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篇1

关键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45-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本质体现,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它体现了指导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高度,因其理论高度必然带来一定的实践难度。若要致力于探求理论高度与实践难度的融通之道,则应在实践生活中寻找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生长点,而这个生长点恰恰蕴含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是衔接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高度和实践难度的文化桥梁。因此,在高校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调研富有深远意义。2015年6~7月,课题组以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广东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960份,回收有效问卷904份,施测率为94%。另外,课题组对以上学院近五年校园官网相关教育信息报道进行了收集,再结合个别院校访谈,基于以上三个研究视觉,我们对于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与经验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一、大学生对于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较高共识

1.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系认识达成了高度共识。研究发现:当问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时,其中认为“紧密联系,继承和发扬”和“有一定关系,新时期有新的含义”分别占62.5%(565人)和36.9%(334人),共有高达99.4%(899人)的受访学生能够以历史发展的视觉认识到两者关系并且有新的期待。

2.大学生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能够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也达成了普遍共识。当问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定能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时,有28.25%(258人)的学生认为“一定能”,有66%(592人)的学生认为“可能”,仅有5.25%(54人)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可见,有近30%的学生持坚定乐观态度,而将近70%的学生持积极展望态度。

3.大学生对于所在院校运用中华优秀文化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整体工作满意度评价也体现了高度共识。当问及“你对自己学校在运用中华优秀文化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工作满意”时,表示很满意的有5.9%(54人),表示较满意的有35.6%(322人),表示基本满意的有49.2%(445人)。若将“很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这三项相加则高达90.7%,仅有9.3%的学生要求相对较高。从“满意”态度学生的学院分布来看,南华工商学院和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满意度最高,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居其次。

二、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1.实践探索点面纷呈各放异彩。近年来,受国外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等观念启发,许多高校日益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有些高校早在2006年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候,就开始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1)设置了专门机构院校根基较牢靠。研究发现,切实建立了相关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机构的高校,推进工作中会更有规划性和可行性。例如:在受访高职院校中,推进博雅教育步伐较快的有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早年就创建了博雅学院和博雅教育工作室;南华工商学院则坚持“一线定位、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成立了博雅教育推进办,每年扶持若干博雅教育研究课题,设置博雅学术讲坛,成立了博雅教育教研室。

(2)设置了专门课程院校工作更踏实。开设专门课程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灌输给广大学生,切实推进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覆盖面最为广泛且有效的方式。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将“明德、笃学、砺能、自强”融合到博雅教育中,为全体学生提供全人教育板块。南华工商学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两门博雅课设置为全院必修课,力度大,效果好。此外,还辅助博雅讲坛系列专题讲座,场数目前过百。

(3)开展相关活动院校更为学生乐见。本次被调查的所有院校这个方面普遍做得较好。当问到“你希望学院以何种形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有64.8%(586人)的学生选择“古代服装秀”表演;51.5%(466人)的学生选择“书法绘画展”;有大约45%的学生选择学术讲座、传统文化课、成语竞赛、志愿者实践活动。此外,“征文比赛”形式也有25%的学生赞成。例如: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关心孤寡老人,关注洲心幸福院”志愿服务活动、南华工商学院的“汉服时装秀”活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学知识竞赛等。

2.经验积累初具雏形且日渐丰富。

(1)理论成果初见雏形。据了解,受调查的8所学院近年在探索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确实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其中不乏著书、学术论文和课题研究,不少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著书方面:南华工商学院易江教授上世纪90年就的《博雅人生》一书今年已再版发行。科研方面:粗略统计省部级课题至少3项,院级课题多项。例: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博雅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文训模式探究》课题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资格。相关学术论文愈50篇,例:《地域文化视阀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研究――以广东为例》(余展洪,中国成人教育,2013-21)等。

(2)实践经验日渐丰富。通过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现理论高度和实践难度的对立统一,近年实践探索均有得失,受访院校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之谈。其一,办学理念体现了文化传承性。如:南华工商学院校训中的“儒雅自尊”、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中的“修德强能”等。其二,教育实施体现顶层设计思路。不少院校能够做到从课程设置、学术讲座到学生活动内外渗透,形成全员参与的战略格局。其三,学生自觉参与意识愈发喜人。调查显示:当问及你“是否愿意参加旨在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时,表示“尽量参加”的占49.3%(446人),“周末参加”的占34.1%(309人),而选择“不参加但支持”的占16.1%(146人)。可见有近85%的学生愿意参加相关活动,情况令人欣喜。

三、高校进一步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诚然,调查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其一,不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其中认为很了解的仅占7.69%(72人),“一般”的为77.4%(700人),“很少”的为15.1%(137人)。其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认知程度不高。被调查学生中仅有8.2%(75人)的学生认为耳熟能详,有34.7%(314人)的学生知道大部分,有51.6%(467人)的学生选择“知道一点”,还有7.9%(72人)的学生一点也不晓得。其三,对于本学院相关课程设置了解程度不高,当问及“所在学校有否开设类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去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时,40.7%(368人)的学生认为“有”;42%(380人)的学生表示“不清楚”;17.2%(156人)的学生认为“没有”。因此,高校这项工作的推进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下来谈谈推进思路和方法。

