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建筑工程技术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装配式建筑建筑工程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装配式建筑建筑工程技术

篇1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其范围也不断拓展。若想保障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施工人员针对该技术的优势和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具体施工情况,选择合适施工技术,达到稳定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目标。当完成上述目标之后,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帮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由此可见: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希望本文能对相关工作人员产生一定启示,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

从装配式建筑概念来看,其主要强调的是在正式施工之前,将此次工程中所需要利用到的各种配件、施工材料等运输到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具体需求,完成配件安装工程。相比较为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施工成本的支出,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其工作强度也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只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对结构件配件安装工作即可,如果出现施工模板,则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化管控。最后,根据上级部门统一指示,完成配件安装工作即可。将此建筑结构模式应用到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促进建筑企业整体效益的稳定性提升[1]。

2.现阶段装配式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若想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整体水平,最为重要的便是在正式施工之前,结合建筑行业中所涉及的相关标准,对其进行不断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施工方案的各个流程中,提升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施工人员而言,主要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方案中所规定的相关性内容,便可以满足建筑质量的相关要求。如果行政机构需要对建筑质量进行考察和审核,也可以满足既定要求。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来看,在开始组织施工的时候,并没有专业化、较为严格的施工标准对其进行明确。就目前工作形势来看,主要是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设计经验,完成剪力墙结构方面的设计工作。采用这种方式,必然会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产生一些限制性作用。其次,在施工人员方面,其在专业性素养还表现为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正常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对于该技术的有效运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情节较为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产生诸多影响。在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的过程中,若想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必须借助专业化生产链的积极作用。但就现阶段所开展的建筑施工情况来看,其尚未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体系。当开展管理工作时,没有完整的数据体系为其提供支撑和参考,导致整个工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在开展预制部件生产工作时,这更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步骤。在原材料质量方面,缺乏统一化标准,生产厂家不能对其预制部件的质量提供保障。针对该方面所产生的问题,便需要生产厂家加强对施工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关注。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生产标准,并且安排专业化人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也缺乏足够沟通和交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需要利用到的预制部件结构规格不明确,最终便会对正常施工产生许多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应用,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给予足够重视[2]。

3.装配式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3.1借助科学有效的辅助工具

从影响预制楼梯与层压板质量的相关性因素来看,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针对该方面特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到这些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从细节入手,严格控制各个部件结构的生产质量。在整个工作流程中,都需要确保其可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完成既定操作工作。当开展部件设计和制造工作时,对其过程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所生产的产品满足工程顺利开展的要求。在装配式平板部件输送的过程中,还需要着重考虑到外界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根据研究可以发现:在现阶段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内部结构出现损坏的问题。对此,便需要在工程开展之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可以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尽量降低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3.2加强对部件堆放的科学化管理结合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来看,若想有效提升其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和经济效益,便需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在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针对各个部件的存放位置进行严格、合理管控,使得相关管理措施可以切实落实到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部件存放时,尽可能减少部件损坏问题的发生。如果出现部件损坏问题,则不可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否则将因为其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大量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标识,并对其标识进行保护。从其影响来看,这可以为后期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针对其中所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行严格控制,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稳定性提升。在部件堆放管理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硬化处理。借助专门化排水系统的积极作用,对于各个部门所需要利用的不同部件,选择较为合适的堆放方法。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底层设置相应的防护层,尽量降低对部件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3.3提升预制构件吊装施工质量

在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分析制度也发挥了其独有的优势。具体来看,如果可以在施工之前,针对在整个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前防范,并完成施工计划的制定。当后期工程中出现了问题之后,可以结合施工方案和计划中所规定的相关性内容对其进行有效调整。同时,还需要将吊装结构数量和编号进行综合性处理。对施工人员而言,其可以按照施工计划中所规定的相关性内容,顺利完成吊装工作。如果在工作中还出现了任何施工方面的问题,还需要管理人员展开深入调查和研究。针对该方面工作内容,便需要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让他们为施工人员讲解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不断提升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还需要自发、主动地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作用,加强对专业性知识的有效学习,提升自身综合性能力,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从预制部件特点来看,其规格相对较大,并且塔吊运行效果还会受到各项附属措施的影响。对此,便需要在施工之前,针对所需要使用的附属部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其中所需要连接部件的位置进行明确,并完成相应的部署工作[4]。

3.4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当开展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工作时,需要利用到专门化临时支撑结构的积极作用。将其设置在底层位置处,确保其在支撑时间、支撑距离方面呈现出一致性特点。如果某部分的结构不够稳定,还需要对其及进行重复性支撑操作。当完成整个安全工作之前,应该将临时支撑框架及时拆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双层结构安装工作,则需要对其叠合板安装位置进行相应调整。一般来讲,多是将其位置再往前一些。当发现混凝土已经彻底凝固之后,则需要管理人员针对其叠合板强度、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可以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如果发现在设计强度已经达到了整体的70%以上,则可以判定其结构相对较为稳定。对施工人员而言,这也为他们的工作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5]。

篇2

关键词:电气工程;土建施工;技术配合;协调管理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流,而在这些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大都采取由土建施工单位来进行总承包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对于电气工程施工单位而言,无论是建设单位直接分包,还是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分包,都必须做好与土建施工配合的协调管理,将其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程进度等各方面的管理均与土建施工单位的管理体系进行完美融合。否则,一旦电气工程与土建施工配合的协调管理不到位,就很可能给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等的施工安排和成品质量造成损失,从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严重时甚至将会影响到工程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因此,作为电气工程的施工负责人,不仅要对本专业施工的方方面面都极为熟悉,还必须了解土建各专业的施工工序和工艺流程,尤其对于电气工程与土建施工配合过程中的工序衔接等方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电气工程与土建施工配合的协调管理,从而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圆满完成。

2 电气工程与土建施工配合的协调管理

2.1 工程概况

某市明珠工程工程大体上可由商务办公楼、写字楼、商铺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功能为办公、商业等,总建筑面积121198m2。四栋主楼均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其消防设备用电及重要设备用电均属一级负荷。共设两座变配电所,其中一座的操作电源拟采用DC操作方式,另一座的操作电源拟采用AC220V操作方式。主楼每楼层均设配电间,主干电缆由地下室通过主干桥架分别引至各栋主楼楼层配电间,至重要设备的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至一般设备的配电线路,采用放射与树干混合配电方式。所有一级负荷均设置双电源末端(ATS)自动切换,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水泵房设置于商务办公楼地下室内,所有商业店面均由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主楼一至三层商场部分采用分体空调形式,上部采用分层式变频多联空调系统。核心筒内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办公部分的走道设置机械防排烟系统,排风机均设在屋顶。

2.2 地下室施工配合的协调管理

本工程设一层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3463.6平方米,其中超过一半为人防地下室,预埋线管、套管等工作量较大。因此,在地下室施工之前,电气工程施工单位便主动组织本专业与土建施工单位就前期预埋线管、套管、预留洞以及防雷接地端子等进行了相互复核和移交,并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密切跟进,及时完成地下室顶板无吊顶部位的管线与设备支架、穿墙管道或套管、墙内暗埋管线以及设备基础预埋件的施工测量放线与安装工作;在土建施工单位完成了地下室顶棚与墙体的大面积装修施工之后,立即组织开展电气工程的安装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与土建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尤其是在土建施工单位进行粉刷收尾时,及时对设备、管线、预留洞等进行验收,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进度的控制,确保在土建施工单位完成预留洞封堵以及各装饰面层的施工之前,完成相关部位的设备及系统调试工作。此外,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施工单位还对土建施工单位提出了相关要求,督促土建施工单位及时完成模板支撑的拆除和清运、预留洞与集水井的清理和防护、地下室外侧临时排水系统的设置、建筑垃圾的清运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电气工程的施工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大面积展开。

