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职工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职工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教职工培训方案

篇1

关键词:人事管理制度 创新 问题 措施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190-01

1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人事制度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的关注和重视。部分高校也相继进行了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其重点主要放在分配制度和人事方面。从整体来看,改革取得了些许成效,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被调动起来了。但学校基于各种原因并未对其进行系统化改革,使得人事管理制度内部的众多问题仍未得到应有的解决,特别是在强化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增强创新意识方面,导致工作质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加上学校现下采取的分配制度主要是根据身份来计算薪资的,一旦分配不公就容易出现教职工情绪不稳定,心态不平衡的现象,导致教职工的教学科研主要以完成工作内容为目标而展开。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改革方案脱离本校实际情况。改革的前提条件是制定的方案要符合本校实际需求,而不是一味的跟风其他学校,要充分考虑本校的校情和自身承受力,避免因分配不公而出现财力不支等现象。其次,缺乏换位思考。作为众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地方,在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因素,确保改革能够平稳而卓有成效的推行下去,并为社会其他管理部门提供借鉴。再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很多高校也跟风进行改革,各种改革措施应接不暇,涉及的范围方方面面,但切实落实到位的屈指可数,且相应的措施来也快,去也快,不仅没能带来什么成效,还造成教职工内部混乱。最后,改革方案过于单一。现阶段,各大高校的改革措施片面的注重对物质的奖励,忽视了人本身的主观意识的觉悟,不可否认,物质需求能够满足教职工的日常生活所需,但精神需求才是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动力所在。

2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2.1 人才制度的创新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实行的均是刚性引进人才制度,片面的强调人才的高学历高资历,但通常因受岗位设置和编制数等原因的限制,使得刚性人才制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各大高校需改变传统的观念,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思想意识,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多方式多渠道相结合的柔性人才制度。比如人事制度。

2.2 用人制度的创新

合同的签订是创新用人制度的第一步,教职工和学校双方为保证双方各自利益不受到侵犯可通过签订合同来维护自身利益,如此便可以保证学校不能单方面的对教职工进行控制,而是双方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同时,在合同建立的基础之上可根据校情设置岗位和岗位聘任制度,以便明确各岗位之间的职责所在,彻底改变之前高校岗位模糊的状况。比如聘任教师职务的工作人员胜任管理岗位的工作,并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人员,不仅能够保证岗位的绩效,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更能够帮助教职工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3 对教职工制度实行创新

目前各大高校对于教职工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以量化指标为依据进行考核,其考核内容过于单一。大多数教职工认为考核的方式太单一,无法准确的反应出考核的本质目的。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对教职工的考核制度进行创新,以便于更好的反映出高校的人力资源状况,从而为岗位聘任制和人才引进制度的设立提供正确的评价。同时,对于教职工考核的内容要全面化,除了年终考核外平时也要进行季度考核,半年度考核,并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等级评估法、360度评价法和目标考评法等。

2.4 建立培训开发制度

所谓的对高校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培训不是单纯的岗前培训,而是通过实际调研分析后建立的一套适合本校发展的开发和培训管理体系,该体系涉及到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广泛。在程序上应该包括开发和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过程和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其实施的主体应该是校内各管理部门和科研团队,以及实施的对象和内容均应在该体系中反应出来。同时,还要将学校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观体现出来,帮助教职工树立强烈的集体意识,从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2.5 分配制度的创新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对于分配制度的改革实施力度不大,即使有部分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绩效工资,但仍无法改变受国家分配制度制约这一现状。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需打破这一传统的分配制度,制定适合本校发展且能够吸引和留住教职工,并能够不断激励教职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技巧的新的分配制度。新的分配制度应坚持以岗位工资为主体,将教职工的工资与其绩效考核和实际贡献挂钩,薪资体系应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引起教职工对关键岗位的重视,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 结语

总之,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事管理制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各大高校需结合本校校情从用人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为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寻找新的途径,以便于进一步推动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广敏.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业,2013(26).

篇2

【关键词】高校 奖励性绩效 收入分配 绩效考核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事业单位“结合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高等学校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事业单位,正在进行绩效工资改革。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1]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与教职工的职务职称相关,一般按月发放,差距不大,标准固定,所以本文将着重探讨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的分配改革,以具有代表性的某高校为例,从实际分配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制定新的高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对高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思考和展望。

1.高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问题分析

1.1没有形成科学的绩效观

笔者从事高校劳动工资工作多年,在平时高校内、高校间的走访交流,以及多次参加中国教育学会薪酬分会关于绩效工资问题的会议研讨等,明显感觉到广大教职工包括学校管理者对于“绩效”概念模糊,总结大体有三种认识,一是与教学、科研等工作量有关,多劳多得,二是与岗位职责有关,设岗分级工作会常态化,三是与增加工资有关,绩效工资的实施会缩小收入差距。以上三种认识虽各有道理,但都失之偏颇,主要原因在于广大教职工没有形成科学、清晰的绩效观。绩效工资的实施必须以科学的绩效观作为前提和指导,特别对于高校管理者在制度顶层设计时尤为重要。目前高校没有形成科学的绩效观是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遇到的首要问题。

1.2没有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高校绩效工资制度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2]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激励和导向,即引导广大教职工围绕学校的目标创造更多的“绩效”,但这必须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前提。绩效考核是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难点,困难之处在于高校教职工劳动的特殊性,相比于企业,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内容比较单一,即考核其工作的产出,易于量化。而高校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公益性特征明显,高校员工的工作具备明显的滞后性特点,即劳动成果短期无法显现,工作成果无法量化和比较,在考核中不能简单以工作量多少来衡量一个高校员工的绩效。在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中,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成为高校管理者必须面临的重要任务。

1.3没有体现倾斜的原则

很多高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中都提出,分配要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但往往在实际分配中,倾斜的原则无法体现,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考核制度的不完善,高校在分配中无法界定“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等概念的内涵,所以倾斜也就无从谈起,二是分配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广大教职工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纵向比较,也关注与其他同事的横向差距,倾斜稍不合理,势必会造成教职工的质疑和反对,高校管理者往往从稳定出发,对倾斜也就不热心。倾斜原则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到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人才流失,这个问题也是高校在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1.4没有体现公平性原则

