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伤急救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76-02
随着工业不断的发展,创伤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创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完善的抢救模式,并快速确定抢救方案,能够提升患者抢救成功?不同的抢救模式,其抢救效果不尽相同,急救?手术?ICU一体化创伤抢救模式是一种新的急救模式,我院在2012年6月开始实施此种抢救模式,并对急救?手术?ICU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43例危重患者,以此作为对照组,同时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43例危重患者,以此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9.2±13.4)岁,男性26例,女性17例,患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平均为(36.8±9.7)分;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9.5±13.3)岁,男性25例,女性18例,患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平均为(36.9±9.9)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程序进行抢救?
1.2.2实验组:患者采用急救?手术?ICU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进行抢救?抢救以创伤外科为主,其他科室为辅?小组内成员要明确自身责任,保证绿色通道通畅?患者入院后要迅速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不同的抢救?在初步抢救同时要进行术前准备,对危急患者生命的损伤要即刻进行治疗?患者手术治疗方式主要为去骨瓣减压?胸廓硬化?心脏裂伤修补?脾切除?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复位等等,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创伤严重的患者入院后即进入ICU监控状态,并进行呼吸?循环?漂浮导管?亚低温等支持性治疗?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调查,所有情况均由患者主治医师(主刀医师)进行调查?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9%;对照组患者为72.1%?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20.9%;对照组患者为62.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3.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由于伤情严重,导致死亡率非常高?有研究表示,创伤患者受伤后即刻死亡人数占50%,受伤后早期死亡的占比例的30%,受伤后晚期死亡的占20%[1]?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原因通常为伤情过重?抢救不及时?诊断不及时?漏诊等等,因此在早期对患者进行抢救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2]?
急救?手术?ICU创伤急救抢救模式与以往模式相比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一体化抢救模式的手术方案确立时间?患者入院后的施救时间明显被缩短[3]?此种模式避免了急诊科与专科的衔接和会诊及补充检查所浪费的时间,所有创伤急救检查和诊断均在创伤外科进行,确诊后立即在手术室进行手术?一体化抢救模式保证了抢救的连贯性,使伤情复杂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使创伤由院前到院急救室?手术室?术后ICU一体化抢救治疗?在以往的抢救过程中,对于伤情较为复杂的患者通常要进行会诊,由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检查后综合评定的患者伤情,最后确认治疗方案,而后再行治疗[4]?但由于不同科室的医生侧重点不同,因此常常无法对患者伤情进行全面掌控,导致治疗出现矛盾,最终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5]?而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则能够对患者伤情进行全面掌控,并能够对患者伤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危重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险处理,大大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且一体化抢救模式还能够发展全面性?综合性人才,能够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9%,对照组患者为72.1%;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20.9%,对照组患者为62.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总的来说,急救?手术?ICU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敏,王登台,冯苹,张玲.创伤一体化急救模式护士培训现状及展望[J].护理杂志,2014,22:33-35.
[2] 戴领,胡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3:39-40.
[3] 陈轶强,孙笥.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23+25.
篇2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临床症状;院前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常发生在严重创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死亡率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较大的改善,私家车也逐渐增多,而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由于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等原因导致的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在临床上,创伤性休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压降低、供氧不足,进而影响脏器的循环通畅,最终会导致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采取有效的、及时的院前急救,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伤残率或死亡率。该研究回顾研究了2008――2012年到我院治疗的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资料,旨在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入院的急救技能,降低患者的伤残率或死亡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中,男性有29例,女性有11例;年龄区间是18-68岁,平均年龄40.3岁。引起受伤的原因有交通事故22例,建筑意外事故11例,利器致伤7例。受伤的区域为骨盆骨折7例,胸部损伤5例,颅脑损伤的13例,腹部损伤的8例,四肢以及脊柱损伤的6例。
1.2 院前急救 当接到急救的电话即刻出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求救现场。到达急救现场立即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准确获悉患者的致伤原因,以便为后期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1.3 急救护理
1.3.1 转运注意事项 在对患者进行转运时,才要采取合适的躺姿,一般采取平卧的躺姿。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抬高患者的头部或下肢,以便于患者的静脉回流。再有就是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即体温、血压、血氧、脉搏、心电等指标,并按时的给患者打阵痛针、镇定剂[1]。
1.3.2 保障呼吸顺畅 因为创伤会导致患者的口腔或鼻腔中产生呕吐物或异物,所以首先应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这些异物或呕吐物,保证呼吸道通常,此外给患者面罩或鼻导管保障患者能吸入充足的氧,应注意的是氧流量应控制在4-10L/min。如果患者的创伤严重或呼吸困难,需要采取气管插管同时借助机械来给患者通气。车内配有人工气囊简易呼吸器、简易呼吸机等设备,对于创伤性休克以及其他休要畅通呼吸的病情我院有能力进行现场机械通气设备与技术。
1.3.3 建立静脉通路 为改善患者的组织灌注,需要快速地输注晶体液体。当病情需要时可以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这时如果遇到静脉穿刺难的情况可采取静脉切开或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同时用血管活性或止血的药物。
1.3.4 液体复苏 静脉通路建立好后,要快速地进行液体复苏,目前最常用的复苏液体是平衡盐,它能够有效地补充液体的流失,还可以补充血容量。但单独使用大量的晶体溶液存在肺水或肺水肿的危险,需要配合胶体溶液一起输注,以便于患者的体液复苏以及平衡。
2 结 果
在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有32例经过现场急救安全平稳的送到医院,另外8例受伤过重,再有在送至医院途中因失去血过多、道路堵塞等原因抢救无效死亡,综上院前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成功率达80%。
3 结 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救治的关键是院前的急救,医院应加强院前急救人员的技术培训,并提高早期治疗的意识;健全急救机制,建立完善的、快速的通讯网络。此外急救人员在院前救治的转运过程中,应本着“治疗优先”的原则[2],迅速准确地实施急救措施。
在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重创伤患者,该类患者常常伴有意识模糊,有窒息的危险,此时为了患者的后期治疗的顺利进行,需要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以便呼吸顺畅,避免缺氧的发生。止血是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措施的重要内容,通常采取的止血措施有间断的使用止血带或加压包扎来止血。低血容量性休克或血管源性休克是常见的严重创伤性休克,这类情况治疗的关键是止血以及补充血容量。血压的平衡也是救治该类患者的关键,及时地输注平衡盐和胶体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
临床资料表明:在早期复苏时,把血压稳定在一个较大水平,并控制好液体的输入量以及输入速度能够降低对机体内环境的干扰,同时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使伤残率或死亡率都明显降低[3]。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占绘华.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0,24(7):93.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责任分工,现将做好我市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宣传发动,切实做好优秀救护师资的选拔工作。要将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优秀人才选,通过参加市应急救护培训,真正能够承担起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学校和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和人群中的应急救护培训任务,提高受训人员在应急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平安和谐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应急救护师资通过培训达到以下要求:
1、具备相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医疗技能。
2、掌握应急救护培训原则,明确应急救护培训目的。
3、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相关技能。
4、熟练掌握创伤急救(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四项技术);中毒(化学和食物)、中暑、触电、溺水、烧烫伤、气管异物堵塞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知识和技能。
5、了解常见急症的判断及现场救护原则。
6、掌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紧急避险和逃生知识。
二、选拔条件和任务数’
1、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遵纪守法,自愿成为师资志愿者。
2、在医疗卫生岗位工作不少于2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医师、护师资格证者优先),年龄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强。
3、能够利用业余时间或由单位调遣保证授课时间(每名师资年授课10次左右),能服从市应急救护培训办公室管理及救护培训教学计划安排。
4、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5、市人民医院5名,市中医医院、市市立医院各4名、市皮肤病医院3名,其他卫生院各2名。
三、选拔程序
1、各单位通过认真选拔确定合适人选,并填写好《市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报名表》,于年3月18日前报市卫生局医政科。
2、由市应急救护培训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参加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班。培训合格者,成为市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志愿者。
3、作为培训师资在从事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将给予奖励表彰。
篇4
我国社区急救体系仍需完善
记者:我国的急救体系与国外有何不同?是否有差距?
何忠杰:发达国家社区急救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完善,加之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已有急救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现场救治并施行手术。1973年国会成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方案》,1976年完成立法程序。急救中心与消防部门兼管,并与警察部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社区医院与城市医院及急救中心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急救网络。急救中心以城市为中心,划片分区,城乡兼顾,地面与空中救护并举,服务全地区,像地点发生突发事件,急救人员均可在10分钟内达到现场。急救直升机的应用,使得空中救护覆盖率大于50%,而在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第一目击者”早期心肺复苏业已展开。加之高效率的急救网络,给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亦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国际先进的医疗体系:多数是以城市医院――社区门诊部――私人诊所三级疾病诊治和监控体系;并行以国家――地区公共卫生事件监控指挥中心体系,以保证对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其体系层次少,监管指挥能力强等优势是我们目前所不能及的。在公共事件方面,他们可以组织城市,社区,企业的对突发事件进行演练,以提高全社会的应急能力;在某些地区,大众急救培训率到25%~50%左右,几乎一个家庭就有一人可以完成自救互救。他们已经形成了公众自救互救一急救系统院前急救一医院急救三个环相扣的国家(城市)急救链。他们在地震,火灾等灾害面前心理稳定,自救互救,表现出泰然处之的人类智慧和力量。
与国际先进模式相比,我们已经具备后两个环节(即急救系统院前急救――医院急救),但第一个环节我们没有建立起来。具体而言,国家无法回答国民有多少人具备急救技术和能力这个问题。就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从业者(如警察,司机,机务人员等)均不能在上岗前完成急救教育和培训的现状,更可想而知,社会的大众如何能够进行这样的教育和培训了。以上事例也证明:充满爱心、善良的中国人民因为不具备急救的能力而无法去及时救护他人。
尽管我国虽然整体水平无法和先进国家相比,但在以干休所为管辖单位的城市急救体系中,却也形成了一些成功的或可借鉴的经验。走访北京若干干休所等为单位建立初级医疗机构,其中建立了按钮或25米范围的摇控报警网络,使医护急救的反应时间在2~5分钟,对于心源性复苏的成功率达到50%以上的水平,已经初具急救体系。尽管在我国投入产出比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量,但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也是我们的优势。其经验很值得借鉴和完善并推广,并可形成我国的特色。
急救中的“白金10分钟”
记者:大家都知道突发事件中,急救时间最重要,为什么10分钟的急救理念称为急救白金呢?
