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技术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技术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 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building and other related engineering winter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at the concrete, it involves how to configure concrete, how to maintain the concrete, and how to select the concrete and so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 concrete building winter construction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nd proposed own solutions, the one in the practice of concrete housing project winter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lu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ousing project;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简介

谈到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的问题人们很容易想到它的特点,它不仅建设的周期长,而且施工的强度也很大,同时如果是商业类的投资,回收周期也很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可以说是一项较为风险的投资,尽管如此,从利国利民的角度来看,它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大型的工程建设,国家也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以此带动国家经济如就业等方面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条件。所以作为一项重大的工程而言,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它的可行性,即先要进行可行性的分析,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在房屋建设施工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难题,是众所周知的,即冬季的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程,笔者多年以来的实践的经验以及查阅的文献来看,其中也存在着相应的共性,希望提出来供同仁们共同探讨,以期为冬季房屋建设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房屋建筑工程冬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际上在众多的问题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三个问题的解决,即首先应该是怎样确定在最短的时间以内将房屋建筑工程提上养护的议事日程,即确定养护的龄期,其次要认识到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尽量避免房屋建筑工程在冬季受到冻害以及冻害的及时的补救措施,如果实在不能及时的补救,应该尽早的确定评估的方案,预估到损失的价值,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前做好准备,这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最后还有一点十分重要的就是,如果房屋建筑工程顺利的度过的冬季的冻害问题,以后的强度和耐久性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应该说以上的三个问题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与否,可以说这正是问题关键所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房屋建筑工程冬季施工中混凝土使用的有关问题。其一,混凝土容易受到冻害的损害,这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首先需要避免的问题,由于冬天的气温往往比较低,很容易导致它的表面的损害和内部的损害,这样一旦给予了过大的损伤,那么就容易导致混凝土的断裂问题,这也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实际的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另外有些时候,由于混凝土的表皮的脱落,给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与施工造成了重大的隐患,这个在实际的建设中也并不少见;其二,冬季的时候混凝土的结构较容易松散,与之相伴随的就是水分的转移,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混凝土的表明呈现出一些黄颜色的东西,如果敲击它可以听到喑哑的声音,那么这个就可以判断是水分已经转移了的混凝土了,这样也容易混凝土的破裂与损坏,其三,由于混凝土是混合物,这主公混合物的水和会灰的比例过大,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下由于保水性能的降低,养护温度的降低,水泥水化也基本上无限接近于停止,水分也很快的方式的散失,这样极易容易引起混凝土的表面起灰,这个也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四,由于低温存在,如果排除干燥的天气,则极易容易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和断裂,这样作为主体支撑作用的钢筋断裂后将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印象,是它的硬度大大的降低,柔韧性也不如以前,但是如果水分的过分膨胀,则容易由于体积的膨胀导致而破裂。混凝土的内部水分会由边缘向中心移动,这样所形成的压力也容易混凝土的破裂。

三,房屋建筑工程冬季施工中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初探

(一)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应该从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下好功夫,提前拿出预防的方案,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比如说资源的准备,人员的防寒防冻的准备,混凝土的防寒防冻的准备,以及后期的防损害的准备等等很多方面都应该预先有一个预测,技术上的准备,比如说施工的安排与施工的程序,具体到施工的方法,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的操作的药店等等。如果涉及到的项目工程量足够大或者说是影响足够大而需要做好每个阶段的监护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管体系,为工程的开展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如生产生的准备,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施工,同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工程的顺利的展开提供可靠的保障,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这个往往是一个十分细致的工作,需要精心的精心的进行考量,而不应该随意而为,各行其是。

(二)从更为具体的方面来说,我们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如我们应该按照科学的方式去调整混凝土的比例关系,按照当时当地的气候环境因素,同时结合我们所具备的技术条件来科学的综合的考虑,比如说是品种的选择,降低水会的比例关系,同时也要加入早强的外剂。第二个我们可能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是,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如骨料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清洁,防止冬天的有害的物质混入混凝土的搅拌之中,同时也要尽量不适用活性的骨料,如需要加入外加剂的时候需要区分到底是粉式和液体式,要做严格的区分,这些都要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区分。

(三)为了防止混凝土的破损,还有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防冻剂,这种方式而言,其主要的作用也是比较清晰的,就是可以提高早强度和它的受冻的破坏。它可以干扰冰晶的生长,使得它生长的难得变大,给混凝土冻裂的问题提供难度。总之,在实施房屋建筑工程之前,一定要预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但是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质量,根据气候环境和结构的整体状况,时间的可能性,来全面考虑施工的决策和具体的计划。

参考文献

[1] 宋国良,王旭东.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危害与防治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4)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质量

一、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现状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高楼层建筑功能也在发生着转变,这样就要求下层的大间距柱网支撑着较小间距的柱网,并且要求转换层的传力梁要与其上小间距的梁柱框架共同组成受力的结构。梁式转换层之上的墙承式,便构成梁和墙共同工作的组合结构,称为墙梁结构。墙梁是由钢筋混凝土托梁和R.C墙组成的组合构件,实践证明,转换梁上部墙体处于受压状态,转换梁处于偏心受拉状态。较为理想的是墙满载于转换梁,形成下梁上墙的暗梁式结构体系。考虑到建筑功能的需要,往往将墙并非满跨布置于转换梁上,而只是跨度的一部分,或因为门窗洞口的位置不在跨中,不能形成墙梁组合,于是将墙体考虑为梁上荷载。

二、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优势以及特点

1、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优势

就建筑而言,由于其下部结构存在的受力较大,就致使建筑的施工困难增加。但是,建筑的上部结构受力较小,这就与一般的建筑物结构正好相反,也造成了施工的困难,从而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实践可以发现,针对建筑结构来说,设置转换结构构件可以很好的地解决这一问题。简单的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就是转换层。

2、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特点

就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而言,由于其结构类型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能够创造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就是它的最大的特点。此结构类型的应用范围集中在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结构优势较符合此类结构的实际情况。

通过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轴线错开实现的,也是其优势所在。但是,在轴线发生改变的过程中转换层上、下结构形式没有随之改变,这是此类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是较为多样化的,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具体选择。

三、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技术流程与要点

1、钢管支撑与模板工程的施工

钢板支撑与模板工程的施工是重要的基础性阶段,一般选择中 Φ48×3.5 碗扣式脚手钢管搭设排架作为转换结构模板支架,可调支托安放于钢管支撑顶端[2]。在此过程之后需要在钢管上方安装可调支托。这会直接关系到钢管立柱的承受能力,尤其是轴向力是否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架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施工过程必须以保证模板支撑力达标和不会发生坍塌为基本原则,否则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转换结构区域的边缘应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置框架柱、剪力墙等结构,这些结构将会分担一部分荷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2、科学的选材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严格控制在 20mm 以下。如果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超过或者达不到这一标准将会引起强度降低,给工程施工埋下隐患。在进行各种材料的拌合时应该使用合理的比例进行调配,做到均匀合理。

