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

篇1

【关键词】项目 管理 优化 策略

一、引言

虽然人类的项目管理实践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将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在社会转型的推动下,项目管理是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向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项目管理被看作是致力于预算、规划和达到特定目标的小范围内的活动。虽然人们把亨利・甘特称为是计划和控制技术之父,但是20世纪五十年代是被公认的现代项目管理学科的起源时间。项目管理范式转换的主要标志之一是项目管理体系的诞生、应用和发展。

二、项目管理对于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是建筑工人直接从事施工活动的场所,施工进度的快慢、工程质量的优劣以及成本的高低和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都与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水平密不可分。实践表明,企业越是重视和加强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就越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同时也越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我国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

首先,在我国,我国目前的项目管理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没有一套较完整的法律制度。在单位内部监控制度方面,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我国普遍存在建设单位不注重自我约束,超标准购置设备、虚报投资完成额等问题。其次,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也不完善。目前,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大部分都是由监理企业发展而来的,他们通常不能提供项目全过程所需的所有服务,大多也只局限于项目某些阶段的管理工作。在更多的企业中,也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项目启动建班子,项目完工散摊子”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3.2思想上重视的程度不够

目前还存在一些建设企业不能够全面科学的了解和认识工程项目管理。即使他们也进行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但是没有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做好。有些地方的管理工作不规范,这样就不能起到预期的管理效果。甚至还有些建筑企业误认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实际的工程开展没有实际意义,几乎完全忽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几乎没有进行项目管理工作,这种思想观念严重地影响了建筑项目管理的发展。

3.3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发展的不完善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项目的策划、工程的招投标、工程的设计、工程的施工以及各种手续的办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对于建筑项目的整体管理,就能体现出建筑项目的管理机构的水平。目前,建筑项目的管理机构发展的不够完善,现有的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都比较低,而且具有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少,还缺乏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组织协调各个部门的能力也很弱,以上这些都不能满足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而制约了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3.4工程项目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基本要求是要懂的管理,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并且要了解相关法律,而管理层人员则需要拥有较完善的组织能力和协调管理的能力。由于管理法律法规制度的逐渐实施,其管理人才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质量监督水平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由于部分项目管理企业对于管理队伍的战略定位并不清晰,管理人员的素质还存在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管理企业的人才结构还不能全面适应有关的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工作。

四、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策略及建议,

1、完善施工现场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由于施工现场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管理范围十分广泛,如: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以及材料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宽泛的管理范围增加了项目的管理难度。如果想要让施工项目现场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现场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促进现场项目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确保管理内容以及相关要求能够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确定,另外,还要加强“权责利”的统一,切实做好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工期优化设计,进行各专业协调管理,采用满足要求的最短施工线路,从而使工期合理优化,降低工程成本。

2、强化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工程施工需要的材料优劣直接决定着工程的优劣。必须做好质量管理:首先应该确立严谨周密的材料保证体系和方案,并制定材料质量责任制,对材料管理进行系统化组织,保证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对于材料管理的质量意识问题,需要强化现场一线操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并认识到工程原材料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的严重程度,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系统、有效的项目管理规则,落实具体的责任;另外,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应该层层把关并选择合适的地方放置;最后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材料使用进度,并严格执行进度计划,确保材料充分的利用。

3、加强机械设备的防护

重视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防护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认真检验进场设备的性能,保证其在安装后进行安全试验,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设备投入正常施工中。第二,应给所有设备建立档案,详细记下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检修和维护情况,决不允许对处于使用状态的设备进行违反规定的操作,保证设备良好地运行。塔吊、施工电梯、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大型机械设备一定要经过安全监督检查,取得相应的备案合格证明后才能使用。

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问题永远都是施工现场管理大问题,项目安全管理首先体现在人员的安全管理,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他们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切实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及机械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都能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督促并指导现场安全小组及安全员一定要细心按照《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安全方案作好每一步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如高空防护、临边防护、电梯井内的防护等。交叉施工、提升设备运行、搭拆脚手架等重要安全工序进行时,必须加强专职安全员专项管理。

5、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

对建筑工程质量将会产生直接性影响的便是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高和安全意识强的施工人员在建筑项目现场施工中对于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工程开工前就要挑选成熟的、具备相应劳务资质的专业队伍,中级工和高级工的比例一定要达到要求,并加强进场工人的体检、验证、管理工作。 、

五、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成功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要求项目管理企业具备尖端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优异的管理水平。加强土建现场管理方法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管理措施,对提高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图书馆信息资源;决策服务

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面向地方公共危机决策服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并从地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要点出发,分析了面向地方公共危机决策服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难点,以阶段性的公共危机来论证图书馆信息资源对其决策服务的作用,进而提出了面向地方公共危机决策服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4-0081-0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及媒体开放性的逐渐提高,我国社会正面临着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表现性也逐渐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于政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公共危机决策至关重要。而多数地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深度和层次明显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在现阶段能够有效地辅助政府危机决策和信息管理,帮助政府实现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同时能够有效地为政府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处理机制和恢复机制。

1地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要点和问题

我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均建立了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制度和体系,但是对信息管理的效度和评价明显不能满足现实所需,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对于决策的支撑不力往往会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影响地方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分析地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要点,从中找出缺陷和发展的要素,进而为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和危机决策提供支撑。

1.1信息收集与整理

2002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减灾中心,以便能够有效地针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宏观管理及控制,为地方公共危机提供“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收集和整理。但是地方政府对此的响应和支持力度明显不够,一些省份的公共危机控制工作明显落后。地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国家信息中心、各图书馆的资料汇集和整理,但目前我国在政府危机决策方面对信息管理的程度和深度无法满足现实所需,再加上日益复杂的公共危机问题令很多地方政府应接不暇。在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疏漏的情况下,一旦危机发生,地方政府无法有效利用完善的信息并使之形成科学的决策。

1.2信息处理与控制

地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对于利好信息要进行整理,对于负面信息要加以控制,避免引起社会恐慌。我国国家层面要求各地方政府对公共危机信息处理要形成良性、科学的发展机制,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并不重视,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处理机构,也没有引进高素质人才来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一旦出现公共危机事件,在错误的决策下很容易使其规模扩大化,对政府公信力造成较大的损害。

