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观点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美学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油画创作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篇2
Abstract Danc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how to penetra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of dance, and it is the key to inherit and inherit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shows a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ance with the dance increasingly by holding,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dance teacher, in dance teaching, in addition to guiding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movements and morphology,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penetr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nable students to in dance performance to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ow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the focus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mbodied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penetration,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dance costumes and other aspects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hope can help peopl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danc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样是来源于生活,并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时间性和时代感。正因为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因而其舞蹈文化的境界可谓登峰造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仍保持着原汁原味,且韵味十足。当前,民间舞蹈的教育已经从原始的人民群众的直接传承升级为从幼儿到高校的舞蹈教育,近年来民族民间舞蹈的即兴课程研究更成为重头戏,笔者将从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舞蹈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种类多、风格各异,这种文化的结合体是民族文化典型心态和样式的突出体现。不但保留了传统文化,且各具舞蹈语汇系统特点。在具体到舞蹈教学内容中,教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心态和样式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重点将风土人情、舞蹈风格韵律、民族心态的动态语汇等按照匹配的教学元素进行分解再讲解,在文化知识讲解中深化学生对不同民族舞蹈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在肢体训练中巩固它们对不同民族舞蹈动势原理和风格特征的掌握,最终使其通过身体语言的方式来展现民间舞蹈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最终实达到舞蹈形神兼备的至高追求。
中国舞蹈教学者的任务不只是教授学生形体动态,更肩负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首先讲述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的形成和由来。其次讲述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族心态,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用身体去表述。举例说明:
1.1 藏族舞
因受农牧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共同影响,在政教合一和喇嘛教努力迎合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封建农奴制历史背景下,呈现出舞姿重心靠前,身体微前送或90度前倾的朴实之态,无论踢踏悠,还是摆跳翻甩,均稳沉有力、柔韧多变的风格特点,但万变中的不变是:膝部上多为连续不断的或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连绵不断的颤动或屈伸,不断的颤动和伸屈动作使舞者在步伐上出现重心移动和上肢运动,最为典型的带动性动作有”踢踏“和”弦子“、”锅庄“等。此外,藏族地区的地域辽阔也注定了藏族舞蹈的风格迥异,但都,在教授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不同颤动和屈伸的核心点,再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当然亦不能忽视对学生律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把握。
1.2 东北秧歌舞
其基本体态特征为上身前倾、微微含胸、膝部微屈、重心在前,很多刚接触东北秧歌的舞蹈学生对其表现体态渊源不够了解,在课堂中一味的简单模仿,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在体态表现中使东北秧歌失去其原有的内在韵味。因此,作为舞蹈教师,在东北秧歌的基本体态教授前,为更好地启发学生的表演,很有必要为学生讲述其体态形成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影响因素:一是东北人民审美情趣的形成。东北地域开阔宽广、居住人群多为体力劳动者,在自然熏陶和劳动生活的陶冶下,形成了东北人民性格的代名词:朴实、坚韧、直率、乐观,其审美情趣也更偏重于氛围浓郁、线条粗犷。二是东北人民的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逢年过节和庙会时,东北人民都会通过敲锣打鼓和舞动秧歌的方式来求神保佑故土新居,因高跷最受欢迎,因而,高跷舞动也就成了东北民族的特有风格。回归没有脚踩高跷的真实课堂,当学生了解了其背后的体态原由后,在跳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中也能很快抓到要领,将其特有的内韵风格更好的体现出来。同样,在教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上下、前后、化圆动律)所呈现出前踢、后踢步等步伐特征时,也要将高跷文化渗透进去,让学生想象脚踩高跷的“急出、慢落、稳移重心”之感,进而表现出东北秧歌特有的那种“艮劲儿”和点线强化韵味。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在基本动律的教习中,当渗透了民间高跷文化知识后,学生的动作才更准确、生动,方能更好地体现东北秧歌特有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
总之,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内容安排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可以概括为: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民间舞蹈的动作、舞蹈风韵和风格特征;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创造”形神合一“的美感;为学生讲解并分析不同舞蹈所蕴含的民族传统和继承现状。如汉族舞蹈中的秧歌舞,一定要从有历史记载的汉代(当时叫高跷)讲起,盛行发展为清代(改叫秧歌),此后不同地区形成不同风格的本地秧歌。
2 传统文化在教学方法上的渗透
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朱熹在就曾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足见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舞蹈课堂讲教习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深入到人民群众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主要概况为如下几种:
2.1 氛围烘托法