1.进一步推进高校师生对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共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首先应尊重与聆听学生的心声。例如:调查中,不少学生能够提出良好意见和建议,包括大力支持高校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应开设课程、多组织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且提出希望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要用过于强硬的手段去要求学生学习,且认为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等等。其次,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推进工作的价值认识也非常重要,高校应该搭建良好平台以促进师生价值共识是首要任务。

2.进一步挖掘地缘文化优势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地缘文化与中华文化是点和面的关系,优秀的地缘文化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生长点。例如:通过传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来拓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接地气的做法,更容易达到良效。

3.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的构建以积累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上至下逐层建议:国家教育部门从政策上对推进工作予以扶持,高校完善机制建立相应教育机构,教师自觉提高自身涵养,形成全方位育人教育环境和氛围,假以时日,高校必将形成厚重的学习氛围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09-02收稿日期:2016-01-26

作者简介:史佳楠(198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科员,硕士,研究方向:历史学、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青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佼佼者、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有生力量,更应在对精髓文化的弘扬发展、继往开来中担当重任。高校是大学生价值观和文化素养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才能让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培养内化为学生自身思想品质的一部分。而要做好以上“六进”,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鼓励为主,督评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厚重积淀,是历经无数次去粗取精的文化精髓的载体,代表着民族和国家以往的文化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提出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代表着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贯彻不能只靠抽象的宣讲,要以更生动、具象化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高校,以“六进”为抓手的教育模式基本已经覆盖了高校教育的全部途径,但在这些途径上要走得稳、走得好,就要求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灵活应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唯一一所艺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育人手法,比如,以美育带德育、以创业教育带动德育等,将德育这一抽象概念灵活地落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自我和德育内容认知的不断深入,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得到提升。参照德育的实施办法,本文就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六进”校园的实施方式。

一、在“进教材、进课堂”上应以做为主,图文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是有利于青少年教育培养的举措,但所谓“进教材”不应只是单单占几个版面,印多少内容进去,而是要思考如何真正地融入教材,融入教学。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状态、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出发,概念讲述式的教育早已为学生们所排斥,他们更喜欢新颖的、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在教材编制方面,应多考虑图文并茂,不妨大胆编制相关课堂游戏、知识竞赛,或者以寓言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自主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更易接受,且记忆更牢固。还可以充分借鉴儿童图书的优势,在教材中加入剪纸、猜谜、涂色、连线等内容,让学生先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

例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采用了以美育带德育的方式,充分地集合了艺术类大学生乐于审美、擅于审美的特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和谐”“友爱”“正能量”的真谛蕴含于美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创作艺术品,品味到蕴含在美术作品中的基本道德价值理念。与此同时,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还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添加有代表性的古典故事,不仅传递了传统文化之美,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蕴含其中。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

二、在“进课外、进网络”上应互动为主,体验为辅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研究过程中,还要重视对“进课外、进网络”层面的研究。具体来说,在校园中,虽然进行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但是,在课外时间、网络平台上,仍然可以拥有多样化的途径,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教育培养的结合,发挥出德育的应有作用。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和网络平台的过程中,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现整合创新,并对大学生群体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根据对相关调查的总结归纳,可以看出,本文进行研究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以艺术类学科为主的职业院校,学生在课余生活比较重视对于自己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爱好也集中在摄影等艺术类活动上。基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的研究过程中,就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摄影展”“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展”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充分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结合大学生群体所擅长和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形式,高效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大学生群体课余活动的有机结合。

除对大学生群体在课外时间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外,还可以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数据的统计技术,对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平台所从事的整体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而高效实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例如,根据对相关调查的总结归纳,可以看出,艺术生浏览的网站主要包括“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豆瓣”等。其中,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都开通了微信功能,在微信中,也有着专门的讨论组功能以及建立公众号平台的功能,基于微信应用的这些功能,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的过程中,采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讨论平台”“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获取价值观念和文化知识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时代高效的沟通功能,进而实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网络的目标。

综合起来看,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课外时间和网络平台的研究,可以从整体上为提升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环境。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伴随着现代大学生群体思维主体意识的变化,高等教育院校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教育过程、学生爱好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思维意识和道德观念影响力度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对高校学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邀请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集大成者进行宣讲和讲座,吸引大学生群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普及效率的提升。

三、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上要以鼓励为主,督评结合

为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针对性,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高等教育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建设与评价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

通过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对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构建高校人才队伍过程。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大学生群体可以充分自由地享有校园文化的成果,这就更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队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保证大学生群体综合全面地发展。例如,可以建立教师队伍再培训体系,督促高校教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及时对思想政治管理队伍、教师队伍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保证高校师资队伍可以满足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需要。

在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教学评价体系要充分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渠道,为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目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大学生群体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校园网系统,学生可以给当学年的授课教师打分,分数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为了促进大学生群体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督促教师重视相关内容的教学,在评教系统中加入弘扬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项,并设置其为必选,提高所占分值,那么教学效果也可以更好地获得保障,进而将陶冶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和情操建立长效机制,为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校园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要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于澍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必要性科技信息,2010,(19).

