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品种范文
时间:2023-03-29 16:4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桂花品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四季桂比较好养。
四季桂,叶子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极芳香;核果成熟后为紫黑色。
花朵颜色稍白,或淡黄,香气较淡,叶片薄。是木樨属桂花的变种。与其他品种最大的差别就是它长年开花,即一年四季都会开花,所以四季桂的别称是月月桂,月月桂除了是四季桂的别名之外,还是四季桂的品种之一,但是其花香也是众多桂花中最淡的,几乎闻不到花香味。四季桂的品种又分为月桂、四季桂、佛顶珠、日香桂和天香台阁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摘要:
为研究茶叶品质成分在红茶发酵过程的动态变化,探索春闺品种花香红茶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选择新品种春闺春季鲜叶原料进行花香红茶制作,检测其在发酵过程中\[0、2、4、6h(毛茶样)分别取样\]的生化与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黄酮总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减少的趋势,分别从36.1%、16.27%、3.54%、8.93%减少至30.77%、11.25%、3.2%、7.85%;茶黄素、茶红素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分别从0.52%、2.26%增加到0.84%、2.58%。在香气组成上,春闺品种花香红茶主要以醇类、醛类、酯类、含氮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其中醇类、含氮化合物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醛类、酯类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却呈升高趋势;春闺品种花香红茶香气成分主要包括橙花叔醇(18.02%)、α-法呢烯(12.4%)、β-罗勒烯(7.89%)、吲哚(6.8%)、己酸叶醇酯(5.83%)、芳樟醇(5.52%)、香叶醇(5.45%)等;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春闺花香红茶品质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汤色由原先的橙红稍暗变化为红艳明亮、显金圈;滋味由苦涩向甜醇转化,香气也由稍浊带青气向花果香、甜香转化。
关键词:
春闺;品质;花香红茶;生化成分
近年来,为了提高红茶的品质,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加红茶产品的附加值,以乌龙茶品种鲜叶为原料,将乌龙茶生产中的晒青、做青工艺应用于传统红茶的加工中,由此生产的花果香型红茶(亦称乌龙红茶、红乌龙、一泡红等),其品质综合了乌龙茶与红茶的优点,突破传统红茶甜香甘醇,带馥郁花果香,滋味鲜爽,成为茶叶中的一支新秀,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尤其在坦洋工夫发源地福安茶区的推广应用较为广泛[1-3],此外在湖南、广东等茶区也已成功应用[4-5]。发酵是红茶制作的关键工艺。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影响发酵情况进而影响成茶品质。发酵的实质是内含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温度、湿度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发酵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了乌龙红茶内含物质的化学反应方向,从而导致生化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学者对黄金桂[6-7]、春兰[8]、黄观音[9]、金观音[10]等品种制作花香红茶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成茶呈现出不同的香型,如玫瑰花香,花粉香,花香,甜香、蜜香等等[8,11]。但对春闺品种红茶配套加工工艺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目前,花果香型工夫红茶品质形成机理的探究还不够深入,与品质相关的生化成分、香气组成成分等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研究报道不多。基于此,本研究以春闺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春闺品种[12]花香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变化,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和多茶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花果香型工夫红茶生产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以春闺茶树品种的1芽2~3叶为原料,2014年5月4日晴天中午采摘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园。采摘的鲜叶运送选用清洁、透气性良好的竹篮或竹筐,鲜叶进厂后及时散热薄摊。鲜叶按花香型红茶(乌龙红茶)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其流程为:鲜叶原料晒青凉青摇青摊青揉捻发酵干燥。主要仪器:6890N-5975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SPME手动进样器、65μmPDMS/DVB萃取纤维(Supelco)、磁力加热搅拌器(IKA)、6CH-18型电热烘焙箱、901型碧螺春烘干机、85型佳友茶叶摇青机等。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
花香红茶的制作:晒青选在下午15:00~17:00室外进行,室外气温26℃左右,时间约为10min,凉青温度约20℃,时间约为2h。摇青共2次,中间间隔2h,第1摇与第2摇时间分别为1min、3min,摇青机转速15r•min-1;揉捻时间约为1.5h;发酵在发酵室内进行,发酵温度23~26℃,湿度85%~90%。发酵茶青厚度13~15cm。本试验设计发酵时间分别为0、2、4、6、8h,即在上述各个时间点取得样品,分别标记为F0、F2、F4、F6、F8。各处理均采取3次平行取样作为重复。样品固样后进行感官审评。审评最高分的相应发酵时间为春闺品种花香红茶的适宜发酵时间。对最适宜发酵时间的样品及其过程样进行各项生化成分检测。
1.2.2固样方法
固样在901型碧螺春烘干机上进行。将机器预热至130℃后将样品放入(此时温度降至120℃左右),5min后取下样品,将其放入鼓风式电热恒温烘干箱中80℃烘至足干,约2h。待样品烘干后取出摊凉,密封包装好用于理化检测。
1.2.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参照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由审评专家对其香气(25%)、汤色(10%)、滋味(30%)、叶底(10%)进行感官密码审评,以加权评分法计算感官评定总分,总分为75分。
1.2.4香气提取方法
香气提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称取10.0g磨碎茶样于150mL三角瓶中,加100mL沸腾蒸馏水,用具硅胶隔垫的顶空螺纹盖盖紧,搅拌速度450r•min-1,在50℃烘箱中平衡5min后,将萃取头插入三角瓶于茶汤液面上空吸附40min,最后在GC-MS进样口于230℃下解吸5min。
1.2.5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GC-MS条件:色谱柱:HP-5MS。载气为高纯氦气。进样口温度:230℃。柱流速:1mL•min-1。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30℃。离子化方式:EI。电子能量:70eV。程序升温参数:50℃保持2min,以5℃•min-1的升温速度升至180℃,保持2min,再以10℃•min-1的速度升到230℃,保持5min。
1.2.6质谱检测分析
通过NIST、WILEY等在线质谱数据库进行成分检索、参考资料确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成分定量分析。
1.2.7生化成分分析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参照GB8303-2013方法;游离氨基酸总量采用GB8314-2013方法;水浸出物总量采用GB8305-2013方法;茶多酚总量采用GB8313-2008方法;儿茶素总量测定参照GB/T8313-2008方法;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13];茶黄素、茶红素等测定采用系统分析法[14]。儿茶素组成以及咖啡碱含量测定采用HPLC方法[15]。1.2.8数据分析数据结果采用DPS7.5版本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试验茶样的感官审评结果
花香红茶发酵过程中各样品感官审评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茶叶汤色逐渐转亮,并且出现金圈;滋味由苦涩向甜醇转化,香气也由稍浊带青气向花果香、甜香转化。在发酵时间达到6h后,感官审评总分最高;在发酵时间进一步延长,达到8h后,总体品质降低。由此可见,发酵时间不够或发酵过度均会影响茶叶品质。在本试验中,春闺品种花香红茶发酵时间控制在6h左右其综合品质较好。
2.2试验茶样的内含成分分析
2.2.1主要生化成分比较