即根据课程内容设定课堂情境,烘托特有的民间气氛。举例来说,在笔者教授藏舞课程时,开始先喊了一声“拉索”,当舞蹈快速利索的结尾时喊“呀”;而在教授东北秧歌的课程中,我又会着重加入“嘿嘿”声,这些声音的加入一方面具有提神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情感的独特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不同民间舞所生成的不同环境和文化的理解及记忆。
2.2 生活体现法
在当前我国的舞蹈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口传身授的方法最为常用。这种方法极易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对教师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因为只有那里才是民族民间舞的最初文化原型。以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成果,我倡议其他舞蹈教师也应尽可能多地根据所教的民族舞的类型带着学生到相应的民族去进行本土体验和考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听觉、视觉、触觉、感觉和嗅觉),在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真切体验民族生活,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程度和舞蹈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乡土气息中海量的吸收民间文化养料。寻根之旅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不断创新和时展的必然。当然,要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去民间实地考察、亲身体验,除了有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外,还需要时间的等待。
2.3 静观欣赏法
对舞蹈教学活动中,单纯依靠语言的阐述是很难全面深入地阐述舞蹈的风格、舞蹈的韵律、情感等,其中很多要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使用教学辅助器材,如投影仪、电视等现代设备。举例来说,我在教习藏舞时,就采用了投影仪为学生放映了藏族风光,包括神圣的唐古拉山脉、穿着藏族服饰载歌载舞的藏民等,这样能帮助学生在静态的欣赏中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进而营造对这一舞种的深度理解和认同度,进而激发其对舞蹈动作学习的积极性。
2.4 主动创造法
这是被动模仿的升级,只有主动创造才能发现更多的美。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自行组合音乐、自己编配舞蹈动作,最后再进行教师指导、加工和修改。这样既能去除学生死板模仿的短板,我们又能发现,其实学生往往能创造出很多优秀的舞蹈动作,是我们所没教过也没想到的,最主要的是,学生普遍喜欢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的全新教学方法。
3 传统文化在舞蹈服饰方面的体现
服饰与舞蹈表面看是一种绿叶配红花的装饰,实则对舞蹈的风格有着极大的制约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更是不同地域文化及品位的一种体现。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舞蹈对应着其特有的服饰风格,举例来说,傣族穿筒裙,藏族穿长袖袍,维族穿小上衣和大摆裙。为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感受不同民族舞蹈的韵律和地方文化,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试穿藏袍,学生表示这样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双臂的松弛下垂、袖子对指尖的影响,甚至有学生细致地描述了脚撩袍子时的”似绷非绷“的感觉,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舞蹈动作规格。
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我发现,如教师能在舞蹈教学中加入服饰风格的训练,不但能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自然地将民族特有的风情文化和审美心理渗透到教学中,在提升学生了解所学舞蹈文化的同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篇3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中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不能磨灭,从各个方面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着影响。本文主要以供电企业为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传统文化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官本位”的意识阻碍了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皇帝为顶端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只有做了官,才能获得特权和利益。中国自明清以来对官吏实行的是低俸禄政策,但是这并不阻碍底层莘莘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挤入统治集团。因为官员的俸禄虽低,但是整个社会上是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的。时至今日,“官本位”意识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中央在淡化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但是国有企业中的分配机制仍然在按照行政级别制订,如某级别可以享受多少工资待遇、多大住房(包括地段)、可以购买多少企业股票,这种分配政策的制订无需接受任何质疑和监督,于是基层企业规模再大,其领导的级别不如上级机关衙门里的一个小官,巨大的社会分配不公由此而产生,于是乎“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是社会的特权阶级,导致大家对“官”仍趋之若骛。
近几年来,大学扩招,各种门类大学生出现了,大学生也不再是国家干部了,但是国有供电企业领导经过改革之后的自由裁量权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企业还是象一个官僚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弹性尽可能加大,在不唯文凭、不唯学历、只唯能力的外衣下,不对能力制订客观的评价指标,权力指挥一切,国有企业中的成“官”的正常通道没有了,于是寻租现象就出现了,其结果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但不能优化、发展,简直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2、传统儒家文化对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儒家管人思想,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相互结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具体表现如下:
(1)重德治而轻法制的偏向
儒家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他们都更注重个人修养,强调道德教化。虽然也有虽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艺,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一类主张规章制度的话,但相对于其长篇的“德”的强调来说,太过于苍白。
表现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常以非理性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原动力。它过分重视德行管理,忽视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结果导致企业员工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司空见惯。规章制度停留在嘴上、纸上,而不能见之于行动。这种“德治”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和谐,但企业毕竟不是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需要一种客观公正的标准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2)重均同而轻个性的偏向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但与西方管人思想相比,恰恰又缺乏对个体地位的认同。它虽然处处讲人,但真正重视的是人所属的团体。在“均同”思想影响下,总体是神圣的,至高无尚的,个体则是卑微的,微不足道的。这种总体对个体的排斥,构成了中国儒家管人思想的本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具体表现在:
