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的理由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承传统文化的理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教育是要面向未来的,对于我国的未来,教育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将立德树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非常的意义,将会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重点。
1 立德树人理念概述
要立德树人,首先要做的便是要理解什么是德。德,指的是中华传统的伦理、美德。中国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国人,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特殊的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要让学生认识中华的传统美德,理解中华的传统美德,并对其历史有所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的冲刷,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模样。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孝的美德使得尧、舜能够以德服人;随后,有着800年历史的周代,也加入了礼乐等新文化;之后的春秋时期是中华传统美德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的相关道德,孔子提出了“智、仁、勇”的相关道德,孟子也提出了“仁、义、礼、智”的相关道德,这些道德经过之后的朝代的演变,逐渐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中华传统美德。这5000年所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是无数祖先在自身的实践中总结下的伟大结晶,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的养分。
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教育,不应该是应景、应付这种类型的教育,因为这种方式的教育是无法培育出具有非常稳定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学生的,要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应该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并做到推陈出新。我国从“八五”开始,便开始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一直到“十一五”这将近20年的时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的10个省市的千余所学校中,进行了相关的教育实验。前十年,教育部对相关学校提出的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八德”的道德教育,包括: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并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实际的生活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让中华传统美德能够更好的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之后的十年,教育部又将“勤”、“宽”加到了道德教育当中,形成了“十德”,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触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神奇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连续教育,我们学生会将中华传统美德很好的与自身的行为规范结合在一起,这正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而这也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富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 立德树人理念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2.1 传播经典文化
以文载道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所收到的效果是有非常好的。近年来,我国的经典文化开始受到社会各方面的人士的重视,我国逐渐掀起了一股复古风,而经典文化作为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材,是非常合适的,通过文化教育来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学到知识,同时有传承了中华的传统美德,有着一举两得的效果。我国在进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传播经典文化,组织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方式来进行,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文化,所谓的经典,主要指的是儒家经典。可以将经典文化加入到教育内容中,这点在各年级的课本中就有所体现,并且教育部门已经在内容的安排上做了整体的设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接触的是相关的启蒙知识,比如人们所熟知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让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在小学的高年级以及初中阶段,适当的增加了一些《论语》、《大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我国的经典文化;在高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四书”里的内容,因为“四书”的内容相对要难一些,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进行学习。这部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很多学校在进行相关的教育过程中,存在应景、应付的现象,这样,很难让学生学到经典文化里的知识,也就很难实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目的。
除了儒家经典,经典文化的教育还包括音乐、舞蹈、绘画以及工艺等等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帮助其道德成长,所以,各学校应该将经典文化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计划中,通过校园文化、学科渗透、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我国的经典文化,从而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2 传播节日文化
节日,是我国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这里所指的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同时这些节日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传统的节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过传统节日时,往往都是全民的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也可以让家长、社区参与其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可以在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春节等等中国传统的节日时,科学、合理的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对节日进行详细的设计,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从而让学生在过节之余,能够更好的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其本身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它能够让学生在其喜欢的环境中,随意的参与文化活动,体味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浓厚的文化气息,经过不断的潜移默化,将节日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完善。
2.3 传播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主要指的是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而地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学校来进行的,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同样是学生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起点。而这一点被很多学校忽略了,很多学校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时,往往只是重视经典文化的教育,并没有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这很不利于学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对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各地学校在进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通过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来进行该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自己身边的、熟悉的历史环境下,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自己身边的历史文化时,往往会比学习其他的历史文化更有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三种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为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的背后,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那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正面临着丢失的危险,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应该将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强化学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
学校在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时,应该重视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会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需要我们坚持下去,需要更多的教育人员落实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向学生传授具有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道德知识与核心价值观,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能够始终立于世界。从复兴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应该把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任务,放在学生身上,因为学生是我国的希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因此让其从小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能够更好的亲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如果丧失了这个核心,也就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原则,也就谈不上学校教育了。我国学校应该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肖键,左雪琳;浅谈“立德树人”理念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几点看法[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
[2]王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5
篇2
是的,你在哭泣,中国的传统文化。
懂你的余秋雨说:“中国的文化跑道上,正进行着两种可怕的追逐。做事的人追逐事情,不做事的人追逐做事的人。”当这个社会疯狂地加入第二种追逐,进而迷失了方向时,跋涉于文化苦旅中的余秋雨哭了。你,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哭了。
樱空释玄虚美丽地离世,梦中花落不知多少,于是悲伤逆流成河。三重门前演绎一段小时代,郭敬明、青春小说、火星文……当这些新的青春文化以一种不可预料的热度在我们脑中轰炸,传统文化的意识悄无声息地蒸发了。青春小说以浪漫的情节、优美的词句吸引着千万80后、90后。他们,由此迷醉,由此沉沦。除了学生时代在记忆中残存的几首古诗碎片,传统文化在脑中又被排挤得剩下了多少?
因为古代汉语的难懂难学,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甚至没有想过了解传统文化。钱钟书先生已经远去,季羡林先生已经作古,我们的国学大师陆陆续续地退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担子更重了。中国的产品上留下的印记往往是“中国制造”,少有的是“中国创造”。我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传统文化渐渐流失,甚至有一天都无法再拥有“中国创造”的标签,只能在别人的文化上木讷地贴上“中国制造”,这将不只是文化的悲哀,一起流泪的还有这个民族。
然而痛,却不会因为泪的流下而停止。
当韩国理直气壮地抢先申请注册了端午节的专利,屈原会不会又在汩罗江畔再一次怀石坠江?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又好像是我们给自己的嘲讽。这样一个没有理由的聚会里,龙舟起劲地划,粽子菱角分明在跳跃,热闹的人群击鼓吶喊。我们什么都不少,只不过少了点名分!传统文化,你需要一个可以让你高昂头颅的理由,需要一个可以让你坚强挺立的支持,需要一个可以承载传递的未来。我们不能像屈原那样郁郁而终,坠江了结。要知道,这一次,屈原也死不起了。
而会不会有可能连中医都要湮灭于滚滚江水中呢?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中医人才越来越少。许多学校培养中医的课程也大量加入西医学。一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汤头歌都不会背。事实上,中医同动辄上刀的西医相比,对身体伤害极小,是以一种更温和长久而且有效的方法保证人们的健康。但一些人盲目地要求见效快或出于一种偏见,让中医失去了它应有的光芒。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医、传统文化,你去哪儿了?
时代在发展,连遥远的月球我们都可以触及。而你的未来呢,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雄壮的军队,不只是强大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一个内涵深厚的民族。别哭泣,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的明天在我们这里。
我们可以循着《诗经》,依着《尚书》,远望仓颉,追溯你千年的血脉;我们可以选择于丹对你不同的演绎,选择易中天对你另类的诠释,我们可以在下一个端午被抢走之前全力保护你。
别哭泣,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的“凄凄惨惨戚戚”都烙在我们心里;别哭泣,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会成为永远;别哭泣,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的“衣带渐宽终不悔”将在我们身上证明。
我们要你拥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未来!
