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形成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形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形成

篇1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公正和谐。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的精神和价值最终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新型城镇化,强调文化和习惯的改变,强调人们的行为与城市文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有的乡村差序格局被打破,聚集的新移居城镇居民一时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在心理上难以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不到归宿。这就需要发挥社区的功能,在不断丰富新移居城镇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过程中,重构社区文化和新移居城镇居民的熟人圈,使其逐步加入城镇社会,进入城镇主流、融入城镇生活。但同时新型城镇化并不表示城乡在文化上的一元化,而是两种文化的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共生互补。应当创造机制,让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城市文化从农村汲取营养,农村文化依靠城市文化带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这种民族文化的表征在城市中日渐暗淡,而在广阔的农村却顽强保存延续着,农村比城市传承更多的民间文化、风俗、工艺、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在强调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应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不应是封建、愚昧、落后、污染的文化表征。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即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观)。我们应保持乡土社会的淳朴和憨厚,防止奢侈与庸俗,发掘乡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礼俗仁义、坚韧达观等价值观,来弥补当下以控制自然、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之不足,把与自然合二为一,重视群体自然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实行全面发展的创造性的现代生活方式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要设法保护处于断根危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资利用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能量的积极作用,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继续生存的可能[1]。

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人们所处的和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滚滚浪潮的大社会,村民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精神生活也面临着改变,传统乡土的公共空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商业化用地扩张,城中村演化快速,大量挤占了传统公共空间,乡村在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中出现了巨大变化,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从生活方式、观念看,还带有浓厚的乡土性。传统乡土公共空间缩减使得乡村共同体的公共生活衰退,一些村庄,伦理共同性和功能互已经消失怠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亡。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每天平均消失100个传统村落[2]。当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化扩张、工业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指标化对地方官施加的晋升激励造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官员认为传统村落无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与其花钱保护,不如任其消亡。旧屋改造进度加快,传统名镇名村布局风貌改变(例如林浦村),一些重要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二是一些地方官员文物保护观念淡薄。文物保护法律刚性不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古迹尽失,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三是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文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冲突。传统村落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如琴江村)。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新的宅基地却无法批给,也就造成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四是文物保护机制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文物保护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保护措施不完善。一些产权属于私人的文物,房主无能力修复,也得不到国家资助。有的文物政府即使维修好了却关门,无法开放为市民服务,比如螺洲陈氏五楼。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对策建议

在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中写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名城同样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诚然,在城镇化进程中,每一位城乡建设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注意保存历史、记忆、感情的东西,绝不能做历史记忆的集体失忆者。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价值,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这种文化自觉是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保护机制与动力。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现有1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7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历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福州不同区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蕴育了大量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特色民居、古建筑文化资源,有乡村节庆民俗、手工艺术、艺术及传说等非遗文化;既有海洋文化资源,也有山区民族文化资源;既有古代先贤名人文化资源,也有现代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1.加强规划、注重引导,夯实工作基础,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城市记忆保存、城市文明延续。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坚持依法保护和利用,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开展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在新一轮城镇规划起始阶段,就应邀请文物管理部门参与进来,特别是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规划应由多方面专家与政府共同研讨制定。在福州新区大规模建设启动前,就把有可能发现文物遗址的地段排除在外,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加大对地方政府大拆大迁文物遗产的惩戒,防止出现文化生态负资产的局面,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做好名镇名村文物普查和乡土历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对即将消亡的非遗和口述史料的整理、抢救性保护,提高文物保护信息化水平。地方政府要适当增加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编制,对名镇名村文物建立动态巡查、举报制度,管辖村落的政府应签署保护承诺书,构建长效执法机制。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权益。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允许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认养无主建筑和文物。积极探索通过文物保护专项贷款、地方文物保护债券、彩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应建立健全名镇名村文化旅游业政策法规,将名镇名村旅游纳入福州旅游规划和管理范畴,加强分类指导,从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上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2.尊重村民,多元共享,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他们比任何外来力量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保护传统村落最可依靠、最应依靠的主体,留住原住民才能保持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所以,必须尊重传统村落所在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经济权益。政府应与民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互动关系,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工作。要防止一些企业以开发为名义,先期占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圈地”行为。这方面,可先期有选择地重点打造3—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典型。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市场推动、村民参与的模式进行保护性开发。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引导、监督和统筹的作用,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或个人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便利条件和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活民间的、自发的保护力量,在不破坏名镇名村总体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对村落整修改造,以开发带动保护。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关系,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引导人才、资金投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利益和风险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文化资源的多元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多方共赢。