3、混凝土泵送和施工要求

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模板内的杂物必须清理干净,这是保证混凝土均匀度和凝固质量的关键。第二次浇筑之前应该首先做好湿润准备,在其表面适当洒水浇筑厚度通常保持在10-15mm的范围。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表面浮浆进行彻底清理后才可以进行浇筑。

保证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维持在350mm左右。还应根据不同的气候等具体情况做好每层混过凝土浇筑的时间控制,每层间隔的时间不得低于1.5h,以凝固效果合理为终止时间。

振动棒选择应该以钢筋净距为基本判断依据。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搅拌的质量和均匀程度选择振棒移动间距为 400mm 左右,振捣时间为 15~30s,这种设置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模板以及支架的施工要点 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模板工程技术属于重要的施工技术,条件具有多变性、参数具有难控性,并且理论与实际存在差异性。所以,必须注意一般技术的基本要求,做到与实际最大限度的符合。设计模板工程主要涉及到设计模板装置的结构和构造,模板装置的装拆设计和使用、周转设计。以下仅对模板设置的结构和构造进行一定的探讨。

四、斜撑的施工要点

1、斜撑杆都需不大于45°角,排距沿柱面竖向为lm,梁底斜撑杆同梁底模板的外钢楞相协调,之间距离应设置为400mm,上端伸至模板底并与梁度模外钢楞相扣接,并作双扣件抗滑移保险,斜撑杆的下支点主柱面预留的内设定位短筋的凹槽,最下排斜撑杆的下支点为所在楼层的柱根部。

五、立杆与扫地杆的施工要点

上端直接与梁底的内楞、外楞分别相扣接,从而形成双扣件抗滑移保险。立杆的下端支撑在楼面上铺设的通长木板上设置的钢垫块上。梁下排架下设扫地杆,中间设两道大小横杆,梁底排架两侧,横向设置斜撑,纵向设置双肢剪刀撑,还需将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架连为一体,从而增加排架的空间刚度。

六、钢管支撑的施工要点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木楔是否顶紧、钉钉子、防滑动,这是避免钢管直接作用于楼板形成集中荷载的关键。

(1)采用中Φ48x3.5碗扣式脚手钢管搭设排架作为转换结构模板支架,可调支托安放于钢管支撑顶端,把小准48x3.5钢管安放在可调支托上,碗扣式钢管立柱承受的是轴向力。由于模板支架上的荷载作用很大,在钢管碗扣脚手架支撑下,要保证模板支撑不倒塌。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第一,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 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1,且不应大于500mm。第二,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结束语: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使用功能,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地控制建筑施工技术,按照施工设计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掌握好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要点,对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相关研究人员应对该技术的新特点进行深入的探究,以此确保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保证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锦洪,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2010.

[2]张哲维. 建筑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之我见[J].民营科技,2012,(02).

[3]窦键.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4).

篇3

摘要:建筑工程加固技术对我国房屋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结构加固的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的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加固技术;技术研究;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重视起来,在经济许可范围内国民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也要求了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一、需要使用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的情况

1.荷载数量超过规定,功能性建筑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转变,譬如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将办公室改为资料库,原结构构件截面及其配筋无法满足荷载的改变,必须进行加固才能满足变化后的规范要求。

2.年月长远的建筑在材料、结构及安全方面都达不到现今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开始浮现出不少问题,因为尚未到必须重建的地步,所以可以进行结构加固加大其安全性。

3.改造工程,例如对烂尾楼的翻新改造,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增加电梯或扶手电梯等。对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横梁、墙等进行拆除、开洞或更换。这些程序免不了会导致原结构的承载体系被破坏,传力途径发生改变等现象的出现。因此,为了让人们更放心使用,必须对结构进行加固。

4.材料使用、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施工错误,如物品堆放超过实际可承受范围;结构被随意改动或因临近施工造成了损伤等对建筑安全有所影响的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在建筑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可只对局部进行修补。

二、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建筑物的寿命、结构的负荷能力、裂缝等方面都受到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将会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会导致人员的伤亡。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可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两类,同时两者又可细分成不同的方法,因此可以就混凝土强度的不足程度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直接加固法

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是最为常用的传统加固方法,主要是用于对柱、梁、墙壁、地板等一般的构造物的混凝土进行加固。这种方法已经经过时间的考验,技术方面已经十分成熟,而且质量佳、可靠性强、操作简便,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者的正常使用。但此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构件截面的加大导致其质量及刚度有所改变,因此其固有频率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致使地震或风震时共振现象的产生。

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主要是以包型钢的方式在构件如混凝土的四周进行加固,其中可分为干式外包钢加固法和湿式外包钢加固法。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又可称为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其优点主要表现为操作简单、受力可靠、较其他加固办法的工作量小,适用于必须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必须大幅度提升,但又无法以加大截面的方式进行的结构的加固。其缺点为较大的钢铁使用量,而且必须在有防护的情况下才能在600℃以上的高温场所适用。而且,为了延长其寿命及耐久性,当环境中出现腐蚀性介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3.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即为加大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满足正常的需求使用,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的外部。该法主要是用于与正常湿度环境中在静力影响下容易受弯、受拉、受压的构件的加固。这种方法无论对生产还是生活基本上均没有太大的影响,且不会改变原结构的外形和建筑物原油的功能。其缺点在于持续性短、耐久性差,需要有施工者有很高的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而且对四周环境有很高的要求。

4.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此法适用于大部分的构筑物如墙体、地板,以及需要进行受力的混凝土的结构构件。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环氧树脂和增强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该种材料不但不会改变材料的原有特性,而且具备高创造性,在充分发挥与材料组合后所产生的新特性后,由可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进行加固和设计,让其性能达到最大的优化。该法拥有与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同时其对环境的要求也不高,除了耐潮湿、耐腐蚀外,对结构、耐久性及维护费用也几乎没产生任何影响。

5.绕丝法

该法虽然跟增大截面法的操作并不相同,但两者却又类似的优缺点。此法主要用于对承载能力不足的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的加固,或者某些需要把横向约束力施于受压构件的场合。

(二)间接加固法

1.改变用途法

即结构从重负荷到轻负荷的改变。例如可将某些建筑的高荷载改为一般用房的使用荷载,使荷载下降,从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2.预应力加固法