篇3
关键词:艺术传统 美术教育 地位
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文化继承史。早些时候的中国读书人的口头禅就是“古人云”,而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教育更是首当其冲的崇尚传统了,中国人把受过教育的人称之为“读书人”,所谓“读书人”就是掌握真理,勇于追求真理,具有较高修养,能治国安邦的“高人”。而“读书”理所当然的是以继承前人的间接经验的“书”为核心的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先研究前人的东西为基础的,然后才向前走,这是很明确的。
现在看这些也许迂腐可笑,但是细细想来感到很有道理。毕竟“古人”是过来人,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多。而且,具“现代权威”人士指出:“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没什么根本不同”,由此不难看出崇尚传统应该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姿态之一,传统教育更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美术教育当然包括其中,传统艺术教育应该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语文是表述的学科,数学是逻辑学科,科学是认识学科,美术是感受学科等等,而所有这些都是“读书人”修养的组成部分,都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所谓“琴、棋、书、画”这部分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代表此人对于人生理想的拥有水平。试想:一个不懂艺术、不爱好艺术,品位平庸的人怎么能很好的热爱生活呢?怎么能把自己的能力与真、善、美很好的结合起来呢?许多古代的读书人都是诗人、书法家、画家,还有许多即使不精通艺术,但也是艺术的爱好者。他们集思想、艺术于一身,为我们这些现代人创造了富饶精神财富。而所谓“现代中国人”呢?崇尚低俗的现代西方文化,喜欢“包装”的明星,热爱商业大片,根本违背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文化讲究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鄙视商人心理,重“义”轻“利”,以“优伶得宠”为昏庸的表现。现在很多年轻人很“酷”,“酷”就像“白开水”一样了,使得“现代教育”很“新新”而变得的苍白无力了,这主要是西方现代文化的腐蚀,是资本主义丑恶本质的表现。对于中华艺术的爱好与理解是需要学习的,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美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她是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为之努力不懈。
美术教学不同于其它教学的根本特征就是对于视觉艺术传统的把握。一方面:要突出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比如:浏览商代的青铜器直至清代的珐琅器就会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世界强国,近百年的屈辱史可以说是外部野蛮民族的一次彰显而已,对于中华文化算不了什么,历史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接纳中华文化才会发展。这已经是不挣的事实。也许,你会认为这是泥古不化、故步自封与现代社会的创新精神不相符,其实中国文化中就有关于创新的内容呀,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出:要合乎自然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现展的科学论断呀。还有另一方面: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科学创新与发展。可以这样说:美术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视觉艺术传统的修养与自我创新展开的。每一个美术教师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进行美术教学工作了。至于教学效果优良,一方面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文化素质修养与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也取决于大的教学环境改善。所以,应该全面的看待美术教学,不能认为只要认识到了艺术传统的意义就可以一了百了了,还得要全方位的努力与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及其环境,尤其是要提高自我的文化修养水平,在明确自己怎么做的情况下,客观的看待现实,克服困难,耐心的一步一步发展。
篇4
【关键词】《蛙神祭》 壮族舞蹈 文化 蚂拐 创作
当下,民族类舞蹈作品创作起此彼伏,也确实涌现出了一大批可圈可点的精品佳作。但是,在取得骄人成绩之时,观众和评委也提出了不少问题,值得商榷。“这个作品很好看,动作很规范、技巧很娴熟、服装也很漂亮,但就是感觉缺少点什么”“说是这个民族的舞蹈,但是如果换一套其他民族的服装,说是那个民族的舞蹈完全可以”“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习惯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这个舞蹈作品怎么乱用”“我们民族早就不是这种情况了,这个舞蹈反映的是我们上个世纪曾有过的状况”等,诸如此类现象仍不绝于耳。显而易见,上述情况鲜明地告诉我们,民族类舞蹈作品的创作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壮族群舞《蛙神祭》在坚守悠久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赋予作品鲜活的时代气息,立意鲜明、设计巧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对当下民族舞蹈作品创作的积极探索。
一、舞蹈艺术传承民族文化的考量
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别,舞蹈属于非物质(精神)文化。“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我国西汉时期《说苑・指武》中“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记载,它强调了文化所具有的教化作用。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文化问题纷繁复杂。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动态传承,时而波澜壮阔,时而涓涓细流,舞蹈是文化的一个表现方面,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千百年来,舞蹈与文化相生相长,舞蹈既蕴藏着又表现着人类社会的思想、精神、审美等各个方面。舞蹈传承文化,一是按照原有的内容与形式的传承,一是在传承中不断注入时代的特质。舞蹈传承民族文化,又增添了舞蹈的民族性和地区性,如群舞《蛙神祭》,就限定在了壮族、限定在了广西。
对于传统文化,要么传承、要么摒弃、要么折中。韩国古典舞蹈自从高丽时期流传下来,一代代宫廷乐舞人员秉承传统,直至今日,韩国国立的乐舞机构仍然在上演着古代就有且未曾更改的乐舞,如《佳人剪牡丹》《春莺啭》《有凤来仪》《鹤舞》等。这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唯传统主义的传承,有着明显的弊端,就是在没有外部因素强有力的支持的时候,很容易因失去艺术本身的生命力而走向枯竭。文化传承性,归根结底说的是文化要不断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既然如此,文化的创造性也就应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哲学家张岱年对此提出了他的主张:“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在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的自然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对人的本身的自然和身外的自然不断加以改造,使人不断从动物状态提升出来的过程。在这个无限的过程中,作为基础的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的自然也在不断地得到改造。”这就是说,文化的衍生,既包括创造,也包括改造。舞蹈艺术传承文化,更多的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升华,艺术失去创造力,便不再得以流传。我国现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大多数也是沿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的路线,即前面所说的折中,它们孕育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有水之源、有本之木。同理,群舞《蛙神祭》,也是在壮族悠久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当下的表现手法,体现出当下壮族人民民族精神、生活态度的作品。舞蹈传承民族文化,同时又离不开民族所具有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舞蹈,以壮族为例,“蚂拐(蛙类)舞”“扁担舞”“师公舞”“铜鼓舞”“舞求”等壮族色彩浓郁的舞蹈,反映出壮民族的审美理想与情趣。蚂拐舞流传在广西红水河流域,扁担舞流传于广西马山县一带,舞求流传于广西凭祥市一带,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藏族卓舞流传于青海玉树、弦子流传于拉萨、踢踏流传于山南,道理同此。这不仅是民族舞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更是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群舞《蛙神祭》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