另外,在地下室施工中,高低压变配电所是电气工程与土建施工配合的一个关键控制点,因此电气工程施工单位在本工程两座变配电所的土建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密切配合,复核并验收了电缆沟及设备基础的位置;确定了变压器柜的品牌及其外形尺寸之后,立即向土建施工单位提供了变压器柜基础的施工图纸;事先向土建施工单位提出变压器室靠走廊一侧的墙体先不进行施工,待变压器就位后再行砌筑,避免了返工的发生。

2.3 主楼施工配合的协调管理

本工程包括四栋主楼,均为高层建筑,其预留洞与暗埋管线、管道井以及卫生间等施工均要求电气工程与土建施工的密切配合。在土建墙体砌筑前,电气工程施工单位就先行安排进行电气暗埋管线的配管,且在土建墙体砌筑过程中实时跟踪,防止墙体砌筑对电气暗埋管线造成破坏,并确保电气暗埋管线的墙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在管道井墙体砌筑之前,电气工程施工单位同样先行对管道井预留洞的位置及尺寸进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之后方通知土建施工单位开始进行墙体砌筑,并且根据电气安装施工的需要,要求土建施工单位预留一个方向的墙体暂不施工,待电气管道安装(包括风管保温层施工)完毕后,再通知土建施工单位砌筑预留墙体,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跟踪以保护成品。而在卫生间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与土建施工的配合要求更为密切,首先电气工程施工单位要对土建墙体的施工测量放线进行复核,然后电气工程施工单位反过来又要严格按照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标高线、墙(地)砖铺贴网格线来进行墙面开关、感应器、给排水接口以及地漏等的测量定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明珠广场工程施工中,电气工程与土建工程进行了良好的施工配合,不仅提高了施工工序衔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避免了返工,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由此可见,电气工程与土建施工配合的协调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细节。在电气工程施工中,施工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土建施工专业素质,注重对工程施工的预控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出现返工或者造成质量病害的施工部位和施工工序,应当积极与土建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并在施工过程中互相查漏补缺、密切配合,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圆满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上冬.张成林. 机电专业与土建、装修施工配合要求 [J]. 安装,2004(03).

[2] 邱映燕. 综述机电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 [J].科技与企业,2011(10).

[3] 龙尚明.马继超. 论机电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 [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0).

[4] 吴秉军. 机电工程与土建工程无缝衔接的有效措施 [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0(01).

篇3

关键词:BIM技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体应用

1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和超高层方向转变,然而由于其高度问题,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主要结构会采用钢筋装配,使建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该结构采用专业厂家制造的一种重型钢筋管支撑建筑,从而提高其稳固性和质量。高层建筑实施难度较大,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工程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2装配式钢筋结构概述

2.1装配式钢筋结构的优缺点

装配式钢筋结构的优点:(1)装配式钢筋结构的轻便性极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输出。(2)由于其组件大多是由厂家直接安装好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因而比较其他结构的实施,其技术难度较低,施工速度快。(3)这种材料可以在工程结束拆除后循环利用,因而节能环保效果较好。装配式钢筋结构的缺点:(1)材料用量多,造价成本高,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开展有较大限制。(2)装配式钢筋结构的使用性能低于混凝土结构,比如耐热性差、隔音效果差等。

2.2装配式结构的建筑特点

该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大多是厂家根据工程需要生产和制造对应规格和型号的材料,主要有内外墙板、预制梁体结构、阳台和模板等。在实际工程开展中,相关安装和配置的技术要求较为繁琐复杂,因而可以结合BIM技术来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3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

3.1结构的信息化处理

主要是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实现可视化,并且结合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将相关施工数据和影响因素等信息输入系统中,运用数据分析,明确准确数值,为工程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运用该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和合理利用资源,还能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是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其可以将实际的工程、结构和各方面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然后引入对应的理论和数据,转化为具体模型。由于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如果用人工方式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BIM信息化处理技术,可以针对实际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并将工程相关建造信息存储下来,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3.2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钢结构装配建筑稳定性对于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对各类技术要求较高,在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整性,安装和配置存在较大差异,可以运用BIM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保障正确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4BIM技术的运用特点

4.1可视化效果好

BIM技术对工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有价值的正确参数建立对应的可视化模型,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具体施工阶段,了解该阶段的详细情况,明确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和控制,并调整相关的施工方案。BIM技术还能实现三维绘图技术,相比传统的平面设计来说,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更高。

4.2灵活性强

在开展钢筋结构施工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可实现全方位检测和试验,从而确定具体施工方案,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地方,以满足施工要求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4.3协调性好

参与的各个建设企业和部门,由于各自的施工内容和权限不同,大多仅针对自身的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施工,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当出现问题时,会存在较大的解决障碍,互相推脱责任。而通过运用BIM技术,以最直观的三维模型和数据展示,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部位,减少不必要的争执,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5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5.1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5.1.1存在的问题

①在相关设计方案确定时,对应的预制件厂家并没有参与到具体设计工作中,而要求其设计的建筑造型难度过高、成本较大。②现在大多数建筑还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而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相关的设计人才较少且专业性不强,在施工中,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情况差距较大,因而无法适用于工程建造中。③在其结构创新设计时,过于追求新颖,建筑结构过于复杂,加大施工难度。④在建筑内部结构设计时,为了有效防止结构外漏,采用一些特殊材料,降低了原有的结构强度,抗震效果差。

5.1.2应对方法

①采用一体化集中设计方法,以现有结构建筑形式为基础,从全局出发,对各个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然后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将、设备和相关的管道、管线、结构内部等方面设计规范化和科学化,结合BIM信息技术,提高其设计的准确度和可行性。②在相关的装修工作中,可以将建筑内部结构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用统一的材料和设备,简化施工程序。③为避免结构设计过于复杂或单一、结构衔接效果不好、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采用协同设计的方法,相关工程的各个部门共同参与,防止出现只重视结构设计,忽视相关施工活动和水电设计,造成交叉设计或不合理问题的出现。

5.2有关结构部件的生产和制造

5.2.1具体问题

①在具体装配化施工中,实行效果差,并且依然采用现场浇筑的方法来进行,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影响施工周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②有关部件的制造成本费用较大,相关的投资企业对其产生排斥,施工难以进行。

5.2.2解决措施

①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整体钢结构装配施工对应的作业过程,包括结构设计、生产和制造、安装和装配、完工验收等方面,安排专业人员实施动态监控,然后,针对各个过程实行协同开展作业模式。②在具体施工中,要依据对应的材料规格、型号、数量、设计标准,运用合理的方法展开优化组合。制造过程中,要开展模块化、专业化的生产和加工方式,不断提高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使其具备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5.3装配施工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5.3.1主要问题

①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不高,在具体施工中,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②实际操作中,相关技术人员对技术和工艺的了解不透彻,因而操作不准确,出现大量返工和重建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成本开支。