该法优点在于可以大幅度降低加固构件的负载能力,加固效果显著的同时能提高结构的整体受力水平。其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原建筑外观造成影响,即使适用于大跨度重型结构的加固,但湿式外包钢加固法一样无法在600℃以上的温度进行无防护施工。

3.隔震法

为了延长结构的耐久性、保证其安全性及可靠性,可以通过隔震技术减少地震发生时对结构造成的影响,将结构在地面运动强度过大之时所造成的损毁减到最低。另外,还可以采用如重新分布结构刚度等让结构动力特性发生改变的方式,用以降低结构对动力的反映,从而达到间接加固的目的。

3.增加支撑加固法

该法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容易对原结构的外观及其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并且会减少空间的使用范围,仅适合用于加固在条件许可范围内的混凝土构件。

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对于不同的加固工程除了需要选择不同的加固方法外,同时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技术。同时优化加固的方法与技术,可使加工工程能达到短、省、快、平的优点。

1.裂缝修补技术

裂缝出现的起因众多,而且其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裂缝修补技术可以根据裂缝出现的原因及其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封护修补,减轻结构的损毁程度,借以提高其耐久性和可靠性。此技术主要用于对各类存于已有建筑物中的裂缝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受力性裂缝,在进行修补的基础上,同时需要采用其他相应的加固措施。

2.托换技术

托换技术包括托架接墙、托架拆墙、托架换墙等技术,除了要对结构进行加固、复位、顶升外,还需要运用到拆除废弃构件等技术,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此技术较传统技术所使用的时间短、投入成本低、对生产和生活不会造成大影响,但其对施工者的技术要求甚高,必须由技术纯熟的工人来操作,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

3.植筋技术

植筋技术是一项快捷、简便、效果显著的锚固与连接技术,可以植入普通钢筋,同时也不限制螺栓式锚筋的植入。主要用于进行改造工程时对建筑物的加固,譬如房屋加层接柱、对增大截面加固的构件进行补筋等。

4.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

混凝土表层混封技术指的是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化学、射水、喷砂等对混凝土表面的污迹、划痕等附着物进行清理,最大限度地恢复混凝土表层原貌。

除了上述几种技术,可以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法互相结合使用的技术还有通过对混凝土碱性的恢复阻止其被碳化腐蚀的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以涂膜等方式为混凝土防水、防潮的混凝土表层密封技术等其他相关技术。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加固技术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今后在进行建筑工程加固设计时应通过合理分析,选择出最符合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加固技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子旭,浅析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的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

[2]逯鲁东,现代建筑工程加固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

篇4

【关键词】工业建筑;电气工程;重点问题

电气工程指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要求人们重新检查或者重新构建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模式设置及相关内容改革,以便使电气工程学科能有效的服务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促进动态的科研环境。

1.电气工程简介

1.1电气工程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被广泛用于工业化控制系统,比如涉及到设备如何运行才能保证它能高效的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代工业不是完全由人工操作的时代,而是由机器来制作完成的,启动一下机器就会自动运行,机器之所以能够自动运行,就是电气自动化的功劳。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利用继电器、感应器等电气元件来实现顺序控制、时间控制的过程。其他机器像一些仪表或伺服电机,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反馈到内部,来改变输出量,达到稳定的目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成为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目前的发展也不断趋向成熟,并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已被广泛运用在工业、农业、国防等方面,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同样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2电气工程的研究领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已经延伸至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应用到了此门技术。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培养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其技术性较强,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

1.3电气工程技术研究

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是其主要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涵盖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方向。该领域的典型特征是强与弱电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等学科的综合,可以使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工业建筑电气工程的技术措施及注意的问题研究

2.1电缆防火技术

电缆主要用于传输能量和信号,敷设方式分为直接敷设和保护物敷设两种形式,目前对电缆安全运行的检测手段比较落后,电缆一旦发生火灾等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电缆安全问题可能是电缆多、分布广、环境恶劣等因素造成的,如若再加上电缆沟内的电缆密集度比较高,会给运行维护增加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要注意由于电缆内部绝缘的损坏而引起的电缆短路,短路电弧引燃电缆发生火灾,电缆绝缘不良的话,要做到及时发现并强制运行;(2)电缆沟、电缆隧道要做到排水畅通、通风良好,避免让热力系统排出的废弃物流入电缆设施中造成安全隐患。要保证电缆防火门、电缆防火板、电缆沟盖板的运行状态,保证电缆通风和散热。(3)在使用电缆前或在电缆的检修过程中所进行的电缆预防性试验要按规范执行。

另外,要加强对电缆头的检测和管理工作,选择阻燃性能好的耐火性材料做电缆,在电缆隧道或其他重要回路的电缆沟的关键点设置防火墙,防治其他设施的影响,关键要设置电缆火灾自动检测警告和灭火消防设施,从多角度进行电缆的防火工作。

2.2接地技术措施

接地装置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常存在一些问题,如接地装置引出的端子遗漏或位置不准确,多层变电室及弱电工程项目中,因变压器、配电柜等分项、分部工程是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施工中没有将接地装置端子敷设到位,还存在着预留的接地端子被人损坏的现象。由一些原因引起的导电性能差,从基础圈梁引出的镀锌扁钢接地端子的端头用电焊烧割,施工过程又产生锈蚀,紧固导线与接地装置端子的连接栓规格太小,平垫片、弹簧垫片不齐全,没有采用镀锌件,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导电性能差。没有做好重复接地工作,在设计TN—S系统时,电源由五芯电缆进入配电箱,PE线没有与接地端子相连做重复接地,预留的接地端子单独与金属箱体外壳相连接。

2.3电气配管施工技术

工业建筑新型轻质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气配管和相关箱体安装的施工技术要求也愈加严格,目前的新型材料主要有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实心砌块、轻钢龙骨隔墙三种形式,其不同的材料,在施工中与其配管的施工方法也存在差异。

(1)混凝土的空心砌块施工前要按照建筑设计图,提前对照砌块块型及模数的特点做好砌块的排列图,通过此图来核对管道穿孔洞施工的可行性,在土建空心砌块砖施工时,根据切墙身线来核定电气管道的位置,将管道和开关盒直接向上接好,保证盒的高度一次施工,避免二次返工,耗时耗力,影响工作效率。(2)进行混凝土实心砌块的电气配管时,箱体应预埋,稳定后才可连接电气管道,关东啊固定采用钢钉、铁丝,每隔1m将一根绑好的铁丝的钢钉敲入砌体固定管道。(3)轻钢龙骨隔墙内电气配管,电气管道在墙体内的固定,主要利用横撑龙骨,在横撑龙骨上用自攻螺钉将管卡固定,然后再固定电气管道,电气管道在修改或增加开关时,要在石膏板面上划槽,掏空隔墙部分的填充物体,再进行配管施工,布管完成后再由龙骨施工方进行修补工作。