深厚的民族文化,是群舞《蛙神祭》创作的基础与表现的重要方面。透过《蛙神祭》,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古老而现代的民族所焕发出的生生不息、生生不已的民族精神。
(一)蚂拐图腾――蛙神的崇拜
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久远之时,图腾崇拜就越是兴盛之际。通过剖析一个民族的图腾崇拜,能隐约发现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艺术起源、氏族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面貌。由于古代百越民族(壮族先民)分布较广、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接触到的动植物也会有所不同,顺理成章的出现了多种图腾,如蚂拐、凤凰、龙、牛、羊、鸟、鸡、竹、石等,既有现实中的动植物,又有想象出来的神物。对于蚂拐的崇拜,主要流传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的天峨、东兰、南丹、巴马等地区。群舞《蛙神祭》的灵感与素材就在于此。
壮族崇拜蚂拐,主要理由有三点。第一,蚂拐祖先说。壮族先民认为蚂拐是他们的祖先,有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桂西北地区的壮族,称蚂拐为“你们的爷爷”“你们的公公”,桂西南直接称“阿祖”,东兰地区出土的铜鼓上更有迎娶蛙婆的一组画面,壮族学者丘振声也主张这是壮族先人与蚂拐有血缘关系的最有力证明。第二,生殖崇拜说。广西地区溪流纵横,但是在遥远的时代,人们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丁的繁殖力与成活率也十分低下,人的多少即生产力的强弱是一个氏族兴旺与否的主要标志。蚂拐腹大,类似女子怀孕时的体态,蚂拐多子,超越人类数十倍的繁殖数量,这些使人们逐渐产生了羡慕、崇拜的心理,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第三,风调雨顺说。壮族流传这样一句话“农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形象地说明了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比较落后,人们对于天气的预测没有可以实施的科学手段,而蚂拐的鸣叫,一般都会伴随着降雨,因此,人们将这种看似神秘的事件与神联系起来。此外,壮族先民认为蛙神是天上雷神与河中水神交媾之子,人们的愿望可以通过蛙神传达给他们,为了达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目的,人们便把蚂拐视为神灵加以崇拜,表现在图腾上。
(二)蚂拐欢歌――蛙神的祭礼
壮族先民崇拜蚂拐的古风延续到今天,仍然依附于每年春节期间的蚂拐节而传承。“以祈求风调雨顺为目的的蚂拐崇拜,以祭拜蚂拐活动为核心的传统节日,也是壮族历史最悠久、最有特色、最富神秘色彩、文化积淀最深厚、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传统节日。”蚂拐节由找蚂拐、孝蚂拐、游蚂拐、葬蚂拐等程序组成,蚂拐系列舞在葬蚂拐仪式结束后表演,主要有蚂拐出世舞、敬蚂拐舞、蚂拐交媾舞、拟蚂拐舞、蚂拐捉虫舞、蚂拐拜春牛舞等段落。群舞《蛙神祭》的主干动作,就是在这些民间原生态舞蹈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社会实践是艺术生产的根本,该作品始终坚守这一原则,植根于壮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当中,寻找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进行创作,用动态的形象来塑造当下壮族儿女的精神与品格。“在着力开掘深层内涵的同时,打造多彩外观,以开放性的意识和现代的审美理念,辩证地处理好作品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动作语言吸收了广西壮族民间‘蚂拐舞’的动作元素,使舞蹈不仅反映壮乡的生活气息和精神风貌,而且为作品开掘内涵打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艺术载体。在享受优美愉悦的舞蹈的同时,还把观众带进壮族欢乐和谐的民族团结氛围中,真实领略到舞蹈独特的魅力。”
三、群舞《蛙神祭》透露出鲜活的时代气息
紧跟时代潮流、极具现代气息、符合当下审美,是壮族群舞《蛙神祭》可圈可点之处。以图腾崇拜为素材的舞蹈创作,反映图腾本身的意义远小于蕴藏其中的赖以维持的民族文化,或者说是民族精神、民族信仰。而仅仅反映民族精神部分是不完整的,现在时毕竟有别于过去时,没有鲜活的时代气息,不符合当下人的审美层次和欣赏习惯,同样也是不完全成功的创作。壮族群舞《蛙神祭》以生活在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的壮族的蚂拐节为素材,加以艺术化解析、重塑。该作品在形象的处理上着重塑造蚂拐节祭祀蛙神的基本形象,动作上多采用深蹲的动作与造型,风格上突出沉稳的特点,既有原始的朦胧,又有当代的鲜活,生动地表现了壮族对蛙神的敬仰,对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坚守与追求。通过人、神、蛙的有机融合,展现壮族对人与神、人与自然相生相融关系的美好向往。
群舞《蛙神祭》在舞蹈动作的选择与运用上具有典型的壮族文化色彩。首先,舞蹈动作大篇幅的在一度空间展开突出的是“那”文化的深厚底蕴。稻作民族不同于游牧民族和高山民族,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就是土地,因此,对土地充满着无限感恩之情,更经常脚板,与大地零距离接触。其次,作品在结构的处理上,仅仅围绕祭祀蛙神的关键步骤开展。在舞蹈中首先感受到的是蛙的呼吸,进而是蛙上肢、下肢的蠕动,然后是蛙的各种跳跃姿势,时而是人、时而是神、时而是蛙,通过三者之间不间断的交换来反映出蛙神的神秘与庄重。再次,作品始终贯穿壮族男性舞蹈的基本体态――蛙式舞姿,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具有力量象征的舞姿,四肢全部弯曲成直角,并按照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的顺序向外四射,上身直立,达到力的最佳平衡点,既外放又内敛,表现壮族沉稳内敛的民族性格。最后,棱角(方形)审美的特殊造型。群舞《蛙神祭》中的很多造型,特别是双人配合完成的造型,均按照壮族传统的审美习惯,突出有棱有角的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圆与线。通过群舞《蛙神祭》,可以解读出壮族悠久的蚂拐祭祀文化,又可以感受到铿锵的时代脉搏。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文化世界交错影响的时代背景下,壮族群舞《蛙神祭》能够坚守悠久的民族文化,同时又赋予作品鲜活的时代气息,着重表现现代壮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时代追求。该作品是“取材于民间、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创作过程的真实写照,是当下民族类舞蹈作品创作的一次积极探索。民族文化是土壤,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与发展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时代气息是花朵,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与发展的表现核心和价值追求。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巧妙地展现时代气息,是分析群舞《蛙神祭》创作思路所得出的点滴见解。诚然,民族舞蹈创作无论何时何地都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坚守传统文化与追求时代气息相向而行,不失为创作路上的一滴甘泉。
(注:本文为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群舞《蛙神祭》”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国宾.文化视野与舞蹈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覃彩銮.壮族蚂拐节[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丘振声.壮族图腾考[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5]张小春.大山儿女的生命情怀――壮族舞蹈《山娃仔》的创作探索[J].舞蹈,2009(3).