何忠杰:急救的时效性要求是建设社区急救的出发点和归宿。时间是急救发展的导航标。一切急救都是为了有一个好的脑功能的成活体,脑组织在常温缺血缺氧下只能耐受4分钟,在CPR下可以延长到20分钟左右,目击心肺复苏停止的立即CPR可以处长脑组织功能恢复的时间窗;早期除颤,即5分钟以内的除颤可以提高成活率;10分钟以内对于严重失血、窒息、气道梗阻进行正确救治,可以成功挽救2/5的死亡。而目前,120的反应时间往往不能保证在10分钟以内到达事发的社区。所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到达之前,急救白金10分钟时间的时效性不是120所具有,而是由家属,社区居民,目击者拥有。这个时间段的时效性远大于其后的专业人员抢救。
狭义EPTM是指紧急事件发生后,无论经过怎样的程序,以送到医院急诊科或相关科室抢救间为起点,到医生进行紧急救治的最初10分钟为止。这10个1分钟的价值越早价值越高,救治的效果越早越好。它对于指导医师树立急诊专业的时间一效价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以紧急灾害事件发生为起点,到最初的10分钟左右为终点,这一时间段叫广义EPTM。广义EPTM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值得向社会公众进行推广和普及相关的急救知识。任何灾害发生后,要在10分钟内得到政府、急救体系的救护是困难的。在灾害频发的今天,如果不能提高大众的自救意识和技术,就等于放弃掉“白金时间一效价”。因此,“急救白金10分钟”不仅是一个急救医学范畴的时间概念,更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时间概念。
记者:提高抢救效率的科学模式建立的过程是什么呢?
何忠杰:主要分为6部分。
1 初步快速判断病情:根据伤病在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和发展速度,确立以其中一种-严重系统或全部做为生命支持的目标;为发便于判断迅速和准确,应该应用创伤评分等系统,应该相信自己积累的临床抢救经验。虽然是初步判断,但不是简单的判断。
2 呼吸的阶梯化管理:为了把患者的呼吸系统做为单一的系统支持,或做为危重伤病的一个系统支持以期稳定三大系统,我们总结了阶梯化管理方法。比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呼吸支持:气管插管应该一次成功,至少在1~2分钟内完成;包括有创的气管切开可以在90秒钟内完成。
3 中心静脉通路:静脉通路对任何医学专业都是必须的,现在它应该成为急救专业的基础技术和特长。根据患者的需要,我们既要完成常规的中心静脉通路,又要完成非常规的中心静脉通路。我们提出8部位16点静脉穿刺死亡静脉通路的方法和原则。静脉道路应该在1~2分钟内建立并给药,甚至在2~3分钟内完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应该不发生静脉通路问题影响抢救展开。
4 全面系统检查:在稳定患者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查体和会诊。主要运用的检查手段是视诊和触诊除外四肢、头颅、胸、骨盆、脊柱的骨折,用叩诊和听诊除外胸部的气,血胸。其它的诊断工具有胸,腹腔的穿刺;B超可以检出胸、腹的重要创伤。必要时进行头、颈、胸、腹、骨盆等部位的CT检查可以明确较为复杂的创伤诊断。在病情允许下可以做核
磁共振检查。对于创伤病人,进行检查的顺序为:胸、腹、头、颈、骨盆、脊柱、四肢、其特点为及早除外最重的导致病人死亡的创伤。从创伤救治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创伤部位和器官:头颈部、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大血管、四肢7个部位。每个部位均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的创伤种类,此分类方法优点是诊治上的简捷性和完整性。对于急诊的医师要求,是要把呼吸,循环,脑功能进行完整的支持。国外学者提出的“CRASH PLAN”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抢救次序,其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脏器或解剖部位:C为心脏cardic,R为呼吸respirator、A代为腹部abdomen、s为脊spine,H为头颅head,P为骨盆Pelvic、L为四肢liimb,A为血管artery,N为神经nerve。
5 改良氧利用率判断危重程度:氧代谢的观念和方法仍是目前危病的重要基石,在急救当中,如何把危重病的观念和方法引人提高急救的水平走很重要的,它可以把经验性抢救提升到氧代谢观察水平。作者提出:通过中心静脉置管,采取中心静脉行血气检查,与动脉血气比较,忽略血中物理溶解的氧含量改进计算的方法:M02UC[ModiflOxygen Uti l izatlon Cocfficient]=(SaO2-SvO2)/SaO2。
氧利用率反映了:呼吸功能:肺通气,肺氧合情况。循环功能:心排量,心肌收缩,前后负荷及心率情况;血色素。微循环功能:是否存在高排低阻,短路形成。组织水肿使氧的弥散距离发生缺氧。细胞功能:是否衰竭而无法正常利用等几方面的临床因素,所以它是一个综合指标。也被用于某个脏器官的氧代谢估计,这项监测从lCU走到了一般医院的普通科室,危重病氧代谢的观点得到了普及和应用。
6 确定性救命手术:对于确定性救命手术,早在40年前,国外学者就提出了对严重创伤病人进行早期急救手术的概念,但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总的存活率在20%(0%~38%)左右,因此是否在急诊科进行手术仍存在争论。但分析其存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选择的病人重,病人多为濒死无条件转入病房手术室后才进行手术:病种单一,主要是心脏及大血管的损伤病人:急诊手术为过渡性,非确定的直接根本的救命手术。上海长海医院在急诊对严重创伤病人实施确定性救命手术,127例手术成活率为70%左右,西南医院,浙江二附院,304医院等的经验也支持该观点。
社区大众自救互救急救组织柜架
记者:社区内的自救互救体系需要如何建立?
何忠杰:现在我国居民多是以社区为生活为中心,所以突发疾病也一般是在社区内,当患者在受到紧急情况时,往往第一时间会被送往社区医院进行救治,甚至在120急救系统未到达现场时,第一现场的救治是社区医生完成的,那么,社区医院人员急救能力和急救设备就是决定患者预后相当重要的因素。
除了要以法律法规等外因保障急救必要性和合法性,同时也要加强社区包括个人“白金十分钟”急救理念的培养。首先,在社区大众急救的框架内:组织多层面的大众急救宣传的培训;设置醒目的急救器械;设置社区内的急救流程。如建立家庭为个体的急救单位,家属中有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系统等有高危发病的,应该派人进行急救培训。在单元里有志愿者进行过急救培训,可以完成本单元内的急救帮助。并在大楼区设置由多个志愿者组成救护小组等。
其次,社区医院是急救网络的关键环节,包括急救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基本急救技术的熟练掌握,急救新理念的学习等。社区医师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进行着开拓性的工作,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着社区急救水平和社区急救网络发挥高效作用。
不定期地对高危人群筛查,及早发现高危人群,有针对性检查家庭急救预案。同时,建立对讲呼吸通讯网络:通过揿压按钮即把急救自信息报告到社区急救医师,可在获得5分钟以内的反应时间,得到理想的急救。
最后,社区急救网络与120,医院的有机衔接,成为一套预防一急救一救治的完整体系,但现今如何对社区急救网络与120,医院的有机衔接,也是关系患者最终预后关键一环。社区急救体系还需走很长的路。
建立社区急救体系的路还很长
记者:与完善的急救体系相比,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改进的?
何忠杰:与国外发达的急救体系网络比较,如何提高社区急救体系猝死抢救成功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采取多手段,多方法进行急救体系的建设,除了社区急救网络的法律法规建设,硬件投入外。同时也要进行大众急救培训工作:国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做全民急救培训,既便成立这样一个机构,面对13亿人,也是杯水车薪。那么,现阶段谁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呢?
