进而更好的提升国企职工的仁爱之心,这对企业职工未来良好发展有效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对于义来说,是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部分,义在儒家文化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命题,一个人的得失利害等都是要有义来进行约束才能够完成,所以国企政工师应该重视职工的“义”思想教育,让职工在得到利益的同时,能够对其的义进行分析,不要出现见利忘义的现象,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国企未来良好发展。

(二)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礼、德教育工作

培养国企职工良好的“礼”,就是对其开展行为准则的培养,礼是现今社会道德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内容,所以国企政工师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重视职工“礼”的教育,从而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职业,并养成良好的礼仪品质,这不仅对企业职工未来发展有着极大帮助,也对国企未来稳定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德是培养职工的品德素质和德行品质,在国企政工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重视培养职工的“礼、德”思想,进而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企未来发展奠定稳定基础。

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分析

在国企政工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并有效的挖掘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以及浇筑,进而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为开展良好的职工教育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也能为提升国企政工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有利基层。所以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国企更好发展。

(一)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

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且在个民族中也有各民族自己的文化特点,这也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它对人们的行为和习惯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应该有效的将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要将利用社会良好发展的思想融入到其中,并将传统优秀的文化结合到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进而更好的促进国企职工综合素质以及品德思想的提升,为促进国企未来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在??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现今社会上所有的民族传统文化,都会有积极和消极的内容而在实际的传统文化传承当中,所以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当中所包含的精华内容和糟粕内容,并且通过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向结合,更好的提升提升国企政工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这样比较能培养国企职工良好的综合品质,还能培养其不屈不挠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进而为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该对结合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的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部分,这样才能为国企政工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应合理借鉴国外优秀文化

对于世界文化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衬托的关系,在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时,也可以解决国外优秀的文化,国企政工师应该科学有效的解决国外优秀文化,并将其与传统优秀文化向结合,良好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真正提升国企整体职工的综合水平,也为国企未来健康发展以及职工稳定进步奠定有利基层。

篇6

启示: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我们看待人与自然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可供发掘利用的资源,这就要求我们企业一方面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谋福;另一方面,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是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立足于当前、更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不二选择。

二、以人为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和谐的主体。以人为本,表现了古代哲人对创造主体的高度重视。天人之间和谐统一,必将突显人在创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为人民”的终极目标。所以,“以人为本”观念中的“人”是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以人为本”中的“本”是把人当作主体,把人看作最终的本质,把人作为目的。这种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关怀人的价值定位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儒家学说中多有体现。比如“仁”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范畴,是儒家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仁”字在《论语》中就出现了109次。樊迟向孔子问仁,孔子道出了“仁”的核心含义即“爱人”。孔子讲爱,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内涵。这个内涵由儒家亚圣--孟子解释出来,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当管理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当把人民放置在较高地位,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孟子的“民本”思想都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民心向背”的深刻道理。启示:天地之性人为贵,到今天仍不失价值。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的理念有利于现代企业管理,有利于互助互爱、和谐融洽的团队建设,营造一种宜于激发生产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日常管理提供处理问题的角度与办法。

三、入世有为

中国的文化不是一种宗教型的文化,他对另外一个世界的真实性余迪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124010总是表示怀疑,他只相信他活着的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可靠的,这就是“一个世界”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培育了中国人专注人间的实用智慧。执着人生,珍爱人间,奋发有为,是中国人的基本文化取向。这种“入世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造就君子,君子的使命是做官;读书一定要做官,积极参与到治理国家中去。《易经》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旨在提示人们要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荀子·劝学篇》中将“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提倡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作为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现实人生中个人与他人及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倡导积极进取和谦虚谨慎的实用理性。启示:入世有为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素质提升,勇于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它激励企业员工在现实世界中寻找人生意义,创造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不朽。宋代大儒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寄托着儒家的人生理想,它同样启示企业员工为了中国梦继往开来、奋发有为。

四、中和之道

篇7

关键词:茶文化;健康保健;思想道德教育

茶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最无私、最美好的恩赐。茶的品饮之道以宽为其体,茶的品味之道以和为其魂。茶文化之中既包含了以茶示敬之仪,又包含了以茶养廉之义,同时,亦包含了以茶明伦之志,并且,更包含了以茶教化之理。