2.4电缆头的制作技术

电缆附件的配置和材料规格往往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针对热缩电缆终端头和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要点进行分析:

(1)热缩电缆终端头的材料选配时要按电缆规格选择成套的热缩接头附件;(2)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冷缩中间接头现场施工简单方便,克服了热缩材料的一些缺陷,受到广泛的好评,但冷缩中间接头剥切长度较短,对施工环境和操作工艺要求相对也较高。冷缩接头制作工艺中,硅橡胶绝缘套管收缩后,两端口末做任何密封处理,都容易导致潮气入侵,所以应分别在收缩后各硅橡胶复合绝缘套管的两端口处包绕半导体自粘带,起到轴向防止进水受潮的作用。

3.结语

电气工程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工业建筑的主要环节,需要更高的技术指导,对其中潜在的问题要做好防范措施,切实做好电气安装工作。 [科]

【参考文献】

[1]冯立斌.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问题与改善措施[J].建筑科学,2009(7).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基础防水施工,多道设防。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高层建筑的基础常见的是桩基础,基础防水施工技术的处理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做好处理工作,否则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地下工程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量较大的地区,基础防水施工工作就更为重要。

高层建筑桩基础地上部分是混凝土结构,对此通常使用外防水外贴的施工处理方法,而采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是要具备强度高、延伸好,同时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耐腐蚀性和韧性的卷材,比如SBS、APP、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所使用的基层处理剂和胶粘剂种类繁多,应该注意保持其性能与所使用的卷材相容,不同的卷材所配用的胶粘剂和基础处理剂是不能混用的。按照卷材防水层施工与地下防水层结构施工的先后顺序将其施工的铺贴方法划分为外贴法和内贴法。在完成地下建筑墙体之后,将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墙上,然后在此基础上砌筑建筑的保护墙,此种铺贴方法称为外贴法,在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对防水层产生的影响较小,在防水层完工之后就可以实施漏水试验,修补快捷方便。在地下建筑物施工前,砌筑建筑的保护墙,之后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保护墙上,最后浇筑地下墙体,此种方法称为内贴法,其优点是施工占地面积较小,施工较方便,并且不必留接头,但是在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对防水层的影响较大,而且保护墙稳定性能也不好,在完工之后再发现漏水的情况下修补困难。本文在总结高层建筑基础防水施工的原则的前提下,对高层建筑基础防水的施工基础进行了总结探讨,以期在高层建筑基础防水施工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高层建筑基础防水施工原则

高层建筑基础防水工程施工一般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其一是以防为主,采用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原则;其二是在细部构造处要严格按照精细化施工的原则。影响高层建筑基础防水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是设计和施工这两个方面,当前防水工程的设计主要涉及选择防水材料、工程的防水等级,在对节点、细节部分等大多未给出,在设计阶段就没有涉及规范化防水工程,按照此种设计施工后就不可避免的造成质量隐患的存在。在施工前,高层建筑工程的总包单位按照规定招标有资质的的防水施工单位进行防水施工承包,对于具体的工程情况选用的防水材料,施工方案的编审以及工程前期的图纸会审等主要的技术环节不够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跟踪监督不到位,就有极大的可能导致细节部位处置不妥当,工程完工后导致问题出现,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投入使用。在问题发生之后,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补救,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同时还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增加了工程成本,影响了甲乙双方和谐关系以及施工单位的良好信誉。

高层建筑基础处于地下工程必须考虑到地下水的侵害作用,提前做好有效准备防止地下水淹没、损坏、侵蚀,做到有备无患,首先就是保证以防为主,根据该区工程地质、施工以及建筑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积极进行多道设防,选取卷材、涂料等复合使用,充分发挥防水材料的特性,达到刚柔相济的目的。高层建筑地下防水主要是以自防为主,普遍采用三道设防,即砼结构防水,外包柔性防水层以及灰土辅助防水层。砼结构自防水是指结构本身的密实度来实现防水功能的做法,是抗渗漏的关键所在,工序较为简单、工期短,同时造价也较低,还能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条件等。自防水结构一般选用C30.P8防水砼,外加剂通常选用PNC砼早强膨胀剂,此种膨胀剂具有膨胀、早强、增强、低温硬化、抗渗、防冻害、抗硫酸盐等性能。在水泥砼中加入PNC可是砼膨胀,提高结构的密实度,防止砼的收缩开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选用的水泥以及工程的实际要求来确定PNC的最佳掺量,通常来说,配置补偿收缩的PNC 掺量为10-15%,配置填充用砼的PNC掺量为15-20%。砼配合比的设计与普通的砼一样,要注意PNC掺量的使用工具以及搅拌时间,其他如加料程序、运输、振捣和普通砼施工是一样的。自防水砼要特别重视振捣密匙,浇注完成后,要及时养护,使用草帘覆盖,再硬化后,安排专人负责养护,时间不得低于14天,若是出现孔洞蜂窝,可采用剔除松散部分,使用掺PNC的砂浆或细石砼修补。

为达到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目的,目前大多防水施工都是采用在工程围护结构的迎水面上粘贴防水卷材或涂刷涂料防水层,继而做保护层,然后做好回填土和地面防水措施达到预计效果。常见的防水卷材有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3 高层建筑基础防水施工技术研究

在高层建筑基础防水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抽检要符合规定,同时具备合格证和准用证等。二是做好施工管理和操作,保证施工管理做好交底,跟踪检查和抽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或返工。施工要按照交底要求和正确顺序开展,注意平层清理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要均匀,使用的卷材指标要符合标准,铺贴时不得扭曲或褶皱,收口和细节处理要到位等,完工后要检查是否合格,然后做保护层和回填土。