篇5
在讲授《选读》中《刺客列传》这篇文章时,有位学生无奈地问我:“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这篇文章啊,文言文又难懂,古时候的那些事在我们现在有啥用啊?”这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意识到给学生讲清楚这些事是多么重要。
我们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语文仍然停留在文本的形式解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这是我们当老师的失职和悲哀。就像我的这位学生似的,他认为文言文不如现代文好懂,学起来费劲,在现在看来又用不着文言文,于是对它就不重视,古代的那些人那些事对今天的我们又是如此的遥远,更是没有必要。这位学生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传扬,文言文难学,这只是看到了目前,把学习功利化了,学习文言文不只是让我们掌握古代的重点实词和虚词以及重要的文言句式去应付眼前面临的高考,这是多么短浅的认识啊,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认为,老师平时的不正当引导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了在掌握古代语言规律的情况下利用所学知识更好的解读古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从思想上挖掘内在的精髓,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教书就是为了育人,育人什么?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才是我们老师教学的宗旨。那么从《刺客列传》这篇文章中我们又要学习些什么呢?
除了基本的文言知识需要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所掌握的文言知识疏通课文,把握文章所写的内容和要义。《刺客列传》主要节选了荆轲刺秦王的部分,故事我们都很熟悉。荆轲是卫国人,他游历过许多诸侯国家,结交的都是贤士、豪杰和德高望重之人,后来游历到燕国,结交了燕国处士田光,曾在秦国做过人质的燕太子丹为了报质押之仇,找到田光,田光就推荐荆轲给他,荆轲在接受田光的建议时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后来就是筹划去见秦王,图穷匕首见,倚柱箕踞而骂,死在秦国刀剑之下。荆轲本不是燕国人,他完全没必要为燕太子去送死,但是他却毅然决然地答应了朋友田光的推荐。燕秦对比,势力悬殊,秦国如虎狼,不是万不得已,没有谁去无故得罪秦国,燕太子有理由这样做,田光有理由这样做,但是唯独荆轲可以不这样做,但偏偏是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畏,不惜牺牲生命来维护完全处于弱势的燕国,以换来其得以苟延残喘的机会,这是何等的胸怀和境界啊?荆轲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秦国入侵者的仇恨和对东方六国人民的同情,这种急人之难,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不畏的行为不正是中国几千年来延续至今的侠义精神吗?这种不畏,誓死捍卫弱者的慷慨磊落的胸怀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那么,什么是“侠”和“侠义精神”呢?《辞海》解释说:“侠旧称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辞源》解释:“侠客,指急人之所难,出言必信,见义勇为的人。唐人及后来的武侠小说则专以指武艺高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敢于打抱不平的武士。”在这些武士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侠义精神”,《水浒传》里“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传达的就是这种侠义精神。以金庸先生为代表的经典武侠小说里提倡的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也是一种传统的侠义精神。时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仍然很火,由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收视率更是居高不下,为什么当今的人们如此热爱武侠,这其中有着国人怎样的无比怀恋的情结?事实证明,人们对于流失的东西往往充满着无限的留恋与怀想,武侠剧的热播在很大程度上也正在昭示着时下侠义精神的一种缺失,中学课本中对《刺客列传》这篇文章的选择,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提携着一种批判的向度,在当前,看见出车祸,冷漠围观者有之,看见跳楼者,督促其快跳怕误自己时间者有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比比皆是,我们的侠义精神哪去了?我们见义勇为的热肠哪去了?成功塑造了众多大侠形象的金庸先生曾经慨叹,现在社会最缺乏的就是“侠义”二字,当代社会人际关系趋向冷漠,面对他人危难,见义勇为者日稀,这不禁引起人们对古老的侠义精神的怀念。
可见,在中学课本里选入《刺客列传》这一课,并且在参考书上规定为重点讲读课文,并非无意为之,而是有着其深刻的价值取向的,从古文中汲取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重拾中国人骨子里的侠义精神,去拯救那些在物欲至上的社会里跌破了道德底线、逐渐迷失本真自我的畏缩灵魂。在中学课本里选入这一课,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说,的确是再合适不过的明智之举。
篇6
关键词:民间艺术;著作权;保护
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创造的文化形式,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间艺术的概念,我国现行法律中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解释,民间艺术大致可以概括为“由具有传统遗产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某一国家的一个群落或者某些个人创制并维系,反映该群落之传统艺术取向的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它来源于民众并流传于民众之中,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民间艺术也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特点。民间艺术的形式包含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杂技与绝技、民间手艺等等。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民间艺术不仅能给人们打来愉悦的艺术享受,更能转化成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促进其艺术形式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行法律对民间艺术的保护还很薄弱,制定相关立法保护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艺术法律保护的现状
民间艺术往往没有固定的作者和固定的物质载体,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一直是立法的难题之一。最早涉及对民间艺术进行法律保护的法律文件是《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年修订的《伯尔尼公约》中规定:民间文艺可视为“作者身份不明”的一类作品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该规定表明:对作者的身份不明但有充分理由推定该作者为本同盟某一成员国国民的未出版作品,由该国法律指定主管当局代表该作者并有权维护和行使作者在本同盟各成员国内的权利。但是该条款把保护的对象局限于已经形成作品的民间艺术而对民间艺术的特有文化和民间艺术形式没有提供全面的保护。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概括并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民间艺术被纳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该公约的生效为民间艺术在全球的法律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民间艺术的保护问题做出详细规定。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经国务院授权,版权局和文化部多次启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草案)》的制定,但是一直没有出台。鉴于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严峻形势,各地方人大纷纷出台地方性法规。2000年,《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作为我国第一个保护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法规出台,该条例主要是通过行政的手段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实行保护,没有具体规定使用者、所有者的权利、义务。此后,《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相继颁布。这说明我国对民间文化的保护逐渐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二、民间艺术法律保护的体系
(一)民间艺术保护的权利主体。
保护民间艺术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民间艺术的归属问题,只有明确了权利主体,才能将民间艺术的保护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对象之上。笔者认为,若民间艺术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作者是确定的个人或者组织,那么该个人和组织自然能够成为民间艺术的权利人;如果民间艺术作品无法找到确定的作者,则应成立专门的民间艺术保护组织或协会担任民间艺术的权利人。由民间艺术产生的收益可以作为该组织或协会活动的经费以及民间艺术发展的支出;如果民间艺术尚未形成作品,而只是以某种艺术形式、文化形式的方式存在,笔者认为可以由国家作为权利的主体。在此情况下,保护民间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可以由政府担任或者由政府委托给其他组织代为行使。
(二)民间艺术保护的权利客体。
民间艺术纷繁复杂,因此确定其客体的范围难度很大。明确民间艺术的权利客体即界定民间艺术的范围,笔者认为,民间艺术保护的权利客体是主要包括民间艺术作品和民间艺术形式。民间艺术的形成是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而造就的,因此,民间艺术是具有地区特色或者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具体而言,民间艺术的范围大体包括:
1.语言形式。例如民间故事、民间诗歌、民间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神话等。
2.表演形式。例如民歌、民间舞蹈、节庆活动等。
3.传统手工艺。例如笔画、彩画、雕刻、雕塑、陶器、编织、刺绣、服装式样、建筑艺术形式等。
(三)民间艺术保护的权利内容。
权利内容应当包括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两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权利包括署名权、维护民间艺术原生面貌权、继承权与再创作权等;经济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专有使用权、许可使用权等。
(四)民间艺术保护的期限。