通过对各发酵过程样品生化成分对比发现(表2),茶多酚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其含量各样品间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水浸出物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也是不断减少,且在发酵2h后显著减少;游离氨基酸、黄酮总量总体呈降低趋势;咖啡碱含量整体较稳定,各样品间差异不显著;茶黄素、茶红素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茶黄素在发酵4h后增加显著,而茶红素在各阶段增加量并未达显著水平。
2.2.2儿茶素组分对比分析
儿茶素是构成茶多酚的主体,占茶多酚总量的70%~80%,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化学成分之一。春闺花香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儿茶素组分的变化如表3所示。从总体上看,EGC、EGCG、EC、GCG、ECG、CG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含量总体是呈降低趋势的,其中EGCG含量减少幅度最大,样品F6含量为F0的10.29%;而GA、GC、C等在各样品中变化规律表现得不明显;儿茶素总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在发酵2h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2.3香气成分分析
春闺品种花香红茶主要以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含氮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发酵过程茶样的香气成分见表4。样品F6香气主要成分主要有:橙花叔醇(18.02%)、α-法呢烯(12.4%)、β-罗勒烯(7.89%)、吲哚(6.8%)、己酸叶醇酯(5.83%)、芳樟醇(5.52%)、香叶醇(5.45%)、反-2-己烯醛(4.13%)、苯乙醇(2.76%)、β-紫罗酮(2.5%)、丁酸己酯(2.47%)、异戊酸叶醇酯(2.38%)、苯甲醛(2.35%)、苯乙腈(2.19%)、顺-茉莉酮(1.98%)等。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总体上醇类、含氮化合物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而醛类、碳氢化合物、酯类含量却是呈上升的趋势,酮类、酚类物质等未表现明显变化规律。从表4可以看出,醇类组分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含量总体上是呈降低趋势,由最先的8.86%降低至最后的6.91%;苯乙醇含量在发酵时间为4h达到最高(3.48%),之后又降低至(2.76%);醛类组分中,己醛、反-2-己烯醛、香叶醛、2-十一烯醛等成分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反,反-2,4-庚二烯醛、苯乙醛等变化规律却是相反的,呈减少的趋势;酮类成分主要是顺-茉莉酮、α-紫罗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6-甲基-5-庚烯-2酮等,但在各个阶段含量变化不显著;酯类组分随着发酵程度加深含量明显上升,明显增加的成分有异戊酸叶醇酯、己酸叶醇酯、己酸己酯、反2-己酸己烯酯等,其中己酸叶醇酯变化最大,由原先F0样品的3.88%增加到F6样品的5.83%;碳氢类化合物中增加量最多的是石竹烯和α-法呢烯,分别由原先的0.17%、5.66%增加到0.32%、12.4%;含氮化合物中吲哚成分是随着发酵时间延长一直减少的,由原先的14.73%减少到6.8%。
3讨论
在红茶的萎凋工艺中加入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后,通过摇青摩擦损伤叶缘细胞,促进多酚类的酶促氧化,为花香型红茶特有品质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早期苗爱清等[16]在总结红碎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导入乌龙茶的部分加工工艺,创制出红茶类新型花色品种———乌龙红碎茶,此茶具有类似斯里兰卡、印度大吉岭红茶高花香的品质特点;王振康等[17]在传统坦洋工夫红茶的萎凋工艺中加入了晒青回青做青摊青,制成了高香型坦洋工夫红茶;孙威江等[18]在八仙红茶的加工过程中也借鉴乌龙茶制作工艺的晒青、摇青工序,与对照相比,处理毛茶的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将类似乌龙茶加工的晒青和做青工艺用于红茶加工,还可解决传统夏秋红茶滋味苦涩的问题[19];通过本研究表明,将做青工艺运用于茶树新品种春闺,所制作花香红茶呈现其独特的品种香且综合品质较好,该品种在制作花香红茶方面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生化成分的含量是决定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20],品种是影响茶叶生化成分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应根据其品种特性掌握相应的配套加工工艺。发酵作为红茶制作的关键工艺,发酵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了乌龙红茶内含物质的化学反应方向,进而影响其品质。研究表明,金观音的红茶加工应掌握偏轻发酵,其成茶品质香高、味醇、汤亮,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清醇型茶叶风格的需求[21];黄金桂乌龙红条茶,发酵时间以3.5h为最佳[9];黄观音工夫红茶以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4.5h所制成茶感官品质最佳,其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和[12];春兰在发酵温度为25℃~28℃,湿度在75%~85%时,3.5h的发酵时间最有利于其品质的发挥[7];此外,和红州[22]研究发现,金观音、梅占这2个品种所适宜的加工方式与福云6号差异较大,金观音、梅占以恒温25℃发酵条件下加工的茶叶品质较高,试验处理设置3种不同发酵方式:温度先低(25℃,2.5h)后高(32℃,1.5h),先高(32℃,1.5h)后低(25℃,2.5h),恒温25℃。本研究表明,春闺品种花香红茶在发酵温度控制在23~26℃,湿度控制在85%~90%,发酵时间控制在6h左右其综合品质较好,滋味甜醇、香高带花香。而发酵不足时,味涩、粗,香气较低带青气(0~4h),发酵过重时,香闷味粗叶底偏红暗(8h)。
红茶的发酵的实质是以多酚类化合物深度氧化为核心的化学变化过程。茶叶细胞中的多酚类与多酚氧化酶发生反应,产生有色物质,促进芳香类物质形成,有些多酚类及其氧化物又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23],发酵时间越长多酚类与多酚氧化酶的反应越多,导致茶多酚的含量降低,茶黄素及茶红素总量也随之升高。茶黄色和茶红素是汤色红艳的主要影响物质,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多,茶汤颜色越加红艳明亮。刘淑娟[19]等曾研究认为,发酵过程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大幅度下降,酯型儿茶素总量随着加工过程的进行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都在发酵期间下降幅度最大;游小妹等[24]研究表明,丹桂红茶在发酵过程茶多酚总量、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含量等均呈降低趋势,儿茶素总量由揉捻叶的9.74%显著降低到发酵叶的3.95%。丹桂的咖啡碱在红茶各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不大。本试验也表现出了相似的结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多酚类含量大幅度下降,茶黄素及茶红素总量升高,汤色逐渐变亮。在此过程,氨基酸不断氧化生成醛类和一些聚合物等物质,导致香气中的醛类组分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4种酯型儿茶素(EGCG、GCG、ECG、CG)总量急剧下降(下降了87.28%)。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与风味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红茶香型和香气主要成分均有差异:在香型差异上,如传统品种红茶(福云6号、坦洋菜茶)与金牡丹、金观音等乌龙茶品种相比,主要以甜香为主,不易呈现花果香[1],而金观音品种加工的花香型坦洋工夫红茶具有甜蜜的花果香[2]或蜜桃香[25];黄金桂具有桂花香的香气特征[10],春兰品种加工的红茶在香气上呈浓郁的玫瑰花香[7],而紫牡丹红茶带有花粉香[8]等。可见乌龙茶品种所制红茶与传统红茶品种香型风格确有较大差异。一些乌龙茶品种制作武夷山的小种红茶,其特有的浓郁花香,也是使用阿萨姆变种(武夷菜茶)制作红茶无法比拟的[26];在香气成分差异上,研究认为[27],祁门和福建红茶香叶醇含量高,而广东、广西红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含量较高;坦洋菜茶加工的传统工夫红茶其主要香气成分有反式香叶醇(34.01%),水杨酸甲酯(7.78%)和β-沉香醇(6.94%)等为主[28];由金观音和丹桂品种加工的红茶香气成分以橙花叔醇为主,达到了15.33%、17.79%,其次是香叶醇,含量分别为0.15%,3.64%[25,29];本研究发现,春闺品种花香红茶主要也是以橙花叔醇(18.02%)含量最高,其次主要有α-法呢烯(12.4%)、β-罗勒烯(7.89%)、吲哚(6.8%)、己酸叶醇酯(5.83%)、芳樟醇(5.52%)、香叶醇(5.45%)等成分。橙花叔醇属于倍半萜烯醇,具有木香、花木香和水果百合香韵,是茶叶的重要香气成分,也是乌龙茶香气中最主要的特征成分[30]。而橙花叔醇在坦洋菜茶加工的红茶中含量较低,仅为1.36%[28],橙花叔醇在春闺花香红茶中大量存在,是其香气组成的一大特征。发酵时间是影响红茶品质的因素之一,而温度、湿度、通气状况等又决定了发酵的时长,因此,统一综合考虑各因子,优化春闺品种花香红茶的发酵工艺参数,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宋丹丹,陈林海.多种茶树品种加工新工艺坦洋工夫的适制性初探[J].福建茶叶,2012,(5):17-19.