对于高层建筑基础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要做到精细施工,尤其是施工缝、变形逢、后浇带,墙体穿墙螺栓,预埋铁件,穿墙管道等处的防水处理。对于施工缝、变形逢、后浇带等通常采用止水带,其中钢板止水带和BW橡胶止水带操作较为简单,效果也较好,但需要主要埋设部位。基础工程的地下防水常用止水带为金属止水带和橡胶止水带,其中橡胶止水带抗渗透、适应变形能力较强,而金属止水带通常用于高温环境下。使用钢板止水带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钢板的尺寸、形状和规格,一般每段要≤2m,处理好焊缝面以及转角,固定好止水钢板和墙体的钢筋,保持钢板顺直。BW 橡胶止水带施工较为方面,主要是利用材料本身的粘性,附在砼表面上,在垂直缝上或者粘力较低时,可采用固定钢钉的方法,然后再浇灌砼,BW 止水带的防水性能较为可靠,并且还简化了施工缝的施工工艺。在对施工缝进行防水施工时要重视砼浇筑前砼面清理、湿润和新老砼的结合问题。防水螺栓是为了排除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要求止水环与栓满焊牢固。对于设计中出现的预埋铁件的锚固都是直的,有时其长度可达到结构的厚度,这样也会造成渗水。还要注意穿墙管道的防水处理,要预埋管套,并加焊止水环,在安装穿管时,要找准位置,先将管道穿过预埋管件,另一端采用封口钢板焊牢套管,在用防水材料将另一端套管和穿管之间的缝隙密实,并封堵住封口钢板。

4 结束语

高层建筑基础防水施工要严把质量关,控制好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尤其是关键环节和细节部位的处理,本文归纳总结了部分防水处理措施的经验,以期对高层建筑基础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提供一些观点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兵.地下室防水处理措施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1.

[2]王怀成,吴志连.浅谈桩基础工程的防水处理[J].建筑工程, 2010,9.

篇6

关键词:聚氨酯硬泡保温;建筑节能;施工方法;建筑材料

中图分类号:TU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7-0069-02

一、聚氨酯硬泡保温施工材料

1.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以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为主要材料的双组份材料,并通过专用设备喷涂而成,具有优异的保温性。采用现场喷涂施工,形成一层连续的低吸水性的泡沫体,故防水性能优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整个系统中至关重要,在产品的配方上不仅要考虑到发泡本抗拉和抗压温度,导热系数、吸水率等技术指标,更要在施工过程中能掌握其发泡时间、发泡平整度和厚度,所以对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2.纤维增强抗裂腻子主要起表面保护和找平作用,它是以固体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硅酸盐材料为主要粘结材料,添加各种助剂、玻璃纤维,在于粉混合设备内高速分散而成。它解决了常规腻子在保温板表面粘结力差,易产生龟裂的缺陷。

二、聚氨酯硬泡保温建筑节能

1.聚氨酯硬泡保温效能好是一种高分子热固型聚合物,其导热系数≤0.024,是一种优良的保温材料。其与一般墙体、基层材料粘结强度高,无须任何胶粘剂和锚固件。聚氨酯硬泡能形成连续有效的保温层,对于永久性的机械锚固、临时性的固定、穿墙管道或外墙附着物的固定,能保证保温材料与基层的共同作用并有效阻断热桥。

2.聚氨酯硬泡稳定性强与基层墙体牢固结合,是保证外保温层稳定性的基本前提。该类体系能抵抗诸多因素的影响,即在当地最不利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能承受风力、自重正常碰撞等各种内外力影响,在潮湿状态下保温层仍保持稳定性,不出现与基底分离、脱落现象。

3.聚氨酯硬泡防火性能较好在添加阻燃剂后,是一种难燃自熄性的材料,与构造系统复合后,组成一个防火体系,能有效地防止火灾蔓延,防火性能达到B2级。

4.聚氨酯硬泡有优良的防水、隔汽性能,材料不含水,吸水率又很低,能很好地阻断水和水蒸气的渗透,使墙体保持一个良好、稳定的绝热状况,是目前其它保温材料很难实现的。聚氨酯硬泡保温墙体的表面无接缝处、孔洞周边、门窗洞口周围等处严密,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进入内部造成危险。许多工程实践证明,吸水的面层或者面层中存在缝隙,在雨水渗入和严寒受冻的情况下,容易遭受冻坏。 墙内不会结露。在墙体内部或者在保温层内部结露都是有害的,在新建墙体干燥过程中,或者在冬季条件下,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向室外迁移时由于受到聚氨酯硬泡的阻隔,墙内不可能结露。在室内湿度较低,以及室内墙面隔湿状况良好时,又可以避免由于墙内水蒸气湿迁移所产生的结露。

5.能耐受当地最严酷的气候及其变化。无论是高温还是严寒,都不会使保温体系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或变形。外墙外表面温度的剧烈变化(达50℃),例如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曝晒后突然降下阵雨,或者在曝晒后进行遮阴,产生类似上述温差时,对外墙表面都不会造成损害耐撞击性能优于EPS等保温材料。聚氨酯硬泡是一种强度(材料强度与体积密度比)较高的材料,作为保温材料其性能优于发泡聚苯、岩棉等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也较强。而且聚氨酯硬泡保温体系能承受正常的人体及搬运物品产生的碰撞。在经受一般性的碰撞时,不会对外保温体系造成损害。在其上加安空调器时或用常规方法放置维修设施时,面层不会开裂或者穿孔。

6.聚氨酯硬泡抗裂性能好是一种柔性变形量较大的材料,它抵抗外界变形能力强,在外力和温度变形、干湿变形等作用下,不易发生裂缝,有效地保证了体系的稳定性、耐久性。当所附着的主体结构产生正常变形,诸如发生收缩、膨胀等情况时,聚氨酯硬泡保温体系逐层柔性渐变、逐层释放应力,因而不会产生裂缝或者脱开。

7.聚氨酯硬泡施工便捷保温工程的施工是机械化作业,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是其他保温作业不可比拟的。聚氨酯施工对建筑物外形适应能力很强,尢其适应建筑物构造节点复杂部位的保温。既能保证建筑复杂部位全方位的保温效果,又能防止水或水蒸气对保温层的破坏。同时,现场模浇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表面的平整度不受基层墙面的平整度影响,但在光、热、大气作用下易发生老化,因此要求表面复合防老化,提高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的材料。

8.聚氨酯硬泡环保性能好是一种化学稳定性较高的材料,耐酸、耐碱、耐热,聚氨酯硬泡是无溶剂、非氟里昂型的,因而不会产生有害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9.聚氨酯硬泡无空腔体系,抗风压能力强,稳定性高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胶粘剂,保温层与墙体之间不需要另外的胶粘剂连接,安全无空腔、粘结强度高、抗风压能力强、稳定性高。