1茶文化崇高的和谐为本的核心思想

1.1茶文化中生态自然的和谐

所谓道法自然,茶依自然而生,集天地之美,蕴超然之气,独得自然和谐之机。茶之一物,深刻蕴含了天地有大美、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的自然哲思。大自然本就是和谐有序的浑然一体。而茶荈则孕育于自然,凝聚了生态自然中的山川之灵秀,与日月之精华,因此,茶荈既是大自然和谐产物,又是大自然和谐的表率。和谐既是中华民族弘传了数千载的传统美德,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所在。儒释道三教都将学究天人之际的和谐,视作一种最高的智慧与境界,这是中国所特有的辩证思维精要,这种辩证思维精要,恰恰与茶文化的内涵不谋而合,同时,二者之间皆存在着在道法自然方面的与自然至理的深度融合。

1.2茶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茶之一字,草在上,木在下,而人居其中,由此可见,茶文化其实是一种人在草木间的悠然禅意,人即便是栖身于闹市之中,啜一盏茶亦能得人在草木间的山水之韵。显然,这种人乐活于草木之间的物我玄会的和谐,才是茶文化的至高境界,同时,这亦是人与自然一期一会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茶文化既饱含着生态自然的自体和谐智慧,同时更饱含着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和谐智慧。茶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孜孜以求的一种崇高境界,这种崇高境界以返朴归真,融于自然为根本诉求;以学究天人与自然达致的精神统一和和谐为基本标准[1]。在茶文化中,取材于自然、畅饮于自然、乐活于自然才是茶文化的最高境界。

1.3茶文化中的人本和谐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化渊源薪火相继达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礼仪的美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根性灵魂,其中的思想道德承袭更是礼仪美德之中的精髓,而茶文化则是中华传统思想道德礼仪美德之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在草木间联结起了茶与人,事实上,人与社会其实更有着诗意的牵系与禅意的联系,数片青叶所承载着的又何尝不是一碗清香四溢的人生,此即所谓饮茶知味。由此引申开来,即是一种人自我本体的身心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先,茶之清能够成就为人之清与为官之廉,其次,茶之和则能够实现个体与他人的和睦、团结、友爱、理解,最后,茶之礼则能够完善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化的融洽与和谐。

2茶文化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2.1茶文化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协作精神感召影响

茶文化中的和谐为本,既是以一心融于天地万物的负阳抱阴,又是我中华各民族一体和睦的相亲相爱,同时,更是整个社会和谐共处的相依相存。对于健康保健专业的同学而言,未来工作过程当中,必然要较其他专业更频繁地与社会打交道,在与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之中,礼仪自然首当其冲。社会交往中的个人礼仪,是衡量个体道德程度、思想深度、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以茶道的和谐为本的核心思想,作为健康保健专业同学的思想行为参照,能够使得同学们以茶道通晓人道,学会并懂得尊重之道、思考之道、取舍之道。尤其是茶文化中的一味同心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是值得大力弘扬,在茶道的表演实践过程当中,我们知道,通常需要多人紧密合作方能更好地完成,在合作过程中,亲密无间的团队意识与精诚合作的协作意识更是增强同学们相互之间紧密团结的金钥匙。

2.2茶文化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精神境界影响

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物质文明,而且更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精神文明。中国的茶文化在其数千年的传承历程中,早已形成了围绕着人、水、器、艺、境、茶六要素的独特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置身于闲适自然之境,取自然纯静之水,以自然锻烧成就之器,煮清香芬芳之茶,品怡情怡心之韵,全身心地融入到茶文化的秘境,真切地感受由自然传递至茶,由茶传递至人,由人传递至整个社会的那种整体和谐、整体愉悦、整体温馨的无上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能够令健康保健专业的同学们,不仅自己可以在沉浸于茶文化精神境界的过程中受益,而且亦能够由同学们向周围以一盏清茶传递茶文化的馨香于世人。中国的茶文化之中,有着太多的可供健康保健专业同学汲取的思想道德教育精粹。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大系之中已是势在必行,茶文化中的乐活精神,更是能够赋予同学们以茶道领悟生命,以茶道缓释人生,以茶道增进沟通等其他学习过程中所无法体悟到的人生真谛。