1.3信息沟通与反馈

我国多数地方政府缺乏“上下沟通与互动”的机制,对于公共危机信息的管理都是自上而下,不能够听取基层组织结构和社会公众的反馈,这直接造成信息管理的主观性过强,不利于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缺乏信息沟通和反馈的机制无法合理运用社会公众对于危机事件的评价意见和具体的反馈信息,而随着网络舆论对公共危机的传播和影响的逐渐扩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2面向地方公共危机决策服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难点在地方公共危机决策服务过程中,需要保证信息的及时、具体和有效,但是目前多数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导致信息管理的功能性不足。同时,很多地方政府对图书馆人力、物力和政策的支持度不够,图书馆难以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使用,再加上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深,信息资源难以实时和有效地为公共危机决策提供服务,因此制约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建设。

2.1现有管理模式的封闭性制约了信息Y源的建设

现阶段,面向地方公共危机决策服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因为现有管理模式的封闭性,造成了信息的归集、整理和使用无法适应现实所需,不能够形成动态的信息整合。而地方公共危机的发生并非规律性和常态性的事件,这就产生了两相结合的差异性,使地方政府的决策无法参考现有的信息资源,所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现实情况,这种封闭性直接阻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

2.2人力、物力、政策等不良影响因素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基础工作是否能够有效完成,其中涉及地方政策、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支撑。而很多地方政府在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地方公共危机的危害和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这直接导致了信息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实施和完善,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3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匹配程度较低

在发达国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完全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其中涉及的“大数据”“消息引擎”等技术能够有效地为地方公共危机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而目前我国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完善,多数区域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还无法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这就无法保证信息使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制约了地方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发展,无法满足现时需求,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3面向地方公共危机决策服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阶段性分析面向地方公共危机决策服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分为预警、发生和恢复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每个阶段的决策都需要依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同阶段的信息管理和使用策略都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因而,图书馆信息资源可以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篇3

关键词 高校 危机管理工作 现状 对策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转型也在不断的深入,社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危机多发的时期。而高校在面对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上高校自身的人员密集,容易成为危机的多发区。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具有重要的职责使命,如何建立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如何进行预防、干预与实现危害的最小化,如何加强学生们的危机意识,是我们高校危机管理工作目前形势下的一个新的问题。

1 高校危机管理内涵和特征

借鉴学者们对危机管理含义的界定,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高校管理者在高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利益受威胁的情境下,有计划、有步骤的采取有效防御、及时处理、合理控制、恢复善后的动态管理过程,从而实现化危为机,营造安全稳定,积极健康的高校环境。

1.1全程性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存在,不只是在危机发生之后的事件应对和处置阶段,还存在于危机事件发生之前的应对阶段和危机事件处置结束之后的总结恢复阶段,是一项贯穿危机事件全程的管理工作。与社会危机的事前预警相比,高校危机的预防和恢复教育工作实施的可能性更高。因此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工作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不同阶段体现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有整体连贯性。

1.2实践性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与普通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一个巨大的不同在于事前预警教育工作实施的可能性,如果预警教育工作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危机事件发生的突然性会使得理论无法良好运用到事件中。高校学生的聚集惯性和教育体系使得理论走向实践成为现实,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模拟训练把理论知识带入到了实践训练中,可以提高危机管理工作者的应对能力。

1.3教育性

高校,作为成熟的教育机构,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使得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研究成果能系统地通过教学传递给大学生,这种方式在其他的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中无法实现。大学生通过系统的教育,能对高校和社会公共危机有系统的认识、对危机的形成、发展、应对和恢复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来应对。

2危机管理教育现状

(1)危机意识不强。高校常常被大家奉为象牙塔,危机和高校仿佛从来没有关系一样,所以大家往往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古时候,就已经有人非常注意对危机的预防,古人云“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不管对危机的警戒和准备是自发的还是法律所要求的,危机管理的重点是预防危机,而不在于处理危机。绝大部分学生是自身通过网络、电视的途径了解的危机应对知识,专业的危机意识教育还很匮乏。

(2)缺乏相应的应急体制。在危机应对阶段,许多高校往往没有建立系统长效的危机应对体制,导致在实际危机发生时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危机,进而使危机进一步扩展和蔓延,类似与“多米诺骨牌”形成连锁效应,造成人员、财力、物力的大量损失,对高校形象的有所损害。

(3)缺乏危机管理A警系统。危机管理的防预阶段是很重要的,所以高校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对潜在危机的排查和评估,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实现及时的发现危机,处理危机。

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危机管理的思想教育

针对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比较敏感的特点,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和随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潜在期,发生期,发展期,善后期。

(1)潜在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公共危机事件尚未发生或没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迹象时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对高校学生以及教职人员在潜伏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强高校人员对于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认识以及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2)发生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刚刚开始发生,尚未引起重大后果的时期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尽快的稳定局势,降低群众的恐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精神受创以及财产损失。

(3)发展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在发生后并未及时止住,有发酵迹象或已经开始发酵的时期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尽量的安抚受伤人员及家庭的心灵创伤,并缓解其他高校人员的不安和担忧心理,将所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4)善后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已经得到解决或已经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的时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反思与整改,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制度,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从而提高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水平。

4小结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危机意识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建设,为祖国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

参考文献

[1] 禹华美.四川高校安全问题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2] 康棵飚.高校危机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篇4

(一)政府危机管理。“政府危机管理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针对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组织相关力量在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解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1]危机管理不仅强调对危机反应的管理,还包括对事前预防和事后恢复的管理。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是针对潜在的或当前的危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的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

(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公共政策是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它是为解决某一具体政策问题而制定的,必须付诸实施。

(三)政府危机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决策者以一定的理论原理和价值观念为指导,对已确认的政策问题进行科学策划、统筹安排、做出对策,使其转化为行为规范的过程。政府危机管理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它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及其良好绩效,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有效处理危机。

二、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早在2003年SARS之后,中国就在加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明确我国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但这次雪灾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我国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在面对复合性突发事件时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政府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