王润民思政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广东科技,2012,(23).

秦樟连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体会科技信息,2009,(2).

篇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德育课堂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追崇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来横亘不变的思维模式及价值取向,也是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基本停留在对学生在校安全、卫生、纪律、仪容仪表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德育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指明了学校德育的方向,也指出了学生德育的目标。它解决学校德育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思维,也让学校德育有了丰富的内涵。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

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笔者的做法是:

1.研究学生、设计教法

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班为单位进行,班主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与关键。班主任必须先要备好课,备课有三项主要的工作要做:第一是研究学生,重点是弄清学生德育方面的缺失。第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内容要分门别类,按周、学期做好计划,使之具有延续性。第三是设计教法,传统“说教式”德育方式延续到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学生德育中用处不大。如何紧跟时代潮流,最大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这就是教法设计。

2.重儒家文明为主

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儒家思想主张“礼治”“德治”“人治”。它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思维、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所在。

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把儒家文明中的精华作为德育的内容,上学生弄清儒家文明中“礼治”“德治”“人治”意义与内涵;弄清儒家文明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弄清儒家文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与地位。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求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的需要。

3.读经诵典、促良好班学风

读经诵典是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之一。诵读的经典可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常礼举要》《声律启蒙》等。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系统地、实质性地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弄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内涵既体现在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上,也体现在对人的行为修养上。通过诵读,最终形成人人读经典,个个讲修养,大家树新风,班级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篇4

【关键词】职业院校;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已完成价值超越,教育的核心已从注重职业能力转向职业素养。二者在教育的意义上都是以德行教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解析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是文件的重要精神。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一是提倡强健体魄,中国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磨练意志。二是蕴含伦理规范,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等。三是蕴含完善的人格修养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自身人格的修炼,即修身为本、道德至善。四是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五是蕴含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当前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习惯多。学生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贪图安逸享乐,虚荣心极强,由此造成抽烟、酗酒、旷课、打架斗殴等问题。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学生普遍有得过且过心理,依赖心理严重,动手能力差,生活状态一塌糊涂。三是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学生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存在自卑、爱走极端等心理障碍,由此给学生管理、同学交往等带来不利因素。

第二个方面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问题。一是急功近利,眼高手低。一切以眼前利益为关注点,缺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态浮躁,满腹怨言,无法正确看待企业、社会、家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忠诚度差,频频跳槽。二是纪律性差。学生散漫惯了,对企业的严格管理不是正确面对调整自己,而是消极应对,要么自行离职,要么被企业开除,要么懒散混日子,无法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三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较差。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团队意识,难以在企业长久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

首先,紧抓理念的融合。二者之所以能够起到的教育作用,其实质乃是抓住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古语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作善也”。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好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进而影响学生积极效法,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应该上自领导,下至老师,自上而下从各方面点滴去力行、去做、去实践。

其次,紧抓内容的融合。一是抓住人性本质。激发老师学生向善之心,培养师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正如古语:“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长养人的善心、善言、善行,这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重点培养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不计较个人短期得失、乐于奉献、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良好品质。三是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德智体美,样样涉及;琴棋书画。门门略知,着力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是突出教育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孝道”为核心,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则可以《弟子规》、《孝经》、《朱之治家格言》、《大学》等经典为核心教学内容,通过言教、身教、境教的途径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注重形式的创新。一是精编校本教材。精选《弟子规》、《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中华德育故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开设部分课程。二是巧设教育媒介。充分利用早读、社团、演出、文艺等渠道,如在早上素质教育课上学习经学;在第二课堂上学习书法、中国画、音乐、太极拳、武术、乐器等;在学生活动上开展读书会、社团、义工队等实践性活动;在班级上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会、团会;在技能文化艺术节上增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实践感悟等比赛。三是成立学校分享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力行情况进行分享,通过成立“师生读书会”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自我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最终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将孝道、尊师、奉献、感恩、节约等优秀品质真正入心入德。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融合的成效

一是学生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教育,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能够自我反省改过。在校能够有爱待人,团结他人;在家能够尊重长辈,感恩父母;在社会能够谦恭有礼,遵循秩序,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学生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修正完善,普遍较谦虚好学、主动学习,尊重领导、师傅、同事,在企业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奉献精神,不计较短期工资和个人短期得失,具有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好,不拉帮结派。

三是招生入学率得到提高。学生普遍对家长、老师、同学发生了诸如感恩、团队意识等积极态度的变化,学校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管理教育后,后期学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了,流失率降低,学生和学校的正面形象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同,招生入学率明显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融合,是当前以及今后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这样一个群体,更应该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本质来引导学生,长养学生的德行,从而教育其一技之长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石书臣,杨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6.