首先,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更偏重于那些重总体,轻个体的学说。但是如果把这种群体观念发展到极端,无疑会对个体产生排斥作用。这种排斥的后果,无疑要扼杀个体的活力,使个体的任何行为都要从群体的规范,群体的心理,群体的习惯中去考虑,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谁要标新立异,搞些创新,就可能遭到群体的孤立和攻击,从而导致个体对群体的畏惧和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严重地阻碍了人的创新精神的发扬。谚语“枪打出头鸟”,就是这种思想最精确的诠释。
第二,没有完善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具体表现就是讲攀比,不讲竞争;讲均同,不讲贡献;讲公平,不讲效率等等。长期以来这种“求和去异”的儒家管理思想,造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依附性和均同性思想,顽固地保护着人们的心理长城。
第三,以往在企业职工个性上,共同性胜于特殊性,群体性高于个性。使职工个性长期处于抑制和闭锁状态,个人需要绝对服从集体的利益,排斥任何做法的“个人主义”。其结果,使一些企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3)重传统而轻变革的偏向
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管理一直占主导地位。一面是家长专制式的管理关系和纲常礼教,另一面则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守旧思想。尽管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反传统倡革新的思想家和勇士,他们的管理思想也产生过广泛影响,但最终多被儒家管理思想吞没。其根本原因是:
首先,当维新者在管理意识上起来反传统时,却又常无意识地停留在传统之内,传统意识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他们的思考方向和界限。
其次,历史上多次革新实践,革新者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继承传统者。商鞅、王安石、谭嗣同等许多著名改革家的结局告诉人们,宁求稳健而不务革新,可能是较明智的选择。
这种因循守旧,知足长乐,处事退缩,不思进取的倾向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供电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同样也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更愿意采用已有的方法和制度,而不愿意思考、创新。这是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国有企业的业绩与企业领导升贬并无直接关系,企业倒掉,领导易地继续做官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企业领导更多的是对上负责,于是因人设岗在国有企业中是屡见不鲜的。这样的结果是,企业岗位设置不合理,很多在岗的员工本身就不具备上岗条件,考核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都无法在这类企业中执行,换句话说,谁也没有能力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制订如此复杂、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替代,企业领导的协调水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治”也就习惯成自然了。“人治”得越久,领导的自由裁量权也就越大,领导的重要性也就越大,制度也就没有执行的必要了,因此制订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应付检查。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1、儒家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的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正源源不断的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如何将儒家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西方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去,以更好的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促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更好的发展是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专家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很多用人的思想和理念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谋而合。因此,新兴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向传统文化学习,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在根本上说只是一种处世哲学,更多着眼于宏观的环境,如国家;对于企业这种微观组织的细节化的管理论述甚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借鉴儒家文化时不能从中得到具体的帮助,可以引用的只是一部分原则和处理事情的态度等,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分析。所以,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吸收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精华,在传统儒家文化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强调对个人的尊重,重视运用待遇和发展机会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
2、具体措施
(1)改革薪酬体系
①取消一切所谓某某级领导干部享受某某待遇的特权,把包括住房在内的全部福利和包括公务用车、通信费、招待费等职务消费全部纳入薪酬体系,使企业内部整个薪酬体系透明化。
②尽可能实现同工同酬,原有体制内职工的收入可以以股份分红形式进行调节。
(2)公开招聘流程
按照企业的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公布岗位说明和岗位要求,招聘过程公开化,做到以岗选人,为合理的设置绩效考核标准奠定基础。
(3)疏通各岗位的上升通道
①加强技术、经营、行政管理三支队伍建设,疏通每个岗位上升的通道,改变以往提升待遇只能走行政管理一条路的现象。
②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各岗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对于能力已超越岗位要求而又无岗位可上时,可以将相邻岗位加以合并,同时相应提高薪酬。
(4)强化制度管理
改革目前制度订得很严而执行很松的陋习,将各项规章制度简单化,做不到的制度不制订,凡已制订的制度必须确保执行。因此对规章制度实行持续改进,不搞大而全,在执行过程中逐步修正、完善、增加。
(5)加强内部竞争
改伯乐相马为赛马。如同美国国会选举一样,每年将一定比例的岗位(如1/4)在公司内部重新竞聘,这样每过数年公司各岗位之间就相当于轮换一次,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使整个企业在创新中前进。
另外,严格控制每个岗位竞聘者的数量,当某岗位竞聘者的人数超过设定上限时,则适当降低该岗位的待遇;当该岗位竞聘者数量不足时,则提高该岗位待遇,相当于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对各岗位的薪水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邱雯.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
篇4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篇5