[2]陈凤月,潘玉华,黄先洲.花香型坦洋工夫红茶萎凋技术[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9):68-70,74.
[3]潘玉华,黄先洲.坦洋工夫红茶加工技术创新总结[J].蚕桑茶叶通讯,2012,(5):33-36.
[4]张静,.摇青工艺在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10:30-31.
[5]赖兆祥,苗爱清,孙世利,等.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10):120-121.
[6]黎健龙,唐颢,唐劲驰,等.黄金桂品种加工乌龙红条茶试验初报[J].中国茶叶加工,2007,(4):20-21.
[7]冯红钰,莫小燕,马仙花,等.花香型黄金桂红茶新工艺初探[J].中国热带农业,2014,3:34-35.
[8]刘玉芳,杨春,林朝赐,等.发酵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J].福建茶叶,2008,(2):21-22.
[9]林学茂,卢明基.金观音等乌龙茶茶树新品种工夫红茶适制性研究[J].茶叶通讯,2012,39(4):22-24.
[10]陈凤月,潘玉华,黄先洲.金观音加工花香坦洋工夫红茶的萎凋技术[J].蚕桑茶叶通讯,2014,4:33-34.
[11]张磊,杨如兴,黄建.紫牡丹等茶树良种在福清试种的产量和品质研究初报[J].茶叶科学技术,2012,(1):3-5.
[12]陈常颂,钟秋生,林郑和,等.新选308与铁观音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3,34,(21):97-102.
[13]黄意欢.茶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24-127.
[14]汪东风,卢福娣.茶叶生物化学基础实验与技术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15]吕海鹏,林智,钟秋生,王力.普洱茶E8组分的化学成分研究[J].茶叶科学,2010,30(6):423-428.
[16]苗爱清,舒爱民,胡海涛.乌龙红碎茶香气组成研究[J].中国茶叶,2006,(1):18-19.
[17]王振康,邬龄盛,郭少平,等.高香型工夫红茶初制加工技术[J].福建茶叶,2007,10(10):50-53.
[18]孙威江,林馥茗,陈志丹,等.八仙红茶加工新工艺探讨[J].茶叶科学技术,2011(3):5-9.
[19]刘叔娟,杨拥军,钟兴刚,等.引进晒青、摇青工艺降低夏秋红茶苦涩味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6):102-105。
[21]邬盛龄.金观音红茶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对策[J].福建茶叶,2011,(2):27-28.
[22]和红州.福建工夫红茶创新工艺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23]唐颢,唐劲驰,李家贤.乌龙茶的品质成因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05,(3):14-16.
[24]游小妹,黄福平,陈荣冰,等.瑞香与名优乌龙茶品种香气特征比较[J].福建茶叶,2002,(4):11-13.
[25]张磊,杨如兴,陈芝芝,等.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茗科1号香气成分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12):1257-1262.
[26]尤良标.乌龙茶茶树品种制作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适制性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报,2013,(8):281.
[27]竹尾忠一,游小青,王华夫,等.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J].茶叶科学,1992,12(2):81-86.
[28]冯林,陈贤民,沈强,等.肯尼亚红碎茶与中国工夫红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J].贵州茶叶,2012,40(3):20-28.
[29]钟秋生,陈常颂,张应根,等.SDE-GC/MS分析丹桂品种乌龙茶香气成分[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5):98-506.
篇3
Abstract: the property development is a hot spot topic which our country nearly ten remaining years of life come. Property development's cost mainly by takes, the plan, the construction, the sale and so on essential node decisio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above essential node, immediate influence to property development cost and benefit.
关键词:产品组合 房地产开发 定量分析
key word:product mix Property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
作者简介:周玲,出生于1983年11月,女,贵州省毕节市,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现任施耐德电气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事部高级专员。
在商言商,作为企业无非是实现社会责任感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均衡。回顾房地产开发的过程,拿地、规划、施工、销售几个关键节点决定了所获效益的多少,其中拿地、施工控制了成本,销售创造了利润,规划则是前后的纽带。目前地产界仅有施工造价控制发展得最成熟,工程招投标比其它领域更易操作及评判,行业中已形成严格、完善的工程概预算控制体系,成本一般相差不大。而其它三者相对主观性较大,例如,土地的成本经常会受到拍卖会现场气氛的影响。
如何合理规避或者减少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问题,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 拿地阶段: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取土地时,制定一套必胜或者扩大赢面的策略;
* 规划阶段:通过在有限土地资源条件下组合相关的产品类型获得最大效益;
* 销售阶段:通过市场比较法和认知价值法,寻求可比的典型项目通过多因素的逐一比较找出合适的价格区间。
产品规划与定量分析
房地产开发以求以合理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对于具体的开发项目而言,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必要的,但还需采用数量指标和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以求得决策问题的最优解,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对此,利用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分析产品组合的优化。
定量分析应用,尤其运筹学是较广的是数学规划,其研究有关安排和估值的问题,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给定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来寻找安排的最优方案。它可以表示成求目标函数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极大极小值问题。
房地产开发受到环境、地段、规划、资金等诸因素的制约,在满足规划、环境要求下,运用线性规划的理论,以有限资金求出最佳开发方式,最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换言之,即怎样能找到房地产的最佳开发方式。
案例分析
某地产项目,位于西部城市,占地20万平方米,容积率0.9,总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地价1.8亿元,需求及预期售价调研及以往对各类型产品的概算如下:
基本思路:
设m种建筑类型的占地面积分别为x1,…,xm,则可建立优化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
maxz=s1x1+…+smxm,
其中si为第i种建筑类型的单位效益,z为总收益。
约束条件
(1)各类型建筑占地面积约束
mii≤xi≤mai,i=1,…,m,
其中mii和mai分别为第i种建筑面积的下、上限。
(2)总土地面积约束
一般而言,土地尽量利用,则X1+X2+…+Xm=总用地面积
(3)容积率约束
Rii≤Ri≤Rai,
其中γii和γai分别为第i类建筑容积率的下、上限。
(5)非负约束
xi≥0,i=1,…,m.