10.聚氨酯硬泡材料孔隙率结构稳定,基本上是闭孔,如此不仅保温性能优良,而且抗冻融、吸声性也好。聚氨酯硬泡保温构造的平均寿命在正常使用与维修的条件下,能达到25年以上。聚氨酯硬泡保温体系的各种组成材料,具有化学与物理的稳定性。其中包括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基层界面剂、抗裂砂浆或内保温石膏砂浆面层材料等。所有的材料通过防护处理,能够做到在结构的寿命期正常使用条件下,因干燥、潮湿或电化腐蚀,以及由于昆虫、真菌或藻类生长,或者由于啮齿动物的破坏等种种侵袭,都不致造成损害。此产品所有的材料相互间彼此相容,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

11.聚氨酯硬泡广泛应用于低能耗、超低能耗的新建、既有改造建筑工程中的外墙、屋面、地面、基础等保温隔热工程,既可用于南方各地,又可用于北方采暖省区。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的密度、厚度可任意调整,具有长期的技术延展性和对低能耗、超低能耗节能标准持续适应性。

三、氨酯硬泡材料外墙保温施工程序及方法

(一)测量、放线

在建筑外墙大角(阳角、阴角)及其它必要处(如外墙线条、挑窗等)挂垂直基准线。根据基准线的标准,设置硬泡体保温层界面平整度基准点。在基层上每隔2m,设置不少于一个界面平整度基准点。基准点材料用密度为20~30kg/m3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尺寸为30 mm×30 mm,用增强抗裂腻子粘贴于墙面上,养护48h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喷涂硬质聚氨酯保温层

1.滚涂1道防水涂膜稀浆(固相∶液相∶水=1∶1∶1),滚涂时应均匀到位,完全覆盖,养护24h以上。

2.分遍喷涂完成硬质聚氨酯层。喷涂厚度满足设计热工计算要求。

3.当日施工作业面必须当日连续喷涂完成,养护24h以上,喷涂时应注意窗、门等构件的保护,如有污染,立即清理。

4.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发泡时间、固化时间以及发泡体的平整度、厚度与现场施工环境温度密切相关。规程要求施工温度不宜低于5℃,但在实际施工中发现,要获得较好的发泡效果,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粘附基层表面温度不宜低于7℃~8℃,气温则应在8℃~9℃以上。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预应力筋 斜拉索

【Abstract】As a new kind of high performance structural material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 (CFRP) has obtaine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paper review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on the research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grass of CFRP in the field of prestressed tendons and stayed-cables of bridge etc.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Some typical strcutures using CFRP reinforced beams or CFRP cables have also been explored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advanced materials.

【Key words】CFRP; Prestressed tendons; Tayed-cable

在现代桥梁技术中,预应力桥梁因其优越的结构性能、跨越能力及良好的经济性能在公路、铁路桥梁建设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是我国中等以上跨径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1]。与普通混凝土桥梁相比,预应力桥梁虽然能够较好地抑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但受材料特性所限,混凝土裂缝依然是预应力桥梁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的存在会使腐蚀介质进入混凝土结构内部,引起预应力钢筋腐蚀,从而导致预应力结构受损或失效,进而影响预应力桥梁的耐久性[2]。因钢筋腐蚀而导致预应力桥梁耐久性破坏的事件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如广西柳州市壶西大桥发生了因预应力钢筋腐蚀疲劳失效而导致人行道坠落事故;英国南威尔士Ynysy-Gwas的一座节段拼装式混凝土桥梁因预应力钢索灌b不饱满而受到氯盐腐蚀破坏并最终发生结构垮塌事故。全球因钢筋腐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不容忽视[3]。为解决预应力钢筋的腐蚀问题,保证结构耐久性,目前工程界和科研界提出了许多抗腐蚀的方法,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层、钢筋表面设置锌基镀层和环氧树脂涂层等防腐材料、在混凝土中添加阻锈剂或表面涂敷防水材料等。遗憾的是上述方法均属消极的防护性措施,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增加了施工工艺的复杂性,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预应力钢筋的锈蚀问题。鉴于现有的腐蚀控制办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预应力钢筋的锈蚀问题,开发一种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新型替代材料可能是解决钢筋锈蚀问题的可行途径。

研究资料表明,碳纤维不仅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其类石墨结构也赋予了碳纤维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 CFRP)增强水泥,不仅可以提高材料整体的力学性能,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其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桥梁结构的全生命周期设计。以CFRP增强的绞线和棒材用作桥梁的预应力筋和体外筋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4]。应用实例表明,CFRP具有多项优良性能,是钢结构预应力筋的潜在替代选项,在建筑桥梁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年,我国也针对碳纤维这类新材料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做了战略布局,其中高性能复合材料是“十二五”规划在材料领域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之一,“‘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也把复合材料列为桥梁领域中桥梁材料的研究对象之一。有鉴于此,本文对当前CFRP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工程示范探索做了梳理,并对这种新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1 国外CFRP筋应用研究及工程化现状

在CFRP科学研究领域,国外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其中日本科学家立足于其高性能碳纤维的技术优势,最早开始将碳纤维应用到桥梁工程中,陆续实现了一批预应力筋用CFRP的试制,并针对这些新材料的性能(抗拉特性、抗弯特性及疲劳性能等)和配套条件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CFRP筋在具体的酸碱环境、强紫外线环境、湿热环境(海洋与内陆环境等)、高温环境、动态环境、冻融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及适用性进行了评估,奠定了这类新材料的应用理论基础[4-8]。与此同时,欧美等国家也陆续把目光投入到这类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Sayed-Ahmed等人针对CFRP筋的设计、性能及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热载荷及常规载荷下CFRP筋的预应力损失及其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证实了这类材料应用于桥梁结构的可行性[9]。Khaled等人进行了碳筋不锈钢锚具的试验分析研究,对设定的夹片式锚具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分析,着重分析了夹片式锚具各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和预紧力对锚具锚固能力的影响。美国科学家发现在混凝土中加入碳纤维后其电阻会随外加应力等的变化而成比例改变,并利用这一特性制成具有传感器功能的混凝土,利用它制造的桥梁具备压力和应力探测功能[10]。此外,陆续有专家针对碳筋的锚固、施工问题提出见解和设计方案,为碳纤维预应力筋走向工程试用奠定了基础。

