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传统文化的文言文

篇1

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包括武术、文学、音乐等。传统戏曲的历史悠久,其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后在漫长的八百多年的丰富和发展过程中,才慢慢形成了拥有300多个剧种的体系,与印度梵剧、希腊悲喜剧并称为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传统戏曲是综合的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以唱、念、做、打为中心,包括戏曲中的服装和化妆。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内容,不仅可供欣赏,更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文化语言。在传统戏曲中,京剧是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也是最为世界熟知并接受的剧种之一。京剧起源于19世纪中期,在北京形成,被视为中国的国粹,也被称为“东方歌剧”。京剧在清朝宫廷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并于2010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一项综合的表演艺术,有着丰富的剧目,大量的剧团、观众和表演艺术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国内外都深受欢迎。不同的京剧流派都有着大批的著名演员,如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梅兰芳,他在国外的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把中国的京剧带给了世界。

二、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发展

中国语言及文化的传播始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语言及文化传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科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建立了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并开始逐步有了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汉语热”开始兴起,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学习汉语的人数骤增、学习需要多样化、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等。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目前,来华留学的留学生人数激增。全世界还有100多个国家数千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英国汉语甚至已经成为初等教育中必选的语言课程。自2006年开始,国家汉办开展了更加积极的语言及文化的推广,在世界各地以中外合作的形式建立了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目前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和200多个孔子课堂。其主要任务是教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友好关系。孔子学院的服务还包括开展HSK等汉语考试和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演出。在孔子学院提供的演出及活动中,有关中国传统戏曲的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三、传统戏曲对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在西方国家的教育中,戏剧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基本课程。在英国和美国,从教育的最初始阶段(3~4岁)就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中国传统的戏曲是极具大众特色的平民艺术,是人们了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传统的戏曲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三大戏剧体系之一,对文化事业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目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用传统的中国式理论教学,必不能为留学生所接受。如果将戏曲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更好地推动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孔子学院组织的各类表演及活动中,传统戏曲大受欢迎。戏曲的各个元素可更好地帮助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戏曲中的服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域和朝代的服饰的区别;脸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的意义和中国人对图案的偏好。此外,汉语中还有一些词汇是从京剧中衍生而来。如“压轴”一词,来源于京剧中的倒数第二出戏,通常由主要演员出演,可以用它来表示最精彩的表演或者最出色的演员。

四、传播方式探索

1.欣赏戏曲表演。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戏曲特色和发展情况,带领学生参观戏台和幕后,并观赏戏曲表演,整体了解戏曲的特点。

2.开设戏曲特色课程:语言课程,教授脍炙人口的选段。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以简化戏曲的语言,使其更有利于语言的教学。历史课程,根据选段中所讲述的内容来学习同时期的历史知识。文化课程,了解中国人对颜色和不同品质的认同。比如脸谱中不同颜色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等。

篇2

关键字: 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思想;

1.引言

中国的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期。并且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传统建筑的风格也在不断的变化,在这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蕴含在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不同时期的古建筑蕴含的文化元素有所差别。当前的建筑发展中面临着很多挑战,这其中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去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风格关系,以做到既能够充分展示出中国的传统建筑的文化气息,同时又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的时代特色。要做好传统建筑风格的设计,首先要对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抓住传统建筑的精髓,才能够在传统建筑的修复和重建过程中游刃有余。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分析

2.1理性与审美的结合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中,理性和审美一直都是延绵不断的。分析传统的建筑可以发展一个明显的规律:不管是单体或者群落建筑,从建筑的布局到形态都十分考究,在各样的形态中包含着社会法则、哲学伦理等理性和审美的观念,它们和建筑的形态、色泽以及材质相互交织,展现出传统建筑的理性和审美的巧妙结合。

在这些理性元素中,大致可以分为实用理性和审美理性两大类。实用理性指的主要是在传统建筑的设计中,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到具体的结构设计都十分注重建筑设计的法则。这些法则有的是在长期的设计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思想,例如传统的建筑一般都是背山面水而建,在传统建筑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严格的尺度进行限定。在官宅和民宅的设计中对于尺寸和规格等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而且这些发展能够将传统的封建礼制思想完美的提现为数量的形式,本身就有着很强的理性思想。在中国的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建筑的风格未有很大规模的变动,这也形成了最后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迥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封建制制度对建筑设计师门的压迫,残酷的制度禁锢了思想的发展。

在传统的建筑中,可以从建筑看出封建社会的影子。传统建筑在根本上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工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皇陵、庙宇、庭殿等具有礼制色彩的建筑形式,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社会心里和人们的审美思想。其中大的群落建筑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理性思想的核心代表,它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方和圆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正统”代表形式。大大小小的传统建筑都折射出人们对于“天人合一”等思想的追求,提现的是一种建筑的精神层面的审美思想。