界定与对比、比较结合,使概念更加清晰。什么是“传统”,如果光靠概念来解释,那必定是越说越玄乎。作者则从人们在实践中懂得的真理人手,连用两个“不是……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作对比,阐述“过去”的重要,从时间的维度看“过去”,分析了它“形成”的过程,已经起的、正在起的和必将继续起的作用。将“过去”这个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学理化,给“传统”一词进行概念界定,认为“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从时间角度看是指消逝了的时间,而从其所留下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积累来看是传统。这样的界定,一下就把“传统”这个学术词语,拉近到生活,拉进了人们已有的认知领域,为下面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在界定“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时,也用了这样的方法:“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作者就是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特性等方面对概念进行界定的,界定时的这种对比和比较,将两个看似玄乎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得清晰可见,让人一目了然。谈到文化传统的形成的时候,作者先从理论上提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接着从反面分析不能形成共同民族心理的现象,然后再从正面分析“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在谈到“传统”的利弊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比较:“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这里先用两个“不是”进行否定,然后连用两个“是”进行正面阐述,把“传统”的本质解释得清楚明白。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论述能力,这样高深的学术概念,在作者娴熟的驾驭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阐述更为形象。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是十分缺乏的或者相当肤浅的,这就对学术论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如何把深刻的理论形象化、浅显化、通俗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巧妙地将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形象,说理透彻。比如,为了说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先从理论上诠释“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接着用了形象的比喻进行类比“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将“蜜蜂”和“蜂蜜”比作“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形象贴切,同时又让人们一下子明白它们的差别所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用的词虽然是相同的,表面上看是语序不同,实则看内涵更不相同,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又如,在论述如何看待文化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财富与包袱”部分中,作者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双重性比作为“财富”和“包袱”:从“财富”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泽被后世的有益成分;从“包袱”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紧接着,作者又以“时装”和“文物”为喻,批判了两种人的错误认识:“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这样深入浅出的论述,不仅把原本深奥的不易让人接受的理论表现得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用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样的学术问题。
思辨方式的运用,使论述更为严谨。议论的力度从某种角度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思辨性。思辨让议论处于无法攻击、不可辩驳的位置;思辨也让议论站到了令人仰视的思维高度。思辨一般表现为在广度与深度、正向与逆向等多维度的思考上。文章关于“什么是传统”有这样论述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这是从时间、内容等维度进行阐述,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对立统一的维度进行阐述的。以上两个维度的表述使“传统”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述得更为周密、严谨。
这种对立统一的思辨,在文中随处可见。如对于“文化传统”的表述:“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这个“曾经”“问题在于”就是思辨所在,避免了判断的漏洞,同时也增强了论断的力度。再看对于“文化传统”的有关表述:“文化传统‘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通过反反复复的漏洞填补,留有余地,让自己的观点处于无懈可击的位置。在“财富与包袱”一节中,这种对立与统一更是显现出其论辩的智慧与力量:“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这拿捏有度的智慧正是文章思辨论证的严密所在,也使文章闪耀理性的光芒。
长句与整句联用,严密与雄辩共生。作为学术论文,也并不排斥趣味性和可读性,但必须在保持其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仅在论证时运用了比喻、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入浅出,使论证更加形象易懂,而且还十分注意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句式的选用与变化,达到严密与雄辩共生的效果。首先是长句或长短语的运用,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达得更为丰富。比如,对于“传统”的表述,作者用了一个长长的偏正短语“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不仅把民族精神放在时间的维度之中去审视,而且在内涵上揭示出这种传统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实质和作用。内容丰富,判断严谨。再如,在论述文化传统也会因受外部影响而变化的观点时运用一个并列带顶针的长复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以叠加与渐进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可能存在的流变过程表达得十分到位。其次,许多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所要阐述的理由,从不同的侧面与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势不可挡,产生气势恢宏的论证力量。请看:“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一气呵成,将传统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各种走向与结局罗列得一清二楚。再看:“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一系列的近义动词所构成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等维度充分论证了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这样的气势,非一般散句能达到。
议论,有时需要严肃的面孔,有时也需要轻松幽默的表情,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用他的论证方式告诉我们:严谨与形象是可以有机统一的。
写作借鉴
关系型议论文的观点与表述