篇5
世界上急诊医学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美国人发现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由于战场和途中的及时急救,受伤士兵的存活率大大高于因车祸而送至缺乏专业急诊医师的医院急诊室的患者。于是1968年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EmergencyPhysicians,ACEP),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加强急救工作法案。1979年急诊医学正式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成为美国各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必修课程。美国有急诊医师进修学院,各省、州卫生当局下设急诊医疗服务办公室,负责计划和组织对危重病、创伤、灾害等突发事故进行急救并提供技术援助,同时负责领导、培训和考核急救工作人员。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目前每年有近3万急诊专科医师在全国6000多个急诊室为约1亿急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美国共划分为304个急诊医疗体系行政区,并相互联结成急救网[1]。日本的急救中心可通过电脑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署,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紧密联系,可随时了解急诊患者应诊的科室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的空床情况等,以便使急诊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获得治疗。英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业医疗机构,英国皇家医学院设置急诊医学专业课程,全国统一呼救电话号码为“999”。急诊室、急救中心实行全科医师制,全面电脑化管理。法国的院前急救工作全由以麻醉医师为主的医师负责,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5”,接到呼救电话,由中心值班医师判断病情后决定采用何种类型救护工具到现场抢救。危重患者往往需要配备有现代化监护急救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在现场经医师、护士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护送到合适的医院[2]。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不过20多年的历史。1980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简称卫生部)颁发(80)卫医字第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又颁发了(84)卫医司字第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室),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全国有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有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同时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也批准设立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将急诊医学列入医学本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课程[3]。
急诊医学的范畴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也称初步急救(first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目击者首先给患者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急救主要依靠具有初步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民来完成。因此,向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是急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院前医疗急救包括急救医疗技师所进行的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的医疗活动,其目的是维持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室[4]。
二、复苏学
复苏学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现代复苏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改进、普及和规范化,使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
三、危重病
医学危重病医学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四、灾害医学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地震常造成多发伤、感染、休克,洪水造成溺水、胃肠道传染病、眼病、皮肤病,火灾造成烧伤、感染、休克,而交通事故(航空、公路、铁路)造成多发伤等。如何有效、迅速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叫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5]。
五、创伤学
创伤是青年人(<44岁)中的第1位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约有14.5万人死于创伤,3倍于此数的人伤残,医疗及各种开支达几千亿美元。在我国目前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万人。创伤作为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常见重要原因,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对创伤后患者死亡高峰的发现和研究促进卫生行政部门在各地建立更多创伤急救中心[6]。
六、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在美国,每年各州或城市中毒咨询中心可接到近200万个中毒咨询电话,其中约25%的患者去急诊或住院治疗,5万多患者因病情危重而进入ICU。在我国,据估计在城市急诊患者中5%与急性中毒有关,在农村每年10多万人死于农药中毒。随着每年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各类新化学产品不断出现、各国的工业化加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其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和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7]。
七、急诊医疗
管理学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急诊医疗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急诊医疗培训与教育、急诊医疗经济学等,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研究及如何加以完善。
八、现代EMSS
如上所述,在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急救,然后用配备急救器械的运输工具将其安全、快速护送到医院急诊室接受进一步抢救和诊断,待其主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送到ICU或专科病房,这种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加强监护治疗这三部分有机联系起来,以更加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目的的系统叫做EMSS[4](见图1)。EMSS是目前各国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急诊医学领域之一,从急救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以及急救中心和各级医院急诊室的电脑化和网络化,到院前多方位、立体(空中)救护,EMSS已发展成为高效、发达的急救医疗系统[8]。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临床专科的特点和不平衡发展
急诊医学专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培训正规专业急救队伍和制定专业培训计划。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急诊医学专业就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诊疗指南而言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需要凭借多系统交叉、多学科交流融合,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独特的专科成长之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成立了急诊医学专业和学科,从时间和专业技术来讲,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急诊医学专科的差距并不如其他专业领域那样显著,这为我国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创造了一定的先决条件。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和人口需求不同,对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要求有很大差别。例如,在欧美等高福利国家,急诊医学专业以不断提高心肺复苏质量、院前急救效率、建立各临床专科间互助“绿色通道”和普及全民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这些国家凭借经济优势和财力,致力于将高科技和先进装备运用于团队医疗急救和急救体系的建设[1]。以色列等一些长期处在战争或恐怖活动威胁的中东国家的急诊、急救发展模式侧重于重大创伤立体救护和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治。而对于自然灾害多的地区和国家,急诊医学中的灾害医学分支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同一国家或地区,时代背景的变化也会影响急诊医学亚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美国的急救知识和全民急救普及教育因受“911”事件等一系列恐怖活动影响,比原来更强调防恐方面的急救知识内容[9]。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国际水平日趋接近。很多临床专业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几十年到已基本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甚至有些专业已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那么,急诊医学如何结合经济发展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创新性地努力建设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呢?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急诊医学作为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如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各种突发事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创伤的增多,新生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的产生,更使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院前急救
如何尽快建立快捷、有效的我国院前急救系统,规范和高质量地运作各地的“120”急救中心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省、地、县三级城市院前急救初级服务系统和急救网络,人员、通讯、车辆装备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和改善,一些急救中心的功能已从单纯运输型转变为急救与快速转运为一体的急救医疗型,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院前急救的资源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各城市院前急救发展也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就我国院前急救可持续发展而言,还存在急救立法、网络建设、培训与科研、管理运作、区域性协作、国际间交流、灾害应急救援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二、医院急诊科(室)
医院急诊科(室)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我国目前一般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有固定编制的医师和护士,配备了相应的急诊设施和急救器材,方便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总的来说,急诊科的应急能力和急救医疗水平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医疗水平和特色。可喜的是,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对医院急诊科的设置、仪器配备、人员要求和培训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8]。然而这些年来我国医院急诊科(室)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急诊医疗需要[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国内不少医院急诊室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新建急诊科(室)又缺乏国家权威的设计标准和规范,院内急救的专业运转模式各地混乱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群体群伤的急救需要,急救专业医护队伍不专、不稳等诸多问题。上海某大医院所做的一项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大医院急诊科(室)普遍患者众多(特别是老年患者),疾病谱广,涉及各个系统脏器,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真正的急危重患者所占的比例不高(浪费一定的医疗资源来充当夜门诊的角色),需要住院的急诊患者入院困难,不得不在观察室等待一定时间方可住入各相关专科病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急诊就诊制度(符合急诊的情况才予以就诊),完善社区医师制度,提前分流一部分急诊患者,加强社区一、二级医院力量,帮助三级医院分担一些常见病的患者。要加大对广大普通群众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急诊的真正含义,不要盲目地急诊就医,浪费医疗资源。对于“120”急救系统来说,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送往不同级别的医院,做到既不浪费医疗资源也不耽误患者病情。在医院内部,要理顺各专科与急诊科的关系,对急诊患者的去向必须建立一条“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统筹安排患者,其次,还可以同周围的一、二级医院合作,将一些病情较轻、已经稳定的患者转至那里进一步治疗。充分体现急诊医学“抢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安全转诊”的医疗实践特点。
三、重视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
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包括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人才资源管理、急诊信息管理、急诊医疗经济学、急诊计算机运用等方面。具体如制定急诊范围,急诊医疗各种规章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医疗常规、急诊医疗流程和工作程序等),如何保留急诊医师和护士,急诊病例资料管理,急诊患者咨询与投诉管理,急诊医疗事故差错及其防范,急诊科的安全保卫,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急诊医疗成本与效益,等等。另外,还必须积极开展急诊医学的教学和培训,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护士,重视急诊的管理和科研,如进行有关急症病因、发病机制、病程、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研究如何使急诊患者就诊流程更优化合理,如何提高急诊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5]。
四、加强医院急诊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最近,卫生部专门就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向全国医疗机构发出通知,强调必须提高急救中心和医院急诊科对灾情、事故的应急能力和日常急救工作水平。县、区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则上均应成立突发事件抢救组,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医务处(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担任正、副组长,进行组织指挥,抢救治疗和后勤保障等,具体负责院内急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实施一线抢救和分类救治。要认真制订灾害和突发事件院内急诊保障预案,忠实执行“通知及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合理、及时报告”的伤病员急诊处置抢救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启动EMSS,调集医院所有可调动的医疗资源,安全有效、全力以赴地救助伤病员。
五、建立急诊专科医师认证体制,努力培养急诊医学的专业人才和队伍
急诊医学涵盖了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背景和多学科操作技能。急诊服务对象是危、急、重的伤病员。“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师通常需要掌握包括创伤复苏、高级心脏生命支持和呼吸道管理以及综合内科专科诊治能力(内科学各专科),例如治疗心脏病发作(心脏科)、管理困难呼吸道(麻醉学)、放置胸腔引流管(心胸外科)、急诊超声波检查(影像科)、缝合复杂的裂伤(整形外科)以及处理宫外孕(妇产科)等。急诊科医师还需要通晓几乎所有专科领域的常用药物。在美国和加拿大,需要4~5年的时间培养一名急诊专科医师。在美国,目前有近10个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和学术组织,包括ACEP、美国儿科急诊医学(AmericanAcademyofEmergencyMedicine,AAEM)、ACOEP(AmericanCollegeofOsteopathicEmergencyPhysicians)、急诊医师协会(AssociationofEmergencyPhysicians,AEP)、EDPMA(EmergencyDepartmentPracticeManagementAssociation)、ABEM(AmericanBoardofEmergencyMedicine)等,足见急诊医学学科以及急诊专科医师学术生涯在医学界的地位和急诊专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有些发达国家,急诊医师还根据社会和地区的差异分为家庭急救医师和临床急救中心医师,这样更便于按需培养人才[4]。因此,对从事急诊工作医护人员素质和岗位职责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应热爱急诊工作,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能冷静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事件。第三,急诊科医护人员将向全科医护方向发展,实行全科医师、全科护理制。因为急诊服务对象是患急性疾病任何年龄的伤病员,这些急症包括各临床医学学科。通常急诊患者来急诊时首先遇到急诊医护人员,而有些急症,如多脏器功能不全、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常涉及多个专科的问题。因此急症患者先由全科急诊医师作紧急诊断处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心肺复苏,维持患者的生命和主要脏器功能,需要专科医师处理的,再由急诊全科医师请专科医师会诊处理。最后,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应用。同时要完善急诊专业医师的专业晋升机制,尽快实施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准入制,建设和增加急诊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培养急诊医学的高级人才。