篇5

〔关键词〕立德树人;传统文化,理想信念,价值观,中国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6-0143-05

一、立德树人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神滋养

每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安身立命、精神归根与心灵安放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的活水源头。当代中国立德树人,培育的是中国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魂之底色、育之方式和精神支撑,立德树人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在立“什么德”上,不能割裂传统。传统是指在一定时空中存续和发展的族群,为实现共同发展目标通过协商、合作构成命运统一体,在共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础上逐渐产生的共同文化形态、社会心理、价值追求和思想行为方式的总和。传统既体现为能够代际相传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要求,也体现为一脉相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其作为族群个体隐性的、强有力的精神标识,根植于个体内心并规约其行为。“每一种持久性的社会关系都以行为的统一性为先决条件,从最基本的层次上来说,行为的统一性包含了所说的‘习惯’和‘习俗’。……它虽然不为其他人明确赞成或反对,但总是被某个人或许多人习惯地遵守。遵守习惯并不需要任何约束力来保障,而是行动者自觉的事情。”〔2〕立德树人只有融合传统并在其中获得滋养,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点无论从中国古代社会立德树人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嵌入,还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承继传统并在制度要求下加以强化都可以得到侧面印证。当代中国立德树人必然蕴含中国独特的多元文化、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等,这些元素已经融汇入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质、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中,成为“德”的重要思想底蕴,割裂与这些传统因素的内在关联,就意味着“德”失去了底色,会使“德”无处安放、无所附着。

在“育什么人”上,离不开文化的承载。文化“无疑是指彻底的、统一的和在整个民族普及的‘对生活和对人的观念’,是某种‘世俗宗教’,是某种‘哲学’;它应该名副其实地成为‘文化’,即应该产生某种道德、生活方式、个人与社会的行动准则。”〔3〕文化具有整体上育人的功能,其总是潜移默化地对人认识世界、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基本观点发生影响,致使个体精神世界特别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在文化熏染中不断确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恩格斯说“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4〕文化是涵养人才成长的重要力量,文化育人是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中许多熠熠生辉的思想、价值与追求是人才培育不可或缺的元素与养分,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为人处世乃至审美情趣等,都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承载。

在“怎么树”上,需要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 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5〕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数千年文化传承中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心理、情感和文化认同,更是时展最迫切的呼声,它承接过去又延续未来:民族精神不仅构筑民族国家共同的文化根基,构成民族国家共同理想的现实基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和民族国家发展实践理论自觉的集中体现;时代精神则是在新条件下把握时展的脉搏,总结时展的经验,反思时展的问题,归纳时代精神的现实要求的最新成果。两者的相互融合构成立德树人的精神支撑,立德树人就是要从时代角度筛选、过滤和总结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精华,并使之发生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与时展要求的良性对接。这就需要我们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服务于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铸牢科学信仰,构筑道德情操;也需要传承和升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塑价值共识。

在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农耕文明和小农经济、宗法制度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无法承载中国社会发展全部精神支撑的功能。

必须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用的方法对传统文化加以鉴别和分析,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界定为“立德树人”的精神滋养,才能更好地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的关系,不至于偏离与失措,由此培育的“人”才是中国的、健康的、现代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功能定位之所以是精神滋养,是因为在立德树人中理论是指导思想,其发挥思想统领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理想信念,其设计未来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基础,其统筹和汇聚社会价值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有效推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更好实现对整个中华民族思想的统领和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滋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基因的传承、对中国人民上下求索所确立共同理想的寄托、对每个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景的承载,是中华民族在理想信念层面的共同目标,蕴含着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的期待,也需要文化传统对其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清晰表明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延m中华民族群体生存方式和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追求,使人们在价值观层面获得归属感、归宿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传承民族的精神共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和丰富资源,是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重要基础。

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的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6〕从当下时展要求看,对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做一些深入的挖掘和阐发,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基石,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时代条件下焕发生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智慧宝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磨砺民族意志过程中,在时代的大浪淘沙、去芜存菁中,绽放着人性之美,思想之魅。其内在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基本精神和育人方式中蕴含着滋养立德树人的宝贵智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智慧,发挥其情感与道德感召力,保持其生命力与鲜活性,使人们的内心信仰、价值操守与精神原则与文化传统相契合,有助于科学信仰、价值共识与精神家园深入人心。

一是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成圣成贤作为理想人格与人生追求,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提高人生境界,完成“内圣”的实践功夫,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更通过社会实践,将内在人格力量外化于现实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大学》三纲领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宗旨在于彰显人的品德,向内成己,向外成物,使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念激励着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努力抗争、不畏牺牲,留下了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与壮美篇章。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家国意识和爱国情怀,“立德树人”要构筑高尚道德情操、关注民族前途与国家命运,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兴盛、民族富强、百姓幸福紧密相连。这充分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的宏伟气度,也折射出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是价值取向。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所特有的价值系统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价值基础,其总体现为与文化传统的承继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以“仁”为核心,仁是对人之为人内在价值的肯定。从“仁”的核心价值出发,在生死取向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义利取向上,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在国家与个人关系上,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家庭范围内,以“孝道”为价值原则,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妻恩爱;在社会范围,以“爱人”为价值原则,由己达人,仁民爱物;在国家层面上,提倡“民本”,民重君轻,重社稷必爱百姓。由“亲亲”“仁民”进一步拓展为“爱物”,爱物体现对人之外的自然与外部环境的尊重与爱护。这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体要求、社会要求和国家要求实现了整体对接,“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要求。”〔7〕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老爱亲、扬善扶正、见义勇为、敬业乐群、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滋养。