如何将一组相关概念的关系弄清楚?如何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让自己的论证无懈可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标题、观点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接用两个概念来命名:“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财富与包袱”“感情亲疏与认知正误”“捧与挖”“平凡与平庸”“得与失”“逆境与顺境”“自信?自满?自负”。也可以用陈述的方式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标题中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名师出高徒”“先成人,后成才”“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继承中创新”。虽然标题的呈现方式不同,但写作之前必须弄清楚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比较中,或寻找本质联系,或采取区别对待。而在区别概念表达观点的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论证方法就是在比较中作对比论证。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辩证思考 企业管理 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仍被今天所保存、沿用或发展的,反映人的共同特殊本质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它渗透在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心态、审美、情趣、制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是一个国家长久以来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习惯势力等,影响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浩瀚,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高峰。一度三教九流、百家争鸣,而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点,就是南宋孝宗皇帝说过的“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赵慎《三教论》)。因此,结合中国学术界长久以来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博采道、佛、法等各家之言,其他诸子百家为辅形成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一种人伦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美国的企业开始向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企业学习管理。而在日本的管理界,普遍存在着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的现象。可以说,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快速壮大及其富有东方色彩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追本溯源,深挖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资源宝库,并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我国企业的管理实际有机契合起来,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但是,传统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二者常常可以互相转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局限于时代,存在积极、进步的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保守、消极的影响。因此,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并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参考。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有很多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很多观点可供现代借鉴。
《企业文化》的作者刘光明在书中提出,“华人企业家精良的管理和杰出的经营业绩与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所孕育的勤俭、敬业的创业精神,恪守儒家商业文化传统、儒家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论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的作者认为,界定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和主流,儒释道三位一体,以伦理为本位,以封建宗法为内涵的混合型文化。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该在继承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和基础上创新,树立正确的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在WTO竞争中发挥国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优势。
1.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传承千年而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理念。其中的“义利观”和中庸之道,更是影响深远。
“义利观”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义,正义,义气;利,利益,效益。儒家思想把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孔子提出“见利思义”,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还有“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都是这个意思。从现实意义上看,“利”即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义”既指管理者个人价值取向,又涉及到宏观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法律法规、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等。当代企业,要想做强做大,茁壮发展,追求经济收益是必然,但应该先义后利,遵纪守法,增加社会效益。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其本质特征是和谐。《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应该时时处处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既无过,也无不及。认为偏激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即阐明此意。其现实意义就是要在从事管理工作时选择最恰当的办法,实现企业管理与特定的国家宏观环境、企业自身要素的和谐统一,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达到共赢。
《大学》是儒家经典,出自《礼记》,其中讲到修身是治国之要,而修身的根本是诚意。其具体阐释诚意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诚意,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能使人信服,更不要说管理他人。这阐明了对企业管理者自身的修养要求,以此为鉴,管理者应该立身修德,增强职业道德,提高从业素质,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1.2 道家文化
道家思想是一种自然哲学,多用逆向思维来处理问题,其重要观点是“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遵循自然规律。老子曰“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局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具有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的特性,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观点“以人为本”有异曲同工之处。刘备用诸葛亮,刘邦用张良、萧何与韩信就是最好的例证。其现实意义就是企业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所有管理工作以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着眼点,通过善于用人、精于管人来实现、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1.3 法家观点
法家是和儒家、道家相齐名的理论,阐释以法求治的原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治的内容深入人心,对治国的贡献巨大。联系到企业治理,就是说只有首先建立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和制度,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企业。这些规章制度是“硬管理”,是必要的,所谓“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法家思想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君主控制臣子的七术也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其中的几个观点,如要善于全面参照、观察臣子;要有错必罚,从而显示威严;要有功必赏,恩威并重;要广纳谏言,促使臣下增加工作主动性等,都是现代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管理方法。