2.2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术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设计中,最具有文化内涵的当属“风水术”,这是古代人们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对于建设设计思想最为精炼的总结,也最能够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即“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因地制宜”等寓意深刻的文化元素。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选择建筑的地理位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在古代,人们都过对一个区域的地形、水质、气候进行判断,分析它们是否适合人类的居住和生活,这些“风水术”其实和现在的水文地质科学是有着关联的。在古代的建筑选址时特别注重保护“龙脉”,也就是当今地理科学中有关山脉走向的问题,这种传统的思想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所以说在传统建筑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2)因地制宜的思想。在传统的建筑中,可以发现古人在尊崇自然的同时,也不忘记对自然本身的考量:他们认为自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也不能随便加以改造,而是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弥补自然的不足。这些思想和观念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传统的包容、隐忍的文化气息,是传统社会人文精神的一种写照。

(3)保护环境。在传统建筑中,尤其是园林建筑,更加能够表现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建筑的设计无须受到严格的限制,代表着封建礼制的建筑风格也在这些园林建筑中被冲淡,园林建筑的设计有了最大化的自由度。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园林设计的层次。而且在传统建筑的设计中都十分看重人的感受,将人文的情怀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同时更加注重建筑本身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这种包含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方法在传统建筑设计中有着很深的渊源。

3.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的应用

现代建筑的设计和装饰都应该借鉴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首先,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将建筑很好的融合到自然环境中,同时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真正的做到“天人合一”。在整体的建筑设计中,要做到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外形装饰相互融合,将整体的建筑风格作为设计的核心,通过建筑的外形装饰来配合整体框架结构的设计,从而达到更好的彰显建筑设计风格的目的。在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中,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来改善建筑的风格设计,并且结合时代的特色,能够更好的表现建筑的设计风格。

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元素在现代建设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丰富建筑设计的形式,而且在与各种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交融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展示现代建筑的视觉体验,增加现代建筑的审美享受,而且可以增加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赋予建筑以“人文”特色。

目前对于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的使用主要有传统建筑纹饰的应用,通过纹饰脉络的设计,它能够赋予建筑物以鲜明的设计风格,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设计层次和审美品位;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目前的钢筋混凝土设计带给人们的压抑感觉,在建设设计中大量的应用竹子、木刻等传统的材料,能够增加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传统设计理念的应用能够增加建筑整体设计的协调,做到各个部分相互融合,提升建筑设计的品位。

(2)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在古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古建筑的保护是目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做好古建筑的施工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对古建筑中文化元素的提取。首先,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建筑特色,判断古建筑中所蕴含的主要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是这些古建筑的灵魂,因此,与其说是古建筑的施工,实际上是古建筑中“文化元素”的施工,这个才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在古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忠实于建筑的文化,要做到建筑的设计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做到很好的配合,同时施工中要注意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建筑的文化气息。

4.结束语

中国传统建筑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它的研究也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悠久的传统建筑历史带给我们大量的有关建筑设计的思想和智慧,尤其是关于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同时也能够在古建筑的施工中更好的体现出建筑的时代和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 产婵.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金田,20112年10期

篇3

关键词:全球化;身心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现性

世界市场就此而形成,国际间的贸易、科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当代社会,所有这些特征构成了我们所标榜的全球化时代,由此而造成了思维、生存和生产方式的显著变化:1思维方式上,由价值理性走向科技理性。2生活方式上,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流行。3生产方式上,人与自然的对立。

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影响的是人类的生活,瓦解了人对生活的意义的探寻,最终简化为物的诉求。人文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在解决了社会“怎样发展”之后,更要回答“向何处发展”这一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从“轴心时代”就开始了,其影响力远未结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古代的精神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寻找古代文明的现代意义,把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地引向深入。笔者拟从下列三个方面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内核,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从修身到修心,寻求身心的协调统一

笛卡尔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了心物二元论,即心理和身体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彼此互不干涉,这就为身心的分裂提供了哲学依据。或者说,这种学说恰是身心分裂这一现象在近代哲学上的反映。在当代,身心分裂的现象更为显著:都市的人们一方面寄身于繁荣富庶、交通拥挤的大城市,一方面又生活在想像的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中。对物质的追求与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本身是对立的。小说《围城》中:城外人想进去,城内人想出来。彼此的安身之地与向往之地也揭示了身心的错位和矛盾。此岸的有限与彼岸世界的无限,也激发了有限个体对永恒存在的不竭追求,终极关怀本身就昭示了身心统一的艰难。应该看到,这种身心分裂状态自近代以来,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呈加剧状态。原因在于人类在满足身体的需要(舒适)时,不断地向自然宣战,而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摆脱身心分裂状态无疑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轴心期的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类的目光开始由自然拉回到人间,“知道你自己”,构成了苏格拉底基本的哲学主张。但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将其引入心灵层面,而是将其导入了伦理道德领域,即我们所说的修身层次。苏格拉底对道德的定义是“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有了知识,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念,就必然能够做出符合善的事情。在这里,修身的目的在于行为规范的确立,使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中规中矩。孔子毕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所谓周礼即是指上下尊卑各安本分,不越成规,为此要“克己复礼”,《论语・泰伯》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由此可见孔子对行为规范的重视。他又表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孜孜以求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日常行为的合乎法度。