绩效工资实施的公平性原则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应规范各项津补贴的发放,缩小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收入分配应打破身份、岗位、资历等限制,体现“同工同酬”、“同质同酬”。很多高校在实际分配中往往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同一单位内部,奖励性绩效工资向少数“双肩挑”教授集中,一名“双肩挑”教授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超过一名年轻讲师甚至十倍以上,再者如高校不同单位之间收入差距不合理,同样是一名科长,在不同单位,一年的收入差距也能达到数倍。以上情况的出现就没有体现绩效工资的公平性原则,这必须通过深化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加以解决。

2.高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设计

上面所述问题及分析,是笔者经过多次高校走访调研,包括部属院校、省属院校等,以及参加会议研讨和培训学习,结合省属高校现状,就具有代表性的某高校近四年来的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探索和经验总结。

某高校2000年-2009年均执行其学校2000年制定并实施的校内津贴分配办法。十年间,学校发展日新月异,此校内津贴分配办法已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现状,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学校发展。教职工存在不满情绪,学校的投入也不能达到应有的产出绩效。2010年,学校开始酝酿启动校内津贴分配改革,建立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当然,校内津贴直接和教职工利益挂钩,涉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如果突然做大幅度的改革,建立一个全新的绩效分配办法,应该说不太现实,不符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和实施规律,也很难一下子让教职工接受。故,学校计划用五年的时间过渡完善绩效分配制度,特别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2.1逐步树立科学的绩效观

结合国家设岗分级政策的实施,明确教职工岗位职责。特别高校主岗教师,同一职称内进行分级,一个级期为3-5年。期满后,按照工作业绩及绩效情况实行职称内的级别能上能下。同时在学校内进行岗位分析及工作绩效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形成积极、浓郁的“绩效”氛围,促进教职工树立正确的绩效意识。

2.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将设岗分级聘期考核、教职工年度考核、二级单位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二级单位班子任期考核、届中考核等有机结合,理清考核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范围和内容关系,比如考核主体中的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选定和范围划定,考核者必须是被考核者的服务对象和直接分管领导者等等。单位考核抓关键指标,个人考核指标要全面。各类考核既不重复,又各有侧重。合理选定各类考核的一、二、三级指标及指标项分值权重。

2.3合理收入分配差距

经几年来分配政策的逐步调整,改变了原先校内津贴分配差距过大,有失公平的现象。基尼系数由2009年的0.3824,到2010年的0.3267,到2011年的0.2480,到2012年的0.2353,基本解决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2.4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上述三个条件逐步成熟,2013年,结合学校管理体制从“以条为主”向“以块为主”转变的改革实际,将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其分配的主结构是一次分配切块,有学校层次类的块,有二级单位层次类的块,各块的用途和待发挥的作用不同。二次分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可各具特色,各显神通,学校只给宏观性质的指导意见,不搞一刀切。《某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已按程序先后进入广大教职工、二级单位党政班子及教授委员会、学校教代会执委会等征求意见阶段。结合学校十二五规划目标,将有效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3.对高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考和展望

3.1建立分类绩效考核体系

高校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中要树立分类考核的思想,高校各个部门、单位之间,教职工不同岗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高校在绩效考核时要分类处理,区分对待,不能一刀切采取一个标准去考核,要充分了解不同单位、岗位的特点和工作性质,平衡好差异性关系,分类进行考核。

3.2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高校在收入分配中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坚持效率为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向主体教学一线倾斜,向业务骨干倾斜,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引导广大教职工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多做贡献。建立健全符合高校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推进高校绩效分配改革,提高办学效益。

3.3营造高校绩效氛围

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开展绩效考核,必须营造浓厚的绩效氛围。全国推行2006年工资改革以来,已历时六年之久,高校可谓是最后一批,尚未最终完成。就其原因,关键与高校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各级管理者的绩效理念、绩效意识有关,或者说在高校还没有形成或达到应有的绩效氛围,广大教职工对岗位说明分析、绩效考核内容以及绩效工资目标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也就无从谈起正视和接受,难以形成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2012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SQRW016)、安徽省2012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JG1201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彭宏辉.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1-114

篇3

【关键词】高校工会 维权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创新

高校工会是学校党支部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它代表学校教职工参与学校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教育规模的扩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办学渠道和层次的增多,师生人数的增加,教代会制度的建立健全等,表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已进入阶段。当前,高校工会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是我们每位工会干部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工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工会成员参与度不高。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飞速发展,大部分人更多的关注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不愿参加公益性的集体活动,不愿表达个人的真实想法,对教代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以及代表提案的落实与监督不够,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不够。其次,学校对工会工作不够重视。高校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教学管理和开展科研工作。因此,教学科研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硬指标,工会工作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软指标,部分高校领导对工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会经费投入少,较少开展特色活动,对工会干部的培养教育不够。有的工会干部身兼多职,对工会重要性认识不足,疲于应付;有的工会干部不热爱工会工作,缺乏做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有的工会干部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工会干部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能熟练运用网络、微信等高科技手段开展特色工会工作。最后,高校工会管理创新不够。高校工会较少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和服务群众不足,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工会工作创新不够,导致工会工作实效性不强。

二、新形势下解决高校工会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高校工会成员中知识分子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文化素质高、法律意识强,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普遍提高,扩大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权、监督权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对工会组织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要求日益迫切,看重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个人发展。因此,工会组织要不断提高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水平,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投入到学校教学改革发展事业中。一是加强高校工会的法制化管理。按照“依法治会”的工作理念,加强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和机制,鼓励工会成员行使审议权、评议权、建议权或决定权,保障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等各项民主政治权利的落实,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保持渠道畅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鼓励工会成员积极参与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的意见征询,群策群力,畅通职工利益的诉求路径,真正落实教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切实保障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渠道畅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健全学校的校务公开制度,提高教职工参与度。多年来,高校工会在教职工心目中是“吹拉弹唱、走访看望、领导讲话,带头鼓掌”的印象,这说明高校工会对学校重要工作参与不够。实行校务公开,是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履行工作职能、完善监督机制的重要手段。工会要向全校教职工全面公开学校发展规划、评优评先、考核奖惩、福利待遇、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整体工作情况,这样才能够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目标、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才能全面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加强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四是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权是工会的法定职责。维权活动应当遵守法定的程序,利用法律手段来进行。要把维权工作纳入规范、制度和法制的轨道,围绕教职工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等环节,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利益。高校工会要积极配合上级工会和学校党委工作,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积极协调,争取支持,强化法律监督、人事争议调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及时消除劳动关系摩擦,维护教职工队伍稳定。