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包括预警预防、应急反应、评估恢复三个阶段的机制,其中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是两项最基本的制度。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专门的预警机制和预测机制,不能将危机的前期控制过程纳入各级政府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与日常管理中,危机的信息预警能力不足,以致政府处理危机事件时比较被动。另外,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也不能完全适应危机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应急反应迟缓,跨部门协调动员机制不顺畅。在各级政府之间应急管理职责的划分、应急响应过程中条块部门的衔接配合等方面,还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尚未完全形成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的分级响应体制。

(二)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行行政机构,危机爆发时,一般是针对特定危机,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这种临时性机构不能对危机准确预测和预警,加之缺乏政府危机管理专业人员以及缺乏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危机的处理效率。此次发生在南方各省的自然灾害表明,我国现行的以部门为龙头的突发事件应对组织机制存在很大问题,各级政府下属的应急办公室只是一种协调性机构,还不能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能力。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还存在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缺少单一的应急指挥组织管理系统。

(三)应急预案缺乏情报学支撑

应急预案应该是情报学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应急体系的建立和运作,可以视为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和情报分析系统,缺乏情报学基础就会导致信息不畅,难以作出科学的决策。此次雪灾也暴露出在处理公共危机时信息不畅,部门和地方应急机制不够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1月25日京珠高速公路之所以出现严重大堵车,与各方通车信息混乱有关,致使许多不知情的车辆进入湖南后无法出去。

(四)政府和公众危机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的安全观一直固守传统的国防和外交安全,而忽略了经济、生态、信息、文化和公众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对全社会防范风险和应急管理处置的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不够,社会危机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程度都十分薄弱。早在全国降雪的初期,1月份时,有些地方还在赞叹瑞雪兆丰年,没能对大雪成灾有预期,更没有将雪灾与全国春运结合在一起全盘考虑,加之五个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应急专项预案中,并不包括雪灾,所以导致了这一复杂性的全国性灾难。

(五)政府危机管理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对危机的来临做好科研、组织、人力、物力、信息等各方面的准备,在公共管理服务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应对危机事件的公共财政支出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在危机出现时,各级政府不得不临时集中各类资源,临时研究。

三、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

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但却可以管理控制,以减少危机的发生数量,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危机多发期,政府要加强危机管理就必须对其全过程实施控制管理,在危机预警预防阶段、应急反应阶段、评估恢复阶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危机管理系统。

(一)预警预防阶段

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看,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加强危机的预警和预防,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危机的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治机制。各级政府必须将危机管理寓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建立完善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危机预警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快捷、通畅、及时、准确的沟通渠道,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建立统一的危机处理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大部委制改革”的思路,很适合改革现行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制的要求。可考虑设立集中统一管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具有大部委性质的“应急管理委员会”(或者“应急部”),设立常设性、专门性的危机预警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制定长期危机管理计划,加强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

3.建立危机管理教育、培训系统。政府、学者、科研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为危机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要加强对政府官员的危机教育和危机处理培训以演练,增强干部危机管理的能力。此外,政府还应通过社区、学校等机构加强对公众的反危机宣传和训练,普及有关危机知识,提高民众应对危机的能力。

4.加大政府危机管理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公共风险来决定财政支出,合理地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专款专用,确保应对复杂危机事件的正常运转。

(二)应急反应阶段

危机出现后,政府运用所有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

1.迅速启动应急反应机制。政府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积极查找危机产生的根源,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及时化解危机。“在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由政府出面的有效组织、协调和调控是迅速控制危机,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最重要保证。”

2.及时公正地信息。正确引导媒体进行公正的报道,将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公众披露,避免社会的恐慌,稳定公众的信心。要建立公共危机沟通机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召开例行的新闻会,公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并告知公众在危机事件中的注意事项。

3.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参与作用。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参与、尤其是非政府组织充当志愿者参与,将对危机事件应急救助起到重要作用。

(三)评估恢复阶段

危机消除后,各级政府应认真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科学地评估各种应对危机的预案和危机处理措施,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1.重塑政府形象。当人们度过危机后,政府应做好危机后的沟通工作,向公众承诺今后的措施,表达政府的诚意,安抚公众的恐慌心理,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2.强化责任追究。在应对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各级政府要建立政府官员承担与职权相应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制度。当政府公务人员不能履行或背弃责任时,必须受到相应的行政惩处。

3.建立评估机制。政府应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危机评估小组,进行有关方面的技术鉴定、事故分析和财产损失等方面的评估工作。对危机处理全过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以后危机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面对错综复杂、难以避免的各种突发危机事件,作为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者和公共安全责任者角色的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出最有效的公共政策,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化解各种危机,保障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维平.关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2]刘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84.

[3]林爽.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8).

[4]鄢龙珠.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5,(6).

[5]中国现代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制度

一、引言

近些年来,震惊世界的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2002年俄罗斯人质事件、2003年东南亚非典疫情、2008年中国四川地震等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危机对于社会的严重危害性已经日益引起各国政府格外重视。如何面对各种重大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成了政府对危机的管理的首要内容。本文为此提出建立政府现代化危机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我国政府危机应对能力,保障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二、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或简称危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通常与危机处理的概念一致,指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包括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

近几十年来,国外专家们在建立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方面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理论,即危机管理理论,该理论模式根据危机的不同类型做出反应,但通常都包含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工作:危机前预防阶段、危机前准备阶段、危机爆发期准备和危机结束期恢复。目前世界各国将上述理论直接应用于危机管理实践的不少,并且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形成不同的危机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例如俄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美国模式(强总统、大协调)、以韩模式(小核心、小范围)、日本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由于这些模式的划分是相对的,所以各种模式之间具有许多共性:拥有一整套系统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拥有一个权力极大、以政府首脑为核心的中枢指挥系统,组成危机管理体制;拥有一套严格高效的情报收集和分析即时信息管理系统。

三、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目前危机管理存在许多问题:(1)缺少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政府管理过程中危机意识淡漠和危机管理意识不到位,这是导致危机应急工作被动的根本原因。(2)缺乏组织化保障。我国危机处置在横向上是分散管理,各部门各自处理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管理体系割裂,没有一个综合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和危机管理体系。(3)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我国无论是高校还是公务员培训都没有危机事件应对和管理的教育内容。特别是缺少结合危机管理知识,组织模拟演习。(4)缺乏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危机处理。(5)缺少健全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