篇6
一、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工作,到年年末,全区公安、教育、建筑、旅游、安全监管等行业部门从业人员救护知识普及率不低于35%,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人员达到2.5%;年年末,普及率不低于60%,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人员达到5%。到年末,全区普通市民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不低于16%,每100-200人中有1名培训合格的红十字救护员,全区初级卫生救护知识普及率和救护员培训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
二、培训内容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大纲》规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四项技术,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基本技术;中毒(化学和食物)、中暑、触电、溺水、烧烫伤、气管异物阻塞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公共安全、防灾避险基本知识技能等。
三、工作步骤
全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自年4月份开始启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筹备启动阶段(年4月—5月)。建立区应急救护培训办公室,召开相关责任单位协调会议,研究部署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各街道、相关责任部门按照培训目标任务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参训人员,安排培训场地,全面启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二)深化推进阶段(年6月—年12月)。优先满足高危行业培训需求,重点在伤害事故易发的公安消防、建筑工程、警务保安、伤害事故易发的企业等行业全面铺开,逐步向大中小学校、街道社区延伸。
(三)总结评估阶段(年末)。检查、评估全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救护员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长效机制,使救护普及培训工作成为政府倡导、企业需要、群众受惠,社会各界支持的常态工作。
四、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
由区红十字会牵头成立区应急救护培训协调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全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二)职责分工
区红十字会:负责分解全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年度目标,督促、检查、考核各部门落实职责分工及完成年度目标情况,负责救护员考核、发证工作。
区应急办:负责全区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的协调工作。
区教体局:负责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师生中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工作,组织学生开展避险逃生演练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比赛。
区财政局:负责救护培训经费的保障工作。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救护培训工作;结合岗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失业人员培训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区城管局:负责组织城管系统救护知识培训工作。
区安监局:负责将救护技能培训纳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
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共同做好社区居民应急及健康保健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区旅游局:结合导游员年审培训工作,负责对导游员进行救护知识培训;协助组织星级饭店等一线员工参加救护知识学习培训。
公安分局:负责组织公安民警救护培训工作。
交警大队:负责组织交通警察、机动车驾驶人员的救护知识培训。
消防大队:负责组织消防人员救护知识培训,配合有关单位做好救护演练。
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辖区内重点行业、社区居民的救护培训工作。
五、经费保障
为保障全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培训坚持公益性原则,培训经费由区财政保障,纳入专项经费预算。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是全区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作为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广泛发动,积极推进,抓好落实。
(二)积极协调,加强沟通。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相互协作,对在培训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区红十字会、区应急办联系沟通,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我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篇7
【关键词】救护安全;技术培训;加强管理
矿山救护队是处理矿井火、瓦斯、煤尘、水、顶板等灾害事故的专业队伍,是一个职业性,技术性很的组织,救护指战员是矿山一线特种作业人员,在矿山安全生产中处于重要位置,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必要保障,是保护矿山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不可缺少的力量。由于救护工作的特殊性,救护指战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矿山救护规程》规定经过培训合格的指战员还要定期进行救护业务、技能的复训。救护知识培训和复训,不仅能使指战员及时更新救护知识,规范指战员在救灾工作中的行为,增强作战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能提高救护指战员的自主保安意识。但是,近几年有的矿山救护队对指战员的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只注重是否有操作证,不注重内在素质是否提高,造成个别指战员救护业务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甚至造成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搞好对指战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为提高矿山救护队战斗力,把矿山救护队建成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必须加强指战员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复训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广大救护指战员应急救援的综合素质,增强防范事故的本领和知识,增加抢险救灾的胆略和信心。下面谈谈本人对救护安全培训的几点认识。
1.明确安全技术培训的目的
矿山救护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广大指战员的培训、复训,使其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和提高,安全知识得到扩展和巩固,能够熟练掌握救护安全操作技能,熟知矿山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矿山各类事故发生的规律及防治措施和矿山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及时掌握矿山救护新技术、新装备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熟悉非煤行业主要事故的处理方法,具备矿山抢险救灾能力,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近几年国家对应急救援工作十分重视,加大了对应急救援投入和管理,矿山救护队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装备到队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先进的装备要靠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来操作它才能发挥作用,高超的技能是靠学习和磨练而得来的。我们掌握新技术,操作新装备,提高救灾技能,就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和经验交流,安全技术培训就是我们更新知识、经验交流的平台,是提高救援综合素质的加油站。培训工作中必须让参加培训的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训练的积极性,讲解培训的必要性,引导他们明白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的重要意义,使每个学员懂得自己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更好的为矿山企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明确培训责任、加强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加强对救护安全技术培训的管理,是提高安全救援培训效果,增强指战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重要保障,没有严格的培训管理,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救援队伍。
首先,加强救护安全技术培训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救护指战员培训教育管理与运行机制,明确培训职责,以《矿山救护规程》和有关法规为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责任,岗位培训,教学管理,课程安排,知识更新,实际操作,业务理论、体能、技能考核与发证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促进救护指战员培训工作良性发展,提高培训质量。
其次,确保救护安全技术培训教学质量。配备高素质有专业救护技术知识和救灾经验的教学人员,负责对救护指战员进行安全救护培训,并组织编写出切合救援实际、有创新性、实效性、针对性、适合新技术、新装备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新教材,实践证明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员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好与坏。在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更新的今天,要想提高救护培训效果,教学人员要不断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充实自己,必须具备新的救援技能,这样才能把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安全救护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3.明确矿山救护安全技术培训的重点
首先,抓好救护小队长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小队长是抢险救灾的一线指挥员,他们的安全技术水平及安全救援技术素质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指挥能力,同时,他们的指挥能力直接影响到处理事故的效果和全小队救灾人员的自身安全。对小队长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他们的现场指挥能力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培训小队长必须熟练掌握矿井灾害发生的规律和预防处理办法、熟练掌握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及现场急救等知识,这才是实现安全求援的保证。
其次,加强对矿山救护队队员和特殊工种的培训。队员是救援工作的战斗员,他们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素质直接关系到救灾工作的进程和安全。对救护队员的进行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操作技能、身体素质和战胜恶劣环境的信心及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等知识,培养队员应急救援实战能力。矿山救护队还有化验员、充填工、汽车司机、仪器维修等特殊工种,对他们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法,从理论达到“应知”,从操作上达到“应会”,强化设备操作训练,使他们掌握新技术,新装备的操作技能,以适应矿山救护工作的需要。
4.明确矿山救护安全技术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在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山救护工作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大量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被应用到矿山救援工作中,对救护指战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及安全自保、互保和救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指战员岗位资格培训内容和要求
(1)中队以上的指挥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内容:矿山救护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矿井灾害发生机理、规律及防治技术与方法,矿山自救互救及创伤急救技术,矿山救护队的管理。通过培训,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与矿山救护工作有关的管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救护业务基本知识及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知识。
2)了解国内外有关矿山救护工作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具备较熟练的制定矿山灾变事故救援方案、救护队行动计划的能力。
(2)中队副职、正副小队长培训内容:矿山救护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矿山救护个人防护装备、矿山救护检测仪器的使用与管理、矿山救护技战术、矿井通风技术理论、矿山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等。
通过培训,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与矿山救护工作有关的管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救护业务基本知识及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知识。
2)具备根据事故救援方案,带队独立作战的能力。
(3)救护队新队员培训内容:矿山救护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矿井生产技术、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爆破安全技术、机电运输安全技术、矿山救护技战术理论、矿井灾变事故的处理、矿山救护技术操作、矿山救护装备与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等。
通过培训,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矿山救护队的发展史、矿山救护队的组织、任务、性质和工作特点、队员及各类人员的职责等。
2)熟练掌握矿山井下开拓系统图、井上井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等基本图纸的知识。
3)掌握救护仪器、装备的操作技能。
4)了解灾变处理的基本知识。
5)掌握一般技术的操作方法。
6)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常识。
(4)兼职矿山救护队员参照矿山救护队员培训内容和要求执行。
4.2指战员岗位复训内容
(1)中队以上的指挥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复训内容:有关矿山应急救护的新法律、法规、标准;有关矿山应急救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及其安全技术要求;国内外矿山应急救护管理经验;典型矿山应急救护事故案例分析。
(2)中队副职、正副小队长复训内容:有关矿山应急救护的新法律、法规、标准;有关矿山应急救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及其安全技术要求;国内外矿山应急救护管理经验分析;典型矿山应急救护事故案例研讨。
(3)救护队员复训内容:有关矿山应急救护的新法律、法规、标准;有关矿山应急救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及其安全技术要求;预防和处理各类矿山事故的新方法;典型矿山应急救护事故案例讨论。
5.加大救护技能、体能练训力度,提高指战员实战能力
矿山救护队是一个特殊的战斗集体,队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技能和体能,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体能训练主是跑步、万米耐力给气训练、利用训练器械训练队员的力臂、腿力、腰力增强队员身体素质。技能训练主要是培养指战员掌握一定的技术操作本领,在实战中达到快速有效地实施救灾。为了达到此目的,要不断加大操作训练力度,组织指战员佩用氧气呼吸器进行爬山和高温浓烟训练,培养指战员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困难的意志和适应能力。在高温浓烟烟巷学习训练中,设置火源烟雾,模拟井下灾区复杂多变的环境,让指战员进行战前检查、灾区侦察(检测气体、更换两小时呼吸器、更换氧气瓶等工作)、过低巷、架木棚、打板闭、砌砖闭、建造防爆墙、接水管、发高泡、接风机等技术装备的操作,着重培养、锻炼指战员佩用氧气呼吸器在恶劣环境和困难条件下工作的毅力和操作技术装备的技能,为实现安全、快速、有效处理矿山各类灾害事故典定坚实的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AQ1008—2007《矿山救护规程》.