这些先哲们试图通过修身的训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从而指向于更为高远的“治国平天下”或“理想国”之事功。比照当今的社会现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了道德伦丧、欲壑难平的社会现象,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是当务之急,而其便捷之门路当是回归经典。

但是,在经济、政治秩序大变革和文化大碰撞的时代,单纯地建立伦理秩序规范是不足的,如何避免精神的纷挠和灵魂的痛苦,是在修身之后又一重要的问题:修心。

希腊晚期的哲学中提出了这个问题。从伊壁鸠鲁和皮浪开始,希腊哲学致力于人的幸福和快乐的研究。伊壁鸠鲁认为,除了物质的快乐外,还应有精神的快乐。这种快乐既反对了禁欲主义,又不同于无休止地追求感官享受的主义,而是要保持身体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而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研究自然,掌握知识,才能克服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从而获得身心的快乐和幸福。而皮浪认为,在事物之间寻找真假、对错,是灵魂的纷扰和烦闷的根源。只有不下结论,不怀追求,才不至于引起困惑。在中国哲学中,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寻找不动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否定主体。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庄子眼中的至人是没有自己的,消灭了自我的主体地位,也就消灭了欲望,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宁静、灵魂的无痛苦。道家在妥善安置了人的灵魂之后,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虚无主义。相对于这种否定主体的做法,王阳明的心学则走向了否定客体的道路,“心外无物”,“人心即是宇宙”,从而把主体凌驾于客体之上,一切听命于心,世界的纷绘复杂都在人心之中。

总的来看,道德关乎人际和谐和社会秩序,而心灵宁静则与个体生活、心理健康相攸关。因此,修身与修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能割裂开来单独发展,由此才能达到个体行为与心灵完善的有机统一,社会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统一,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的有机统一。

二、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及德性人生的追求

市场经济是讲究利益分配、自由竞争的社会调节方式,这必然促进了人对财富的渴求,展现了人性本身的物质欲望。另一方面,人性本身的复杂性挤压了道德的底线,义与利的关系再次暴露在人们面前。见利忘义和舍生取义的方式都是不妥当的。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涉及到利己和利他的双重要求,必须从学理上对其作进一步的发挥。

儒学对义和利的看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解释。《论语・述而》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子罕》中又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从此可见,在当时文本环境下,义大于利,先义后利。而《周易》云:崇高莫大乎宝贵。《论语・述而》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使得儒学的道德至上主义又滑向了功利主义,呈现出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后人应该看到儒家在塑造道德楷模的同时,也彰显了一定的利益欲望。总的来看,儒家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割裂开来,而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统一。《论语・述而》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周易》也认为:利者,义之和也。儒家始终把义看作至关重要的价值追求,以义驱利,以义驭利,完成了其道德至上的功利主义人生诉求。

倡导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则不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当人们有了快乐和幸福,便拥有一切。当失去快乐和幸福,便努力去谋求它。快乐和幸福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为此,人首先要以一定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为条件。他同时强调这里所满足的只是保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的欲望。有些欲望是虚浮的,最终会转为更大的痛苦。另外,伊壁鸠鲁旗帜鲜明地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作了定性和定量,既肯定了物质利益的第一性,又肯定了精神利益在量上大于物质利益,代表西方哲人对义利问题的看法。

市场经济下的义利观不能简单地照搬原有的思想资源,而应在其基础之上,有所扬弃。(未完成)

三、以和谐为导向的天人关系、人际关系

当代社会过分地地依赖科学技术,以便更加有效地控制自然为人类服务,这必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最终带来了生态的危机,资源的枯竭,危害到人的生存。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加剧了人的异化和物化,人际关系的商品化,把人演变成官僚机器的齿轮,从而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所以,现代化的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财富激增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价值失落的过程,人类社会不可能永远跛足而行,重建价值理性,恢复传统社会中的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涉及到回归古代经典的问题。

天人关系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道,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了人天地的一致关系。同时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儒家对天人关系亦有类似的表述,《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总之,儒道两家孜孜以求的正是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交相融的统一关系。西方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后,人与自然逐渐分野,自然成为科技征服和奴役的对象,逐渐转化成人的对立面。在此之前,自然一直偎依在神的庇护之下,而没有独立发展的机会。人对神的敬畏使人对自然保有神秘感。苏格拉底就认为人只应该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情,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了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人无法认识的。神创论的观念在此后的西方文化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尤其是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直到斯宾诺莎,神与自然才合为一体:神即自然。在轴心文明时代,自然是超越人的力量的客观存在,人依附于自然。

在和谐的天人关系下,哲学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亦在情理之中。《论语・宪问》中,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孔子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伊壁鸠鲁为了消除对他人的恐惧,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人们通过约定来建立一种自然的公正,它的目的在于防范人们相互伤害。他说:“公正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由相互约定而来。只要有一个防范彼此伤害的相互约定,公正就成立了。”相比较而言,儒家侧重于从内在修为上寻求人际和谐,而西人则注重契约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物化以后的人类社会,资本化进程中的金钱关系被排斥在了古代文明之外。