3.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让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融

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修复村落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以有特色的活动营造商业氛围,吸引年轻人回来。旅游是传承、发展、转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借助发展旅游,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经济衰退的问题并且能够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级名镇名村的文化资源。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做到不滥用不变质,该着重保护的,就努力去保护和传承,该开发利用的,就在保护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做好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产业创新开发的规划,根据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文化创意的方向,把文化资源变成可视可感可消费的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道路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将历史文物、传统食品加工及手工艺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存环境下的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融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如剪纸、永泰山歌)。合理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就势依托特定的产业,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品品牌(如地理标志特殊物产茶、剪纸、锡箔、编织等农副产品)。利用民俗节日等资源,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当地村民)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如郑和开洋节、光饼节等,集中展示传统表演艺术、饮食文化、信仰习俗、手工艺品等,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在旅游过程中让游客感悟文化遗产的价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共享与再创造;优化组合,联成福州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线路,如明代海防名镇游、闽江名镇游、山区古镇游、红色旅游和寻根探源文化旅游等线路;结合福州新区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海洋文明博物馆、华侨博物馆、戍台史迹馆等专题博物馆。广泛利用各种交流渠道,涉外活动和对外窗口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宣传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形象,通过拍摄影视纪录片宣传乡土传统文化。

4.社区营造,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

传统村落保护是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相适应的生活建设过程,而不能搞成有村落无村民,有文物无文化的局面。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应从其文化空间入手进行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使之活态传承。关键是要保护或唤醒村民的对乡土文化的文化自尊、自豪感,不能仅仅把古建筑作为盈利的旅游景点,而是要传承、演进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社区营造就是社区自发的行为,即以建立社区文化教育,凝聚社区共识、建立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来作为一种文化行政的新思维与政策。通过社区营造,将社区历史记忆与文化自豪感,凝聚成社区居民的共识,强化社区居民认同感,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城镇化不能忽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与打造,应该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都市陌生症候现象。我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关注是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让农村延续生机和活力,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乡村的诸多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老人自杀、环境污染等)与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有关,但也与家庭伦理失范关系密切。乡村急需公共文化空间,要充分挖掘非遗对村民信仰、道德、行为的教化、娱乐功能(如游神),创新拓展制定包括孝道、齐家、睦邻、公益、环保、持戒、权利等方面在内的乡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砥砺道德和人生向上的手段。把传统生活方式重新创造后再回归到现代生活,如一些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诚信礼让等美德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增强老人会、农村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道德评价功能,使青年生活有预期,道德有舆论压力,才会逐渐“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政府要发挥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应对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带来的价值变迁的挑战,引导文化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动员文化旅游专家学者,培育农村当地精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城乡文化的和平共处、长期融合、创新和改造,使传统文化精华部分深深植根于村民的交往生活之中,敬畏、坚守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同时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

篇2

中国传统民居在世界范围内是独树一帜的,具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并对东南亚的民居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它又是丰富多彩的,各地民居不拘一格,砖、木、土、石并用,各具特色。从理论上来看,民居形制的形成是很简单的,不过是先民为了遮风蔽雨,防兽防盗,营造一个方便、舒适的生活空间而建造的一个建筑物而已。今天,我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方面简析其对中国传统民居形制特色生成的影响!