[2]AQ1009—2007《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
篇8
【关键词】 院内运送;危重病人;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8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57-01
急诊患者大多数起病急,病情复杂,一时难以确诊,往往需要运送以做相关检查,以协助诊断或急需送手术室手术、病房进一步治疗。为了减少院内运送期间危重患者意外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准确地对危重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熟练掌握疾病知识和抢救技术。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护理人员冷静、准确地实施急救,对院内运送患者安全护理起关键性的作用,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地分别取2004-2005年和2006-2010年,从急诊科转送住院部或转送至辅助科室、手术室的危重患者。其中2004-2005年采取传统转送方式933例设为常规运送组,2006-2010年采取改进转运方式1054例设为改良运送组。
1.2 方法常规运送组按常规准备后进行运送。而改良组则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排除危险因素,准确地评估在运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和准备,准确计算运送途中所需的时间,联系好相应接收科室,并确保接收科室已获知病情并做好准备后,由医护人员陪同运送。比较两组问意外发生率。
1.3 护理对策:
1.3.1 完善运送制度和急救流程在运送危重患者工作中不断完善运送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急救流程,为护理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的护理环境。
1.3.2 提高护士的法律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院内转运可能导致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轻度及重度的改变,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患者不能配合的事项及所应承担的风险,应征得患者家属理解和支持,并履行风险法律文件签字同意后才可转送[2]。医护人员应向家属详细交待转运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在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并在做好充分评估和准备的条件下由医护人员陪同运送。
1.3.3 加强急诊科护士整体素质的培训,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护理人员只有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才能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院内运送危重患者意外的发生。
1.3.4 理论培训新毕业5年的护士每季度进行一次急救相关知识和危重患者急救流程考核。急诊科护士每半年进行一次“三基理论”知识考核,每年送护士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回来后科内授课,传授先进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抢救技能,资料存科室共享。
1.3.5 急救技能培训有计划的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并定期考核,如床边监护仪、麻醉科插管、CPR、电除颤术等急救技能。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模拟建立一些与实际工作相似的抢救环境、突发事件来培训护士的抢救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3]。通过情景模拟操作演练强化技能,护士在抢救时训练有素、有条不紊,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3.6 运送危重患者的注意事项:
1.3.6.1 运送前的注意事项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必须由2名熟知病情的医护人员陪同,以应对运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对患者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排除危险因素,固定好各种管道,保持各管道通畅,尤其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做好各指标的记录。根据评估的内容备齐抢救设备和药品。医护人员在运送前应与接收科室沟通,确保接收科室已获知病情并做好准备。运送护士应估计至前往科室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间,联系好运送电梯,确保运送通道顺畅。
1.3.6.2 运送时的注意事项危重患者转运途中,护士应该站在便于观察病情的地方,除病情观察、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防止发生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各种管道滑脱、坠床、供氧中断等意外之外,在推车行走过程中,患者头部置于大轮端,推车速度要平稳,如果车颠簸,可以往下压着推,以减少车颠簸,防止发生坠床意外。烦躁不安的患者会影响检查及转运的安全,应做好约束安全措施或通知医生根据病情予以镇静处理。昏迷呕吐患者没有给予头偏向一侧,易引起呕吐物误吸而导致窒息[4]。平车转送时必须拉上两侧护栏,注意安全,休克患者头位于推车后方,胸腰椎骨折患者平卧背板,脑外伤患者头高足低位。
1.3.7紧急情况的处理如果途中患者发生了病情变化,护士不要慌张,应有条不紊的指挥陪检人员平稳推车行走,并保持呼吸通畅和循环系统的稳定,告诉陪检人员给相关就近科室打电话,推到就近的科室,寻求救助及取得抢救的配合。
1.4 统计学方法进行岔检验。
2 结果
运送过程中意外发生率,常规组为0.26%(243/933),改良组为0.05%(53/1 054),改良组意外发生率明显下降(x2=172.4,P
3 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医护人员也要不断学习相关医疗的法律法规知识,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把法规贯彻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不仅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患者尽职尽责,同时又要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及单位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护了患者的权利,避免和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在2006年之前我院转运患者由单纯的担架工或护士平车护送,包括常规的血压计手工监测、氧袋吸氧、浅静脉穿刺输液。2006年后危重患者的转运改为医护同行,及时发现和处理途中出现的意外。本改良运送组中,途中医生及时气管插管17例,心肺复苏21例,纠正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32例,有效减低了意外发生率。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抢救意识、过硬的操作技术、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确保在转运过程中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高质素的护理队伍和准确的病情综合评估是安全转运的基础。只有准确地进行综合评估,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只有准确的综合评估,才能预计途中可能发生的险情,为确保途中发生险情时处理方案提供依据,避免途中发生险情时毫无准备而无法实施有效抢救。危重患者中,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和多脏器损伤,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这些患者经过抢救及治疗后,多数情况下要进一步检查、住院或手术治疗。如转运环节操作不当,不但影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既影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能产生法律纠纷[5]。因此,完善院内转运患者的流程,注重个中环节,对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进.护理程序在急诊重症患者医院院内转运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6,12(1):95
[2] 李旭,扬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55
[3] 李丽,李映兰,王红红.应用系统方法开展护士培训的理论探讨[J].护理研究,2008,10(20):2539-2540
[4] 杨小琼,李丽英.院外接诊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5,20(7):47
篇9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的合理调配对批量伤员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救治的地震伤员共400例,将医务人员合理调配前(5月12日)救治的208例作为对照组;医务人员合理调配后(5月13日)救治的192例作为研究组,分析比较医务人员调配前后地震伤员的救治效果。结果 两组间伤员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伤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员调配后,地震伤员的早期死亡率、接受救治的时间、检查的时间,危重伤员从来院到接受救治的时间等,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地震伤 人员调配 批量伤员 救治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batch wounded remedy results by arranging medical personnel reasonably.Methods A total of 400 earthquak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in which 208 cases before reasonable personnel arrangement were taken as control group,the others treated after reasonable personnel arrangement were taken as study group.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sex,injured parts and injury condition between them,but early death ratio,receiving remedy time and receiving examin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tudy group.Conclusion We could improve the achievement ratio of batch wounded and decrease the early death ratio through arranging medical personnel reasonably.
Key words:earthquake injury;personnel arrangement;batch wounded;remedy results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特别是地震,它具有突发性,难预测性的特点,加之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工矿企业的集中,人口密度的增加,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加强震后伤员的救治,减少伤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医疗救援工作的主要问题。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我院共救治了1700余例地震伤员,在伤员多,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物资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人员调配,确保了抗震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大批量地震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抽取在我院救治的地震伤员共400例,其中人员调配前2008年5月12日救治的208例,男性105例,女性103例;年龄5个月~96岁,平均36.62岁。头颅损伤61例,胸部损伤11例,腹部损伤7例,四肢损伤92例,脊柱损伤37例;多发伤83例,单个部位伤125例;危重伤66例,死亡7例。