篇4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我们祖先在长期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的伟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所形成的反应中华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现阶段,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反应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反应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弘扬传统文化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显著的。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教育职能,在学生群体中积极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提升当代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分析

学生是社会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对象,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群体受到多种外来思想的冲击,逐渐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在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继承受阻的现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传统文化实践性不强,对传统理论掌握不够充分,成为现阶段教育体系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以及前人的智慧,能够解决当前学生面临的多种问题,如心理健康问题、择业问题等。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蕴含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蕴含着重化民主传统美德。在学生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加深当代学生对中华民族伦理规范和价值准则认识有着显著的作用,其可以进一步提升当代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认同感,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校图书馆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的优势分析

1.职能优势

图书馆具有传统文化的职能,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凝聚着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精神,在对待传统文化过程中应该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一般情况下,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图书文献形势保存下来,所以传统文化传承本身就离不开图书馆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秉持着先进的文化理念,也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是一所学校的文化机构,是人类的大脑,储存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先进文化成果,所有关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都可以在图书馆中找到答案。图书馆的众多职能中?N含着传统文化的教育职能,图书馆的文化传承职能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理论依据。学校图书馆承担着支撑学校教育研究和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职能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础,也是重要的文化堡垒阵地,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图书馆在进行传统文化推广巨大优势。

2.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主要包含了学生资源和图书馆的藏书资源。首先,从图书馆藏书资源来讲,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图书文献资源,种类多样繁杂,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重要图途径。学生在图书馆中能够获取相应的知识和能量。在学校图书馆藏书结构中,其传统文化、传统美学和国学方面的文献十分丰富,能够给学生以文化的滋养。在图书馆中丰富的传统文献资源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次,从学生角度出发。学校图书馆主要为师生服务,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必要性和时代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课堂教育之外,图书馆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课堂以外的传统文化学习途径。图书馆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面对学校数量众多的学生群体,图书馆有充足的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推广活动。

3.空间优势

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精神支持和社会交流的重要场所。最近几年,很多学校图书馆逐渐重视自身资源、场所和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图书馆拥有宽大的空间,舒适的桌椅,柔和的光线。图书馆的功能划分越来越精细,自助式设备让师生利用图书馆越来越便利。学校图书馆的这种自由、便利、宽敞、舒适的空间,不同功能的划分,文化产品布置,给传统文化教育推广提供了空间方面的可能性。

三、学校图书馆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对策分析

1.编制推荐书目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推广

推荐书目又称为选读书目,导读书目,为学生读书和学习传统文化或者普及文化知识选择适合读者阅读的书籍将其编订成书目,让读者选择阅读。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包含了丰富文化作品,将这些书目推荐给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够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历史上有不少值得向学生推荐的文学作品,如《论语》、《资治通鉴》、《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历史著作。推荐书目对于引导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编制推荐书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充分利用好本校专业教师组员,成立相应的专家小组,对推荐书目编制进行指导,为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2.利用丰富多样的馆藏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推广

图书馆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馆藏内容丰富的图书馆也是进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推广重要资源。图书馆通过深度研究当前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所需的书籍,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广泛搜集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此外,结合时展进程,图书馆还可以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数据库,积极应用教育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推广,让学生更好的汲取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图书馆应该高效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推广,在学生群体中加大宣传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保证学生能够深度了解书籍,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篇5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策略

一、引言

多年来,文言文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头戏。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抛开高考文言文的重要性不谈,单是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点也足以说明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还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很多学生怕学、厌学文言文,而教师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应付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而教学,面对这种状况,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效果可想而知。当然,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很多的,例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没有语言环境的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应付高考的要求,对文言文本身所蕴涵的思想价值并不了解;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越教越辛苦、学生越学越吃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更无法达到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二、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1.正确认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构建出科学、准确的文言文教学目标。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凡是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蕴含着高尚的人生追求、美好的情感表达、顽强的拼搏奋斗精神的美文。这些文章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美的享受、人格的熏陶、心灵的启迪,它对提升高中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对文言文教学目标在确定时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对学生泛泛而谈的空洞说教讲解,制定的目标要便于操作、具体可行。在讲解《滕王阁序》中,有的教师将“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作为情感教育目标,这个目标的设置虽然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但是总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使人觉得目标设计过于虚幻,不切合学生的实际。

2.注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也是每一位教师孜孜追求的愿望。文言文教学本身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是一个难点,文言文本身就比较难懂,有的甚至是佶屈聱牙,往往给学生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解,要求学生课后落实字词句,其结果将使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越走越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不到提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文言文简洁明快、优美动人、精彩而富有魅力、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境传达给学生,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通过对《赤壁赋》的学习,在领略赤壁月夜美景的同时,能感受到坡的洒脱与旷达,并从中学会乐观、从容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困境与挫折;通过对《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讲解,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史家之绝唱中文字的美丽,并感受古人先贤们宽容大度的胸襟,学习古人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宏伟气概。

