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

篇1

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停止向前,衣食住行无不透射出时尚与前卫——

从旧社会的穿不暖、吃不饱,到改革开放后的穿得暖、吃得饱,再到现在的穿得好吃得好;从二三十年代的茅草屋,到四五十年代的黄土房,再到现在的砖瓦楼;从二三十年代的牛车马车,到四五十年代的黄包车,再到现在的汽车。

…………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变化。

然而,从“喜剧”到“洗具”,在一些人看来,也许成了“悲剧”。

网络时代飞速发展,衣食住行的变迁也奠定了人们对网络依赖的基础。网络使人丰富眼界,开拓思维,使得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有了更好的沟通与联系。

由“喜剧”一词,引出了“洗具”;由“悲剧”一词,引出了“杯具”;由“惨剧”一词,引出了“餐具”……网友们通过修改,使控制人们情感色彩的词条成为了耳熟能详的生活用品。一些类似的改变,也使乏味的词条变得更生动活泼、凸显主旨、诙谐幽默。对于新新人类来说,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e时展的升华。然而对于那些忠于汉字、严肃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恶意的篡改,是对中华文化的调侃甚至不敬,这样的改变,使他们认为是悲剧。

时代固然要发展,人类固然要与时俱进,对于博大精深的汉字就这样在“地球村”中妙手偶得地改变,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是有,但给社会带来的负担同样也有,那就是教育方面的烦恼,如今,有些老师抱怨学生作文中的网络用语太多了,从而使得两代人无法顺利地沟通。有这样的社会现象存在,也无怪一些人反对。

“信息技术要从娃娃抓起”,如果娃娃们接触的大都是些昙花一现的网络用语,他们的未来如何?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的发展是需要不断更新与创造的,但传统文化是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代代相传的。试想一下,如果网络文化渐渐把传统文化的地位挤掉,从而抛弃传统文化而大力发展网络文化,社会在若干年甚至若干个世纪后的今天,会变成怎样一番模样。“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张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制约这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如果网络用语不断地潜滋暗长,而不采取适当措施来遏制传播,就算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区,同一个血统,同一个家园,同在一屋檐下的两类人(传统文化主义者和网络文化主义者或非同一版本网络文化主义者),也会变得异常陌生、互不理解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和我们所摒弃的原始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难道人类要就此重新开始吗?

篇2

本框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地位如何,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课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本框题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 、学习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丰富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共同探究中构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小辩论。通过针对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展开课堂小辩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知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

观看图片思考: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呢?(学生发言)

知识拓展: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2、你能说说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学生讨论)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知识归纳: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

2、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对媒体展示图片:

探究活动: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吗?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会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

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传统文化体现在会徽上,这说明了: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知识归纳: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掉其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知识归纳: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与时俱进)

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消极作用)。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组织课堂小辩论: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

知识归纳: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九、课堂小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应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十、巩固练习

篇3

1.完成高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它的优秀基因也得到弘扬。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完成育人职能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高校有责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2.提升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得到强化和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公德意识、修身意识、共处意识等方面开始出现不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价值观念中表现出的诸如人格问题、人际问题、等倾向都是人文意识缺陷的外化。优秀传统文化里,更多的是如何处理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很好的弥补了目前工科高等教育里所缺乏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工科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容乐观

部分对传统文化缺乏理性认识。本校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你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感兴趣吗?”23%的学生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47%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30%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自豪。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课外阅读中,关注古典文化的非常少。

2.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很实际的需求

调查问卷显示,“如果一些传统文化能告诉你如何更好的待人接物,你会感兴趣吗?”这个问题回答“是”的统计结果为95%,问卷和访谈调查表明,学生对某些传统文化有很迫切的需求,只是鉴于文化的承载方式,他们不能静下心来去慢慢品味。目前,普通学生所受的教育里,很难系统的告诉他们如何立身做人,如何为人处世,而同学经常咨询的问题,如应该怎么处理事情,应该如何待人接物都反映了同学的强烈需求。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校园文化的措施

1.与时俱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传统文化如果只是停留在过去,它就会僵化。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让优秀传统文化里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的精神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2.在校园文化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的多元支撑

篇4

一、审视文化的价值,灵活地引入

考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性是引入的基本点。“据新华社报道,为发展中医药文化,浙江将推进中医药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看到这则报道,很多人也许不以为然,中小学课堂中需要中医药知识吗?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文化浸染吗?面对各种疑问,我们会困惑,这是在作秀,还是真的在弘扬国粹?