由表格中的已知条件,本案例转化为求:
maxz=2145X1+2050X2+2240X3+2500X4+3450X5
其中:
Z―总的毛利润
x1――独栋别墅占地面积
x2――双拼别墅占地面积
x3――联排别墅占地面积
x4――叠加洋房占地面积
x5――多层洋房占地面积
根据已知的约束条件求解得
X1=1.25, X2=0, X3=9.75, X4=5.4,X5=3.6;目标函数Z为50441.25万元。
下表为运算结果及敏感性分析表:
(一)运算结果报告:
(二)敏感性报告:
指标终值递减梯度
独立别墅 1.250.00
双拼别墅 0.000.00
联排别墅 9.750.00
叠加洋房 5.040.00
多层洋房 3.60 0.00
综上可见,每一类产品类型的用地毛利润的自变量的系数对目标函数的取值起关键性作用,因此,即使有些产品类型的售价及建面毛利润很高,但由于容积率的关系,其用地利润不一定高,而且从目标值的求值过程看出,由于各种约束条件的影响,最终值是满足所有条件的其中一个解,当然有可能出现多个解的情况,但是此目标值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模型在产品规划组合中,每一类产品的容积率我们先入为主进行了设定,其实每一类产品的容积率只是区间数值,根据品质要求的差异,联排别墅的容积率可能介于0.6~0.8之间,叠加可能介入0.8~1.1之间,但我们在上述计算中,由于需要计算每一类产品的真实分摊地价,已将相应的固定容积率代入计算,严格来讲,其应该演变为约束条件:Ya/(Xa1+Xa2+…..+Xa7)≤0.3,其中Ya为独立别墅的建筑面积,如此类推,最终的约束条件将同时出现多个Xi 和Yi,且Y1+Y2+Y3+Y4+Y5≤18,用地可取等号,但建筑面积之和可能小于原规划文件的总建筑面积,为了保证效益最大化,则没有做足容积率。在上述案例的计算中由于约束取值的关系就没出现这种情形。
可见,在不考虑房价异常波动时,良好的产品组合能够在有限的土地限制的条件下,解决土地和物业类型之间的问题,实现房地产开发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定量研究方法[OL//]MBA智库百科,2011
篇4
由于在产品、发展历史、品牌成熟度、企业财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国内企业的品牌战略、营销战略肯定会与国外企业有很大区别。现在有一种不大好的风气,凡事言必称宝洁、GE、IBM。 事实上,老外的许多做法就很不适应中国的市场环境,如西门子的博世热水器把95% 的精力放在科研、生产与品质管理上,在广告、营销上却努力不够,结果进军中国市场多年,业绩却很不理想。西门子可能觉得博世在中国也有在德国那样有名,所以不怎么投广告。中国国情总的来说还比较贫穷。大众媒介在城市渗透很广,而农村居民接触阅读物与电子媒介的比例都是很低的。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和面临的市场环境,这样的国情就决定了我们的品牌战略与很多国际品牌、成熟品牌的战略有很大的差异。一流的营销首先要对经营环境有正确和透彻深入的了解。企业家和策划人不能以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好友的消费水平来推断企业产品消费群的购买力。这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却很难。
判断一个市场成熟度的标准时该行业中是否已经有了不可撼动的领导品牌,就发达国家而言,目前大多数行业都已经步入了成熟期,而我国由于市场起步较晚,很多行业还处于成长期,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规划品牌战略是突出国情,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1. 很多行业品类展位、品牌知名度的竞争力将高于核心价值的竞争
在中国,由于很多行业还处于导入期和成长期,在产品层面的细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可以通过品类占位迅速建立品牌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区隔,赢得相关细分市场的青睐。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进入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时间的候选菜单,这些对于一个新兴品牌的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就是王老吉明确的品类占位的结果。
2. 品牌延伸的机会很多
企业在进行品牌延伸时要考虑以下因素:品牌核心价值、新老品牌的关联度、行业与产品的特点、产品的市场容量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发展新品的目的、企业的财力和推广能力、市场竞争格局与市场成熟度。其中,品牌核心价值能否包容延伸产品是决定是否可以品牌延伸的最重要因素。对于成熟市场,由于已有霸主品牌的存在,后进入者如果采用品牌延伸的方式,超越竞争对手的机会就会小很多。我国很多行业处于依靠品牌知名度竞争阶段,市场中没有稳定的领导品牌,所以,当一个企业在原来的细分市场积累了足够知名度和美誉度后,可以进行理性的品牌延伸。
篇5
【关键词】 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47-01
近几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得很快,西药房及药品的质量控制管理已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质控体系和指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科学的管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生产力。随着中医事业的扶持和发展,中药房药品的管理工作也显得非常重要,现就中药房药品的规范化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探讨如下:
1 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药房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不规范 前几年随着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药品方面主要在西药方面的发展很快,但是中医及中药发展步子仍然较为缓慢。在医院中,中药房上级隶属关系不尽相同,分别归属于中医科、药剂科,甚至在某些医院竟搞个人承包,因此也引发一些用药安全问题及一些医患纠纷。
1.2 专业的中药执业工作人员不够充足,服务意识理念不强 由于中药配方工作流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中药房工作人员的编制至少应是西药房的2倍,但目前的大多数医院中药房都未达到此编制比例[1],虽然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为中药房增加人员储备是为医院今后发展做必要的准备。我院的西药房工作人员为63人,而中药房只有20人,并且窗口工作人员仅15人。医院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医院上级卫生局甚至市里规定的,这需要医院领导努力协商解决。专业窗口人员配备不足,只有任用实习学生及非专业人员来补充,正规顶班,而实习生和非专业人员在短时间内不具备中药尤其是中药饮片等管理、鉴别、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只能局限于照方拿药,不能做好中药药品的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不能提供必要的用药参考,不能解答病人用药方面的询问,甚至会给患者健康安全造成隐患。同时缺乏相应实践经验的实习药师及非专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思想上不够重视病人的需求,不能主动地体贴、关心病人。
1.3 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大部分医院中的中医相对人气爆棚的西医来讲的确有些不够景气,也疏于对中药房的科学管理。药品收购计划不周全、进货渠道不正规,这样不能保证进入正规有效并且价格合适的药品;库存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药品积压和过期的问题,同时中药饮片的保管不良,有饮片出现霉变、虫咬等问题。
2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中药房及药品规范化管理建议如下
2.1 规范中药房隶属关系 卫生部2009年下发4号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通知”,根据通知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2009年3月16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了《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标准中规定:中药房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可分三个组: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药剂科要重视中药房的管理,中、西药房是相对独立并列的两部分,无主次之分。
2.2 加强专业人员配备与管理 标准中规定: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至少达到20%,中医医院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至少达到60%。三级医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不低于50%,二级医院不低于40%。三级医院中药房主任应当有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任职资格;二级医院中药房主任应当有主管中药师以上的任职资格。各组负责人应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制定相应规定,定期对业务工作人员进行中医、中药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强化,要求其能够熟练掌握中药的来源、性状、保存及功效等,也可互相交流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临床用药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2]。