3.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发并利用教育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了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赏心悦目的情境,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讲解《鸿门宴》中有一句话是关于项王、项伯这几个人的座次描写的,即: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猛地一看学生并不清楚这几个人的座次关系,教师简单地讲解也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印象。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图片来还原当时的场景,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印象。再如:《赤壁赋》中对古代战场恢弘场面的描写,还有很多文言文作品中中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展示,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场景。教师可以将相应的视频进行剪辑再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前段时间热播的历史题材巨作《汉武大帝》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通过影视作品的再现来阅读《史记》、《汉书》等历史巨著,结合影视作品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总之,文言文中沉淀、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策略的改革,帮助学生汲取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将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文言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121-02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却成了教师的一大难题,长期处在“费时低效”状态。在教育改革中,文言文教学改革相对滞后。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

张大均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有效的教学就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但是,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就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只是被动地教,学生也是被动地学,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文言文教学上,并且又把重点放在词语解释与句子翻译上,以致于文言文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其实,高中语文课本所选择的文言文篇目都是古代著作的精华所在。所选文章短小精悍、结构分明、条理清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领略关怀民生、忧国思家的情怀,体会至真至情、至爱至美的人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有必要对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培养兴趣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基础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文言文教学长期处于“费时低效”状态,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为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翻译课文。这样枯燥的教学难免会使人失去兴趣,以致于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畏难情绪。

教师可以在教授文言文之前给学生先讲解一些相关的、有趣的故事,这样导入课堂,既营造了一定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庄子》时,庄子的思想对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师不妨在课前先讲解一些关于庄子的故事,这样学生很快就有了想了解庄子其人的兴趣,教师在讲解庄子的思想时,就不那么抽象、枯燥了。在讲解有关战争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画一张简单的战争地图,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清晰明了。

所以,教师只要突破学生的畏难情绪,继而想办法引发他们的兴趣,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基础,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诵读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现代文讲究诵读,文言文更要注重诵读。诵读本来就是一种生动鲜活的教学方法,况且文言文中的很多句式又很整齐,大多读起来朗朗上口。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文言文的诵读,觉得只要弄懂文章意思就可以了,读不读无所谓。而学生面对文言文也懒得张嘴,即使张嘴了也结结巴巴读不下去,文章都读不下去,理解就更难了。

(一)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的字词和通假字,读音很难把握,这就成了学生诵读的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帮助学生解除这些障碍,读准字音,这样学生在诵读时就不会有畏惧感。另外,句读是文言文诵读的一个关键,读不清句读就不能读出美感,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有关句读的知识,明确停顿和语气,找到停顿的规律,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二)读准语调,读出情感

古人也很重感情,作者的情感在文言文的字里行间亦有体现,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所以,学生应该在诵读时带着感情来读,这样才能走近作者,把握文章情感。很多教师喜欢范读现代文,讲到文言文就让学生自己读,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教师都有畏难情绪,那就更不要说学生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范读,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之后学生再接着读,这样学生就能够效仿教师,较为准确地理解文章中心。

(三)有条件的情况下分角色诵读

对于一些文言文选段,比如《战国策》、《左传》等,其中的人物对话较多,而且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分角色诵读,让不同的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也可以让男女同学分开承担,要求诵读的时候要读出人物情感,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通过尝试,这样学生很容易把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为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文言并重”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从当今的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重言轻文”现象。因为高考的原因,大多数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把重点基本都放在了文言文的“言”上,也就是重点讲解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却忽略了文言文的“文”,即文言文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教师备课的时候不能深入地研读文本,课堂没有创新性,这样仅仅发挥了文言文阅读的工具性作用,却丢失了它的人文,致使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比外语都难懂。他们只是了解了一些表面的肤浅的内容,并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文章的精髓,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审视古代的文化现象。还有个别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又走入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对文言文只是讲讲作者、背景和大概内容。这种泛泛而谈的教授让学生不能真正走进作品,走近作者。

所以,文言文教学不能“重言轻文”,也不能“重文轻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文”与“言” 的关系,力求做到“文言并重”。 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还要让学生去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就为文言文有效教学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有些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对课本所选的文言文也是只知皮毛,根本就没有深入文本,那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了。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以外,个人的文化素养很重要。

语文教师一定要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尤其要认真阅读我国的经典著作,努力挖掘作品中的人文因素。备课时,教师应该站在审美的高度,深入研究文本,探索文本的教育价值。授课时,教师应该亲自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走近古人,与古人对话,真正感受古人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在情感上努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

所以,只有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语文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体会自然美,感悟人生美,为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供重要的保障。

总之,文言文的内容涉及广泛,对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文言文的有效教学,那么学生就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作品中汲取了古人的思想营养,获取了古人的智慧精髓,并且能从经典著作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而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民族精神文化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武守志.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若干问题答客问[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钱吕明.文言文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2).

[4]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7).

[5]张广录.莫要买椟还珠、本末倒置――对当前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现象的批判[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2).