四、建立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改革我国现有危机管理体系,建立现代危机管理体系是主动应对危机的关键。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4.1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

公共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在一定阶段内、一定范围内是可能处于失控状态的,并且危机的暴发时间非常短,传播速度非常快,留给政府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另外,危机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对政府的政策要求很高。因此要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使危机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要力争在没有发生或者初始阶段就做到损失最小化。我国政府在建立健全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方面首先应该明确危机管理的核心在于平时,在于切实提高对危机的认识,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而不在于出现了危机之后力挽狂澜。

4.2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互联动的组织体系

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应有应急工作的领导机构及其日常管理机构、牵头责任部门、配合参与部门、专家咨询机构、现场指挥机构等组织。首先应当建立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应急领导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其次,应当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及其参与部门;第三,还应建立专家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中的作用,吸取他们建立危机管理体系及处置公共危机的智慧。

4.3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动员机制

社会资源是应对危机的保证,能否整合可运用的所有社会资源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项目。一方面,强化对于有组织资源的整合。包括:区域物资的供给,急需资源的物流管理,各部门的运作配合,相关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和资源共享等等。物资方面主要表现为捐物,要及时查处和取缔多种形式的非法募捐活动,严格捐赠工作责任制。人为资源方面主要表现为志愿者活动。可借鉴美国在此方面的经验,由政府倡导建设社区危机反应小组,强化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志愿者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自我调节力量,如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着力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促使社会各界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度过危机。

4.4建立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公务人员,必须建立起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对公务人员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对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渎职,保证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

4.5充分有效利用国际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重点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合作互助、资源共享等方面,各国政府均有国际合作的态度。全球非营利组织,如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在物资、人力知识等方面的无偿支援,更有利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绩效提升。二,政府在国际化趋势的过程中,也应当运用国际规则,有效地保护本国权利,如国家安全、国民尊严、国际专利等权利和资源。:

4.6建立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机制

加强危机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在危机预防管理中政府必须做到:一是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危机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国民才能从容应对。

4.7建全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框架是突发事件下政府行为的法律依据。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和法规,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疫法》等等,但是,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细节上来看,法律法规体系都还不够完善。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危机紧急状态管理法。此外,紧急状态法与相关法规之间的衔接与配套,以及全国性法规与与地方危机管理法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国家应当加快建立健全前瞻性强、操作性强的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篇6

关键词:社区安全;危机管理;存在问题;完善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057-03

一、我国的社区危机管理体系概述

随着危机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大,社区居民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社区安全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社区逐渐成为了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居民区正在逐步“社区化”,社区治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社区危机管理的最佳过程应该是政府、公民、社会组织、商业组织互动和共同参与管理的过程。目前,我国社区安全治理工作主要归政府统筹,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我国还缺乏稳定而成熟的公民社会,其次是我国社区安全建设起步较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尚不成熟[1]37。

由于我国的社区并未完全实现自治,主要是由居委会来管理,而居委会隶属于街道办事处或区政府。因此,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居委会主要服从街道办事处或区政府的指挥,扮演着与政府相似的角色,有着相当浓厚的行政色彩,可以说是“准政府组织”。所以,本文在论述社区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把其归为“政府类”。

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其动机和效率必然随着自上而下的等级传递而不断衰减。同时,由于民众在这一过程中是被动的、受管理的,其参与度和热情度都会大幅下降[1]2。所以,我国目前在社区危机管理方面总体效果并不是很突出,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浙江省杭州市某社区的防台抗台过程

2009年8月10日,台风莫拉克造访杭州,在近两天的台风侵袭期间,杭州某社区内受灾严重:社区严重积水,最深处达两米多,出行困难;高配房、水电房受损严重,停水停电;通往市区的交通中断,物质匮乏;社区内大部分树木横倒在社区路上,造成社区居民出行不便;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特别是社区路地护栏、绿化;多块广告牌掉落等,损失金额约为7850万。

社区遭遇台风袭击事件,属于典型的自然灾害类公共危机,此类危机的主要特点是发生速度快,受灾面积广,对人身财产的威胁大,但又具有不可逃避性。本文以社区危机的生命周期为基础逐一分析某社区管理的各阶段情况。

第一阶段:社区危机的预警

预警是危机管理的基础所在。该社区在预警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三点:第一,宣传准备。居委会确保了全体居民知道台风发生的时间、地点、风力以及可能发生的危害。其主要措施是在社区的公告栏台风预警信息;在各楼层张贴告示;社区内网台风预警信息的颁布;居委会做好了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的宣传。居委会的后勤部门制作了处理突发性事件流程图分发给各个小区的值班室,工作人员都将其贴在了醒目位置。这些措施有助于在危机来临时提高危机管理水平。第二,组织准备。组建台风灾害临时应急中心,确定决策层、指挥层,并以小区或企事业机关为单位编制台风防御组,并指定组长,组长作为处置层,由组长负责通知到组内的每一个成员。第三,人员准备。台风前加强巡逻,以防其他人为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巡逻人员一般为该社区内的公务员员、党员等等。由居委会组织,公务员所在单位积极配合。第四,物资准备。提前贮存一些干净的水以及干粮,以备不实之需。

第二阶段:社区危机管理的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是关键所在。该社区应对台风的措施如下:第一,居委会领导积极商讨对策,果断抉择。在社区危机的应对过程中,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基础,这个临时组建的小组充当了危机管理领导机构的职责,人员由居委会领导。社区居委会在台风来袭的情况下,果断联系该区政府,要求企事业单位放假、学校停课;由于通往社区的各道路被洪水阻隔,危机管理领导机构决定向当地的驻军部队请求支援,用皮划艇、充锋舟等交通工具向社区内输送物资。第二,指挥层上传下达迅速,积极指挥。各小区负责人,社区内各单位负责人是社会危机管理的指挥层,这是公共危机应对的关键。在台风中,各指挥人员基本做到了传达速度快并很准确,对处置层也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此外,指挥层其实还起到一个稳定人心的作用,当社区出现听水停电,交通中断的时候,指挥层领导及时出来安抚人心,在社区网上真实受灾情况,让居民做到“心中有底”。第三,处置层深入居民内部,听从指挥层指挥,做好执行工作。处置层为台风防御组组长,组长劝告居民尽量不要出外,分发物资,保障居民基本需求,并安抚人心。