加强中药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我们的服务中心是病人,这要求我们整个医务人员包括药学工作人员积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要有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心做起,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改善服务态度,改善服务意识。门诊中药房既是窗口服务又是药学知识服务,这就需要我们药房工作人员更要在配备应有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端正服务态度,耐心、细心地回答病人的各种咨询。实际工作中,药师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人际沟通、协调处理纠纷等相应的能力。
2.3 加强药品管理及监督
2.3.1 严格审查引进药品所在生产企业资质文件,不合格的企业坚决取消其供货资格;对于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要严格执行招标政策应用中标药品;对于进口的药品除了仔细审查《药品进口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还要仔细核对价格批文。
2.3.2 健全药品入库及库存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的验收入库时,要验收的内容:药品的名称和数量,药品的剂量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等。检查中药饮片时还要查看外包装是否合格,包装上标签是否完好,炮制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药品应拒绝入库。药品出库时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库存药品按属性分类保管,注意库房的光照、空气湿度,必要时加强通风,必要的药品进行冷藏、避光保存,全部药品要注意防虫、防鼠。定期盘点检查,防止药品过期、虫蛀、霉变。对麻醉、有毒等特殊药材要专人专柜保管、专用处方和登记,做到账物一致,查无漏洞。
2.3.3 药房定期检查药品质量,一般为一月一次,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及时处理,做好记录。药房负责人定期检查调配人员的操作规程,建立检查记录,可以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对差错事故要严肃处理。调剂人员要每年体检,患传染病者要调离岗位。药剂科定期对药剂管理、窗口服务、药物调配质量等进行检查。
随着祖国中医的提倡与发展,中药的治疗发展迅速,中药学服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定要对中药房药品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尽快建立适合我们的“优良药房工作规范”,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药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希望有助于尽快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用于临床的药品安全、有效,保证病人满意,使中药房及药品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文化;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合理歧视
一、WTO规则的文化含义
文化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在国际法领域,与文化相关的宣言和公约数量不少,但并未被共同接受的定义。而作为具有潜在广延性的文化释义的典型例子,《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前言将文化定义为“社会或一社会群体独有的一套精神、物质、智慧和情感方面的特征,除文学艺术之外,还[包括]生活方式、合居形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文化释义的广延性,使得任何形式的国际贸易或贸易政策、措施均可以合理地被解释为带有文化特征。
然而,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的WTO规则并未对文化的含义作出界定。但如欲在WTO规则项下对文化进行界定,可参照DSB案例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解释;同时,鉴于对WTO的规则不应进行“临床隔离”式的解读[1],脱离国际规范或国际法。因此,可找出表明文化(特别是文化产品)的价值和表明为保存该价值需要政府干预的国际或多边非贸易机构、协议或者声明。
二、WTO成员采取的文化措施
WTO成员政府可能出于三个主要原因制定区分来源的文化政策措施,无论它对自己的理由是否适用这些措辞来阐述或甚至赋予概念的形式:(i)它从对话的意义看待文化①;(ii)它从博物馆的意义②看待文化,但不愿意限制创造力和文化的演进;(iii)它更多关心的实际上是保护本地的文化产业而不是本地的文化。
WTO成员针对文化产品所采取的文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三、WTO框架下文化产品的保护
WTO成员国所采取的文化政策措施可能违反WTO协议中所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如某一WTO成员国的文化政策措施被诉,其是否可以引用例外条款或其它与文化产品相关的国际条约进行抗辩?
(一)WTO协议例外条款之适用
关于保护文化贸易的WTO协议的规范主要体现在GATT第4条之电影放映配额;GATT第20条(a)款和(f)款;以及GATS第14条(a)款。成员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之中,可能援引上述例外条款,作为其采取的文化保护措施的理由。
WTO协议对于文化保护的规定范围较为狭窄,无法涵盖文化问题的各个方面,且各条款在运用时也存在诸多限制,导致文化多样性在WTO框架内,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GATT第20条与GATS第14条之例外规定可谓是WTO规则中保护文化产品的较为有力的条款。专家组认为“援引这两条的成员应当证明以下两个要件:(1)有关措施应是为了保护公共道德或维持公共秩序而实施的;(2)有关措施应是保护公共道德或维持公共秩序所必需的”。而对于“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均有严格的界定,而对于“必需”也有程度上的要求。援引这两条例外作为抗辩理由的成员国还须提供证据证明,使得这两条的适用充满不确定性和困难。
(二)其它国际公约能否作为违反WTO的抗辩理由
如申诉方指控另一个成员方为履行其它与文化产品相关的国际条约的义务而违反了WTO协定项下的义务,此时,应诉方能否以其他公约作为抗辩理由?
以其它公约为违反WTO提供抗辩的成员,需要克服两个障碍。第一,它需要证明,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解决WTO争端中有权适用WTO协定中没有具体讲到的国际法。第二,它需要证明,有关的冲突规则的意思是,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要求或允许受质疑的措施的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条款优先于禁止该措施的WTO条款。[2]
对于第一个障碍,按照DSU之规定,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只受理根据WTO协定提出的申诉,并未具体说明是否可在审理WTO案件中适用国际法。一般而言,上诉机构虽然并未排除适用国际法,但其一直持“谨慎”之态度。例如,在阿根廷-纺织品和服饰一案中,阿根廷辩称,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一项“备忘录”要求阿根廷实行受到美国质疑的征税,订立这条要求得到了美国的默认。[3]上诉机构裁定,阿根廷既没有证明在备忘录之下有一个“具法律约束力”的义务要求实行受质疑的征税,也没有证明在备忘录和WTO的有关条款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 [4]因此,上诉机构无需确定备忘录与WTO相关条款之间的优先关系。
对于第二个障碍,即成员国须证明文化多样性公约的权利和义务优先于WTO条约中规定的禁止歧视义务,更是难上加难。
四、WTO规则中文化产品保护之改善
WTO规则仅为文化产品提供了极为有限的保护;WTO成员方在引用例外规定及其它国际公约作为抗辩理由时也面临现实困境。因此应完善WTO规则中对文化产品的保护,以保护文化产品。
如一个成员希望给来自与自己文化相近的成员的文化产品以优惠,可以通过采用客观的标准,如语言,对有关的产品进行区分。另外,由文化政策措施产生的贸易限制和扭曲,应当减到最低。按照这些原则制定的WTO规则,会有效地平衡其成员的不同的贸易和文化价值。[5]如按照下列原则改进WTO协议,则可有效地平衡其成员的不同贸易和文化价值。
1. 合理歧视原则。如一成员国希望给来自其他成员方,但与自己文化相近的文化产品特殊优惠,则可通过采用客观的标准,如语言,对有关产品进行区分。仅在此情况下方能在不违反WTO协议项下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的前提下,对其文化多样性进行保护或保存。
2. 贸易限制最小化原则。由文化政策或措施而产生的贸易限制和扭曲,应当降到最低。如对贸易产生严重限制或扭曲,则可能违反WTO协议项下的义务。
此外,在DSB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可对成员国所采取的文化政策措施,应从采取的目的、形式和效果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为真正目的为保护和保存文化产品、对贸易自由限制无限制或限制较小的措施提供豁免。