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财产权是有期限限制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一般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但是民间艺术通常具有群体创作的特性,因而难以确定具体的保护期限。另外,民间艺术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保护期限的起始点和结束点也无法衡量。再次,民间艺术往往是在民众中间通过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形成和传承的,确定的时间范围与民族艺术的形成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对民族艺术应当实行永久保护。
参考文献:
[1]管育鹰.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张力伟.浅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7)
篇7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血脉和根本。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一文中,对文化的含义做了这样的阐述:如果从纯主观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含义的话,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电视是一种文化的媒介,电视节目作为文化产品,必然负载着复杂的文化意义。默多克曾在检讨Star TV在亚洲的发展策略时说:“我们所得到的教训是,只是单独播出好莱坞制作的英语节目已不再足够,让我们致力于观察此地区中不同文化的细微差别。”
未来起决胜作用的不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可以被大众接受的电视产品和文化。河南卫视作为国内唯一定位于文化卫视的电视媒体,充分认识到文化在媒体竞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其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践行着文化至上的理念。“文化卫视,承传文明”这个在卫星频道创立之初就确定的发展定位,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耕耘,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节目特色和丰富的文化节目内涵。
根植于河南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沃土之上,河南卫视在节目创新制作中,总是力图从多侧面、多角度来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观众从节目中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丰富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河南卫视文化节目题材涉猎广泛,有弘扬戏曲文化,满足观众的参与热情,圆更多戏迷登台打擂梦想的《梨园春》;有展示武术文化,融合各种功夫,搭建中外武术交流平台的功夫搏击节目《武林风》;有展示华夏文化,解读藏品背后故事的大型收藏文化节目《华豫之门》;有以解读姓氏文化、弘扬寻根文化、传承家族文化为核心,承载着励志向上和提升民众道德修养等核心价值观的姓氏文化节目《知根知底》;有集综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将文化和娱乐相融合,意在为青少年打造展示自己掌握汉字水平和个性机会和舞台的汉字文化节目《汉字英雄》;有采用画画猜成语的形式寓教于乐,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汉语辞章之美的欣赏和对良好沟通能力的关注的《成语英雄》等。另外,还有弘扬社会正气,讲述普通人感人故事的《中国感动》以及中国首档电视网络时事评论节目《V观点·平心而论》等节目。这些节目都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能够满足大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深受大众的喜爱。特别是今年暑期档播出的《汉字英雄》,节目以“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为主旨,在没有国外节目模式支持,没有大牌娱乐明星加盟和超炫的舞美设计的情况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语英雄》11月中旬播出,随即引发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引发了“重拾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汉字书写能力”等话题的社会性讨论。
《汉字英雄》和《成语英雄》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节目有着巨大的潜力。在时展的大潮中,文化的力量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目前,河南卫视的文化节目模式也已开始对外销售。沈阳电视台和广东南方电视台已经在播出《汉字英雄》;国内三大模式公司之一的“世熙传媒”计划把《汉字英雄》模式销往海外,现正在就双方合作事宜进行谈判。这意味着文化节目同样具有强大的传播力,以及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
宣扬传统文化,符合电视传播理念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卫视在观众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鲜明、独特的风格,拥有了文化节目特殊的表达方式,并引领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
在国外,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文化节目,其中的优秀者很多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很多人是从小跟随父母一起观看某个节目长大,现在自己有了孩子,又和孩子一起继续观看这个节目的,一个优秀的栏目竟可以陪伴整整三代人。我们在研究国外节目制作理念时充分认识到,值得思考和借鉴的,不仅仅是这些节目的样式、环节设置或者主持人风格等等这些具体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究竟是什么在其背后支持着这种创新的不断进行。从制度层面形成鼓励原创的文化氛围和鼓励多样性、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是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创新有了动力,进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创新之路才能扎实地进行下去。比如英国人有喜欢计算、拼写游戏的传统,报纸、杂志、网页上也都有相应的单词、数字游戏板块来适应这种国情。所以,以字母拼写单词和数字计算为主要内容的《Countdown》节目才能得到大众的欢迎,连续保持26年长盛不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的电视媒体只有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节目制作理念基础上,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性格、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创新精神,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开发出广大观众喜爱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节目。
河南卫视在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精粹,探索新的电视表达方式上始终没有停止探索。《梨园春》已经有20年的历史,《武林风》、《华豫之门》开播至今也有近10年的时间,还有两年前开播的《知根知底》以及今年开播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中国感动》、《V观点·平心而论》等节目勾勒出河南卫视多年来的发展脉络,体现出河南卫视在新的媒体竞争环境下,坚持文化卫视的定位,弘扬传统文化节目,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与担当。
无须声张的高度,有口皆碑的厚度,河南卫视将以文化的名义在媒体的竞争中迎风启航。
结合新媒体力量,增强传播影响力
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我曾用“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为题,对河南卫视在文化节目上创新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节目面临诸多挑战,河南卫视必须换一个思路考虑未来的发展。
首先,对于如何用电视来表现深沉、严肃的“文化”概念的问题,我认为电视节目毕竟是现代科技所能支持的、能够传递最大信息量的大众传播内容载体,由纯文字能够承载的内容,声画俱备的电视理应能够承载。所以,不是电视无法表现“文化”,而是我们没有找到好的表现方式。文化和电视的结合,一定是有好的方法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把它找出来。通过在《汉字英雄》和《成语英雄》运作过程中的各种尝试,我们初步触摸到了一个能将文化、品质和传播效果完美结合、能够将文化节目做得好看的方法,并且积极探索创新文化节目的流程设计和质量控制体系,并且坚信,只要做好分解、量化、标准、控制就能把握住文化创意产品的脉搏,实现大规模的高效工业化生产。
其次,与新媒体的交融合作。近年来,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媒体,有些传统媒体开始把互联网作为第二传播平台,在资金、人才、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和内容资源方面,与新媒体互相合作。此次与爱奇艺联合打造的《汉字英雄》节目,双方共同投资、共享知识产权、共同制作播出、联合招商、共同受益。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台网合作。这样的合作模式在国内电视界尚属首次。通过与爱奇艺的合作,实现了电视、PC、手机、平板电脑4个视频终端的多屏互动,从而扩展和延伸了传统媒体平台,达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高度融合、优势互补的整合传播效果。
篇8
关 键 词 :工笔花鸟画 教学 本土文化 价值及精神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和衍变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直面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现状,我们必须把目光回归到中国画教学的本体上来。在众多架下艺术公然来袭的今天,给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我们在对待传统艺术的方式上,显得尤为暧昧。如何对待传统、研究传统、怎样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成了工笔花鸟画领域中最具实质性的课题。用一种什么方式来建立具有中国画特色的教学体系、重塑中国画的传统根基,是我们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笔者前段时间有幸进行了工笔花鸟画的教学实习工作。在与本科学生的教学对话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当下工笔花鸟画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市场运作手段向艺术创作研究领域的渗透等等。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是否还要一味躺在中国画教育的这张温床上呢?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已不单纯是一个艺术视角转换的问题,只有深刻意识到工笔花鸟画的现实问题——机遇与挑战,做好一系列的转型期的工作,也才有可能达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大好形势。单从工笔花鸟画教学的角度上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想法。