(二)加强高校工会的队伍建设

工会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加强工会队伍的自身建设,对于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健全工会干部的选拔机制。按照规定程序选配好高校工会干部,及时把品质好、业务精、作风正、能力强的人才选拔到工会领导岗位上,使工会干部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得到优化,并在任职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二是重视工会干部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可以参加校外工会干部专业培训,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和上级工会领导到学校举办讲座,还可以适当组织参观学习,开阔眼界,交流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要加强调查研究,对教职工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实际困难、身心健康等等进行现状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的对策,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加强自我学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会干部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辐射和影响其他工会成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宣传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四是加强工会干部的考核。要细化对高校工会干部的考核指标,对工会干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对于考核优秀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存在某些方面不足的工会干部要进行诫勉谈话、强化培训,不合格的要进行及时调整。

(三)创新高校工会工作的方式

高校工会组织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努力做好高校工会工作,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广大知识分子团结起来,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加快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大学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会工作者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直面难题,拼搏进取,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第一,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工作的特点及教师群体的特点,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特色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职工之家”的建设,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进教职工之间了解与理解,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第二,要协助学校办好教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尤其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困难教职工的帮扶工作,做好教职工培训教育、接待、政策咨询、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健康检查、心理疏导等各项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上的困难,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工会的人文关怀。第三,要围绕自身建设需要勇于探索,加强调查研究,把握高校面临时展特点和高校工会工作规律,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推进工会理论创新。第四,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形势,掌握网络、微信、微博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创新高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师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各方面工作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载体,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高校信息化深入,高校工作面临新形势,要充分发挥工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推动工会工作创新,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才能增强工会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曾文泓 新形势下高校工建设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5(43).

[2]黄娟 转型期我国高校工会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3]刘有军 新常态下创新高校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J]工运研究.2015(8).

[4]梁玉秋 郭凌云 高校工会建设问题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0(14).

[5]王永崇 新时期高校工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3(03).

[6]李勇军 王洪预 新时期高校基层工会工作的重点把握[J].当代教育论坛.2011(4).

篇4

【关键词】广西高校 绩效工资改革 激励不足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15-02

绩效工资从其本质上讲是通过员工的工作业绩而给予奖励的一种带有激励性工资制度。在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理顺高校收入分配关系,构建更具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从而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西高校的绩效工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难点和问题?实施绩效工资后的激励效果如何?围绕这些问题,笔者展开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一、广西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现状

广西高校从2012年开始推动绩效工资改革,从2013年1月起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各高校基本上形成了本校的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及其配套的绩效考核办法。据对广西8所本科院校和10所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实施情况的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10月,以上18所学校80%的院校仅兑现了绩效工资基础性奖励,奖励性绩效工资未能真正兑现,仍采取平时按月预发、年底结算的方法过渡,并未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实施绩效工资。广西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困难重重,裹足不前,绩效工资改革的激励效果并未显现,某些高校反而出现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下降的现象。

二、广西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激励不足原因分析

(一)对绩效工资理解偏差,改革受阻

由于工资的刚性,历次的工资改革都是涨工资,例如之前的公务员阳光工资改革,薪酬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职工普遍会想当然地认为“绩效工资就是要涨工资了”,加上近几年来物价的飞快上涨,教职工对涨工资了抱着极大的期望,这是对绩效工资改革的理解偏差和误解。从广西目前的绩效工资改革政策来看,在职人员实施绩效工资后不太可能涨工资,反而由于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致使职称较低人员和新进人员的薪酬水平有所下降,这是绩效工资改革受阻的主要原因。

(二)政府财政支持不够,改革欠吸引力

广西绩效工资改革实行绩效工资总量控制,经上级部门核定后当年原则上不作调整,严禁超出总量发放津补贴。广西近3年来一直按2011年各院校津补贴的实际发放水平进行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没有建立增长机制。按照广西当前的政策,对于数津补贴实际发放水平已经超过了当地绩效工资水平控制线(2012年广西全区工资水平控制线为人均3.4万元/年)的绝大多数的高校来说,改革得不到财政的资金支持,绩效工资改革中需要的所有资金由各高校自筹,各高校均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由于绩效工资改革后基础性奖励强制统一标准,且较之改革前的生活性补贴有了大幅度增长,增长的部分财政不予以承担,导致各高校自主分配的部分减少,各高校用于课酬、行政坐班费、科研等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发放标准降低,大大挫伤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校想再多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奖励绩优者和突出贡献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广西财政上的支持不给力致使各高校绩效工资总量没有得到增加,改革吸引力自然不够。

(三)编制严重不足,改革推进困难

广西高校普遍存在编制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紧缺问题,其中高职院校尤为严重。目前广西高校的编制数普遍是在2008、2009年按当时的办学规模进行核定的,近5年以来没有重新核编,广西高校在近5年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有的编制数已严重不足,编制瓶颈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为了维持学校的发展,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引进了大量的聘用人员,个别高职院校编制外人员甚至是编制内人员的2倍之多,由于巨大的资金负担,各高校普遍对编制内和编制外两类人员实行不同的薪酬管理制度,编制外人员工资水平远远低于编制内人员的工资水平。这既不利于同工同酬的统一管理,产生不公平和内部矛盾,也为绩效工资改革埋下了隐患。其次,编制的不足进而影响到岗位设置各层级岗位职数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量获得职称晋升的教职工无法兑现所获职称对应的岗位等级工资,这类人员的收入在绩效工资改革中将受大很大的影响,教职工对此意见特别大。最后,编制的不足,导致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未能完成实现,进而影响绩效工资改革的顺利推进。岗位设置是绩效工资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大量编制外人员的存在,致使“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无法真正实现。绩效工资改革也仅限于编制内人员,对于编制外人员仍然无法做到一视同仁,要实现从按身份管理转变为按岗位管理仍然是任重道远,绩效工资改革也就困难重重。