2 现代企业管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
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为世界广泛学习接受,极为丰富,却也局限于时展,有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因素。如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与当代需要的开放创新、传统的平均攀比与当代的差别观念、传统的奴化意识与当代的参与管理等的关系问题,即源于此。
儒家思想推崇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对权威的认同服从,确立了道德的象征意义与权威的社会秩序,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即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依附性。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效益。但是,在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多数企业依附于政治,管理依附于上级领导的权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就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地解放思想,冲破束缚,形成适合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达到市场经济的独立自主与公平竞争,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外,“中庸之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求安稳、怕风险的思想观念,否定了独树一帜、开拓创新的精神。如在国企中普遍存在的论资排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现象,扼杀了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导致经营活动中的传统与保守,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个人得失、贫富是上天注定的,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否定了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使人们只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奉献争取,有违现代企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情”。虽然融入了情感理念的管理比机械化的利用制度、规定进行管理更加人性化,但是管理者需要对“情理”进行适度把握。许多企业“情”大于“法”,岗位安排、职权设置、工作分配更多地取决于人情而非制度规定,意味着这些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既有积极地引导作用,又有局限和消极方面。现代企业管理,面对未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既要从自身历史和现状出发,依靠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古为今用,去芜存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又要学习当代西方优秀管理理念,并摸索归纳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轨迹,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启示[J].价值工程,2012(18).
篇7
一、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作用
1. 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同时也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诗词文化,歌颂着许多爱国情怀的精神,以及讲述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历史。这对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小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生的年纪一般比较小,心理和身体都正处于成长阶段。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尤其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3. 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五千年来文明历史留下的瑰宝,它对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只是存储比较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充分。通过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小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归属感,并使他们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策略
1.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宽泛,蕴含着教育的价值,其中有许多古诗词、古代建筑等内容,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文章中介绍了圆明园是由三个园林组成的,并且里面有许多文物宝藏。从文章中我们能感受到圆明园的金碧辉煌,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但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没有能够很好地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导致圆明园被毁灭的悲剧。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谈一谈圆明园被毁的感受,并让他们探索一下其中的历史原因。最后,由教师总结观点,圆明园的毁灭是因为旧中国落后导致的,从而不能够保护自己国家的文化建筑遗产。所以,要让学生们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不再受他人欺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创建语文课中传统文化情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要死板的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创建情景,以便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揠苗助长》这课时,就要帮助学生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揠苗助长》这一则古代寓言主要讲一个古人,希望自己的稻苗长得快一点,然后就自己拔苗,把稻苗拔高,最后稻苗都死了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告诉学生要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当教师讲解的时候,也可以告诉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观点: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同时,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社会。
篇8
1、提取和衍生
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传统文化是深深的植入这个地区或国家的艺术渊源中的,因为历史的沿革传统文化有时候与现代文化相差很多,比如我国的传统图形文化注重的是地正方圆那样的完整形态,关注对称、呼应,也如故宫的廊角的穿插结合。广告设计的目的是向消费者传达商业信息、鼓动宣传的,不同于需要人们细细品味的高雅艺术,广告需要人们一目了然的知道所要传达的信息,为了满足宣传需要,广告设计往往删繁就简,甚至去掉可有可无的背景,把不同时空的活动组接在一起。广告往往用一定的意象启发人们的联想。广告的构思需要脱离现实,但又依附于现实,用简练的形象经过夸张艳丽的手法,凸显本身要宣传的事物。这与我国强调意象的传统文化观点相符合。我国传统美学讲究“意象”,注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形象简洁但意境悠远,现代很多的文化大师都强调这一观点,比如香港平面大师靳埭强准守立意、创新、活用的原则,着实际上是老庄哲学和中国山水画的结合的表达。现代广告中很多用到水墨画,水墨画结合电脑特技,就是提取传统文化衍生到现代文化的产物,不失传统又拥有现代科技感。