笔者曾经观看过这样的一段视频,讲述的是:一群5岁左右的孩子进入一个中医学习班,短短的3年时间,这群孩子的心理、性格等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原先脾气急躁的孩子变得沉稳了,做事有板有眼了。特别是他能独自一人静下心来为别人把脉,一丝不苟,言语与行事之中透露出一股儒雅、圣洁的气质……这则故事让我们看到中医学知识不是把脉、针灸、草药等体现,而是一种塑造人性的文化传承。

“辨证论治、阴阳平衡”等揭示了中医文化精髓,我想这种精神的传承,对教书育人工作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中医学特别强调的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天人合一”的理念应该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把中医文化引入校园,关键在发扬中医文化中的哪些要素,如果是遵循天人合一、辩证而治的精神,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让每一个孩子自然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谐的发展。同时,我们的教育就不会歧视任何一个孩子、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也许就是“人法自然”吧!学会欣赏,“野百合也有春天”。

二、把握文化的内涵,科学地引入

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也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因此,在我们引入的过程中要看准文化本身的价值,还要精准地找准切入点,从而使之与我们的校园教育、学科教育、甚至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我们教育生长的根,成为学校德育、学校文化发展的源头。

当下许多学校把“国学经典”“书法”等引进校园,这种举措无所谓对错,但必须得把握准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要思考我们引入这种文化的目的以及必须要走下去的路。

如“青少年完美人格”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的引入,就是方向明确的引入。从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入手,让我们的学生在诵读中增长知识,确立那种仁爱、尚礼的君子之风。同时,这种文化的引入会深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感知到礼、信、仁、义的内涵,为他们健康发展建构知识体系。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诵读之余,孩子们会逐步悟道这字里行中的意蕴,明白人生中的“信”,感受“信”的价值,从而为其打造有“信”的生活和人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引入中,孩子们会在吟诵中感受诗词的隽永与秀美,在诵读中知道欣赏美、品味美,在赏美、品美的过程中奠定人生的美学基础和文化底蕴。如从《满江红》《石灰吟》等名篇中体会到铮铮铁骨,以激发学生的拳拳爱国之心。我想这比那些空谈的理论要强千万倍。从《青溪》《滕王阁序》等名篇中孩子们会在诵读中感受大自然的清秀之美、壮观之美,以及劳动智慧之美。这引入不只是欣赏,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那份对自然的爱,以及由此引发的爱家、爱国情怀。

从上述两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我们能把握准传统文化的本质,灵活引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开阔学习的视野,更能把美学、德育等科学地渗透其中,使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情操、意志毅力等在学习中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把握准传统文化的内涵,科学引入,就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就是在为培育一个个人格健全、德艺双馨的未来公民奠基。

三、吃透文化的外延,创新地引入

传统文化进校园,有褒扬之声,有担忧之声,也有排斥之声。因此,作为教书育人的圣地――校园,就得对传统文化择善而从之。不仅要把握准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更要关注文化的外延,重视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

首先,要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国学经典”引入为例,学校不能跟风走,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创建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质。如“草堂小学”就以杜甫的诗为根、为源,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诗人笔下的自然美、生活疾苦、报国之心等,从而增强爱家乡的热情。再如,一所湖荡小学,它就以家乡的千年来种藕的历史为契机,引入对应的荷文化,让咏荷、诵荷成为一种习惯。久而久之,荷花那份清正与高洁就会浸染到孩子们的心田,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种潜质。

当然,我们也要谨记:传统文化的引入,不是一阵“虚热”,也不是背背古文诗赋、穿穿唐装汉服等所能奏效的,而是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有益的催化剂,真正沁人心脾。

其次,要重视考查与引入并行。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进入校园的目的就是在弘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弘扬中华民族的正气。因此,我们要创设条件,营造氛围,让适合本地实际的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一要重视师资调配。传统文化涉及的面广,很多教师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很难适应这种教育。要集中区域内教师的优势有重点地开展某一活动,并以此拉动局部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体的推进。二是要纳入到必要的考核之中。我想考核不是简单的考试,因为文化不是你能测试出来,而是深入骨髓的那份自傲。可以通过朗诵、表演、绘画、手抄报、自编小报等多种形式来反映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程度。三是要关注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的构成极为庞杂,我们在引入过程中要善于筛选,在推行过程中力求精练,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基础。这样的决策主要是让传统文化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生命的延续。

最后,要创新引入。一个传授传统文化的教师如果照本宣科,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他既要具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兵、医、艺”等六方面的修养,还要善于利用现代文化进行科学的嫁接与创新,使传统文化不迂腐,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深奥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引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中接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