篇7

关键词: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现状 成因分析 教育反思

在封建时代,中国的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类型,书面语言又可分为素服语(日常或商用语)、制服语(初级古汉语)、礼服语(高级古汉语)三种类型[1]。今日我国中学生所学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然而在教学当中,大部分老师忽略文言文的语言属性,更多的是追求其背后的文化和文学价值。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中学生很难掌握基本的文言常识,文言文阅读能力普遍偏低。

一、中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现状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现状可以概括为:阅读兴趣普遍偏低;文言常识掌握较少;找不到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车丽涛[2]的调查显示显示,从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的学生普遍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数据显示喜欢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只占总体的20%~40%。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一方面是文言文本身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的讲解过于单调乏味。

文言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同其他的语言一样有自己的语法、结构、遣词和句式。这些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常识,通过学习文言文来习得文言常识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学习方式。但是,姚富根、张厚感和顾振彪[3]的调查研究显示,150份中学生的问卷中,平均分只有27.5分。大部分学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基本不懂,不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刚刚具备阅读初级古汉语的能力。有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饱含学习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理想的学习方法,很多教育者也明白掌握文言常识对于阅读文言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课程目标和考试制度的压力,不得不将教学重点放在讲解文章大意和记诵经典篇章上。

二、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的成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目的:文言文的实用性太低

语言的实用性,就是语言作为交流和表达思想观点的工具属性,决定语言实用性大小的关键因素就是普及和创作。在普及程度和创作难易上,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的优势不言而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语言和学校教学语言,全部都采用白话,文言在我们的普通生活中已然消失。

作为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对待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态度可以用“避难就易”来形容。他们从出生接触到的就是白话,用白话进行交流或者写作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简单;对于文言,没接触之前就不懂任何文言常识,在不懂文言的基础上去领悟微言大义的文言文,难度可想一般。中国的文言文又不同于欧洲的字母文字,在复杂性上远远超过字母语言。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五四白话文运动”和“简化字”推广的影响

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而造成我们轻视文言文的社会因素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它的成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但是,我们要反思这样一个问题: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一刀切”到底隐藏着什么危害?作为的倡导者,他们没有折中的路可走,但作为后人的我们又是否正确吸取了先辈的改革精髓呢?白话文运动中,一再强调他的“再造文明”的梦想,倡导者们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全民的、没有士与民之分的新白话,要有白话的肉身和文言的灵魂[4]。我们如今使用的白话文只具备语言最基本的工具性,却缺少语言的文化性。

五四白话文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观点和立场是否偏激还有待于商榷,但它对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造成的阻碍却是毋庸置疑的。另一个影响文言文教学的社会因素就是简化字的推广使用,如今我们使用的简化字有着非常多的便利之处,但它同时造成文字隔阂。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繁体字,这给中学生的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教育的缺失:我国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有失规范

中学生整体性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偏低,已不再是简单的师之惰的问题,对于当今教育来说,这只能说明当今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严重的缺失和不规范。我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编排不系统、学习评价标准不完善。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学会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不是读懂甚至背诵课本上的那几篇文言文。正如前文所说,通过学习文言文来学习文言常识,这是学习文言的基本方式。而现实中我们却遇到了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矛盾[5],在有限课时和学生有限精力的条件下,既要求学生学会文言又要求学生接受人文教育,这是不现实的。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只有分清主次、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功效。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择的文言文没有科学的系统性。学生要学的是一门语言,课程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往往坚持“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标准,相对忽视了学生学习文言的适应性标准。教材编排的传统总是以文学史为序,这种编排方式偏重于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6]。

在考试制度的压力之下,文言文教学不得不改变语言教学的正规路径以适应最终的评价考核。目前高考对文言文采用标准化的测试形式,内容就限制在教材中那几篇选文当中。这就不得不引导老师和学生们反复的“咀嚼”课本,语言学习的动力完全被考试得分的动力所取代。

三、如何正确对待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一)明确文言的价值所在

文言作为一种与口语相对应而存在的书面语言,历经华夏五千年而延续至今,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实用价值。民国以前的所有典籍著作(方言和白话小说除外)均由文言文体写作而成,要直接阅读这些资料必须熟练掌握文言基本常识。文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就是文言的价值所在。

学习文言是阅读中国传统经典的前提。自民国废除读经,改文言文为白话文以来,传统经典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历经几十年白话文教学之后的今天,精通文言的学者已为数不多,社会上的大部分人已经丧失直接阅读中国传统经典的能力,这势必造成一种语言界的“文化断层”。当我们再去品味传统文化经典的时候,我们能够阅读的只是别人翻译的白话文。

文言本身具有修饰性和美感,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精雕细刻的传统之美。这是文言本身超越白话又与白话的工具性、实用性相互补的价值。今天,当白话身上的文化责任已经全部剥落以后,人们已经开始表现出对白话的反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白话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方言白话、网络白话、舶来白话等等层出不穷。这些形式各异的“变异白话”在彰显白话复杂多样性的同时,也表现出白话的低级性。

(二)探寻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育机制

上文我已经探讨了我国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失误,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编排不系统、学习评价标准不完善。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安排中,要抓住“熟练掌握和运用文言进行阅读”这一主要教学目标;按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制定以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为标准的评价制度。除上述几点之外,还应当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育机制就是教育各要素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的运行方式,具体到文言文教学,就是要保证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内容和评价制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只有建立稳定有效的教育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辜鸿铭,著.颜林海,译.春秋大义[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67-68.