5.3.2解决方法

①将主要结构的施工和管道施工分开进行,以保证结构稳定和质量为目标,减少后续维修和返工问题。②在技术的选用和确定阶段,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对应的工艺操作等,制定合理的技术实施计划,运用BIM技术,对施工活动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③相关水电工程的设计和开展,要与主结构建造和装修活动相统一、协调,保证合理性。④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掌握对应的装配技术,依据规范来进行,从而提高其工作质量。相关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保证整体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而要严格监督各个过程,对相关的工艺、人员、材料和设备等制定对应的管理规范,结合BIM技术,加强管理力度。

6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建筑中的具体运用

6.1三维模型的建立、运用和深化设计

运用相关软件建立三维平台模型,由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对应的建筑、结构和信息化的平面模型。传统设计工作中,大多以人工的方式收集和检测各项数据,然后结合对应的CAD绘图技巧来完成设计。而BIM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根据模型对有关钢筋和孔洞等展开碰撞检测,以确定其稳定性和合理性。设计人员根据信息模型提供的信息,分析并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6.2钢筋结构连接部位节点模型建立

各个结构间的连接处理效果是保证其结构稳定的重要条件,由于施工技术和工艺方法的改变,处理较为复杂,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将具体节点设计和施工方案,运用可视化特性展示出来,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具体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和交底,明确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遵守操作标准和规范,保证其质量。

6.3校对和施工调整

传统钢筋结构施工中,检测方法大多凭肉眼观察和分析,存在较大误差,导致一些隐蔽工程难以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各个部门可以明确对应的施工内容和技术要求,结合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调整,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6.4检验钢结构稳定性

以模型为施工基础,实行自动化碰撞检测,确定各个结构间的连接稳定性、合理性。当发生碰撞时,确定其具置,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数据,采用正确的措施来调整和控制,保证其稳定性。

6.5精细化管理

运用BIM技术,可以通过模拟施工的方法,对各个作业阶段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并结合模型的具体建立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活动。运用信息化动态监测,展现安装和配置过程,明确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将所有的过程细致划分,实现整体和局部的统一管理,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7结语

综上所述,在钢结构装配建筑施工过程中,其中主要是相关结构的安装和连接处理,但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由于施工难度较大,包含节点施工较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通过分析该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建造优势,结合BIM技术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研究其在具体施工中的应用,明确其重要价值和作用,可以为钢结构装配建筑的建造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赵丽丽.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7):55-56.

[2]兰波.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9(1):164,169.

[3]黄嘉骏.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J].居舍,2019(06):55.

[4]于浩泉,孙玮玮,李楠.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22):93.

[5]张迎春,潘捷.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48-50.

[6]唐章颖.BIM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4):68-69,169.

[7]张雄.浅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8(8):184,189.

篇4

1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质量评价内容

1.1结构部品施工前质量评价内容。在项目活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即被称为施工前阶段,进行准备工作其存在半点疏忽,不仅需要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并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做到完善。施工阶段的准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给正式施工提供优质的施工环境与条件,为正常施工打下坚实基础,使得工程质量不仅完成基本要求,还需要在此基础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开始进行施工前进行质量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是否有完整的质量保证资料、是否具备齐全预制构件产品信息。(2)观察预制构件预埋件、钢筋、吊环、灌浆套筒、插筋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3)观察其预制构件外观有蜂窝、无露筋、缺棱掉角、麻面、裂缝等缺陷的情况。(4)观察预制构件是否会出现尺寸偏差情况。(5)研究预制构件是否符合参数或结构性能等基本要求。(6)制订专项施工方案。(7)构件保护现场存放等各方面情况。1.2结构部品施工中质量评价内容。工程在建造过程与实际生产中则属于施工中阶段,在形成工程质量的过程中,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对工程的质量存在着直接影响。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施工过程中,其质量评价内容主要有如下几点:工作中机械设备的情况,在进行建设结构部品时临时支撑是否达到安全需求,结构部品在进行安装时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精度,众多结构部品连接节点的是否进行处理,合理选择量控制点,部品安装不合格后进行的处理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的保护措施等。1.3结构部品施工后质量评价内容。主要的质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保护施工现场成品,工程验收合格率,收集整理施工资料等。

2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而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有以下3类方法:决定型评价法、系统分析评价法及比较型评价法。因装配式建筑时进行的施工阶段过程十分复杂,为能对该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在本文中具体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指运用模糊数学概念,用此评估方法对部分复杂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对隶属度理论将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进行转化。

3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3.1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模型。主要对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各施工阶段进行简要研究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参考,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模型层次见表1。3.2建立评语集。评语集是对质量评价可能出现的结果的集合v={v1,v2,…,vp}。本文取该集合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4个等级,即V={v1,v2,,v3,v4}。3.3求解二级质量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确定评判矩阵。隶属度有多种方法,通常的隶属度有这几种方法:例证法、模糊统计法、专家经验法、二元对比排序法。通过比较分析这几种方法,本文采用模糊统计法,即由该领域的专家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评分来确定评判矩阵,主要是多因素评判矩阵。.4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该因素的重要程度主要是由该因素权重决定,该因素会对质量综合评价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在本文中主要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认定各因素的的重要程度。AHP有以下步骤。(1)把各个系统中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再建立系统的递进层次结构。(2)将上一层次中的准则的重要程度与相同层次的各元素进行对比,构建判断矩阵A。(3)通过判断矩阵计算该影响因素对于该准则的影响程度。(4)对判断矩阵进行求解,根据得到的特征向量与特征根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测,如其不满足,则进一步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改,直到满足为止。3.5确定评价等级。装配式施工质量评价通常使用的是实行10制,评价质量又被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众多等级,分别表示为9,8,6,0,进行数据计算后,得到的评价结果如下所示:当分数不小于9,质量结果为优秀;如果分数为(8,9),其结果显示为良好;若如果分数为(6,8)其结果判断为及格;如果是分数小于6则结果不及格。

4结束语

通过在国内外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各种差异特点。通过简单方法客观描述了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质量。

作者:马健翔 单位:宁波城投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青利,王帅,时华骏,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15).

[2]朱海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217.

[3]魏贯卫.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评估[J].工业,2016(12):109.

篇5

关键词:室内装饰;工厂化;装配式装修;绿色环保

本文以甘肃建投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生产辅房的室内装配式装修的施工为依托,对装配式装修在该项目的应用情况进行详述,通过对装配式装修的设计、部品加工、现场安装及质量验收等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在施工过程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应用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公司装配式装修的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保障。

1装配式装修的特点

1.1装配式应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生态低碳经济,大力倡导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加快了装配式装修的发展步伐,因此,在建筑装修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环保效果,能源物资消耗量的减少,使装配式装修优势全面发挥出来[1]。室内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是七建公司在甘肃建投立项的科技研发项目“民用建筑装配式内装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课题研发应用的论述,公司将研发的成果在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生产辅房项目上应用转化,该项目用到的装配式装修系统有装配式装修隔墙系统、装配式装修墙面系统、装配式装修吊顶系统、装配式装修架空地面系统、装配式装修卫生间系统、装配式装修门窗系统。通过具体是实施全面提升了公司在装配式装修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1.2装配式装修的特点