第三阶段:社区危机后的恢复

台风过后,社区危机管理的重心转变为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在这个阶段中,该社区的措施如下:第一,及时统计和公布本次危机中的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做到统计准确、数据公开。这对树立社区管理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起着最大的作用,也是对下一次应对危机的经验。第二,首先抢修如道路、桥梁、公交场站、公共市场等公共设施和场所,尽快恢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第三,为防止台风、洪水过后疾病或疫情的发生,居委会在台风过后开始了卫生防疫工作,对曾遭洪水侵袭的地区进行全覆盖式卫生消毒。

三、该社区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参与社区危机管理的困境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前未曾出现过的危机事件。虽然我国政府或者说“半官方”性质的组织如居委会、社会服务站在危机管理中的表现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是危机管理是一个互动的管理过程,公民参与的缺失,往往对危机的处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拥有巨大力量的社会公民,本应在危机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是由于种种困境,致使现阶段公民参与的力量在危机管理应对中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该社区在抗台中同样存在以下问题。

1.公民危机管理意识薄弱

从公民自身来说,首先,公民缺乏危机意识。在台风来袭前有些公民存在较强的侥幸心理,因此不能积极投入到危机预防的过程中,如该社区一部分不但缺乏参与积极性,而且还不听劝告,在台风期间自行外出,给整体防台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此外,很少有公民愿意担任台风防御机制组长、分组长。其次,在危机状态下我国的民众表现出不成熟与非理性现。台风危机状态下的居民一般都会恐慌,心理承受能力很低,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使其产生很强烈的反应;同时由于人们这种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慌张状态,少部分人会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将会对危机管理的发展走势产生不利影响。比如说该社区停电停水,就许多居民就产生了惶恐,不断地打电话到居委会、政府部门,给社区危机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阻力。

从居委会角度来说,居委会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对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作用认识的还不清楚,忽视甚至低估公民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在有着浓厚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公民被决策者当作制度安排的被动接受者[2]。在台风过程中,居委会根本没有调动起民众抗台的积极性,一开始就把民众当作被动体。

2.公民处理危机的能力单薄

在社区居民应对本次台风危机时,能力的单薄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阻碍社区危机管理的因素之一。该社区虽然也会组织定期的对台风等突发事件应对演习,可是所有的演习都是由固定的相关部门承担,其作用和目的都是促进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特定危机的应对技能,而从没有将公民参与考虑在相关演习中,没有想过让公众也参与到危机应对的演习过程中来增强公民应对危机的技能。对于公民来讲,既缺乏危机意识,也没有相应的危机应对知识和技能,因此,不仅难以直接参与公共危机事务的管理,更无从谈起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了。另外,社区人群也没有掌握台风发生时的相关的自救技能和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相关知识。因此,当危机出现时,在社区居民中不知所措的现象普遍存在。

3.公民参与危机管理规则的缺失

该社区对关于居民如何有序参与危机管理的细致的程序性规定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不配合政府危机管理的公民将承担具体的责任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规则制度的不健全,不仅使得公民很难按照某一规定做到有序参与危机管理,而且也使得政府危机管理部门不能对公民的参与按照一定的程序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二)社会组织参与的缺失

社会组织可以说是公民社会的实体化。公民社会的参与感、自主意识的养成、参与能力的提升等主要通过社会组织这一载体来实现。社会组织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将社会组织视为位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广泛公民领域;狭义的理解只将其视为与政府和营利组织相对应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广义的公民社会在公民参与中已经提及,此部分指的是狭义上的社会组织。

虽然我国现阶段参与危机管理的社会组织数量在逐渐增多,但是其中有些社会组织的自由性受限,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和非营利性,更大意义上是政府操控的自上而下的官办社会团体,行政色彩浓厚,缺乏民间组织固有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不能完全自由、合法地协助政府参与危机管理;有些社会组织与政府缺乏制度化的联系互动和信息沟通,难以有效参与危机管理;有些社会组织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明确规定其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的责权问题,参与具有盲目性和无序性,严重阻碍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同样的,在该社区的台风危机管理之中,几乎就没有非正式正式组织的身影,像居委会、社会服务站等组织都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第三部门在社区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缺失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四、完善我国社区危机管理体系

(一)增强社区公民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

1.意识先行

公民社会根本的特征在于“突出每位公民的权益、需求、意愿、价值”[3]。社区公民应树立一种危机意识,就是让公民能够正确认识危机,在心理上有直面危机、应对危机的准备,同时还要预测可能遭遇的危机,进而进行提前行动,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意识要依靠平时的培养,平时就应该加大对自然灾害危害的宣传,还不是等灾害来临之前临时抱佛脚。

2.能力为重

实地培养公众的危机应对知识与技能,模拟危机现场进行专业化培训。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美国康州紧急事件管理办公室在各社区设立远程教育实验室,通过卫星通讯传输,可同全国225个同类实验室联网,通过录像电视请世界专家授课。利用仿真训练来检验公民掌握情况。同样的,该社区也可以通过仿真的训练来提高居民的防台能力。

3.制度保障

建立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是人们行为的动力保证,促使他们行为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若能让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来,其效果会更好,所以很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台风危机管理过程中,要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社区应做相关宣传,使公民认识到自身在公共生活之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要求公民个体要超越仅对一己有利的狭窄视界,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要了解公民的需求,对表现优秀的应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以精神鼓励,对奉献突出的,除了授予荣誉称号,还应给其以一定的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加上一定的外在激励,进一步增强公民的行为动机,激发公民的潜能,以便有效地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不管是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过后重建过程中,公民这一社会力量都能取到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政府应采取各种方式有效地促进公民和政府以合作的姿态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