2、沿用和延伸
文化虽沿革千年,但我们任然能从现代文化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这是因为这些文化中带有从古至今一直被认可的意义内涵。之前被人们用来寄托美好的事物,现在被人们因为其象征意义而推崇。现代广告设计中用到的意象,之所以被人们认可,是因为意象的象征意义是植入在传统文化中的,而传统文化是被人普遍接受的。比如中国结,人们现在看到它想到的是情致与智慧,并且现代人把它运用在很多地方,将它的寓意延伸,直至成为炎黄子孙的象征。广告设计都隐含着一定的文化底蕴,不同的广告设计蕴含的文化底蕴是不同的,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传递载体。各个国家地区文化不同,因此设计出来的作品风格也是不同的。注重传统文化底蕴的广告设计往往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注重传统文化的设计师也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
二、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1、传统文化为现代广告设计提供媒介
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被人们认可,很大原因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发扬五千年来没有间断。当韩国将端午节申报为他国传统文化时,给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敲响了警钟。我国也至此更加的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现代广告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我国广告设计的视频趋于成熟。广告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传播媒介,它通过艺术性的加工将需要宣传的商品属性或者形象理念传达给大众。现代广告设计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承担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传统文化被反复的提及强调,可见,传统文化不仅在大众保护意识的觉醒下得到了传承,也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现在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的广告行业更是如此。
2、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有利于现代广告
传统文化不仅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更具有能够与新兴产业竞争的实力。在二十世纪初,我国传统文化遭到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巨大打击,成为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全盘西化、,这些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黑暗历史。因此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任然是一大重点,并且这一重点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善于审度实时的广告人来说,抓住这一趋势就等于抓住了未来。国家曾多次强调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这无疑为广告设计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带来了东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难得可贵的投资发展契机。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1、剪纸
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这种艺术形式简单但又蕴含丰富的艺术内涵。因为剪纸的可创造性极强,能够满足现代广告的设计需要。对于现代广告,特色是广告必须具备的要素,毕竟特色是广告引起消费者注意的重要因素,只有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才能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因此剪纸成为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手段,这样既可以为广告设计增添特色,也为剪纸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形式。在色彩学中红色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红色正是剪纸的主要颜色。另外剪纸艺术在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的同事,也蕴含了我国传统哲学理念,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美好心愿。
2、书法
色彩、图案、文字是广告设计中最常用到的构成元素,其中文字在我国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我国的书法文化具有悠久的沉淀历史。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现在的广告市场上,大多数广告的对于传统书法的运用很少,而更注重于美术字体的变幻。虽然美术字体因为规范严谨而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但是却无法有很好的表达效果,情感因素太少。我国的书法艺术来源已久,行、楷、草多种字体竞相发展,不同的书法家的字体所蕴含的文化感觉也不同,这些文化运用到广告设计中能够为广告增添别样的风采。在广告设计发挥书法多样性和艺术性,使之与所要宣传的商品结合在一起,能够为广告带来艺术上的震撼吸引力。
3、国画、纹饰
国画艺术是做能体现中国人传统的美学观点的艺术形式。注重意象的国画通过不同流派的迥异风格,表达不同的哲学文化内涵。在现代的广告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性的使用国画元素来彰显商品的文化内在,加深广告设计的审美价值。传统纹饰通常出现在我国古代的器皿或建筑上,纹饰可能是人们心中一种神的摸样,或者是人中敬仰的动物,又或是这个民族的图腾。纹饰包含了人们对这美的认识或对未知世界的看法。比如麒麟,麒麟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传统神兽,性情温和,传说能活两千年。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在现代广告中使用麒麟,可以把它作为标志或装饰,通过合理地提取衍生,可以借用麒麟给人们带来的太平、长寿,减灾寓意,向人们传达自己商品的属性。纹饰强烈的民族气息提升了广告的艺术价值,得到大众的认可,效果自然会好。
四、结语
篇9
房地产交易从最初的懵懂到现在的日趋繁荣,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形态,而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房地产营销中的传统文化的应用。
中国人在置备房产时最讲究风水,这是古代阴阳家们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和对世界的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哲学经验,即自然科学中的地理知识。所以房地产的布局和周边环境密切相关,甚至可以成为该地产最大的卖点,其原因就是卖家很好地运用了中国的传统风水文化。
在先进的科技发展和高速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如果想要使一隅地产价值保值,又能吸引更多的需求就必须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房地产。这样既是开发地区文化的过程,也是丰富该地区房地产多样性的必要的手段。
另外,房屋装饰在房地产营销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装饰的范围较大,笔者主要从细节上阐述一下屋顶装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
在当今的房地产市场中,已经不再单纯地受地段、布局结构这些基础的构成因素影响,而是逐渐延伸到房屋本身的外观以及周遭环境,这些更加能够美化房屋、突出文化精神品味。因此,为一栋高质量的房屋建一个别具匠心的楼顶成为了现今建筑发展的主流。
从古至今,传统的屋顶就起到了遮风避雨的作用,最早的茅草屋顶,其遮蔽性较差,不能很好地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后来慢慢演变为泥土涂抹和陶瓷瓷片覆盖的中国特有式的屋顶曲线(中国古时的建筑屋顶,以特有的曲线为主),随后在屋顶上的各种装饰物,以龙凤为代表,逐渐丰富了屋顶文化。