绿色环保是装配式装修最大的特点,采用装配式装修很大程度降低了施工过程产生的垃圾,有效节约了材料资源,实现一体化是装配式装修的最终目标,在人力资源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实现更大的节约,传统装修需要的工期长,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装配式装修的工厂化和装配化有效的控制了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不难看出,装配式装修有着更加突出、鲜明的优势特点,遵循标准化作业流程,选择更加可靠的方式对各类工业化产品和部件的干法装修施工[2]。依据国家对装配式装修的相关要求,装配式装修是在大量标准化的工业产品、部件支持下,实现装配式装修活动高效完成,在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装配式装修尽管对施工人员数量要求较少,但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却反向提升,不仅需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顺应装修行业发展来学习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把握技术要点,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后期多次返工增加施工成本。现场加强监管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操作失误问题,以期最大程度上提升民用建筑的装配式装修施工质量,创设舒适的空间环境。装配式装修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定性的分析,通过BIM技术模拟现场,及时掌握现场环境,利用优化技术把材料利用率达到最大效果,实现降本增效。装修部品部件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垃圾和粉尘的污染,且装配式部品采用可回收材料,易损部件可维修翻新重复使用,实现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装配式装修从前期的标准化设计,到工厂规范生产和现场拼装施工,全过程均是信息化管理,在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3]。

1.3装配式装修的优势

设计理念。装配式装修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装修,采取标准化、模块化的装配式装修模式,对于一些标准化模数部品可以直接调用,并依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来合理化搭配,营造出更具创意、个性的空间。装配式装修施工中,采用管线和主体分离模式,不仅可以规避对建筑主体结构的破坏影响,还可以延长建筑工程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创设更加灵动的空间环境。工作方式。传统现场湿法作业模式,工序繁杂,现场环境较为混乱,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到施工质量。而装配式装修是将很多现场工序转移到工厂,按照标准在工厂预制生产,在精细化模式下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构件,提升材料利用率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此种方式充分契合节能型建筑发展要求,便于提升装配式装修质量和效率。施工管理。传统建筑装修施工中,由于施工和管理人员资质良莠不齐,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施工质量。而采用装配式装修模式,从设计、生产到安装全过程均是专业队伍负责,有助于保证施工质量,提升管理水平[4]。部品应用。传统的装修模式,主要是在现场加工制作装修部件,但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部件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得到保障。基于装配式装修模式,遵循统一标准和模数进行工厂化生产,有助于实现部品部件模块化、标准化,全方位保证装配式装修施工质量。

2装配式装修技术的应用

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生产辅房办公楼项目建筑主体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梁、柱、板、楼梯及预制外墙板,为了达到装配式建筑和装修的装配化示范效果,室内采用装配式装修技术施工,也是我司首个全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的项目。围绕甘肃建投和七建公司的科技研发目标,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切实发挥技术引领作用,通过对装配式装修课题进行技术研究、部品部件研究应用,不断完善科技管理、科研投入和创新激励制度体系,全面提升了公司在装配式装修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该项目的研究应用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了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工法、论文等技术成果,为公司在装配式装修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奠定了基础。本项目装配式装修应用包括装配式隔墙系统、装配式墙板系统、装配式地面系统、装配式吊顶系统、装配式卫生间系统及门窗系统。

2.1轻质隔墙系统

隔墙系统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内填隔音棉,建筑预制墙体构件的宽度为200mm,为了减少墙面阴阳角达到更加简洁美观的效果采用双层龙骨,龙骨基层板采用木质阻燃基层板增加墙体的强度,也为后期墙面安装装配式墙板、固定较重设备和饰物时达到加强措施。隔墙空腔内敷设电气照明等管线,预埋开关、插座等电气元件的底盒,减少墙体开槽敷设管线的工序,轻质隔墙的空腔在给排水、强弱电综合布线方面更加方便快捷,隔墙和管线隐蔽工程可同时施工,缩短了有效工期。轻钢龙骨隔墙施工前依据设计施工图,放出隔墙位置线、门窗洞口边框线,并放好顶龙骨位置边线,放线后首先安装顶龙骨、地龙骨门洞口边龙骨,竖龙骨卡接在沿顶沿地龙骨卡槽内,调整垂直度及定位精确后,用抽心铆钉固定。边框龙骨和天地龙骨与结构主体需要可靠连接,固定点间距控制在1m内,竖向龙骨间距400mm,两端固定于天地龙骨的卡槽内,且垂直、平整、位置准确。龙骨安装完成后先封一侧隔墙的石膏板,石膏板从门洞口或墙体的一端开始,用自攻螺钉固定,板边钉距为200mm,板中间距为300mm,螺钉距石膏板边缘尺寸为10~16mm,自攻螺钉固定时,纸面石膏板必需与龙骨紧靠。轻质隔墙一侧石膏板封堵完成后,安装隔墙内的隔音岩棉、强弱电管线等,轻质隔墙的空腔基层和管线敷设完成后进行隐蔽验收,然后封堵另一侧隔墙石膏板。

2.2装配式墙板系统

墙体饰面材料最常见的是石材、木质、玻璃、软包、面砖、裱糊类以及金属饰面等,传统施工根据饰面材质不同,选择不同方式的基层,基层施工必须达到表面平整,立面垂直,接缝顺平,边角方正,尺寸精确,然后再进行饰面施工,才能保证面层装饰面达到设计要求。装配式装修墙板是将各种饰面装饰材料集成到块料面层上,通过基层龙骨等将集成后的墙板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形成装配式墙面体系。不同的装配式墙板虽然安装方式不同,但安装结构都有相同之处,根据基层的材质及平整度均可选用主、副龙骨进行调平,用专用连接件安装墙面饰面部品,基层平整度误差较大必须用主龙骨找平后,在用副龙骨及连接件安装装配式墙板,如果基层误差较小可直接用副龙骨及连接件进行安装。在该项目中装配式墙板基层为装配式预制墙板及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基层平整度误差小,因此在该项目中直接采用横龙骨及墙板连接件安装,安装时连接件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再安装基层横龙骨并调节整平,安装墙板前检查墙板的固定件及挂件,在墙板安装过程中同时固定底部固定件、墙板连接件和阴阳角收口固定件,确保墙板安装的稳定性。墙板挂件一端为固定点时另一侧需设置为自由端,既保证墙板准确定位,又能在在温差及结构位移作用下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且装配式墙板施工省时高效,方便快捷。由于目前市场的装配式墙板采用工字型卡件连接相邻两块墙板部品,或采用榫接的方式连接,相邻两块部品相互关联卡接,无法单独拆卸更换,更换时正面去都需拆除,无法满足装配式装修易于后期更换维修的目的,项目研发技术人员通过对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系统进行研究,解决了可单独拆卸安装的装配式墙面安装系统及墙板,并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2.3装配式架空地面系统