篇5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装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近几年逐渐被重视起来,无论是在教育业、娱乐业还是建筑业,都将传统文化与自己领域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将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再加入创新的元素进行进一步发展,建筑业在对工程任务进行初期规划的时候,也将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装饰性元素应用到设计过程中,建设出的建筑不仅能够与现代城市的整体风格相契合,同时也可以保留国家的民族特色,给居住者更多的视觉冲击以及心理冲击,建筑装饰的内容有很多,在不同的空间之中,也有不同的装饰要求,本文通过对建筑进行设计的经验,对在设计环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的方法进行分析。

1建筑设计的本质分析

人类建筑从穴居、构木为巢到砖木瓦石建筑、钢筋砼建筑、钢铁建筑,再发展到今天采用新技术的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也从“防风雨,避寒暑”发展到“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书”、“住人的机器”,再到当今认为的“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显形文化”等等。人们对建筑理解的视野变得广阔深邃,建筑创作的哲学观念亦随之升华,并从多视角定位。

2如何将建筑传统文化进行结合

在对建筑设计的本质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对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方法进行研究。

2.1建筑装饰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设计师首先需要对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解,我国建筑建设的历史比较长,从人类社会初步建设起来的历史时期,人们就对居住区域进行划分,建筑是居住场所逐渐发展而来的,无论是对于古代人还是现代人而言,建筑都不仅仅只是给人们提供栖身的场所,而是一种重要的载体,承载的就是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建筑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我国古代建筑独居特色,既有精致的园林风格,也有气势磅礴的宫殿设计,在近代,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很多呈现出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物也逐渐被设计出来,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不仅仅为当时的人提供了居住以及生活的场所,同时也能为后世的人折射出前一时期的社会实际情况。没有承载文化核心的建筑是缺少灵魂的建筑,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建造建筑,也不能对建筑具有的文化价值忽略,将现代与传统进行碰撞,可以使建筑更加具有魅力。

2.2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种类有很多,其中可利用的优秀传统元素也有很多,在对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对带有装饰性的传统元素进行分析。首先书法以及国画就是最常见的建筑装饰之一,很多设计师与居住者更愿意在客厅或者书房的墙壁上挂上一幅意境优美的国画,或者大家的书法作品,墙壁悬挂类的装饰元素还有中国结、京剧脸谱等,中国结可以给居住者一种吉祥的感觉,京剧脸谱则可以使建筑设计风格更加具有活泼性,除了这种悬挂式的传统文化元素,还有一些可以用来摆放的物件,如漆器、石狮、彩陶等,可以对这几种摆放性的装饰元素进行选择,很多建筑的门口都会摆放一对石狮子,可以增加建筑的威严感,我国的一些传统图案也可以被应用,如祥云图案、如意纹等,可以将这类的图案雕刻在家具的表面上,还可以将甲骨文等古代文字同样雕刻在建筑商,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文化禁忌进行避让,还可以充分利用民间文化元素。

2.3现代装饰设计分析

现代装饰设计要将审美需求进行满足,设计师需要保证建设的建筑是美观的,保证这一条件后,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方案之中。现代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装饰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事实上,今天我们评价一件设计作品的价值,还是两点――技术创新;文化内涵。在很多时候,文化含量还会给设计带来难以估量的附加值。

3结语

现代城市中的建筑的功能逐渐增加,建筑设计的环节也变得更加复杂,各种不同文化领域中的元素都可以被用于建筑设计之中,通过这些文化元素来对建筑的文化价值进行提升,这种设计行为主要是因为现代居住者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无论是建筑的质量还是建筑的艺术价值都有了全新的需求,设计师面临的设计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多,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进行装饰方面的设计环节,很多建筑已将将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装饰元素应用到建筑之中,如古朴的门或窗,设计师还需要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研究,使其能够具有更高的装饰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承华.“新中式”风格室内装饰设计浅析———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及其设计理念的一种解读[J].科技信息,2010(01).