人员调配后2008年5月13日救治的192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119例;年龄80天~96岁,平均38.15岁。头颅损伤39例,胸部损伤15例,腹部损伤5例,脊柱损伤16例,四肢损伤117例;多发伤60例,单个部位伤132例;危重伤59例,死亡1例。
2 危重伤员纳入标准
根据《卫生部关于汶川地震伤员的分类标准》规定危重伤员纳入标准有:肢体毁损伤、气道阻塞、休克、昏迷、开放性胸部外伤、张力性气胸、股骨骨折、腹部和骨盆压伤、严重颅脑损伤、多处骨折。
3 医务人员调整方案
(1)指挥协调组: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统一指挥,负责整个救治现场的指挥协调工作,医疗护理各另设组长1名,负责医生护士的指挥协调工作;(2)分检组: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急救专业医护人员组成,负责来院伤员的检伤、分类;(3)抢救组:由急诊科业务骨干和专科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危重伤员的抢救工作;(4)综合组:包括治疗组、检查组、观察组,由急诊科、内外科医护人员和医技科室工作人员组成,负责来院伤员的治疗、检查及病情观察,并且根据伤员的伤情合理安排手术、清创顺序;(5)手术组:由手术室护士、麻醉科和各专科医生组成,负责来院伤员的手术、清创工作;(6)转运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与护理中心的人员或志愿者组成,根据伤员的伤情正确搬运伤员;(7)物资供应组:由后勤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急救物资的组织运送。
4 方法
比较医务人员合理调配前后两组地震伤员的救治效果,包括伤员来院至接受治疗抢救的时间、做检查的时间、死亡率以及危重伤员从来院到接受救治的时间等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因样本量大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结果
两组伤员的性别、年龄、受伤部位、伤情等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在医护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后,伤员的救治时间、检查时间以及危重伤员得到救治的时间、死亡人数明显低于医护人员调配前(P
表1 地震伤员来院接受救治时间、检查时间比较(略)
与对照组相比较:P
表2 危重伤员从来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死亡人数比较(略)
与对照组相比较:P
讨论
1 合理的人员调配能进一步完善急救流程,提高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地震灾害造成的伤员大多数属于骨折、颅脑外伤、挤压伤、窒息、开放性损伤、多发伤等,且危重伤员多,如能及时给予确定性的治疗,能挽救许多伤员的生命。在大批量伤员的救治现场,科学的急救分区、统一指挥、人员的合理调配至关重要。我院在地震伤员救治初期,尽管启动了急救预案,但仍存在医务人员的分工不合理,急救分区不明确,急救通道不畅等现象。使部分危重伤员及有抢救价值的伤员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救治,导致伤员的早期死亡率增高。鉴于此,我院于5月13日凌晨及时根据医务人员的专科特点进行了合理调配,实行分组、分工、定职、定责,确保每个急救分区均有合理的人员配备,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急救链。并将伤员进行分区、分类救治,使危重伤员得到了及时合理的救治。本研究发现:危重伤员得到救治的时间、死亡率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2 合理的人员调配能缩短伤员的急救等待时间,畅通绿色通道
地震灾害造成的伤员人数多,且伤情复杂。现已被广泛接受的创伤救治“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均要求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及时合理的救治[1]。而许多地震伤员被送到医院时已超过了1小时,因此,对于地震伤员的救治必须分秒必争,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以降低死亡率。我院在“5·12”地震伤员的救治中及时将医务人员进行了合理调配,各组人员间分工协作,加强了各急救环节间的无缝衔接,并可将抢救、检查、诊断等各个环节并联化,做到边抢救、边检查、边诊断,有效地缩短了伤员的急救等待时间,体现了创伤伤员救治的“整体性”和“时效性”[2]。本组资料显示:医务人员合理调配前后,伤员从来院到接受救治的时间、检查的时间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医务人员的合理调配能缩短大批量地震伤员急救等待时间,提高批量伤员的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1 院前急救医疗体系
1.1 急诊供需失衡与院前急救的关系
急诊科拥挤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急诊的供需失衡导致有限的急诊医疗资源出现破绽,将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风险[2]。欧洲很多国家指责急诊科目前的现状,包括布局设计不合理、容纳患者人数过少、工作流程繁琐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院前如何限制病情紧急度较低的患者使用救护车,包括加强宣传、提高家庭医疗诊治水平、就近诊疗等[2-3]。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报道,对院前风险较低的伤病患者进行家庭治疗,和既往的救护车转运到急诊科治疗进行无作为化的对比,发现两者无明显差异[4]。在我国如果提高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救护车将轻症患者全部送往社区诊疗,将会明显减少大中型医院急诊科的巨大压力。
北美型的急救体系结构,当患者需求增加立刻会影响到急诊室,出现急诊室危机(emergency room crisis)。Felton等[5]在密歇根州对134个急诊室在星期一的某一时刻进行横断调査,发现可接受更多患者,但从星期二开始,患者就诊出现明显迟滞,平均接诊时间为星期一的数倍。在我国大多城市却是星期一急诊室拥挤的患者最多,星期二开始减少,其不同之处尚需进行更好研究。此外,在加拿大急诊室的供需失衡也成为该国医疗界最大的问题,为此政府投入500万加元,计划在3年内重新构筑急诊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疗体系,成果可能会引人注目[6]。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体系研究多数属于重复性的自我评估,以国家层次的研究尚未进行。
1.2 急救转运体制
1.2.1 救护车转运
院前急救医疗体系运营无论是私立还是共有制,今后影响其运营最大可能的问题是使用救护车的数量骤増,尤其转运老龄人口増加、经费不断攀升、急救医疗人员数目增加以及搭乘救护车的人员倍增等等,将会引起急救需求和成本之间的矛盾,而需求的锐增将会成为全世界院前急救医疗面临的共同危机[7]。对救护车转运延迟的原因分析,新南威尔斯州救护车服务(Ambulance Service of New South Wales,ASNSW) 中心研究发现,市区患者转运延迟较城区多见,冬季转运延迟更易发生,65岁以上老年患者转运延迟较16岁以下多见,心脏疾病和创伤患者转运延迟发生率较低,在大医院对患者交接延迟较小医院常见,其中1/8患者交接延迟为30~60 min,1/20患者交接≥60 min[8]。而救护车出车受到沙尘暴的影响也被人关注,来自Ueda等[9]的报道,发现强烈沙尘暴时救护车出车车次增多,尤其持续3 d时可增加12.1%(95%CI: 2.3~22.9),因心血管疾病出车次数明显增加20.8%(95%CI:3.5~40.9),相对呼吸系统疾病增加不明显10.3% (95%CI: -11.5~37.5)。为提高救护车分派、转运及临床交接,Samir等[10]利用移动网络和定位技术,采用全程电脑系统提出一个院前急救新模式。呼叫紧急电话时,系统能够根据患者在互联网上的健康记录(online health record, OHR),分派出离患者最近的救护车,在实施快速院前急救的同时,取得患者同意后为其找到并送往最近医院的急诊科。我国救护车转运患者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均属于公有制经营,其运营能力低下需要整个急救系统进行研究的问题。此外,尚需借鉴国外的先进机制予以改善。
1.2.2 急救直升机的应用
鉴于目前医疗卫生费用预算的压力,直升机救护的时间-成本-效益性一直备受争议。来自德国直升机救护的一项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直升机救护在心搏骤停、卒中和儿科急诊的时间-成本-效益方面明显优于地面救护系统,在多发伤、脑外伤和烧伤等病例中,两者时间-成本-效益比相当[11]。因此,在院前启动急救直升机前对患者的初步筛查有着重要意义。Ware等[12]对悉尼地区院前创伤患者初测结果的研究显示,悉尼地区直升飞机急诊医疗服务处登记人员并没有全面地对创伤患者进行初步检查。评估严重创伤患者的首诊医生(急诊医生和麻醉医生)不仅有不同的院前初次评估标准,而且对不同创伤部位的关注程度也有差别,导致在初次评估时因缺乏指导和记录出现不恰当的转运、治疗,甚至漏诊,从而导致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增加。因此提出应该使用相同标准并加强对创伤患者的院前初步筛查。值得一提的是该文提到急诊医生相对对重症患者病情的总体把握上更完整些。我国急救直升机的使用尚属起步,虽各地医疗机构纷纷修建了直升机停机坪,但由于目前我国低空空域尚未开放,关于直升机救援的规章和标准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直升机医疗救援的安全监察责任还没有明确等等,使得直升机在紧急医疗服务方面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我国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在将来较长时间里还比较落后,并且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完善,急救直升机商业化的运作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
1.2.3 院前救援人员
院前急救合理人员的配置,无论从数目到质量到目前为止尚无合理的证据,急救医疗辅助员和医务人员在院前的效益/成本分析用单纯的手段还不能得出正确的评估。人员增多对预防院前暴力、减少风险、进行良好准备或训练有意义,但是否会影响到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遗憾的是几个临床试验结果都是阴性[13-14]。我国院前急救人员均属于医务人员,多数成本虽远远低于国外的医务人员,但就急救能力(效益)来讲尚不如国外的急救医疗辅助员,包括院前急救职能定位和培训均参照中国香港地区的医疗辅助员的水准。因此提高我国院前急救人员的救治能力并非是单纯技术层次,可能将是一个系统工程。
2 院前急救患者的诊治
2.1 心肺复苏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2.1.1 预防心搏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中Chain of Survival最初一环为预防,作为公共卫生学预防极其重要,但在急救领域杂志上的专业稿件很少。成人心搏呼吸骤停预防,在于早期识别伤病原因,防患于未然。对其触发指标,Prytherch等[15]在早期预警(early warning score,EWS)的基础上又开发出vital PAC EWS (ViEWS),通过点数评分进行风险评估,多项临床研究认为该评分标准有用[16-17]。
2.1.2 识别心搏呼吸骤停和指导复苏
早期识别和通报是Chain of Survival的第二环,关于早期识别尚无新的内容发现,提高临终前呼吸的认知率,发挥通讯指令的作用以及省略“看、听、感觉”的功过是非等,期待有更高的研究报告。指导目击者对突然卒倒和呼吸停止的心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是否会引起严重的合并症,White等[18]在31个月内对1700例发生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目击者进行电话指导复苏,其中非心搏呼吸骤停者762例(占45%),非心搏呼吸骤停而进行了胸外按压者313例(占18%),对其中247例进行了追踪调查观察其有无合并症,其中29例有不舒服症状,考虑因 CPR导致损伤者4名(锁骨骨折、肋骨骨折、疑似肋骨骨折以及转移患者时引起股骨颈骨骨折), 可能与CPR有关损伤的2例(肋骨骨折、呼吸道出血),全部小于2%的结论,与对心搏骤停进行CPR的医务人员引起患者解剖损伤的25%~65%相比较相当的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实际进行胸外按压平均时间较短(91 s),且未接受训练的目击者胸外按压相对较浅。因此,通过电话判断心搏骤停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要容忍过度评估的事实。有趣的是本研究中近半数为非心搏骤停病例,其中脑血管病变占10%,胸外按压是否对其有影响没有描述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实则在院前用什么样的简单技术可以正确判断心搏呼吸骤停,精准判断心搏呼吸骤停的标准是什么,判断心搏呼吸骤停所需要的时间和临床转归有无关联等等课题需要更多的研究。
2.1.3 胸外按压和通气