架空地面的干法施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架空地面施工工艺有两种,一种工艺采用地脚支撑钢结构及硅酸钙板基层,再复合瓷砖、SPC、木地板等面层,该工艺如果要增加地暖,只需在硅酸钙基层板底部的钢结构上安装带卡槽的挤塑聚苯板,硅酸钙板安装前进行地暖管的敷设,这种装配式架空地面的缺点是行走时空鼓效果明显。另一种工艺采用地脚支撑混凝土块材基层,再安装地板装饰面层,如果增加地暖可选用带有地暖卡槽专用的块材基层上,该工艺施工减少了架空地面的空洞感,增强隔音保温等效果,但这种装配式基层采用支托固定的做法,大面积的架空层平整度不宜调平,相互之间容易错位,板块之间没有较好的限位构件,不能形成整体的稳定结构。而且现有的装配式架空地面支托只适合在平整的地面使用,对于有一定的坡度或不平整的地面需要找平后再进行安装,有坡度的地面如果不找平,支托的底部不能与地面有效的接触,时间久了或地面有较重的荷载会导致支托底座面板变形,地面基层在竖直方向下降,最终会形成该区域局部下降导致面层开裂。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发人员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架空地面安装系统,获得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解决了现有装配式架空地面施工的技术问题。架空地面的干法施工利用率极高,强弱电、供水、供暖、同层排水、新风系统等均可有组织的敷设在架空层的空腔内,装配化地面施工只需要现场简易的组装,完全干法作业,避免了湿作业的污染问题,同时加快了装修速率。

2.4装配式吊顶系统

装配式吊顶系统采用轻质模块化体系,材料采用具有阻燃特性的材料,用高分子纳米技术经过多项工艺复合而成,表面个性化设计的自然纹理敷膜达到更佳的装饰效果,通过锁扣和卡槽安装避免了传统螺钉固定和嵌缝的复杂工序,装配式吊顶采用绿色环保材料装配化施工,不但快捷效率高施工方便,易于后期维护。在装配式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装配式装修施工质量和效果,应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提升装饰装修各个环节效果。随着装配式装修的发展,新材料、新产品的出现,高质量装配部品部件也越来越多,为装配式装修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现场多方式拼装施工,在消除装饰装修施工中的问题同时,全方位保障用户切身利益。

2.5装配式卫生间系统

装配式卫生间系统墙面基层为轻钢龙骨硅酸钙板,墙板采用PVC防火基层板UV饰面,具有防水、耐热、抗弯能力,是一种适合用于厨房、卫浴系统的新型墙面装饰材料。卫生间地面采用地脚支撑的钢结构及硅酸钙板基层再复合瓷砖地面。地面采用PP整体底盘防水底盒,防水体系由专用的地漏壳体、锁紧螺母、防臭体、滤网、地漏盖和密封脚垫等组成。在该项目中卫生间墙面采用硅酸钙板UV饰面的墙板;地面轻钢龙骨架空地面粘贴地砖的做法,防水采用PP整体底盘防水底盒;吊顶采用集成铝扣板吊顶,用几字形龙骨与墙板顺势搭接,龙骨与部品之间契合度高,施工较为简单[5]。

2.6门窗体系

内隔墙采用复合套装门,通过标准化生产的各种成品部件,现场直接安装,具有防水、防火、耐刮擦,抗磕碰,抗变形性,是采用装配化施工较早的装修体系。

3装配式装修施工注意事项

3.1质量验收

装配式装修各子分部工程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观感质量应符合一般项目的要求和各子分部工程规定检查的文件和记录。装配式装修工程对基层装修和饰面部品质量均应检查验收,最终形成全部验收文件。

3.2质量控制

装配式装修施工过程坚持样板引路对确定质量标准、材料样品及操作要点分析非常重要,建立部品部件的质量进场验收机制,通过技术交底确保成品和半成品现场安装的质量。装配式装修质量控制应符合相关标准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建立健质量控制制度落实责任到人,通过设定质量控制点,从材料采购的源头,部品加工生产到现场的安装,进行预控和过程控制,完善质量体系和检查制度来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6]。

3.3安全生产控制

根据现场的施工特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并做好入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4装配式装修的发展前景

根据住建部“十三五”规划对建筑节能及绿色发展的目标,推动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和装配式化,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在政策持续推动下精装修商品住宅规模大幅攀升,装配式装修更加适合住宅、宾馆、办公室等具有统一房间的整体装修条件,随着装配率的不断提高,对装配式装修的需要也越来越高,促进了装修产业的转型升级,装配式装修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饰装修施工过程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通过节能降耗实现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是装配式装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7]。

5结语

为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进一步促进项目标准化与规范管理,按照集团公司发展要求,对装配式装修体系进行研究,实现了创新科技产业园生产辅房装配式装修的样板示范,对装配式装修系统从设计、部品生产、安装施工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并形成了相关的技术标准、专利及施工工法,将对我司装配式装修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琳浅谈装配式装修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影响[J].中国住宅设施,2020(08):84-85

[2]翟原浩,张硕,梁存才装配式装修在内装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92

[3]金曈,李进军,王平山,等上海地区装配式全装修部品部件推广及应用情况调研[J].住宅与房地产,2018(20):29-36

[4]李森萍,陈普华,冯建行,等基于BIM和3D打印的装配式装修绿色施工应用实践[J].广东建材,2022,38(01):72-76

[5]王磊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及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3):188-190

[6]装配式建筑装配化装修交流大会在京召开[J].江西建材,2018(12):133

篇6

一、企业实践进一步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通过深入企业实践,提高了我个人的专业技能,通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建工地的参观了解,我对以前所学的,所教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从未对实际工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更多的是照本宣科,通过施工现场的参观实践,认识到现阶段的施工工地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传统工艺上,更注重工地的标准化、环保化、也通过对工地的实地参观,认识并了解什么是绿色施工什么是标化工地,加深了项目管理的内容。

通过深入企业与其管理人员的交流,提升了我个人的知识面,让我认识到书上的并不一定在实际中能充分运用,因为实践施工中不可控因素太多,而理论知识远远不能够满足实践,如四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孙德江工程师向我们讲解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不当导致产生房屋倒塌事故,让我深深明白无论是什么时候安全、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如若不加以重视,则会出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让我意识到以后回到学校,向同学们讲解知识时,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将安全、质量挂在嘴上,放在心上,让我们的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体现这一问题。

同时,通过为期5天的现场实践操作,我对房屋建筑尤其是现目前国家极为重视的标化工地有了充分认识,同时对现目前的施工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因为我主要教授工程造价专业课程,造价首先就需要我们队施工工艺有了全面的认识了解后才能够进行过程性预算,而不是仅靠理论知识,盲目的进行预算,同时通过跟随工地上的资料员、安全员等技术人才学习后,对建筑其他岗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企业实践进一步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我的教学信

篇7

关键词:浅析;建筑工程;测量

中图分类号:TU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其工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它必须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测量人员应了解设计内容、性质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熟悉有关图纸,了解施工的全过程,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及现场的变动,与设计、施工人员密切联系,使测设精度和速度满足施工的需求。

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定又称测图,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用一定的测绘程序和方法将地面上局部区域的各种固定性物体(地物,如房屋、道路、河流等)以及地面的起伏形态(地貌),按一定的比例尺和特定的图例符号缩绘成地形图。

测设又称放样,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按照设计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到施工作业面上,为施工提供正确依据,指导施工。因为放样是直接为施工服务的,故通常称为“施工放样”。放样是测图的逆过程。测图是将地面上地物、地貌的点位相关位置测绘在图纸上,转换为图面符号之间的位置。放样则是将设计图上的点位测设到地面上,两者测量过程相反。建筑工程测量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施工测量概述

1.1概述

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在施工阶段,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施工现场测设(放样)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施工测量贯穿于施工的始终。