工笔花鸟画教学,首先,应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体系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前提。我们应当看到,当下的美术专业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素描、色彩、速写的考试固然有助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提高造型能力等。但作为进入美术类专业高校后选择国画专业的学生却不无遗憾,中国画的专业基本功以及专业的表现技法在这类学生面前几乎是一张白纸,这相应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难度。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相对薄弱,如何“借古以开今”?作为中国画教学的主要途径——“中西合璧”更是无从谈起。在进入中国画专业之前,有意识地进行相关内容的训练和建立必要的国画专业性质的考核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关键是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修养。这不仅仅是工笔花鸟画所在系科,各个艺术系科都应引起重视。当代一些学生对传统的理解和学习上存在着严重的断代。一方面是对国学和传统知识的缺乏,一方面是外来因素的干扰:苏氏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契氏素描、普及性的宣传要求等等,将中国画的传统体系冲击得七零八落。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大利器。正如传统画论是中国画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传授分两部分:一教画理,二教画法。中国画的最高旨意应当是“道技合一”,工笔花鸟画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必须把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当下生活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笔墨当随时代”,要具有现实观照的艺术涵养。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画理论建设之本。
再次,我们当下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临摹——写生——创作三步曲。其中花鸟画写生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临摹与创作的逻辑纽带。重视写生甚至崇拜写生,是20世纪中国绘画和绘画思想的一大特色。李可染先生就曾说:“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功力打出来。”应该说,写生是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的过程,也是画家深入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创造性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写生,直面自然,与自然对话,要勇于打破以往以经验传授、临摹为主的学习手段。要把写生作为本土文化生命的载体,当面对物象时,中国画的造型、笔墨均来自人生的经历和对文化的体验,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生命形象的结构蕴藏着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文化、生命和智慧,力求构筑起融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性于一体的民族美术形态。
不可否认,长期的专业训练、造型知识的培养以及理论的日益积淀,是学生日后创作水平提高的一个良好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更多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审美特点。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提倡的“拿来主义”,笔者认为在花鸟画教学中这一点是尤应引起重视的。不但要“拿”当代与传统的精华,更要“拿”国外的优秀作品加以借鉴和学习。我们的关键在于接纳哪一块并“为我所用”的问题。客观冷静地面对西方,研究和吸纳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先进因素,将其融化在中华文化艺术的血脉中,生成中华文化艺术蓬勃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及学子的职责。同时,创作不是单纯的创意和构思,我们的每一次临摹、每一次写生都可以看作是创作的积淀。其实工笔花鸟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作,以创作带动新技法和新画材为原则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离开艺术的功利性,进入精神的高度自由状态,带着诚意地表现自己,才更有可能出现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潮;这是从理性走出的状态,是无法而法之后人与自然的迹化。
与此同时,工笔花鸟画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精神,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蒋采苹老师在其《中国画系教学建议》一文中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恢复画论课。二、恢复古典诗词和古文课。三、开设中国画构图学课程。四、开设画材学课程。这种合理而又及时的建议无疑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总之,从本科层面上来看,工笔花鸟画教学要把握好这四个基础: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创作基础、理论基础。只有切实抓好这四大基础,才是工笔花鸟画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思变与恪守之争所引发的新艺术形式及语境的表现,是赋予每一个花鸟画教学者的时代使命。站在本土化的精神立场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工笔花鸟画的前景会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
篇9
目前,尽管中国引进了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然而中国的世界音乐艺术实践依然脆弱,主要表现为对本土传统音乐艺术的传承态势式微、对西方音乐艺术的学习盲目照搬以及对其他民族音乐艺术的关注不足,更谈不上宏观的世界音乐艺术专业学习规划,课程教学和专业建设等方面也未见明显的起色。
当下,如何在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主的各类专业音乐教育中实现中国民族音乐、世界民族音乐学习主体的身份认同?如何通过各类型演艺实践、学习传承、学术研究来明晰中国音乐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这应成为国内音乐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历史脉络中的音乐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纵观中国音乐史,我们经历过中国视野的音乐教育和西方视野的音乐教育,当下的世界高校音乐教育正在经历着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发展成果的影响而不断革新,对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路理应予以重新审视,我们亟需中国视野的多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和世界视野的多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并需要上升到音乐艺术培养的实践层面上去。
中国自古有着礼乐教育的传统,两周时期就有计划性的音乐课程教育,既重器又重道,是一种“器与道”相结合的有机完整教育体系,即除了乐语、乐舞技艺内容外,还有“乐德”等涉及伦理道德和人生价值的教育。可见,以礼乐教育为内容的德育是古代教育的重心。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入侵,西学东渐,国乐遭到冲击性影响,甚至得到批判。以王国维、为代表的音乐教育家倡导推行美育。在此背景下,“艺术教育”成为西学东渐的产物,当下相当普遍的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就是受其影响而推广开来的。如1922年由萧友梅任主任的“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本科只设作曲、钢琴、提琴、管乐、独唱五组,昆曲和其他民乐不在音乐“专业”之列。1927年的“上海国立音专”最初体制也与过去的“北大音乐传习所”相同。因而,当下我国音乐学院的音乐教学并不包括戏曲传习。由此可见,戏曲被音乐家“逐出校门”是西方音乐文化影响下既定音乐艺术教育观念的产物。
受欧美、苏联的影响,既往的课程设置重视技法、技能和技巧的传授,诸如视唱练耳、合唱、声乐、钢琴、提琴、乐理、作曲、复调、曲式、和声以及音乐史等。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具有一定的剥离倾向,力求达到规范、标准和统一,如此下去,二元对立的情形越发明显,中国本土音乐的有效性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遇到的艰难可想而知。其中,突如其来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逐步形成稳定的教育制度和结构体系,从观念上肯定了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从而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弃之一旁。
可见,西方文化视野下的音乐艺术教育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世界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教育的弘扬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我们有理由从观念上认可这一刻的“华丽转身”,并从教育措施和教学行动上全方位实践之,推动音乐教育制度创新(在某些层面抑或是历史制度的改造和延续)。
具体到学科专业课程构建层面,应将其统归在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体之中。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是艺术学学科下的重要专业门类,可以看出音乐、舞蹈与戏剧之间的依附关系。不仅国乐是这样,世界其他民族音乐艺术也有其同构原理。我们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够从文化体出发来考量呢?如昆曲、川剧、秦腔、豫剧、黄梅戏、秧歌、花鼓灯、琴书、二人台、侗族大歌和安塞腰鼓等。师资培养理念、师资配置政策是否也能因此而更易呢?难道名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一定能成为名师?而各地区中的名角和名师就因其没有学历学位而否定他们的资质?