3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3.1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志与意志修炼中的运用

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健康保健的同学们而言,有着正能量引导的影响,同时,茶文化所潜移默化熏染陶冶的情操,更能促进同学们的精神境界与审美修养的全面提高。而茶文化中的礼仪的运用则能够令健康保健专业的同学们收获一份茶文化中的冲淡宽仁的礼仪精神,以及纯洁雅致的性情本真。对于健康保健的同学们而言,不仅应关注身体的健康保健,而且更应关注心灵的健康保健,在人生的许多关键时刻,在人生的许多成败瞬间,其实起决定作用的恰恰就是人的心灵,亦即人的思想道德情操,由此可见,茶文化的陶冶情操的身心综合修养的运用,将为健康保健的同学们未来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并且,从健康保健的视角而言,身心双健才是一种真正的健康状态。而茶文化透过思想道德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对心灵的滋养则更加能够令同学们保持平和、喜乐、慈悲的心境,从而形成一种逆境中不屈服,顺境中不失足的坚忍、顽强、愉悦、昂扬的心志与意志[2]。

3.2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志与意志修炼中的运用

教育不仅应着眼于知识技能,而且更应着眼于对知识技能起内驱作用的人文思想素养与心灵世界的本质提升。茶宜静而唯宁静方能够致远,茶宜淡而唯淡泊方足以明志。大学时期既是大学生朋友们心志与意志渐趋成熟的重要阶段,又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平衡的极为重要的与社会开始反复交互的调试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朋友们从表象上而言可能是意气风发的,但是从心理层面而言,则显然仍处在整个世界观建构的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新时期新常态下扰动因素较多,因此,在这一至关重要的阶段中,任何一点小小的偏差都极有可能侵蚀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可见,在这一举足轻重的阶段中,运用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所涵养的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帮助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朋友们建构起正确的世界观,显然对于完善大学生朋友们的整个人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在进一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完善化过程之中,同学们更宜学习,学习茶的既芳且芬;更宜学习茶的馥郁内蕴;更宜学习茶的轻标敦本[4]。

4结语

茶文化中深刻蕴蓄着个体思想道德涵养,与社会和谐大同的教化旨趣。而道德涵养与和谐大同显然最能够体现,亦最能够代表茶文化的精髓。在数千载的诸家思想的共同灌溉之下,茶文化与诸家思想的深度融合更使得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和谐为本的核心思想,以这一核心思想为基础,由个体思想道德的自觉觉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将使得茶文化在新时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思想光华。同时,茶文化与思想道德亦是相辅相成的,积极弘扬茶文化,并将茶文化不断地应用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去,显然是一种必要的双赢式做法。

参考文献

[1]张娟玲,李秋红.探究茶文化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0):229-230.

[2]张燕.茶文化和思想道德关系略论[J].福建茶叶,2016(7):340-341.

篇8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传承逐渐减弱,导致校园人文精神缺失,不能体现出校园文化特色,制约了我国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作用,并提出发挥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

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校园文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促使文化也逐渐朝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尤其是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很多外来文化涌入到我国,使我国文化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文化的融汇、冲击给校园文化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学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可以利用多元文化来吸纳外来文化的精髓,拉近与国家文化的距离。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校园文化减少了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传承,导致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缺失,不能体现出民族特色,针对这样情况有必要利用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

一、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文明创造过程中提炼出的精华,包含了民族精神、气节以及传统优良道德。但是受多元文化冲击,我国很多具有崇高民族精神的古典文化在传传播中出现了断层,诸如:《道德经》《论语》这些被外国思想家所尊重的经典文化,却不被学生熟悉。而这也正是目前学生普遍欠缺的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如果学校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精神主旨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等得到继承与发展,而且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旨不断充实学生的头脑,促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精神主旨,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以及繁荣作出最大的贡献。

(二)传统文化精神主旨丰富了校园文化。

传统文化精神主旨部分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像儒家所推崇的“厚德载物”是从汉武帝时期便已经开始形成的文化思想,虽然那个时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但是又兼顾其他文化思想的发展,这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是可以兼容互补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这种兼容互补性,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旨部分更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继承与发扬。以厚德载物的宽厚之心去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并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秉承着包容之心加大与外界的交流,可以是校校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国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校企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中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部分使校园文化得到丰富,凸显出独特的特色。