科学研究的深入也有力带动了CFRP筋的产业化,以日本和欧美国家为代表的高性能CFRP筋材陆续面市(如表1所示),采用CFRP替代钢结构作为预应力筋应用于桥梁领域的著名工程也已屡见不鲜。日本于70年代开始研究CFRP,其制造及应用相关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研究领域涵盖了CFRP筋、板及网格产品的研制,CFRP应用于混凝土构件、地下工程中的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等[6,7]。此外,针对CFRP材料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日本工业界制定了大量的规程、指南,主要有《FRP加固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使用连续纤维补强材料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指南》、《连续纤维补强材料的质量规范》、《连续纤维补强材料的试验方法》等[11]。当前针对不同类型的CFRP预应力筋性能试验及研究以及所需锚固系统都已完成。为了探测采用CFRP预应力筋的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做了静载及疲劳试验。在此基础上,日本应用CFRP材料作为预应力筋修建了一系列桥梁,不同类型的CFRP筋性能试验以及所需锚固系统的研究也都已完成[11]。欧美等国家也对CFRP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建成了一批示范工程。近十年来,欧美国家修建了一百多座采用FRP材料的桥梁,其中德国的路德维希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瑞士Storchen的斜拉桥等均采用了CFRP筋的结构设计[12]。欧美国家还相继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委员会指导相关研究工作,如美国的ACI Committee 440,欧洲的“欧洲混凝土”(Euroercte)的泛欧合作计划等,表2给出了国外CFRP筋及锚索典型应用案例。

2 国内CFRP筋应用技术现状

我国对CFRP的研究较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CFRP在桥梁等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工程化示范项目较少,工程实践经验相对匮乏。在CFRP筋制备技术与性能方面,国外早期工程应用多是10 mm以上的大尺寸筋材,国内科学研究则倾向于8-10 mm的较小尺寸的样品[17-21]。而实际工程应用更倾向于和钢筋的尺寸相靠近,更利于配筋和施工。因此,国外规范中更注重于对力学性能的严格控制[21]。从经验来看,工程中用的碳筋的直径也并不是越粗越好,碳筋抗拉强度随直径的增加而降低。因为碳筋束表面处的粘接应力传递到中心处会发生剪力滞后现象,过大的横向剪切荷载将破坏环氧树脂的粘接力,导致各根纤维丝的连锁失效[17]。因此建议厂家在生产碳筋时应以较小直径为主,目前碳筋形式有单股、7股、19股、37股等,直径从3mm到40mm不等。

如表3所示,当前国内具备CFRP筋生产能力的厂家约有3~5家,基本能满足小规模的钢筋替代。各厂家产品质量和产能水平参差不齐,但技术细节和综合水平与国外产品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品牌。筋材产业化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期我国碳纤维生产技术及产能的不足有很大关联,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CFRP筋向交通建筑领域的大规模推广。

在施工配套条件方面,研究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CFRP筋专用锚具的技术开发上,如武汉理工大学的吕国玉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塑料预应力筋锚具的设计问题,对钢筋楔紧型锚具进行了受力分析,设计出直径8mm碳筋的不锈钢锚具和混凝土锚具[22];广西工学院的张鹏研制了碳筋的夹片式锚具和灌浆式螺丝端杆锚具,并进行了锚具静载试验和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筋混凝土梁的受弯试验,取得了试验效果[2];湖南大学的梁栋对碳筋灌浆式锚具和夹片式锚具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程序分析了锚具长度、锚具锥角、预紧力对锚具锚固性能的影响[23]。表4列出了国内主要研究单位的科研进展情况。

CFRP筋示范工程方面,国内的进展较慢。如表5所示,见诸报道的江苏大学人行桥是CFRP筋应用的第一次尝试,桥的斜拉索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直径为8 mm的Leadline变形棒材制作。根据受力要求,共采用16ф8mm、11ф8mm及6ф8mm三种类型的斜拉索,各类型拉索在桥上分别布置[54]。矮寨悬索桥则主要是以CFRP 筋作为锚杆通过构筑高性能岩锚体系以提高岩锚体系的耐久性[55]。总而言之,目前国内针对这一领域研究的项目还是比较基本的,研究内容较窄,研究数量也不多,且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现象。对比国外同行业的研究积累与工程化示范项目,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工程化化水平都亟待提高。

3 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CFRP筋研究与工程化进展慢于国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笔者认为如下几点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加快实现CFRP的性能稳定化和产品升级。目前CFRP材料生产及锚固系统制造主要依赖于国外,主要原因是当前国内CFRP筋的生产技术和质量均难以充分满足高性能桥梁设计的要求。随着CFRP材料在交通建设和养护工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这块市场将非常广阔,高性能、多层次的材料研发必须走在首要位置,因此国内有关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夯实CFRP桥梁的设计基础。尽管CFRP筋较现有钢筋和钢绞线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将其作为钢筋替代进行桥梁结构的设计仍然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针对CFRP筋的性能验证及在此基础上CFRP应用于桥梁结构的设计理论亟待成熟。为此,相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应继续深入研究CFRP桥梁的设计理论,形成系统的设计规范和方法。对试验桥梁进行运营阶段的长期监控,丰富基础设计数据。

(3)做好配套条件与施工技术的系统研发。CFRP筋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为此其配套条件和施工问题也有别于钢筋和钢绞线。受力分析、结构连接、锚固、施工工艺等关键问题需逐项解决。为此,应继续深入研究CFRP筋的锚固问题,开发简单有效的新型锚具,完善施工工艺。实现CFRP筋的现场下料,为CFRP桥梁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CFRP桥梁的经济上的可行性评价。尽管CFRP桥梁在技术、安全和适用性上是可行的,并且较现有钢材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但是CFRP桥梁要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必须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科学的经济性评估应是基于桥梁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包括建设投资、后期运营维护投资等),而不仅限于初始建设费用。在此基础上,对CFRP桥梁的优点应该加大宣传和推广,促进CFRP在新建桥梁上的研究和应用。

4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就目前而言,CFRP筋应用于桥梁等结构的整体发展趋势良好。而经济社会和国家政策两大方面的助理则将为CFRP筋的应用研究打开新的更广阔的局面:

首先,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不断发展,预应力结构在使用环境的长期作用下的失效现象越来越突出,其耐久性问题日益严峻。文献资料表明,钢筋锈蚀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大灾害。美国标准局1975年的调查表明,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已占全美各种腐蚀的40%。日本新干线使用不到10年,就出现大面积因钢筋腐蚀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剥蚀。我国早期建设中由于对早强或抗冻的要求,造成含氯盐外加剂的大量使用,使得钢筋锈蚀更为严重。长期以来,形成了混凝土结构在复杂环境下的“未老先衰”现象,耐久性严重受损,需要后期不断的维护与加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现有的腐蚀控制和修复加固办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预应力钢筋的锈蚀问题,开发一种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新型替代材料成为解决钢筋锈蚀问题的可行途径。而将CFRP筋作为预应力桥梁的关键结构单元,也必将有助于解决桥梁结构因钢筋锈蚀与应力腐蚀等带来的严重问题,缓解因维修加固带来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还将为目前国产中高端碳纤维材料开辟广阔的下游市场,带来碳纤维国产市场新的发展契机。

其次,《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范纲要(2006-2020年)》规划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第31项:基础原材料强调“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大型、超大型复合结构部件的制备技术,高性能工程塑料,轻质高强金属和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CFRP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与现有钢筋相比,具有质轻、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由于具有上述特性,在桥梁设计、施工,尤其是后期的维修加固中具有钢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之处。未来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保证下,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等铁路、公路规划的逐步推进和各地道路建设计划的实施,以及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的规模化建设,我国的桥梁建设将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也意味着CFRP这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将迎来它的广阔市场。总之,在人们对桥梁耐久性和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CFRP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优势也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霍海涛.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6,(04):23-4.