(二)把社会组织纳入到社区危机管理之中

社会组织的兴起源自于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发展的危机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4],反映了“公众长久以来积累的对国家能力的信任危机”[5]。因此,民众渴望自己组织起来,从底层发动,人人参与,自主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社会组织具有天然的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优势,可以成为社区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危机的特性和破坏力使得我们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不容有失,这就要求参与危机管理的各个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协调行动,形成应急体系。鉴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并不完善,尚不能成为社区危机管理的主要力量,但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应建立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其次,政府决策时应该允许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在场,并能及时提出意见,从而制定合理的应急决策;再次,社会组织在灾后恢复中也应起到积极作用,如募捐、慰问等方面。

五、总结

社区是属于公民社会的领域,政府固然可以引导,但绝不可以主导,但是事实上在大多数社区的危机管理还是会依靠政府或者是居委会、社会服务站这样的“半官方”组织。独立自主的社会组织参与的缺失,使社区内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互动的难度加大,也为危机管理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当然,随着居民房屋建设的“小区化”,小区物业部门无疑成为了社区与公民联系的纽带,在社区危机管理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也体现出商业组织的力量。

公共危机管理不只是政府的工作,各类社会团体、企业、社区、民众等都应积极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政府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最应该扮演的是“调度者”的角色。高效的公共危机管理更需要有着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网络的合力协作,尤其是公民是这个组织的有效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公民加强危机管理的意识、增加危机管理的能力,并有制度保障公民参与到危机管理之中。社会组织是公民力量的实体化,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并参与到社区危机管理之中,同样对高效的危机管理起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滕五晓.社区安全治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

[2]周荣辅,张伟.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定位浅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

[3]甘绍平.公民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N].学习时报,2004-04-23.

篇7

关键词 公共危机 政府公信力 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并行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传统因素、现代因素与后现代因素并存,是自然灾害的活跃期和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发期。 危机已成为行政环境的常态,公共危机管理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在公共危机情境下如何转“危”为“机”来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危机与政府公信力的关联性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国家预案中公共危机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政府公信力是应对公共危机的必要条件。公共危机状态下的政府公信力表现为政府的号召力、领导力和执行力。如果一个政府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它号召和领导公众的能力以及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能力就会很高,能在紧迫的时间内,快速执行应急措施,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同时,公共危机也是对政府公信力水平的折射和挑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理念、制度、行为和效率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然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危机意识淡薄、法制化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忽视公众的积极作用等缺陷,导致我国政府公信力逐渐流失。

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重塑政府公信力

(一)转变危机管理理念,化危险为机遇。

危机管理理念决定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行为及其成效,“每一次危机既包涵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是危机处理的精髓。” 因此,在公共危机应对中,转变危机管理理念,树立诚信、责任、效率和法治理念,化危险为促进危机管理体系的日臻完善的机遇,将其变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契机。

(二)加强危机管理法制建设。

一是要加紧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危机管理法律法规。建立信息畅通、反应敏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法律制度,使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走上法治轨道,以法律的权威赢得政府的公信力。 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符合两个标准:其一是法律体系,囊括国家安全、新闻舆论等宏观领域的危机立法以及具体管理环节的微观领域的实施细则。其二是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具体要求是危机管理法要在在根本法中有所体现,制定并健全危机管理综合法,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立法手段确立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应对危机的权限与职能。二是要完善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法律。

(三)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包括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和恢复期,罗伯特·希斯从管理过程角度指出危机管理就是“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 对每个阶段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战略性途径。

第一,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并投入充足的资源建立预警机制。预警机制的运作,离不开真才实学且实事求是的专家,因此要保证专家的专业性和言论自由。第二,完善危机应急机制。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各个监管部门,地方危机管理部门直接对中央危机管理机关负责。第三,健全危机善后机制。积极采取善后安置、救助等各种措施消除公共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尤其要注重通过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等社会化渠道帮助受影响群体尽快摆脱心理阴影,缓解受影响群体的困境,增强其抗灾自救和再发展能力。建立社会学习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危机管理体系。

(四)发挥公众的积极力量。

首先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公众进行危机识别、应急自救知识等的科普教育,政府还应投入一定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培训演练,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其次,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有关危机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培育公众理性参与危机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的防范和解决,建立政府、事业、企业、社区、乡村和民众互动危机管理机制。此外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民众以及媒体的力量,建立危机状态下对政府的社会监督机制。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11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注释:

王茂涛,冯伟.公共危机管理视野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第24卷第1期):110.

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中国行政管理.2005(3):8-10.

[美]诺曼·R·奥古斯丁著. 危机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篇8

关键词:政府形象 公共危机

一、加强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的重要性

按照国际社会的一般看法,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共分为四类:自然灾害,地震、山洪、海啸、森林大火等;事故灾难,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大面积污染等;公共卫生灾难,疫病流行、食品安全、动物疫情等;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群体性骚动、涉外突发事件等。危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当危机事件出现时,政府部门会受到大众媒体的高度关注,如果政府处理不慎,危机事件也可能演变成危机传播,就会导致百姓对政府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长期发展,将变得十分危险。因此,加强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直接决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危机事件对社会的破坏性极强,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否定性事件。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其各种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秩序,为公民创造稳定的生存环境,是政府天然的职能。

2.危机事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既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但是危机必然对公众利益造成冲击。其巨大的破坏性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核心价值观念和生命财产受到危害,极易引起人心的涣散、社会的动荡不安。社会的不稳定就会使人们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影响政府的形象。

3.危机事件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历史还是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只有稳定的政治,社会才有可能使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恰当地处理好危机事件就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4.危机事件直接影响政府的国际声誉及地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更加广泛地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一举一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也就直接关乎中国政府的国际声誉。因此,加强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特别是应对全球性的危机事件,对于政府在国际上树立良好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二、政府如何在预防危机和危机发生时维护政府形象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反应并作出了决策,充分显示了美国政府高水平的危机决策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相比较而言,我国各级政府在危机决策能力方面还存在差距。危机事件的发生从纵向来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监测、预警阶段;预控、预防阶段;应急处理阶段;评估、恢复阶段。因此,政府在危机事件中维护自身良好形象可以从下几方面加强。