篇6

关键词:幼师手工教学;教学策略;幼师美术教育

一、制定与时俱进的幼师美术手工教学课程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社会上更加注重艺术教育之外,家长也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素养的培养,而美术课程里面的手工教学则是体验这一素养的途径之一,随着幼儿园的发展,家长和学校也逐渐重视美术手工教学。而要带领幼儿做好手工,对老师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明确的并且与时俱进的教学目标。第一,能有效的开展幼儿园手工课程第二,根据课堂需要制作教具和玩具。第三,适当的布置教室。第四,培养幼儿的审美。幼师在进行手工教育的时候要明白这四个最基础的要求,并且多关注社会动态,结合社会上流行的元素进行手工教育,而不是一味的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

二、在手工教学中加入民族元素

新课改将对艺术的学习看成是文化的培养,而不单单是掌握一样技巧。说到文化就难免会提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手工艺,甚至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特有的手工艺,将民族元素融入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兴趣,也传承了民族文化,更有可能培养出民族文化的继承人。但是在真正融入课堂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方法。第一,民族手工艺非常多,幼师在带进课堂的时候需要选一些简单的,适合幼儿学习的,并且自己也能把控的手工艺,这些手工艺最好还能代表此所属民族的风格[2]。第二,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手工艺。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手工艺,比如剪纸、扎风筝、陶艺等等,幼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属地区收集一些当地的手工艺,比如说四川地区糖人这一手工艺就非常著名,糖人具有的各种各样的团以及能吃的特性非常受幼儿欢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民间手工艺已经越来越重视,在幼儿美术手工艺教育中加入民族元素已经是必然趋势,而民间手工艺也非常贴近生活,在其背后不仅有非常丰富的故事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也能激起学生的动手欲望。

三、在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中有意识的使用新材料、加入新理念

与时俱进是幼儿美术手工教学必须要具备的特点,与时俱进不仅仅体现在理念上,也体现在使用新材料上。从理念上来说,现在的DIY,也就是doityourself,提倡的不仅仅是自己动手的理念,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行为。虽说现在的幼儿园已经逐渐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但是更多时候也是简单的让学生折纸、捏泥人这些简单的手工,而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出来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但是DIY这一理念确实非常先进的理念,因此在手工教学的时候不如尝试往这上面引导。而从新材料上来说,则是要用更加新型的材料来进行手工教学,很多幼儿园都喜欢用橡皮泥教孩子手工,但是现在的泥塑材料种类非常多,颜色也很丰富,在教学手工的同时还能教育孩子颜色方面的知识,另外像是沙子、乐高、拼图等等种类丰富的手工层出不穷,可以适当的应用在教学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四、调动中专幼师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作性

只有中专幼师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作性被调动,才能有心思关注社会的发展,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但是中专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一方面是因为中专学生在学习幼师专业之前大多没有美术基础,因此也不可能马上钻研美术手工专业,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幼师专业的课程虽然比较新鲜,但是总归是老一套的东西,比如剪纸,只会用红色的纸教学,但是现在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能用来剪纸的纸张种类也非常丰富,因此,学校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改进,激起学生的兴趣[3]。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才能谈所谓的创作性,作为未来幼师,在带领孩子做手工的时候如果有自己的创作性肯定会让课程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多钻研,比如要教幼儿学习小动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比如用太空沙捏出来,或者用剪纸剪出来教孩子辨认,另外还可以让孩子动起来,将他们知道的小动物画出来,同时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色彩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师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幼儿,掌握一定的手工是必要的,而在此基础上,拥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将手工教育和社会发展联系到一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也能使得幼儿不至于与时代脱节。

参考文献:

[1]邵雪原.幼师美术教育中手工教学与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78-79.

[2]于璐露.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的与时俱进[J].美术教育研究,2012(23):119-120.

篇7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初期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初期,人们对于古代传统文学的态度并非那么热衷,而是表现出怀疑甚至是批判的态度。所以,那时的国学不仅不热,而是受到一种“冷”待。国学被盲目的否定,国学并未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启蒙阶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于是,发展初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千辛万苦中不断地挣扎。也许冥冥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对其的依托,才会迎来一个个发展的转折。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至今

随着文学多元化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并且,人们对于传统文学的审视态度,更加的理性、客观。传统文学中的精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更加强调文明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精髓在其中的重要推动力。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其次,和谐社会、“中国梦“,其本质都是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足见传统文化在当今文学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横空出世,受到追捧充分说明了这些。于丹主讲的《论语》,一时成为社会关注及热议的焦点,就是因为传统中国文化已深入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其精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才有国人高呼“国学热”。对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至今,国人对待国学的态度更多的是包容与肯定,与时俱进的国学形态,让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二、“国学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国学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明的,但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引导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低迷状态,在此时期,“国学热”的出现不仅彰显出国学的价值,更是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良性刺激。在现当代文学中,作品粗俗、娱乐性强,这些元素的融入,说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缺乏国学的有效融入。所以,“国学热”强化了传统文化中优良文化元素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流入,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体现。其次,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国学只有更好地具备现当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国学现当代文学价值的体现,在于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诉求与肯定。于是乎,“国学热”是促使国学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是使其更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逐步的融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再次,不可回避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也出现了危机,并随着危机的日益凸显,我们的危机意识在不断地强化。通过国学来支撑并寻找新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学热”在被迫切需要的情形之下呼之而出,释放中国民族文化的本质、拯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低迷。国学热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传统文化,促使我们通过对国学新的运用,从而成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