在G2010中非常强调优质的胸外按压,即快快压、用力压、不停压。Chung等[19]的研究发现在人体模型上随按压频率的增加带来按压幅度的相应增加。Idris等[20]的研究发现在院前胸外按压的频率可增加自主循环恢复,但并不增加生存出院率。Monsieurs等[21]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在大约1/3的心搏骤停患者中,与按压频率120次/min时按压幅度明显变浅。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在按压频率为86次/min时按压幅度最深,而当按压频率> 145次/min时按压幅度
2.1.4 院前亚低温疗法应用
目前在院前开展亚低温疗法的研究中尚有争议,Garrett等[25]对2008至2009年的12个月542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进行调査,其中208例在现场使用骨髓穿刺针在4 h内快速输入冰盐水最大量2000 ml进行低体温诱导,334例进行正常复苏和转运。平均使用548 ml的冰盐水进行输液,在到达医院前亚低温组ROSC的患者增加1.83倍。另外Bernard等[26]对 234例心搏骤停后患者(现场心搏恢复)为对象,在现场输入2 L的冰乳酸林格液诱导低体温组与到医院后诱导低体温组进行比较,发现两组神经学功能预后两组间(47.5%和52.6%)无差异,分析无差别的原因可能与转运时间太短 (大约半数未输完预定的液体)。目前院前开展超早期亚低温疗法尚需研究亚低温疗法在院前使用能否改善患者的复苏率和生存率;亚低温方法在院前最佳的方法是什么(体表冷却还是血管内冷却);院前亚低温的最佳下降的温度是多少;检测的方法等。
2.2 院前急救中的外伤患者诊治
2.2.1 外伤检伤分类
对重症外伤患者,尤其有严重损伤导致出血性休克患者迅速转运到创伤中心已无异论,但在院前评估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钝性外伤患者中,常会因检伤分类过低出现错误转运,故确立客观的评估指标是一个重要课题。尤其决定重症外伤患者是否启用急救直升机转运,该检伤分类的指标有重要意义[27-28]。我国对外伤患者的检伤分类尚无标准,因此救护车转运采用就近就急就自愿的方案,送达患者后常常会出现转院治疗,因此如何分类转送外伤患者是院前急救急需考虑的问题。
2.2.2 头部外伤诊疗
头部外伤占外伤死亡的第一位,存活后遗留的后遗症也临床面对的难题。 Dewall[29]强调对重症头部外伤早期在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40万人因头部外伤就诊,其中25万人入院治疗,约5万人死亡。钝伤患者约有1%死亡,如合并有头部外伤则病死率升高到30%。头部外伤患者死亡约50 %出现在受伤2 h以内,为此,加强院前急救对头部外伤的处理,不仅可降低病死率,对减轻继发性的脑损伤也极为重要。尤其及早开放呼吸道,在Brain Trauma Foundation (BTF) Guideline中推荐end-tidal CO2 (ET-CO2)为30 ~ 35 mm Hg,在急救现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插管有重要价值[29-30]。
2.2.3 胸部外伤诊疗
在院前对胸部外伤患者的早期评估、诊断以及紧急处置的论文逐渐增多,既往在外伤中使用超声(US)进行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focused assesment of sonography for trauma,FAST)不仅对心包积血、腹腔内出血的诊断有用,对内科疾病如心包填塞、腹水潴留等诊断也有用。近年来在既往FAST基础上追加包括气胸的探查EFAST (extended FAST),与胸部X线比较敏感度48.8%和20.9%,特异性99.6% 和 98.7%,极高的特异性在鉴别诊断上有效。Jrgensen等[31]在院前对胸部和腹部外伤患者利用超声检查 (EFAST),寻求可提高外伤患者生存率的证据,认为院前急救可以使用US进行检查,瞬间可确定血性腹水和血性心包液潴留。与单纯依靠临床表现或血液动力学诊断准确度较低的方法相比,US值得信赖[32]。Cureton等[33]还报道了超声在创伤性心搏骤停中的应用价值,创伤后无脉性心搏骤停的存活率极低,但超声检查无心脏活动的患者存活率更低。心脏超声检查预测患者存活至入院的阴性预测值为100%,对于院前心肺复苏延长的患者,超声评估有助于判断停止复苏。院前对胸部外伤患者的处理,尤其锐器导致的外伤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救命处置,Davies和Lockey[34]带来13例珍贵的报告。使用超声诊断在我国大中型城市的急诊科已广泛开展,但在院前的应用尚属空白区,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超声检查的培训和应用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提高对外伤患者的救命治疗(如环甲膜穿刺、胸腔穿刺等)也是当务之急的任务,不能再局限于“院前外科四术”的表演。
2.2.4 多发伤
Ball等[35]2010年在Canadian Journal of Surgery上发表的外科学戏剧化进展一文中提到近年来称得上外科学革命的项目包括:损伤控制外科学(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ve management,NOM)和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尤其对损伤控制复苏在院前的应用,即对多发伤进行输液治疗的议论颇多,遗憾的是有多篇发表的论文否定其有效。Haut等[36]在美国外伤学会利用数据库对院前静脉输液患者的生存率是否提高进行调查,数据取得311 071例,对院前静脉输液与病死率的相关性进行多变量分析,其结果发现输液群比非输液(4.8% vs.4.5%, P
2.3 心肺疾病在院前急救中的诊治
2.3.1 急性呼吸困难
院前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常需做出有效判断,在临床单纯依靠症状和体征难以鉴别,尤其是否属于呼吸系统的急危重症或急性心力衰竭无法判断。随着床旁即时检测(POCT)技术的发展,使得诊断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的特点,迅速达到指导临床医生决策的目的,有助于在院前对患者做出诊断、危险分层和处置。关于在现场和转运途中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重症支气管喘息发作,心源性肺水肿、COPD急性恶化等)使用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的有效性越来越被证实。德国有数篇关于急救转运使用NIV的报告,多个结论认为,院前转运中对急性呼吸不全患者,NIV可作为一线的治疗方法[37-38]。我国院前使用POCT进行检测和NIV转运急性呼吸不全患者,仅在极少数急救中心开展,但相对院内来说可能因费用过高、时间太短而应用较少,制定项目和标准是扩大该项目开展的重要途径。
2.3.2 心脏疾患
提倡在院前要迅速妥当的诊断为基本条件,因此院前使用12导联心电图、无线电话的视频传输、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检测(POCT)等研究成果陆续有报道[39-41]。对胸痛患者临床评估、心电图和可量化心肌坏死的心脏标志物如心脏肌钙蛋白(cTn)的测定构成了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基石。Venturini等[42]对胸痛患者在救护车行驶途中和急诊室利用POCT设备检测TnI,研究证实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使用肌钙蛋白的高敏测定方法(hs-cTn)最近也已开展,与常规cTn的测定方法相比,hs-cTn似乎可更早检测到AMI。此外Hajdinjak等[43]通过院前急救时测定NT-proBNP和TnT,发现二者的升高提示急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意大利、悉尼使用超声波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在院前测定每搏输出量、全身血管阻力、心室血流等监测评估心脏功能,临床医生认为该设备在大多数患者是很容易使用的,在院前急救的应用是可行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4]。Brun等[45]对院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行床旁超声心动检查,认为可以鉴别休克病因,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我国院前使用心电图诊断心脏疾病已广泛开展,但使用POCT和超声检查还未开展。
3 灾害医疗
3.1 灾害医疗的最新话题
来自2011年秋由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进行灾害医疗的专栏组稿。其背景基于2001年美国多发恐怖袭击、炭疽杆菌发作的10周年,且2011年各地灾害频发。在此专栏中首先有4月份阿拉巴马州发生龙卷风导致43人死亡,超过1000人受伤的报道,指出地区核心医院应对灾害所起的作用,尤其事先的灾害计划、完善的培训使得医护人员应对多数伤病患者得心应手。其次应对灾害的专业人员,要有充分的灾害医学救援知识,在工作之外对于基本的灾害教育和训练的必要性进行了叙述[46]。另外从2007年开始,美国灾难医学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Disaster Medicine,ABODM)极力主张所有全科医生学习灾害医疗,包括目前在岗医师培训灾害医疗也成为常规[47]。我国是灾害的高发国,包括医学院校在内还没有专设灾害医学的课程,临床医生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目前我国应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提高灾害救援水平。
3.2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合并症
2001年9·11恐怖袭击造成美国约2800人死亡,数千人遭受继发性健康损害,明确经历9·11事件和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在现场活动时间较长的人易患呼吸系统疾患,靠近现场的易患PTSD。Wisnivesky等[48]对当时参与救援者目前已恢复原职业的27 449人进行长达9年时间的健康损害观察,结果显示哮喘累积发病率为27.6%,副鼻窦炎42.3%,返流性食管炎39.3%,抑郁症27.5%, PTSD 31.9%较高的数值,认为有必要进行持续的干预。
3.3 灾害与信息
社会媒体(social media,SM)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有代表性的SM包括My Space, Facebook, Twitter, Google+等。最近有代表意义的是突尼西亚共和国、埃及等非洲各国的民主化运动也开始使用SM,成为社会活动引发灾害的一个方式。使用SM市民来积极参与应对灾害,与既存的灾害信息管理进行融合等将是今后研究的必要部分[49]。
4 院前急救医学和信息技术
4.1 信息技术在院前急救的进展
救护车远程医疗的应用,在医疗质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开发出自动传送系统,通过通信卫星可以将包括喉镜所见、12导联心电图、对光反射、超声检查、除颤、呼吸机应用、生命体征等视频信息瞬间进行传递。今后,随着手机或智能手机等通信器材的先进化,Telemedicine将会有更大的发展[50]。
4.2 Telemedicine对院前急救的医疗支援
Charash等[51]对外伤专科医生利用telemedicine对救护车进行指导的研究,分成两群telemedicine使用组和非使用组,对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脑疝致死性的征候等进行指导识别与恰当应对。结果发现telmedicine使用组对致死性的征候能够及早发现,可以正确应对。提示Telemedicine的应用,对院前急救缺乏经验的人员可恰当处置,尤其对在偏僻地方,缺少重症外伤患者的区域可以改善外伤患者的预后。
5 医疗教育
5.1 模拟教育的效果可维持多长时间
Boet等[52]对麻醉医生进行紧急气道管理方法的模拟教育后,观察其知识技能维持的时间,发现使用高功能模拟的通气、不能插管 (CICV)状况下行环甲膜切开进行确保气道方法教育,前后比较掌握的技能可维持12个月,提示复训的重要性。
5.2 团队医疗教育的推进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涉及模拟教育对团队医疗合作培养的研究。Capella等[53]对创伤中心的团队进行模拟培训前后对照,发现他们的处理能力、检查患者的时间优于个人,认为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团队医疗推进模拟教育的优点在于可提高互相配合、相互交流以及相互监督的能力。其次,团队医疗中培养领导也是一项重要内容,Ten 等[54]以医学学生为对象,在心搏呼吸停止病例的模拟教育中培养团队领导,发现以模拟教育效果为好,但是能否成为领导,不仅与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高低相关,与性別或性格也有较大关系,提示今后,可根据性別或性格上差异进行不同的教授方法。
6 结语
纵观近年来的院前急救医学相关进展,可以发现众多的具有“里程碑式”的研究及观念,尤其是引进了一些院内急诊诊治手段对院前急救进行评估。笔者想透过这些“围墙”认识到我们与国外院前急救医学发展的差距,为更快地发展我国院前急救医学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线索和题材。
参考文献
[1]Fevang E, Lockey D, Thompson J,et al.The top five research priorities in physician-provided pre-hospital critical care: a consensus report from a European research collaboration[J].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2011,19:57.