1.加强危机决策意识。面临危机,政府角色从首先必须具备感知危机的能力,才能采取措施去防范和应对危机。以2003年“非典”事件为例,在危机刚开始的时候,地方政府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应对危机反应迟钝,导致了后续工作的被动,对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对政府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2.完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掌握足够的信息是政府应对危机采取正确对策的前提。在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信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信息交流,整合和协调危机管理的行动,及时收集、传递和共享信息,能够舒缓危机,降低危机的损害。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灾难和危机,信息沟通和交换可以保证政府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决策,并在公共危机的早期预警中发挥作用。

3.发挥媒体作用,妥善处理危机。现在,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通信手段越来越先进,政府对于危机事件如若不作到开诚布公,各种不利于政府的相关信息就会通过各种通信工具传播开来。现在手机已成为了第五媒体,其对信息量的传播不可低估,随着媒体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仍采取封闭的态度,政府部门就会丧失话语权,更为严重的是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政府部门形象受损。所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采取主动积极的方式引导舆论、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4.制定危机应急方案。危机应急方案是在危机发生前就准备好了的、为处理危机所做的前期工作,危机应急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①分析可能发生的危机状态;②制订预防措施和危机时应采取的战略策略;③确定可能受危机影响的公众和机构;④确定有效的沟通渠道,最大限度地缩小对政府信誉的损害;⑤检验各项措施,进行综合性的预防演习。

三、危机之后和灾后重建时的政府形象重塑

在危机的监测预警阶段、预控预防阶段、应急处理阶段和评估恢复阶段,政府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然危机已经发生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就算危机已经平息,其破坏性依然给政府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政府系统的不完善明显暴露在公众面前。危机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政府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危机事件结束后就需要政府利用媒体修复自身形象。因此,危机过后重塑政府形象十分重要。

篇9

摘要:学界对公共危机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政府内部多层次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建立,忽视了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从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中进行协作性管理的原因出发,分析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四大主体,即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媒体和公众,在协作性管理中的具体协作方式、协作现状和协作困境,力求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找到地方治理的新途径。

关键词:地方政府;协作管理;公共危机

1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时刻都要面对不同程度的危机,而政府处理的危机是属于公共范畴的,被称为公共危机。所谓的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和外部的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生产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情况和紧急状态,那么能够引起这种危机情况的紧急状态的事件就是公共危机事件”。学界通常对“政府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作为等同的概念,不做严格的区分。但是以张小明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政府危机管理具有双重意义。政府作为一般的社会组织和其他的组织一样也会面临自身体系内外的一些危机状况,比如财政危机、生存危机或人力资源危机等,关于应对这些危机的管理活动是政府危机管理的第一层含义。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这个身份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时,政府应对的危机是属于公共范围的,是对公共危机的管理,这属于政府危机管理的第二层含义。文中使用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危机管理”不做区分,且是从政府危机管理的第二个层面出发研究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由于公共危机普遍是由地方开始引发和蔓延的,地方政府在预防、遏制公共危机中处于主导地位,本文强调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协作式公共管理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存在状况。

2地方政府协作式管理普遍存在的原因分析

协作性公共管理“描述了在多组织安排中的促进和运行过程,以解决单个组织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协作性公共管理从方向上可以分为纵向协作和横向协作。纵向协作强调政府组织内部层级间的协作活动,政府部门直接,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横向合作强调政府和非政府直接的联络和合作,通过伙伴关系、网络、契约关系、结盟、委员会、联盟、公会和理事会,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管理者代表其组织共同制定战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本文侧重于研究地方政府的横向协作管理。

奥图尔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为何跨越组织(例如组织间网络的管理),普遍存在且有可能增加的五个重要原因。协作性公共管理普遍存在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之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众的需求多样化和政府失灵的矛盾以及协作主体的成长造成的。

处理艰巨或者复杂问题的政策可能需要这样的结构来执行。政府面临的公共危机和问题越来越复杂。问题的环境更加恶劣,单个部门已经不可能独立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更不用说严重的公共危机,协作成为了政府管理的必然选择。

基于政府直接干预范围上的局限性鼓励而不是抑制了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法。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公众偏好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产品而同时要求政府减少干预。此外。政府失灵一个重要的体现就在于不能为公众提供个性话的公共产品,为了满足公众的这些需求,政府只有与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协作才能做到。

政治驱动力诱导出需超越因政策目标而可能必要的联网;行政管理者经常必须平衡清晰集中的项目权威的技术需要与要求包容和更宽广影响的政治要求。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意识的增强和途径的增多,为政府横向协作管理提供了可能性;组织网络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为政府间纵向协作提供了平台。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作主体分析

3.1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非政府组织是指除了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所有社会组织;狭义的非政府组织是指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文中采用的是狭义的非政府组织的概念。非政府组织从产生开始就与政府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由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的特征,在我国政府成为非营利组织获得经费的来源之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作形式主要是采取合作和赋权的方式,关键是利用非政府组织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取得在危机管理中的更好效果。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整合作用,由于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以公共利益为所有活动的最后依归,能够得到公众的信任,以最快的速度和号召力整合社会闲置资源为地方政府解决危机提供协助。此外,非政府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社区中的活动频繁,为地方政府解决公共危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诚信机制的缺陷和公民志愿精神的缺失成为非政府组织走不出的困境。公共危机的管理中,政府仍然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主体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然而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甚至不能避免组织内部的寻租行为,更不用说能很好地监督和避免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谋取私利。

3.2营利性组织

营利组织主要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在地方治理理论中,企业作为政府协作的对象,主要以外包和委托的形式纳入地方政府管理的领域。营利性组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提供的是多样化的私人物品。营利组织的高效性和对环境变化的高度适应性是区别于政府低效、反应迟钝的特点。现代政府面临的是更多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不仅要对公共危机事件作出快速的反应还要解决手段陈旧的问题。营利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弥补了政府的不足。公共危机管理是有一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危机发生前和发生中更多的是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但在危机发生后的重建阶段,政府需要营利组织通过契约和合同的形式将政府的部分工作外包给企业去完成。政府将危机管理的部分职能转移给企业,并不意味着放弃所有的监督管理权。与政府的协作关系并不能改变营利组织追求私利的特性,为避免营利组织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政府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协作模式,以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我国政府在管理中往往重结果不重投入,就会出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对等的结果。