三、基于“国学热”视域下强化对传统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是指引一个国家和文化朝着深远方向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学热的出现,为强化对传统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笔者看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的调整,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如何强化与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关系的研究,让文学在发展中一脉相承,这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要义。此外,在强化对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应借鉴国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内容。改革是我国发展的主旋律,当代中国文化在改革浪潮之中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关键在于夯实传统中国文化的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超越性发展。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具有开放性,加之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强调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引导作用,让当代中国文学仍是民族文化发展前进的载体,仍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另一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化仍处于发展中的文化,我们在大力推动传统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以此为契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真正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国学的现代化。此外,我们大力借鉴国学的研究方法,不仅仅是出于丰富研究内容的目的,而更多的是转变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不良之风,如学术研究中出现的浮夸与低迷,都应在国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得到涤荡,夯实发展前进的道路。

四、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建筑文化;文化价值;元素;建筑

建筑表达着一定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是人类真善美的结晶,它还涵盖着民族的、文化的力量,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建筑装饰是指敷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的装饰层,它起着保护建筑构件,美化建筑工程,增加使用功能,改善使用环境的基本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建筑装饰的浓厚兴趣,使得建筑装饰独树一帜,不断地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殊性。随着大量新颖别致、高标准建筑工程的出现,人们越发重视研究建筑装饰工艺,努力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施工技术,使建筑装饰更加美观和富有个性。因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建筑装饰管理,使建筑装饰符合其相关标准的规定,按照业主和设计的要求,使质量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是一个越来越受行内外人士关注的问题。

1.理解建筑的本质

人类建筑从穴居、构木为巢到砖木瓦石建筑、钢筋砼建筑、钢铁建筑,再发展到今天采用新技术的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也从“防风雨,避寒暑”发展到“凝固的音乐”、“艺术之母”、“绚丽的图画”、“石头的史书”、“住人的机器”,再到当今认为的“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显形文化”等等。人们对建筑理解的视野变得广阔深邃,建筑创作的哲学观念亦随之升华,并从多视角定位。勃罗德彭特对建筑的理解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它表示建筑必须具备内部空间,其形状、尺度必须满足该建筑的各种活动;第二建筑是特定气候的调节器。他指出建筑的外面(主要是指外墙和屋面)应在封闭空间和外部环境中起到屏障或是过滤作用,特别是对声、光、热的控制;第三建筑是文化的象征。无可置疑的文化象征作用就是在“功能主义”建筑中依然存在。第四建筑是资源的利用者。这种资源包括材料资源、人工资源、技术资源、土地资源等等。建筑的过程就是这多种资源的使用和积累,且每种资源的利用都会增加建筑的价值,新建筑也使所处地段增值。

2.建筑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2.1 建筑与文化的关联

建筑与文化犹如鱼水相依,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建筑,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砖瓦木石堆砌得遮风避雨处所;建筑,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先进的文化或是根本利益都是与建筑有着血缘的不解关系。建筑演绎出整个人类社会最具鲜活和充满和谐的韵律,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形象地比喻它是时代进步的镜子,经济发展的缩影。而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集中表现,也正是建筑的个性和特色构成了城市的生命和灵魂。

2.2 环境、建筑、文化共同构建“城市树”

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很微妙,很“有机”,很“辩证”。说到底,是环境决定文化,但环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决定文化。相对于文化而言,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和母体,已建成的建筑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就是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化的主体;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的结合,能让建筑更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环境、建筑、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特色树”,即“环境之土,文化之根”,有了前两者的营养吸收与供给,“建筑之枝叶”才能繁茂,“城市树”才会有茁壮的活力和由茁壮焕发出来的魅力。可见,环境的美之于建筑的美,建筑的魂之于文化的魂。

3.中国传统元素的范畴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

究竟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呢?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渊源流长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罗很广,所以以下只是罗列了小部分元素: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如意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唐装、筷子、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等,还有谐音文化。在当今世界上,文化能一脉相承并始终不曾中断的也只有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对民间美学更情有独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我们都应该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为荣耀。