(四)绩效考核难度大,教职工抵触

根据改革的要求,绩效工资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实绩和贡献,如何正确客观地衡量出高校教职工的业绩和贡献变得尤为重要,这有赖于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指标评价体系。由于高校岗位类别多、岗位差异大,再加上很多工作难以量化和考核,目前广西各高校普遍感觉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度难度大,教职工对考核办法的认同度不高,抵触情绪较大。一是绩效考核指标偏重于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等容易量化的考核指标,而忽略对成果质量、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付出等难以量化工作的考核,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教师的行为,容易出现功利主义。二是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时,普遍对教职工所需完成的基础工作量标准设置较低,很容易完成,绩效考核的激励效果不佳。三是同类岗位所处部门不一,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差异大,难以统一管理,容易引发不公平感。

三、提升广西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激励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澄清误解,正确认识绩效工资改革

高校的绩效工资改革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行的建立在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基础上的一项全新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以绩定薪,奖优罚劣,打破大锅饭格局,构建更具激励力的薪酬管理体系。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大类,兼顾了保障性和激励性双重因素。广西基础性绩效工资占全区控制线50%的比重,能很好地保障最低收入水平,奖励性绩效工资是活的部分,体现各高校的自主分配权,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置科学适用的奖励性绩效分配方案,更好地发挥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力。在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针对教职工对政策的理解偏差和误解,应加强沟通和答疑,认真澄清和正确引导,在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做好充分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广泛征求意见,让广大教职工充分理解和参与,争取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只有这样绩效工资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和成功。

(二)增加投入,科学管理绩效工资总量

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切实提高教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广西第一、第二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使得改革后的收入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因此,广西财政应加入对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资金投入,至少应承担基础性奖励部分,使得教职工的收入切实得到提高,缓解目前生活成本快速上涨的压力,增强改革的吸引力,促进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广西应建立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的增长机制,绩效工资总量应按一定幅度逐年增长,建立绩效工资总量年度内追加制度,以较好地满足广西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最后,对于高校服务社会方面的收入不应纳入绩效工资总量,有利于更好地鼓励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绩效工资金总量的控制和管理。

(三)抓住症结,加快增编核编步伐

绩效工资改革离不开合理的机构编制设置、科学的岗位设置聘用管理等改革措施的支撑,广西高校普遍存在的编制问题是进行绩效工资改革的最大障碍。政府应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尽快解决广西高校编制严重不足问题。一是应根据各高校的发展状况逐年增加一定数量的编制名额,以解决广西各高校的燃眉之急。二是建立机构编制重新核定的常态机制,每3年重新核定一次编制数,更好地满足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三是积极探索编制管理改革,借鉴外省的编制管理经验,例如湖北省的动态核编管理等。

(四)围绕激励,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是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也是绩效工资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构建高校绩效考核体系时,应紧紧围绕激励做文章,以增强激励力为目的,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发,既要研究高校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又要研究教职工的复杂需求,在此基础上提炼考核指标和制定考核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一种激励因素的作用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二是激励因素对其本人效价的大小”,即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容易程度和达成目标后获得的收益对个人的价值判断两个方面。根据这一激励理论,首先在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设计中,要考虑教职工更关注什么,奖金、晋升、荣誉、培训学习机会等,什么样收益对他们更有吸引力,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其次,在设定各岗位最低工作量时应遵循“跳一跳原则”,即设定的绩效考核指标和内容不是轻易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教职工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而且这个努力程度是能被广泛接受的,这样才更具有激励效果。

四、结语

目前,广西高校正在逐项开展各项人事制度深化改革,绩效工资改革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仍有推行的必要性。在绩效工资改革有关政策支持、配套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沟通和宣传,努力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进来,克服困难,使绩效工资改革顺利有效地推进下去。

【参考文献】

[1]何旭曙.高职院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实践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7)

[2]迟艳琴,郭景婷.管理学基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2013jyB 006)

篇5

高校行政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为了切实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但是,不能否认,部分高校行政人员把继续教育培训当成一种“福利”,借培训之名,行旅游之实;也有一些人,带着功利心态,对继续教育培训敷衍了事,仅为了获取继续教育学分,以满足评职称之需;也有少部分人,由于申请继续教育培训手续烦琐,培训完后报销程序复杂而对继续教学培训望而却步;还有部分人员确实想通过继续教育获取知识,但苦于时间、地点或其他客观因素无法参加,如我所在的高校(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有一些年轻的行政人员,由于还在哺乳期,而很多继续教育培训都不是在本市,所以就算有心想去参加充实自己,但现实情况不允许,也只能无奈放弃。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大部分人员对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还是抱着提升自己的积极心态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继续教育对行政人员的积极作用,高校应该从端正思想动机、简化申办程序和开辟多样化继续教育渠道入手,切实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第一,从思想上正确对待继续教育培训,明确继续教育是为了提升个人职业素养,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对于教职工的继续教育问题,不少高校都存在着区别对待现象,即重视任教教师的继续教育,忽略了行政人员的继续教育。当然,作为高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为了充实自我,丰富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以此同时,高校的行政人员是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和前景规划的主力军,更是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参加继续教育就是其中比较直接而有效的办法。所以,高校应该从思想上重视继续教育对行政人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继续教育意义的宣传,让教职工更深刻地认识到进行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作为行政人员自身,要从根本上端正态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提升自己有益的继续教育培训,而不是盲目跟从或者为了满足私人原因而随意进行。

第二,从制度上简化申请、报销等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程序。目前,并不是所有的继续教育培训都在非工作时间进行,有许多针对高校行政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是安排在正常上班时间,这对于日常工作时间比较紧凑的行政人员来说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加上申请继续教育的程序又比较烦琐,培训完的费用报销程序也是要层层签批,这对部分上班时间性要求比较高的行政人员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为了避免“麻烦”,明明有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也白白放弃了。所以,高校应该从制度上简化审批、报销等程序,为行政人员继续教育提供更便捷的程序,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首先,高校应该制定一套比较完善、便捷的申请程序,在每一个年度计划中审理一个继续教育方案,让行政人员预先申报培训意向。培训时间、地点可以先不用确定,项目和方向可以先确定,然后高校统筹审批,并公布同意申请名单,报送各相关部门,例如财务处、参加培训人员所在部门等。那么,有预先申报的行政人员,在本年度重新提出相应的申请,只要向部门领导报备,有院级领导审批即可,不需要从部门一层一层地上报。