1.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观

从生产方式的层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社会,又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农业社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的创造发展都离不开农耕的社会生活基础。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化讨论的中心。

人类关注环境、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缘于人们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对于环境价值的认识和深化。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发展不仅表现出人类适应环境的高超精湛的技法和艺术,而且建筑本身成为人们的生活环境,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居环境思想。

1.1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理想

其本质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是由上古社会原始宗教的天人合一观念转化而来的,其思想萌芽是西周时的“天人通德”观念,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神相通,没有界限,即《尚书•尧典》所谓“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至五帝时代,颛顼则“绝地天通”,断绝了以往天神和人间的通路,确立了天神与人间二分的思想观念。殷周之际,周人又沿着天人相通的思想理路,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主张,成为儒道天人合一论的思想来源。儒家天人合一的落脚点在主体性和道德性上,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之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追求则表现为强化和突出建筑与环境的整一和合,以及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透过中国传统民居尤其是汉族民居的村落布局和建筑空间组织,我们可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威严崇高的集中性、井然鲜明的秩序性、礼乐相济的教化性。此外传统民居的装饰装修和细部处理,也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为题材,常用人们熟知的人物图案,藉此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道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同样深刻地影响到古代中国的建筑意匠。它一方面表现为追求模拟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为注重对自然的直接因借,与山水环境契合无间。古往今来,不乏这种环境理想的具体表现。古代楚都南郢北依纪山,西接八岭山,东傍雨台山,南濒长江,真可谓水萦山绕,天造地设。

1.2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模式

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多是通过风水理论由风水术加以实践的,这种实践的结果便是五位四灵的环境模式。“五位”主要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四灵”指道教信奉的四方神灵: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思想背景和思维模式而言,风水理论根基于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天地人是统一的整体。风水术,由于承继了巫术及占卜之术而具有迷信色彩,但因其揉合了阴阳、五行、四象、八卦之哲理而不无启发意义,同时还附会了龙脉、明堂、生气、穴位等形法术语,使人感到深奥难喻,高深莫测,自古以来,对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影响深广。从《阳宅十书》和《葬经》可知,不论阳宅还是阴宅,“四灵之地”为风水宝地,其环境构成模式完全套用五位四灵图式。即《阳宅十书》云:“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也”。 《葬经》云:“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

1.3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意向

传统聚落和民居村舍总是与环境合为一体的。或临河沿路,或依山傍水;小桥曲径,阡陌纵横;荷塘溪池,家禽成群;宅前屋后,林木成荫。可以说,民居建筑是最早的一种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一致的建筑类型。中国传统民居所追求的环境意向以崇尚自然和追求真趣为最高目标,以得体合宜为根本原则,以巧于因借为创造至法。这在大量的园记和游记文学中得到丰富而生动的体现。

2.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相当深刻的。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讨论传统民居与文化的开始便先简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和基本精神,以期提纲挈领,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作用。这里,我仅仅从中国传统民居的哲理观、宗法观、环境观、思维观等几个层面进行梳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远远不能穷尽传统民居与文化的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民居形制生成有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路易吉.戈佐拉.《凤凰之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李先逵,张晓群.《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四合院的文化精神(89).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 那仲良.《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村落中的教化性景观(85).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3

关键词:成人大专;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成人大专学生的知识能力比较差,学习态度比较消极,人生价值观也比较模糊,学生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素养和责任观念,就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情趣。

一、成人大专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安排情况

目前,在构建成人大专学生课程的时候,学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大专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还只是停留在中学课程学习的相关内容中。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从而有效地满足成人大专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实际需求。

2.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过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进行文化知识的传递。但是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模式还停留在书本知识中,对文化的多样性展示得不够全面,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没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媒体资源也比较贫乏,知识拘泥于课本,没有和社会中的信息资料融合起来,课外活动的组织强度也不大。

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环境

健全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客观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髓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进行熏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校园文化过分注重就业率,而把大量的时间和心思放在了如何更好地就业,不关注人文素养的加强。所以,在成人高校中要进行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效宣传,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强化对成人大专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1.在制度上注重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人文素养中,并且需要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相关部门要在制度方面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2.以校园文化宣传为基础来转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

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适当加入相应的文化价值因素,并且在学生中进行大范围的普及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如进行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网络或纸质媒体等方式来进行,使学生转变观念,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中去,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3.转变观念,改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

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运用多元化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来有效地进行课内外教学和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奥运会的开幕式和上海世博会中,就有效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使得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它不只是高深莫测,也有平民化的时候。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能够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深远,在培养成人大专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成人大专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是公民思想和道德素养的直接体现,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的文明富强不仅需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需要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谭晓.教改在成人艺术类课程中的体现[J].学园,2013(23):78.