注释:
①所谓“对话”意义上的文化,着眼点在未一个社群的成员在形成本社群的特征和价值的过程当中提供相互交谈的机会。
②制定一项措施照顾带有博物馆意义上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而不特别要求产品或产品生产中的任何参加者来自任何特定的地方或国家,是有可能的。因此,一项保护博物馆意义上的文化的措施,便不需要区分来源从而具有法定歧视性。
【参考文献】
[1] 美国-汽油案上诉机构报告。
篇7
关键词:艺术作品;宫崎骏;动画作品;回归意识;《龙猫》;《千与千寻》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Return Consciousness of Miyazaki Hayao's Animation Works
WANG L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WT5”BZ]
一、信仰与自然的回归
日本人自古认为巫女能够代言神的旨意,人与神灵比邻而居。神灵信仰、森林崇拜、大自然崇拜被看作日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原点。两部作品在对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关系描写方面对比鲜明。开场同是搬家,《龙》中小姐妹蜷藏在超载了小山般的家居用品、摇摇晃晃的小货车上躲避警察;高大茂盛的神树、疾速呼啸的山风、浓密漆黑的森林在大自然的雄伟宏大的比照之下,人类显得脆弱而渺小。而《千》中则是一家人舒适地乘坐在悠然驰骋的高级奥迪轿车内、千寻还慵懒地横躺在后排座位;杂树杂草丛生,破朽的鸟居倒靠在路旁,一个个小小的神祠杂乱散落,自然与周边环境的颓废不祥映衬出人类的张扬与强大。《龙》中,父亲发出“在很久以前,树与人曾是很好的朋友”的感慨;村民为大树精心地围上注连绳以示不可冒犯;一家人向大树行礼答谢。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设计无不表现出逝去时代日本人对大自然和神灵的敬畏。然而《千》中的父亲却莽撞而无视山路艰险,依仗四驱轿车跃跃欲试;父母“旁若无神”地随意取用未经许可的食物。可见在作者眼中,日本民族与大自然、神灵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龙》时代尚曾在近旁护佑人类的神灵,在《千》的时代已全然不为人类所感知,人变猪的情节设计更是对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索取、以及失去的现代人的犀利讽刺。人类似乎忘记了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环境的本源,本末倒置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特征。现代工业文明正是为人类带来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指向,宫崎骏浅显而深刻地道出了人与科技的辨证关系,同时提醒日本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已到了不得不回归原点深刻反思的时刻。
二、传统人文与生活方式的回归
宫崎骏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在《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水,苍翠欲滴的茂盛山林,阵阵袭来的凉爽山风,还有那静躺在山谷间、闪着光芒的片片水田,一个深藏在观众记忆深处的世外桃源跃然纸上。他曾坦言,“我们这一代年轻的时候都认定‘未来总是光明的’,可是现在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样的年代不会再回来了。”[1](P.129)
《龙》中,小姐妹对乡村生活充满着新奇与期待;欢笑着、奔跑着打理新家;邻居老奶奶前来热心帮忙;劳动小憩时大家围坐缘侧,按照传统乔迁习俗,津津有味地享用自制糕点;人们相隔田野毫无顾忌地高声问候;无幼儿园可入的小梅,乐得在大自然的花园中自由玩耍、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个世界里的人们总是精神百倍地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尽管家中出了大事(母亲因病常年住院治疗),尽管房屋破旧风雨飘摇,尽管外面的世界动荡不安(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日本社会)。而《千》中已习惯大城市高度消费生活方式的母亲、对于即将开始的乡下生活,感到格外沮丧;乔迁这等传统观念中的家庭大事,竟被父亲全权委托搬家公司;汤婆婆利欲熏心之下竟连自己的孩子被掳走都毫无察觉;汤屋中形形的角色多为金钱所惑而险些丧命。二者对比之下,忽视传统人文的现代社会与金钱至上的消费主义、其在人文精神上的缺失一览无余。
《千》中,宫崎骏为人们刻画了一个靠变金术博得他人追捧、满足自身空虚的无脸男,他似乎正是现代“无所不能”的虚拟数字世界中诸多现象的化身;但正是千寻执着坚定的内心,鲜明地反衬出了“虚拟”的不堪一击。这既是宫崎骏对现代虚拟世界怪相的揶揄,也是他对人类未来所持的信念。其作品创作遵循文化人类学精神,舞台、事物都出自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事物[2]。《龙》中原原本本地刻画出日本的山村风光及植物生态,甚至创造出一个令观众能够感受到天气变化、湿度、嗅觉、触觉的神奇空间。正因如此,宫崎骏的作品虽是虚构,却毫不空洞,总能令观众乡愁缱绻或似曾相识,由此为作品所欲传达的人类生存危机的警示寓意平添了一层真实色彩,从而唤起观众对喧嚣浮华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对采用自然的方法获得需求满足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归意识。
三、和谐社会的回归
宫崎骏对人物的细腻塑造堪称一绝。《龙》中,“在如同溪水般流过的时间中,我们感动的是自然流露的父母、母女、姐妹以及淳朴的人情。”[3]人们勤恳耕作、平静生活,相互扶携、以诚相待。勘太雨天把自己唯一的伞塞给小姐妹,自己却淋个落汤鸡;母亲住院,父亲工作,小梅依然能得到邻居老奶奶的无私关照;母亲不在身边,小月便充当父亲的帮手,每日早起为家人制作便当;还坚持帮妹妹梳小辫,自己却留着容易打理的短发。小姐妹探母时,母亲边为小月梳理头发边说“小月和妈妈小时候一样,这里的头发总是翘着”,而小月马上回问“我长大之后头发也会变得和妈妈一样吗?”,母亲感慨地答道“会吧。你本来就长得像妈妈嘛。”作者淡然间描绘出一幅令人动容的母女情深的温馨画面。在这个世界里,成人与孩童间沟通无碍。那些成人往往不以为然的孩童的大事、大新闻,总是在第一时间得到成人们的真诚关注;那些只有孩提时代才有的天马行空、奇思妙想,总能得到成人们的善意阐释;那些孩子成长中的烦恼与叛逆,总能为成人所理解而烟消云散。
时代变迁,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着变异。《千》中父母的牢骚、埋怨、失望,少女的迷茫、乏味、空虚;成人只顾及自己意见而无视孩童的想法与感受;信用卡行天下的金钱唯上思想;即使神灵世界的汤屋也仍充满了与人类社会相似的利欲薰心、尔虞我诈。然而与此相对,作者还另铺了一条暗线。千寻在貌似冷酷却勇敢温柔的小白龙、外型可怕却热心善良的锅炉爷爷、话语尖刻却为人耿直的小凌的帮助下,跨越重重险境而终获救赎。可见作者在为人们呈现出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及丑态的同时并未完全放弃,而是最终借钱婆婆之口指出,只有爱才是解救人类危机的利器,提醒人们当今时代仍不要忘记用爱人之心来建立善良、温馨的人际情谊[4]。千寻得以前往钱婆婆处寻求救助,正是得到了锅炉爷爷珍藏的40年前且没有返程的火车票。而距离《千》的公映的40年前,正是《龙》的舞台――20世纪60年代,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理想家园,暗示出作者所向往回归的真正的日本民族的原点所在。
四、人的本性的回归
两部作品反映出宫崎骏对成人应该回归为孩童一般的纯真本性的推崇,及其对返朴归真的追求。《龙》中,烟灰精灵、小龙猫、大龙猫还有猫巴士等等这些森林的精灵都只有孩童们的纯净的眼睛才能发现,邻居老奶奶说自己小时候也曾看到过的话、使这点进一步得以证实。小梅对烟灰精灵的那股子忘乎一切的执着劲头,恰恰是只有孩童才拥有的。最先发现龙猫的也是小梅,她甚至毫无戒备地在龙猫的毛绒绒的肚子上安睡。小姐妹在月圆之夜的梦境,随着龙猫在空中徜徉,从山林到田野,风儿阵阵掠过,孩子们欢声一片。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正在于暗示只有纯真的孩童才是真正担负起人与大自然和神灵相互沟通的使者。两部作品以不同表现手法突显出孩童的纯真的力量,只有像纯真的孩童一样保持快乐和执着,才能化解困难、柳暗花明。《千》中,千寻惊恐万分不得动弹之时,小白施以咒语――“以你内在的风与水的名义,解放吧”,此言不仅揭晓了小白的真身,更重要的是预示了千寻前后的巨大转变。在千寻返回现实世界的瞬间,钱婆婆赠予的发绳闪烁着的光芒暗示了,与毫无改变的父母不同,这个最初漠然自我、叛逆任性、毫无生机的少女,在闯入神界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她变得勤恳劳动、关心他人、懂得珍惜;心中秉持的解救亲人和朋友的单纯而义无反顾的信念、最终使她变得勇敢而坚强。汤屋历险使这名普通少女发现了自我潜能,获得了自我实现。同时,作品中还曾多次出现围绕名字的场面和对白。名字是一个人的本体的象征,失去了名字象征着失去了自我本性。宫崎骏正是通过这样的符号暗示,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人的本性――孩童的天真、快乐、单纯,却又坚定而执着。
五、结语
两部作品的结尾都有“返回”的情节设计,小姐妹最终在探母愿望实现、危机过后的欢快心情中,乘坐猫巴士飞翔返回。千寻获得钱婆婆的法力,乘飞龙返回。两者皆是经历冒险后、愉快而坚定地踏上的回归之路,并通过“飞翔”使“回归”这一行为得以升华。两个回归皆是令观众最为振奋和释怀的时刻,将整部作品推向。宫崎骏常常谈到他的作品是为日本观众服务的。他用敏锐的眼光对其周边的日本社会进行点滴观察与记录,并将其巧妙地融入作品创作。然而观众却似乎从中不仅感受到宫崎骏对日本民族文化认同的执着追求,而且清晰地聆听到他对全世界全人类应该回归原点深刻反思的呼唤。(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29.