其次,针对报销程序,也是在年度计划中根据培训申请及实际情况,规划专项经费,只要是提前报名并被审批通过的人员,参加完继续教育培训,其报销可走专项通道,简化程序,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过程。

再次,加强继续教育信息的公布,拓宽继续教育渠道。高校行政人员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对于继续教育培训信息的接收不是特别及时,这时候高校就要定期公布一些继续教育培训信息,可以在校内公告或者通过邮件、OA等方式定期向教职工这些信息,方便教职工及时准确地收到继续教育培训相关信息,以免错过,造成遗憾。同时,高校可以拓宽继续教育渠道,丰富继续教育形式,多方位考虑,照顾到一些想培训,却因时间等客观因素无法实现继续教育的行政人员。比如我所在的高校,就开展了网上在线继续教育课程,教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在线视频学习相关课程,与其他人员在网上交流沟通心得等,这样既能满足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又可以灵活把握时机和地点,大大提高了继续教育的灵活性,又减少了外出培训的支出,也节省了时间,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同时,开展好“二级培训”工作,即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职工,回校后,应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二级培训,把所学的知识、技能、体会等与其他教职工分享、学习和讨论,使更多人从中受益,使继续教育的内容得到提升和延续。

二、结语

篇6

关键词:经济学 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高校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激励人的创造力成为高校核心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因此,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探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式,对深化高校体制改革,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未成熟,管理重“事”不重“人”

当前高校正处于人事制度改革的转型期,但传统体制下的人事管理观念仍存在影响。传统体制下的高校人事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更多的是看到人的自然属性,比如物质需求,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如精神需求。人事部门多数管理人员都是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管理不规范,随机性大,偏重于事务性管理,在管理中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本质的内容——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发展人,从而导致了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效能低下等种种弊端。

2.管理体制单一,激励机制无法真正满足教职员工的需求

高校内部考核的内容单一,普遍存在“走过场”现象,考核中的“优秀”指标分配常出现“轮流坐庄”现象,年终奖励中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奖金拉不开距离,分配不合理导致大家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评上优秀和未评上优秀的员工对激励的结果都不满意,激励机制无法发挥预想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重物质奖励,忽视精神激励。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管理者常常忽视了与教职员工的沟通,校领导沟通的层面仅停留于中层干部,而极少深入基层与教职员工进行交流,基层员工的真实需求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因而激励制度也未能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3.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

教职工本身缺乏竞争和忧患意识,自主创新性不够。部分教职员工容易满足于现状,认为高校是“铁饭碗”, 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工作热情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有些教师因为感到自身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选择跳槽,有些则从事第二职业或校外兼职等。高校教师这种“显性流失”和“隐形流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另一方面也在削弱高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二、运用经济学理论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1.“温水煮青蛙理论”——加强高校人员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著名“青蛙实验”。科研人员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刚一进沸水,由于温度太高,青蛙本能地蹿出锅得以逃生。而将它放入一个装满凉水的锅里,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到热度难忍时,它已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温水煮青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的是由于过分沉溺和满足于现状,缺乏危机感,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毫无觉察,麻木不仁,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

当前中国高校正处于人事制度改革的变革时期,许多高校已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人事及分配制度革命:铁饭碗被打破、教师聘任制兴起、职员制在试点、分配档次被拉开等等。2003年,北大和中大率先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平静的中国高校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由此可见,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深化和推广,高校中“青蛙”型的人员如果继续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势必会影响和阻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终将被淘汰出局。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忧患意识的培养。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广大教职工认清形势,更新思想观念,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改革的浪潮。第二,加强师资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建立组织型的学习梯队,使各层级的教职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把学习当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营造竞争向上的氛围。特别对青年教职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培训,使年轻的教职工能找准定位,及时将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最终推动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2.“边际效应理论”——创新高校激励制度

边际效益理论又称效益递减理论,它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是指当其它要素投入的量保持不变时,如果一种投入的要素等量增加,在超过某一临界点后效益呈不断下降趋势。举例说,一个很饿的人吃到第一个包子的时候觉得很香,又能填饱肚子,但随着饥饿的程度降低,对吃包子的渴望值减少,当觉得饱的时候是边际效益点,如果继续吃包子,胃反而会因为太饱越来越不适(边际效益转为负)。

边际效应理论可以应用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制度创新方面。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人力资源开发永恒的主题,也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现在高校当中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比如优秀员工、优秀教师,还有每年固定的岗位津贴考核,但每年都重复着相同的考核和奖励内容,容易导致教职工对奖励感到麻木,激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负作用。为了让激励机制能持续发挥效用,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首先,要遵循差别激励原则,一方面,高校中有不用类型的教职工,有专任教师、科研人员,还有行政人员等,他们因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个人发展等方面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激励制度能针对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激励方法。同时在对高校中各类型人员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激励方案。其次,激励的内容注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相结合,将管理的手段、方法和教职工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第三,激励要注意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有奖励也有惩罚,比如适度的淘汰机制与岗位竞聘、轮岗等相结合,在教职工中营造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教职工创造性的工作,从而减少与阻碍激励机制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

3.“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树立新典范,营造竞争向上的文化氛围

示范带动效应是群体中推举某个人为榜样,周边的人纷纷效仿和学习,由此所产生的连动效应。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能使组织成员对良好价值观、工作风格、理念、规范等趋于一致并立志遵循,从而驱动组织成员自发自动地投入工作,并为组织创造价值。在当前处于改革与创新阶段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教职工倡导创新、敬业的核心价值观。首先,不断树立新典范。通过在各个岗位、各线条推选出标杆性人物,如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标兵、敬业爱岗的专任教师、勇于创新的行政人员等等,通过这些先进典型来激励和引导各个岗位的教职员工要追求先进,勇于创新。其次,高校要营造相互尊重、安定和谐工作环境,一个健康向上、相互促进的良好环境会对教职工的心理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职工们在尊重、理解和支持的环境中,能主动工作,自觉接受学校工作规范的约束,产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郑卫东,姜启军,李杲.经济学视角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5

[2]周定财.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决策咨询通讯,2010,2

篇7

    2011年9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中调整原有的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线2000元为3500元,同时,将原来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下降为3%,超额累进税率由9级修改为7级,将原本的15%和40%两档税率取消,将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予以扩大。从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可以看出,除了免征额、税率、级次的修改外,征税实质形式没有改变,因此个人所得税仍然存在着节税筹划的空间。