篇4

关键词: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12-03

一、族传统体育与隐形课程设计

1.民族传统体育。①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到目前为止,在理论界和学术界,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仍然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中,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学者张建雄的观点,他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由一个或多个民族所特有的,并且能够被广大民众继承和发扬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娱乐等特色功效的体育活动形式;张建雄还认为:民众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了养生、保健、健身等民间的、传统的体育形式。②民族传统体育特征。首先,民族性和地域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民族性和地域性。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传统体育丰富多彩,体育文化形式多样、底蕴丰厚。例如,侗族和壮族最为古老的传统体育活动“抢花炮”,广西壮族民间传承已久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舞狮子”,京族流传已经的“花棍舞”和“跳竹杠”的传统体育活动等,都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具体体现。其次,传统性。既然是民族传统体育,就免不了传统性的特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深深扎根于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深受我国几千年文化的影响,现在保存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都是经过几千年的变更、淘汰和选择而保存下来的民族文化。如今遗留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更具有民族文化的深厚意义。再次,健身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活动,都具有非常好的健身作用。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在运动过程中的修身养性。例如,我国最为著名的传统体育活动“太极拳”,不仅让人们得到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更有助于人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修身养性,调节情操。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性课程设计。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形课程概念,所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形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所提供的各种有关体育课程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中所学习到的一些非预期性的知识、观念、价值等。简而言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形课程就是指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从体育内隐的文化中所学习到的非预见性的知识和文化等。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形课程的特征。首先,潜在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形课程是产生于学校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非预见性的知识和文化的一种课程,因此,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潜在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的内容都隐藏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逐渐接受隐形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某一项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就能够感受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这也是潜在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其次,非预期性。从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概念上,我们知道该课程所产生的是学生获得的非预期性的知识和文化,因此,非预期性也是该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该课程的内容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等,都会由于教学的环境和气氛而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也是无法预测的。

二、基于文化传承语境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设计策略

1.基于文化传承语境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要素。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要素分析,首先要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观,隐形课程需要通过四个方面的要素来进行其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物质要素。基于文化传承语境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是以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为物质基础,它依赖于学校的体育教学而存在,例如学校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体育场设施、体育器材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建筑等。其次,制度要素。隐形课程必须依赖于学校的制度而存在,在学校制度层面,各种关乎体育教学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管理制度等,都是隐形课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要素。再次,精神要素,所谓精神要素是指学校体育教学的观念和教育理念,以及学校体育教学的良好习惯和风气等,对隐形课程的开展具有很直接的影响力。最后,行为要素。行为要素主要包括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等;也包括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习惯等,隐形课程内容的实施都是通过这些行为表现而实现的,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交往的行为过程中,隐形课程才能得到真正的展现和实施。

2.基于文化传承语境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内涵。关于基于文化传承语境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内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既是体育教学的一种课程,同时也是一种隐形的课程,虽然缺少明显的、具体的教学表现,但是该课程所揭示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本质。其次,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主要内容来自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课程之外,它是通过这种专业课程间接地体现出来的。再次,虽然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是以非预见性的方式出现的,但是它与显性课程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是伴随着学校体育教学而产生的,是按照学校专业体育教学的目标,通过隐形的、间接的方式实现其课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是通过充分设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素综合而成的课程。

3.发展基于文化传承语境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设计的对策。①努力改善学校体育教学环境。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设计依赖于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为了保证隐形课程的顺利开展,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高校应着手学校体育教学建设,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场地、体育教学器材等硬件设施的配置;同时还要加大对体育教学师资力量的投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环境教学作用。②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制度建设。良好的制度是对隐形课程设计的有效保证。制定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制度,就要重视“技术教学”和“理论教学”并举,同时还要充分重视体育理论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体育理论教学中深刻感受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受益匪浅。③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宣传。一方面,要从体育教材入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理论教材,让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中深刻了解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另一方面,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宣传,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形课程的影响力。④构建完整的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教学体系。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构建完整的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教学体系,就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构成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力求符合我国高校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和需要,让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

基于文化传承语境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性课程设计是高校发展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和任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外部环境、师资力量等,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适合学生身心需要的隐形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深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而感到骄傲;同时,切实让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充分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许宗祥.武术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4]姚蕾.我国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科学,2001,(04).