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建立施工控制网,进行场地平整,根据施工控制网点在实地测设出各个建(构)筑物的主轴线和辅助轴线,再测定建(构)筑物的各个细部点。另外,构件与设备的安装,也要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各部位的实际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对建(构)筑物的重要部位一般要再采用另一种测设方法进行检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随着施工的进展,还应对一些大型、高层或特殊建(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工程竣工后,还要编绘竣工图和资料,作为验收时鉴定工程质量和工程交付后管理、维修、扩建、改建的依据。

1.2 施工测量的特点

施工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建(构)筑物的大小与用途、性质、材料、施工程序与施工方法等诸多因素。例如,高层建筑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装配式建筑测设精度高于非装配式;连续性自动设备厂房测设精度高于独立厂房;钢结构建筑测设精度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施工测量精度不够,将造成质量事故;精度要求过高,则导致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浪费。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多为地面与高空各工序交叉作业,材料堆放、运输频繁、土方填挖及施工机械震动等,使地面情况变动很大,测量标志易遭破坏,因此测量标志从选点到埋设均应考虑方便实用,并要妥善保护和检查,如有破坏,应及时恢复。

施工测量前应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认真核算图纸上的尺寸与数据;检校好仪器和工具;制定合理的测设方案;在测设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发生事故。

2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2.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把将要进行工程建设的地区的各种地物(如房屋、道路、铁路、森林植被与河流等)和貌(地面的高低起伏,如山头、丘陵与平原等)通过外业实际观测和内业数据计算整理,按一的比例尺绘制成各种地形图、断面图,或用数字模型表示出来,为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提供要的图纸和数据资料。

2.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放样

将图纸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按照设计与施工的具体要求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另外,在建筑物施工和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也要进行各种测量工作,以配合和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和安装的质量。

2.3绘制竣工总平面图

在工程竣工后,必须对建(构)筑物、各种生产生活管道等设施,特别是对隐蔽工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x1]位置进行竣工测量,绘制竣工总平面图,为建(构)筑物交付使用前的验收以及以后的改建、扩建和使用中的检修提供必要资料。

2.4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阶段,为了监测其基础和结构的安全稳定状况,了解设计施工是否合理,必须定期对其位移、沉降、倾斜以及摆动进行观测,为工程质量的鉴定、工程结构和地基基础的研究以及建筑物的安全保护等提供资料。

工程建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勘察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管理阶段。勘察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任务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其他地形资料。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建筑工程的有关要求和地形资料进行规划设计。在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就要在实地进行施工。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把图上设计建筑物的特征点标定在实地上。但不论是施工测量还是勘察规划设计阶段的地形图测绘,其测量的基本元素还是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工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工作程序相反,其本质都是确定点的位置。

3 先进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

3.1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等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普遍运用,工程测量工具不断的得到发展,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如电子经纬仪、全站仪、数字水准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的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应用,更是地面测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工程建设地面测量的主要测量仪器,为工程的测量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自动记录、自动改正仪器轴系统差,自动归化计算、角度测量自动扫描、消除度盘分划误差和偏心差这些传统测量仪器没有的功能是电子经纬仪的优势所在。 全站仪测量则可以在电子手簿的支持下,把野外测量所得到的所有数据自动、完整的记录下来,在输到计算机后,可以应用相关的测量软件,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测量数据的自动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而且还可以实现全天候的的检测和测量,减少自然气候和环境对测量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和工作的效率。

3.2 GPS数字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GPS定位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目前,我国的GPS接收机观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且观测时间在不断减少,大大降低了作业强度,观测质量主要受观测时卫星的空间分布和卫星信号的质量影响,以及个别点的选定受地形条件限制,如造成树木遮挡、手机、步话机等设备的使用都会影响测试数据的精准性。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为工程测绘测量提供了最科学的数据分析,在GPS技术的的支持下,工程的测量作业就可以实现极高的精度。因为,在此技术下工程测量作业就大大的减少了环境和距离限制下造成的测量困难和数据产生误差的现象,对当前处于地形条件困难地区、局部重点工程地区的工程测量有重大的意义。

4 结束语

不论是国民经济建设还是国防建设,在每一项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以及保养维修等阶段都离不开测绘工作。建筑领域同样离不开测绘工作,建筑工程测量既是工程测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建筑工程技术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宗佩.工程建筑物的测量放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预制混凝土;花格;建筑;应用

预制混凝土花格设计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较为常用的设计语言。在我国,花格设计的应用已经由非常长远的立式,我国古代就已经运用花格技术创造出了非常多的建筑型。建筑不仅是人类自身文明产物的载体,同时还对人类发展艺术及审美有了一定承载,对人类建造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记录。而预制混凝土花格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起到有效的装饰作用。

1 预制混凝土花格概述

最近几年,我国在建筑过程中对建筑花格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频繁,有效的实现了建筑花格与建筑自身的融合一体,对花格图案的创造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随着预制混凝土花格技术的应用,许多建筑不论自身建筑风格的不同也只是简单的照搬成功的花格设计方案,这就造成花格同类、滥用的情况非常明显。想要能够有效实现对建筑花格技术的应用,就需要对建筑花格的基本规律进行有效的探讨。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历史的发展对于建筑花格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对建筑花格的应用一般都应用在隔罩、门窗等位置,而现在随着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筑花格的应用也出现了预制混凝土花格,而预制混凝土花格技术的应用能够与现代建筑施工方法有效的相结合,以做到对我国建筑快速发展的适应。所以,对于预制混凝土花格技术来说,与传统花格技术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其不能与传统的花格图案一样细致,其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能够有效适应现代社会高层建筑的建设需求。

2 预制混凝土花格在建筑中的应用

2.1 预制混凝土花格图案的构成

对于预制混凝土花格图案来说,不论其构成有多复杂,所组成的基本单元也都是以单个单元为基础,并通过一定的组成进行规则的排列,具体的组合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单向连续。单向连续简单的说就是将相同的单元按照水平或垂直方向进行排列,而排列的方式也遵循一定的秩序,这样就能够保证所组合出来的花格呈现一定的条纹状,这样方法一般在阳台或长廊应用非常广泛。

第二,双向连续。双向连续简单的说就是将基本单元相同的单元向四个方向进行规律的排列,这样就能够保证所形成的花格形状为分布式纹样,而此纹样的形成是非常均匀的。对于此种方法也可以称之为散点式构成法。对于此种花格的应用通常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

第三,单独纹样。单独纹样简单的说就是将整块的花格进行一定的设计,使其能够成为单独的图案,这样就能够保证花格具有一个较为具体的形象,所形成的图案也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中心。对于这样花格设计来说,其制作较为困难,实际的施工难度也较大。

2.2 基本型及其分类

预制混凝土花格的形成通常并不是有单个基本形体组成,而是由多个基本形体进行组合完成的,而这并不适用于单独纹样。因为建筑自身的不同,所选用的基本形体的外形也就有所不同,这样就能够通过基本形体的组成进而组合成非常多遍的形式,通常来说,基本外形的分类可以分为方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自由形六中类型。具体如下图所示:

2.3 组合方法

在预制混凝土花格应用过程中,建筑对于其的应用组合方法较为固定,也可以称之为程式化。简单的说,预制混凝土花格可以分为单体组合及双体组合两种,对于单体组合来说,其主要是运用一个基本型体实现花格图案,而双体组合则指的是除了基本型体外,还需要一个辅助型体,辅助型体一般选择为方形或矩形[3]。对于两种组合的排列来说,排列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满排式、单错排式、双错排式、对排式、集中排式、问排式、异向排式、轮排式、问错排式、自由式。具体的实例如下图:

通常情况下,对于每种基本型体都可以按照上述组合方案进行不同花格的组成。但是,对于所排列出来的图案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对花格图案的组合效果进行深入的考虑,将预制混凝土花格考虑到整个建筑工程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预制混凝土花格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在视觉的感受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工程表皮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建筑表皮在视觉上要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预制混凝土花格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同时还能够对当代社会的社会文化起到一定的表达及传承,能够有效对当代气候特征、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等进行反映。

参考文献

[1] 史春珊.建筑花格设计――混凝土花格[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11(03):124-126.