三是精神追求。精神的重要价值在于识别民族身份,唤醒民族发展动力,激发民族创造性。张岱年先生曾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8〕中华民族长久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9〕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也需要呼应时展的迫切要求,鼎新革故的进取精神、重群克己的合作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精神,催生了改革创新时代精神。这一方面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精神的精神基因和思想精髓,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动力,铸就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注入新力量的过程中提供丰厚滋养和精神财富。

四是育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与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等,具有长久魅力,富有育人智慧。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式更多地融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大量事实证明育人实践只有融入现实生活“洒扫应对”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自觉的“乡规民约”“家风家训”,成为习惯性的人伦日用,才能有效约束与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与实际行为。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以文化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礼学・学记》)通过社会教化、礼仪规范、纲常伦理、蒙学孝德、修身成贤及化民成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情操得以精进,人人向善,自然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以文化人”也体现于“礼教”“诗教”“乐教”中,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实现“成人”。“以文化人”更体现在各种仪式和各种表达中,比如以婚丧嫁娶的仪式、祭祀、成人礼以及各种节日仪式“化人”,再如借用建筑、宗教、书法、绘画、碑刻、雕塑、戏剧、诗文典籍等各种形式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中华传统文化善于运用各种形式与不同载体,利用各种时机与场合,把文化育人融于日常生活中,构成立德树人实现方式的重要参照和借鉴。

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立德树人”的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历史,承载当下,昭示未来,“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0〕作为转化对象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被动地构成立德树人素材,而应通过重塑与创新,吸纳、融合时代精神,主动支撑与有效滋养“立德树人”。

从传统的“内圣外王”到“新四有”公民。传统文化的“内圣外王”是基于对人生的感悟,对心性修养的反省,对政治民生的关切,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体认,“内圣外王”之道是一套独具特色的有关人生、教育、伦理道德与社会政治的理想信念。所谓“内圣”,就是通过修身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和境界,为正己的功夫。所谓“外王”,就是将成就的高尚道德推而广之,及于家庭和社会,建立理想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为正人的功夫。“外王”以“内圣”为前提和基础,“内圣”以“外王”为归宿和目标。两者在现代社会的转化体现为通过修身正己以实现正人的政治和社会目标,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对理想信念、价值操守和基本精神的内在道德铸塑,以达到个体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同构;同时以育人为目标,尊重个体的价值,唤醒个体生命的理性自觉,追求内在道德指引下个体“自在自觉”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实现个体与民族国家协调、同步发展。新时期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精神、民族美德、民族文化牢牢扎根心中,友善、互助、明理、自强、谦让、包容、诚信、节俭的传统美德融入血液,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有本事的“新四有”公民。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新四有”内涵,丰富“有道德”人才培育的其他核心内涵:一是“有信仰”,即有中国梦理想信念和信仰。明确把“有梦想”“有信念”“有信仰”作为新时期关于“育什么人”整体战略的首要目标,决定了立德树人的整体规格和本质追求。“有信仰”在人的精神领域和能力素养结构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思想引领和行为主导作用。二是“有理性”,即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质属性的价值操守。理性意味着成员个体能够对自己存在发展及其同社会整体关系有清醒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判断是非善恶、荣辱功过的价值标准和价值操守。三是“有道德”,即有以中国精神为独特标识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有道德”是“有奋斗”“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情操”“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伦理基础和精神支撑,铸育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的人,新时期立德树人才能获得现实生活基础,才能把育人在现实的道德与精神生活领域中凝结升华为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四是“有本事”,即有符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分工及社会交往全面发展的能力担当。这是“有能力”“有担当”“有本领”“有素养”对专业能力的整体要求。立德树人针对的是活跃在社会各领域的各职业人群,这些人群都在自己的社会分工与社会角色中实现自我与社会生活的充分融合,立德树人不能只强调“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等思想水平与道德素质,还要强调“德才兼备”,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才干。综上,围绕培育“有道德”的人整体目标,当代中国立德树人应该围绕“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有本事”核心内涵与总体规格,培养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从传统价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重点发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这六个方面表述了传统美德、政治理念、社会理想、民族精神的根本要素,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不仅要讲清楚“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价值理念与鲜明特色,也要梳理这些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与转化。“仁爱”就是爱人爱物,有“仁爱”之心,才能成己成人成物,仁爱是“和谐”“公正”“敬业”“友善”的源泉。“民本”的基本价值理念包括“立君为民”“民为邦本”“仁民爱民”等重要古训,传统民本思想向民主价值观的转化,需要使其服务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诚信是进德修业之根,也是治国为政之本,继承、发展、创新诚信文化,需要使其服务于建设诚信社会、诚信政府、诚信企业和培养诚信个人。正义是人类文明的普遍法则与基本价值,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为先、舍生取义影响深远,可以为形成崇尚正义、富于奉献、自觉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社会氛围注入思想资源。和合是中华心、民族魂的基本标识,也是多元性、包容性的中华民族独特理论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面对自然、社会、国家、人际、文明间的冲突,需要以和爱公正化解与融合矛盾。大同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理想,在近代到现代的思想探索与政治实践中,大同理想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从大同理想出发接纳自由、民主、公平、平等现代价值,使之与当代社会的政治理想接轨,能助力于在“旧邦新命”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观念支撑,更作为道德生成的逻辑中介,在立德树人中奠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基础,也使其在统筹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理想信念与现实基础、主流意识形态和多元社会思潮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1〕,使其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人们自觉的价值选择,既是个体层面以价值底线和价值标准凝聚共识的有效方式,也是在群体层面有层次、有重点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更是在全局层面实现为民族寻根、为社会立德、为国家圆梦的价值基石。