[5]于翠兰.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结构体系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7).

篇5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德育教学;应用探索

当前,德育已经成为高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人们的道德教育,从人们的内心出发,注重培养人们的心理和身心健康,这一德育优势并逐步应用于高职德育教学中,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教学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意义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应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如何才能提高高职德育教学水平?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拥有睿智的思想火花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教学中,能够逐步普及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理念,培养高职学生的心理和身心素质健康,并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所趋,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应用的积极作用

1.提高了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精神气质等全部释放,影响高职学生的性格和思想品质,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理想、大抱负,并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品质,满足高职德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2.提高了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胸怀大志、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让学生感受到先人的自强不息,并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勇于钻研、敢于探索,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树立坚强的奋斗理念。

3.提高了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

传统文化的渗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先古的思想精华,在文化感染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逐步增长智慧和综合素质,并在今后的职业规划中,以更为自信的姿态开启自己的职业奋斗。

三、提高高职德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1.重视传统文化的渗入和传播

在高职德育教学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德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文化的融入,要以师生互动为基本,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宗旨,以减少学生内心的排斥,并能够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找到现实的影子和影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传统文化的融入,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学生在夯实专业课程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达到品质塑造和修养培养的目的。老师在进行高职德育教学的时候,要以传统文化为土壤,开发出极富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以普及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营造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校园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需要营造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校园氛围。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习需求,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举办一些极富传统文化特色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并在娱乐中了解到传统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此外,校园可以开设极富传统文化意义的德育类网站,建设传统文化专栏,将传统文化类文献资料放在专栏内供学生学习、下载、交流等,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一片沃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品质道德和文化素质。

3.在实践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最终要以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高职院校要完善实践活动体系,以社会实践的形式组织学习、服务、志愿者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自立自强的性格和精神,让学生在这样的课程实践和志愿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质素养,并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真正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步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渗入高职德育教学中已然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德育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使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将宝贵的文化积累应用到高职德育教学中,开拓了高职德育教学的新时代,对于我国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春丽.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德育工作的影响[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01)

[2]周科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作用[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07)

[3]梁启勤,王青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关系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和反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形成与发展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画蕴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画的形成与发展的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不同时代的中国画的发展、风格和特点都体现了当时的中国文化,中国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中国画从创始之日起就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联系的,中国画的绘画原则就是根据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道法自然”的意境追求所呈现的。

1.中国画追求与自然的统一、和谐

中国画自古以来就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画形成了浓厚的中华文化沉淀,同时在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蕴,其最高境界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最高境界已经成为中国画的共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正好回应了这一重要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中国画自始至终就深刻体现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从其技法、内容、审美角度和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优秀的中国画需要达到画与人的情感和谐共鸣,如果一个画家所创作出来的画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就不可能成为一幅优秀的中国画。画家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就必须从自然中去寻找灵感,所创作出来的最终作品要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创作的作品才能够感动他人,才能够得到他人的欣赏,才能够具有审美的意蕴。否则,就不可能突破自我固有的缺陷,最终的作品就不具有价值,不具有审美的意蕴。因此,中国画历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中国画注重画中的人文气息

我国古代文人追求的是诗、书、画、印,这些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欣赏形式。为了弥合古代文人的欣赏特性,中国画注入了一定的人文气息。一幅优秀的中国画除了要与自然和谐统一之外,还要具有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人文气息。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发展创新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画风风格,把欣赏者的欣赏形式诗、书、画、印纳入其中,形成了中国画的独有形式。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情感,如果作画者只是从自身的角度来作画,最终的作品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作画者必须在作品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气息,要欣赏者能够从画中有所感悟、有所启迪,这样的作品才能被称为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地进行创新发展,已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气息纳入其中,从某种程度上更深刻地体现和反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和反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从最初的符号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理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最深。