篇9

关键词:课程资源库;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程资料

完备的工程资料是工程能够顺利竣工验收的前提条件,同时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也有助于企业经验的积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对后期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有重要参考价值。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密切相关的岗位是资料员,也是当前建筑行业需求量较大的岗位之一,是高职高专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因此开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并结合实际工程与丰富的教学素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水平十分必要。文章结合全国工程造价专业资源库建设与实际教学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1问题

1.1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1)高职高专类学生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生源差异性大,对各种岗位知识的理解和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存在差异性。部分学生不重视资料员等基础施工岗位,好高骛远,对施工工序、施工质量等基本要求都不清楚,从事资料员岗位工作无从下手。特别是当没人指导自己独立填写资料及遇到一些与工程测量、工程材料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料时较困难。(2)由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的专业性和极强的实践性,对于部分内容,比如检验批质量验收、各类工程试验表格的填写等,仅通过案例和图片,难以使学生有深入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普遍反映过于抽象,资源库教学教学内容以文字讲解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缺少趣味性,导致学生对资料管理感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佳。

1.2前导课程的知识支撑不足

前导课程即填写建筑工程资料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课程,比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学》、《工程CAD》、《工程测量学》等。这些前导课程在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中运用较多,而有些学生在利用资源库学习相关知识时,前导课程知识储备不足。甚至一部分学校在课程培养体系中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导致在进行施工质量验收、工程定位测量、施工测量原始数据填写绘制以及工程图纸导入等无法顺利完成。而仅通过课程本身视频等资源,对这些基础前导知识的讲解导入仍不够深入。

1.3建筑规范深入解读有待加强

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所有工程资料从前期的收集、分类、编制、到后期的整理、组卷、归档都需要和现行相关建筑规范密切联系。这些规范涉及的建筑专业领域非常全面,涵盖材料、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管理、测量、质量验收等几乎所有的建筑工程内容。这些规范处于不断更新过程中,课程资源库建设在相关建筑规范解读方面仍存在参与资源库建设教师知识更新速度不及时,对部分专业建筑规范与资料,尤其是与填表的紧密结合度讲解不深入的问题,学生在实际从事资料员工作时对建筑规范的解读能力较差。

1.4相关工程资料拓展不足

现有课程资源偏重于房屋建筑方面资料管理,对市政、路桥、水利等工程资料拓展不足。从现有市面上的教材及相关资源来看,大多数资料编制、表格及相关内容讲解仍以房屋建筑为主。虽然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在不同的工程领域上有一定共性,要遵循一些国家统一的规范。但不同的专业领域在表格形式、具体内容填写及需要遵循的专业验收规范等方面都是不同的,现有资源库建设明显对市政、路桥、水利工程等领域拓展不足。

1.5就业渠道拓展不足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就业渠道拓展不足,影响资源库的使用和推广。根据学生从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相关工作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并不是只有施工企业需要资料员,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城建档案馆等机构均需要具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而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以资料员工作为主,对其他行业中工程资料管理的拓展运用不足,使资源库受众较为局限,影响资源库的使用和推广。

1.6资源库的适用宽度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地域特色浓厚,资料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资源库的适用宽度有待提高。在我国,尽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但在资料的表格名称、格式、甚至内容上各省市都无法实现统一,各省市使用的资料管理软件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地区在档案移交及备案环节甚至连同省内的不同地市间都不统一。比如要求资料员在施工阶段收集现场签证资料,有的地区对于这张表叫《现场签证单》,而在四川,这张单名字就改为了《技术经济签证核定单》,表格内容和形式上也不同省市有不同规定。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这类问题比较突出,而资源库受众面相全国,对于不同省市,资源库讲解内容及提供的各种形式的资源的适用性仍存在实际困难,资源库的适用宽度有待提高。

1.7资料管理软件在平台中的运用难

全国各省市规定使用的资料管理软件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资料管理软件。而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岗位,又必须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资料的日常管理。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建设小组对资料管理软件如何在平台中运用进行了探讨。但目前因为版权及适用性等问题,暂时无法实现资源库用户在线进行软件实际操作练习,学生拿到资料或者开始使用软件时仍然摸不着头绪。

1.8实际工程资料、工程案例储备不足

在建设资源库过程中,建设小组收集了大量的工程资料及案例,但与知识的更新换代、行业发展前沿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资源库建设的素材丰富度有待加强。比如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需要收集大量的关于土建施工、安装相关的试验表格。而许多试验由专业检测机构来做,除试验要求能从现有规范中找到外,整个试验过程,资料员的具体参与环节、如何参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仍然是陌生和抽象的,而这样的一些具体试验案例和资料很难收集到。

1.9教学手段与资源库的结合不够紧密

现有的资源库素材形式主要有教学视频、微课、录音、文字、图片等形式,建设小组也积极运用现代化的录播技术、视频图片处理技术等尽量将课程内容生动化。但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本身必须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情景化的体验才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因此现代教学手段如何把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仍然值得继续探讨。近年来流行的微课及翻转课堂形式运用在资源库建设中,但如何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制作出高水平、精辟、通俗易懂的高质量微课和翻转课堂还需进一步提高。

1.10线下与线上教学的衔接有待加强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具有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仅依靠资源库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必须与传统的工地实习,资料管理软件实训等线下教学手段相结合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同学校线下教学与资源库教学的衔接度、衔接手段仍然不足,甚至部分学校线下教学和线上资源库教学完全割裂,这就失去了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另外,资源库中对题库及在线互问答动系统进行了拓展,但普遍存在参与度不高,互动效果不佳的情况,如何将资源库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相挂钩仍值得探讨。

2解决对策

2.1丰富资源库教学形式

丰富资源库教学形式,变传统文字授课为模拟现实互动教学。资源库教学形式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采用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并与先进的建筑行业理念如BIM技术、装配式结构等研究成果相结合,将传统枯燥的文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可拓展的思路:①利用微课,翻转课堂形式,将资料管理中的知识点碎片化、细节化,让每一个视频在简短的10min左右讲清楚一个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大量运用动画、图片等增强内容的可看性,并且制作教师需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精准的把握,以高质量微课、授课视频进行教学;②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施工阶段,比如地基验槽、检验批质量验收现场检查环节、工程试验等场景制作成3D动画或者VR影片,使学生学习时增强带入感。同时对施工现场情况的模拟,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2.2加强资源库建设师资力量储备

加强资源库建设师资力量储备,建设多地市多专业学校联合建设格局。主要措施:①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本身师资需要进一步培训,包括拓展市政、路桥、水利等工程资料知识,同时可在资源库中增加规范政策更新版块,用户能迅速查找相关资源,对各类规范进行学习研究;②前导课程师资力量加盟资源库建设,实现多专业共同合作,此过程需注意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本身需求内容结合,使线下教学中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或者内容讲解不到位的学生能在资源库中实现补充学习;③多地市学校联合建设,能很大程度上丰富资源库中的表格形式及素材丰富度,学生能结合工作地进行实际操作,解决资料管理本身的地域性问题,同时可以丰富工程案例的储备资源;④多地市多专业学校师资联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使资源库教学与线下教学能够良好衔接,达到资源库建设目的。

2.3校企合作,多部门合作共建资源库

校企合作,多部门合作共建资源库。主要措施:①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城建档案馆等涉及资料管理全过程的各企业、单位和部门可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培养合格的工程资料管理专业人才,以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②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合作,让枯燥的试验过程从文字讲解转变为具体的视频操作或动画;③与工程资料管理软件企业合作,在线上提供练习版本软件操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与线下实习工作的对接度。

3结束语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出专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资料管理人才,但需要多单位,多平台,多资源和融合和配合,关键点在于师资力量的壮大和企业、单位的加盟。

参考文献:

[1]郭可.基于工作过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254-255.