(三)传统文化精神主旨传承有利于对学生人格进行塑造。

随着近些年来网络科技迅速发展以及普及,人们受互联网影响思想价值观念不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对思想观念发育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影响更大,导致学生犯罪、校园暴力事件等层出不穷,这些负面情况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工作中的主要不稳定因素,逐渐引起各学校的关注。因此合理引导学生的价值观、端正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是各学校的首要任务。而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仁义是现代学生应高具备的思想道德标准。孔子所讲求的“仁”是要求他的学生具有博爱思想,以和为贵,这也是我国多民族和平共处的主旨所在。如果把这种精神主旨融入到校园文化,必将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使学生怀着仁爱之心去与他人交际,减少不良因素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缺失社会责任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学生认识不到社会责任感的意义,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出现的偏差,从而导致他们的责任感不强,同时有些学生遇到事情不寻找自身的原因,而是抱怨外在环境,以漠视态度面对社会上发生的事,认为这都与自己无关,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旨主要强调完善个人的修养,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传统文化所传承的是不管发生任何事都要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后。如果把这些传统精神文化主旨部分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克己奉公、勇于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二、发挥传统文化精神主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策略

(一)构建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体现出了校园整体的精神风貌,也是校园文化构建中的核心部分,象征着校园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质特征。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与传统文化的主旨相互结合,不仅体现出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更能够传承我国数代人所经历的精神果实,使校园的精神文化更具特色,并呈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丰富师生的思想,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发挥出强大的导向作用,在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包容、仁爱的理念融入到校园的办学理念中,使师生能够时刻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自觉构建宽容仁爱的价值观念,激发出广大师生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二)构建校园文化制度。

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制度;二是课外活动制度。课堂制度是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可以在课堂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比如说:可以适当增加课程中的国学课程部分,并使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理性分辨能力,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精华;可以增加中国历史课程,让学生勿忘国耻并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清自身的使命,培养深厚的民族感情与意识,把自身利益和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还可以对学生加强革命传统历史教育,让学生在看到我国的发展与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距离,使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责任感得到增强,为振兴中华民族作出巨大努力。完善课外活动的相关制度,促使校园的课外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学校可要求著名的国学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讲座来诠释传统文化的主旨精髓,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国学教育气氛。还可以利用演讲、竞赛等方式促使学生多接触传统文化并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另外可以传统文化表演、展览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辨别能力,减少不良思想的影响。

(三)构建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只要包括了校园的环境,学生时刻处于校园环境中。可以说只有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学校的历史传统,来规划校园环境,使校园的每一处建筑景观都能够体现出学校的发展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学生通过对感性直觉上对校园环境的认识,从而掌握校园文化的本质,进而使学生在精神得到满足与愉悦,并对学生的信念理想以及追求进行指导,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构建校园行为文化。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学校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主旨精髓的价值,从自身出发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教师要以崇高的思想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升,并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度。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责任感,为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总之,传统文化的精神主旨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也是社会主义进步的指导精神,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凭借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学校铸造文化灵魂,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和谐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红国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篇9

企业家作为自然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当中,理所当然地会打上社会文化的烙印,这些文化会对其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左右着他们对企业的决策。中国本土的企业家,长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很自然地体现在了企业家人生的方方面面。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非“儒、释、道”莫属。研究儒释道的主要观点,对于解释中国企业家的思想行为,塑造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儒家学说源于春秋,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与佛家和道家不同,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所以儒家学说基本上都是经世致用之说;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的目的在于“治国、平天下”;关键时候,儒家还要求做到“舍生取义”;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亦即爱人,主张爱满天下,以人为本,孟子提出“人皆可以成尧舜”,以及“民贵君轻”的思想,影响了世代华夏子孙。在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同修仁德,济世养生”里面,我们就能找到儒家提倡的这种仁爱的痕迹。儒家强调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磨练作为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这些铮铮言语对于渴望成功者无疑指出了一条正确道路。