1.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画的影响

我国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法和生产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中国画从创始之日起就深刻体现和反映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贯穿其中,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主客体合一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画的审美取向,这种主体合一的哲学思想使得中国画在创作上具有方向,要求创作者追求一种和谐、自由的创作风格。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体合一的思想要求创作者必须摆脱尘世的束缚,要求创作者的身心专一、自由不受约束地进行作品的创作,这种传统的哲学思维深刻影响着中国画的创新发展。

2.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

宗教文化在我国古代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学和道学对中国画的影响较大,佛学自汉朝传入中国之后,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同时佛学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佛学中的“色空”“中道”以及“圆融”等思想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比较直接。这种佛学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尤其是在唐宋以来更深,在这之后中国的画家们深受佛学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佛学中禅宗思想的影响,即直指“本心”、讲究悟境,使画家们的创作风格得到了发展,由最初的审美转向了审美者内心的感悟。由于中国画在当时深受佛学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画更注重画的内涵和精神意蕴,把中国画推向了更高的层次意境,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画的艺术风格。

道学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道学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其发展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也比较大。中国画的画风和画技,尤其是从线描技法到大写意技法的发展深受古代道学文化的影响,中国画追求的“师法自然”“气韵生动”的思想都是源自于道学文化。因此,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画画风和画技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画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和反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形成与发展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

篇7

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代平面设计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精神,将其渗透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为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1.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为平面设计文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各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因此其形式和内容都十分丰富,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时期,传统文化也是国家与地区之间实现文化交流的必要保证,因此,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现代艺术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了艺术设计活动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2.传统文化凝聚了民族的力量,增强了群众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认同感。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精神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十分强烈,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但是共同文化的认同作用,使得中华民族可以呈现出巨大的民族力量,而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同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如民族服装、风俗习惯、艺术品、戏剧等等,所以民族文化融入当代平面设计活动中,可以为设计作品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从而增强作品的民族认同感。

3.民族文化是当代艺术设计领域的艺术之源。

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很多艺术设计活动的文化和精神,而这无疑为当代平面设计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启示。平面设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体现其自身的艺术特色,所以平面设计要关注中国文化,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平面设计艺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当代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平面设计是一种面向使用者需求的设计活动,所以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到作品的实用性与社会效益问题。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意识活动,要将其赋予设计活动中,才能通过作品的形式将其体现出来。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贴近生活,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形象认知也越来越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赋予了平面设计作品更多的精神内涵,而平面设计则是传统文化最为直接的体现,这是一种精神和形象的结合。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平面设计作品如果单纯的表达形式而没有内涵,会让人觉得空洞、抽象,所以必须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只有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指导平面设计活动的开展,才能为其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使平面设计作品具有更丰富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形成,聚集了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文化精髓,其中包含了多种艺术形态,每一种都表达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艺术手段,而这些民族文化也为平面设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依据,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融入,发挥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活动的指导作用,也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多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营造出自由、随性的生活态度,也可以为现代都市快速工作节奏压力下对人们创造一个舒缓、休息的空间,从而更加体现出平面设计的人文特色。

三、传统文化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1.构图方式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追求“中正仁和”,在做人和做事方面都充分体现不偏不倚的中正思想,这也是古人平和气度的直接表现方式,而且这种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文化,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活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平面设计活动的开展,在构图方面也十分讲究中正,讲求对称感和层次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线的应用。中线是运用一条线自上而下贯穿整个平面图形设计结构的构图方式,中线的应用是传统文化中正思想的直接体现,在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也从中反映出传统文化在设计师心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对称的结构。对称被艺术设计领域视为一种最符合人们审美意识的表达方式,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很多体现对称性的艺术作品,如剪纸艺术、脸谱艺术等,都注重对称元素的应用。这种对称的构图最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感受,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不偏不倚的中正思想,可见,传统文化对于平面设计构图产生了深远影响。