    一、高校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的有利途径和思路

    (一)高校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有效的途径

    一般来说,高校普遍采用两种途径来做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一种是从备选的几个纳税方案中选择缴纳税款较低的那一个方案;二是尽可能将缴纳税款的时间放到规定期限的最后一天。新个税法对于税款缴纳的规定是: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应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也就是说,在每个月月初的14天内,学校就可以随意的利用这笔税款,学校可以将该笔款项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也可以用于其他安排,这比款项在这14天内就相当于一笔无息的贷款,采用以上方法提高了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高校工资、薪金所得税计算步骤

    步骤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合计-三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其他免税部分-3500

    步骤二:工资、薪金应缴所得税额=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从上述计算步骤中的其他免税部分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法规所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部分。

    由于每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是相对应的,而速算扣除数是一个固定值。根据上述的步骤,可以看出只有在每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这两个方面进行筹划,才能达到合理节税的目的。

    适用税率是随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的,二者之间是相对应的。由于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同时扩大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要想最大限度降低高校教师工资、薪金所负担的应税金额,所以在做筹划的时候只能在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金额方面进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的适用级次应尽量比每月发放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相对应的适用级次低,而且还应该尽量控制较低级次的每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避免适用高档的税率级次对高校工资、薪金所得缴纳税款。

    (三)对全年一次性奖金进行税法分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当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来计算纳税。

    所谓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指的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参考本单位一年的经济效益,再综合单位员工的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发给员工的一次性奖金。各企事业单位参照考核情况,结合单位自身制定的薪酬方式,以年为单位向员工发放的薪酬和绩效工资,现行的纳税计算方法都是能够适用的。如果员工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比规定的费用扣除额低,那么在确定应缴纳的费用时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重新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再参照国税总局给出的办法确定新得到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由前面所讲述的定义和解释可以得出,高校在计算教师工资、薪金时,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范畴可以将校内岗位津贴(含课时津贴)和科研酬金等纳入进来。在适用个税计算级次的确定时,可以将教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从而使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参照平均月奖金额来确定。

    二、高校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的方式

    (一)利用寒暑假进行筹划

    目前高校职工工资、薪金所得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各种绩效、津贴、课时费等。因为高校职工工作的特殊性,寒暑假工资一般只包括基本工资及计量方的津贴。因此,我们可以高度利用寒暑假,结合一定的工资发放方式来达到税纳筹划的目的,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例:某高校某老师基本工资3500元,绩效津贴1200元,课时费某学期(5个月)4500元,假定假期绩效津贴只占平时60%,假期一个月。

    1、如果津贴、课时费按日发放,那么该教师的个人所得税=[(3500+1200+900-3500)*10%-105]*5+(3500+720-3500)*3%=546.6(元)

    2、如果将津贴、课时费每月定额发放,剩余部分第五个月月末补齐。

    (1)定额发放1400元,应交纳税=(3 500+1400-3 500)*3%*4 +(3500+4900-3500)*20%-555+(3500+720-3500)*3%=614.6元

    (2)定额发放1500元,应交纳税=(3 500+1500-3 500)*3%*4+(3500+4500-3500)*10%-105+(3500+720-3500)*3%=546.6元

    (3)定额发放1600元,应交纳税=[(3500+1600-3500)*10%-105]*4+(3500+4100-3500)*10%-105+(3500+720-3500)*3%=546.6元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如同的级数内进行纳税筹划,当满足除最后一个级数外的不小于每个级数的税级距的最大数时,计算出的应纳税额最小,且此时无论全额如何分配,应纳税额都相等。

    3、 如果将课时费按6个月平均分摊,则应纳税额=[(3500+1200+750-3500)*10%-105]*5+(3500+720+750-3500)*3%=494.1(元)

    4、如果将津贴、课时费按6个月分摊,则应纳税额=[(3500+1870-3500)*10%-105]*6=492(元)

    由此可见,通过利用寒暑假并结合一定的工资薪金发放方式,可以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其中方法(4)计算的应纳税额最少。

    (二)将工资、薪金转变为福利化的筹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对于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对于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等是可以免缴纳个人所得税。

    现在高校教职工虽然工资薪金有所上调,但还要担负住房、交通、培训等一些必须的支出,这些支出又不是免纳个人所得税的项目范畴。所以,高校可以降低名义收入即由高校替教职工缴纳的必需花销并从其工资中扣除。这样在不降低教职工实际的工资水平的情况下降低个人的税负,这样学校就以另一种形式为我教职工提供另一种福利。这些福利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提供交通、通讯补贴。我国税法规定: 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贴、交通费补贴,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像在厦门一些岛外的高校,每天教职工必须的在交通上花费一定数额的支出,一个教职工如辅导员要指导班级同学活动,通讯话费也就必不可少。高校可以提供免费班车使用或者按月报销一定额度的交通、通讯费用。虽说教职工个人名义工资减少, 但减轻了负税增加了福利水平。

    2、提供房屋住所。税法规定个人对实物没有所有权而仅仅只是消费的话,那么个人所得税是不用缴纳的。如果高校能为教职工提供免费的或者收取一定金额的租金而不是发放补贴性工资。例如某高校教职工每月领取工资、薪金所得5000元,但是却要自己支付1200元的房租,该老师实际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5000-3500)*3%=45(元);那么一年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款是:45* 12=540(元)。但是如果高校为在职教职工提供免费住房,把教职工每月自己支付的1200元房租从工资中5000元中扣除,这样的结果就是该老师的实际收入减少到3800元,相应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额也降低至(3800-3500)*3=9(元),一年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款9*12=108(元)。经过筹划,单位在总体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为每位老师节省了税款540-108=432(元),这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热情,是一种双赢的筹划。

    3、教职工办公条件的改善和优化。学校可以为教职工购置一些必要的办公设备,但是学校要拥有这些设备的所有权,并且将之算作学校的固定资产。教职工所拥有的只拥有这些设备的使用权,离职或者调任时,相关物品要悉数还给学校。还有高校可以设置一笔教育经费用来教职工平时支出,如打印材料,购买U盘等。

    (三)年终奖采用最佳的节税方法和最优经济节税点

    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其特点是应纳所得额与适用税率成正比。所以高校财务部在统计教职工的工资时应利用最优经济节税点。