[2]张鹏.FRP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南宁:广西大学,2006.

[3]傅卯生.碳纤维加固简支梁桥的静载试验对比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2005,(06):58-60.

[4]出光隆,山崎竹博,原田哲夫, et al. FRPo材の引Y方法にvするgY的研究 [J]. コンクリ`ト工学年次文蟾婕,1991,13(01):795-800.

[5]加藤武彦,石蚓昧x,河口俊郎.CFRPo材用定着具の_kとPC桁曲げd荷gY (FRP_kのF状< 特集>) [J].プレストレストコンクリ-ト, 1988, 30(05): p52-7.

[6]涌井一,B取\一, 寺田年夫, et al. FRP棒材をo材ならびに螺旋状せん断a筋として用いたはりのせん断Y [J]. コンクリ`ト工学年次文蟾婕,1989,11(01):835-8.

[7]酒井博士,I田j,林田充弘, et al.BASo材の引特性に与える寸法抗の影 [J].土木学会文集, 2000:219-30.

[8]~本健人,西村次男. 研究速螅 プレストレストコンクリ`ト用FRPo材の特性 (1): 引度とバラツキ [J].1990,

[9]SAYED-AHMED E Y, SHRIVE N G. A new steel anchorage system for post-tensioning applications using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 tendons [J].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1998,25(01):113-27.

[10]CHEN P-W, CHUNG D 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or smart structures capable of non-destructive flaw detection [J].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993, 2(01):22.

[11]KARBHARI V M. Us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n civil infrastructure in Japan [J]. Loyola College in Maryland, Baltimore,Md,1998.

[12]BURGOYNE C J. Advanced composites in civil engineering in Europe [J].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1999,9(04):267-73.

[13]DE CORTE W, VAN BOGAERT P. Evaluation of an experimental CFRP pre-stressed beam and slab road bridge[J].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05, 36(02): 91-8.

[14]RIZKALLA S,TADROS G.First smart highway bridge in Canada[J].Concrete International,1994,16(06):42-4.

[15]GARCA POLO J. Estructuras de hormigón pretensado armadas con FRP [D].2013.

[16]华新.中等跨度斜拉桥抗震设计研究 [D].同济大学,2006.

[17]程东辉,谭起民.碳纤维筋在工程中应用的生产建议[J].森林工程,2004,20(01):43-5.

[18]张夏辉.碳纤维增强预应力筋锚具的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9]于义翔,张俊,侯世超,et al.一种碳纤维筋夹片式锚具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M].2013.

[20]郭范波.碳纤维预应力筋夹片式锚具的研究及开发[D].东南大学,2006.

[21]ACI440.6M-08: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and Glass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Bar Materials for Concrete Reinforcement [J].

[22]吕国玉.碳纤维增强塑料预应力筋锚具的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03.

[23]梁栋.碳纤维(CFRP)预应力筋及拉索锚固系统静力性能的试验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24]戴绍斌,朱健,张鹏.一种CFRP筋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应用研究 [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03):197-201.

[25]程东辉,郑文忠.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试验与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 2008,29(02):59-66.

[26]杜修力,王作虎,詹界东.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1,32(04):80-6.

[27]唐小林.CFRP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5.

[28]曹国辉,方志.体外CFRP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长期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40(02):18-24.

[29]薛伟辰,王晓辉.有黏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试验及非线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7,20(04):41-7.

[30]方志,杨剑.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T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6,26(05):66-73.

[31]臧华,刘钊,吕志涛,et al.CFRP筋用作斜拉桥拉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0):70-4.

[32]张新军,应磊东.超大跨度CFRP索斜拉桥的力学性能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25(10):74-8.

[33]康厚军,赵跃宇,朱志辉,et al.强迫激励下CFRP斜拉索面内分叉特性[J].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4,41(09):8-13.

[34]许飞.CFRP索斜拉桥的静动力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9.

[35]刘荣桂,许飞,蔡东升,et al.CFRP拉索斜拉桥静载试验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9, 22(02): 48-52.

[36]薛伟辰,钱卫.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8,21(02):43-8.

[37]龚永智,张继文,蒋丽忠,et al.高性能CFRP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 [J].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41(04):1506-13.

[38]王晓辉,张蜀泸,薛伟辰.有粘结CFRP筋预应力损失计算[J].工业建筑,2006,36(04):23-5.

[39]刘阳,郭子雄,刘宝成, et al. 嵌埋CFRP筋组合石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32(03):75-81.

[40]张鹏,郝宪武.碳纤维加固梁中碳纤维受力计算与相关系数的分析[J].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9,(05):7-9.

[41]丁亚红,张春生,曾宪桃.内嵌CFRP筋抗弯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9,(04):17-20.

[42]许清风, 朱雷.内嵌CFRP筋维修加固老化损伤旧木梁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03):23-8.

[43]徐礼华,许锋,曾浩,et al.CFRP筋体外加固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设计及试验研究 [J].工程力学,2013,30(02):89-95.

[44]邓宇, 张鹏.碳纤维筋表层嵌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07):37-8.

[45]杨新湘.矮寨特大悬索桥碳纤维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J]. 施工技术,2013,(05): 12-4.

[46]陈远洲.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预应力筋砼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47]蒋田勇,方志.CFRP筋复合式锚具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02): 79-87.

[48]杜运兴,尚守平,周芬.CFRP筋带方向及端部锚固对加筋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J].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03):30-4.

[49]诸葛萍,强士中.新型CFRP筋夹片式锚具理论与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11,44(10):67-72.

[50]孟履祥,关建光,徐福泉.碳纤维筋(CFRP筋)锚具研制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05,7.

[51]詹界东,杜修力,王作虎.CFRP筋夹片-黏结型锚具的研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37(03):418-24.

[52]方志,蒋田勇,梁栋.CFRP筋在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锚固性能[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07):1-5.

[53]方志,梁栋,蒋田勇.不同粘结介质中CFRP筋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39(06):47-51.