[2]车丽涛.关于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J].克山师专学报,2003(1).

[3]姚富根,张厚感,顾振彪.中学生语文状况调查报告(二)一一从三百份测验卷看当前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存在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3).

[4]杜素娟.关于白话文运动的几点追问与思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

篇8

一、文化解读的内涵

人类与自然界和社会所发生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统称为文化,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即“排除人类社会历史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及其结果。”包括了习俗、知识、道德、信仰、艺术等。文化解读就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分析课文中的文言文作品,通过作品来分析文化意义,引导、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文化内涵。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由此,我们在分析文言文的时候不仅要明白其中的能指,也要明白其中所指,要在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还要了解与语言同存的文化现象。

二、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化解读

当下,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忽略了对文化解读的应用,没有对文化解读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历史的原因,文言文运用的年代距我们非常久远了,它的字、词、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很大。因此,从字面上读懂文言文就成了摆在中学生面前最大的一道障碍,所以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言文语言的讲解上。

从功利的角度来讲,现今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由此,教师要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向文化解读的方向转变。“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就是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艺术的推想力。所谓艺术的推想力,是指先品味作品丰富的语言内涵,再进行丰富的想象,这样来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并对其进行补充和再创造,这就使教师不得不又把注意力移向文化解读。

这是一首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在这首诗中我们需要想象,作者为我们营造的是什么样的意境,他给我们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我们怎样读出其中的美。诗中的葛溪驿在现在江西的弋阳县一带。此诗是描写作者在驿站看到的自然景物而引起乡愁和岁暮的感慨,因而抒发对国家大事的感怀。开头“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漏”是中国古代计算时间的仪器,漏未央即夜未尽,夜深的意思。这就需要考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推想力,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月下秋夜图”。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天边挂着一轮缺月,晦暗无光。旅舍的床边,一盏油灯,半明半暗。不管是月色还是灯光,都不是皎洁而明亮的,而是一片晦暗,表现出旅舍中的清冷、孤寂。这就为后文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渲染了环境气氛,对我们理解整首诗歌有重要作用。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注重文化解读。

三、文化解读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今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如何选择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存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给自己留一个心灵的归宿,为自己寻找一方精神家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篇9

一、元认知策略的概念

元认知理论告诉人们: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积极主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能够更加的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使得整个过程更加的和谐有效。

元认知策略是指针对具体的对象,要掌握其整体活动信息的状态,进而对相应的流程进行监控,对具体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知识进行评估性学习。在明确的学习目标前,能够利用对学习结果的评估获得语言行为的控制调节。

元认知策略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元认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三种。元认知计划策略主要强调对学期学习目标的设置,以及合理安排阅读材料、安排需要回答的问题和对任务完成的具体计划等。元认知监控策略则强调对计划后的阅读跟踪研究,了解自己对于材料的熟悉情况,可以采用问问题的方式帮助自己了解进度,在考试的时候有意识地看自己的做题速度和所花费时间。元认知调节过程则与监控策略相联系,指的是在监控阶段的策略一旦发现不令人满意的结果及时调节的策略。

二、基于元认知策略的语文文言文教学训练

教师将积极利用苏教版语文教材在高中学生中开展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力求增强高中学生在文言文方面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一)整体设计训练模式

本论文将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文言文水平现状,掌握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特点。积极采用传授知识与相互提问的训练形式,探寻文言文教学的元认知策略训练,首先,构建以下图1所示的元认知策略训练模式:

图1文言文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模式构建图

通过对元认知策略的概念分析,我们也可以将文言文的教学认知过程分成两个层次:首先掌握认知策略应用的概念,然后就是针对文言文的具体策略应用。

(二)教学试验过程

首先针对文言文教学的元认知策略训练提出相应的课题假设:①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法的改进,帮助学生提高整体语文水平;②有助于增进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1.选定训练试验对象

选定同一年级的情况相近的两个班作为试验对象,其中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两个班级由同一个语文教师进行教学。

2.试验过程

在新学期开始时,教师应该使用关于语文能力水平以及文言文专业能力水平的测试题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统计两班的成绩,作为研究前期数据。

选用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对学生进行教学。先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关于认知策略的专业知识传授,让每个同学首先了解自己要进行的教学策略具体的程序和实际的效果。在较长时间的前期教学干预中,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指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内容教学,同时积极调整学生相应阶段的教学进度。对于实验班的学生,教师要组织大家开始学习苏教版中的选定文言文,同时积极开展元认知策略训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对照班的学生也开始学习苏教版中的选定文言文,但没有教师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

经过长达10周以上的教学干预后,教师将两个班级的学生重新集中,并且重新准备刚开始研究时测试的试卷再次进行测试,统计两班的成绩。将两次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后,积极开展数据分析处理。