    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中给我们提供了两种如何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并且根据需要新设立一个适用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税率表(含速算扣除数)。总的来说,全年一次性奖金要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应缴所得税额。

篇8

【摘要】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后,工资管理的范围、工作量和操作难度增加。工资管理工作在高校日常管理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提高工资管理水平,使高校工资管理立足于为教学服务,为教职工服务。

【关键词】高校;分配制度改革;工资管理

高校工资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直接支付给每个教职工的劳动报酬,是一个人知识、能力、责任与贡献大小的标志和具体反映。同时,高校工资是国家给予每个教职员工的物质保障,也是教职工的主要经济来源。从目前的工资结构来看,高校教职工工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国家政策规定的工资收入和高校内部的岗位津贴。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工资制度的主要特点、高校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就如何加强工资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分配制度改革是其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不断增加,其中作为分配制度改革重要内容的工资制度改革已经走上了正常化轨道,国家开始使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来调控高校工资的增长。高校内部的分配机制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问题已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坚持不懈地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因此,对大学来说,不光要注意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更要待遇留人。只有这样,高校在人才市场上才能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稳定教职工队伍,从而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

2006年,人事部、财政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在全国高校卷起了新一轮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工资制度改革热潮。这次高校工资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新机制,而不是简单地增加工资。高校工资分配不应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应该和高校其它改革尤其是人事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共同推进高校的改革进程,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应根据学校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通过公开竞聘,将适合的人聘任到合适的岗位,既保证岗位绩效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又保证了教职工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到人与学校、人与岗位、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的最佳状态。强化岗位管理,设立绩效工资标准,是完善高校工资管理的关键。现在教师的工资结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工资4部分。岗位工资是基本工资的核心部分,按“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的原则,岗位工资的确立应以科学的岗位管理为前提。薪级工资根据考核情况一年晋升一个薪级。

高校现行的一套工资管理办法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直沿用行政管理手段,工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主要特点是由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工资分配政策,从正常情况下的工改、调资、职务变动增加工资到特殊情况下的病假、探亲、旷工等的工资支付,无一不是按上级制订的有关政策对号入座,学校和作为劳动者主体的教职工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服从的地位。高校工资分配与管理工作历来由人事劳资部门负责,从工资计划的编制到工资标准的调整,从正常的工资变动到日常的工资停发、扣发及工资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都是由人事劳资部门按国家的规定来经手办理,各基层单位对工资分配缺乏自。这与高校所处的内外环境不相适应。

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工资结构进行了调整,工资变动频率提高了,工资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使工资管理的范围、工作量和操作难度增加。这要求高校用一种新的模式来管理工资,在工资分配的管理上国家只在宏观上加以调控,学校将会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因此改革高校现有的工资管理模式就显得十分紧迫。它可以扩大基层分配自,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改善内部分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职工收入,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教职工而言,其实际领取的工资可能会高于按国家政策规定应领取的工资,也可能会低于按国家规定应领取的工资。但在其退休时,只能按依据国家规定确定的档案工资来计发退休费。

第一,夯实基础工作,加强工资管理监督是实施高校工资管理新机制的根本保证。历次工资制度改革,工资的待遇中总有一部分是以教职工的工作时间、工作年限、任职年限及学历为依据的,每个人的情况又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工资的确定和调整连续性很强,如果不注意平时的基础工作,是无从下手的。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近年来工资标准、其它福利补贴标准变动频繁,而每次调整工资标准就意味着全校所有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数据都需要更新一遍。这些基础性工作包括:一是建立个人工资信息档案,工资档案必须包括完整的历史数据,将教职工的出生年月、工作时间、学历、职务职称变动时间、任职时间以及年度考核情况等详细记录在案。二是对新增人员和减少人员的工资及时调整,新进人员必须核对清楚基本情况。三是建立健全工资管理的监督审核制度,对工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设立专门的工资复核和监督人员,针对每月各项工资变动以及本月工资发放明细表进行逐一核对,包括电子表和发放清单等。增强工资管理意识,健全工资管理机构,加强工资管理监督。强化工资管理监督与审核,规范工资核算,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的发生是完善高校工资管理新机制的根本保证。

第二,及时更新工资管理软件,是实施高校工资管理新机制的重要手段。高校工资管理事务政策性强,数据量大,而且报表多、条目细,要求高度精确和高度安全,还要求报表标准化,工资管理部门每年底都要向各级部门提供各种统计报表。近年来工资变动频繁,采用灵活、高效的先进技术使得工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已经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高校工资管理系统使工资政策数字化,可以实现工资管理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手工工作方式难以避免的数据错漏,使管理人员得以从大量繁杂、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系统将提供全面的工资管理功能,并具备工资信息查询、各类统计数字查询以及各类工资政策文件查询的功能,供日常管理用,也可以为领导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当职工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其它与工资政策有关的身份信息有所变更时,系统将按职工新的身份自动更新工资数据。还应在现有软件的基础上,尽快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比如校内津贴管理、个人所得税管理、校内网上查询等模块,便于教职工、离退休人员及时通过校园网查询每月工资、税金、代扣款等信息,真正使工资管理处于职工的监督之中。

第三,规范分配秩序,是实施高校工资管理新机制的目的。高校工资管理日常工作涉及到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非常复杂繁琐,每个人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在政策的把握上必须严格,任何脱离政策宽严都是不允许的,而且也是有害的,要坚决杜绝无依据的变通和所谓的灵活。处理过程中要采取耐心解释,积极引导的方法,化解矛盾,取得共识。只有这样,才能运用自如,给工资管理带来和谐轻松的环境。

篇9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高校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了教学管理中。从过去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得到了广大企业管理者的认同;如今,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运用全面?|量管理理论,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秩序的规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观念滞后

近年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观念必将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教学的要求,必将降低自身竞争实力。造成高校管理观念滞后的重要原因就是高校管理人员没有明确学校的主体力量,长此以往居高临下的思维方式导致高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一种管控的欲望,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各大高校竞争激烈,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必须将学生作为“服务”的主体,更新思想观念,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而传统滞后的管理观念显然已经无法适应高校的发展。