道家是中国本土文化之一,其影响仅次于儒家。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道家主张出世。其核心思想是顺自然,因物性,无为而治,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提醒我们,在企业管理中,要遵循规律,不要逆道而为,同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阴阳调和,达到一个对立平衡状态。如果一味地破坏自然环境,过分地索取,造成环境失衡,在自然界寻求新的平衡过程中,人类必然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当然,作为企业,不应消极地屈服于自然,而是要积极地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和平衡。要明白:“为”与“不为”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关键是要搞明白何时何地“为”与“不为”,以及“为”什么和“不为”什么。

佛教是外来宗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经过与本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本土宗教,与儒、道三分天下有其一。佛家主张超世,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涅,就是“空”,从此摆脱生死轮回。恼烦不现,众苦永寂,达到永恒和圆满。佛家相信因果循环报应,《涅盘经》说:“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这种思想应用到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就是企业要努力去做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工作。

无论儒释道,对于塑造我国现代企业家精神,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三家之言,儒家入世,释家超世,道家出世,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引用《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说法,他们都是为安邦治国,但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偏。特别是儒道两家,可以说同出一源,都来源于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我们常说的乾坤,喻指国家,在《周易》中,乾为天,坤为地。儒家智慧更多取自于乾卦,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太阳的精神,刚健、有力,生生不息。道家智慧则更多来源于坤卦,亦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一种月亮的精神,柔弱胜刚强,无为无不为。所以儒道两家虽然走的是不同的路数,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世界,一个兼济天下,一个独善其身,但其根本是一样的,刚柔相济,阴阳调和,共同构成中国文化既敦厚又空灵的美丽画面。在历史上,儒、释、道既三者并立,又相互融合,既表现在形而上方面,也表现在形而下方面。但是,即使如此,他们的差异却是消除不了的,无时无刻地从各自角度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作为企业家群体,当然也不例外地受此左右。

篇10

关键词:

调解 中国传统文化 息讼 无讼

一、调解辞源

调解一词最早见于14世纪明朝宋濂《故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司郎中王公墓志铭》一文,其中提到“诸暨戍将谢再兴与部帅王甲有违言,几致乱,上令公调解之。”这是调解一词在文字上的最早出处。19世纪清朝黄钧宰《金壶浪墨·石城桥夷人》:“夷人遽前殴生,众方调解,有壮士排衣直前曰:‘夷何在?’”。老舍《茶馆》第一幕:“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可以看出调解是解决纠纷最自然的方式。

《大明律集解附例》中有:“凡民间应有词状,许耆老里长准受于本亭剖理”。这说明调解已被官方重视,是官方所承认的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纠纷的方式。但是调解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件中则是中华民国时期政府于1931年颁布的《区乡镇坊调解委员会权限规程》中。

二、调解在中国纠纷解决中的地位

调解是当事人互动过程中公平正义效率的解决当事人权益关系。

调解是最直接的纠纷解决方式,调解最能反映当事人的诉求,调解天然的诞生于纠纷解决的方式之初,调解天然的先于诉讼产生。

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直接的纠纷解决方式[,!]都是先通过调解,调解不成,才产生了将纠纷引至得到大家公认有学识的长老面前,请求仲裁的解决方式,而长老仲裁前主要还是依靠调解;随着国家的诞生,中国司法诉讼制度终以建立,但中国的诉讼制度依附于行政,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地位;又因为传统文化对于息讼,无讼的追求,让调解在司法诉讼中,仲裁过程中,以及民间纠纷的私了解决方式中都占据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中国文化蕴涵的调解思想

中国古代纠纷采取私了的解决方式大量存在,这为调解在中国民间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发展土壤。中国文化推崇当事人在纠纷面前进行和解,调解是纠纷解决以及通向和解的一种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精神相契和。

中国在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思想空前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取得了主流地位,同道家、墨家一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道家追求自然,无为;墨家提倡兼爱。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墨家、道家同其他各家的核心意旨流露出明显的和合精神,体现在诉讼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息讼,无讼的价值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在于教化,精英阶层对平民阶层的教化,教而化之。中国传统文化教化的特点营造了一种宽容的文化心态,使中国传统文化有容纳不同思想的底蕴。中国的精英阶层站在文化的高度对平民施行教化,教化所追求的结果便是达到社会和谐,有助于无形中提高民众的觉悟,人民安定,以求间接达到社会和谐的效果。教化的作用反映在民众纠纷的思想方面便是启导民众互相退让,互相宽容,达到将民众的纠纷化解在未爆发的初态。