(三)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两个班级的先后两个测试结果的统计,我们得出研究前期的测试成绩,两个班级水平基本相近,关于语文能力水平、文言文专业能力水平的学习差异性并不大。当完成长达数周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后,得到的结果有了明显的对比性:实验班开展元认知策略训练后的语文能力水平、文言文专业能力水平测试成绩显著提高。而对照班的学生前后两次语文能力水平、文言文专业能力水平测试成绩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三、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上一部分的元认知策略训练我们知道,元认知策略对于语文学习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的学生需要而言,具有实际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在准备阶段的理论基础学习,在教师的示范阶段,教师应该在教案编排、预先安排课堂预习计划、引导学生学习注意力、优化文言文的阅读细节、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等各个方面积极示范,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进入公共配合的教学阶段还需要注意,教师要带领学生回顾历史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制订新的文言文学习计划、监控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学习评估和调节。最后还要进行适当的周期总结反省,同时为当前阶段的元认知策略效果评分。

篇10

文言文作为语文学科里神圣优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它的辐射作用却发挥得少之又少。不必说学生从中所受的情感熏陶、思想启迪有多少,也不必说内化为自身素养的有多少,单是初中时学过的文言文的篇目,能说出数篇的学生都不多,至于问到一些篇目写什么,如《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等,能具体回答出来的更是少得可怜,文言文的一些有关词法、句法的知识就不用说了。这样的现状不能不让人担忧,为学生,也更为我们的教师。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大都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以“教”为中心,画地为牢,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情感、思维、意志、人格等均未得到充分发展。表面上是“学”的问题,实质是“教”的问题,没有不能发展的学生,只有还未发展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文言文教学,面对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不可以再这么“不负责任”地教下去,不可以再这么没有创新地教下去,不可以再抱着教不好也教不坏的无原则心态教下去。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授人以渔”的道理众人皆知,只有教会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变传统的“教师讲文言文”为“学生学文言文”,养成自主阅读、学会学习的习惯,才能促使文言文教学高效、健康发展。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商榷。

一、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有人说:“教无‘趣’,课不易‘活’,学不易‘动’;巧于‘激趣’,善于把握,则‘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我也深有同感。

(一)导语激趣,抛砖引玉。《黔之驴》我采用了故事式,用一则关于烤鸡方法的外国故事导入;《桃花源记》我采用了“缘、源、原、圆”近义词辨析式;而《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则采用比较式,对比两位作者的相同境遇、不同心境。(二)讲述故事,增情添趣。比如《临江之麋》、《理穷言他》、《伯牙鼓琴》、《杨修颖悟》、《马价十倍》等。(三)音像播放,形象直观。如讲解《出师表》时,学生观看了《三国演义》中“出师表”那段剧情,静静的教室里回荡着“诸葛亮”的动情陈词,之后学生又聆听了片中曲《哭孔明》,那悲壮的曲调、精准的歌词完美地诠释了诸葛亮的高尚人格,学生们沉浸在那份惋惜里、敬意里。(四)比赛游戏,竞争合作。如《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课本剧的表演,从写剧本到改编,到演出都由小组自行完成,产生的多重效用不言而喻,毋庸赘言。(五)口诀创作,新颖易记。如我和学生共创的“之”字用法口诀:之作动词“去、往、到”;之作代词,指代人、物、事;之作助词要记牢,一译的字四不译,主谓之间凑音节,宾语前置定后置。(六)黑板“说话”,解读文本。我设计的《口技》和《黔之驴》的板书如下:

二、找到学习文言文的“钥匙”

培养和提升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另一佳途,就是让学生走进文言文本:从语言上品味文言文用词的精妙,从句式上把握文言文句式整散结合的巧妙,从情感上感悟文言文思想的深刻,学以致用,在阅读上提高,在思想上升华。这便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拿到这把“钥匙”,学生就能打开文言大门,自主学习,主动提升,走进古典文化的圣殿,正所谓“进宝山切不可空手归”。

第一步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不管何种形式的朗读,朗朗上口地读出来,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第二步自我展示。结合导学案,内容可包括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字音、词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课文内容的简单梳理。此阶段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纠正、补充、共享、解疑、置疑。第三步翻译。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翻译应遵循“信、达、雅”三原则,也有人总结为五个字,即“留、删、调、补、换”。此阶段的学习方法:手拿笔,参注释,借积累,悟词义,连成句,疑难处,红笔注,提问题,会者答,共性处,教师讲。第四步探究。学生以“悟”为主,教师着力于“导”,学生各有特点的学习要反馈于“教”,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网络。此阶段的学习方法:提问,析问,解问,脑中有图像,有憧憬,全面性地评价。第五步反馈与迁移。反馈的方法可以是自我检测、小组测评等。迁移的指向应为生活,教师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找到文言与生活的接洽点,给学生以行动的指引、人格的完善、意志的磨炼。第六步背诵与积累。背诵方法:分层法、板书联想回忆法、接力背诵法、思维导图记忆法等。积累包括学生课内的整理归纳、教师的课外推荐,如《论语译注》每天三则的摘抄与百字的感受,写得深刻不深刻不重要,贵在坚持,增添文化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