1.2 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在校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同时,为全面质量管理营造良好的先决条件。然而,当前在各大高校中,缺乏对质量管理理论的宣传,也没有成立质量管理的相关机构。在校园中的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平台上都很少看到有关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学校也很少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活动,没有为师生提供有关质量管理的交流平台,总之,在很多高校中,由于缺乏校园文化氛围,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

1.3 教职工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在很多教职工看来,质量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因而,通常他们对于质量管理工作都置身事外。大部分教职工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即便校领导安排其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很多教师也仅仅将质量管理工作当作任务来完成,而没有意识到质量管理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长此以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状态,而从未主动探究质量管理的实质作用。此外,还有些教职工认为质量管理工作没有任何意义,仅仅是表面工作,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旧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缺乏热情[1]。

1.4 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不到位

很多高校虽然都实施了对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是否切实落实到位却依旧是一个未知数,主要原因在于对教学质量过程的监控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在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上依旧还是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教学质量,比如会采用随堂听课的方式检验教学质量,但是,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体育课、实验课等就明显缺乏监控力度,导致全面质量管理没有做到全面。

1.5 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欠科学

当前,高校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大多仍然采用随堂听课、网上教学测评、座谈会等,评价指标也依旧是过去所设置的内容,然而,随着当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没有进行调整,对于评价指标也没有进一步的完善,这成为阻碍教学管理工作进步的一大障碍。此外,目前,高校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还是依据学生成绩,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成绩只能代表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说明其实践能力的高低。因而,足以看出教学评价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不能真正对教学质量做出科学的判断[2]。

2 构建完善的高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2.1 更新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对于高校而言,要想真正提高自身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教学服务意识。首先,高校要明确服务对象,在教学管理中,高校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两大类:外部服务对象和内部服务对象。外部服务对象主要有:学生、家长、政府以及用人单位。高校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为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提供保障;而家长也是高校应该重视的对象之一,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影响了高校在社会中的形象,因而,高校要想树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须善于听取家长的意见,满足家长的需求;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基础,确保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归根结底,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还是为用人单位服务,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要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从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为用人单位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3]。高校服务的内部对象主要是教职工,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教职工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群体,而高校要想顺利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制,就必须做好对教职工人员的服务工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其切身利益,教职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2.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围绕“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主题开展大力的宣传。使全校上下都对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其次,要拓展宣传渠道。学校应该通过拓展宣传渠道,认真做好和推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有关的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动员,在全校上下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最后,要注重宣传效果。学校应及时主动地向全体教职工报告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情况,并通过邮箱、QQ群等网络载体加强与教职工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宣传工作取得的成效并根据宣传效果适时的调整宣传方案[4]。

2.3 加强教育质量团队建设

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单靠个人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随着人们对全面质量管理认识的加深,全员参与的重要性渐渐凸显出来。这里的全员包括全体教职工,甚至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政府等各类学校的外部服务对一象。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则是强化的重点。他们的质量意识对教学质量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质量意识的强化可以促使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都能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中心,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尽心尽力的完成本职工作。通过组织培训和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使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篇10

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校群关系,提高依法行政、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学校反腐倡廉和纠风工作,形成良好的协调、约束、监督的运行机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稳定的局面,根据市教委、市监察局《关于实行校务公开监督制度的若干规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校务公开监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经校党支部、行政会、校务会充分讨论后,特制定如下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

一、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范围和形式

1、内容

凡是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除党和国家规定的保密事项以外,原则上都要一定范围内采取适当方式和程序予以公开。主要内容有:①收费公开;②招生事务公开;③学生管理制度、办法公开;④财务管理公开;⑤工程建设项目公开;⑥大宗物资采购公开;⑦教职工奖惩公开;⑧干部人事工作公开;⑨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⑩领导干部重要事项公开。

2、范围与形式

(1)事关廉政的事务:经校行政会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根据涉及的对象不同、范围不同,向全校师生或教代会代表或教职工公开。

(2)事关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切身利益的事务,根据涉及的对象和范围不同,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采用召开会议或张榜,印发书面通知等形式公布。

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校务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制定如下规定:

1、收费公开。包括收费项目、标准、范围、批准文号、代收代办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教材的使用,社会捐赠的款物等。各项收费要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2、招生事务公开。包括执行计划、生源和政策,享受照顾录取的下策规定和学生名单,录取的分数线,保送生的推荐条件、程序名单等。

3、学生管理制度、办法公开。包括学生奖、贷、助学金的办法和名单,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毕业生分配以及评优评先、奖惩等。

4、财务管理公开。包括财务预决算;财政拨款,正常收费,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社会捐赠,投资收益,房屋租凭和劳务费收入;财务支出;专项资金补助,教学、科研经费、奖学奖教基金使用和管理等情况。其中教师培训费、节假日及各项补贴应在教师会或教代会上当众公布,并做好存档。每月的经费报表不影印上墙公布。(存档材料必须经监督组签名)。

5、工程建设项目公开。涉及如下事项必须上墙公布:①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及审批过程;②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来源;③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的选择;④工程总造价、工程合同书;⑤工程竣工后的验收结果和决算。

6、大宗物资的采购:大宗办公用品,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等实行招投标或议标,并上墙公布。

7、教职工奖惩公开。评选先进及年度考核,按文件要求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开。对违法违纪教职工的处理,应将处理的过程逐一在教职工会上公开,即单位何时拟文上报,上级何时下文,何时公开宣布。(会上公开的要存档,监察组应签名)。

8、干部人事工作公开。包括机构改革方案;教师、干部、职工的聘任、延退、返聘、晋级晋职,工作调动;选留毕业生,公派出国进修访问;职称评审办法,职数,职称评委组成人选,职称申报者的实绩,原则上在教职工会议上公开;“确定推荐人选”的实绩,应在校务公开栏公开。

9、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包括教职工工资调整,奖金、福利分配方案;住房调整,购(建)房方案;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缴纳情况;教职工家属、子女招聘录用情况;计划生育管理情况应公开以下内容:个人生育情况和实施的节育措施在公开栏公开;处理情况在教师会上公开。

10、领导干部重要事项公开。包括领导班干部的工资、奖金和其他人,住房,出国(境)费用和公务接待费,公车、通讯工具等使用和配备情况;每年述职报告和教代会民主评议的情况;年度和法人经济责任财务审计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等。校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一次在教代会上作述职报告,并接受民主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