2.表现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儒学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学思想尊崇的是中规中矩,而道家思想则尊重自由自在的思想,二者之间的碰撞却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在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十分明显,不同的社会元素之间想要达到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方式,必须以文化的碰撞为基础,文化中的精神和意境才可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这些传统的文化思想的艺术表现,对于当代平面设计的表现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传统水墨艺术。水墨艺术是绘画领域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方式,在工笔线条的布置、色调的运用方面,都为当代平面设计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指导,而水墨艺术中明显的虚实转换艺术,正是当代平面设计作品视觉冲击力的形成要素。同时,在传统水墨艺术中使用的毛笔,被画家赋予了更多的生命力,看似柔软的毛笔却可以形成柔韧有力的笔触,形成具有生命力的跳动。从当代平面设计中也可以看出,水墨艺术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在很多作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第二,传统文字。汉字的演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汉字也被视为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运用不同形式的字体表达不同的意境,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中国的汉字讲究结构与构成,看似相同的汉字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字型结构,运用这些字型结构相互重叠,可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图案。如清朝时期的吉祥文字“黄金万两”,运用四个不同的字体结构组成一个文字形式的整体,形成了带有图形意义的字体结构,这是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另外,汉字作为一种图形结构,除了汉字本身的涵义,还具有明显的象形意义。

3.色彩表现形式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的典型代表意义就是阶级和等级制度的划分,如黄色系、红色系是古代皇宫寺院使用的颜色,青、蓝等颜色是王府官宦使用的颜色,而百姓只能使用诸如黑色、灰色等色调。这种用色彩代表等级和阶级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历经多年都不曾改变,所以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平面设计活动中,在色彩的应用方面经常会出现浓烈与朴素的强烈冲突,这不仅形成了特殊的艺术冲突,也彰显了设计师的个性。浓烈的色彩主要体现在不同色系之间的对比关系,在传统文化中最为明显的体现是以黑、白、赤、青、黄五种颜色形成的五色结构,这种色彩结构在民族艺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年画、脸谱,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体现,则大多集中在带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工艺品的包装设计中。朴素的色彩结构大多是由黑色和白色对比应用形成的色彩结构,黑白两色的典型体现就是太极的境界,这也是色彩应用的最高境界。如今,黑白搭配的对比在平面设计中也随处可见,其不仅可以提高艺术设计的层次感和艺术感,也可以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使人形成良好的视觉感受。

4.民俗图形的影响

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篇9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篇10

1.1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了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而且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比有独特的优势,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因为每个当代学生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这种血缘的遗传使每个学生在接受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时具有本能的亲切和好感,接受度和理解度都会很高。

1.2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全面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情操。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潜移默化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古人的很多教育思想具有精辟、哲理性强,指导性强的特点。继承和发扬这些思想有利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对于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围绕生活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教材必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仁、义、理、智、信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初中生现阶段关心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息息相关。同时引导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分析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而且对于正确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具有明确的意义。

1.3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课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思想,是收到大部分社会成员的倡导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政治课中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全面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

2、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注意

2.1一切从学生出发。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对初中政治课教学有推动作用,作为教师应充分加以利用。但要注意的是,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是辅助课堂教育,若内容太多则容易主次不分而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记本末倒置,为了引用而引用传统文化,犯了舍本求末的错误。

2.2内容要简明扼要。一方面,初中生的各方面能力有限,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比较低;另一方面,初中生的知识储备还不足,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应避免那些晦涩难懂内容,而要精心挑选和提炼适合中学生的材料知识。

2.3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初中政治课中,必须依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内容与方法,由此,初中政治课教学才能达到高效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能力和已知的知识知识去分析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3、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

3.1发挥教师个人的魅力和对课堂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个人的魅力和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在初中政治课中渗透好中国传统文化。要达到这一目标,对教师本人的知识储备等有很高的要求;另外,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打破学科的界限,形成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搭建沟通的桥梁。

3.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式导入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要思考怎样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导入、创建情境,把教学内容贯穿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悬念,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处于高度活跃的水平凝聚在一起。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表演、辩论、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3.3利用知识的迁移发展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初中生在平日已经逐步掌握了许多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对其中一部分加以利用,应该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置疑问,设置阶梯式的疑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