4.现代装饰的思考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装饰,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各国的审美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并发展创新出更加心意的东西,其关键在于如何正式传统,发展今天并创造未来。

现代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装饰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事实上,今天我们评价一件作品的价值,还是两点——技术创新;文化内涵。在很多时候,文化含量还会给带来难以估量的附加值。

现代建筑装饰中,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与“现代”都是水火不容的。比如,西装虽然“战胜”了旗袍,但后者在某些场合依然风光;钢筋混凝土公寓楼对青砖四合院则是羡慕加嫉妒……。活字印刷在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占据出版业的主流地位,但传到西方以后,与二十六个字母形成了天作之合,一举彻底改变了西方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而影响了全世界。

篇9

【关键词】京剧;文化;创新;青年人

京剧,祖籍安徽,形成并成长与北京,距今共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由昆曲、徽调、汉调、邦子、秦腔等混合组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粹。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京剧曾一度鼎盛,但随后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京剧的发展越来越令人担忧。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各式各样思想、文化元素的不断涌入,新一代青年们的认知和审美观念也日益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追逐流行,逐渐忽视了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在这种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社会环境之下,如何吸引青年人的关注、培养青年人对京剧文化的兴趣逐步演化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才能长久传承下去。

从现阶段看来,我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京剧发展的现状,从而找出方法来提高其对青年观众的吸引力。从主观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京剧从产生到发展的这二百多年以来,其表演题材仍主要以小说传奇等为蓝本,京剧的传统剧目约有一千多种,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主要的那些知名剧目都属于表现历史题材等方面的政治、军事斗争或家族矛盾,而关于现代题材剧目的创作是在解放以后才渐渐多了起来,但其数目相比之下也微乎其微,并且当前常演的剧目仍是以古代题材为多,这就导致京剧艺术在保持传统的同时缺乏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特点。现代的青年人,他们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左右,既有东方文化影响又有西方文化的冲击,所以在被流行文化不断洗脑的今天,青年人们大多对流行文化趋之若鹜,因而无暇关注我们的国粹。从一定程度上看正是因为京剧本身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没有将这门艺术的发展与时展相接轨,所以使得它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播尤其是在吸引青年观众方面大大受阻,导致它无法广泛吸引青年观众的眼球。

另一个制约京剧发展的因素来自其自身的经典性。京剧一直以来被视为国粹、经典,其剧本的质量、演员素质、演出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十分的高,有时京剧带给人的是一种无法企及的高度,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导致许多有兴趣青年观众不敢轻易涉足此领域。其次,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成长和发展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的考验和沉淀的,相比之下传统题材的京剧无论从自身条件还是从时间考验方面来讲都比现代剧目成熟许多,这种高层次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使得京剧的题材只能停留在传统经典剧目而很难突破局限,与现代生活融入,以至无法超越传统。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京剧在其鼎盛时期之所以繁荣发展,是因为有了 “四大名旦”等各人士的潜心钻研,勇于开拓创新,不拘泥于现实的变革。梅派大师——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程派大师——程砚秋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大师们的变革创新不胜枚举。而现今学习京剧的许多人士与以往不同,他们的学习和表演大多只停留在模仿前人的阶段,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他们一般不敢将自己的思想加入到表演当中,所以导致京剧无法满足现代青年观众的观赏需求。

所以从主观方面分析,要想吸引更多青年观众,将京剧文化发扬光大,京剧自身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前行,积极将先进的时代元素融入剧目当中以既独特又新颖的方式,在巩固弘扬传统戏的同时,不断发展探索新的现代题材戏,增强与时俱进的能力。同时这也需要京剧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积极摸索创新,在不失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多与时代相符的新风尚。

篇10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新时期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文化传播速度也达至空前。然而各种传统文化也开始受到新的挑战。尤其是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开始面临一些危机,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各民族在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有意识地保护好自己传统的优秀文化。保持传统不是简单的封存,而是以多姿多彩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传承。我们要审慎地剥去陈年旧屑,细致地剔析出精髓,着力加以培育,使之壮大乃至升华,这才是及其需要做的。文化既然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变了,传统文化也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否则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古代辉煌的玛雅文化,令后人叹为观止,却在公元10世纪初神秘地衰落了,史家考证,主要原因是玛雅人的后代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所致。因此,一个民族的传统有所更新,才更加鲜活;有所发展,才符合时代节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我国现代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首先,要勇于接受文化形式的变化。对于一些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其次,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第一,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第二,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第三,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