鉴于国人的诉求和世人的期望,我国当下音乐与舞蹈学专业教育体系重构应发挥出综合应用型功能,集知识的传承、技能的习得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一体,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理论联系实践,批判中求认同。音乐艺术专业不仅要增设舞蹈类(舞蹈学、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课程,还需增设戏曲、曲艺等文化实体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世界民族文化领域内音乐艺术“一主多维式”培养体系
观察中国高等院校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无论是仿照欧美或是借鉴苏联,我们都没有真正摆正主体身份。当下,无论是网络世界,还是现实社会,我们身边的音乐艺术行为已经拓展至世界文化领域。在该领域内,从主位出发,以中国视野、西方视野或者是更宏观的世界视野来观照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和世界各民族音乐是颇具现实性和前瞻性的一种考量,在此可以称之为“一主多维式”培养体系。
对我们来说,以不同视角来观照中国本土音乐艺术是该体系的立足点,那么以此观照西方音乐和世界各民族音乐艺术是对音乐艺术专业培养体系的巩固与拓展。这种多维视野下的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网络体系的学习是提升学生音乐艺术素质的关键。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闭门知晓天下事,走出国门游世界,学习活动无处不在,时刻都在进行。在当下音乐文化跨界传承传播趋势带动下,音乐文化的跨界学习已经成为必然。
中国曾有徐霞客游记,也有马可波罗游记,更有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华裔文化工作者。玛丽・麦卡锡说过:“本质上,只有真正在世界视野中教授音乐,一个人的转变才可能发生。”①由此可以触类旁通地说,只有在世界视野中培养音乐艺术专业人才,我们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优化转变才可能发生。今天的世界更需要中国人的足迹和声音,中国音乐院团在海外的音乐会展演(如叶小纲“《中国故事》音乐会”在美国获得圆满成功),这些活动事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中国民族音乐外,现阶段国内的世界民族音乐教育缺乏海外音乐事象②的鲜活材料和实践成果,而引进国外材料依然不能改变其被动地位。我们应发挥国人的主体作用,自我反思(自省)与宏观认知多元音乐艺术(外观)相结合,树立世界多元文化视野的整体观。
唐代七部乐、九部乐以及歌舞大曲的多元文化集群化传承精神值得我们继承,或者躬身为局内人对海内外音乐形态、演奏技能等具体音乐艺术进行体化实践③;或者从整体观思维出发对世界音乐艺术事象进行宏观认知和微观把握。我们需要通过艺术实践传承学习本土与异域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文化差异的比照学习来推动中国民族和世界民族音乐的更新。
对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来说,提升培养青年师资水平,吸纳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人都是壮大中国音乐艺术专业师资队伍的有效办法。当下各大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并不是本土音乐教育的传承主体(仅仅占极小部分),而本土音乐的传承主体则由于种种原因被边缘化。这样的现实反差正是改善当下本土音乐教育传承现状的最大障碍。重构教师群体、转化师资评聘机制、修订教师考评标准和更新教育观念势在必行。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不能更新,学生群体的传习方式就无法转型,本土文化传承任务终将落空。
因此,走出既有的藩篱,努力培养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实践主体团队,传承活态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艺术实体是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紧急要务。在落实高校民族音乐传承的方案中,教学模式再也不能人云亦云了。音乐艺术教学措施应视该艺术的文化内涵来定。不同的音乐文化因循着不同的乐理体系,音乐世界没有标准统一的普世原理。
众所周知,教育需要把握三个层次,即知识的传承、技能的传习并全方位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高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同样也包括音乐文化知识的传承、表演唱奏和舞蹈技能的传习,它可以使人体各方面潜能得到充分展现,促进、完善个体或群体的多方位全面发展。
三、后现代语境中的音乐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包含了对传统礼乐教育、近现代艺术教育的改造式传承、继承和批判的多与少,视后现代语境的现实基础而定。在后现代语境中,看问题需要从普遍联系中、历时动态中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综合来考量。对于历时阶段的音乐艺术专业培养理念,我们既要认可它的历史合理性,又要批判它的现实局限性,从而移易出适合各地实情的培养路径来。这种自立的多元视野音乐艺术教育路径,当有利于人机体的全面发展和人潜能的充分挖掘时,既“成人”又“成仁”,统筹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从而构筑生态文明社会。路径基本方向为:
1.契合地方文化资源,强化本土身份认同
在一些民族国度里,音乐表现会有所侧重,从深处追查,都透露出音乐艺术的生态文明色彩,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认知。对中国和非洲来说,音乐是有内在律动机制和外在身体动作的。西方认为音乐是听觉艺术,我们既有的很多课程曾受此影响而侧重于听讲和欣赏。从艺术人类学视角来分析,耳朵并非是音乐的专利,视觉、触觉包括所有感官应统一调动,在音乐教学中逐步拓展,让音乐活跃其中,让内心情感通过身心表现得以释放。
音乐的发展观念对树立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主性尤为重要。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改造不能为了迎合局外人的视听喜好而折损了局内人的传统观念。应当防止“拆了东墙补西墙、捡了芝麻丢西瓜”的现象不断重演,扰乱了音乐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黄梅戏《贵妇还乡》的西方音乐剧化倾向,不仅失去了中国基层观众群体,也违背了依地方语言而发展音乐的优良传统。在印度,他们的社会音乐传播份额中,本土古典音乐达60%以上,西方音乐比例却小于5%。④这种突出传统音乐主导地位的音乐教育认知,值得我们多方位借鉴。我们的音乐发展模式尚未走出“依赖模仿”的教育定势,不断转换培养观念,发挥主位自信心,契合地方文化资源现实基础,承担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承重任势在必行。在高校层面,安庆师范学院黄梅剧院的音乐艺术人才培养路径值得我们借鉴。
2.营建文化生态系统,融入世界多元网络
人类文化社会是一个生态系统,音乐教育也隶属其中,音乐作为生活的生态因素之一,不应束缚我们的身心,而应解放我们的思想,激发我们的活力,服务于我们的社会,作用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和谐建设。在生态文明社会即将到来之时,我们应从认知理念上进行全面反省,既要面对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实情,又要拥有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视野。传统是一条河流,传统依然可以顺应自身的方式绵延发展下去。口传文化、载体文化不再是亚文化,文本音乐并非标准。生态需要回归,文化需要反哺,当下的音乐教育观念认知内核重构当是必然之势。