从传统修身教化到富含时代内涵的教育感染。传统文化注重修身教化,修身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格与高尚的道德人格而进行的自我磨炼与力求完美的品格追求;教化是通过礼乐教育与道德教育而实现人心风俗的变化,是政教风化、教育感化与环境影响等各种因素综合运用的育人方略。在漫长的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价值取向使修身与教化备受推崇。在今天开放、民主、鲜活的社会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规范社会意识、传承美好道德需要对修身教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传统修身体教化的言传身教、俗约规化可以通过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合力有效达成,创设优良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与群体环境,发挥环境间良好的感染作用是当代修身教化的重要方式。在家庭中以尊老为例,现在社会尊老不必像《弟子规》里所说:“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晚辈应该尊敬长者,长辈也应给予晚辈人格上的平等,这样的转化更富有进步意义与时代价值。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所铸育的是以为信仰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属性,以中华民族共同价值体认为共识基础,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独特标识,以当代世界文明发展为成果借鉴的当代道德。

“立德树人”需要坚持指导、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明风范,继承弘扬传统美德。现时代的“立德树人”需从不断绵延演化的v史进程中理解传统文化与时代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科学分析、鉴别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使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为信仰确立、价值重铸与精神成长提供有益的精神滋养。反复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2〕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从现实出发来诠释和理解它,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古代知行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为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借鉴性示范。

〔参考文献〕

〔1〕〔7〕〔10〕〔11〕〔1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164,163,164,155.

〔2〕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96.

〔3〕葛兰西.论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10.

〔6〕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N〕.人民日报,2013-08-20.

篇6

>>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 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践行现状及教育策略分析 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述论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实践中探究人文与情怀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方向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与职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技术探析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浅论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6-07-20]. http:///article/jxgz/200909/20090900038657.shtml.

[3]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2016-07-20]. http:///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2016-07-20]. http:///gao_zhi_791/20060323/t20060323_110175.shtml.

[5]孙祥军.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72.

[6]陈永国.文学教育:人何以为人?[J].外国文学研究,2015(6): 27.

[7]赵沛霖.文学经典的价值及其研究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2014(5):61.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XU Tai-mei,TANG Tai-xiang

篇7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权重愈益凸显,在世界多元复杂价值意识体系中,中国也必须关注自我的文化主体问题。中国的发展与其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正如许多学者所共识的,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实力,在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政治和文化的力量。中国文化有自己历史积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及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和中国道路选择以及中国梦实现息息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更是决定中国道路、中国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根基。“中国梦”是当今中国人的愿景追求,也是传统文化的理想和梦。中国梦实现与民族凝聚相关,民族凝聚不仅表现在对地域和生活共同体的认同与依赖上,更表现为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中。在现代社会“碎片化”和多元价值观影响下,如何构建文化归属和文化心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以仁义礼智信及其群体和谐为理念取向,以家国情怀、仁爱责任、人格取向为核心特点的价值系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传统底色,也成为中国人“身份认定”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培育,对于引导中国大众尤其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国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十分必要。

弘扬和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逻辑上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古与不变。时代在变革,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内容也要接受时代的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时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培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重在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对其内容和形式的一体化传承。传统文化有载体,所以注重留传承载传统文化的形式十分必要,事实上许多传统文化及其形式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之中,如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文艺形式、日常礼俗、饮食服饰,等等。目前许多人很重视传统文化形式的普及,如青少年学生的读经诵经热,古礼仿习热,等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传统文化的培育不能仅此为足,我们不要求青少年都成为古典文化行家,但也不能止于“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读经思路。