[2]蒋敏.论异域文化对宫崎骏动画创作的影响[J].艺术百家,2007,(07).
篇8
1.数据资料的取得
首先要收集EIQ的资料。E(Entry of Order)指订单分析,I(Item)指品项,Q(Quantity)指数量。可根据一日、一周、一个月或一年的数据进行汇总、平均、筛选,数据收集的时间跨度依需求而定。
2.数据资料的准备
取得的数据资料,不能随即应用到分析中,而需要经过筛选,剔除其中的某些干扰因素之后,才能进一步进行加工处理,否则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二、基本资料的要素分析、
1.EIQ分析
EIQ的不同组合形式及不同使用点,得到各种不同的EIQ数据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的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2.EIQ―ABC分析法
EIQ-ABC分析法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经过EIQ分析后进行ABC分类,可得出物流中心内商品的进出货较频繁、出货量较大的品项(A类),出货程度次频繁、出货量次之的品项(B类),出货程度不频繁、出货量不大的品项(C类)。其中的界定,一般使用2/8原则,在分析后的结果中划分。
进行商品ABC类别划分之后,在规划时就可以区分规划的侧重点,从而获得优先满足的商品属性。
3.EIQ-PCB分析法
EIQ―PCB分析法也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将商品进出货的PCB(P=托盘、C=箱子、B=单品)属性与EIQ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寻找出商品进货、存储、出货的PCB规律,从而在物流中心规划时,根据各存储区域及作业区域的商品PCB特点,规划出切合实际的区域面积及物流容器走向,以及合理的商品进出动线。表2是EIQ分析表的举例。
4.RSTC因素
RSTC是针对低温物流属性,增加进来的需要在规划设计之前进一步考虑的因素。
R指路线及距离。
S指服务。
T指时间。在时间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各工艺加工作业时间、验收时间、存储时间、拣货及分拣时间、出车配送时间等。
C指成本。这里的成本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的建造成本,即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是物流中心建成后的营运成本。
三、PCB存储与拣货模式选择
经过EIQ―PCB数据分析后,可得出在相同温层需求的商品的进、出、存的主要模式。
1.进货作业规划。在物流中心规划时,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某种生鲜商品的进货是P(整托盘)、C(整箱)还是B(零散或是散装)进货为主,各种进货形式所占的比重分别为多少。不同的进货形式,决定了不同的码头卸货与验收方式,对码头区的设计自然是不相同的。
2.存储方案规划。在规划时同样需要考虑存储模式。如果大部分商品能以整箱、整托盘的形式存储,整箱出货,而且存储量较大时,通常在存储区规划高位货架;如果商品属于少品种大批量,则货架可规划为后推式等形式,如果商品品项较多,数量较少,同时要求快速进出货、拆零出货,可考虑使用积层式货架,或是流力架;对于季节性调节的生鲜商品,则在该区可大量使用高位货架进行规划。
3.拣货方案设计。拣货方案的设计经常是和存储方案一同考虑的。一般情况下,生鲜商品的品项数相对于常温商品来说比较少,可依据出货的PCB属性及出货频率,选择保管位与拣货位合一设计、保管位与拣货位分离设计。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中,区内的物流设施规划是不同的。
四、要素分析与作业区域选择
在商品进、出、存的模式确定之后,对商品加工作业区及其他作业区域的规划与方案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EIQ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物流中心内部商品的以下情况:
1.从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进、出、存的商品分别是什么;
2.哪些商品需要在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进行加工作业;
3.这些商品应属于加工作业环节的原料、材料还是成品,即对每一个商品进行定位及定义;
4.从加工工艺的角度区分上述原料、材料、成品之间的加工组合与拆分关系。
确定了上述情况后,还要进一步做以下工作,包括:
1.对产成品进行标准化;
2.对产成品加工组合与拆分关系进行标准化;
3.对加工工艺过程进行标准化;
4.对产成品的大包装、小包装进行标准化。
在经历上述标准化过程后,对各工艺环节以及标准化后原料、材料、产品在各流程环节中的流量及存量进行分析,确认各工艺过程需加工的数量、搬运的数量、包装的数量、存放的数量及存放时间。在数量分析的基础上,确认各加工作业区域的面积、卫生程度需求、对应的加工设备设施需求、对应的温层需求,形成工艺设计的基础。
结合上述作业区域选择,依据国家卫生规范或GMP、HACCP卫生标准,确定商品(原料、材料、成品)的搬运动线、人员的作业动线、物流容器的进出动线、废弃物的处理动线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位置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五、要素分析与规划设计条件
通过要素分析,已经能够确认规划设计的基本需求(产品、工艺、流程、各区域面积需求、设备设施需求等等),用这些需求与规划设计的基础条件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条件是否能满足需求的结论。也可以通过对需求进行调整,或是对规划条件进行调整,使两者达成一致。
六、规划策略选择的SWOT分析、
1.规划设计策略
(1)制冷系统规划策略
在前述各项需求既定的情况下,对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进行规划设计时,通过进行热负荷计算,很快能得出各作业区域对制冷量的需求和总制冷需求,进而形成对制冷系统规划的基础需求。
对制冷系统进行选择时,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使用氨制冷系统还是氟制冷系统;
②管路的配置应如何进行;
③地层的保温措施应如何处理;
④冷库结构采用装配式还是土建式;
⑤生鲜食品加工储存除需规划制冷系统外,是否还需要相配合的给排风系统、臭氧系统、压力平衡装置;
⑥除霜如何进行,气密性如何保证,各温层之间的过渡如何实现;
⑦其他相关考虑。
(2)商品标准化规划策略
商品标准化策略与业主的营销策略相关,销售的服务对象不同,商品的标准化策略也会不同。例如,生鲜产品的目标对象是卖场、团体、餐馆等,产品的加工规格与包装规格可能会设计得较大,一般使用整箱出货;如生鲜产品的目标对象还包括普通消费者,则需设计小包装盒,或零散出货。与此同时,加工及包装环节区域规划都会相应发生变化。
(3)物流设备设施规划策略
物流设备设施的规划与商品策略相关。在既定的商品策略和加工工艺与存储方案下,才能选择适
合的设备设施。在设备设施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设备设施可以不必一步到位,可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规划时需预留可供增加的区域或接口点;第二,部分环节在前期可使用人工,但需要预留自动化设备接入的空间,因为在作业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产量的办法可以是增加自动化设备。
(4)标准化作业流程规划策略
作业流程的标准化是产品品质的保证。在规划设计之前,应规范主要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
2.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
(1)现有规划设计条件的SWOT分析
①在规划设计中属于优势的条件包括:
基础建设投资资本充足;
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为新建,土地长宽合理,面积足够;
土地周边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产品自身的标准化程度较高;
产品自有加工工艺明确;
产品自有渠道或是目标受众明确。
②属于劣势的条件包括:
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项目为改建项目,使区域面积受限,规划设计时调整受限: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建造,在方案中考虑节约的因素较大,而过多考虑节约,可能会造成“短视”规划;
产品需重新进行标准化设计,可能存在预期与实际不一致的风险;
产品的加工工艺需重新设计,同样也存在上述风险;
产品的销售渠道不明确,可能会出现对未来销量的预期不准,进而使规划设计的规模不准确,造成营运时的能力浪费或是不足。
③进入的机会性条件包括:
优先进行集中加工生产与物流配送,可提前建立进入门槛,扩大连锁经营体系,增强竞争力;