无论是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或者是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都需要放在客观的学科发展角度来观照,中国学者应有信心从主位出发,逐步成长为世界音乐的表述主体和实践主体,开创中国高校音乐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实现世界民族音乐艺术资源的中国学术观照、中国演艺实践和中国教育传承,从而服务于中国生态文明社会中的高校音乐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构建。
总之,在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视野中,必须基于人类学的胸怀积极重构中国音乐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拓展生态文明社会中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这不是对教育传承对象内容的权衡取舍,而是培养具备世界多元艺术能力和多重乐感的新生群体,不仅要把握好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价值内涵,也要在世界文化多维网络中挖掘世界各民族音乐艺术的风采旨趣,从而探寻弘扬与发展中国音乐艺术以及世界各民族音乐艺术的立体交叉复合式路径,带领高校音乐师生群体走向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广阔世界中去。
作者附言: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活态文化视域下的民族音乐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3JYXM133;2012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区域文化视野下青少年道德情操研究―以皖北为例”,项目编号:AHSK11-12D229。
注 释:
① 管建华著,《JVC世界音乐与舞蹈录像集锦(1989年英文版中译本)》【内部资料】,2004年。
②“音乐事象”术语借鉴于民俗学中的“民俗事象”术语,该“象”区别于“项”,具有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上的整体多重含义。
篇10
食品饮料界近来最受关注的产品,非王老吉莫属(注:本文所指“王老吉”及其销售额,均为分家之前的王老吉,也泛指“王老吉”品牌创造出的大单品份额)。其以超过200亿的销售额超过可口可乐,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罐”。
不仅如此,王老吉更是带动了整个凉茶行业的崛起,也为将中华传统饮食回归现代消费作出了榜样。一批跟对了产品的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而一批生产企业则在寻找下一个有可能突破百亿的大单品。
王老吉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无论是定位理论的运用、利用事件传播还是渠道精耕,都不难从营销角度解释“王老吉现象”。营销固然是王老吉成功的必要因素,然而在营销之外,王老吉凉茶产品本身正好迎合某种趋势。想要从王老吉的成功路径中借鉴经验的企业或商家,或许能总结出这个规律,并借这个规律寻找到下一个有成功潜质的大单品。
有学者指出,人均GDP超过4000美金的社会,会有回归传统的趋势。正因如此,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人才开始对自己民族传统的东西产生自信。无论在服装行业、食品饮料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传统的概念或元素正在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凉茶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传统产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潮流,而不是被视为“老古董”、“守旧”,正是与这种“回归传统”的社会环境变迁相关。
其次,凉茶作为南方尤其是两广的特色饮品,之所以能在全国更广泛被接受,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凉茶本身的功能属性。以往只有南方人才有的“怕上火”的需要,在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偏大的现代社会则已经成为一种大众需求。而中国人向来又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用喝饮料的方式来顺便解决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也变得顺理成章。
同时,再加上“王老吉”这个听起来就比较喜庆、吉利的名字,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同时也增加了节庆消费和礼品消费的购买理由。
凉茶只有一个王老吉,可是饮料界还会不会有下一个像凉茶这样可能异军突起的品类呢?
“十花汤”的潜质
“十花汤”的创始人钱毅觉得自己找到了具备这种潜质的产品。
“消食化油就喝十花汤”――钱毅为新产品“十花汤”选择的这句广告语,精准诠释了该产品的定位:一款消食化油、有益健康的饮料。
而之所以以“消食化油”为卖点,则是看准了其背后巨大的市场需求:现代人群一方面总是在餐桌上受到高热量、高脂肪的美食诱惑,另一方面又不希望美食变成脂肪堆积导致身材变形。定位于解决消费群体纠结的“十花汤”,有着巨大的潜力市场。实际上这也是钱毅打造“十花汤”产品的初衷:“把人类的问题在饭桌上解决。”其实也就是把人类在饭桌上容易产生的问题,借助“十花汤”,直接就在饭桌上解决。
当然,除了主打的“消食化油”功能,其醒酒护肝、润脏清肺、美容养颜等辅助作用,对城市男女同样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支撑这些保健功能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中药。作为一款草本植物功能型饮料,“十花汤”的原材料,主要由甘草、山楂、莱菔子、葛根等天然原料,经多重提取、浓缩、精制而成。就原料本身来说,都是药食同源,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再加上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超高温瞬间灭菌、双重紫外线通道消毒等工艺,从源头到过程,均保证了产品的绿色安全,为“传承传统,传递健康”提供了保障。据悉,目前“十花汤”在西北地区市场已经初见成效,成为一些消费者餐桌必备的饮品。
将“十花汤”的这些基本特征与王老吉相类比,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处:
第一,同样是借助回归传统趋势,在饮料行业推广传统产品。只不过王老吉是具有百年传统的凉茶,“十花汤”则是发扬有着更悠久历史的“食补”传统;
第二,同样是区域起步,并面向全国市场。王老吉与“十花汤”,前者从两广由南向北走向全国,后者虽然起步于西北,但适用于全国尤其是大中城市主力消费群体。
第三,同样是健康的产品功能与品牌诉求,只不过一个是“去火”,而另一个是“去油”。而上火和油腻则正好是餐桌上最常遇到的问题。
最后,两者的产品名称都是琅琅上口,并容易产生正面的感觉印象。“王老吉”的名称即亲切又觉得吉利,而“十花汤”同样平易近人,其谐音“食化汤”则比王老吉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产品本身的功能。
纵观饮料市场,炒作概念者众,而真正有潜力者寡。成功者各有不同,但内在的逻辑总有规律可循。“十花汤”未来能否像王老吉一样成为百亿级大单品?至少从产品本身,已经能看到“十花汤”先天具备这种前提条件。
尾记:
其实,“十花汤”所做的事,就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相结合,但“工艺传统”并不意味着在企业运营上偏于保守。2013年9月18日10点18分,“十花汤”企业在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成功挂牌。这也意味着“十花汤”成功登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股权交易中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传承非遗的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