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教育,但须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教育。家庭作为孩子成长中的“第一学校”,家风的熏染教养至关重要。当然,离开了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弘扬,青少年传统文化的培育就会陷入“5+2=0”的悖论之中。

篇8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089-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凝聚着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智慧,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该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源头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这决定了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社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延续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代特征,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三个层面都可以找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1]。

(一)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传统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体现为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追求,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应的渊源。首先,国家富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管子・形势解》就有记载:“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韩非子・和氏》也有“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其次,民主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一脉相承。《尚书・五子之歌》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泰誓》中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古代民本思想都强调对人民的重视和君权的约束。再次,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开化的表现。《礼记》的“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管子・牧民》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所阐释的就是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对精神文明的更高追求。最后,和谐是对良好人际和社会关系的描述,同样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思想一脉相承。“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古代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经典理论。从《易经》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强调,到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再到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遵循,以至逐步推及发展到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上的“人和”的“大同”社会,如《礼记・礼运》中“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对“和谐”理想社会的向往,都能看到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丰富的传统文化渊源。

(二)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传统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体现为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同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由的理解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相对自由而形成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都强调自由的相对性。传统文化对“平等”“公正”等同样重视,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等传统思想。而“法治”的基因,则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管子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家更是将法治推崇备至,如韩非子的“法不阿贵,绳不绕曲”等思想。

(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传统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体现为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追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战国策・西周策》就有“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的记载,《汉书・司马迁传》“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日知录・正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有相关论述,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敬业,是中国自古以来人之为人的行为标准,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勤劳精神,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等都是这一精神的体现。诚信,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道德标准,《周易》“人之所助者,信也”;《礼记》“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儒家学说的“仁义礼智信”,十分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友善,同样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体现,如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理念,都是古圣贤们对“善”最精辟的概括[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是重大的理论课题,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从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在培育内容上,重知识轻实践

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来看,主要存在着重知识灌输、轻实践领会的倾向。

一是从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学习情况看,存在重识记、轻理解的现象。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学习,主要是通过校内张贴海报、校园媒体进行宣传等途径实现,大多仍停留在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应知层面,而未能深化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的认识,没有领悟到每个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的深厚传统文化根基,更未能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与共识。这种重知识、轻理解的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是从核心价值观相关课程教学情况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目前高校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思想政治课程、辅导报告等,或以理论灌输、或以热点剖析等方式进行,往往停留在从知识到知识的灌输层面,而忽略了与实践的结合,忽略了从应知到应会的转化,导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较为肤浅,从根本上还谈不上能将这种价值理念转化为他们作为一代新人应有的基本信念的问题。

(二)在培育方法上,重形式轻实效

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法上看,不否认,各高校在实际形式上确也不断推陈出新,但在实际上却逃离不了重形式、轻实效的老路。

一是主题教育活动时政色彩鲜明,吸引力不足。部分主题教育活动高扬主旋律,在活动主题或组织实施中均明确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且发文要求举办类似“五四”讲话学习、“两会”精神学习的主题活动。但在实际上却忽视了当代大学生较多关注个人成长,很少关心时政主题的问题,导致活动效果不理想。

二是形势政策课、党课团课学习虽然规范,但不少主讲者却难以充分讲授核心价值观内容。形势政策课是大学第一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承担课程的大多是青年教师或辅导员,因而讲解理论热点所需内容受自身理论水平限制难以深入,何况一些高校还将此改为学生发展和就业指导课,所以在实际上难以传授给大学生足够的传统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内容。因此,部分青年者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严格说来,应首先提高讲授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解读水平。

三是校园文化活动受众有限,难以以点带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活动已遍地开花,这是值得倡导的。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些活动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聚焦个人层面的活动较多,关注社会、国家层面的较少。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有限,舞台上所展现的往往是多才多艺者或活动积极分子,而那些专注于专业学习、忙于勤工助学或沉迷于个人爱好的学生参与有限,因此活动很难以点带面,往往停留于营造氛围层面。

四是校园新媒体强调“班班有阵地”以持久宣传核心价值观,但在实际上,收效并不可观。近年来,QQ群、微博、微信等平台从学校、学院层面走进班级、支部,然而大多数QQ群仅成为学生日常事务和交流的平台,微博日渐式微,加上原本开拓价值观宣教的微信平台,由于较难做到每天优质文章而逐渐受到冷落。

(三)在培育体系上,缺乏系统支持

从培育体系来看,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存在着多头并进、交叉教育现象,难以形成合力。究其原因,一是以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两课”教育与现实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节,存在过于强调课堂教学与学分的现象,同时在管理体系、考核手段等方面普遍存在脱节的现象。二是学校内部工作机制与整合力度不够,如组织部门、学生会、社团等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管理,各自为政,常常因为片面注重活动形式而忽略活动效果,从而出现诸多重复工作而影响教育效果。

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探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力争使教育过程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增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健全培育体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