[2]于付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山东大学,2014.

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防水技术;材料应用;监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质量设计方面的原因

1.重视排水设计。屋面防水设计必须对排防综合考虑, 如果只重视结构层,而不重视排水或排水不畅, 使屋面局部处于长期的水侵蚀, 则会加速防水材料的老化和霉料, 防水耐久性很短。现状是设计不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暴雨强度和积雪融化在屋面的泄流面积诸多因素, 较准确地计算确定排水管径、位置和数量; 对屋面汇流分区、排水坡度、人沟、檐口的排水处理的表达和示意均概念不清。

2.材料厚度确定。未能按屋面防水等级来确定防水标准、设防层数、材料种类、 每层构造厚度和要求等, 这是屋面防水设计的主要内容,很容易被设计者忽视。

3.材料的选择。人们习惯于传统的做法,设计人员不熟悉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 更不能较实际地按当地气温、日照时间强度和多风、大风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新型防水建材,甚至会出现物理性能不相适应的聚合材料多层设防,这是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

4.防水基层的问题。为使防水设防材料能同基层牢固结合,消除因温差和荷载等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 基层必须平整、无裂缝、光洁, 并有较高强度;找平后的基层宜设分格缝使之变形伸缩。

5.细部节点的构造设计。凸出屋面的排气道、女儿墙、人沟或檐沟、雨水口等处, 细部构造节点受气温、冻融的影响较大, 是防水的最薄弱部位, 稍有疏忽, 防水质量就难以确保和造成短期损坏等现象。

二、建筑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分析

1.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和功能。防水工程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能够减少建筑内部的结构腐蚀,一方面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保障内部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同时高质量的防水建筑能够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内部用户的基本人身安全。

3.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直接关系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最终是以工程项目的竣工质量为参照的,因此,在施工建筑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成为关系到整体防水质量的关键,一个环节的工作轻视,都可能造成整体防水性能的下降。

三、屋面防水工程相关施工技术

3.1 分格缝的设置及做法 分格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以免板面开裂。

3.2 屋面找平层做法 屋面采用建筑找坡与结构找坡相结合的做法。先按3%的结构找坡后,再在结构层上用1:6水泥炉渣或水泥膨胀砼石找坡,再做25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3.3 屋面隔离层的做法 在施工中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在做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注意好以下几点:1.基层上涂刮基层处理剂,涂抹必须均匀。2.卷材防水层的铺贴一般应由层面最低标高处向上平行屋脊施工。 4.防水层施工温度选择5℃以上为宜。

3.4规范设计 一个规范的设计图稿要求设计人员对该建筑进行了综合的数据考察,例如当地的实际气候特点,建筑的位置条件,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性能等,并按照基本要求实行科学的设计。同时,具体的设计图稿必须符合国家的整体设计思想,并符合相关部门的基本要求。

3.5 屋面结构设计及施工 屋面板的结构设计应适当考虑板厚对自防水的影响,配足负筋避免板端出现塑性铰。混凝土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缩小板筋间距,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配置适量的附加筋,以提高抵抗混凝土收缩、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

四、如何加强建筑防水工程建设

1.转变防水观念、精心设计,加强监管,从源头防漏

(1)增强防水意识,提高防水监管力度。首先提高全社会的防水观念认识,其一,要提高设计人员的认识,设计人员在选择防水材料时,应该综合考虑其性能和价格,杜绝采用低价低效或者过高价格的高效材料;其二,提高工程监管部门的高度认识,工程监管部门要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定期、不定期的抽查,纠正以价值为导向,忽略防水材料性能的错误做法;其三,国家法律部门要加强对土木工程防水工程的立法力度,并严格执法,对违规现象及时严肃处理。

(2)提高设计人员的防水设计水平。参与到土木工程屋面防水设计工作中的设计者,必须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并具备一定的从业资格,同时需要接受定期的业务培训,以便能够熟练地掌握最新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最新施工技术手段,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运用。

(3)规范设计程序。设计人员有权根据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选择防水材料,并在图纸上标明该材料的名称、厂家、标准号等。

2.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规范操作,从严控制施工质量

⑴施工条件的准备。施工条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设计的实施、施工的进度、质量都依赖于条件准备是否充分。因此应作好技术准备,如选用专业施工队伍、图纸会审及交底、确定检验项目等,物资准备,尽量不要进行防水层施工;编制施工方案等方面的工作。

⑵屋面防水层各相关层次的施工要求。结构层。应具有较大刚度、整体性好、变形小,最好采用整体现浇板、防水混凝土板,若结构层采用预制装配式板,板缝应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嵌密实,细石混凝土还宜掺加微膨胀剂,当板缝宽度大于30mm或上窄下宽时,板缝内必须配置构造筋。采用涂膜防水层时,板缝上部凹槽应嵌填密封材料。

防水层。防水层的功能就是防水,它是整个防水工程的核心和关键,它是防水工程各方面努力结果的集中体现,它也是直接影响防水工程成败的关键,它主要是用防水材料来实施的。

3.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规范操作,从严控制施工质量

(1)施工条件的准备。施工条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设计的实施、施工的进度、质量都依赖于条件准备是否充分。因此应作好技术准备。

(2)屋面防水层各相关层次的施工要求。结构层。应具有较大刚度、整体性好、变形小,最好采用整体现浇板、防水混凝土板,若结构层采用预制装配式板,板缝应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嵌密实。采用涂膜防水层时,板缝上部凹槽应嵌填密封材料。

4.定期进行维修

传统的防水工程只建不养,不仅降低了防水工程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相应的资金负担,因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对于防水工程的养护认识,并制定一套完整的防水工程养护制度,以保证养护工作顺利进行。

(1)定期清扫。需要安排专业负责清扫人员,对杂物、枯枝等进行全面的定期清扫,同时遇到强降雪、大风等恶劣天气,需要及时清扫。

(2)定期检查、记录.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材料和建材的使用年限和性质等确定相应的检查周期,并将检查过程中的数据及时准确的记录下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3)加强屋面使用的管理。屋面在使用中,要防止出现不合理荷载与破坏性操作。上人屋面要注意防污染、腐蚀,杜绝私搭乱建,在使用期应有专人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中屋面防水工程技术是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和确保内部用户基本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为此,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其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志南.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 科技信息, 2011,(03)

[2]段志峰. 浅谈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