1. 息讼。

息讼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调解思想,息讼是在民众发生纠纷后,通过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化解纠纷的目的。中国民间纠纷的案例中,无论是在民间纠纷的私下解决,还是民间纠纷的对簿公堂,抑或仲裁,都是非常注重以调解的方式达到息讼的目的。可以看出,采取调解的方式达到息讼的目的是中国民间纠纷解决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诉讼制度的一大特色。

2. 无讼。

无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追求。调解的目的是促使当事人和解,和解的效果便是无讼。孔子说道: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无讼思想究其根源是希望民众没有纠纷,从而无讼。然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纠纷,孔子的无讼只能是一种追求。调解将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从而间接达到无讼的结果。调解不能阻止纠纷的产生,但是可以促使纠纷化解,调解不能满足无讼的最高追求,但是调解是对无讼的一种现实追求,也是一种实在的追求。

3. 教化。

文化的一大效能就是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注重教化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的一大感象区别就是教化。《诗·周南·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礼记·经解》中说:“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可见,古人认为教化有移风化俗,止邪无形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息讼,无讼;这是因为,一方面息讼,无讼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教化的施行;另一方面,因为其是教化的效果体现。在非常注重文化教化效能的中国,尤其注重民事纠纷的调解解决。调解教导人们互相宽容,减少摩擦,督促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人文情感,而这正是教化的目的所在。因此调解是教化在纠纷解决方面的一种方式,教化需要调解,调解有助教化。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智慧。中国以教化的手段对息讼,无讼社会的倡导源于中国司法体制依附于行政,不能有效的解决民众纠纷;另一方面,是国家为了方面统治管理,降低民众的参政积极性,抵制民众的诉讼行为;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教化、调解等方式对息讼,无讼社会的追求,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智慧。通过广以教化,内以调解的的方式对息讼,无讼社会的追求是一种对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实践,是从理想者的高度跨越式的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立意高远,深显智慧。虽然中国对息讼,无讼社会的追求有些不切实际,但从根本上看待问题,并且提出最佳理想之策,反映了中国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四、调解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相切合

公平,正义是每个时代的追求,调解在中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调解之所以成为中国诉讼的一大特色,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古代诉讼制度很大程度上不能够为当事人带来公平正义,民众对待纠纷,更愿意采取私了的方式。

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揭示一个民族深层次的行为和思想。公平正义是每个时代的追求,是中国文化的要求,是每个人希望达到的东西。调解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民间有着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反映了民众对调解能够达到公平正义的认可。调解在中国历史的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一种调解文化。调解文化融化与中国文化共同的精神追求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调解与和合精神。

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着作《国语·郑语》中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中国人以动态的心理,变化的思想来看待冲突,认为和合精神蕴含这样一种理念

,冲突包含着融合,融合以冲突为前提,通过冲突和融合形成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状态在国学里面称作 “和合体”。调解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于和合精神,调解是当事人表达方式的有效畅通,抑制争端态势的发展,极大的维持了表面上的和谐;同时,中国文化强大的教化力量让表面上的和谐渗透到民众的精神世界中,由表极内,逐渐形成和合精神的内涵。 2.调解与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中庸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庸》一书中,“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调解文化与《中庸》之中的忠恕宽容的原则相得益彰,《中庸》十三章、三十章阐述了忠恕宽容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互相谅解、忠恕宽容。调解的初衷是解决当事人的纠纷,其进一步的要求是提升民众的精神境界,教导民众学会宽容,互相谅解;民众精神境界的提升,宽容谅解心态的培养需要民众加强自我教育,增强自我修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达成当事人的调解,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3.调解与包容精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包容精神。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源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建立在中国人对地大物大的自信之上的。调解促使当事人和解,和解需要当事人树立包容精神,换位思考,互相谅解,以达到纠纷的私了解决。因此,调解的成功解决意味着包容。调解文化毋庸置疑的蕴含着包容精神,体现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退让。调解与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相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