第一课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要找准结合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选修课程中的传统文化课程、心理适应和求职就业课程等四类课程的教育针对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资源,对学生进行国情、国史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要搭建和扩展好第一课堂的教学平台和覆盖半径,举办各类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讲座、报告会,加强品牌建设。还要优化学生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加强“教”与“学”的良性互动,鼓励晨读小组、兴趣小组以及读书会等课外学习活动。

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应与第一课堂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效仿高校素质教育学分的形式对第二课堂加以规范,让其成为有效补充第一课堂的育人阵地。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面广、吸引力佳的特点,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操。还应注重多措并举,这主要包括:氛围营造默化人,建设“尚新、尚业、博雅、博爱”的优良学风、班风;文化体验扬主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文化作品的鉴赏与创作,将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社团活动凝特色,通过经典作品诵读、汉字听写竞赛、人文风采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砺品格,以社会调研、国情体验、志愿服务、实习见习等为载体,使学生在承习优秀民族品性的同时服务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创新培育模式,提高培育工作的吸引力

一是加强仪式教育。在思想多元、文化多元的时代,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可让人们有所依托,可唤醒参与者心中的美好情感,是参与者力量的源泉。因此,应当结合传统节日举行有专业特色的纪念活动,以此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大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超过1/3,积极建设学生生活园区有助于良好品行塑造、优秀习惯养成。可通过设置楼栋文化墙,设立生活服务、今日历史、名言警句等栏目,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通过评比“书香寝室”、记录“楼层周记”等活动,营造勤学善思、和谐友爱的寝室氛围。

三是加强新媒体手段的运用。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微课堂等方式传播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新闻、文化活动,加强开放式主题教育,打破学院和班级的壁垒,引入全员育人机制,形成全校交流与教育的良好模式。

(三)注重培育效果,强化价值观培育与个人成长的实效性

聚焦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在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人文因子,采用人文关怀、因材施教的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要答疑释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发展需要的统一。学生资助工作既要经济援助,也要思想援助,因而应加强爱国主x、自立自强、感恩诚信等教育,辅之以心理健康教育,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贯彻分层培养理念,开展“讲人文、读经典、创佳作、历实践”培养活动。横向上针对大一到大四的4个年级,纵向上针对青年者骨干、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等,制订要求不同的培养手册,量化指标体系和具体要求,开展分层分类培养。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并通过全员、全方位、全流程的培育过程,创新培育形式、健全培育体系,才能真正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黄桥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篇9

关键词: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

所谓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研究地域文化,可以为区域文化发展和推进社会文明,继承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和理想信念,彰显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当然,在地域文化的建设和弘扬中,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只有充分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领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在宣传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时代价值。

一、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资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新精神,研究地域文化,开发地域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地域文化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地域文化具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美学教育等诸多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价值观,生长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然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而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认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在百姓间影响最大、在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同样,地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些表现地域文化的地方饮食、建筑、工艺品等有形资源可以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仅生动形象,还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针对性,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无形的民俗、传统节日等元素,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二、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重要载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民族的多元格局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不同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模式之间的不平衡,作为这种不平衡性综合反映的文化,也就依然存在着地域特性,而且这种地域性还将长期存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在比较相近和近似的地域之间,又形成了很多共同的特点,长期发展的结果,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型文化。一定程度可以说,地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结合地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直接记忆,可以使人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加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亲近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并更加自愿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从地域文化的最深处寻找能够获取人们内心认同、引起共鸣并最终指导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价值理念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资本得到节约。

三、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地域文化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其路径选择中,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通过对地域文化价值性的充分发掘,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种价值观只有的到社会的价值认同,才可能得到践行和实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践行的提升,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效。地域文化有其自身独有的价值性,可以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应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这个方面的价值,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价值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应引导人们对地域文化进行价值反思。充分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遵循地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突出地域文化的区域特色。用地域文化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当然,地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增强地域文化价值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精华部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去其糟粕”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拒绝和摒弃错误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J].严飞生.南昌大学.2006(11)

篇10

关键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品德素质

G621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党在今后阶段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并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大小两个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1]。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优秀文化,使国民具备这种素质,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学生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接班人,更应该努力学习并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培育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在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2]。正所谓“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这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正可谓少年壮志凌云。而纵看当今时代的学生,因为从小生长在和平的环境下,缺少了对历史浓厚的认同感,甚至还有不少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漠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在学生群体中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学生即使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也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奋勇前进,完成大志。

二、学生应具备的品德素质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3]。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4]。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香饽饽”,他们虽然不缺少物质上的满足,但也仍应该继续弘扬勤俭、廉政的传统作风,不铺张、不浪费,从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长即尊敬长辈,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更是现代学生所应该学习和继承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5]。

三、如何践行伟大使命

现阶段的学生比起为祖国献身的伟大前辈,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和便利条件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今天的一切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而得来的,且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学好基础知识做起,提高自己做人的基本修养,用心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用实际行动来传承这种文化[6]。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心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杨瑞森.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2] 郝佳彤,崔月英,朱t. 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15,01

[3] 秦新然. 中小学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7

[4] 曹道静. 语文教师应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者[J]. 中学语文,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