[2]Heyworth J. Emergency medicine-quality indicators: the United Kingdom perspective [J]. Acad Emerg Med,2011,18(12):1239-1241.
[3]Kirby SE, Dennis SM, Jayasinghe UW,et al.Frequent emergency attenders: Is there a better way? [J]. Aust Health Rev,2011,35(4):462-467.
[4] Arendts G, Sim M, Johnston S,et al. ParaMED Home: a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paramedic assessment and referral to access medical care at home. [J].BMC Emerg Med, 2011, 11 (8):7.
[5] Felton BM, Reisdorff EJ, Krone CN,et al. Emergency department overcrowding and inpatient boarding: a statewide glimpse in time [J].Acad Emerg Med,2011,18 (12):1386-1391.
[6]Ovens H. ED overcrowding: the Ontario approach[J].Acad Emerg Med,2011,18(12):1242-1245.
[7]Lowthian JA, Cameron PA, Stoelwinder JU,et al. Increasing utilisation of emergency ambulances [J].Aust Health Rev,2011,35(1):63-69.
[8] Cone DC, Middleton PM, Marashi Pour S.Analysis and impact of delays in ambulance to emergency department handovers[J].Emerg Med Australas,2012,24(5):525-533.
[9] Ueda K, Shimizu A, Nitta H,et al. Long-range transported Asian Dust and emergency ambulance dispatches [J].Inhal Toxicol,2012,24(12):858-867.
[10]El-Masri S, Saddik B.An emergency system to improve ambulance dispatching, ambulance diversion and cinical handover communication-a proposed model [J].J Med Syst,2012, 36,(6):3917-3923.
[11]Mommsen P, Bradt N, Zeckey C,et al. Comparison of helicopter and groun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 German rescue helicopter base [J]. Technol Health Care,2012,20(1):49-56.
[12] Ware S, Reid C, Burns BJ,et al.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registrars do not comprehensively document primary surveys [J].Eur J Emerg Med,2012 Jul 2. [Epub ahead of print]
[13] Martin-Gill C, Guyette FX, Rittenberger JC,et al. Effect of crew size on objective measures of resuscitation fo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J]. Prehosp Emerg Care,2010,14 (2): 229-234.
[14]Nishi T, Maeda T, Takase K,et al.Does the number of rescuers affect the survival rate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Two or more rescuers are not always better than one[J]. Resuscitation,2012,15(6):4561-4566.
[15]Prytherch DR, Smith GB, Schmidt PE,et al. ViEWS——Towards a 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 for detectinginpatient deterioration[J].Resuscitation,2010, 81(8):932-937.
[16]Kellett J, Woodworth S, Wang F,et al. Changes and their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in the abbreviated Vitalpac? early warning score (ViEWS) after admission to hospital of 18,853 acutely ill medical patients[J].Resuscitation,2012, 83 (3):297-302.
[17]Hock Ong ME, Lee Ng CH, Goh K,et al. Prediction of cardiac arres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resenting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using a machine learning score incorporati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J]. Critical Care,2012, 16(3):108-110.
[18]White L, Rogers J, Bloomingdale M,et al.Dispatcher-assis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isks for patients not in cardiac arrest[J].Circulation,2010, 121(1):91-97.
[19]Chung TN, Kim SW, You JS,et al.A higher chest compression rate may be necessary for metronome-guid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 Am J Emerg Med,2012,30(1):226-230.
[20] Idris AH,Guffey D,Aufderheide TP,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hest compression rates and outcomes from cardiac arrest[J].Circulation,2012, 125(24):3004-3012.
[21]Monsieurs KG, De Regge M, Vansteelandt K,et al.Excessive chest compression rate is associated with insufficient compression depth in prehospital cardiac arrest[J].Resuscitation,2012, 83(11):1319-1323.
[22]McDonald CH, Heggie J, Jones CM,et al.Rescuer fatigue under the 2010 ERC guidelines, and its effect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performance[J].Emerg Med J,2012, 22(7):1136-1139
[23] Kitamura T, Iwami T, Kawamura T,et al. Bystander-initiated rescue breathing fo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of noncardiac origin[J].Circulation, 2010;122(3):293-299.
[24] Jiang Y, Bao FP, Liang Y, et al. Effectiveness of breathing through nasal and oral routes in unconscious apneichuman subject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J]. Anesthesiology,2011,115(1):129-135.
[25] Garrett JS, Studnek JR, Blackwell T,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ra-arres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and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among individuals experiencing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J]. Resuscitation,2011,82(1):21-25.
[26] Bernard SA, Smith K, Cameron P,et al. Induction of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by paramedics after resuscitation from out-of-hospital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cardiac arres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irculation,2010,122(7):737-742.
[27] Giannakopoulos GF, Saltzherr TP, Lubbers WD,et al. Is a maximum revised trauma score a safe triage tool for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cancellations? [J]. Eur J Emerg Med,2011,18(4):197-201.
[28] Cudnik MT, Werman HA, White LJ,et al. Prehospi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in injured air medical patients[J].Prehosp Emerg Care,2012, 16(1):121-127.
[29] Dewall J. The ABCs of TBI.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traumatic brain injury care[J].JEMS,2010,35(4):54-61.
[30] Bernard SA, Nguyen V, Cameron P,et al. Prehospital rapid sequence intubation improves functional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nn Surg, 2010,252(6):959-965.
[31] Jrgensen H, Jensen CH, Dirks J.Does prehospital ultrasound improve treatment of the trauma patient?A systematic review[J]. Eur J Emerg Med,2010,17(5):249-253.
[32] Hyacinthe AC, Broux C, Francony G,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acute assessment of common thoracic lesions after trauma[J].Chest,2012,141(5):1177-1183.
[33]Cureton EL, Yeung LY, Kwan RO,et al.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utility of ultrasound of cardiac activity during traumatic arrest[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2, 73(1):102-110.
[34] Davies GE, Lockey DJ. Thirteen survivors of prehospital thoracotomy for penetrating trauma: a prehospital physician-performed resuscitation procedure that can yield good results[J]. J Trauma,2011, 70(5):75-78.
[35] Ball CG, Sutherland F, Kirkpatrick AW,et al. Dramatic innovations in modern surgical subspecialties[J]. Can J Surg,2010,53(5):335-341.
[36]Haut ER, Kalish BT, Cotton BA,et al.Prehospital intravenous fluid admini d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ortali1 trauma patients: a National Trauma DZ Bank analysis.[J]. Ann Surg,2011,253 (2) : 371- 377.
[37]Schmidbauer W,Ahlers O, Spies C,et al. Early prehospital 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mproves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Emerg Med J,2011,28(7): 626-627.
[38]Roessler MS, Schmid DS, Michels P,et al. Early out-of-hospital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s superior to standard med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 pilot study[J]. Emerg Med J,2012, 29(5):409-414.
[39]Russi CS, Myers LA, Kolb LJ,et al.Prehospital diagnosis of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sing an “all-posterior”12-lead electrocardiogram[J].Prehosp Emerg Care,2011,15(3):410-413.
[40]Gonzalez MA, Satler LF, Rodrigo ME, et al. Cellular video-phone assisted transmi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prehospital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in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Interv Cardiol,2011,24(2):112-118.
[41]Srensen JT, Terkelsen CJ, Steengaard C,et al. Prehospital troponin T test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triage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Cardiol,2011,107(10):1436-1440.
[42]Venturini JM, Stake CE, Cichon ME. Prehospital point-of-care testing for troponin: are the results reliable?[J].Prehosp Emerg Care,2012,17(1):88-91.
[43]Hajdinjak E, Klemen P, Grmec S.Prognostic value of a single prehospital measurement of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troponin T after acute ischaemic stroke[J].J Int Med Res, 2012,40(2):768-776.
[44] Duchateau FX, Gauss T, Burnod A,et al.Feasibility of cardiac output estimation by 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 in the prehospital setting[J].Eur J Emerg Med, 2011, 18(6):357-359.
[45]Brun PM, Chenaitia H, Gonzva J,et al.The value of prehospital echocardiography in shock management: a case report[J].Am J Emerg Med,2012, 38(11):687-689.
[46] Avery D.Why train physicians in disaster medicine? [J].Am J Clin Med,2011,8(3):124-125.
[47] Cordi H. Disaster medicine: every physician’s second specialty[J].Am J Clin Med,2011,8(3):141-143.
[48] Wisnivesky JP, Teitelbaum SL, Todd AC,et al. Persistence of multiple illnesses in World Trade Center rescue and recovery workers: a cohort study[J].Lancet,2011,378(9794):888-897.
[49] Merchant RM, Elmer S, Lurie N.Integrating social media into emergency preparedness efforts[J]. N Eng J Med,2011,365(4):289-291.
[50] Demaerschalk BM.Telemedicine or telephone consult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J]. Curr Neurol Neurosci Rep,2011,11(1):42-51.
[51] Charash WE, Caputo MP, Clark H,et al. Telemedicine to a moving ambulance improves outcome after trauma in simulated patients.[J].J Trauma,2011,71(1):49-54.
[52] Boet S, Borges BC, Naik VN,et al. Complex procedural skills are retained for a minimum of 1 yr after a single high-fidelity simulation training session[J].Br J Anaesth,2011,7(4):533-539.
[53] Capella J, Smith S, Philp A,et al. Teamwork training improves the clinical care of trauma patients[J].J Surg Educ,2010,67(6):439-443.
[54] Ten Eyck RP, Tews M, Ballester JM,et al. Improved fourth-year medical student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performance as a resuscitation team leader after a simulation-based curriculum[J]. Simul Healthc,2010,5(3):139-145.
(收稿日期:2012-11-27)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1.023
作者单位:048000 山西省晋城, 晋城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张海涛);海南省海南医学院(吕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