3.3公民

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关系主要体现在公民和政府协调合作共同创造社会安全文化和在应对危机意识和能力上的提高。群众的危机意识、危机预防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是影响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因素。公民是公共危机的直接受害者,社会安全文化是需要在政府的管理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公民的广泛和积极参与下形成的,反映了一种社会的伦理和文化。在预防公共危机的管理中建设安全文化有三层次的要求:一是观念意识,主要是社会管理者和民众一起培养起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只有在观念上形成了预防公共危机的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公共危机的发生,很多危机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二是行为文化方面,行为文化是观念的反映,同时又作用于观念,“公民社会”的发展使公民增强参与政府管理的积极性和增加了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公民行为文化的发展为公共危机管理中快速动员社会提供了基础保障;三是制度文化方面,政府在长期的安全文化的培养和管理中形成有效地管理制度,为创造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提供制度的保证,为社会的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出现社会、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协作关系。

4地方政府协作管理的困境

4.1公共危机协作管理的责任问题

责任是一个控制问题,明确责任是协作管理的难题。在官僚制体制内,组织的层级结构极其严密,严格规定了不同层级和职位的职责。而在协作性管理中纳入的主体本身是处于体制外的组织。这些政府组织外的组织要承担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中的部分职能的时候必然存在责任的分配问题。政府不管与那个协作主体合作都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其他主体是否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要的话责任的大小如何分配,这是协作管理中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多组织条件下的责任丧失出现在合同关系中,现在已经大量存在。最让人担忧的是合同组织的雇员会追求与政府不一致的目标,实际上也存在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凯特尔描述了合同关系中的这种不一致的情况,他认为合同外包的哲学假定是,政府与承包人的基本关系是委托关系,受委托的主体是在政府的有效监督下进行管理的。现在存在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委托关系的双方达成一个不受政府约束和监督的内在的隐性的关系,致使行政监督和委托关系发生断裂。在法律和制度健全的发达国家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同样也会出现这样的困境。由于体制上的漏洞,为政府管理者的寻租行为找到了机会。政府重结果轻投入的导向性为协作的破裂制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篇10

关键词:公共危机 社会治理 公民意识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公共危机衍生的问题语境——风险社会的到来

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历史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印证了风险社会理论的深远洞见,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我们是否真的面临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新社会。这种反思在诸如“非典”、禽流感的全球性爆发以及波及世界的金融风暴等一连串事件的背后,都似乎印证了风险社会正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换言之在风险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风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常态现象。

风险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社会在兼顾诸多发展困境与现实挑战时,亦将不得不时常面对危机式的生存状态。与人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范畴不同,公共危机与风险社会概念上的诸多相似之处,并不能代替事实上有关这两者莫衷一是的争论,两者的同质化的区别在于:危机与化解解决、处置相对;风险与忧患意识、反思而相随。L·巴顿说:“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只能称之为问题,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力的意外事故,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危机。当人们不再把危机看作确定的,就意味着一个社会已经与它过去的主要特征决裂了。

当人类社会发展演变步入变幻莫测的风险时代,一切动荡与不安仿佛都源于人际之间、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以及维系彼此信任沟通的阻塞。风险社会亦是危机四伏,危机频发的社会,公共危机式的事件也就从单一变得不再偶然。具体到我国而言,近年来随着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我国业已处于“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阶段,一些公共事件呈潜伏频发的态势。因此探索如何有效的处置公共危机以期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抵御风险的社会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意义。

2、公共危机的化解——社会管理体系的构筑与风险防范

在试图化解和降低公共危机所引发的风险的努力中,有关社会管理机制的探讨都有赖于对公民自身价值的深层挖掘。而公众的对于社会价值的高度认同则是构筑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石。正由于公民的大众参与使得公共危机的管理不再局限于政府治理的视野。公民人际关系网络的广泛性,更容易促成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协作;政治生活中的成员资格是指公民权利,这是公民参与的前提;团体层面的社会协作主要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高度的信任可以降低合作的成本、增加信息的传递速度、促使互惠行为的实现,公民参与中的信任表现为政府、NGO和个体公民等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社会规范为公民提供了参与规则,社会规范是指正式的规定和非正式的习俗,这能保证公民参与的有序性;社会网络是组织之外的各种联系,构成了公民参与的机制,公民参与使最广泛的利益得到了表达,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公民参与增强了公共危机管理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社会拥有广阔的资源,完善的公民合作网络能够调集最广泛的社会资源,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

除此之外对于营造树立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传递重要信息的传媒而言,新闻传媒在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的天然优势,自然成为化解和规避社会风险与危机的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由此看来在当前风险社会情况下,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中,新闻媒介需要积极地引导舆论,达到化解风险与危机的目的。新闻媒介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助于将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新闻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有助于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危机事件由于不可预知且破坏性大,对人民的伤害大,所以容易引起混乱和恐慌,而新闻媒介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新闻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有助于防范此类危机的再次出现。公共危机事件结束后,新闻媒介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危机应对中的经验、教训等进行及时的总结,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危机规避和防范意识,也将有助于降低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

3、社会管理机制的构建——社会治理主体的介入

(1)责任政府的主体地位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成效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职责之一。为了强化政府管理危机的能力, 政府有必要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责任政府作为决定社会治理最终成效的主体,只有不断强化主体管控公共危机预警和预控的能力,方能使危机在大规模爆发前将其有效控制,从而避免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因为如果人们没有及时发现危机信息,或者对危机信息判断错误,认为不会引发危机,自然就不会采取预控措施,就会造成危机突然爆发,或者危机迅速扩大,这时当然也就失去了进行危机预控的最佳机会,危机管理职能立即进入应急处理阶段。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能力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2)公共危机的化解与社会管理的完美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共危机管理,实施公共危机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政府参与下的社会治理更加注重公共危机管理。因此公共危机的化解离不开对相关制度的构建,特别是关于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性思考和探索。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1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