拉开与其他没有能力建立生鲜食品加工物流中心的同行之间的距离,依靠标准化保证产品品质。在政府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之前完成自身的调整;
“民以食为天”,关系到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项目。可获得政府的项目支持。
④风险性条件包括:
处于冷链各环节的厂商,在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进程时,也进行类似的规划设计及建设选择;
来自国外生鲜食品加工及物流企业的威胁。
篇9
关键词:新品种;利用现状;发展规划;陕西安康;汉滨区
近年来,汉滨区农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存在问题也很突出。因此,如何按照市场需求,把粮油品种调优、效益调高,形成品种布局合理、更新有序、配套技术完善到位的良好生产格局,对于提高安康市粮油生产水平、增强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汉滨区新品种利用现状
1.1主推品种不明显,多数品种品质、抗病性及稳产性较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高产高抗性状与优质性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优质不抗病的问题[1-2],尤其是中早熟品种达到优质二级米标准的水稻品种极为稀少。目前国内选育并通过审定的高产杂交水稻品质绝大多数为国标优质米三级至四级标准,少数虽能达到国标优质米二级标准,但多数又存在抗病性较差或生育期偏长的问题。近年来,在陕西省通过审定或引进的水稻品种中近80余个,能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的仅有丰优香占、胜泰一号等极少数品种,丰优香占曾经作为陕西省陕南川道平坝区主推品种,但由于其稳产性与抗病性较为偏差,尤其是对稻曲病抗性差,近两年种植面积已很小。玉米品种方面,陕西省通过审定或引进的玉米品种近200余个,但真正适宜汉滨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型品种较少,仅有临奥1号、正大12、中北恒六、晋单46、博丰109、正大999等少数品种,绝大多数品种在大田生产表现一般。在油菜品种方面,陕西省通过审定或引进的玉米品种近70余个,但多数品种存在高产与早熟相矛盾的问题,如秦油7号、秦油8号、秦油10号等高产品种,其生育期均偏长,不利于下季水稻的丰产性发挥,而德油8号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虽利于下季水稻的丰产性发挥,但其丰产性欠佳。
1.2良种良法难以结合
由于种子市场的放开,各乡镇种子销售网点繁多,农户买种不知买什么品种;而种子销售人员业务素质均较差,销售个体户大多都以销售利润为品种推荐标准,使良种良法难以结合,严重影响了农民粮油双丰收。
1.3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少
安康市水资源相对较缺,有时无法保障水稻前期插秧和后期的有效灌浆。如在汉滨区五里镇、河西镇、建民镇、张滩镇等区域,处于水库灌区下游,水源相对较缺,水稻品种如种植晚熟品种,成熟期一般在9月底,此期经常遇到连阴雨危害,难以保证水稻丰收。如种植中熟品种,农户如按晚熟品种播期播种,会造成水稻秧龄过长导致减产。
2品种发展规划
2.1思路
立足汉滨区特色,按照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压缩和淘汰低效稳产性差的粮油作物品种,大力引进优质高产型粮油新品种,筛选主推粮油新品种;建立优质高产粮油新品种示范基地,引导农户种植优质高产主推品种[3],使粮油产区良种良法得以配套,提高农户粮油单产,增加农民收入。
2.2工作重点
一是全面改造提高种植业。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汉滨区农业工作的重心。近两年来,在频繁征占耕地的情况下,汉滨区种植结构调整坚持以“压缩普通粮食作物,稳步发展优质专用粮油作物”为原则,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档次。二是培育开发粮油品种科技示范园。汉滨区有粮食种植面积5.20万hm2,每年复种指数在180%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19万hm2、小麦种植面积2.80万hm2、玉米种植面积2.15万hm2、油菜种植面积1.47万hm2,种植区域分布在川道、浅丘、中高山区,海拔在230~1 300 m,跨度较大,农田小气候特点比较突出,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在这种自然环境条件下,要实现粮食油料作物的优质高产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就要切实地建立起新品种资源库,以满足农民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要求。因此,大力引进优质高产粮油新品种,并有计划地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主推优质高产粮油新品种;在各乡镇每镇搞好一个粮油品种示范片,引导农民选好粮油新品种,聘请专家、技术能手进行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4],提高农民素质。印发各类技术资料及明白纸,使种植户能够选好品种、种好品种,使粮油种植区域品种种植优质化、栽培技术规范化,提高农户种植收益。建立优质高产新品种科技示范园具有非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示范园以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为主,配套研究不同区域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适合汉滨区海拔230~1 300 m区域不同的品种类型,分区域进行试验,并建立优质高产新品种科技示范园,示范引导推广。
3参考文献
[1] 朱丽娜.浅析经济作物品种推广[J].农场经济管理,2009(1):73.
[2] 杨建设.作物品种推广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种子,1994(6):66-67.
篇10
今天的国旗下的讲话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国王的花种和诚实的孩子》,是说中国古代一个皇帝要选一个继承人,他发给王国内每个孩子一粒花种,并承诺说谁能种出最美的花,就选谁当国王。评选的时间到了,绝大多数的孩子都端着漂亮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叫杨平的男孩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前来。最后,他被选中了。因为,孩子们得到的花种其实都被蒸过,根本不可能发芽。这次测试不是为了发现最好的花匠,而是要选出最诚实的孩子。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诚实是非常高贵的品质。所以,今天我国旗下的讲话就是《诚实——珍贵的品质》。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人类的美德。无论哪个国家它都是一种最受重视和最值得珍视的品德。诚信,是一粒种子,只有辛勤耕耘,就能绽放美丽的花朵。诚信,是一股清泉,只要奔流不息就能滋润干涸的心田。拥有诚信,我们就拥有了广阔的天地,拥有诚信,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有一位名人这样说过:“我在小学校园里学到了最重要的知识,学会了借东西一定要还,学会了把自己拥有的分享给他人,学会了制成以对,学会了诚信。”可见,诚信在我们的人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
其实,讲诚信并不难,从一点一滴做起。例如,我们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咬住还给卖主,自己捡了钱物,要主动交给失主或老师。考试不好时,要实事求是告诉家长,不能弄虚作假,别人向你求教知识时,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等。
同学们,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真的讲诚信了吗?想一想,当你在离开座位后,自觉地把椅子贴着课桌放回原处了吗?当答应别人的事你努力做到了吗?这些看起来是一些小事,但诚信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养成诚信好品质需要从小事做起,更需要坚持去做,只有同学们以诚为本,以信为根。坚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从小养成一种对任何事情认真踏实,对任何人以诚相待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那你就会逐渐成为一个具备诚信好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