在现今的房地产营销圈中,运用传统文化成为了一种新起的售卖方式,尽管此种营销方式还有待于完善,例如对文化的传承是否会有他的盲区。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此种方法确实带动了国内一大批楼盘的兴起,对于促进房地产的发展,传统文化还是有他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
篇10
(一)适度原则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他认为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境界了,要求人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他的这种中庸思想成为后人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要遵循适度原则,既要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度”,也要注意讲授时间的“度”。教学中要充分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的依附性,防止牵强附会、“喧宾夺主”和消磨时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绝非游离于管理学科之外,而是由学科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因此,专业教师应认真研究,把握学科特点,不可将管理类课程变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那样将失去专业课的教学本质。[3]例如在讲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时,值得讲授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多,可以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要注意不能急功近利,在专业课中不分场合过多地介绍传统文化的内容,过分渲染传统文化与管理学之间的联系并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如果在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花大量的时间,主次不分,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不能刻意强调某节课、某个内容,更不能在整个专业课课程教学中过分实施,应把优秀传统文化中明显体现管理思想的精髓分析给学生听,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管理思想的意义,力求达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引导和启发的原则
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教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传承和发展积极、进步的传统文化,摒弃落后、保守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管理思想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感受、理解管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掌握获取管理知识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富于想象、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教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按照“发现与思考———分析与探讨———总结与实践———验证与巩固”的程序教学,启发学生去发现、观察、思考、分析、探索,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与经验积累,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善于剖析的研究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管理知识,还能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自主总结其中的管理思想,达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学习管理知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过耐心地讲解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再用专业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来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只有把管理类课程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领会其中的管理思想。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在实践中自觉主动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管理思想的作用,乐于用丰富的管理思想指导实践。通过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调查访问,或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践、顶岗实习,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管理的必要性,加强对管理知识的透彻理解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巩固学生的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选择实施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可以选择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很多,管理学中“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伦理”、“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等很多内容中都可以根据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应地进行传统管理思想、优良道德传统、传统哲学思维的教育,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如何更好地选择实施的切入点,便于学生对管理类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更好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合理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但前提是应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一定了解,否则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既没法给学生讲清楚管理学的知识,也达不到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管理学教师,应充分挖掘专业教材中蕴含的管理思想、方法、精神,并随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还应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整理出管理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选择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以便在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中把握住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机。如在《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可以选择切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就非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法家等经典如《论语》、《管子》里面就记载并体现了很多管理知识,孔子主张“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这种节用的思想不仅体现了管理学中的“成本意识”,也体现了“重人”即讲究用人之道的人本管理思想。又如,在第十六章“领导与领导者”中介绍了权变理论,权变理论认为领导工作很易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即领导与领导者都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权宜应变。这种权变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思想相对应,因此在权变理论的教学中切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